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老地方 > 短文 > 读后感 > 正文

《怎样培养真正的人》读后感

2024/04/15读后感

老地方整理的《怎样培养真正的人》读后感(精选15篇),经小编精挑细选,希望大家喜欢。

《怎样培养真正的人》读后感 篇1

最近学校开展了阅读苏霍姆林斯基著作的读书活动,我也积极阅读了他的著作,特别是读完《怎样培养真正的人》后会对教育工作者的工作有了新的认知。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有爱的教育才是丰满的真正的教育。”教师不光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如何做人,尤其是能具有感受到别人的爱心或是痛苦的能力,进而才有可能把他培养成为一个真正的有爱心的人。如果我们的教育仅仅停留在讲课、听课、辅导、考试,从而忽视了学生情感的培养,那么我想我们的教育是可怕的、机械的,孩子们将成为冷冰冰的机器。

我是一名普通的小学教师,我们每天面对的都是个性迥异的孩子,因此我觉得自己肩上的责任很重。我们每天要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恰恰就需要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的“爱是教育的永恒的主题”这一理论。“爱的教育”要点点滴滴、时时刻刻融合在每一天与孩子的相处中去,教师要思考利用什么样的方式让孩子学到这些道理。比如用孩子喜欢的故事、儿歌、动画等浅显易懂的方式让孩子理解、学会关爱他人。让他们明白关爱他人是现代社会中人所必备的素质之一,只有真心的关心他人才能把自己融入到周围人中,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人与人之间需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学会帮助他人,也就学会了关爱自己。虽然他们不会明白这些大道理,但是小小的他们还是会在与老师、同伴的交往中学会“有爱”。

读了这本书后我对怎样更好的处理孩子的“问题”有了更深刻的认知,回想以前在面对孩子的问题时,有的处理就不是很好,看到作者写的各种例子,真是觉得苏霍姆林斯基是个很伟大的人,他把“爱”时刻揉碎在教育中。不管是表扬还是批评孩子都没有离开过“爱”这个字。我们班刘逸航同学经常不完成家庭作业,以前我总是批评他,但是效果并不理想,隔三差五还是不完成家庭作业。我想仅仅批评他是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的,要像苏霍姆林斯基说的那样,用满满的爱心和足够的耐心对其晓以利害,推心置腹的说明了不完成家庭作业、不认真学习的危害,而不是简单的训斥,这样他才能真正的感受到老师不是要批评他,而是真心想要帮助他,并表示对以往的问题不再追究。我相信,如果孩子真的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怀和爱护,他一定会有所改变,借此机会再全班表扬他,让全班同学向他学习,慢慢地他就会有进步了。苏霍姆林斯基给予我的教育启示真是让我受益匪浅。

苏霍姆林斯基给我们教育者很多的`建议,每一条都启示着我怎样作为一位合格的教育者,并要将它们铭记在心。他说:育人先育心。要像爱护珍宝一样爱护儿童对你的信任,这份信任就像一朵朵娇嫩的花儿,需要用心呵护。我们做教育的人,不管他是个多么“没有希望”和“不可救药”的困难学生,只要你用心观察,他也总有点滴的优点值得你去赞赏。而老师就是把点滴的优点发掘出来并放大孩子们就会因此受到鼓舞、增强自信。关心儿童的健康,是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使命,用爱来关心孩子,他们就会像花儿一样美丽绽放。

《怎样培养真正的人》读后感 篇2

最近学校开展了阅读苏霍姆林斯基著作的读书活动,我也积极阅读了他的著作,特别是读完《怎样培养真正的人》后会对教育工作者的工作有了新的认知。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有爱的教育才是丰满的真正的教育。”教师不光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如何做人,尤其是能具有感受到别人的爱心或是痛苦的能力,进而才有可能把他培养成为一个真正的有爱心的人。如果我们的教育仅仅停留在讲课、听课、辅导、考试,从而忽视了学生情感的培养,那么我想我们的教育是可怕的、机械的,孩子们将成为冷冰冰的机器。

我是一名普通的小学教师,我们每天面对的都是特色迥异的孩子,因此我觉得自己肩上的责任很重。我们每天要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恰恰就需要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的“爱是教育的永恒的主题”这一理论。“爱的教育”要点点滴滴、时时刻刻融合在每一天与孩子的相处中去,教师要思考利用什么样的方式让孩子学到这些道理。比如用孩子喜欢的故事、儿歌、动画等浅显易懂的方式让孩子理解、学会关爱他人。让他们明白关爱他人是现代社会中人所必备的素质之一,只有真心的关心他人才能把自己融入到周围人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人与人之间需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学会帮助他人,也就学会了关爱自己。虽然他们不会明白这些大道理,但是小小的他们还是会在与老师、同伴的.交往中学会“有爱”。

读了这本书后我对怎样更好的处理孩子的“问题”有了更深刻的认知,回想以前在面对孩子的问题时,有的处理就不是很好,看到作者写的各种例子,真是觉得苏霍姆林斯基是个很伟大的人,他把“爱”时刻揉碎在教育中。不管是表扬还是批评孩子都没有离开过“爱”这个字。我们班刘逸航同学经常不完成家庭作业,以前我总是批评他,但是效果并不理想,隔三差五还是不完成家庭作业。我想仅仅批评他是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的,要像苏霍姆林斯基说的那样,用满满的爱心和足够的耐心对其晓以利害,推心置腹的说明了不完成家庭作业、不认真学习的危害,而不是简单的训斥,这样他才能真正的感受到老师不是要批评他,而是真心想要帮助他,并表示对以往的问题不再追究。我相信,如果孩子真的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怀和爱护,他一定会有所改变,借此机会再全班表扬他,让全班同学向他学习,慢慢地他就会有进步了。苏霍姆林斯基给予我的教育启示真是让我受益匪浅。

苏霍姆林斯基给我们教育者很多的建议,每一条都启示着我怎样作为一位合格的教育者,并要将它们铭记在心。他说:育人先育心。要像爱护珍宝一样爱护儿童对你的信任,这份信任就像一朵朵娇嫩的花儿,需要积极呵护。我们做教育的人,不管他是个多么“没有希望”和“不可救药”的困难学生,只要你积极观察,他也总有点滴的优点值得你去赞赏。而老师就是把点滴的优点发掘出来并放大孩子们就会因此受到鼓舞、增强自信。关心儿童的健康,是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使命,用爱来关心孩子,他们就会像花儿一样美丽绽放。

《怎样培养真正的人》读后感 篇3

最近,我读了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晚年的封笔之作《怎样培养真正的人》。这本书凝聚着老人一生执着于教育的理论精髓和实践经验,读来耐人寻味。其中有一篇文章《怎样培养需要人的情感》读了触特别深刻。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人不可能单独一个人生活。一个人最大的幸福和欢乐就在于与他人交往。你的每一步、每一句话,你的每一个眼神,甚至你目光一闪或者一抬手,这一切都在别人的心目中留下反响。”

他还认为:“人的精神生活最精细的范围之一就是人对人信守义务。如果一个人在童年、少年、青年不愿意为他人的欢乐而奉献出自己精力的人,谈不上对信念和理想的忠诚。教育者的任务就在于使他的学生能在童年获得个人与他人深交之中的那种奉献的道德经验。”他指出:“道德教育的理想,就在于使小公民厌恶并不去跨越侮辱人格的那个界限。应该说,对他人的生活采取冷漠的态度,这对少年的纯洁心灵来说,如同娇弱的身体组织经受不住烧红的铁那样,是格格不入的。当儿童减轻某人的命运、遭遇、生活负担之后,会体验到一种幸福,只有在那时欢乐才会是童年变得高尚起来。

现在的孩子大都不懂奉献,只知道向别人索取,要求别人如何如何,自己却不为别人做什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地上有垃圾,没人主动捡起,扔进纸篓;公共汽车上没人主动为老人让座等。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教师不光要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更重要的是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要善于同孩子谈奉献,使他们养成奉献的习惯,这意味着首先要教会孩子观察生活、观察人们、观察你周围的一切,不仅要理解,还要用心灵去感受,使他们具有关心他人、疼爱他人、乐于奉献的,一个善良的人,一个高尚的人。

老师和孩子虽然天天在一起,似乎说的话很多,但是仔细想想,你一天中有多少语言是属于和孩子近距离沟通的语言,有哪些机会是留给孩子向你倾诉,又有多少时光向孩子诉说呢?因此,我在平时十分注重和孩子心灵和情感的沟通。

当我疲惫的时候,我会告诉孩子工作很辛苦,做教具和玩具,晚上加班装饰班级环境、双休日备课写文章;当我在教育幼儿按时入园时,对孩子说:“老师每天清晨在寒风中等待小朋友,你们觉得老师的身体会怎样?”让孩子想象在风中战栗的样子,于是我说:“如果你们疼爱老师请你们能按时入园,让老师在风中少吹一会儿,就是爱老师的一个行动。”当孩子犯错,老师批评教育时,我会说:“老师批评小朋友的时候心里很难受,但是你们犯错了,老师必须对你们严格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帮助你们,让你们成为好孩子!”渐渐地,孩子知道观察老师,替老师着想,下课后能主动围在老师身边这个帮你敲背、给你按摩,那个赶紧递上茶杯、做你想做的事……这些温暖关爱的举动会在你不经意间常常出现,我感动地对孩子说:“现在有些孩子已经成为老师的知心人,知道我想什么做什么,不要我说,就已经自觉地做了!

《怎样培养真正的人》读后感 篇4

教师培养着一批批祖国的栋梁,做一名优秀成功的教师,是每个年轻老师的梦想。老师需要不断学习。最近读了《怎样培养真正的人》一书,读完此书,深有感触,好的思想能受益一生。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古人亦说:"经师易求,人师难得。"道德以及自身素养,对教师来说,真是太重要了!教师的言谈举止可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促进学生思想的转变和行为的转化。教师在教学过程的一言一行都能形成强大的吸引力,学生以教师为榜样,模仿,学习,教师以身作则,才能得到学生才认可并尊敬,产生师生共鸣,才能共同进步。

学生们来自于不同的家庭,家庭成长环境不同。班级里面孩子们素质态度等方面存在差异性。然而,教师希望每个孩子都是优秀的,如果用同一个标准去衡量整个班级,对每个孩子都不公平。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最棒的,是佼佼者,希望让老师严管孩子,把孩子教好,我们应积极在"差生"身上发现优点,尊重他们,承认学生之间的差异性,给他们信心与和希望,一直鼓励他们,给他们自信和力量,不断告诉他们"你能行"!一个切实可行的教育方法才能让孩子感受进步和成功的快乐。

上好一堂课的先决条件是备课,因此我们应该认真备好每一节课,为满意的课堂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良好的备课也能促进学生的学习质量,活跃课堂气氛,划分好课堂时间,条理清晰让学生更容易明白。因此不断完善我们的课堂,让自己满意,家长放心,学生敬佩!课后的反思是必须的,因为这也是对自己在课堂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经验+反思=成长,原始的经验不断地修正,才会得到提炼、得到升华,自身能力才会不断提高,只有这样,经验才能得不断促进自己。除此之外,教师也要学生融洽的相处,全面了解孩子的思想及行为,从而更好的教育他们,让学生积极且愿意学习,这是我们教师一直在追求的一种境界,美国诗人爱默生说:"爱是我们最崇高的语言,几乎与上帝同义。"

想想自己更是如此,做事急于"抱佛脚"。有时为了一节公开课,花了大量的时间在网上和杂志上搜索着相关的图片和知识;有时为了写一片论文也是绞尽脑汁,趴在电脑前浪费时间。想起来真是可悲!我想这就是平时不学习,急来"抱佛脚"的后果。书中提到:"读书是节约老师时间有效的方法之一。读书不是为了应付,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试问,从古到今,哪位成功者不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呢?俗话说:"活到了,学到老",作为一名新时期的教师,我更应当主动地学习。因为只有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才能学会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才能赢得自身的发展,这是作一个‘真正的教师’所不可缺的"精神底子"。

爱的教育同时也是新教育幸福教育所提倡的,因此,对待学生,付出爱,我们一起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怎样培养真正的人》读后感 篇5

教师培养着一批批祖国的栋梁,做一名优秀成功的教师,是每个年轻老师的梦想。老师需要不断学习。最近读了《怎样培养真正的人》一书,读完此书,深有感触,好的思想能受益一生。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古人亦说:"经师易求,人师难得。"道德以及自身素养,对教师来说,真是太重要了!教师的言谈举止可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促进学生思想的转变和行为的转化。教师在教学过程的一言一行都能形成强大的吸引力,学生以教师为榜样,模仿,学习,教师以身作则,才能得到学生才认可并尊敬,产生师生共鸣,才能共同进步。

学生们来自于不同的家庭,家庭成长环境不同。班级里面孩子们素质态度等方面存在差异性。然而,教师希望每个孩子都是优秀的,如果用同一个标准去衡量整个班级,对每个孩子都不公平。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最棒的,是佼佼者,希望让老师严管孩子,把孩子教好,我们应积极在"差生"身上发现优点,尊重他们,承认学生之间的差异性,给他们信心与和希望,一直鼓励他们,给他们自信和力量,不断告诉他们"你能行"!一个切实可行的教育方法才能让孩子感受进步和成功的快乐。

上好一堂课的先决条件是备课,因此我们应该认真备好每一节课,为满意的课堂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良好的备课也能促进学生的学习质量,活跃课堂气氛,划分好课堂时间,条理清晰让学生更容易明白。因此不断完善我们的课堂,让自己满意,家长放心,学生敬佩!课后的反思是必须的,因为这也是对自己在课堂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经验+反思=成长,原始的经验不断地修正,才会得到提炼、得到升华,自身能力才会不断提高,只有这样,经验才能得不断促进自己。除此之外,教师也要学生融洽的相处,全面了解孩子的思想及行为,从而更好的教育他们,让学生积极且愿意学习,这是我们教师一直在追求的一种境界,美国诗人爱默生说:"爱是我们最崇高的语言,几乎与上帝同义。"

想想自己更是如此,做事急于"抱佛脚".有时为了一节公开课,花了大量的时间在网上和杂志上搜索着相关的图片和知识;有时为了写一片论文也是绞尽脑汁,趴在电脑前浪费时间。想起来真是可悲!我想这就是平时不学习,急来"抱佛脚"的后果。书中提到:"读书是节约老师时间有效的方法之一。读书不是为了应付,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试问,从古到今,哪位成功者不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呢?俗话说:"活到了,学到老",作为一名新时期的教师,我更应当主动地学习。因为只有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才能学会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才能赢得自身的发展,这是作一个‘真正的教师’所不可缺的"精神底子".

爱的教育同时也是新教育幸福教育所提倡的,因此,对待学生,付出爱,我们一起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怎样培养真正的人》读后感 篇6

今天,我读了苏霍姆林斯基《怎样培养真正的人》。其中明白一条是教师要培养学生的爱心,尤其是能具有感受到别人的爱心(或是痛苦)的能力,进而才有可能把他培养成为一个真正的有爱心的善良的人。

爱是教育的永恒的主题。韩军的人文主义精神,教育在线中的朱永新教授高举的爱的旗帜的新教育实验;李镇西的“走进心灵”的教育,似乎无不凝聚着爱的核心。

反思自己的成长经历,尤其是在多年的教育实践中,所奉行的不也是爱的惟一原则吗?

记得,我还是学生的时候,我就发誓成为一个善良的人。我要用我的善良感染周围的每一个人。那时候,我在学校住宿,在同寝室中,我的人缘很好。因为,我当时做人的准则就是:无论是谁,只要有事求我,我就必须答应他;既然求我肯定就有难处,我要帮助每一个有困难的人。那时,我家里也不富裕,我吃和穿都很节省,可是只要有同学跟我借钱,只要我兜里还有钱我就一定会借。渐渐地,我发现我眼中的世界似乎变了,每天我都会有无穷的快乐,每当我躺在床上要入睡的那一刻,我似乎都能感受到明天又是一个灿烂辉煌的日子。

再后来,我当了一名老师。在教育教学中,我首先教育孩子要学会关爱他人。关爱他人是现代社会中人所必备的素质之一,只有关心他人胜过关心自己的人,才能把我融入到使周围的人都快乐的大我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人与人之间需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相互提高。学会帮助他人,也就学会了关爱自己。我给他们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充分说明了关爱与合作对人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上帝到天堂和地狱去考察,发现天堂里的人同地狱里的人一样都是围着一口锅,拿着两米长的勺子喝着相同的肉汤。但是,天堂里的人却精神焕发,满面红光,地狱里的人却萎靡不振,面容憔悴,这是什么原因呢?原来,地狱里的人心中只有自己,手里拿着长勺子舀汤喝,勺柄太长,总是喝不上,而天堂里的`人则相反,他们的心中有他人,手拿长勺子舀汤第一口总是先喂他人,然后再被别人喂。由于有了先己后人和先人后己之别,于是也就有了天堂地狱之分。在和孩子们朝夕相处的日子里,我发现了,比我的世界更动人的孩子们的心灵世界,在那里如小石潭记中的潭水一样的清澈,在那里如桃花源记中的桃源一样的美丽;在那里像圣经里的天堂一样没有苦难只有关爱,在那里像佛教中的佛心一样没有憎恨只有善良。你爱他们,他们也爱你。

爱孩子们吧,即使他暂时不能理解你,终有一天,他会明白你的爱。爱是永恒的!为了你的学生总有一天如你爱他一样能去爱别人,为了这世上的人彼此之间都能互相关爱,请你爱你的学生吧!师爱是一种激励学生特色和谐发展的无可取代的教育力量。爱是阳光,能融化冰雪;爱是春雨,能滋生万物;爱是桥梁,能沟通师生的心灵。有了爱,师生之间就能以诚相见,心心相印,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

正如一首歌中唱到的:“爱别人就等于爱自己!”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当你培养出具有爱心的孩子,他就会对教师的爱很敏感,并以好心还好心;而教师的爱,最重要的是为了学生获得知识,若是学生懂得了这些,自发向上,成绩自然就好,成绩好了,那作为老师的你不也会更加快乐了吗?

《怎样培养真正的人》读后感 篇7

教师培养着一批批祖国的栋梁,做一名优秀成功的教师,是每个年轻老师的梦想。老师需要不断学习。最近读了《怎样培养真正的人》一书,读完此书,深有感触,好的思想能受益一生。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古人亦说:"经师易求,人师难得。"道德以及自身素养,对教师来说,真是太重要了!教师的言谈举止可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促进学生思想的转变和行为的转化。教师在教学过程的一言一行都能形成强大的吸引力,学生以教师为榜样,模仿,学习,教师以身作则,才能得到学生才认可并尊敬,产生师生共鸣,才能共同进步。

学生们来自于不同的家庭,家庭成长环境不同。班级里面孩子们素质态度等方面存在差异性。然而,教师希望每个孩子都是优秀的,如果用同一个标准去衡量整个班级,对每个孩子都不公平。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最棒的,是佼佼者,希望让老师严管孩子,把孩子教好,我们应积极在"差生"身上发现优点,尊重他们,承认学生之间的差异性,给他们信心与和希望,一直鼓励他们,给他们自信和力量,不断告诉他们"你能行"!一个切实可行的教育方法才能让孩子感受进步和成功的快乐。

上好一堂课的先决条件是备课,因此我们应该认真备好每一节课,为满意的课堂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良好的备课也能促进学生的学习质量,活跃课堂气氛,划分好课堂时间,条理清晰让学生更容易明白。因此不断完善我们的课堂,让自己满意,家长放心,学生敬佩!课后的反思是必须的,因为这也是对自己在课堂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经验+反思=成长,原始的经验不断地修正,才会得到提炼、得到升华,自身能力才会不断提高,只有这样,经验才能得不断促进自己。除此之外,教师也要学生融洽的相处,全面了解孩子的思想及行为,从而更好的教育他们,让学生积极且愿意学习,这是我们教师一直在追求的一种境界,美国诗人爱默生说:"爱是我们最崇高的语言,几乎与上帝同义。"

想想自己更是如此,做事急于"抱佛脚"。有时为了一节公开课,花了大量的时间在网上和杂志上搜索着相关的图片和知识;有时为了写一片论文也是绞尽脑汁,趴在电脑前浪费时间。想起来真是可悲!我想这就是平时不学习,急来"抱佛脚"的后果。书中提到:"读书是节约老师时间有效的方法之一。读书不是为了应付,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试问,从古到今,哪位成功者不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呢?俗话说:"活到了,学到老",作为一名新时期的教师,我更应当主动地学习。因为只有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才能学会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才能赢得自身的发展,这是作一个‘真正的教师’所不可缺的"精神底子"。

爱的教育同时也是新教育幸福教育所提倡的,因此,对待学生,付出爱,我们一起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怎样培养真正的人》读后感 篇8

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怎样培养真正的人》一书,感触很深、启发很大。书中有很多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学中亲身经历的生动故事,娓娓道来,它让我明白我们教育的对象是“人”。那么,什么是真正的人呢?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真正的人,是具有和谐的、多方面精神生活的人。我们怎样把学生培养成真正的人呢?就是教育者在教学中让孩子在各方面得到和谐的发展。而要达到这种和谐发展的前提条件,就是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关怀、爱护每一个生命个体。

他在讲述小女孩卓亚的故事时一语中的地说到:“如果孩子没有生活的欢乐,任何时候也不会觉得天空是蔚蓝色的。”教育应当珍惜孩子享受欢乐和幸福的时刻。于是,我想到了我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曾遇到过的一些棘手的问题,比如说,学生老是不带书本、老是拖欠作业,上课不认真听,经常影响别人,分析过的作业仍然错在那里,和同学吵架惹是生非。任我们怎么摆道理、讲事实,都收效甚微。针对这些“问题学生”,我一度认为是无药可救,不报希望了。但作者的一句话“要时刻记住自己曾经也是个孩子”激醒了我。是啊!我们曾经也是个孩子,谁没有说错话,做错事的时候呢?我们常常觉得孩子所犯的错误是那么的恶劣和不可理解。于是,我们总是表现出不满和愤怒,采用训斥和惩罚,而少了一份仁爱和宽容。实际上我们仔细想一想:任何人,不管他是伟人还是凡人,都是从犯错误和不断改正错误中成长起来的。学生的一点过失和错误为什么不能够得到老师的理解和宽容呢?我们总是说如今的孩子越来越难教育了,可我们回过头来想一想,我们的教育方式不正使孩子缺少一种能震撼他们心灵的力量吗?所以对我们教师而言,宽容是一种境界,更是一种智慧;宽容是一种充满温情和期待的爱。我们应当善于利用它去启迪孩子的心扉。

我们要有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我们不但要关注教育的结果,更要关注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孩子的发展情况。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的那样:当你培养出具有爱心的孩子,他就会对教师的爱很敏感,并以好心还好心;而教师的爱,最重要的是为了学生获得知识,若是学生懂得了这些,自发向上,成绩自然就好,成绩好了,那作为老师的你不也会更加快乐了吗?

《怎样培养真正的人》读后感 篇9

最近,我读了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晚年的封笔之作《怎样培养真正的人》。这本书凝聚着老人一生执着于教育的理论精髓和实践经验,读来耐人寻味。其中有一篇文章《怎样培养需要人的情感》读后感触特别深刻。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人不可能单独一个人生活。一个人最大的幸福和欢乐就在于与他人交往。你的每一步、每一句话,你的每一个眼神,甚至你目光一闪或者一抬手,这一切都在别人的心目中留下反响。”

他还认为:“人的精神生活最精细的范围之一就是人对人信守义务。如果一个人在童年、少年、青年不愿意为他人的欢乐而奉献出自己精力的人,谈不上对信念和理想的忠诚。教育者的任务就在于使他的学生能在童年获得个人与他人深交之中的那种奉献的道德经验。”他指出:“道德教育的理想,就在于使小公民厌恶并不去跨越侮辱人格的那个界限。应该说,对他人的生活采取冷漠的态度,这对少年的纯洁心灵来说,如同娇弱的身体组织经受不住烧红的铁那样,是格格不入的。当儿童减轻某人的命运、遭遇、生活负担之后,会体验到一种幸福,只有在那时欢乐才会是童年变得高尚起来。

现在的孩子大都不懂奉献,只知道向别人索取,要求别人如何如何,自己却不为别人做什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地上有垃圾,没人主动捡起,扔进纸篓;公共汽车上没人主动为老人让座等等。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教师不光要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更重要的是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要善于同孩子谈奉献,使他们养成奉献的习惯,这意味着首先要教会孩子观察生活、观察人们、观察你周围的一切,不仅要理解,还要用心灵去感受,使他们具有关心他人、疼爱他人、乐于奉献的,一个善良的人,一个高尚的人。

老师和孩子虽然天天在一起,似乎说的话很多,但是仔细想想,你一天中有多少语言是属于和孩子近距离沟通的语言,有哪些机会是留给孩子向你倾诉,又有多少时光向孩子诉说呢?因此,我在平时十分注重和孩子心灵和情感的沟通。当我疲惫的时候,我会告诉孩子工作很辛苦,做教具和玩具,晚上加班装饰班级环境、双休日备课写文章;当我在教育幼儿按时入园时,对孩子说:“老师每天清晨在寒风中等待小朋友,你们觉得老师的身体会怎样?”让孩子想象在风中战栗的样子,于是我说:“如果你们疼爱老师请你们能按时入园,让老师在风中少吹一会儿,就是爱老师的一个行动。”当孩子犯错,老师批评教育时,我会说:“老师批评小朋友的时候心里很难受,但是你们犯错了,老师必须对你们严格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帮助你们,让你们成为好孩子!”渐渐地,孩子知道观察老师,替老师着想,下课后能主动围在老师身边这个帮你敲背、给你按摩,那个赶紧递上茶杯、做你想做的事……这些温暖关爱的举动会在你不经意间常常出现,我感动地对孩子说:“现在有些孩子已经成为老师的知心人,知道我想什么做什么,不要我说,就已经自觉地做了!

《怎样培养真正的人》读后感 篇10

苏霍姆林斯基《怎样培养真正的人》,其中有一篇文章《爱学生就等于爱自己》,读后,颇有感触,教师不光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做人,尤其是能具有感受到别人的爱心(或是痛苦)的能力,进而才有可能把他培养成为一个真正的有爱心的善良的人。如果我们的教育仅仅停留在讲课,听课,辅导,考试,选拔,从而忽视了学生情感的培养,那么,我想我们的教育是可怕的,机械的。爱是教育的永恒的主题。有爱的教育才是丰满的真正的教育,韩军的人文主义精神,教育在线中的朱永新教授高举的爱的旗帜的新教育实验;李镇西的走进心灵的教育,似乎无不凝聚着爱的核心,在留意身边的每一位优秀的教师的课堂,无不透漏着一个爱字,在爱的教育中,孩子们快乐的成长着。我想,一个真正的人也就是在这个爱的环境中培养出来的。缺少爱的教育,结果是无法想象的。从教以来,我能时刻感受的爱在教育这个领域里的重要性,尤其教育对象面对的是未成年的儿童,更需要我们付出爱心。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当你培养出具有爱心的孩子,他就会对教师的'爱很敏感,并以好心还好心;而教师的爱,最重要的是为了学生获得知识,若是学生懂得了这些,自发向上,成绩自然就好,成绩好了,那么,作为老师的我们也会感到更加快乐。,期待着爱的气息包围着每一个学生,期待着爱的教育布满整个校园,期待着我们的世界成长起来的都是真真正正的人。

作为教师,每一言一行都在深深的影响着下面的每一个学生。只要我们在教育中真心的付出了我们的爱,我想收获的定是爱的果实和未来社会真正的人。作为一名老师。在和孩子们朝夕相处的日子里,我发现了,比我的世界更动人的是孩子们的心灵世界,在那里如小石潭记中的潭水一样的清澈,在那里如桃花源记中的桃源一样的美丽;在那里像圣经里的天堂一样没有苦难只有关爱,在那里像佛教中的佛心一样没有憎恨只有善良。你爱他们,他们也爱你。爱是永恒的!为了你的学生总有一天如你爱他一样能去爱别人,为了这世上的人彼此之间都能互相关爱,请你爱你的学生吧!因为爱他们也就是爱自己。

《怎样培养真正的人》读后感 篇11

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怎样培养真正的人》一书,感触很深、启发很大。书中有很多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学中亲身经历的生动故事,娓娓道来,它让我明白我们教育的对象是“人”。那么,什么是真正的人呢?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真正的人,是具有和谐的、多方面精神生活的人。我们怎样把学生培养成真正的人呢?就是教育者在教学中让孩子在各方面得到和谐的发展。而要达到这种和谐发展的前提条件,就是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关怀、爱护每一个生命个体。

他在讲述小女孩卓亚的故事时一语中的地说到:“如果孩子没有生活的欢乐,任何时候也不会觉得天空是蔚蓝色的。”教育应当珍惜孩子享受欢乐和幸福的时刻。于是,我想到了我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曾遇到过的一些棘手的问题,比如说,学生老是不带书本、老是拖欠作业,上课不认真听,经常影响别人,分析过的作业仍然错在那里,和同学吵架惹是生非。任我们怎么摆道理、讲事实,都收效甚微。针对这些“问题学生”,我一度认为是无药可救,不报希望了。但作者的一句话“要时刻记住自己曾经也是个孩子”激醒了我。是啊!我们曾经也是个孩子,谁没有说错话,做错事的时候呢?

我们常常觉得孩子所犯的错误是那么的恶劣和不可理解。于是,我们总是表现出不满和愤怒,采用训斥和惩罚,而少了一份仁爱和宽容。实际上我们仔细想一想:任何人,不管他是伟人还是凡人,都是从犯错误和不断改正错误中成长起来的。学生的一点过失和错误为什么不能够得到老师的理解和宽容呢?我们总是说如今的孩子越来越难教育了,可我们回过头来想一想,我们的教育方式不正使孩子缺少一种能震撼他们心灵的力量吗?所以对我们教师而言,宽容是一种境界,更是一种智慧;宽容是一种充满温情和期待的爱。我们应当善于利用它去启迪孩子的心扉。

我们要有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我们不但要关注教育的结果,更要关注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孩子的发展情况。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的那样:当你培养出具有爱心的孩子,他就会对教师的爱很敏感,并以好心还好心;而教师的爱,最重要的是为了学生获得知识,若是学生懂得了这些,自发向上,成绩自然就好,成绩好了,那作为老师的你不也会更加快乐了吗?

《怎样培养真正的人》读后感 篇12

教师培养着一批批祖国的栋梁,做一名优秀成功的教师,是每个年轻老师的梦想。老师需要不断学习。最近读了《怎样培养真正的人》一书,读完此书,深有感触,好的思想能受益一生。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古人亦说:"经师易求,人师难得。"道德以及自身素养,对教师来说,真是太重要了!教师的言谈举止可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促进学生思想的转变和行为的转化。教师在教学过程的一言一行都能形成强大的吸引力,学生以教师为榜样,模仿,学习,教师以身作则,才能得到学生才认可并尊敬,产生师生共鸣,才能共同进步。

学生们来自于不同的家庭,家庭成长环境不同。班级里面孩子们素质态度等方面存在差异性。然而,教师希望每个孩子都是优秀的,如果用同一个标准去衡量整个班级,对每个孩子都不公平。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最棒的,是佼佼者,希望让老师严管孩子,把孩子教好,我们应积极在"差生"身上发现优点,尊重他们,承认学生之间的差异性,给他们信心与和希望,一直鼓励他们,给他们自信和力量,不断告诉他们"你能行"!一个切实可行的教育方法才能让孩子感受进步和成功的快乐。

上好一堂课的先决条件是备课,因此我们应该认真备好每一节课,为满意的课堂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良好的备课也能促进学生的学习质量,活跃课堂气氛,划分好课堂时间,条理清晰让学生更容易明白。因此不断完善我们的课堂,让自己满意,家长放心,学生敬佩!课后的反思是必须的,因为这也是对自己在课堂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经验+反思=成长,原始的经验不断地修正,才会得到提炼、得到升华,自身能力才会不断提高,只有这样,经验才能得不断促进自己。除此之外,教师也要学生融洽的相处,全面了解孩子的思想及行为,从而更好的'教育他们,让学生积极且愿意学习,这是我们教师一直在追求的一种境界,美国诗人爱默生说:"爱是我们最崇高的语言,几乎与上帝同义。"

想想自己更是如此,做事急于"抱佛脚".有时为了一节公开课,花了大量的时间在网上和杂志上搜索着相关的图片和知识;有时为了写一片论文也是绞尽脑汁,趴在电脑前浪费时间。想起来真是可悲!我想这就是平时不学习,急来"抱佛脚"的后果。书中提到:"读书是节约老师时间有效的方法之一。读书不是为了应付,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试问,从古到今,哪位成功者不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呢?俗话说:"活到了,学到老",作为一名新时期的教师,我更应当主动地学习。因为只有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才能学会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才能赢得自身的发展,这是作一个‘真正的教师’所不可缺的"精神底子".

爱的教育同时也是新教育幸福教育所提倡的,因此,对待学生,付出爱,我们一起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怎样培养真正的人》读后感 篇13

今天,我读了苏霍姆林斯基《怎样培养真正的人》。其中明白一条是教师要培养学生的爱心,尤其是能具有感受到别人的爱心(或是痛苦)的能力,进而才有可能把他培养成为一个真正的有爱心的善良的人。

爱是教育的永恒的主题。韩军的人文主义精神,教育在线中的朱永新教授高举的爱的旗帜的新教育实验;李镇西的“走进心灵”的教育,似乎无不凝聚着爱的核心。

反思自我的成长经历,尤其是在多年的教育实践中,所奉行的不也是爱的惟一原则吗?

记得,我还是学生的时候,我就发誓成为一个善良的人。我要用我的善良感染周围的每一个人。那时候,我在学校住宿,在同寝室中,我的人缘很好。因为,我当时做人的准则就是:无论是谁,只要有事求我,我就必须答应他;既然求我肯定就有难处,我要帮助每一个有困难的人。那时,我家里也不富裕,我吃和穿都很节省,可是只要有同学跟我借钱,只要我兜里还有钱我就一定会借。渐渐地,我发现我眼中的世界似乎变了,每天我都会有无穷的快乐,每当我躺在床上要入睡的那一刻,我似乎都能感受到明天又是一个灿烂辉煌的日子。

再后来,我当了一名老师。在教育教学中,我首先教育孩子要学会关爱他人。关爱他人是现代社会中人所必备的素质之一,只有关心他人胜过关心自己的人,才能把我融入到使周围的人都快乐的大我之中,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人与人之间需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相互提高。学会帮助他人,也就学会了关爱自己。我给他们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充分说明了关爱与合作对人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上帝到天堂和地狱去考察,发现天堂里的人同地狱里的人一样都是围着一口锅,拿着两米长的勺子喝着相同的肉汤。但是,天堂里的人却精神焕发,满面红光,地狱里的人却萎靡不振,面容憔悴,这是什么原因呢?

原来,地狱里的人心中只有自己,手里拿着长勺子舀汤喝,勺柄太长,总是喝不上,而天堂里的人则相反,他们的心中有他人,手拿长勺子舀汤第一口总是先喂他人,然后再被别人喂。由于有了先己后人和先人后己之别,于是也就有了天堂地狱之分。在和孩子们朝夕相处的日子里,我发现了,比我的世界更动人的孩子们的心灵世界,在那里如小石潭记中的潭水一样的清澈,在那里如桃花源记中的桃源一样的美丽;在那里像圣经里的天堂一样没有苦难只有关爱,在那里像佛教中的佛心一样没有憎恨只有善良。你爱他们,他们也爱你。

爱孩子们吧,即使他暂时不能理解你,终有一天,他会明白你的爱。爱是永恒的!为了你的学生总有一天如你爱他一样能去爱别人,为了这世上的人彼此之间都能互相关爱,请你爱你的学生吧!师爱是一种激励学生个性和谐发展的无可取代的教育力量。爱是阳光,能融化冰雪;爱是春雨,能滋生万物;爱是桥梁,能沟通师生的心灵。有了爱,师生之间就能以诚相见,心心相印,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

正如一首歌中唱到的:“爱别人就等于爱自己!”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当你培养出具有爱心的孩子,他就会对教师的爱很敏感,并以好心还好心;而教师的爱,最重要的是为了学生获得知识,若是学生懂得了这些,自发向上,成绩自然就好,成绩好了,那作为老师的你不也会更加快乐了吗?

《怎样培养真正的人》读后感 篇14

教师培养着一批批祖国的栋梁,做一名优秀成功的教师,是每个年轻老师的梦想。老师需要不断学习。最近读了《怎样培养真正的人》一书,读完此书,深有感触,好的思想能受益一生。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古人亦说:"经师易求,人师难得。"道德以及自身素养,对教师来说,真是太重要了!教师的言谈举止可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促进学生思想的转变和行为的转化。教师在教学过程的一言一行都能形成强大的吸引力,学生以教师为榜样,模仿,学习,教师以身作则,才能得到学生才认可并尊敬,产生师生共鸣,才能共同进步。

学生们来自于不同的家庭,家庭成长环境不同。班级里面孩子们素质态度等方面存在差异性。然而,教师希望每个孩子都是优秀的,如果用同一个标准去衡量整个班级,对每个孩子都不公平。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最棒的,是佼佼者,希望让老师严管孩子,把孩子教好,我们应积极在"差生"身上发现优点,尊重他们,承认学生之间的差异性,给他们信心与和希望,一直鼓励他们,给他们自信和力量,不断告诉他们"你能行"!一个切实可行的教育方法才能让孩子感受进步和成功的快乐。

上好一堂课的先决条件是备课,因此我们应该认真备好每一节课,为满意的课堂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良好的备课也能促进学生的学习质量,活跃课堂气氛,划分好课堂时间,条理清晰让学生更容易明白。因此不断完善我们的课堂,让自己满意,家长放心,学生敬佩!课后的反思是必须的,因为这也是对自己在课堂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经验+反思=成长,原始的经验不断地修正,才会得到提炼、得到升华,自身能力才会不断提高,只有这样,经验才能得不断促进自己。除此之外,教师也要学生融洽的相处,全面了解孩子的思想及行为,从而更好的教育他们,让学生积极且愿意学习,这是我们教师一直在追求的一种境界,美国诗人爱默生说:"爱是我们最崇高的语言,几乎与上帝同义。"

想想自己更是如此,做事急于"抱佛脚".有时为了一节公开课,花了大量的时间在网上和杂志上搜索着相关的图片和知识;有时为了写一片论文也是绞尽脑汁,趴在电脑前浪费时间。想起来真是可悲!我想这就是平时不学习,急来"抱佛脚"的后果。书中提到:"读书是节约老师时间有效的方法之一。读书不是为了应付,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试问,从古到今,哪位成功者不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呢?俗话说:"活到了,学到老",作为一名新时期的教师,我更应当主动地学习。因为只有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才能学会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才能赢得自身的发展,这是作一个‘真正的教师’所不可缺的"精神底子"。

爱的教育同时也是新教育幸福教育所提倡的,因此,对待学生,付出爱,我们一起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怎样培养真正的人》读后感 篇15

最近,我读了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晚年的封笔之作《怎样培养真正的人》。这本书凝聚着老人一生执着于教育的理论精髓和实践经验,读来耐人寻味。其中有一篇文章《怎样培养需要人的情感》读后感触特别深刻。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人不可能单独一个人生活。一个人最大的幸福和欢乐就在于与他人交往。你的每一步、每一句话,你的每一个眼神,甚至你目光一闪或者一抬手,这一切都在别人的心目中留下反响。”

他还认为:“人的精神生活最精细的范围之一就是人对人信守义务。如果一个人在童年、少年、青年不愿意为他人的欢乐而奉献出自己精力的.人,谈不上对信念和理想的忠诚。教育者的任务就在于使他的学生能在童年获得个人与他人深交之中的那种奉献的道德经验。”他指出:“道德教育的理想,就在于使小公民厌恶并不去跨越侮辱人格的那个界限。应该说,对他人的生活采取冷漠的态度,这对少年的纯洁心灵来说,如同娇弱的身体组织经受不住烧红的铁那样,是格格不入的。当儿童减轻某人的命运、遭遇、生活负担之后,会体验到一种幸福,只有在那时欢乐才会是童年变得高尚起来。

现在的孩子大都不懂奉献,只知道向别人索取,要求别人如何如何,自己却不为别人做什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地上有垃圾,没人主动捡起,扔进纸篓;公共汽车上没人主动为老人让座等等。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教师不光要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更重要的是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要善于同孩子谈奉献,使他们养成奉献的习惯,这意味着首先要教会孩子观察生活、观察人们、观察你周围的一切,不仅要理解,还要用心灵去感受,使他们具有关心他人、疼爱他人、乐于奉献的,一个善良的人,一个高尚的人。

老师和孩子虽然天天在一起,似乎说的话很多,但是仔细想想,你一天中有多少语言是属于和孩子近距离沟通的语言,有哪些机会是留给孩子向你倾诉,又有多少时光向孩子诉说呢?因此,我在平时十分注重和孩子心灵和情感的沟通。当我疲惫的时候,我会告诉孩子工作很辛苦,做教具和玩具,晚上加班装饰班级环境、双休日备课写文章;当我在教育幼儿按时入园时,对孩子说:“老师每天清晨在寒风中等待小朋友,你们觉得老师的身体会怎样?”让孩子想象在风中战栗的样子,于是我说:“如果你们疼爱老师请你们能按时入园,让老师在风中少吹一会儿,就是爱老师的一个行动。”当孩子犯错,老师批评教育时,我会说:“老师批评小朋友的时候心里很难受,但是你们犯错了,老师必须对你们严格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帮助你们,让你们成为好孩子!”渐渐地,孩子知道观察老师,替老师着想,下课后能主动围在老师身边这个帮你敲背、给你按摩,那个赶紧递上茶杯、做你想做的事……这些温暖关爱的举动会在你不经意间常常出现,我感动地对孩子说:“现在有些孩子已经成为老师的知心人,知道我想什么做什么,不要我说,就已经自觉地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