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二年级日记
老地方整理的数学二年级日记(精选4篇),经小编精挑细选,希望大家喜欢。
数学二年级日记 篇1
今天,我偶然地在一本书上见到了这样不可思议的数据:“一张厚度为0、01厘米的纸对折30次之后的厚度竟然比珠穆朗玛峰还要高呢?”
这个数据无论怎么听都觉得太“荒唐”了一点。毕竟是一张薄薄的纸,通过对折真能超过珠穆朗玛峰吗?但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都有可能发生,所以只有通过计算,这一切的谜底才能揭晓。
随即,我便把0·01厘米连续乘以2,一共30次,得到10737418·24厘米。接着,我又把珠穆朗玛峰的高度8848·13米转化为884813厘米,通过比较,很明显能够看出对折30次之后的纸张的厚度的确胜过了珠穆朗玛峰的高度,而且还是后者的10多倍。
其实,像这样的惊人的数据在平常的生活中处处存数学在,只要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数学二年级日记 篇2
上个星期,我们学习了分数。分数有分子、分母和分数线,比如:1/3,3是分母,1是分子,中间一横是分数线。
活中有很多地方都要用到分数,比如:一本书有三十页,每一页是一本书的1/30。分数还可以用来加减呢!比如:二分之一加二分之一等于二分之二,也就是1。为什么会这样呢?如果一个饼把它平均分成两份,每份就是这个饼的1/2,再把这两份拼起来,就是有2个1/2,刚好是一个饼。分数在加减时,如果分母都是一样的,就不管分母,把分子相加就可以了。而2/2的分子和分母都一样,就是1了。
我还学会了比分数的大小,老师教了我们口诀:分子相同比分母,分母大的分数小,分母小的分数大;分母相同比分子,分子大的分数大,分子小的分数小。
老师还提醒我们,写分数时,一般先写分数线,表示平均分的`意思,再写分母,最后写分子。
猜你喜欢1:五年级数学老师日记
高高的个子,健壮的身体,一头乌黑的头发,这便是我们的数学老师。
我们的数学老师是我班公认的最牛老师,牛在哪儿呢?让我给大家讲一讲吧!牛气之一:绘画能力高超。有一天,我们的数学老师讲圆形,他说:“圆形一般都是标准的圆……。”说完他之后的行动叫我们眼睛都直了!只见,他不用圆规,用胳膊肘当中心点,让粉笔画出了一个标准的圆形,顿时,我们的心里都冒出了一个念头:这个老师可真不简单。
牛气之二:感官十分敏锐。在前几天,我的同桌趁老师用黑板讲解知识的时候,居然在抽屉里偷偷的写起了英语作业。这时数学老师猛然一回头,发现了我的同桌,用目光把同桌锁定了。可同桌丝毫没有察觉,还笑了出声,整个教室静悄悄的,同桌才感觉到不对,抬起头来一看,老师用严厉的眼瞪着他,吓得同桌立马坐好,规规矩矩的听课。
牛气之三:变脸特快。一天,老师和蔼地为我们讲着课,可有一个同学不知好歹,趁那老师心情好,在桌下搞小动作。老师一看沉下脸去,一脸严肃地盯着他。让我们都不禁打了一个寒颤。好了,这就是我们的数学老师,一个牛气冲天的老师,你喜欢他吗?
猜你喜欢2:四年级数学日记
今天早晨,我们上了一堂有趣的奥数课。“叮叮叮……”老师满面春风的走进教室。教室里顿时安静下来。老师对我们说:“我先考你们一道题:两个整数相除得商是12,余数是26,被除数、除数、商余数的跟等于454,除数是多少?我在读一遍,两个……”。我拿到题目后,心想:这道题被除数是多少都没有怎么求除数呢?但回忆起老师常说画线段图是解应用题的法宝。我为何不试一试呢?于是,我便开始画图:先把除数做为倍数,被除数是除数的几倍多26,再画商跟余数。哦,原来是跟倍问题。算式是:(454—12—26—26)÷(12+1)=390÷13=30。
我想:我们学过了用x计算的方法。我先把文字的算式写出来。除数×商+余数+除数+商+余数=454,然后再把除数设成X,算式为:X×12+26+X+12+26=454。我先把12跟26先减掉后就剩下被除数跟除数,然后因为被除数里有个余数。我就再减掉26,这样被除数÷除数就等于12。除数是30。用算式表示,就是:X×12+26+X+26+12=454
X=(454—12—26—26)÷(12+1)
X=390÷30
X=30…………除数
我把两种方法一口气说完。大家都向我投来赞许的目光。
我心里乐滋滋的。这堂课真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