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老地方 > 百科 > 心得体会 > 正文

通识培训心得体会

2024/05/29心得体会

老地方整理的通识培训心得体会(精选15篇),经小编精挑细选,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通识培训心得体会 篇1

两个周的新课程通识培训课已经结束,这个过程中大多数人都很浮躁。不知道是不是受环境的影响,我也没有认真听进去。本来,我对教育也挺感兴趣,可是因为诸多原因,我并没有很刻意地去关注,而是偶尔在遇见各种现象时,内心独自感慨,立志将来要好好教育自己的孩子,当一个称职的好妈妈。

从小学上到大学,从家庭到学校,迄今为止,我们仍然是被教育的对象,尽管我们已经成年。有一天,我们走出社会,也仍免不了学习,免不了被教育。教育是终生的,从我们出生的那一刻起,直到后来的每一次心灵的自我发现。在被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很难跳出来站在一个教育者的角度去思考现存教育本身的各种优缺点,尽管我们会怀疑,甚至会抱怨我们的教育体制。但我们却很少会想,我们应当接受怎样的教育,以及以什么样的方式去接受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甚至于一种教育方案实施的方法和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各样的困难如何克服等,这是一个很庞大的问题。新课程通识培训课给我们另外一个思考的角度,即站在施教者的位置上,我们应当如何去把教育办得更出色,使教育真正适应每个人的自身发展,同时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就此,我想谈一点我个人的看法。

首先,教育应当坚持和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尊重个性发展,培养自我发现能力。在此基础上,发现和培养兴趣,并在快乐中学习。如此,才能让每一孩子都有棱有角,有自己的特长,有一份自信。另外,人本主义的教育理念要求应试教育必须向素质教育转型,将学生从题海中解放出来,减轻压力,注重学生多方面技能的培养,同时也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其次,注重性格的培养,而不是一味把重心放在自然科学知识的教授上。培根曾说:行为播种习惯,习惯播种性格,性格播种人生。因此,对学生性格的培养是决不能忽视的。作为一个负责的施教者,必须考虑到自己在哪方面影响了学生,从而间接的影响着未来的社会。美国有位著名的教育家说:把在学校学的东西忘得一干二净,剩下的就是教育。个人觉得,一个人把在学校学的东西忘得一干二净,剩下的就是精神和性格了。按照培根的说法,是那剩下的一部分伴随着人的一生,并对人生施加强有力的内在影响。一群人或者一代人的精神和性格足以影响社会,教育有什么理由不去更加关注学生的性格培养呢?尤其是在童年到成年的这一阶段时期,更是性格形成的主要时期,教育更应该投入更多力量到学生性格的培养中。让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有了以人为本,注重对学生性格培养的教育理念,就要想法设法贯彻落实和实施。首先,要有良好的教育行政机制,保证整个教育体系顺畅流通运行。其次,建设良好素质的教师队伍更不容忽视,尤其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整体水平有待提高,平困偏远山区需要国家政策支持。最后,教育发展应当受到社会上每个人的关注,家长和老师应当避免走极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一项伟大的事业,要立足长远,更需要当下从事教育的人们或将来有志于从事教育的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不以金钱物质和待遇的回报来影响自己从事教育事业的选择和决心。

我深深感动于宁夏一中的校长所做的演讲报告,感动那个学校的老师们对孩子们的关爱和设身处地的`着想。有谁,不是从高中的课堂走到大学的讲堂?看了那些孩子们成长记录袋,我深深感到老师对孩子们的尊重和悉心疼爱,以及师生间感人至深的情感。当下,很多人都厌倦了作为初高中老师的繁忙,厌倦了作为小学老师的无聊,很多人都羡慕大学老师的收入高,假期多,上课少,轻松闲逸。然而,这却未必是最真实深刻的体会。我要毫不客气地说,有这种想法的人,是不适合做任何老师的,甚至幼儿园的老师也不要做,除非转变观念,否则不可能称职。

想像着当你站在那么多孩子中间,看着那么多双纯朴明净的眼睛深深地注视着你,你感受到孩子们心灵深处的渴望以及对你深深的期待,难道这不是爱吗?难道这不是生命的魅力吗?生命的价值不是由收入的高低来衡量的,也不是有闲暇时间的多少来划定的,而是在有生之年,是否用心充实地度过了每一天,感受到这世间的爱与温暖,并深深的眷恋,然后不求回报地投入。冯骥才曾说,永恒没有终极,只有它灿烂而轰鸣的过程。这一代又一代温暖与爱的传递,便是永恒。我相信,人类文明是因为有爱和温暖才更加辉煌灿烂的。但愿每一个有感于此的人,都能一如既往地坚持自己心中的那份至真至善至美。同时,我也要向那些奉献在教育一线的工作者们深深地致敬!在此,我要感谢我的高中老师对我的培养,是他们促成了我众多重要价值观的形成,让我感受到生命,爱和温暖。

通识培训心得体会 篇2

通过本次全区教师通识培训学习,让我们明确了班主任的角色定位。在这里开阔了我的视野,增长了我的知识,更新了我的一些教育观念……总之,本次培训,使我受益匪浅,以下是我在培训中的一些心得体会,希望和大家一起分享:

一、感受到名师的风采,专家的人格魅力:

在本次全体教师通识培训的过程中,被专家关于教育方面前沿的思考、精辟的理论、独到的见解所吸引,使我对生活、对工作、对事业、对学生有了更深层的感悟和思索。他们的视频报告扣动我的心弦,触及我的内心深处,使我一次次不由自主地扣心自问,我该怎么办,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才能不负众望,才能做到问心无愧。从这些名师的身上,我学到的不只是专业的教育理念,更多的是他们执着于教育事业、孜孜不倦、严谨治学、潜心钻研、尽职尽责的那种热爱工作,热爱生活的人生方式;作为一代名师,他们闪光的`人格魅力令我震撼,让人无不为之动容。这些,开阔了我的视野,开拓了我的教学思路,转变了我的教学理念,促使我不断地反思自己的工作,更严肃地思考眼前所面临的挑战,挖掘自己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努力祢补自己工作中的不足。是呀,我越来越认识到自己离优秀教师还有很大的差距。作为一名教师,都渴望自己的课堂,能在瞬间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能与学生心有灵犀。我们在面对学生时,在过多地关注他们的学习成绩时而忽略了他们的善良、可爱的一面,学生在繁重的学业负担下,似乎已变得麻木,缺乏投入学习的热忱。教师只有以身作则,多读书,读好书,努力去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才能在课堂上与学生产生共鸣,才能激发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才能使他们迸发出好学习的火花,让他们快乐学习,快乐成长。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二、调整我们自己的心态:

十四年的教学生涯,让我已经慢慢倦怠,我已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自己变的除了爱抱怨,还是抱怨。抄不完的笔记,频繁的检查,刻薄的制度,一项又一项的任务以及家长的难缠,学生的愚笨,领导的不理解,等等等等。都是那么沉重,沉重的令人窒息。我早已像一台机器,不再有灵感。把教师当成了一种谋生的职业。对工作有的是厌倦之意,不平之心,黯淡之境。可通过这几天的培训,让我能以更宽阔的视野去看待我们的教育工作,让我学到了更多提高自身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的方法和捷径。“爱”是教育永恒的主题,我们知道了怎样更好地去爱我们的学生,怎样让我们的学生在更好的环境下健康的成长。孩子有着自己的人格和尊严。老师要尊重孩子,平等地对待孩子,要尊重孩子探究和认识周围世界的特点,要原谅孩子的错误,不要用相同的尺度去衡量所有的孩子,应给予他们更多的独立和自由,关爱和接纳每一个孩子,使孩子不断感受到和体验到老师们对自己的关注、对自己的爱和支持。教师要不断创设情境,巧妙地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心理上的认知冲突,使儿童自觉地想了解个究竟,同时,教师要给他们想、做、说的机会,让学生自由讨论、质疑、交流、评估。这样,儿童自然就会兴奋、参与的积极性就会提高起来,参与度也就会大大地提高,每个学生才能得到全方面的发展。

三、要善于去总结:

养的同时,也要不断地在实践中总结经验,积累教育教学中的一切好的经验。除此之外,教师要在工作中大胆尝试多种教学方法,只有形式多样的课堂,才能更好地吸引学生,让学生喜欢我们的课。当然,我们只有在不断的尝试中,才能找到隐藏在教育教学中的一条条规律,才能坦然地面对那一双双求知似渴的眼睛,才能在尝试中得以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在整个通识培训流程中,除了名师的风采,一个个曲折感人的成长故事,一个个独到精辟的理论和见解,还有对工作、对生活、对学生的一些深刻的感悟,给我留下深刻印象。通过培训,我向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力求在以后的工作中,一定要做到:

一、经常自己反思。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总结经验得失。

二、多学专业知识,博学多长。活到老,学到老。学习无止境,教学无止境。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是提高自己修养的最好的途径,知识是财富,人生是财富,教育教学经验和感悟也是财富。要想获得这些财富,我们只有不断地读书和学习,去探索一条条捷径,才能梦想成真。我们一定要养成学习的好习惯,以便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工作,以便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社会。

三、多和别人交流。只有通过交流,才能及时找出自己的不足,才能在不足中找到突破口,才能得以提高。他人直言不讳的意见和建议才是发现不足的最有效途径。要听真言,要想听真言,就要和别人好好交流一番,这对我们将大有益处。

四、充满爱心,忠诚事业。一名好教师,首先要是一个充满爱心的人,把追求理想、塑造心灵、传承知识当作人生的最大乐趣。要关爱每一名学生的成长进步,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几天的培训是短暂的,但是留给我的记忆与思考是永恒的,通过这次培训,使我提高了认识,理清了思路,找到了自身的不足之处以及与名优教师的差距所在,对于今后如何更好的提高自己必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我将以此为起点,让“差距”成为自身发展的原动力,不断梳理与反思自己,促使自己不断成长。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实践中要在教中学,在教中研,在教和研中走出自己的一路风彩,求得师生的共同发展,求得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这就需要今后自己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努力学习各种教育理论,勇于到课堂中去实践,相信只要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一定会有所收获,有所感悟。

通识培训心得体会 篇3

我很荣幸参加20xx年3月教育部门组织的学前教育《通识》培训。通过学习,我体会当幼儿老师不容易,要当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更不容易。在《通识》培训中,经过幼教专家和名师名校的同行点拨,真的给我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课,让我受益匪浅,使我在教学工作中有很大的帮助,同时自身的理念水平及专业知识有了很大的提升。

其一:

专家的讲解,让我知道幼儿教师的四个基本理念:幼儿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做一名幼儿教师就要有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还有教会我们如何对幼儿进行班级常规管理,同时也教我们如何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其实在很多人眼中把我们“保姆”,实际上我们每天需要运用一定的方法、采取一定的手段、选择一定的形式作用于幼儿,使幼儿在情感——-社会性方面获得发展的过程。

其二:

《通识》培训中,有这样一个镜头,有一位老师叫幼儿书写1~ 5,这是“小学化”的教学,是农村幼儿园常有的一个误区。这种教学方法是不对的。同时我们也意识到,过早教小学的知识,不是在爱孩子,而是在伤害孩子。为此,幼儿入园的一日活动应该是以游戏为主,教师是游戏活动中的设计师和合作者,我们应该精心设计各类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探索、学习。因为游戏是幼儿天性,他们在游戏中能获得情感体念,还能促进多种能力的发展、认知和成长。

其三:

在听专家讲游戏活动时间时,我硬是牢牢记住:幼儿每天的户外活动时间不少于2小时。我园的活动场地很宽,户外的大型玩具、美观漂亮的小型玩具、乡土气息的自制教玩具比比皆是,应该多让幼儿到户外尽情活动。在活动的同时应注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年龄特点,引导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活动,充分发挥幼儿游戏的方式方法。

其四:

幼儿时期是人一生品德行为形成的最佳时期,好模仿,是非观念在萌芽阶段,我们教师要有更高的人格魅力,要正直、和善、温柔、可爱,既要做到母亲般的关爱,又要高于母亲的教育。那么,世上的“虐待儿童事件”就不会发生,孩子就不会受到伤害。我们不要指望自己是“雕塑家”而是一个“园丁”,应该遵循手里种子的基因特性去培养,如果手里的种子是百合就是让他开出娇艳的百合花;如果手里是玫瑰种子就是把他培养成能开玫瑰花的植物,让每个幼儿都成为独一无二的很神圣的很了不起的个体。

其五:

在艺术领域学习活动中,回顾原来的教学方法,有很多的不足之处,有时是教师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幼儿就会枯草无味地跟着唱;有时是教师预设的目标太简单,不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有时是预设的目标太难,幼儿根本完成不了。通过这次培训活动,我深刻的理解在教学活动中,如果老师经常有效地创设情景,让幼儿能够被合理的教学目标所激发,在各种不同的情景中不断获得新的知识,那么老师也培养了幼儿的各种能力。如观察力、创造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表演能力等。

这次培训学习的感觉是快乐而又充实,每一次学习都能感受思想火花的碰撞,每一次都有丰硕的收获,我是受益多多,感受多多。

通识培训心得体会 篇4

两个周的新课程通识培训课已经结束,这个过程中大多数人都很浮躁。不知道是不是受环境的影响,我也没有认真听进去。本来,我对教育也挺感兴趣,可是因为诸多原因,我并没有很刻意地去关注,而是偶尔在遇见各种现象时,内心独自感慨,立志将来要好好教育自己的孩子,当一个称职的好妈妈。

从小学上到大学,从家庭到学校,迄今为止,我们仍然是被教育的对象,尽管我们已经成年。有一天,我们走出社会,也仍免不了学习,免不了被教育。教育是终生的,从我们出生的那一刻起,直到后来的每一次心灵的自我发现。在被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很难跳出来站在一个教育者的角度去思考现存教育本身的各种优缺点,尽管我们会怀疑,甚至会抱怨我们的教育体制。但我们却很少会想,我们应当接受怎样的教育,以及以什么样的方式去接受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甚至于一种教育方案实施的方法和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各样的困难如何克服等,这是一个很庞大的问题。新课程通识培训课给我们另外一个思考的角度,即站在施教者的位置上,我们应当如何去把教育办得更出色,使教育真正适应每个人的自身发展,同时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就此,我想谈一点我个人的看法。

首先,教育应当坚持和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尊重个性发展,培养自我发现能力。在此基础上,发现和培养兴趣,并在快乐中学习。如此,才能让每一孩子都有棱有角,有自己的特长,有一份自信。另外,人本主义的教育理念要求应试教育必须向素质教育转型,将学生从题海中解放出来,减轻压力,注重学生多方面技能的培养,同时也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其次,注重性格的培养,而不是一味把重心放在自然科学知识的教授上。培根曾说:行为播种习惯,习惯播种性格,性格播种人生。因此,对学生性格的培养是决不能忽视的。作为一个负责的施教者,必须考虑到自己在哪方面影响了学生,从而间接的影响着未来的社会。美国有位著名的教育家说:把在学校学的东西忘得一干二净,剩下的就是教育。个人觉得,一个人把在学校学的东西忘得一干二净,剩下的就是精神和性格了。按照培根的说法,是那剩下的一部分伴随着人的一生,并对人生施加强有力的内在影响。一群人或者一代人的精神和性格足以影响社会,教育有什么理由不去更加关注学生的性格培养呢?尤其是在童年到成年的这一阶段时期,更是性格形成的主要时期,教育更应该投入更多力量到学生性格的培养中。让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有了以人为本,注重对学生性格培养的教育理念,就要想法设法贯彻落实和实施。首先,要有良好的教育行政机制,保证整个教育体系顺畅流通运行。其次,建设良好素质的教师队伍更不容忽视,尤其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整体水平有待提高,平困偏远山区需要国家政策支持。最后,教育发展应当受到社会上每个人的关注,家长和老师应当避免走极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一项伟大的事业,要立足长远,更需要当下从事教育的人们或将来有志于从事教育的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不以金钱物质和待遇的回报来影响自己从事教育事业的选择和决心。

我深深感动于宁夏一中的校长所做的演讲报告,感动那个学校的老师们对孩子们的关爱和设身处地的着想。有谁,不是从高中的课堂走到大学的讲堂?看了那些孩子们成长记录袋,我深深感到老师对孩子们的尊重和悉心疼爱,以及师生间感人至深的情感。当下,很多人都厌倦了作为初高中老师的繁忙,厌倦了作为小学老师的'无聊,很多人都羡慕大学老师的收入高,假期多,上课少,轻松闲逸。然而,这却未必是最真实深刻的体会。我要毫不客气地说,有这种想法的人,是不适合做任何老师的,甚至幼儿园的老师也不要做,除非转变观念,否则不可能称职。

想像着当你站在那么多孩子中间,看着那么多双纯朴明净的眼睛深深地注视着你,你感受到孩子们心灵深处的渴望以及对你深深的期待,难道这不是爱吗?难道这不是生命的魅力吗?生命的价值不是由收入的高低来衡量的,也不是有闲暇时间的多少来划定的,而是在有生之年,是否用心充实地度过了每一天,感受到这世间的爱与温暖,并深深的眷恋,然后不求回报地投入。冯骥才曾说,永恒没有终极,只有它灿烂而轰鸣的过程。这一代又一代温暖与爱的传递,便是永恒。我相信,人类文明是因为有爱和温暖才更加辉煌灿烂的。但愿每一个有感于此的人,都能一如既往地坚持自己心中的那份至真至善至美。同时,我也要向那些奉献在教育一线的工作者们深深地致敬!在此,我要感谢我的高中老师对我的培养,是他们促成了我众多重要价值观的形成,让我感受到生命,爱和温暖。

通识培训心得体会 篇5

前几天,我们培训了新教材通识,在此过程中,我受益匪浅,下面浅谈我的一点心得。

新课程教育理念认为,教育的本质是促进人的发展。其总体思路是:“面向全体学生,使所有学生都能达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目标。”语文新课程又有自己的特殊性,其旨在统一“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课程功能“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

本人就一年来的教学实践,谈一谈自己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几点体会:主要是教师在教学中的变化。

一、教学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以及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促进者。

教会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学生是教学的主体,遵循“一切为了学生,一切服务于学生”、“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学好,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教好”的原则。教师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必须从“教科本”转变为“用教本”,从某种角度上讲,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没有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很难让学生的困惑之处主动地表现出来,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眉毛胡子一把抓,始终不能让学生摆脱被动学习的状态而体现学习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也不能及时使学生学习的状况表现出来,更不能有针对性地及时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惑或困难。自主学习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参与到制定一定的学习目标、学习进度等,在学习过程中没有理解、掌握的情况能够比较迅速地反馈给教师,同时也避免了教师大量的重复的或无谓的讲解。这样通过自主学习辅以教师的指导、强调,学生对基本的语文知识信息掌握的效率要高得多。

二、新课程下意味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树立民主平等的师生观。

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只顾自己唱独角戏,无论语言多么生动、精彩,分析多么深刻、精辟,但未必是很理想的语文课。因为:一是学生一直处于听者、被动的地位,没有思考、参与的机会。二是学生一课听到底,即是在有兴趣,也未免有点疲劳之感,这样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学生听课情绪和教学效果。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的听课状况,察言观色,因势利导。课讲到那里,学生该有什么反映,产生怎样的共鸣,教师在备课时,就要心中有数。据此教师便把备课时准备的提问或应变设问立即放出,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也检查了自己的教学效果,同时得到了学生对知识的反馈,也有利于学生语文思维能力的培养。因势利导,提出问题,也可缓和学生紧张听课情绪,使学生精神饱满地上完一堂课。例如在讲到必修三专题二第三节内容时,可以适当组织语文知识抢答赛:利用诗词、典故、成语、俗语、歌曲等,活跃教学。通过实践,我认为这样的教学方式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合理的巧用、妙用,能使课堂教学艺术更加多彩。有画龙点睛、回味无穷之作用,用到好处、妙处,学生能在愉快、欢笑中接受语文的熏陶。淡化紧张疲劳。这既活跃了课堂,又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知识。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以及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促进者。教师不仅要育人,还要育己,不断自己完善与提高,实现自身的发展。这要求教师自己要加强学习,首先要把教本吃透,其次要多看一些有关教学的课外书籍。及时的了解史学方面的新观点。另外还要钻研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了解孩子们的心理特点。

通识培训心得体会 篇6

回顾今天的学习状态,可以用一句话来形容,那就是:忙碌并收获着。导师们多次讲到以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主线,层层深入地告诉大家在核心素养的导向下,我们的课堂教学目标应该是怎样的,怎样达到这个目标,在达成目标的过程中,我们要关注什么,为什么要关注这些等等。其目标指向一点,那就是:以素养为核心,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其中“学会”一词很重要。而要达到这个目标,我们要做些什么呢?

一、弄清核心素养的概念

“核心素养”这个词,我们常听到,但它具体指什么,却一直都是含糊不清的。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明确把核心素养的内涵界定为“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其中关键能力是指阅读能力、思考能力、表达能力;必备品格指自律、尊重、认真。今天,老师也提到了什么是素养?素养不只是知识与技能,它是在特定情境中通过利用和调动心理社会资源(包括技能和态度),以满足复杂需要的能力。也就是说,我们教学的最终指向是培养学生的三种能力和三种品格。而这三种能力和三种品格都是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出来的,不是老师灌输的,而是学生自己学会的。

二、弄清楚教育到底是什么

教育到底是什么呢?老师明确告诉我们,教育的真谛是:让学生有价值感,让学生对未来充满信心,让学生成为快乐人。而让学生成为快乐人有两方面意思,一是让学生具有寻找快乐的能力,二是带给学生快乐。如果教育本身不能给学生带来快乐,他又如何去寻找快乐呢?所以,让学生“乐学”是教师的一大任务,只有在“乐学”中,学生才能体会到学习的快乐,进而成为一个快乐的人。在我们的教学中,完成教学任务固然重要,但不能忽视这个过程所带给他们的情绪体验,否则会有“舍本求末”之嫌。

三、将关注点转移到学生上来

聚焦核心素养下的课堂教学,其关注点应该有所转变。以前的课堂教学模式,基本上是教师确定了教学目标,然后把任务完成,再在作业、评讲时查缺补漏。至于学生怎么学的,关注不多,只要他学会了解题就行,能做那一类题就好了。读了这本书,才发现自己的关注点出现问题了。

在课堂上,我们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关注他们的情绪状态:是兴奋的还是有气无力的,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关注学生的参与状态:是少数精英参与了,还是大多数孩子参与了;关注学生的交往状态:是否真的在讨论,是否陈述了自己的观点,并有理有据;关注学生的思维状态:有没有问题提出来,是怎样解决的;关注学生的生成状态:他们从这一课时学到了什么解决问题的方法,还发现了什么新问题。

四、运用多种教学策略让学生主动参与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还了解到学生的学习就是在活动中发生的,他们在做中学,也在学中做,这是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的。创设情境,对于中学生来说很重要,许多名师都提出情境化教学策略,但具体怎么操作,还似是而非。通过学习情境化教学策略,我明白了有以下几种方式:联系生活实际、实物、图像、动作、语言(朗读,描述,比喻)、新旧知识和观念、背景知识和场景、问题等。

总之,通过培训让我知道了核心素养是什么,还知道了为什么要培养核心素养,也知道怎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相信,如果我们真的把核心素养作为圆心,以学生为半径,那么画出的一定是教育的圆满!

通识培训心得体会 篇7

三天的新课程改革培训,在炎热的天气里快要结束了,心情和这天气一样是炙热的心,热血的情,澎湃的爱。一个学期结束了,伴随来的是一串串教育方面的疑惑和反思。在教育教学中,课程改革中都有很多的不解一直找不到答案,直到这三天的讲座和示范课让我的身心都有了一种洗涤和顿悟。其中有以下几点体会。

首先,对于学生,我们老师应该更多的还是爱,爱是一切问题解决的根本,也是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手段和目标。我们教孩子就是在爱孩子,希望孩子学的更好,学会做人,学会学习。一味的以教书为教书的目的是不能感化学生,也不会让学生学到可以一生受用的本领。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真的做到这些不外乎真正发自内心的爱孩子,一切粗暴都是不能真正解决问题的。

其次,对于老师,对于新老师来说做的还很不够,我们要成长要进步就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反思,在学习和反思中以最快的速度成长起来。增长专业知识,提高专业素养,作为一个好老师要做的还很多,而唯一成为好老师的途径就是不断的学习和反思。

最后就是课堂教学,新课程不是流于表面的一种形式,而是真的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听的几堂课都可以感受到老师的用心,都是在让学生不断自己的一步步学,老师一步步的指引,让学生深刻掌握知识,而一味的讲,只会让自己辛苦,学生痛苦。要有效就必须认真备好课,不断开动脑筋设计教学,让学生自己学,老师做一个真正的引路人。

总之,三天的学习受益匪浅,有学习,有经验,有展示,有理论,有实践,有反思。

通识培训心得体会 篇8

开学前,我们县教育局组织了全县范围内的全员通识培训。到我校来给我们授课的老师讲的课生动形象,点面结合,课题丰富,内容贴切实用。经过几天的学习,我有一种久旱逢甘霖的感觉。在这众多的课中,我尤其喜欢一线教师如何撰写教育教学论文的课。通过对该老师的课的学习揣摩,我得出几点体会。

一、要在学习和积累上动脑筋

学术论文是学习和研究的阶段性总结,它既是教研成果的反映,也是学习成果的体现、为了能够写出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必须收集一定的信息,积累足够的资料,必须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水平和理论素养。因此,要把学习和积累作为提高撰写学术论文能力的“奠基工程”来抓,在学习和积累上多动脑筋。

1、资料的积累

撰写学术论文,离不开参考资料。在研究某一个问题之前,应充分了解他人在这个问题上的见解、成果以及所做的工作,搜集尽可能多的背景材料,这样才能发前人之未发,成前人之未成。

2、知识的积累

知识积累过程的本身就是一个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智能结构的过程。丰富的知识积累,是撰写学术论文的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要积累知识,不仅要动眼看,动脑想,还要动手写,将有用的东西记录在案,以便克服遗忘,真正变成自己的东西。

3、经验的积累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创造了许多成功的经验,探索出了不少有益的规律,萌发了许多想法和感受。对这些想法和感受,都应随时做好记录,使之积累为论文创作的富贵财富。

二、要在选题和撰稿时下功夫

通过学习和积累、研究和探索,为我们的论文写作奠定了基础、创造了条件、为了能够真正写出高质量、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十分需要的就是在选题和撰稿方面狠下功夫。

1、从教育主管部门、专业学会和各类研讨会等指定的研究课题中,筛选出符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和研究专长的典型问题作为论题,加以研究,撰写成文。

2、在教学实践中,注意细心观察,勤于思考,就自己体验较深又感兴趣的地方触发灵感,加以提炼,将其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形成论题。

3、通过认真阅读书刊杂志,在综合、借鉴别人科研成果的基础上,受到有关论点和问题的启示,发现论题,总结经验、推陈出新,发表自己与众不同的见解。

总之,发现问题的关键在于“留心”。只要平时留心,注意积累,好的选题是时刻都可能出现在你的思维之中的。一旦有了想法,就要立刻记下来,为以后进行筛选或提炼论题做好准备。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高质量的论文不是想写就能写出来的,它饱含着作者的汗水、心血和智慧,它是作者用了若干个学习和思考的夜晚,牺牲了若干个节假日熬炼出来的、撰写论文难,发表论文更难,但并不是高不可攀的事情。只要肯动脑筋,肯花功夫,每一位勤于学习积累、善于研究探索的教师,都能够写出高质量的学术论文来。

通识培训心得体会 篇9

我很荣幸参加20xx年3月教育部门组织的学前教育《通识》培训。通过学习,我体会当幼儿老师不容易,要当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更不容易。在《通识》培训中,经过幼教专家和名师名校的同行点拨,真的给我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课,让我受益匪浅,使我在教学工作中有很大的帮助,同时自身的理念水平及专业知识有了很大的提升。

其一:

专家的`讲解,让我知道幼儿教师的四个基本理念:幼儿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做一名幼儿教师就要有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还有教会我们如何对幼儿进行班级常规管理,同时也教我们如何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其实在很多人眼中把我们“保姆”,实际上我们每天需要运用一定的方法、采取一定的手段、选择一定的形式作用于幼儿,使幼儿在情感——-社会性方面获得发展的过程。

其二:

《通识》培训中,有这样一个镜头,有一位老师叫幼儿书写1~ 5,这是“小学化”的教学,是农村幼儿园常有的一个误区。这种教学方法是不对的。同时我们也意识到,过早教小学的知识,不是在爱孩子,而是在伤害孩子。为此,幼儿入园的一日活动应该是以游戏为主,教师是游戏活动中的设计师和合作者,我们应该精心设计各类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探索、学习。因为游戏是幼儿天性,他们在游戏中能获得情感体念,还能促进多种能力的发展、认知和成长。

其三:

在听专家讲游戏活动时间时,我硬是牢牢记住:幼儿每天的户外活动时间不少于2小时。我园的活动场地很宽,户外的大型玩具、美观漂亮的小型玩具、乡土气息的自制教玩具比比皆是,应该多让幼儿到户外尽情活动。在活动的同时应注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年龄特点,引导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活动,充分发挥幼儿游戏的方式方法。

其四:

幼儿时期是人一生品德行为形成的最佳时期,好模仿,是非观念在萌芽阶段,我们教师要有更高的人格魅力,要正直、和善、温柔、可爱,既要做到母亲般的关爱,又要高于母亲的教育。那么,世上的“虐待儿童事件”就不会发生,孩子就不会受到伤害。我们不要指望自己是“雕塑家”而是一个“园丁”,应该遵循手里种子的基因特性去培养,如果手里的种子是百合就是让他开出娇艳的百合花;如果手里是玫瑰种子就是把他培养成能开玫瑰花的植物,让每个幼儿都成为独一无二的很神圣的很了不起的个体。

其五:

在艺术领域学习活动中,回顾原来的教学方法,有很多的不足之处,有时是教师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幼儿就会枯草无味地跟着唱;有时是教师预设的目标太简单,不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有时是预设的目标太难,幼儿根本完成不了。通过这次培训活动,我深刻的理解在教学活动中,如果老师经常有效地创设情景,让幼儿能够被合理的教学目标所激发,在各种不同的情景中不断获得新的知识,那么老师也培养了幼儿的各种能力。如观察力、创造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表演能力等。

这次培训学习的感觉是快乐而又充实,每一次学习都能感受思想火花的碰撞,每一次都有丰硕的收获,我是受益多多,感受多多。

通识培训心得体会 篇10

20xx年8月25日以及213年8月26日,我镇举行了为期两天的《晋江市小学学科教学能力提升校本研修通识培训》。这两天中有杨文新教授的《小学名师成长之路》,郭春芳教授的《“钱学森之问”与创新教育》,陈秀鸿教授的《基于教师角色定位的道德思考》,黄丽萍教授的《有效校本教研探索》。杨文新教授的《小学名师成长之路》,从“时代呼唤名师”“名师在哪里”“如何成为名师”三个方面阐释了“小学名师成长之路”的主题。这拉近了我们与名师的距离,给了我们奋斗的方向,前进的动力。郭春芳教授的《“钱学森之问”与创新教育》,郭教授引用大量例子说明如今教育界的悲哀。特别是那条标语,“生时何必久睡,死后自会长眠”让人莞尔一笑。可校的背后蕴藏着无数的辛酸。中国学生苦力耐力非常出众,可创新人才却十分匮乏,引人深思。陈秀鸿教授的《基于教师角色定位的道德思考》,向我们罗列了学生喜欢的的教师类型,以及学生不喜欢的教师类型。从而引出影响教师权威的因素。这都让我们值得深思,究竟我们想成为哪种类型的教师呢?黄丽萍教授的《有效校本教研探索》。黄教授运用多种实例告诉我们做学术不能有思维定势。一种回形针的用途不只有十几种,可以有无数多种,只要我们懂得运用信息交合法,迂回思维法。我们就可以有许许多多的答案。这四个讲座从各个角度让我们明白了当一名老师,仅有学问是完全不够的。我们应当不断的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及业务能力。要先有对自己角色的定位思考,我们不仅是传道者,示范者的角色,更应该是引导者,父母家长的代言人的角色。在找准角色定位的`基础上,要学会创新,要把学生看成是一个完整的有生命的人。不再对他们进行机械教育,在日常课堂中充分发挥我们的教育机智,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作为一名教师,应当在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去钻研探讨,可以利用信息交合法迂回思维法融合于实践教研中。写论文我们可以因此找出多个点,以点带面可写出一篇篇有价值的论文。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

通识培训心得体会 篇11

20xx年8月13日,我有幸参加了雨山区教育局组织的通识培训。一天的培训紧张而充实。

上午,市教研室的张先义主任为我们做了题为"转变教学方式 提高教学质量"的报告。他的报告生动活泼,一个个案例、一张张图片、一幅幅表格,深入浅出地向我们阐述了为什么要提高教学质量,什么是教学质量,以及提高教学质量的策略等问题,让我们对教育和教学有了新的认识。教育教学是有规律的, 教师只有掌握了教学规律,了解了学生学习注意规律,现有的知识水平,个性特点,采取科学的方法,教育教学才能取得好的效果。以往那种单纯的"时间+汗水"式的拼体力、拼消耗的教学方式是不科学的,低效的。要提高教学的质量,教师课前要进行有效的备课,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不能成为教材的传声筒。课中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要与学生共同思维,产生共鸣。对学生多提"胖问题"、"热点问题",引发学生高水平的'思考,给学生以思考的时间,科学的方法和探究的机会。此外,还要有效的激励学生,使学生始终以饱满的热情去学习,不丧失学习的动力。张主任的报告不仅给了我们理论的支撑,还给了我们行动的指导。

下午,市二中的郭惠宇校长做了题为"教师专业化成长面面观"的主题报告。郭校长先向我们介绍了造成教师职业倦怠的因素,然后从"用学校文化营造成长的乐园"和"以砺砥自省寻找成长的路径"两方面陈述了教师克服职业倦怠,走上专业成长之路的途径。郭校长的报告,让我认识到,教师职业倦怠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病毒", 它直接制约着教师的个人发展,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因此,教师应该重新燃起激情之火。于漪说:"激情是教师必不可少的素质".教育需要激情,因为教育是心灵的对话,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是以心激心,以情激情的活动。激情,使教育富有感召力、震撼力,使教育增添光彩,也使教师焕发青春,精神抖擞地工作。此外,教师还要不断进行反思,反思是促使自我成长的一剂良药。教师从自己的实际教育教学活动出发,发现分析其中的问题,并通过教师之间的合作讨论来探索改进教育教学的途径。这是充分发挥了教师自我导向学习和自主改革教学的积极性的有效途径。华东师大叶澜教授曾经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就可能成为名师。"反思强调以问题为中心,着眼于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解决".反思强调"学以致用,学用结合".因此,教师应该带着问题去学习,在学习过程中认识到自己教育教学活动的不足,教师通过反思,自觉地探索教育教学过程,在学中教,在教中学,这是教师自我提高的最佳途径。

一天的培训虽然短暂,但未来的成长之路却很漫长。虽然当前的评价体系和机制制约着我们教师的行动,但我们千万不能放弃自己的努力。也许,我们改变不了世界,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尝试着每天努力一点点,你就会得到一个不同的教育世界。

通识培训心得体会 篇12

此次培训令我受益匪浅,收获丰厚,使我加深了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与体会。幼儿教师是一个塑造人的职业,我由衷地为我是一名幼儿教师而感到骄傲。我们要用心爱每一个孩子,对孩子一视同仁,不区别对待不偏爱。这样才能真正开展好自己的工作,才能产生做好教育工作的强烈愿望。

特别是对家园结合共同育儿有了新的认识,觉得教师和家长的沟通需要技巧和艺术,有一定的人格魅力,不是一味的家长与老师相互埋怨推卸责任,家长说幼儿教育是老师的'责任,而老师总是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老师说幼儿在园表现很好,家长又说孩子在家不听话,总是和家长对着干,要求老师好好教育,好像教育本身就是老师的事,一但遇到孩子顽皮时,总是听到家长的埋怨是你们老师是怎么教的。我给你们老师告你,家长从不找自己解决的办法等等。这需要老师多与家长沟通交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以多种形式多种方式让家长参与幼儿活动中来,让他们了解幼儿园,了解幼儿教育的重要性。我觉得家园共育很重要,千万不要只注重形式,一定要让更多的家长理解幼儿园老师的辛苦,了解幼儿园的生活和教育的重要性。

作为老师要做幼儿的好榜样,因为孩子们都好模仿,而老师正好是孩子们模仿的最方便的对象。所以,作为老师,我们的形象要做到端庄,大方得体,我们的言行要一致,说话要算话,言行举止需文明。只有这样才能给予孩子好的熏陶,才能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吸收我们的正能量。作为幼儿老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学无止境,我们要不断地给自己充电,养成读书的好习惯,把吸收新知识当成一件快乐的事情。总而言之,用各种各样的方式让自己变得更加优雅、睿智。

从今以后,我想我一定会成为一名特别快乐的幼儿教育工作者,因为我做着让我感到骄傲的职业!

通识培训心得体会 篇13

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我想这就是评价新课程课堂教学的惟一标准。通过教学实验,慢慢理出一点头绪,下面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1、创设情境,发挥最佳效果。

在教学实践中,试图从日常生活入手,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同时把学习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使学生亲近数学,感到学习数学的快乐,初步体现与现时生活的联系。

2、奖励激励,提高学习积极性。

在教学中,充分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变化,采取积极的评价,较多地运用激励性的语言。如:说得真好!你懂得真不光少!你想象力非常丰富!真聪明等等!调动了学生积极探求知识的欲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情感,让每个学生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心。

课改:要能发挥学生主体性和积极性,有一个创新思维活动的空间,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如何引导,启发,点拔?能否真正地把学生引到这一领域?教师在平时备课中不但要吃透教材,而且要尽量地搜集,制作与教材有关的知识,教具;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心里,使学生能够与老师发生共鸣。生物学科与自然界紧密相联,和生活,生产密切相关。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熟悉的事物,现象出发,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激励学生共同参与,发挥想象,()积极思维来解决问题的意向。

面对新课程,教师应确定更高层次的教学目标。

对于教学课而言,不能光是知识的传授,而是包括知识与技能、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几个方面。那种追求"能够教好一节课"或"教出了几个能考高分的学生"为目的的教学已经不符合课改精神了。教会学生知识,教给学生方法,教给学生独立和生存的能力应成为所有教师的职业追求。

学生应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环顾周围,在我们的教学中还存在许多这样的现象:一些学生在生活中早已熟悉的东西,教师还在不厌其烦地从头讲起;一些具有较高综合性和较高思维价值的问题,教师却将知识点分化,忽视了学生自主探究和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的

培养;一些本该让学生自己去动手操作、试验、讨论、归纳、总结的内容却被老师取而代之;一些学生经过自己的深思熟虑形成的独特见解和疑问,往往因为老师的."就照我教的来"而扼杀。在新课程下,教师应当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性,为学生提供从事活动的机会,构建开展研究的平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灵活使用挖掘教材

有许多教师不适应新教材,不知道把教材与实际联系起来。实际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现有水平,在认真领会教材编写意图的同时,学会灵活、能动地运用教材,根据学生实际进行必要的增删、调整,这样才能从"有限"的教材中无限延伸。

追求形式和效果统一的课堂

现在,一些课堂滥用讨论、合作学习的方式,不给学生足够的机会和科学的指导,使课堂流于形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组织有效的、科学的活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问题情境必须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活动内容必须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同步;其次要让学生有一个独立思考的过程,让他们带着自己的观点去充分地讨论研究,发现自己的不足,构建完整全面的知识体系;还有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方法和观点,让学生在交流、探究、比较的过程中将知识优化组合,完成筛选,做出正确判断。

通识培训心得体会 篇14

20xx年3月13日至4月,我有幸参加了重庆市“幼儿教师通识培训〈空中课堂〉的网络学习。让我收获着专家的精彩讲座,领略著名师的风范,使我如沐春风,受益匪浅。

从专家的教育教学理论到名师的实践解析,再到现场解答,无一不拓展着我的视野、丰富着我的知识,让我学有所获。通过培训令我深深体会到:要做一名优秀的、专业的、德才兼优的幼儿老师还差很远很远的距离。要学习的专业理论知识太多太多,要掌握的实践技能太多太多。

本次主要培训的主题有:《教师职业道德特点和规范》、《幼儿园教育与发展》、《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保教结合》、《幼儿园一日生活的组织与实施》、《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各类游戏的设计与实施》、《玩具和图书的选择与制作》、《教师与家长的合作与沟通技巧》、《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幼儿园教师的自我设计与发展》等。专家们独到的.见解引领着我反思着自己的教育行为,更新着我的教育理念,许多困扰我很久的问题在听完名师们的实践分析后豁然开朗。这些专业的理论与实践经验深深地启示着我:

在《教师职业道德与规范》中,让我充分了解了3-6岁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教师扮演着多重重要角色与担当的责任、尊重幼儿人格、幼儿权益占首位、幼儿教育以游戏为主导入学习、保教并重等专业理论知识。

在《幼儿园教育与发展》中,让我懂得了幼儿园教育禁忌用一把尺子来衡量所有的幼儿,幼儿园教育不能“小学化”的真正含义。

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保教结合》中,牟映雪和陆莹老师为我诠释了现实教育教学活动中保教分离的原因以及保教结合的基本原则应该是:科学的保育和教育应该渗透于幼儿的一日生活之中,渗透于各个普通环节之中。

在《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中,“利废利旧,低成本高效益”的材料投放,使我思路大开闸门,再也不用为创设环境无材料而发愁了。

各种民间游戏更加坚定了我对幼儿户外活动和体能锻炼计划改革实施的决心。

陈洪和黄先梅老师带我们走进“玩具和图书制作”课堂现场,让我惊奇地发现自制玩具和自制图书蕴含的教育价值。

通过学习,我明白了要实现真正的家园共育,与家长的沟通、合作、得到家长的支持是相当的重要。家长是教育好幼儿的盟军、伙伴。举办新生见面会,给家长培训讲解幼儿分离焦虑的必要性等种种实现家园沟通的技巧。

通识培训心得体会 篇15

经过将近两周的学习,我对本次培训感悟很多,思考很多,收获很多。“培训”期间,我认真听了专家们结合自己丰富的经验,将语文课标相关的理论知识深入浅出地阐述讲解,使我学到了很多新的新课标理念和研究问题的方法,受益匪浅。他们那精辟的理论、独到的见解,激起了我内心中的心弦,触及到我思想的深处。使我在学习中充实自己的理论,反思过去工作的得与失,提高了自己理论水平。通过学习,我首先认识到教师是学校推行者、具体实施者。一个成功的教师,除了要有渊博的学识和优良的.教学技能,还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只有这样才能引领学生认识自我,不断在学习与生活中提高认识,完善自我。“传道、授业、解惑”已远远不能应对改革开放的今天,因此教师要不断学习提高,做创新型教师、研究型教师、引导型教师。一个当今的教师,应同时具备双重身份:既是教师,又是学生。我们应当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各种培训,继续教育,不断学习新的教法、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新的教学课标,让自己成为“源头活水”,更好地滋润学生渴求知识的心田。

通过学习我知道新课标指出:汉字教育是这一次修订工作重点考虑的问题之一。急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错别字情况严重;书写质量普遍偏低;有的地区小学低年级学生写字学习负担过重。新课标指出三点:

1.适当降低第一、二学段识字写字量的要求。如第一学段,识字量由“1600-1800”改为“1600 左右”,写字量由“800-1000”改为“800 左右”。

2.在“附录”中新增了两个字表:《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为写字教学、教材编写和教学评估等提在识字、写字教学中,语文教师需要切实转变汉字教育理念,应该认识到学习汉字,不仅在于使学生掌握阅读的工具和书写的技能,而且也有利于增强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和对中华民族文化的理解能力,提高审美感受力,还有利于增强规范意识,养成良好的习惯和性格。

3.关注写字姿势和习惯,注重书写的育人功能;在第一、第二学段,对学生的识字量和写字量,不要急于赶进度,先要在学生写字姿势、写字习惯和规范意识上下功夫,而且必须抓紧抓实,持之以恒。课程标准要求小学阶段必须在写字教学方面投入更多的力量,确保语文课上留有一定的时间让学生练字,教师要关注学生练习的过程和写字的质量,及时帮助学生保持正确的姿势,养成良好的习惯,提高书写技能。要用好“字表”。让学生在初级阶段熟练掌握《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中的 300 个基本字,这些高频字里面包含汉字的各种笔画类型和基本间架结构类型。学生多花一些工夫认识、体会并且练好这些字以后,学习其他的字可以少花些时间和力气,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基于这样的认识,我深受启发。

我现在正在教小学一年级,识字写字是小学生重要的基本功,是培养学生读写能力的先决条件,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一、二年级的教学重点,通过本次的学习我对学生的识字与写字的教学策略有了新的认识,要怎样上好低年级识字写字课呢,下面谈一下自己很浅显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