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的投资者》读后感
老地方整理的《聪明的投资者》读后感(精选14篇),经小编精挑细选,希望大家喜欢。
《聪明的投资者》读后感 篇1
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内(5年,10年)专门投资基金的人所获得的收益要优于直接购买普通股的人。
很多人在开通投资账户的时候,都是奔着长期投资去的,但是受到股票价格波动等因素的影响,在交易操作上渐渐偏离之前的原则,进而就变成了一名投机者。失去理智地盲目操作,从而产生巨大的损失。相比而言,基金的的波动比较小,每次买卖操作的成本也比股票操作要高,因而投资者在买卖基金的时候,会进行比较慎重的考虑,反而会获得较好的收益。
市场很容易产生对“业绩基金”的追捧,近一周收益,近一月收益,近半年收益,近一年收益...一般都是属于地位不稳固的基金。是由于部分基金管理者通过短期的激进操作来获取高额的收益,而这种高收益不具有持续性,但是却可以提升基金的知名度。总之,基金经理在寻求更好的业绩时,一般会涉及到一些特殊的风险,风险的种类越多,高收益就越容易终止。
购买基金充分了解基金的各种费用,费用越高,回报就越低;与股票交易一样,基金交易越频繁,其赚钱的机会也就越低;一般的人购买基金,首先看业绩,再看基金经理的声誉,再次是基金的风险状况,最后才是基金的相关费用。而真正的投资者是反过来看的。
《聪明的投资者》读后感 篇2
春节有空,买了巴菲特老师—格雷厄姆《聪明的投资者》,读完后,沉思了一下,的确这本书在投机盛行的年代,让投资者找到了方向,在那个年代他应该称得上是投资界不世出的奇人。
这本书也明显有自己的缺陷,举了很多例子,让人看得有点杂乱无章的感觉,如果初学者看完这本书后,第一感觉就是投资要有安全边际,但随后就会感到上市公司有如此多的问题,有点无从下手的感觉。所以在安全边际的情况下,只能按照它的方法尽量分散投资,而分散投资就是为了降低风险。诚然这种方法可以让你立于不败之地,所以绝对是值得一读的好书。
如果研究过巴菲特的人就知道,巴菲特说要集中投资,格雷厄姆说要分散投资;二者的思想为什么有如此大的差异呢?原因在于巴菲特汲取老师的安全边际的思想上,提出啦要买有特许经营权,主营业务清晰,一流的管理者的公司,集中投资然后长期持有。你把这思想理解彻透之后,再反过来思考《聪明的投资者》一书,你就不得不服巴菲特,因为通过巴菲特这一思想过滤,就能把格雷厄姆举例的那些有问题的公司排除在外,这样就可以大大降低风险性,从而可以去集中投资,而不是分散投资。
我们的理论应建立在巨人思想的基础上即安全边际,再做进一步改善,下面不是评论二位大师的缺点,而是做一点改进,仅代表个人观点。
1、时代在变化。
格雷厄姆时代是以石油,钢铁,铁路等传统行业为巨头的时代,所以他的计算方法是算前三年或前七年的平均利润,来计算PE,这种方法我认为是有效的,而且现在依然可以用来吸收的计算方法,我未来也会用这种方法进行一些防御性投资。但对于后期出些的一些行业,垄断性非常强的公司,即不受经济危机影响的公司,再用它这种计算方法,意味着很难买到这种公司。大家可以在前几年的经济危机中去验证一下。
这里可以吸收一下基金经理的算法,即预期未来,但这种算法一定要保守估计,确定性一定要强。这里可以举一个例子,盐湖钾肥,现在全世界粮食大涨同时不同的国家都发生自然灾害导致粮食减产,通货膨胀也以10%左右的上涨,在这种背景下,必然会推动钾肥的需求量增加或价格上的上涨,这种预见性很强的背景下,我们就不必拘泥于格雷厄姆的以过去的利润的计算方法,而改成将来的计算方法,这样可以取得不错的回报率,大家可多举几个例子,用时间来检验我的推论是否正确,即使一个例子失败并不代表失败,因为格雷厄姆的方法也不能保证每个样本都是成功的,所以他要分散投资。
再次强调一下,这种方法是建立在主营业务清晰,垄断的公司,在预见性很强的情况下,才能以未来计算,也要在安全边际下买入。至于传统性行业,不垄断的公司,还是以格雷厄姆的计算方法为准。
2、关于净资产的问题。
格雷厄姆的安全边际是指低于净资产的2/3,同理时代在变化,格雷厄姆时代是以石油,钢铁,铁路等传统行业为巨头的时代,对于后期出些的一些行业,垄断性非常强的公司,即不受经济危机影响的公司,再用它这种计算方法,意味着几乎买不到这种公司。我个人意见是主营业务清晰,垄断的公司,下降1/3,我这种方法意味着风险比格雷厄姆的要大,但即使错了,由于垄断的特性,经过二年左右又会开始盈利,而且因为主营业务清晰,垄断的公司特质,这一层过滤本身也降低了风险,我个人认为,这就相当于以前格雷厄姆要求的安全边际———低于净资产的2/3,有兴趣的可以在以前的熊市里去验证一下。
3、反思巴菲特的投资思维。
是他提出要买有特许经营权的公司,但实际上他买的有些公司是没有特许经营权的,但是别人或他自己(我更倾向于是别人)要强加上去的特许经营权,比如银行公司,从定义上讲银行无论如何也算不上有特许经营权的公司,但巴菲特确实买啦,买得还不少,这就不得不让人深思。看完《聪明的投资者》后我恍然大悟,详见讲基金的那些章节。是因为巴菲特后期随着资金的宠大,他已很少有机会再遇见特许经营权,主营业务清晰,一流的管理者的公司,在安全边际下买入的机会,所以他的思想只能倒退,退而求其次,回到格雷厄母的思想,即在安全边际下,买入主营业务清晰,一流的管理者的公司,这就是投资大师的变通,但不能说这不对。
别人总结巴菲特感兴趣的公司也是能力圈,护城河,安全边际,也可能是写书的人强加上巴菲特的思维,他买的公司就是有特许经营权的。个人观点,这是巴菲特资金巨大时不得已而为之的倒退投资方法,这也是巴菲特大师能变通之处,不拘泥于形式,只要基本原则不变通—即安全边际,这也是他的底线。但我们小散,不能把巴菲特倒退的方法拿来吸收,去投资银行股,如果你是格雷厄姆思想的追随者除外,毕竟这种方法也是让人立于不败之地的一种方法。我们不仅要完全吸收巴菲特的思想,还要对他的思想加严,即把有特许经营权的公司,改为垄断的公司,这样一改,我们投资的范围就更加小,目的就是为了更加的降低风险,提高成功率。
结尾之时,再次强调一下上面仅代表我个人观点,没有任何批评二位大师的意思,只是对他们的思想进行了一些改进和总结。也许我年少轻狂,但我会用我一生来验证我改正的是否有效,如果你们觉得对可以吸收,觉得不对可以拍砖。
《聪明的投资者》读后感 篇3
《聪明的投资者》是由美国经济学家格雷厄姆创作的著作,起先我选择看这本书,是因为沃伦巴菲特对此书的评价:“有史以来,关于投资的最佳著作。”
格雷厄姆不仅是巴菲特的导师,更是一名成功的投资者。
通过他的书,我从中清楚地认识到投资与投机的本质区别:投资是建立在敏锐与数量分析的基础上的,而投机是试图在股价的跌涨中获利。格雷厄姆是一名成功的投资者,不仅在于成就,更在于他对待投资时的情绪。在跌宕起伏的股票市场当中,他能保持自己不受到市场情绪的左右,所以他是一名成功投资者,我认为即使有超高的分析能力,如果被市场情绪所左右,也很难获得投资收益。
书中用两则寓言故事去讲述了两种行为:一则是“市场先生”他通过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一些人的愚蠢;另一则是“旅鼠投资”告诉我们投资者盲目投资的行为。
我明白了一个公司的股价一般都是由业绩和财务状况支撑,因此在寻找一支好股票时,更重要的是准确衡量公司的绩效。在《聪明的投资者》中,以一家航空公司为例介绍了公司绩效的基本因素:收益性,稳定性,成长性,财务状况,股利以及发行价格等。从中我认为最重要的从财务状况入手,着实分析是有效的。
关于收益性,衡量一家公司收益性的指标最直接的便是每股的净收益,也可以考虑一下投资报酬率,公司的闲置资产怎么处理,能准确的分析出公司的获利能力。
关于成长性一般从盈余增长率分析,每股的盈余,在反映出公司的生存能力,管理水平,竞争实力,发展速度的同时有刻画出公司从小到大的历史足迹。
公司的财务状况决定公司的风险系数,也决定了公司的偿债能力。一个公司的偿债能力如果不过关,那么公司在面对财务危机时,导致破产是必不可免,这将给我们带来极大的风险。
股利的话,我认为,股利发放会显得公司生机勃勃,我们在选择一支股票的时候应该避免那些在过去有两三年停发或降低股息的股票。我认为股利并不能称得上衡量公司绩效的关键因素,但能反映营业状况和业绩好坏。
我认为在进入股票市场时,要明白,市场像一个无底洞,他能给你带来财富的同时,也能让你跌入深渊。并不是每次交易都能做到低进高抛。
我认为在市场处于低落的时候挣钱是我从书中学到的小技巧,这本书告诉我一个投资者要学会利用价格,无论最高还是最低,他都算得上是真正商业价值中较低的价格买进算得上真正的投资。
我起先关注到格雷厄姆的这本书是因为巴菲特,巴菲特的成功是不可替代的,这点我认为即使是他的导师也不会,但我在研究后发现,巴菲特主张集中投资,但格雷厄姆主张分散投资,我在看这本书后明白,不得不佩服巴菲特,他通过格雷厄姆对公司问题排除之外,那些放心的`公司然后直接抛进,极大程度降低了集中投资的风险性,也做到了导师那种风险越小越安全的思想。
但是时代是在变化的,格雷厄姆的时代与我们是不同的,他的时代,石油钢铁为巨头,如果用他的算法去选购一支股票几乎选不出来,因为现在的公司垄断性很强。
我认为如果做大家都在做的事情,那一定赚不到钱。其次,股票市场并非能精确衡量出价值的,即使华尔街也没有准确并且轻松地致富之路,对于企业的状态,一半是事实,一半是观点,不能让消息迷茫自己。
这世上的一切都借着希望而完成,农夫不会剥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长成种粒;单身汉不会娶妻,如果他不希望有孩子;商人不会工作,如果不曾希望因此有收益。
《聪明的投资者》读后感 篇4
春节有空,买了巴菲特老师-格雷厄姆《聪明的投资者》,读完后,沉思了一下,的确这本书在投机盛行的年代,让投资者找到了方向,在那个年代他应该称得上是投资界不世出的奇人。
对于一些忙人,红人,或者不适合投资的人,如何把自己的资金升值呢?聪明的投资者已给这些人指明了方向。我也在反思一些想通过股票赚钱的人,却不肯花任何一点时间去看书学习的人,只想坐享其成,世上没有这种好事。今天又有人来问我,在什么价位买卖股票,让我一口回绝啦,这是我核心中的核心,是我以后赖以生存的东西,我为什么要把我的心血凭空告诉大家。我不怕得罪任何人,我本来就是这样的人!如果还有人来问我,只会自找没趣。当然如果大家来问我什么是价值投资思想,还有探讨中国个股的未来走向,我还是愿意教大家的。
巴菲特一样只传授思想,不讲个股和在什么价位买入有安全边际,什么时候出局。这里我反思前面有一段时间告诉大家应在什么价位买入什么股有安全边际,幸好我没告诉大家我的算法。从今天开始,以后也决定封口啦。希望以后大家自觉,以后不要问我该在什么价位买入和卖出,前期听我说买入股票的朋友可以清仓出局啦!据我所知90%以上到目前为止还是赚了钱的,否则对以后的亏损我概不负责。我的算法只送给适合投资的有缘人。
对不想学习和没时间的人或不适合投资的人,我给你们指二条路:
1.定期买指数型基金;
书中通过大量的数据证明,指数型基金是可以取得略大于保值的作用,但你想通过其来升很大值,是不可能的。至于相关数据,详见《聪明的投资者》基金一节。
2.如何选择基金呢?
我认为其基金必须具备如下:
1.基金经理的思想是价值投资思想;
这点是必须的,只有价值投资才能保证你的钱每年不断升值,而投机型的思想,只会让你的钱一下大赚,一下又大亏,加上每年收取费用,最终的结果,连保值都保不住。
2.基金经理稳定;
即使是价值投资思想,也有几种品种,但核心都是安全边际下买入,但人员的不稳定,就不能保证接班人是不是价值投资思想的。
3.收取相关费用要比较低;
只有收取费用率,才能保证你的年复合收益会不错的`。
4.会考虑现有客户的利益,即有时会拒绝新客户;
很多基金公司,不会拒绝任何客户,只要你加钱,就接受,不管是不是新客户还是老客户。它只关心一点,多一笔钱,就多一笔收入,才不管客户的收益。
为什么说不会拒绝新客户的基金不是好基金公司呢?当基金金额越大,其的收益就会越向大盘的成长越相近。
5.对客户有所选择;
客户是那种投机性的人,不想通过长时间复合收益来升值的客户,只会让基金本身出管理问题,大盘一跌,出局,大盘一涨,出局。这就导致别的客户收益不是很理想。
第4条和第5条,比较难监督,就选择封闭型基金,就可以避免这样的问题。
《聪明的投资者》读后感 篇5
春节有空,买了巴菲特老师——格雷厄姆《聪明的投资者》,读完后,沉思了一下,的确这本书在投机盛行的年代,让投资者找到了方向,在那个年代他应该称得上是投资界不世出的奇人。
这本书也明显有自己的缺陷,举了很多例子,让人看得有点杂乱无章的感觉,如果初学者看完这本书后,第一感觉就是投资要有安全边际,但随后就会感到上市公司有如此多的问题,有点无从下手的感觉。所以在安全边际的情况下,只能按照它的方法尽量分散投资,而分散投资就是为了降低风险。诚然这种方法可以让你立于不败之地,所以绝对是值得一读的好书。
如果研究过巴菲特的人就知道,巴菲特说要集中投资,格雷厄姆说要分散投资;二者的思想为什么有如此大的差异呢?原因在于巴菲特汲取老师的安全边际的思想上,提出啦要买有特许经营权,主营业务清晰,一流的管理者的公司,集中投资然后长期持有。你把这思想理解彻透之后,再反过来思考《聪明的投资者》一书,你就不得不服巴菲特,因为通过巴菲特这一思想过滤,就能把格雷厄姆举例的那些有问题的公司排除在外,这样就可以大大降低风险性,从而可以去集中投资,而不是分散投资。
我们的理论应建立在巨人思想的基础上即安全边际,再做进一步改善,下面不是评论二位大师的缺点,而是做一点改进,仅代表个人观点。
1、时代在变化。
格雷厄姆时代是以石油,钢铁,铁路等传统行业为巨头的时代,所以他的计算方法是算前三年或前七年的平均利润,来计算PE,这种方法我认为是有效的,而且现在依然可以用来吸收的计算方法,我未来也会用这种方法进行一些防御性投资。但对于后期出些的`一些行业,垄断性非常强的公司,即不受经济危机影响的公司,再用它这种计算方法,意味着很难买到这种公司。大家可以在前几年的经济危机中去验证一下。
这里可以吸收一下基金经理的算法,即预期未来,但这种算法一定要保守估计,确定性一定要强。这里可以举一个例子,盐湖钾肥,现在全世界粮食大涨同时不同的国家都发生自然灾害导致粮食减产,通货膨胀也以10%左右的上涨,在这种背景下,必然会推动钾肥的需求量增加或价格上的上涨,这种预见性很强的背景下,我们就不必拘泥于格雷厄姆的以过去的利润的计算方法,而改成将来的计算方法,这样可以取得不错的回报率,大家可多举几个例子,用时间来检验我的推论是否正确,即使一个例子失败并不代表失败,因为格雷厄姆的方法也不能保证每个样本都是成功的,所以他要分散投资。
再次强调一下,这种方法是建立在主营业务清晰,垄断的公司,在预见性很强的情况下,才能以未来计算,也要在安全边际下买入。至于传统性行业,不垄断的公司,还是以格雷厄姆的计算方法为准。
2、关于净资产的问题。
格雷厄姆的安全边际是指低于净资产的2/3,同理时代在变化,格雷厄姆时代是以石油,钢铁,铁路等传统行业为巨头的时代,对于后期出些的一些行业,垄断性非常强的公司,即不受经济危机影响的公司,再用它这种计算方法,意味着几乎买不到这种公司。我个人意见是主营业务清晰,垄断的公司,下降1/3,我这种方法意味着风险比格雷厄姆的要大,但即使错了,由于垄断的特性,经过二年左右又会开始盈利,而且因为主营业务清晰,垄断的公司特质,这一层过滤本身也降低了风险,我个人认为,这就相当于以前格雷厄姆要求的安全边际———低于净资产的2/3,有兴趣的可以在以前的熊市里去验证一下。
3、反思巴菲特的投资思维。
是他提出要买有特许经营权的公司,但实际上他买的有些公司是没有特许经营权的,但是别人或他自己(我更倾向于是别人)要强加上去的特许经营权,比如银行公司,从定义上讲银行无论如何也算不上有特许经营权的公司,但巴菲特确实买啦,买得还不少,这就不得不让人深思。看完《聪明的投资者》后我恍然大悟,详见讲基金的那些章节。是因为巴菲特后期随着资金的宠大,他已很少有机会再遇见特许经营权,主营业务清晰,一流的管理者的公司,在安全边际下买入的机会,所以他的思想只能倒退,退而求其次,回到格雷厄母的思想,即在安全边际下,买入主营业务清晰,一流的管理者的公司,这就是投资大师的变通,但不能说这不对。
别人总结巴菲特感兴趣的公司也是能力圈,护城河,安全边际,也可能是写书的人强加上巴菲特的思维,他买的公司就是有特许经营权的。个人观点,这是巴菲特资金巨大时不得已而为之的倒退投资方法,这也是巴菲特大师能变通之处,不拘泥于形式,只要基本原则不变通—即安全边际,这也是他的底线。但我们小散,不能把巴菲特倒退的方法拿来吸收,去投资银行股,如果你是格雷厄姆思想的追随者除外,毕竟这种方法也是让人立于不败之地的一种方法。我们不仅要完全吸收巴菲特的思想,还要对他的思想加严,即把有特许经营权的公司,改为垄断的公司,这样一改,我们投资的范围就更加小,目的就是为了更加的降低风险,提高成功率。
结尾之时,再次强调一下上面仅代表我个人观点,没有任何批评二位大师的意思,只是对他们的思想进行了一些改进和总结。也许我年少轻狂,但我会用我一生来验证我改正的是否有效,如果你们觉得对可以吸收,觉得不对可以拍砖。
《聪明的投资者》读后感 篇6
经典自有其经典的地方,第一次读《聪明的投资者》的时候没什么感觉,再次读下来,加上经验和其他感悟,觉得姜还是老的辣。
投资,首先是要明确自己的身份,你是积极的还是防守的?对于不同目的的人来说采取的策略是完全不同的,不能生搬硬套。
其次,就是理性态度的重要性与投机的困难。
很多人可能在生活中很理性,但在投资中却很疯狂。有人说这是钱的力量,我觉得未必,更好地解释是反身性,你投入其中,便很难从里面解脱出来,源源不断地从市场得到各种反馈,自己又要根据这些反馈不断地做出反应,这种情况下根本就没有时间去冷静下来,恢复理性。
投机难也就难在这里,不断地做判断,不断地去顺应市场,这种活不是一般人能做好的。我无意于贬低投机,因为他们也是在为股市提供流动性,没有流动性的资产市场是无法想象的。但他们需要的是与别人做对手盘,他们的赢利很多时候是别人的亏损。而股票市场里面聚集了众多高智商人群--这甚至是一个被过度重视的市场--一个人很难每次都打败其他人。
最后,说说我个人对价值投资的看法。价值投资的判断过程就是一个为资产进行定价的一个过程,价值投资的实施就是一个对自己判断进行验证的过程。现实中,很多机构采用capm定价,但我觉得这个公式就是经济学自大的一个表现,每个资产都有着他自己的特性,不去了解这个资产背后的具体内容,而一味根据这些纸面上的东西来得到价格,无异于痴人说梦。
《聪明的投资者》读后感 篇7
今天给大家推荐一本很经典的'投资著作《聪明的投资者》。作者本杰明、格雷厄姆是巴菲特的老师,《聪明的投资者》被誉为价值投资的圣经,文章讲述了很多投资方面的规律,这些看似浅显,真正实施却不容易。
一、要投资而不要投机。
投资就是在全面分析的基础上,以保证本金安全前提下(价值>价格),去争取满意的回报。而投机则完全试图从市场价格波动中牟利。
投机主要是由于人的本性使然:“投资者潜意识和性格里,多半存在一种冲动,它常常在欲望的驱使下,未意识的去投机,去迅速且刺激的暴富。”格雷厄姆描述了投机者的特征:
1、意识不到自己的投机行为;
2、缺乏足够的知识和技巧。这两点是不是和A股中的“韭菜”很像?
二、“市场先生”是你的仆人,而不是你的主人。
格雷厄姆假设了一个喜怒无常的角色叫“市场先生”,他每天都会提供股票买卖的机会,而这些价格经常都是不合理的。
“市场先生”的情绪不应该影响你对价格的看法。不过,他真的会一次又一次地提供低买高卖的机会。但是,普通人却会被市场先生所感染,“追高杀跌”。
人性存在很多弱点,对于理性投资,精神态度比技巧更重要。要独立思考,如果总是做显而易见或大家都在做的事,你就赚不到钱。
三、使用安全边际。
正如巴菲特投资理念“一、不要亏损,二、记住第一条”。投资是建立在估计和不确定性的基础之上的,大范围的安全边际保证了不会因为误差而导致失败。
最重要的是,前进的方法是不要撤退。安全边际的概念,即市场价格高于评估价格的差额,安全边际=价值—价格。
经济规律不复杂,坚持这些原则,相信投资之路会走的更加顺畅。
《聪明的投资者》读后感 篇8
《聪明的投资者》是一本投资实务领域的世界级和世纪级的经典著作,自从1949 年首次出版以来,本书即成为股市上的《圣经》。它的作者是本杰明?格雷厄姆。
《聪明的投资者》首先明确了“投资”与“投机”的区别,指出聪明的投资者当如何确定预期收益。本书着重介绍防御型投资者与积极型投资者的投资组合策略,论述了投资者如何应对市场波动。本书还对基金投资、投资者与投资顾问的关系、普通投资者证券分析的一般方法、防御型投资者与积极型投资者的证券选择、可转换证券及认股权证等问题进行了详细阐述。在本书后面,作者列举分析了几组案例,论述了股息政策,最后着重分析了作为投资中心思想的“安全性”问题。《聪明的投资者》主要面向个人投资者,旨在对普通人在投资策略的选择和执行方面提供相应的指导。本书更多地将注意力集中在投资的原理和投资者的态度方面,指导投资者避免陷入一些经常性的错误之中。 阅读了这本书我最大的感想就是:这本书像所有的经典著作一样,会改变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你读得越多,就理解得越深刻。以格雷厄姆为向导,你必定会成为一个非常聪明的投资者。要想在一生中获得投资的成功,并不需要顶级的智商、超凡的商业头脑或秘密的信息,而是需要一个稳妥的知识体系作为决策的基础,并且有能力控制自己的情绪,使其不会对这种体系造成侵蚀。本书能够准确和清晰地提供这种知识体系,但对情绪的约束是我们自己必须做到的。 此外,我还总结出了:投机者最实际的区别在于他们对股市运动的态度上。投机者的兴趣主要在参与市场波动并从中谋取利润。投资者的兴趣主要在以适当的价格取得和持有适当的股票;市场波动实际上对他也很重要,因为市场波动产生了较低的价格使他有机会聪明的购入股票,又产生了较高的价格使他不买进股票并有机会聪明的抛出股票;购买的证券类型和想得到的回报率不是取决于投资者的金融实力,而是与知识、经验、气质相联系的金融技能;对进攻型投资者,他购买的股票价格所表示的企业总的市场价值,不要过于高出实际记录和谨慎的前景预测的价格。
以下为作者在每章开篇前面对章节的概括和总结,也是本书的精华所在: (1)如果总是做显而易见或大家都在做的.事,你就赚不到钱。对于理性投资,精神态度比技巧更重要; (2)每个人都知道,在市场交易中大多数人最后是赔钱的。那些不肯放弃的人要么不理智、要么想用金钱来换取其中的乐趣、要么具有超常的天赋,在任何情况下他们都并非投资者。
市场就像一只钟摆,永远在短命的乐观(它使股票过于昂贵)和不合理的悲观(它使得股票过于廉价)之间摆动。聪明的投资者则是现实主义者,他们向乐观主义者卖出股票,并从悲观主义者手中买进股票。
投资成功的秘诀在于你的内心。如果你在思考问题时持批判态度,不相信华尔街的所谓事实,并且以持久的信心进行投资,你就会获得稳定的收益,即便在熊市亦如此。通过培养自己的约束力和勇气,你就不会让他人的情绪波动来左右你的投资目标。说到底,你的投资方式远不如你的行为方式重要。
《聪明的投资者》读后感 篇9
要想在一生中获得投资的成功,并不需要顶级的智商、超凡的商业头脑或秘密的信息,而是需要一个稳妥的知识体系作为决策的基础,并且有能力控制自己的情绪,使其不会对这种体系造成侵蚀。
市场就像一只钟摆,永远在短命的乐观(它使得股票过于昂贵)和不合理的悲观(它使得股票过于廉价)之间摆动。聪明的投资者则是现实主义者,他们向乐观主义者卖出股票,并从悲观主义者手中买进股票。
本书的目的在于,指导读者避免陷入严重的错误,并建立一套令其感到安全放心的投资策略。
投资者能够指望的回报,在一定程度上是与其承担的风险成正比的,对此我们不能苟同。投资者的目标收益率,更多地是由他们乐于且能够为其投资付出的智慧所决定的;图省事且注重安全性的消极投资者,理应得到最低的报酬,而那些精明且富有经验的投资者,由于他们付出了最大的智慧和技能,则理应得到最大的回报。
如果你以60美分买进了1美元的东西,你承受的风险会比你仅用40美分买进时更大,但回报却是后一种情况更高。价值组合潜在的回报越大,其风险就越小。
道氏理论……在某个时期表现得很好,或者它们似乎能够与以往的统计记录相适应。但是,随着它们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其可靠性一般会下降。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两个:首先,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带来一些以前的方法无法适应的新情况。其次,在股市交易方面,某一理论广受欢迎这种现象本身会对市场行为产生影响,从而削弱这种理论的长期盈利能力。(价值投资也是?)
首先,股票很大程度上使投资者得以免受通货膨胀的损失,而债券却完全不能提供这种保护。普通股的第二个优点在于,它可为投资者提供较高的多年平均回报;这不仅来自其较优质债券利息更高的平均红利水平,也来自因未分配利润的再投资而产生的市场价值上扬的长期趋势。
如果投资者以过高的价格买进股票,这些优势就会烟消云散。
普通股的投资规则:1、适当但不要过分的分散化,你的持股数应限制在最少10只,最多30只不同的股票之间。2、你挑选的每一家公司应该是大型的、知名的、在财务上是稳健的`。3、每一家公司都应具有长期连续支付股息的历史。4、投资者应将其买入股票的价格限制在一定的市盈率范围,其参照的每股利润,应取过去7年的平均数。
无论证券价格出现怎样的波动,这种投资法都能使人满怀信心地取得最终的成功;迄今为止,尚无任何可与美元成本平均法相媲美的投资法问世。
人们往往会把风险的概念,扩展到所持有的证券可能会出现下跌的情况,即使这种下跌只是周期性的和暂时性的,而且他无需在此时卖出。就真正的投资者而言,单是市场价格的下跌,并不会导致他的亏损;因此,市场可能出现下跌这一事实,并不意味着他面临着实际的亏损风险。(风险是价值的损失,包括证券的实际售出、公司地位恶化、过高买价,而不是波动性)
我们在普通股选择方面留下了很大的余地,这种余地使得那些对一般市场水平的风险或吸引力有强烈判断的人可以做出选择。
股市上的任何赚钱方法,只要它容易理解并且被许多人采纳,那么,这种方法本身就会因太简单、太容易而无法持久。
在华尔街,人们不能指望任何重要的东西会完全像以前那样再次发生。
我们这么说的意思是,从长远看,大多数经纪公司客户的投机性业务都是不可能赚钱的。但是,如果他们的业务类似于真正的投资,那么其投资回报可能会超出投机性亏损。
证券购买者不能轻易相信销售者的判断。
只有当企业的盈利能力高于平均水平时,才能维持较高的市盈率。
我们建议用安全边际这一概念为标准来区分投资业务和投机业务。
我们认为,足够低的价格能够使得质量等级一般的证券变成稳健的投资机会。假如购买者了解信息,有一定的经验,并且能够做到适当的分散化。因为,如果价格低到足以提供很大的安全边际,那么这种证券就能达到我们的投资标准。
这个故事对聪明的投资者有什么教育意义吗?一个明显的意义在于,华尔街存在着各种不同的赚钱和投资方式。另一个不太明显的意义是,一次幸运的机会,或者说一次极其英明的决策(我们能将两者分开吗?)所获得的结果,有可能超过一个熟悉业务的人一辈子的努力。可是,在幸运或关键决策的背后,一般都必须存在着有准备和具备专业能力等条件。人们必须在打下足够的基础并获得足够的认可以后,这些机会之门才会向其敞开。人们必须具备一定的手段、判断力和勇气,才能去利用这些机会。
通常,人们认为数学能够带来精确和可靠的结果,但是,在股市上,越使用复杂和深奥的数学,所得出的结论就越是不确定、越是具有投机性。每当有人用到微积分或高等代数时,你就应该保持警觉。
《聪明的投资者》读后感 篇10
经典自有其经典的地方,第一次读《聪明的投资者》的时候没什么感觉,再次读下来,加上经验和其他感悟,觉得姜还是老的辣。
投资,首先是要明确自己的身份,你是积极的还是防守的?对于不同目的的人来说采取的策略是完全不同的,不能生搬硬套。
其次,就是理性态度的重要性与投机的困难。
很多人可能在生活中很理性,但在投资中却很疯狂。有人说这是钱的力量,我觉得未必,更好地解释是反身性,你投入其中,便很难从里面解脱出来,源源不断地从市场得到各种反馈,自己又要根据这些反馈不断地做出反应,这种情况下根本就没有时间去冷静下来,恢复理性。
投机难也就难在这里,不断地做判断,不断地去顺应市场,这种活不是一般人能做好的。我无意于贬低投机,因为他们也是在为股市提供流动性,没有流动性的资产市场是无法想象的。但他们需要的是与别人做对手盘,他们的赢利很多时候是别人的亏损。而股票市场里面聚集了众多高智商人群--这甚至是一个被过度重视的市场--一个人很难每次都打败其他人。
最后,说说我个人对价值投资的看法。价值投资的判断过程就是一个为资产进行定价的一个过程,价值投资的实施就是一个对自己判断进行验证的过程。现实中,很多机构采用capm定价,但我觉得这个公式就是经济学自大的一个表现,每个资产都有着他自己的特性,不去了解这个资产背后的具体内容,而一味根据这些纸面上的东西来得到价格,无异于痴人说梦。
《聪明的投资者》读后感 篇11
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内(5年,10年)专门投资基金的人所获得的收益要优于直接购买普通股的人。
很多人在开通投资账户的时候,都是奔着长期投资去的,但是受到股票价格波动等因素的影响,在交易操作上渐渐偏离之前的原则,进而就变成了一名投机者。失去理智地盲目操作,从而产生巨大的损失。相比而言,基金的的波动比较小,每次买卖操作的成本也比股票操作要高,因而投资者在买卖基金的时候,会进行比较慎重的考虑,反而会获得较好的收益。
市场很容易产生对“业绩基金”的追捧,近一周收益,近一月收益,近半年收益,近一年收益...一般都是属于地位不稳固的基金。是由于部分基金管理者通过短期的激进操作来获取高额的收益,而这种高收益不具有持续性,但是却可以提升基金的知名度。总之,基金经理在寻求更好的业绩时,一般会涉及到一些特殊的风险,风险的种类越多,高收益就越容易终止。
购买基金充分了解基金的各种费用,费用越高,回报就越低;与股票交易一样,基金交易越频繁,其赚钱的机会也就越低;一般的人购买基金,首先看业绩,再看基金经理的声誉,再次是基金的风险状况,最后才是基金的相关费用。而真正的投资者是反过来看的。
《聪明的投资者》读后感 篇12
读完了《聪明的投资者》----本杰明格雷厄姆,我觉得作者并不是要具体的教会我们如何去进行证券交易。作者只是想把最根本最普世的原则教给我们,这些原则很显然是不会过时的。
投资投机双通道——书中作者首先讨论了究竟什么是投资者,什么又是投机者。在我个人看来,我们既应该做一名投资者——把股票作为企业来投资,而不是简单的作为证券投资;同时我们也要做一名投机者——把握市场上自己可以把握的投机机会,不论是时政还是人性心理。但是当我们投机时必须知道是在投机,把风险控制在自己可控制范围。证券交易中最可怕的事情莫过于错把投机当投资。并且我们一定要记住最好做到安全和细致,不要企图把全世界所有的钱赚完。
股价——因为当期股价是由实际事实和人们的预期情绪来主导的,所以市场先生总是情绪化的。当期的市场价格波动并不能够成为我们买入卖出的原因,我们需要做的是更多的去关注企业自身,企业的发展总会反映到股价上来,不必在意一时得失,至于到来的时间并不是我们所能预测的,我们所能做的只是结合事实客观的去预测股价的目标价位,同时又要根据事实不断的去修正自己的预测,股价是不可能通过努力而成功准确预测的。
股价预测——第一通过公式来进行预测;第二结合我们对人性和市场的预估进行调整;第三不断的结合事实进行修正。
信息来源——证券投资本身应该是孤独的事情,永远不要去单纯的相信任何的信息来源,我们需要做的是通过自己独立的思考去过滤信息。我们必须认识到不论是市面信息,还是金融公司报告,他们都只是我们信息的来源,最终的决定必须由我们自主的进行。
安全边际——在我看来,安全边际也就是我们不能过分乐观,我们必须给自己留有足够的错误空间,从而最大程度的减少投资风险。
集中投资——如果能够准确的挑选出最佳股票,那么分散化投资只能带来不利后果.所以当我们有能力选出真正的好股票的时候,必须集中投资。
投资计划——最有条不紊的投资就是最明智的投资。我们必须在投资以前对自己的投资有全面的计划,面对突发情况能够有条不紊的操作。最重要的一点我们必须相信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在实行计划中不要被市场所左右,但这些的前提是你的所有判断是基于事实作出的正确的判断。如果你的坚持是盲目的错误的坚持,那么结果显而易见。
把握机会——不要想着自己能够抓住每一次的投资机会,事实上一次幸运的机会,或者说一次极其明智的决策所获得的结果,有可能超过一个熟悉业务的人一辈子的努力。一生当中真正的机会其实屈指可数。可是,在幸运或关键决策背后,一般都必须存在着有准备和具备专业能力等条件。人们必须在打下足够基础并获得足够认可以后,这些机会之门才会敞开。人们必须具备一定手段,判断力,勇气,才能去利用这些机会。
盈利点——投资者越是富有经验,越是精明,他就越少关注股息回报,而把自己兴趣更多集中于长期股价上涨。另外走中间的道路最安全(选择买入“老二”,因为老大总是受人关注的,当你发现时可能已经晚了)
《聪明的投资者》读后感 篇13
春节有空,买了巴菲特.格雷厄姆《聪明的投资者》,读完后,沉思了一下,的确这本书在投机盛行的年代,让投资者找到了方向,在那个年代他应该称得上是投资界不世出的奇人。
对于一些忙人,红人,或者不适合投资的人,如何把自己的资金升值呢?聪明的投资者已给这些人指明了方向。我也在反思一些想通过股票赚钱的人,却不肯花任何一点时间去看书学习的人,只想坐享其成,世上没有这种好事。今天又有人来问我,在什么价位买卖股票,让我一口回绝啦,这是我核心中的核心,是我以后赖以生存的东西,我为什么要把我的心血凭空告诉大家。我不怕得罪任何人,我本来就是这样的人!如果还有人来问我,只会自找没趣。当然如果大家来问我什么是价值投资思想,还有探讨中国个股的未来走向,我还是愿意教大家的。
巴菲特一样只传授思想,不讲个股和在什么价位买入有安全边际,什么时候出局。这里我反思前面有一段时间告诉大家应在什么价位买入什么股有安全边际,幸好我没告诉大家我的算法。从今天开始,以后也决定封口啦。希望以后大家自觉,以后不要问我该在什么价位买入和卖出,前期听我说买入股票的朋友可以清仓出局啦!据我所知90%以上到目前为止还是赚了钱的,否则对以后的亏损我概不负责。我的算法只送给适合投资的有缘人。
对不想学习和没时间的人或不适合投资的人,我给你们指二条路:
1.定期买指数型基金;
书中通过大量的数据证明,指数型基金是可以取得略大于保值的作用,但你想通过其来升很大值,是不可能的。至于相关数据,详见《聪明的投资者》基金一节。
2.如何选择基金呢?
我认为其基金必须具备如下:
1.基金经理的思想是价值投资思想;
这点是必须的,只有价值投资才能保证你的钱每年不断升值,而投机型的思想,只会让你的钱一下大赚,一下又大亏,加上每年收取费用,最终的结果,连保值都保不住。
2.基金经理稳定;
即使是价值投资思想,也有几种品种,但核心都是安全边际下买入,但人员的不稳定,就不能保证接班人是不是价值投资思想的。
3.收取相关费用要比较低;
只有收取费用率,才能保证你的年复合收益会不错的。
4.会考虑现有客户的利益,即有时会拒绝新客户;
很多基金公司,不会拒绝任何客户,只要你加钱,就接受,不管是不是新客户还是老客户。它只关心一点,多一笔钱,就多一笔收入,才不管客户的收益。
为什么说不会拒绝新客户的基金不是好基金公司呢?当基金金额越大,其的收益就会越向大盘的成长越相近。
5.对客户有所选择;
客户是那种投机性的人,不想通过长时间复合收益来升值的客户,只会让基金本身出管理问题,大盘一跌,出局,大盘一涨,出局。这就导致别的客户收益不是很理想。
第4条和第5条,比较难监督,就选择封闭型基金,就可以避免这样的问题。
《聪明的投资者》读后感 篇14
今天给大家推荐一本很经典的投资著作《聪明的投资者》。作者本杰明.格雷厄姆是巴菲特的老师,《聪明的投资者》被誉为价值投资的圣经,文章讲述了很多投资方面的规律,这些看似浅显,真正实施却不容易。
一、要投资而不要投机。
投资就是在全面分析的基础上,以保证本金安全前提下(价值>价格),去争取满意的回报。而投机则完全试图从市场价格波动中牟利。
投机主要是由于人的本性使然:“投资者潜意识和性格里,多半存在一种冲动,它常常在欲望的驱使下,未意识的去投机,去迅速且刺激的暴富。”格雷厄姆描述了投机者的特征:
1、意识不到自己的投机行为;
2、缺乏足够的知识和技巧。这两点是不是和A股中的“韭菜”很像?
二、“市场先生”是你的仆人,而不是你的主人。
格雷厄姆假设了一个喜怒无常的角色叫“市场先生”,他每天都会提供股票买卖的机会,而这些价格经常都是不合理的。
“市场先生”的情绪不应该影响你对价格的看法。不过,他真的会一次又一次地提供低买高卖的机会。但是,普通人却会被市场先生所感染,“追高杀跌”。
人性存在很多弱点,对于理性投资,精神态度比技巧更重要。要独立思考,如果总是做显而易见或大家都在做的事,你就赚不到钱。
三、使用安全边际。
正如巴菲特投资理念“一、不要亏损,二、记住第一条”。投资是建立在估计和不确定性的基础之上的,大范围的安全边际保证了不会因为误差而导致失败。
最重要的是,前进的方法是不要撤退。安全边际的概念,即市场价格高于评估价格的差额,安全边际=价值-价格。
经济规律不复杂,坚持这些原则,相信投资之路会走的更加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