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老地方 > 短文 > 日记大全 > 正文

冬至日记

2024/04/09日记大全

老地方整理的冬至日记(精选4篇),经小编精挑细选,希望大家喜欢。

冬至日记 篇1

冬至那天,一回到家,就看到大人们都在忙个不停。

我放下书包,便跑到妈妈面前兴奋地说:“今天我也要包饺子!”妈妈说:“好啊,你先去把手洗干净。”洗完了手,妈就开始教我包饺子了。

妈妈先给了我一块饺子皮,我又拿了双筷子,这时只听妈妈说:“用筷子把馅放到面皮上,然后沿着边捏紧。”我听了妈的话,就学着妈妈的样子,认真地包起来。可我使劲儿捏了半天,却怎么也包不住。妈妈看到后笑了笑:“你放的馅太多了,你刚学包,要少放点儿馅才行。”

换了第二个面皮,我就按妈妈说的.,少放些馅儿,把边儿捏紧,就这样,我包了一个又一个。可我看了看面板上的饺子,妈妈包的饺子像一只只乖乖的小白免,而我包的就像一条条小绵鱼,全趴在面板上,没一点精神。妈妈看了看我,笑着说:“不要灰心,会一个比一个好的。”

饺子包的差不多了,锅也正好开了,妈妈把饺子一个个丢进锅里,饺子像一只只小白鱼似的在锅里欢快地翻滚着。又放了两次凉水,就可以出锅了。我们围着桌子津津有味的吃起来。

长这么大,吃过很多次饺子,可我觉得今天的饺子格外的香。

辅导教师:王金娣

冬至日记 篇2

今天就是冬至了,冷空气来了,呼呼~风吹着。

冬至称“冬节”,在古代是很隆重的节日。在二十四节气中,冬至也最受重视。古人认为到了冬至,虽然还处在寒冷的季节,但春天已经不远了。这时外出的人都要回家过冬节,表示年终有所归宿。闽台民间认为每年冬至是全家人团聚的节日,因为这一天要祭拜祖先,如果外出不回家,就是不认祖宗的人。冬至这一天是一年中最长的一夜,许多人家利用这一夜,用糯米粉做"冬至圆",为了区别于后来的春节前夕的“辞岁”,冬节的前一日叫做“添岁”或“亚岁”,表示“年”还没过完,但大家都已经长了一岁。

猜你喜欢1:冬至的日记

不知不觉,大如年的冬至迈着稳健的步伐,深情款款地向我们走来。

冬至,为二十四节气之一。《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十一月十五日,终藏之气,至此而极也。”冬至这天,日子短暂,太阳匆匆出来,又匆匆离去,夜晚悠长。

冬至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古人一直是把冬至当作另一个新年来过,更是留下隽永的诗篇。宋代诗人陆游在《辛酉冬至》中吟道:“今日日南至,吾门方寂然。家贫轻过节,身老怯增年。”可以看出,那时冬至之际有多少人在祈望添福增寿啊!杜甫的《小至》中也有云:“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管动浮灰。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在作者的笔下,冬至是孕育新春的开始,它让人们休养生息,孕育精力,时刻准备着去奏响新一年的激昂乐章,充满着浓浓的生活情趣。

冬至后,气候进入最寒冷的阶段,也就是“进九”。民间习惯自冬至起“数九”,我国民谚就有“今年冬令进补,明年三春打虎”的说法。

记得小时候,到冬至那天,母亲总会包核桃饺子给我们吃,老家就有“冬至饺子夏至面”和“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说法。母亲说,只有吃冬至的饺子,耳朵才不会冻伤。记忆中,母亲将捣碎的核桃和着白菜,再加上大葱、蒜苗的点缀,放上各种美味调料,那香喷喷的饺子馅就大功告成。低眉之间,冒着腾腾热气的饺子就在眼前。屋子里的炉火正好,一座土炕也像烙饼似的烫人。我们一家人坐在一起,吃着饺子,说着笑着,感受着这滴水成冰的日子里最温馨的幸福。

冬至是季节的一个片段,季节是人生的一个画面。冬至到,他乡的游子,背上行囊回家,在寒冷的日子里,和全家人坐在一起,包饺子、拉家常,给父母亲斟上一杯老酒。这种冬日里的温暖,足以让我们珍藏一辈子。

猜你喜欢2:冬至的习俗日记

一年一度的中华传统节日冬至快到了,我们又能吃到香喷喷的饺子了。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多年传统文化的文明古国。各个地方都有不同的'传统,比如:赛龙舟、吃粽子、吃月饼、吃饺子等一些文化。

我最爱吃饺子了。看着妈妈在厨房里很忙的样子,我就跟了过去,只见妈妈把剁好的肉馅,还有韭菜放进盘子里,又放了各种香油,饺子正在煮。

妈妈给我说了一个故事,相传,在东汉时期有一名医,他医术很高,什么病他都能医,妙手回春,人们称他医圣张仲景。有一年冬天,寒风刺骨,大雪纷飞,张仲景从外行医回来,一路上看到很多人穿的破烂单薄,耳朵都冻烂了,于是他把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熬好后,用面皮包成一只只耳朵一样的东西,分给大家吃。

故事讲完了,饺子也煮好了,我津津有味的吃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