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之殇》读后感
老地方整理的《古典之殇》读后感(精选16篇),经小编精挑细选,希望大家喜欢。
《古典之殇》读后感 篇1
高尔基曾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在我们成长的经历与记忆中,自然少不了书的存在,书不仅传授我们知识,而且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思想。
在我印象中还真没有几本书会被我反反复复的阅读、品味、感叹,唯有一本《古典之殇》。几年前偶尔在书店里看到这本书,我被书上那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幽蓝色的神秘所吸引,于是买下了这本书。
初读,大概因为那时思想还未成熟,初步的体验只是这本书不同一般,阅读中,感觉似乎是在拉家常,可当时我却认为这本书没有多少"营养价值",对我的写作不会有多大帮助,自然地它就被放在书柜的一个角落,静静地等待着我的再次发现。
再次发现它,是几个月后一个无聊的节假日,我又打开它阅读起来,渐渐地我了解了原来的大自然与现在的大自然,了解了真实与本质,也看清了一些社会现象。看到这些文字,心里产生了一些共鸣,产生了那种不能言传的特殊感受。但这种感觉太缥缈,太朦胧。往后的日子里,我开始听起新闻,观察起生活,注意到周围人身边事,渐渐地对一些社会现象有了自己的看法。
我开始渐渐明白这本书的价值。这本书有一个副标题是"纪念原配的世界",意思是为了表达与原配世界的离别之意。在作者眼中,原配世界是一个天光明澈、风物灿烂的世界,我们今天正在告别这样一个世界,正在用自己过度膨胀的欲望,抛弃延续数千年之久的传统与习俗。
这本书让我懂得了原始大自然的.美,让我理解了作者回忆往事时所流露出来的感情,我们产生的共鸣越来越多了。作者揭示了社会上一些不正之风,一些不道德的行风。他把最现实的生活,彻底展示在我们眼前,使我学会了道德、责任的坚守,学会了诚实、善良地对待他人,懂得了要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于是,我一口气读完整本书,那种正义、善良的品质已深深感动了我。那种百分之一百的实话的文章,虽没有任何华丽的词藻,却用真实诉说着永恒。
这本书唤醒了沉睡的自然美景,这本书洗涤着我心灵的污垢,它告诉我许多道理,这些道理将伴我一生,让我无时无刻不提醒自己,改变自己。与高尚的人谈话你也会变得高尚,读好书就如同与一个高尚的人谈话,他会改变你的一生。
《古典之殇》读后感 篇2
我抬脚走了出去,拂去头上冒出的一层细汗。眼前,是有些污浊的天空,稀稀散散的飘着几朵灰白的云。
倒不像从前那样,澄净湛蓝。“唉!”一声叹息轻轻吹进我的耳里,“谁还记得从前的世界?谁还记得生活本来的样子?”本来?样子?我拿出背包里唯一的一本书,掀开了它的面纱。
我轻轻闭上眼,在脑海中勾勒出诗,勾勒出曲。
“胜日寻芳四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日光正暖,风儿柔柔地吹着,一双脚悠闲自在地走着,想要去寻那良辰美景,泗水之滨。美,真美。
“酷暑天,葵榴发。喷鼻香十里荷花。”太阳有些毒辣,正值夏天,石榴花一朵朵的开得灿烂,娇艳欲滴。荷花的清香弥散出来,远远飘香。美,真美。
然后,在某一天。自然离我们越来越远。不再提四季特有的美景,不再提山间、树丛熙熙攘攘的精灵,也不再提某些时刻的悠闲与乐趣。一切的一切,都就这么消失殆尽。
然后,在某一天。诗词画离我们越来越远。不再有抑扬顿挫的朗朗诵读声,不再有极具韵味的南腔北调,也不再有挥笔成雨的潇洒墨画。一切的一切,都就这么悄无踪影。
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科技发达,车水马龙。没有了袅袅炊烟,没有了芬芳田野,也没有了那个富有情怀的我们。现在的我们,都被困在了由钢筋水泥构成的铁匣子里。我们开始很轻松,很开心。但我们何时才能开始醒悟,开始无趣?
当我们缺失了对自然的热爱,对情怀的追逐,我们还剩下什么?我们的信仰又在哪个角落奄一息?
去干一番作为吧!去寻找,去感悟,我们要的不止是独自叹息,而是勇敢去寻,回到璞真。
《古典之殇》读后感 篇3
高尔基曾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在我们成长的经历与记忆中,自然少不了书的存在,书不仅传授我们知识,而且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思想。在我印象中还真没有几本书会被我反反复复的阅读、品味、感叹,唯有一本《古典之殇》。几年前偶尔在书店里看到这本书,我被书上那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幽蓝色的神秘所吸引,于是买下了这本书。
初读,大概因为那时思想还未成熟,初步的体验只是这本书不同一般,阅读中,感觉似乎是在拉家常,可当时我却认为这本书没有多少“营养价值”,对我的写作不会有多大帮助,自然地它就被放在书柜的一个角落,静静地等待着我的再次发现。
再次发现它,是几个月后一个无聊的节假日,我又打开它阅读起来,渐渐地我了解了原来的大自然与现在的大自然,了解了真实与本质,也看清了一些社会现象。看到这些文字,心里产生了一些共鸣,产生了那种不能言传的特殊感受。但这种感觉太缥缈,太朦胧。往后的日子里,我开始听起新闻,观察起生活,注意到周围人身边事,渐渐地对一些社会现象有了自己的看法。
我开始渐渐明白这本书的价值。这本书有一个副标题是"纪念原配的世界",意思是为了表达与原配世界的离别之意。在作者眼中,原配世界是一个天光明澈、风物灿烂的世界,我们今天正在告别这样一个世界,正在用自己过度膨胀的欲望,抛弃延续数千年之久的传统与习俗。这本书让我懂得了原始大自然的美,让我理解了作者回忆往事时所流露出来的感情,我们产生的共鸣越来越多了。作者揭示了社会上一些不正之风,一些不道德的行风。他把最现实的生活,彻底展示在我们眼前,使我学会了道德、责任的坚守,学会了诚实、善良地对待他人,懂得了要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于是,我一口气读完整本书,那种正义、善良的品质已深深感动了我。那种百分之一百的实话的文章,虽没有任何华丽的词藻,却用真实诉说着永恒。
这本书唤醒了沉睡的自然美景,这本书洗涤着我心灵的污垢,它告诉我许多道理,这些道理将伴我一生,让我无时无刻不提醒自己,改变自己。与高尚的人谈话你也会变得高尚,读好书就如同与一个高尚的人谈话,他会改变你的一生。
《古典之殇》读后感 篇4
初见它,我原以为它很普通,与普通的书一般。充满了心灵鸡汤,让我觉得索然无味。
打开书,迎面扑来流质的光芒将我淹没,扉页上写着“纪念原配的世界和流逝的美”,让我有些莫名的感伤,是什么呢?
书是神奇的,当你打开它的时候,你会明白,它是一位孤独的旅行者,在荒芜的土地上寻找着它的同伴。
读起它的第一句话,手再也不舍得将他放下。
它是一位引路者,带领着我进入一个缠绵而又动人的世界。
时间原来会流逝,来到书中,来到主人公所在的地方,让我领略古典消逝的殇痛。
城市的喧嚣,自由的舞者,奔跑的幼童,看着这个纯洁又肮脏的世界呐喊彷徨,古典的温暖在消逝,现代的`冰冷在冻结这个世界。
王开岭先生用他的文字让我们体验属于古典之殇的独特伤痛,殇字吐出口,缠绵在嘴中,就像茶的清香在嘴里,久久不散。
读出它你会惊喜的发现,它很美,如一位有着愁丝的美丽女子,看着它,心里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感。
时代在麻木的前进,属于古典的美丽在流逝,属于我们的温暖在消逝。属于我们的情感在悲鸣。
时代的发展,城市的崛起,有趣的农村被高楼大厦截断,炽热的情感被掩埋在冰冷的外壳下,童年回忆被埋葬在高楼之下。
纯粹的美好不再完美,属于你的殇痛在出现,一点一点的扩大,一点一点的在侵蚀曾经的美好。
纯粹的美在流逝,古典的殇痛,不可忽视。
回忆曾经的痛苦,才会明白最初的美好,明白最初的美好,才能领略,最初的是世界。
人总会不端的安慰自己,麻木自己。
麻木自己的情感,忘记自己身上最初的美好,忘记自己最初的样子。
有人常说,经常回头看看自己,你会发现,你早已不是那个赤条条的样子,身上带无数的包袱,将你自己显得臃肿不堪。
低头看不见你自己的脚尖,抬头费力的看向天空,浑浊的眼睛想要看清世界的样子,却也怎么都看不清。
古典之殇,殇在心中,千言万语,却无话可说。
《古典之殇》读后感 篇5
我们唱了一路的歌,却发现无词无曲。我们走了很远很远,却忘了为何出发。
——题记
我曾向朋友推荐过王开岭先生的随笔集《精神明亮的人》,他读了之后说很好。最近他反过来也向我推荐同一作者的另一本书《古典之殇》,我读了也觉得很好。不是一般的好,而是那种让读者“精神明亮”的好。查新华字典,“殇”的解释是“还没到成年就死了”,有惋惜和感伤的意思在。为什么取这个书名呢?王先生说:“当我们大声朗读古典诗词时,殊不知,那些美丽的乡土和自然风光,那些曾把人类引入美好意境的物境,早已荡然无存;现实世界里,我们找不到古人的精神现场,找不到对应物,连遗址都没有……古诗词,成了大自然的悼词和殇碑。”原来这是一部祭奠之作。
但作家不光是祭奠古诗,但还凭吊着人类的童年和自己儿时的回忆,他在纪念一个“原配的世界”。作者看来,世界有两个组成:人间和非人间。人间的成就不足万年,而非人间即大自然的成就,包括原始地理和物种繁衍已达46亿年。可你细打量,即会发现这样一个事实,围绕在我们身边的,几乎全是人类自己的成就!
20世纪中叶后的人类,正越来越深陷此境:我们只生活在自己的成就里,正拼命去篡改和毁灭大自然的成就!人类总认为世界即人间,他们忘了,自己和万物一样,只是地球的匆匆过客,投宿而已。人类不是地球业主,而是它的孩子,和草木虫鱼一样,受地球抚养……它是人类的家园,但也是狮子、老虎和一棵草的家园。人类的伦理、美德和情怀,一旦越过了物种边界,人类就变成了纳粹,野兽的能量即刻释放出来了。当它的孩子越来越少时,人——这个野心勃勃的物种也将面临末日,或精神上孤独而死,或肉体上被烈日席卷、缺氧窒息!
作者怀念着那个原配的世界,极其细腻地描绘着那个消逝的世界,看看那一篇篇文章的标题你就会体会到他的一片深情——“再见,萤火虫”、“河殇”、“茶憾”、“桥是水的情书”、“谁偷走了夜的‘黑’”、“耳根的清静”、“蟋蟀入我床下”、“消逝的地平线”、“湮灭的燕事”、“女织”、“消逝的‘放学路上’”、“多闻草木少识人”、“春天了一定要让风筝放你”、“有股焦灼让你必须连夜种点什么”……老实说,光是这些标题就击中了我心灵里那个柔软的地方,想起了我们曾经拥有的“美丽中国”和那些花样年华,耳畔甚至还响起了风声、雨声和涛声……那些草长莺飞、鱼戏虾翩,那些青山绿水、星河灿烂,那些夏夜流萤、遍地蛙声,还有古老的祠堂、绕村的小河和隆重的民俗……原来这些一夜蒸发了的物象并没有在我的脑海里蒸发,只是不去想、不愿想、不敢想哪!就说“放学路上”吧。那一程路负载着一个孩子最大的快乐。
记得和好朋友勾肩搭背,叽叽喳喳,孩提时代几乎所有的趣人趣事趣闻都是在放学路上邂逅的。那是最值得期待的,每天充满了新奇和陌生。那时整个环境,在表面的松散和杂乱之下,有一种无形的维护系统,凭借它,生活虽然贫困,却是温情、安定和慈祥的。可是现在的孩子呢?一个个孩子被大人押送着,离开一个“战场”,休息片刻,喂一点食,再进入“第二战场”!这不是一本所谓环保的书。这是一本充满着人文精神、修复记忆、保卫生活、唤醒感官和心灵美学的书。人类无法停止前进的脚步,这是人的本能。于是一眨眼的功夫,无数事物只剩下背影,成了往事和收藏。吊诡的是,我们无意中留下的,却成了需要全民保护的精神遗产。在这最好的时代里,我们要努力着,为那一个简单的梦,别让古典,成殇。
《古典之殇》读后感 篇6
“谁还记得从前的世界?谁还记得生活本来的样子?”合上书本,王开岭的质问仍在脑海里回响。抬头,是这城市有些污浊的夜空,与偶有的,透过厚厚遮蔽下零落的星光。是啊,从前那个清澈澄净的世界,到哪去了呢?
不知何时,我们的世界开始以惊人的速度变化着,盖起的高楼,四通八达的道路,高起的烟囱。一切都以飞一般的速度发展着,前进着。不可否认,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新建的`高楼让住宅更为稳固安全,连通的道路让出行更为便捷顺心,高科技的发展让生活更为舒适惬意。可是,为什么现在的我们,都被困在了这钢筋水泥构成的匣子中?充斥生活里的是各式各样的新式电子产品,高科技玩具。自然,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远了。不提山间的流萤,草丛中蹦跳着的蚂蚱,天上飞舞的纸鸢,夜晚静谧中风儿突然吹起的悦耳的虫鸣。只道那些悠长的溪流,青苔漉染的小桥,遍地的野草野花,都已难觅踪迹。生活中那些自然之韵真的只能消失殆尽了吗?
这个时代,不变的东西太少了,慢的东西太少了,我们前行得太快,以至于那些生活中的美好渐行渐远,只能用来缅怀。当山间若隐若现的点点流萤无迹可寻,当夜晚的静谧被浮躁的声音打碎,当曾经的繁星点点化为现在的霓虹灯浓重的商业气息,当当年踏雪寻梅,煮酒对歌,变为现在的奢靡攀比,欲望涌动。我们将何处寻找当初的生活。
为什么不慢下来呢?为什么不回头看看呢?为什么一定要固执于创造一个又一个相似的高楼林立的城市而不寻找当年的大漠孤烟圆月,小桥流水人家?缺失了的是对自然的景仰,丢弃了的是慢的生活节拍,沾染上了浓重的商业气息,多了的是市井纷纷的闲言碎语。
“我们唱了一路的歌,却发现无词无曲。我们走了很远很远,却忘了为何出发。”王开岭如是说。在工业化,城市化这条路上疾行的我们,是否也该看看,当初梦想被丢到了何处。当初的信仰又在何方?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我们能做些什么,不止是暗自神伤,
《古典之殇》读后感 篇7
高尔基曾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在我们成长的经历与记忆中,自然少不了书的`存在,书不仅传授我们知识,而且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思想。
在我印象中还真没有几本书会被我反反复复的阅读、品味、感叹,唯有一本《古典之殇》。几年前偶尔在书店里看到这本书,我被书上那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幽蓝色的神秘所吸引,于是买下了这本书。
初读,大概因为那时思想还未成熟,初步的体验只是这本书不同一般,阅读中,感觉似乎是在拉家常,可当时我却认为这本书没有多少"营养价值",对我的写作不会有多大帮助,自然地它就被放在书柜的一个角落,静静地等待着我的再次发现。
再次发现它,是几个月后一个无聊的节假日,我又打开它阅读起来,渐渐地我了解了原来的大自然与现在的大自然,了解了真实与本质,也看清了一些社会现象。看到这些文字,心里产生了一些共鸣,产生了那种不能言传的特殊感受。但这种感觉太缥缈,太朦胧。往后的日子里,我开始听起新闻,观察起生活,注意到周围人身边事,渐渐地对一些社会现象有了自己的看法。
我开始渐渐明白这本书的价值。这本书有一个副标题是"纪念原配的世界",意思是为了表达与原配世界的离别之意。在作者眼中,原配世界是一个天光明澈、风物灿烂的世界,我们今天正在告别这样一个世界,正在用自己过度膨胀的欲望,抛弃延续数千年之久的传统与习俗。
这本书让我懂得了原始大自然的美,让我理解了作者回忆往事时所流露出来的感情,我们产生的共鸣越来越多了。作者揭示了社会上一些不正之风,一些不道德的行风。他把最现实的生活,彻底展示在我们眼前,使我学会了道德、责任的坚守,学会了诚实、善良地对待他人,懂得了要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于是,我一口气读完整本书,那种正义、善良的品质已深深感动了我。那种百分之一百的实话的文章,虽没有任何华丽的词藻,却用真实诉说着永恒。
这本书唤醒了沉睡的自然美景,这本书洗涤着我心灵的污垢,它告诉我许多道理,这些道理将伴我一生,让我无时无刻不提醒自己,改变自己。与高尚的人谈话你也会变得高尚,读好书就如同与一个高尚的人谈话,他会改变你的一生。
《古典之殇》读后感 篇8
接触到这本书,还是有次坐我们周校长的车,闲聊中,他说自己都会随身携带一本书,包里放着的刚好就是这本《古典之殇》,顺便就向我推荐了这本,说挺不错的。回头我也立马买了一本,但是拿到书一看,其实我是很排斥的,不是我喜欢的类型,感觉会很难读懂,也就随手扔一边了。再次拾起这本书,是在怀孕期间,想着打发时间用的,没想到越看越入迷,很多字不认识,边查字典边标记,倒是认识了很多生字。
这本书的封面上写着“这是一部唤醒记忆、修复现代感官和心灵美学的书;这是一部追溯古典、保卫生活、怀念人类童年的书”看到这段文字,就不禁让人想读下去。读了第一辑《再见,原配的世界》,才知道原来很多东西都在悄然地消逝,而我们却不自知,这真的让人细思极恐。小时候还会看到的萤火虫、蟋蟀如今已很难寻觅到它们的踪影;飞速发展的城市占据了一条条河流;夜晚的霓虹灯使昼夜的边界模糊了,夜变得浅薄,没了厚度和深意;自来水的开通使井荒废了,被铲了,被填了;“无数的新桥轰鸣降生,钢筋水泥,旱地拔葱,和水完全没有瓜葛了”……
突然记起小时候,自己也曾和小伙伴在小石子路上蹦蹦跳跳地疯跑,在小河边摘下一串串狗尾巴草,并做成戒指戴在手上,蹲在墙角甩弄石缝间的小虫子,一帮人爬树上偷摘无花果吃,跑去田间烤番薯吃的美好时光。原来我也曾离自然这么近,或者说,离原配的世界那么近,然而这些都不存在了,在我们不知道的时候已经流逝了,而且已无迹可寻。这让我害怕,害怕找不到以前的自己,害怕那些美好的事物会被时光淹没掉,怕自己也会随波逐流。
但是这又能怪谁呢?这是时代的发展必然。时代变得复杂,变得危险,“现代人过早地进入了心灵的黄昏”,这是“古典之殇”,其实也是我们人类之殇。但是我很庆幸读到了这本书,让我了解了过去的美,唤醒了我的童年记忆。
跟随《古典之殇》,向原配致敬。
《古典之殇》读后感 篇9
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题记
你会有这种感受吗,如此近距离的接近自然?或许有,但是定然不会太多。因为这个世界已经不是原来的那个了。敢问在今天的夜里你会听到什么,恐怕除了人在大声争吵,机器在大声运转,小贩在大声吆喝,乃至什么也听不见吧;又敢问你会看见什么,恐怕除了炫目的霓虹,刺眼的车灯,不灭的灯光,乃至什么也看不见吧;再问你会嗅到什么,恐怕除了刺鼻的汽油,油腻的酒肉,腥臭的垃圾,乃至什么也闻不到吧。为什么?只是这世界变了。
19世纪的狄更斯在《双城记》开头写到:“那是最美好的时代,那是最糟糕的时代;那是智慧的年头,那是愚昧的年头;那是信仰的时期,那是怀疑的时期;那是光明的季节,那是黑暗的季节……”他的指向是法国大革命,但是对于我们这个民族所处的这个时期也同样适用。我们这个时代或许说飞速发展,或许说日新月异,但是生态保护这方面却远远没做到飞速发展,日新月异。或许这便是王开岭先生写这本书的原因,纪念也是提醒。
王先生在这本书中把注意力集中到自然细节,那些曾经来过却告别的风物:熠耀宵行的萤火虫,不舍昼夜的河水,似曾相识的燕子……用自己深沉而睿智的笔去描摹他们,去记住他们,去反思他们。先生是这样认识的:好东西都是原配的,好东西都是免费的。我开始是不信的,但是先生把一幅曾经的失去的古代田园画卷慢慢展开,慢慢解释给我听时,我就瞬间明白了,原来好东西真的都是原配的免费的,比如萤火虫,比如活水,比如蟋蟀……
先生是这样说的,但是他只能带动我们这些读者去伤感,去理会,但谁会去真的帮忙找回那个失去的世界,就算有心也很难,更何况没有人会因为一只蟋蟀而放弃什么,因为蟋蟀只是蟋蟀,它换不回金钱,权利,发展。
但是有个人他真的努力去做了,他说,中国将按照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生产生活环境。虽然是最官方的语言,但是他的所作所为并不官方,而是有力度的:“碧水蓝天”工程的实行,让生态文明不再是纸上谈兵。
我是个在乡下长大的孩子,喜欢乡下无忧无虑的白云蒲公英,奔流不息的河水小溪,翩翩的蝴蝶流萤。我会在长着柔柔的青草的土地上赤着脚丫走,我会在伸手不见五指的漆黑的夜里捉那些闪闪的萤火虫,我会在门口的那棵歪脖子树上看云朵慢慢慢慢地飘过蓝蓝的天空,我会在树下侧耳听蝉鸣,听鸟叫……
但是自从来这座繁华的城市求学后我看不到柔柔的真正的草地,我看不到闪闪的萤火虫,我也根本没有办法爬上那一棵棵挺拔的移栽的一模一样的树了,蝉也少了,鸟也少了。再后来,回到家乡,家乡却摇身一变,摆脱了“贫穷落后”,快速跻身于迅速发展的“小城镇”了,听到别人啧啧的赞叹,我有一丝无奈,一丝伤感。我是不是再也不能看到过去的那些原配的东西了。
现在,我们不要收费的黄山,不要收费的凤凰古城,这让我觉得那迎客松变成了老鸨一样的摇钱树,那沈从文变成了惹人厌的聒噪的推销员,我不要这样的生态文明,我要那个处处都有免费的生态文明。这就是我的梦,也应该是每个中国人,乃至世人的梦,最最美好的而且可以实现的梦。
《古典之殇》读后感 篇10
"谁还记得从前的世界?谁还记得生活本来的样子?"合上书本,王开岭的质问仍在脑海里回响。抬头,是这城市有些污浊的夜空,与偶有的,透过厚厚遮蔽下零落的星光。是啊,从前那个清澈澄净的世界,到哪去了呢?
不知何时,我们的世界开始以惊人的速度变化着,盖起的高楼,四通八达的道路,高起的烟囱。一切都以飞一般的速度发展着,前进着。不可否认,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新建的高楼让住宅更为稳固安全,连通的道路让出行更为便捷顺心,高科技的发展让生活更为舒适惬意。可是,为什么现在的我们,都被困在了这钢筋水泥构成的匣子中?充斥生活里的是各式各样的新式电子产品,高科技玩具。自然,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远了。不提山间的流萤,草丛中蹦跳着的蚂蚱,天上飞舞的纸鸢,夜晚静谧中风儿突然吹起的悦耳的虫鸣。只道那些悠长的溪流,青苔漉染的小桥,遍地的野草野花,都已难觅踪迹。生活中那些自然之韵真的只能消失殆尽了吗?
这个时代,不变的东西太少了,慢的东西太少了,我们前行得太快,以至于那些生活中的美好渐行渐远,只能用来缅怀。当山间若隐若现的点点流萤无迹可寻,当夜晚的静谧被浮躁的声音打碎,当曾经的繁星点点化为现在的霓虹灯浓重的商业气息,当当年踏雪寻梅,煮酒对歌,变为现在的奢靡攀比,欲望涌动。我们将何处寻找当初的生活。
为什么不慢下来呢?为什么不回头看看呢?为什么一定要固执于创造一个又一个相似的高楼林立的城市而不寻找当年的大漠孤烟圆月,小桥流水人家?缺失了的是对自然的景仰,丢弃了的是慢的生活节拍,沾染上了浓重的商业气息,多了的是市井纷纷的闲言碎语。
"我们唱了一路的歌,却发现无词无曲。我们走了很远很远,却忘了为何出发。"王开岭如是说。在工业化,城市化这条路上疾行的我们,是否也该看看,当初梦想被丢到了何处。当初的信仰又在何方?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我们能做些什么,不止是暗自神伤,不止是一昧哀叹,我们要行动起来,去需找古典之美,去探寻自然之韵,尽所能来守护,华夏这五千年的传承。
诚然,现在社会之上,奢靡成风,攀比成习,华而不实的风气蔚然,不少人为金钱所惑,丢弃了千古传承下的风骨。工业化不断推进,丢失了自然的灵性。可是,我相信,每个人心中都有这样的梦想,简单自然质朴,一袭布衣,一杯清茶,三两个知己,淡然自处,聆听自然之声。我们张开手拥抱这个时代,尽管她有诸多不足,我们用一腔热忱去热爱这个时代,因为我们每个人都生逢其时,我们爱它,除了爱,别无选择,就连那些憎厌不满,也都来源于爱。既然如此,那就去改变这个时代,去努力实现心中之梦,去回到那样清明的岁月,聆听古典的弹唱。
在这最好的时代里,努力着,为那一个简单的梦。别让古典,成殇。
《古典之殇》读后感 篇11
高尔基曾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在我们成长的经历与记忆中,自然少不了书的存在,书不仅传授我们知识,而且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思想。
在我印象中还真没有几本书会被我反反复复的阅读、品味、感叹,唯有一本《古典之殇》。几年前偶尔在书店里看到这本书,我被书上那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幽蓝色的神秘所吸引,于是买下了这本书。
初读,大概因为那时思想还未成熟,初步的体验只是这本书不同一般,阅读中,感觉似乎是在拉家常,可当时我却认为这本书没有多少"营养价值",对我的写作不会有多大帮助,自然地它就被放在书柜的一个角落,静静地等待着我的再次发现。
再次发现它,是几个月后一个无聊的节假日,我又打开它阅读起来,渐渐地我了解了原来的大自然与现在的大自然,了解了真实与本质,也看清了一些社会现象。看到这些文字,心里产生了一些共鸣,产生了那种不能言传的特殊感受。但这种感觉太缥缈,太朦胧。往后的日子里,我开始听起新闻,观察起生活,注意到周围人身边事,渐渐地对一些社会现象有了自己的看法。
我开始渐渐明白这本书的价值。这本书有一个副标题是"纪念原配的世界",意思是为了表达与原配世界的离别之意。在作者眼中,原配世界是一个天光明澈、风物灿烂的世界,我们今天正在告别这样一个世界,正在用自己过度膨胀的欲望,抛弃延续数千年之久的.传统与习俗。
这本书让我懂得了原始大自然的美,让我理解了作者回忆往事时所流露出来的感情,我们产生的共鸣越来越多了。作者揭示了社会上一些不正之风,一些不道德的行风。他把最现实的生活,彻底展示在我们眼前,使我学会了道德、责任的坚守,学会了诚实、善良地对待他人,懂得了要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于是,我一口气读完整本书,那种正义、善良的品质已深深感动了我。那种百分之一百的实话的文章,虽没有任何华丽的词藻,却用真实诉说着永恒。
这本书唤醒了沉睡的自然美景,这本书洗涤着我心灵的污垢,它告诉我许多道理,这些道理将伴我一生,让我无时无刻不提醒自己,改变自己。与高尚的人谈话你也会变得高尚,读好书就如同与一个高尚的人谈话,他会改变你的一生。
《古典之殇》读后感 篇12
“谁还记得从前的世界?谁还记得生活本来的样子?”合上《古典之殇》,王开岭的质问仍在脑海里回响。抬头,是这城市有些污浊的夜空,与偶有的,透过厚厚遮蔽下零落的星光。是啊,从前那个清澈澄净的世界,到哪去了呢?
不知何时,我们的世界开始以惊人的速度变化着,盖起的高楼,四通八达的道路,高起的烟囱。一切都以飞一般的速度发展着,前进着。不可否认,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新建的高楼让住宅更为稳固安全,连通的道路让出行更为便捷顺心,高科技的发展让生活更为舒适惬意。可是,为什么现在的我们,都被困在了这钢筋水泥构成的匣子中?充斥生活里的是各式各样的新式电子产品,高科技玩具。自然,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远了。不提山间的流萤,草丛中蹦跳着的蚂蚱,天上飞舞的纸鸢,夜晚静谧中风儿突然吹起的悦耳的虫鸣。只道那些悠长的溪流,青苔漉染的小桥,遍地的野草野花,都已难觅踪迹。生活中那些自然之韵真的只能消失殆尽了吗?
这个时代,不变的东西太少了,慢的东西太少了,我们前行得太快,以至于那些生活中的美好渐行渐远,只能用来缅怀。当山间若隐若现的点点流萤无迹可寻,当夜晚的静谧被浮躁的声音打碎,当曾经的繁星点点化为现在的霓虹灯浓重的商业气息,当当年踏雪寻梅,煮酒对歌,变为现在的奢靡攀比,欲望涌动。我们将何处寻找当初的生活。
为什么不慢下来呢?为什么不回头看看呢?为什么一定要固执于创造一个又一个相似的.高楼林立的城市而不寻找当年的大漠孤烟圆月,小桥流水人家?缺失了的是对自然的景仰,丢弃了的是慢的生活节拍,沾染上了浓重的商业气息,多了的是市井纷纷的闲言碎语。
“我们唱了一路的歌,却发现无词无曲。我们走了很远很远,却忘了为何出发。”王开岭如是说。在工业化,城市化这条路上疾行的我们,是否也该看看,当初梦想被丢到了何处。当初的信仰又在何方?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我们能做些什么,不止是暗自神伤,不止是一昧哀叹,我们要行动起来,去需找古典之美,去探寻自然之韵,尽所能来守护,华夏这五千年的传承。
诚然,现在社会之上,奢靡成风,攀比成习,华而不实的风气蔚然,不少人为金钱所惑,丢弃了千古传承下的风骨。工业化不断推进,丢失了自然的灵性。可是,我相信,每个人心中都有这样的梦想,简单自然质朴,一袭布衣,一杯清茶,三两个知己,淡然自处,聆听自然之声。我们张开手拥抱这个时代,尽管她有诸多不足,我们用一腔热忱去热爱这个时代,因为我们每个人都生逢其时,我们爱它,除了爱,别无选择,就连那些憎厌不满,也都来源于爱。既然如此,那就去改变这个时代,去努力实现心中之梦,去回到那样清明的岁月,聆听古典的弹唱。
在这最好的时代里,努力着,为那一个简单的梦。别让古典,成殇。
《古典之殇》读后感 篇13
初遇这本书时,看着封面上
“自然美学”“心灵美学”等字样,我只是不屑地耸了耸肩。
按照我的经验,这种什么什么美学的文章通常空洞乏味,是我鲜少涉足的高大上领域。随意地翻开,扉页上突兀地写着“纪念原配的世界和流逝的美”,仿佛一瞬间受了蛊惑,不由自主地读了下去。
只是读了序言,便再也放不下这本书。自顾自地陷入一种惋惜与留恋交织的复杂情绪中,我不是一个文青,却感觉到某种纯粹的东西即将消逝的恐怖气息。
突然就想起了自己的老家。记起小时候,在院外的石子路上踢踏踢踏地疯跑,在小河边折下一串串狗尾巴草,蹲在墙角逗弄石缝间的小昆虫的日子。原来我也曾离自然这么近,或者说,离纯粹那么近。然而这些都不在了,不记得是哪一年回去时,旧屋拆作新楼,石子路铺作水泥地,道旁鲜见摇曳的狗尾巴草,没有一方墙角容得下我的身影。哦,原来这就叫做消逝。那个我所熟稳的老家,我所牵挂的故乡,早已无踪,我在想待我们长大了,该如何寄托我们的乡愁?是寄托于那个早已消逝的回忆中的`完美恬静的故乡,还是寄托于那个逐步开发成型的陌生冰冷的城市?莫名陷入了回忆与思考中,这么早就回忆了,或许是正因
“无数事物只剩下背影,成了往事和收藏”,我们不得不坚信“伤逝提前降临了”而我们的回忆,但是是“对清晨的怀念”。怎样叫我不害怕?我怕,我怕遗忘,我怕那些完美被时刻冲刷消散,我怕自己变成冰冷的现代人。
“现代人过早地进入了心灵黄昏。”能怪谁?这是这个时代的宿命。
想想越来越少见的流萤吧,它们曾影影绰绰的陪伴多少儿童的夏夜:想想日渐停滞的流水吧,它们曾是那样的
奔腾不息,让孔子感叹“逝者如斯夫”;想想被迫噤声的小虫儿们吧,它们曾在每个夜晚不甘寂寞地吟唱……城市夜晚刺目的灯光使萤火虫们黯然失色,城市的快速发展占去了无数条河流,城市的喧闹惊跑了一群群自由的歌者……或许我们无法遏制时代飞速前进的脚步,难道就眼睁睁地看着纯粹的完美在眼前消逝?不,不能。古典之殇,本就是人类之殇。应对那些原配文化的消亡,我们怎能袖手旁观?王开岭先生心痛地发现这些可怕的消逝,于是带领我们回忆完美,应对现实。为的就是让那些仍旧一心想发展,想勇往直前的人们,冷静下来,别忘了为何要出发。不仅仅是自然的美在消逝,许多生活中看似琐碎的细节之美,也逐渐湮没于时代的快速发展中。猛然发现自己早已违背了许多美的生活的规律。
《古典之殇》读后感 篇14
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题记
你会有这种感受吗,如此近距离的接近自然?或许有,但是定然不会太多。因为这个世界已经不是原来的那个了。敢问在今天的夜里你会听到什么,恐怕除了人在大声争吵,机器在大声运转,小贩在大声吆喝,乃至什么也听不见吧;又敢问你会看见什么,恐怕除了炫目的霓虹,刺眼的车灯,不灭的灯光,乃至什么也看不见吧;再问你会嗅到什么,恐怕除了刺鼻的汽油,油腻的酒肉,腥臭的垃圾,乃至什么也闻不到吧。为什么?只是这世界变了。
19世纪的狄更斯在《双城记》开头写到:“那是最美好的时代,那是最糟糕的时代;那是智慧的年头,那是愚昧的年头;那是信仰的时期,那是怀疑的时期;那是光明的季节,那是黑暗的季节……”他的指向是法国大革命,但是对于我们这个民族所处的这个时期也同样适用。我们这个时代或许说飞速发展,或许说日新月异,但是生态保护这方面却远远没做到飞速发展,日新月异。或许这便是王开岭先生写这本书的原因,纪念也是提醒。
王先生在这本书中把注意力集中到自然细节,那些曾经来过却告别的风物:熠耀宵行的萤火虫,不舍昼夜的河水,似曾相识的燕子……用自己深沉而睿智的笔去描摹他们,去记住他们,去反思他们。先生是这样认识的:好东西都是原配的,好东西都是免费的。我开始是不信的,但是先生把一幅曾经的失去的古代田园画卷慢慢展开,慢慢解释给我听时,我就瞬间明白了,原来好东西真的都是原配的免费的,比如萤火虫,比如活水,比如蟋蟀……先生是这样说的,但是他只能带动我们这些读者去伤感,去理会,但谁会去真的帮忙找回那个失去的世界,就算有心也很难,更何况没有人会因为一只蟋蟀而放弃什么,因为蟋蟀只是蟋蟀,它换不回金钱,权利,发展。
我是个在乡下长大的孩子,喜欢乡下无忧无虑的白云蒲公英,奔流不息的河水小溪,翩翩的蝴蝶流萤。我会在长着柔柔的青草的土地上赤着脚丫走,我会在伸手不见五指的漆黑的夜里捉那些闪闪的萤火虫,我会在门口的那棵歪脖子树上看云朵慢慢慢慢地飘过蓝蓝的天空,我会在树下侧耳听蝉鸣,听鸟叫……但是自从来这座繁华的城市求学后我看不到柔柔的真正的草地,我看不到闪闪的萤火虫,我也根本没有办法爬上那一棵棵挺拔的移栽的一模一样的树了,蝉也少了,鸟也少了。再后来,回到家乡,家乡却摇身一变,摆脱了“贫穷落后”,快速跻身于迅速发展的`“小城镇”了,听到别人啧啧的赞叹,我有一丝无奈,一丝伤感。我是不是再也不能看到过去的那些原配的东西了。
我想我的梦也大抵是这样,我们不要收费的黄山,不要收费的凤凰古城,这让我觉得那迎客松变成了老鸨一样的摇钱树,那沈从文变成了惹人厌的聒噪的推销员,我不要这样的生态文明,我要那个处处都有免费的生态文明。这就是我的梦,也应该是每个中国人,乃至世人的梦,最最美好的而且可以实现的梦。
《古典之殇》读后感 篇15
“谁还记得世界?谁还记得生活本来的样子?”我合上书本,抬头望着窗外一点没有星点的天空,只有那被灯光照得暗红的颜色,脑中回荡着王开岭老先生的质问,我不禁疑惑了——曾经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呢?
作为一个00后和80、70、60后的长辈们相比,我无疑是幸福的了,不管是独生子女还是二胎政策都改变不了我是爸爸妈妈心尖尖上的存在,从我们00后开始我们就拥有了优越的生活环境、良好的学习设施、代表时代的高楼大厦、几乎人人手头上都有一部手机,高科技的发展使我们受益无穷,我们生活在这样平和、幸福、高科技的时代,跟爷爷、太爷爷他们那个动荡的时代相比,我们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吗?没有,我们该知足了。
但是住在这个充满钢筋泥土的社会中,看着外面浓厚的雾霾中,仰望着没有一点星光的夜空中,我只能感叹——生活在什么时代,就要付出什么代价吗?曾经的世界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王开岭老先生在古典之殇提到过——流萤之美,天上的星星,地上的流萤,那谜语气质、童话味道是什么样的呢?天上自由的鸟儿,草丛中婉转动听的蚂蚱,有着远方里程的河流,郁郁葱葱的树林……它们在那儿?静悄悄的跑了吧,自然似乎像月球那样离我们越来越远。
高度思考的大脑,人们匆匆忙忙的脚步,时代飞跃般的进步,似乎时间不变,但总有着什么追赶着人们的步伐,什么都是急迫的,没有人在关注身边的美好,所以流萤如天上的星星一起消失了吧。
“我越来越笃信两点,好东西都是原配的,好东西应是免费的。”
“谁还记得从前的世界?谁还记得生活本来的样子?”
天空是暗红的,山已经秃了,河早就干枯了,水里剩下的只有垃圾,庙快拆光了,菩萨明白了事理,有的只是硬心肠,人脸不红了,猪不在睡只在吃,房子是有产权的`,娃不能想生再生了,燕雀不会住楼房,守信的人很少了,商铺心里只有利益……
世界上尚存多少原配?人间还剩几许古意?”我想我们该停下脚步了,我该试着发现生活中的美,古意快没了,我该驻足了。
春天,看着小草发芽,聆听树上麻雀吱吱喳喳的声音,体会来之不易的小雨绵绵;夏天,看着长势旺盛的树叶,娇艳盛开的各色花朵,在暑假与朋友来一场痛快的旅行,一起欢笑、玩耍;秋天,吃着妈妈带回来的橘子,欣赏枯叶纷飞的景色,感受风的作伴;冬天,吃的暖暖的小米粥,舒舒服服的躺在被窝里,耳边放着自己喜欢的音乐,捧着一本书,细细的品读着。
这——才是人生,美总是在不经意的小事中产生,才值得我们发现。
别让古典成殇,世界自然是美的,不在于你想不想发现,而在于你是否能发现。
“谁还记得世界?谁还记得生活本来的样子?”我可能不记得世界,不知道生活本来的样子,但我知道生活现在的样子。
《古典之殇》读后感 篇16
初遇这本书时,看着封面上“自然美学”“心灵美学”等字样,我只是不屑地耸了耸肩。按照我的经验,这种什么什么美学的文章通常空洞乏味,是我鲜少涉足的高大上领域。随意地翻开,扉页上突兀地写着“纪念原配的世界和流逝的美”,仿佛一瞬间受了蛊惑,不由自主地读了下去。
只是读了序言,便再也放不下这本书。自顾自地陷入一种惋惜与留恋交织的`复杂情绪中,我不是一个文青,却感觉到某种纯粹的东西即将消逝的恐怖气息。
突然就想起了自己的老家。记起小时候,在院外的石子路上踢踏踢踏地疯跑,在小河边折下一串串狗尾巴草,蹲在墙角逗弄石缝间的小昆虫的日子。原来我也曾离自然这么近,或者说,离纯粹那么近。然而这些都不在了,不记得是哪一年回去时,旧屋拆作新楼,石子路铺作水泥地,道旁鲜见摇曳的狗尾巴草,没有一方墙角容得下我的身影。哦,原来这就叫做消逝。那个我所熟稔的老家,我所牵挂的故乡,早已无踪,我在想待我们长大了,该如何寄托我们的乡愁?是寄托于那个早已消逝的回忆中的完美恬静的故乡,还是寄托于那个逐步开发成型的陌生冰冷的城市?莫名陷入了回忆与思考中,这么早就回忆了,或许是正因“无数事物只剩下背影,成了往事和收藏”,我们不得不坚信“伤逝提前降临了”而我们的回忆,但是是“对清晨的怀念”。怎样叫我不害怕?我怕,我怕遗忘,我怕那些完美被时刻冲刷消散,我怕自己变成冰冷的现代人。
“现代人过早地进入了心灵黄昏。”能怪谁?这是这个时代的宿命。
想想越来越少见的流萤吧,它们曾影影绰绰的陪伴多少儿童的夏夜;想想日渐停滞的流水吧,它们曾是那样的奔腾不息,让孔子感叹“逝者如斯夫”;想想被迫噤声的小虫儿们吧,它们曾在每个夜晚不甘寂寞地吟唱……城市夜晚刺目的灯光使萤火虫们黯然失色,城市的快速发展占去了无数条河流,城市的喧闹惊跑了一群群自由的歌者……或许我们无法遏制时代飞速前进的脚步,难道就眼睁睁地看着纯粹的完美在眼前消逝?不,不能。古典之殇,本就是人类之殇。应对那些原配文化的消亡,我们怎能袖手旁观?王开岭先生心痛地发现这些可怕的消逝,于是带领我们回忆完美,应对现实。为的就是让那些仍旧一心想发展,想勇往直前的人们,冷静下来,别忘了为何要出发。
不仅仅是自然的美在消逝,许多生活中看似琐碎的细节之美,也逐渐湮没于时代的快速发展中。猛然发现自己早已违背了许多美的生活的规律。我从未体验过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生活,鲜少听见鸡鸣,更别提由鸡鸣唤醒一天的生活了。如今的孩子听见的鸡鸣,更多的是动画片中经过电子处理的所谓“机”鸣,有几人了解鸡鸣真正的用途?又有几人真正体验过“伴虫入眠,闻鸡起寝”的生活?童稚时期耳熟能详的《三字经》所言:“犬守夜,鸡司晨,蚕吐丝,蜂酿蜜……”万物各司其职,不逾矩不越位。可时代的发展渐渐剥夺了鸡的本职工作,人工白昼把鸡刺激得心神不宁,正如王开岭先生所言:真是生物钟灾难。纯粹的自然生活规律被打破了,人们违背了天地之序,人们无法做到“与时俱进”,不是随着时代的变化发展前进,而是顺着自然的时刻规律纯粹地生活。
于是我很好奇。为什么大人们不想想自己的小时候:他们也以前历过无拘无束的童年游戏,他们也曾顾虑过那些被长辈们一本正经地强调过的,看似荒谬但十分可爱的美丽禁忌,他们也曾在放学路上和小伙伴们走过一个个拐角,穿过一道道老巷,叽叽喳喳,兴高采烈,他们也曾在父母不在身边时被左邻右舍或街坊们默默关怀,不用担心什么绑架、失联等安全问题。他们比我们幸运得多。但是如今他们为什么要把世界变成完全陌生的样貌,为什么任由时代的自由发展,却偏偏剥夺了我们享受他们以前享受的纯粹童年的权利。这不公平。他们忘记了美,也剥夺了美。
说到底,还是这个时代变了,不再纯粹。社会上充斥着各种负面新闻,这天那里一件食品安全,明天那儿一桩丑闻。负能量真的很多,不胜枚举,我也不敢枚举。旁的不说,仅一个食品安全,便能衍生出诸多话题,人心惶惶,应对一桌的佳肴也没了胃口,谁知道这些菜是怎样来的?谁又能把每一天过得知根知底?不得不说,我们已经习惯于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正因我们每一天都过得如履薄冰,险象丛生,来不及担惊受怕。更可怕的是,人们习惯于接收负面新闻,甚至乐于听取这些听上去离奇、诡异、近乎变态的新闻。我们的时代,早已不再简单,不再纯粹。纯粹变成了一种稀有的品质。
我不敢再多想这个时代的疾病。我从刚开始正因感觉到某种纯粹的东西即将消逝的恐惧,慢慢地转变为身处一个有些病态的时代而恐惧。但我很庆幸,能够在还未被蒙蔽前看清这个世界的缺点,同时对过去的纯粹之美有所了解。我很庆幸我早早的读了这本书。
我们还能继续忽视古典之殇么?我们还能继续麻木地看着时代在病态的道路上策马奔腾么?不仅仅是诗词中反反复复提到的美在消逝,先人们津津乐道的美在消逝,童年时耿耿于怀的美在消逝,更多的是纯粹的生活态度在消逝,纯粹的文化品格在消逝,纯粹的人性在消逝。多么可怕,多么悲壮。我们能做什么?我们还来得及补救么?快快修复记忆吧,恢复自然原本纯粹的样貌,恢复生活原本纯粹的样貌,恢复人类原本纯粹的样貌。
纯粹是可敬的。
跟随《古典之殇》,向纯粹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