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老地方 > 短文 > 日记大全 > 正文

六年级年味日记

2024/05/08日记大全

老地方整理的六年级年味日记(精选4篇),经小编精挑细选,希望大家喜欢。

六年级年味日记 篇1

一跨进黄龙古镇的大门,你就会闻到整个空气中所透着古文化之味;会听到小贩的吆喝,人们的喧闹;会看到一张张笑脸,小贩们忙碌的身影;会想到过去这里文化的传说。这里就是黄龙古镇。

走进黄龙溪,你便会看到原有先氏的居地,如今成了特色的饰品店,特产店,但那古褐色的古民居更是勾勒出川西的神韵之气息。走在川西文化街上,脚下踩着一块块青石方砖,别有一番情趣了。街道旁,静静地流淌着一条小溪,缓缓的诉说着黄龙古镇的传说。相传,黄龙与青龙为了争夺这片土地而产生激烈斗争,最后黄龙生胜了青龙,“黄龙溪古镇”便由此而得名。

漫步其间,不知不觉就来到了一条幽深的老街,这条街别有一种独特的风味,因为这里有六棵参天古木,年龄均在前年以上,他们端庄地矗立在茶馆旁,古庙内。粗壮的树根牢牢的抓着土地,不管怎样,他们都纹丝不动,看着它们,心也十分稳重,树枝如巨大的龙爪,遒劲而伸展,缀满了繁密的树叶,层层叠叠,仿佛在强的阳光也穿不透,它们虽然不算高,但它们有力量,强健。苍翠挺拔,不畏严寒的站在雪风中,艳阳中,瓢泼大雨中,它们依然坚守岗位。

黄龙古镇,每一条巷子都描绘着不同的图案;每一条巷子都透着不同的韵味;每一条巷子都弥漫着不同的气息;每一条巷子散发着历史的墨香;每一条巷子都透着浓浓的文化神韵。回家了,心里却时常挂念着黄龙溪,它的种种传说;它的种种特色;它的种种建筑都萦绕在我脑海里,永远挥之不去。

六年级年味日记 篇2

“踩着前人的脚印,最佳结果也只能是亚军”这句李可染说的名言,在新中国真是再合适不过了。

为什么说这句话在新中国再合适不过了呢?大家都知道,我们中国有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光辉历史。可是为什么只有我们现在这样和平,这样有序呢?在我们中国在近代史以前,古人们都用的是帝王制和禅让制,这一规矩从夏朝就开始了,一直延续千年不变。直到清朝末年,我们的劳动人民开始改革,开始创新。他们不肯在循规蹈矩的按前辈的脚印走,就是这样,新中国,新规定才得以在世界上站稳脚跟。才有了我们现在的和平和繁荣。

不仅中国如此,外国也是这样。像英国的女作家:夏洛蒂、艾米莉和安恩三姐妹。生活的贫苦和世人的排挤并没有让他们失望和一蹶不振,更是让他们在文学这条陡峭、狭窄的路上斗志昂扬。别人说文学这条路不是妇女的事业,她们庄严地向传统的观念和陈腐的偏见宣战:“世界上没有什么不是妇女的事业!”他们成功了!是因为他们不肯踩着前人的脚印,不肯一味地循规蹈矩。

还有文字的演变也是一种创新与改革。如果没有那些研究文字的人,我们恐怕现在还在使用甲骨文吧。在数学上,一些数学家也是在锲而不舍的改进数字创新数字。还有哥白尼、伽利略等科学家,也是不肯循规蹈矩。他们开拓,他们发展,他们创新,他们改革,虽然他们牺牲了,但是他们却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在生活中还有一些东西也是改革过来的。如果没有汽车,我们现在可能还在使用马车。如果没有纸币的出现,我们现在可能还出门还要随身带着沉重的金子、银子。我们身边都日新月异,时代也在不断的变化,还有什么理由循规蹈距呢?

猜你喜欢1:寒假里最有年味的一件事日记

寒假中的许多时间我都草草地虚度过去,唯有过年那几天我是真真切切度过去。

愈利年关,过年味愈浓。

排在年味之首就是那一阵阵浓郁的鞭炮味。从地上忽然飞向天空就是那一个个花炮,垂直地飞向天空,以一种傲慢的姿态在天空中绽放,闪现出一个一个的“小星星”,转眼间又消失在黛蓝色的天空中。它完美地飞跃,完美地落下,完美地展示给我们看,又一颗接替它,在天空中绽开出一朵巨大、闪烁、晶亮的花朵,仿佛花朵上镶满了水钻,又消失了。吸吸空气,里面有氧气夹杂着那股硝烟味,虽不好闻,但是闻着闻着也习惯了,这股硝烟味还真是随处可闻呢。

年味之二当然要酒香味了,我们这城市虽不酿酒,但是非常钟爱喝酒。在过年这么重大的日子里,喝酒当然是必不可少的。家家户户会在过年的前夕准备上好的陈年老酒。在过年时,许多爱藏酒的人都会纷纷打开自己珍藏多年的好酒,也许只有在这种日子了,他们才会收敛自己对酒的吝啬。在过年,不管是会不会喝酒的人,都得沾沾酒气,这不,喝着喝着倒也能品出些这酒的好了。

饺子味在年味中也是不可缺少的。北方人特别爱在过年时吃饺子。那肥中带瘦的馅,加上些料酒,那味儿真是让人口水流下三千尺。再在馅中加入葱、姜、蒜,那滋味无法用语言来形容。蒸煮完后,香味那真是扑鼻而来。一碗醋,一大碗饺子,可能还填不饱肚子哩。吮吮饺子上的醋,一咬开饺子,又会有一股汁混着醋一起流入口腔中。

仔细想想,其实年味很多。都饱含着新年的温馨美好。想象一大家子人围坐在一张大圆桌边吃饭,虽有些挤,但是谁都互相夹菜,这种温馨只有在过年才能得到。

猜你喜欢2:年味初二日记

伴随着满屋子的喧哗落定,终于是送走了一大家子的亲戚好友,也终于放下了嘴角扬了一天的僵硬的微笑。坐在一旁爷爷惯用的摇椅上,等院墙揽一束夕阳的霞光,撒在我的身上,嗯,冬日的太阳,暖洋洋的。

我眼波流转,目光落在门前。门边的对联精神抖擞,怕有一日怠慢了半垂落在地上,惹的不吉利;窗上的纸花怕弄花了玻璃,只留下浅浅的痕迹;墙上挂着的一对大红灯笼兢兢业业风来也不摆。院外,只有落叶随风而动。

又一阵脚步声传来,有轻轻的打闹声,我知道,爸妈送客回来了。我自觉地站起身,半挽长袖至手肘,到客厅开始收拾东西,看着满屋子的狼藉,思绪却飘向了他处。

那时候日正高悬,屋子里的电视机一亮一暗的自顾自地唱着独角戏,而满座的宾客,却被各自手中那方小小的发光的屏幕锁住了目光,只有几位上了年岁的老人用饱经风霜的沙哑嗓音轻轻交流,作着基本的寒暄。我心里拔凉,不断发展的信息时代,是否正不断冲断冲散亲情?传统节日把人们锁在一块,就换来这样的“团聚”?

年味,年味。年仍在,而味已逝?

年夜饭上亲人终是放下了有无限魔力的手机,几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也适时地引起话题,大家终于开始畅谈过去一年的趣事、收获,一个个都敞开心胸、开怀大笑,在欢笑声中解开了所有的不自在。一酒一肉中,满是幸福的年味。街上应景地响起了“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家家户户里传来嬉笑声,四处洋溢着年的幸福。

手机突然响起,格外突兀。我尴尬的笑笑。拿起手机,打开看到小小的方块里闪烁着姑姑头像的一隅。心情豁然开朗,任脸上的笑肆意晕开。接通了视频,看到姑姑温柔慈爱的笑脸,听到她那一声轻轻地“新年快乐”我心里忽然明了: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不过为了让分隔的亲人再话家常;把热泪盈眶的面孔,印在对方的手心,通过这方小小的屏幕。

忆一种别致的年味,曾欢聚一堂,拉长长的家常。把旧年划上充满欢笑的句号。现在,纵使分隔两地,时代在冲散旧俗的原味,却以一种崭新的方式,使亲人间放下担忧,以全新的状态迎接新年,那样温馨,那样幸运。

年味,年味。年仍在,味尚未逝。

我将思绪拉回,转眸投向窗外。嗯,幸好,新一年的太阳依旧如昨,那样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