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兰克林传读后感
老地方整理的富兰克林传读后感(精选12篇),经小编精挑细选,希望大家喜欢。
富兰克林传读后感 篇1
富兰克林自传是一部影响了几代美国人历经百余年经久不衰的励志奇书,它包含了人生奋斗与成功的真知灼见,以及诸种善于美的道德真谛,被公认为是改变了无数人命运的美国精读本。毋庸置疑他是历史上最杰出最成功的人士之一。这本书告戒了人们远离陋习,远离平庸。提高生活品位,健全人格,达到自我完善的目的。
纵观其一生,富兰克林并没有太优越的成长环境,应该说是比较平淡的出场,1706年出生于北美洲的波士顿,家中有17个孩子排行15。父亲是从事蜡和肥皂的小商人,进过两年学校,后因家境窘迫辍学。2岁在哥哥的印刷铺里学徒,学徒的日子很艰难,然而他却利用学徒的闲暇时间刻苦学习,阅读了大量的书籍。在政治、科学、历史、文学等方面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他还通过自学能熟练的运用法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拉丁语。
1726年富兰克林自营印刷工厂,从此事业蒸蒸日上。创造了一个美国梦的传奇故事,他印刷并发行影响巨大的《宾夕法尼亚》。他发明了避雷针、两用眼镜、新式火炉和新式路灯。他率先提出了北美殖民地“不联合就死亡”的口号”并起草“独立宣言”1771年出版了改变了无数人命运的《富兰克林自传》这本书生动的描述了其成长历程。告戒了人们要积极向上。
此书里好多人生箴言都是富兰克林在生活中感受到的,读此书不但要感悟那些人生箴言,还要结合自身人性修养等方面完善自我,本书每一章讲述的都是他生活的真实写照,章章都讲述了做人做事的感悟,并给我很很多启发。
在他看来,读书是他打开幸福成功之门的钥匙。书是无价之宝,是他最大的快乐。书给予我们智慧,坚定我们的决心吧,让我们能够随智慧而行,让高尚的智慧充满我们灵魂。
富兰克林十分重视自己的美德。因此,他给自己提出了13个要求,分别是:节制、沉默寡言、生活有序、决心、俭朴、勤勉、诚恳、公正、中庸、清洁、平静、贞洁和谦逊。他一直在尽力地做到这些,尽管他也很难完全满足要求,但他还是坚持不懈。我想能够做到那十三条的人们,已经都能称之为“圣人”了,事实上这样完美的人确实少见,但是能追求这样的完美的人也能在美德方面取得很大的成就。我的目标是在自己身上培养这些美德,所以我认为最好不要一下子全都尝试,我觉得这是很难办到的,还是在一个时期内注意力集中在其中一点上为好。我将这样的美德培养成习惯,然后接着在培养另一项。于是我安排节制为美德培养的第一位,因为它需要头脑冷静,思维清晰。这种冷静的头脑和清晰的思维是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经常保持警惕,抵抗旧习惯的惰性并遏制永无穷尽的诱惑。在获得了这个美德后在培养美德就容易多了。
在辩论的时候也看到富兰克林早期并不谦虚,我也经常犯类似的错误,辩论的时候没有必要以非常强势的压倒别人,尽管在当时可能会给自己带来一定的'快感,但一定要体会别人的感受。
让自己印象深刻的富兰克林这位被尊为美国国父级人物,能终生保持勤俭的工作作风,为社会公益事业做出了不朽的贡献,对比眼下的自己和现在大多数人们显的多么的浮躁。
我希望人们以后都需要在:寡言、谦虚、俭朴、方面多加注意,去除这些坏的习惯,也许对自己的成长会有很大的帮助。但有一点,我认为是必要的,就是每个人都应该通过此书,更加明白教育等公共事业对人类以至一个城市、国家的影响。
富兰克林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在我看来,能够给人类带来幸福的,与其说是千载难逢的巨大的幸运,倒不如说是每时每刻发生在他们身边的琐细的方便。”我认为,这句很有启发性的话提醒了人们:不要只顾那些百年不遇的幸运,而忽略了身边的小事;这句话也很好地解释了富兰克林的那些造福人类的发明和他成为发明家的原因。
富兰克林能在如此多的领域做出对世界产生影响的事,应该很大程度上依靠他的习惯,非常遗憾不能看到他后半生的传记,也许他的后半生我更感兴趣一些,其实人往往这样,喜欢看到辉煌的一面。
看完富兰克林自转后,深深的感知人不能被惰性所征服,不能被原来的自我束缚。要前进就要志在前进。
我希望人们都能通过我的读后感而阅读此书。
富兰克林传读后感 篇2
富兰克林生于1706年1月2日,由于他出生在贫寒的小商人家庭。他几次被迫辍学在小商店里打杂。后来又在哥哥的印刷厂当学徒,最后自己在费城开了一家印刷所。他在这期间过着艰苦的生活,住得简陋,吃得简单。但是却一直有一种非常强大的精神支撑着他。除了辛勤工作之外,他还始终怀着强烈的求知的渴望和热情,想尽一切办法,挤出一切时间和一切金钱来读书和买书。
在他看来,读书是他打开幸福成功之门的钥匙。书是无价之宝,是他最大的快乐。正是因为如此,他从小学了法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和拉丁语。
成功背后却是无比的艰辛,最后当上了美国的总统,而且也是一个伟大的发明家。他发明了新式火炉,避雷针,高架取书器,自动烤肉机,三轮钟等。
我对富兰克林的感叹就是:一分耕耘一分才。他付出了艰苦的努力就(读书笔记 )品尝到了成功的果实。他为全美国人们创造了幸福。我们应该学习富兰克林的这种精神。富兰克林自传在本站电子书栏目名人传记下有提供。
第一次读富兰克林自传是在中学,看到一半的时候他还在搞印刷就没看下去,后来是在网上看,但由于我不习惯在电脑上看长篇的小说,所以一直没看完,想买一本过来,可义乌这种地方唯一一个不错的新华书店也只有一本,还是比较旧,我不想买一本自己很喜欢的旧书,所以一直没有买。
昨天,正好没事,去新华书店,那本旧书还在,就拿起来一口气读完,对于富兰克林遵守的十三种德行,我感觉对每个人都适合,我自己想做到的首先是节制,俭朴。
关于节制我一直在这样做,因为很小的时候看洛克菲勒中年患病后,食从来半饱,并且活到九十几的高龄,还积聚了巨额的财富,后来看《商道》中戒盈杯也曾挽救过林尚活的命,对饮食就更加注意,包括倒水喝酒都从来不会太满,最重要的是食不过饱还可以保持一个比较清醒的大脑。
寡言我做的也不好,以后也需要多加注意。
俭朴我做的并不很好,有时候总感觉消费可以刺激自己的需求,进一步刺激自己追求更高更好的东西,但目前看来这是一种非常错误的做法,以后会多加注意(因为即使是一元钱,也可积少成多,一直消费最终会导致自己保持收支平衡而没有足够的启动资金)。
清洁我做的是最糟糕的(这方面我现在还没打算去做,这是一个非常久的习惯了,可能需要太多的时间,并且有时候会与我的时间观造成冲突)
其它几点秩序,勤劳,诚恳,正直做的还自己感觉不错。
对富兰克林非常重视公共事业深有感触,尤其是教育,正如我去新华书店找如此好的一本书而却很难以找到一样,如果有一个图书馆,那就会好的多,曾记得在杭州新华书店看一本《王道》,十几本都被读者看的黑黑的,这个损失不应该由书店来承担,但一个人买一本又很浪费资源,因此一个国家一个城市,图书馆是首先应该投资的,并且挑选比较著名及有影响的书多放一些,全民普及文化教育。义乌不能创造超级富豪我感觉与此也有很大的关系,义乌虽然宝马奔驰很多,但是由于文化的限制,大多观念并不新,超级富豪几乎没有。
另外对富兰克林遇到的总督基思印像非常深刻,因为感觉他太像自己遇到过的一个人,从来不实现自己的承诺,但非常喜欢许诺,也进一步告诉我自己的原始积累的重要性,凭空的依靠可能把自己带到绝境,就如富兰克林去伦敦采购印刷器材那样陷信困境。
他也告诉我媒体的力量,默多克都承认富兰克林为媒界做的最成功的人,我也这样认为,掌握并好好的利用媒体可以产生无可言喻的力量,也看到富兰克林早期并不谦虚,我也经常犯类似的错误,辩论的时候没有必要以非常强势的压倒别人,尽管在当时可能会给自己带来一定的快感,但一定要体会别人的感受,这点以后也是我非常应该注意的。
富兰克林能在如此多的领域做出对世界产生影响的事,应该很大程度上依靠他的习惯,非常遗憾不能看到他后半生的传记,也许他的后半生我更感兴趣一些,其实人往往这样,喜欢看到辉煌的一面,就像中学的时候不愿意去看他在印刷厂受苦一样,而现在愿意认真去体会,这也许是自己的一些进步,成熟。
以后需要在:寡言,谦虚,俭朴方面多加注意,去除这些坏的习惯,也许对自己的成长会有很大的帮助。
也推荐读者去认真的读这些书,从中理解到自己需要的东西,但有一点,我认为是必要的,就是每个人都应该通过此书,更加明白教育等公共事业对人类以至一个城市,国家的影响,也能从自身真正的去做。
本杰明富兰克林是一位享誉世界的发明家、作家、外交家和独立革命的领导人之一。他不仅让美国人民引以为豪,而且是世界人民的骄傲。
富兰克林的出生之地,在当时是英法殖民地,而他又是一个穷苦人家的孩子,发展才能的机会是很少的。10岁时,他就因为家里经济困难辍学。12岁开始,他在哥哥经营的印刷所里当学徒。17岁时,他就独自到费城自谋出路。经过千辛万苦,他终于开办了自己的印刷所,并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他通过自己超群的技艺、敬业的精神和为人处世的美德使自己的生意蒸蒸日上。
富兰克林十分重视自己的美德。因此,他给自己提出了13个要求,分别是:节制、沉默寡言、生活有序、决心、俭朴、勤勉、诚恳、公正、中庸、清洁、平静、贞洁和谦逊。他一直在尽力地做到这些,尽管他也很难完全满足要求,但他还是坚持不懈。
读到这一段时,我不禁为这位世界伟人给自己提出的高要求而惊叹。我想:做一个品德完美的人的确不容易,但是只有努力做了,才有做好的希望。
富兰克林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在我看来,能够给人类带来幸福的,与其说是千载难逢的巨大的幸运,倒不如说是每时每刻发生在他们身边的琐细的方便。”我认为,这句很有启发性的话提醒了人们:不要只顾那些百年不遇的幸运,而忽略了身边的小事;这句话也很好地解释了富兰克林的那些造福人类的发明和他成为发明家的原因。
读完了整本书,我想:今天,我们的生活是无比幸福的,时代给予了我们物质上的丰富多彩。我们不必再像富兰克林小时候那样,承受因为家庭困难而辍学的痛苦;我们不必再像他那样,为了省钱买书不吃荤食;我们更不必再像他那样,小小年纪就背井离乡到异国他乡去自谋生路因此,我们更应该刻苦向上、积极奋发、热爱生活、追求充实高尚的人生!
富兰克林传读后感 篇3
今晚终于看完《富兰克林自传》,这篇自传在平淡的描述中展示了一个普通人是怎么通过自己的努力而成为一个杰出的人。其中包括众多生活的智慧。让读者我自觉不自觉的向作者学习。成为他那样的人。我把他的从平凡到杰出的过程分析了一下:
他的博学多才归功于他的勤奋,他决心不让自己浪费任何的时间。他不作除看书外的任何娱乐活动。由于勤奋,利用业余时间,他自学很意大利语,法语,拉丁语,西班牙语。他阅读大量的经济政治历史哲学科学方面的书。在这里我突然发现很多伟大的人的酷爱看书,因为看书可以提高一个人的智慧,或者是理解力。
他的巨大的公众影响力,组织力归功于他的品德的修养,早年他是一个才华出众,喜欢辩论,像众多的年轻人一样,有点狂妄自大的。但是有一天,他的朋友提醒了他的这个缺点,他刻意的培养了谦逊和诚实的品质。这使得他获得极大的朋友圈,也使他成功组织起一个又一个的社团,这些社团在那里年代所发挥重要的作用。
他在科学上的成就也是归功于他的勤奋,世人都知道他是第一个用风筝把闪电引下来,以证明闪电跟普通的电是一样的人,我不知道他是如何喜欢上科学的,但是我觉得每个人都有探索未知的欲望,但前提是他的生存得以保证。在这方面,富兰克林给了一个很好的榜样:他出生贫寒,10岁前只读了2年书,在他20多岁的时候,他就对自己说道,等有一天,我有足够的财富后,我就不从事这样赚钱的行业,而专心搞自己的研究,他果然做到了,他通过办印刷厂逐渐积累了足够财富,之后逐渐摆脱了生存的工作,投入到他喜欢的公共事务和科学研究上。作为一个普通人,我想我们大致也可以这样,不应该永远把自己埋在生存所必需做的工作上,或者说一辈子为生存而挣扎,人的一生大部分时间应当从事自己喜欢的事情,但是在早期要通过奋斗获得保证自己生存的财富!
富兰克林传读后感 篇4
与善人居,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则与之化矣。读圣人书,如与贤者同游久而观史思辨,则与之同矣。8年前第一次读《富兰克林自传》时,就特别希望把这本书分享给身边的每一位朋友。不仅仅是因为这是一本影响了美国几代人、经久不衰的励志奇书,更是一本在我走上工作岗位,指导我工作和生活良多的一本智慧书。在此,我想和大家分享我的读书心得。
在《富兰克林自传》中,我看到他把自己当时认为是必需的所有美德,列为了以下13项名目,并附以简单的解释。
这些美德及含义如下:
(1)节制。食不过饱;饮酒不醉。
(2)寡言。言必于人于己有益,避免无益的聊天。
(3)生活秩序。每一样东西应有一定的安放地方;每件日常事务当有一定的时间去做。
(4)决心。当做必做;决心要做的事应坚持不懈。
(5)俭朴。用钱必须于人或于己有益,换言之,切戒浪费。
(6)勤勉。不浪费时间;每时每刻做些有用的事,戒掉一切不必要的行动。
(7)诚恳。不欺骗人;思想要纯洁公正;说话也要如此。
(8)公正。不做损人利己的事,不要忘记履行对人有益而又是你应尽的义务。
(9)适度,避免极端。人若给你应得的处罚,你当容忍之。
(10)清洁。身体、衣服和住所力求清洁。
(11)镇静。勿因小事或普通不可避免的事故而惊慌失措。
(12)贞节。除了为了健康或生育后代起见,不常举行房事,切戒房事过度,伤害身体或损害你自己
(13)谦虚。效仿耶稣和苏格拉底。
富兰克林把以上13项制定成了自我检查计划,专门做了个小册子,每项美德占据一面。每一周对其中一项美德进行重点严密控制,对其他十二项美德只做“一般性关照”,通过每天晚上检查自己的所作所为,发现违反了哪几项美德,就在相应的格子里打上小黑点。按照这样的方法,富兰克林不断地进行自我约束,让每日生活回归秩序,自身反思,让抱怨、拖延及其他的不良行为减少出现。
每次读完《富兰克林自传》后,我不禁由衷感慨,高不可攀的伟大也是有迹可循的。七年的基层工作,始终陪伴我的是这本《富兰克林自传》。每当我在细致、琐碎、繁杂的群众工作中忙到晕头转向,我都会再次回顾书中内容。想想富兰克林,如果他是我,他会怎么做,看看是否在工作中把时间花在了低效甚至负输出的事情上,如果有,那我下次该如何主动出击制止自己。每当我在处理一件棘手的事情时,产生浮躁焦虑的负面情绪,想要埋怨和放弃时,我也会一遍遍地再看《富兰克林自传》,特别是其中的13项美德名目。
就像富兰克林在“美腿与丑腿”中提到的“你一定认为两个在健康、财富以及生活上的各种享受大致相同的人,他们应该都是幸福的。”事实上,这两类人中有一个无法获得幸福。原因在于他们对人、对物和对事的观点不同,那些观点对于他们心灵上的影响因此也不同,苦乐的分界主要也就在于此。如果你总是盯着别人或自己的丑腿喋喋不休,自然不会感到幸福,如果用欣赏的眼光看待“丑腿”,一切就会变得非常不一样,工作中的每一次困难也是成长的历练。
最近,时间管理、成功学的演讲与书籍层出不穷。其中不乏具有针对性的方法论,固然这些方法能够指导我们现今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但我觉得自我监督和内在的自我约束才能真正起到作用。这就像人生道路上分叉路口的一道坎,有效的自我约束与监督决定了你能否跨过,以及能跨多高。
我们可以试着问问自己,每天形色匆匆的我,可否停下脚步,想想自己为什么而忙碌,这些忙碌又是否能真的推动我们完成工作,实现目标,推进梦想呢?就像人民日报中的一篇文章说的,大部分人都是“低效的劳动”或者“平庸的勤奋”。
所以,我推荐大家读一读《富兰克林自传》,对照富兰克林的13项美德名目给自己制定一项检查计划,把希望改正的缺点记录下来,真正做到“吾日三省吾身”,不断坚持、克服不足,直到彻底和陋习俗话说再见。
富兰克林传读后感 篇5
读完《富兰克林自传》,可以深切体会到本杰明·富兰克林写作简明、幽默、清晰的风格。在书中,他把自己的才学归功于阅读,他作为自己父亲十七个孩子中的第十五个,因家庭经济困难只读过两年小学,十二岁的时候就在其哥哥的印刷厂里打杂,一些偶然的机会让他接触到一些诗集,读罢后甚是喜爱,于是自那时侯起他就迷上了阅读,他在自传中提到希望每个人能更多接触到各种书籍,对公民素质的提高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可见他有多么的热爱和推行阅读,而这个习惯一直保持到他去世。
为了阅读,他省下微薄的生活费用于购书,以及结交一些书店里的店员,在夜里偷偷借书,清晨归还,他读的书涉及历史,哲学,诗歌等等。阅读给了他丰富的知识与辞藻,他在成名后经常读报,自己还开设了家报社,写一些针砭时弊的文章,讽刺一些不当的政治行为,同时还着手做一些电学实验,他在历史上诸多领域做过许多贡献,以至于很多人都不知道富兰克林到底是一个人还是很多人都叫这个名字。
丰富的阅读,造就了非凡的富兰克林。而反观自己,纵然不及富兰克林如此的热爱阅读,但我的确能领悟到书中思想的魅力。上学的时候读一些小说和杂志,用以放松心情,不得不说阅读的确有巨大的魔力,无论一天的课程有多么繁重心情有多么糟糕,只要打开一本自己喜爱的书,烦恼马上就烟消云散。每每在图书馆中行走,空气中弥漫书的气息总能令人安心,所以很多时候我宁愿在图书馆中学习。
记得大学图书馆里有个读书漂流俱乐部,本身是一个公益性的组织,旨在不浪费每一本书让更多的人能读到丰富多彩的书籍。俱乐部的特色就是书籍漂流,把自己不需要的书放在图书馆专门设置的藏书处,然后自己就获得一张会员卡,凭卡能在藏书处借阅别人放在那里的书,于是就实现了书籍的流动和共享。我曾经借到其中的一本关于管理的书,打开后才发现这是一个经管学院的同学放在这里的,里面勾画了各种重难点,在一些经典例案旁做了详细解析,特别暖心的是在书的最后几页还附了一张小纸条,上面罗列了许多管理类书籍,并写下“如果对管理感兴趣的话可以尝试阅读以上书目”,书籍在这里把人与人联系在一起,每每看到别人在书中留下的温馨提醒,都似有股暖流淌过心间。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每一本书都有各自的养分有待读者去吸收,《资本论》解释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圣经》表达出信仰让生活更美好,《我的奋斗》揭示了希特勒坚定毅力和复兴日耳曼民族的强烈愿望。我需要更多的阅读,吸取每本书中的营养,伴我在今后人生中成长。
富兰克林传读后感 篇6
最近两周重读了《富兰克林自传》,收获颇多。为什么说“重读”?因为我在大三期间曾经看过一遍,现在想想,不过是走马观花而已。如今亡羊补牢,只希望为时不晚。
在重读此书之前,我特意上网搜索了一下“如何读书”,搜索结果颇丰,但选择愈多,迷茫越大。经过思索再三,我比较喜欢韩愈的读书方法。现摘录一段,如下:
先记下这本书有多少篇,内容主要讲什么。再记下其中的要点是什么;还要写出自己的看法,写出自己的意见。除此之外,还摘出其中精彩的话,说出自己的看法。
依照韩愈的读书方法,对富兰克林的生平事迹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其中的精彩语句让我爱不释手。现在想起来,读好书应该反复读,读出趣味来,读出自己的感悟与看法。
《富兰克林自传》这本书共有四篇。第一篇主要写富兰克林年少时如何自学成才以及个人事业的发展;第二篇讲述了富兰克林本人对读书的乐趣、道德圆满计划的实施、日常生活的时间分配计划表;第三篇写富兰克林苦学多种外语、如何热心开展公益事业及对自然科学的贡献;最后一篇因他未写完就撒手人寰,只是介绍了他本人的第一次外交使命。
富兰克林小时候特别喜欢读书,手中所得到的一点钱全都花在了买书上,有时一本书是在晚上借的,而必须在次日一早送还的,他经常振作精神读到深夜。他从十二岁到十六岁的全部生活就是工作和阅读学习,对知识的如饥似渴、对周围世界强烈的认识愿望、对现实的感悟都促使他成为一个真正的阅读者,而且深深影响他以后的思想和道路。想想自己小时候虽然有一段时期特别喜欢看书,但终究因考试分数决定自己的升学前程而放弃了课外书里的美好世界,转向了枯燥、令人生厌的教科书,压抑了自己的想法,也没有时间来感悟现实。现在想想,自己不会独立思考和不会写文章,也就不奇怪了。现在唯一的想法就是:亡羊补牢,只希望为时不晚。
富兰克林青年时期,主要事业是开办印刷所,他的勤劳高出他同行中的任何一个人。当人们已经就寝时,他在工作;当邻居们起床时,他也正在工作。这样的勤劳赢得了他人的信任与尊重,同时也有了口碑,也就有了影响力,同时为他的事业添加了一份助推剂。在青年时期养成的良好习惯,将会极大地影响他以后的生活道路。如此说来,在青年时期,我们应该选定最佳生活之道,习惯会使我们快乐无比。在做事业的同时,他也犯过很多过错,然而他积极思考,从中吸取教训。他制定了一个道德圆满计划,希望无论何时过着没有错误行为的生活。悖理的习惯必须废除,良好的习惯必须获得和确立,这样才能把握牢固了、始终如一的正直举动。以下就是他的道德圆满计划,值得每一个人效仿和借鉴。
1、节制。食不过饱;饮不过量。
2、沉默。除非于人于己有利之言不谈;避免琐屑的谈话。
3、秩序。你的一切东西该有它们自己的位置;你的工作何时干、何时完,该有它们的时间。
4、决断。决定做你该做的事;做好你决定的事。
5、俭朴。除非于人于己有益者不去花费,否则即为浪费。
6、勤劳。勿浪费时间;时间要常常用之于有用的事;弃掉一切不需要的举动。
7、诚恳。勿为有害之欺诈;勿思邪恶,唯念正义;如有言,言必诚。
8、正直。不要施行有害行为,也不要忽略你所应给的利益来损害任何人。
9、中庸。勿趋极端,制止因受到应得的损害而发怒。
10、清洁。身体、衣服与习惯,不许不洁。
11、宁静。勿为琐事或普通和不可避免的事件而自扰。
12、贞洁。
13、谦虚。效仿耶稣和苏格拉底。
这些道德习惯最好不要同时实行,以免分散注意力,而是应该每次只抓住一条去实行。当掌握一条,然后再进行下一条。在我看来,青年时期就做出如此优秀的计划来当终身的信条,着实不易,若要整个人生都遵守,就更加难上加难了。我们应该学习并效仿他的这种终身道德圆满计划,以达到有意义的目标,而不是朝三暮四,变化不止。有一点,必须提到,他自学了多种外语,比如,法语、意大利文、西班牙文、拉丁文,并且可以流利用外文谈话,阅读外文书。我们在佩服他的同时,也应该为自己敲响警钟,不是么?
此外,富兰克林还是一个非常愿意与人交往的人,他对周围的一切都有浓厚的兴趣,竭力想理解和认识一切。他喜欢与聪明、有学识的人会见,同有趣的人交谈,这是他毕生最愉快和有益的消磨时间的事情。还有一点,就是他的公德心,他认为城里的巡夜制度缺乏规矩,就在报纸上写了一篇文章,提出要改变这些不合理制度的现象;他还组织了“联合救火会”,为居民提供了有效的防火方法。不得不说,他是一个热爱生活,观察生活的人,看到生活中不合理的、需要改进的,就想办法,并且付诸于实践。
读完此书,我们应该汲取书中的营养,用于自身的需要,伴随自己以后岁月的成长。我相信,以后的道路因为有了富兰克林的指导会变得更加清晰明了;以后要面对的困难因为有了富兰克林的事迹而不再让我们畏缩不前;以后的心灵因为有了富兰克林的缩影会变得更加的美丽。作文
富兰克林传读后感 篇7
富兰克林自传是一部影响了几代美国人历经百余年经久不衰的励志奇书,它包含了人生奋斗与成功的真知灼见,以及诸种善于美的道德真谛,被公认为是改变了无数人命运的美国精读本。毋庸置疑他是历史上最杰出最成功的人士之一。这本书告戒了人们远离陋习,远离平庸。提高生活品位,健全人格,达到自我完善的目的。
纵观其一生,富兰克林并没有太优越的成长环境,应该说是比较平淡的出场,1706年出生于北美洲的波士顿,家中有17个孩子排行15。父亲是从事蜡和肥皂的小商人,进过两年学校,后因家境窘迫辍学。2岁在哥哥的印刷铺里学徒,学徒的日子很艰难,然而他却利用学徒的闲暇时间刻苦学习,阅读了大量的书籍。在政治、科学、历史、文学等方面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他还通过自学能熟练的运用法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拉丁语。
1726年富兰克林自营印刷工厂,从此事业蒸蒸日上。创造了一个美国梦的传奇故事,他印刷并发行影响巨大的《宾夕法尼亚》。他发明了避雷针、两用眼镜、新式火炉和新式路灯。他率先提出了北美殖民地“不联合就死亡”的口号”并起草“独立宣言”1771年出版了改变了无数人命运的《富兰克林自传》这本书生动的描述了其成长历程。告戒了人们要积极向上。
此书里好多人生箴言都是富兰克林在生活中感受到的,读此书不但要感悟那些人生箴言,还要结合自身人性修养等方面完善自我,本书每一章讲述的都是他生活的真实写照,章章都讲述了做人做事的感悟,并给我很很多启发。
在他看来,读书是他打开幸福成功之门的钥匙。书是无价之宝,是他最大的快乐。书给予我们智慧,坚定我们的决心吧,让我们能够随智慧而行,让高尚的智慧充满我们灵魂。
富兰克林十分重视自己的美德。因此,他给自己提出了13个要求,分别是:节制、沉默寡言、生活有序、决心、俭朴、勤勉、诚恳、公正、中庸、清洁、平静、贞洁和谦逊。他一直在尽力地做到这些,尽管他也很难完全满足要求,但他还是坚持不懈。我想能够做到那十三条的人们,已经都能称之为“圣人”了,事实上这样完美的人确实少见,但是能追求这样的完美的人也能在美德方面取得很大的成就。我的目标是在自己身上培养这些美德,所以我认为最好不要一下子全都尝试,我觉得这是很难办到的,还是在一个时期内注意力集中在其中一点上为好。我将这样的美德培养成习惯,然后接着在培养另一项。于是我安排节制为美德培养的第一位,因为它需要头脑冷静,思维清晰。这种冷静的头脑和清晰的思维是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经常保持警惕,抵抗旧习惯的惰性并遏制永无穷尽的诱惑。在获得了这个美德后在培养美德就容易多了。
在辩论的时候也看到富兰克林早期并不谦虚,我也经常犯类似的错误,辩论的时候没有必要以非常强势的压倒别人,尽管在当时可能会给自己带来一定的快感,但一定要体会别人的感受。
让自己印象深刻的富兰克林这位被尊为美国国父级人物,能终生保持勤俭的工作作风,为社会公益事业做出了不朽的贡献,对比眼下的自己和现在大多数人们显的多么的浮躁。
我希望人们以后都需要在:寡言、谦虚、俭朴、方面多加注意,去除这些坏的习惯,也许对自己的成长会有很大的帮助。但有一点,我认为是必要的,就是每个人都应该通过此书,更加明白教育等公共事业对人类以至一个城市、国家的影响。
富兰克林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在我看来,能够给人类带来幸福的,与其说是千载难逢的巨大的幸运,倒不如说是每时每刻发生在他们身边的琐细的方便。”我认为,这句很有启发性的话提醒了人们:不要只顾那些百年不遇的幸运,而忽略了身边的小事;这句话也很好地解释了富兰克林的那些造福人类的发明和他成为发明家的原因。
富兰克林能在如此多的领域做出对世界产生影响的事,应该很大程度上依靠他的习惯,非常遗憾不能看到他后半生的传记,也许他的后半生我更感兴趣一些,其实人往往这样,喜欢看到辉煌的一面。
看完富兰克林自转后,深深的感知人不能被惰性所征服,不能被原来的自我束缚。要前进就要志在前进。
我希望人们都能通过我的读后感而阅读此书。
富兰克林传读后感 篇8
世界上超一流的领导人华盛顿曾经说过:“在我的一生中,最让我佩服的只有三个人,第一个是富兰克林,第二个是富兰克林,第三个还是富兰克林。”
作为世界上超一流的领导人之一的华盛顿,功绩可见,但他却如此迷恋富兰克林,推崇富兰克林,那么富兰克林的德行和为美国甚至世界做出的.贡献也就不容置疑了。
书中讲述了富兰克林的一生,同时富兰克林公正的评价着自己的一生。这部自传写的十分繁琐,如果没有足够的耐心是很难一口气读完的,但这也真从另一个方面反映了该书叙事的真实性和客观性。此书不像别的自传那样满篇都是歌颂自己之词,而是把作者的功过是非完完全全的写了下来,毫无保留的把一切都留给后人评价,此等气魄,简直非常人所有。
我纵观全书,总结出富兰克林的“十三条成功计划”为自己的辉煌的一生定了坚定的基础。
一、节制。食不过饱;饮酒不醉。
二、沉默寡言。言则于人于己有益,不作无益闲聊。
三、生活有秩序。各样东西放在一定地方;各项日常事务应有一定的处理时间。
四、决断。事情当做必做;既做则坚持到底。
五、俭朴。花钱须于人于己有益,即不浪费。
六、勤劳。不浪费时间;不去关注那些无聊的言论,每时每刻做有用之事,戒除一切不必要的行动。
七、诚恳。不欺骗人;思想纯洁公正;说话也应诚实。
八、正直。不做不利他人之事,切勿忘记履行对人有益的义务而伤害他人。
九、中庸。勿走极端;受到应有的处罚,应当加以容忍。
十、清洁。身体、衣服和住所应力求清洁。
十一、宁静。勿因琐事或普通而不可避免的事件而烦恼。
十二、贞节。洁身自好
十三、谦虚。谦逊,不要傲慢。
这些对于今天的我们也同样适用。让我们学习富兰克林,也为我们的人生增添辉煌的一页吧!
富兰克林传读后感 篇9
富兰克林,美国总统,一位传奇式的人物。
在这本书中,尤其是对他的这12条道德准则印象深刻,心里滋长出很多的尊敬和敬佩。
有这样一句话:人活着本身是没有意义的,是我们赋予了生命的意义。
一个人,要走一条怎样的路,要过一种怎样的生活,要体现出怎样的生命价值,并非是想一想就可以的,23岁的富兰克林,为自己制定了这12条信守了一生的道德准则,如此自律智慧的一生,成就了我们看到的他的成功。
有条不紊的生活,让我想到了那句"慢就是快",慢慢的来,有秩序,懂得节制,在沉默里又有着决断力,停下来,给自己的内在撑出一个空间,让内在的能量流动,让每一步都踏实而有力量,步伐沉稳而不慌乱。
避繁就简。人的精力是很有限的',可是,当心底冒出要做很多事的念头时,往往会让我们手忙脚乱,反而容易事与愿违,当这些所谓的"贪念"不知不觉影响我们的时候,心理就会伸出一双手,想要去抓取更多,而忘了我们的本心是什么。
富兰克林的经验告诉我们,同时关注很多,注意力反而会更分散,并不会得到我们想要的效果,而每星期只对德行中的一项保持关注就可以了,这样不仅更专注,还更高效。
静默守静。守住心里的那份安宁,而不被外面出现的任何一点的风吹草动带跑,时刻审视自己的一言一行,一意一念,保持觉察和觉知。
12条道德准则,看似简单,细思起来,真的.不容易做到。尤其在这样一个快节奏的社会环境下,我们的心很容易被荡起一阵阵涟漪,内心也会有声音不断的催促着:"快点,快点,再快点……"
慢慢走,看一看身边的风景,已成为一件很难得的事情;静下心来,保持觉察,去反思我们自己的一言一行,一意一念,也不容易做到。
对于那些看似不容易做到事情,看似很难的事情,这本书给了我很多很好的启发和提醒。没有什么事情是可以一蹴而就的,唯有耐心,慢一点,才能给自己撑起更大一些的空间,才能在反思生活和工作的得失里,及时调整方向,攒足力量,继续前进。
跨越时空,和伟大的心灵对话,富兰克林,用他传奇的一生,为我们做了如此宝贵的示范,汲取生命养分,为我们自己的人生助力!
富兰克林传读后感 篇10
2个月,翻完了这本书。富兰克林一生硕果颇丰,从文学上,科学上,外交上都有建树。由于命长,经历了美国历史的诸多关键时刻,也在重要决定时,站在了历史的正确面。他爱国,理性,热爱思考,务实,有趣,这些都成就了他几近完美的一生。
他的职业生涯不愧是从印刷匠和出版商做起的。一生养成的说教晚辈和整些至理名言的作风完全就是当下心灵鸡汤和自助读物的鼻祖大模板。当然,他从一开始就积极参与到公众生活中,写社论,组织读书会,建立图书馆,甚至“收税”组织消防队,创立宾大等,都显示了他的一生一直怀有一颗为公众谋福利的正直的心。
富兰克林努力,聪明,爱动脑子,简朴(前半生是,后来去英法混过之后,也挺奢华的)充分体现了美国那一代充满生命力的中产阶级的崛起。读他的传记,相比英国那些腐朽的贵族阶级,美国不胜不独立才怪呢!(一个不劳而获,想靠着抑制他人贸易和税收而坐享渔翁的国家,一定会被那个有生命力,和自主能力的国家反抗,并最终独立)
虽然他总体而言是个自负的人,还喜欢说教,不过他能够在大问题上经过深刻思考,转变自己的观点,在对待美国独立和废奴这些关键问题上的转变显示,他是一个大智者。而同时,在欧洲的长期生活也让他开阔了眼界,变得更加明智,老练,最终他的外交使命这一切都用在了刀刃上。
富兰克林对家人还是非常苛刻的,无论是对妻子,孩子,我觉得他的社会使命,和个人意志是高于他对于家庭的责任的。妻子最后十年苦苦哀求,却没见到他一面,而儿子终其一生也没有和父亲和解。
总而言之,他的勤奋,努力,和自我奋斗在今日之中国非常应景。牛逼之人之努力牛逼史。他也是我读过的名人传记中,最实际,最不纠结的人物。可能,没有之一。
富兰克林传读后感 篇11
《 富兰克林自传》是一本影响了几代美国人的励志书籍。包含了富兰克林一生的真知灼见。告诉人们远离平庸,追求理想,热爱学习,才是改变生活质量的真理。
其实,富兰克林并没有一个十分优越的成长环境,他十岁就辍学,和父亲一起做蜡烛,把自己的工钱攒下来买书,晚上借书店的书看,通宵看书,早上再把书送回去。富兰克林的知识面很广:历史、政治、物理······
1726年,富兰克林开了自己的印刷厂,从此,事业欣欣向荣。他发明了两用眼镜、避雷针、新式路灯······
富兰克林平时特别注意自己的美德,他对于自己的美德提出了13点要求:节制、决心、俭朴、勤勉、诚恳、公正、中庸、清洁、平静、贞洁、谦逊、沉默寡言、生活有序。这13个要求对于我来说也十分受用,平时辩论问题时,我经常把自己的观点一口气全说出来,还没等对方说话呢,就否定了对方的观点。富兰克林对于这种问题的看法是:不必把话说死,应当替对方着想,这才叫谦逊。是啊,如果没有交流,那辩论的'意义何在?不就变成强词夺理了吗?与其被动让别人信服,不如让别人主动信服,我在辩论中每论述完一个观点,都留足够的时间让对方去思考,最后让别人主动信服我的观点,当然,如何能在辩论中列举事例,雄辩对手,这就离不开读书,通过平时不断地从书本中汲取知识,才能使人在思想上不断进步,成为和富兰克林一样的人。
人,不能被惰性所控制,我要用节制、决心、俭朴、勤勉、诚恳、公正、中庸、清洁、平静、贞洁、谦逊、沉默寡言、生活有序这十三个要求来要求自己。
富兰克林传读后感 篇12
被称为美国人之父的富兰克林,年轻时曾去拜访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前辈。那时他年轻气盛,挺胸抬头迈着大步,一进门,他的头就狠狠地撞在门框上,疼得他一边不住地用手揉搓,一边看着比他的身子矮去一大截的门。出来迎接他的前辈看到他这副样子,笑笑说:“很痛吧!可是,这将是你今天访问我的最大收获。一个人要想平安无事地活在世上,就必须时刻记住:该低头时就低头。这也是我要教你的事情。”
富兰克林把这次拜访得到的教导看成是一生最大的收获,并把它列为一生的生活准则之一。富兰克林从这一准则中受益终生,后来,他功勋卓越,成为一代伟人,他在他的一次谈话中说:“这一启发了我的大忙。”
话外语:做人不可骨气,但做事不可能总是仰着高贵的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