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传》读后感
老地方整理的《孔子传》读后感(精选12篇),经小编精挑细选,希望大家喜欢。
《孔子传》读后感 篇1
《孔子传》中的"解放自己"说的是:"随着学生的成长",典籍的整理,国事的发展,此时的孔子,正如他自己所说:"从心所欲不逾矩"。
"从心所欲"就是自由,经过岁月的磨砺,自我的砥砺,此时的孔子已经达到了自由和道德真正融为一体的境界了。能够一起学习的人,未必能够一起达到"道"的境界;能够一起达到"道"的境界的人,未必能够一起立身于"道"中;能够一起立身于"道"中的人,未必能够与他一起灵活运用"道"。
在这里,孔子说了四种层次的人:一起学习的人;一起领悟道的人;一起立身于道的人;能灵活运用道的人。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什么呢?是自由的境界,又是道德的境界;是自由与道德为一体的境界;而灵活运用道的过程,也正是自由与道德融合的过程。让我明白了真正的道德人格一定是自由的人格;真正的道德人生一定是自由的人生;真正的道德社会一定是自由的社会。
《孔子传》读后感 篇2
自古以来,有多少人像孔子一样心怀大志,并尽一切努力完成它呢?久仰孔子大名的我,怀着神往的心情,读完了《孔子》这本书。
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在公元前479年去世。他生于鲁国昌平乡,逝后葬于曲阜北郊的泗水边,即今日孔林。孔子生前,以“仁”为中心,不仅要在社会上取得自立,事业上有所发展,还帮助别人做到这些。
我最感兴趣的是“孔子的教育特色”这一章。孔子怀抱着改革天下的宏愿,除致力政治外,尤其注意百年树人的大计。我敬佩孔子的有教无类。孔子弟子三千,品类复杂,有贵族、巨贾、贫民、大盗等,富贵贫疾,孔子皆一炉而治之,并没有藐视穷人,这在封建社会是一个了不起的创举,所以我十分敬佩孔子的有教无类。
读到这儿我想起我们的班主任——李老师。虽然李老师并没有孔子这样的创举,但她认真备课、认真上课,一丝不苟的精神也让我十分感动、敬佩。记得有一次,李老师正专心地上课,无意中,把书本斜了一下,就是这一下,我认识到了老师的认真:崭新的书本上布满了密密麻麻的鲜红的字,我惊讶了,平时我们做的笔记只有一点点,但老师却写了整版的.笔记,几十分钟的课,老师可能就要备几个小时,我仿佛看见李老师在课桌前专心致志地查资料、备课,我被感动了,更认真地听课,我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回报老师课前课后所做的努力。
读了《孔子》,我了解了孔子一生的作为,并更加尊重孔子。我要努力学习,长大做个有用的人。
《孔子传》读后感 篇3
我看一本历史类的书《孔子的故事》。这本书介绍孔子生平的书。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一位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和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史人。《孔子的故事》中有许多故事其中一个关于孔子有趣的故事:一次,孔子带着弟子来到宝地观赏,看见路上一群孩子在玩耍。孔子便乘马车慢慢行驶过去,别的小孩全都躲开了,唯独一个小孩一动不动,孔子说:"小孩请让一下可以吗?小孩不但不让还岔开双眼,咋不行?这里有城池,你的车吗?怎么过得去啊?孔夫子说:“咦,这明明有路,哪有城池?我脚下边就是城池孔子一看,小孩两条腿岔开像门一样两条腿中间放这几个块石子,搭了一道城墙。于是孔子像这孩子说:“这个城墙有什么用啊,小孩说:"当然是挡你车马的,还要防军队。孔子就说:“你这那么小的城墙,我车过去又怎样呢?小孩说不对,这种还是一道城墙,既然是城墙,你的车马怎么过得去呢?孔子就请教小孩说:"我那该怎么办呢?孩子就说:“你觉得是躲车马吗?还是绕城而走呢?孔子一想只能让车马从他旁边过去。
读了《孔子的故事》,这本书我懂了,孔子之所以博学多才是因为他谦虚好学的美德之所以为人类的文明做出贡献,是因为他勤学苦读。他也刻苦学习精神,真值得我们们学!
《孔子传》读后感 篇4
寒假生活已经结束,谈起充实,可算是读了本好书,那就是鲍鹏山老师的著作《孔子传》。刚拿到这本书时,我在家搁置了好几天,都不曾翻开,因为在我的印象里,介绍孔子的书无外乎“之乎者也”的文言文堆砌,看起来艰涩难懂。另外,圣人的思想高高在上,非我等平凡小辈所能理解的,所以我有些抵触情绪。终于有一天,我闲来无事,翻开了《孔子传》,它竟深深地吸引了我,再难合上。
书的扉页是孔子讲学的一幅图画,更吸引我的是另一页附的一首诗《仲尼》,它顿时把我领进了充满诗情画意的知识的殿堂。感谢作者鲍鹏山老师,把我们中国人共同的文化祖先孔子的思想这么深入简出地介绍给我们,正如作者所说“这是一本给普通读者看的”。在文中既有孔子思想精髓的原文,也有通俗的文言文翻译,还有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故事。在作者的笔下,孔子不再是只能顶礼膜拜的大人物,而是洋溢着人间气息,有着与普通人一样的七情六欲、喜怒哀乐。他的广博学识和伟大成就,后人固然难以企及,却有一种强烈的亲切感,可以产生“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愿望。
孔子是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和儒家学说的创始人。虽然他有治国之才,但他一生在政治上并不得志,不为国君所重用,最终周游列国,兴办私学,设教授徒,培养出许多有用之才。通过读《孔子传》,我对孔子有了更深的了解。《孔子传》以完整的传记形式讲述了孔子从青壮年时期到七十多岁去世的事,包含遵循母训、立志学礼、兴办私学、周游列国,到政途失意、潜心授徒、著作春秋等故事。
在治学方面,孔子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知之为不知,不知为不知,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博学而笃志,切问近而思”。不正是一种谦虚、严谨、实事求是,锲而不舍的治学态度吗?治学的方法他讲究“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可见学习的重要性,治学是仁信的基础。
孔子坚信“德,人之本也,本立而道生。”他坚持道义,为理想而奋斗终生。仁义礼智信,如果国人都按这一标准去做,社会会更加和谐,国家会成为文明、昌盛、礼仪之邦。当时的鲁国政局混乱,孔子对此很感失望,这才带着弟子开始周游列国,生活十分艰辛。我们甚至可以体会到孔子与其弟子们的艰难处境,特别是当他们到达陈蔡交界处时,已无丁点粮食,随从的弟子疲惫不堪,饿得站不起来。但即使是在没有粮食可吃,而且有人病倒、有人离开的情况下,孔子仍不间断地弹琴歌唱来鼓励弟子们。在弟子们的疑问声中,孔子说到:“没有经历忧患与挫折,就不会思考得久远;身体没有受到节制,就不会智慧深广。
怎么能说我们现在所遇到的困境不正好是我们的幸运呢?”在困境中,孔子让我们感受到了他乐观坚强,贫贱不移,威武不屈的精神。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我们都要保持乐观积极的态度面对每一天,坚定不移的朝着自己的梦想努力。之后尽管遭误解冷落而被迫周游列国,历经磨难十四年,但最后鲁国迎请他回国时,他还是非常乐意地带弟子们回国传授正道。孔子回鲁后,鲁哀公和季康子都对他尊崇有加,季康子尊他为国老,朝廷给他以优厚的待遇。但孔子却依旧“不知老之将至”,要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实践。孔子——我们中国人几千年的精神家园!
也许很少有哪一本书像《孔子传》这样深深地震撼我的心。孔子的形象,谦和敦厚而又聪敏睿智,如大地能承载一切,如天一般刚健进取,如水一般真诚明澈能照万物,我找不到更好的办法来形容,只能如《中庸》上说“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
与其说孔子是一个思想上的名师,不如说是我心里的一盏灯,现在的我,坚决坚持自己的教育梦想走下去,只要选择了,就要无悔的走下去,像孔子一样为理想而奋斗终生!
《孔子传》读后感 篇5
“人要快乐,先要培养正当有益的爱好。好学是一种爱好,好学更是一种素质,好学才能有所成就。而且,好学才能够给我们带来快乐。读书不仅仅是长知识,它还能够让我们度过一些无聊寂寞的时光。很多快乐都需要他人在场,有一种快乐却不需要,只要有书就行,那就是读书!所以好学之人,等于给自己找到一条不需要外在条件的快乐之道。”这段激励人读书、好学的文字出自鲍鹏山老师的《孔子传》一书。这段话告诉我,要想时时刻刻快乐,就要坚持天天读书,做一个好学之人。这一点我要向孔子学习,他老人家最好学。好学,给他带来了随时随地的快乐。尽管他学识渊博,仍不断完善自己,在他二十岁时,就成了“六艺”专家,成为国家最需要的人才了。孔子以他的学问,获得了人们的尊重。正如书上所说:一个人受人尊敬,一定是有原因的;一个人受人尊敬,一定是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的;一个人受人尊敬,一定有让别人尊敬的理由。孔子本来一无所有,到二十岁时,就得到国君的认可,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通过自己努力达到的学问的水准。孔子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大圣人,都这么好学,我有什么理由不去读书,不去学习呢?
孔子的好学还体现在他的“实事求是”,这也是值得我学习的地方。他老人家尽管已经很优秀了,但仍然做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并没有觉得不知道是一件很丢人的事情。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遇到问题时,应该向孔子学习,不要不懂装懂,要及时地向有经验的老师提出自己不清楚的地方,给自己解惑。不要为了所谓的面子,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耽误所有。
孔子不愧是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他指出的许多做人的道理,也正是我所要学习的地方,有很高的借鉴价值。印象最深的就是“损之又损之道”。他告诉我们,人生要学会做减法。我们总是想着往我们的人生中填充什么,务求填满,做加法;实际上人生更重要的是做减法。一个完满的人生,幸福的人生,不是看你有了什么,更多的是看你没有了什么?一个人有了钱就幸福吗?有了权就幸福吗?这些东西有了未必就幸福。如果除去我们内心的“浮躁、焦虑、贪欲、嗔怪,蝇头小利”,我们的内心达到一种平静,那就是真幸福。因此,接下来的日子,我要让自己的心静下来,不再那么冲动、浮躁。要想改变这一点,唯有读书。读书,使人归于宁静和淡泊,体现出生命的价值,所以我要坚持读书。
这个假期我过得很快乐,也很充实,那是因为读了《孔子传》这本书。如果不是读它,我怎能从这本书当中重新认识了孔子,了解了孔子,并读懂了孔子。如果不是读书,我怎能知道是孔子给我们传下来的“因材施教,循循善诱”。他对学生能耐心诱导,促使学生自觉主动地进行学习,确实收到了极佳的教学效果。作为老师,我觉得我们应该善于引导我们的学生发现他们的兴趣,并积极培养,才能树立学习的自觉性,从而产生学习的热情,以至学而不厌。如果不是读这本书,我怎么能知道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孜孜以求,不耻下问。 读书给我带来知识的同时也带来无限的快乐,我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享受着这份快乐。虽然读书的习惯还没有养成,但我觉得只要肯坚持下去,最终一定会爱上阅读的,让自己真正快乐起来!
《孔子传》读后感 篇6
每读一次《名师启迪与骨干教师成长》这本书,都会有或多或少的收获,这次也不例外。读了这本书的方法篇“高效课堂是教师一生的追求”这部分内容之后,让我最有感触的就是“怎样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里面的学习金字塔式的七种学习方式:第一种,“听讲”的学习方式,学习效果是最低的,两周以后学习的内容只能留下5%;第二种,通过“阅读”的方式学到的内容,可以保留10%;第三种,用“声音、图片”的方式学习,可以记住20%;第四种,采用“示范”的方式学习,可以记住30%;第五种,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学习,可以记住50%的内容;第六种,通过“做中学”或“实际演练”的方式学习,可以达到75%;第七种,是“教别人”或者“马上应用”,可以记住90%的学习内容。在这几种学习方式中,我觉得最有必要的就是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学习方式得到的知识。虽然在这七种学习方式当中,“小组讨论”的学习效果并不是最佳的,但是比后两种操作起来更容易一些,因为只有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当中,曾经经历过知识形成的过程,那么脑海中的记忆就会定格很多年。所以,要想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有必要把小组合作学习开展下去。那么如何让小组合作学习也真实有效呢?下面就说说我的'一些想法。
从事教学这么多年,对于小组合作学习是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商埠街小学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已经很多年了,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也时常用到,陌生的是我们一直在做“小组合作”这件事情,至于效果如何我只能说不是很理想。提起小组合作学习,我不得不说,我们大多数老师在让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时过于流于形式,根本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并且课堂教学中的大部分时间也由此浪费掉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很糟糕。所以,如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成了我们当下要认真研讨的问题。
每一次上公开课之前,我都会思考同一个问题,怎样才能让小组合作学习真正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为了能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我不断从网上查这方面的资料,久而久之,对小组合作学习也有了一定的理解。虽然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用到小组合作学习的次数不多,但我觉得效果还是有的。下面我就结合自己在教学中成功的例子来谈谈小组合作学习。
记得2012年我上的一节公开课《年月日》中就合理地用到了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中我设计了一个很有思考性的问题,之前我也没有想到会达到什么样的效果,问题是“为什么2007年全年有365天,而2008年全年有366天呢?”问题一抛出去,立刻引起了学生的共鸣,先是独立计算并思考,接着就是很自然的小组合作学习。他们在小组内激烈地讨论,每个同学都参与进去了。所以不用我讲,他们就发现2008年比2007年多出的一天正好多在二月。由此得出闰年就是366天,而平年是365天也是因为二月的缘故。这个问题的设计为后面的平年、闰年的知识奠定了基础。让学生很容易看出闰年为什么比平年多一天,多就多在闰年的二月比平年的二月多一天。另外,小组合作学习还让我省去了教学“计算全年的天数”这个环节。这样即起到了衔接的作用,又节省了时间。所以,小组合作学习中问题的提出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说是课堂教学中的关键。
但是小组合作学习并不是每一个教学内容都适合用,也不是一节课自始至终都使用,更不是只在课堂中使用。课前的预习,课后的练习,课外实践更离不开小组合作。因此,我们要根据教学目标内容以及训练要求,把握合适的时机进行合作性学习。真正体现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小主人!
《孔子传》读后感 篇7
寒假生活已经结束,谈起充实,可算是读了本好书,开始在网络中收看热播的《孔子》电影,后有在书架上找到这本《孔子传》。以前,我只以为孔子是个不折不扣的书呆子,只会读读古人的诗、读些论语。现在,我通过这部电影和书籍了解了他不仅是个书呆子,还是一个品德高尚的教育家和一个会用兵打仗的人,这让我重新认识了他。在战场上,他,是一名军师;在宫殿里,他,又是一名教育家;在家中,他,是一名合格的父亲。在战场上,孔子只用了一千多名士兵吓退了对方五万多兵马。
孔子讲究孝道,孝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今天的人们却在褪色,对其讲孝是非常必要的,让他们明白孝是为人之本。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事父母能竭其力;”等。即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教诲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这里讲了什么是孝,同“事父母能竭其力”有些不同。虽然事父母能竭其力,但在社会上做事,或是贪污或是抢劫,触犯法律,使父母担心、忧心,这也不能算是孝。父母都希望子女比自己强,具有良好的品德,这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出发点。所以为父母提供丰厚的物质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够按照父母的意愿、教诲行事做人,对得起父母才是真正的孝。
治学方面,孔子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知之为不知,不知为不知,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博学而笃志,切问近而思”。不正是一种谦虚、严谨、实事求是,锲而不舍的治学态度吗?治学的方法他讲究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他觉得学而实习之不亦说乎。”同时孔子认为“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可见学习的重要性,治学是仁信的基础。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是《孔子传》中给我感触最深的两则。前一则是说几个人走在一起,那么其中必定有可以当老师的人;后一则告诉我们敏捷而努力地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这两句话虽然出自两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意义至大。“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包含着一个广泛的道理:能者为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触的人甚多,而每个人都有一定的优点,值得我们去学习,亦可成为我们良师益友。就说我们同事吧。在这个近80人的集体里,就有篮球上的猛将、绘画巧匠、书法好手、象棋大师。有的是上晓天文,有的是下通地理;有的是满脑子的数字;有的能歌善舞……多向我们身边的这些平凡的人学习,就像置身于万绿丛中的小苗吸收着丰富的养分。高山,是那样地雄伟,绵延;大海是那样地壮丽无边,山之所以高,是因为它从不排斥每一块小石;海之所以阔,是因为它积极地聚集好一点一滴不起眼的水。若想具有高山的情怀和大海的渊博,就必须善于从平凡的人身上汲取他们点滴之长——“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一个几岁的小朋友当然不如四十开外的教育家;平民百姓同样没有史学家的见识广博……但是正是这样的“不耻下问”而造就了许多伟人。
孔子的“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居敬兴简,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我想对各行各业的人们都有所启发。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意思是指孔子说:“弟子在家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则谦恭有礼,对人如兄弟一般,谨慎而诚实可信,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知识,。”即在家要孝敬父母,在外在团结友爱,有爱心,以贤德的人为榜样,不断激励自己,努力实践,完善自己的道德修养,这些做人的立身原则做好了以后,再学习文献知识,以开阔视野,丰富思想。“德,人之本也,本立而道生。”
仁义礼智信,国人都按这一标准去做,社会会更加和谐,我们的国家会成为文明、昌盛、礼仪之邦。为政方面,孔子讲得最多。可我是幼儿教师,对这一方面也不太感兴趣,就草草地看了一点。自然,虎头而蛇尾也是很正常的。虽然这本经书我没读完,但已从中受益良多。所以有时间和精力的话,我一定会仔细的重读几遍,细品其中。
《孔子传》读后感 篇8
也许很少有哪一部电视剧像《孔子传》这样深深地震撼了我的心。孔子的形象,谦和敦厚而又聪敏睿智,如大地能承载一切,如天一般刚健进取,如水一般真诚明澈能照万物,我找不到更好的办法来形容,只能如《中庸》上说“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
大爱与小爱
孔子有一个伟大的母亲,她为了把孔子培养成一个人才,忍辱负重带少年孔子到曲阜求学,最终劳累而死。孔子自幼聪明好学,人生却因为对母亲的爱而显得更加厚重和深沉。为了帮母亲分忧,孔子去作吹鼓手,靠为有丧事的人家吹奏哀乐挣一些干肉。看到这些,孔子的母亲却很担心,她怕孔子因此分心,动摇的学习的志向,耽误了学业,无法成为一个君子。她带孔子向当时鲁国非常有学问的左太史求学,左太史要孔子发誓立志于学,为了学习可以放下其他一切,包括挣干肉。孔子却放不下自己的母亲。“丘儿,拜师”母亲的声音充满关切而坚定,仅此一句话,孔子凭着对母亲无限的爱与信任,依左太史的要求发誓了。
君子,代表有德行、有学问又代表高贵,还代表丰满的人生,那时学问与生命还没有割裂。因此立志于学也就是立志修养自己的德行和学问并以之为天下苍生带来幸福。爱母亲还是爱天下,这是摆在少年孔子面前的艰难的抉择。如果没有母亲的爱与远见,孔子的一生能成为一个孝子,却无法成为一代圣贤、流传两千年多年的文明的塑造者。母亲的爱是成全。孔子的爱则是顺应了母亲的心,割舍了亲情的小爱,存养了对天地苍生的大爱和修齐治平的远大理想。
立志于学
孔子幼年时就喜欢摆弄礼器,似乎显示出不凡的预兆,然而他真正明白学问的意义却是从了解对残酷现实的认识,对天下苍生的悲悯开始的。鲁国大夫专权,三桓把持朝政,已有四代。到孔子少年的时候,三桓逼昭公废掉中军,将兵权和赋税都交给三桓。国人议论纷纷,有人指责三桓,有人说三桓的能力强过鲁昭公,治理鲁国也很好,有人说天下大乱礼崩乐坏,要挽救这个局面恐怕只有圣人出世才行了。这种种的议论,少年的孔子全都记在心里,一颗悲悯天下苍生、向往真理和正义的心被残酷的现实所刺痛,他不知不觉也去思量拯救天下苍生的良方。他鼓起勇气,在国社找到左太史,问他“什么是圣人?”菩萨发心成佛,也是因为看到众生的悲苦而愿去寻求无上正觉,“为利众生愿成佛”即是成佛的种子。那么此时,一颗成为圣人的种子已在孔子心中发芽。
母亲的爱长养了孔子的发心,她带着孔子登门拜访左太史,左太史故意说不在家,她就带着病与孔子一起等着,良久,孔子说:“母亲,我明白你的意思了,你要我一直等到左太史回来,不,是一直等到左太史收我为弟子。”母亲这才微笑着离开。母子之间似乎不需要太多的话语。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孔子学有所成,六艺融贯于他的生命当中,他的神态始终谦恭而安详,他敞开的内心,仿佛始终在散发着一种鼓舞人的光明力量。许多人慕名而来,向他求学,求学的目的,许多人是想脱离贫贱的生活,成为一个高贵的人。想要高贵,不管是物质上衣食丰足还是文化上的知书达礼,都不是坏事,都是人上进的动力。好的教育,能引导这种愿望,为生命找到提升和成长的出路。这么多的学生,对孔子是一种很大的磨练。在这些磨练和考验中,孔子时时反观自己的内心,体悟人生的道理,学问和德行都在师徒切磋中提高。
有一次在大家在学习《关雎》这首诗,子路因打猎而迟到,加上他对《关雎》这首诗的理解对身为大夫而来求学的何忌观过,何忌当众说子路是贱民,不会理解这首诗的意蕴。子路闻后大怒,要找何忌拼命,何忌则说他一句话就可以杀死子路。孔子为了保护子路,呵斥子路出去,并请求何忌不要怪罪子路。子路就愤愤地离开学校。后来孔子向其他弟子了解情况,知道子路打猎是因为家里穷,双亲没有粮食吃,就专门带粮食送给子路的父母,并向子路道歉。孔子又教育何忌说,作为一个想要遵守礼仪的君子,应该学会宽容和克制。对人宽容,对己克制,这样才不会再行持礼仪时与别人冲突。领悟到这一点,孔子问弟子,《关雎》中的君子是不是也具备这种宽容与克制的人格。因为他内心的品格,故他的追求也不凡,那么他所追寻的窈窕淑女,也可以代表一切美好的事物,君子心中的理想,君子为了理想“辗转反侧,寤寐思服”,按照礼仪按照正道去追寻,最终“琴瑟友之、钟鼓乐之”来庆贺理想的实现。
从这之中,我们看到的,是孔子内心对真理的仰望与追寻,因为他有这样一颗纯粹而不断进取的心,故他能从一切境界中学习,能从《关雎》这首讲男女爱情的诗中看到君子之道。他的行为、他的教诲,都是这样一颗心的自然流露。这正所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人都受限于自己的生活环境,因为自己所属的不同的阶级、族群,因为生命体验的差异而形成种种的隔膜、误解,其根源都是一“我慢”二字。而好的教育能消解这种隔膜。而孔子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是因为他不断切磋琢磨,不断上进的心感染了弟子,因为他的生命有方向,弟子们也找到了生命的方向。
《孔子传》读后感 篇9
孔子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伟大的教育家,他三岁失去父亲,十七岁失去母亲,因为父母失去的比较早,当时连个看家人都瞧不起他,最后他是怎么被国君欣赏的,让我们来看看他的经历吧!
孔子十五岁,母亲就让他勤奋好学,把能看到的书籍全看了一遍,所以他知识渊博对以后的经历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当时国君的能力并不强大,主要的能力还是在三恒之中。孔子的姐妹众多,但他家因为父亲死后没有俸禄,家境贫穷,所以母亲带着他离开孔家,母子俩开始了相依为命的岁月。母亲死后,他在宋国迎接了自己的弱冠之年。
孔子三十岁时开始教书,孔子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意思是他教书是在温故自己学过的知识,这样子才可以当合格的老师。孔子的学生有三千弟子,在当时可以说是很多了。孔子以“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观念,带出了很多优秀的学生。
孔子四十岁时,有人在挖土时挖出一只羊,他想问孔子并耍了个小心眼,使者过去问孔子说:“我主人挖井,挖出一只像狗的东西,那是什么动物?”孔子说是羊不是狗。大家很佩服他谁都骗不了孔子。
孔子还讲:“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子贡问孔子,人死后知还是不知,孔子不说。因为他说是或不是道德效果影响都很大。孔子到楚国时,一个父亲偷了一只羊,儿子坚决的告发了,孔子就说:“第一,儿子告发,羊回到了主人那儿,父子的感情就受到了损坏。第二,儿子不告发,父子感情得到了维护,损失也小。”孔子分析时说,法庭可以用其他方法破案,就是不能破坏的也只是一只羊,没有太大的损失。这件事情告诉我们孔子不但有知识更有处理问题的方法,也可以在感情的细节问题上得到维护。
孔子传讲了许多道德的问题也讲了孔子的一些生活,知道了谦让、礼仪…现在的时代丢失的一些品质。
《孔子传》读后感 篇10
孔子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伟大的教育家,他三岁失去父亲,十七岁失去母亲,因为父母失去的比较早,当时连个看家人都瞧不起他,最后他是怎么被国君欣赏的,让我们来看看他的经历吧!
孔子十五岁,母亲就让他勤奋好学,把能看到的书籍全看了一遍,所以他知识渊博对以后的经历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当时国君的能力并不强大,主要的能力还是在三恒之中。孔子的姐妹众多,但他家因为父亲死后没有俸禄,家境贫穷,所以母亲带着他离开孔家,母子俩开始了相依为命的岁月。母亲死后,他在宋国迎接了自己的弱冠之年。
孔子三十岁时开始教书,孔子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意思是他教书是在温故自己学过的知识,这样子才可以当合格的老师。孔子的学生有三千弟子,在当时可以说是很多了。孔子以“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观念,带出了很多优秀的学生。
孔子四十岁时,有人在挖土时挖出一只羊,他想问孔子并耍了个小心眼,使者过去问孔子说:“我主人挖井,挖出一只像狗的东西,那是什么动物?”孔子说是羊不是狗。大家很佩服他谁都骗不了孔子。
孔子还讲:“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子贡问孔子,人死后知还是不知,孔子不说。因为他说是或不是道德效果影响都很大。孔子到楚国时,一个父亲偷了一只羊,儿子坚决的告发了,孔子就说:“第一,儿子告发,羊回到了主人那儿,父子的感情就受到了损坏。第二,儿子不告发,父子感情得到了维护,损失也小。”孔子分析时说,法庭可以用其他方法破案,就是不能破坏的也只是一只羊,没有太大的`损失。这件事情告诉我们孔子不但有知识更有处理问题的方法,也可以在感情的细节问题上得到维护。
孔子传讲了许多道德的问题也讲了孔子的一些生活,知道了谦让、礼仪…现在的时代丢失的一些品质。
《孔子传》读后感 篇11
也许很少有哪一部电视剧像《孔子传》这样深深地震撼了我的心。孔子的形象,谦和敦厚而又聪敏睿智,如大地能承载一切,如天一般刚健进取,如水一般真诚明澈能照万物,我找不到更好的办法来形容,只能如《中庸》上说“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
大爱与小爱
孔子有一个伟大的母亲,她为了把孔子培养成一个人才,忍辱负重带少年孔子到曲阜求学,最终劳累而死。孔子自幼聪明好学,人生却因为对母亲的爱而显得更加厚重和深沉。为了帮母亲分忧,孔子去作吹鼓手,靠为有丧事的人家吹奏哀乐挣一些干肉。看到这些,孔子的母亲却很担心,她怕孔子因此分心,动摇的学习的志向,耽误了学业,无法成为一个君子。她带孔子向当时鲁国非常有学问的左太史求学,左太史要孔子发誓立志于学,为了学习可以放下其他一切,包括挣干肉。孔子却放不下自己的母亲。“丘儿,拜师”母亲的声音充满关切而坚定,仅此一句话,孔子凭着对母亲无限的爱与信任,依左太史的要求发誓了。
君子,代表有德行、有学问又代表高贵,还代表丰满的人生,那时学问与生命还没有割裂。因此立志于学也就是立志修养自己的德行和学问并以之为天下苍生带来幸福。爱母亲还是爱天下,这是摆在少年孔子面前的艰难的抉择。如果没有母亲的爱与远见,孔子的一生能成为一个孝子,却无法成为一代圣贤、流传两千年多年的文明的塑造者。母亲的爱是成全。孔子的爱则是顺应了母亲的心,割舍了亲情的小爱,存养了对天地苍生的大爱和修齐治平的远大理想。
立志于学
孔子幼年时就喜欢摆弄礼器,似乎显示出不凡的预兆,然而他真正明白学问的意义却是从了解对残酷现实的认识,对天下苍生的悲悯开始的。鲁国大夫专权,三桓把持朝政,已有四代。到孔子少年的时候,三桓逼昭公废掉中军,将兵权和赋税都交给三桓。国人议论纷纷,有人指责三桓,有人说三桓的能力强过鲁昭公,治理鲁国也很好,有人说天下大乱礼崩乐坏,要挽救这个局面恐怕只有圣人出世才行了。这种种的议论,少年的孔子全都记在心里,一颗悲悯天下苍生、向往真理和正义的心被残酷的现实所刺痛,他不知不觉也去思量拯救天下苍生的良方。他鼓起勇气,在国社找到左太史,问他“什么是圣人?”菩萨发心成佛,也是因为看到众生的悲苦而愿去寻求无上正觉,“为利众生愿成佛”即是成佛的种子。那么此时,一颗成为圣人的种子已在孔子心中发芽。
母亲的爱长养了孔子的发心,她带着孔子登门拜访左太史,左太史故意说不在家,她就带着病与孔子一起等着,良久,孔子说:“母亲,我明白你的意思了,你要我一直等到左太史回来,不,是一直等到左太史收我为弟子。”母亲这才微笑着离开。母子之间似乎不需要太多的话语。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孔子学有所成,六艺融贯于他的生命当中,他的神态始终谦恭而安详,他敞开的内心,仿佛始终在散发着一种鼓舞人的光明力量。许多人慕名而来,向他求学,求学的目的,许多人是想脱离贫贱的生活,成为一个高贵的人。想要高贵,不管是物质上衣食丰足还是文化上的知书达礼,都不是坏事,都是人上进的动力。好的教育,能引导这种愿望,为生命找到提升和成长的出路。这么多的学生,对孔子是一种很大的磨练。在这些磨练和考验中,孔子时时反观自己的内心,体悟人生的道理,学问和德行都在师徒切磋中提高。
有一次在大家在学习《关雎》这首诗,子路因打猎而迟到,加上他对《关雎》这首诗的理解对身为大夫而来求学的何忌观过,何忌当众说子路是贱民,不会理解这首诗的意蕴。子路闻后大怒,要找何忌拼命,何忌则说他一句话就可以杀死子路。孔子为了保护子路,呵斥子路出去,并请求何忌不要怪罪子路。子路就愤愤地离开学校。后来孔子向其他弟子了解情况,知道子路打猎是因为家里穷,双亲没有粮食吃,就专门带粮食送给子路的父母,并向子路道歉。孔子又教育何忌说,作为一个想要遵守礼仪的君子,应该学会宽容和克制。对人宽容,对己克制,这样才不会再行持礼仪时与别人冲突。领悟到这一点,孔子问弟子,《关雎》中的君子是不是也具备这种宽容与克制的人格。因为他内心的品格,故他的追求也不凡,那么他所追寻的窈窕淑女,也可以代表一切美好的事物,君子心中的理想,君子为了理想“辗转反侧,寤寐思服”,按照礼仪按照正道去追寻,最终“琴瑟友之、钟鼓乐之”来庆贺理想的实现。
从这之中,我们看到的,是孔子内心对真理的仰望与追寻,因为他有这样一颗纯粹而不断进取的心,故他能从一切境界中学习,能从《关雎》这首讲男女爱情的诗中看到君子之道。他的行为、他的教诲,都是这样一颗心的自然流露。这正所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人都受限于自己的生活环境,因为自己所属的不同的阶级、族群,因为生命体验的差异而形成种种的隔膜、误解,其根源都是一“我慢”二字。而好的教育能消解这种隔膜。而孔子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是因为他不断切磋琢磨,不断上进的心感染了弟子,因为他的生命有方向,弟子们也找到了生命的方向。
《孔子传》读后感 篇12
寒假生活已经结束,谈起充实,可算是读了本好书,开始在网络中收看热播的《孔子》电影,后有在书架上找到这本《孔子传》。以前,我只以为孔子是个不折不扣的书呆子,只会读读古人的诗、读些论语。现在,我通过这部电影和书籍了解了他不仅是个书呆子,还是一个品德高尚的教育家和一个会用兵打仗的人,这让我重新认识了他。在战场上,他,是一名军师;在宫殿里,他,又是一名教育家;在家中,他,是一名合格的父亲。在战场上,孔子只用了一千多名士兵吓退了对方五万多兵马。
孔子讲究孝道,孝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今天的人们却在褪色,对其讲孝是非常必要的,让他们明白孝是为人之本。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事父母能竭其力;”等。即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教诲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这里讲了什么是孝,同“事父母能竭其力”有些不同。虽然事父母能竭其力,但在社会上做事,或是贪污或是抢劫,触犯法律,使父母担心、忧心,这也不能算是孝。父母都希望子女比自己强,具有良好的品德,这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出发点。所以为父母提供丰厚的物质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够按照父母的意愿、教诲行事做人,对得起父母才是真正的孝。
治学方面,孔子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知之为不知,不知为不知,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博学而笃志,切问近而思”。不正是一种谦虚、严谨、实事求是,锲而不舍的治学态度吗?治学的方法他讲究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他觉得学而实习之不亦说乎。”同时孔子认为“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可见学习的重要性,治学是仁信的基础。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是《孔子传》中给我感触最深的两则。前一则是说几个人走在一起,那么其中必定有可以当老师的人;后一则告诉我们敏捷而努力地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这两句话虽然出自两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意义至大。“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包含着一个广泛的道理:能者为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触的人甚多,而每个人都有一定的优点,值得我们去学习,亦可成为我们良师益友。就说我们同事吧。在这个近80人的集体里,就有篮球上的猛将、绘画巧匠、书法好手、象棋大师。有的是上晓天文,有的是下通地理;有的是满脑子的数字;有的能歌善舞……多向我们身边的这些平凡的人学习,就像置身于万绿丛中的小苗吸收着丰富的养分。高山,是那样地雄伟,绵延;大海是那样地壮丽无边,山之所以高,是因为它从不排斥每一块小石;海之所以阔,是因为它积极地聚集好一点一滴不起眼的水。若想具有高山的情怀和大海的渊博,就必须善于从平凡的人身上汲取他们点滴之长——“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一个几岁的小朋友当然不如四十开外的教育家;平民百姓同样没有史学家的见识广博……但是正是这样的“不耻下问”而造就了许多伟人。
孔子的“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居敬兴简,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我想对各行各业的人们都有所启发。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意思是指孔子说:“弟子在家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则谦恭有礼,对人如兄弟一般,谨慎而诚实可信,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知识,。”即在家要孝敬父母,在外在团结友爱,有爱心,以贤德的人为榜样,不断激励自己,努力实践,完善自己的道德修养,这些做人的立身原则做好了以后,再学习文献知识,以开阔视野,丰富思想。“德,人之本也,本立而道生。”
仁义礼智信,国人都按这一标准去做,社会会更加和谐,我们的国家会成为文明、昌盛、礼仪之邦。为政方面,孔子讲得最多。可我是幼儿教师,对这一方面也不太感兴趣,就草草地看了一点。自然,虎头而蛇尾也是很正常的。虽然这本经书我没读完,但已从中受益良多。所以有时间和精力的话,我一定会仔细的重读几遍,细品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