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周记
老地方整理的暑假周记(精选4篇),经小编精挑细选,希望大家喜欢。
暑假周记 篇1
这个暑期我吃了许许多多的喜酒。这喜酒可不是一般的喜酒,是升学喜宴。
这些都是大哥哥大姐姐们考上了大学的喜酒,他们都是爸爸的学生。他们考上了大学,可开心啦。你瞧他们一个个的脸上都笑开了花。
每次吃喜酒的时候,酒店里热闹非凡。特别是考上大学的大哥哥大姐姐们在一起谈笑风生,说着他们上学时有趣的事情,我在旁边羡慕地看着他们。
酒宴开始了,酒店的中心挂了一个横幅,上面写着“恭祝某某同学金榜题名”,然后有考上大学的大哥哥大姐姐们发表升学感言,最后大家集体举杯为他祝贺。我看到这里真替他们自豪,觉得他们特别光荣。
大家也问我长大了想考什么大学,我说:“考上清华大学或北京大学。”他们说:“这两所大学很难考,是中国的大学,需要很努力很努力才能考到的哟。”我说:“没关系,我不怕,有志者事竟成。”爸爸说:“大哥哥、大姐姐,他们都是经过刻苦的学习,才考上了大学,你应该向他们学习,只要刻苦学习,不半途而废就能考上理想的大学。”我有个大哥哥,他的姥爷奖励他说:“你考到了一本奖你七千元,考到了二本五千元,考到三本一样没有。”结果大哥哥如愿以偿地上了一本,他姥爷奖他一台电脑五千元,另外包了红包二千元。我真佩服这个大哥哥,佩服的五体投地。长大后我也要向这个大哥哥那样考上理想的大学。
暑假周记 篇2
人生中有许多的第,第掉牙,第走路,每一个的都会让我们收获许多知识,今天我就收获了第煮馄饨的乐趣与知识。
今天,早上爸爸妈妈出门去了,把我和姐姐扔在了家,不管了。中午到了,正在翻冰箱的我突然,眼睛一亮找到了“救命之星”——馄饨。我像大厨师一样对姐姐说:“今天我就来给你做个馄饨大餐。”说干就干,我从冰箱里拿出馄饨,吩咐姐姐到后院去摘点葱,接着我学着妈妈的样打开煤气,在锅里倒上水,接着准备调料,我先将葱切好,然后倒上芝麻油,在一旁的姐姐看得目瞪口呆说:“想不到你还有点本事,简直就是深藏不露,但是这里面干什么要放芝麻油呢?是不是用来提香的?” “OK” 咕噜咕噜的声音在我耳边响起,我拿起馄饨一只一只往水里放,就像小鸭子跳水。“好了,现在就等馄饨熟了!”我拍拍手说到。20分钟过去了,我打开锅盖一股白气扑面而来,我用漏勺将馄饨捞上来在碗里放好,加上汤,再淋上一点老陈醋,加上盐与味精搅拌,大功告成,我给姐姐分配好她的,姐姐吃着碗里的看着锅中的对我的手艺赞不绝口。
我吃着自己做的香喷喷的馄饨,听着姐姐对我的赞美心里美滋滋的。
猜你喜欢1:优秀议论文人生需要思想
放眼这纷繁的大千世界,仿佛从来不曾缺少过种植之人。他们满怀希望地种下树籽,然后等待着其开花结实,用那满树芬芳的桃李满足自己的口腹,最后唇齿留香,欣然离去。
然而,角豆树的种植似乎比较困难,种植它似乎不能被众人理解,哪怕它有着比果树更加珍贵、更悠远的价值。只因种植者将花费更大的辛劳,更漫长的等待,甚至终其一生也无法享用它的成果分毫。
可是,能结出现实果实的果树终将匆匆枯萎,没有豆角树的土地将只剩荒芜的未来。这,亦宛若我们思想的荒芜。
曾几何时,我们有着孔圣人。在那纷乱年代里,他毅然地成为了“种豆角树”的人。明知“仁”在那样一个“无义战”的年代无法给与他高官厚禄,甚至连畅然施展拳脚的机会也没有,他却依旧广招弟子三千传教着他毕生的思想。他所为之奋斗的试图改革出的理想社会秩序,孔子固知将无法亲眼目睹,然而他明白的是,那终将实现于未来。而他正是为了那他所触机不到的未来而奋斗。
孔子种下的“豆角树”,经过孟子的发扬,经过更多曾经(故去)的思想大师的改良,终结出了硕大甘美的果实,时至今日,依旧滋润填充着今人的灵魂。更有其他伟大的思想家们,如鲁迅先生,抑或季羡林先生,他们或是用凝聚的
血泪雕琢着思想,或是用广博的学识酝酿着思想,而相同的一点是,他们为的不仅是现世,更是让那思想教化未来的、他们看不见的、但坚信与己有关的人们。于是,参天的思想大树终于拔地而起。
然而,今天,在这个孔孟逝去的年代,在愈来愈多曾经的思想家已相继埋骨于地下,我们这些始终贪食着前人思想的人又能为后人留下些什么?当愈来愈多的学生狂热地挤入经济类这样将来能给予自己丰厚受益的专业,君不见中文系、哲学系被冷落到专属“调剂”之用?当愈来愈多流行作家欣然执笔写下符合大众娱乐口味的文字时,又有多少人能像熟知他们名字一样熟知那些真正为思想而写作、拥有厚实国学底蕴的大师之名?
呜呼唉哉!当这个时代成为缺少“种植思想”者的年代,那么,我们所传承给后人的,则会是一个思想荒芜的时代。
果树之实固然可口,眼前之利固然宜人,终填充不满我们的灵魂,更填充不满未来的空洞。这个时代需要思想的种植者,而我们,这个时代的一部分,要做的还有很多,很多。
猜你喜欢2:未知人生日记
人生是真实而又虚幻的,真实是已发生的,那是改不了的历史,虚幻在于未知,那是我们创造的未来。
人生必定充满着美好、苦难和未知数。下面是我记事以来发生的关于我们一家四代人的事情。
记得有一天,应该是我8岁时的一天,那是我第一次进亭林公园。母亲和我一起走在后山的小道上,看见一棵枯树横挂在山岩,我看着那根烂木头,觉得神奇。由于记忆的模糊,我记不清当时是母亲这样跟我讲,“你曾祖父就是从那儿摔下来把腿摔断的”,还是我这样问母亲,“我曾祖父是不是从那儿摔下来才把腿摔断的啊?”
现在想,应该是后者,因为后来了解到,曾祖父的脚根本不是摔断的。
曾祖父离开的早(其实他已经94岁了),我还没来得及问为什么他少了一条腿,后来也没敢开口问别的大人。他留下了4个女儿,其中一个成为了我的奶奶。
我住在奶奶家时,她乐坏了,乐的根本不像是奶奶,而是个仆人。
刚起床,我便看见奶奶在帮我洗衣。虽然我常常认为奶奶洗的衣服没一件是真正意义上的干净,虽然她总是宁愿少放些洗衣粉而自己多搓几下来实现所谓的节省,但我不能不感动,而且时常能看到奶奶直起腰自己捶捶,再继续“干活”,她的用心和卖力使我的敬意油然而生,伴之而来的还有无限的悔恨与自嘲。我想起前几天我还很高兴的对朋友说:“我奶奶住院了,现在这房子我一个人住,爽死了。”
我说自己洗,她不让。过了几天我打算搬回家住,本想减轻奶奶负担,可是我没想到她竟如此失落,甚至一个劲地问:“是不是这儿菜不好吃,还是别的什么,你要什么就只管说。”
我幻想着某报纸头条新闻:孙子让刚出院的奶奶为其洗衣。为了躲避“舆论”,我还是回家住了。
小的时候,父亲一直被我神化,直到3年前,他的耳朵里生了个肉芽,还流出血来,我才明白父亲也会生病,同样需要关爱。医生说不会影响听力,但还是尽早切除为好。可是到现在他都没去做手术,我和母亲都很担心,可父亲总说:“现在不疼,不要紧。”我们都猜不透他是怎么想的,可能当母亲患病时,父亲就会着急的立即送她去医院。人是否都是这样,对自己的关心远不及对至亲之人的关心,我想不一定,但父亲是的。
生命总是在延续,人生却是短暂,这就需要我们好好欣赏。人生如音乐,再苦难的人生,必有其美丽的插曲;人生如书画,再绚丽的人生必有其苍白的片段。
我只能了解父亲二十六岁以后的人生,我不知道父亲在十八岁时是否和我一样怕苦怕累;我也只知道我十八岁前的人生,我不了解我在26岁以后是否会像父亲那样勤劳认真。我们一家四代的片段组合以来是否会成为我的一生,我在做爷爷的时候,是否会那样疼爱我的儿孙,我能不能成为曾祖父,那时我会不会也少了一条腿?……
我的人生将给我们家族添上什么符号呢?逗号、句号、还是省略号?都不是,那是问号。
未知,这就是人生,它需要创造,也需要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