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孩子》读后感
老地方整理的《我们的孩子》读后感(精选16篇),经小编精挑细选,希望大家喜欢。
《我们的孩子》读后感 篇1
假期在家翻阅了《我们的孩子》这本书,其中印象最深的一个章目是『没有优点的孩子』,心中颇有感触,内容是说一位三年级学生在写『我的优点』的作文时,竟然一片空白,而家长认为他的孩子没有优点,是孩子的错,而作者也举出自己的女儿,写出自己十多项的优点,并认为孩子认为自己没有优点不是孩子的错,而是家长的标准太高,对优点的要求过高,以致于孩子会觉得自己是个没有优点的人。
看了这样的一篇文章,不禁回想,如果在我三年级时给我同样的题目,我的脑袋可能也会是一片空白,因为当时的我真的不知道自己的优点有哪些,甚至不认为自己的一些特质算是优点吗?现在想想,其实优点是什幺,也许现在我可以来分析『优点』这两个字代表的究竟是什么意义,当自己还是个思想不成熟的孩子时,也许对自己而言,优点就是如家长、老师期望的特质一样,例如功课好、很乖等等,这些主要的概念,强加在孩子身上,即使他认为自己在某些方面有过人之处,也可能自觉得这不是老师家长所期望的,在写这样的一篇作文,不会将这些优点写出来。我想,这除了让孩子容易失去自信心之外,还显示了在我们的家长、老师们会给学生一种观念,还是将孩子在学业上的表现视为最高的评断依据,虽然这样的标准并不一定是最坏的,但难道没有更好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的学生更能正视自己的特点,成为对自我的肯定与支持吗。
有句广告词这样说: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点上,广告商之所以想出这样一句宣传词,除了推销自己的产品外,多少反映了在我们的社会上,父母对孩子的教育的确似乎家长们都认为,如果十分重视,我们也经常看到许多的教改团体一天到晚呼吁推动教育改革,可见得教育问题的确是许多人所关心的议题,然而,教育的品质提高了,受教育的人口提升了,但我们也看到街道上一家家的才艺班、课业辅导班四处林立,家长们殷切关心的,是小孩子会不会输在起跑点上,因此父母每天带着孩子奔波于各个辅导班,计划着让孩子考级。
我同学说,"嗨,这在南京是很普遍的现象,一点都不希奇"可怜的孩子就从星期一补到星期天,天天在学习新的知识,并『广泛的接触不同的事物』以『培养优良的兴趣』。当然,培养兴趣是好的,学习新知也是好的,但孩子们真的乐于接受吗?也许他们只是家长互相炫耀的资本,也许只是圆了家长自己的梦想。也有些家长会这样说:"我给她创造这么好的学习条件,还要陪他学,这是为他(她)好呀"无论如何,当孩子对一项才艺失去兴趣,最放弃不下的,可能就是家长了,等到有一天要写一篇作文,题目是『我的优点』,孩子们想到的可能是:我上过哪些才艺班、我会弹钢琴、我会跳芭蕾舞…,至于没学过的,也许想到:我跑得很快、我很会说笑话…但也许不敢将它写在作文纸上,因为:怕会被其它同学笑。
当儿童长久在家长老师的期望之下,很容易的会接受长辈给他们的价值观,若是我们给儿童一个不同的机会成长,不要建议孩子们学这学那的才艺,孩子们的发展会如何呢?会不会有不一样的结果呢?也许孩子们在这样的环境下,将不再是每个人都是放学后就走进课辅班,放假时就走进才艺班,这些才艺不再被认为是孩子不会输给其它人的工具,每个孩子都会发展出不同的价值观,也许某些人更能因此而发现更加适合自己的兴趣,我想,社会走向多元,对这个环境中的每个组成份子,也许会是件好事,因为每个人都会有更加不同的选择,当有一天,社会中充满更多不同的声音、不同的想法,社会中的每一个人可能会更懂得尊重其它人的想法、其它人的声音。
我认为,家长们也许不用这么烦恼的为孩子着急,害怕孩子会输给其它人,因而替孩子布置好一条条的道路,让孩子照着长辈的期望而走,若是能让孩子对自我有更多的体会和认识,更加认同自己本身的特质,有自己的想法,有自我的主张,当面临抉择的时候,能做出适合自己属于自己的决定,而不是犹豫自己是否符合其它人的期望,也许这样对一个人来说,会有更属于自己的人生吧!
就像写不出自己优点的孩子,其实不是他没有优点,而是他对自己的特质并不清楚,或是他的特点不符合长辈的要求,因而使得这些原本该是快乐的孩子,因为不被长辈认同而对自己失去自信,虽然我并不清楚这样的孩子长大之后会是如何,不知道他们是否快乐。
《我们的孩子》读后感 篇2
寒门再难出贵子吗?来看看美国版的故事。这书用全美各地五组孩子真实的故事描绘了这样一种阶级差异:
中上层家庭的孩子:
有计划地被生下来——出生起就住高档社区,邻居都是友好可信的高知——父亲赚钱,母亲全职在家陪读书、培养兴趣爱好——上好的初中高中,同学们刻苦努力,激烈竞争,父母参与学习、锻炼、社交等重要活动——申请上好大学,父母提供机会体验不同职业——大学毕业。
穷人家庭的孩子:
未婚或无计划地被生下来——出生起就住集贫穷、冷漠等为一体的社区,邻居都是朝不保夕的穷人——父亲坐牢或失踪,母亲无法或不想管,有些孩子还要照顾同父异母、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学校也是脏乱差,大多数学生不是打架闹事就是无所事事——高中退学或毕业从事低收入工作。
家庭、父母、学校、社区各有其责任,但所有的原因分析起来都会回到或与“家庭”相关。如果出生在穷人的家庭,面临的就是人生路上种种机会不平等,而个人努力在改变命运上的作用正在迅速衰减。
除了高考,我们中国的孩子的机会不平等是哪种程度?希望在它成为下一个“无可挽回的生育率”问题之前,有更多的研究和政策出现。寒门难出贵子不只是寒门的悲哀,也关系所有孩子的机会公平,关系增长、民主、道德、稳定等等那些为人们所珍视的东西。
没有人可以置身之外,当有人在庆幸自己的孩子并非出生寒门的时候,有人正在给自己的孩子买一次非洲救济之旅以增加申请大学的资本。快读完的时候,突然想起前两年听到的“打破社区隔离”的提议,尽管它在各种抵制声音中迅速淹没,但如今才看出,它原本应该是一种机会再分配的尝试:没有贫富隔离,大家一起照看教育我们的孩子,像从前一样。
全书的论据以定性为主,同时引用了大量来自其他研究的结论,可以看出美国学者对这类问题的关心。以下是书中一些对为人父母来说有意义的论据:在受过大学教育的美国母亲中,约三分之一选择了做全职母亲。全美境内,4%的孩子主要由他们的祖父母抚养或照看……而这种隔代抚养的模式主要集中在下层社会。
我们绝对是中国特色隔代抚养,母亲的教育程度不同,孩子在认知能力的表现上也存在差异……上述差距早在孩子6岁时就已经存在;即便对儿童早期教育进行投资往往成本不费,但这种投资所产生的实际回报率大约为6%至10%,超过了股票市场的长期回报。
作者引自诺奖经济学家詹姆斯·赫克曼的研究,可别让它成为无节制买买买的理由。不论学生自己的社会背景如何,最大程度上决定学生成就的学校因素是学生群体的社会组成。仍是作者引自詹姆斯·赫克曼的研究,所以,孩子的同学,尤其是中学同学是谁,很重要,匮乏的人生通常也是低效的人生。
群众人的主要特征并不是野蛮或落后,而是他的孤立以及缺乏任何正常的社会关系。由于美国社会的阶级隔离越来越森严,成功人士已无从知晓社会的另一半在如何生活,我们自己的孩子对贫困更是毫无感知。隔膜造成了冷漠……我们呢?
《我们的孩子》读后感 篇3
《我们的孩子》是讲述美国50年代的孩子的成长经历,以及他现在的变化,富人的孩子越来越好,而穷人的孩子就过的越来越差,即使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美国仍然存在着巨大的贫富差距和阶级分化,教育隔离,想想中国在城市化进程中,之前大家都过得相对于比较平等,寒门也可以出贵子,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不平等的加剧,在这种社会主义国家,有可能贫富差距日益扩大,也走向美国的这种形式,由平等变为不平等,不平等转向平等需要巨大的推力。
作者以大量的事实和数据对各个阶层进行了对比和分析,这种存在的差距是可以缩小的。
因为继续扩大的社会经济鸿沟,将威胁到美国的经济以及民主、价值观。他们必须做到成功的克服这些挑战,将下一代拉回到机会平等的竞争场域,他们背后的措施是各有不同,但万变不离其宗,背后就是有着承诺:我们愿意将自己的资源投放在别人的孩子身上,而这种承诺之所以成立,离不开一种发自美国内心的.情感————就是这些孩子,同样,他们也是我们的孩子。
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这个社会,总有一些人,为了这个事业,他们把教育和培养孩子当成自己一生的事业,无论在我们这个家庭里,都是还是邻里社区大家庭中。(罗斯玛丽,她生命中孜孜以求的就是我家厨房上贴的人生箴言:100年之后,无人会在意………你银行户头里还有多少钱,………但我们会因为路过一个孩子生活,而让世界变得更美丽。)
感谢作者为之的努力,对当今社会的我们也可以的受到启迪!坚信教育的巨大作用!
《我们的孩子》读后感 篇4
我想说说两个情节。
第一个是,老师们因为学生的某些表现感到沮丧。
我从纪录片里看到中国老师感到沮丧多半是因为学生不听话,不服从老师的要求。英国学生上课不守课堂纪律,或者是不遵守教室的严肃性(比如喝茶之类的),或者是老师们觉得自己在为同学们好但是同学们不理解不接受的时候。
我从纪录片里看到英国老师感到沮丧是因为英国学生觉得自己比不过别人难过、伤心、流泪的时候(比如体育课上,那位英国老师说他们的体育是让学生挑战自己,而不是和别人比较,所以她看到自己的学生那么难过,她也哭了),或者是一堂特别失败的课(比如老师只是在给自己上了一堂课罢了,课程超级无聊)。
第二个是,有一位中国老师反复并且自信地强调(对着纪录片的摄像机,对着学生们的家长,对着她的同事)自己的一个观点:因为英国有很好的福利制度,没有中国那种“知识才能改变命运”的压力,所以这些学生才会不好好上课。本来觉得好像还挺有道理的样子,后来一想这个观点不太好。
首先他们只是一群初中生。我想了一下,当我还是初中生的时候,虽然我爸爸会给我上很多政治课来宣扬“知识就是力量”之类的话,但我并不觉得我是因为这些大道理而学的。当时成绩还不差,学习新的知识也总会得到挺正面的反馈,一来二并没有觉得学习是一件很糟糕的事情而不想学。倒是后来要准备中考,每次大考都要排名,并且总是被期待着考上一所好的高中,那个时候觉得未来怎么这么不确定。回忆之后才发现,我性格中某些因素,其实那会儿就有一点点体现出来,只是那时我还小并且思想比较简单没有思考过一些比较严肃的事情,而一直没有发现。忽略过程,最终还是进了一所公认的最好的高中,这不像糊里糊涂连自己所在城市有哪几所高中都不知道的时期了(事实上我都现在都还不知道),而是清清楚楚地知道从小到大周围环境提到的高考在三年后就会发生。在一所好的高中意味着我有特别好的同学,但这也意味着在我看来我的同学比我厉害很多很多,他们有更好的成绩,有更好的表达能力,有更深刻的思想等等。好在到了高三终于看到了些高考的本质,但有些时间浪费了,有些事情过了,就是来不及了,最后考得不是太差了一所大学。接着在大学又稀里糊涂待到现在,听着各种名词——“通识教育”、“考研保研出国工作创业”、“绩点科研”,却还是不知道自己应该怎样度过大学。
因为未来空空如也,什么都等着自己创造,而人生又只有一次,难免只能选择经过大多数人检验的“知识改变命运”这条路了。但如果未来比较光明,我觉得人们会更勇敢的选择挑战一些难的、“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再一点是,不应该要求每个人都爱读书吧,可以鼓励年轻人爱学习,但强制是没有用的。还有一点是,中国老师和英国老师上课的方式本来就不太一样,刚开始同学纪律还好可能是因为不清楚中国老师是怎么上课的,当他们上了几节课之后就知道中国老师上课不会有什么变化了(除了对着书或者对着ppt讲,除了反复重复还能有什么呢),自然就容易开小差啊。老师们如果开无聊的会也会不认真吧(只是不会和旁边的同事说话聊天或者做一些不合适的事情),你要说那些无聊的会有没有讲内容,肯定是有讲,但就是无聊喽。
所以,综上所述,我觉得中国老师和英国老师还是有很大的差别的。并且中国的教育方式特别的地方可能反应在表面能看到的是:大课堂,老师一味地复述,同学一味地记录,反复做题反复操练,老师是权威的,课堂实践的内容不太多。但我觉得吧,“应试”才是最大的特点,前述的那些不过是应试的手段而已。令人唏嘘的是,纪录片最后正是以考试来检验教学水平的。“考试”真是一个矛盾的发明,它的考核方式对谁来讲都相对公平,却又因这人为的发明驱赶了一些天性上的激情。
《我们的孩子》读后感 篇5
本文主要灵感来源于《我们的孩子》一书,但本质灵感则来源于自身,以及对周遭人事不成熟的思索。
作者认为美国的“阶级差异”(文中若涉及中国时,则用“阶层”代替。)已经达到了“早在出生的那一刻,孩子们的命运就已经被决定。”的程度,而造成此种现象的原因以及解决的办法是什么,正是本书作者想要探讨的问题。
一、社会学研究的前问题
社会学的实证研究无疑会受到“严密思维”的指责:
1、基于数据的研究存在困难——数据不能排除例外;数据本身的内涵不明。
2、基于案例的研究同样存在局限——案例乃特例,不能代指所有;案例的解读过于主观。
作者开篇和结尾注释部分都对这个问题进行了阐释“但从这些个案出发,我们能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可以推导出普遍的结论?”,书中也不仅一次提醒读者注意:此现象不是特例,而是全美的真实写照。“当然,克林顿港,只不过是美国千千万万个市镇中的一个小镇而已——但正如我们将要读到的,克林顿港在过去半个世纪所走过的道路,以及生活在同一个小镇上的孩子却有着迥异的命运,并不是特例。虽然克林顿港上演着一场工业衰败地带的故事,但它却不仅仅只是这个故事。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我们可以读到,从俄亥俄州的本德镇到亚特兰大,从加利福尼亚州的橘子郡到费城,这个悲凉的故事正在美国各地的社区内到处上演。”书中综合运用了大量案例和数据,二者的结合更具说服力。
所以,对书中所描述的“一道社会藩篱正在成为50年代不可想象的新顽疾:孩子们的阶级出身。”的信任度,随着文字的展开,逐渐提升至感同身受的程度:“现如今,教育愈加成为了导致美国不平等的中介因素——在我们的知识经济中,教育是一类稀缺的资源,也是一种基本上取决于父母之社会经济地位的手段。”
也许,正因为这个前问题的难度系数,使得今日之中国的社会学实证研究很难取得比较令人满意的成绩,而仅仅通过政府公布的数据或者新闻发布的案例,其说服力是可想而知的。当然,这并不是社会学学者的能力不行,而是实证研究所需要的大量资源和耐心是其它学科所难以比拟的,而我们的社会资源远没有美国丰富,毕竟,仅作者在书中提到的基金支持就是我国目前难以逾越的存在。
二、美国阶级差异的定义
本书采用了一种“广角镜”的方法,此与通常所采用的“后视镜”方法存在差异,后者在社会学研究中更多的是站在一种后发制人的角度,即研究某一代人的差异,需等到人到中年时期才能盖棺定论,而作者的“广角镜”则以孩子的成长和未来为视角,横纵对比孩子的“未来”,正如作者所言:“本书采取了一种不同的研究进路,避开了传统的“后视镜”的研究方法,而直接观察过去30年来在孩子们身上所发生的一切——他们出生于其中的家庭,他们所接受的家长教育和学校教育,他们成长于其中的邻里社区。我之所以选择以上社会领域作为考察对象,是因为这些经验必定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他们未来的人生。”
书中划分阶级的标准乃是父母受到的教育程度,“虽然教育和收入正变得高度相关,但我主要还是选用教育作为本书衡量社会阶级的`指标,首先是因为在大多数调查中的收入计量都会掺入很多“杂音”(容易出错,甚至是完全缺失),而且还因为,即便教育和收入两类数据均可得,教育通常来说也能更准确地预测孩子的未来。”因此,作者将研究对象的阶级进行了三分:“最上层的三分之一是大学毕业生,最底层的三分之一则是高中及以下,中间的三分之一则接受过某种高中后的成人教育。”
回到中国,读书一事成为主流似乎仅仅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才缓缓拉开序幕,半个世纪不到的时间内,抓住时代脉搏的人和固守传统(而所谓的传统只不过是建国之后的特殊情况,古代的传统可是“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人差异越来越大。当下,政策以外的产业(例如互联网+,人工智能)开拓者无不是高学历者,但我们似乎还存在许多一夜暴富的神话(详情见拥有499位世界500强高管的知乎),遮盖了读书的效用。但我更相信,当下之中国,读书的效用远还没有能够达到划分阶层的标准,但我同时也相信,不远之后(最多不超过两代人)的中国,这一划分标准将同样适用。
三、几个影响孩子成长的因素
作者在书中主要分析了不同阶级的家庭结构、为人父母、学校条件、邻里社区四个因素对孩子成长的影响——“不同阶级的家庭在其所占用的可用以养育孩子的经济收入上可以说是天差地别。”
上层阶级“在抚养下一代时,他们事无巨细,不计时间和金钱,无微不至地关心。”,但下层阶级“经济资源难免捉襟见肘,成长环境又如此艰难乃至恶劣,在这种情况下,即便做父母的怀有强烈的爱心和责任感,有时候也无济于事。”
对于“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这一观点,作者指出“在绝大多数研究中,我们都能发现为人父母的规范已经表现出了一项普遍的阶级差异:高知父母致力于培养自立、独立、有自我反思能力的下一代,要让子女自尊自强,有能力做出积极向上的选择;相反,教育程度不高的家长往往把目光投向纪律和服从,要求孩子严格遵守家长定下的各种规矩。”对于祖父母对孩子成长的影响,作者悲从中来地说道“简言之,如果把祖父母这一代辈的因素考虑在内,则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的阶级鸿沟就会进一步扩大。”
教育事业的伟大之处或许在于:“美国公立教育系统之创设,其出发点就是要给所有的孩子,无论他们的家庭出身,以改变人生命运的机会。”与此同时“学校教育的阶级差异,功夫在诗外,起决定作用的并不是学校做了些什么,而在于学生在校外的生活。”。
这对于想要通过教育实现上行流动的美国人来说,确实不是一个好消息,并且——“对于出身底层的穷孩子来说,上大学变得更容易了,但这并不意味着上好大学也变得容易了。”——此种水涨船高的现象存在于任何经济有所发展的地区。更何况“读好大学总能让人距离成功更近一步,但如果统计这类大学的录取率,实际上阶级差距近年来在扩张。”,而美国大学的机制(“被大学录取是一回事,但拿到大学毕业证则是另一回事。”)进一步拉大了阶级差距的鸿沟。
但作者认为,最为可怕的却是:“在成绩好的穷孩子中,只有29%的人最终能从大学毕业,反而是成绩差的富家子会有30%拿到大学文凭,家庭出身压倒成绩成为最具决定性的因素。面对这一事实,我们只能宣告美国梦已经破碎,作为其核心理念的机会平等已经不复存在。”
反思中国,家庭经济对孩子的影响差异乍看起来的严重性未达到可畏的程度,但正同书中所言,经济好的家庭往往父母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以及方法养育孩子,而“上层阶级家庭的社会关系网放大了他们在其他方面的资产,进一步确保了他们的孩子有更多的成功机会。”认为互联网的加入会改变阶层差异的国人甚至忘记了互联网的发家地正是文中研究背景地美国。
“但问题在于,有同样的机会上网,并不意味每一位网友都可以从网上获得同样的收益。”、“上层阶级的孩子往往掌握了更复杂的数字信息处理技巧,他们知道如何在互联网上检索信息,如何评估网上所得到的信息。而且,在施展这些信息处理技巧时,他们也能得到更充分的社会支持。当这些孩子运用互联网时,他们更有能力收获我们当下数字化经济和社会的红利。反过来说,即便下层阶级的孩子有着相同的上网渠道,但他们也缺乏数字时代的头脑,无法利用互联网来增加他们的人生机会。至少在当前的技术条件下,互联网看起来是在扩张机会鸿沟,而不是闭合。”
四、我们能做什么
任何提出严峻问题的人到达此点,想必都只能给出一个抽象而又宽泛的回答,作者也没能逃出这个魔咒,但作者承认解决方案之难寻的同时,认为揭露问题:“由于美国社会的阶级隔离越来越森严,成功人士已无从知晓社会的另一半在如何生活,我们自己的孩子对贫穷更是毫无感知。隔膜造成了冷漠,正因此我们不那么同情出身卑微的穷孩子的困境,我们原有责任,但现在却被抛之脑后。”才是这项研究的目的所在。
宗教和道德方面:“若是对这些穷孩子置若罔闻,就有违我们最发自内心的宗教和道德价值观。”;政治方面:“阶级之间的机会鸿沟不仅会危及美国的繁荣,而且会破坏我们的民主,甚至是我们的政治稳定。”。基于此,下一代的孩子们就不仅仅是“我的孩子”,而是“我们的孩子”。
具体的解决方案绝非一朝一夕可达成,但每一个问题必须首先被意识到,然后才是不断探究解决的过程。我有幸在十几年中,看到了山村和乡镇,县城和省会,看到了三面环山和国际都市的不同之处,而其间的差距之大,我想,甚至已经超越了书中所言的阶级差距。
我们的境况更像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国,而不是当下之美国,可是,指数爆炸的后发国家除却经济增长的爆炸之外,问题的爆炸增长同样是不可避免的,这就又不得不令人担忧当下我们的问题。
中国的社会学还处在一个非常稚嫩的时代,但我们所要面对的社会问题却“老有所成”,至少,这个时代的年轻人和美国人一样“深信幸福生活的根本在于个人的自我奋斗。”而此种信念多半是过于突出“个体性”,而将“我们”所遮蔽得过于严密。
更何况本文也会出现书中所言的现象:“吊诡的是,这些最新的研究发现却只会进一步拉大阶级之间的差距,至少短期看来如此。原因很简单,受过高等教育的父母更可能获知上述研究,也许是自己读到了,也许是听到别人转述,也因此更会在教育子女时亲身实践这些研究的指导......只有爱是不够的,爱的花朵未必能结出成长的果实。”
反躬自身,是否读研就代表着实现了上层流动,这是一个只能“后视镜”的问题,但若将自身置身于“广角镜”,那么至少可以肯定的是,无论多么不舍或不愿,无论结局如何,我都只是历史洪流中的沧海一粟,唯有随波逐流尔。
《我们的孩子》读后感 篇6
假期在家翻阅了《我们的孩子》这本书,其中印象最深的一个章目是----没有优点的孩子,心中颇有感触,内容是说一位三年级学生在写『我的优点』的作文时,竟然一片空白,而家长认为他的孩子没有优点,是孩子的错,而作者也举出自己的女儿,写出自己十多项的优点,并认为孩子认为自己没有优点不是孩子的错,而是家长的标准太高,对优点的要求过高,以致于孩子会觉得自己是个没有优点的人。
看了这样的一篇文章,不禁回想,如果在我三年级时给我同样的题目,我的脑袋可能也会是一片空白,因为当时的我真的不知道自己的优点有哪些,甚至不认为自己的一些特质算是优点吗?现在想想,其实优点是什幺,也许现在我可以来分析『优点』这两个字代表的究竟是什么意义,当自己还是个思想不成熟的孩子时,也许对自己而言,优点就是如家长、老师期望的特质一样,例如功课好、很乖等等,这些主要的概念,强加在孩子身上,即使他认为自己在某些方面有过人之处,也可能自觉得这不是老师家长所期望的,在写这样的一篇作文,不会将这些优点写出来。我想,这除了让孩子容易失去自信心之外,还显示了在我们的家长、老师们会给学生一种观念,还是将孩子在学业上的表现视为最高的评断依据,虽然这样的标准并不一定是最坏的,但难道没有更好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的学生更能正视自己的特点,成为对自我的肯定与支持吗。
有句广告词这样说: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点上,广告商之所以想出这样一句宣传词,除了推销自己的产品外,多少反映了在我们的社会上,父母对孩子的教育的确似乎家长们都认为,如果十分重视,我们也经常看到许多的教改团体一天到晚呼吁推动教育改革,可见得教育问题的确是许多人所关心的议题,然而,教育的品质提高了,受教育的人口提升了,但我们也看到街道上一家家的才艺班、课业辅导班四处林立,家长们殷切关心的,是小孩子会不会输在起跑点上,因此父母每天带着孩子奔波于各个辅导班,计划着让孩子考级。我同学说,"嗨,这在南京是很普遍的现象,一点都不希奇"可怜的孩子就从星期一补到星期天,天天在学习新的知识,并『广泛的接触不同的事物』以『培养优良的兴趣』。当然,培养兴趣是好的,学习新知也是好的,但孩子们真的乐于接受吗?也许他们只是家长互相炫耀的资本,也许只是圆了家长自己的梦想。也有些家长会这样说:"我给她创造这么好的学习条件,还要陪他学,这是为他(她)好呀"无论如何,当孩子对一项才艺失去兴趣,最放弃不下的,可能就是家长了,等到有一天要写一篇作文,题目是『我的优点』,孩子们想到的可能是:我上过哪些才艺班、我会弹钢琴、我会跳芭蕾舞…,至于没学过的,也许想到:我跑得很快、我很会说笑话…但也许不敢将它写在作文纸上,因为:怕会被其它同学笑。
当儿童长久在家长老师的期望之下,很容易的会接受长辈给他们的价值观,若是我们给儿童一个不同的机会成长,不要建议孩子们学这学那的才艺,孩子们的发展会如何呢?会不会有不一样的结果呢?也许孩子们在这样的环境下,将不再是每个人都是放学后就走进课辅班,放假时就走进才艺班,这些才艺不再被认为是孩子不会输给其它人的工具,每个孩子都会发展出不同的价值观,也许某些人更能因此而发现更加适合自己的兴趣,我想,社会走向多元,对这个环境中的每个组成份子,也许会是件好事,因为每个人都会有更加不同的选择,当有一天,社会中充满更多不同的声音、不同的想法,社会中的每一个人可能会更懂得尊重其它人的想法、其它人的声音。
我认为,家长们也许不用这么烦恼的为孩子着急,害怕孩子会输给其它人,因而替孩子布置好一条条的道路,让孩子照着长辈的期望而走,若是能让孩子对自我有更多的体会和认识,更加认同自己本身的特质,有自己的想法,有自我的主张,当面临抉择的时候,能做出适合自己属于自己的决定,而不是犹豫自己是否符合其它人的期望,也许这样对一个人来说,会有更属于自己的人生吧!就像写不出自己优点的孩子,其实不是他没有优点,而是他对自己的特质并不清楚,或是他的特点不符合长辈的要求,因而使得这些原本该是快乐的孩子,因为不被长辈认同而对自己失去自信,虽然我并不清楚这样的孩子长大之后会是如何,不知道他们是否快乐。
《我们的孩子》读后感 篇7
今天看的是《我们的.孩子》这本书,它是由哈佛大学教授罗伯特·帕特南通过大量的数据和例证写出的一本畅销书,它展现了美国教育的现状,以及半个世纪以来美国日益加大的阶级鸿沟。
虽然说的是美国的教育现状,但是从中可以窥见我国教育的模式和走向。
他向我传达的第一个观点:穷人已经无法翻身。
在我上高中的时候,《读者》中,有一篇爆文,《我奋斗了18年,才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这篇文章讲的是一个农家子弟,通过辛苦奋斗18年,才取得和大都会里的同龄人平起平坐的权利。这是上世纪末一代人的真实写照,这篇文章在当年引发很多共鸣。
来自农村的寒门子弟,唯一的出路就是考大学,只有通过这种方法,他们才能走出大山,开眼见世界。当时确实有这样的寒门子弟,通过刻苦学习取得了很好的未来。
农村户口和城市户口以及教育区域的不同都给这些农村的孩子造成不可逾越的鸿沟。之所以说高考相对公平,只是因为高考给了这些学生一个希望,一个机会。他们得知,可以通过好的成绩得到一个梦寐以求的机会,哪怕这种机会是城里的孩子所不屑的。
但是,我们也要清楚在地区限制下高考分数线有天差地别。北京、上海户口的学生在考清华、北大、交大、同济大学的时候分数线可能比湖北、山东、江苏的学生分数线要低得多得多。同样的考试小地方的孩子付出的努力要比大城市的孩子付出的辛苦也要多得多。
其实,有更多的人会发现,他们辛辛苦苦奋斗了18年,还是不能和大城市的孩起喝咖啡。高额的房价已经逼着他们朝不保夕,哪有喝咖啡的奢望了?
最近导演郑琼用六年时间,记录了三个孩子的《出·路》。这部纪录片从20xx年的三个来自不同社会阶层的孩子的生活轨迹,来说明中国目前青年的现状,记录了三个青年的梦想和当代中国现实的碰撞。来自甘肃贫困地区的马百娟、湖北咸宁的徐佳以及和北京富二代袁晗涵。
六年后,马百娟还是过着跟村里们的女孩同样的生活,嫁人、生子;徐佳经过复读,考上了大学,但是,毕业后却发现找工作不像他想的那么容易;而袁晗涵有家人的支持和鼓励,在创业的道路上越走越顺。所有的人说,这就是他们一成不变的出路。
这也反映了作者说的第二个观点:思维方式限制了穷人的想象力和创新力。
中国有句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在美国有富人区,有穷人区,哪怕这只有一墙之隔,富人区的都是来自上流社会的,他们享受的是富人所能提供的所有的资源。他们见识广,眼界宽。而穷人从小就没有接触高新科技带给他们生活上的便利,他们自然也想象不出外面的世界究竟是什么样的。
现在的中国和当年的美国一样。富人家庭精心栽培孩子,他们为了孩子,不惜买天价的,学区房。只是为了让孩子争取到好的教学资源,好的学习环境。
富人的孩子,从小学就开始接触了科学设计和发明创造,英语口语,也能和外国人无障碍交流。
而农村孩子连电脑是什么都没见过,更不用提那些科学实验。英语朗读更是蹩脚。
有很多乡下孩子再转入城市,第一个面临的问题就是语言障碍。
就像纪录片中马百娟的梦想就是考大学,一个月挣1000元,买她们那里不够吃的面……其实,她不知道的是,1000元还不够我们这个四线城市有的孩子一个月的零花钱。
果然是贫穷限制了她的想象力。
富人的后代和穷乡僻壤的孩子自然是都不在一个起点,就是我们常说的,人家一出生就在罗马了。
作为家长,我们只能不断发展自己,提高收入,尽自己最大可能为孩子创造条件,不要相信那种所谓佛系的说法“孩子就要平平淡淡,开开心心快快乐乐的长大”。
此非鱼,焉知鱼之乐?过程虽苦,但有朝一日,当他站在领奖台的时候,再回首这一路走来的汗水。你知道他不快乐吗?他不充实吗?他不满足吗?
《我们的孩子》读后感 篇8
作为一个育龄四年半的新手妈妈,这几年也看了不少的育儿书,发现大部分育儿书籍都有一个好的共性,就是帮助我们认识到自己当初成长中的缺憾,进而在自己的养育过程中,尽量去避免产生重复的缺憾,给孩子一个美好幸福的童年。
《我们的孩子》是拥有着45年临床经验的儿童精神科医生佐佐木正美先生的全新力作,他将看见、倾听孩子的心声,给予他们无条件的爱,全然的满足孩子的需求,作为重中之重来阐述。
全书分为如下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我们的孩子:看见,倾听与改变”。
0—12岁是养育孩子的关键时期,教育就和建筑一样,这个阶段是最重要的打地基阶段,孩童时代的安全感和幸福感基本上全部在这个时期。童年时期孩子的成长将会影响将来一生的性格。
在我们曾经的孩童时代,最大的期望就是父母能够听见我们的想法,哪怕想法很幼稚很不成熟,但是大部分父母都很难放下身段,站在孩子的角度来思考,更别说能倾听孩子的内心世界。小时候的我们在父母那里总是不被理解的,大人们总是希望还能按照他们的想法和要求来成长。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长期的得不到理解和回应,长大后总是会暗暗想着,等我们养育子女的时候一定要改变。
等到自己做了父母,才发现孩子在我们面前其实天生属于弱者,很多时候我们都会按照大人自己的意愿来帮助他们决定一些事情或者说要求孩子做到一些事情,这种时候父母和孩子其实不是一种平等的姿态。孩子的要求和述求不被听见和理解,似乎又在重复着我们当初成长的轨迹。佐佐木正美认为,我们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要能够看见孩子行为,要能够听孩子行为背后内心的述求,最后才是改变。改变自己的姿态,改变自己的行为。
大部分家长都希望孩子乖巧听话,但其实每个宝宝性格都不同,他们的成长轨迹也不同,但是相同的就是孩子的成长是有它自己的过程的,我们父母所需要做的就是尽可能的维护孩子们的童心,给孩子们足够的安全感,让孩子们的童真尽可能的保持的长一些。这个阶段,能看见孩子们的行为,能听懂孩子内心的述求,能平等的和孩子们一起成长,才是我们做父母所需要努力的地方。
第二部分:正念养育
等孩子们跨过童年时期,进入青春成长期,这个时候孩子们开始接触的更多,也是自身习惯和观点培养的重要阶段。他们开始更多的和这个社会接触,也开始建立自己的社交圈子,这个时期,其实父母的陪伴反而退居二线,孩子们开始勇敢的探索这个世界,有着自己独特的性格,也会有着自己的优缺点。
父母们在旁边更多的应该是用引导孩子们树立一些正确的观点,放手让他们勇敢的去探索,孩子的优点我们需要用放大镜去看,而孩子的缺点我们要不动声色的去引导。
第三部分:给孩子一个好的原生家庭,青春期养育
我们现在经常会听到这样一句话,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每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庭,父母对孩子的影响都是深远的,甚至会伴随一生。有一个幸福的童年的孩子,成年后性格会更稳定,更能温和的去爱这个世界。
作为父母我们所能做到的就是尽力给孩子完整的爱,而不是某一方缺席的爱,家庭的氛围和对彼此,对孩子的爱意才是孩子肆意成长的充足的养料。我很喜欢佐佐木正美老师在书里提出的一些观点,好像自己成长中的缺憾,我现在发现了并且很努力的去改正了,那么在自己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对自己的成长的缺憾也是一种弥补。
养育孩子并不仅仅是关心衣食住行,最最重要的就是要和孩子建立良好的内心的沟通,给孩子充足的安全感,满满的爱意,像呵护一朵花儿一样去呵护着孩子的成长,同时也能滋养着自己的内心,这也是养育孩子的需求和意趣所在。
从现在开始,去认真的看见,倾听和改变,和孩子一起成长。
《我们的孩子》读后感 篇9
《孩子的画告诉我们什么》一书的作者指出,孩子们通过图画展示自己,也展示着他们的世界观。孩子们的画表现了他们的创造力、想象力与内心的冒险世界。通过对儿童图画的研究,作者发现了感知和了解儿童内心世界的新渠道。
第一眼看到《孩子的画告诉我们什么——儿童画与儿童心理学解读》,我就有了心动的感觉。这种感动源于作者从儿童视角对儿童绘画进行的细致观察和深入了解以及在此基础上对儿童画进行的全面解读和心理分析。
该书的作者罗泽·弗莱特—班格尔特力图向那些对儿童画感兴趣的父母以及从事教育、咨询、医疗工作的人们介绍儿童画及其本质,向他们说明该如何理解儿童画的.背景,该怎样弄清那些让人费解的表达方式和隐藏在画中的含义,阐明儿童画画的动机和意图。
作者在第一部分介绍了孩子们和他们的画,并详细介绍了儿童表达的特点、儿童绘画发展的基本特点以及形象的图案对解决冲突的作用。孩子们的画表现了他们的创造力、想象力与内心的冒险世界,它们或丰富有趣,或惊悚恐怖。
作者在第二部分详细介绍了理解儿童画的4种方法,这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孩子在画中没有直接说出来的内容,弄清楚孩子在画中隐藏的信息。
作者特别介绍了美国心理学家格莱格·弗思(Gregg M.Furth)提出的在观察儿童画时应考虑的主要问题和3个原则。主要问题如:孩子的画向我传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感受?这幅画有什么特点?画的中心是什么?画面上的物体大小、形状以及运动的方向都是怎样的?画中是否存在不同的视角?哪些内容被重复?等等。
在观察儿童画时,最重要的一个原则就是不要匆忙下结论。成人的表现对孩子和他们的画来说非常重要:我们不能随便干涉儿童作画或更改他们的画,特别是内容和结构,不能给他们示范,不能批评他们。总之,我们不能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而是应该鼓励他们按照自己的节拍、用自己的语言作画。我们要充分尊重孩子的作品,哪怕我们理解不了、无法看懂的作品。
成人不要在孩子开始画画时就不断地问他们:“你画的是什么?”因为幼儿园阶段的孩子的想法是多变的,他们的画源于“对心目中的图形的想象”,他们正经历一种动态的、神奇的思维过程。孩子们头脑中那些像密码似的信息跃然纸上,抽象的内容在他们的画中变成了具体的形象,这个过程很奇特。
作者在第三部分介绍了12幅儿童画及其背后的故事,每个故事都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为什么孩子恰好在这个时候以这种方式画出这样一幅画。第四部分,作者介绍了图画的教育作用。在作者看来,孩子们的画向我们传达了他们眼中五彩缤纷的世界以及思想王国的种种现象,是他们表达和交流的手段。
通过教师的帮助,家长们读懂了孩子隐藏在图画中的语言,发现了孩子的担忧、恐惧、孤独、悲伤、缺乏安全感等种种情绪,以及希望一直得到父母关注和疼爱的愿望。通过图画,家长和孩子能进行有效的沟通。
《我们的孩子》读后感 篇10
本文主要灵感来源于《我们的孩子》一书,但本质灵感则来源于自身,以及对周遭人事不成熟的思索。
作者认为美国的“阶级差异”(文中若涉及中国时,则用“阶层”代替。)已经达到了“早在出生的那一刻,孩子们的命运就已经被决定。”的程度,而造成此种现象的原因以及解决的办法是什么,正是本书作者想要探讨的问题。
一、社会学研究的前问题
社会学的实证研究无疑会受到“严密思维”的指责:
1、基于数据的研究存在困难——数据不能排除例外;数据本身的内涵不明。
2、基于案例的研究同样存在局限——案例乃特例,不能代指所有;案例的解读过于主观。
作者开篇和结尾注释部分都对这个问题进行了阐释“但从这些个案出发,我们能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可以推导出普遍的结论?”,书中也不仅一次提醒读者注意:此现象不是特例,而是全美的真实写照。“当然,克林顿港,只不过是美国千千万万个市镇中的一个小镇而已——但正如我们将要读到的,克林顿港在过去半个世纪所走过的道路,以及生活在同一个小镇上的孩子却有着迥异的命运,并不是特例。虽然克林顿港上演着一场工业衰败地带的故事,但它却不仅仅只是这个故事。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我们可以读到,从俄亥俄州的本德镇到亚特兰大,从加利福尼亚州的橘子郡到费城,这个悲凉的故事正在美国各地的社区内到处上演。”书中综合运用了大量案例和数据,二者的结合更具说服力。
所以,对书中所描述的“一道社会藩篱正在成为50年代不可想象的新顽疾:孩子们的阶级出身。”的信任度,随着文字的展开,逐渐提升至感同身受的程度:“现如今,教育愈加成为了导致美国不平等的中介因素——在我们的知识经济中,教育是一类稀缺的资源,也是一种基本上取决于父母之社会经济地位的手段。”
也许,正因为这个前问题的难度系数,使得今日之中国的社会学实证研究很难取得比较令人满意的成绩,而仅仅通过政府公布的数据或者新闻发布的案例,其说服力是可想而知的。当然,这并不是社会学学者的能力不行,而是实证研究所需要的大量资源和耐心是其它学科所难以比拟的,而我们的社会资源远没有美国丰富,毕竟,仅作者在书中提到的基金支持就是我国目前难以逾越的存在。
二、美国阶级差异的定义
本书采用了一种“广角镜”的方法,此与通常所采用的“后视镜”方法存在差异,后者在社会学研究中更多的是站在一种后发制人的角度,即研究某一代人的差异,需等到人到中年时期才能盖棺定论,而作者的“广角镜”则以孩子的成长和未来为视角,横纵对比孩子的“未来”,正如作者所言:“本书采取了一种不同的研究进路,避开了传统的“后视镜”的研究方法,而直接观察过去30年来在孩子们身上所发生的一切——他们出生于其中的家庭,他们所接受的家长教育和学校教育,他们成长于其中的邻里社区。我之所以选择以上社会领域作为考察对象,是因为这些经验必定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他们未来的人生。”
书中划分阶级的标准乃是父母受到的教育程度,“虽然教育和收入正变得高度相关,但我主要还是选用教育作为本书衡量社会阶级的指标,首先是因为在大多数调查中的收入计量都会掺入很多“杂音”(容易出错,甚至是完全缺失),而且还因为,即便教育和收入两类数据均可得,教育通常来说也能更准确地预测孩子的未来。”因此,作者将研究对象的阶级进行了三分:“最上层的三分之一是大学毕业生,最底层的三分之一则是高中及以下,中间的三分之一则接受过某种高中后的成人教育。”
回到中国,读书一事成为主流似乎仅仅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才缓缓拉开序幕,半个世纪不到的时间内,抓住时代脉搏的人和固守传统(而所谓的传统只不过是建国之后的特殊情况,古代的传统可是“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人差异越来越大。当下,政策以外的产业(例如互联网+,人工智能)开拓者无不是高学历者,但我们似乎还存在许多一夜暴富的神话(详情见拥有499位世界500强高管的知乎),遮盖了读书的效用。但我更相信,当下之中国,读书的效用远还没有能够达到划分阶层的标准,但我同时也相信,不远之后(最多不超过两代人)的中国,这一划分标准将同样适用。
三、几个影响孩子成长的因素
作者在书中主要分析了不同阶级的家庭结构、为人父母、学校条件、邻里社区四个因素对孩子成长的影响——“不同阶级的家庭在其所占用的可用以养育孩子的经济收入上可以说是天差地别。”
上层阶级“在抚养下一代时,他们事无巨细,不计时间和金钱,无微不至地关心。”,但下层阶级“经济资源难免捉襟见肘,成长环境又如此艰难乃至恶劣,在这种情况下,即便做父母的怀有强烈的爱心和责任感,有时候也无济于事。”
对于“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这一观点,作者指出“在绝大多数研究中,我们都能发现为人父母的规范已经表现出了一项普遍的阶级差异:高知父母致力于培养自立、独立、有自我反思能力的下一代,要让子女自尊自强,有能力做出积极向上的选择;相反,教育程度不高的家长往往把目光投向纪律和服从,要求孩子严格遵守家长定下的各种规矩。”对于祖父母对孩子成长的影响,作者悲从中来地说道“简言之,如果把祖父母这一代辈的因素考虑在内,则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的阶级鸿沟就会进一步扩大。”
教育事业的伟大之处或许在于:“美国公立教育系统之创设,其出发点就是要给所有的'孩子,无论他们的家庭出身,以改变人生命运的机会。”与此同时“学校教育的阶级差异,功夫在诗外,起决定作用的并不是学校做了些什么,而在于学生在校外的生活。”。
这对于想要通过教育实现上行流动的美国人来说,确实不是一个好消息,并且——“对于出身底层的穷孩子来说,上大学变得更容易了,但这并不意味着上好大学也变得容易了。”——此种水涨船高的现象存在于任何经济有所发展的地区。更何况“读好大学总能让人距离成功更近一步,但如果统计这类大学的录取率,实际上阶级差距近年来在扩张。”,而美国大学的机制(“被大学录取是一回事,但拿到大学毕业证则是另一回事。”)进一步拉大了阶级差距的鸿沟。
但作者认为,最为可怕的却是:“在成绩好的穷孩子中,只有29%的人最终能从大学毕业,反而是成绩差的富家子会有30%拿到大学文凭,家庭出身压倒成绩成为最具决定性的因素。面对这一事实,我们只能宣告美国梦已经破碎,作为其核心理念的机会平等已经不复存在。”
反思中国,家庭经济对孩子的影响差异乍看起来的严重性未达到可畏的程度,但正同书中所言,经济好的家庭往往父母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以及方法养育孩子,而“上层阶级家庭的社会关系网放大了他们在其他方面的资产,进一步确保了他们的孩子有更多的成功机会。”认为互联网的加入会改变阶层差异的国人甚至忘记了互联网的发家地正是文中研究背景地美国。
“但问题在于,有同样的机会上网,并不意味每一位网友都可以从网上获得同样的收益。”、“上层阶级的孩子往往掌握了更复杂的数字信息处理技巧,他们知道如何在互联网上检索信息,如何评估网上所得到的信息。而且,在施展这些信息处理技巧时,他们也能得到更充分的社会支持。当这些孩子运用互联网时,他们更有能力收获我们当下数字化经济和社会的红利。反过来说,即便下层阶级的孩子有着相同的上网渠道,但他们也缺乏数字时代的头脑,无法利用互联网来增加他们的人生机会。至少在当前的技术条件下,互联网看起来是在扩张机会鸿沟,而不是闭合。”
四、我们能做什么
任何提出严峻问题的人到达此点,想必都只能给出一个抽象而又宽泛的回答,作者也没能逃出这个魔咒,但作者承认解决方案之难寻的同时,认为揭露问题:“由于美国社会的阶级隔离越来越森严,成功人士已无从知晓社会的另一半在如何生活,我们自己的孩子对贫穷更是毫无感知。隔膜造成了冷漠,正因此我们不那么同情出身卑微的穷孩子的困境,我们原有责任,但现在却被抛之脑后。”才是这项研究的目的所在。
宗教和道德方面:“若是对这些穷孩子置若罔闻,就有违我们最发自内心的宗教和道德价值观。”;政治方面:“阶级之间的机会鸿沟不仅会危及美国的繁荣,而且会破坏我们的民主,甚至是我们的政治稳定。”。基于此,下一代的孩子们就不仅仅是“我的孩子”,而是“我们的孩子”。
具体的解决方案绝非一朝一夕可达成,但每一个问题必须首先被意识到,然后才是不断探究解决的过程。我有幸在十几年中,看到了山村和乡镇,县城和省会,看到了三面环山和国际都市的不同之处,而其间的差距之大,我想,甚至已经超越了书中所言的阶级差距。
我们的境况更像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国,而不是当下之美国,可是,指数爆炸的后发国家除却经济增长的爆炸之外,问题的爆炸增长同样是不可避免的,这就又不得不令人担忧当下我们的问题。
中国的社会学还处在一个非常稚嫩的时代,但我们所要面对的社会问题却“老有所成”,至少,这个时代的年轻人和美国人一样“深信幸福生活的根本在于个人的自我奋斗。”而此种信念多半是过于突出“个体性”,而将“我们”所遮蔽得过于严密。
更何况本文也会出现书中所言的现象:“吊诡的是,这些最新的研究发现却只会进一步拉大阶级之间的差距,至少短期看来如此。原因很简单,受过高等教育的父母更可能获知上述研究,也许是自己读到了,也许是听到别人转述,也因此更会在教育子女时亲身实践这些研究的指导......只有爱是不够的,爱的花朵未必能结出成长的果实。”
反躬自身,是否读研就代表着实现了上层流动,这是一个只能“后视镜”的问题,但若将自身置身于“广角镜”,那么至少可以肯定的是,无论多么不舍或不愿,无论结局如何,我都只是历史洪流中的沧海一粟,唯有随波逐流尔。
《我们的孩子》读后感 篇11
作为一个育龄四年半的新手妈妈,这几年也看了不少的育儿书,发现大部分育儿书籍都有一个好的共性,就是帮助我们认识到自己当初成长中的缺憾,进而在自己的养育过程中,尽量去避免产生重复的缺憾,给孩子一个美好幸福的童年。
《我们的孩子》是拥有着45年临床经验的儿童精神科医生佐佐木正美先生的全新力作,他将看见、倾听孩子的心声,给予他们无条件的爱,全然的满足孩子的需求,作为重中之重来阐述。
全书分为如下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我们的孩子:看见,倾听与改变”。
0—12岁是养育孩子的关键时期,教育就和建筑一样,这个阶段是最重要的打地基阶段,孩童时代的安全感和幸福感基本上全部在这个时期。童年时期孩子的成长将会影响将来一生的性格。
在我们曾经的孩童时代,最大的期望就是父母能够听见我们的想法,哪怕想法很幼稚很不成熟,但是大部分父母都很难放下身段,站在孩子的角度来思考,更别说能倾听孩子的内心世界。小时候的我们在父母那里总是不被理解的,大人们总是希望还能按照他们的想法和要求来成长。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长期的得不到理解和回应,长大后总是会暗暗想着,等我们养育子女的时候一定要改变。
等到自己做了父母,才发现孩子在我们面前其实天生属于弱者,很多时候我们都会按照大人自己的意愿来帮助他们决定一些事情或
者说要求孩子做到一些事情,这种时候父母和孩子其实不是一种平等的姿态。孩子的要求和述求不被听见和理解,似乎又在重复着我们当初成长的轨迹。佐佐木正美认为,我们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要能够看见孩子行为,要能够听孩子行为背后内心的述求,最后才是改变。改变自己的姿态,改变自己的行为。
大部分家长都希望孩子乖巧听话,但其实每个宝宝性格都不同,他们的成长轨迹也不同,但是相同的就是孩子的成长是有它自己的过程的,我们父母所需要做的就是尽可能的维护孩子们的童心,给孩子们足够的安全感,让孩子们的.童真尽可能的保持的长一些。这个阶段,能看见孩子们的行为,能听懂孩子内心的述求,能平等的和孩子们一起成长,才是我们做父母所需要努力的地方。
第二部分:正念养育
等孩子们跨过童年时期,进入青春成长期,这个时候孩子们开始接触的更多,也是自身习惯和观点培养的重要阶段。他们开始更多的和这个社会接触,也开始建立自己的社交圈子,这个时期,其实父母的陪伴反而退居二线,孩子们开始勇敢的探索这个世界,有着自己独特的性格,也会有着自己的优缺点。
父母们在旁边更多的应该是用引导孩子们树立一些正确的观点,放手让他们勇敢的去探索,孩子的优点我们需要用放大镜去看,而孩子的缺点我们要不动声色的去引导。
第三部分:给孩子一个好的原生家庭,青春期养育
我们现在经常会听到这样一句话,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每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庭,父母对孩子的影响都是深远的,甚至会伴随一生。有一个幸福的童年的孩子,成年后性格会更稳定,更能温和的去爱这个世界。
作为父母我们所能做到的就是尽力给孩子完整的爱,而不是某一方缺席的爱,家庭的氛围和对彼此,对孩子的爱意才是孩子肆意成长的充足的养料。我很喜欢佐佐木正美老师在书里提出的一些观点,好像自己成长中的缺憾,我现在发现了并且很努力的去改正了,那么在自己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对自己的成长的缺憾也是一种弥补。
养育孩子并不仅仅是关心衣食住行,最最重要的就是要和孩子建立良好的内心的沟通,给孩子充足的安全感,满满的爱意,像呵护一朵花儿一样去呵护着孩子的成长,同时也能滋养着自己的内心,这也是养育孩子的需求和意趣所在。
从现在开始,去认真的看见,倾听和改变,和孩子一起成长。
《我们的孩子》读后感 篇12
本文主要灵感来源于《我们的孩子》一书,但本质灵感则来源于自身,以及对周遭人事不成熟的思索。
作者认为美国的“阶级差异”(文中若涉及中国时,则用“阶层”代替。)已经达到了“早在出生的那一刻,孩子们的命运就已经被决定。”的程度,而造成此种现象的原因以及解决的办法是什么,正是本书作者想要探讨的问题。
一、社会学研究的前问题
社会学的实证研究无疑会受到“严密思维”的指责:
1、基于数据的研究存在困难——数据不能排除例外;数据本身的内涵不明。
2、基于案例的研究同样存在局限——案例乃特例,不能代指所有;案例的解读过于主观。
作者开篇和结尾注释部分都对这个问题进行了阐释“但从这些个案出发,我们能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可以推导出普遍的结论?”,书中也不仅一次提醒读者注意:此现象不是特例,而是全美的真实写照。“当然,克林顿港,只不过是美国千千万万个市镇中的一个小镇而已——但正如我们将要读到的,克林顿港在过去半个世纪所走过的道路,以及生活在同一个小镇上的孩子却有着迥异的命运,并不是特例。虽然克林顿港上演着一场工业衰败地带的故事,但它却不仅仅只是这个故事。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我们可以读到,从俄亥俄州的本德镇到亚特兰大,从加利福尼亚州的橘子郡到费城,这个悲凉的故事正在美国各地的社区内到处上演。”书中综合运用了大量案例和数据,二者的结合更具说服力。
所以,对书中所描述的“一道社会藩篱正在成为50年代不可想象的新顽疾:孩子们的阶级出身。”的信任度,随着文字的展开,逐渐提升至感同身受的程度:“现如今,教育愈加成为了导致美国不平等的中介因素——在我们的知识经济中,教育是一类稀缺的资源,也是一种基本上取决于父母之社会经济地位的手段。”
也许,正因为这个前问题的难度系数,使得今日之中国的社会学实证研究很难取得比较令人满意的成绩,而仅仅通过政府公布的数据或者新闻发布的案例,其说服力是可想而知的。当然,这并不是社会学学者的能力不行,而是实证研究所需要的大量资源和耐心是其它学科所难以比拟的,而我们的社会资源远没有美国丰富,毕竟,仅作者在书中提到的基金支持就是我国目前难以逾越的存在。
二、美国阶级差异的定义
本书采用了一种“广角镜”的方法,此与通常所采用的“后视镜”方法存在差异,后者在社会学研究中更多的是站在一种后发制人的角度,即研究某一代人的差异,需等到人到中年时期才能盖棺定论,而作者的“广角镜”则以孩子的成长和未来为视角,横纵对比孩子的“未来”,正如作者所言:“本书采取了一种不同的研究进路,避开了传统的“后视镜”的研究方法,而直接观察过去30年来在孩子们身上所发生的一切——他们出生于其中的家庭,他们所接受的家长教育和学校教育,他们成长于其中的邻里社区。我之所以选择以上社会领域作为考察对象,是因为这些经验必定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他们未来的人生。”
书中划分阶级的标准乃是父母受到的教育程度,“虽然教育和收入正变得高度相关,但我主要还是选用教育作为本书衡量社会阶级的指标,首先是因为在大多数调查中的收入计量都会掺入很多“杂音”(容易出错,甚至是完全缺失),而且还因为,即便教育和收入两类数据均可得,教育通常来说也能更准确地预测孩子的未来。”因此,作者将研究对象的阶级进行了三分:“最上层的三分之一是大学毕业生,最底层的三分之一则是高中及以下,中间的三分之一则接受过某种高中后的成人教育。”
回到中国,读书一事成为主流似乎仅仅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才缓缓拉开序幕,半个世纪不到的时间内,抓住时代脉搏的人和固守传统(而所谓的传统只不过是建国之后的特殊情况,古代的传统可是“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人差异越来越大。当下,政策以外的产业(例如互联网+,人工智能)开拓者无不是高学历者,但我们似乎还存在许多一夜暴富的神话(详情见拥有499位世界500强高管的知乎),遮盖了读书的效用。但我更相信,当下之中国,读书的效用远还没有能够达到划分阶层的标准,但我同时也相信,不远之后(最多不超过两代人)的中国,这一划分标准将同样适用。
三、几个影响孩子成长的因素
作者在书中主要分析了不同阶级的家庭结构、为人父母、学校条件、邻里社区四个因素对孩子成长的影响——“不同阶级的家庭在其所占用的可用以养育孩子的经济收入上可以说是天差地别。”
上层阶级“在抚养下一代时,他们事无巨细,不计时间和金钱,无微不至地关心。”,但下层阶级“经济资源难免捉襟见肘,成长环境又如此艰难乃至恶劣,在这种情况下,即便做父母的怀有强烈的爱心和责任感,有时候也无济于事。”
对于“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这一观点,作者指出“在绝大多数研究中,我们都能发现为人父母的规范已经表现出了一项普遍的阶级差异:高知父母致力于培养自立、独立、有自我反思能力的下一代,要让子女自尊自强,有能力做出积极向上的选择;相反,教育程度不高的家长往往把目光投向纪律和服从,要求孩子严格遵守家长定下的各种规矩。”对于祖父母对孩子成长的影响,作者悲从中来地说道“简言之,如果把祖父母这一代辈的因素考虑在内,则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的阶级鸿沟就会进一步扩大。”
教育事业的伟大之处或许在于:“美国公立教育系统之创设,其出发点就是要给所有的孩子,无论他们的家庭出身,以改变人生命运的机会。”与此同时“学校教育的阶级差异,功夫在诗外,起决定作用的并不是学校做了些什么,而在于学生在校外的生活。”。
这对于想要通过教育实现上行流动的美国人来说,确实不是一个好消息,并且——“对于出身底层的穷孩子来说,上大学变得更容易了,但这并不意味着上好大学也变得容易了。”——此种水涨船高的现象存在于任何经济有所发展的地区。更何况“读好大学总能让人距离成功更近一步,但如果统计这类大学的录取率,实际上阶级差距近年来在扩张。”,而美国大学的机制(“被大学录取是一回事,但拿到大学毕业证则是另一回事。”)进一步拉大了阶级差距的鸿沟。
但作者认为,最为可怕的却是:“在成绩好的穷孩子中,只有29%的人最终能从大学毕业,反而是成绩差的富家子会有30%拿到大学文凭,家庭出身压倒成绩成为最具决定性的因素。面对这一事实,我们只能宣告美国梦已经破碎,作为其核心理念的机会平等已经不复存在。”
反思中国,家庭经济对孩子的影响差异乍看起来的严重性未达到可畏的程度,但正同书中所言,经济好的家庭往往父母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以及方法养育孩子,而“上层阶级家庭的社会关系网放大了他们在其他方面的资产,进一步确保了他们的孩子有更多的成功机会。”认为互联网的加入会改变阶层差异的国人甚至忘记了互联网的发家地正是文中研究背景地美国。
“但问题在于,有同样的机会上网,并不意味每一位网友都可以从网上获得同样的收益。”、“上层阶级的孩子往往掌握了更复杂的数字信息处理技巧,他们知道如何在互联网上检索信息,如何评估网上所得到的信息。而且,在施展这些信息处理技巧时,他们也能得到更充分的社会支持。当这些孩子运用互联网时,他们更有能力收获我们当下数字化经济和社会的红利。反过来说,即便下层阶级的孩子有着相同的上网渠道,但他们也缺乏数字时代的头脑,无法利用互联网来增加他们的人生机会。至少在当前的技术条件下,互联网看起来是在扩张机会鸿沟,而不是闭合。”
四、我们能做什么
任何提出严峻问题的人到达此点,想必都只能给出一个抽象而又宽泛的回答,作者也没能逃出这个魔咒,但作者承认解决方案之难寻的同时,认为揭露问题:“由于美国社会的阶级隔离越来越森严,成功人士已无从知晓社会的另一半在如何生活,我们自己的孩子对贫穷更是毫无感知。隔膜造成了冷漠,正因此我们不那么同情出身卑微的穷孩子的困境,我们原有责任,但现在却被抛之脑后。”才是这项研究的目的所在。
宗教和道德方面:“若是对这些穷孩子置若罔闻,就有违我们最发自内心的宗教和道德价值观。”;政治方面:“阶级之间的机会鸿沟不仅会危及美国的繁荣,而且会破坏我们的民主,甚至是我们的政治稳定。”。基于此,下一代的孩子们就不仅仅是“我的孩子”,而是“我们的孩子”。
具体的解决方案绝非一朝一夕可达成,但每一个问题必须首先被意识到,然后才是不断探究解决的过程。我有幸在十几年中,看到了山村和乡镇,县城和省会,看到了三面环山和国际都市的不同之处,而其间的差距之大,我想,甚至已经超越了书中所言的阶级差距。
我们的境况更像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国,而不是当下之美国,可是,指数爆炸的后发国家除却经济增长的爆炸之外,问题的爆炸增长同样是不可避免的,这就又不得不令人担忧当下我们的问题。
中国的社会学还处在一个非常稚嫩的时代,但我们所要面对的社会问题却“老有所成”,至少,这个时代的年轻人和美国人一样“深信幸福生活的根本在于个人的自我奋斗。”而此种信念多半是过于突出“个体性”,而将“我们”所遮蔽得过于严密。
更何况本文也会出现书中所言的现象:“吊诡的是,这些最新的研究发现却只会进一步拉大阶级之间的差距,至少短期看来如此。原因很简单,受过高等教育的父母更可能获知上述研究,也许是自己读到了,也许是听到别人转述,也因此更会在教育子女时亲身实践这些研究的指导……只有爱是不够的,爱的花朵未必能结出成长的果实。”
反躬自身,是否读研就代表着实现了上层流动,这是一个只能“后视镜”的问题,但若将自身置身于“广角镜”,那么至少可以肯定的是,无论多么不舍或不愿,无论结局如何,我都只是历史洪流中的沧海一粟,唯有随波逐流尔。
《我们的孩子》读后感 篇13
寒门再难出贵子吗?来看看美国版的故事。这书用全美各地五组孩子真实的故事描绘了这样一种阶级差异:
中上层家庭的孩子:
有计划地被生下来——出生起就住高档社区,邻居都是友好可信的高知——父亲赚钱,母亲全职在家陪读书、培养兴趣爱好——上好的初中高中,同学们刻苦努力,激烈竞争,父母参与学习、锻炼、社交等重要活动——申请上好大学,父母提供机会体验不同职业——大学毕业。
穷人家庭的孩子:
未婚或无计划地被生下来——出生起就住集贫穷、冷漠等为一体的社区,邻居都是朝不保夕的穷人——父亲坐牢或失踪,母亲无法或不想管,有些孩子还要照顾同父异母、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学校也是脏乱差,大多数学生不是打架闹事就是无所事事——高中退学或毕业从事低收入工作。
家庭、父母、学校、社区各有其责任,但所有的原因分析起来都会回到或与“家庭”相关。如果出生在穷人的家庭,面临的就是人生路上种种机会不平等,而个人努力在改变命运上的作用正在迅速衰减。
除了高考,我们中国的孩子的机会不平等是哪种程度?希望在它成为下一个“无可挽回的生育率”问题之前,有更多的研究和政策出现。寒门难出贵子不只是寒门的悲哀,也关系所有孩子的机会公平,关系增长、民主、道德、稳定等等那些为人们所珍视的东西。
没有人可以置身之外,当有人在庆幸自己的孩子并非出生寒门的时候,有人正在给自己的孩子买一次非洲救济之旅以增加申请大学的资本。快读完的时候,突然想起前两年听到的“打破社区隔离”的提议,尽管它在各种抵制声音中迅速淹没,但如今才看出,它原本应该是一种机会再分配的尝试:没有贫富隔离,大家一起照看教育我们的孩子,像从前一样。
全书的论据以定性为主,同时引用了大量来自其他研究的结论,可以看出美国学者对这类问题的关心。以下是书中一些对为人父母来说有意义的论据:在受过大学教育的美国母亲中,约三分之一选择了做全职母亲。全美境内,4%的孩子主要由他们的祖父母抚养或照看……而这种隔代抚养的模式主要集中在下层社会。
我们绝对是中国特色隔代抚养,母亲的教育程度不同,孩子在认知能力的表现上也存在差异……上述差距早在孩子6岁时就已经存在;即便对儿童早期教育进行投资往往成本不费,但这种投资所产生的实际回报率大约为6%至10%,超过了股票市场的长期回报。
作者引自诺奖经济学家詹姆斯·赫克曼的研究,可别让它成为无节制买买买的理由。不论学生自己的社会背景如何,最大程度上决定学生成就的学校因素是学生群体的社会组成。仍是作者引自詹姆斯·赫克曼的研究,所以,孩子的同学,尤其是中学同学是谁,很重要,匮乏的人生通常也是低效的人生。
群众人的主要特征并不是野蛮或落后,而是他的孤立以及缺乏任何正常的社会关系。由于美国社会的阶级隔离越来越森严,成功人士已无从知晓社会的另一半在如何生活,我们自己的孩子对贫困更是毫无感知。隔膜造成了冷漠……我们呢?
《我们的孩子》读后感 篇14
寒门再难出贵子吗?来看看美国版的故事。这书用全美各地五组孩子真实的故事描绘了这样一种阶级差异:
中上层家庭的孩子:
有计划地被生下来——出生起就住高档社区,邻居都是友好可信的高知——父亲赚钱,母亲全职在家陪读书、培养兴趣爱好——上好的初中高中,同学们刻苦努力,激烈竞争,父母参与学习、锻炼、社交等重要活动——申请上好大学,父母提供机会体验不同职业——大学毕业。
穷人家庭的孩子:
未婚或无计划地被生下来——出生起就住集贫穷、冷漠等为一体的社区,邻居都是朝不保夕的穷人——父亲坐牢或失踪,母亲无法或不想管,有些孩子还要照顾同父异母、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学校也是脏乱差,大多数学生不是打架闹事就是无所事事——高中退学或毕业从事低收入工作。
家庭、父母、学校、社区各有其责任,但所有的原因分析起来都会回到或与“家庭”相关。如果出生在穷人的家庭,面临的就是人生路上种种机会不平等,而个人努力在改变命运上的作用正在迅速衰减。
除了高考,我们中国的孩子的机会不平等是哪种程度?希望在它成为下一个“无可挽回的生育率”问题之前,有更多的研究和政策出现。寒门难出贵子不只是寒门的悲哀,也关系所有孩子的机会公平,关系增长、民主、道德、稳定等等那些为人们所珍视的东西。
没有人可以置身之外,当有人在庆幸自己的孩子并非出生寒门的时候,有人正在给自己的孩子买一次非洲救济之旅以增加申请大学的资本。快读完的时候,突然想起前两年听到的“打破社区隔离”的提议,尽管它在各种抵制声音中迅速淹没,但如今才看出,它原本应该是一种机会再分配的尝试:没有贫富隔离,大家一起照看教育我们的孩子,像从前一样。
全书的论据以定性为主,同时引用了大量来自其他研究的结论,可以看出美国学者对这类问题的关心。以下是书中一些对为人父母来说有意义的论据:在受过大学教育的美国母亲中,约三分之一选择了做全职母亲。全美境内,4%的孩子主要由他们的祖父母抚养或照看……而这种隔代抚养的模式主要集中在下层社会。
我们绝对是中国特色隔代抚养,母亲的教育程度不同,孩子在认知能力的表现上也存在差异……上述差距早在孩子6岁时就已经存在;即便对儿童早期教育进行投资往往成本不费,但这种投资所产生的实际回报率大约为6%至10%,超过了股票市场的长期回报。
作者引自诺奖经济学家詹姆斯·赫克曼的研究,可别让它成为无节制买买买的理由。不论学生自己的社会背景如何,最大程度上决定学生成就的学校因素是学生群体的社会组成。仍是作者引自詹姆斯·赫克曼的研究,所以,孩子的同学,尤其是中学同学是谁,很重要,匮乏的人生通常也是低效的人生。
群众人的主要特征并不是野蛮或落后,而是他的孤立以及缺乏任何正常的社会关系。由于美国社会的阶级隔离越来越森严,成功人士已无从知晓社会的另一半在如何生活,我们自己的孩子对贫困更是毫无感知。隔膜造成了冷漠……我们呢?
《我们的孩子》读后感 篇15
今天看的是《我们的孩子》这本书,它是由哈佛大学教授罗伯特·帕特南通过大量的数据和例证写出的一本畅销书,它展现了美国教育的现状,以及半个世纪以来美国日益加大的阶级鸿沟。
虽然说的是美国的教育现状,但是从中可以窥见我国教育的模式和走向。
他向我传达的第一个观点:穷人已经无法翻身。
在我上高中的时候,《读者》中,有一篇爆文,《我奋斗了18年,才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这篇文章讲的是一个农家子弟,通过辛苦奋斗18年,才取得和大都会里的同龄人平起平坐的权利。这是上世纪末一代人的真实写照,这篇文章在当年引发很多共鸣。
来自农村的寒门子弟,唯一的出路就是考大学,只有通过这种方法,他们才能走出大山,开眼见世界。当时确实有这样的寒门子弟,通过刻苦学习取得了很好的未来。
农村户口和城市户口以及教育区域的不同都给这些农村的孩子造成不可逾越的鸿沟。之所以说高考相对公平,只是因为高考给了这些学生一个希望,一个机会。他们得知,可以通过好的成绩得到一个梦寐以求的机会,哪怕这种机会是城里的孩子所不屑的。
但是,我们也要清楚在地区限制下高考分数线有天差地别。北京、上海户口的学生在考清华、北大、交大、同济大学的时候分数线可能比湖北、山东、江苏的学生分数线要低得多得多。同样的考试小地方的孩子付出的努力要比大城市的孩子付出的辛苦也要多得多。
其实,有更多的人会发现,他们辛辛苦苦奋斗了18年,还是不能和大城市的孩起喝咖啡。高额的房价已经逼着他们朝不保夕,哪有喝咖啡的奢望了?
最近导演郑琼用六年时间,记录了三个孩子的《出·路》。这部纪录片从2009年的三个来自不同社会阶层的孩子的生活轨迹,来说明中国目前青年的现状,记录了三个青年的梦想和当代中国现实的碰撞。来自甘肃贫困地区的马百娟、湖北咸宁的徐佳以及和北京富二代袁晗涵。
六年后,马百娟还是过着跟村里们的女孩同样的生活,嫁人、生子;徐佳经过复读,考上了大学,但是,毕业后却发现找工作不像他想的那么容易;而袁晗涵有家人的支持和鼓励,在创业的道路上越走越顺。所有的人说,这就是他们一成不变的出路。
这也反映了作者说的第二个观点:思维方式限制了穷人的想象力和创新力。
中国有句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在美国有富人区,有穷人区,哪怕这只有一墙之隔,富人区的都是来自上流社会的,他们享受的是富人所能提供的所有的资源。他们见识广,眼界宽。而穷人从小就没有接触高新科技带给他们生活上的便利,他们自然也想象不出外面的世界究竟是什么样的。
现在的中国和当年的美国一样。富人家庭精心栽培孩子,他们为了孩子,不惜买天价的,学区房。只是为了让孩子争取到好的教学资源,好的学习环境。
富人的孩子,从小学就开始接触了科学设计和发明创造,英语口语,也能和外国人无障碍交流。
而农村孩子连电脑是什么都没见过,更不用提那些科学实验。英语朗读更是蹩脚。
有很多乡下孩子再转入城市,第一个面临的问题就是语言障碍。
就像纪录片中马百娟的梦想就是考大学,一个月挣1000元,买她们那里不够吃的面……其实,她不知道的是,1000元还不够我们这个四线城市有的孩子一个月的零花钱。
果然是贫穷限制了她的想象力。
富人的后代和穷乡僻壤的孩子自然是都不在一个起点,就是我们常说的,人家一出生就在罗马了。
作为家长,我们只能不断发展自己,提高收入,尽自己最大可能为孩子创造条件,不要相信那种所谓佛系的说法“孩子就要平平淡淡,开开心心快快乐乐的长大”。
此非鱼,焉知鱼之乐?过程虽苦,但有朝一日,当他站在领奖台的时候,再回首这一路走来的汗水。你知道他不快乐吗?他不充实吗?他不满足吗?
《我们的孩子》读后感 篇16
帕特南教授出生在上个世纪四十年代。那个时候,白领和蓝领的孩子一起学习、一起玩耍,各个阶级之间融合度比较高,没有很明显的阶级分化,机会也相对平等。有钱人家的孩子如果不努力,就不会有美好的未来;穷人家的孩子如果努力上进,就会实现阶级的跃迁。那个时候,在家族聚会中,你会看到教授和蓝领正在谈笑风生;商人和从事服务行业的人言笑晏晏。
后来,随着经济的衰退,阶级分化越来越严重。富裕人家越来越重视教育,于是他们的孩子从幼儿园到大学,一直都享受着优质的教育资源。普通人家负担不起昂贵的学费,只能上一般的学校。孩子们从一出生,就被分在了不同的阶级里。一些普通人家的孩子很努力,但他面临的难题要比富裕人家多太多:怎么申请大学,要读哪个专业,面试的时候要怎么做才比较得体。穷人家的孩子想要找到这许许多多问题的解决办法,需要多方打听、做出很多努力;而富人家的孩子,可能早就从父母亲戚那里得到了准确的指导。
好容易大学毕业了,穷人家的孩子又碰到了另外一个严峻的考验:找工作。富裕人家可能早就给孩子安排了不止一个好的实习机会,而穷人家的孩子却要从那些不怎么好的机会里面,去花时间甄别寻找相对来说不那么糟糕的那个。其实,很多时候并不是因为穷人家的孩子不够努力和优秀,而是因为缺乏一个展现自己的舞台和提升自己的机会。
前几年,有一篇文章很火,叫《寒门再难出贵子》。讲的是几个在同一银行实习的大学同学,因为家庭背景不同,后来的职业生涯也有了很不一样的开篇。家里社会地位高的早已进入保险箱,内定为银行的正式员工;家里经商的早已看破实习规则,因此并不妄想留在银行,而是积极寻求和银行合作的商机;家里条件普通、甚至贫寒的孩子,没有在这次的实习中得到工作或者赚钱的机会。
一个人出生的家庭和阶级,确实影响深远。比如一个很有物理学研究天赋的孩子,如果他的父母人脉很广,那么他会得到很好的培养,甚至以后可能会成为物理学方面的研究人员;如果他的父母只是普通工薪阶级,那么寻找一个能在专业方面指导孩子的人都难,更别说后续的培养了。有时候,不是因为一般人家的孩子不够聪明,实在是父母拥有的资源太有限。即便他们倾尽所有,也不一定能提供给孩子所需要的帮助。
出生家庭的经济状况和社会等级,必然会对一个人的为人处世和眼界产生重要影响。很多事情背后隐藏的规则,富裕人家的孩子可能早就听父母说过,所以他会欣然接受着一切,也会知道怎么去顺应这些规则、有哪些地方可以利用这些规则;而普通家庭的父母可能根本就不知道这些规则的存在,他们又拿什么去教导孩子呢?富裕人家的孩子可以早先接触到高科技的东西,可以在很小的时候就去家乡以外的地方开阔眼界,这些都是普通人家的孩子所享受不到的。所以,当富裕人家的孩子们讨论伦敦巴黎波士顿的时候,普通人家的孩子只能有在一旁默默倾听和暗自羡慕的份。
随着财富和资源分配的倾斜,贫富差距会变得越来越大,阶级分化也会越来越明显。之前,各个阶级之间隔得是一张网,现在,阶级之间隔的是一块密不透风的铁板。来自于不同家庭的孩子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实现阶级跃迁的机会越来越小。
寒门再难出贵子,不一定是孩子不努力,而是因为寒门享受的资源和机会,实在是太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