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抚养读后感
老地方整理的心理抚养读后感(精选15篇),经小编精挑细选,希望大家喜欢。
心理抚养读后感 篇1
这本书涉及心理学、儿童教育学,书中的内容和建议具有很强实用性。人的成长是一件及其复杂的事情,父母都希望子女事业有成,家庭和谐,生活幸福。成年人的问题都可以在童年经历中找到影子,“早年经历对人的影响至关重要,因为决定了人的未来走向。”
书中首先指出了一种常见的社会心理学现象“归因偏差”,“人们在找原因时,往往把好的行为和成功的行为归因于自己,而把不好的行为和失败的行为归因于外部”。这种认知偏差普遍存在,而人很难意识到其存在并进行纠正;与“归因偏差”相对应,真正的心里成熟是相反的归因,“在处理各种复杂问题时,人能够不把缘由归结于外部,而从自身找原因”;同时这种转变是可以实现,觉察到自己的反应,提醒自己,进而养成习惯。
对于教育小孩来说情感抚养和性格教养同样重要,情感抚养意味着小时候的陪伴,“对于孩子来说,最重要的是亲情和陪伴。”三岁以前的陪伴和照顾至关重要,“人的脾气与初生前三年的照顾程度密切相关。”对于现实中留守儿童的问题,作者也给出了建议,如果不能由母亲亲自抚养,也要由固定的人抚养,形成稳定的依赖关系。书中提到情感抚养的作用在于“可以决定人性、人的情绪、性格、言语表达、还影响他的认知方式和亲社会等方面的发展。”
性格教养体现在不溺爱,让孩子在与人相处中懂得感激与分寸。父母要让孩子接触外部的世界,告诉孩子正确的价值观,同时培养孩子接受挫折的能力,心理弹性要从小练就。“当他渐渐长大,就要在之前有恩于他的基础上,补充反面的内容立威于他,训练他的心理承受能力。”书中提到过度溺爱的孩子,遇到挫折会动不动以自杀的方式来威胁父母,应对困难的应对方式有多种,心理承受能力弱的孩子会选择最极端的方式。性格教养的目的是养成“勤快、皮实、吃苦耐劳、经得住说、不轻易记恨的个性。”作者提倡让孩子在四岁前后开始学习跑步、游泳,一项运动会让人终身受益。
作者还对选择伴侣提供了建议,“真正但了过日子的时候,让你感到幸福的一定是对方有好的性格,心里有别人,理解、体贴、宽容、平和、自律等性格品质才是婚姻幸福的保障。”性格是不易改变的,培养好的性格,选择性格好的人相处。
心理抚养读后感 篇2
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人的育儿观已和以前有很大的不同。但仍有太多的父母因观念、方式、时间、环境等因素的制约而不得法。
读完李玫瑾教授的《心理抚养》,我竟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本书为我们传递了一种全新的育儿理念:养育孩子,心理扶养比物质扶养更加重要。
作者认为:心理扶养包括情感、性格、观念、能力四个方面。
父母必须参与心理扶养的全过程,通过陪伴与关爱获得孩子的依赖感,进而获得管教孩子、“立规矩”的资本。
想想为什么有些孩子在进入青春期后拒绝交流、出走、顶撞、不合群、学习困难等问题。那是因为父母在孩子小时对她的心理疏于了解,同时也没有得到孩子的信任和尊重。
所以在孩子还小时,当她还足够依恋家长时,父母通过参与孩子成长,进行情感扶育,教她做人做事。
很多父母尽管陪着孩子,但是从来不会教孩子如何做人做事。以至于孩子长大后因不会做人做事而四处碰壁,或者在社会上无法立足。
还有许多父母最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特别注重能力的培养。能力确实很重要,可以影响一个人挣钱多少、地位高低等,但在人的心理发展过程中,它应该排在情感和性格之后。因为决定一个人有没有“人味”,要看他对人间悲欢离合的感悟,以及他带给别人和社会的感受。
一个人能让身边的人感到舒服和幸福,能为社会做出贡献,这应该是父母最开心的事。能养育出这样的孩子就是父母最大的功德。
最后,以“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这句话来和所有的父母共勉之。只有父母好好学习,孩子才能天天向上!
心理抚养读后感 篇3
本着取经的态度,花了几天的时间读完了李玫瑾老师的《心理抚养》,颇有感触。
全书用近几年来的一些犯罪案例来剖析青少年犯罪行为发生的原因及产生这些行为家庭背景,告诉我们在家庭教育的警示和正面的抚养应该是什么样的。
“父母和孩子互为影像,很多问题都可以从彼此身上找到影子”。 孩子不仅遗传了父母的声形像貌,而且孩子产生的一些问题在我们家长身上都能找到部分原因。 有时小孩儿在考试不理想不会主动告知。反思一下,我总是各种唠叨批评。忽略了在这段时间的的努力及闪光点,聚焦在考试分数本身。要是我们能合理方式回应,而且能够引导他总结分析,肯定他的付出,表扬其他闪光点,情况会有好转。
“大人好好学习,孩子能天天向上”。就拿小孩阅读来讲,平常我们会陪小孩买书或者从图书馆借书。他看第一本,我看第二本。然后交叉阅读,还在一起讨论书中的剧情。同样的片段,会有不同的解读。偶尔还会冒出些童言金句和独特观点,还是蛮诧异。如果家长在长期刷视频,玩游戏,又怎么苛求小朋友专心读书,不痴迷游戏呢?
书中还把人生分为几个阶段。
0-3岁,主要在于心理抚养,建议最好由爸爸妈妈亲自抚养。现在国家和部分省份多地出台了育儿假,最长可至婴幼儿满1岁。足见国家对这方面的重视。
3-6岁,性格教养,规范和约束孩子,爱有底线。
6-18岁,能力的培养。
这几个阶段又让我联想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而留在农村生活的孩子,多为隔辈教育。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缺少父母的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值得家庭、社会和国家各方面的关爱与关注。
做一个智慧的父母,除了责任外,还得保持学习成长的心态去接纳孩子,陪伴孩子成长。
心理抚养读后感 篇4
看完后会有心头一紧的感觉,会有一丝丝危机感,甚至有一丝丝焦虑,因为可能会意识到了自己某些地方正在犯错误,这是我个人看完这本书的第一感觉,不知道其他人有没有同感?但是思考片刻后,我个人感觉养育孩子还是需要放松自己,毕竟犯罪事实是个案,不是通病,养育孩子的路上可能也有很多无奈,例如某个阶段的陪伴缺失,本书提出问题是值得作为家长的我们反思,需要意识到养育孩子心理抚养和性格抚养的重要性。这应该是这本书的教育意义。
这本书讲的是心理层次的剖析,所以也给我们打开了更多看问题的角度。例如被欺凌者有没有问题!
我觉得它同时是一本很有意思的书。例如为什么谈恋爱要了解对方的家庭,为什么要问对方家里老人的情况。“臭味相投”“富不过三代”的科学心理依据。
本书从犯罪的事实倒推回人的成长阶段,从而让养育者明白养育一个孩子该从哪些地方着手。例如,书中从抚养缺失带来的后果角度讲了婴儿为什么哭了一定要抱,从性格养成角度谈了男孩子为什么要穷养。为什么不要死盯着孩子的成绩,为什么成绩不好的孩子,很多性格养的好的孩子往往更有出息等等。本书核心点是孩子养育过程中出现问题,应该追溯到孩子的早年被抚养的经历,有谁陪着,是怎么陪伴的,这些直接影响孩子一生的行为和命运。
这本书非常容易看进去,特别适合不喜欢看书的父母,因为浅显易懂,都是大白话,并不是理论性非常强的一本书,它的观点全部在标题上表明,很多其他养育书籍中的理论观点在这本书里面都是用生活化的场景讲述。例如延迟满足,这里讲的是吃葡萄理论,先吃大还是吃小。通书都是用案例的形式来讲述,案例贴近生活,很新,而且很多不幸的遭遇故事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平时刷手机也能刷到的案例。
看完本书感觉有部分思维方式是父母辈的,例如孩子做错事的一些处理方式,但是也有很多不同父母辈一贯的思维,可以让我们看到父母辈带孩子其实也有很多我们比不上的优势,例如我和先生曾讨论过,父母的性格可能会把孩子带的更开朗等等。所以大家千万不能焦虑,如果能亲自带,那是最好的,现实情况暂时无能为力时,尽量把情况调整到最好,只要一直努力着,孩子是可以感受到的。
书里面有个别观点做法是个人不太接受的,这个看个人培养的倾向。
心理抚养读后感 篇5
本着取经的态度,花了几天的时间读完了李玫瑾老师的《心理抚养》,颇有感触。
全书用近几年来的一些犯罪案例来剖析青少年犯罪行为发生的原因及产生这些行为家庭背景,告诉我们在家庭教育的警示和正面的抚养应该是什么样的。
“父母和孩子互为影像,很多问题都可以从彼此身上找到影子”。 孩子不仅遗传了父母的声形像貌,而且孩子产生的一些问题在我们家长身上都能找到部分原因。 有时小孩儿在考试不理想不会主动告知。反思一下,我总是各种唠叨批评。忽略了在这段时间的的努力及闪光点,聚焦在考试分数本身。要是我们能合理方式回应,而且能够引导他总结分析,肯定他的付出,表扬其他闪光点,情况会有好转。
“大人好好学习,孩子能天天向上”。就拿小孩阅读来讲,平常我们会陪小孩买书或者从图书馆借书。他看第一本,我看第二本。然后交叉阅读,还在一起讨论书中的剧情。同样的片段,会有不同的解读。偶尔还会冒出些童言金句和独特观点,还是蛮诧异。如果家长在长期刷视频,玩游戏,又怎么苛求小朋友专心读书,不痴迷游戏呢?
书中还把人生分为几个阶段。
0-3岁,主要在于心理抚养,建议最好由爸爸妈妈亲自抚养。现在国家和部分省份多地出台了育儿假,最长可至婴幼儿满1岁。足见国家对这方面的重视。
3-6岁,性格教养,规范和约束孩子,爱有底线。
6-18岁,能力的培养。
这几个阶段又让我联想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而留在农村生活的孩子,多为隔辈教育。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缺少父母的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值得家庭、社会和国家各方面的关爱与关注。
做一个智慧的父母,除了责任外,还得保持学习成长的心态去接纳孩子,陪伴孩子成长。
心理抚养读后感 篇6
公安大学教授李玫瑾说:不论你的孩子多么可爱,也无论你有多么爱他,终有一天他会走出你呵护的范围,所以心理营养也要多样化。 一个12岁的男孩,晚上与同伴跑到网吧去玩,整夜都没有回家,妈妈因为找不到孩子而万分焦急。 第二天孩子终于从外面回来了,妈妈愤怒地训斥了孩子,还用院子里的扫帚打了他两下。然后孩子进屋睡觉去了,妈妈以为这事就算过去了。可是等这个妈妈做好饭,进屋叫孩子吃饭时,才发现孩子已经死了,原来这个孩子进屋就找了一瓶农药喝下去自杀了。 仅仅被妈妈训斥、打了两下就自杀了,是孩子的性格太脆弱、叛逆,还是妈妈的管教方式过于简单粗暴,才导致孩子出现自杀的心理。 有人说可能是这个妈妈的管教方式过于简单粗暴,也有人持不同意见。 其实,面对孩子死亡妈妈痛苦万分,这个妈妈平时从来不舍得打骂孩子,就是因为孩子一晚上没回家,在担心和焦虑的双重作用下打了孩子。 对于孩子自杀的心理,李玫瑾教授给出的分析结果:导致这个男孩自杀的原因是家庭教育。
孩子的爷爷奶奶对这个孩子非常宠爱,什么事都顺着、护着孩子,更不允父母说孩子。 过分溺爱的结果是让孩子对家人的爱产生了错觉,认为他是这个家里最重要的人,并养成骄纵的性格,于是就产生:你敢打我,我就死给你看的报复心理。 心理不成熟的孩子,哪里想到死亡的代价是惨痛的,就这样轻易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所以给孩子的爱里加点盐,就是要在孩子做错事时给予批评、纠正,再犯时可以适当体罚。孩子做错事,父母生气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如果我们不表明对犯错这件事的态度,孩子就不知道做事的原则与底线,也不知道家人对他不光是宠爱还有会责罚。 有的父母不建议斥责孩子,更不建议打孩子,这样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伤害。没有原则地打骂孩子我当然不赞同,但孩子犯了错连父母的斥责都承受不了,成年后能面对生活中的种种难关吗! 止学时同学的欺负、嘲笑,老师的严格要求、工作时面对上司或同事的刁难,打压,这些成长路上的绊脚石,孩子能应对吗! 我们从小呵护大的孩子,不要指望别人也会像你一样爱护孩子,我们教育孩子的目的是让他们长大后能成为独挡一面的人,不是一个只有玻璃心、只会躲在父母身后的孩子。 不骄纵孩子、锻炼他们的心理承受力,让他们体会生活的咸,感受多元化的父母之爱!
心理抚养读后感 篇7
近日,又阅读了李玫瑾教授的《心理抚养》这一本书,让我受益匪浅,特别是封面的一句话,给我印象最深:“心理抚养比物质抚养更重要,性格比能力更决定命运”。
一个孩子出生后,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他,怎样抚养、教养和培养他,这本书给我们明确指出了全新的育儿理念,本书共分为7个篇章,李玫瑾教授通过三十余年的教学与研究发现,人的心理问题与早年的养育息息相关,书中重点从“心理抚养”和“心理教养”两个方面阐述,告诉我们父母的陪伴、教育决定孩子的健康成长。
李玫瑾教授说:“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孩子的很多问题也能从父母身上找到影子”,所以,父母也需要成长、学习。
一、0—3岁,婴幼期父母多给予关爱
当一个婴儿出生后,作为父母就应当与孩子建立亲密关系,通过喂养、换尿布、各种接触,让孩子感受到爱,虽然他暂时不会说话,不会表达,但他可以通过哭,通过气味来感受和依赖亲人提供物质满足和心理满足。
父母早期全心全意的爱与陪伴,是孩子生命最初的情感来源,也是孩子获得安全感的保障。
父母没把孩子带在身边,而是交给爷爷奶奶抚养,等到孩子大了,再接到身边上学时,就会发现,孩子见到父母就像见到了陌生人,会紧张、拘束、害怕,心理距离会持续很久。
所以,不管多么艰难,孩子一定要自己抚养!尤其是孩子3岁以前,千万不要图省事,轻易把孩子交给包括双方父母在内的任何人。
二、3—6岁,儿童期父母加强性格培养
三岁开始,孩子能够行走,可以说出自己的要求了,会有一些不合理的索求,这时,家长可以对他无理要求说“不”,让孩子逐渐掌握不同场合下各种行为的尺度与规矩。
父母需要对这一时期的孩子耐心地树规矩,教会孩子表达与沟通,学会讲理,学会礼貌待人,学会分享与包容。
这个阶段非常重要,因为性格教养缺失,他在今后的生活中,可能会出现各种问题。
让孩子在六岁前开始经历体力之苦,他会一生受益。要重视孩子的性格培养,一定要让孩子养成勤快、皮实、吃苦耐劳、不轻易记恨的性格。
三、6—18岁,青少年期父母加强能力培养
随着独立意识与自我意识的不断增长,孩子对父母有依恋之情,有些孩子会出现叛逆,父母一定要耐心和坚忍,记住“和善而坚定”的原则。
这个时期,需要培养能力。能力与个人的两个因素有关:一是先天禀赋,二是后天努力。
所以,父母要与学校老师多沟通,多关注孩子在校的表现以及给孩子创造学习氛围,投入教育资本,不断提高孩子的能力。
四、18岁以后,成年人的自我修养
人一旦成年,许多事情就需要由自来独立判断或决定,孩子18岁以后,父母要学会放手,不能再替子女选择和决策,否则,子女就会是“巨婴”、“啃老族”。
所以,该放手时就放手,人只有在不断成长中,才能长大。
书中很多案例给我们敲响了警钟,父母的缺位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大的问题,养育孩子这件事,并不是有钱就能解决好的,人在成长过程中,亲情陪伴比金钱重要得多,只有家庭和谐了,孩子才能健康成长了,社会才能更稳定。
一个优秀的孩子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而是父母长期的用心经营,并不断完善和改变自己来教育和引导逐步实现的。
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家庭养育的重要性,作为家长,要关注孩子的身、心、灵,多与孩子沟通,培养孩子坚强的性格,珍惜与孩子的相处过程,不断自我完善,终身成长,只有大人好好学习,孩子才能天天向上。
心理抚养读后感 篇8
历时一周,读完了这本《心理抚养》,看完后对于教育孩子还是有很多收获的,如果不整理,可能很快这本书的内容就淡忘了,所以对自我的要求是无论读后感好坏,都要写出自己最真实的感受。
1.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特别重要。
每个孩子出生大都是以家庭为单位,孩子在家庭这个环境的熏陶下长大。这个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都在对孩子有着影响,在孩子的童年时期要给予孩子丰盈的爱,让孩子有足够的安全感,这样的孩子长大之后性格大多比较爽朗、乐观。
2.孩子的早年抚养方式非常重要。
李教授追溯那些犯罪分子的早年成长经历,大多是在童年时期就没有被关爱过,要不就是对于孩子的教养方式过于溺爱、放纵或者严格,造成孩子性格的缺陷。凶手缺少人情味或者约束感,这种早期的教养方式很容易造就孩子的性格,导致后期很难改变。
3.培养孩子的亲社会行为。
人的本质就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虽然以家庭为单位,但最终要走向社会,服务于社会,所以孩子要有适应社会的能力和行为。也就是在从小就要给孩子树立规矩,让孩子知道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是违法的,一定不能做。
孩子从小就应树立规矩,比如到别人家做客,不能看到人家桌子吃的就像自己家一样随便拿,家长一定要告诉孩子到了别人家不能乱动别人的东西,还要礼貌叫人。关于叫人,这个我成长的过程中被这个深深的困扰着,村里有些长辈,我也不知道该叫哥还是叔、大爷、老爷,每次过年家里总会来很多的客人,我也不知道都是什么亲戚,那种场面就比较尴尬,家里长辈就会数落我,说我不知道叫人。有时候在村里为了避免叫人的尴尬,会宁愿多走点路绕开有人的地方回家。直到现在我也不是特别擅长亲热的叫人。
家长从小就是应该培养孩子的这种亲社会的能力,不至于以后出现社交恐惧症。关于孩子礼貌待人,这点家长更是应该给孩子树立规矩。从刚会说话就要养成讲礼貌的好习惯,我发现我教的有些学生就不爱说谢谢,这段时间上网课,因为作业或者班级事务去联系孩子,有的孩子无论你怎么发消息都是不回,更过分的是我还出现了被拉黑的行为。我们可以说她是个孩子去原谅她,那么长大了到了社会上就会突然变得有礼貌了吗?很明显不会。有礼貌是刻在骨子里的一种教养。如果在公司上班,对上司、领导的话不回应,还拉黑,我想这个人一定会被炒鱿鱼。
4.孩子的是非观念是在唠叨中形成的。
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就像是一张白纸,是非观念的形成是后期形成的。一个最可怕的就是没有是非观念。以前我总会觉得家长好烦,絮絮叨叨的,一句话说了一遍又一遍,但我现在明白正是在这种絮叨中,在孩子的心灵上刻印了正确的观念。
当然除了絮叨之外,更重要是家长给孩子树立榜样,家长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自己首先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身教大于言传”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都是强调榜样的作用。
5.培养孩子的耐挫心理。
现在的孩子动不动就想不开,这都是从小娇惯,家长从来不舍得吵孩子,一直顺着孩子心理造成的悲剧。没有一个人喜欢被批评,但批评的声音却有助于纠正我们的错误。
在带班的过程中,我也经常批评我的学生。这里有一段话值得学习,我可以说给学生听:“很多人是不愿意被被人批评。批评别人是一种得罪人的事。可是,如果你做错了没人说你,你就不知道自己错了,也就不会引起重视和改变。这时,谁批评你好呢?那就是跟你最亲的人。他敢说你是因为他爱你,不怕得罪你,真心希望你更好。你是我的学生,你做错了,我现在批评你,以后你走入社会就不会再犯这类错。总之,只有亲人,爱你的人才敢说你。“
我比较赞同书中的育儿观念,书比较通俗易懂,所以读得有些快,也许某一天会回过头再看这本。读书,求的不是速度,更应该是质量。同时,把所学运用到生活中,所有的知识都是相通的。明天《正面管教》这本书就到了,加入了一个共读群,希望这个寒假能够细细品味这本书。
心理抚养读后感 篇9
这本书是在我读了李玫瑾老师《幽微的人性》后就加入了书单的,只因与她的三观太过契合。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看过几乎所有采访她的节目,她的所有讲座、视频、博客我都有听有看,她对于养育孩子的观点、理念,我都认可,并且在自己养育孩子的过程中落地生根、发芽长大。
所以,对于她的感激,是发自内心的。
这本《心理抚养》,依然是通过丰富的案例来说明一个主旨观点:在孩子小时候给他足够多的真正的爱,比赚多少钱、买多少他喜欢的东西重要得多。一个家庭,不管贫富,都要把陪伴孩子而不是用金钱表达爱,更能让他受益终生。
以下这些李玫瑾老师说过的话,都对我有着至深的影响:
她说,要从自己做起,建立一个良性的家庭传承模式。于是,我所经历过的原生家庭带来的负面的东西,我会有意识地把它们变成温暖的模样给孩子,比如欢迎孩子的'小伙伴常来家里玩、过夜,每年过生日都请他自己决定请谁参加,名额不限;比如尽量不吵架、营造一个和谐温暖的家庭氛围;比如遇事先自我反思,而不是相互埋怨,自己做错了就坦诚道歉;比如以自己的足够自律来身体力行地告诉孩子应该怎么做;比如在成长路上只把自己作为参照物,不以任何其他人为参照物;比如多多徒步,在丰富的社会交往中提升孩子与世界的联结……
她说,你的心胸有多宽阔,你的人生就有多宽阔,反之亦然。于是,我试着调整自己的心态,从原先封闭的、孤傲的、防备的、战斗的状态,慢慢转变为开放的、平和的、善意的、和谐的状态。这一转变是漫长的,先后历经若干年的时间,但它又是卓有成效的,它的成效并不是体现在我多赚了多少钱、升职有多快,而是体现在我与外界关系的一点一滴上,更加和谐美好了,更加圆融真实了,也让我更加真切地认识到:利他,最终还是会利己。
她说,让孩子在幼年时走出家门,多接触人与社会,是一种有益的心理培养,千万不能以为学习成绩好就万事大吉。于是,从娃六岁开始就带他徒步,迄今为止累计徒步80+次,收获颇丰。关于徒步的好处,我想另外行文记录,在此特别想说的是,不管孩子学习成绩好坏,都要看见孩子,都要坚信他有自己的独特之处。
……
这本书出版于20xx年6月,我在16个月后才读完了它,的确算不上早,但作者的教育理念,甚至是三观,早已在我多年关注她的过程中深深印在了我的脑海里,体现在了我养育孩子的一点一滴中。或许书的语言略有重复,文采并不斐然,但其平实又真实的叙事方式,还是让我再一次领略了她的拳拳之心、殷殷之情。
心理抚养读后感 篇10
心理学专家李玫瑾在《心理抚养》一书中向父母传递了这样一种理念:养育孩子,心理抚养比物质抚养更重要。
李玫瑾教授先强调了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中的重要性,然后写了家庭养育者用心用情去对孩子做养心和品行的教育,最后还提到如何通过挫折教育等磨练心性。
01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孩子的很多问题都可从父母身上找到影子。
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最大,不仅具有给予生命的决定权,还有物质提供的决定权,照顾程度的决定权,甚至是性格发展的决定权。
孩子从身体到心灵,都是父母造就的。所以父母的抚养方式,尤其是早年的抚养方式很重要。
父母给孩子什么,孩子就会给别人什么,父母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就以什么样的方式对待孩子。
试想一个从没体会到爱的孩子怎么会把爱给别人?一个从没感受过快乐的孩子怎么会拥有阳光开朗的心态?一个从没被尊重过的孩子怎么会懂得尊重他人?
所以孩子的一切问题都是拜家长所赐。
抓家庭教育,关键是抓家长,而不是抓孩子。看到孩子的问题时,家长要先想想自己有什么责任,以往哪些地方做的不好,想明白了就赶快调整,家长一调整,孩子很快也就跟着好了。
02要想一个人有健全的人性,一定要在他幼小的时候给予优质的情感抚养,小心呵护其社会情感的发展。
优质的情感养育来自妈妈的陪伴抚养,母爱不可戒,也无可替代。
一个人的情感发展取决于他生命的第一年,是否在抚养中拥有出于真正的爱而给予的足够耐心、细心、宽容,甚至小小的纵容。对于一岁之内的初生儿,爸妈大可放开地去爱他,给他足够的情感营养,用你的身体、你的拥抱、你的抚慰、你的笑容、你的声音去表达爱。
当然只有单一的爱也是不行的,当孩子出现不当的行为是要马上制止的,因为你的反应就是为他建立处事规则。
3岁以后父母就要注意给孩子立规矩。6岁前的教育很关键,如何养成好的习惯,如何与人相处,如何面对是非对错,这些都需要父母在日常生活的点滴中教给孩子。
越是内心平和的人越有内在力量,越有后劲。因为人在平和状态下,理性才会达到最佳状态。
父母理性平和,孩子看到才会学到,父母急躁火暴,孩子自然是有样学样。
最好的教育是“不教而善”,也就是身教重于言教。当然“不教而善”要符合两个条件,一是父母长期陪在孩子身边,二是父母本身的言行善良、正派,即父母都是很好的人,工作认真,顾及家庭,自律性强,好学上进,孩子耳濡目染,自然差不了。
03家长不仅要关注孩子的学习和分数,更要重视孩子的性格培养,一定要让孩子养成勤快、皮实、吃苦耐劳、经得住说、不轻易记恨的性格。
现在还多家长一说就是学习成绩,考了多少分,第几名。要么就是吃得好不好,住得舒适不舒适,而很少关心孩子心理上的成长。
一个健康的孩子一定身心都健康,所以在物质条件日益丰富的今天心理抚养显得尤为重要。
孩子成长中,不可不批评,也不可总是批评。同理,不能不表扬,也不能总表扬。
你难保孩子走上社会每个人都会像你一样呵护他,你就不能把孩子养成玻璃心。
这就需要在平时的教育中,既要有恩于他,又要立威于他。训练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不能娇惯或放纵,养成“错了也不能说”的心理。
对于不对的事,家长就要勇于说“不”。
这种说“不”的教育方式,不仅仅是给孩子一个明确的态度:如果你做得不对,你再闹我也不会让步,我对你的爱是有原则的,事情的结果取决于你自己的表现。所有的孩子都会从中感知你的反应。只要你够坚决,他就够明白。从此之后,他将学会克制情绪,撒野般胡闹的情况会越来越少。
有话好好说,也是社会生活中一个特别重要的规则。
要教会孩子有想法、有要求、有情绪时,要学会好好说话。为孩子建立一种与人沟通的言行方式,既可以让他疏通自己内心的情绪,也让他明白,有些事情需要有不同的考虑,听听别人的话未必不是好的选择。
通过延迟满足练就耐性。比如想要的东西不能马上到手,要通过等待甚至自己的努力才能得到,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耐性。
最后用体力之苦练就坚韧意志。要想让孩子心理坚强并有韧性,一定要从身体之苦进行磨炼。
当然现在社会没有那么多体力活来训练孩子,所以李教授给出的`方案一是长跑,二是游泳,通过这样的运动来磨练。
其实好多抑郁症的孩子都是比较宅的,从小缺乏体力之苦,不爱体育运动,一坐就是一天。
《运动改造大脑》里就提到通过运动能改善人的大脑,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缓解压力,治疗抑郁症等。
在孩子七岁前给他们多些属于自己的时间,让他们到屋外、到田野、到山上、到水里去玩,让他们感受自由的快乐和生活的快乐,让他们身体内的神经系统,也是心理活动的基础得到强化加固。当他们的体质强健后,意志力也会更加坚强,心理的弹性或韧性才有保障。
真正的爱不是单一的,多样式的爱才能养育出健康的孩子。
行动计划:
01带孩子玩就全情投入,不要人在心不在。
02多大孩子出去,通过到屋外、田野、爬山等开阔眼界,扩大心性,磨练意志。
03养育孩子有原则。
心理抚养读后感 篇11
本着取经的态度,花了几天的时间读完了李玫瑾老师的《心理抚养》,颇有感触。
全书用近几年来的一些犯罪案例来剖析青少年犯罪行为发生的原因及产生这些行为家庭背景,告诉我们在家庭教育的警示和正面的抚养应该是什么样的。
“父母和孩子互为影像,很多问题都可以从彼此身上找到影子”。 孩子不仅遗传了父母的声形像貌,而且孩子产生的一些问题在我们家长身上都能找到部分原因。 有时小孩儿在考试不理想不会主动告知。反思一下,我总是各种唠叨批评。忽略了在这段时间的的努力及闪光点,聚焦在考试分数本身。要是我们能合理方式回应,而且能够引导他总结分析,肯定他的付出,表扬其他闪光点,情况会有好转。
“大人好好学习,孩子能天天向上”。就拿小孩阅读来讲,平常我们会陪小孩买书或者从图书馆借书。他看第一本,我看第二本。然后交叉阅读,还在一起讨论书中的剧情。同样的片段,会有不同的解读。偶尔还会冒出些童言金句和独特观点,还是蛮诧异。如果家长在长期刷视频,玩游戏,又怎么苛求小朋友专心读书,不痴迷游戏呢?
书中还把人生分为几个阶段。
0-3岁,主要在于心理抚养,建议最好由爸爸妈妈亲自抚养。现在国家和部分省份多地出台了育儿假,最长可至婴幼儿满1岁。足见国家对这方面的重视。
3-6岁,性格教养,规范和约束孩子,爱有底线。
6-18岁,能力的培养。
这几个阶段又让我联想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而留在农村生活的孩子,多为隔辈教育。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缺少父母的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值得家庭、社会和国家各方面的关爱与关注。
做一个智慧的父母,除了责任外,还得保持学习成长的心态去接纳孩子,陪伴孩子成长。
心理抚养读后感 篇12
任何职业都要获得从业资格证,而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子女教育方面参差不齐,尤其是育人基础知识不够丰富和系统。老师作为学校和家庭的纽带,应该在开家长会的时候,向家长普及一些家庭教育的知识。寒假里,我认真阅读了李玫瑾老师的《心理抚养》,里面很多观点对家长具有指导意义。
孩子成长过程中,不能只有表扬和赞美,更应该让孩子知道人都有缺点和不足,要正视它们,改变或者接受它们。
孩子在学校爱打架,一定是家长爱动手。作为家长,我也需要反思,孩子将近两岁了,有时想给他立规矩,他不听话的时候就打他屁股。可是不久我就发现他会拍打着玩偶,嘴里说着“打!打!打!”孩子的模仿和学习是天性,家长的言行都会反映在孩子身上。我觉得,还是得多跟孩子讲道理, 这样他以后在校园里才能跟同学和睦相处。
很多父母外出打工挣钱,让孩子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年迈的爷爷奶奶和充满活力的孩子中间,隔着一道难以跨越的鸿沟,孩子说的他们听不懂,长此以往,孩子不爱表达了,慢慢变得沉默寡言。
教育孩子容易,教育家长很难,我们必须掌握更多相关知识,才能帮助更多家长和学生。
心理抚养读后感 篇13
历时一周,读完了这本《心理抚养》,看完后对于教育孩子还是有很多收获的,如果不整理,可能很快这本书的内容就淡忘了,所以对自我的要求是无论读后感好坏,都要写出自己最真实的感受。
1.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特别重要。
每个孩子出生大都是以家庭为单位,孩子在家庭这个环境的熏陶下长大。这个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都在对孩子有着影响,在孩子的童年时期要给予孩子丰盈的爱,让孩子有足够的安全感,这样的孩子长大之后性格大多比较爽朗、乐观。
2.孩子的早年抚养方式非常重要。
李教授追溯那些犯罪分子的早年成长经历,大多是在童年时期就没有被关爱过,要不就是对于孩子的教养方式过于溺爱、放纵或者严格,造成孩子性格的缺陷。凶手缺少人情味或者约束感,这种早期的教养方式很容易造就孩子的性格,导致后期很难改变。
3.培养孩子的亲社会行为。
人的本质就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虽然以家庭为单位,但最终要走向社会,服务于社会,所以孩子要有适应社会的能力和行为。也就是在从小就要给孩子树立规矩,让孩子知道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是违法的,一定不能做。
孩子从小就应树立规矩,比如到别人家做客,不能看到人家桌子吃的就像自己家一样随便拿,家长一定要告诉孩子到了别人家不能乱动别人的东西,还要礼貌叫人。关于叫人,这个我成长的过程中被这个深深的困扰着,村里有些长辈,我也不知道该叫哥还是叔、大爷、老爷,每次过年家里总会来很多的客人,我也不知道都是什么亲戚,那种场面就比较尴尬,家里长辈就会数落我,说我不知道叫人。有时候在村里为了避免叫人的尴尬,会宁愿多走点路绕开有人的地方回家。直到现在我也不是特别擅长亲热的叫人。
家长从小就是应该培养孩子的这种亲社会的能力,不至于以后出现社交恐惧症。关于孩子礼貌待人,这点家长更是应该给孩子树立规矩。从刚会说话就要养成讲礼貌的好习惯,我发现我教的有些学生就不爱说谢谢,这段时间上网课,因为作业或者班级事务去联系孩子,有的孩子无论你怎么发消息都是不回,更过分的是我还出现了被拉黑的行为。我们可以说她是个孩子去原谅她,那么长大了到了社会上就会突然变得有礼貌了吗?很明显不会。有礼貌是刻在骨子里的一种教养。如果在公司上班,对上司、领导的话不回应,还拉黑,我想这个人一定会被炒鱿鱼。
4.孩子的是非观念是在唠叨中形成的。
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就像是一张白纸,是非观念的形成是后期形成的。一个最可怕的就是没有是非观念。以前我总会觉得家长好烦,絮絮叨叨的,一句话说了一遍又一遍,但我现在明白正是在这种絮叨中,在孩子的心灵上刻印了正确的观念。
当然除了絮叨之外,更重要是家长给孩子树立榜样,家长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自己首先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身教大于言传”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都是强调榜样的作用。
5.培养孩子的耐挫心理。
现在的孩子动不动就想不开,这都是从小娇惯,家长从来不舍得吵孩子,一直顺着孩子心理造成的悲剧。没有一个人喜欢被批评,但批评的声音却有助于纠正我们的错误。
在带班的过程中,我也经常批评我的学生。这里有一段话值得学习,我可以说给学生听:“很多人是不愿意被被人批评。批评别人是一种得罪人的事。可是,如果你做错了没人说你,你就不知道自己错了,也就不会引起重视和改变。这时,谁批评你好呢?那就是跟你最亲的人。他敢说你是因为他爱你,不怕得罪你,真心希望你更好。你是我的学生,你做错了,我现在批评你,以后你走入社会就不会再犯这类错。总之,只有亲人,爱你的人才敢说你。“
我比较赞同书中的育儿观念,书比较通俗易懂,所以读得有些快,也许某一天会回过头再看这本。读书,求的不是速度,更应该是质量。同时,把所学运用到生活中,所有的知识都是相通的。明天《正面管教》这本书就到了,加入了一个共读群,希望这个寒假能够细细品味这本书。
心理抚养读后感 篇14
近日,又阅读了李玫瑾教授的《心理抚养》这一本书,让我受益匪浅,特别是封面的一句话,给我印象最深:“心理抚养比物质抚养更重要,性格比能力更决定命运”。
一个孩子出生后,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他,怎样抚养、教养和培养他,这本书给我们明确指出了全新的育儿理念,本书共分为7个篇章,李玫瑾教授通过三十余年的教学与研究发现,人的心理问题与早年的养育息息相关,书中重点从“心理抚养”和“心理教养”两个方面阐述,告诉我们父母的陪伴、教育决定孩子的健康成长。
李玫瑾教授说:“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孩子的很多问题也能从父母身上找到影子”,所以,父母也需要成长、学习。
一、0—3岁,婴幼期父母多给予关爱
当一个婴儿出生后,作为父母就应当与孩子建立亲密关系,通过喂养、换尿布、各种接触,让孩子感受到爱,虽然他暂时不会说话,不会表达,但他可以通过哭,通过气味来感受和依赖亲人提供物质满足和心理满足。
父母早期全心全意的爱与陪伴,是孩子生命最初的情感来源,也是孩子获得安全感的保障。
父母没把孩子带在身边,而是交给爷爷奶奶抚养,等到孩子大了,再接到身边上学时,就会发现,孩子见到父母就像见到了陌生人,会紧张、拘束、害怕,心理距离会持续很久。
所以,不管多么艰难,孩子一定要自己抚养!尤其是孩子3岁以前,千万不要图省事,轻易把孩子交给包括双方父母在内的任何人。
二、3—6岁,儿童期父母加强性格培养
三岁开始,孩子能够行走,可以说出自己的要求了,会有一些不合理的`索求,这时,家长可以对他无理要求说“不”,让孩子逐渐掌握不同场合下各种行为的尺度与规矩。
父母需要对这一时期的孩子耐心地树规矩,教会孩子表达与沟通,学会讲理,学会礼貌待人,学会分享与包容。
这个阶段非常重要,因为性格教养缺失,他在今后的生活中,可能会出现各种问题。
让孩子在六岁前开始经历体力之苦,他会一生受益。要重视孩子的性格培养,一定要让孩子养成勤快、皮实、吃苦耐劳、不轻易记恨的性格。
三、6—18岁,青少年期父母加强能力培养
随着独立意识与自我意识的不断增长,孩子对父母有依恋之情,有些孩子会出现叛逆,父母一定要耐心和坚忍,记住“和善而坚定”的原则。
这个时期,需要培养能力。能力与个人的两个因素有关:一是先天禀赋,二是后天努力。
所以,父母要与学校老师多沟通,多关注孩子在校的表现以及给孩子创造学习氛围,投入教育资本,不断提高孩子的能力。
四、18岁以后,成年人的自我修养
人一旦成年,许多事情就需要由自来独立判断或决定,孩子18岁以后,父母要学会放手,不能再替子女选择和决策,否则,子女就会是“巨婴”、“啃老族”。
所以,该放手时就放手,人只有在不断成长中,才能长大。
书中很多案例给我们敲响了警钟,父母的缺位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大的问题,养育孩子这件事,并不是有钱就能解决好的,人在成长过程中,亲情陪伴比金钱重要得多,只有家庭和谐了,孩子才能健康成长了,社会才能更稳定。
一个优秀的孩子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而是父母长期的用心经营,并不断完善和改变自己来教育和引导逐步实现的。
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家庭养育的重要性,作为家长,要关注孩子的身、心、灵,多与孩子沟通,培养孩子坚强的性格,珍惜与孩子的相处过程,不断自我完善,终身成长,只有大人好好学习,孩子才能天天向上。
心理抚养读后感 篇15
这是我读的李玫瑾老师的第二本书,第一本是《幽微的人性》。《幽微的人性》主要讲李老师作为犯罪心理学家对人性的理解和剖析,让读者能更加立体地看到人性的复杂性。其中有提到一些子女教育的问题,因为人的品行和性格主要都是在童年时期受父母和环境影响形成的,犯罪行为的原因也往往可以追溯到犯罪分子童年的经历,但李老师在那本书中没有重点讲子女教育。所以当我看到她出了这本专门讲子女教育的《心理抚养》,便毫不犹豫买下来。
读完之后收获很大,我觉得它是每一位父母都应该读的指导书目之一。其实我不喜欢读关于教育孩子的书,因为我认为孩子不是机器,每个孩子都不一样,父母不可能也不应该像读说明书一样按照书上的内容去“教育”孩子。但李老师的书特别之处在于,她在书中并没有过多教我们具体如何教育子女,而是通过很多真实的例子让我们从一个更加宏观和长远的视角去了解孩子的成长过程。李老师的方法论讲得很少,主要在构建理念,不断地从各个角度让我们认识到做父母意味着什么,孩子的成长需要什么。
摘取李老师书中讲的一段话:
“我想告诉所有恋爱中或初入婚姻的年轻女性:无论你的生活多难,你要想好,你有没有时间和耐心去陪伴一个弱小的生命?若没有,我建议你要慎重!不要轻易地怀孕!如果孩子在早年对谁都没有形成依恋,那么发生心理异常的可能性就会增加。这种孩子容易出现冷漠、无情、残酷等表现。他们的智力发展可能完全正常,但社会性发展容易出现问题,比如在与他人交往等性格方面出现异常。犯罪心理学研究发现,许多杀人恶魔冷酷无情的心态,往往源于他们在幼年没有对抚养人形成依恋,或者在10岁前后失去了依恋对象。由此可见,母亲的亲自抚养是多么重要。”
李老师的这段告诫不仅适用于所有的年轻女性,也适用于所有现在在国家政策的鼓励考虑是否生二胎三胎的女性。我个人认为,那些在催婚、催娃、催二胎的压力之下仍然坚持自己的立场不动摇的女性朋友们非常值得大家尊重和佩服,因为她们懂得李老师上面讲的那个道理,她们知道,如果自己没有办法给孩子最好的陪伴,那么就不要生孩子,这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社会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