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老地方 > 短文 > 经典文章 > 正文

旧书日记

2024/04/17经典文章

老地方整理的旧书日记(精选7篇),经小编精挑细选,希望大家喜欢。

旧书日记 篇1

循着一张张泛黄的书页,回望金色沙滩上银铃般渐去渐远的一串串脚印,任凭旧书的海浪时涨时退,沾湿我的裙摆,浸润我的眼角……

“蒲公英,开黄花,风儿来给它理发”,看着这本早已没了封皮的儿歌书,儿时的声音渐渐回想在耳畔。小时候每隔几个月妈妈就要带我去外地看望爸爸,几个小时的车程往往会使小小的我烦躁,每每闹脾气的时候,妈妈总会拿出这本儿歌书和我一起唱儿歌。她那温柔的音韵总会让我安静下来。总觉得她就是风妈妈,带着我这朵小小的蒲公英飘向远方的爸爸。旧书是残缺的,而它记下的爱的旋律却是完满的。

“狗的猫腻”“三克油”“有啊维阿康姆”,念着这些“专业术语”我不禁“噗嗤”一笑。这些极似小品术语的专业英文术语,惟我独创。遥想此书当年因我智慧的结晶红遍大江南北,也为那个将英语书当做天书的时光增添了无数欢笑。再翻开那花花绿绿的初中英语书,不禁惊叹。与里面的插图相比这花书皮只能用朴素来形容。旧书上小人的哭脸被改成了笑脸,笑脸被改成了哭脸,他们的哭笑都由我的阴晴而定。给他戴一副眼镜,更文雅;给她添一把太阳伞,千万别晒黑了;把这个人的头发剃短点,咦?怎么这么眼熟?——这不是朱黄吗?这张无心插柳的朱黄肖像画无疑引起了“真假朱黄”的纷争。甚至有一回老师叫他去照年级前一百名相片时,他说懒得去,叫我把书上的那幅肖像贴在光荣榜上……旧书上每一幅插图都有我彩笔的痕迹,每一个人物的装束都凝聚了我的.灵感,这些笔触真像那位给蒙娜丽莎添上两撇胡子的艺术家,每一笔色彩都是缓缓流去的笔上流年……

静静躺在书架顶层的,是我的故友,我们只在青灯黄烛下交谈。那枯黄干燥的书页,是同三毛静静躺在书架顶层的,是我的故友,我们只在青灯黄烛下交谈。那枯黄干燥的书页,是同三毛穿过小镇阿雍,被撒哈拉的热风吹焦的;那微微模糊的字迹,是同余秋雨苦旅文化,被敦煌飞天浸湿的;那泛着银光的波浪线,是和毕淑敏驻扎西北,被昆仑的冰雪覆盖的……每一本旧书,都是一位故友,越久越深;每一本旧书,都是一坛老酒,愈陈愈香……

合上一张张泛黄的书页,不在回望金色沙滩上银铃般渐去渐远的一串串脚印,任凭旧书的海浪亲吻我的脚丫,抚慰我的心田……

旧书日记 篇2

我现在喜欢看书,非常喜欢看书,但条件一定是旧书。

哈哈,你说我有病?破烂不堪的书有什么看头?

告诉你一个秘密,破书、旧书治病。

记得我刚读小学的时候,也不知为啥,不管老爸、老妈买多漂亮的书,只要放在我面前,我就头痛。医生诊断是:厌书症。

我对书过敏,别人说是墨香味,我嗅到却要呕吐。当我被关进书房的时候,居然没有嗅到“墨香味”,而是淡淡的“霉香味”。

东瞅瞅,西瞧瞧,忽然,一本极为破旧的书被打开,只见红光一闪,眼前出现一幢雕龙画凤的房子。在雕花的栏杆上坐着一个白脸帅小伙子,他的身后站着几个丫环,那丫环们都是白皮嫩肉,瓜子脸、高鼻梁、小嘴巴,真是人见人爱的绝色美女。那小伙子帅更是呆啦,站在绝色美女中都显出鸡中凤凰的仪态。

我最喜欢漂亮的明星帅哥,我猜想一定是来到了什么电视片的拍摄现场。不过,这里面怎么没有一个我认识的明星呢?不是吹牛,书我是不读的,但电影、电视大小明星没有我不认识的。不然,我怎么被哥们、姐们奉为“铁杆追星族”?

我找帅哥打个招呼:“嘿,你们是在拍电视剧吗?”

帅哥目瞪口呆地望着我:“何谓拍电视剧?”

晕!连拍电视剧都不知道,太老土了吧。

“嘿,你是咋样进来的?”一位老妈妈走到我面前:“我们这儿可是贾府。”

贾府?乖乖,难道我进了《红楼梦》?我得长长见识。我问帅哥:“你就是贾宝玉么?”

帅哥很惊讶:“你怎么认识我?”

实话实说,我是猜的。

既然进了贾府,我就得仔细瞧瞧。贾宝玉更是爽快,他邀我在贾府上上下下走了几圈。算了,不多说了,我要认真地瞅瞅真正的贾府。

不知呆了多久,突然听到老爸一声兴奋地大喊,“儿子,你没厌书症,是医生误诊啦!”

是啊!我在书堆里呆了多久?反正天已经黑黢黢的,不过,我觉得今天是愉快的,连肚子也不知道饿。

“既然没有病,那就上学去吧!”老妈不知啥时候站在我的身后。

“我……我真的看书就头疼的。”我争辩。

“别装啦!”老妈从我书包里拿出崭新的课本。

好吧!我只得接过老妈手中的书。

哎哟!我的头又痛了。

旧书日记 篇3

今天是妈妈的生日,外公送给妈妈一个包装精美的礼物。我很好奇,征得了妈妈的同意,替她打开了包装,里面是一本很旧但保存很完好的书,书的封面上印着“全国小学生优秀作文集”的字样。我很诧异,外公为什么要送妈妈一个这样旧旧的`礼物呢?

妈妈看到这个礼物,非常惊喜,告诉我:“这是我在小学四年级时参加了作文比赛,得了全国作文三等奖!这本书就是当时获奖文章的合集。没想到外公一直保留珍藏着。”她把书翻到第40页,这就是妈妈得奖的作文:《孙悟空漫游千岛湖》,在文章里,妈妈陪着孙悟空一起游玩,欣赏秀美的风景,彼此成为了好朋友。哇哦!原来妈妈曾经得过这么大的奖!真是太厉害了!

妈妈回忆道:“在小时候,妈妈每天上学都要独自步行半个多小时,回家做作业都是在餐桌上完成的,课外书只有寥寥数本,《西游记》是妈妈当时最爱的课外书。外公把这本书保留下来,妈妈把它送给你,希望你能保存下去。”

捧着这本“旧书”,我深感惭愧。我有一个自己的房间,里面还有我自己的书架和书桌。书架上的书籍多得数不清,但我却总嫌不够;每天早晨我都是坐车去学校的,不需要风里来雨里去。对比妈妈当时的学习环境和生活条件,真是天地之别,但我的学习态度却远不如当初的妈妈。

看了妈妈的这篇“旧”文,我又一次把《西游记》重新认真看了一遍。也许是端正了态度的作用吧,我发现《西游记》写的如此美妙,人物性格鲜明,情节跌宕起伏,比之前阅读要精彩万分,比《哈利·波特》还要好看。中国的传统经典,值得我们深刻学习和领悟。妈妈的这本旧书,我会一直珍藏,时刻鞭策自己努力学习,决不放弃。

旧书日记 篇4

开篇是陌路相识,在一个明亮的早晨,记得是花开的春,大家在湖边相遇,你拿着叶子端详,我怯怯的问,能否帮我也摘一片叶子,我要树上的,其实你不够高,可是你足够好面子,你用尽一切方法,终于在跳起摔倒路上将来,帮我摘倒一片被你抓到一片皱皱的叶子,那是我的叶子,这旧书的书签。书面有些泛黄,但翻阅时我依旧能听到纸发出清脆的声音,记忆有点远,十二年前的故事并非能全部记载,旧书的美使我能记下一些文字,那些文字不全,但能记起我内心一片波澜,一些年青的文字,用于保留多一份年少的激情。中篇是相知如故,后来把你领回家擦伤口才知道,你是邻家刚搬来的孩子,你比我大,我妈说叫哥哥,或许也由于从相识起便叫你哥哥,到今天我依旧不可以说出你的全名,但是你是个我不会忘记的人,由于全世界只有你会叫我矮个子妹妹。

你非常好面子,会由于考试不满分而烦恼,小气得让人生厌,不受青睐的人,但是我却从不在意,或是由于相识时我占了你实惠,或是由于你待我非常不错。

总之大家是非常不错的朋友,一起牵手上学,其他人欺负我你挺身而出,你被其他人说坏话我破口大骂,曾经我被其他人说是被魔鬼征服的小绵羊,他们又怎知大家之间从没有征服,只是好朋友的以心相待。书中记载有童年记事,也有两个小家伙躲在树下哭泣,了解的记录着不受青睐的你,以至于同样被其他人排斥的我,我努力教育固执的你,再坚定的牵着你宣布你是我最好的朋友。旧书是一段历史,一段不可以忘却的曾经,不管它是什么滋味,但在我心头挥之不去。

尾篇时形如陌路,这篇只有短短的几页纸,除去我终日的不解与良多的感想,记下的`只有,你淡淡的看了我一眼,头也不回地尾随这家人离开这个住了一年的小屋。似是没有不舍。匆匆而来匆匆而去的过往,即便被一句带过,在纸上也会留下不容易擦去的痕迹,在心里也可刻下斑斑驳驳的痕。徐徐翻开旧书,浏览到最后终于了解陌路缓缓走。旧书记载的悲欢离合,现在也只如烟。回不去,也再无续集。

不管你记得与否,你也是一本书,写满了我的旧书。

旧书日记 篇5

它躺在我的船舱里,封面打湿过,又被晒干,再被打湿,再晒干。风与水拉锯作战,让此刻封皮的模样,就像这本书中主人公那张脸——不用费脑筋你就能想到这本书的名字:老人与海。这是我最为珍视的一本旧书。

当然最开始它肯定是一本新书,就像大海最初对我而言,就是一个未知的新世界。我还记得第一次阅读海明威文字的情景,那就是一场心灵在风浪中的穿行。我在深夜一口气读完居然睡意全无。东方泛白的时候,我眼前出现的是海上的日出,风云变幻,鸥鸟成群,一艘小船向我徐徐驶来,一个黝黑的老人冲我挥手,露出自信的微笑。

再次看这本书,已经在乘风破浪的旅程中了。那是我孤身一人挑战大海的时候。老人圣地亚哥很久没有捕到一条鱼,没有人相信他能够满载而归,就像没有人相信我能纵横万里海疆,甚至跋涉重重远洋。一个人的'星夜,我与这本书孤独相对,海明威的文字是寂寞的,我的身影也是寂寞的。

最近我又开始翻读《老人与海》,在陆地上,家里柔软的沙发上。每一次出发和归航,都让我领悟到不同的人生境界,而每一次读《老人与海》也是如此。我开始明白文字中那种宁静和遥远的感觉。圣地亚哥为什么一次次出海呢?难道只是为了去捕获一船鱼吗?做过战地记者的海明威肯定不这么认为,他的笔听从心灵的召唤,听从海洋的召唤,让他不由自主地把老人派到狂风暴雨之中。我也是听从心灵的指引而扬帆的,我会在那黑云压城、狂风如刀的海面上,与老人的灵魂相遇。

读着读着,这本书就被我读旧了,封面起了卷,书页发黄,有些页码也不见了,但我依然会去读它。不同的是,现在我有了自己的书,《一个人的环球航海》,我也有了老人那样黝黑的皮肤,以及丰富的海洋体验。我有了一只可以向海明威,向圣地亚哥致敬的“汽笛”,我在深夜翻开书,拉响致敬的笛声。

现在,这两本书都放在我的船舱,一本新书,一本旧书,从新到旧,从旧到新,勾勒我的人生轨迹,挺好!

旧书日记 篇6

家里有很多旧书,有的是它们的本来面目,有的是我见证了它们的衰老,还有的,它们的“旧”只是资历老而已,表面还是光鲜如新的。我想,无论如何,它们都将陪伴着我的生命吧。因为它们都曾让我为之驻足,为之欣喜。虽然我的“喜新厌旧”已经成了一种癖好,它们还是静默着,带着美好的回忆,不知它们会不会“白头宫女在,闲话说玄宗”。

上高中时,武胜路新华书店周边每逢周末,就有很多旧书摊摆了出来。只要有空,我就骑车前往,似乎也没有什么同好,一位好友只在开学前要买各科参考书时,才与我结伴,其时就养成了一人逛的习惯。一些古诗文、古小说的选本成了我最初的收藏,徜徉着古文学的世界里,我能很沉静,也希望着能够日子就能如此的简单而纯洁。囫囵了不少古书后,我能看出语文老师偶现的失误,他是个温文尔雅的老者,某个时间开始,几乎我所有的作文都能得到他的很吝惜的高分。

那时的寒暑假,是我看武侠的黄金时间,父亲会主动帮我找同事借金庸古龙的书,我常常是没日没夜的读,厚厚的几大本两三天就能啃完,父亲同事的收藏很快告罄了。意犹未尽之余,在夜市上居然看到卖盗版的武侠小说,金庸的全套作品就这样一套套走进了我的生活,它们现在已经躺在见不得光的黑暗的盒子里,因为实在被我蹂躏的不成样子了。上了大学中文系,还想研究一下金庸,然而终于有始无终,那是一个理想的境界,年轻的我感受过侠骨柔肠,感受过爱恨交织,感受过舍生取义,感受过执着追求……够了,足够了。

刚刚参加工作,热情百倍的去图书大世界买了不少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大部头。虽说打了个八折,价格也不菲。然而装潢之精美,的确可以充充门面,现在它们也堂皇的站在书柜的最显眼处,即使备受冷落,也不失贵族的风度。后来,有学生到我家来借书,我的书籍收藏已经颇有可观的,然而自己好好读过的却是寥寥,我限定了他还书的日子,一方面是珍惜自己的收藏,另一方面,这样才能让他好好的读书吧。书非借不能读的道理,读书人都是深知的。这样的爱书的孩子,实在也算难得了。

也许人生就没有新书吧,新的要变成旧的,旧的不会用更旧来形容了。新是暂时的,旧是永远的。在对每一个旧的回味中,我们都能够体味到得失,感受到人生的不可琢磨的轨迹。

旧书日记 篇7

书使得文化得以传承,书是人类思想与精神力量的支柱,一本旧书更是文明的载体、精神的财富。旧书虽饱经沧桑,却历久弥新。一本旧书,一段陈年往事,往事虽去,却能勾起我们对往事的回忆。

每逢清明时节,当我回到故乡时,一种莫明的感慨总会涌上心头:故乡依然是如此的破旧。看到那破旧的乡村戏剧小楼如今已变成了堆放柴薪的房子,看到那残破的寺庙如今只有一缕香烟袅袅升起,看到奶奶的坟茔前如今却已长满杂草,我的内心泛起阵阵涟漪。故乡的一切似乎都是陈旧的;但,故乡却珍藏着我儿童时期多么美好的记忆啊!故乡如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经历了沧海桑田的历史,故乡却是如此的亲切、和蔼,如我的爷爷一般。

我还记得故乡的那口古井,它就在离我家不远处的一个小池塘旁边。我仍记得儿时每当我路过时,便好奇地将头探进去,然后大声地向里面喊,不久便会传来古井给我的“回应”,我与古井成为了一对好朋友。我渴了,还会将古井上的木桶放下去,然后用木勺舀一瓢冰爽甘甜的井水来喝,喝下去便会有一种从喉咙一直沁凉到心的感觉。

听乡里人说,在土地庙旁的那颗古槐树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古槐树的确很粗,估计要几个大人围起来环抱着才能将它抱住。或许古槐树是和故乡一样大的年龄吧,多年以来它已将根深深地扎在故土里,或许它要与故乡一起老去,倒下时也要埋在故土里,零落成泥碾作尘,成为故乡深深的烙印。或许,古槐树应该是最能见证故乡峥嵘岁月的吧。

每次回到家里,乡里的人总会惊奇地指着我说:“你以前不是经常来我家捣乱的那个小鬼头吗?现在都长这么高了。”故乡的人要么都到城镇打工去了,要么就是嫁到远地,剩下的都是些老人。他们脸上的皱纹似乎是被那飞快流逝的岁月雕刻而成的,似一座座连绵的山脊,又似一条条枯藤。

故乡的古井仍在,故乡的树仍矗立着,故乡的人却在慢慢老去,转眼间我们已长大。故乡是一本旧书,廓清封面上的浮尘,便打开了一幕幕不能忘却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