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老地方 > 短文 > 日记大全 > 正文

我的爷爷中考日记

2024/04/14日记大全

老地方整理的我的爷爷中考日记(精选4篇),经小编精挑细选,希望大家喜欢。

我的爷爷中考日记 篇1

爷爷一直很宠爱我:我吃饭速度很慢,爷爷担心爸爸妈妈责骂我,就故意放慢吃饭的速度,陪我一起吃;我嚷嚷着要买这买那,爷爷都不假思索地帮我买下了;我爱发脾气,爷爷总会安慰我,给我喜欢吃的,为我讲故事,让我高兴起来……

那一次,爷爷得了肺炎,每天不停地咳嗽。那时正好是中秋节,亲戚们送来许多水果,还拎了一盒月饼来看望爷爷。看着那精美的礼盒,看着那一个个月饼,我都快流口水了。爷爷悄悄地把一个月饼地递给了我:“来,拿一个吃!”

我刚把手伸出去,又马上缩了回来,咽咽口水,说:“听妈妈说,您最喜欢吃月饼了,您自个儿吃吧!”

爷爷用那粗糙的双手摸了摸我的头,笑着说:“我年纪大了,口味也变了,这些东西我早就不喜欢吃了。你吃掉它吧!”说着,爷爷又把那个月饼塞进了我的手中。既然爷爷不爱吃,那我可就不客气了,我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这时,妈妈从房间里走了出来,看着我手中拿着爷爷最喜欢吃的月饼,马上就问爷爷:“爸爸,这月饼是别人孝敬您的,也是您最喜欢吃的,怎么就给孙女了呢?”可爷爷却一脸慈爱地对我说:“哎呀!我说了嘛!我都老了,这些东西我都不爱吃了!”说着爷爷把我搂在怀中,看着我甜甜地吃着月饼,那张布满皱纹的脸上满是慈爱。我恍然明白,爷爷不是不爱吃月饼,而是爱我远远超过了爱吃月饼。那个小小的月饼,寄托了爷爷对我多少的爱啊!

这就是爷爷给我的爱。他让我明白,真正的爱,是一种慈悲,是一份隐瞒,是一种大爱。现在,当我看到那小小圆圆的月饼时,一股暖流便涌上心头……

我的爷爷中考日记 篇2

爷爷经常喜欢变着花样给我做饭,每天都不重样。今天是鸡翅膀,明天是红烧肉……哇,我又快流口水啦!

有一次,我生病了,不停地咳嗽,什么都吃不下。爷爷看了很着急,他想:哎!我的孙女咳嗽得那么厉害,平常爱吃的东西都吃不下,这可怎么办?哦,对了,为什么我不能把饭做得更有特色、更好吃一些呢?于是,他就给我熬白粥,还在里面放了点儿切得很碎的肉沫,再放了点儿葱花。他说这样又有营养又美味。然后,他又通过手机上网学做菜,都是为了让我能好好地吃上一餐。

“吃饭啦!美味可口的饭菜等着我们家笑笑呢!”吃饭了,爷爷呼唤着我:“再不来,可就被我们吃光了哦!”我慢吞吞地走了出来。可当我看到餐桌上的菜就立马来了精神,拿起碗筷狼吞虎咽起来。爷爷看到我吃得这么香,也开心地笑了。

如果你认为爷爷只是个大厨,那可就大错特错了。爷爷其实还是个足球高手呢!据说,爷爷年轻时还是足球运动员呢!一到周末,爷爷就带我去公园踢足球。我是守门员,爷爷是前锋。瞧!爷爷把球猛踢了过来,我一个箭步冲上去,狠狠地踢了一脚。那球飞得老高,爷爷用头一顶,把球又顶了回来。我心想:接这个球还不容易,扑过去不就好了吗?于是我就扑了过去。没想到,爷爷又斜踢了一脚,把球踢进球门里。而我呢,早已摔了个狗啃泥。爷爷走过来安慰我:“没事儿的,就一点点伤,没事儿的……”

爷爷是这样地爱我,关心我。他不仅给让我更健康,也给我带来了欢乐,使我的世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爷爷,我一定要好好报答您!

猜你喜欢1:春节中考日记

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而除夕之夜吃饺子也是传统项目之一,百姓们经过一年的辛勤劳动,在岁末休息调整,辞旧迎新,岁岁年年,周而复始。百姓们的生活如此,已经形成了惯例,紫禁城里的皇族们是否也遵从民间过春节的文化传统,除夕之夜包饺子吃呢?

饺子是一种深受我国人民喜爱的食物,也是一种年节食品,有一句民谣说的是“大寒小寒,吃饺子过年”,正是形象的表现出了饺子这种食品在中国人民心中不可替代的地位。中国人吃饺子的历史是比较悠久的,据三国时期魏人张揖编著的(广雅)中记载,当时已经出现类似的食物了,形如月牙,称为“馄饨”。到了南北朝时,馄饨“形如偃月,天下通食”。据推测,那时的饺子煮熟以后,不是捞出来单独吃,而是和汤一起盛在碗里混着吃,所以当时的人们把饺子叫“馄饨”。这种吃法一直延续下来,而混沌仍然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一道非常重要的食品。大约到了唐代,“饺子”的形状与现在的饺子已经基本没什么出入了,而吃法也以现在的吃法一模一样了,即将煮好的饺子捞出来成在盘子里。宋代时称饺子为“角儿”,它是后世“饺子”一词的词源,这种写法,在其后的元、明、清及民国间仍可见到。除了上述称法,元代时还称饺子为“扁食”,明代也沿用了这个说法,万历年间沈榜的(宛署杂记)记载:“元旦拜年,作匾食”。刘若愚的(酌中志)载:“初一日正旦节,吃水果点心,即匾食也。”到了清代时,出现了诸如“饺儿”、“水点心”、“煮饽饽”等有关饺子的新的称谓。

在特殊的日子吃饺子代表着特殊的意义,多为吉庆祥和的象征。例如,民间长者过生日的前—天必吃饺子,称之为“子孙饽饽”,意在祝愿福寿绵绵、子孙满堂。青年人结婚.入洞房后也要先吃煮得半生的饺子。以祈祝早生贵子。除夕晚上。一家老少一起包饺子。待子时一到全家人—起吃饺子,取“岁更交子”之意。饺子的吃法也是多种多样的,水煮的叫“水饺”,上屉蒸的叫“蒸饺”,在铛中烙的叫“锅贴”。可见,民间在喜庆、吉祥的日子有吃饺子的习惯,与民同庆的皇室也深受民间传统文化的影响,在节庆之日吃饺子。

清代,饺子作为一种喜庆的食物,配合节日的氛围,形成了许多约定俗成的习俗,作为国之表率的清代皇室自然要紧紧承袭传统的民俗文化。

清代,皇帝大婚之时就要吃饺子。据(清宫述闻)中对同治皇帝大婚入洞房的情景有这样的记载:“……皇上、皇后坐龙凤喜床,食子孙饽饽……至晚,皇上、皇后用长寿面。”这里面所说的“子孙饽饽”,就是饺子。

当然,每逢辞旧迎新之时,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这不仅寓意“岁更交于”,更重要的是表示不忘祖宗。因为在清朝入关之前,满族就有过年吃冻饺子的生活习惯。

清代皇帝在除夕子时这一重要时刻,先要进行一系列的瞻拜仪式,然后再开始吃饺子。

皇帝的瞻拜活动,是在总管太监引导下进行的,本来没有绝对严格的时间规定。但是,御膳房的厨役们对煮饺子的时间,必须要掌握得十分准确,皇帝一到昭仁殿,饺子就要出锅,旋即端上膳桌。对此,时间的掌握就尤其重要,清宫规定,元旦前后,皇帝出门、入门,都要放纸炮作前导。御膳房根据炮声的远近,就可以推测出皇帝的行踪。例如嘉庆四年除夕,当嘉庆帝在奉先殿行礼毕,下台阶时,膳房即开始煮饺子,他刚到昭仁殿,太监立刻传:“送万岁爷煮饽饽一品!”嘉庆坐稳后,首领太监捧进红色雕漆飞龙宴盒一副,内置“三阳开泰”瓷碗两件:一碗内装素馅饺子6个,另一碗内有乾隆通宝、嘉庆通宝各一个。皇帝吃完饺子后,小太监用瓷碟盛饺子一个、红薹一块供在昭仁殿的小佛堂前,以示敬佛。而清宫的(膳食档)中还记载了光绪过年吃肉馅饺子的情景;“正月初一,万岁爷在养心殿进煮饽饽。第一次进猪肉长寿菜馅煮饽饽十三个;猪肉菠菜馅煮饽饽十三个。”

由于清官中有许多礼佛奉道之所,元旦日(春节)宫中讲究吃素,饺子也必须是素馅的。因为皇帝信佛,故而皇帝吃的饺子与敬佛的饺子要同一锅煮出来,以求新的一年平安、素净。素馅水饺以干菜为主,有长寿菜(马齿苋)、金针菜、木耳。辅以素三鲜:蘑菇、笋丝、麦筋。用的膳桌、餐具也极为讲究,非同平日。

猜你喜欢2:你是我最感激的人中考满分日记

生命的旅途上,我们一路高歌。萌动的心儿装满了你,你是我心中的一首歌。

——题记

午后,阳光懒散地照在每一个角落,将每个事物都染成浅黄,风一点点地爬上了心头,偶尔有几片叶子沙沙作响。我舒适地倚在窗旁,向远处眺望,窗外是一片淡黄的花海,有些花开得正艳,有些花却打着羞涩的朵儿,风轻轻地拂过,花海起伏着。

沙沙声更响了,风终于走近了,打开了我的思绪。记忆里,我们是在花园里相遇的。那天,心情低落的我出来散心,途中路过一座花园。迈着沉重的步伐来到一朵将要凋落的花前,看着这将要终结的生命,我心潮起伏。脑海里有股莫名的冲动,我扬起手臂准备打落这残缺的花朵。“住手!”我被一声呵斥吓到了。哦,原来是一位小女孩,不过她有些与众不同:一头乌黑靓丽的头发,柳梢似的眉毛,宝石般闪闪发亮的眼睛,樱桃似的小嘴,身穿一身白色连衣裙——忽然我被吓了一跳,她……她的双腿呢?她安静地坐在轮椅上。

后来在和她的交谈中,我才了解到,她在一场车祸中为救一个小女孩而失去了双腿。我不敢想象没有双腿的日子该怎么过,再看看她嘴角好看的弧度,我不禁对她产生了敬佩之情。女孩说道:“不要折这枝花,虽然它已不完美,利用价值已不高,但它至少还有活下去的权利。它至少可以用自己将要终结的生命活出价值,展现风采。”听了她的话,我红了脸,低下头。她笑道,“呵呵,你看看我,我虽然失去了双腿,身体上有极大的缺陷,但我至少可以活出自我,展现最起码的价值。不是吗?”听罢,我对她的敬意加深了。

一缕微风拂过,那朵花儿在阳光下摇曳,显得那么光彩耀人。它仿佛在证明有缺陷的事物照样可以活出自我,展现与众不同的风采。阳光下,花是那么美,女孩的笑容是那么美……

女孩呀,你用嘴角那好看的弧度教会了我,即使身处逆境,即使某方面有缺陷,也不要向命运低头,更不要自甘堕落。要以乐观向上的态度去面对,无论你是否健全,无论你是否完美,只要你在自己人生的舞台上展现自我风采,活出自我价值,用笑容释放青春,那么就一定会有人在台下为你喝彩。你一定可以赢得鲜花和掌声。

青春路上,我们一路高歌。歌声飞扬,唯有你,是我最感激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