写一篇关于赏月的日记
老地方整理的写一篇关于赏月的日记(精选9篇),经小编精挑细选,希望大家喜欢。
写一篇关于赏月的日记 篇1
在圆圆的月亮下,我愿随明月在云中漫步,听她讲浪漫的古老传说;也愿站在静处悄悄凝望。不过,这一切都化为柔和的月光洒在我身上,这才是老朋友的祝福。许多人愿意在屋中欢饮度过这中秋之夜,而我却更喜欢在静谧的.夜晚,在高高的阳台或户外倾听月的歌声,感受“月中清露点朝夜”的独特之美。
正逢中秋佳节,我们全家乘着汽车准备回奶奶家过中秋节,沿途一路的风景,美不胜收,让人流连忘返,久久不能忘怀。
晚上,我利用爬梯,坐在高高的瓦房上观看者独一无二的明月:那皎洁的明月,周围带着层层轻云,如烟似雾,弥蒙在月光下。宁静的夜晚月朗风轻,总会给我一种清逸娴静的感觉。明亮清澈如柔水般月色,清幽明净,月色柔和而透明,轻盈而飘逸。她那银盘似的脸蛋透过树梢,照在人们幸福安详的脸上。星星也散布在月亮周围,眨呀眨的,似乎在向人们倾诉自己的冒险经历,诉说月亮的美丽多姿,并祝愿人们:“中秋节快乐!”
可是有多少人不能团聚,有多少人居无定所,家人离去,有多少人远在他乡思念亲人却无法回到故乡。想到这里,我不禁想到一句诗:“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旦夕祸福,此事古难全”。
在圆月下我不禁想起我的太姥,那去世的太姥为我付出了多少,奉献了多少无人知道。从我呱呱落地到幼稚无知。太姥把她最宝贵的晚年时间送给了我。当父母忙于工作时,是她陪伴在我身边,照顾我生活;她把姑姥们给她的零花钱全用到了我的身上,给我买衣服,买零食,买书,而当我开始上学离开她的时候,她眼含热泪依依不舍。而此时当别的老人都在安享晚年,而太姥却……。唉!早知会有今天这样的结果,我一定始终陪在她的身边,好好听话让太姥可以安心的走,到另一个世界唱歌。
我的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却不忍流下,我想此时在另一个世界的太姥也一定在思念我们这些家人吧。
时光匆匆流去,夜已深去,我扶着梯子,走下瓦房,躺在柔软的床上,却久久不能睡去,睡去……
写一篇关于赏月的日记 篇2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中秋节。早上起来,我拉开窗帘,看见了一片瓦蓝的天空万里无云,远处连绵起伏的群山满眼苍翠,仿佛就在我眼前。今天真是个风和日丽的好天气呀!妈妈说:“今天天气这么好,晚上肯定有一轮圆月。”我多么想欣赏中秋节的明月啊!因为从小到大,我都没看见过中秋节的月亮呢。
中秋节的月亮一定很美吧,我想起诗人李白的《古朗月行》,诗中写道:“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白玉一样的月亮会有多美呢?我真想早点知道。
于是我急切地盼望着天快点黑,月亮姐姐早点出来。我从早上等到中午,从中午等到晚上,我自言自语地说:“月亮姐姐怎么这么懒呀?她怎么还不出来呢?都快7点半了。”妈妈笑着安慰我:“再等等,别着急。”又过了一会儿,我又来到窗前,忽然我发现一丝黄色的光偷偷地从楼的缝隙中探出头来。我恍然大悟:“原来月亮姐姐没有偷懒,她早早地就挂在树梢了。”
又过了半小时,一轮明亮的圆月终于挂在了我的窗前。月光有一点柔和,还有些刺眼,我觉得月亮好像不是特别圆,没准儿明天的月亮会更圆,我明天还要再仔细地用望远镜观察一下。
写一篇关于赏月的日记 篇3
今天是中秋节晚上,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海边赏月。
来到海滩边又大又圆的月亮已经升了起来。月儿浑身发着淡淡的银白色的光芒柔和的照射着大地上的'一切。它的光芒给大地披上了一件银衣也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大海里也出现了点点银光……
海滩边已经有很多人在那赏月了。人们坐在石头上赏月谈笑风生热闹非凡。
我和爸爸妈妈找了一块干净的石头坐下我望着明月心想:今天是中秋节一个思念团圆的日子。爸爸妈妈在思念谁呢 是在想念死去的爷爷还是远方的亲人……
天已经晚了凉丝丝的晚风一阵阵的吹来月亮也升得越来越高变得更加皎洁了。我和爸爸妈妈恋恋不舍地告别了明亮的月儿向家里走去。
写一篇关于赏月的日记 篇4
我国有许多传统节日,例如:端午节、清明节、重阳节、七夕、春节……然而在这么多节日中,我却最喜欢中秋节,在这天里,全家老小可以欢聚一堂,尽享天伦之乐。
中秋节最重要的当然是赏月啦!这天,我们一家人早早吃完团圆饭,在阳台上静静地等待那月光皎洁的月亮出来。
吃着形态各异的月饼,我的思绪犹如脱缰的野马,飞驰在无际的田野里。我想起了奶奶给我讲吴刚伐桂的传说,相传吴刚原来是生活在民间的樵夫,因为终日沉迷于成仙之道,所以荒废了正业。这件事被天帝知道了,天帝十分生气,于是把他拘禁在天宫,并且告诉他:“如果你伐倒了桂树,就赐给你法术。”
于是吴刚不停地伐桂树,但因为桂树会自动愈合,所以无论吴刚如何努力,都无法将桂树砍倒。日月如梭,转眼间几千年都已经过去了,吴刚坚持不懈的在那里埋头苦干的精神,何尝不值得我们学习呢?
也许是我太沉迷于思考,连月亮什么时候出来都不知道,直到弟弟大叫一声:“月亮出来了!”一缕轻柔的月光透过窗子洒在阳台上,窗台宛如镀上了一层银。只见月亮像个害羞的小姑娘似的,迟迟不敢迈出大步云朵妈妈的怀抱。转瞬间,又像热闹奔放的小伙子进行释放着自己的能量。
爸爸说:“月亮象征的团圆,希望我们一家永远团团圆圆,和和睦睦。”是啊,中秋节是团圆的节日,我爱这皎洁的月,更爱这一家人幸福团圆的日子。
写一篇关于赏月的日记 篇5
今天是中秋节。我和奶奶边吃月饼边赏月。
今天的月亮又大又圆,而且还很亮。我仿佛看见嫦娥在月宫里翩翩起舞,玉兔也跟着“蹦恰恰”呢。看着月亮,我不禁吟起了这首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奶奶听了高兴地拍拍手,说:“背得真好!”然后又奖励我了一个大石榴。
今天,我真高兴!
写一篇关于赏月的日记 篇6
中秋的夜晚,我们全家吃完了团圆饭后,来到了院子里赏月。
夜空中,几颗顽皮的星星在向我不断地眨着眼睛,树梢上,金黄色的亮光在移动。慢慢地,中秋的月亮露出了一小半脸,像有什么重担似的,一纵一纵地使劲向上升,过了一会儿,她终于冲破了黑云,完全呈现在天空。啊!中秋的月亮真漂亮呀!她那圆圆的脸挂着柔和的笑,几朵薄薄灰色的云在她身旁,像仙女舞动着五彩之衣在翩翩起舞,皎洁的月光,给大地披上了亮亮的舞裙,倾泻在火红的花瓣上,花儿显得更加美丽。
万物在月光的照射下,都变成了银白色,亮亮的像是盖了一层霜。我好像走进了一个童话世界,一个美丽的世界!
多么迷人的中秋月色啊!
作文评语:文章开头直接点题,点出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中秋赏月;然后运用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描绘了月亮升起来的唯美画面;文章结构清晰,思路明了,语言优美。
写一篇关于赏月的日记 篇7
听说今年的月亮很特别。都是十五月亮十六圆,可今年和往年完全不同,而是十五月亮十五圆,听说要好几年才能见到,具体我忘记了,所以特别期待!
昨天晚上我就和妈妈说“明天我们一起赏月的!”妈妈说“好的!”所以今天晚饭后我们就早早的拿好凳子拿上月饼去赏月了。大约7点30分左右,带着一圈金环是月亮终于升起来了,我目不转睛的盯着月亮都忘了吃月饼了,它先是金黄金黄的,徐徐的穿过一朵朵青烟似的白云向上升起,升着升着就在那一刹那月亮的颜色变浅,变白了!看着看着不禁让我想起了唐代诗人杜甫写的有关月亮的诗句: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我们一家人围在一起,这时我提意大家来表演节目:“妈妈也给大家背了一首《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今天的赏月真有意思,我也从妈妈口中学到了关于赏月的诗句: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写一篇关于赏月的日记 篇8
中秋赏月呵,好圆的月呀!今天是农历八月十五,正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人们常说“月到中秋分外明”,看,那圆月带着一圈圈金环升起来了!墨蓝色的夜空上几颗星星正在好奇地眨着眼睛,守望着明月。月亮像个害羞的少女,一会儿躲进云间,一会儿又露出娇容,把皎洁的银光洒下人间。
晚饭过后,我漫步在草坪上,“看啊,月亮!”远处传来叫喊声。我抬头一看,天边的云露找以失去了它的绚丽,融入沉浸之中。月亮从东方升起,先是灰色的,橡是蒙了一层灰纱,只透露出一点淡淡的银光。刹那间,它失去了那层灰纱,升上了天空……我望着月儿,它好像在对我说:“我今天美不美呀?”我连忙点点头,自言自语“美……”它仿佛听见我说的话,正对我微笑呢!
这时,天色得更暗了,而月儿却显得更美,更动人了。银盘似的月,挂在了树梢,几朵薄云在它的身旁,宛如仙女在翩翩起舞。我看着月儿,想起了亲人,他们是否在享受那甜甜的月饼?我的心沉浸在了家中。夜色中,不时传来了欢乐的笑声……中秋是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节日。当月亮升到最高时,一家人手拾月饼,相互祝福,共享天福之乐。
啊,美好的中秋之夜!
写一篇关于赏月的日记 篇9
今天是中秋节,放学回家吃完晚饭后,我就连蹦带跳地来到我最要好的朋友——小春家。我和小春来到草坪,看到了成群结队的小朋友在草坪中快乐尽情地玩耍:男孩有的在玩游戏,有的在跳绳;女孩有的在转呼啦圈,有的在跳皮筋……于是我们也跑到草坪中,玩电风扇的游戏。
时间过得飞快,一下子就到了八点,我们的游戏仍在进行,忽然,一个小朋友指着天上,兴奋地大声地喊:“月亮出来了!”我们都向天空望去,只见圆圆的月亮在高高地挂在空中,把它那明亮皎洁的光芒洒向大地,顿时大地被照得亮晶晶的。草坪旁的沙池中,一颗颗沙粒闪着银光,好像是天上的星星落到沙池里似的。再抬头望望星星,似乎比平日少了许多。我看着月亮,月亮上面似乎有了什么东西?噢,那可能是传说中的嫦娥和玉兔吧?于是,我问好朋友小春:“小春,你听过《嫦娥奔月》的故事吗?”“没有。”小春说。“那你想听吗?”我接着问。小春说:“当然想,当然想。”于是我开始学着大人的样子,眉飞色舞地讲起《嫦娥奔月》的故事来。小春听得入了迷,恍如身临其境。忽然爸爸妈妈把月饼也送来了,我们开心地吃着月饼。我边吃边看月亮,想起了往常的开心事。
该回家了。我依依不舍地走回家。明亮的月光把我的房间照得亮堂堂的,我还在想嫦娥奔月的故事,想着想着,就进入了梦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