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老地方 > 短文 > 读后感 > 正文

师道的读后感

2024/04/10读后感

老地方整理的师道的读后感(精选17篇),经小编精挑细选,希望大家喜欢。

师道的读后感 篇1

《师道:为师亦有道》这本书所收入的文章,以评论和教学随笔为主,见证着教师的成长足迹,一步一个脚印,实实在在;字里行间,充满着对教育的热爱和激情。读了这本书,我深刻的认识到,教育是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影响。教育就是开启智慧、健全人格,要学生学会独立思考、独立判断,进而达到独立行动,成为一个心灵博大、精神坚强的人。

教育的希望在于每位教师的成长,教师的成长不只是阅读和接受别人的知识和思想,更重要的是独立思考,且思且行,不断反思。现实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把每一篇课文都读一读,最好能烂熟于心,文本就能更好地把握,就能很好的矫正学生朗读中出现的问题,老师的朗读示范就会潜移默化到学生的学习中去。学生作文前,教师先写下水文,让老师一学生角色去体会学生习作遇到的问题,写好后读给学生听,学生和教师“一同成长”,会使学生感到亲切,更加喜欢写作,然后教师跳出学生的角色,做好教师的本色。

很多名家执教,称呼学生都是“孩子们”,让人感到师生之间的距离一下子拉近了。语文界的老前辈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我如果当小学老师,绝不将到学校来的儿童认作讨厌的家伙,惹得人心烦的小魔王;无论聪明的、愚蠢的、干净的、肮脏的,我都要称他们为‘小朋友’。那不是假意殷勤,仅仅浮在嘴唇边,油腔滑调的喊一声,而是出于真诚,真心认他们作朋友的亲切表示。小朋友的成长和进步是我的欢快,小朋友的羸弱和拙钝是我的忧虑。有了欢快,我将永远保持它。有了忧虑,我将设法消除它。对朋友的忠诚本该如此;不然,我就够不上做他们的朋友,我只好辞职。”虽然这是个很小的问题,但是小问题能发挥大作用。

评价学生是教师每天都要做的事,评价得当,就会有好的效果,如果评价马虎潦草,学生就会觉得老师应付自己,渐渐地,他也会应付你。有的教师在学生作业上只得个日期,时间长了,他们就不喜欢做作业了。有报道说,北京一语文教师有一年高考成绩出众,有记者采访报道说,追根溯源,就是这个班的学生都喜欢写作文,为什么呢?是因为谁的作文写得好,这个教师除了下好的评语外,还要在他的作文本上画上一面小红旗。就是这面小红旗,激发了他们的童心,大家都想去得这面小红旗,就想办法把这篇作文写好,这样学生的写作水平自然大大提高。从这里我们可以看见这个老师的童心了。我认为,评价有童趣,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要说是高中的学生,每一个学生是内心都有长不大的快乐。

课堂,需要生生互动,也需要师生互动,共享学习的过程,学生就能增长知识,开启智慧,你理解了他们,把他们当朋友,他们也就理解老师,把老师当朋友。我认为,和学生做朋友,以心换心,才能得到他们的理解和支持,你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孩子王”,就能一呼百应。

课堂上我们尊重学生的思维方式,尊重学生是思考角度,尊重学生的“未成年状态”!正是有了这样的包容与点化,学生才乐意在课上自主阅读探究,才愿意在语文课堂生活过程中自由地展示童真。例如,一位教师在讲《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时,问学生这样一个问题“花儿为什么春天开放?”其中一位小女孩站起来说“因为花儿看到春天太美了,她就忍不住想和春天比美。”老师听了,改变了原来的答案,亲切地说:“我想,可能是花儿知道我们这儿有这么多聪明可爱的小朋友,他们也要来加入我们,所以就开放了!”这位老师也跟孩子们一样拥有一颗纯真的童心,她理解童心,爱护着童心。

虽然我的体会没有高深的理论,也可能你觉得有个人主观色彩,但我坚持认为,教师的童心闪闪,孩子们的智慧就亮亮,师生之间的距离就会愈来愈近,从而亲其师而信其道也!老师们,让我们和孩子们一起跳绳,踢毽子,猜谜语,下棋,玩老鹰捉小鸡,一起游戏,演课本剧,享受课堂,幸福工作吧!

师道的读后感 篇2

打开学校推荐的书目《师道:为师亦有道》这本书吸引着我,于是我借读了这本书。拿到这本书仔细看看封面,上边写着“审视教育本真,倾听教师忧思,分享成长策略,明晰教师立场,重塑教师信仰。”悟悟书名百思不得其解,后来顿悟。师道就是老师说,第一个道是说的意思,第二个道是路径、方法的意思。为师有道,道在何方?

书中汇集的文章多为一线教师教育评论和随笔,这些思考未必有多高深的理论,或许难免有个人主观色彩,或许也失之于片面,但这些思考无疑是鲜活和最具有生命力的,鉴证着老师们的成长足迹,一步一个脚印,实实在在;字里行间,充满着对教育的.热爱和激情。

作为教师要明白:教育不需要多少“创新”,只需要明白一件事情,那就是——学生首先是人,其次才是学生,教育是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影响。教育就是开启智慧、健全人格,要学生学会独立思考、独立判断,进而达到独立行动,成为一个心灵博大、精神坚强的人。简言之,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像人一样生活,像人一样活得美好。

很多时候,我们的老师从中划出符合自己课程性质所需要使用的回答,用平淡而近乎赞赏的语气抹去了其他的答案。我们几乎从来没有随着学生的思考车轮去探索生活,很少想到学生走向独自学习生活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其实更多的时候,我们缺少跟学生进行开放性、探究性问答的技巧与自信,因为思考的车轮没有方向,我们尚且没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和帮助他们如何探索生活而培养的独立思考的能力,我们早已经习惯了火车导轨式的教育。

我们应该放手让他们在每一个机会面前尝试与思考。只有放手,你才会知道什么是他们所需要的;只有放手,你才会发现什么是他们的专长。教育就是“使人成为人”。同样的,教师呢,作为活在孩子中间的成年人,和学生一起面对世界(文本和实在的生活都是世界)并在他们需要的时候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

所有好的教育和好的教师都是有共同点的,两个关键词:放手和主体。教师放手,还学生主体。主体的体现,不是“教师为了学生做些什么”,而是你让学生做了什么,学生体验和经历了什么,而且这种体验和经历必须出自他们的主观愿望。

学生的主体作用,简单地讲,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出现,他们能够能动地发展自己的潜能。学生应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教材、教学手段都应为学生的“学”服务。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并充当教学活动的主角,而不是把教学看成“教师灌、学生装”,把学生看成是被动的接受知识的对象。

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事物内在的矛盾性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它决定着事物发展的性质和方向,因而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认识的主体,教师则是这一活动过程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学生的知识、能力、品质、性格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学生本身内部的矛盾性。教师水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设备等对学生来说虽然重要,但外因再好,终究还要靠内因起作用。

任何高明的教师,都不能替代学生学习。在现实中,我们经常看到,同样一个教师,同样一本教材,同样一个教学环境,不同的学生却出现不同的学习效果。导致这种差异有种种原因,但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学生自身主观能动性发挥程度不一。因此,调动学习者的学习主动性,并确立自身的主体作用意识是教学中的重中之中。

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够廓清笼罩在师生课堂关系上的“迷雾”,引领教师将“教本位”变为“学本位”,从而优化教学行为,提高课堂效率。同样,由客体变成了主体,学生也就不会站在“教”的对立面机械、被动地接受,而是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将以“授业”为主的“课堂”变成以“求知”为主的“学堂”,从而将他们被压抑的学习积极性、求知自觉性和思维能动性尽情彰显,进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只有有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有建立在平等基础上的师生情感交互和心灵契合,最终实现以生命弘扬生命、以情感激越情感、以精神建构精神的教育目标,让师生共同享受有尊严、有道德的课堂生活。

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人生是一本厚重的书,翻的不经意会你会错过精彩,读的很用心你才会体味更多。把握好人生,在生活的路上不断思考,不断进取,使平凡一生在教育的沃土上变得多姿多彩!

师道的读后感 篇3

我仔细研读了马朝宏老师所着的《师道:为师亦有道》这本书,为师有道,道在何方?明晰教师立场,重塑教师信仰。做人有人德,为师有师德。做一个有思想、有追求、有道德的教师,为学生指明生命的方向,赋予学生生命以意义和价值,就是最高尚师德的具体体现!

教育的希望在于每位教师的成长,离开了教师,任何制度、观念、政策都只能停留在空中。教育真没有多少新的话题,教育更不需要多少“创新”,只需要教师始终明白一件事情,那就是—学生首先是人,其次才是学生,教育是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影响。教育就是开启智慧、健全人格,要学生学会独立思考、独立判断,进而达到独立行动,成为一个心灵博大、精神坚强的人。

简言之,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像人一样生活,像人一样活得美好。教师的真正本领,不在于他是否会讲述知识,而在于是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很多时候,我们的老师从中划出符合自己课程性质所需要使用的回答,用平淡而近乎赞赏的语气抹去了其他的答案。我们几乎从来没有随着学生的思考车轮去探索生活,很少想到学生走向独自学习生活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其实更多的时候,我们缺少跟学生进行开放性、探究性问答的技巧与自信,因为思考的车轮没有方向,我们尚且没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和帮助他们如何探索生活而培养的独立思考的能力,我们早已经习惯了火车导轨式的教育。我们教师用来工作的工具是:知识、能力、道德、态度。

所以,作为教师,还应该为适应飞速发展的时代,而不断的学习储备各种知识,时时提高自身的素质。我们首先得使我们的知识不老化,所以得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能满足已有的那点滴学问。因为学生可以原谅一个吹毛求疵的老师,但不能原谅一个无知无能的老师。所以,由一桶水到一条源远流长的河的演变,是我们作为教师的知识追求的觉醒。读书,才会有思考;有思考,才会有思想;有思想,才会有追求。因此,教师要学会“教书”,首先应该学会读书,学会思考,学会思想。教师读书是关系教育成败的大事。读书的人是天上的星星,明亮中多了一份深邃。要想做一个有主见有内涵的现代人,读书仍然是必由之路。只有读书,才能丰厚自己的文化底蕴、渊博自己的学识水平、陶冶自己的心性修养、升华自己的教育追求、积淀自己的教育智慧,才能修炼成为值得学生终身阅读的“圣贤之书”。

我们往往将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的欠缺归咎于教育制度和专业培养模式,然而大多空闲的时候,我们思考的车轮依然伏在惯性的导轨上。更多的时候,在想着今天学生该交给我什么书面作业,字迹是否工整认真。我们几乎没有想到我们该教给学生什么,和学生一起做什么。是带领他们到阅览室,还是去游泳池?体育场或许更好?我们很少揣摩学生的心思,他们今天是想学习高雅的舞蹈、悠扬的二胡,还是自由运动场……我们应该放手让他们在每一个机会面前尝试与思考。只有放手,你才会知道什么是他们所需要的;只有放手,你才会发现什么是他们的专长。

作为一名教师是无尚光荣的,要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教师对人才的培养和文化科学事业的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要做好教师工作,首先是热爱教育事业,忠诚教育事业。其次是自己要爱读书,爱学习才行。在不断追求中探索教育的真谛。

师道的读后感 篇4

从教几年,常常感到自己在教育教学经验上的不足,我深深地热爱着自己的事业,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一位的优秀教师。但对教育的肤浅理解,又让我困惑:何为良好的教育?我常常扪心自问,并苦苦追寻。

不经意间《师道:为师亦有道》走进了我的生活,迫不及待细细品读。摆在我面前的仿佛是一位良师、一位益友、一面镜子、一面战鼓。让我的心开始变得平静了,明朗了!《师道:为师亦有道》,这本书共五章:立场,信念,冷眼,策略,忧思。标题简洁而概括。这本书都是收录一线教师的教育评论和随笔,正如前言所说:“让教师说话,为教师说话,说教师的话”远比对教师说话更重要,也能更有效的促进教师的发展。

何为教育?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教育没有多少新的话题,教育更不需要多少‘创新’,只需要教师始终明白一件事情,那就是——学生首先是人,其次才是学生,教育是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影响。教育就是开启智慧,健全人格,要学生学会独立思考,独立判断,进而达到独立行动,成为一个心灵博大,精神坚强的人。简言之,教育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像人一样生活,像人一样活的美好。”

当我读到《教育就该是平淡无奇的》这篇文章之后,心情释然很多,感觉身心放松了许多。文章中说:教育就应该是平淡无奇的。是的:我们的教育不应该带有刻意的痕迹,教育不应是为了功利的目的,不需要粉饰,不需要伪装,一切都应该是水到渠成的自然的状态。

“平淡无奇的教育会自然得多”。我们怎么生活,就该怎么教育,陶行知先生说得再清楚不过了,生活即教育。“平淡无奇的教育就是这些事情:把地扫干净,把操做好,把字写端正,把书读好,把话说清楚,把文章写通顺,把人做好——回到生活中的教育。就是这样的实在。孩子们能够做好这些,不就是我们所说的三好学生吗?从这些小事中,不就把孩子培养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才了吗?其实对学生的教育没那么神圣,需要我们从平常小事做起。一点一滴的积累起来,就是教育。

课堂上,师生之间没有地位尊卑,没有老师的权威,课堂不是老师的一言堂,每个孩子都可以畅所欲言,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师生互动,学生有了一个问题,大家一起讨论想办法解决一个问题;再展示下一个问题,直至问题一一解决。老师在学生遇到困难不能解决时提供引领和帮助。课堂不是表演的舞台,有精彩但是不需要每时每刻的精彩,应该是一种自然状态的流露,是一个平淡无奇中涌现神奇、生动的过程。

可现实中,我们看到的情况却不完全如此。在日常生活中,令人担忧的太多太多了。常常看到这样的情景,孩子作业做错了,孩子成绩考差了,全家都很忧虑,调动各种教育手段——棍棒、物质、言语、柔情……千方百计,苦口婆心,似乎孩子的学习成绩不好,这是天大的坏事,以致有些孩子因此离家出走,因此而轻生……学习成绩差一点真有那么严重吗?学习差的孩子真是坏孩子吗?也许我们很多大人都会说"不",可是你的孩子一旦学习成绩不好,您会不上火吗?相反,如果您的孩子过马路不走横道线,您的孩子坐公交车抢坐位,您的孩子在公共场所不守秩序,您会觉得难堪吗?

“真正地教育应当在生活中,在每一个老师、每一个孩子的生活里!”谈永康这么写道“如果说生活的本质是一种安静与平淡,那么教育就该是平淡无奇的一种过程,滋润每个日子,滋润师生的心灵!”

因此,我们做教育人的人要从平淡无奇的教育做起。要求孩子认真做好每一件小事。例如对人要有礼貌,不虽说乱扔垃圾,书写要工整……做到了应该表扬,坚持做了要好好夸奖。告诉孩子,坚持做这些小事是很不容易的,能一辈子做到这些小事,是一个了不起的好人,在我们平淡无奇的教育中,是孩子轻松愉快的成长。

师道的读后感 篇5

打开学校推荐的书目《师道:为师亦有道》这本书吸引着我,于是我借读了这本书。拿到这本书仔细看看封面,上边写着“审视教育本真,倾听教师忧思,分享成长策略,明晰教师立场,重塑教师信仰。”悟悟书名百思不得其解,后来顿悟。师道就是老师说,第一个道是说的意思,第二个道是路径、方法的意思。为师有道,道在何方?

书中汇集的文章多为一线教师教育评论和随笔,这些思考未必有多高深的理论,或许难免有个人主观色彩,或许也失之于片面,但这些思考无疑是鲜活和最具有生命力的,鉴证着老师们的成长足迹,一步一个脚印,实实在在;字里行间,充满着对教育的热爱和激情。

作为教师要明白:教育不需要多少“创新”,只需要明白一件事情,那就是——学生首先是人,其次才是学生,教育是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影响。教育就是开启智慧、健全人格,要学生学会独立思考、独立判断,进而达到独立行动,成为一个心灵博大、精神坚强的人。简言之,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像人一样生活,像人一样活得美好。

很多时候,我们的老师从中划出符合自己课程性质所需要使用的回答,用平淡而近乎赞赏的语气抹去了其他的答案。我们几乎从来没有随着学生的思考车轮去探索生活,很少想到学生走向独自学习生活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其实更多的时候,我们缺少跟学生进行开放性、探究性问答的技巧与自信,因为思考的车轮没有方向,我们尚且没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和帮助他们如何探索生活而培养的独立思考的能力,我们早已经习惯了火车导轨式的教育。

我们应该放手让他们在每一个机会面前尝试与思考。只有放手,你才会知道什么是他们所需要的;只有放手,你才会发现什么是他们的专长。教育就是“使人成为人”。同样的,教师呢,作为活在孩子中间的成年人,和学生一起面对世界(文本和实在的生活都是世界)并在他们需要的时候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

所有好的教育和好的教师都是有共同点的,两个关键词:放手和主体。教师放手,还学生主体。主体的体现,不是“教师为了学生做些什么”,而是你让学生做了什么,学生体验和经历了什么,而且这种体验和经历必须出自他们的主观愿望。

学生的主体作用,简单地讲,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出现,他们能够能动地发展自己的潜能。学生应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教材、教学手段都应为学生的“学”服务。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并充当教学活动的主角,而不是把教学看成“教师灌、学生装”,把学生看成是被动的接受知识的对象。

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事物内在的矛盾性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它决定着事物发展的性质和方向,因而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认识的主体,教师则是这一活动过程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学生的知识、能力、品质、性格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学生本身内部的矛盾性。教师水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设备等对学生来说虽然重要,但外因再好,终究还要靠内因起作用。

任何高明的教师,都不能替代学生学习。在现实中,我们经常看到,同样一个教师,同样一本教材,同样一个教学环境,不同的学生却出现不同的学习效果。导致这种差异有种种原因,但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学生自身主观能动性发挥程度不一。因此,调动学习者的学习主动性,并确立自身的主体作用意识是教学中的重中之中。

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够廓清笼罩在师生课堂关系上的“迷雾”,引领教师将“教本位”变为“学本位”,从而优化教学行为,提高课堂效率。同样,由客体变成了主体,学生也就不会站在“教”的对立面机械、被动地接受,而是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将以“授业”为主的“课堂”变成以“求知”为主的“学堂”,从而将他们被压抑的学习积极性、求知自觉性和思维能动性尽情彰显,进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只有有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有建立在平等基础上的师生情感交互和心灵契合,最终实现以生命弘扬生命、以情感激越情感、以精神建构精神的教育目标,让师生共同享受有尊严、有道德的课堂生活。

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人生是一本厚重的书,翻的不经意会你会错过精彩,读的很用心你才会体味更多。把握好人生,在生活的路上不断思考,不断进取,使平凡一生在教育的沃土上变得多姿多彩!

师道的读后感 篇6

师道,为师之道,为师应有道,为师亦有道。

“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对教师这一职业的精神指导和人格引领,其中包含了很多的内容。为师之道是个谈不完亦道不明的话题。师学、师技、师德、师仪……林林总总,深刻而又复杂。我仅从师道之师德的一个方面粗浅地谈谈自己的感受。

教师的职业道德涉及方方面面,诸如热爱教育事业,爱护、尊重学生,尊重家长、与家长合作,尊重、团结同伴等。谈到教师要爱护、尊重学生,要做到这一点,我认为教师有一颗与学生“同悲共喜”的心是十分重要的。

何谓“同悲共喜”?我觉得教师要在学生的世界里感受他们的喜怒哀惧、需要与意愿,以一个支持者、肯定者、合作者的身份与学生“同悲喜”、“共进退”。让学生感觉到“吾道不孤”,有前进的勇气和动力。

教师与学生展开的对话对其影响是方方面面的。教师时而给其榜样示范,时而给其信息刺激,时而给其温情关怀,时而给其肯定鼓励。其中教师表现出来的对学生想法、行为的认可、接纳、理解与尊重是学生情绪稳定、自主互动、勇于挑战、不断进取的重要保障。

经常会出现这种情况,学生满怀信心与期望地将自己的“奇思妙想”传递给老师,然而这智慧的火苗却被教师的一盆冷水无情地浇灭了。学生的想法与建议是不可忽视的教育资源。童年是一座宝藏,孩子就像是一个集聚了巨大能量的“小太阳”,敏感的老师善于捕捉孩子迸发的“火花”,引导其燃起智慧的火焰。

好的老师总是有那么多“好点子”,这也不是因为他们的想象力多么的丰富,关键是他们有一颗敏感而包容的心,善于抓住孩子生活中的小细节,对学生的自发活动、想法与建议予以接纳,并表现出喜悦、理解、赞同与支持,孩子的这些看似不起眼的一举一动,也许就蕴含着教育的契机,这是对教师敏锐的感知和宽广的胸怀的考验。教师善于与学生“同悲共喜”,与学生建立相互信任和接纳的关系,那么学生就会不断表达自己的想法,释放自己的能量。这是为师的一种艺术,为师之道亦体现在这些小细节当中。

师道的读后感 篇7

打开学校推荐的书目《师道:为师亦有道》这本书吸引着我,于是我借读了这本书。拿到这本书仔细看看封面,上边写着“审视教育本真,倾听教师忧思,分享成长策略,明晰教师立场,重塑教师信仰。”悟悟书名百思不得其解,后来顿悟。师道就是老师说,第一个道是说的意思,第二个道是路径、方法的意思。为师有道,道在何方?

书中汇集的文章多为一线教师教育评论和随笔,这些思考未必有多高深的理论,或许难免有个人主观色彩,或许也失之于片面,但这些思考无疑是鲜活和最具有生命力的,鉴证着老师们的成长足迹,一步一个脚印,实实在在;字里行间,充满着对教育的热爱和激情。

作为教师要明白:教育不需要多少“创新”,只需要明白一件事情,那就是——学生首先是人,其次才是学生,教育是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影响。教育就是开启智慧、健全人格,要学生学会独立思考、独立判断,进而达到独立行动,成为一个心灵博大、精神坚强的人。简言之,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像人一样生活,像人一样活得美好。

很多时候,我们的老师从中划出符合自己课程性质所需要使用的回答,用平淡而近乎赞赏的语气抹去了其他的答案。我们几乎从来没有随着学生的思考车轮去探索生活,很少想到学生走向独自学习生活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其实更多的时候,我们缺少跟学生进行开放性、探究性问答的技巧与自信,因为思考的车轮没有方向,我们尚且没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和帮助他们如何探索生活而培养的独立思考的能力,我们早已经习惯了火车导轨式的教育。

我们应该放手让他们在每一个机会面前尝试与思考。只有放手,你才会知道什么是他们所需要的;只有放手,你才会发现什么是他们的专长。教育就是“使人成为人”。同样的,教师呢,作为活在孩子中间的成年人,和学生一起面对世界(文本和实在的生活都是世界)并在他们需要的时候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

所有好的教育和好的教师都是有共同点的,两个关键词:放手和主体。教师放手,还学生主体。主体的体现,不是“教师为了学生做些什么”,而是你让学生做了什么,学生体验和经历了什么,而且这种体验和经历必须出自他们的主观愿望。

学生的主体作用,简单地讲,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出现,他们能够能动地发展自己的潜能。学生应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教材、教学手段都应为学生的“学”服务。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并充当教学活动的主角,而不是把教学看成“教师灌、学生装”,把学生看成是被动的接受知识的对象。

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事物内在的矛盾性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它决定着事物发展的性质和方向,因而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认识的主体,教师则是这一活动过程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学生的知识、能力、品质、性格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学生本身内部的矛盾性。教师水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设备等对学生来说虽然重要,但外因再好,终究还要靠内因起作用。

任何高明的教师,都不能替代学生学习。在现实中,我们经常看到,同样一个教师,同样一本教材,同样一个教学环境,不同的学生却出现不同的学习效果。导致这种差异有种种原因,但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学生自身主观能动性发挥程度不一。因此,调动学习者的学习主动性,并确立自身的主体作用意识是教学中的重中之中。

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够廓清笼罩在师生课堂关系上的“迷雾”,引领教师将“教本位”变为“学本位”,从而优化教学行为,提高课堂效率。同样,由客体变成了主体,学生也就不会站在“教”的对立面机械、被动地接受,而是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将以“授业”为主的“课堂”变成以“求知”为主的“学堂”,从而将他们被压抑的学习积极性、求知自觉性和思维能动性尽情彰显,进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只有有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有建立在平等基础上的师生情感交互和心灵契合,最终实现以生命弘扬生命、以情感激越情感、以精神建构精神的教育目标,让师生共同享受有尊严、有道德的课堂生活。

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人生是一本厚重的书,翻的不经意会你会错过精彩,读的很用心你才会体味更多。把握好人生,在生活的路上不断思考,不断进取,使平凡一生在教育的沃土上变得多姿多彩!

师道的读后感 篇8

《师道:为师亦有道》这本书所收入的文章,以评论和教学随笔为主,见证着教师的成长足迹,一步一个脚印,实实在在;字里行间,充满着对教育的热爱和激情。读了这本书,我深刻的认识到,教育是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影响。教育就是开启智慧、健全人格,要学生学会独立思考、独立判断,进而达到独立行动,成为一个心灵博大、精神坚强的人。

教育的希望在于每位教师的成长,教师的成长不只是阅读和接受别人的知识和思想,更重要的是独立思考,且思且行,不断反思。现实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把每一篇课文都读一读,最好能烂熟于心,文本就能更好地把握,就能很好的矫正学生朗读中出现的问题,老师的'朗读示范就会潜移默化到学生的学习中去。学生作文前,教师先写下水文,让老师一学生角色去体会学生习作遇到的问题,写好后读给学生听,学生和教师“一同成长”,会使学生感到亲切,更加喜欢写作,然后教师跳出学生的角色,做好教师的本色。

很多名家执教,称呼学生都是“孩子们”,让人感到师生之间的距离一下子拉近了。语文界的老前辈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我如果当小学老师,绝不将到学校来的儿童认作讨厌的家伙,惹得人心烦的小魔王;无论聪明的、愚蠢的、干净的、肮脏的,我都要称他们为‘小朋友’。那不是假意殷勤,仅仅浮在嘴唇边,油腔滑调的喊一声,而是出于真诚,真心认他们作朋友的亲切表示。小朋友的成长和进步是我的欢快,小朋友的羸弱和拙钝是我的忧虑。有了欢快,我将永远保持它,。有了忧虑,我将设法消除它。对朋友的忠诚本该如此;不然,我就够不上做他们的朋友,我只好辞职。”虽然这是个很小的问题,但是小问题能发挥大作用。

评价学生是教师每天都要做的事,评价得当,就会有好的效果,如果评价马虎潦草,学生就会觉得老师应付自己,渐渐地,他也会应付你。有的教师在学生作业上只得个日期,时间长了,他们就不喜欢做作业了。有报道说,北京一语文教师有一年高考成绩出众,有记者采访报道说,追根溯源,就是这个班的学生都喜欢写作文,为什么呢?是因为谁的作文写得好,这个教师除了下好的评语外,还要在他的作文本上画上一面小红旗。就是这面小红旗,激发了他们的童心,大家都想去得这面小红旗,就想办法把这篇作文写好,这样学生的写作水平自然大大提高。从这里我们可以看见这个老师的童心了。我认为,评价有童趣,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要说是高中的学生,每一个学生是内心都有长不大的快乐。

课堂,需要生生互动,也需要师生互动,共享学习的过程,学生就能增长知识,开启智慧,你理解了他们,把他们当朋友,他们也就理解老师,把老师当朋友。我认为,和学生做朋友,以心换心,才能得到他们的理解和支持,你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孩子王”,就能一呼百应。

课堂上我们尊重学生的思维方式,尊重学生是思考角度,尊重学生的“未成年状态”!正是有了这样的包容与点化,学生才乐意在课上自主阅读探究,才愿意在语文课堂生活过程中自由地展示童真。例如,一位教师在讲《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时,问学生这样一个问题“花儿为什么春天开放?”其中一位小女孩站起来说“因为花儿看到春天太美了,她就忍不住想和春天比美。”老师听了,改变了原来的答案,亲切地说:“我想,可能是花儿知道我们这儿有这么多聪明可爱的小朋友,他们也要来加入我们,所以就开放了!”这位老师也跟孩子们一样拥有一颗纯真的童心,她理解童心,爱护着童心。

虽然我的体会没有高深的理论,也可能你觉得有个人主观色彩,但我坚持认为,教师的童心闪闪,孩子们的智慧就亮亮,师生之间的距离就会愈来愈近,从而亲其师而信其道也!老师们,让我们和孩子们一起跳绳,踢毽子,猜谜语,下棋,玩老鹰捉小鸡,一起游戏,演课本剧,享受课堂,幸福工作吧!

师道的读后感 篇9

当我刚拿到《师道》这本书,心中就充满着欢喜,醒目的黄色封皮,上面排列着16位大师的名字,让人一下子就充满着敬畏感和崇拜感。先让我们来认识一下这些大师:百科全书梁启超、兼容并包蔡元培、容为智慧胡适之、唤醒国人马相伯、允公允能张伯苓、大师之谓梅贻琦、唯求其是竺可桢、平民情怀晏阳初、爱满天下陶行知、独立品格陈寅恪、一代大儒梁漱溟、大师之师叶企孙、美在艺术吕凤子、语文人生叶圣陶、儿童世界陈鹤琴、灵魂高度李叔同,这些名字中有大家非常熟悉的,也有陌生的,但当你把这本书读完,你就会忍不住想站起来给他们鞠上一躬。这本书名为《师道》,“师”既是从师问学,也是大师的意思,“道”既是思想的光芒也是人格的典范,16位大师级人物影响了中国教育文化历史的进程。

(一)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

(立志,高瞻远瞩)

纵观这些人物,很多受过私塾教育,出国留过学,有着精深的学问,但哪一个在求学成功后,不是为民族存亡考虑,不是致力于改造中国落后的现状?他们从青年便找寻到目标,立下远大志向,人生就是为一大事而来的。竺可桢留学美国,教学中国;晏阳初曾立志不做官,不求财,要把终生献给劳苦大众;陶行知少年时挥笔写下“我是一个中国人,应该为中国做出一些贡献来”的豪言;吕凤子弃文从武,18岁考入苏州武备学堂,精研武术,为的是“兴我中华”;叶圣陶作为一名作家,既是谋生的需要,更是出于学术责任的担当。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爱国人士。爱国情怀成就了他们的人生,成为他们事业的不竭动力。

(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孜孜以求,执着追求)

自从立下志向开始,他们便没有了自我,只有忘我。梁启超一直忧国忧民,为改变中国落后的现状而寻找出路;胡适不喜欢做官,却答应了就任美国大使的职位,只是因为知识分子的骨子里的那份责任与担当;马相伯倾其家产竭尽全力护国,为了民族,毫无保留地贡献了自己的一切;张伯苓;梅贻琦自1915年从美国学成归来,他的一生都奉献给了清华大学;晏阳初的一生因平民教育而备尝艰辛;梁漱溟投身于乡村教育,不断去农村办学,希望开发民智,消除文盲,唤醒民众的自觉;叶企孙终生未娶,以学生为伴,善待学生,唯独不考虑自己;吕凤子为了办学,家财散尽,将个人画展所得全部拿出来做办学资金。他们忘却自我,一心系着大众,对人世间充满着无限悲悯。

(三)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功到事成,豁然开朗)

凡事不为则已,为之必用全力,便是第一等人物。梁启超在新式教育、国学教育、家庭教育方面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蔡元培兼容并包,有了北大的繁荣学术、锦绣文章;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教学做合一的经验,至今仍有很大的现实意义;陈寅恪的学术成就和人格风范,让后人产生无限的尊重和敬畏;叶企孙作为“大师之师”,培养了杨振宁、李政道、钱学森等中国的一大批科学家;陈鹤琴在开发儿童潜能,完善儿童人格,健全儿童体格等方面都建立了健全的体系;青年李叔同推动了学堂乐歌的兴起。他们在牺牲自己、成就别人、服务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一个个高贵的灵魂令后人敬仰不止。

马相伯说:“我是一条狗,只会叫,叫了一百年,还没把中国人叫醒。”他希望用教育去唤醒人,可惜没有等到被唤醒的那一天;梁漱溟临终前说:“世界未来的文化,就是中国文化的复兴。”今天,我们的祖国正走在伟大复兴的路上,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应传承先师们的爱国情怀,仰慕教育的丰碑,增强责任担当意识,追随高贵的灵魂,以他们为参照,去达到自己的人生高度,也不枉与他们相遇一场。

师道的读后感 篇10

我仔细研读了马朝宏老师所着的《师道:为师亦有道》这本书,为师有道,道在何方?明晰教师立场,重塑教师信仰。做人有人德,为师有师德。做一个有思想、有追求、有道德的教师,为学生指明生命的方向,赋予学生生命以意义和价值,就是最高尚师德的具体体现!

教育的希望在于每位教师的成长,离开了教师,任何制度、观念、政策都只能停留在空中。教育真没有多少新的话题,教育更不需要多少“创新”,只需要教师始终明白一件事情,那就是—学生首先是人,其次才是学生,教育是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影响。教育就是开启智慧、健全人格,要学生学会独立思考、独立判断,进而达到独立行动,成为一个心灵博大、精神坚强的人。

简言之,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像人一样生活,像人一样活得美好。教师的真正本领,不在于他是否会讲述知识,而在于是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很多时候,我们的老师从中划出符合自己课程性质所需要使用的回答,用平淡而近乎赞赏的语气抹去了其他的答案。我们几乎从来没有随着学生的思考车轮去探索生活,很少想到学生走向独自学习生活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其实更多的时候,我们缺少跟学生进行开放性、探究性问答的技巧与自信,因为思考的车轮没有方向,我们尚且没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和帮助他们如何探索生活而培养的独立思考的能力,我们早已经习惯了火车导轨式的教育。我们教师用来工作的工具是:知识、能力、道德、态度。

所以,作为教师,还应该为适应飞速发展的时代,而不断的学习储备各种知识,时时提高自身的素质。我们首先得使我们的知识不老化,所以得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能满足已有的那点滴学问。因为学生可以原谅一个吹毛求疵的老师,但不能原谅一个无知无能的老师。所以,由一桶水到一条源远流长的河的演变,是我们作为教师的知识追求的觉醒。读书,才会有思考;有思考,才会有思想;有思想,才会有追求。因此,教师要学会“教书”,首先应该学会读书,学会思考,学会思想。教师读书是关系教育成败的大事。读书的人是天上的星星,明亮中多了一份深邃。要想做一个有主见有内涵的现代人,读书仍然是必由之路。只有读书,才能丰厚自己的文化底蕴、渊博自己的学识水平、陶冶自己的心性修养、升华自己的教育追求、积淀自己的教育智慧,才能修炼成为值得学生终身阅读的“圣贤之书”。

我们往往将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的欠缺归咎于教育制度和专业培养模式,然而大多空闲的时候,我们思考的车轮依然伏在惯性的导轨上。更多的时候,在想着今天学生该交给我什么书面作业,字迹是否工整认真。我们几乎没有想到我们该教给学生什么,和学生一起做什么。是带领他们到阅览室,还是去游泳池?体育场或许更好?我们很少揣摩学生的心思,他们今天是想学习高雅的舞蹈、悠扬的二胡,还是自由运动场……我们应该放手让他们在每一个机会面前尝试与思考。只有放手,你才会知道什么是他们所需要的;只有放手,你才会发现什么是他们的专长。

作为一名教师是无尚光荣的,要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教师对人才的培养和文化科学事业的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要做好教师工作,首先是热爱教育事业,忠诚教育事业。其次是自己要爱读书,爱学习才行。在不断追求中探索教育的真谛。

师道的读后感 篇11

这本书是一本教育教师读物,其主旨正如书的封皮上所写:“审视教育本真,倾听教师忧思,分享成长策略,明晰教师立场,重塑教师信仰。”

这本书共五章:立场,信念,冷眼,策略,忧思。标题简洁而概括。这本书都是收录一线教师的教育评论和随笔,正如前言所说:“让教师说话,为教师说话,说教师的话”远比对教师说话更重要,也能更有效的促进教师的发展。何为教育?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教育没有多少新的话题,教育更不需要多少‘创新’,只需要教师始终明白一件事情,那就是--学生首先是人,其次才是学生,教育是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影响。教育就是开启智慧,健全人格,要学生学会独立思考,独立判断,进而达到独立行动,成为一个心灵博大,精神坚强的人。简言之,教育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像人一样生活,像人一样活的美好。”这本书中的文章给了我很多启迪和思考,也使我感受到智慧的快乐,也从另一个角度审视,思考如何有效指引学生的正确思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在《师道》中有一个章节讲的是功夫在“分数”之外。我们现在的教育太注重孩子的分数了,总是想尽办法,用尽手段让学生提高分数。可我们使尽浑身解数后会发现孩子的成绩没有丝毫的提高。老师督促其多做作业,家长督促其上补习班,我们都尽到自己的职责了,为什么结果是这样呀!

我的班级中有一个小男孩名叫蒲永军,学习成绩不是很好,我经常找他聊天,问他你这样聪明为什么学习不好呀?督促他努力学习,可是半年了,一直没有什么改变。但在交谈中我知道了一些他的家庭情况。他的爸爸不在身边,忙于工作,他的妈妈过世不久,他觉得世界上没有一个亲人了,孤独无助。他说他是多么的不幸呀!

是呀!蒲永军真得不幸呀!这样不幸的孩子学习不好也是正常的,他自己这样认为,大家都这样认为。可是我给他讲,也许换个角度就不一样了。其实每个人都有不幸,如果比不幸,你比得过霍金吗?如果比不幸,你比得过断腿的奥运会选手吗?人生需要找个方向,人生需要现在认真学习找个工作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我经常与这个孩子做思想工作,蒲永军慢慢地明白了人生,从此他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去,最后在毕业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

从这个事例中我看到,学生的能力都是十分强,只要他们想学就一定能够学好。分数不在分数里,分数是在分数外--学生的思想工作,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才能让他们成就自己的人生理想。

师道的读后感 篇12

屋檐水,一点一滴,滴穿沿阶石;羲之习字,年年岁岁,墨染洗砚池。陶行知说:“教育的作用,是使人天天改造,天天进步,天天往好的路上走。”初读《师道》一书,观此言,只觉三个“天天”,发人深省;再观此言,更觉大小不论,“天天”不易,所以我从不呆望“大创造”从天而降,而是学以“坦白之心”观“点滴的创造”。

何为“坦白之心”?我以为对于教师而言,“坦白之心”便是襟怀坦白,诚挚可亲,一视同仁。拥有了坦白之心,便拥有了一对火眼金睛,具备了找出孩子所有的小小创造的本事;拥有了坦白之心,便拥有了一个广大的温暖怀抱,获得了能把所有取得点滴进步的孩子纳入怀中给予温暖的能力;拥有了坦白之心,便拥有了一双有力的手,能把孩子托举得更高,远离那片名为不自信的荆棘地。

上学期我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给班里小朋友们写的“诗歌”设计海报。尤记一开始我动员孩子们写诗的时候,这些“大作”还只是几张可怜的小纸片,攥在几个平时的“积极分子”的手里,到了下课,这几个人走到我面前,亮晶晶的眼睛望着我,领头的来一句“老师,这是我们自己写的诗,想给您看看。”话还没说完,孩子们把纸往我讲台上一拍,一溜烟全跑了,让人哭笑不得。我只好把这些皱巴巴的小纸片一张张抚平,叠起来,带回办公室。看着这寥寥几张纸片,我内心有些泄气,我本以为我前期做了充足的准备,找了不少同龄孩子有趣的诗歌,举办“儿童诗鉴赏会”,孩子们应该会积极性很高,这些小纸片却怎么看都有些敷衍之意。没想到的是,一张张看下来,纸片的含金量出乎意料的高,孩子们字一笔一划写得认真,写的小诗也基本都具备了现代诗的“范”。想了想,我准备给这些积极勇敢的孩子准备一份小礼物。我把这些文字录入到电脑,配上应景的插图,做成手账的形式,再打印出来,一张张精美的诗歌海报便完成了。令我没想到的是,这些“小礼物”激起了不少孩子的兴趣,随着我一次次的动员,我收到了越来越多的“小纸片”,越来越多的小朋友加入了写诗的阵营。

现在回想起当时的情景,我庆幸我在最后没丢下一颗“坦白之心”,若我因为孩子们交上来的“小纸片”不符合我预期所想,疑心是孩子们敷衍我才上交的,弃之不看,不予孩子反馈,岂不是错过了孩子的成长?这便是失了“坦白之心”,摧残了孩子的趣味,更辜负了孩子的创造。小纸片也好,精美诗集也罢,若带着坦白之心去看,便都是孩子的创造;孩子的点滴创造也好,大创造也罢,都是作为一个老师应该去一一发现,一一挖掘的宝贵财富。

梁启超说“教育事业,从积极方面说,全是在唤起趣味;从消极方面说,要十分注意不可以摧残趣味。”以坦白之心观点滴创造,唤起孩子趣味,守护孩子趣味。

师道的读后感 篇13

从教几年,常常感到自己在教育教学经验上的不足,我深深地热爱着自己的事业,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一位的优秀教师。但对教育的肤浅理解,又让我困惑:何为良好的教育?我常常扪心自问,并苦苦追寻。

不经意间《师道:为师亦有道》走进了我的生活,迫不及待细细品读。摆在我面前的仿佛是一位良师、一位益友、一面镜子、一面战鼓。让我的心开始变得平静了,明朗了!《师道:为师亦有道》,这本书共五章:立场,信念,冷眼,策略,忧思。标题简洁而概括。这本书都是收录一线教师的教育评论和随笔,正如前言所说:“让教师说话,为教师说话,说教师的话”远比对教师说话更重要,也能更有效的促进教师的发展。

何为教育?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教育没有多少新的话题,教育更不需要多少‘创新’,只需要教师始终明白一件事情,那就是——学生首先是人,其次才是学生,教育是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影响。教育就是开启智慧,健全人格,要学生学会独立思考,独立判断,进而达到独立行动,成为一个心灵博大,精神坚强的人。简言之,教育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像人一样生活,像人一样活的美好。”

当我读到《教育就该是平淡无奇的》这篇文章之后,心情释然很多,感觉身心放松了许多。文章中说:教育就应该是平淡无奇的。是的:我们的教育不应该带有刻意的痕迹,教育不应是为了功利的目的,不需要粉饰,不需要伪装,一切都应该是水到渠成的自然的状态。

“平淡无奇的教育会自然得多”。我们怎么生活,就该怎么教育,陶行知先生说得再清楚不过了,生活即教育。“平淡无奇的教育就是这些事情:把地扫干净,把操做好,把字写端正,把书读好,把话说清楚,把文章写通顺,把人做好——回到生活中的教育。就是这样的实在。孩子们能够做好这些,不就是我们所说的三好学生吗?从这些小事中,不就把孩子培养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才了吗?其实对学生的教育没那么神圣,需要我们从平常小事做起。一点一滴的积累起来,就是教育。

课堂上,师生之间没有地位尊卑,没有老师的权威,课堂不是老师的一言堂,每个孩子都可以畅所欲言,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师生互动,学生有了一个问题,大家一起讨论想办法解决一个问题;再展示下一个问题,直至问题一一解决。老师在学生遇到困难不能解决时提供引领和帮助。课堂不是表演的舞台,有精彩但是不需要每时每刻的精彩,应该是一种自然状态的流露,是一个平淡无奇中涌现神奇、生动的过程。

可现实中,我们看到的情况却不完全如此。在日常生活中,令人担忧的太多太多了。常常看到这样的情景,孩子作业做错了,孩子成绩考差了,全家都很忧虑,调动各种教育手段——棍棒、物质、言语、柔情……千方百计,苦口婆心,似乎孩子的学习成绩不好,这是天大的坏事,以致有些孩子因此离家出走,因此而轻生……学习成绩差一点真有那么严重吗?学习差的孩子真是坏孩子吗?也许我们很多大人都会说"不",可是你的孩子一旦学习成绩不好,您会不上火吗?相反,如果您的孩子过马路不走横道线,您的孩子坐公交车抢坐位,您的孩子在公共场所不守秩序,您会觉得难堪吗?

“真正地教育应当在生活中,在每一个老师、每一个孩子的生活里!”谈永康这么写道“如果说生活的本质是一种安静与平淡,那么教育就该是平淡无奇的一种过程,滋润每个日子,滋润师生的心灵!”

因此,我们做教育人的人要从平淡无奇的教育做起。要求孩子认真做好每一件小事。例如对人要有礼貌,不虽说乱扔垃圾,书写要工整……做到了应该表扬,坚持做了要好好夸奖。告诉孩子,坚持做这些小事是很不容易的,能一辈子做到这些小事,是一个了不起的好人,在我们平淡无奇的教育中,是孩子轻松愉快的成长。

师道的读后感 篇14

我不是一名真正的老师,可我是孩子的妈妈,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教育孩子这条路上,任重道远。

读了显峰老师的这段文字,我的感触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我感到很惭愧。我让孩子学习经典传统文化,为的只是想让孩子健康的成长,少走人生的弯路。自己见识浅薄,没有给孩子种下一颗梦想的种子,没有给孩子肩上赋予责任。活在自私的小我里,而我们先辈学习知识,为的是改变我们的国家,改变我们的社会。

其次,我感到自己很幸运。在孩子4岁的时候就能学习显峰老师的理念,改变自己的人生格局,为孩子插上梦想的翅膀,让孩子成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弘扬者。

最后感谢明德幼儿园这个大家庭。以前的我,像水中的游鱼,奔奔波波,只为食而忙。民族使命感和作为中国人的责任,跟我一点关系都没有。通过在明德幼儿园和明德书院的学习,让我重新发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正如崔卫平写的诗:“你所站立的那个地方,正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有光明,中国便不黑暗。”

小小的我,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去温暖我能温暖的人。

师道的读后感 篇15

从教几年,常常感到自己在教育教学经验上的不足,我深深地热爱着自己的事业,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一位的优秀教师。但对教育的肤浅理解,又让我困惑:何为良好的教育?我常常扪心自问,并苦苦追寻。

不经意间《师道:为师亦有道》走进了我的生活,迫不及待细细品读。摆在我面前的仿佛是一位良师、一位益友、一面镜子、一面战鼓。让我的心开始变得平静了,明朗了!《师道:为师亦有道》,这本书共五章:立场,信念,冷眼,策略,忧思。标题简洁而概括。这本书都是收录一线教师的教育评论和随笔,正如前言所说:“让教师说话,为教师说话,说教师的话”远比对教师说话更重要,也能更有效的促进教师的发展。

何为教育?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教育没有多少新的话题,教育更不需要多少‘创新’,只需要教师始终明白一件事情,那就是--学生首先是人,其次才是学生,教育是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影响。教育就是开启智慧,健全人格,要学生学会独立思考,独立判断,进而达到独立行动,成为一个心灵博大,精神坚强的人。简言之,教育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像人一样生活,像人一样活的美好。”

当我读到《教育就该是平淡无奇的》这篇文章之后,心情释然很多,感觉身心放松了许多。文章中说:教育就应该是平淡无奇的。是的:我们的教育不应该带有刻意的痕迹,教育不应是为了功利的目的,不需要粉饰,不需要伪装,一切都应该是水到渠成的自然的状态。

“平淡无奇的教育会自然得多”。我们怎么生活,就该怎么教育,陶行知先生说得再清楚不过了,生活即教育。“平淡无奇的教育就是这些事情:把地扫干净,把操做好,把字写端正,把书读好,把话说清楚,把文章写通顺,把人做好--回到生活中的教育。就是这样的实在。孩子们能够做好这些,不就是我们所说的三好学生吗?从这些小事中,不就把孩子培养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才了吗?其实对学生的教育没那么神圣,需要我们从平常小事做起。一点一滴的积累起来,就是教育。

课堂上,师生之间没有地位尊卑,没有老师的权威,课堂不是老师的一言堂,每个孩子都可以畅所欲言,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师生互动,学生有了一个问题,大家一起讨论想办法解决一个问题;再展示下一个问题,直至问题一一解决。老师在学生遇到困难不能解决时提供引领和帮助。课堂不是表演的舞台,有精彩但是不需要每时每刻的精彩,应该是一种自然状态的流露,是一个平淡无奇中涌现神奇、生动的过程。

可现实中,我们看到的情况却不完全如此。在日常生活中,令人担忧的太多太多了。常常看到这样的情景,孩子作业做错了,孩子成绩考差了,全家都很忧虑,调动各种教育手段--棍棒、物质、言语、柔情……千方百计,苦口婆心,似乎孩子的学习成绩不好,这是天大的坏事,以致有些孩子因此离家出走,因此而轻生……学习成绩差一点真有那么严重吗?学习差的孩子真是坏孩子吗?也许我们很多大人都会说"不",可是你的孩子一旦学习成绩不好,您会不上火吗?相反,如果您的孩子过马路不走横道线,您的孩子坐公交车抢坐位,您的孩子在公共场所不守秩序,您会觉得难堪吗?

“真正地教育应当在生活中,在每一个老师、每一个孩子的生活里!”谈永康这么写道“如果说生活的本质是一种安静与平淡,那么教育就该是平淡无奇的一种过程,滋润每个日子,滋润师生的心灵!”

因此,我们做教育人的人要从平淡无奇的教育做起。要求孩子认真做好每一件小事。例如对人要有礼貌,不虽说乱扔垃圾,书写要工整……做到了应该表扬,坚持做了要好好夸奖。告诉孩子,坚持做这些小事是很不容易的,能一辈子做到这些小事,是一个了不起的好人,在我们平淡无奇的教育中,是孩子轻松愉快的成长。

师道的读后感 篇16

今年暑假,我利用闲暇时间,仔细研读了马朝宏老师所着的《师道:为师亦有道》这本书,受益匪浅,给了我很多启迪和思考。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始终明白一件事情,那就是学生首先是人,其次才是学生,教育是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影响。教育就是开启智慧、健全人格,要学生学会独立思考、独立判断,进而达到独立行动,成为一个心灵博大、精神坚强的人。简言之,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像人一样生活,像人一样活得美好。媒体不断爆料老师怎样体罚学生,形式五花八门,别出心裁。这类老师把学生当成他的私有财产,没有让学生像人一样生活。我觉得这些老师不配当老师,没有师德。教室是学生学习的地方,不是你施暴的地方。做人有人德,为师有师德。做一个有思想、有追求、有道德的教师,为学生指明生命的方向,赋予学生生命以意义和价值,就是最高尚师德的具体体现!这是为师之道,更是为师之德!

从这本书中,我还知道了,活泼、欢快、高能量的顽童,或许每天都会惹人烦恼、生气,甚至是愤怒。常常看到他们贪玩、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喜欢做小动作等,也常常听到家长、老师的抱怨和失望的语气。因而,在很多人看来,顽童爱玩、不听话似乎是不务正业,甚至觉得后果堪忧。其实,顽童之与顽童,正像工作之与成人,是一生中必需的生活方式,可以说玩是孩子的第一份工作,是孩子的另一种学习。我们成人要做的`,不是漫骂、殴打,而是正确的引导,并给予无私的关爱。

教育家陶行知告诫我们:“在你的嘲笑里有爱迪生,在你的责骂声中有爱因斯坦,在你的教鞭下有牛顿。”凭借这强制和惩罚,或许我们可以造就奴才,但不能成就英才。孩子的调皮是天生的,如何顺其自然,保护他的天性,并把它转化为科学探究的动力,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和家长必须深思的问题。

为了每一个顽童的健康成长,作为人民教师的我们,必须端正自己的教育态度,及时调整自己的教育方式,善待顽童,给他们创造的空间,发展他们独特的个性,让社会多一些人才,让他们都像金子一--样焕发耀眼的光芒这是我从这本书中获得的最大收获。

师道的读后感 篇17

我不是一名真正的老师,可我是孩子的妈妈,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教育孩子这条路上,任重道远。

读了显峰老师的这段文字,我的感触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我感到很惭愧。我让孩子学习经典传统文化,为的只是想让孩子健康的成长,少走人生的弯路。自己见识浅薄,没有给孩子种下一颗梦想的种子,没有给孩子肩上赋予责任。活在自私的小我里,而我们先辈学习知识,为的是改变我们的国家,改变我们的社会。

其次,我感到自己很幸运。在孩子4岁的时候就能学习显峰老师的理念,改变自己的人生格局,为孩子插上梦想的翅膀,让孩子成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弘扬者。

最后感谢明德幼儿园这个大家庭。以前的我,像水中的游鱼,奔奔波波,只为食而忙。民族使命感和作为中国人的责任,跟我一点关系都没有。通过在明德幼儿园和明德书院的学习,让我重新发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正如崔卫平写的诗:“你所站立的那个地方,正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有光明,中国便不黑暗。”

小小的我,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去温暖我能温暖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