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老地方 > 短文 > 日记大全 > 正文

两人过独木桥高考日记

2024/04/18日记大全

老地方整理的两人过独木桥高考日记(精选4篇),经小编精挑细选,希望大家喜欢。

两人过独木桥高考日记 篇1

独木桥,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生活里不可避免的存在。这是规矩,制定着我们该如何做,违背了,自然被罚判下场。对于唯一的前方,谁都想着先要过去,而争斗只会是两败俱伤,也只有温和地面对人生,才能换来和平的相处。世间本是无常,进取之心是最可贵的存在,若能有更好的结果,何必去执着于规矩,不违背它,另辟蹊径,也未尝不是一种智慧。

如游戏规则那般,规矩的存在,限定了人生路的宽窄。在生活限定的游戏规则里,相斗未必是必然,融合才是出路。若是有心去完美,为什么不凭着智慧,突破沉重的枷锁,找寻可以平衡与共存的一点呢?这不是违背规则,这是在规矩下,最可取的道。即使失败,用一份进取的心创新了生活,不比成功差多少。

山羊过独木桥,不须抵头相争,成功不是一定要以他人的失败为前提。虽然人人都有进取心志,也有着创新意志,若是能够合作而行,完美过了这独木桥,也不算破了规矩,毕竟生活不是游戏。

一只鹬鸟去啄食河蚌,蚌合住壳子,把鹬鸟长长的嘴巴紧紧夹住,两方互不相让,不肯放开对方,结果双双落入前来打鱼的渔翁手中。“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简简单单的故事,却蕴含不腐的寓意。每个人都听过这个故事,也都懂这里面的.意思,可真正去体会,去实践的,又有多少?每个人行走在路上,不可避免与人交集,当有着冲突时,能够为他人着想,自己未必一定会吃亏。生活里没有死规矩,突破规矩,创新生活,这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心胸,也是生活的一番良苦用心。

生活里,我们要的不是死定的规矩,而是坚守维持着秩序的规则,有着积极进取心,无尽创新意,这是生活给予的智慧,是人生路上坚韧的风骨。生活需要规矩,能够互利共赢,利人利己,这是更大的规矩,而突围规矩, 既是一种生活的创新,也是一种自我的超越。

人生,本就是一场在规矩中的超越,超越自我的狭隘和无知,超越人我的对立和成败的争执,超越得失的计较和对错的分辨。不能超越的人生恰如狭窄的独木桥,能够超越的生命恰恰走向了无限的宽广。

两人过独木桥高考日记 篇2

——两人过独木桥

“团结就是力量”!我终于从一个事例上看到了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有一个比赛项目,比赛规则是这样的:每组派一名选手,两个人同时上一个只能一个人通过的独木桥上,不但要顺利让自己通过,而且还要阻止对方通过,才能算赢。而有一组选手的做法令全场的人震惊!

他们是这样做的:两个人同时上了独木桥,走到一起时,抱住了对方,然后两人迅速而小心地交换了位置,都顺利通过了独木桥,双方毫发无损。

这组选手的举动惊动了在场所有的观众、裁判员和其他选手,大家都在热烈讨论他们的做法,这种做法到底对还是错呢?到底该给那一对得分呢?是算双赢呢?还是算作弊呢?

比赛结束后,经过大家的讨论,结果出来了。大家一致决定给两队都得分,也就是属于双赢。

这个故事让我觉得,有些事情不能只靠蛮力,而要动脑子解决问题,不一定非要争个你死我活,而可以想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那样不就不会再有争执了吗?

有一句话说的是:一根筷子易折,一把筷子难折。只要团结起来,不但能避免战争,还能让双方都满意!比如说,其他选手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有意思吗?还不如上面两组选手,想到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各自为队伍争得了一分,还为自己“争得了一分”!

脑子,在什么时候都要用到,如果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你都不会动脑子解决,而是靠蛮力或是靠他人的话,更何况是比赛呢?那不就更不行了吗?

我相信这个道理大家都懂,只是有的时候会忘记或做不到,就好比这个小故事,很多人都没有想到这个办法吧!可是这组选手就想到了,他们可能是事先就商量好,不得罪他人也不得罪自己,而是想到这种两全其美的方法,有备而来。在比赛场上大显身手,做出的举动才惊天动地!

我觉得,大家都应该具备这种精神、性格和做法,在我们的不管是学习生涯还是做人的路上,是绝对有帮助的。让我们行动起来,在我们的人生道路上,留下一处多姿多彩!

猜你喜欢1:高考日记

近年来,高考语文作文越来越倾向于让考生“自选文体”,这一要求对于考生来说,赋予了其更多的自主选择权,写作起来更能得心应手才是,结果却不尽如人意,文体不清、问题混乱等现象层出不穷;不少学生在平时写作中也出现了很多文体不明的现象。特别是考试时,考生一见到题目,就会争分夺秒地写起来,根本不考虑写作的要求,当意识到时,时间已不允许从头再来,悔之晚矣。这里对文体的忽视占到很大的比重。即使注意到“要求”,也有在写作中偏离文体的现象,以至于结果写下的是一篇篇被戏称为“杂文”的文章。笔者认为文体很是问题,故在此作一窥探,以与方家商榷。

一、根据作文的要求文体写作

最近几年的高考写作多半没有文体上的要求,担心束缚了考生的思维,呈现给考生的是一个开放的环境。当然也不排除一些省市在文体上要求考生选择其一,这一点要引起注意。那么这里是不是考生选择的余地就不大了呢?或者说平时的文体的有意识练习就白搭了呢?回答是:不会。相反,这样要求并没有限制考生的选择,因为这些省市多是要求在“议论文”或“记叙文”中任选一种,而在平时的练习中,考生也常是选择这两种文体来写作,所以,担心是多余的。

至于一些考生提出的能不能写作散文或小说之类的问题。笔者以为:可以写,但是要慎重。即使平时常写这类文体的文章,也要注意文体的要求。比如,写散文要知道散文也是有议论性的、叙事性的、抒情性的和描写性的之分,所以写出来的散文也是有议论文和记叙文之分的。小说更好理解了,因为它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主的,所以倾向于记叙性的,可以归为记叙文,这样写作就会文体分明了。如20xx年高考湖南卷和江西卷作文明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考生面对这个题目,只能在记叙文或议论文中选择文体了进行写作。

二、选择自己擅长的文体写作

考生在复习迎考时,常常和平时一样:怕写作。一旦有写作“任务”,也是能拖则拖,不能“违命”,便随意写够800字繁衍了事,很少有意识地、积极主动地写作,把写作当成生活学习中的乐趣的少之又少。以上现象暴露出考生的写作意识或者说写作动机不足。其实,在为了获取高分的作文中,也有文体意识缺失的问题。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强调要求训练学生擅长的文体写作,收到一定的效果。其实这是一种趋利避害的策略、扬长避短的做法,很有操作性和可行性。在实践中,多数学生会倾向于选择议论文作为文体,可是,结果却写来写去不知什么是议论文,写出的自己都不知道是什么文体的文章,只能自己戏称为“杂文”――文体不清的“四不像”文章。其实,在语文领域有杂文一说,那是议论性的文体。

基于以上原因,笔者建议考生在平时练习中就要权衡比较自己的写作文体,以确定一个适合自己的文体,多多练习,以达到熟练的程度,最终创作出优秀的文章。选择文体的标准,除了自己的爱好和写作经验外,还可以借鉴他人的经验和范例。比如同学之间,参加过高考的师姐师哥的优秀作品,甚至是大家的名作,都可以作为参考。可以是横向的或纵向的比较之后的深入思考,也可以是局外人的冷静分析。

三、揣摩题目适合的文体写作

作文题目在文体上有时是有一定的倾向性的,就是说,有的作文题目适合写记叙文,而有的适合写议论文。这时,就要仔细揣摩,细心推敲,结合自己的平日积累,确定哪一种文体更适合这个题目,更适合自己写出高质量的文章。这种能力的培养需要日常的多加训练,“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道理即在这里。如20xx年高考安徽卷的作文题,材料中列举了表演艺术家和剧作家就演员改动剧本台词一事的不同观点,这就是所谓的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自己换位思考或者旁观思考也都有理。但是,这样的作文是需要考生给出一个明确立意和观点的,这样的材料更适合写议论性的文章。可以从不同立场发表自己的看法。而选择记叙性的文体,容易犯“套作”的嫌疑。

以上是笔者的浅陋之见,在此还要提醒考生以上三点都注意到了,在写作中就要始终贯彻,避免写作过程中变了样,结果800字是够了,可是文体是个问题了。所以在写作中和写作后还要检验一番,看是不是能让人辨识出写出的文章是何种文体的文章,自己要首先能辨识出来。所以文体的基本知识要烂熟于心,还要常练习实践。比如,记叙文讲究顺序,可以是时间顺序、空间顺序或者逻辑顺序,必须要做出选择;记叙文“六要素”基本不能缺失。再如议论文必须由论点、论据和论证组成;论点要明确,可以有分论点;论据要求典型、丰富;论证要充分,方法可以多样等等。这些基本的知识要牢记,选择一种问题后,脑海中应该能立刻回想出来,在不违背的前提下写作就不会文体不清了;缺少了这些中的一个方面,就很易造成文体不分。

总之,在笔者看来,没有文体要求的作文题目选择余地虽然大,但需要考生的慧眼识别,合理巧妙选择文体;有特定文体要求的写作,也不能掉以轻心,避免疏忽失误。

猜你喜欢2:高考日记

老子曰:不知,知,病;知,不知,上。——序言

“行而知之”是当今中国的主流哲学观。所谓行,即实践,就是亲身经历,亲眼所见。颇具代表性的,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之名。陶行知原名陶文浚,后改名陶知行,又改为陶行知。马克思主义者认为,陶行知在认识论上终于取得真经——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而道家的观点却恰恰相反。老子曰:“不出户,知天下。其出弥远,其知弥少。”又曰:“不行而知”,“以行为末,以知为本。”

对于老子的认识论。著名哲学家、国学大师们对其评价惊人的一致——“老子的认识论单凭主观臆测,是片面的、浅薄的和不可取的。”

要正确解析老子的认识论,须借助儒家经典。在《礼记·曾子问》中,有孔子跟随老子主持丧礼的记载:

孔子助丧于老子,发生日食。老子命孔丘“止柩就道右,止哭以听变。”日食过后,才继续前进。孔子不解,问其故。老子曰:“见星而行者,唯罪人与奔父母之丧者。”孔子却认为,仅仅是日食。并未见星辰。老子又曰:“日有食之,安知其不见星也!”

老子之意是目不见星,未必无星。眼见未必为实。人类对宇宙的认知,受主观意识和客观环境的制约。

正因如此,孔子才会称老子是龙。也就是说,最令孔子折服的,并非老子博览群书,而是其对宇宙的认知能力。

受老子点播,孔子终于领悟到认识论的真谛。《吕氏春秋·任数》篇中,有孔子困于陈蔡之事:

孔子厄于陈蔡之间,七日不火食。孔子昼寝,颜回讨米而归。在米饭即将煮熟之时,孔子瞥见颜回取米而食,便佯装不知。颜回献上饭时,孔子曰:“今日梦见先君,当祭之。”颜回曰:“不可,饭已被吾先食!方才柴草炭灰落入釜中。弃之不祥,便取而食之。”

孔子叹曰:“所信者目也,而目犹不可信;所恃者心也,而心犹不足恃。”

即便是最博学的圣人孔子,在看待事物时,也常常被自己的耳目心智所蒙蔽。何况我们?智者未必见智,愚者更易见愚。

故曰:“耳目心智,所知甚缺,所闻甚薄,所视甚浅。十里之间,耳不相闻;围墙之外,目不想见;三亩之宫,心不能知。”

由于人们对事物的认知,往往受主观意识和客观环境的制约。难免对事物产生主观的、片面的、浅薄的认识。故眼见未必属实,实践也未必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我们对老子认识论的曲解和误读,就是老子认识论的最好诠释:

我们的知识、眼界甚是有限,却以浅薄的知识和有限的眼界去臆测老子的认识论。必然得出片面的、浅薄的结论。而事实是,最浅薄的不是老子,而是我们这些浅薄之人。

一千年来,文坛泰斗,著名哲学家有如过江之鲫。但真正明老子此道者,唯见东坡一人——“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老子的认识论是深刻的,也是科学的。并孕育出先进的世界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即人类万物和宇宙并非上帝创造,而是由客观规律和自然法则产生。

庄子曰:“有真人,然后有真知。”老子和孔子,便是庄子所言之真人。

庄子又曰:“夏虫不可语以冰者,笃于时也。”在自然、宇宙面前,人类如沧海之一粟,浮游于天地。

从五四运动开始,直至21世纪的今天。虽然涌现了一百多位思想人文大师,却未见一位真人。对这些三季人,可一言蔽之——行而不知。即经历再多的实践,也不知有冬季。

大地静止的吗?太阳是绕大地运动的吗?在两千多年前,人们会有一致而肯定的回答。因为眼见为实嘛。但老子的回答却是:“吾不知也。”故曰:不知而知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