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的读后感
老地方整理的《三体》的读后感(精选13篇),经小编精挑细选,希望大家喜欢。
《三体》的读后感 篇1
从福尔摩斯到东野圭吾,侦探小说里面有惊险、有人性、有哲理、还有温情……去年,了解刘欣慈的《三体》系列,一口气买一套和电影同名的《流浪地球》,从侦探向科幻进发。
读完《三体》系列,只是囫囵吞枣,从文学体裁上来说,《三体》只能是一部科幻作品,但是从内涵上看,它并不单单是一部小说。它其中包含了大量的物理方面的科学知识,以及计算机科学技术,此外还有对人性的社会学分析和哲学的思考,从人类社会的表现推出宇宙中的黑暗森林理论。叶文洁的故事表示着对人类社会的绝望,汪淼则代表着对未来的绝望,而三体文明代表的是对整个生命形态的绝望。在那里,生存的目的只为了生存,没有欢乐、没有悲伤、没有幸福也没有痛苦,剩下的只有无垠的冷漠和机械零件般的生活。这样冰冷的世界给人的绝望感是恐怖至极的,因为真正的恐怖并不是一个面目奇丑的怪物突然出现在你眼前,真正的恐怖是你的思想被领入一个完全黑暗陌生,没有出路的死亡绝域。这个死域就是三体世界。三体世界真的就像那一抹白云后的无限蓝天,只要细心琢磨,其蕴含的质量将远超出你的想象。
再看现在的新冠状病毒的疫情,成都地震,澳洲的大火……每一个都是大自然给我们人类的警示,我们不应该过度的开发破坏。
《三体》的读后感 篇2
最近在阅读一本很火的科幻小说——《三体》。书中对科幻故事的描写的确精彩,前卫的思想、专业的用词,无不让人惊叹,不过这些并没有让我产生太多共鸣。是阅读到其中讲如何写作及优秀文学家和普通作家的区别时,男主角的经历带给我的惊异,让我生出了写这篇文章的冲动。
我为什么会震惊,因为小说中描写的男主角的经历,我有过切身体会。
《三体》中没有从一而终的主角,每个阶段都有对应的主角。讲写作灵感和人物创作这段的男主角叫罗辑。罗辑的朋友白蓉告诉他,真正有天赋的优秀作家塑造出的人物都是活的,可以活灵活现地出现在作者的生活里,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行为,不受作者控制。一个文学人物十分钟的行为,可能是他十年的经历的反映。不要局限于小说的情节,要去想象他的整个生命,完全抛开自己要写的内容,去想象他的整个人生,想象他人生中的每一个细节。
之后罗辑真的想象出了、创造出了属于他自己的文学人物——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美丽的女孩子。这个女孩儿真的出现在了罗辑的生命里,他们一起聊天,一起散步,一起喝酒,一起远足。罗辑能感觉到每一个细节的真实,他甚至在自己清醒时去看过心理医生,但医生并不认为有什么问题。
后来他又很莫名其妙地成为了全球范围内权利最大的四个“面壁者”之一。他利用自己难得的权利和资源找到了那个他想象中的女孩儿,一个与他创造出的文学人物一模一样的真实世界中的女孩儿。
这让我突然想到了一些往事。
翼,你曾经也像《三体》书中描述的一样出现在我的生命里,是那么的真实。
你陪伴我度过了整个初中和高中的时光,可能是转学后学业的压力,加上我初中和高中两个阶段的密友都是出双入对的,各种梦幻而隐秘的情感交织着,脑海中便催生出了你的样子。慢慢地你开始变得清晰,甚至立体起来。
可能,你的形象来源于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从初中时代一直喜欢到现在的偶像团体SHE的一首歌——《远方》。
你有一双天使般洁白的翅膀,需要时才会显现;你在白天出现时经常是一袭白色的西装,夜晚出现的你则会有不同,不过也以白色衬衫为主;你的周身始终包裹着一圈柔和的白色光晕,还有一闪一闪的金粉流动在其中。
刚开始,我对这一圈带金粉的柔光特别感兴趣,曾尝试用透明的玻璃瓶收集,围着你转一圈后急忙盖上瓶盖,但是并无收获,瓶内空空如也。你还微笑着摸摸我的头,对疑惑不解的我说:“不用担心,你喜欢这光,我就永远守护在你身旁。”这句话,真的不是我臆想出来的,是你说过的。
还有冬日踏雪的`场景,你喜欢按着我的头顶走路,我奇怪你为什么总把手放在我的头上,你的回答是:“因为暖和。”我不服,伸手去摸,发现头顶确实像你所说,是个一直温热的地方,适合暖手。
现在回想起来,这时的我,这时的境界,最接近《三体》中男主角罗辑的状态。
逐渐地,你每天都会出现在我面前,陪我去补课,陪我做作业,在我孤单的时候陪我聊天,甚至借你的肩膀给我依靠。我能切实地感受到你的存在,能清晰地看到你的动作。放学的路上,去补课班的路上,晚饭后散步的路上,你都会陪在我身边懒洋洋地走;我在房间做作业的时候,你会斜坐在我的写字台边陪着我,双腿一荡一荡,悠悠哉地摇晃着;我看着窗外发呆的时候,你会用温柔的双眼注视着我,用你那修长干净的手轻抚我的背。有你的陪伴,我一直不孤单,很安心。
我读高中时开始频繁写日记,每篇日记都是写信的格式,每篇开头的称呼必定都是“Dear翼”,那都是写给你的。虽然我没有到《三体》主人公罗辑那种可以跟臆想出来的人物直接对话的程度,不过我可以通过日记跟你沟通。我的每篇日记,都有你的回复。
大学时,我已不常见到你了,我知道你是我想象出来的人物,我曾努力试着回想你,多次在脑海中描绘你的样子,但是你并没有像初中和高中时真切地出现。我很难过,以为是你离我远去了,于是伤心地写了关于你的文章,结尾处的词句至今清晰记得。
“你告诉过我,只要伸臂,便有奇迹降落!
今冬,飘雪的广场,我试着伸开双臂,张开手掌,但你并没有像我预期的那样一身洁白的挥动着翅膀落在我身前。那种失落,无端将我劈伤。
凡爱过的人,永不遗忘,凡受过伤的,永远有创伤。
我的伤痕,红得惊心,烙羽翼形。”
当时发在了QQ空间,读过的人都以为你是真实存在过的人,纷纷来问,翼是谁。因为我写的太过真实,记录了一点一滴,我们的过往。
到现在我才真正知道,不是你离我远去了,是现在的我已经不是初高中时的模样。没有那时的客观环境,没有那时的主观心境,灵魂不似那时的灵魂,思想不似那时的思想。大学毕业后,你就从我的世界彻底消失了。我再也回忆不起什么,将那时的一切统统遗忘。
直到,我看到《三体》。
我知道,现在,你正从天边的某个角落向我走来。
《三体》的读后感 篇3
《三体》这本书,在七八年前曾读过,但当时读到一半放弃了,可能因为书中大量的科学名词阐述,导致文章显得生涩难懂,外加书中的悬念解答给出的过于直接了当,对于后续情节的发展,也多少能猜到一些。这次硬着头皮读完了《三体》第一部,有如下四个方面的思考:
人类的渺小。在刚刚进入太空后,“红岸”计划便已经向宇宙中未知的文明暴露了我们的存在,其后三体文明为侵略作出铺垫,对于地球基础科学发展作出了限制,这也说明了三体文明明显比地球文明更加发达,就像拥有枪炮的八国联军对着闭关锁国的清朝,在未知的高度发达文明面前,在以光年记的茫茫宇宙面前,人类是渺小的,命运始终掌握在更强大一方的手中。
科技的重要。对于三体文明的入侵,因距离的关系,地球有着三、四百年的发展时间,近一百年来科技发展的迅速,我们从工业时代到如今的互联网时代,三、四百年时间的发展让三体文明也心生忌惮,所以才会破坏地球的基础科学,限制地球文明的科技发展,科技才是第一生产力,决定了硬实力。
人性的复杂。在生存压力的面前,人性是脆弱的,在儒家思想根深蒂固的如今,亦是脆弱的。三体文明对于生存的渴望,人类文明对于生存的渴望,因渴望而产生人性的愚昧、背叛,部分人性的光辉等等。人性的复杂性,同一个人,在不同境遇下,会有不同的结果;不同的人,在相同境遇下,同样会有不同的结果。人性,是最不可预测的。
阶别导致的信息不对称。三明文明入侵的信息,也只有地球高层、相关科学人员、高级军官等社会阶级较高的人得知,地球人普遍被蒙在鼓里,无知地过着往常的生活。对于普通人而言,天塌了有个子高的顶着,过好自己眼前的生活就好,该来的总会来的。社会阶别越低,知道的真相也就越少,或许反而活得更快乐。
对于宇宙,有一句话概括:宇宙不是童话。人生亦非童话,但心中总要有对结局童话般的期盼,生活才充满更多的可能。
《三体》的读后感 篇4
1月10日,英国媒体报道天文学家公布了加拿大一座射电望远镜接收到来自遥远星系的神秘信号细节。这一无线电脉冲确切的性质和起源尚不清楚,在这一无线电信号中,有一个非常不寻常的重复信号。这一重复信号中两次相同的无线电脉冲,都来自大约15亿光年距离的一个相同信号源。
那么要不要回复[微笑]算起来,15亿光年的距离现在收到那应该是36亿年前发出的信号?假如人类回应,就算收到也是36亿年以后的事情了,那又会如何?![微笑][微笑]我们为何如此渺小。这本书就是越看越明白,越看越不明白。
我相信未来一定会有宇宙间生物的交流,但是会是以什么样的文明?也许就是世界大战演变为星球大战,然后占领地盘,然后星球变迁,总之感觉一切都离不开从战乱到和平再到消灭。物种会灭绝,但是时间不会,空间也不会,对于宇宙来说一切都没有灭绝,只是反反复复的开始。无论是外星文明或者地球文明,不过是宇宙的不同细胞,他们也许永远不会相聚,也许会碰在一起,他们也许会相互斗争,也许会相互帮助,谁知道呢?看看这本书,感觉看世界看生命,看星空看白昼,看周围的一切一切都变得不一样了。
总之,我尊敬每一个自然的生命,我敬畏自然,敬畏地球,敬畏无法想象的宇宙!我还是相信,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也许就是自然的生存法则,不论是同种生物或者异种生物,或者人与人,或亦或是地球人与外星人!我们太渺小,我们能做的,就是在这个空间与时间里,好好生存下去!
《三体》的读后感 篇5
一口气读完了科幻小说《三体》三部。如果不是因为有了坚定的基督信仰,我一定会被《三体》同化了。
在信主之前,特别是在学生时代,我曾经非常相信人类文明是有轮回的,就像三体文明。那时常常幻想在我们现在这代文明之前,一定有一个已经被毁灭的、曾经高度发达的文明。当时也非常愿意相信有外星人的存在。《三体》正契合了我的这些主观瞎想。
《三体》也带给了我以前不曾想到过的震憾。
首先,我从来不曾想过宇宙是不是一个黑暗森林。《三体》把宇宙中存在的文明比喻成一个黑暗森林,大家都小心隐蔽自己,寻找对手。谁暴露了坐标,谁就等着被催毁吧。而地球人对此茫然不知,反到像一个缺心眼儿的孩子,想方设法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存在。最终把自己带入毁灭。
其次,我从来不曾想到过高等文明毁灭低等文明时,是那么易如反掌。一个值班的观察员随手甩一张二向箔,不费吹灰之力,太阳系就从三维被降到二维,变成了平面一幅画。
太阳系一个星球接一个星球被压入到二维空间。作者对地球毁灭作了特别细致的描绘,印象最深的是一个母亲举着自己的孩子,但这个孩子也只不过比母亲延迟一瞬而已,统统都被压成平面。
地球人为了抵御外星人的入侵,曾设想了种种的可能,甚至建立太空城,移民到外太空。但是人类这一切的聪明智慧和建造,在高等文明的打击下,就像成人看孩子搭的积木,甚至是一个笑话。
放下书,被作者刘慈欣的脑洞深深折服。但他的脑洞再大,也终究是人脑,以人脑就可以幻想出这些我们普通人无法想象到的神奇能力,那么上帝真实的能力和作为,真是我们人类无法测度的。想到有一个老姊妹,当她说到上帝有时候没有应允她的祷告时,她自己安慰自己说:上帝那么多儿女呢,总有顾不到的时候。我们常常把上帝局限在我们有限的想象中,如果我们想更多地认识上帝,必须首先承认自己的无知。
《三体》的读后感 篇6
小时候有一个梦想:当一名天文学家。对那个充满神秘的星空,总是有无限的向往。
长大了,抬头遥望星空的机会越来越少,也渐渐忘却了星空的魅力。再次抬头仰望星空,却发现现在工业高度发展之后的环境,已经遮盖了宇宙原本的色彩。这层纱幕背后,隐藏了多少秘密。刘慈欣的《三体》,用科幻,给我们诠释了宇宙。
《三体》共分三部,《三体》、《三体2·黑暗森林》和《三体3·死神永生》。从开始,到宇宙终结为止。讨论整个人类的生死存亡问题,从中还是可以看到使命的力量。这种使命感放在现实生活里是一种悲剧,但是投射在科幻小说里却相得益彰,显得气势磅礴,尤如史诗。
《三体》讲述了时期科学家叶文洁发现了宇宙人的存在,通过太阳辐射与三体人取得联系,从而致使三体世界欲图毁灭地球文明。三体人能脱水,有三个太阳,能风干储存,作者用独特的三体游戏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全新而有趣的世界。地球人类为了自救,进行了面壁者计划,其中的三位面壁者均以失败告终,只有罗辑最终发现了黑暗森林宇宙法则,从而威慑了三体文明。而在罗辑之后,程心接受执剑者身份,却在几分钟之内被三体文明摧毁了地球防御。而章北海引领出宇宙深处的舰队,终于执行了黑暗森林法则,致使三体文明被摧毁,而地球也面临了被发现的危机。在云天明从三体文明传回的情报中,地球文明发现了三条自救方案,最终以掩体世界作为最终选择,而托马斯·维德等人知道这并不是安全选择,致力研究逃离计划,在即将成功的时候,程心又一次为不暴露掩体世界而选择放弃。最终在歌者的二维化纸片中,地球文明走向了灭亡。唯有程心与艾AA逃离了地球。之后程心走到宇宙的尽头,观看了宇宙的终结。
对于整部小说,印象最深刻的算罗辑博士。罗辑原是一个游戏人生、玩世不恭的形象。却在命运的驱使下成为四位面壁者之一,在其独特的思维模式下找到了自己的梦中情人,并为爱激发了保护地球,威慑三体世界的勇气。然后又用尽一生,成为执剑者,使用他发现的宇宙黑暗森林法则保护了地球。
女主人公算是程心了,这位见证宇宙终结的人,也两次放弃了拯救地球的机会。心存无限的善良与爱,却也以此背弃了生存法则,使地球人类走向了最终的灭亡。这不禁让我想起有时候,错误的爱与善良,只会把生活推向深渊。
小说里还有好几位深刻的人物,叶文洁、章北海、史强、云天明、艾AA、智子、托马斯·维德等等。每个人都有独特的经历,都在为生存做出各种不同的行为。在《三体》的世界里,主人公并不重要,纵观全局,比起整个宇宙,人、地球和太阳系实在太渺小。在无数个宇宙生命面前,地球人类在歌者扔出的一个小纸片面前就灰灰湮灭了。唯有不断的强大,才能在弱肉强食的宇宙法则里生存下去。
《三体》的读后感 篇7
一开始我是排斥接触有关动荡年代的小说,毕竟千人千面千言,没有哪个能真正代表历史。
整本读下来,最喜欢的人物是史强,他是最接地气的人物,但也真是因为他接地气,会让他对世界上发生的事有一个最直观的认识,进而产生解决办法。这本书最后带着我经历了科学家的接受末日后的绝望,普通人用最浅显易懂的知识再次唤醒他们的希望的整个过程,我感觉读到这里才算读到了本书的精髓。
在人生长河中,有时候有很多重要的事件和问题是当时的你认为是根本不可能解决的,或者说已经认定是死局。但是跳出来讲,这可能只是你的认知不够所带给你的困惑,每个人的经历只能带给你片面的解决方法和认知,真正到了自己解决不了的,应该积极的向别人请教,请教的人不在于知识面比你广,可能任何一个人都会给你一个不同的答案,可能在某一个人的启发下,你突破了自己的桎梏,找到了解决办法。
要知道人外有人,永远不要停止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一旦停止就说明你的心已经老了,人类的身体是会随时间自然衰老的,但是思想可以不必。保持你的好奇心,直到你的身体衰老到了尽头。它会使你的思想一直处在巅峰,没有衰退期。
《三体》的读后感 篇8
《三体》这本书,简直堪称中国科幻小说的奇迹。
这本书分三本讲述了在未来,三体人用各种手段去攻击地球,最后却被一粒光速的智子击中而灭亡。三体人剩下的军队则封锁了地球人的科技,还在太阳系放下了一个二维平面并让它迅速扩增,让整个太阳系变成了一副二维的画最后,整个银河系只活下来了仅存的两个人和一个名叫智子的自主意识机器人。
这一本书,仿佛是一个非常伟大的作家下功夫写的。可是,你不知道,这几本震撼全世界人的书,竟是一名电网工人写的!
这个人叫刘慈欣,是一名国家电网的工程师,他从1999年开始创作科幻小说,至今已出版短篇小说三十余篇,长篇小说五部,还为中国确立了一个科幻小说的新高度!
他并不是有多聪明,只是他善于学习;他并不是有多厉害,只是他用心了,思考了;他也并不是有多少条人生的捷径,只是他努力了或许,这听上去很简单,可是,你永远也想不到这一路上的辛苦。
有一个著名的科学家,让他的学生们每天做一件指定的事,十天后,这个科学家问他的学生们有没有完成任务,全班几乎都举起了手;一个月后,他再次问这个问题,只有一半的人举起了手;半年后,他再次问这个问题时,只有几个人举起了手,一年后,他又问了这个问题,结果只有一个人举起了手。后来,这个举起手的人也成为了著名的科学家。他为什么取得了胜利?因为他刻苦学习了,还坚持了,人生中,还有什么比这更重要呢?
今天,你努力了,坚持了吗?
《三体》的读后感 篇9
我本身对这本书是没有感觉的,最开始从字面上理解,认为《三体》这本书是一本讲解三位一体游戏类似的小说,一个多重人格,或者三个人在不同的时间或地点有着某种关联性。
之所以最后还是阅读此书,实在是因为最近几年比较火,很多的读书论坛和读书软件,都在推荐。好奇心下想知道这本书到底有何神奇之处。
但这本书实在是太长,抛出的概念太多。但是通俗有内涵。通俗是因为其在描述中都很详细,内涵是其中故事时间的衔接性很好。让每个个故事有回忆及思考的空间。
总体上就是描述宇宙中的并非如地球人认为的那么的安全。只有渺小才会对宏伟充满了憧憬与期待。现实却是如达尔文的《进化论》中写的一样‘弱肉强食’。
外太空生命三体在利用地球人中部分对地球社会有负面情绪的人的想法进行了解地球,最后消灭地球。而在后面的故事中,三体对地球的破坏其实只是小儿科,对于更高级的外太空生命,根本不需要对已知太空低级生命星球进行沟通。定位后直接消灭,才是的成本更低,更有效的处理结果。
所以在很多的竞争中,考虑的因素有很多,有时很多事情是需要考虑经济账的。只有弱者才会进行多次比较观察。并在抉择中犹豫不决。
未知才是最大的恐惧。
《三体》的读后感 篇10
我早已不看科幻小说好多年!最近在电影《超体》的影评中,看到大多都引用到一部科幻小说《三体》。大众普遍认为《三体》是中国科幻文学的里程碑之作,它吸引和造就了无数科幻迷,他们为《三体》建立了三体网站,开发了三体游戏,三体的电影也正在筹拍中。《三体》的评价毁誉参半,因为看懂的和看不懂的各占一半。争论让我迫不及待地在上网下载《三体》三部曲,花一周时间看完,然后被深深震撼!实话说,我看过无数的科幻小说,之前从没看过中国人写的科幻小说,在我的认知里中国作家的科幻想象力总还局限在《小灵通漫游未来》,走不出地球。但《三体》突破了我这伪科幻迷的已知认识,给了我关于文明,关于宇宙全新的理念。
《三体》是一部非常典型的硬科幻作品,讲述了地球文明在宇宙中的兴衰历程,描绘了宏大壮丽的太空景象。通过拉伸到整个宇宙,整个时间,整个维度的视角,记述了勾心斗角的精神历程。书中对人类历史、物理学、天文学、社会学、哲学、宗教都有涉及,从科幻的角度对人性进行了深入探讨,格局宏大,立意高远。《三体》非常有创意,将各种元素神奇的融到了科幻里面,如文革,孔子墨子,哥白尼,爱因斯坦,冯诺依曼,秦始皇等等,让人一看就知道是中国人写的书,非常的有认同感。作者擅长不断地抛出悬念,分析过程步步惊心,经常有一种被逼迫的喘不过来气的感觉,很有种看美剧的跌宕起伏,悬念丛生的意思。这种欲罢不能的感觉,就像我们小时候看金庸,古龙的武侠小说,不把它看完,否则便如千百小虫在心里咬噬。并且为每解开一个悬念,出现的新事物都必须你花心思去理解,去想象,否则后续的剧情就无法理解。如时间的奇点,潜伏在地球的质子,能使宇宙坍塌的二项箔,我好久都没为看小说而动过脑,在看《三体》时却必须得不停地停下来想象、理解。
书中提出一全新的宇宙社会学理论,光年尺度下的生存推理:“宇宙就是一座黑暗森林,每个文明都是带枪的猎人。”让我们停下来思考,在人类科技尚未达到在宇宙自由行走的高度时,是否有必要暴露出地球文明的存在?
不得不提《三体》一书作者刘慈欣,大家俗称——大刘。生于60年代,毕业于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的水电工程系(居然是同行),是山西的一座发电站的软件工程师。他利用业余时间创作科幻小说,现在是当今中国科幻届无可争议的领军人物。《三体》的出现,让沉寂多年的科幻小说吸引了太多的目光,几乎是炙手可热。《三体》的英文版已开始在美国出版发行,凭大刘单枪匹马,把中国科幻文学提升到了世界级的水平。他承袭了古典主义科幻小说中节奏紧张,情节生动的特征,并且在看似平时拙朴的语言中,浓墨重彩地渲染了科学和自然的伟大力量。他是一个冷漠的宇宙观察者(黑暗森林法则),冷酷的道德评判者,再加上一个冷静的思想者。他想像奇特,漫无边际(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宇宙之外的宇宙)渗透了一股对宇宙的敬畏。
我一直觉得科幻小说的迷人之处就在于即使你所处时代的技术能力和知识力量不够,也能够借助作者的想象力到达未知的世界,理解其中之美!感谢刘慈欣,因了他的思想,让我看到了更远处!
《三体》的读后感 篇11
从暑假看到现在,我觉得特值,大刘的三体让我进入了TA的世界,三部作品,人物特别深刻就在于罗辑,那追着出租车就为着听一曲音乐,尽管那是为了迷惑三体世界,可当时人们的那种遗弃,亦或是唾弃的情景,是真为罗辑感到心痛。
要说罗辑和前几个面壁者和执剑人候选人,都是为着向宇宙进一步发起挑战,而人类社会的缩影“程心”则一直想方设法逃避危机或可能存在的危机,却一次又一次的使人类走进危机,然而当程心收到云天明的宇宙时,却滑稽的说想要过新生活而进去小宇宙,一方面固步自封,一方面又想要探索新生活,不得不再次把人类社会文明的行为解剖的淋漓尽致。
当人类知道只有光速能逃离二维打击时,都没有去诅咒或谩骂程心就能看出,那时候的程心的决定,就代表着人类的决定,这种能得到安逸绝不选择受难的抉择在罗辑震慑住三体世界后,体现的尤其明显,尽想着把外逃舰队引回而加以审判,这是多么大的讽刺。
如果大史在第三部中有着一席之地,我想以他的性格,许多的科研开发会顺利很多,他的性格代表着近代中国的发展史,及足智多谋,又能分辨明路,为走在黑暗中的人类指引明灯。这体现在他的古筝计划上,在所有人都焦头烂额的情况下,提出唯一可行方案,以不拘小节大大咧咧的性格,引起我的喜爱。
如果《三体》拍成电影或电视剧,我想一定是视觉上的震撼,而不是现在市场上的五毛特效和鲜肉当道的烂片。
又或许《三体》是宇宙的某种客观规律的话,那恭喜大刘,他已经看见未来,走在未来了。
《三体》的读后感 篇12
最近,刘慈欣的一部划时代科幻小说《三体》深深的吸引了我。从小就喜欢打破常规、天马行空的飞扬思绪的我,对科幻小说有着近乎痴迷的渴求,从海底两万里,到哈利波特,再到烧脑神作星际迷航,我始终是科幻小说、电影领域的“追星族”。
这部《三体》让我重新认识了时间、生命与文明之间的关系。生命意味着什么?对每个个体而言,无不希望其越久越好。那么时间又意味着什么?它无时无刻不推动着我们朝着死亡迈进。看起来,时间与生命是对立的。但是,正因为时间赋予了生命以界限而使得生命个体能展现出异样的风采,这就是我们熟知的大千世界。
同样的,对于文明与时间,正如生命与时间的关系一样,我们完全可以把一个文明当做一个生命的个体来对待。小说中的三体文明和人类文明的激烈碰撞,时刻都在体现着生命的价值。
给时间以生命,而非给生命以时间。前者能创造辉煌灿烂的文明,而后者只能接受被淘汰的宿命。保尔柯察金说过,“一个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我认为,这是对生命意义最深刻的阐释。
《三体》的读后感 篇13
暑假里,妈妈送给我一些书籍,其中有一套书让我爱不释手,它就是刘慈欣的《三体》,分上中下,一共三本。
这本书是科幻类小说,主要讲述了地球人和三体世界之间发生的一系列事情,地球和三体世界如何从敌到友,从友到敌的变化。之所以会产生这种变化是因为两者的沟通存在问题,双方都琢磨不清对方下一步会干什么,往往是神经更为紧张的一方先发动攻势,然后引起大面积的冲突,接着导致全面的战争,最后一方因此而灭亡。
刚开始看这本书时,我也看不太懂,主要因为书里包含了太多的物理知识。碰巧我的表舅从美国回来,他是物理学博士,他也看过这本书,帮我解释了一些物理问题。再看这本书时,我就轻松了一些。看着看着,我渐渐地入了迷,书中最令我着迷的就是光速飞船了,它竟然可以光的速度飞行于太空,光速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快的速度,每秒钟的飞行距离是三十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七圈半,或者一秒钟可在上海与北京之间走一百五十个来回,这实在是太酷了,我希望我有机会亲眼看到光速飞船。
刘慈欣的这部书是他个人的一个力作,作者想象力丰富,逻辑严密,推动了中国科幻小说的进步。我衷心向大家推荐这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