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的友谊》读后感
老地方整理的《狗的友谊》读后感(精选4篇),经小编精挑细选,希望大家喜欢。
《狗的友谊》读后感 篇1
黄狗和黑狗吃饱后躺在墙角,谈论起了人间问道,最后谈到了友谊问题。黑狗说:“人生最大的幸福莫过于交上一位忠诚可靠的朋友,互相享乐,受难,互相理解,保护,日子会十分开心。假若你我能结成这样的好朋友,日子一定很好。”黄狗十分热情地说:“太好了,宝贝,我们结成好朋友吧。”黑狗说:“好,我们以后不打架了。”黄狗连声称赞。这时从厨房扔出一根骨头,双方你咬我啃,互不相让,咬的两嘴是毛。
友谊不是说成就成,说行就行的,真正的友谊是从内心深处表达出来的,是稳定的,是经得起考验的,尤其是在利益面前更能看得出友谊的真假。
生活中也存在这样的友谊,听他们讲话,你以为他们是同心同德,丢给他们一根“骨头”,就全成了狗。真正的友谊不是只建立在口头上的,不是互相吹捧,而是真心相助不求回报的。让我们记住:患难朋友才是真朋友。
《狗的友谊》读后感 篇2
今天我读了《狗的友谊》这本书,讲的是有两只小狗,它们是非常友好的朋友,有一只小狗说:“我们是世界上最友好的朋友,不关遇到什么我们不会分开!”另一只小狗大声欢呼:“友谊万岁!不管遇到什么我们都不会分开,再也不会为一点小事就争吵。"这两只小狗就手拉手走在路上,但是有一天,有一位厨师,扔了了一块骨头,连只小狗见了,像闪电似的跑过去,它们又拉又打,把毛弄得很乱,这两个要好的朋友,就为了一块骨头又撕又扯,直到一盆凉水浇到它们生身上已后才把它们分开。
读了这本书我懂得了其实真正的友谊是不需要极力标榜的,而是要靠真诚,信任,理解和关心来维护。
猜你喜欢1:六年级读后感
最近我读了一本有趣的成长小说《绿山墙的安妮》,它的作者是蒙哥马利,来自加拿大。看到书名的时候我被它深深的吸引住了,什么是绿山墙?安妮又是谁?就这样,我带着问号开始了阅读之旅。
书中讲述,绿山墙农舍的马修和马瑞拉兄妹决定领养一个男孩,帮着做田里的农活。结果,孤儿院却送来了一个叫安妮的小女孩,她长着一头红发,满脸雀斑满脑子想着古怪的念头,故事就这样开始了。
安妮生下来三个月大的时候就失去了父母,她在寄养的几个家庭里吃尽了苦头,她在孤儿院里没有朋友,但是她非常乐观,想象力那么丰富,这些经历又算得了什么?在小说里,安妮算不了什么漂亮的女孩,但是在我心目中,她的身上有很多闪光点,非常耀眼。动人。安妮经常是一样美的话来她把‘林荫道’称作为‘喜悦的洁白之路’真是想象太丰富了。我想除了想象力丰富,还跟热爱生活有关吧。她对周围的世界,对大自然的一花一草,一树一木,都充满了爱心。她用一颗善良,纯洁,热情的心对待家人,朋友,同学和师长。比如帮马瑞拉做家务,成立故事会帮助大家提高写作水平等等。
安妮非常坚强,学习上一点也不甘心落在同学后面,每个阶段都取得优异的成绩。对我来说,安妮就是一个小小的梦想家,她凭着自己的努力和勤奋,把一个个小梦想都实现。像安妮这样心里有阳光的人,才能给别人阳光。
猜你喜欢2:《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初三学生读后感
为何选择这本书作为亲子阅读的书目?出于几个原因:首先,是被书名所吸引。一看书名,“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定是发生了什么离奇的故事,原早就道听途说是关于一个盲女海伦.凯勒的故事,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位对社会有重大贡献和影响的人,但是我从没有仔细阅读过,愈发好奇想了解这个人。其次,是被故事所打动。在书店随意翻看了几页,就有点爱不释手了。复杂又真实的心理活动,美丽的词汇所描绘的大自然的景象,似迎面徐徐展开的一副画卷,沁人心脾,精美的插图更是增添了几分美感。我觉得这本书是能够吸引我,也同样能够使孩子喜欢看的书。再次,是想学习海伦的精神,一种永不放弃的精神。通过海伦的经历,教育和影响我的孩子,同样也启迪自己。
每晚,我在为儿子朗读这本书中的几个章节,不禁被朴实而优美的文字、细腻的白描手法、如同身临奇境的描绘所吸引和震撼了!简直不敢相信这是出自于一位又聋又哑的盲女之手!难怪儿子总是想多听几篇,我一般朗读三十至四十分钟左右,很想多看几篇,但由于晚上的阅读时间不能影响到儿子的睡眠,不可能一下子阅读完,有种欲罢不能的冲动。有好几次,我朗读书中的情景,不禁潸然泪下,几度哽咽。儿子也听得流泪,擦拭着眼角,不想让我看到他感动时的那份脆弱。我们俩持续了一段时间,才完整的读完了这本书。我想,任何一个读过这本书的人,一定会被海伦.凯勒的经历所打动,一定会被她的故事所吸引,也一定会被她创造的一个个奇迹所震撼!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讲述的是海伦·凯勒如何从一个爱发脾气的又聋又哑的古怪盲女转变为爱好求知、性格温存、饱览群书、知识渊博、并且能够开口说话甚至成为一名演讲家和教育家、为残疾人造福的故事,描述了她跌宕起伏的一生。第二部分讲述了海伦的启蒙老师同时也是陪伴她一生、牺牲了自己一辈子光阴的受人敬重的安妮.莎莉文老师的故事,安妮如何克服心中的沮丧和失落,突破层层阻碍和困难,引导海伦走出人生的低谷,克服身体的障碍,成为一名对社会有重大贡献和影响的人。第三部分则是海伦的想象,如果上天给她三天的光明,能够让她看到一切,她所期望的这三天应该如何去度过的想象。这三天的想象是甜蜜的,也是酸楚的;是充满激情的,也是令人感慨万千的!
那么,这本书又给我们什么样的启发呢?我认为,应该学习的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坚持不懈的精神。学习她克服困难,坚忍不拔的毅力。海伦在19个月的时候由于猩红热夺去了她的视力和听力,不久,她又丧失了语言表达能力。然而就在这黑暗而又寂寞的世界里,她并没有放弃,而是自强不息,并在她的导师安妮.莎莉文的努力下,用顽强的毅力克服生理缺陷所造成的精神痛苦。从不能说话的哑女,到最后居然能够当演说家,这不是常人所能忍受,也不是常人能够做到的。学习她渴望知识,持之以恒的求知精神。她酷爱学习,克服身体重重障碍,考入世界著名的美国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学院,成为了第一位获得文学学士学位的盲聋哑人。并且她还学会骑马、滑雪、下棋,还喜欢感受戏剧演出,虽然不能用眼睛看到,但是能够在心中感受和想象到愉悦。她喜爱大自然,用手去触摸和感受一切。参观博物馆和名胜古迹,从中得到知识,学会了读盲文书和开口说话,和其他人沟通。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拉德克利夫学院,成为一个学识渊博的人,掌握英、法、德、拉丁、希腊五种文字的著名作家和教育家。养成酷爱学习的习惯。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讲的就是始终如一、坚持到底的学习,学习使人获得丰富的知识,获得力量。对于海伦来说,正是知识给她勇气,给她接受挑战的力量;知识让她变得强大,从一个残疾人成为一个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类的人。
二是乐观向上的'心态。虽然她一直生活在无光、无声、无语的孤独岁月里,但她没有自暴自弃,怨天尤人,克服消沉的心态和身体上的不自由,冲破黎明前的重重黑暗,用永不服输的乐观心态,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照样生活的多姿多彩。她领悟到了生活的真谛,对人生有了更深的理解,同样也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取向。她走遍美国和世界各地,为盲人学校募集资金,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业。她赢得了世界各国人民的赞扬,并得到许多政府的嘉奖。相比她的处境,你会觉得自己的渺小、懦弱,所遇到的困难又是多么的微不足道、不值一提,又有什么理由不热爱生活、不珍惜生命呢?三是真诚待人的态度。海伦从最初任性、封闭又好强的无敌小暴君变成一个善良、真诚、大度、温存的教育者,产生了质的飞跃,一切得益于安妮.莎莉文老师的循循善诱的教导与充满爱心的教育,让海伦拥抱了生活,走出了困境。美国作家马克·吐温曾经说过:“十九世纪有两个奇人,一个是拿破伦,一个就是海伦·凯勒”。然而,正是这么一个幽闭在盲聋哑世界里的人,竟毕业于著名的哈佛大学德克利夫学院;用生命的全部力量处处奔走,建起了一家家慈善机构,为残疾人造福,最终成为一名杰出的慈善家、演讲家、教育家,还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20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创造这一奇迹,全靠一颗不屈不挠的心。海伦接受了生命的挑战,用爱心去拥抱世界,以惊人的毅力面对困境,终于在黑暗中找到了人生的光明面,又把慈爱的双手伸向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