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六年级日记
老地方整理的老家六年级日记(精选4篇),经小编精挑细选,希望大家喜欢。
老家六年级日记 篇1
艳阳高照,热气逼人,可这一点也没影响我的心情。因为妈妈带我回乡下外公外婆家
乡下有无数城里没有的东西。印象深刻的是小蚊子,黑黑的,像芝麻粒一样大,叮在身上又痒又疼。那小东西特别多,来了都是黑黑的一群叮在肉上,令人恐怖;还有树林里的毛毛虫,身上是花中带黑,别看它不大,爬动的可快了!要是上了你的身,可不得了:凡是它爬过的地方又痒又疼不说,还要起亮泡,简直毛骨悚然;最让我畏惧的还是老家那条像狼一样的狗。因为上两样东西还小,可以制服,可这狗就不行了,我驾驭了它。他的眼睛最为可怕,发亮发红。许多人见到它都会走得远远的,包括我们。我只有团结它,中午吃饭时我把好吃的都喂给它。到了下午,它也渐渐对我好起来。
乡下也有美好的记忆。这次的乡下之行也给我带来了城里孩子无法比的乐趣!那是下午3点左右,我们一起去摘梨子,虽然很热,但也感到很新鲜。眼看着摘下对我梨子一筐接着一筐,心里真是无比喜悦......我也越摘越有兴趣。不一会儿的时间,就摘满6筐梨子。我们齐心协力抬着梨子回去。大家一个个累得满脸通红,汗流浃背,但是看看这几筐装得满满的梨子,心中那份成就感无与伦比。
这次回老家的经历让我悟出一个道理:快乐需要付出劳动!
老家六年级日记 篇2
当我重新回到阔别许久的家乡时,我幸福地笑了……
小时候,我放学回家时,爷爷接我,总会和我去吃一碗香喷喷的牛肉羹,那时我只懂得爷爷会带我去吃好吃的牛肉羹,爷爷最疼我了。可快读中班了,父母因为工作原因要搬到广州深圳,我以为只去一天两天的就又会回来和爷爷一起玩了,可这一去就是五年。
在深圳,我在那种繁华的大都市,始终找不到共同语言,觉得外面再好吃的佳肴也比不上奶奶炒的菜;再贵的牛排,也比不上爷爷带我去吃的牛肉羹。虽然我找到了爱玩的玩具,但它们都不可能与爷爷送的生日礼物相比。在繁华的大都市,看着一栋栋高楼大厦,总觉得比闻着家乡清香的农村小道,没趣许多。
在深圳的1461天中,我每时每刻都想念爷爷,与那碗牛肉羹。爸爸妈妈,也因为看店没法抽出很多时间来陪我。我很怀念以前爷爷牵着我的手,在满小村玩,带我去看看离家不远的金鸡河,吹着海风,尽情蹦跳,仰望着蓝天。
终于因为我上小学的缘故,也因我强烈地想回去,父母终于答应在家乡做生意。五年的离别,在那日重逢。
一到家,爷爷便问我:“朗,还想牛肉羹吗?”我笑着答应:“当然想。”于是我们祖孙俩,又手拉手去吃那牛肉羹。
一转眼,我回家乡也有四年了。爷爷还是一如既往的爱我。
好多年了那家牛肉羹的味道一直没变,因为那里有爷爷浓浓的爱,深深的祖孙情和家乡的味道。
猜你喜欢1:我的老家日记
我的老家在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丁州十八索,这里有香甜的水果,清清的小溪和美丽的野花。其中,我最喜欢奶奶家旁的小树林。
奶奶家旁的'小树林里有一个秋千,我开心的时候荡秋千,难过的时荡秋千,无聊时还是会来荡秋千。
暑假的一天,我写完当天作业后,便和姐姐、小伙伴们一起荡秋千。我们荡得很高很高,感觉手都要触碰到天空了。荡完秋千后,我们又开始玩捉迷藏。他们有的藏在大树后面,有的藏在小山坡下,还有的爬到树上躲着了。捉迷藏玩好后,我们仰着头,望着在树上活蹦乱跳的小松鼠,心想:要是我们能爬树该多好啊!这样我们就可以趁小松鼠在吃松子时和它们合影。
在奶奶家旁的小树林里,我当过“小小环卫员”(捡垃圾)、“小小指挥员”(小伙伴们假装开车,我来指挥)……这里有我童年最美好的回忆。
亲爱的大朋友们,小朋友们,这就是我推荐的地方——我的老家。你们是否也想来玩呢?
猜你喜欢2:老家的春节日记
春节到,福气也就到了,街上早已经被打扮得红红火火,街上的人也显得轻松自在。腊月初八,准是香味叫醒你的。家家都用大锅子、大勺子熬腊八粥,桂圆、红豆、麦子,一起放锅里煮,等到这些食物在锅里“开了花”,露出结实的身体时,就可以舀到碗里了。尝过的人没有一个不说好吃。
腊月二十三,我们那里是过小年的。街上卖各种玩意儿的货主,早早在那儿候着呢!绿豆糕、麦芽糖、板子面,听著名字就让人卟嘴馋。春节放假,小伙伴们把书包往家里一扔,攥着父母给的小钞票,匆匆跑到街上。有钱孩子为了显摆身份,举高钱大喊:“俺请客,俺请客。”便都奔过去,抢着糯米糍要。这是胡同里小孩最爱吃的甜品,外面裹着白面面,里头藏着红豆馅儿和花生。我并不太喜欢吃,但每次都是被伙伴们的热情逼吃下去,渐渐吃出了味道,大概就是——年味儿。大人们在这一天里最忙,他们要准备伺候过年的用品,好显出万象更新的气象。过了二十三,大人小孩都坐不住,他们要大扫除一次,新年可是个吉祥的日子,不能在过年那天,饭里还能吃到灰尘呀!大扫除过后,人们还得去买大鱼大肉,过年得吃点好的。街上的食品价格都猛涨,每次去买东西,总能听到背后老人们之间的讨价还价,便也添了份匆忙的味儿。除夕这个日子,在奶奶手里是从凌晨二点开始的,来不及庄重梳弄,潦草穿几件衣裳,就去厨房炕头生火烧柴,厨房这一天便也不孤单了。到天亮吐白时,匆忙的一天开始了。门外早贴好了红红的对联,窗子上贴好了丰富的窗花。街上喧哗一片,到处是放炮的人,放炮的烟气。小孩放小炸炮,时不时从嘴里蹦出几个字儿:“王炸”、“炸死你”……大人放烟花,放大炮。赶路的人这回可惨,要从这“生死岛”中逃出来,常常是衣服裤子上,头上,揣着几个炮纸。家里人放炮,我却躲在家里捂耳朵。看那卖早点的铺子,包子粘上了几层灰?仍有人往嘴里送。
在除夕这晚,是要团圆的,是要吃团圆饭的,一些因为工作所迫实在不能赶回家里头的`人,便也打电话,说些嘘寒问暖的话,这渗出的亲情,由电话线牵引着他们。除了团圆,晚上还得不睡觉,守岁。家里人看重这个,我每次都是刚躺下就又被奶奶喊醒,或是被新年的炮声吵醒。这个晚上就漫长了。
正月初一,总算清静了,可以睡个懒觉啦!我们还要去亲戚家拜年,这实在快活。主人总是拿个大碗,盛满满的煮熟了的茶叶蛋,送到我们面前,吃撑了还往我们嘴里送。我们常常是主人给我们一个鸡蛋,就往口袋里塞,好回家打扫干净。我快活的并不是这个,而是主人会给我们饱满的红包,说一句“谢谢”,便笑着跑到街上,要啥买啥。家里也常是有客人的。我们这些年纪小的,是不得上桌吃饭的,不过这也好,奶奶常常把我们叫进厨房里,让我们每个人都捧着个小碗,依次往我们碗里舀肉汤或大鸡腿。所以,桌上那些大鱼大肉,咱们都是细细品尝过的。小孩子们要吃,大人是管不住的,看那精准的体重计,指针转了几圈?才知道已不能再吃。
春节在正月十九收尾了,人们又恍恍惚惚地投入生活。大人们忙于工作,小孩收回了心,认真读书。
于是,老家的春节红红火火地走来,又红红火火地扬长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