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读后感
老地方整理的《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读后感(精选17篇),经小编精挑细选,希望大家喜欢。
《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读后感 篇1
其中让我感受深刻的是学习篇——学习是一颗糖,这一部分的第二篇:寻找孩子喜欢上学的“吸铁石”。文中说道,小学生喜欢学习的前提就是热爱学校,热爱老师,热爱同学,并对学习充满兴趣,只有这样,他才会对学习充满热情并不断地成长进步。所以没有必要刻意在孩子的学习上花太多的心思,而是想办法让孩子爱上学校,爱上学习,让孩子渴望和小伙伴交往,孩子有几个好朋友,就如同有了几块孩子上学的“吸铁石”,让孩子期盼和老师见面,想方设法让孩子喜欢上每一位老师,从内心崇敬老师,孩子才会爱上老师的.课程,并努力学习。让孩子的好奇心得到呵护,“副科”同样激发了孩子的学习动力,让孩子觉得学习是生动有趣的,从而爱上学习。让孩子的成就感得到满足,不断的夸奖和鼓励孩子,满足孩子的成就感,让孩子越来越自信,而自信又是孩子做事情成功的基础。作者的实践处处绽放着独特而有效、用心而无痕的教育智慧。
作为老师,我从中可借鉴的非常多,如何能将自己的课上的生动有趣;如何能做一位有魅力的老师去吸引我的学生;如何让学生爱上学校、喜欢上学;这是我需要思考和学习的。
小学是孩子成长的重要起点,这六年可能会影响他人生后面的六十年。孩子的成长是自然且独特的,作为孩子的小学教师,我们需要给孩子更多的引领,这就需要我不断的学习,提升自己,不断的创新,用自己的爱和智慧同家长朋友一起为孩子引航,静静等待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读后感 篇2
作为两个孩子的妈妈,育儿方面的书也看过不少,但我最喜欢的是刘称莲老师的《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这本书我前天又看了一次,真是屡看不厌。书中以刘老师的亲身经历,从生活、学习、阅读、品格、心理、沟通6个方面详细列举了很多育儿的方法和故事,真实又实用,读后让人收获颇丰。这次我就从学习、阅读、沟通三个方面聊一些我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在学习篇里,刘老师提出“兴趣班的选择要考虑孩子的实际情况”,这点我特别赞同并深有体会。我是在女儿四年级的时候看到这本书的,四年级之前我给她报过四个兴趣班,先后是舞蹈、美术、游泳和电子琴,与其说“兴趣班”不如说“课外班”恰当些,因为这些班除了“美术”是她喜欢的,其它三个兴趣班都是我为了不让她输在起跑线上强加给她的,特别是电子琴,钱花了不少也没学到什么实质性的东西,最后她痛苦的对我说“妈妈,我压根就不喜欢电子琴,我也没这天赋,就别再折磨我了,放过我吧”!最后我果断放弃了。
而她喜欢的“美术”到现在还坚持着,每次去上课都很高兴,因为喜欢,所以进步也快,尤其儿童画方面,已经画得特别好了!
所以对于兴趣班的选择,我很赞同刘老师说的两个原则:
第一,要尊重孩子的兴趣;
第二,要尊重孩子的天分。二者缺一都很难学好。
在阅读篇里,刘老师说:“父母为孩子创造的是阅读的氛围,孩子就可能喜欢上阅读;父母为孩子创造的是看电视的氛围,孩子就可能喜欢看电视。”对这句话我感同身受。从二宝4个月,我就开始给他读各种绘本,一直坚持到现在。所以他的语言发育的比较早,一岁半的时候,所有的话都会说了,现在两岁八个月,经常会恰如其分的用些成语。
从二宝会走路开始,我就在家里的各个角落放上书,好让他能随时拿到书,看到书,所以现在他每天都会静静地看上几本书,每次都能坚持一个小时左右。有一次我有急事,就把他暂时放在了邻居艳艳家,忙完去接他的时候,艳艳开门就说:“你儿子懂的可真多呀,会讲那么多故事,说话还会用成语,你怎么教的'?我儿子每天净吵着看电视,不让他看就闹。”我说我家8年都没电视了,客厅里放的最多的就是书,每晚都坚持给他读绘本。她说“天哪,不看电视,那怎么受得了,我给他也读过绘本,可就是坚持不下去!”我知道我解决不了她的问题,然后谢过,接上孩子回家了。是啊,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在孩子眼里父母就是自己的标杆,大人都不能自我管制和约束,谈何要求孩子呢!在沟通篇里,有一节是讲关于学生给老师送礼物的。有孩子读书的父母都知道,每逢过年过节,尤其是“教师节”,孩子们都会送些小礼物给老师,以此来表达对老师的感恩,很多家长也支持孩子们这么做。
我的女儿一直也是这么做的,她送给老师的有时是一个苹果,有时是一束鲜花,去年教师节的时候,女儿自己做了一只呆萌的小兔子送给了老师,结果晚上老师在朋友圈里还晒了她的礼物,评论里加了一句“我喜欢这个小呆萌,谢谢宝贝儿”,女儿看到后兴奋了好久。
可是第二天女儿放学回到家却对我说:“妈妈,妈妈,告诉你个秘密,今天我去老师办公室的时候,她正在打电话,我听她说“回头我把票给你的儿子,让他给你带回去,以后不要再送这种礼物了,你的心意我领了,即使你不送礼物我也会好好教育他的!”然后把电话就挂了,看着挺生气的。妈妈,你说是不是有人送了太贵的礼物给老师呀?”我说:“也许吧,不过你不能在班里说这件事哦!”女儿答应着回房了。
这件事我一直记在心里,至于该怎样给老师送礼物,我比较赞同刘称莲老师的观点:“作为学生和家长,尊敬老师是应该的。不过家长应该本着尊敬老师、感谢老师、爱戴老师的宗旨去准备礼物,应该传达出父母和孩子真正的心声,而不应该有任何功利目的,也不应该以贵贱来衡量礼物的价值。
如果我们这样做了,孩子就会懂得,对老师真正的感恩并不体现在教师节礼物的贵重上,而应体现在每一个对老师充满感情的日子里,而教师节,则只是一个表达感恩之心的好机会罢了!”
我个人认为:不管是教师节,还是其它节日,给老师送礼物时,都应该遵循这个宗旨。礼物是轻的,但孩子们对老师的情义是重的,这才是最重要的!
《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读后感 篇3
在卓然的推荐下,拜读了刘称莲老师的《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受益良多,不像其他教育类书籍,充满了说教,这本书,更像是散文集,作者将自己和孩子的互动通过很浅显易懂的语言娓娓道来,读的过程中,更像是在和一位优秀的家长唠嗑,听她讲述自己的育儿经验,很温暖、很舒适,所以第一时间推荐到了儿子的班级圈里,让和我一样同样面临幼升小的家长们受益,今天重新抽时间把这本书的精华内容做个梳理,希望对大家有启发。
一、生活篇——越玩越出色
刘老师讲到“在玩的过程中,孩子轻轻松松学到了课堂上不可能学到的知识。其实在家里我们更应该给孩子一个研究性的环境,还孩子一片更广阔的天地,而不是让孩子回到家后依然只抱着课本和练习册。”
在这一篇章中,“游戏时间、家庭日”这两点是可以借鉴的地方。
游戏时间指的是每天孩子写完作业后,陪孩子玩游戏,可以选择室内、也可以户外,时长根据孩子完成作业的情况而定,可以半小时,也可以一小时,最主要的是选择孩子喜欢的,而且家长要全身心投入、高质量陪伴。
家庭日指的是一家人在这一天不工作、不安排其他事情,大家一起活动。可以是看电影、去博物馆、动物园、植物园等,也可以是爬山、运动、游戏等,总之,走出去,亲近自然,体验“玩中学,学中玩”的乐趣。
二、阅读篇——泡在书海里
刘老师讲到“父母为孩子创造的是阅读的氛围,孩子就可能喜欢上阅读。对于阅读,家长要做的就是:一是让孩子有书读,二要让孩子读到书。‘有书读’就是家里要有适合孩子阅读的书;‘读到书’,就是要让孩子能够接触到书。”
在这一点上,其实自己做的还不够,虽然每晚睡前有亲子阅读时光,但没有培养起孩子自主阅读的习惯,书也固定放在书柜里,并没有放在孩子触手可及的地方,方便他拿取。虽然自己有读书的习惯,但基本是挑他不在家的时间,他在家的时候却很少阅读,因为觉得无法专注,反而是拿手机比较多,所以给他造成的印象也是妈妈经常看手机、不喜欢读书。
所以,打算从以下几点进行调整:
第一步就是把书散落在家的各个角落,不要怕乱,要让孩子随时随地有书可读。
第二步是选取一些不那么烧脑的书,等孩子在家的时候读,要让他看到爸爸妈妈也在读书,从而去影响他、带动他。
第三步是每周带他去书店泡一下午,让他接触不同门类的书。
阅读习惯的养成太重要了,必须从小建立。
三、学习篇——学习是一颗糖
刘老师讲到“小学生喜欢学习的前提就是热爱学校、热爱老师、热爱同学并对学习充满兴趣,只有这样,他才会对学习充满热情并不断的成长进步。所以没有必要刻意在孩子学习上花太多心思,而是想办法让孩子爱上学校爱上学习。”
可以借鉴的地方有以下三点:
1、要多让孩子从体验中认识这个世界,通过体验来学习。
学习是随时随地的,不是说只有在课堂上听讲抑或是写作业才是学习,孩子从事的每一项事情都是在学习。比如爬山可以让孩子了解大自然,种植和养殖可以让孩子了解生命的神奇,甚至做家务也能让孩子从身体力行中学习人生的技能。所以
2、家长需要帮助孩子经营好和老师的关系、和同学的关系。
孩子爱老师,才会喜欢老师教授的课程,才有可能学好这门课程。所以家长要心怀对老师的欣赏和感谢,并把这份欣赏和感谢传达给孩子,引导孩子喜欢老师、崇敬老师,想办法让孩子从老师那里接受正面的影响。此外,和同学关系好,才会喜欢学校,才会在学校有一个好心情,平时要多创造让孩子和小伙伴一起玩耍的时间。
3、学习习惯的培养要趁早。
学习习惯包括每天的预习和复习、阶段性的小结以及课外阅读等,这些习惯一旦在孩子10岁之前养成,对他后面的学习乃至将来的工作、生活都会有非常大的帮助。这一章节作者也介绍了很多她们家培养好习惯的一些方法,比如专时专用,特定的时间做特定的事情、利用好错题本等等。
在这方面,我还是比较重视的,早早就利用时间管理的一些技巧培养孩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做手账,把需要完成的事项按清单列下来,完成一项就打勾,还有自制了好习惯养成表,逐项培养他的各项生活、学习习惯,接下来就是持之以恒的坚持。
四、品格篇——我们要彼此听话
刘老师讲到“小学阶段的孩子需要培养品德和学习技能。父母想要孩子长成一个负责任的人,就要趁早给孩子学习的机会,并尽其所能教会孩子,独立生活需要生活技能,而这些生活技能不可能在学校学到,只能在家庭生活中习得。”
刘老师用大量的笔墨给我们描述了自己在生活中对女儿品格的教育,比如孝敬老人、生活习惯、培养责任心和集体意识等。
好的性格,是先于成绩显露于人前的,比起才华,一个人的品德才是最关键、最重要的,所以我秉持的价值观也是要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这些品德包括和他人相处、独立生活、不给人添麻烦、包括要有责任心、要善良、要懂得感恩等等。
在这方面,我做的不太好,放手让孩子做的机会很少,导致他生活自理能力差,接下来要以身作则,不断的提供给孩子各种动手的机会,给他足够的空间和自由,他会成长为一个独立的、自信的额、负责任的人。
品德培养是伴随一生的事情,急不得,要耳濡目染去影响孩子,教育是个润物细无声的过程,要足够耐心,也给孩子一些时间。
五、心理篇——让天使自由飞翔
刘老师讲到“如今的孩子同样有非常大的能量,他们完全可以照顾自己。家长应该从过去指导者的角色变为陪伴着和引导者,在适当的时候给与引导,而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孩子。”
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亲子沟通需要心的交流’。和孩子沟通,是让家长帮助孩子解决问题,教会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替孩子解决问题。避免河东狮吼、机械的说教、无聊的吵闹,双方必须平心静气的敞开胸怀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在合适的时间、适合的方式有计划的实施教育,良好的亲子沟通才能体现。融洽的家庭环境才能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要允许孩子以自己的方式长大,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引导,而不是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孩子。
六、沟通篇——换个方式表达爱
刘老师讲到“在亲子关系里,父母和孩子的沟通无论采用什么方式,重要的'是最终的结果。孩子的进步似乎是自然而然且无可阻挡的那么一个过程,家长只要用全心的爱去陪伴,并静静地等待和欣赏就已足够。”
刘老师讲述了她们家的沟通方式,比如在家里设‘邮筒’BBS、契约约束。批判了‘直升机父母’的错误做法,并提出家长要适度的懒一点,示弱一点,多给孩子留有足够的空间。陪伴孩子一起成长,在陪伴中倾听、理解孩子,成为孩子心中的理想港湾。
读完这本书,让我对自己的某些教育思路有了重新的认识,感受到了陪伴也是一种爱,我们做父母的要学会将深沉的爱化为耐心、温暖、智慧的守候,静下心来陪伴孩子,全身心的爱护孩子,耐心陪伴,静待花开!
《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读后感 篇4
一次很偶然的机会让我知道了这本书,光看这个书的名字就知道是我现阶段非常需要的精神食粮!
花了二周的时间,让我细细的品尝了她!才知道,这是一位非常平凡而优秀的妈妈所做的真诚分享。她用质朴而细腻的笔触,重温了女儿小学成长的点点足迹,及这些足迹如何为女儿铺就了通往北京大学的坚实台阶。恰恰是这些看似很朴实的词语,却让我感觉到了真实,仿佛就是写的我的困惑!
书中分成生活、学习、阅读、品格四个篇章,每个篇章都让我记忆犹新:
一、生活篇讲了李若辰的父母是如何让孩子走出课本,走出家门,给孩子一片广阔的天地,让她在玩中学、学中玩。
看到这些使我想起多年来教育孩子的林林总总,女儿上幼儿园对画画就有天赋,为此我们搬到县城给她报了美术班,每星期六上课,这几年每到暑假美术班会组织到山里写生一周,我都会陪孩子参加,学校只有我一个陪读妈妈,我陪她和她的伙伴们一起看风景、画画、拍照……,有一张我给女儿打着伞,提着水,女儿在伞下画画的照片朋友想给我发到网上,说多么好的妈妈呀,为了孩子全心付出,女儿还算幸福吧。我和李若辰的父母想的一样,想让她体验自然、探求自然的神奇力量,让她和伙伴们建立友谊锻炼她的人际交往。
相比,我也有许多做得不够的地方,比如讲到养殖和种植方面,她多次给我要求养只小狗,我一直没有答应,我觉得太脏了,这也许会打消孩子的积极性了,()看到李若辰在家养动物,种绿豆牵牛花并观察他们的生长过程,很羡慕他,有这样爱护他的父母,真是处处留心皆学问!我也会努力克服,尽量给她提供多一些的体验机会。
这本书使我读懂了另一种教育,有太多教育孩子的方法值得我借鉴,感谢安老师给我推荐了这本书,以后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我会取长补短,尽自己的努力给孩子创造更大的学习、生活、发展空间。
二、阅读篇讲述了李若辰的父母从小为她营造阅读氛围,陪她一起读书。
在家庭条件不不好的情况下为了让她能多读书,为她买旧书,一有空闲就陪她到书店读书,为她创造了喜欢阅读、方便阅读的好环境。并且借鉴了好的教育方法用到女儿身上,还为我们推荐了不少好的书籍。
说到让孩子阅读我觉得这方面很重要,记得幼升小的暑假我就给她买了许多作文书,因为我知道上小学要写日记、写作文了。每晚睡不着的时候,我都会陪着她看这些作文书,渐渐的她也养成了爱看书的好习惯,今年期中考试她给我说,她和古佳宁的作文写得好,老师在全班还读了她的作文,她非常高兴,我想这也为她热爱写作奠定了基础。
当我读完阅读篇后,真感觉我还有很多地方做得不够,我买的几乎都是教辅教材,这是我把成绩看的重要的原因,今后我要让她多读一些文化类、科技类的课外书,让她读真正能帮助她心智成长的书籍。
什么是教育?看完这本书以后,我才深深的懂得,其实就是"陪伴"。但这种陪伴的过程要求的是全家并肩行走,而且家长在整个过程中要,有心、用心、的陪伴。并且让事事、时时、处处,都能成为与孩子沟通,和陪伴他健康成长的契机!
《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读后感 篇5
在网上看到《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这本家庭教育书籍,觉得心里有些触动,正好儿子刚上高中,我就毫不犹豫的买了这本书,理由是这本书是推荐给家长看的。
回到家之后,利用空闲时间慢慢品读,更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读了一遍后,又挑重点地方读了第二遍。本书的作者是刘称莲。她是一个普通的母亲,在培养自己孩子的过程中,注重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从实践中摸索出了丰富的家庭教育经验,倡导和谐的亲子关系,用科学的方法培养自己的孩子,18年的时间,她培养了一个素质全面,成绩优秀的女儿,她的.女儿同时被北大和香港大学录取。本书重点记录了她的女儿在小学阶段成长的点滴。
读完此书,作为教师的我才感觉到对自己儿子的教育与人家相比真的是汗颜。在培养孩子的写作潜力上,我没有像作者那样给孩子写作文;在培养孩子的耐心时,我没有像作者那样陪孩子一齐玩拼图,让孩子从中体会到输得起的人生态度;在节假日,我很少把逛书店作为孩子休闲交流的地方,让孩子泡在书海中学习和感受等等,这一桩桩事例,无不体现出作者的出发点,都是基于有利于孩子成长来思考的。
回想儿子在上小学的的时候有主动读书的愿望时,我没有吝啬钱,给儿子买了全套的《淘气包马小跳》。看到儿子捧着新爱的书读的时候,我真的感觉的由衷的高兴,当儿子读完这一套之后,又读了杨红樱的《笑猫日记》和《漂亮老师和坏小子》系列,但远远不够。如今儿子读完的书包括了校园文学、四大名著、科普知识等等,只要是儿子买书的要求,我一律同意。此刻我感觉到儿子写作文不在像以前那样词穷了。书读多了,他的想象力也丰富了,孩子真的是爱上了阅读。
《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读后感 篇6
《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这本书很合我的口味,刘称莲老师的很多做法值得我学习。
其中让我感受深刻的是学习篇——学习是一颗糖,这一部分的第二篇:寻找孩子喜欢上学的“吸铁石”。文中说道,小学生喜欢学习的前提就是热爱学校,热爱老师,热爱同学,并对学习充满兴趣,只有这样,他才会对学习充满热情并不断地成长进步。所以没有必要刻意在孩子的学习上花太多的心思,而是想办法让孩子爱上学校,爱上学习,让孩子渴望和小伙伴交往,孩子有几个好朋友,就如同有了几块孩子上学的“吸铁石”,让孩子期盼和老师见面,想方设法让孩子喜欢上每一位老师,从内心崇敬老师,孩子才会爱上老师的课程,并努力学习。让孩子的好奇心得到呵护,“副科”同样激发了孩子的学习动力,让孩子觉得学习是生动有趣的,从而爱上学习。让孩子的成就感得到满足,不断的夸奖和鼓励孩子,满足孩子的成就感,让孩子越来越自信,而自信又是孩子做事情成功的基础。作者的实践处处绽放着独特而有效、用心而无痕的教育智慧。
作为老师,我从中可借鉴的非常多,如何能将自己的课上的生动有趣;如何能做一位有魅力的老师去吸引我的学生;如何让学生爱上学校、喜欢上学;这是我需要思考和学习的。
小学是孩子成长的重要起点,这六年可能会影响他人生后面的六十年。孩子的成长是自然且独特的,作为孩子的小学教师,我们需要给孩子更多的引领,这就需要我不断的学习,提升自己,不断的创新,用自己的爱和智慧同家长朋友一起为孩子引航,静静等待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读后感 篇7
《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这本书很合我的口味,刘称莲老师的很多做法值得我学习。
其中让我感受深刻的是学习篇——学习是一颗糖,这一部分的第二篇:寻找孩子喜欢上学的“吸铁石”。文中说道,小学生喜欢学习的前提就是热爱学校,热爱老师,热爱同学,并对学习充满兴趣,只有这样,他才会对学习充满热情并不断地成长进步。所以没有必要刻意在孩子的学习上花太多的心思,而是想办法让孩子爱上学校,爱上学习,让孩子渴望和小伙伴交往,孩子有几个好朋友,就如同有了几块孩子上学的“吸铁石”,让孩子期盼和老师见面,想方设法让孩子喜欢上每一位老师,从内心崇敬老师,孩子才会爱上老师的课程,并努力学习。让孩子的好奇心得到呵护,“副科”同样激发了孩子的学习动力,让孩子觉得学习是生动有趣的,从而爱上学习。让孩子的成就感得到满足,不断的夸奖和鼓励孩子,满足孩子的成就感,让孩子越来越自信,而自信又是孩子做事情成功的基础。作者的实践处处绽放着独特而有效、用心而无痕的教育智慧。
作为老师,我从中可借鉴的非常多,如何能将自己的课上的生动有趣;如何能做一位有魅力的老师去吸引我的学生;如何让学生爱上学校、喜欢上学;这是我需要思考和学习的。
小学是孩子成长的重要起点,这六年可能会影响他人生后面的六十年。孩子的成长是自然且独特的,作为孩子的小学教师,我们需要给孩子更多的引领,这就需要我不断的学习,提升自己,不断的创新,用自己的爱和智慧同家长朋友一起为孩子引航,静静等待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读后感 篇8
在网上看到《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这本家庭教育书籍,觉得心里有些触动,正好儿子刚上高中,我就毫不犹豫的买了这本书,理由是这本书是推荐给家长看的。
回到家之后,利用空闲时间慢慢品读,更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读了一遍后,又挑重点地方读了第二遍。本书的作者是刘称莲。她是一个普通的母亲,在培养自己孩子的过程中,注重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从实践中摸索出了丰富的家庭教育经验,倡导和谐的亲子关系,用科学的方法培养自己的'孩子,18年的时间,她培养了一个素质全面,成绩优秀的女儿,她的女儿同时被北大和香港大学录取。本书重点记录了她的女儿在小学阶段成长的点滴。
读完此书,作为教师的我才感觉到对自己儿子的教育与人家相比真的是汗颜。在培养孩子的写作潜力上,我没有像作者那样给孩子写作文;在培养孩子的耐心时,我没有像作者那样陪孩子一齐玩拼图,让孩子从中体会到输得起的人生态度;在节假日,我很少把逛书店作为孩子休闲交流的地方,让孩子泡在书海中学习和感受等等,这一桩桩事例,无不体现出作者的出发点,都是基于有利于孩子成长来思考的。
回想儿子在上小学的的时候有主动读书的愿望时,我没有吝啬钱,给儿子买了全套的《淘气包马小跳》。看到儿子捧着新爱的书读的时候,我真的感觉的由衷的高兴,当儿子读完这一套之后,又读了杨红樱的《笑猫日记》和《漂亮老师和坏小子》系列,但远远不够。如今儿子读完的书包括了校园文学、四大名著、科普知识等等,只要是儿子买书的要求,我一律同意。此刻我感觉到儿子写作文不在像以前那样词穷了。书读多了,他的想象力也丰富了,孩子真的是爱上了阅读。
《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读后感 篇9
《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这本书很合我的口味,刘称莲老师的很多做法值得我学习。
其中让我感受深刻的是学习篇——学习是一颗糖,这一部分的第二篇:寻找孩子喜欢上学的“吸铁石”。文中说道,小学生喜欢学习的前提就是热爱学校,热爱老师,热爱同学,并对学习充满兴趣,只有这样,他才会对学习充满热情并不断地成长进步。所以没有必要刻意在孩子的学习上花太多的心思,而是想办法让孩子爱上学校,爱上学习,让孩子渴望和小伙伴交往,孩子有几个好朋友,就如同有了几块孩子上学的'“吸铁石”,让孩子期盼和老师见面,想方设法让孩子喜欢上每一位老师,从内心崇敬老师,孩子才会爱上老师的课程,并努力学习。让孩子的好奇心得到呵护,“副科”同样激发了孩子的学习动力,让孩子觉得学习是生动有趣的,从而爱上学习。让孩子的成就感得到满足,不断的夸奖和鼓励孩子,满足孩子的成就感,让孩子越来越自信,而自信又是孩子做事情成功的基础。作者的实践处处绽放着独特而有效、用心而无痕的教育智慧。
作为老师,我从中可借鉴的非常多,如何能将自己的课上的生动有趣;如何能做一位有魅力的老师去吸引我的学生;如何让学生爱上学校、喜欢上学;这是我需要思考和学习的。
小学是孩子成长的重要起点,这六年可能会影响他人生后面的六十年。孩子的成长是自然且独特的,作为孩子的小学教师,我们需要给孩子更多的引领,这就需要我不断的学习,提升自己,不断的创新,用自己的爱和智慧同家长朋友一起为孩子引航,静静等待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读后感 篇10
作为两个孩子的妈妈,育儿方面的书也看过不少,但我最喜欢的是刘称莲老师的《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这本书我前天又看了一次,真是屡看不厌。书中以刘老师的亲身经历,从生活、学习、阅读、品格、心理、沟通6个方面详细列举了很多育儿的方法和故事,真实又实用,读后让人收获颇丰。这次我就从学习、阅读、沟通三个方面聊一些我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在学习篇里,刘老师提出“兴趣班的选择要考虑孩子的实际情况”,这点我特别赞同并深有体会。我是在女儿四年级的时候看到这本书的,四年级之前我给她报过四个兴趣班,先后是舞蹈、美术、游泳和电子琴,与其说“兴趣班”不如说“课外班”恰当些,因为这些班除了“美术”是她喜欢的,其它三个兴趣班都是我为了不让她输在起跑线上强加给她的,特别是电子琴,钱花了不少也没学到什么实质性的东西,最后她痛苦的对我说“妈妈,我压根就不喜欢电子琴,我也没这天赋,就别再折磨我了,放过我吧”!最后我果断放弃了。
而她喜欢的“美术”到现在还坚持着,每次去上课都很高兴,因为喜欢,所以进步也快,尤其儿童画方面,已经画得特别好了!
所以对于兴趣班的选择,我很赞同刘老师说的两个原则:
第一,要尊重孩子的兴趣;
第二,要尊重孩子的天分。二者缺一都很难学好。
在阅读篇里,刘老师说:“父母为孩子创造的是阅读的氛围,孩子就可能喜欢上阅读;父母为孩子创造的是看电视的氛围,孩子就可能喜欢看电视。”对这句话我感同身受。从二宝4个月,我就开始给他读各种绘本,一直坚持到现在。所以他的语言发育的比较早,一岁半的时候,所有的话都会说了,现在两岁八个月,经常会恰如其分的用些成语。
从二宝会走路开始,我就在家里的各个角落放上书,好让他能随时拿到书,看到书,所以现在他每天都会静静地看上几本书,每次都能坚持一个小时左右。有一次我有急事,就把他暂时放在了邻居艳艳家,忙完去接他的时候,艳艳开门就说:“你儿子懂的可真多呀,会讲那么多故事,说话还会用成语,你怎么教的?我儿子每天净吵着看电视,不让他看就闹。”我说我家8年都没电视了,客厅里放的最多的就是书,每晚都坚持给他读绘本。她说“天哪,不看电视,那怎么受得了,我给他也读过绘本,可就是坚持不下去!”我知道我解决不了她的问题,然后谢过,接上孩子回家了。是啊,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在孩子眼里父母就是自己的标杆,大人都不能自我管制和约束,谈何要求孩子呢!在沟通篇里,有一节是讲关于学生给老师送礼物的。有孩子读书的父母都知道,每逢过年过节,尤其是“教师节”,孩子们都会送些小礼物给老师,以此来表达对老师的感恩,很多家长也支持孩子们这么做。
我的女儿一直也是这么做的,她送给老师的有时是一个苹果,有时是一束鲜花,去年教师节的时候,女儿自己做了一只呆萌的小兔子送给了老师,结果晚上老师在朋友圈里还晒了她的礼物,评论里加了一句“我喜欢这个小呆萌,谢谢宝贝儿”,女儿看到后兴奋了好久。
可是第二天女儿放学回到家却对我说:“妈妈,妈妈,告诉你个秘密,今天我去老师办公室的时候,她正在打电话,我听她说“回头我把票给你的儿子,让他给你带回去,以后不要再送这种礼物了,你的心意我领了,即使你不送礼物我也会好好教育他的!”然后把电话就挂了,看着挺生气的。妈妈,你说是不是有人送了太贵的礼物给老师呀?”我说:“也许吧,不过你不能在班里说这件事哦!”女儿答应着回房了。
这件事我一直记在心里,至于该怎样给老师送礼物,我比较赞同刘称莲老师的观点:“作为学生和家长,尊敬老师是应该的。不过家长应该本着尊敬老师、感谢老师、爱戴老师的宗旨去准备礼物,应该传达出父母和孩子真正的心声,而不应该有任何功利目的,也不应该以贵贱来衡量礼物的价值。
如果我们这样做了,孩子就会懂得,对老师真正的感恩并不体现在教师节礼物的贵重上,而应体现在每一个对老师充满感情的日子里,而教师节,则只是一个表达感恩之心的好机会罢了!”
我个人认为:不管是教师节,还是其它节日,给老师送礼物时,都应该遵循这个宗旨。礼物是轻的,但孩子们对老师的情义是重的,这才是最重要的!
《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读后感 篇11
在申请这本书之前,我就已经从很多优秀的家长那里得到了许多关于这本书推荐,所以自己对刘称莲老师的这本书很是向往,感谢感谢喆妈公益阅读使我有幸阅读这本《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
这本书共分生活篇,阅读篇、学习篇、品格篇、心理篇、沟通篇六大部分。刘老师用质朴而细腻的笔触,重温了女儿小学成长的点点足迹,让我这也陪女儿马上就要度过六年小学生活的妈妈感触颇多。
生活篇。刘老师说玩物不一定丧志,在玩的过程中,孩子轻轻松松地学到了课堂上不可能学到的知识。尤其是说到家庭日,说到孩子要去亲近大自然。对此我想我们努力也给了洋洋精彩的户外活动,只要洋爸在家,他总会在周末带上洋洋去郊外、植物园游玩。每个假期我们都会选择到外地旅游,我们也跟刘老师一家一样,在青岛欣赏到海上日出,那喷薄的日出不只让孩子感到心灵的震撼,就是我们这些大人也为些感叹大自然的伟大力量。
刘老师说在周日不给孩子学习任何东西,这一点我们可能没有做到,有点小遗憾,因为很多时候我们还是怕孩子伤不起。不过好在孩子并没有因此埋怨过我们,毕竟她在这种学习中找到过好的朋友,结识了好的老师,也提高了学习的成绩,自己认为还是利大于弊的!
刘老师说要带着孩子养殖与种植,体验生命的神奇。我们也曾带着洋洋来观察动植物。因为过敏,我们喜欢动物,但只养过小鱼;我们喜欢植物,家里却只有吊兰。小鱼我们家养了一缸又一缸,送朋友,送亲戚。每一次小小鱼儿的诞生都是被洋洋发现,但真正伺候“月子”却要靠我们两位“高级月嫂”了。
阅读篇。刘老师说父母为孩子创造的阅读氛围,孩子就可能喜欢阅读。要让孩子有书读,读到书。刘老师提倡经常带着孩子去书店,这些我们肯定能够做到。洋洋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喜欢阅读,还没有真正认字时,每晚睡前都能自己翻书近半小时,但是在读报这方面我起得模范作用不好,因为我不太关注时事新闻。洋爸带着孩子看新闻时,还总被我以各种借口调台了。今年还是洋洋当上了晚报小记者,我们才开始订晚报。不过我已经注意到这个问题,现在每天中午我们都听新闻广播,让孩子尽量接触时事,追踪新闻热点。
学习篇。刘老师说孩子喜欢学习的前提是必须热爱学校,热爱自己的老师,热爱同学并对学习充满兴趣。这一点洋洋并没有让我费多少心思来引导她,她的学习兴趣一直很深厚。
刘老师说学习习惯的培养要趁早,可能我们没有像老师这么用心。洋洋的很多习惯并不好,现在我们努力调整,真得很困难。比如早睡早起,比如专时专用,还有每天的预习和复习,阶段性的小结、这些学习习惯都是在老师的强制下洋洋才会做,很少形成自己的自主学习习惯。看来我们还要努力引导洋洋在这方面努力形成自己的主动学习习惯。
品格篇刘老师提醒家长想要孩子成为一个负责任的人,首先必须是尊重和孝顺长辈,维护和爱惜班集体荣誉的小学生,我觉得这点很重要。刘老师还提醒我们要做一个不随便丢弃东西的小女孩,这一点洋洋要格外关注呀。因为她是一个典型的丢三落四的小马虎。对于钱,首先可能我们也不是很宽松的家庭,再次我们让洋洋自己管理她的稿费,所以这样洋洋也知道不能乱花钱!
心理篇。让天使自己飞翔。刘老师提倡家长要适当放手,让孩子自己成长。要相信孩子自己的能量,他们完全有能力照顾好自己。这一点可能我们做得不可以,因为没有过多的时间来陪伴洋洋上下学,很多时候都是她自己去努力。这一点她的能力可能比很多同学要好得多。刘老师说要给孩子选择的权利和机会,这一点我们也努力做到了,六年级虽然很关键,但我们还是尊重孩子的选择没有让她再上作文与阅读班。
沟通篇 刘老师家用邮筒和“BBS”和孩子交流,让孩子感受到了父母的重视和爱,这样孩子也会重视和爱自己。我们家里是通过小纸条来进行爱的沟通。这个篇章里我很欣赏那个“契约约束”,这种方式不仅能让孩子学会规则,还让孩子真正体会了家庭平等。很值得我们借鉴。
整个读书的过程,我不停地在对照自己的行为,与刘老师比我觉得自己真不能算一个合格的小学生妈妈,应当努力改进的地方还很多,非常感谢刘老师把自己如此宝贵的经验与我们大家分享,让我们在小学的最后一个学期还有机会努力,为初中,乃至高中打下良好的基础。
《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读后感 篇12
今天读完了全部内容,最深的感受就是感动。全书的内容浅显易懂,就是一个个生活细节的真实写照,可是被如此用心的妈妈记录并感受了下来。被妈妈如此用心的爱包围着、环绕着,本书作者的女儿想不成才都很难吧,哈哈。
本书的作者教育孩子的理念就是:全部的爱和包容,尊重孩子的个性和成长轨迹,总结下来,有三点值得读者们学习效仿:
一、每次遇到学习或成长中的一个难题,作者都是把自己放到孩子的角度上,去和孩子一起面对解决。这样的.方法,为孩子以后面对一些学习或生活的难题时,起到了一个很好的示范作用,即:把自己放到当事人的位置中,一起协商解决,而不是在高高在上的位置上,俯视地解决;
二、尊重孩子的选择,这种尊重不仅指小的方面,在大的方面,作者也是先考虑孩子自己的选择,而不是考虑家长的经验。这样做慢慢形成了孩子独自决断的非常重要的能力,这个能力,应该是一生都受益无穷的;
三、作为孩子的妈妈,在书中也是无意地透漏了自己在孩子小的时候阅读了很多育儿和教育方面的书籍,即:作者对教育孩子的这些理念建立在阅读大量的书籍之后,就是说,作为孩子父母本身的个体,是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成长的。只有先照顾好了自己,这种照顾既包括身体的照顾,也包括精神的照顾,才能在一定量的知识体系里,带着获得的智慧和理性,充满信心地去引导孩子。所以,自我成长,永远是每个人一生最重要的事项之一。
读完此书后,更深地体会到了: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对任何一个方面的困惑、不解、矛盾和不知所措,在对应的书中都能找到答案,关键是愿不愿意去找,去发现。一旦找到了,这个解决办法必定是受益匪浅和长久的。
再次感谢本书的作者,帮助我解决了面对上小学一年级女儿的许多不知所措,不仅解决了,而且现在非常地确定自己要怎么做,如何做,希望更多的人能读一读这本书,谢谢!
《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读后感 篇13
近段时间,有幸拜读了刘称莲老师的《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这本书,刘老师对孩子的精心照顾、睿智用心深深打动了我。在书里,陪伴也是一种爱这句话给我的触动很大。
对于陪字,我是有着深切的体会的。虽然身为教师,但同时我也是一位家长。在向家长们学习的同时,我也在自己摸索着怎样做一个合格的家长。在对孩子的陪伴方面,我深感不足和愧疚。
在看《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这本书时,作者对孩子的精心照顾,用心之深打动了我,也触动了我。我在反思我的时间都去哪了?是不是除了工作之外,我真的没有更多的时间陪孩子?工作之外的时间我在干什么?
现在想来,恐怕不是我没有时间,而是认为对孩子的陪伴不那么重要。现在更深切的明白:对孩子的爱不是给他攒了多少钱、花了多少钱、买了多少礼物、为他洗了多少件衣服,而是体现在我们是不是能真正静下心来,陪伴孩子。陪伴孩子一起成长,在陪伴中倾听孩子、理解孩子,成为孩子的心灵港湾。
孩子们稚嫩纯真的心灵还感受不到物质的重要。他们真正渴求的、需要的是每天父母的拥抱;需要感知在父母眼里自己是多么的重要;需要父母给与他安全感;更需要知道当自己失败时、受挫时、父母会在家里等着他,给他安慰,而不是他一个人孤零零的承受。
说到这里我还是深感愧久,自从有了闺女,我把大部分的时间用在了她的身上,对儿子的照顾太少了,总认为闺女小,需要更多的关爱,完全忽略了儿子的感受,我常对儿子说,你是哥哥要让着妹妹,虽说也不错,但在儿子心里也许不这样,总认为妈妈不管我了。有段时间儿子到家就发小脾气,我批评他,老大不小了,怎么能那样。后来才想,原来这是儿子在发泄心中的不平,细想是自己的不对,这些曰子对儿子的陪伴太少了,应该多些时间陪陪这个小孩。
现在懂得了:养育一个孩子,不是用钱,而是用心!
《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读后感 篇14
《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这本书很合我的口味,刘称莲老师的很多做法值得我学习。
其中让我感受深刻的是学习篇——学习是一颗糖,这一部分的第二篇:寻找孩子喜欢上学的“吸铁石”。文中说道,小学生喜欢学习的前提就是热爱学校,热爱老师,热爱同学,并对学习充满兴趣,只有这样,他才会对学习充满热情并不断地成长进步。所以没有必要刻意在孩子的学习上花太多的心思,而是想办法让孩子爱上学校,爱上学习,让孩子渴望和小伙伴交往,孩子有几个好朋友,就如同有了几块孩子上学的“吸铁石”,让孩子期盼和老师见面,想方设法让孩子喜欢上每一位老师,从内心崇敬老师,孩子才会爱上老师的课程,并努力学习。让孩子的好奇心得到呵护,“副科”同样激发了孩子的学习动力,让孩子觉得学习是生动有趣的,从而爱上学习。让孩子的成就感得到满足,不断的夸奖和鼓励孩子,满足孩子的成就感,让孩子越来越自信,而自信又是孩子做事情成功的基础。作者的实践处处绽放着独特而有效、用心而无痕的教育智慧。
作为老师,我从中可借鉴的非常多,如何能将自己的课上的生动有趣;如何能做一位有魅力的老师去吸引我的学生;如何让学生爱上学校、喜欢上学;这是我需要思考和学习的。
小学是孩子成长的重要起点,这六年可能会影响他人生后面的六十年。孩子的成长是自然且独特的,作为孩子的小学教师,我们需要给孩子更多的引领,这就需要我不断的学习,提升自己,不断的创新,用自己的爱和智慧同家长朋友一起为孩子引航,静静等待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读后感 篇15
《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这本书的作者是刘称莲。这是一位平凡而优秀的妈妈所做的的真诚分享。她用质朴的笔触,重温了女儿小学成长的点点足迹以及这些足迹如何为女儿铺就了通往北京大学的坚实台阶。 去年家长会,我向家长们推荐此书,我觉得此书不仅适合加油宝贝的父母们阅读。作为教师,阅读此书,在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方面也会有很大的帮助。
在这里,我就向大家简单介绍我工作中能用得到的'经验。本书我最喜欢的是阅读篇这一章。阅读篇讲述了李若辰的父母从小为她营造阅读氛围,陪她一起读书。在家庭条件不不好的情况下为了让她能多读书,为她买旧书,一有空闲就陪她到书店读书,为她创造了喜欢阅读、方便阅读的好环境。并且借鉴了好的教育方法用到女儿身上,还为我们推荐了不少好的书籍。
说到让孩子阅读我觉得这方面很重要。一个人仅仅靠眼睛耳朵大脑吸收得来的知识远远比不上从书籍中获得的多。这也就是说,阅读将会给人带来更丰富的知识。那么,从小怎样使孩子喜欢阅读,学会阅读,作者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答案。要培养孩子喜欢阅读首先得给孩子创设阅读环境,其次家长得以身作则,陪着孩子阅读。此做法不仅适用于家长,我觉得身为教育工作者同样也能用得上。
当我读完阅读篇后,真感觉我在学生面前还有很多地方做得不够,给学生阅读的时间太少了,导致学生的作文水平没有提高。所以,今后我要给些时间让学生们阅读,课间陪学生阅读,多给学生推荐阅读好的书籍,并给孩子们制定一些阅读计划。
各位家长朋友、同事,让我们一起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为孩子创造好的看书、学习氛围。
《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读后感 篇16
近段时间,有幸拜读了刘称莲老师的《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这本书,刘老师对孩子的精心照顾、睿智用心深深打动了我。在书里,陪伴也是一种爱这句话给我的触动很大。
对于陪字,我是有着深切的体会的。虽然身为教师,但同时我也是一位家长。在向家长们学习的同时,我也在自己摸索着怎样做一个合格的家长。在对孩子的陪伴方面,我深感不足和愧疚。
在看《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这本书时,作者对孩子的精心照顾,用心之深打动了我,也触动了我。我在反思我的时间都去哪了?是不是除了工作之外,我真的没有更多的时间陪孩子?工作之外的时间我在干什么?
现在想来,恐怕不是我没有时间,而是认为对孩子的`陪伴不那么重要。现在更深切的明白:对孩子的爱不是给他攒了多少钱、花了多少钱、买了多少礼物、为他洗了多少件衣服,而是体现在我们是不是能真正静下心来,陪伴孩子。陪伴孩子一起成长,在陪伴中倾听孩子、理解孩子,成为孩子的心灵港湾。
孩子们稚嫩纯真的心灵还感受不到物质的重要。他们真正渴求的、需要的是每天父母的拥抱;需要感知在父母眼里自己是多么的重要;需要父母给与他安全感;更需要知道当自己失败时、受挫时、父母会在家里等着他,给他安慰,而不是他一个人孤零零的承受。
说到这里我还是深感愧久,自从有了闺女,我把大部分的时间用在了她的身上,对儿子的照顾太少了,总认为闺女小,需要更多的关爱,完全忽略了儿子的感受,我常对儿子说,你是哥哥要让着妹妹,虽说也不错,但在儿子心里也许不这样,总认为妈妈不管我了。有段时间儿子到家就发小脾气,我批评他,老大不小了,怎么能那样。后来才想,原来这是儿子在发泄心中的不平,细想是自己的不对,这些曰子对儿子的陪伴太少了,应该多些时间陪陪这个小孩。
现在懂得了:养育一个孩子,不是用钱,而是用心!
《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读后感 篇17
首先非常感谢相约群,感谢乐爸,感谢群里的管理员,给我一个试读《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的机会!
周六下午,南方的天气也开始微微转凉了,彼时我正喝着龙井茶,随便翻看着《知道点。中国文学》。突然接到快递电话,要下楼取件。当我牵着女儿的小手一起下去时,还以为又是孩子的样刊。谁知一打开包裹,竟是我的试读书《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
我马上放下正在看的《知道点。中国文学》,捧着新书读起来。书的封面非常清晰。一条郁郁葱葱的道路上,一个母亲和自己的孩子正在前行中,透过背影,似乎看到了那浓浓的母爱和听到了一路亲切的呢喃。
我已经很多年看书就纯粹看书,都不爱拿支笔画重点了,但是当我看到这本书的名字 和这无比温馨的封面图画,我竟不由自主的拿起铅笔,准备好好来做阅读记号。这种感觉久违了,从大学毕业后似乎都忘记这么做了。
翻开封面,看到目录,这个不一样的目录。出书共分为六个篇章。
首先是生活篇:刘老师(此书作者刘称莲,我简称刘老师)说玩物不一定丧志,尤其是说到家庭日,说到孩子要去亲近大自然,我一一对照自己的所作所为。刘老师说在周日不给孩子学习任何东西,就是要出去亲近大自然,和同伴一起玩,我自己也一直是这么做的。但是我看到老师说的“一个月才完成的拼图”。我不禁脸红了,我一直批评孩子没有耐心,做一件事都是坚持一下就放弃了,可是孩子从小到现在,我基本没有陪着孩子认真拼过图,更不用说拼一个月了。孩子他爸更是小孩经常弄彩泥,弄得地板脏,于是他几乎禁止孩子玩彩泥,更不用说大人陪着孩子一起做手工,做拼图,玩彩泥。我深感惭愧!感谢此书让我意识到自己在这方面做得不好,需要改进。
阅读篇
刘老师说父母为孩子创造的阅读氛围,孩子就可能喜欢阅读。要让孩子有书读,读到书。刘老师提倡经常带着孩子去书店,这一点我觉得我做得还可以,但是在反复阅读工具书上,我需要继续鼓励孩子。我旁边有朋友在笑自己的孩子为何反复看同一本书,并觉得奇怪时,我都有跟朋友解释这是正常现象。
学习篇
刘老师说学习是一颗糖,我第一次看到这样的比喻,觉得非常新鲜,也非常准确。的确要想孩子热爱学习,首先孩子必须热爱学校,热爱自己的老师。家长要去寻找孩子喜欢上学的“吸铁石”,还有刘老师独特的方法,去应对错题,我觉得这非常有启发性。平时我也喜欢把孩子的错题集中记录在一个本子里,这样需要复习时,先把平时出错的题先巩固。
品格篇
刘老师提醒家长想要孩子成为一个负责任的人,首先必须是尊重和孝顺长辈,维护和爱惜班集体荣誉的小学生,我觉得这点很重要。有些家长往往忽视了,只在乎成绩,而忽略了对孩子品德素质的培养,那么得不偿失。从小就要教给孩子一定的技能,以防孩子将来变成“啃老族”和“白眼狼”。
心理篇
让天使自己飞翔。刘老师提倡家长要适当放手,让孩子自己成长。要相信孩子自己的能量,他们完全有能力照顾好自己。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亲子沟通需要心的交流。和孩子做有效的交流,有效的交流必须注意方法。这一点非常重要。
沟通篇
刘老师家用邮筒和“BBS”和孩子交流,让孩子感受到了父母的重视和爱,这样孩子也会重视和爱自己,唯有这样孩子才能找到自信,而自信是一个人成功的首先的.必要的前提。
读到这本书,我好像找到了一本做个合格的小学生妈妈的教材,于是一口气就把整本书读完了,并且计划反复看。非常感谢刘老师把自己如此宝贵的经验和大家分享,让我们在育儿的路上有准备,有计划,一路走下去,会轻松不少!
刘老师整本书都是用质朴而细腻的文笔,通过一个个小小的故事,让人感受到陪伴也是爱,让人感受到教育需要智慧,需要耐力,并且需要阳光和开放的心态。孩子是一个独特的存在,不是父母的私有财产,所以不要因为自己的虚荣心而一味地要求孩子和别人攀比。做家长的必须要有耐心,让孩子在各个方面把基础打扎实了,慢慢等待孩子成长,让我们一起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