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道》的读后感
老地方整理的《师道》的读后感(精选15篇),经小编精挑细选,希望大家喜欢。
《师道》的读后感 篇1
师道,为师之道,为师应有道,为师亦有道。
“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对教师这一职业的精神指导和人格引领,其中包含了很多的内容。为师之道是个谈不完亦道不明的话题。师学、师技、师德、师仪……林林总总,深刻而又复杂。我仅从师道之师德的一个方面粗浅地谈谈自己的感受。
教师的职业道德涉及方方面面,诸如热爱教育事业,爱护、尊重学生,尊重家长、与家长合作,尊重、团结同伴等。谈到教师要爱护、尊重学生,要做到这一点,我认为教师有一颗与学生“同悲共喜”的心是十分重要的。
何谓“同悲共喜”?我觉得教师要在学生的世界里感受他们的喜怒哀惧、需要与意愿,以一个支持者、肯定者、合作者的身份与学生“同悲喜”、“共进退”。让学生感觉到“吾道不孤”,有前进的勇气和动力。
教师与学生展开的对话对其影响是方方面面的。教师时而给其榜样示范,时而给其信息刺激,时而给其温情关怀,时而给其肯定鼓励。其中教师表现出来的对学生想法、行为的认可、接纳、理解与尊重是学生情绪稳定、自主互动、勇于挑战、不断进取的重要保障。
经常会出现这种情况,学生满怀信心与期望地将自己的“奇思妙想”传递给老师,然而这智慧的火苗却被教师的一盆冷水无情地浇灭了。学生的想法与建议是不可忽视的教育资源。童年是一座宝藏,孩子就像是一个集聚了巨大能量的“小太阳”,敏感的老师善于捕捉孩子迸发的“火花”,引导其燃起智慧的火焰。
好的老师总是有那么多“好点子”,这也不是因为他们的想象力多么的丰富,关键是他们有一颗敏感而包容的心,善于抓住孩子生活中的小细节,对学生的自发活动、想法与建议予以接纳,并表现出喜悦、理解、赞同与支持,孩子的这些看似不起眼的一举一动,也许就蕴含着教育的契机,这是对教师敏锐的感知和宽广的胸怀的考验。教师善于与学生“同悲共喜”,与学生建立相互信任和接纳的关系,那么学生就会不断表达自己的想法,释放自己的能量。这是为师的一种艺术,为师之道亦体现在这些小细节当中。
《师道》的读后感 篇2
趁着暑假我拜读了《师道——为师亦有道》,这本书是一本教育教师读物,其主旨正如书的封皮上所写:“审视教育本真,倾听教师忧思,分享成长策略,明晰教师立场,重塑教师信仰。”
里面的文章都是一线教师自己写的,他们一直在孜孜不倦的探求教育的本质,力求自己遵循教育规律,儿童成长的规律——这就是为师之道。道即规律,道即孜孜的追求规律。而不是评职称,拼分数,或者获得什么职务和奖励。
这本书共五章:立场,信念,冷眼,策略,忧思。标题简洁而概括。这本书都是收录一线教师的教育评论和随笔,正如前言所说:“让教师说话,为教师说话,说教师的话”远比对教师说话更重要,也能更有效的促进教师的发展。
何为教育?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教育没有多少新的话题,教育更不需要多少‘创新’,只需要教师始终明白一件事情,那就是——学生首先是人,其次才是学生,教育是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影响。教育就是开启智慧,健全人格,要学生学会独立思考,独立判断,进而达到独立行动,成为一个心灵博大,精神坚强的人。简言之,教育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像人一样生活,像人一样活的美好。”
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往往更多的时候,在想着今天学生该交给我什么书面作业,字迹是否工整认真。我们几乎没有想到我们该教给学生什么,和学生一起做什么。是带领他们到阅览室,还是去游泳池?篮球馆或许更好?我们很少揣摩学生的心思,他们今天是想学习高雅的舞蹈、悠扬的二胡,还是自由飞翔般的水上运动……
其实,教育真的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难。教育就是“使人成为人”。同样的,教师呢,作为活在孩子中间的成年人,和学生一起面对世界,并在他们需要的时候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教师的教要以学生的学为目的,要努力把舞台还给学生。先学后教这种模式,课堂不喧嚣很宁静,学生能够沉下心来,静悄悄地学,静悄悄地思,只有心与课堂环境都静,学生才能学得进去,学得扎实。当自学指导中的问题提出后,学生能自学会的,教师就不要讲,不要急于给出答案,但是遇到学生通过自学解决不了的问题时,教师还是要讲。我们应该放手让他们在每一个机会面前尝试与思考。只有放手,你才会知道什么是他们所需要的;只有放手,你才会发现什么是他们的专长。老师要讲,但不要滔滔不绝,旁若无人,话匣子一打开就兴奋不已,难以收住。不要把课堂当成教师一个人表演的舞台,而忽略了学生的感受,每节课要让“彩”出在学生身上,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大胆质疑的精神。
这本书中的文章给了我很多启迪和思考,也使我感受到智慧的快乐,也从另一个角度审视,思考我如今的教育学生的方式,我会付诸于实践,更好的关注孩子,促进自己的发展。
《师道》的读后感 篇3
读着《师道:为师亦有道》,我反思自己的工作,发现时光流逝,不知不觉中我已经在教育这片沃土中走过了二十几年,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自己总觉得对待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已经是易如反掌的事,有点飘飘然,也就有点倚老卖老的坏习惯了。其实教师肩负培育“祖国花朵”的重任,首先应为适应社会的发展,不断的给自己充电,刻苦学习各类知识,让自己的知识面尽量最大化,与时俱进,不断更新知识,使知识不老化,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专业水平,在教学中开展研究中不断探索、不断创新,并一直笔耕不辍,才至于误人子弟。
随着社会的发展,原来的“一桶水”已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应该有源源不断的活水来充实、更新。正如书中所说,“发现自己的书架已经尘封多日,说明你的精神已经开始空虚。这时你就应该去亲近那些久违的书籍,在读书中滋养你的心灵,滋润你的生命。如果发现你的精神财富支出得厉害,甚至消耗殆尽,这时,你就应当建立心灵帐本,把所缺的、所丢的、所消磨的东西列一个清单,然后制订计划,设计方案,努力弥补,让精神财富重新回到你的心灵之仓。”
读书,才会有思考;有思考,才会有思想;有思想,才会有追求。因此,教师要学会“教书”,首先应该学会读书,学会思考,学会思想。教师,需要学识。精深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相关知识常常能让一个教师在课堂上左右逢源、神采飞扬。学识源于读书,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如果教师不能把握准时代的脉搏,不断地读书,拓展视野,增长学识,不仅不能教好学生,反而会因为自己的落伍而妨碍学生的发展。年纪再大,也别倚老卖老,不然,光凭一大把赤裸裸的年纪,没有渊博学识的教师是得不到社会与学生应有的尊重的!读书是教师的立身之本。教师,需要读书。读书,是教师的一种生活。
读书的人是天上的星星,明亮中多了一份深邃。要想做一个有主见有内涵的现代教师,读书仍然是必经之路。只有读书,才能丰厚自己的文化底蕴、渊博自己的学识水平、陶冶自己的心性修养、升华自己的教育追求、积淀自己的教育智慧,才能修炼成为值得学生终身阅读的“圣贤之书”。
《师道》的读后感 篇4
当我刚拿到《师道》这本书,心中就充满着欢喜,醒目的黄色封皮,上面排列着16位大师的名字,让人一下子就充满着敬畏感和崇拜感。先让我们来认识一下这些大师:百科全书梁启超、兼容并包蔡元培、容为智慧胡适之、唤醒国人马相伯、允公允能张伯苓、大师之谓梅贻琦、唯求其是竺可桢、平民情怀晏阳初、爱满天下陶行知、独立品格陈寅恪、一代大儒梁漱溟、大师之师叶企孙、美在艺术吕凤子、语文人生叶圣陶、儿童世界陈鹤琴、灵魂高度李叔同,这些名字中有大家非常熟悉的,也有陌生的,但当你把这本书读完,你就会忍不住想站起来给他们鞠上一躬。这本书名为《师道》,“师”既是从师问学,也是大师的意思,“道”既是思想的光芒也是人格的典范,16位大师级人物影响了中国教育文化历史的进程。
(一)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
(立志,高瞻远瞩)
纵观这些人物,很多受过私塾教育,出国留过学,有着精深的学问,但哪一个在求学成功后,不是为民族存亡考虑,不是致力于改造中国落后的现状?他们从青年便找寻到目标,立下远大志向,人生就是为一大事而来的。竺可桢留学美国,教学中国;晏阳初曾立志不做官,不求财,要把终生献给劳苦大众;陶行知少年时挥笔写下“我是一个中国人,应该为中国做出一些贡献来”的豪言;吕凤子弃文从武,18岁考入苏州武备学堂,精研武术,为的是“兴我中华”;叶圣陶作为一名作家,既是谋生的需要,更是出于学术责任的担当。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爱国人士。爱国情怀成就了他们的人生,成为他们事业的不竭动力。
(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孜孜以求,执着追求)
自从立下志向开始,他们便没有了自我,只有忘我。梁启超一直忧国忧民,为改变中国落后的现状而寻找出路;胡适不喜欢做官,却答应了就任美国大使的职位,只是因为知识分子的骨子里的那份责任与担当;马相伯倾其家产竭尽全力护国,为了民族,毫无保留地贡献了自己的一切;张伯苓;梅贻琦自1915年从美国学成归来,他的一生都奉献给了清华大学;晏阳初的一生因平民教育而备尝艰辛;梁漱溟投身于乡村教育,不断去农村办学,希望开发民智,消除文盲,唤醒民众的自觉;叶企孙终生未娶,以学生为伴,善待学生,唯独不考虑自己;吕凤子为了办学,家财散尽,将个人画展所得全部拿出来做办学资金。他们忘却自我,一心系着大众,对人世间充满着无限悲悯。
(三)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功到事成,豁然开朗)
凡事不为则已,为之必用全力,便是第一等人物。梁启超在新式教育、国学教育、家庭教育方面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蔡元培兼容并包,有了北大的繁荣学术、锦绣文章;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教学做合一的经验,至今仍有很大的现实意义;陈寅恪的学术成就和人格风范,让后人产生无限的尊重和敬畏;叶企孙作为“大师之师”,培养了杨振宁、李政道、钱学森等中国的一大批科学家;陈鹤琴在开发儿童潜能,完善儿童人格,健全儿童体格等方面都建立了健全的体系;青年李叔同推动了学堂乐歌的兴起。他们在牺牲自己、成就别人、服务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一个个高贵的灵魂令后人敬仰不止。
马相伯说:“我是一条狗,只会叫,叫了一百年,还没把中国人叫醒。”他希望用教育去唤醒人,可惜没有等到被唤醒的那一天;梁漱溟临终前说:“世界未来的文化,就是中国文化的复兴。”今天,我们的祖国正走在伟大复兴的路上,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应传承先师们的爱国情怀,仰慕教育的丰碑,增强责任担当意识,追随高贵的灵魂,以他们为参照,去达到自己的人生高度,也不枉与他们相遇一场。
《师道》的读后感 篇5
最近看了《师道,为师亦有道》这本由马朝宏主编的这本书,书中收录的全部是一线教师的教育评论和随笔,全书共分五章:立场、信念、冷眼、忧思和策略,可以说篇篇针砭时弊,句句一针见血,特别是让我们这些一线教师读了,有醍醐灌顶之感,不禁佩服如是教师爱教育的胸怀和为教育而谋略的胆识。其主旨正如书的封皮上所写:“审视教育本真,倾听教师忧思,分享成长策略,明晰教师立场,重塑教师信仰。”读了此书,让我感触较深的有《老师,你累吗?》、《培养孩子的学习动机》、《被高分抛下的孩子》等,这些篇章反映的问题较接近现在学校的情况,并引起了我对孩子学习动机的思考:孩子为了什么而学?
我不禁假象这样一个问题:当我们问起孩子他来学校为了什么而学时,他们会怎么样回答。我想可能很多孩子尚未思考过这个问题,或者他们也考虑不清楚到底为了什么而学,因为社会环境、家长、学校及老师的种种引导,可能让孩子弄不清楚学习到底为了自己还是外界。每每看到孩子们在日记上或者在素质报告手册上写出自己某段时间或最想说的话是“下次考试考双百”抑或“在学习上超过某位同学”等等此类的话,我有一种说不出的情感,是同情、是自责还是无奈。当今的孩子们怎么了?别说当今的孩子们了,往前追溯,就拿我来说,在学校度过了将近20年读书生涯,认真思考过这个问题吗?以前的我不也是为了考取好的成绩,或是为了让父母高兴,为了得到老师的赞扬而努力学习的吗?所以,这不是当今在学生当中存在的问题,而是一个长期待解决的问题。
孩子们学习动机的不明确不能怪他们自己,我们应该思考的是家长和老师的教育方式。我很同情现在的孩子们,同情他们没有快乐的童年,没有属于自己的时间,整天忙碌于上学、参加兴趣班和特长培训班等,家长们生怕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尤其是在学习上让孩子与周围的同学比,他们经常使用这样的奖励策略 ——这次考到多少分,会奖励你什么。这样无形中引导孩子学东西是为了与别人比较,是为了让自己的父母高兴等,长期以往,孩子们消失了学习的内部动机。对教师来说,我们何尝不是通过考试成绩来评每年的三好学生的,虽然有时候也会参考孩子们的平时表现,学校期末考试后,也同样以各科考试的平均分来给各科教师进行评价,虽然素质教育的口号依然很响,新课标在实践仍然实施得脚踏实地,但我们还是很难摆脱应试教育的魔咒。
孩子为了父母的奖励、为了获得老师的赞许等如此的动机虽然能在短时期内让孩子努力学习,但不是长久之计,一但这样的外部刺激失去了作用,那样的后果是非常可怕的。因此,我们——与孩子朝夕相处的家长和老师要注重培养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及他们的内部学习动机,让他们明白学习的目的和动机,端正学习态度,遇到问题进行正确的归因,才能让我们孩子真正乐在学习中!
《师道》的读后感 篇6
近几年,市面上越来越多教育的书籍让老师们眼花缭乱,想选择一本语言中肯一些的书也比较难。在假期里,教体局推荐的一些书目中,我选择了这本《师道:为师亦有道》来读,是因为被封面上的一行字给吸引了:“审视教育本真,倾听教师忧思,分享成长策略,明晰教师立场,重塑教师信仰。”这句话字字说到了每位老师的心里。
这本书共五章:立场、信念、冷眼、策略、忧思。标题简介二概括。这本书都是收录了一线教师的教育评论和随笔,正如前言所说:“让教师说话,为教师说话,说教师的话”远比对教师说话更重要,也能更有效的促进教师的发展。
什么的教育?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教育没有多少新的话题,教育更不需要多少‘创新’,只需要教师始终明白一件事情,那就是——学生首先是人,其次才是学生,教育是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影响。教育就是开启智慧,健全人格,要学生学会独立思考,独立判断,进而达到独立行动,成为一个心灵博大,精神坚强的人。简言之,教育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像人一样生活,像人一样活的美好。”
“累”,现在的孩子活的太累。作者张常关老师说了这么一句话“一切的.发明创造都源自自由思考,一切的成功教育都源自内心的需要。让我们多学一学古人,给教育一些‘闲暇’,还孩子一点自由吧!”这句话,说出了孩子们的心声,学生们在老师和家长的“百般呵护”下没有了自由和思考的时间。孩子们最宝贵的青春和娱乐玩耍的时间就这几年,而孩子们最美好最富想象力的大脑,被看不到边际的书海冲刷成了光滑的石头。在假期前的一天,我问了班上的孩子都谁报了辅导班,结果90%的孩子的假期被辅导班所占据,有50%的孩子报了两个以上的辅导班,还有几个孩子参加了四个。看到孩子们举起的小手,我的心里更多是是无奈,“不输在起跑线上”成了家长们让孩子上辅导班的动力。让孩子睡个懒觉,让孩子去公园里玩玩,给孩子插上想象的翅膀,可以让他们飞的远些。
“尊重”。在看到这个词语的时候,很多人都会认为就是在教育学生的时候不打骂学生。而在几年前,尊重学生已经不仅仅只是单纯的不打骂学生这么简单。在课堂上,老师一味的侃侃而谈就是不尊重学生;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老师不给孩子留有思考的空间就是不尊重;在学生回答问题出现错误的时候,老师粗暴的打断就是不尊重。
《不要抢占学生的舞台》这篇文章,我明白了尊重要打从心眼里表现出来。文章有这么一段话:“不要抢占学生的舞台,好课应当让“彩”出在学生身上。学生自己能做的事教师不要去做,学生自己能说的话教师不要去说,学生自己能想出的问题教师不要急于给出答案。教师要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要尽可能多地安排学生去活动,师生对话,学生与文本对话,学生与学生对话,在互动中锤炼语言,发展思维,增长智慧。”
老师上课要讲,而且一定要讲。但讲时忌滔滔不绝,旁若无人,话匣子一打开就兴奋不已,难以收住。牢记不要把课堂当成教师一个人表演的舞台,而忽略了尊重学生,每节课要让“彩”出在学生身上,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大胆质疑的精神。学生回答问题偏离轨道时,要果断地将其引回主题。
什么样的课堂决定着我们培养什么样的学生。“先学后教”这种模式培养了学生会学习,善思考,高效率。只要我们教师尊重学生,给学生机会和时间,学生就一定会给我们惊喜。
有了这些思考,又使我们回到教育的目的上来。如果我们真正的把教育当做生活,开启学生的智慧,健全学生的人格,让学生们学会独立思考,进而学会独立行动,成为一个心理宽广,而且精神坚强的人。那么,老师们在这个过程中拿到不会享受到快乐吗?
《师道》的读后感 篇7
我仔细研读了马朝宏老师所着的《师道:为师亦有道》这本书,为师有道,道在何方?明晰教师立场,重塑教师信仰。做人有人德,为师有师德。做一个有思想、有追求、有道德的教师,为学生指明生命的方向,赋予学生生命以意义和价值,就是最高尚师德的具体体现!
教育的希望在于每位教师的成长,离开了教师,任何制度、观念、政策都只能停留在空中。教育真没有多少新的话题,教育更不需要多少“创新”,只需要教师始终明白一件事情,那就是—学生首先是人,其次才是学生,教育是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影响。教育就是开启智慧、健全人格,要学生学会独立思考、独立判断,进而达到独立行动,成为一个心灵博大、精神坚强的人。
简言之,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像人一样生活,像人一样活得美好。教师的真正本领,不在于他是否会讲述知识,而在于是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很多时候,我们的老师从中划出符合自己课程性质所需要使用的回答,用平淡而近乎赞赏的语气抹去了其他的答案。我们几乎从来没有随着学生的思考车轮去探索生活,很少想到学生走向独自学习生活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其实更多的时候,我们缺少跟学生进行开放性、探究性问答的技巧与自信,因为思考的车轮没有方向,我们尚且没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和帮助他们如何探索生活而培养的独立思考的能力,我们早已经习惯了火车导轨式的教育。我们教师用来工作的工具是:知识、能力、道德、态度。
所以,作为教师,还应该为适应飞速发展的时代,而不断的学习储备各种知识,时时提高自身的素质。我们首先得使我们的知识不老化,所以得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能满足已有的那点滴学问。因为学生可以原谅一个吹毛求疵的老师,但不能原谅一个无知无能的老师。所以,由一桶水到一条源远流长的河的演变,是我们作为教师的知识追求的觉醒。读书,才会有思考;有思考,才会有思想;有思想,才会有追求。因此,教师要学会“教书”,首先应该学会读书,学会思考,学会思想。教师读书是关系教育成败的大事。读书的人是天上的星星,明亮中多了一份深邃。要想做一个有主见有内涵的现代人,读书仍然是必由之路。只有读书,才能丰厚自己的文化底蕴、渊博自己的学识水平、陶冶自己的心性修养、升华自己的教育追求、积淀自己的教育智慧,才能修炼成为值得学生终身阅读的“圣贤之书”。
我们往往将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的欠缺归咎于教育制度和专业培养模式,然而大多空闲的时候,我们思考的车轮依然伏在惯性的导轨上。更多的时候,在想着今天学生该交给我什么书面作业,字迹是否工整认真。我们几乎没有想到我们该教给学生什么,和学生一起做什么。是带领他们到阅览室,还是去游泳池?体育场或许更好?我们很少揣摩学生的心思,他们今天是想学习高雅的舞蹈、悠扬的二胡,还是自由运动场……我们应该放手让他们在每一个机会面前尝试与思考。只有放手,你才会知道什么是他们所需要的;只有放手,你才会发现什么是他们的专长。
作为一名教师是无尚光荣的,要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教师对人才的培养和文化科学事业的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要做好教师工作,首先是热爱教育事业,忠诚教育事业。其次是自己要爱读书,爱学习才行。在不断追求中探索教育的真谛。
《师道》的读后感 篇8
又迎来了一个暑假——2013年的暑假,教委办发的教师读物《师道:为师亦有道》。这是中国教师报资深记者、编辑,马朝宏编辑的一本书。今天,我把妈妈接到家里来玩,拿起这本书,我开始朗读给她听,她被感动了,我们母女一起被此书中各位一线教师他们对教育的种种感受及对教育的理解和激情深深地感动着。
一篇一篇的文章,是一个一个的教育的故事。越看越吸引我的眼球,直到爱不释手。在看孙宝华校长的《学生的表情》时,他朴实无华言语中,充满了对学生的爱,像一个小孩子似的跟学生一起开心,一起伤心,做为校长的他,能感受到学生的喜怒哀乐并理解他们,我想在他领导下的学生和老师一定也能露出灿烂的笑容。
印象深刻的是《不要抢占学生的舞台》这篇文章,从孔子的因材施教到卢梭的儿童中心说,都是在倡导“以人为本”。课堂是老师的主阵地,我们到底应该把课堂还给学生,还是炫耀自己?这个问题在新课改理念下已不需要质疑。而如何让孩子们在有效的课堂上展示自己才是我们第位老师最值得关注的。《不要抢占学生的舞台》就讲了不少的例子及相关的分析。雏鹰要展翅飞翔,就应该给它一片自由翱翔的天空,学生想要学得更多的东西,就应该真正拥有课堂,教师只需聆听、引导,用真诚的语言给与赞赏。
教育的希望在于每位教师的成长,教师的成长不只是阅读和接受别人的知识和思想,更重要的是独立思考,且思且行,不断反思。在教学中,我感到教师有没有童心对于教学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童心就是真诚,童心让人心上无邪,身上无恶,形上无垢,影上无尘。作为教师,有童心是爱学生的一种表现。说教师没有童心,就是教师把教师当做一种职业,把教学当做一种工作,一种机械化的工作。有童心的教师学生喜欢,工作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果。要想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我有感于此书中的几点做法:做领关雁给学生示范,显真诚在现实教学中,教师的示范和声情并茂的讲解是引领学生学习的关键,跟学生一同成长,会使学生感到亲切,更加喜欢学习。亲人般的称呼学生,显亲情很多名家教授,称呼学生都是“孩子们”,让人感到师生之间的'距离一下子拉近了。叶圣陶先生说过:“我如果当小学老师,绝不将到学校来的儿童认作讨厌的家伙,惹得人心烦的小魔王;无论聪明的,愚蠢的,干净的,肮脏的,我都要称他们为“小朋友”。那不是假意殷勤,仅仅浮在嘴唇边,油腔滑调的喊一声,而是出一于真诚,真心认他们作朋友的亲切表示。小朋友的成长和进步是我的欢乐,小朋友的赢弱和拙钝是我的忧虑。有了欢快我将永远保持它,有了忧虑我将设法消除它。契合孩子的心作评价,有童趣评价学生是教师每天都要做的事,评价得当,就会有好的效果,如果评价马虎潦草,学生就会觉得老师应付自己,渐渐地学生也会应付你了。我认为评价有童趣,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要说是高中的学生,每一个学生的内心都有长不大的快乐。做朋友和孩子一起互动,显平等我认为和学生做朋友,以心换心,才能得到他们的理解和支持,你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孩子王”,就能一呼百应。尊重学生的思维方式课堂上我们尊重学生的思维方式,尊重学生的思考角度,尊重学生的“未成年状态”正是有了这样的包容与点化,学生才乐意在课堂上自主阅读探究,才愿意在课堂生活过程中自由地展示童真。
有位老师问:“花儿为什么在春天开放?”其中有一位小女孩站起来说:“因为花儿看到春天太美了,她就忍不住想和春天比美。”老师听后,改变了原来的答案。这位老师也跟孩子们一样拥有一颗纯真的童心,她理解童心,爱护着童心。老师们,让我们和孩子们一起跳绳,踢键子,猜谜语,下棋,玩捉小鸡,一起游戏,演课本剧,享受课堂,幸福工作吧!
《师道》的读后感 篇9
读着《师道:为师亦有道》,我反思自己的工作,发现时光流逝,不知不觉中我已经在教育这片沃土中走过了二十几年,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自己总觉得对待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已经是易如反掌的事,有点飘飘然,也就有点倚老卖老的坏习惯了。其实教师肩负培育“祖国花朵”的重任,首先应为适应社会的发展,不断的给自己充电,刻苦学习各类知识,让自己的知识面尽量最大化,与时俱进,不断更新知识,使知识不老化,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专业水平,在教学中开展研究中不断探索、不断创新,并一直笔耕不辍,才至于误人子弟。
随着社会的发展,原来的“一桶水”已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应该有源源不断的活水来充实、更新。正如书中所说,“发现自己的书架已经尘封多日,说明你的精神已经开始空虚。这时你就应该去亲近那些久违的书籍,在读书中滋养你的心灵,滋润你的生命。如果发现你的精神财富支出得厉害,甚至消耗殆尽,这时,你就应当建立心灵帐本,把所缺的、所丢的、所消磨的东西列一个清单,然后制订计划,设计方案,努力弥补,让精神财富重新回到你的心灵之仓。”
读书,才会有思考;有思考,才会有思想;有思想,才会有追求。因此,教师要学会“教书”,首先应该学会读书,学会思考,学会思想。教师,需要学识。精深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相关知识常常能让一个教师在课堂上左右逢源、神采飞扬。学识源于读书,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如果教师不能把握准时代的脉搏,不断地读书,拓展视野,增长学识,不仅不能教好学生,反而会因为自己的落伍而妨碍学生的发展。年纪再大,也别倚老卖老,不然,光凭一大把赤裸裸的年纪,没有渊博学识的教师是得不到社会与学生应有的尊重的!读书是教师的立身之本。教师,需要读书。读书,是教师的一种生活。
读书的人是天上的星星,明亮中多了一份深邃。要想做一个有主见有内涵的现代教师,读书仍然是必经之路。只有读书,才能丰厚自己的文化底蕴、渊博自己的学识水平、陶冶自己的心性修养、升华自己的教育追求、积淀自己的教育智慧,才能修炼成为值得学生终身阅读的“圣贤之书”。
《师道》的读后感 篇10
从教几年,常常感到自己在教育教学经验上的不足,我深深地热爱着自己的事业,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一位的优秀教师。但对教育的肤浅理解,又让我困惑:何为良好的教育?我常常扪心自问,并苦苦追寻。
不经意间《师道:为师亦有道》走进了我的生活,迫不及待细细品读。摆在我面前的仿佛是一位良师、一位益友、一面镜子、一面战鼓。让我的心开始变得平静了,明朗了!《师道:为师亦有道》,这本书共五章:立场,信念,冷眼,策略,忧思。标题简洁而概括。这本书都是收录一线教师的教育评论和随笔,正如前言所说:“让教师说话,为教师说话,说教师的话”远比对教师说话更重要,也能更有效的促进教师的发展。
何为教育?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教育没有多少新的话题,教育更不需要多少‘创新’,只需要教师始终明白一件事情,那就是--学生首先是人,其次才是学生,教育是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影响。教育就是开启智慧,健全人格,要学生学会独立思考,独立判断,进而达到独立行动,成为一个心灵博大,精神坚强的人。简言之,教育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像人一样生活,像人一样活的美好。”
当我读到《教育就该是平淡无奇的》这篇文章之后,心情释然很多,感觉身心放松了许多。文章中说:教育就应该是平淡无奇的。是的:我们的教育不应该带有刻意的痕迹,教育不应是为了功利的目的,不需要粉饰,不需要伪装,一切都应该是水到渠成的自然的状态。
“平淡无奇的教育会自然得多”。我们怎么生活,就该怎么教育,陶行知先生说得再清楚不过了,生活即教育。“平淡无奇的教育就是这些事情:把地扫干净,把操做好,把字写端正,把书读好,把话说清楚,把文章写通顺,把人做好--回到生活中的教育。就是这样的实在。孩子们能够做好这些,不就是我们所说的三好学生吗?从这些小事中,不就把孩子培养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才了吗?其实对学生的教育没那么神圣,需要我们从平常小事做起。一点一滴的积累起来,就是教育。
课堂上,师生之间没有地位尊卑,没有老师的权威,课堂不是老师的一言堂,每个孩子都可以畅所欲言,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师生互动,学生有了一个问题,大家一起讨论想办法解决一个问题;再展示下一个问题,直至问题一一解决。老师在学生遇到困难不能解决时提供引领和帮助。课堂不是表演的舞台,有精彩但是不需要每时每刻的精彩,应该是一种自然状态的流露,是一个平淡无奇中涌现神奇、生动的过程。
可现实中,我们看到的情况却不完全如此。在日常生活中,令人担忧的太多太多了。常常看到这样的情景,孩子作业做错了,孩子成绩考差了,全家都很忧虑,调动各种教育手段--棍棒、物质、言语、柔情……千方百计,苦口婆心,似乎孩子的学习成绩不好,这是天大的坏事,以致有些孩子因此离家出走,因此而轻生……学习成绩差一点真有那么严重吗?学习差的孩子真是坏孩子吗?也许我们很多大人都会说"不",可是你的孩子一旦学习成绩不好,您会不上火吗?相反,如果您的孩子过马路不走横道线,您的孩子坐公交车抢坐位,您的孩子在公共场所不守秩序,您会觉得难堪吗?
“真正地教育应当在生活中,在每一个老师、每一个孩子的生活里!”谈永康这么写道“如果说生活的本质是一种安静与平淡,那么教育就该是平淡无奇的一种过程,滋润每个日子,滋润师生的心灵!”
因此,我们做教育人的人要从平淡无奇的教育做起。要求孩子认真做好每一件小事。例如对人要有礼貌,不虽说乱扔垃圾,书写要工整……做到了应该表扬,坚持做了要好好夸奖。告诉孩子,坚持做这些小事是很不容易的,能一辈子做到这些小事,是一个了不起的好人,在我们平淡无奇的教育中,是孩子轻松愉快的成长。
《师道》的读后感 篇11
最近看了《师道,为师亦有道》这本由马朝宏主编的这本书,书中收录的全部是一线教师的教育评论和随笔,全书共分五章:立场、信念、冷眼、忧思和策略,可以说篇篇针砭时弊,句句一针见血,特别是让我们这些一线教师读了,有醍醐灌顶之感,不禁佩服如是教师爱教育的胸怀和为教育而谋略的胆识。其主旨正如书的封皮上所写:“审视教育本真,倾听教师忧思,分享成长策略,明晰教师立场,重塑教师信仰。”读了此书,让我感触较深的有《老师,你累吗?》、《培养孩子的学习动机》、《被高分抛下的孩子》等,这些篇章反映的问题较接近现在学校的情况,并引起了我对孩子学习动机的思考:孩子为了什么而学?
我不禁假象这样一个问题:当我们问起孩子他来学校为了什么而学时,他们会怎么样回答。我想可能很多孩子尚未思考过这个问题,或者他们也考虑不清楚到底为了什么而学,因为社会环境、家长、学校及老师的种种引导,可能让孩子弄不清楚学习到底为了自己还是外界。每每看到孩子们在日记上或者在素质报告手册上写出自己某段时间或最想说的话是“下次考试考双百”抑或“在学习上超过某位同学”等等此类的话,我有一种说不出的情感,是同情、是自责还是无奈。当今的孩子们怎么了?别说当今的孩子们了,往前追溯,就拿我来说,在学校度过了将近20年读书生涯,认真思考过这个问题吗?以前的我不也是为了考取好的成绩,或是为了让父母高兴,为了得到老师的赞扬而努力学习的吗?所以,这不是当今在学生当中存在的问题,而是一个长期待解决的问题。
孩子们学习动机的不明确不能怪他们自己,我们应该思考的是家长和老师的教育方式。我很同情现在的孩子们,同情他们没有快乐的童年,没有属于自己的时间,整天忙碌于上学、参加兴趣班和特长培训班等,家长们生怕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尤其是在学习上让孩子与周围的同学比,他们经常使用这样的奖励策略——这次考到多少分,会奖励你什么。这样无形中引导孩子学东西是为了与别人比较,是为了让自己的父母高兴等,长期以往,孩子们消失了学习的内部动机。对教师来说,我们何尝不是通过考试成绩来评每年的三好学生的,虽然有时候也会参考孩子们的平时表现,学校期末考试后,也同样以各科考试的平均分来给各科教师进行评价,虽然素质教育的口号依然很响,新课标在实践仍然实施得脚踏实地,但我们还是很难摆脱应试教育的魔咒。
孩子为了父母的奖励、为了获得老师的赞许等如此的动机虽然能在短时期内让孩子努力学习,但不是长久之计,一但这样的外部刺激失去了作用,那样的后果是非常可怕的。因此,我们——与孩子朝夕相处的家长和老师要注重培养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及他们的内部学习动机,让他们明白学习的目的和动机,端正学习态度,遇到问题进行正确的归因,才能让我们孩子真正乐在学习中!
《师道》的读后感 篇12
最近看了《师道,为师亦有道》这本由马朝宏主编的这本书,书中收录的全部是一线教师的教育评论和随笔,全书共分五章:立场、信念、冷眼、忧思和策略,可以说篇篇针砭时弊,句句一针见血,特别是让我们这些一线教师读了,有醍醐灌顶之感,不禁佩服如是教师爱教育的胸怀和为教育而谋略的胆识。其主旨正如书的封皮上所写:“审视教育本真,倾听教师忧思,分享成长策略,明晰教师立场,重塑教师信仰。”读了此书,让我感触较深的有《老师,你累吗?》、《培养孩子的学习动机》、《被高分抛下的孩子》等,这些篇章反映的问题较接近现在学校的情况,并引起了我对孩子学习动机的思考:孩子为了什么而学?
我不禁假象这样一个问题:当我们问起孩子他来学校为了什么而学时,他们会怎么样回答。我想可能很多孩子尚未思考过这个问题,或者他们也考虑不清楚到底为了什么而学,因为社会环境、家长、学校及老师的种种引导,可能让孩子弄不清楚学习到底为了自己还是外界。每每看到孩子们在日记上或者在素质报告手册上写出自己某段时间或最想说的话是“下次考试考双百”抑或“在学习上超过某位同学”等等此类的话,我有一种说不出的情感,是同情、是自责还是无奈。当今的孩子们怎么了?别说当今的孩子们了,往前追溯,就拿我来说,在学校度过了将近20年读书生涯,认真思考过这个问题吗?以前的我不也是为了考取好的成绩,或是为了让父母高兴,为了得到老师的赞扬而努力学习的吗?所以,这不是当今在学生当中存在的问题,而是一个长期待解决的问题。
孩子们学习动机的不明确不能怪他们自己,我们应该思考的是家长和老师的教育方式。我很同情现在的孩子们,同情他们没有快乐的童年,没有属于自己的时间,整天忙碌于上学、参加兴趣班和特长培训班等,家长们生怕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尤其是在学习上让孩子与周围的同学比,他们经常使用这样的奖励策略 ——这次考到多少分,会奖励你什么。这样无形中引导孩子学东西是为了与别人比较,是为了让自己的父母高兴等,长期以往,孩子们消失了学习的内部动机。对教师来说,我们何尝不是通过考试成绩来评每年的三好学生的,虽然有时候也会参考孩子们的平时表现,学校期末考试后,也同样以各科考试的平均分来给各科教师进行评价,虽然素质教育的口号依然很响,新课标在实践仍然实施得脚踏实地,但我们还是很难摆脱应试教育的魔咒。
孩子为了父母的奖励、为了获得老师的赞许等如此的动机虽然能在短时期内让孩子努力学习,但不是长久之计,一但这样的外部刺激失去了作用,那样的后果是非常可怕的。因此,我们——与孩子朝夕相处的家长和老师要注重培养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及他们的内部学习动机,让他们明白学习的目的和动机,端正学习态度,遇到问题进行正确的归因,才能让我们孩子真正乐在学习中!
《师道》的读后感 篇13
最近看了《师道,为师亦有道》这本由马朝宏主编的这本书,书中收录的全部是一线教师的教育评论和随笔,全书共分五章:立场、信念、冷眼、忧思和策略,可以说篇篇针砭时弊,句句一针见血,特别是让我们这些一线教师读了,有醍醐灌顶之感,不禁佩服如是教师爱教育的胸怀和为教育而谋略的胆识。其主旨正如书的封皮上所写:“审视教育本真,倾听教师忧思,分享成长策略,明晰教师立场,重塑教师信仰。”读了此书,让我感触较深的有《老师,你累吗?》、《培养孩子的学习动机》、《被高分抛下的孩子》等,这些篇章反映的问题较接近现在学校的情况,并引起了我对孩子学习动机的思考:孩子为了什么而学?
我不禁假象这样一个问题:当我们问起孩子他来学校为了什么而学时,他们会怎么样回答。我想可能很多孩子尚未思考过这个问题,或者他们也考虑不清楚到底为了什么而学,因为社会环境、家长、学校及老师的种种引导,可能让孩子弄不清楚学习到底为了自己还是外界。每每看到孩子们在日记上或者在素质报告手册上写出自己某段时间或最想说的话是“下次考试考双百”抑或“在学习上超过某位同学”等等此类的话,我有一种说不出的情感,是同情、是自责还是无奈。当今的孩子们怎么了?别说当今的孩子们了,往前追溯,就拿我来说,在学校度过了将近20年读书生涯,认真思考过这个问题吗?以前的'我不也是为了考取好的成绩,或是为了让父母高兴,为了得到老师的赞扬而努力学习的吗?所以,这不是当今在学生当中存在的问题,而是一个长期待解决的问题。
孩子们学习动机的不明确不能怪他们自己,我们应该思考的是家长和老师的教育方式。我很同情现在的孩子们,同情他们没有快乐的童年,没有属于自己的时间,整天忙碌于上学、参加兴趣班和特长培训班等,家长们生怕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尤其是在学习上让孩子与周围的同学比,他们经常使用这样的奖励策略——这次考到多少分,会奖励你什么。这样无形中引导孩子学东西是为了与别人比较,是为了让自己的父母高兴等,长期以往,孩子们消失了学习的内部动机。对教师来说,我们何尝不是通过考试成绩来评每年的三好学生的,虽然有时候也会参考孩子们的平时表现,学校期末考试后,也同样以各科考试的平均分来给各科教师进行评价,虽然素质教育的口号依然很响,新课标在实践仍然实施得脚踏实地,但我们还是很难摆脱应试教育的魔咒。
孩子为了父母的奖励、为了获得老师的赞许等如此的动机虽然能在短时期内让孩子努力学习,但不是长久之计,一但这样的外部刺激失去了作用,那样的后果是非常可怕的。因此,我们——与孩子朝夕相处的家长和老师要注重培养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及他们的内部学习动机,让他们明白学习的目的和动机,端正学习态度,遇到问题进行正确的归因,才能让我们孩子真正乐在学习中!
《师道》的读后感 篇14
这本书是一本教育教师读物,其主旨正如书的封皮上所写:“审视教育本真,倾听教师忧思,分享成长策略,明晰教师立场,重塑教师信仰。”
这本书共五章:立场,信念,冷眼,策略,忧思。标题简洁而概括。这本书都是收录一线教师的教育评论和随笔,正如前言所说:“让教师说话,为教师说话,说教师的话”远比对教师说话更重要,也能更有效的促进教师的发展。何为教育?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教育没有多少新的话题,教育更不需要多少‘创新’,只需要教师始终明白一件事情,那就是--学生首先是人,其次才是学生,教育是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影响。教育就是开启智慧,健全人格,要学生学会独立思考,独立判断,进而达到独立行动,成为一个心灵博大,精神坚强的人。简言之,教育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像人一样生活,像人一样活的美好。”这本书中的文章给了我很多启迪和思考,也使我感受到智慧的快乐,也从另一个角度审视,思考如何有效指引学生的正确思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在《师道》中有一个章节讲的是功夫在“分数”之外。我们现在的教育太注重孩子的分数了,总是想尽办法,用尽手段让学生提高分数。可我们使尽浑身解数后会发现孩子的成绩没有丝毫的提高。老师督促其多做作业,家长督促其上补习班,我们都尽到自己的职责了,为什么结果是这样呀!
我的班级中有一个小男孩名叫蒲永军,学习成绩不是很好,我经常找他聊天,问他你这样聪明为什么学习不好呀?督促他努力学习,可是半年了,一直没有什么改变。但在交谈中我知道了一些他的家庭情况。他的爸爸不在身边,忙于工作,他的妈妈过世不久,他觉得世界上没有一个亲人了,孤独无助。他说他是多么的不幸呀!
是呀!蒲永军真得不幸呀!这样不幸的孩子学习不好也是正常的,他自己这样认为,大家都这样认为。可是我给他讲,也许换个角度就不一样了。其实每个人都有不幸,如果比不幸,你比得过霍金吗?如果比不幸,你比得过断腿的奥运会选手吗?人生需要找个方向,人生需要现在认真学习找个工作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我经常与这个孩子做思想工作,蒲永军慢慢地明白了人生,从此他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去,最后在毕业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
从这个事例中我看到,学生的能力都是十分强,只要他们想学就一定能够学好。分数不在分数里,分数是在分数外--学生的思想工作,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才能让他们成就自己的人生理想。
《师道》的读后感 篇15
近几年,市面上越来越多教育的书籍让老师们眼花缭乱,想选择一本语言中肯一些的书也比较难。在假期里,教体局推荐的一些书目中,我选择了这本《师道:为师亦有道》来读,是因为被封面上的一行字给吸引了:“审视教育本真,倾听教师忧思,分享成长策略,明晰教师立场,重塑教师信仰。”这句话字字说到了每位老师的心里。
这本书共五章:立场、信念、冷眼、策略、忧思。标题简介二概括。这本书都是收录了一线教师的教育评论和随笔,正如前言所说:“让教师说话,为教师说话,说教师的话”远比对教师说话更重要,也能更有效的促进教师的发展。
什么的教育?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教育没有多少新的话题,教育更不需要多少‘创新’,只需要教师始终明白一件事情,那就是——学生首先是人,其次才是学生,教育是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影响。教育就是开启智慧,健全人格,要学生学会独立思考,独立判断,进而达到独立行动,成为一个心灵博大,精神坚强的人。简言之,教育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像人一样生活,像人一样活的美好。”
“累”,现在的孩子活的太累。作者张常关老师说了这么一句话“一切的发明创造都源自自由思考,一切的成功教育都源自内心的需要。让我们多学一学古人,给教育一些‘闲暇’,还孩子一点自由吧!”这句话,说出了孩子们的心声,学生们在老师和家长的“百般呵护”下没有了自由和思考的时间。孩子们最宝贵的青春和娱乐玩耍的时间就这几年,而孩子们最美好最富想象力的大脑,被看不到边际的书海冲刷成了光滑的石头。在假期前的一天,我问了班上的孩子都谁报了辅导班,结果90%的孩子的假期被辅导班所占据,有50%的孩子报了两个以上的辅导班,还有几个孩子参加了四个。看到孩子们举起的小手,我的心里更多是是无奈,“不输在起跑线上”成了家长们让孩子上辅导班的动力。让孩子睡个懒觉,让孩子去公园里玩玩,给孩子插上想象的翅膀,可以让他们飞的远些。
“尊重”。在看到这个词语的时候,很多人都会认为就是在教育学生的时候不打骂学生。而在几年前,尊重学生已经不仅仅只是单纯的不打骂学生这么简单。在课堂上,老师一味的侃侃而谈就是不尊重学生;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老师不给孩子留有思考的空间就是不尊重;在学生回答问题出现错误的时候,老师粗暴的打断就是不尊重。
《不要抢占学生的舞台》这篇文章,我明白了尊重要打从心眼里表现出来。文章有这么一段话:“不要抢占学生的舞台,好课应当让“彩”出在学生身上。学生自己能做的事教师不要去做,学生自己能说的话教师不要去说,学生自己能想出的问题教师不要急于给出答案。教师要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要尽可能多地安排学生去活动,师生对话,学生与文本对话,学生与学生对话,在互动中锤炼语言,发展思维,增长智慧。”
老师上课要讲,而且一定要讲。但讲时忌滔滔不绝,旁若无人,话匣子一打开就兴奋不已,难以收住。牢记不要把课堂当成教师一个人表演的舞台,而忽略了尊重学生,每节课要让“彩”出在学生身上,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大胆质疑的精神。学生回答问题偏离轨道时,要果断地将其引回主题。
什么样的课堂决定着我们培养什么样的学生。“先学后教”这种模式培养了学生会学习,善思考,高效率。只要我们教师尊重学生,给学生机会和时间,学生就一定会给我们惊喜。
有了这些思考,又使我们回到教育的目的上来。如果我们真正的把教育当做生活,开启学生的智慧,健全学生的人格,让学生们学会独立思考,进而学会独立行动,成为一个心理宽广,而且精神坚强的人。那么,老师们在这个过程中拿到不会享受到快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