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为学》有感
老地方整理的读《为学》有感(精选11篇),经小编精挑细选,希望大家喜欢。
读《为学》有感 篇1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也;不为,则易者亦难也……”今天学习了《为学》这篇课文,颇有感触。作者的话实在太对了,天底下的事情是有什么难易之分,主要就在于你肯不肯去做。只要做了,再难的事情也会变得容易,反而如果你不做呢?那么再容易的事情就会变很难。所以,我们遇事要肯下手,不要“想”,那样才会有收获。
这篇课文里作者还列举了贫富两个和尚去南海这件事。贫和尚“凭一瓶一钵”就实现了自己的愿望;而富和尚呢?“多年来欲买舟而下”,但到后来还是一场空白。这难道不像我们现实生活中的一些事情吗?记得有一次,我和同学在一起写作业,忽然看见书上有一道难题。我皱了皱眉头,心想反正老师又没叫做,就甭管它。可是我同学却两眼发光,就像看到宝贝似的,二话没说立刻在草稿纸上算了起来。没过多久,就做出来了。我顿时觉得十分惭愧……
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我们做数学方程组吧。有些方程组看起来很长一串,数字也复里复杂的。多数同学要么就把它们丢到一边,要么就乱做。可是只要你认真地去思考,善于发现规律,这些方程其实都很简单。
“想”和“做”,就只有一步之遥,轻轻一跃就可以实现。但为什么人们却老爱空想呢?难道“人之立志”真的不如“蜀鄙之僧哉”?不,不是的,而是因为“懒惰”这个坏东西在作怪。它催使人们放下手中的工作,尽情享受。这是很舒服,但到后来你肯定会一事无成。所以,我呼吁人们一定要战胜自己的惰性,用你的双手,开拓未来,不断创新。成功永远属于勤劳的人!
读《为学》有感 篇2
我很荣幸读到彭端淑的作品《为学》。故事里讲了富僧对贫僧的嘲笑,我们大家只会对他批评,然而大家都忽视了他的惭色。当贫僧从南海回来对富僧说到过南海的事,他有惭色,这说明了他有悔改之意,这是该赞扬的。
《为学》,我一看便像磁铁似的深深地吸引了我,看了后,我深受教育。愧为立志之始,志为行动之先。因未实现理想,于惭愧之际立志奋发,而获得成功者,大有人在。
无论中国还是外国,无论当代还是现代,都举不胜举。让我们谈谈当代吧!当代保尔,张海迪,她躺在病床上,别的病人拿了瓶药递到她眼前,问她瓶纸上的英文讲什么,可她摇了摇头,觉得很惭愧。从此,她并没有自暴自弃,而是激发了她的自信心,使她更努力学习。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张海迪学会了多种外国语言。
每个人以及每个人做的每件事都不是十全十美的',总会有缺陷或失败的。有些人失败了一两次,就失去了自信心,就垂头丧气。失败乃是成功之母,对一些有自信的人来说,这样的一两次失败,是他们对成功的补充,给他们多了一次成功的经验,这样的失败,使人们对希望和挫折多了一份自信。失败了,有惭愧之意是可贵的,这样使思索、奋斗努力的力量包围着全身,激发信心,变压力为动力,继续前进,让我们把事情做得更好!
我们作为21世纪的青年们,做错了事,可贵的是爬起来,有悔改之意,重新改正错误;可怕的是不会改,不肯改,越陷越深,甚至跌进万丈深渊!我们有错就改,难道不能做到吗?我们是新世纪的接班人,让我们用科学技术建设新中国吧!
知错而愧,以愧促行,能如此,何事不成焉?
学了《为学》,真是发人深思,使我受益匪浅!
读《为学》有感 篇3
读完了《为学》,我懂得了一个道理:有志者事竟成。
天下的道理就是这样,事在人为。光坐在那嘟嘟哝哝的抱怨世事艰险是没用的,除了多浪费时间和造成对事实的曲解以外,没有任何意义。但是只要你动手去做,事情就不一样了。用心了,努力了,再难的事情自然也就迎刃而解。
你看《为学》里,西蜀一贫一富两个僧人,富僧只会空想,空想着买条船去南海,可是拖了好几年,光是嘴上说说,没有任何实际行动,而那个贫僧却立刻去实现自己的愿望,带着一个瓶,一个钵,凭借自己的坚强意志和要实现愿望的决心,终于到达了南海。
这个事实说明了:一个人有自己的志向,但却无实际行动,结果就会像那个富僧一样,落到了一个可笑又可悲的`下场。
很多的人,就是顾忌这个,顾忌那个,最后白白的把自己的青春年华全都浪费在毫无意义的担心害怕上,到那时,想要后悔,已经来不及了。
一生在忧愁痛苦和后悔自责中度过。这样的人生是不是很乏味呢?
这种人就远远不如那些有实际行动的人了。他们会去看现实,会去实现看似高不可攀的愿望,跌倒了,爬起来;失败了,再奋斗。古人云:s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我们做那个“有心人”就一定会取得辉煌的成就的。
有志者事竟成。让我们为了理想而奋斗,而努力吧!
读《为学》有感 篇4
今天,我学了《为学》这篇文言文,这篇文言文讲的道理使我感触很深。
《为学》是作者彭端淑为了鼓励子侄辈们努力学习所写。这篇文言文讲的是作者对做与不做的思考,然后又以自己天赋和蜀之鄙的僧人为实例事例告诉他的子侄们后天的努力比天生的的聪明更重要。
其中我对蜀国边境的僧人的事例所告诉我们的道理,记忆犹新。
在生活中人们唯有脚踏实地地鼓起勇气增长信心,一步步的向前进才能成功,在生活中不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只要有勇气去做就一定会成功。
这两个道理一直影响真我的生活,最近刚开学老师布置给我们的作业一向很少,但英语老师却不是,每天给我们布置山一般的作业,我经常奋斗到七八点,自从学了《为学》后老师布置的作业仿佛越来越少了,才发现原来在人生的道路上不管有什么困难阻挡着你的前进只要鼓足勇气,增长信心,脚踏实地一步步的迈向成功。
在学习了《为学》前我经常忘记写某些作业;学了《为学》以后我觉得我的作业明显减少了许多。
事情只要肯做那么难易就会相互转化。只要肯做就一定会成功,不管困难的大山如何挡住了你前进的道路,只要鼓足勇气,脚踏实地的前进就会成功。我们在有远大志向的同时,也要付出行动。学习《为学》这篇课文,我要从现在开始付出行动
只要我们努力学习脚踏实地的前进就一定会成功通过学习《为学》,使我受益非浅。天才出于勤奋,“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要有远大的报负,扎扎实实地学好文化知识,勤奋刻苦,坚持不懈,只有这样,才能学有所成,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材。
《为学》是我们这学期的一篇课文。学完这篇课文之后,我脑中涌起一阵思考的波涛,对于这篇曾被我视为无趣文的文章,我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在我们的眼中曾经都是:难的就是难的,它不可能因为我们而变易;易的就是易的,它不会因为我们而变难。但我发现我们错了,事情的难易,是跟我们的努力程度挂钩的,正如开头所说的:天下事有难易乎?是啊,天下之事是没有什么难易之分的,难易的定性完全取决于人。我们现在说一个人学习好时,后面免不了要说他聪明,可是聪明的人学习就一定好吗?同样,学习不好的人总会以天分做借口:说自己笨、自己不是学习的料。可是学习又跟天资有什么关系呢?仗着自己聪明不学习,岂不也是一种不聪明的行为吗?学习,说白了,就是一个努力程度的问题,正所谓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更何况,学习还算不上是一件困难的事情。李白小时候是非常贪玩的,可是他最终流芳千古的大诗人。
第三段的穷、富和尚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平心而论,按财力来说穷和尚不知比富和尚差多少,但他却能到达南海,这让我想起我的座右铭:实践不一定成功,但放弃就一定会失败!不论富和尚如何嘲笑、怀疑,穷和尚他已立定志向,他会努力去做!
难与易,有区别吗?它们只是用心程度的不同罢了;笨与聪,有区别吗?它们只是努力程度的不同罢了;富与穷,有区别吗?它们只是物质条件的不同罢了。可是志向、实践、努力与坚持比它们重要百倍,它们才是学习真正的捷径!
读《为学》有感 篇5
我很荣幸读到彭端淑的作品《为学》。故事里讲了富僧对贫僧的嘲笑,我们大家只会对他批评,然而大家都忽视了他的惭色。当贫僧从南海回来对富僧说到过南海的事,他有惭色,这说明了他有悔改之意,这是该赞扬的。
《为学》,我一看便像磁铁似的深深地吸引了我,看了后,我深受教育。愧为立志之始,志为行动之先。因未实现理想,于惭愧之际立志奋发,而获得成功者,大有人在。
无论中国还是外国,无论当代还是现代,都举不胜举。让我们谈谈当代吧!当代保尔,张海迪,她躺在病床上,别的病人拿了瓶药递到她眼前,问她瓶纸上的英文讲什么,可她摇了摇头,觉得很惭愧。从此,她并没有自暴自弃,而是激发了她的自信心,使她更努力学习。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张海迪学会了多种外国语言。
每个人以及每个人做的每件事都不是十全十美的,总会有缺陷或失败的。有些人失败了一两次,就失去了自信心,就垂头丧气。失败乃是成功之母,对一些有自信的人来说,这样的一两次失败,是他们对成功的补充,给他们多了一次成功的经验,这样的失败,使人们对希望和挫折多了一份自信。失败了,有惭愧之意是可贵的,这样使思索、奋斗努力的.力量包围着全身,激发信心,变压力为动力,继续前进,让我们把事情做得更好!
我们作为21世纪的青年们,做错了事,可贵的是爬起来,有悔改之意,重新改正错误;可怕的是不会改,不肯改,越陷越深,甚至跌进万丈深渊!我们有错就改,难道不能做到吗?我们是新世纪的接班人,让我们用科学技术建设新中国吧!
知错而愧,以愧促行,能如此,何事不成焉?
学了《为学》,真是发人深思,使我受益匪浅!
读《为学》有感 篇6
我很荣幸读到彭端淑的作品《为学》。故事里讲了富僧对贫僧的嘲笑,我们大家只会对他批评,然而大家都忽视了他的惭色。当贫僧从南海回来对富僧说到过南海的事,他有惭色,这说明了他有悔改之意,这是该赞扬的。
《为学》,我一看便像磁铁似的深深地吸引了我,看了后,我深受教育。愧为立志之始,志为行动之先。因未实现理想,于惭愧之际立志奋发,而获得成功者,大有人在。
无论中国还是外国,无论当代还是现代,都举不胜举。让我们谈谈当代吧!当代保尔,张海迪,她躺在病床上,别的病人拿了瓶药递到她眼前,问她瓶纸上的英文讲什么,可她摇了摇头,觉得很惭愧。从此,她并没有自暴自弃,而是激发了她的自信心,使她更努力学习。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张海迪学会了多种外国语言。
每个人以及每个人做的每件事都不是十全十美的,总会有缺陷或失败的`。有些人失败了一两次,就失去了自信心,就垂头丧气。失败乃是成功之母,对一些有自信的人来说,这样的一两次失败,是他们对成功的补充,给他们多了一次成功的经验,这样的失败,使人们对希望和挫折多了一份自信。失败了,有惭愧之意是可贵的,这样使思索、奋斗努力的力量包围着全身,激发信心,变压力为动力,继续前进,让我们把事情做得更好!
我们作为21世纪的青年们,做错了事,可贵的是爬起来,有悔改之意,重新改正错误;可怕的是不会改,不肯改,越陷越深,甚至跌进万丈深渊!我们有错就改,难道不能做到吗?我们是新世纪的接班人,让我们用科学技术建设新中国吧!
知错而愧,以愧促行,能如此,何事不成焉?
学了《为学》,真是发人深思,使我受益匪浅!
读《为学》有感 篇7
我很荣幸读到彭端淑的作品《为学》。故事里讲了富僧对贫僧的嘲笑,我们大家只会对他批评,然而大家都忽视了他的惭色。当贫僧从南海回来对富僧说到过南海的事,他有惭色,这说明了他有悔改之意,这是该赞扬的。
《为学》,我一看便像磁铁似的深深地吸引了我,看了后,我深受教育。愧为立志之始,志为行动之先。因未实现理想,于惭愧之际立志奋发,而获得成功者,大有人在。
无论中国还是外国,无论当代还是现代,都举不胜举。让我们谈谈当代吧!当代保尔,张海迪,她躺在病床上,别的病人拿了瓶药递到她眼前,问她瓶纸上的英文讲什么,可她摇了摇头,觉得很惭愧。从此,她并没有自暴自弃,而是激发了她的自信心,使她更努力学习。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张海迪学会了多种外国语言。
每个人以及每个人做的每件事都不是十全十美的,总会有缺陷或失败的。有些人失败了一两次,就失去了自信心,就垂头丧气。失败乃是成功之母,对一些有自信的人来说,这样的一两次失败,是他们对成功的补充,给他们多了一次成功的经验,这样的失败,使人们对希望和挫折多了一份自信。失败了,有惭愧之意是可贵的,这样使思索、奋斗努力的力量包围着全身,激发信心,变压力为动力,继续前进,让我们把事情做得更好!
我们作为21世纪的青年们,做错了事,可贵的是爬起来,有悔改之意,重新改正错误;可怕的是不会改,不肯改,越陷越深,甚至跌进万丈深渊!我们有错就改,难道不能做到吗?我们是新世纪的接班人,让我们用科学技术建设新中国吧!
知错而愧,以愧促行,能如此,何事不成焉?
学了《为学》,真是发人深思,使我受益匪浅!
读《为学》有感 篇8
我很荣幸读到彭端淑的作品《为学》。故事里讲了富僧对贫僧的嘲笑,我们大家只会对他批评,然而大家都忽视了他的惭色。当贫僧从南海回来对富僧说到过南海的事,他有惭色,这说明了他有悔改之意,这是该赞扬的。
《为学》,我一看便像磁铁似的深深地吸引了我,看了后,我深受教育。愧为立志之始,志为行动之先。因未实现理想,于惭愧之际立志奋发,而获得成功者,大有人在。
无论中国还是外国,无论当代还是现代,都举不胜举。让我们谈谈当代吧!当代保尔,张海迪,她躺在病床上,别的病人拿了瓶药递到她眼前,问她瓶纸上的英文讲什么,可她摇了摇头,觉得很惭愧。从此,她并没有自暴自弃,而是激发了她的自信心,使她更努力学习。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张海迪学会了多种外国语言。
每个人以及每个人做的每件事都不是十全十美的,总会有缺陷或失败的。有些人失败了一两次,就失去了自信心,就垂头丧气。失败乃是成功之母,对一些有自信的人来说,这样的一两次失败,是他们对成功的补充,给他们多了一次成功的经验,这样的失败,使人们对希望和挫折多了一份自信。失败了,有惭愧之意是可贵的,这样使思索、奋斗努力的力量包围着全身,激发信心,变压力为动力,继续前进,让我们把事情做得更好!
我们作为21世纪的青年们,做错了事,可贵的是爬起来,有悔改之意,重新改正错误;可怕的是不会改,不肯改,越陷越深,甚至跌进万丈深渊!我们有错就改,难道不能做到吗?我们是新世纪的接班人,让我们用科学技术建设新中国吧!
知错而愧,以愧促行,能如此,何事不成焉?
学了《为学》,真是发人深思,使我受益匪浅!
读《为学》有感 篇9
昨天我看了清朝作者彭端淑写的一篇文言文——《为学》。
文言文注解,我明白了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作者通过两个和尚去海南的故事,用简练的语言为我们阐述了“是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当我明白了这个道理以后,我想到了现实社会,我觉得彭端淑的语言是极赋有哲理性的,并且他所阐述的事理完全是当今社会的一个缩影。 正如文中开头所讲:“天下事有难易呼了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呼?学之,则难者亦难矣。不学易者则易难矣。”文中说的很对,天下的事有容易和简单之分吗?没有,这正如作者所说:只要去做,难事也会变简单;而不去做,简单的也会边难,就如文中的那两个和尚;富和尚随有财富,却没有志向,而穷和尚随穷,但有远志,有信心。就平这两样,他达到了他最后的目的,以至于最后“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的结果。
由两个和尚的故事,我终于明白了有心者事竞成的作风。真的`,人各立志,每人都能成功吗?不是由古到今,每一个干部都立志,都宣称自己要成为为人民服务的好干部,可做到的又有几个呢?当他们登上官位时,就志呼所以,贪赃枉法,以至于最后使国家受损失,使人民受害,连自己也不能堂堂正正做人,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只是空怀大志,并没有付诸行为,所以他们根本不可能有什么作为。
比如我身边有一些同学,他们的父母给他们创造了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学习条件,而他们呢?却不知父母的苦心,看到这些好条件,就不在认真学习了,而是一天乐不思蜀的玩着。他们并不是没有志向,而只是对现实状况感到满足,所以就忘记了自己的行动。 人们常说:“寒门出才子”。由此可见,人生立志,要想有所作为,就必须向穷和尚那样,有所想必有所做才行。否则就会一事无成。
读《为学》有感 篇10
"学生在哪里?学生去哪里?学生怎么去?……"这一连串的问题深深得吸引我,寒假里踹着工作室"每月发文"的任务,说实话有压力才有阅读的动力,断断续续的品读完了《为学而教:沈百军教数学》一书,对他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敬佩于他对数学教育的执着,敬佩于他对数学课堂的践行,更敬佩于他对自我的超越……
一、内容简介
(一)作者介绍
沈百军,1969年出生,浙江余姚人,研究生学历,中学高级教师,浙江省著名特级教师,宁波市鄞州区东裕小学校长,宁波大学兼职教授。十余年坚持在一线上课和教学研究,积极倡导"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努力探索开放式、活动化的数学课堂教学,形成了"开放、灵动、大气、厚重"的教学风格,深受学生的喜欢。曾应邀到北京、四川、江苏等地上示范课和讲座,先后执教公开观摩课60多节,作学术专题报告百余场,发表文章40余篇,出版专著1部,主编、参编了多部教学设计和教学辅导用书。
(二)内容介绍
本书记录了作者十多年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与思考:第一部分是个人的成长经历,介绍了自己从一个不称职的小学数学教师到特级教师的不一般的人生历程;第二部分是对课堂教学的思考,通过大量的课堂案例表达了我对学生、教材和小学数学课堂的所思所想,提出了如何上好小学数学课的个人见解;第三部分是十二个能代表我教学风格的实践课例并邀请了十二位名特优教师作点评。全书以全新的教学角度,诠释小学数学教学的全新模式,并展示了独特的教学结构与教学内容的处理方式。本书文风清新,内容丰富,很有借鉴价值。
二、精彩分享
第一章节:成长历程
片段一:接任"差班"故事
书中说到,从教师到图书管理员,再从图书管理员到教师,任教21个数学成绩比较差的学生组成"临时班级".人生如同牌局。顺境不骄,逆境不馁,坦然面对,从容处置,方能跨越生活的坎坷,获得心灵的慰藉,享受生命的高贵。很多教师因为带好班而成名,他却因为带一个最薄弱的班级而使自己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站稳了脚跟。总结为:一是他说更加了解小学生尤其是基础薄弱、智力一般的孩子是如何学习数学的,能从学生学的需要出发来思考教学;二是他说在尝试中积累了很多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的方法,也锤炼自己克服急躁情绪、善待学生的品性。
片段二:评上"特级"之后
书中说到,20xx年评上特级到20xx年,他依然坚持在一线上课,和一批志同道合的老师们组成一个以万里小学数学骨干教师为主体的团队,共同实践研究,共同发展成长。主要收获了:一是把一个班级从一年级一直带到六年级毕业。坚守一个信念——把数学课变得简单好玩,让学生感兴趣、能学会……;二是开展了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开发和使用的行动研究。坚定一个目的——探索有利于教师教、学生学的教材使用方法,并最终促进学生和教师双主体的可持续发展……;三是指导和帮助青年教师成长。坚持一个心态——心境善,事事皆善, 心境美,事事皆美……
第二章节:教学思考
片段一:走进学生
书中提到,如何走进学生?大致分为三个维度:一是课前了解,正确把握教学起点;课中了解,及时调整方案(介绍了课中了解学生起点的两种基本方法:问题交流和尝试解决新问题);课后反思,不断积累教学经验。多数课堂三个环节足矣,分别是导入、探究、练习——导入"简约"而"有趣",探究"缓慢"而"透彻",练习"精炼"而"灵活"
片段二:跳出教材
书中提到,教材不是揭示知识、告诉结果,更是赋予方法、体验过程、启迪思维。第一维度阐述:教材不只是一个例子(教材四大功能:教材是最基础的课程资源、教材是教学活动设计的指南、教材是学生数学学习的范本、教材还是数学文化传承的主要载体);第二维度阐述:教材不可不尊重(如何研读教材?一是以系统联系的视角,研读整套数学教材、二是以目标定位为导向,研读整册教材、三是以目标量化为手段,读出单元教材的整体目标与内涵、四是以学生学习需要目标,研读课时教材)
三、读后反思
1.阅读是成长之"道"
教师通常是从模仿上课开始走上教学之路,慢慢地从教学走上研究之道,名师成长之道亦是如此。首先,书中介绍了他的成长三部曲:入职学习期——坚持才能穿越;高速发展期——学习改变人生;平稳前行期——心态决定命运。
我们要剖析自己专业所处的阶段,即:新手、高级新手、胜手、熟练、专家。我也试图问自己如今处于哪个阶段?就具体教师个人而言,也许能够经历五个阶段,成为专家教师;也许只能停留于某一个较初级阶段而结束教学生涯。这或许就是我们每位教师要面对的专业发展"瓶颈"吧!
其次,成长需要专业研究离不开阅读与写作。他以三次学习从学生走向导师,他以四本书(即参与编写《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与探索》、《新题在线小学新题》、参与撰写样稿《新课标新教案小学数学》、合编《新课标小学数学教学论文撰写与举例》)从理论走向实践,他从三级跳从普通教师到特级教师。回想我们的团队,每月一次的读书笔记,参与微信编辑发文,参与拓展性课题的研究,参与教辅资料的编写等等,我们的学员在兰特的指导下,不也是围绕着这几件事去努力呀!心里倍感踏实、欣慰!
2.反思是教学之"法"
于漪老师曾说:今天的反思是为了明天的教学。教师应该反思什么?一是我的教学设计为什么与学生的实际不吻合,问题出在哪里?二是为什么我的问题学生很难回答,是问题本身过难,还是问题的表述不适合学生?三是今天学生意外的表现事先为什么没有想到?今后如何弥补?
3.实践是课堂之"路"
反复拜读沈百军老师的十二节课例,犹如春风拂面,豁然开朗。每节课例遵循简约的风格,他的教学内容十分简约并不简单,但却很充实,能抓住本质内容,重组教材,同时巧用素材,做到一材多用,一境多回,使学习材料与情境中发挥出极致的作用。如"握手的学问"、"交换律"、"分数的意义"、"可能性"等教学案例都充分体现了简约这一风格。
"道可道,非常道".只有不断的思考与实践,将束缚自我发展的原因去掉,才能破茧而出,走上一条成长之路。
读《为学》有感 篇11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也;不为,则易者亦难也……”今天学习了《为学》这篇课文,颇有感触。作者的话实在太对了,天底下的事情是有什么难易之分,主要就在于你肯不肯去做。只要做了,再难的事情也会变得容易,反而如果你不做呢?那么再容易的事情就会变很难。所以,我们遇事要肯下手,不要“想”,那样才会有收获。
这篇课文里作者还列举了贫富两个和尚去南海这件事。贫和尚“凭一瓶一钵”就实现了自己的愿望;而富和尚呢?“多年来欲买舟而下”,但到后来还是一场空白。这难道不像我们现实生活中的一些事情吗?记得有一次,我和同学在一起写作业,忽然看见书上有一道难题。我皱了皱眉头,心想反正老师又没叫做,就甭管它。可是我同学却两眼发光,就像看到宝贝似的,二话没说立刻在草稿纸上算了起来。没过多久,就做出来了。我顿时觉得十分惭愧……
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我们做数学方程组吧。有些方程组看起来很长一串,数字也复里复杂的。多数同学要么就把它们丢到一边,要么就乱做。可是只要你认真地去思考,善于发现规律,这些方程其实都很简单。
“想”和“做”,就只有一步之遥,轻轻一跃就可以实现。但为什么人们却老爱空想呢?难道“人之立志”真的不如“蜀鄙之僧哉”?不,不是的,而是因为“懒惰”这个坏东西在作怪。它催使人们放下手中的工作,尽情享受。这是很舒服,但到后来你肯定会一事无成。所以,我呼吁人们一定要战胜自己的惰性,用你的双手,开拓未来,不断创新。成功永远属于勤劳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