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镜花缘》有感
老地方整理的读《镜花缘》有感(精选18篇),经小编精挑细选,希望大家喜欢。
读《镜花缘》有感 篇1
《镜花缘》是清代作家李汝珍所写。虽然不如“四大名著”那样出名,却让我从中明白了许多道理。
《镜花缘》讲了百花仙子们到凡间投胎,在人间生活的故事。总的来说,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讲了唐敖、多九公、林之洋等人在海外游历的故事,第二个部分讲了武则天科举才女时,由百花仙子托生的唐小山及其它花仙子托生的一百位才女在选拔中脱颖而出,在朝中有所作为的故事。
读完全书,有两个字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里——平等。
书中第四十八回有一段写道:“以史探幽,哀萃芳冠首者,盖主人自言穷探野史,尝有所见,惜湮没无闻,而哀群芳之不传,因笔志之。”其中,“穷探野史,尝有所见”作者所见的是什么呢?我认为,作者所见的是中国几千年来忽略的妇女问题,就是“重男轻女”。我认为男女应该是平等的,一样的。
就是现在,也经常会出现“重男轻女”的情况。我有一个朋友,叫子熹。她的姨妈从小就被子熹的外婆送给了别人。其实子熹的姨妈并不是家里最小的,最小的是子熹的舅舅,但因为“重男轻女”的观念,被送走的是子熹的姨妈。
我有一个朋友小名叫佳佳,她有一个哥哥。有一次我去她家里吃午饭时,我忽然发现佳佳哥哥碗里的肉比佳佳碗里的多,后来我每次去他家吃午饭时,都会留心观察这个细节,都会发现佳佳哥哥碗里的肉比佳佳多。
然而,也不是所有人都是这样的。《红楼梦》里的贾宝玉说过“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儿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儿便觉得浊臭逼人。”《镜花缘》本身有个“女儿国”与《西游记》的“女儿国”不同的是,在这个“女儿国”里是男人穿上裙子作为妇人,管家里事,女人穿上靴帽管外事,这样一来也可以说是“尊女轻男”了。
但不管是“重男轻女”还是“尊女轻男”,都是不公平的,我认为男女应该是平等的,和谐的。
读《镜花缘》有感 篇2
“女子无才便是德”,突然在一本书中看到。这句话让我很是“悲愤”。原来古代人都是这种思想,怪不得古代学堂里见不到女子。但在《镜花缘》中,我见识到了古代才女。她们的魅力是很多人想象不到的。 日记
“苏氏蕙兰织锦回文璇玑图”,乍一看,全是字。但聪慧的史幽探用七种色彩把文字区分开。每色中的字都可以组成数十首诗。史幽探她满腹诗词,行诗如风,让人敬慕。
在《镜花缘》的后一部分是记叙百名才女相会的情景。她们阔谈“琴、棋、书、画、医、卜、星相、灯谜”,实话说,我确实是看不懂,但她们的浩博才学让我震撼。若不是武则天开放女科,这些女子的才华还得不到展示。
书中让我领略到了很多国家的怪异和有趣。如君子国,君子国里的.人都是彬彬有礼,买卖东西都要谦让个半天;还有两面国,两面国的人遇到有钱有势的,就露出恭维、亲切的脸,而遇到没钱没势的,则露出丑恶、鄙视的脸:还有穿胸国,穿胸国的人胸上都有一个洞,他们都再胸中穿一根长竿,把东西都挂在上面。
然而,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主人公在女儿国的游历。大概作者也和我有同样的想法吧,暗暗地在文中批判当时社会的不平等。女儿国,恰恰是“女尊男卑”。“男子反穿衣裙,作为妇人,以治内事,女子反穿靴帽,作为男人,以治外事”,所以林之洋误被选为王妃。首先得缠足,所谓“缠足”,就是裹小脚,有“三寸金莲”之美。可怜的林之洋十脚趾都烂了,化为脓水。这只是夸张,但他所受的痛苦古代妇女没有受到过吗?有谁可怜过她们?作者在文中让男性从女性的立场去体会缠足等种种陋习的丑恶和非人道性质。
唐敖、多久公在黑齿国的女学塾中遇到红红、亭亭。这两名十四五岁的少女最引人注目的是她们极有才学,诗书礼乐无所不通,她们和多九公、唐敖讨论学问,涉及音韵文字、经书义疏、学术流派,口若悬河,咄咄逼人,弄得倚老卖老的多九公面红耳赤,汗流满面。
《镜花缘》若出在当时,定会改变一些人的观点。这本书中,各种珍鸟奇草,各国的风俗习惯吸引力极大,但其中着重表现对女子的尊重,值得一读。
读《镜花缘》有感 篇3
不能不说这是本奇书,但你很难认为这是本好小说。中国文人写起小说总有种抱负,就是要借小说说出点道来。所谓道道,也就是除小说外一切可以说教的东西,文人们都要往小说里塞些货,才显得自己是务正业,没有枉费老祖宗的教诲,那种举重若轻的优越感恐怕是那些只做学问或者只写小说的专业人士都羡慕得紧的。身为两栖动物的,李汝珍自然不是第一个,也绝不会是最后一个。两栖动物的好,大家都明白,无非就是小说的料不够时补些学问,搞学问的闲暇时讲点冷笑话罢了。但无疑这样的危险性更高,而《镜花缘》的局限也在于此。里面那些学问,包括什么音韵学的、对联的、古代玩乐的包袱仿佛就是为了抖而抖,根本就不是为了推动情节发展的,你把那些包袱都卸掉的话,估计就跟那猫儿洗澡后的样子差不多——粘成一团、无得而状。假若当论小说的品质,你也很难佩服他。无非就是唐敖在海外遇到许多故友遗孀,然后一一指引回国朝,然后群芳斗艳,最后各有天命云云,既无有趣的情节,甚至人物塑造也是够粗糙的了,反正在下看完实在没几个MM是有印象的,除了那些神行如戴宗的紫绡、声称“问道于盲”的亭亭与红红,爱讲冷笑话的紫芝之类的人。好在小说里也有许多有趣的东西。想象力算是其中之一,虽说有《山海经》作蓝本,但也有好些值得夸饰的,至少在不少古代小说里面还真是缺乏的。还有那些百科全书式的典故药方对联游戏什么的,假若无聊实在应该一一细看,至于药方定然可以一试,。至于李先生那些恶趣味,也还是可以引一例作佐证的。话说第七十五回里紫芝承薛衡香之命讲冷笑话,道:“老蛆在茅坑缺食甚饥。忽然磕睡,因命小蛆道:‘如有送食来的,即来唤我。’不多时,有人登厕出恭;因肠火结燥,蹲之许久,粪虽出,下半段尚未坠落。小蛆远远看见,即将老蛆叫醒。老蛆仰头一望,果见空中悬著一块‘黄食’,无奈总不坠下。老蛆喉急,因命小蛆沿坑而上,看是何故。小蛆去不多时,回来告诉老蛆道:‘我看那食在那里顽哩。’老蛆道:‘做甚么顽?’小蛆道:‘他摇摇摆摆,悬在空中,想是打秋千哩。’”董翠钿道:“臭轰轰的,把人比他,姐姐也过于尖酸了。”蒋素辉道:“那‘黄食’二字,倒也新奇。”薛蘅香、施艳春道:“幸而没有痔疮,若有血痔,那可变成‘紫食’了。”紫芝道:“你去尝尝,只怕还‘香艳’的狠哩。”蘅香、艳春道:“姐姐真真利害,一句也不饶人。”那紫芝笑那众人打秋千,后有反讥“紫食”的,李先生的恶趣味实在是太那个。
最后在下有个疑问,就是百花榜的时候,由于唐闺臣的名字缘故被贬到第11,把周庆覃放到第10力压唐朝的臣。但这个十一会不会是暗合《论语》第十一篇呢?还望方家指引。
读《镜花缘》有感 篇4
它写的是由于百花仙子与嫦娥打了一个赌,必须是帝旨来到,才能百花齐放,即使下界人王有令,也不能应命,否则百花仙子到人间去受苦。结果百花仙子输了,与其他仙子被贬到人间……
这本书又一次展现了“谁说女子不如男”的品格,写了许多仙子转换为人类的事。
从中我体会到了人在生活中要学会勇敢,敢于“攀登高山”。比如有一次我在客厅里发现了一只虫子,我心里感到非常害怕,有时候我会大声叫到“有虫子”,妈妈总是说我大惊小怪。可读完这本书后,我仔细想一想,这虫子只不过在地上趴着,我一个小指头就能把它压死有什么好怕的。
再比如又一次,我很胆小,到枫树湾玩时,有一条清澈的小溪流,溪流间有几块大石头,要过去,就必须踩过那几块石头,可我不敢,最后我还是靠别人的帮助过去的。读完这本
书以后,我想了想,我干嘛那么胆怯,石头的距离不是很大嘛,有什么好怕的。
读《镜花缘》有感 篇5
这个寒假我读了许多书,其中我最喜欢的是充满想象力的《镜花缘》。
《镜花缘》讲的是百花仙子因为得罪了嫦娥,触犯天规,被贬下界。她的父亲唐傲去海上游历各国,寻找十二名花,遇到许多光怪陆离的事情。最后父女二人双双修成神仙的故事。这本书是半文言文的,刚开始读,我觉得有点难懂,但后来发现,只要进到书的世界里,这些都不是问题了。
这本书大部分的篇幅都是在讲唐敖、林之洋和多九公一行人出海游历三十三个国家的经历。每个国家都有不同的风土人情,有趣至极。
我喜欢其中的三个章节,第一站是东口山。东口山上有各种奇花异草,野鸟怪兽,有肉芝,木禾,蹑空草,精卫鸟,果然兽等等。
肉芝,就是一个巴掌大小的小人,身骑小马,快如流星,一旦抓住就要立马吞下,不然小人便会化成灰。吃下后,能让人神清气爽。
木禾,是一种大树,树上无枝,长满稻穗,每一粒米都比头还大,够吃好几顿。更神奇的是吃上一口,一年都不会饿。
蹑空草,是一支青草,叶子跟松树的一样,长满了针刺。拿出它的籽,放在手心,吹一口气长一尺,吹三口气就能长到三尺。人要是吃了,就可以立在空中。
这几种草我都想吃吃看啊!
精卫鸟,不是一只,竟是一群,就是那只填海的精卫鸟的后代。长得像乌鸦,嘴白如玉,两只红足,头上还有花纹。
果然兽,特别重情义。有同伴死在路旁,那么路过的果然兽,就会停下来,守在旁边痛哭,任人捉住,也不逃窜。
这些东西太神奇了,让我大开眼界。
再说黑齿国和白民国。黑齿国的人,皮肤黑,就连牙齿也是黑的。但别看他们黑,特别有学识。白民国的人,长得白净,相貌堂堂,一看就特别有学问的样子,事实上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可见,人不可貌相,不能以貌取人。
还有个我最喜欢的女儿国。跟西游记的女儿国不同,这个国家是有男人的。但是,这里的男女身份是互换的,女人穿男人的衣服,走在路上;而男人则穿女人的衣服在家里织布。想像一下,一个像张飞一样的壮汉,五大三粗,满面虬髯,却穿着女人的衣服,文静地坐在那里穿针引线,缝着鞋垫,这个画面真是令人忍俊不禁。我被作者的幽默深深折服,真想去这样的国家里体验一下女尊男卑的感觉呢。
看完书后,我特别佩服本书的作者李汝珍,他的想象力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啊!
读《镜花缘》有感 篇6
这几天,我接触到了一本名叫《镜花缘》的课外书,书中情趣使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镜花缘是清朝作家李汝珍所著的一本长篇小说。李汝珍,直隶大兴人(今属北京市),号松石道人。
书中所写的前四十回是唐敖、林之洋、多九公等一行人游历海外诸国的故事。而后来的四十六会写的是才女们参加女子科举考试的故事。最后四回写的是起义军如何攻破武则天,把江山还给大唐的故事。
起初,王母娘娘生日时,嫦娥和百花仙子打赌人间的百花是否会同时开放。后来嫦娥略施小计——让武则天令百花开放。世界百花因受到人间帝王的指令,掌管各种鲜花的仙子不得不开放百花。于是,百花仙子被贬下凡间。
百花仙子被贬后,投胎到唐敖一家。这唐敖本是一位年过半百的秀才,好不容易考上了探花却又因为和起军反抗的徐敬业有交情,又被贬为秀才。之后,唐敖心灰意冷,也无心再考试了。于是,他和林之洋、多九公一起游历海外,漂泊各国。
书中有几处细节最使我难忘。一是路过黑齿国时,几位女孩与多九公论书。多九公见对方只是孩子且都是女性,便开始掉以轻心。结果被女孩侮辱“问道于盲”。从这一节中,我觉得一个人不论怎么样有才华,都不能骄傲自满。否则就像多九公一样,被人“问道于盲”了。
二是林之洋路过女儿国时被耳缠足,险些被女儿国国王招为“皇后”。多亏唐敖治河有功,女儿国国王才勉强同意唐敖将林之洋带走。
在书中,我喜欢为人善良而重情义的唐敖;喜欢知错能改的多九公;喜欢重情重义但并不唯利是图的商人——林之洋。
《镜花缘》是一本非常不错的长篇小说,希望大家有时间也可以去读一下。
读《镜花缘》有感 篇7
《镜花缘》是继《红楼梦》之后比较优秀的一部现实主义长篇小说,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它是清代作家李汝珍晚年的一部作品,共一百回。《镜花缘》可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写武则天称帝,打败了唐室旧臣、骆宾王的反叛。有一天醉后观花,令白花严冬齐放。众花神不敢圣旨,就齐聚皇家喷蕊吐艳。哪知了天规,被玉帝贬下凡尘成了一百个才女。众花白花仙子被贬到岭南,托生为唐敖的女儿小山。唐敖殿试落第,心情沉闷,就随妹夫林之洋泛海出游,经舵工多九公导游,观览了海外异国风情,看到许多奇人异事。后来进入小蓬莱,求仙弃世,一去不返。小山思亲心切,让舅父林之洋带她出海,寻父回家,历经后终于找到小蓬莱,却意外地在泣红亭中录下一卷“”,有一百名女子的事迹。并遵照父亲的意思改名为唐闺臣。
第二部分写武则天开科考试才女,录取了一百人,名次和泣红亭上载得分毫不差。这些才女及第后,拜见师,连日饮宴,赋诗游戏,表演了书、画、棋、医、卜、、音韵、算术等,以及灯谜、酒令、斗草、投壶等,尽欢而散,唐闺臣也重返仙山。这时,、骆宾王等人的儿子联合剑南节度使文芸,起兵反对武则天,一些才女也因姻亲关系加入军中,不少人,终于打破了“武家军”的酒、色、财、气四座大阵,武则天失败。后来唐中,仍尊则天为“大圣”,则天又下新诏,宣布明年重开女试,并命前科录取的才女重赴“红文宴”。
《镜花缘》一书的思想意义十分突出,作者借书中人物之口,鲜明地表现了自己的一些观点,对嫁娶、葬殡、饮食、衣服、居家用度都提出了一些的办法。他还通过对风土人情的描述,无情地了好吃懒做、、奉承、不学无术等多种现象,对好让不争、待人宽大的“君子之风”、大人之度则给予赞扬和肯定。然而,书中的一个更重要、更鲜明的主题,就是要求提高妇女的地位,使妇女扬眉吐气。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中,虽然人们的观念较以前已经有了很大转变,但封建思想依然存在,有的还很严重,像男尊女卑的现象及男主外、女主内的思想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位生活在两百多年前的封建中的作家都能打破,封建制度,主张男女平等,这是否能引起我们这些生活在中的当代人深思呢?
读《镜花缘》有感 篇8
镜花水月一场梦,机缘巧合游红尘。经典,我想是对《镜花缘》最好的评价。看了书籍简介,我想起了一本与其极为相似的一本书——《格列弗游记》,看完两本书只觉得无论是古今中外的作者都喜欢借由小说来讽刺现实。
《镜花缘》主要讲述了主人公唐敖在航行途中,到了许多奇妙的岛,体会了许多风情后来唐敖在途中尝遍仙草,因而得道成仙,从此一去不复返,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而百花仙子转世的唐小山(唐傲敖女儿)年纪虽小,但十分孝顺,曾与舅父两度出海寻父。尽管沿途遭遇不少灾难,却都奇迹般的化险为夷,最后,百花仙子化身的小山,在受罚于人间的时间期满,重回小蓬莱,继续执行掌管百花的工作。
这部小说看似在描写神话,实际上,在诙谐讽刺中也蕴涵着深刻的道理。故事中的岛国特色即在诉说当代社会的面貌、作者自己的期许,如君子国:希望人人都能像君子国的人民般,不争夺、不强求,社会安乐祥和;女人国:显示作者关怀社会,对许多男女不平等制度的批判,想象女人亦可考科举,从事男人做不到的事;黑齿国:人不可貌相,尽管貌若无盐却心思玲珑,不能用刻板印象看人。
《镜花缘》虽然是描述作者对当代社会制度的不满,以及他个人向社会的反抗,但其中所包含的宝贵启示仍是现代社会中值得我们借鉴、警惕的。就如同我曾耳闻的一句话:真理是不会随着时代的变动,而有丝毫改变;人生最大的错误即是再犯相同的错误。但反观现代社会,为何人人不能少一点争利,而多一点施舍,像君子国般?为何有些人不能谦虚为怀?反而像白民国般喜欢卖弄?社会要进步,内心的改革其实是最重要的。如果世界上各民族和平共存、没有纷争,哪需要什么武器?但真实的情况又是怎样呢?
联想到世间很多事情,很多人争得要去和功利谋缘,一旦无缘,哪个不垂头丧气,垂头丧气倒还好,更有甚者,因气生怨,因怨生恨,猜疑,妒忌,诽谤,等等吧,总之做个无缘人的这份不甘心,真是荼毒生灵!再来看书中这段小山,既然知晓自己就是有缘人,又何必告诉旁人自己正是有缘人,其他人都不是?此种做法不管是无心或是有意,都不免张扬了,有缘就还罢了,一旦四处张扬自己有缘,不怪乎从头到尾,一路坎坷。
有缘,无缘,都是各自缘法,原本没有定数,相对这件事,这个人,你有缘了,但是相对另件事,另个人,你也许就无缘了。所以说不管是主动求有缘,或者避而成无缘,都是一种选择罢了,既然有了选择,就不如欣然接受选择后的结果,何必强求,非得做个缘人,或者无缘人?有缘无缘,因缘聚会,其实最后结局都是大同,只是过程各有不同,体会各有辛酸罢了。
缘来缘去,三千红尘,镜花水月,大梦一场。如果,你能通过这黄粱一梦明白些什么,才算你真正合了这缘分。
读《镜花缘》有感 篇9
苏联女汉学家费施曼曾称赞《镜花缘》为“熔幻想小说、历史小说、讽刺小说和游记小说于一炉的杰作。”这个寒假,我亲自感受了这部文学巨著,感受颇多。
《镜花缘》是清代小说家李汝珍著名的长篇小说。前五十回苗写了秀才唐敖与林之洋等人在海外游离后,抛弃妻子于蓬莱山隐遁,其女唐小山(百花仙子被贬人间托生为唐敖之女)寻父,遵父命改名为唐闺臣回国应考的故事。后五十回描写了武则天科举选才女,唐闺臣和其他被贬的花仙子托生为一百位才女考中后,在庆贺宴会上展现书、画、琴、棋、音韵、医卜等诸多才干,后唐闺臣再次寻父未回。小说末尾,侧中描写了徐敬业、骆宾王等人的儿子起兵讨伐武则天,在仙人的帮助下,破了武家军队的酒色财气四大迷魂阵,拥戴中宗继位的故事。
在这本书中,有许多神奇国度,有趣极了!比如人们都以自己吃亏为乐事,在集市上互让互利的君子国;装腔作势,虚伪狡诈,讨好有钱人,歧视穷人的双面国;有云雾护足,不用车马,坏人脚下架黑云,好人脚下架彩云的大人国;好学上进、孜孜不倦的黑齿邦;终日忙忙碌碌,停下来就不习惯的劳民国……不同风俗的国家,各式各样的人物,让人兴味盎然。
但我最忘不了的还是女儿国。我觉得女儿国应该是作者极力批判封建社会的不平等而创作出来的这样一个国家。
封建社会时都是“男尊女卑”,而让人耳目一新的是女儿国的制度则是“女尊男卑””。在这里“男子反穿衣裙,作为妇人,以治内事,女子反穿靴帽,作为男人,以治外事”。有趣的是林之洋到国王那里取货物,竟被国王一眼相中,封了王妃,择吉日入宫。随后便命几个男人做的“宫娥”带到一楼上,吃完饭,便将他的`衣履脱净,穿裙戴簪,涂粉梳发,还穿了耳洞,弄得他大叫:“痛死了!”之后,便又给他缠足,缠完如炭火烧一般,便放声大哭道:“坑死俺了!”未及半月,林之洋的双脚已被弯曲折成两半,十指俱已腐烂,日日鲜血淋漓,忍受疼痛。
读到这里,虽为林之洋的遭遇悲伤,但是古时封建生活中的女子不也是这样吗?从很小便要缠足,不知忍受了多少次钻心的疼痛,难道女子生来就要这样吗?有谁去同情她们过吗?而作者李汝珍就是在文中让男性从女性的立场去体会缠足等种种陋习的丑恶和非人性的封建。
全书在展现这些的同时,重点刻画了一百个才女的才华,说明作者对当时“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否决以及着力颂扬女性才华,尊重女权的思想,也揭示了当时社会的恶劣风气。以幽默的笔调嘲讽和批判了那些道德败坏,品行恶劣,行为不端的人,同时也寄予了自己的希望中的理想社会。
想想自己,真幸运能生活在现代的美好生活!没有高低,没有贵贱,有的只是平等;没有封建的掩埋,没有恶劣的风气,有的只是民主与自由!从现在开始,刻苦学习,勤奋进取,不辜负美好的新生活,用实际行动去报答现代的祖国和社会!
读《镜花缘》有感 篇10
《镜花缘》是清代著名的神魔小说, 是作者在海属地区采拾地方风物、乡土俚语及古迹史乘,“消磨三十多年层层心血”而写成的。《镜花缘》共计一百回,故事以百花仙子为首的一百位花神因奉武则天诏令在寒冬使百花开放,违犯天条,被贬下尘世为开端。其中百花仙子托生为秀才唐敖之女唐小山。小说前半部分主要写唐敖、林之洋、多九公三人游历海外三十余国的奇异经历,后半部分主要写由诸花神所托生的一百名才女参加武则天所设的女试,及考取后在一起饮酒游戏、赋诗谈笑的情景。同时,又自始至终贯穿着维护李氏正统、反对武则天篡政的线索。
《镜花缘》一书的命名取意于“镜花水月”一词,蕴涵着对于人生空幻和哀悼女子不幸命运的意识。作者用漫画式的笔调,通过夸大和变形的手法写出了社会的丑恶和可笑,也写出他心中的理想社会。但是由于故事发生的场所都是虚无缥缈之地而情节又是及其荒诞离奇的,所以作者借此来揭示的当时的现实生活,给读者的感受主要是滑稽可笑而不是严峻和可悲。
千奇百怪的国家,千奇百怪的风土人情,千奇百怪的事情,都如一场梦一般。故事中的语言诙谐幽默,妙趣横生,时而语调激昂,似作者对未来的美好想象,时而语调低沉,似作者对人情世故的反思。作者独具匠心的通过对虚幻世界的描写,无情的讽刺的现实社会的黑暗虚伪,寄寓了作者的社会理想。
走出书本,看看人生有时就是镜中花水中月,外表看来很美,但是永远也不可能得到和拥有。
读《镜花缘》有感 篇11
《镜花缘》一百回,故事起于以百花仙子为首的一百位花神因奉武则天诏令在寒冬使百花开放,违犯天条,被贬下尘世。其中百花仙子托生为秀才唐敖之女唐小山。小说前半部分主要写唐敖、林之洋、多九公三人游历海外三十余国的奇异经历,后半部分主要写由诸花神所托生的一百名才女参加武则天所设的女试,及考取后在一起饮酒游戏、赋诗谈笑的情景。同时,又自始至终贯穿着维护李氏正统、反对武则天篡政的线索。《镜花缘》由于包含了新颖的思想和新奇的想象,带有较多的社会批判意识,有时且不乏深刻之处,所以尽管成就有限,但在小说史上占据一定的地位。
这部小说看似在描写神话,实际上,在诙谐讽刺中也蕴涵着深刻的道理。故事中的岛国特色即在诉说当代社会的面貌、作者自己的期许,如:
一、君子国:希望人人都能像君子国的人民般,不争夺、不强求,社会安乐祥和。
二、女人国:显示作者关怀社会,对许多男女不平等制度的批判,想象女人亦可考科举,从事男人做不到的事。
三、白民国:当时,有些人考取功名便洋洋得意,认为自己已是顶尖人物了,便卖弄自己所学。实际上,学海无涯,他们所学的不过是汪洋一瓢罢了,作者对这样气量褊狭的士大夫,也不放过揶揄他们的机会。
《镜花缘》虽然是描述作者对当代社会制度的不满,以及他个人向社会的反抗,但其中所包含的宝贵启示仍是现代社会中值得我们借鉴、警惕的。就如同我曾耳闻的一句话:真理是不会随着时代的变动,而有丝毫改变;人生最大的错误即是再犯相同的错误。但反观现代社会,为何人人不能少一点争利,而多一点施舍,像君子国般?为何有些人不能谦虚为怀?反而像白民国般喜欢卖弄?社会要进步,内心的改革其实是最重要的。如果世界上各民族和平共存、没有纷争,哪需要什么武器?但真实的情况又是怎样呢?
想改造这个社会,甚至这个世界,真非我一个十六岁的人做得到,但我想大家一起来努力一定能成功的!滴水可穿石;聚沙可成塔。而且,解决社会乱象最好的方法,关键在于生活在其中的人们。
读《镜花缘》有感 篇12
苏联女汉学家费施曼曾称赞《镜花缘》为“熔幻想小说、历史小说、讽刺小说和游记小说于一炉的杰作。”这个寒假,我亲自感受了这部文学巨著,感受颇多。
《镜花缘》是清代小说家李汝珍著名的长篇小说。前五十回苗写了秀才唐敖与林之洋等人在海外游离后,抛弃妻子于蓬莱山隐遁,其女唐小山(百花仙子被贬人间托生为唐敖之女)寻父,遵父命改名为唐闺臣回国应考的故事。后五十回描写了武则天科举选才女,唐闺臣和其他被贬的花仙子托生为一百位才女考中后,在庆贺宴会上展现书、画、琴、棋、音韵、医卜等诸多才干,后唐闺臣再次寻父未回。小说末尾,侧中描写了徐敬业、骆宾王等人的儿子起兵讨伐武则天,在仙人的帮助下,破了武家军队的酒色财气四大迷魂阵,拥戴中宗继位的故事。
在这本书中,有许多神奇国度,有趣极了!比如人们都以自己吃亏为乐事,在集市上互让互利的`君子国;装腔作势,虚伪狡诈,讨好有钱人,歧视穷人的双面国;有云雾护足,不用车马,坏人脚下架黑云,好人脚下架彩云的大人国;好学上进、孜孜不倦的黑齿邦;终日忙忙碌碌,停下来就不习惯的劳民国……不同风俗的国家,各式各样的人物,让人兴味盎然。
但我最忘不了的还是女儿国。我觉得女儿国应该是作者极力批判封建社会的不平等而创作出来的这样一个国家。
封建社会时都是“男尊女卑”,而让人耳目一新的是女儿国的制度则是“女尊男卑””。在这里“男子反穿衣裙,作为妇人,以治内事,女子反穿靴帽,作为男人,以治外事”。有趣的是林之洋到国王那里取货物,竟被国王一眼相中,封了王妃,择吉日入宫。随后便命几个男人做的“宫娥”带到一楼上,吃完饭,便将他的衣履脱净,穿裙戴簪,涂粉梳发,还穿了耳洞,弄得他大叫:“痛死了!”之后,便又给他缠足,缠完如炭火烧一般,便放声大哭道:“坑死俺了!”未及半月,林之洋的双脚已被弯曲折成两半,十指俱已腐烂,日日鲜血淋漓,忍受疼痛。
读到这里,虽为林之洋的遭遇悲伤,但是古时封建生活中的女子不也是这样吗?从很小便要缠足,不知忍受了多少次钻心的疼痛,难道女子生来就要这样吗?有谁去同情她们过吗?而作者李汝珍就是在文中让男性从女性的立场去体会缠足等种种陋习的丑恶和非人性的封建。
全书在展现这些的同时,重点刻画了一百个才女的才华,说明作者对当时“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否决以及着力颂扬女性才华,尊重女权的思想,也揭示了当时社会的恶劣风气。以幽默的笔调嘲讽和批判了那些道德败坏,品行恶劣,行为不端的人,同时也寄予了自己的希望中的理想社会。
想想自己,真幸运能生活在现代的美好生活!没有高低,没有贵贱,有的只是平等;没有封建的掩埋,没有恶劣的风气,有的只是民主与自由!从现在开始,刻苦学习,勤奋进取,不辜负美好的新生活,用实际行动去报答现代的祖国和社会!
读《镜花缘》有感 篇13
“女子无才便是德”,突然在一本书中看到。这句话让我很是“悲愤”。原来古代人都是这种思想,怪不得古代学堂里见不到女子。但在《镜花缘》中,我见识到了古代才女。她们的魅力是很多人想象不到的。 日记
“苏氏蕙兰织锦回文璇玑图”,乍一看,全是字。但聪慧的史幽探用七种色彩把文字区分开。每色中的字都可以组成数十首诗。史幽探她满腹诗词,行诗如风,让人敬慕。
在《镜花缘》的后一部分是记叙百名才女相会的情景。她们阔谈“琴、棋、书、画、医、卜、星相、灯谜”,实话说,我确实是看不懂,但她们的浩博才学让我震撼。若不是武则天开放女科,这些女子的才华还得不到展示。
书中让我领略到了很多国家的怪异和有趣。如君子国,君子国里的人都是彬彬有礼,买卖东西都要谦让个半天;还有两面国,两面国的人遇到有钱有势的,就露出恭维、亲切的脸,而遇到没钱没势的,则露出丑恶、鄙视的脸:还有穿胸国,穿胸国的人胸上都有一个洞,他们都再胸中穿一根长竿,把东西都挂在上面。
然而,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主人公在女儿国的游历。大概作者也和我有同样的想法吧,暗暗地在文中批判当时社会的不平等。女儿国,恰恰是“女尊男卑”。“男子反穿衣裙,作为妇人,以治内事,女子反穿靴帽,作为男人,以治外事”,所以林之洋误被选为王妃。首先得缠足,所谓“缠足”,就是裹小脚,有“三寸金莲”之美。可怜的林之洋十脚趾都烂了,化为脓水。这只是夸张,但他所受的痛苦古代妇女没有受到过吗?有谁可怜过她们?作者在文中让男性从女性的立场去体会缠足等种种陋习的丑恶和非人道性质。
唐敖、多久公在黑齿国的女学塾中遇到红红、亭亭。这两名十四五岁的少女最引人注目的是她们极有才学,诗书礼乐无所不通,她们和多九公、唐敖讨论学问,涉及音韵文字、经书义疏、学术流派,口若悬河,咄咄逼人,弄得倚老卖老的多九公面红耳赤,汗流满面。
《镜花缘》若出在当时,定会改变一些人的观点。这本书中,各种珍鸟奇草,各国的风俗习惯吸引力极大,但其中着重表现对女子的尊重,值得一读。
读《镜花缘》有感 篇14
《镜花缘》是清代文人李汝珍创作的著名的长篇神魔小说,自嘉庆二十三年出版问世以来,一直备受到各方的关注。鲁迅、郑振铎、胡适、林语堂等大家都给予了它很高的评价。国外一些学者也致力于此书的研究工作,苏联女汉学家费施曼说该书是“熔幻想小说、历史小说、讽刺小说和游记小说于一炉的杰作。”目前《镜花缘》已经被译成英、俄、德、日等多国文字。
《镜花缘》是作者在海属地区采拾地方风物、乡土俚语及古迹史乘,“消磨三十多年层层心血”而写成的,是古海州地区直接产生的一部古典名著。该书征引浩博,学问涉及琴、棋、书、画、医、卜、星相、灯谜等多个方面。
它讲述的是一段野史,大约在武则天掌权至唐中宗复位的时期。既是野史,其中自然少不了若干神话、传奇。故事大致可以分为四段。首先写仙界嫦娥和百花仙子结怨,武后怒贬牡丹,百花仙子下凡为人至主人公唐敖周游海外诸国。第二段写唐敖在小蓬莱出世为仙,其女唐小山寻亲。三是寻亲归来,唐小山与众位才女赴试及试后游玩活动。最后写文氏弟兄伐武勤王,中宗复位。其中第一部分最为精彩,人物的形象也体现得最为丰满。
书中写了君子国、女儿国、无肠国、犬封国、聂耳国、玄股国等等这些国家,或是以人们形体的奇异,或是以人们生活方式的奇异,或是以人们特有的才学技能,或是以地方风土的特点,或是以地方特有的古迹文物,从各方面表现出作者极力扩张古人的幻想,要向中国之外发现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人们的愿望。在《镜花缘》文本的表层展示的是虚幻浪漫静谧的万般世相,而其深处却一度奔突、冲撞着由生命的热爱、执着与死亡的敬畏、疑惑的巨大张力支撑起的深沉悲痛的宇宙意识,这种对人类生存根本性问题的追问才是小说最具魅力的部分。
通过对于《镜花缘》中几十个国家的叙述,包括了正面的议论和侧面的讽刺,不难看出,它所主张的和反对的,主要有这样一些:它主张男女平等。它要求女子也应自幼读书,和男子同样参加考试。它反对男子对女子的压迫,尤其是对于缠足、穿耳这些摧残人类肢体的行为,表示愤怒的抗议。胡适称颂说:"这种制度便是李汝珍对于妇女问题的总解决。"
《镜花缘》继承了《山海经》中的《海外西经》、《大荒西经》的一些材料,经过作者的再创造,凭借他丰富的想象、幽默的笔调,运用夸张、隐喻、反衬等手法,创造出了结构独特、思想新颖的长篇小说。
例如书中写到无肠国的人饮食直接穿肠而过,往往有富人把粪便作为仆人的食物,循环竟然至数次,这里对那些为富不仁者的讽刺简直令人叫绝。淑士国连店小二都是满口之乎者也,酸腐之气,处处皆是。白民国的先生自诩学识高深,其实竟是满口白字。两面国的人正面对人笑脸相迎,背面狰狞可怖,现实生活中两面三刀之人何尝不是如此?
在讽刺的同时,作者也在一些章节中呈现了某种乌托邦的理想。最能体现这一点的是文中写到的君子国。君子国是个“好让不争”“惟善为宝”的"礼乐之邦",从君王丞相至贩夫士卒,莫不具谦谦君子之风;小说以此来否定专横跋扈、贪赃枉法的封建官场和尔虞我诈现实社会。另外如大人国的人脚下有云彩,好人脚下是彩云,坏人脚下是黑云,大官因脚下的云见不得人而以红绫遮住。黑齿国人虽面貌丑陋但个个追求学问,谈吐不俗。作者对其所赞扬的风气习俗,也用了夸张的笔墨,让人读来捧腹。
对女儿国的描写更具匠心。作者设计出了与现实世界完全相反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女儿国中男女的角色与传统的观念完全相反。这个构思有对《西游记》情节的借鉴,但作者的突破在于,他不仅通过这个情节表现对女子的政治才能的充分肯定,而且通过率直豪爽的林之洋被果王选入后宫,承受缠足、穿耳、责罚等种种磨难和痛苦的荒诞情节,对现实中女性的地位和遭遇给予了深刻同情。
整本《镜花缘》的价值观是儒家式的,它歌颂父慈子孝,君明臣忠,让有学问的读书人都在故事中得到尊敬。同时,它也描写了一群同样具有那些良好品质的少女,通过她们在才女考试中的表现说明女子也能承担像男子那样的任务。就作者的时代来看,这样的观点无疑是进步的。然而少女也像老学究那样谈《礼》、谈历史,终究是缺少了一些年轻人的灵性。除此以外,作者借书中人之口,对通俗化的儒家提出质疑,像奢侈的婚葬礼仪、讲究排场的宴会、是非不明的诉讼等。质疑之余,作者又树立起那些海外的“理想国”:君子国、轩辕国。这种思考和探索的精神,是值得称赞的。
这本书很大的一个不足,在于宿命论、果报论的色彩过于浓重,这一方面与我自己不相信转世投胎之类的说法有关。书里的好人都有神仙庇佑,逢凶化吉,而恶人都是注定受苦难,下一世要做禽兽的。每次考虑到将来之事,最准的永远是天象、卦象,而且从来没有算错过。固然,正史上的星象和市井童谣也遍地皆是,也是一个比一个准,但我宁愿相信是有智慧的人根据现状判断将来,而假说成是天象以让人信服。本书中常有这种宿命的巧合,仿佛都是注定一般。不过我们大可不必吹毛求疵,即使在今天,不也有相信那些星座之类的说法的糊涂虫么?
总的说来,《镜花缘》还是给了我很多有益的启示,发展了我的想象的.空间。这本书能够流传至今,自有其不可磨灭的价值所在。
读《镜花缘》有感 篇15
镜花水月一场梦,机缘巧合游红尘。经典,我想是对《镜花缘》最好的评价。看了书籍简介,我想起了一本与其极为相似的一本书——《格列弗游记》,看完两本书只觉得无论是古今中外的作者都喜欢借由小说来讽刺现实。
《镜花缘》主要讲述了主人公唐敖在航行途中,到了许多奇妙的岛,体会了许多风情后来唐敖在途中尝遍仙草,因而得道成仙,从此一去不复返,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而百花仙子转世的唐小山(唐傲敖女儿)年纪虽小,但十分孝顺,曾与舅父两度出海寻父。尽管沿途遭遇不少灾难,却都奇迹般的化险为夷,最后,百花仙子化身的小山,在受罚于人间的时间期满,重回小蓬莱,继续执行掌管百花的工作。
这部小说看似在描写神话,实际上,在诙谐讽刺中也蕴涵着深刻的道理。故事中的岛国特色即在诉说当代社会的面貌、作者自己的期许,如君子国:希望人人都能像君子国的人民般,不争夺、不强求,社会安乐祥和;女人国:显示作者关怀社会,对许多男女不平等制度的批判,想象女人亦可考科举,从事男人做不到的事;黑齿国:人不可貌相,尽管貌若无盐却心思玲珑,不能用刻板印象看人。
《镜花缘》虽然是描述作者对当代社会制度的不满,以及他个人向社会的'反抗,但其中所包含的宝贵启示仍是现代社会中值得我们借鉴、警惕的。就如同我曾耳闻的一句话:真理是不会随着时代的变动,而有丝毫改变;人生最大的错误即是再犯相同的错误。但反观现代社会,为何人人不能少一点争利,而多一点施舍,像君子国般?为何有些人不能谦虚为怀?反而像白民国般喜欢卖弄?社会要进步,内心的改革其实是最重要的。如果世界上各民族和平共存、没有纷争,哪需要什么武器?但真实的情况又是怎样呢?
联想到世间很多事情,很多人争得要去和功利谋缘,一旦无缘,哪个不垂头丧气,垂头丧气倒还好,更有甚者,因气生怨,因怨生恨,猜疑,妒忌,诽谤,等等吧,总之做个无缘人的这份不甘心,真是荼毒生灵!再来看书中这段小山,既然知晓自己就是有缘人,又何必告诉旁人自己正是有缘人,其他人都不是?此种做法不管是无心或是有意,都不免张扬了,有缘就还罢了,一旦四处张扬自己有缘,不怪乎从头到尾,一路坎坷。
有缘,无缘,都是各自缘法,原本没有定数,相对这件事,这个人,你有缘了,但是相对另件事,另个人,你也许就无缘了。所以说不管是主动求有缘,或者避而成无缘,都是一种选择罢了,既然有了选择,就不如欣然接受选择后的结果,何必强求,非得做个缘人,或者无缘人?有缘无缘,因缘聚会,其实最后结局都是大同,只是过程各有不同,体会各有辛酸罢了。
缘来缘去,三千红尘,镜花水月,大梦一场。如果,你能通过这黄粱一梦明白些什么,才算你真正合了这缘分。
读《镜花缘》有感 篇16
“女子无才便是德”,突然在一本书中看到。这句话让我很是“悲愤”。原来古代人都是这种思想,怪不得古代学堂里见不到女子。但在《镜花缘》中,我见识到了古代才女。她们的魅力是很多人想象不到的。 日记
“苏氏蕙兰织锦回文璇玑图”,乍一看,全是字。但聪慧的史幽探用七种色彩把文字区分开。每色中的字都可以组成数十首诗。史幽探她满腹诗词,行诗如风,让人敬慕。
在《镜花缘》的后一部分是记叙百名才女相会的情景。她们阔谈“琴、棋、书、画、医、卜、星相、灯谜”,实话说,我确实是看不懂,但她们的浩博才学让我震撼。若不是武则天开放女科,这些女子的才华还得不到展示。
书中让我领略到了很多国家的怪异和有趣。如君子国,君子国里的人都是彬彬有礼,买卖东西都要谦让个半天;还有两面国,两面国的人遇到有钱有势的,就露出恭维、亲切的脸,而遇到没钱没势的,则露出丑恶、鄙视的脸:还有穿胸国,穿胸国的人胸上都有一个洞,他们都再胸中穿一根长竿,把东西都挂在上面。
然而,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主人公在女儿国的游历。大概作者也和我有同样的想法吧,暗暗地在文中批判当时社会的不平等。女儿国,恰恰是“女尊男卑”。“男子反穿衣裙,作为妇人,以治内事,女子反穿靴帽,作为男人,以治外事”,所以林之洋误被选为王妃。首先得缠足,所谓“缠足”,就是裹小脚,有“三寸金莲”之美。可怜的林之洋十脚趾都烂了,化为脓水。这只是夸张,但他所受的痛苦古代妇女没有受到过吗?有谁可怜过她们?作者在文中让男性从女性的立场去体会缠足等种种陋习的丑恶和非人道性质。
唐敖、多久公在黑齿国的女学塾中遇到红红、亭亭。这两名十四五岁的少女最引人注目的是她们极有才学,诗书礼乐无所不通,她们和多九公、唐敖讨论学问,涉及音韵文字、经书义疏、学术流派,口若悬河,咄咄逼人,弄得倚老卖老的多九公面红耳赤,汗流满面。
《镜花缘》若出在当时,定会改变一些人的观点。这本书中,各种珍鸟奇草,各国的风俗习惯吸引力极大,但其中着重表现对女子的尊重,值得一读。
读《镜花缘》有感 篇17
《镜花缘》是清代文人李汝珍创作的著名的长篇神魔小说,自嘉庆二十三年出版问世以来,一直备受到各方的关注。鲁迅、郑振铎、胡适、林语堂等大家都给予了它很高的评价。国外一些学者也致力于此书的研究工作,苏联女汉学家费施曼说该书是“熔幻想小说、历史小说、讽刺小说和游记小说于一炉的杰作。”目前《镜花缘》已经被译成英、俄、德、日等多国文字。
《镜花缘》是作者在海属地区采拾地方风物、乡土俚语及古迹史乘,“消磨三十多年层层心血”而写成的,是古海州地区直接产生的一部古典名著。该书征引浩博,学问涉及琴、棋、书、画、医、卜、星相、灯谜等多个方面。
它讲述的是一段野史,大约在武则天掌权至唐中宗复位的时期。既是野史,其中自然少不了若干神话、传奇。故事大致可以分为四段。首先写仙界嫦娥和百花仙子结怨,武后怒贬牡丹,百花仙子下凡为人至主人公唐敖周游海外诸国。第二段写唐敖在小蓬莱出世为仙,其女唐小山寻亲。三是寻亲归来,唐小山与众位才女赴试及试后游玩活动。最后写文氏弟兄伐武勤王,中宗复位。其中第一部分最为精彩,人物的形象也体现得最为丰满。
书中写了君子国、女儿国、无肠国、犬封国、聂耳国、玄股国等等这些国家,或是以人们形体的奇异,或是以人们生活方式的奇异,或是以人们特有的才学技能,或是以地方风土的特点,或是以地方特有的古迹文物,从各方面表现出作者极力扩张古人的幻想,要向中国之外发现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人们的愿望。在《镜花缘》文本的表层展示的是虚幻浪漫静谧的万般世相,而其深处却一度奔突、冲撞着由生命的热爱、执着与死亡的敬畏、疑惑的巨大张力支撑起的深沉悲痛的宇宙意识,这种对人类生存根本性问题的追问才是小说最具魅力的部分。
通过对于《镜花缘》中几十个国家的叙述,包括了正面的议论和侧面的讽刺,不难看出,它所主张的和反对的,主要有这样一些:它主张男女平等。它要求女子也应自幼读书,和男子同样参加考试。它反对男子对女子的压迫,尤其是对于缠足、穿耳这些摧残人类肢体的行为,表示愤怒的抗议。胡适称颂说:"这种制度便是李汝珍对于妇女问题的总解决。"
《镜花缘》继承了《山海经》中的《海外西经》、《大荒西经》的一些材料,经过作者的再创造,凭借他丰富的想象、幽默的笔调,运用夸张、隐喻、反衬等手法,创造出了结构独特、思想新颖的长篇小说。
例如书中写到无肠国的人饮食直接穿肠而过,往往有富人把粪便作为仆人的食物,循环竟然至数次,这里对那些为富不仁者的讽刺简直令人叫绝。淑士国连店小二都是满口之乎者也,酸腐之气,处处皆是。白民国的先生自诩学识高深,其实竟是满口白字。两面国的人正面对人笑脸相迎,背面狰狞可怖,现实生活中两面三刀之人何尝不是如此?
在讽刺的同时,作者也在一些章节中呈现了某种乌托邦的理想。最能体现这一点的是文中写到的君子国。君子国是个“好让不争”“惟善为宝”的"礼乐之邦",从君王丞相至贩夫士卒,莫不具谦谦君子之风;小说以此来否定专横跋扈、贪赃枉法的封建官场和尔虞我诈现实社会。另外如大人国的人脚下有云彩,好人脚下是彩云,坏人脚下是黑云,大官因脚下的云见不得人而以红绫遮住。黑齿国人虽面貌丑陋但个个追求学问,谈吐不俗。作者对其所赞扬的风气习俗,也用了夸张的笔墨,让人读来捧腹。
对女儿国的描写更具匠心。作者设计出了与现实世界完全相反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女儿国中男女的角色与传统的观念完全相反。这个构思有对《西游记》情节的借鉴,但作者的突破在于,他不仅通过这个情节表现对女子的政治才能的充分肯定,而且通过率直豪爽的.林之洋被果王选入后宫,承受缠足、穿耳、责罚等种种磨难和痛苦的荒诞情节,对现实中女性的地位和遭遇给予了深刻同情。
整本《镜花缘》的价值观是儒家式的,它歌颂父慈子孝,君明臣忠,让有学问的读书人都在故事中得到尊敬。同时,它也描写了一群同样具有那些良好品质的少女,通过她们在才女考试中的表现说明女子也能承担像男子那样的任务。就作者的时代来看,这样的观点无疑是进步的。然而少女也像老学究那样谈《礼》、谈历史,终究是缺少了一些年轻人的灵性。除此以外,作者借书中人之口,对通俗化的儒家提出质疑,像奢侈的婚葬礼仪、讲究排场的宴会、是非不明的诉讼等。质疑之余,作者又树立起那些海外的“理想国”:君子国、轩辕国。这种思考和探索的精神,是值得称赞的。
这本书很大的一个不足,在于宿命论、果报论的色彩过于浓重,这一方面与我自己不相信转世投胎之类的说法有关。书里的好人都有神仙庇佑,逢凶化吉,而恶人都是注定受苦难,下一世要做禽兽的。每次考虑到将来之事,最准的永远是天象、卦象,而且从来没有算错过。固然,正史上的星象和市井童谣也遍地皆是,也是一个比一个准,但我宁愿相信是有智慧的人根据现状判断将来,而假说成是天象以让人信服。本书中常有这种宿命的巧合,仿佛都是注定一般。不过我们大可不必吹毛求疵,即使在今天,不也有相信那些星座之类的说法的糊涂虫么?
总的说来,《镜花缘》还是给了我很多有益的启示,发展了我的想象的空间。这本书能够流传至今,自有其不可磨灭的价值所在。
读《镜花缘》有感 篇18
这个寒假我读了许多书,其中我最喜欢的是充满想象力的《镜花缘》。
《镜花缘》讲的是百花仙子因为得罪了嫦娥,触犯天规,被贬下界。她的父亲唐傲去海上游历各国,寻找十二名花,遇到许多光怪陆离的事情。最后父女二人双双修成神仙的故事。这本书是半文言文的,刚开始读,我觉得有点难懂,但后来发现,只要进到书的世界里,这些都不是问题了。
这本书大部分的篇幅都是在讲唐敖、林之洋和多九公一行人出海游历三十三个国家的`经历。每个国家都有不同的风土人情,有趣至极。
我喜欢其中的三个章节,第一站是东口山。东口山上有各种奇花异草,野鸟怪兽,有肉芝,木禾,蹑空草,精卫鸟,果然兽等等。
肉芝,就是一个巴掌大小的小人,身骑小马,快如流星,一旦抓住就要立马吞下,不然小人便会化成灰。吃下后,能让人神清气爽。
木禾,是一种大树,树上无枝,长满稻穗,每一粒米都比头还大,够吃好几顿。更神奇的是吃上一口,一年都不会饿。
蹑空草,是一支青草,叶子跟松树的一样,长满了针刺。拿出它的籽,放在手心,吹一口气长一尺,吹三口气就能长到三尺。人要是吃了,就可以立在空中。
这几种草我都想吃吃看啊!
精卫鸟,不是一只,竟是一群,就是那只填海的精卫鸟的后代。长得像乌鸦,嘴白如玉,两只红足,头上还有花纹。
果然兽,特别重情义。有同伴死在路旁,那么路过的果然兽,就会停下来,守在旁边痛哭,任人捉住,也不逃窜。
这些东西太神奇了,让我大开眼界。
再说黑齿国和白民国。黑齿国的人,皮肤黑,就连牙齿也是黑的。但别看他们黑,特别有学识。白民国的人,长得白净,相貌堂堂,一看就特别有学问的样子,事实上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可见,人不可貌相,不能以貌取人。
还有个我最喜欢的女儿国。跟西游记的女儿国不同,这个国家是有男人的。但是,这里的男女身份是互换的,女人穿男人的衣服,走在路上;而男人则穿女人的衣服在家里织布。想像一下,一个像张飞一样的壮汉,五大三粗,满面虬髯,却穿着女人的衣服,文静地坐在那里穿针引线,缝着鞋垫,这个画面真是令人忍俊不禁。我被作者的幽默深深折服,真想去这样的国家里体验一下女尊男卑的感觉呢。
看完书后,我特别佩服本书的作者李汝珍,他的想象力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