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活着》读后感
老地方整理的名著《活着》读后感(精选17篇),经小编精挑细选,希望大家喜欢。
名著《活着》读后感 篇1
这是我第一次读余华的书,故事朴实,可结尾又是那么残忍。我向来都不爱看悲剧的,也从不愿直视社会上真真切切存在的惨案,我是个理想主义者!曾耳闻过《活着》中的一些故事与人物,所以《活着》在家中书柜已久,甚至书上面都有了一层薄薄的灰。每每捧起它,我却又一次次地放下,终于,我翻开了它,专心地读着……
小说开篇便写了两位老福贵——男主人公和一头老牛,由主人公的叙述来追忆往事,揭开了故事的序幕:
地主的儿子福贵的一生命运坎坷,该经历的,不该经历的,都经历了。从家庭的富裕到落魄,从富贵参军到回乡过着食不果腹的穷日子。灾难在他身上接踵而至,犹如晴天霹雳般地将他原本就不太美满的.生活毁于一旦。儿女双亡,妻子病逝,“偏头”女婿工作时遭意外去世,连最后的亲人,年仅七岁的小外甥都先天而去。每当一个厄运降临,我的心都会为之一颤,若是那样壮烈地死去,也就罢了,可偏偏就是那样平淡地一个又一个死亡,普通人,连死去都是那样无助,那样平静。福贵本是一个纨绔子弟,如今却得面临自己的挚爱一个又一个地离他而去,心如刀割却又眼睁睁地束手无策……
书看完了,可每每想到福贵所遭遇的这些事情,我都会眼泛泪光,即便过了许久,那种为之惋惜,为之怜悯,为之悲切的情感也挥之不去。
上天可真是眷顾他——打仗的时候让他从死人堆里爬了出来;土地革命的时候他已不再是地主了;一个个亲人死去唯他活着……他似乎是最幸运的人,但却是最可怜的人!
小说最后写福贵和老牛渐渐远去,那沧桑的背影,与夕阳的余晖、无垠的田野,已融为了一幅画,福贵的背驼了,他背负着一家人活着的希望。他失去了一切,唯有活着的意志无法被剥夺。
他,为了活着而活着。
这是斗争与生存的故事,作者用朴实无华的笔墨,写出了当时中国社会中农民阶级不同时期的生活经历,打造出福贵这么一个看似幸运而又可伶的人。
正如余华所说的:
“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以外的任何事而活着”。
名著《活着》读后感 篇2
昨天去看了张莉姐,看着她们一家其乐融融,感觉真好,多幸福的家庭啊!忽然觉得自己是多么的孤单,多么的需要有那么个港湾可以让我在疲惫的时候尽情的享受那份安逸与温馨。好人一定有好运吗?还只是好人有好梦?
昨天在看的时候里面有段话说的很有道理,其实幸和不幸都是相对的,当你认为自己极度不幸的时候只要静下心来用心去观察,你会发现在这个世界上比你不幸的人是那么多,相比之下我这点挫折和不幸又算得了什么呢?至少我还可以健康的去努力的去创造生活去享受生活,还有什么比这个更重要的`呢?
是啊,有什么比活着更好呢?所以不管在什么情况下我都得坚强的活着,学着去面对任何事情的发生和结束,再艰难的日子我都必须告诉自己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的,坚信未来的道路是顺畅的,我必须学会从里到外都带着希望和微笑去生活,其实人的生命有时是很脆弱的,当一个生命结束的时候也许就是1秒钟的事情,生命没了他所有的一切对他来说就没有任何意义了,留下最多的就是亲人对他的无限悲伤和眷恋。所以我要告诉自己每天都应该好好珍惜的去过,每天都应该有希望,不管是否真能实现,那都不重要,对于有思想有灵魂的人来说希望应该是人活着的最大的精神支柱吧,生活如果没有了希望,人就如同失去了方向的帆船,没有脊梁的房屋,没有支撑的桥梁一样行尸走肉般存在。现在社会生存压力大,确实大,但是我相信活着就好,活着的基础上咱们要健康的快乐的活着。
驹于我这样大龄而又没有对象的女孩子来说恋爱婚姻成了我不可逃避的主题,无论是父母亲戚还是朋友在一起或者见面都成了惯谈了,我想坚持自己那个为爱结婚的信念,但是那真是做梦吗?那个梦离现实有多远的距离呢?谁都没有办法给我一个答案,包括我自己。所以还在等待中……
希望明天会更好吧!带着希望和微笑去生活,再苦再难告诉自己要坚强!你可以的,一定!幸福会在不远处等着我,再稍微坚持坚持吧!
名著《活着》读后感 篇3
从1993年到20xx年,余华在不断的自序中完整着自己。1993年写下的《活着》在二十余年后的今天看来,跨越了时间的障碍,顽强地活着。
深夜读来,数次忍不住泪流。明明是作者精心的摆布,但读来却穿越了每个文字的阻隔,直逼人心。相较于时下轻飘飘的煽情、赤裸裸的炫技,余华的文字是让人感觉不到技巧的,命运的厚度与沉重已足够撑起整个故事。情感本就重得摧人心肝,还何须再去“煽”?
我们能做的已经不是旁观与审视,而是站在福贵一家人的茅屋里,和他们一起笑,一起哭。这是很奇妙的视角,你清醒地知道自己是谁,但在阅读的每个瞬间却又身不由己地被卷入其中浑然忘我。正如余华在20xx年的自序中所言,当他以旁观者的视角来写这个故事的时候,困难重重,可是当有一天突然以第一人称来写这个故事的时候,突然顺畅无碍。冥冥之中自有天意。这仿佛也是一个奇特的隐喻,这个故事必须让我们进入、替代。
福贵的一生绝不是他自己的一生,《活着》是每个人活着的象征。尽管我们可能没有福贵的苦痛、没有福贵的欢乐,但是,每个人只要活着,就必然要经历他(她)自己的悲欢。
徐福贵的前半生可以说是自己造的,本来是地主家的少爷,赌嫖俱全,倾家荡产。可是从败家之后的每一步,似乎就走进了命运的魔掌。福贵的后半生可以说真是无奈。去给母亲请郎中时被抓了壮丁,后来又经历三反五反,大跃进的穷困难捱。儿子死于人祸,妻子死于疾病,女儿难产殒命,女婿事故身亡,唯一的孙子也意外送命。
在死亡面前,人的渺小无助就像福贵面对医院那个小房子时的.恐惧和无奈,这就是命运,或者说叫宿命。在这样庞大的力量面前,人是微不足道的。但是,福贵仍然要乐乐呵呵地活下去。余华说:“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福贵和老牛相依为命,一样黝黑,一样衰老,但是,老人依然用“粗哑却令人感动的嗓音”唱着歌谣,自鸣得意。故事的开篇,老人吆喝着“二喜、有庆不要偷懒,家珍、凤霞耕得好,苦根也行啊。”老人这时候“黝黑的脸在阳光里笑得十分生动,脸上的皱纹欢乐地游动着”,这时我们尚不知情。到了故事结尾的时候,当老人再数出这一个个名字的时候,悲喜在那一刻汹涌而来,不可断绝。
余华说:“生活是属于每个人自己的感受,不属于任何别人的看法。”福贵的一生抑或每个人的一生,是窄如手掌,还是宽若大地,冷暖自知,无人得晓。
名著《活着》读后感 篇4
无论现实变成什么样子,无论现实剥夺了我们什么权利,只要我们活着,只有我们活着,我们才有义务和权利去追求我们想要的,这叫做真正的生活。我们不应该让现实决定我们如何生活,而应该决定我们应该以什么态度生活。
活着,我们必须处理选择,只有坚持理性,才能做出客观的决定,不会让自己后悔。所以我们没有机会错过会错过机会。当我们可以选择改变时,我们应该认真做一个完整的自己,以自己的态度看待活着。
之前对余华的作品的作品有过一点接触。他的杯子一直都是这样。一般来说,它看起来既不谦虚也不傲慢。当它们结合在一起时,人们无法忍受。当你读完整个故事,回头整理这个完整的故事时,你会不情愿和无法应对。当你单独分析任何故事时,你都能真正感受到令人心碎的痛苦和难以忍受的痛苦。他不屑于写下里巴人,而是用一些看似荒诞的故事来讲述高度真实的生活。
文字中的安静和冷漠实际上渲染了一种压抑和沉闷的`气氛。持续的痛苦导致持续的期待。如果你想发泄,你无能为力。你只能完全阅读它。你被这种简单的痛苦所摆布,甚至被玩弄在手掌中,这让你无法自拔,也不想自拔。当你痛得麻木时,你可以看到现实,在简单的感情中看待和理解生活,过上美好的生活。余华深深地讲述了生活的杯子,
我对杯具也有一点自我看法。人们喜欢看杯具和被这种杯具感动的原因是为了寻求自我安慰。
名著《活着》读后感 篇5
早上泡在图书馆看完了余华的《活着》。我不明白该怎样去评价福贵这个人,说他不幸,他却度过了最为漫长而黑暗的一夜,乐观而坚强地活着;说他幸运,他又亲手埋葬了自我所有的亲人,只剩一头比他年纪还大的病牛陪伴着。其实,福贵的人生代表了那个时代大部分中国人的命途:从身为地主的浮华到败家后遭压迫;从被国民党逼迫去打仗到遇到解放军回家团聚;经历了人民公社化运动、大炼钢铁…
书中有很多可圈可点的地方,但此刻一向盘旋在我脑海中的是福贵的儿子有庆给镇长的女儿献血时被活活抽死的场景。我仿佛看到有庆嘴唇发乌,脸色铁青地呢喃着头晕,我好像触摸到他想要抽出那被医生死死握住的全是骨头的手。我似乎就在那样一个场景中,想要上去帮一把有庆,却被什么阻挡着,只能眼睁睁看着,心发憷。其实有庆是不是代表着那个年代想要拯救中国的有志之士呢,他们一腔热血被时代活活抽干,成为有权阶级的美食。
画面一转,是老人福贵和他的老牛福贵。我看到两个福贵一样黝黑的脊背在余晖中发光,听到老人用浑浊的嗓音在空旷的田野间响起:少年去游荡,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整本书以老人的叙述为主,作者和我都是旁听者,坐在午时的山头上,听老人默默细数。正如作者所说,很少有人能这么详细地讲述自我的一生,我想这大概是因为福贵这大半辈子都用在回忆过去了,一个人守着7个人的人生,不断在脑海中放映,无论巨细。就像书中有这样一个情节,老人福贵"责骂"老牛福贵道:"今日有庆,家珍耕了2亩田,苦根还小,也耕了1亩田,你呢,我明白你年纪大了,也就不说出来羞你了。"我不解,明明那里就仅有一人一牛,哪儿来的那么多名字?福贵得意地解释说,:"如果它(牛)明白仅有它在耕作,就会偷懒的。"呵,多么趣味而忧伤的画面,其实福贵和他的牛一样,他们都假想着自我的亲人还在,所以从来不曾忘记。
故事的'最终,黄昏正在转瞬即逝,黑夜从天而降了。我看到广阔的土地袒露着结实的胸膛,那是召唤的姿态,就像女人召唤着她们的儿女,土地召唤着黑夜来临。我久久停留在故事中,眼前一会儿是少年时飞扬跋扈的少爷福贵,一会儿是得了软骨症不能干活而哭泣的家珍,一会儿又是饿的撑死的苦根。我仿佛是想要哭出来的,但却又觉得连福贵自我都从未哭泣过,我又在那里流着谁的眼泪呢?
原先,《活着》便是最好的幸运,亦是最大的勇气。
名著《活着》读后感 篇6
由小说改编而成的电影,通常都不会比小说出色。于是,我循着好电影追根溯源,直达原著。
看了张艺谋导演的电影《活着》,葛优绘声绘色的演技,无不表达着生活压迫下的弱者形象,从衣食无忧的富二代到一落千丈的普通百姓,从父母双全、妻小同在到父母故去、一双儿女横死,都是对福贵沉重的精神打击,可福贵呢,总算承受下来了,而且电影结尾也预示着美好的生活。如此悲惨的经历紧紧揪住了观众的心,我觉得要找来原著读一读。
放下书,我发现张艺谋太仁慈了,他剥夺了福贵惨痛的经历,呈献给观者一个不错的结局,殊不知如此圆满的大结局作者看到后做何感想。余华用朴实的笔调给我们描绘出福贵乃至芸芸众生的生活本意,平白的话语压得人喘不过气来,仿佛背着一块大石头赶路,回头才发现地上渐行渐远的`脚印已深深烙印在心里,难以释怀。一桩桩、一件件的丧子、丧妻直至最后与一头也叫福贵的老牛相依为命,主人公福贵仍在忍受着生活给予的馈赠,仍在不屈地活着,他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活着之外的其他而活着,这种感受在他埋葬完最后一层亲情后所表达出的对生活,对活着更多了一份释然。正如经历九九八十一难的唐玄奘要比经历八十难的他更能体会佛的深意。从福贵的遭遇可以瞥见你人生中偶尔的苦难,我惊讶于余华拥有怎样一支生花妙笔如此的让读者心塞,更为难得的是福贵一次次不服输的站起来,默默地却又无可奈何地继续活着,或许,我们活着就是为了一次又一次接受生活的打击,而后变得从容不迫。
记得一部电影中一句台词,小女孩问男主人公:人生总是这么苦,还是只有童年苦,男主人公答,总是这么苦。好一个总是这么苦,简洁明了却道出生活真谛。余华笔下的福贵早已超脱活着本身,在命运接二连三的安排下,他依次告别一个个亲近的人,最后只能跟一头牛相依为命,他送走了所有亲人,最终为生活、为活着而活着,在我们旁观者看来,他的一生除了苦难还是苦难,令人感到命运的不公,然而在福贵眼中呢,他抱怨过发生在他身上的种种悲惨吗,他没有,在他眼中,他有好妻子,好儿女,好女婿,好外孙,他是那么豁达以至于他晚年与名叫福贵的牛耕种时脸上总洋溢着幸福、快乐。借用作者的一句话,生活是属于每个人自己的感受,不属于任何别人的看法。
名著《活着》读后感 篇7
平静的近乎冷酷的笔触,余华用他哲学的思考为我们勾画出了血肉丰盈的福贵;艰难的近乎残忍的人生,福贵用他那杯具的命运向我们讲述了绝望的不存在与活着的意义。
鲜红的封皮,一本《活着》,我几乎是哽咽着踏在福贵的人生之路上,每走出一小步,我都能感受到苦难的沉重,感受到泪水的微不足道。空气中处处弥漫着绝望的叹息,精神的支撑似乎随时会被瓦解,会在眨眼间烟消云散。福贵几乎时时身陷生与死的边缘,痛苦的挣扎,忍受着至亲们一个个的离去,在一次次期望的破灭中坚忍不屈的依旧活着。
以往看过一部电视剧《笑着活下去》,很喜欢这个剧名,“笑着”是一种人生态度,“活下去”则是要去践行的生命状态,“笑着活下去”则是以一种乐观的心态去对待生活与实现生命,而这,也就是所谓的人。
很多人之所以在人生中困惑与不安,或许是因为他们把人生复杂化了,活着,其实就是最简单化的人生,也是人生得以实现的基本前提。活着的意义就在于活着本身,它没有额外的喧嚣浮华与功名利禄,它仅仅是生命的延续,是最自然的生存状态,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
之后我找回了自信心,找回了面子,有了立足之地,大家对我有了几分羡慕,自然有了表现自我的机会。我的心境如同拥有了一切一样兴奋。庆幸当初我没有做愚蠢事儿啊!
在福贵输光了祖上留下的所有家产时,福贵的母亲这样对他说:“只要活的欢乐,穷也不怕”。是的,有什么可怕的呢活着已经是一种幸福,而能够欢乐的活着,也许就是人生莫大的追求了,其他的虚名浮利都只是身外之物,只是迷乱了双眼的一时虚幻。对于失去了所有亲人的福贵来说,活着是简单的幸福,一步一个脚印,孤零零的走下去。
名著《活着》读后感 篇8
《活着》主要讲了“我”在年轻时获得了一个游手好闲的职业——去乡间收集民间歌谣。在夏天刚刚来到的季节,遇到那位名叫福贵的老人,听他讲述了自己坎坷的人生经历:地主少爷福贵嗜赌成性,终于赌光了家业一贫如洗,穷困之中福贵因母亲生病前去求医,没想到半路上被国民党部队抓了壮丁,后被解放军所俘虏,回到家乡他才知道母亲已经过世,妻子家珍含辛茹苦带大了一双儿女,但女儿不幸变成了聋哑人。然而,真正的悲剧从此才开始渐次上演。家珍因患有软骨病而干不了重活;儿子因与女校长血型相同,为救女校长,抽血过多而亡;女儿凤霞与队长介绍的城里的偏头二喜喜结良缘,生下一男婴后,因大出血死在手术台上;而凤霞死后三个月家珍也相继去世;二喜是搬运工,因吊车出了差错,被两排水泥板夹死;外孙苦根便随福贵回到乡下,生活十分艰难,就连豆子都很难吃上,福贵心疼便给苦根煮豆吃,不料苦根却因吃豆子撑死……生命里难得的温情将被一次次死亡撕扯得粉碎,只剩得老了的福贵伴随着一头老牛在阳光下回忆。
文中的主人公福贵经历了一生的苦难,家人都先他而去,而他依然友好对待这个世界,没有一句抱怨的.话。我认为我们就应该学习老人坚韧的品质,不要被困难所压倒。
无论怎样,生活总要继续,只要活着就好,只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以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
名著《活着》读后感 篇9
平静的近乎冷酷的笔触,余华用他哲学的思考为我们勾画出了血肉丰盈的福贵;艰难的近乎残忍的人生,福贵用他那杯具的命运向我们讲述了绝望的不存在与活着的意义。
鲜红的封皮,一本《活着》,我几乎是哽咽着踏在福贵的人生之路上,每走出一小步,我都能感受到苦难的沉重,感受到泪水的微不足道。空气中处处弥漫着绝望的叹息,精神的支撑似乎随时会被瓦解,会在眨眼间烟消云散。福贵几乎时时身陷生与死的边缘,痛苦的挣扎,忍受着至亲们一个个的离去,在一次次期望的破灭中坚忍不屈的依旧活着。
以往看过一部电视剧《笑着活下去》,很喜欢这个剧名,“笑着”是一种人生态度,“活下去”则是要去践行的生命状态,“笑着活下去”则是以一种乐观的心态去对待生活与实现生命,而这,也就是所谓的人。
很多人之所以在人生中困惑与不安,或许是因为他们把人生复杂化了,活着,其实就是最简单化的人生,也是人生得以实现的基本前提。活着的意义就在于活着本身,它没有额外的喧嚣浮华与功名利禄,它仅仅是生命的'延续,是最自然的生存状态,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
之后我找回了自信心,找回了面子,有了立足之地,大家对我有了几分羡慕,自然有了表现自我的机会。我的心境如同拥有了一切一样兴奋。庆幸当初我没有做愚蠢事儿啊!
在福贵输光了祖上留下的所有家产时,福贵的母亲这样对他说:“只要活的欢乐,穷也不怕”。是的,有什么可怕的呢活着已经是一种幸福,而能够欢乐的活着,也许就是人生莫大的追求了,其他的虚名浮利都只是身外之物,只是迷乱了双眼的一时虚幻。对于失去了所有亲人的福贵来说,活着是简单的幸福,一步一个脚印,孤零零的走下去。
名著《活着》读后感 篇10
合上书籍,心情久久不能平复。如果从旁观者的角度福贵的一生除了苦难还是苦难。其他什么都没有。可是当福贵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来讲述自己的一生时。他苦难的经历里立刻充满的幸福和快乐,他相信自己的妻子是世上最好的妻子,他相信他的子女是世上最好的子女,还有他的女婿,他的外孙,还有那头叫福贵的老黄牛,还有曾经一起生活过的朋友们,还有生活的点点滴滴…
福贵的一生经历的苦难,是那个时代的不幸。人们生活唯一的目标就是活着。也许现在的人,永远无法理解!书中人物貌似离我们很远,但一个个人物又是那么的真实。因为现实远比小说残酷!那段残酷的岁月,大家只为了活着。
福贵是地主家少爷,曾是个不学无术纨绔子弟。输光了家产,他爹也被他气死了。又被征兵,亲眼所见上千人一夜冻死。士兵临死前的哀鸣犹如蚂蚁不断的啃食着福贵的心。他命大,活了下来。辗转返家,发现大女儿得了急病成了聋哑人。生活是残酷的,贫穷的生活更是炼狱。接二连三,福贵的儿子为了献血救县长的夫人。医生把他的血给抽光了,女儿生孩子时也死了,女婿施工时被砸成的面糊,外孙吃豆子撑死了。福贵后来想,也行吧!大家都走了,我最后一个走就不用再担心你们了···
读这本《活着》犹如经历了一遍那个年代,走了一遍福贵的人生。与我而言是震撼的!福贵一生苦难无数,却从未放弃生之希望。美好生活之希望!我们是幸运的,生存在这个和平年代。但更不应虚度光阴!
活着,就要有意义。好好活!
名著《活着》读后感 篇11
活着或死亡都是一个年轻生命难以驾驭的题目。同样是一个本薄薄的让我用一个下午就读完的书,这让我更真切地体会到这本书的含义。
《活着》从一个旁听者的角度道出了一个普通人平凡而曲折的一生。主人公福贵生活在那个纷乱特殊的年代,经历了战争,杀伐以及一系列动荡的的生活,经历了家庭的兴富到衰落,身边人陆续的死去。在他们一生中,不知失去的多少东西,失去金钱,失去亲人,最后只剩下瘦骨嶙峋又险些被人宰割的老牛与他为伴。尽管是这样,他还是友好的`面对世界,一切伤痛的往事在他口中变得平淡无奇。也许当我们的生命已将要走到尽头的时候,回望以前的一切,才会做到安下心去对待,才会做到清醒的重新认识所有的事。
读到家珍死去,这是我看到所有生离死别中最宁静的一段,也是最真切的一段,想起阿朱死后乔峰抱着她冰冷的尸体的痛苦失声,想起陈家洛听闻心上人香消玉陨后留下懦弱眼泪。我想人活一生,总要承受这样的打击,而多年以后,当身边的人一个个全都被岁月带走,那时的我们也许真的会选择一种平静,它是多年的感情磨合而成的,是沧桑的经历。
一个小村,一座小城。还有主人公福贵。这故事讲述了福贵的一生。他是地主的儿子,娶了城里一个有钱人的女儿,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每天都进城里的赌馆赌钱。赚的不多,输的到不少,终于有一天赌光了家业。一贫如洗的福贵因为为救母亲去城里抓药被迫拉去当兵。在战场上九死一生,但他幸运归家时,女儿却成了哑巴,母亲死了,家里一穷二白。福贵的儿子意外身亡;后来女儿好不容易嫁了却因产后失血过多而死;妻子中年病死;女婿二喜做工被板车压死了;外孙吃豆子时死了。福贵老了,故事结束了。福贵经历了人生最大的痛苦,当他看着亲人离自己而去时,心底那时就像被刀割一样,割的很深,痛在全身。但他奇迹般的活过来,依然乐观豁达的面对人生。到风烛残年之时,依然牵着一头老牛作伴过日。
《活着》这本书,余华写的很平静,没有刻意渲染,我看的也很平静,面对书中老人的一生经历,心里并没有波涛翻滚,这是那个社会中再平常不过的生命。
名著《活着》读后感 篇12
那天晚上,我闲的没事,然后就拿起了一本书,这本书的名字是《活着》。
起初,我很好奇,不知道那书里讲的是什么内容。我被迫无奈的翻开第一页,我觉得这本书真的很无聊。所以,我就大概翻了一下,在我烦的时候,我无意中看见了“就这样他的儿子也就死了”。虽然,是几个普通的再也不能普通的文字,但是我有一种感觉,一种非常想了解它的感觉。终于找到了那页,找到了那也得开始部分开始看,起初,我只看了几句,我发现这个上讲的和我所看的一个电视剧有一点相像,我就接着往下看,最后终于弄明白了,这部电视剧原来就是这本小说,这时,似乎有一种力量在驱使着我更深一次的了解他它。那本小说,讲的是叫徐富贵的人的一生,从青年到老年他的家庭的变化及其他周围人群之间发生的故事。当我读到“他儿子为了献血,也被活活的抽死了,当他的父亲(也就是小说的主人公徐富贵)得知此消息后,非常伤心,伤心过度像是精神不正常的,在自己儿子坟边,给自己儿子跳最后一次秧歌”时,我心里有一种感觉,一种从心里激发出的同情。我想,这种情景如果换作是谁,谁都不会好过,谁都会心里难过甚至伤心过度而失常。真的,他虽然只是本小说,但是他反映了解放前后去穷苦人民生活的状况却是现实的。
但是也有人会说,每个人都会有不愉快不顺心的事的时候,只是他的多一些罢了。其实,这样也可以,但老天又为何的那样不公平呢!为何把许许多多的厄运同时抛散在一个人身上呢?那样实在是太不公平了。生活在那样的环境下,只有有钱的人才能幸福,但事实上,钱并不是万能的。每个人开始来到这个世界上,有欢笑,也有泪水。凭什么在那个时候贫苦任的泪水就要比富有人的泪水流的多些。我们也需要公平,我们也需要幸福,因为我们也是人啊!徐富贵的一生,是我们每个人都难以想象的,在他中年时期,由于他自己,他的`家庭因种种原因遭受变迁,接二连三的,他父亲、母亲、儿子、妻子、女儿、女婿,相继去世,最后只剩下他和她的外孙子孤独终老。从一个风风光光的青年到孤苦伶仃的老头,时代的变迁,身份也随之发生变化。每个人的生活都是越来越好,但是主人公,却恰恰相反。人生,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不经历坎坷,怎能获得希望。可爱的人间,他总有幸福,只要你又勇气去寻找。公平公正是每个人都期盼的,生活中每个人都是有权利说:“我们也需要公平的。”人的一生艰难而坎坷,但是只要你用心去发现去观察就一定会有收获,但是社会又为何是这样的呢?活在世上,快乐也好,痛苦也罢,都会随之远去,而徐富贵正是给了我们一个范本。我们也正也应该思考一下了!
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一定要倍加珍惜!要有自己的风格,活出自己的风采,活得精彩!
名著《活着》读后感 篇13
那天晚上,我闲的没事,然后就拿起了一本书,这本书的名字是《活着》。
起初,我很好奇,不知道那书里讲的是什么内容。我被迫无奈的翻开第一页,我觉得这本书真的很无聊。所以,我就大概翻了一下,在我烦的时候,我无意中看见了“就这样他的儿子也就死了”。虽然,是几个普通的再也不能普通的文字,但是我有一种感觉,一种非常想了解它的感觉。终于找到了那页,找到了那也得开始部分开始看,起初,我只看了几句,我发现这个上讲的和我所看的一个电视剧有一点相像,我就接着往下看,最后终于弄明白了,这部电视剧原来就是这本小说,这时,似乎有一种力量在驱使着我更深一次的了解他它。那本小说,讲的是叫徐富贵的人的一生,从青年到老年他的家庭的变化及其他周围人群之间发生的故事。当我读到“他儿子为了献血,也被活活的抽死了,当他的父亲(也就是小说的主人公徐富贵)得知此消息后,非常伤心,伤心过度像是精神不正常的,在自己儿子坟边,给自己儿子跳最后一次秧歌”时,我心里有一种感觉,一种从心里激发出的同情。我想,这种情景如果换作是谁,谁都不会好过,谁都会心里难过甚至伤心过度而失常。真的,他虽然只是本小说,但是他反映了解放前后去穷苦人民生活的状况却是现实的。
但是也有人会说,每个人都会有不愉快不顺心的事的时候,只是他的多一些罢了。其实,这样也可以,但老天又为何的那样不公平呢!为何把许许多多的厄运同时抛散在一个人身上呢?那样实在是太不公平了。生活在那样的环境下,只有有钱的人才能幸福,但事实上,钱并不是万能的。每个人开始来到这个世界上,有欢笑,也有泪水。凭什么在那个时候贫苦任的泪水就要比富有人的泪水流的多些。我们也需要公平,我们也需要幸福,因为我们也是人啊!徐富贵的.一生,是我们每个人都难以想象的,在他中年时期,由于他自己,他的家庭因种种原因遭受变迁,接二连三的,他父亲、母亲、儿子、妻子、女儿、女婿,相继去世,最后只剩下他和她的外孙子孤独终老。从一个风风光光的青年到孤苦伶仃的老头,时代的变迁,身份也随之发生变化。每个人的生活都是越来越好,但是主人公,却恰恰相反。人生,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不经历坎坷,怎能获得希望。可爱的人间,他总有幸福,只要你又勇气去寻找。公平公正是每个人都期盼的,生活中每个人都是有权利说:“我们也需要公平的。”人的一生艰难而坎坷,但是只要你用心去发现去观察就一定会有收获,但是社会又为何是这样的呢?活在世上,快乐也好,痛苦也罢,都会随之远去,而徐富贵正是给了我们一个范本。我们也正也应该思考一下了!
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一定要倍加珍惜!要有自己的风格,活出自己的风采,活得精彩!
名著《活着》读后感 篇14
早上泡在图书馆看完了余华的《活着》。我不明白该怎样去评价福贵这个人,说他不幸,他却度过了最为漫长而黑暗的一夜,乐观而坚强地活着;说他幸运,他又亲手埋葬了自我所有的亲人,只剩一头比他年纪还大的病牛陪伴着。其实,福贵的人生代表了那个时代大部分中国人的命途:从身为地主的浮华到败家后遭压迫;从被国民党逼迫去打仗到遇到解放军回家团聚;经历了人民公社化运动、大炼钢铁…
书中有很多可圈可点的地方,但此刻一向盘旋在我脑海中的是福贵的儿子有庆给镇长的女儿献血时被活活抽死的场景。我仿佛看到有庆嘴唇发乌,脸色铁青地呢喃着头晕,我好像触摸到他想要抽出那被医生死死握住的全是骨头的手。我似乎就在那样一个场景中,想要上去帮一把有庆,却被什么阻挡着,只能眼睁睁看着,心发憷。其实有庆是不是代表着那个年代想要拯救中国的有志之士呢,他们一腔热血被时代活活抽干,成为有权阶级的美食。
画面一转,是老人福贵和他的`老牛福贵。我看到两个福贵一样黝黑的脊背在余晖中发光,听到老人用浑浊的嗓音在空旷的田野间响起:少年去游荡,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整本书以老人的叙述为主,作者和我都是旁听者,坐在午时的山头上,听老人默默细数。正如作者所说,很少有人能这么详细地讲述自我的一生,我想这大概是因为福贵这大半辈子都用在回忆过去了,一个人守着7个人的人生,不断在脑海中放映,无论巨细。就像书中有这样一个情节,老人福贵"责骂"老牛福贵道:"今日有庆,家珍耕了2亩田,苦根还小,也耕了1亩田,你呢,我明白你年纪大了,也就不说出来羞你了。"我不解,明明那里就仅有一人一牛,哪儿来的那么多名字?福贵得意地解释说,:"如果它(牛)明白仅有它在耕作,就会偷懒的。"呵,多么趣味而忧伤的画面,其实福贵和他的牛一样,他们都假想着自我的亲人还在,所以从来不曾忘记。
故事的最终,黄昏正在转瞬即逝,黑夜从天而降了。我看到广阔的土地袒露着结实的胸膛,那是召唤的姿态,就像女人召唤着她们的儿女,土地召唤着黑夜来临。我久久停留在故事中,眼前一会儿是少年时飞扬跋扈的少爷福贵,一会儿是得了软骨症不能干活而哭泣的家珍,一会儿又是饿的撑死的苦根。我仿佛是想要哭出来的,但却又觉得连福贵自我都从未哭泣过,我又在那里流着谁的眼泪呢?
原先,《活着》便是最好的幸运,亦是最大的勇气。
名著《活着》读后感 篇15
昨天去看了张莉姐,看着她们一家其乐融融,感觉真好,多幸福的家庭啊!忽然觉得自己是多么的孤单,多么的需要有那么个港湾可以让我在疲惫的时候尽情的享受那份安逸与温馨。好人一定有好运吗?还只是好人有好梦?
昨天在看的时候里面有段话说的很有道理,其实幸和不幸都是相对的,当你认为自己极度不幸的时候只要静下心来用心去观察,你会发现在这个世界上比你不幸的人是那么多,相比之下我这点挫折和不幸又算得了什么呢?至少我还可以健康的去努力的去创造生活去享受生活,还有什么比这个更重要的呢?
是啊,有什么比活着更好呢?所以不管在什么情况下我都得坚强的活着,学着去面对任何事情的发生和结束,再艰难的日子我都必须告诉自己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的,坚信未来的道路是顺畅的,我必须学会从里到外都带着希望和微笑去生活,其实人的生命有时是很脆弱的,当一个生命结束的时候也许就是1秒钟的事情,生命没了他所有的一切对他来说就没有任何意义了,留下最多的就是亲人对他的无限悲伤和眷恋。所以我要告诉自己每天都应该好好珍惜的.去过,每天都应该有希望,不管是否真能实现,那都不重要,对于有思想有灵魂的人来说希望应该是人活着的最大的精神支柱吧,生活如果没有了希望,人就如同失去了方向的帆船,没有脊梁的房屋,没有支撑的桥梁一样行尸走肉般存在。现在社会生存压力大,确实大,但是我相信活着就好,活着的基础上咱们要健康的快乐的活着。
驹于我这样大龄而又没有对象的女孩子来说恋爱婚姻成了我不可逃避的主题,无论是父母亲戚还是朋友在一起或者见面都成了惯谈了,我想坚持自己那个为爱结婚的信念,但是那真是做梦吗?那个梦离现实有多远的距离呢?谁都没有办法给我一个答案,包括我自己。所以还在等待中……
希望明天会更好吧!带着希望和微笑去生活,再苦再难告诉自己要坚强!你可以的,一定!幸福会在不远处等着我,再稍微坚持坚持吧!
名著《活着》读后感 篇16
昨天去看了张莉姐,看着她们一家其乐融融,感觉真好,多幸福的家庭啊!忽然觉得自己是多么的孤单,多么的需要有那么个港湾可以让我在疲惫的时候尽情的享受那份安逸与温馨。好人一定有好运吗?还只是好人有好梦?
昨天在看的时候里面有段话说的很有道理,其实幸和不幸都是相对的,当你认为自己极度不幸的时候只要静下心来用心去观察,你会发现在这个世界上比你不幸的人是那么多,相比之下我这点挫折和不幸又算得了什么呢?至少我还可以健康的去努力的去创造生活去享受生活,还有什么比这个更重要的呢?
是啊,有什么比活着更好呢?所以不管在什么情况下我都得坚强的活着,学着去面对任何事情的发生和结束,再艰难的日子我都必须告诉自己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的,坚信未来的.道路是顺畅的,我必须学会从里到外都带着希望和微笑去生活,其实人的生命有时是很脆弱的,当一个生命结束的时候也许就是1秒钟的事情,生命没了他所有的一切对他来说就没有任何意义了,留下最多的就是亲人对他的无限悲伤和眷恋。所以我要告诉自己每天都应该好好珍惜的去过,每天都应该有希望,不管是否真能实现,那都不重要,对于有思想有灵魂的人来说希望应该是人活着的最大的精神支柱吧,生活如果没有了希望,人就如同失去了方向的帆船,没有脊梁的房屋,没有支撑的桥梁一样行尸走肉般存在。现在社会生存压力大,确实大,但是我相信活着就好,活着的基础上咱们要健康的快乐的活着。
驹于我这样大龄而又没有对象的女孩子来说恋爱婚姻成了我不可逃避的主题,无论是父母亲戚还是朋友在一起或者见面都成了惯谈了,我想坚持自己那个为爱结婚的信念,但是那真是做梦吗?那个梦离现实有多远的距离呢?谁都没有办法给我一个答案,包括我自己。所以还在等待中……
希望明天会更好吧!带着希望和微笑去生活,再苦再难告诉自己要坚强!你可以的,一定!幸福会在不远处等着我,再稍微坚持坚持吧!
名著《活着》读后感 篇17
由小说改编而成的电影,通常都不会比小说出色。于是,我循着好电影追根溯源,直达原著。
看了张艺谋导演的电影《活着》,葛优绘声绘色的演技,无不表达着生活压迫下的弱者形象,从衣食无忧的富二代到一落千丈的普通百姓,从父母双全、妻小同在到父母故去、一双儿女横死,都是对福贵沉重的精神打击,可福贵呢,总算承受下来了,而且电影结尾也预示着美好的生活。如此悲惨的经历紧紧揪住了观众的心,我觉得要找来原著读一读。
放下书,我发现张艺谋太仁慈了,他剥夺了福贵惨痛的经历,呈献给观者一个不错的结局,殊不知如此圆满的大结局作者看到后做何感想。余华用朴实的笔调给我们描绘出福贵乃至芸芸众生的生活本意,平白的话语压得人喘不过气来,仿佛背着一块大石头赶路,回头才发现地上渐行渐远的脚印已深深烙印在心里,难以释怀。一桩桩、一件件的丧子、丧妻直至最后与一头也叫福贵的老牛相依为命,主人公福贵仍在忍受着生活给予的馈赠,仍在不屈地活着,他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活着之外的其他而活着,这种感受在他埋葬完最后一层亲情后所表达出的对生活,对活着更多了一份释然。正如经历九九八十一难的唐玄奘要比经历八十难的他更能体会佛的深意。从福贵的遭遇可以瞥见你人生中偶尔的苦难,我惊讶于余华拥有怎样一支生花妙笔如此的让读者心塞,更为难得的'是福贵一次次不服输的站起来,默默地却又无可奈何地继续活着,或许,我们活着就是为了一次又一次接受生活的打击,而后变得从容不迫。
记得一部电影中一句台词,小女孩问男主人公:人生总是这么苦,还是只有童年苦,男主人公答,总是这么苦。好一个总是这么苦,简洁明了却道出生活真谛。余华笔下的福贵早已超脱活着本身,在命运接二连三的安排下,他依次告别一个个亲近的人,最后只能跟一头牛相依为命,他送走了所有亲人,最终为生活、为活着而活着,在我们旁观者看来,他的一生除了苦难还是苦难,令人感到命运的不公,然而在福贵眼中呢,他抱怨过发生在他身上的种种悲惨吗,他没有,在他眼中,他有好妻子,好儿女,好女婿,好外孙,他是那么豁达以至于他晚年与名叫福贵的牛耕种时脸上总洋溢着幸福、快乐。借用作者的一句话,生活是属于每个人自己的感受,不属于任何别人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