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课堂读后感
老地方整理的魅力课堂读后感(精选16篇),经小编精挑细选,希望大家喜欢。
魅力课堂读后感 篇1
有云:“安其学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翻开《魅力课堂》这本书,但凡书中受学生欢迎的课堂,其教师首先是充满魅力的,学生喜爱他,他的课总是有味道的,能吸引学生关注。这让自己思考颇多,同样身为教师,我如何改造自己,如何改造自己的课堂,让学生能渐渐喜欢上自己,喜欢上我的语文课?
静下心来,阅读《魅力课堂》,在优秀教师的做法中积累经验,从他们的言论中领悟教学的艺术,那些典型的课堂案例总会让心灵振动。
从这里,我明白了自己需要努力的方向:
一、魅力课堂需要我们的鼓励和表扬。
人类,总是希望获得别人的肯定和表扬,大人如此,更何况小孩。在孩子们的心中,所期盼的正是来自老师的微笑和表扬。教师要彻底地放下“架子”,设法解除学生的思想包袱,让他们敢于尝试,只有这样,我们的课堂才会在师生的相互交往,积极互动中,不断的有精彩的动态生成,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的让我们的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来自老师的微笑,让学生身心愉悦,让课堂气氛轻松愉快,来自学生的微笑,让教学乐从学出,让思想擦出绚丽的火花。微笑是一种肯定,而坚定的眼神,上扬的嘴角,微微点头……又何尝不是一种鼓励呢?让这些肯定性的神情和动作成为教师的习惯,会改变教学的风格,改变课堂的气氛。让我们回归到最本真的状态,从“心”出发。
二、魅力课堂需要我们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学习是高强度的心智活动,情绪状态的优劣至关重要。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充分调动一切情感因素,让学生主动的`学,积极的学,让我们的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魅力源于教者扎实的教学根底,深厚的教学底蕴,巧妙的设计。课堂上我们要善于抓住学生的智慧,以一个学生的智慧带动几个甚至全班学生的智慧。
课上一分钟,课下十年功,让我们为打造魅力课堂努力,使我们的学校充满魅力,让我们的教育洋溢魅力!
三、魅力课堂需要我们张扬语言魅力。
声音平板、基本上用一个音调上到底的课,一定会使学生觉得寡淡如水,甚至会昏昏欲睡,更不用说提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了。即使学生有那么一点点兴趣,也会在这种氛围中消失殆尽。而同样的内容,如果采用不同的语调,使之激情而抑扬顿挫,则教与学的效果明显不同。教师只有自己的语言尽可能做到讲人如见其人,讲事如临其境,讲物栩栩如生,讲景历历在目,才能让学生精神饱满,兴趣盎然,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教师应根据不同的需要和不同的情景,组织恰当的语言内容,去打动学生的理智和心灵,或幽默风趣,或以理服人,充分体现教师的教育机智。教师幽默的语言可以使课堂氛围和谐融洽,使师生心灵对接沟通。
四、魅力课堂需要学生的主体探究。
为了打造吸引人的课堂,我们教师需要改变以前以“讲”为主的教学模式,积极探索发挥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自觉探究书中知识,解决问题。这需要我们等待,因为学生的探究是缓慢的,有时会甚至是不能有所收获的,这时需要我们教师等会等待,等待孩子探究的过程,等待孩子从无到有的探索。
我在滑雪的时候,最大的体会就是停不下来。我刚开始学滑雪时没有请教练,看着别人滑雪,觉得很容易,不就是从山顶滑到山下吗?于是我穿上滑雪板,哧溜一下就滑下去了,结果我从山顶滑到山下,实际上是滚到山下,摔了很多个跟斗。我发现根本就不知道怎么停止、怎么保持平衡。最后我反复练习怎么在雪地上、斜坡上停下来。练了一个星期,我终于学会了在任何坡上停止、滑行、再停止。这个时候我就发现自己会滑雪了,就敢从山顶高速地往山坡下冲。因为我知道只要我想停,一转身就能停下来。只要你能停下来,你就不会撞上树、撞上石头、撞上人,你就不会被撞。因此,只有知道如何停止的人,才知道如何高速前进。
我想学生的学习和成长也是一样的道理,需要等待,需要让学生独立学习,这需要我们教师放开臂膀,让孩子在自由轻松的课堂气氛中自由翱翔。
总之,魅力课堂需要我们教师不断实践,改变不合理的教法,重视学习,重视探究,重视学生的独立性。
魅力课堂读后感 篇2
在读了赵希斌老师的《魅力课堂》之后,深深感受到他在教育事业上的博大精深,他的高瞻远瞩和细致入微也能从书本中领略一二。书本从两个大块“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展开,既有理论的依据又有实例的佐证,恰到好处地为我们讲解了有趣而又高效的课堂。赵老师在第一章里面说到“高层次学科素养”,一流教学教素养,赵老师就是一个活教材,所以我在想做一个教师不难,但要做一个有教学素养的教师这条道路真的是任重而道远的。
作为一个数学教师,也时常感觉到肚子里的苦水越积越多,说不完学生的种种不是但也无可奈何,殊不知如果跳出抱怨的怪圈,从学生的客观情况以及相关理论入手好好地摸索与探究行之有效的方法,那么对于教师和学生都是有益的。比如针对部分学生记忆水平薄弱的特点,教师可以围绕以下几点作出相应的努力:(1)以理解为基础进行记忆。(2)在应用过程中进行记忆。(3)加强记忆的趣味性。在一年级上册的数学教材中要教授“数的合与分”,如果教师不是把分的结果用儿歌的形式让学生熟记,那么学生在记忆的时候肯定要碰到困难,但是运用儿歌就能朗朗上口,从而解决了难记忆的问题。再如在平时的教学中可能是机械地重复使教师没有那么多的耐心,觉得孩子怎么还是不会,其实他可能从根本上就没有理解所学的内容,因此教师当下要思考的是如何通过长期的教学活动提升学生的理解力,让学生能够将学习内容进行转化;让学生能够对学习内容进行解释;让学生能够形成推断。
课堂教学是一个双边活动过程,应营造一个宽松和谐、兴趣盎然的学习氛围。教与学必须有一个和谐课堂步骤,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步骤来实施素质教育,使学生学得积极主动,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达到有效教学,创设情境,形成问题,使学生愿学。情境的创设关键在于情,以情激境,以最好的境、最浓的情导入新课,形成问题。提出的问题要击中思维的燃点,这样不但能对全体学生的认知系统迅速唤醒,从而提高单位时间里的学习效率。学生因情境的巧妙刺激,学习热情激发起来,萌芽学习兴趣,认知系统开始运转。
所以为了做一个好教师,一个能被学生认同的好教师真是太不容易了,首先要把教室布置在教学环境中,这样学生才能进入专心的学习状态;在课堂上要建立民主与规范,既不能把课堂管死,又不能让课堂太活跃,影响了课堂纪律。但是课堂的学习行为规范必须要明确,要说到做到,然后还要对学生付出真诚的关爱。
高效是教学的目标,有趣是教学的过程,让我们都能做一个拥有爱心与智慧;方法和策略;素质和素养的优秀教师。
魅力课堂读后感 篇3
有云:“安其学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翻开《魅力课堂》这本书,但凡书中受学生欢迎的课堂,其教师首先是充满魅力的,学生喜爱他,他的课总是有味道的,能吸引学生关注。这让自己思考颇多,同样身为教师,我如何改造自己,如何改造自己的课堂,让学生能渐渐喜欢上自己,喜欢上我的语文课?
静下心来,阅读《魅力课堂》,在优秀教师的做法中积累经验,从他们的言论中领悟教学的艺术,那些典型的课堂案例总会让心灵振动。从这里,我明白了自己需要努力的方向:
一、魅力课堂需要我们的鼓励和表扬。
1、人类,总是希望获得别人的肯定和表扬,大人如此,更何况小孩。在孩子们的心中,所期盼的正是来自老师的微笑和表扬。教师要彻底地放下“架子”,设法解除学生的思想包袱,让他们敢于尝试,只有这样,我们的课堂才会在师生的相互交往,积极互动中,不断的有精彩的动态生成,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的让我们的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2、来自老师的微笑,让学生身心愉悦,让课堂气氛轻松愉快,来自学生的微笑,让教学乐从学出,让思想擦出绚丽的火花。微笑是一种肯定,而坚定的眼神,上扬的嘴角,微微点头……又何尝不是一种鼓励呢?让这些肯定性的神情和动作成为教师的习惯,会改变教学的风格,改变课堂的气氛。让我们回归到最本真的状态,从“心”出发。
二、魅力课堂需要我们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1、学习是高强度的心智活动,情绪状态的优劣至关重要。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充分调动一切情感因素,让学生主动的学,积极的学,让我们的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2、魅力源于教者扎实的教学根底,深厚的教学底蕴,巧妙的设计。课堂上我们要善于抓住学生的智慧,以一个学生的智慧带动几个甚至全班学生的智慧。
课上一分钟,课下十年功,让我们为打造魅力课堂努力,使我们的学校充满魅力,让我们的教育洋溢魅力!
三、魅力课堂需要我们张扬语言魅力。
1、声音平板、基本上用一个音调上到底的课,一定会使学生觉得寡淡如水,甚至会昏昏欲睡,更不用说提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了。即使学生有那么一点点兴趣,也会在这种氛围中消失殆尽。而同样的内容,如果采用不同的语调,使之激情而抑扬顿挫,则教与学的效果明显不同。教师只有自己的语言尽可能做到讲人如见其人,讲事如临其境,讲物栩栩如生,讲景历历在目,才能让学生精神饱满,兴趣盎然,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2、教师应根据不同的需要和不同的情景,组织恰当的语言内容,去打动学生的理智和心灵,或幽默风趣,或以理服人,充分体现教师的教育机智。教师幽默的语言可以使课堂氛围和谐融洽,使师生心灵对接沟通。
四、魅力课堂需要学生的主体探究。
为了打造吸引人的课堂,我们教师需要改变以前以“讲”为主的教学模式,积极探索发挥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自觉探究书中知识,解决问题。这需要我们等待,因为学生的探究是缓慢的,有时会甚至是不能有所收获的,这时需要我们教师等会等待,等待孩子探究的过程,等待孩子从无到有的探索。
我在滑雪的时候,最大的体会就是停不下来。我刚开始学滑雪时没有请教练,看着别人滑雪,觉得很容易,不就是从山顶滑到山下吗?于是我穿上滑雪板,哧溜一下就滑下去了,结果我从山顶滑到山下,实际上是滚到山下,摔了很多个跟斗。我发现根本就不知道怎么停止、怎么保持平衡。最后我反复练习怎么在雪地上、斜坡上停下来。练了一个星期,我终于学会了在任何坡上停止、滑行、再停止。这个时候我就发现自己会滑雪了,就敢从山顶高速地往山坡下冲。因为我知道只要我想停,一转身就能停下来。只要你能停下来,你就不会撞上树、撞上石头、撞上人,你就不会被撞到。因此,只有知道如何停止的人,才知道如何高速前进。
我想学生的学习和成长也是一样的道理,需要等待,需要让学生独立学习,这需要我们教师放开臂膀,让孩子在自由轻松的课堂气氛中自由翱翔。
总之,魅力课堂需要我们教师不断实践,改变不合理的教法,重视学习,重视探究,重视学生的独立性。
魅力课堂读后感 篇4
拿到《魅力课堂》这本书好久,但都一直搁置在我那简陋的办公桌一隅,直到学期末,领导布置开学后要交读后感,才悻悻然带回家。
说实话,毕业班工作比较繁忙,平日里甚少有时间静下心来读书。和这本《魅力课堂》的结缘,来自于领导的任务,但信手翻阅下来,却欲罢不能。
担任小学语文教师,已有7个年头,没有老教师的丰富经验,也没有青年教师的敢打敢拼,自己感觉进入了瓶颈状态。课堂有了自己一定的风格,但没有特色之处。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只是在机械的教学那几本语文书而已。
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当教学有“趣”时,学生的学习“欲罢不能”,这实在是教学的高境界。语文教育专家吕叔湘先生也曾说过:“有一个口号,叫做‘先生苦教,学生苦学’。都是苦,那怎么行?我们做事要感到有乐趣,如果不是精神愉悦,而是愁眉苦脸地在那儿教,愁眉苦脸地在那儿学,效果绝不会好,情绪不对嘛。”
那么如何让课堂充满“蓬勃的生气”?如何让教学有趣?如何让教学相长?如何让师生共同构建愉悦轻松的课堂呢?
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把内容给学生解释清楚,如何解释清楚呢?语文教学的内容有时艰深晦涩,单纯的照本宣科,学生学得乏味,教师教得吃力。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个人认为,应该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把艰深晦涩的问题趣味化,把束之高阁的问题生活化。
《魅力课堂》一书,告诉我适时的在课堂上运用“打比方”不单能把教学内容讲得透彻,而且能教得有趣,给课堂注入活力。受这一启发,开学初,我就在我的课堂上实验了一下。无论是低年级的孩子还是高年级的孩子,对于写话练习,往往到最后总是没有后引号。为了这个问题,总是苦口婆心地说:“怎么能有头无尾呢?”“好好检查,这是低级错误。”“考试的时候会扣分的。”诸如此类种种,但是学生该忘的时候还是忘。那天讲评作业的时候,还是有这一问题。而这回,我改变了以往口诀式的说教,我幽默了一回。“你们知道,今天早上,我为什么迟到了一会儿么?”大家摇摇头不明所以。我说:“那是因为啊,我那女儿早上上好厕所,要教我擦屁股。她还小不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要叫我收拾这个‘烂摊子’呢!”学生听了,哈哈大笑。我趁势说:“就好比有的同学写话总是有前引号,没有后引号,是一样的。你们也是不擦屁股的小孩吗?要让我来收拾这个‘烂摊子’吗?”学生听了,有一阵哄堂大笑,但不少人低下了头,看看自己的作业,有的立马动起了笔,还有的脸蛋红扑扑的,估计不好意思了。之后的作业订正,交上来,后引号漏掉的现象一下子少了不少。
这个比喻虽然有点不登大雅之堂,但是在学生笑过之后,他们会反思自我,掩卷沉思,牢记于心,能收到这样的教学效果,何乐而不为呢?
纵观全书,无论是怎样把握教学内容,还是怎样把握教学形式,都让我这个处于瓶颈期的青年教师豁然开朗,犹如新生,吾必在课堂实践中,不断学习、探索并实践,让课堂焕发真正的魅力!
魅力课堂读后感 篇5
《魅力课堂》是从把握教学内容和把握教学形式两大部分来阐述高效与有趣的教学,阅读后引人深思,受益很多。
读完《魅力课堂》后,让我觉得高效有趣的教学应该要做到“345”。这“345”的含义从狭义上的理解为;三个阶段;指课前延伸——课内探究——课后提升;四个环节;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巩固拓展;五课型;指新授课——复习课——讲评课——阅读写作课——实验探究课;包括特殊课型,如英语课,音乐,体育,美术,微机课,还有如安全,环境,传统文化,人生规划等地方课程。
“345”从广义上分析:
(一)它符合新课程的标准和要求,如新课程要求,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
(二)符合新课程的三维教学目标。
(三)基于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理念。
(四)突出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思想。
(五)变“勉强”教育,为主动学习。
(六)更加符合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合作学习”理论,“建构主义”理论,“有效教学”理论,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等理论。
但是不管什么课型,我认为全部要按照课前延伸,课中探究,课后提升来进行教学设计,再在课中探究部分渗透四个环节,这是大错而特错的,课的课型不同,特点不同,要有不同的流程,要灵活运用流程中的各环节,课堂是动态的,你固定不变,势必把教师框在模式里面,课堂更加呆板,更加机械,我也多次讲过;“今天的教学,是让孩子学会自己走路,当学生走到一个十字路口或交叉路口的时候,教师要正确引领,不是老师设计好了,牵着学生走,学生总是跟着老师的思维走,围着教师转”;“我们不能再把孩子教到教材里面去……”、“我们再也不能让学生的脖子上再长上老师的脑袋”,“老师要做一个赶海的人,把学生引领到知识的海洋,让孩子做大海中的一条小鱼,他要去寻找海洋中的微生物作为食物,使自己茁长成长,他要去迎击风浪,在大风大浪中锻炼,他要去躲避大鱼吃小鱼的残酷现实,学会生存;他要做大海上空中的一只海燕,搏击长空,自由在的翱翔蓝天……”等等。试想如果这样固定教学模式,我说的这些老师怎样在课堂上完成?
另外,课前延伸是指什么?教学设计,老师侯课,课前预习,课前演讲,课前搜集资料,课前讨论,课前准备算不算课前?杜郎口的“三三六教学模式”是指大容量,快节奏,立体式——预习课,展示课反馈课——六个环节,如果说我们把课前延伸只看作是课前预习的话,杜郎口的`预习课将怎没上?
再说课中探究环节,我想不管上什么课,都离不开探究,但不能把它作为步骤来死板硬套,要灵活运用,首先要弄清这个问题有没有探究的价值,现在许多老师的授课,总是把课中探究作为步骤再渗透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巩固拓展四个环节,我的理解是这四个环节要根据不同的课型来灵活运用,如新授课的教学流程,学(自学)——研(合作交流)——展(展示反馈)——教(精讲点拨)——达(当堂达成);复习课教学流程;知识梳理——反馈整合——巩固拓展,只需要这三个环节就够了,并不是说非要把这四个环节不管什么课都要按照步骤来授课,还有讲评课,阅读写作课,实验操作课,不同特点的课等,都需要设计不同的教学流程,设计不同的教学环节。再例如说英语课作为特殊课型,它分语法课,词汇课,听说课,读写课,听说课的流程是;听后说——说后做——做后查——查后共享,我们能否把四个环节作为步骤必须渗透在课中探究这个阶段吗?如果说必须的话,那还研究不同的课型干什么?
什么是课后提升?只是课后吗?讲完课要求当堂生成算不算课后?课的结尾算不算课后?现在规范办学行为,控制学生的在校时间,假如每门学科,都在所谓的课后布置提升的作业的话,学生的负担怎么减下来?还有四个环节中的第四个环节“巩固检测”,我就很不同意这个提法,这个提法说明这个人的观点还没有跳出那种“口耳相传”“手把手进行教学”以教为主的教学思想,原先课堂以教师为主体,老师讲,学生听,开始教师导入新课,最后进行达标检测,现在学习方式变了,有自主学习部分,合作探究部分,精讲点拨部分,我们要求及时反馈,堂堂清,试想,自主学习环节后是否应有跟踪练习,合作探究环节后是否也应有一个检测练习,精讲完以后是否也应及时跟踪一个检测练习,当然,我的意思也不是每个环节都要有巩固练习,问题是可以不可以?所以,我想应该把“巩固检测”改为“巩固拓展”。一堂好课有三个标准;主动性,生动性,生成性。所以我们是不是要正确,宽泛,灵活理解“课后提升”这个名词。
我觉得“345”是课堂教学的一个总体构架,应正确进行阐释理解和运用,切不可死板硬套,我们要不断的在学习中研究,在研究中提升,努力改变现行课堂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有问题不可怕,关键是如何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着力构建自主,高效,优质的课堂,实现课堂教学的新突破!
魅力课堂读后感 篇6
通过读《魅力课堂》一书,最让我有感触的就是把握教学形式一辑中“好问题驱动教学”一章,因为这是作为新教师的我在课堂上实际遇到的问题。
由于缺乏经验,我们在备课时往往笼统地写:讨论什么什么问题,但却甚少思考如何表述这个问题。比如在上木材这一课时,我想让同学们交流木制家具的优点,于是我直接问他们:木制家具有什么优点?孩子们倒也是动了一番脑筋思考并说出了木材的一些特点,但却没有孩子提及易加工这个优点。绕了半天,只能由我说出。课后我反复思考,若想让孩子们想到易加工这一点,我不妨带一些精美的木制雕像,将他们与普通的.铁片作比较,孩子们可能更容易理解。
或许这就是《魅力课堂》一书中说的将问题置于现象之中。书中说“各种现象一旦进入我们的视野,就会成为思考的对象,这也是人类认知发展和知识积累的基本过程。教师的任务是有选择地、高质量地向学生呈现各种现象,激发学生的思考。”自然学科的一个特点就是知识源于生活,要向一些平日里司空见惯的事物问为什么?作为教师,我们不能凭空抛出这些个问题,最好能将现象重现于学生面前,让学生在现象中寻找问题的答案。
这又让我联想到在上“橡胶”一课时,我们请学生说说橡胶的特点。但如果光提出这个问题,学生可能一时摸不着头脑,但如果给他们呈现一些橡胶制品,比如橡胶手套、各种球类、有橡胶包裹柄的老虎钳时孩子们马上就会豁然开朗,联想到橡胶有防水、耐磨、有弹性、是绝缘体等特点。
在赵希斌老师的书中我也了解到一些提问的误区。基本都是新老师容易犯的错误。比如为了提问而提问,学生被当作道具。很多时候,为了课堂效果,老师们总爱提一些学生早已知道且没有意义的问题。“老师根本不在意学生回答什么,学生及其思考被当作道具,而且在后续的教学中根本也用不到。”这样的问题大可被删去。又有学生面对老师的提问不知所措或不为所动的现象。赵老师也为我们分析了原因。概括地讲有三个原因,一是问题不知所云,二是问题链条太长,三是问题太琐碎。我想,作为教师,首先一定要把问题讲明,给学生一个思考的方向。这需要教师在备课时反复琢磨提问方式及内容,设身处地以学生的角度思考。其次,在提出多个相关问题时,一定要注意“点题”。也许教师的备课应该也如一般,抓住中心思想,给学生设疑,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时不时地点一下整堂课的主要内容,既要利用问题锻炼孩子们的发散思维,又要注意将他们拉回课堂的关键点。
《魅力课堂》一书中尚有许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如如何引生入“胜”,如何打比方、举例子、作比较,如何让学生动起来。我想这些都需要在日后的教学中且学且教,多反思,多实践,让自己快快成长!
魅力课堂读后感 篇7
寒假读《魅力课堂》一书,最让我有感触的就是把握教学形式一辑中“好问题驱动教学”一章,因为这是作为新教师的我在课堂上实际遇到的问题。
由于缺乏经验,我们在备课时往往笼统地写:讨论什么什么问题,但却甚少思考如何表述这个问题。比如在上木材这一课时,我想让同学们交流木制家具的优点,于是我直接问他们:木制家具有什么优点?孩子们倒也是动了一番脑筋思考并说出了木材的一些特点,但却没有孩子提及易加工这个优点。绕了半天,只能由我说出。课后我反复思考,若想让孩子们想到易加工这一点,我不妨带一些精美的木制雕像,将他们与普通的铁片作比较,孩子们可能更容易理解。
或许这就是《魅力课堂》一书中说的将问题置于现象之中。书中说“各种现象一旦进入我们的视野,就会成为思考的对象,这也是人类认知发展和知识积累的基本过程。教师的任务是有选择地、高质量地向学生呈现各种现象,激发学生的思考。”自然学科的一个特点就是知识源于生活,要向一些平日里司空见惯的事物问为什么?作为教师,我们不能凭空抛出这些个问题,最好能将现象重现于学生面前,让学生在现象中寻找问题的答案。
这又让我联想到在上“橡胶”一课时,我们请学生说说橡胶的特点。但如果光提出这个问题,学生可能一时摸不着头脑,但如果给他们呈现一些橡胶制品,比如橡胶手套、各种球类、有橡胶包裹柄的老虎钳时孩子们马上就会豁然开朗,联想到橡胶有防水、耐磨、有弹性、是绝缘体等特点。
在赵希斌老师的书中我也了解到一些提问的误区。基本都是新老师容易犯的错误。比如为了提问而提问,学生被当作道具。很多时候,为了课堂效果,老师们总爱提一些学生早已知道且没有意义的问题。“老师根本不在意学生回答什么,学生及其思考被当作道具,而且在后续的教学中根本也用不到。”这样的问题大可被删去。又有学生面对老师的提问不知所措或不为所动的现象。赵老师也为我们分析了原因。概括地讲有三个原因,一是问题不知所云,二是问题链条太长,三是问题太琐碎。我想,作为教师,首先一定要把问题讲明,给学生一个思考的方向。这需要教师在备课时反复琢磨提问方式及内容,设身处地以学生的角度思考。其次,在提出多个相关问题时,一定要注意“点题”。也许教师的备课应该也如作文一般,抓住中心思想,给学生设疑,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时不时地点一下整堂课的主要内容,既要利用问题锻炼孩子们的发散思维,又要注意将他们拉回课堂的关键点。
《魅力课堂》一书中尚有许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如如何引生入“胜”,如何打比方、举例子、作比较,如何让学生动起来。我想这些都需要在日后的教学中且学且教,多反思,多实践,让自己快快成长!
魅力课堂读后感 篇8
寒假读《魅力课堂》一书,最让我有感触的就是把握教学形式一辑中“好问题驱动教学”一章,因为这是作为新教师的我在课堂上实际遇到的问题。
由于缺乏经验,我们在备课时往往笼统地写:讨论什么什么问题,但却甚少思考如何表述这个问题。比如在上木材这一课时,我想让同学们交流木制家具的优点,于是我直接问他们:木制家具有什么优点?孩子们倒也是动了一番脑筋思考并说出了木材的一些特点,但却没有孩子提及易加工这个优点。绕了半天,只能由我说出。课后我反复思考,若想让孩子们想到易加工这一点,我不妨带一些精美的木制雕像,将他们与普通的铁片作比较,孩子们可能更容易理解。
或许这就是《魅力课堂》一书中说的将问题置于现象之中。书中说“各种现象一旦进入我们的视野,就会成为思考的对象,这也是人类认知发展和知识积累的基本过程。教师的任务是有选择地、高质量地向学生呈现各种现象,激发学生的思考。”自然学科的一个特点就是知识源于生活,要向一些平日里司空见惯的事物问为什么?作为教师,我们不能凭空抛出这些个问题,最好能将现象重现于学生面前,让学生在现象中寻找问题的答案。
这又让我联想到在上“橡胶”一课时,我们请学生说说橡胶的特点。但如果光提出这个问题,学生可能一时摸不着头脑,但如果给他们呈现一些橡胶制品,比如橡胶手套、各种球类、有橡胶包裹柄的老虎钳时孩子们马上就会豁然开朗,联想到橡胶有防水、耐磨、有弹性、是绝缘体等特点。
在赵希斌老师的书中我也了解到一些提问的误区。基本都是新老师容易犯的错误。比如为了提问而提问,学生被当作道具。很多时候,为了课堂效果,老师们总爱提一些学生早已知道且没有意义的问题。“老师根本不在意学生回答什么,学生及其思考被当作道具,而且在后续的教学中根本也用不到。”这样的问题大可被删去。又有学生面对老师的提问不知所措或不为所动的现象。赵老师也为我们分析了原因。概括地讲有三个原因,一是问题不知所云,二是问题链条太长,三是问题太琐碎。我想,作为教师,首先一定要把问题讲明,给学生一个思考的方向。这需要教师在备课时反复琢磨提问方式及内容,设身处地以学生的角度思考。其次,在提出多个相关问题时,一定要注意“点题”。也许教师的备课应该也如一般,抓住中心思想,给学生设疑,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时不时地点一下整堂课的主要内容,既要利用问题锻炼孩子们的发散思维,又要注意将他们拉回课堂的关键点。
《魅力课堂》一书中尚有许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如如何引生入“胜”,如何打比方、举例子、作比较,如何让学生动起来。我想这些都需要在日后的教学中且学且教,多反思,多实践,让自己快快成长!
魅力课堂读后感 篇9
通过读《魅力课堂》一书,最让我有感触的就是把握教学形式一辑中“好问题驱动教学”一章,因为这是作为新教师的我在课堂上实际遇到的问题。
由于缺乏经验,我们在备课时往往笼统地写:讨论什么什么问题,但却甚少思考如何表述这个问题。比如在上木材这一课时,我想让同学们交流木制家具的优点,于是我直接问他们:木制家具有什么优点?孩子们倒也是动了一番脑筋思考并说出了木材的一些特点,但却没有孩子提及易加工这个优点。绕了半天,只能由我说出。课后我反复思考,若想让孩子们想到易加工这一点,我不妨带一些精美的木制雕像,将他们与普通的铁片作比较,孩子们可能更容易理解。
或许这就是《魅力课堂》一书中说的将问题置于现象之中。书中说“各种现象一旦进入我们的视野,就会成为思考的对象,这也是人类认知发展和知识积累的基本过程。教师的任务是有选择地、高质量地向学生呈现各种现象,激发学生的思考。”自然学科的一个特点就是知识源于生活,要向一些平日里司空见惯的事物问为什么?作为教师,我们不能凭空抛出这些个问题,最好能将现象重现于学生面前,让学生在现象中寻找问题的答案。
这又让我联想到在上“橡胶”一课时,我们请学生说说橡胶的特点。但如果光提出这个问题,学生可能一时摸不着头脑,但如果给他们呈现一些橡胶制品,比如橡胶手套、各种球类、有橡胶包裹柄的老虎钳时孩子们马上就会豁然开朗,联想到橡胶有防水、耐磨、有弹性、是绝缘体等特点。
在赵希斌老师的书中我也了解到一些提问的误区。基本都是新老师容易犯的错误。比如为了提问而提问,学生被当作道具。很多时候,为了课堂效果,老师们总爱提一些学生早已知道且没有意义的问题。“老师根本不在意学生回答什么,学生及其思考被当作道具,而且在后续的教学中根本也用不到。”这样的问题大可被删去。又有学生面对老师的提问不知所措或不为所动的现象。赵老师也为我们分析了原因。概括地讲有三个原因,一是问题不知所云,二是问题链条太长,三是问题太琐碎。我想,作为教师,首先一定要把问题讲明,给学生一个思考的方向。这需要教师在备课时反复琢磨提问方式及内容,设身处地以学生的角度思考。其次,在提出多个相关问题时,一定要注意“点题”。也许教师的备课应该也如作文一般,抓住中心思想,给学生设疑,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时不时地点一下整堂课的`主要内容,既要利用问题锻炼孩子们的发散思维,又要注意将他们拉回课堂的关键点。
《魅力课堂》一书中尚有许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如如何引生入“胜”,如何打比方、举例子、作比较,如何让学生动起来。我想这些都需要在日后的教学中且学且教,多反思,多实践,让自己快快成长!
魅力课堂读后感 篇10
有云:“安其学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翻开《魅力课堂》这本书,但凡书中受学生欢迎的课堂,其教师首先是充满魅力的,学生喜爱他,他的课总是有味道的,能吸引学生关注。这让自己思考颇多,同样身为教师,我如何改造自己,如何改造自己的课堂,让学生能渐渐喜欢上自己,喜欢上我的语文课?
静下心来,阅读《魅力课堂》,在优秀教师的做法中积累经验,从他们的言论中领悟教学的艺术,那些典型的课堂案例总会让心灵振动。从这里,我明白了自己需要努力的方向:
一、魅力课堂需要我们的鼓励和表扬。
人类,总是希望获得别人的肯定和表扬,大人如此,更何况小孩。在孩子们的心中,所期盼的正是来自老师的微笑和表扬。教师要彻底地放下“架子”,设法解除学生的思想包袱,让他们敢于尝试,只有这样,我们的课堂才会在师生的相互交往,积极互动中,不断的有精彩的动态生成,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的让我们的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来自老师的微笑,让学生身心愉悦,让课堂气氛轻松愉快,来自学生的微笑,让教学乐从学出,让思想擦出绚丽的火花。微笑是一种肯定,而坚定的眼神,上扬的嘴角,微微点头……又何尝不是一种鼓励呢?让这些肯定性的.神情和动作成为教师的习惯,会改变教学的风格,改变课堂的气氛。让我们回归到最本真的状态,从“心”出发。
二、魅力课堂需要我们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学习是高强度的心智活动,情绪状态的优劣至关重要。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充分调动一切情感因素,让学生主动的学,积极的学,让我们的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魅力源于教者扎实的教学根底,深厚的教学底蕴,巧妙的设计。课堂上我们要善于抓住学生的智慧,以一个学生的智慧带动几个甚至全班学生的智慧。
课上一分钟,课下十年功,让我们为打造魅力课堂努力,使我们的学校充满魅力,让我们的教育洋溢魅力!
三、魅力课堂需要我们张扬语言魅力。
声音平板、基本上用一个音调上到底的课,一定会使学生觉得寡淡如水,甚至会昏昏欲睡,更不用说提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了。即使学生有那么一点点兴趣,也会在这种氛围中消失殆尽。而同样的内容,如果采用不同的语调,使之激情而抑扬顿挫,则教与学的效果明显不同。教师只有自己的语言尽可能做到讲人如见其人,讲事如临其境,讲物栩栩如生,讲景历历在目,才能让学生精神饱满,兴趣盎然,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教师应根据不同的需要和不同的情景,组织恰当的语言内容,去打动学生的理智和心灵,或幽默风趣,或以理服人,充分体现教师的教育机智。教师幽默的语言可以使课堂氛围和谐融洽,使师生心灵对接沟通。
四、魅力课堂需要学生的主体探究。
为了打造吸引人的课堂,我们教师需要改变以前以“讲”为主的教学模式,积极探索发挥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自觉探究书中知识,解决问题。这需要我们等待,因为学生的探究是缓慢的,有时会甚至是不能有所收获的,这时需要我们教师等会等待,等待孩子探究的过程,等待孩子从无到有的探索。
我在滑雪的时候,最大的体会就是停不下来。我刚开始学滑雪时没有请教练,看着别人滑雪,觉得很容易,不就是从山顶滑到山下吗?于是我穿上滑雪板,哧溜一下就滑下去了,结果我从山顶滑到山下,实际上是滚到山下,摔了很多个跟斗。我发现根本就不知道怎么停止、怎么保持平衡。最后我反复练习怎么在雪地上、斜坡上停下来。练了一个星期,我终于学会了在任何坡上停止、滑行、再停止。这个时候我就发现自己会滑雪了,就敢从山顶高速地往山坡下冲。因为我知道只要我想停,一转身就能停下来。只要你能停下来,你就不会撞上树、撞上石头、撞上人,你就不会被受伤。因此,只有知道如何停止的人,才知道如何高速前进。
我想学生的学习和成长也是一样的道理,需要等待,需要让学生独立学习,这需要我们教师放开臂膀,让孩子在自由轻松的课堂气氛中自由翱翔。
总之,魅力课堂需要我们教师不断实践,改变不合理的教法,重视学习,重视探究,重视学生的独立性。
魅力课堂读后感 篇11
《课堂的魅力》是由浙江的费岭峰老师根据自己近30年的教学进行思考总结而成的,费老师喜欢思考教育问题,喜欢“下水”做教学实践,即使后来当了教研员也不忘打造小课堂来试验自己的教学。他的教学研究喜欢先调研,先设置一些问题,做个问卷调查,看看哪些知识点可以不用讲学生已经会了的,哪些问题需要重点探究,做到心中有数,然后才好来设计自己的课堂教学。这种做法对我们很受用!
《课堂的.魅力》这本书布局排列很合理,内容很清晰,只有6个章节,全部是围绕数学活动来展开的,比如有理论说明、理论穿插实例阐述、与教学理论配套的课堂实录,我每看一小段就仿佛置身于外出听课现场1-2小时的示范课+讲座。
你看费老师建议我们在课堂上要“减少教师评价,增加生生评价”就对我们很受启发。很多时候,老师喜欢直接去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这样处理虽然让课堂教学实效高,但却容易强调评价的评定功能,淡化评价的“学习”功能。事实上,小学数学课堂活动中评价的价值,更应该体现在“学习”功能上。让学生去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或结果。一来,评价者需要对呈现的结果有比较个性化的判定,有合理解释;二来,被评价者需要对评价者的评价再判定。这样一来二去,它就是一种学习的过程。
因此,突出数学活动的课堂,以生生评价的方式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发展,是值得我们教师努力思考与实践的!
教学到了一定的阶段,教师需要教学理论的支撑和支持,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检验理论,不断的修正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不断总结不断成长,这样循环往复才容易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所以理论书籍就是及时雨,理论书籍就是良师益友!
看理论书籍,让我现在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天都在反思自己的教学,每上完一节课都会反思,哪里效果好,归功于什么?哪里不好,问题出现在哪?下次该怎么修正。没有这些理论支撑,就没有这些反思!
魅力课堂读后感 篇12
《魅力课堂》是从把握教学内容和把握教学形式两大部分来阐述高效与有趣的教学,阅读后引人深思,受益很多。
读完《魅力课堂》后,让我觉得高效有趣的教学应该要做到“345”。这“345”的含义从狭义上的理解为;三个阶段;指课前延伸——课内探究——课后提升;四个环节;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巩固拓展;五课型;指新授课——复习课——讲评课——阅读写作课——实验探究课;包括特殊课型,如英语课,音乐,体育,美术,微机课,还有如安全,环境,传统文化,人生规划等地方课程。
“345”从广义上分析,(一)它符合新课程的标准和要求,如新课程要求,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二)符合新课程的三维教学目标,(三)基于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理念,(四)突出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思想,(五)变“勉强”教育,为主动学习,(六)更加符合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合作学习”理论,“建构主义”理论,“有效教学”理论,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等理论。
但是不管什么课型,我认为全部要按照课前延伸,课中探究,课后提升来进行教学设计,再在课中探究部分渗透四个环节,这是大错而特错的,课的课型不同,特点不同,要有不同的流程,要灵活运用流程中的各环节,课堂是动态的,你固定不变,势必把教师框在模式里面,课堂更加呆板,更加机械,我也多次讲过;“今天的教学,是让孩子学会自己走路,当学生走到一个十字路口或交叉路口的时候,教师要正确引领,不是老师设计好了,牵着学生走,学生总是跟着老师的思维走,围着教师转”。
“我们不能再把孩子教到教材里面去”;“我们再也不能让学生的脖子上再长上老师的脑袋”,“老师要做一个赶海的人,把学生引领到知识的海洋,让孩子做大海中的一条小鱼,他要去寻找海洋中的微生物作为食物,使自己茁长成长,他要去迎击风浪,在大风大浪中锻炼,他要去躲避大鱼吃小鱼的残酷现实,学会生存;他要做大海上空中的一只海燕,搏击长空,自由在的翱翔蓝天……”等等。试想如果这样固定教学模式,我说的这些老师怎样在课堂上完成?
另外,课前延伸是指什么?教学设计,老师侯课,课前预习,课前演讲,课前搜集资料,课前讨论,课前准备算不算课前?杜郎口的“三三六教学模式”是指大容量,快节奏,立体式——预习课,展示课反馈课——六个环节,如果说我们把课前延伸只看作是课前预习的话,杜郎口的预习课将怎没上?
再说课中探究环节,我想不管上什么课,都离不开探究,但不能把它作为步骤来死板硬套,要灵活运用,首先要弄清这个问题有没有探究的价值,现在许多老师的授课,总是把课中探究作为步骤再渗透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巩固拓展四个环节,我的理解是这四个环节要根据不同的课型来灵活运用,如新授课的教学流程,学(自学)——研(合作交流)——展(展示反馈)——教(精讲点拨)——达(当堂达成);复习课教学流程;知识梳理——反馈整合——巩固拓展,只需要这三个环节就够了,并不是说非要把这四个环节不管什么课都要按照步骤来授课,还有讲评课,阅读写作课,实验操作课,不同特点的课等,都需要设计不同的教学流程,设计不同的教学环节。再例如说英语课作为特殊课型,它分语法课,词汇课,听说课,读写课,听说课的流程是;听后说——说后做——做后查——查后共享,我们能否把四个环节作为步骤必须渗透在课中探究这个阶段吗?如果说必须的话,那还研究不同的课型干什么?
什么是课后提升?只是课后吗?讲完课要求当堂生成算不算课后?课的结尾算不算课后?现在规范办学行为,控制学生的在校时间,假如每门学科,都在所谓的课后布置提升的作业的话,学生的负担怎么减下来?还有四个环节中的第四个环节“巩固检测”,我就很不同意这个提法,这个提法说明这个人的观点还没有跳出那种“口耳相传”“手把手进行教学”以教为主的教学思想,原先课堂以教师为主体,老师讲,学生听,开始教师导入新课,最后进行达标检测,现在学习方式变了,有自主学习部分,合作探究部分,精讲点拨部分,我们要求及时反馈,堂堂清,试想,自主学习环节后是否应有跟踪练习,合作探究环节后是否也应有一个检测练习,精讲完以后是否也应及时跟踪一个检测练习,当然,我的意思也不是每个环节都要有巩固练习,问题是可以不可以?所以,我想应该把“巩固检测”改为“巩固拓展”。一堂好课有三个标准;主动性,生动性,生成性。所以我们是不是要正确,宽泛,灵活理解“课后提升”这个名词。
我觉得“345”是课堂教学的一个总体构架,应正确进行阐释理解和运用,切不可死板硬套,我们要不断的在学习中研究,在研究中提升,努力改变现行课堂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有问题不可怕,关键是如何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着力构建自主,高效,优质的课堂,实现课堂教学的新突破!
魅力课堂读后感 篇13
有云:“安其学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翻开《魅力课堂》这本书,但凡书中受学生欢迎的课堂,其教师首先是充满魅力的,学生喜爱他,他的课总是有味道的,能吸引学生关注。这让自己思考颇多,同样身为教师,我如何改造自己,如何改造自己的课堂,让学生能渐渐喜欢上自己,喜欢上我的语文课?
静下心来,阅读《魅力课堂》,在优秀教师的做法中积累经验,从他们的言论中领悟教学的艺术,那些典型的课堂案例总会让心灵振动。从这里,我明白了自己需要努力的方向:
一、魅力课堂需要我们的鼓励和表扬。
1、人类,总是希望获得别人的.肯定和表扬,大人如此,更何况小孩。在孩子们的心中,所期盼的正是来自老师的微笑和表扬。教师要彻底地放下“架子”,设法解除学生的思想包袱,让他们敢于尝试,只有这样,我们的课堂才会在师生的相互交往,积极互动中,不断的有精彩的动态生成,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的让我们的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2、来自老师的微笑,让学生身心愉悦,让课堂气氛轻松愉快,来自学生的微笑,让教学乐从学出,让思想擦出绚丽的火花。微笑是一种肯定,而坚定的眼神,上扬的嘴角,微微点头……又何尝不是一种鼓励呢?让这些肯定性的神情和动作成为教师的习惯,会改变教学的风格,改变课堂的气氛。让我们回归到最本真的状态,从“心”出发。
二、魅力课堂需要我们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1、学习是高强度的心智活动,情绪状态的优劣至关重要。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充分调动一切情感因素,让学生主动的学,积极的学,让我们的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2、魅力源于教者扎实的教学根底,深厚的教学底蕴,巧妙的设计。课堂上我们要善于抓住学生的智慧,以一个学生的智慧带动几个甚至全班学生的智慧。
课上一分钟,课下十年功,让我们为打造魅力课堂努力,使我们的学校充满魅力,让我们的教育洋溢魅力!
三、魅力课堂需要我们张扬语言魅力。
1、声音平板、基本上用一个音调上到底的课,一定会使学生觉得寡淡如水,甚至会昏昏欲睡,更不用说提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了。即使学生有那么一点点兴趣,也会在这种氛围中消失殆尽。而同样的内容,如果采用不同的语调,使之激情而抑扬顿挫,则教与学的效果明显不同。教师只有自己的语言尽可能做到讲人如见其人,讲事如临其境,讲物栩栩如生,讲景历历在目,才能让学生精神饱满,兴趣盎然,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2、教师应根据不同的需要和不同的情景,组织恰当的语言内容,去打动学生的理智和心灵,或幽默风趣,或以理服人,充分体现教师的教育机智。教师幽默的语言可以使课堂氛围和谐融洽,使师生心灵对接沟通。
四、魅力课堂需要学生的主体探究。
为了打造吸引人的课堂,我们教师需要改变以前以“讲”为主的教学模式,积极探索发挥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自觉探究书中知识,解决问题。这需要我们等待,因为学生的探究是缓慢的,有时会甚至是不能有所收获的,这时需要我们教师等会等待,等待孩子探究的过程,等待孩子从无到有的探索。
我在滑雪的时候,最大的体会就是停不下来。我刚开始学滑雪时没有请教练,看着别人滑雪,觉得很容易,不就是从山顶滑到山下吗?于是我穿上滑雪板,哧溜一下就滑下去了,结果我从山顶滑到山下,实际上是滚到山下,摔了很多个跟斗。我发现根本就不知道怎么停止、怎么保持平衡。最后我反复练习怎么在雪地上、斜坡上停下来。练了一个星期,我终于学会了在任何坡上停止、滑行、再停止。这个时候我就发现自己会滑雪了,就敢从山顶高速地往山坡下冲。因为我知道只要我想停,一转身就能停下来。只要你能停下来,你就不会撞上树、撞上石头、撞上人,你就不会被撞到。因此,只有知道如何停止的人,才知道如何高速前进。
我想学生的学习和成长也是一样的道理,需要等待,需要让学生独立学习,这需要我们教师放开臂膀,让孩子在自由轻松的课堂气氛中自由翱翔。
总之,魅力课堂需要我们教师不断实践,改变不合理的教法,重视学习,重视探究,重视学生的独立性。
魅力课堂读后感 篇14
在今年暑假期间,读了赵希斌老师的《魅力课堂:高效与有趣的教学》一书,从中深受启发,让我这个出入教师行业的新人在探寻课堂教学的道路上找到了方向,明白了学生需要的课堂是什么样子的。以下,就读《魅力课堂》一书做一感想。
《魅力课堂》一书分为两大部分:把握教学内容和把握教学形式。分别阐述了教师如何避免教学中的问题,把握好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作者从:高、思、实、正、通、引、问、比、动、趣十个方面展开,每一个方面不但有精辟的理论分析,更多地是把作者自己多年积累的宝贵经验借助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案例展现在读者面前,为广大教师答疑解惑。在书中行走,让我心中豁然开朗,明白了什么是好的教学,什么才是优质教学的本质特征?高效与有趣这个答案简单、清晰,但其内涵却极为丰富。
书中众多章节对我影响深远,比如《动》一章节指出“从做中学”是教育的基本原则,教学过程应该就是“做”的过程。也就是从活动中学,从经验中学,让学校里的知识的获得与生活过程中的活动联系起来。所以要让学生动起来!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动起来的条件——案例、任务、师生互动等,要突破传统式的教师单向传授的模式。而《趣》一章则指出学生为什么而学习?学生因什么能学习?一个极为重要的不可或缺的原因是有趣。当教学有“趣”时,学生的学习“欲罢不能”,这便是教学的最高境界。那么如何让课堂充满“蓬勃的生气”?如何让教学有趣?赵希斌老师借助案例向我们阐述了要做到让课堂有趣可以从乐趣、兴趣和情趣三个方面入手。时下有很多老师会认为如果要营造有趣的课堂,势必会影响到课堂的高效。其实有趣与高效并不是相悖的,而是相辅相成的。
当课堂教学趣味十足的时候,孩子们也便快乐十足,身为人民老师的自己也会倍感欣慰。非常喜欢赵希斌老师在前言中引用文化大师李敖说的话:“前进的理由只要一个,后退的理由却有一百个。许多人整天找一百个理由证明他不是懦夫,却从不用一个理由去证明他是一个勇士。”我虽然教学经验不多,但是,我愿意努力学习,充实自己,做教育系统的一位勇士,为高效的教学课堂突破自己,勇往直前!
希望在这本书的帮助下,让我的课堂变得更加有趣和高效。
魅力课堂读后感 篇15
在读了赵希斌老师的《魅力课堂》之后,深深感受到他在教育事业上的博大精深,他的高瞻远瞩和细致入微也能从书本中领略一二。书本从两个大块“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展开,既有理论的依据又有实例的佐证,恰到好处地为我们讲解了有趣而又高效的课堂。赵老师在第一章里面说到“高层次学科素养”,一流教学教素养,赵老师就是一个活教材,所以我在想做一个教师不难,但要做一个有教学素养的教师这条道路真的是任重而道远的。
作为一个数学教师,也时常感觉到肚子里的苦水越积越多,说不完学生的种种不是但也无可奈何,殊不知如果跳出抱怨的怪圈,从学生的客观情况以及相关理论入手好好地摸索与探究行之有效的方法,那么对于教师和学生都是有益的。比如针对部分学生记忆水平薄弱的特点,教师可以围绕以下几点作出相应的努力:(1)以理解为基础进行记忆。(2)在应用过程中进行记忆。(3)加强记忆的趣味性。在一年级上册的数学教材中要教授“数的合与分”,如果教师不是把分的结果用儿歌的形式让学生熟记,那么学生在记忆的时候肯定要碰到困难,但是运用儿歌就能朗朗上口,从而解决了难记忆的问题。再如在平时的教学中可能是机械地重复使教师没有那么多的耐心,觉得孩子怎么还是不会,其实他可能从根本上就没有理解所学的内容,因此教师当下要思考的是如何通过长期的教学活动提升学生的理解力,让学生能够将学习内容进行转化;让学生能够对学习内容进行解释;让学生能够形成推断。
课堂教学是一个双边活动过程,应营造一个宽松和谐、兴趣盎然的学习氛围。教与学必须有一个和谐课堂步骤,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步骤来实施素质教育,使学生学得积极主动,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达到有效教学,创设情境,形成问题,使学生愿学。情境的创设关键在于情,以情激境,以最好的境、最浓的情导入新课,形成问题。提出的问题要击中思维的燃点,这样不但能对全体学生的认知系统迅速唤醒,从而提高单位时间里的学习效率。学生因情境的巧妙刺激,学习热情激发起来,萌芽学习兴趣,认知系统开始运转。
所以为了做一个好教师,一个能被学生认同的好教师真是太不容易了,首先要把教室布置在教学环境中,这样学生才能进入专心的学习状态;在课堂上要建立民主与规范,既不能把课堂管死,又不能让课堂太活跃,影响了课堂纪律。但是课堂的学习行为规范必须要明确,要说到做到,然后还要对学生付出真诚的关爱。
高效是教学的目标,有趣是教学的过程,让我们都能做一个拥有爱心与智慧;方法和策略;素质和素养的优秀教师。
魅力课堂读后感 篇16
拿到《魅力课堂》这本书好久,但都一直搁置在我那简陋的办公桌一隅,直到学期末,领导布置开学后要交读后感,才悻悻然带回家。
说实话,毕业班工作比较繁忙,平日里甚少有时间静下心来读书。和这本《魅力课堂》的结缘,来自于领导的任务,但信手翻阅下来,却欲罢不能。
担任小学语文教师,已有7个年头,没有老教师的丰富经验,也没有青年教师的敢打敢拼,自己感觉进入了瓶颈状态。课堂有了自己一定的风格,但没有特色之处。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只是在机械的教学那几本语文书而已。
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当教学有“趣”时,学生的学习“欲罢不能”,这实在是教学的高境界。语文教育专家吕叔湘先生也曾说过:“有一个口号,叫做‘先生苦教,学生苦学’。都是苦,那怎么行?我们做事要感到有乐趣,如果不是精神愉悦,而是愁眉苦脸地在那儿教,愁眉苦脸地在那儿学,效果绝不会好,情绪不对嘛。”
那么如何让课堂充满“蓬勃的生气”?如何让教学有趣?如何让教学相长?如何让师生共同构建愉悦轻松的课堂呢?
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把内容给学生解释清楚,如何解释清楚呢?语文教学的内容有时艰深晦涩,单纯的照本宣科,学生学得乏味,教师教得吃力。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个人认为,应该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把艰深晦涩的问题趣味化,把束之高阁的问题生活化。
《魅力课堂》一书,告诉我适时的在课堂上运用“打比方”不单能把教学内容讲得透彻,而且能教得有趣,给课堂注入活力。受这一启发,开学初,我就在我的课堂上实验了一下。无论是低年级的孩子还是高年级的孩子,对于写话练习,往往到最后总是没有后引号。为了这个问题,总是苦口婆心地说:“怎么能有头无尾呢?”“好好检查,这是低级错误。”“考试的时候会扣分的。”诸如此类种种,但是学生该忘的时候还是忘。那天讲评作业的时候,还是有这一问题。而这回,我改变了以往口诀式的说教,我幽默了一回。“你们知道,今天早上,我为什么迟到了一会儿么?”大家摇摇头不明所以。我说:“那是因为啊,我那女儿早上上好厕所,要教我擦屁股。她还小不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要叫我收拾这个‘烂摊子’呢!”学生听了,哈哈大笑。我趁势说:“就好比有的同学写话总是有前引号,没有后引号,是一样的。你们也是不擦屁股的小孩吗?要让我来收拾这个‘烂摊子’吗?”学生听了,有一阵哄堂大笑,但不少人低下了头,看看自己的作业,有的立马动起了笔,还有的脸蛋红扑扑的,估计不好意思了。之后的作业订正,交上来,后引号漏掉的现象一下子少了不少。
这个比喻虽然有点不登大雅之堂,但是在学生笑过之后,他们会反思自我,掩卷沉思,牢记于心,能收到这样的教学效果,何乐而不为呢?
纵观全书,无论是怎样把握教学内容,还是怎样把握教学形式,都让我这个处于瓶颈期的青年教师豁然开朗,犹如新生,吾必在课堂实践中,不断学习、探索并实践,让课堂焕发真正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