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老地方 > 短文 > 日记大全 > 正文

年的味道日记800字左右

2024/04/13日记大全

老地方整理的年的味道日记800字左右(精选4篇),经小编精挑细选,希望大家喜欢。

年的味道日记800字左右 篇1

盼望着,盼望着,灯笼挂起来了,春联贴起来了,春节的脚步近了,新年的味道浓了。

烟花,是小孩子们春节最爱玩的。我喜欢那种没有响声的“电光火花”,点燃后拿在手里,多像魔术师手里的魔法棒啊!“电光火花”喷出的火花就如同一个个顽皮的小精灵,在空中跳跃着,嬉戏着。不过,那些调皮地男孩子可不喜欢“电光火花”,他们喜欢声音响亮、刺激的“甩炮”。他们不时地从兜里掏出一只,用力往地上一甩,“啪”地一声大响。如果你正好从那儿经过,肯定会吓得一个激灵,那些“小调皮们”则哈哈大笑。当然,孩子们最喜欢的还是大礼花炮。当礼花炮点燃,各种各样的图案,五彩缤纷的颜色就会呈现在空中。有的礼花炮冲上天空如同花蝴蝶般纷纷扬扬洒落下来;有的礼花炮冲上天变成了牡丹花、菊花,犹如花仙子在空中翩翩起舞;还有的礼花炮冲上天后变成大大的“笑脸”,仿佛在向大家说:“新年快乐!”新年的味道就在这烟花中绽放开来。

美食,是春节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火锅是家家户户都爱吃的。肉丸、木耳、香菇、蔬菜在锅中沸腾着,翻滚着,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热气腾腾地吃着,真是回味无穷。小孩们则一般喜欢吃年糕和冰糖葫芦。年糕软软的,甜甜的,拿起一块放在嘴里慢慢地咀嚼,细细地品尝,令孩子们百吃不厌。红红的山楂裹上一层糖,串在竹签上就成了美味的冰糖葫芦。咬上一口,“嘠吱,嘠吱”地响,糖的甜味和山楂的酸味混搭在一起,让人吃了一个还想再吃一个。新年的味道就在舌尖上扩散开来。

看春节晚会和走亲戚是大家新年期间的传统活动。吃过除夕团圆饭,一家人坐在电视机前看春节联欢晚会,热闹的歌舞、幽默的相声、高超的杂技、神秘的魔术让大家看得津津有味,笑声不断。正月里家家户户走亲访友,人人脸上洋溢着开心的笑容,见面都相互说着祝福吉祥的话儿。孩子们则对大人们伸出手,嘴里大声说:“恭喜发财,红包拿来!”然后一边清点着“战利品”,一边心里盘算着这笔钱是用来交学费呢还是买文具,玩具呢?新年的味道就在这欢声笑语中弥漫开来。

新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无论你身在祖国,还是身在海外,春节的味道永远烙在炎黄子孙的心中!

年的味道日记800字左右 篇2

亲爱的,咱们是六车厢。荧屏上的一位老爷爷在一位保安身边站着,手上指着车票,重复了一遍保安的回答。

亲爱的这三个字越听越让人欣慰。虽然这仅仅是一个小品,但一对老夫妇用如此亲昵的称呼,让人心里略有暖意。想到自己家里老夫妻祖父与祖母,他们每天吵架,真让人心烦,希望新一年的福气能驱走一切气愤。

看春晚是我们家好几年的习惯了,几乎可以称之为习俗,毕竟为了守岁,家里人也要找点事做,无所事事的感受实在不好受。但,似乎许多人都对春晚有误解,对它持排斥的态度,但我认为,这也是守岁的一部分,是辞旧迎新的一部分。看春晚也为家人团聚、交流分享提供了契机。

但是这个寒假与家人分离太多,我为了求学而四处奔波,反而没时间好好去感受新年的气息,但春晚却是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的,尤其是那一次的春晚,实在难忘!

最让我记忆深刻的是站台,这里面包含了许多人间的真情,如一对恩恩爱爱的老夫妇,一口一个亲爱的让人内心十分欣慰,另一对年轻的夫妻吵吵闹闹的带来许多欢乐,而另一对夫妻,丈夫为了给妻子买点东西,竟然错过了火车,我们从中看到这对夫妻相互恩爱,相互帮助的一面,虽然过程有些令人发笑,但无疑让我们体会到了人间的温暖。似乎多少年前我们家也有过这样的经历,不过略有不同,终是在最后一刻也赶上了火车,但这样相似的境遇还是让人感慨万千啊!想到自己家中的夫妻,每天相互理解、包容,偶尔会斗两句嘴,每天和和睦睦、相处融洽。看春晚时,家里人是愉快欣慰,大家仿佛把心都串在了一起。

中间还有一位热情好客、助人为乐的保安,他的妻子是一位列车员,两人在除夕夜竟只有三分钟的见面时间,我在心疼的同时又多了些敬佩。一声老公,过年好!,让我实在感受到了一个家庭即使分隔千里,当有幸拥有几百秒的擦肩而过时,也如此幸福。

一个小时,两个小时,三个小时时间在欢声笑语中一点点流逝。

即将迎来12点钟的时候,我们全家人眼眶中不禁溢出了泪水,想到分别在即,越发不舍。我在泪眼朦胧中仿佛看到了烟花逝去,美好的事物总是如此容易消逝,我真想要留住去年的点点滴滴,想要留住这团圆的时刻!

这一年的除夕过得真是漫长呀,令人如此兴奋,又如此不舍。或许,这就是年吧,告诉我们成长的秘密。

猜你喜欢1:味道初三日记

亲情像链条,把我们一家人神奇的结合在一起,成就了家味道。我家就好像一碗“杂味汤",各种味道俱全,下面我来具体的介绍一下吧!

我的妈妈倒是个异类,有着白酒般火辣的性格。偶有小错,就会对我们厉声呵斥,那样子像个将军在呵斥犯了错的士兵,声音隔过院墙路人就听得很清;这时老爸绝不是“醒酒汤”,缄默是他的坚守;不过我不会像士兵那样守规矩,常把老哥搬出来救场------老哥是妈妈的“克星”,结果,老妈就像打了败仗一样,坐在椅子上一言不发了。

哥哥呢,就像是白糖,总是对老妈甜言蜜语的,且老妈就是挡不住那可恨的“糖衣炮弹”。有次,老爸和老妈因为一件鸡毛蒜皮的小事便大吵了一架。两大人整整一周都没有相互搭理过对方,我就生活在战争的阴影里,心惊胆战而又无可奈何。老哥一从外地回来就发现家里不对劲,便三言两语就从我的口中打探走了消息。第二天早上,全家人坐在饭桌旁一起吃饭,记不清说了什么就聊到了两人冷战的事情上,这时老哥冷不丁的说了句:“你们俩个人的年纪加起来都快100来岁的人还吵什么架啊!真是越活越幼稚。”这话一出,两人之后便不在吵架。多神奇,大概是白糖中和了白酒吧。

我的爸爸呢,倒像是盐,中和白糖。——对老哥倒是起不小的作用。就比如上次老哥向老妈要生活费,正使用他屡试不爽的糖衣炮弹时,老爸从卧室走出来,听着那甜言蜜语便吃起了醋,说:“这是我老婆,给,给,给,以后别再向我老婆要钱,问我要!"说着就掏出了钱包给了他钱。原本老哥还想再要点,可看着那比包公还黑的脸,也顿时望而生畏,灰溜溜的走了。

我到像个土豆,主要作用是吸收各种味道。使自己具备特别的味道,不过充其量就是个“小透明”。不过味道独特,大约是遗传了老妈,一点就炸。

我们家就像一锅杂味汤,酸甜苦辣全具备。搭配得好,味道耐人品味

猜你喜欢2:家的味道日记1000字

切成段的带鱼裹上一层薄厚均匀的面糊,随着“刺啦”一声被放进油锅。油冒着泡,把上下翻腾的鱼染成诱人的金黄。油炸声和鱼香很快充满整个家。

等到那油炸声一停,我就寻着香味去厨房,爷爷很快也加入进来。奶奶笑着说了句:“大猫带小猫来偷鱼吃了。”就继续忙别的菜。我剥开薄脆的鱼皮,整齐饱满的鱼肉露出,口感细腻。慢条斯理地仔细吃出了几段鱼骨后,和爷爷在餐桌上用干净的鱼骨摆出各种图形。

到了吃罗非鱼的季节,每周一定有一两个晚上,奶奶会做爷爷最爱吃的清蒸罗非鱼。爸爸妈妈给我和爷爷奶奶夹着最好的鱼肉,爷爷高兴地吃着鲜美的鱼,称赞着奶奶的手艺,一家其乐融融。

这些是童年常见的情景。因为爷爷奶奶喜欢吃鱼,所以以前家里几乎天天吃,我也因此三岁就练成了自己吃鱼的本领,一直没被鱼刺卡过。不仅是鱼,紫菜汤、线面、米粉、蛏干等,也常出现在我家餐桌上。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南方特色的食物?因为爷爷奶奶是南方人。福建福清,那是他们的家乡。

爷爷因为工作原因,被调来济南。渐渐改变的是生活方式,变不了的是饮食习惯。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吃鱼的习惯从一千多公里的福建海边被带来。

福清的亲戚常打来电话,用着我一句也听不懂的闽南语,一聊就是一个多小时。儿时的我对他们谈话内容毫不关心,只知道几天后,我爱吃的笋干可能会寄到。

去年夏天,爷爷大病了一场。出院后身体大不如从前,打电话说不了半小时,思维就开始混乱。奶奶忙着照顾爷爷,再没心思做那些美味的鱼。偶尔会为爷爷做一条不放盐的鱼。一点盐不放的鱼,我吃不下,但爷爷依然吃得有滋有味。对此我很不解,直到十月福清老家来人。

各式各样的鱼和其他海鲜重新回到餐桌上,炸虾、清蒸罗非鱼、红烧刀鱼等摆了一桌子。在鱼的香气里,爷爷一改病中的萎靡不振,变得容光焕发,津津有味地和亲戚们聊着以前在老家的事。虽然听不懂,但看得出,爷爷很开心。堂哥请爷爷尝尝从福建带来的鱼,爷爷说:“还是老家的鱼好吃。”堂哥笑着说让我中考完带爷爷回一趟老家,吃个够。

亲戚们走的那个上午,爷爷竟然哭了。我从没见过他哭,连忙安慰他说,暑假带他回福清,他点点头,默默地流泪,翻过身去。没有起床送人,自己躺在床上,连早饭都没吃。看着爷爷一圈稀疏的白发,我忽然难过起来。爷爷蜷着身,像窗外地上的落叶一般,因离别而黯然神伤。可是,落叶尚能归根,爷爷呢?

交通工具不断进步,坐火车去福清,从爷爷年轻时要坐几天几夜到现在只需半天。但爷爷的身体似乎已不允许他经受一千多公里的奔波。还能不能再回去看看,我也不知道。

那冰箱里换了一袋又一袋的鱼,阳台上晒了一季又一季的笋干和紫菜,家里终日不断的鱼香,都是对遥远故乡魂牵梦萦的思念。

那鱼,家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