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老地方 > 百科 > 心得体会 > 正文

语文优质课心得体会

2024/06/08心得体会

老地方整理的语文优质课心得体会(精选12篇),经小编精挑细选,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语文优质课心得体会 篇1

3月28日,我有幸参加了泰安语文优质课评比,听了七位老师的课,让我耳目一新,受益匪浅。我被她们上课的那种激情所感染,她们不只是授课,更是与学生心灵的沟通,用自己的那份热情唤起了学生的求知欲,课堂气氛活跃,效率高,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一、教师的语言有感染力

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语言更是一门艺术,谁能将它演绎更好,谁就能震慑学生的心灵。七位老师语言竟有如此之魅力,她们大多数用声情并茂的语言唤起了学生的思绪,带领学生在课文创设的情境中遨游,深入学生的心灵深处。她们的语文功底非常扎实,语文素养很高。

二、处理、把握教材的方法十分独到

几位教师对教材的处理和把握都有其独到之处。她们都根据课文的具体要求,紧紧抓住题眼,步步深入文本。情景导入,教学设计合理、流畅,把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思索,经历,从而解答疑惑,让他们充分体验思考所带来的成功。亲切、自然,却彰显出多么精湛的功底和高超的教学智慧。

三、注重反复朗读

好文章是用来读的,教师都把朗读当作理解文章的必要途径。这些教师没有刻意去运用多媒体,没有过度追求课堂气氛的热烈,而是带领着孩子们静下心来认真阅读,和文本进行对话。并通过品词读句表达出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在朗读、点评、再读的过程中体会语言的魅力,学生从中也深刻理解了文章的内涵。

四、课堂气氛和谐、活跃

传统教学只注重老师的“讲”,轻视学生的“说”,这样导致课堂死气沉沉。而这七课,学生不再是听众,而是整节课的重要参与者,教师都能给学生足够的自由空间,使他们在课堂上充分地读、大胆地想、好奇地问、自由地议,让孩子们尽情地扮演“主人”这一角色。教师能够走下讲台,来到学生们中间和学生一起学习、交流,大大促进了课堂的师生互动。整个课堂气氛和谐、活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真正体现了寓教于乐的教学理念。

五、课堂教学评价真实、自然

教师评价学生的语言是那么贴切到位,朴实自然。她们用欣赏的眼光、赞赏的话语去激励学生,切实做到了多鼓励、多表扬和多肯定学生,帮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树立深入学习和研究语文的信心。

本次听课让我感受到了语文课堂上应有的活力!我们既要大胆创新,又要继承和发扬多年来积累的成功经验,让我们的语文课堂真正成为师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的共同成长乐园!

语文优质课心得体会 篇2

20xx年广西中学语文优质课展评暨有效教学专题研讨会于20xx年x月x日—12日在南宁举行,我有幸亲临现场参加了此次活动,对于这次难得的机会我格外珍惜。这次活动中的优质课展评、专家授课和讲座,使我受益匪浅。对于仍在语文教学路上摸索的我而言,每节课都给了我很大的震动,也让我收获很多。

我看到参赛的每一位老师都以自己的特色诠释着课堂教学中生命的对话,真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置身于会场中,倾听着老师们一堂堂精心准备的课,领略着他们对教材的深刻解读,感受着他们对课堂的准确把握,体会着他们对学生的密切关注。他们在开启学生智慧大门的同时,也让我学到了很多很多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教学理念。特别是黄厚江老师的授课和讲座,使我深受启发。下面我把自己此次听课的收获汇报如下:

一、语文教学需站在学生的立场。

在讲座中,黄老师强调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有学生的立场。什么是学生的立场?学生的立场就是在乎学生,就是永远把学生放在第一位。但是现在的语文教学,老师更多的是在乎自己,是自己计划的完成,是自己放方案的体现,是自己的形象,是自己额成功,是自己的精彩。“五分钟,你是如何确定的?”这个片段中,黄老师给了我一个很好的启示,那就是教师的教学设计,必须从学生出发。这就告诉我,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不能以强行的时间来限制学生的思维。这也告诉我,在讲课的时候,不能给学生配给时间,应该给学生以弹性的时间,给学生以思考的时间,这样才会得到学生的喜欢。

而对于教师的问题,也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去进行,应该从学生的需要去发现问题,去解决问题,去解决该解决的问题,做该做的事情,做能做的事情。而学生的`理解和教师的理解因为各种原因,理解和回答上有偏差,那么就不应该用自己的一套去解决问题。

课文的解读,以前总是在教师教学的立场上,讨论文本的内容,在这个过程中,不应该只强调教师个人的解读,更应该强调学生的解读,绝不应该以教学参考书为准,也不应该以固定的答案为准,而是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灵活地处理问题。我们不应该将自己的解读全盘让孩子接受。允许学生有自己的独到的解读。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去将自己的阅读进行到底。尽管我们的目的很单纯,尽管我们的教学相对学生有用,但这是学生真的需要的吗?

其实,一切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你会得到很多不同的惊喜。

二、开展本色语文教学。

应该坚持用语文的方法教语文。语文的方法就是以听说读写为活动形式的方法,就是以语言为核心的方法,就是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为目的的方法。语文的方法并不简单排斥其他方法,但其他方法必须是能服务于语文学习的方法,必须是学生的语文学习真正需要的方法。语文课堂教学应该能够遵循和谐原则、适度原则、整体原则和节奏原则。

而对于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阅读,在阅读中获得多重积累,通过阅读提高语文综合素养。阅读教学应是以文本理解为基础,以问题探讨为引导,以语言活动为主体。

在此次活动中,教师授课注重合作探究式学习,体现以“学”为主。教学设计贴近学生,侧重学生对文本的真实体验和感受。想办法让学生去触及文本,并不断引导学生从文字中体会感悟其中包含的情感。“你能读一读吗?”“你读出了什么?”“请你带着这种理解读一读”“我们大家一起读一下”这样的评价细节随处可见。

教学反思:自己平时多数时候只是充当了一个搬运工,从书上搬了出去而已,惭愧啊!很多时候自己就是个传声筒,将教案上或教参上的内容直接照搬给学生,缺乏自己的个性解读。通过这次学习,我对自己制定了如下努力方向:

1、做个有心人,平时要多读书、多思考,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养,尤其是知识方面的积累和课堂语言的锤炼。这是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根本所在,只有教师自己的业务素养提高了,才会创出实效的教学方法来。

2、要在备课上下真功夫。自己先对文本真的有自己的认识和感受,然后再根据学生的情况,确定相应的教学重点和教学方式方法。

3、从教学内容总体出发确定好每节课的具体的三维教学目标,真正明确每节课的知识的、能力的、情感的三方面的目标。再精心确定每个环节的具体任务目标,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方法。

4、教书、育人为先,教师要目中有人,时时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及时培优扶差,让所有的学生始终在进步的状态中。

总之,这次听课活动,不仅是享受,也是一种提高,不光是听课,也是在发现自己,反思自己,在反思中教学,在教学中成长。只有根据学生的需要出发,才能够做到有的放矢,只有尊重学生的立场,才会赢得他们的尊重。

今后我会用自己的行动做更好的诠释。

语文优质课心得体会 篇3

4月7日,我非常荣幸地参加了烟台市小学语文优质课的评选活动,非常感谢领导给予的这次学习机会。作为一名听众,一名学习者,现在细细回想起那一节节令人向往的课堂,仍然意犹未尽。这次优质课,包含了多种形式:阅读、低年级的识字、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作文教学等。每一位老师的授课,各具特色,充分体现了各个县市的先进教学水平,设计精巧,语言精练,这些优质课无论是在知识结构、授课方式上都体现了新课程提倡的素质教育观念,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新型教育理念。让我感到不光是在听课,而是在享受。两天下来,真是收获颇多,受益匪浅,让我学习、思考的东西太多太多。

综合各位教师的教学方式,我觉得以下几点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一、善于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上课不仅是知识信息的传播过程,更是师生心灵的交汇。如果教师和学生在情感上没有沟通,一堂课的效果将是不会很好的。我所听的这些课几乎每一节课前都有一项师生情感交流的活动,这些活动不仅拉近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情感,而且有的渗透了语文学习方法的指导,有的激发了学生学习新课的情感。

如蓬师附小葛老师的一节《白鹅》,准备上课前,非常亲切地跟孩子们聊天:昨天你们知道了我姓什么?叫什么?从我的名字想到了哪一首诗?————《咏鹅》。老师让孩子一起背、唱,并让孩子起立带领孩子做动作唱歌,夸孩子们唱得好。然后跟孩子聊起自己小时候不会唱歌,怎样用一句最简单的歌来应付大人的趣事,让孩子感到老师原来也很平凡,这样就很自然地拉近了与孩子之间的距离。

芝罘区毓璜顶小学的刘老师在教学《雷雨》这篇文章前,先播放《夏天的雷雨》这首儿歌,伴随着动画老师带领学生边唱边做动作,轰隆隆的雷声和哗啦啦的下雨声,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正是这一个个课前的“热身”活动,让学生们熟悉了原先还非常陌生的老师,使后面的课堂师生活动更加流畅、和谐。

二、课堂具有系统性、开放性

课堂上既注重教学内容的整合性,又注重教学方式的开放性;既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又提倡合作探究;既有深入的文本研习和问题探讨,又有恰当高效的活动体验。

葛老师在让学生对比鸭的步态与鹅的步态时,让学生读书画出描写鹅与鸭子步调的句子,学生总结出鸭子的步调急速、局促不安,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很容易地了解了词语的意思,老师让学生模仿鸭子的走相,更是惟妙惟肖。而鹅的.步调的学习,学生总结出其特点后,对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深感迷惑,老师便对照图片介绍了净角就是京剧里的花脸,然后就来了一段精彩的演唱,《说唱脸谱》中的一段:蓝脸的多尔墩盗御马……黑脸的张飞叫喳喳。这一段表演,让学生充分领略到了鹅的步调之从容、大模大样、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在如此引人入胜的氛围中,学生怎能不陶醉、痴迷,更让所有听课的老师暗暗叫绝,并不由自主地鼓起了掌。有了这样的深切体会,之后的朗读指导也就水到渠成。

葛老师扎实的基本功,优雅的举止,游刃有余的课堂驾驭能力,让人感觉真是舒服,又心生钦佩之情。但这样的功底岂是一日可为?这样的境界怎能短日速成?

福山区回里中心小学孔老师执教的《画风》一课,在学习课文时,老师设计问题“三个小朋友是怎样画风的呢?”在引导孩子学习了赵小艺和陈丹画风的有关段落后,让学生总结出学习方法,然后小组合作学习宋涛是怎样画风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多种方式读书,通过旗子飘、风车转、小树弯、雨丝斜感悟风的存在,找到风的影子。随后相机指导朗读,带着兴奋的心情,自信的口气读。在多次阅读中,让学生理解宋涛、陈丹、赵小艺动脑筋学画风的过程。认识到风与其它事物之间的联系,懂得遇到问题要善于动脑、学会合作、勇于创新。

三、善于创设情境

在《雷雨》教学中,刘老师精美的多媒体课件再现课文情境的一幅幅生动逼真的画面,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视觉、听觉器官,也促发形象思维活动的展开,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浓厚兴趣。

抓住重点词句引导学生品词析句。如理解句子:“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在学生感受了雷雨前的自然现象的变化后,设计以下问题引导学生品词析句:“黑沉沉”写出了乌云怎么样的变化?“压”字说明当时的云层怎么样?在引导学生理解“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这个句子时,“垂”比较抽象,难理解,老师用多媒体制作蜘蛛垂下来的动作变化画面,将抽象变为直观,学生通过观察,很快就能回答:“‘垂’是说蜘蛛顺着一根蛛丝从网上下来。”

通过创设情境,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观察动画后,引导学生理解“哗,哗,哗”的声音,表明而下得急,下得大,要读得声音重一点,停顿短一点。“渐渐地、渐渐地”,表明雷雨由大到小、由急到缓有一段时间,要读得稍慢一些。描写而过天晴的自然景色的语言片段非常美,让学生仔细看雨后初晴的画面,把画面中描绘的雨后美景找出来,在寻美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审美的情趣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欲望。

口语交际《奇妙的动物世界》,在导入新课后,老师播放了一段动物世界的片头,伴随着激昂奔放的音乐—————just blue,画面上出现了展翅翱翔的雄鹰,草原上奔跑的猎豹、潇洒的雄狮……所有的孩子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轻而易举地进入了这奇妙的动物世界。接下来的描绘:我看到了一只xxxx的xxxx。学生的回答积极踊跃。

四、注意启发学生想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想象力是一种认识能力,是构成学生智力的重要心里因素,他比知识更重要,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很重视对学生进行想象力的培养。如《荷叶圆圆》一课,学完课文后,老师又提出问题:在这片荷塘里,荷叶还会有哪些好伙伴?xxxx说:“荷叶是我的xxxx。” 《画风》一课即将结束时,老师让学生闭眼想象,风姑娘问:“你想怎样画风?”我说:“xxxx。”这些环节的安排,让学生尽情地展开想象的翅膀,不仅使想象能力得到了培养,使语言表达能得到了提高,而且培养了学生对事物的独立见解,从而达到学用结合、课内课外结合。同时在愉快的气氛中,他们求新求异的思维得以发展。

五、课件制作精美,实用性强。

语文阅读材料往往采用优美的语言文字来表现事物。而事物不仅可以通过语言文字来表达,而且还可以通过图片、影像、声音和动画等多种媒体来表达。这些多媒体手段将真切的声音、生动的图像、跃动的影像和形象的动画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很容易地感受到语言文字的美。本次参加讲课的教师都充分发挥了多媒体技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如:《雷雨》中精彩的flash课件,《月球之谜》中有关月球的录像资料,《北京的春节》精美的画面,喜庆的背景音乐……老师们的课件都经过精心的设计,实用有效,不花哨,不杂乱。无论从课题材料的搜集上还是从视听效果上,都富有创意。

在这次听课活动中我还有幸听了一节综合性学习课《走进清明》,老师在展示成果时所采用的方式更是精彩万分,有非常活跃的有奖竞猜,有全组的歌舞表演,有优美的配乐朗诵诗词,还有学生自拍的DV,真是让我们大饱眼福,大饱耳福。

总之,在每节优质课中,我都能感觉到每位授课教师的独具匠心、周密细致,因而每堂课都有自己的闪光点供我学习、借鉴,也使我认识到什么是真正和谐高效而又充满语文味的课堂。同时,我也感到自己最大的不足就是缺乏知识的积淀。精妙绝伦的花园需要独具匠心的花匠,绚丽多姿的语文课堂需要能言善辩的老师,希望今后能把在此次优质课中总结的经验方法适宜的化入自己的教学中,博览群书,做好知识储备,不断思考与探索科学高效的教学方法,及时更新教育理念,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更好地驾奴语文教学的课堂。

语文优质课心得体会 篇4

4月7日,我非常荣幸地参加了烟台市小学语文优质课的评选活动,非常感谢领导给予的这次学习机会。作为一名听众,一名学习者,现在细细回想起那一节节令人向往的课堂,仍然意犹未尽。这次优质课,包含了多种形式:阅读、低年级的识字、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作文教学等。每一位老师的授课,各具特色,充分体现了各个县市的先进教学水平,设计精巧,语言精练,这些优质课无论是在知识结构、授课方式上都体现了新课程提倡的素质教育观念,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新型教育理念。让我感到不光是在听课,而是在享受。两天下来,真是收获颇多,受益匪浅,让我学习、思考的东西太多太多。

综合各位教师的教学方式,我觉得以下几点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一、善于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上课不仅是知识信息的传播过程,更是师生心灵的交汇。如果教师和学生在情感上没有沟通,一堂课的效果将是不会很好的。我所听的这些课几乎每一节课前都有一项师生情感交流的活动,这些活动不仅拉近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情感,而且有的渗透了语文学习方法的指导,有的激发了学生学习新课的情感。

如蓬师附小葛老师的一节《白鹅》,准备上课前,非常亲切地跟孩子们聊天:昨天你们知道了我姓什么?叫什么?从我的名字想到了哪一首诗?----《咏鹅》。老师让孩子一起背、唱,并让孩子起立带领孩子做动作唱歌,夸孩子们唱得好。然后跟孩子聊起自己小时候不会唱歌,怎样用一句最简单的歌来应付大人的趣事,让孩子感到老师原来也很平凡,这样就很自然地拉近了与孩子之间的距离。

芝罘区毓璜顶小学的刘老师在教学《雷雨》这篇文章前,先播放《夏天的雷雨》这首儿歌,伴随着动画老师带领学生边唱边做动作,轰隆隆的雷声和哗啦啦的下雨声,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正是这一个个课前的“热身”活动,让学生们熟悉了原先还非常陌生的老师,使后面的课堂师生活动更加流畅、和谐。

二、课堂具有系统性、开放性

课堂上既注重教学内容的整合性,又注重教学方式的开放性;既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又提倡合作探究;既有深入的文本研习和问题探讨,又有恰当高效的活动体验。

葛老师在让学生对比鸭的步态与鹅的步态时,让学生读书画出描写鹅与鸭子步调的句子,学生总结出鸭子的步调急速、局促不安,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很容易地了解了词语的意思,老师让学生模仿鸭子的走相,更是惟妙惟肖。而鹅的步调的学习,学生总结出其特点后,对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深感迷惑,老师便对照图片介绍了净角就是京剧里的花脸,然后就来了一段精彩的演唱,《说唱脸谱》中的一段:蓝脸的多尔墩盗御马……黑脸的张飞叫喳喳。这一段表演,让学生充分领略到了鹅的步调之从容、大模大样、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在如此引人入胜的氛围中,学生怎能不陶醉、痴迷,更让所有听课的老师暗暗叫绝,并不由自主地鼓起了掌。有了这样的深切体会,之后的朗读指导也就水到渠成。

葛老师扎实的基本功,优雅的举止,游刃有余的课堂驾驭能力,让人感觉真是舒服,又心生钦佩之情。但这样的功底岂是一日可为?这样的'境界怎能短日速成?

福山区回里中心小学孔老师执教的《画风》一课,在学习课文时,老师设计问题“三个小朋友是怎样画风的呢?”在引导孩子学习了赵小艺和陈丹画风的有关段落后,让学生总结出学习方法,然后小组合作学习宋涛是怎样画风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多种方式读书,通过旗子飘、风车转、小树弯、雨丝斜感悟风的存在,找到风的影子。随后相机指导朗读,带着兴奋的心情,自信的口气读。在多次阅读中,让学生理解宋涛、陈丹、赵小艺动脑筋学画风的过程。认识到风与其它事物之间的联系,懂得遇到问题要善于动脑、学会合作、勇于创新。

三、善于创设情境

在《雷雨》教学中,刘老师精美的多媒体课件再现课文情境的一幅幅生动逼真的画面,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视觉、听觉器官,也促发形象思维活动的展开,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浓厚兴趣。

抓住重点词句引导学生品词析句。如理解句子:“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在学生感受了雷雨前的自然现象的变化后,设计以下问题引导学生品词析句:“黑沉沉”写出了乌云怎么样的变化?“压”字说明当时的云层怎么样?在引导学生理解“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这个句子时,“垂”比较抽象,难理解,老师用多媒体制作蜘蛛垂下来的动作变化画面,将抽象变为直观,学生通过观察,很快就能回答:“‘垂’是说蜘蛛顺着一根蛛丝从网上下来。”

通过创设情境,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观察动画后,引导学生理解“哗,哗,哗”的声音,表明而下得急,下得大,要读得声音重一点,停顿短一点。“渐渐地、渐渐地”,表明雷雨由大到小、由急到缓有一段时间,要读得稍慢一些。描写而过天晴的自然景色的语言片段非常美,让学生仔细看雨后初晴的画面,把画面中描绘的雨后美景找出来,在寻美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审美的情趣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欲望。

口语交际《奇妙的动物世界》,在导入新课后,老师播放了一段动物世界的片头,伴随着激昂奔放的音乐-----just blue,画面上出现了展翅翱翔的雄鹰,草原上奔跑的猎豹、潇洒的雄狮……所有的孩子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轻而易举地进入了这奇妙的动物世界。接下来的描绘:我看到了一只xx的xx。学生的回答积极踊跃。

四、注意启发学生想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想象力是一种认识能力,是构成学生智力的重要心里因素,他比知识更重要,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很重视对学生进行想象力的培养。如《荷叶圆圆》一课,学完课文后,老师又提出问题:在这片荷塘里,荷叶还会有哪些好伙伴?xx说:“荷叶是我的xx。” 《画风》一课即将结束时,老师让学生闭眼想象,风姑娘问:“你想怎样画风?”我说:“xx。”这些环节的安排,让学生尽情地展开想象的翅膀,不仅使想象能力得到了培养,使语言表达能得到了提高,而且培养了学生对事物的独立见解,从而达到学用结合、课内课外结合。同时在愉快的气氛中,他们求新求异的思维得以发展。

五、课件制作精美,实用性强。

语文阅读材料往往采用优美的语言文字来表现事物。而事物不仅可以通过语言文字来表达,而且还可以通过图片、影像、声音和动画等多种媒体来表达。这些多媒体手段将真切的声音、生动的图像、跃动的影像和形象的动画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很容易地感受到语言文字的美。本次参加讲课的教师都充分发挥了多媒体技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如:《雷雨》中精彩的flash课件,《月球之谜》中有关月球的录像资料,《北京的春节》精美的画面,喜庆的背景音乐……老师们的课件都经过精心的设计,实用有效,不花哨,不杂乱。无论从课题材料的搜集上还是从视听效果上,都富有创意。

在这次听课活动中我还有幸听了一节综合性学习课《走进清明》,老师在展示成果时所采用的方式更是精彩万分,有非常活跃的有奖竞猜,有全组的歌舞表演,有优美的配乐朗诵诗词,还有学生自拍的DV,真是让我们大饱眼福,大饱耳福。

总之,在每节优质课中,我都能感觉到每位授课教师的独具匠心、周密细致,因而每堂课都有自己的闪光点供我学习、借鉴,也使我认识到什么是真正和谐高效而又充满语文味的课堂。同时,我也感到自己最大的不足就是缺乏知识的积淀。精妙绝伦的花园需要独具匠心的花匠,绚丽多姿的语文课堂需要能言善辩的老师,希望今后能把在此次优质课中总结的经验方法适宜的化入自己的教学中,博览群书,做好知识储备,不断思考与探索科学高效的教学方法,及时更新教育理念,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更好地驾奴语文教学的课堂。

语文优质课心得体会 篇5

11月5日至9日,山东省高中语文优质课评选(青岛片)在青岛市城阳区城阳一中举行,参加评选的老师是来自山东省东半部分地市的19名选手,上课内容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所列的古诗文。烟台市有三名老师参加评选,其中有我市九中的姚红梅老师,姚老师所上的课是《诗经·卫风·氓》。整个活动过程中,城阳一中的礼堂始终座无虚席,参加观摩的老师最多的是当地老师,而莱阳一中、莱阳九中抓住这样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分批派老师参加观摩,先后共派出48人听课观摩,是除青岛市以外参加观摩教师人数最多的一个市。

参加本次优质课评选观摩,本人时时被优秀教师精彩的课堂表现所感动,也常常联系教学实际而反思。每天课后回到住处,总要与听课的老师交流心得,共同评点优劣,商讨合理的处理方式,所得颇丰。以下是本人对这次优质课评选观摩的几点体会。

一、省优质课评选活动中上课老师的表现给我们的启示

1、古诗文的教学着重落实了“诵读”。

本次优质课评选,教学内容全是古代诗文,从总的情况来看,选手们一个最突出的共同特点就是重视落实了“诵读”。尤其是古诗,在落实诵读的基础上还强化了背诵,如:《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登高》《锦瑟》《蜀道难》等。老师们在指导学生的“诵读”上下足了功夫。需要强调的是,这里的读并非只为朗读而读,而是在体会诗人情感的基础上的读,每一句,甚至每一字都要揣摩诗人的情思,读出诗人的心思来。这些诗歌比较难以读准的是典故运用较多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和《锦瑟》,优秀的老师是在指导学生理解明确每一个典故的含义和所表达的情感的基础上反复试读,直到读准含义、读出情味。这样的指导不仅解决了这一首诗的理解和诵读问题,更重要的是教给了学生理解、读诵古诗的方法,让学生尝到了欣赏诵读古诗的乐趣,也从中不知不觉地悟到了鉴赏的技法。

同样,古文的诵读则强调了语感,在断句、抑扬、强弱的处理上与文意结合,反复体会揣摩诵读,以至背诵。

2、古诗文的教学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突出了鉴赏。

在教学过程中,大部分老师是在课前要求学生预习,解决阅读障碍,熟读文本,而课上则采取“预习检测”的形式强调重点实虚词的理解记忆及重要句子的的理解翻译,这一环节用时较少而效率较高。课上主要的时间是对文本的鉴赏。往往是将文本设计成许多个问题,由学生自学解答,然后小组讨论交流,最后在全班交流,老师予以评价、点拨、指导。重视学生的个性理解与体验,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这方面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人生如梦,一樽还酎江月”句表现感情的理解,《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和《锦瑟》典故的理解以及《诗经·卫风·氓》的人物形象理解几个问题上表现最为突出。鉴赏的切入点恰当与否,鉴赏全面深入与否,都尽显教师教学设计的匠心。九中姚红梅老师在讲授《诗经·卫风·氓》时,通过借助主人公对“氓”前后称呼的变化的分析来剖析人物心理,从而理解人物形象的做法新颖精巧,独树一帜,引来听课老师的交口称赞。开发区中学王小丽老师上《锦瑟》时,针对本诗情感难以理解的状况,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只留首联和尾联,把诗简化为“绝句”以确定本诗是表达某种情怀的,然后再专门研讨颔联与颈联,揣摩诗歌所表现的是怎样的情感。教法巧妙,令人印象深刻。

3、上课教师丰厚的知识底蕴,突显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和文化特点。

教材所选的古诗文是中国几千年流传下来的精品,本身就带给学生一股浓郁的中华文化气息,老师们在教学过程中又时时围绕传统文化特色组织教学,教师本身丰厚的文化底蕴大大增强了课堂的文化气氛。课堂上,教师适时地引用与文本有关的古诗文名句,既启发学生深入地理解课文,又丰富了学生的知识,还教给了学生“比较阅读”的方法。“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锦瑟》)一句意思的理解,教师引用苏轼的“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一句含义相近的话来解释,真正的化难为易。引王蒙的“情种从《锦瑟》中痛感情爱,诗家从《锦瑟》中深得诗心,不平者从《锦瑟》中共鸣牢骚,久旅不归者吟《锦瑟》而思乡垂泪”一节,则更加深了学生对读诗应与作者合作而读出个性的感悟。

4、“探究”已成为教师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环节的重点。

几乎听每一位老师的课都能看到探究活动,这种“探究”有的是作为一个环节出现的,有的则是在问题研讨过程中体现的。既然是探究,老师就把思维的主动权放给学生,只是要求学生根据文本而探究思考。对探究问题或探究环节,学生们的兴趣是高昂的,思维火花的绽放与碰撞往往掀起一个个课堂活动小高潮。如对《氓》中“我”的悲剧产生原因分析探究,学生思维开放,从时代、制度、家庭、性别、性格、成长等各个方面来分析,都言之有理,很有说服力。如《锦瑟》所表达的情感的揣摩,学生众说纷纭,但都是依据诗歌与作者分析,还有的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体验与阅读体验,运用比较阅读方法,说出的观点令人叹服的同时,也深感“探究教学”对于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是其他教学环节所难以替代的。

二、优质课评选带给我们的反思

本次优质课评选,尽管老师们采取的教学方法不一,教学风格多样,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立足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从指导学生研究文本出发,指导学生自主主动学习。也时时体现合作、探究精神。方向是明确的,理念是领先的,教法是新颖的,成效也是有目共睹的。当然,教学方面还存在一些小失误,有些课堂教学活动有争议,在这里反思一下,算是对以后的教学提个醒。

1、避免“诱供”式的提问,真正落实以学生为本。

课堂上有的老师提出问题只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身,而并非为了帮助学生摸索阅读的基本规律,学习鉴赏的基本方法,因而也就以教师为中心,让学生跟着自己的指挥棒转,从而压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无助于语文能力的提高。如一位老师执教《蜀道难》,在要求学生通读全诗后,回答“蜀道有怎样的特点”这一问题,一学生思索后主动站起来回答说,“蜀道有三难,一是开路难,二是行路难,三是居住难”,学生的“三难”还未说完,老师便予以制止,学生有点懵,不知为什么。老师又面对其他学生提出“说说蜀道(本身)的特点”,在其他同学谈了一点后,才允许该生继续说,该生又补充了“危险”这一特点。然后是老师的解说与板书,最后老师说“你现在可以坐下了”。从后边的教学环节我们才知道,这位老师在最后才想讲作者所写的蜀道总的特点,而该生一开始就回答了这个问题,是打乱了老师的教学设计!从这一问题的处理来看,是比较典型的以教师为中心,千方百计让学生答出自己想要的答案,以“诱供”式的提问限制学生的思维。也可以看出老师要求布置得不明确,问题指向不明。回答“蜀道有怎样的特点”这个问题,刚读了全诗,学生自然是对全诗的整体感知,从全篇出发回答这一问题,如果老师是要求学生从蜀道本身回答,那就应该改变要求,转变提问方向。也可以看出老师应变能力的欠缺,即使学生从全篇回答,假若老师教学目标明确,指导点拨的意识强,也完全可以将学生引导到所设的问题上来。这样的问题在实际教学中是经常出现,看起来是细节的问题,而实际上是观念的问题。

2、课堂上的拓展与训练应以研究文本为中心。

关于课堂上的拓展,有的老师认为就是先用一部分时间解决文本本身(比方30分钟),其余时间学习与该文有关的作者的其他的诗文或其他作者类似的诗文;关于“讲练结合”,就是先解决文本的阅读,然后抛开文本当堂做题。其实拓展与训练都不应该脱离文本的阅读,至少不能影响文本的阅读。这种拓展与训练恰恰是为了更深入更全面地研读文本,应渗透在文本阅读过程中,课堂上师生共同研读文本所采取的教学活动本身就是语文训练,而且是最有针对性最有效的训练。本次评选有一位老师在基本解决了《阿房宫赋》的主题研讨之后,布置了一个语言训练题,要求学生填空,再没有别的要求。面对题目,学生无所适从,不知道该填写什么内容,老师又自己示范填写了一个,这个时候学生才明白:原来是要求根据课文内容填写,针对主题和情感填写,要用比喻手法。这一教学环节完成得不好,究其原因,大概是训练目的不明确、要求不清楚、题目设计不当。也就是说设计这一题目要干什么,恐怕老师本身也不清楚,可能只是为了体现“讲练结合”吧。这个题目不是不可以有,但需要改一改,一方面为了深入研讨本文主题,另一方面进行语言仿写训练,两者结合起来就合理了。

本次优质课评选大部分选手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主要是使用“PPT”设计,整体上有助于学生课堂的学习,但也还存在过多的现象,匆匆展示,走马观花,反而影响了学生的思维;本次比赛的“诵读”也还存在只是凑时间的现象;也存在面对学生的回答老师不予以评价、点拨的现象,让学生回答完问题就完事大吉了,殊不知适时的评价与点拨最能体现教师课堂教学水平,是优秀教师所必须具备的素质。有的问题是细节问题,只要稍稍注意就会有所改进,但也有些小问题(如适时的点拨评价)的解决需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长期苦练基本功,不断提高教学素养才行。

语文优质课心得体会 篇6

20xx年10月19日于z小学观摩市语文优质课,来自夏津县的靳立静老师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执教的是《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是一篇通俗易懂但包含深刻含义的课文。亮点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更多,这里我写一写对我触动最大的几个地方吧。

第一点是靳老师的课前交流,与同学们交流短语,然后一起首先短语,引导孩子们带入感情读短语,最后给短语加上引号,提出问题“为什么要加入引号?”孩子们通过预习回答“因为是评价”,“是谁的评价?”“是父亲和母亲的评价!”从而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导入课题。

第二点是靳老师的评价语言,不能用丰富来形容了,简直“精彩极了”!

镜头一:靳老师让孩子们读母亲的评价,然后互相交流,有的同学可能回答的时候有重复的地方,或是没有回答到点上,这个时候就有同学在下面小声笑,台上交流的同学有些尴尬,靳老师就说“交流没有唯一的答案,只有缺席的遗憾,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一句简单的评价化解了答案不准确的尴尬,也鼓励没有勇气举手的同学回答问题,又活跃了课堂气氛,“精彩极了”!

镜头二:靳老师指导孩子们读母亲对巴蒂诗的评价,孩子们在老师的引导下都能够将母亲的激动兴奋读出来,指名读的时候有个孩子不但声音很有感情,表情也很丰富,引得台下又是一阵窃窃私语,这时靳老师说“感情朗读不光体现在语调上,还体现在表情上。”又是一句简单的评价使得那位同学重获自信,我想她的心里更是暖洋洋的。近下来的展示中,孩子们在老师的'引导下不仅读得好而且表情生动活泼,“精彩极了”!

镜头三:这堂课的最后环节是孩子们分角色朗读体会父母的良苦用心,然后靳老师用一句“巴迪有这么好的父母,他会对父母说什么?”将孩子们的话匣子打开,孩子们纷纷举手将巴迪的心里话,将自己的心里话说了出来,“精彩极了”! 第三点是靳老师上课前与上课时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引导语很精彩。课前为了能让孩子们迅速跟着老师的指挥棒走,靳老师说“两脚放平,身体坐正,眼睛向老师报道”!孩子们马上整理好自己眼睛齐刷刷的看向老师,效果非常好!

这几点是我对靳老师印象最深刻的地方,有机会一定当面向她请教!

语文优质课心得体会 篇7

在入职的第二个月,河南省语文优质课观摩大赛在安阳举行,学校领导非常重视青年教师的成长,我们语文高中组一行在二零一五年十一月十五日和十六日两天观摩了省优质课大赛部分课程。在这次安阳之行中,总共听了来自我省不同地市的优秀教师的优秀课程,同时也听了不同地市语文教研员的精彩点评。两天奔波劳碌,虽然很累,但是收获满满,现将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汇总如下:

(一)回归文本,回归学生。

所有参赛老师都是有着多年教学经验的中青年骨干教师,他们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就是基本功扎实,对教材熟悉,备教材的同时也备学生。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的发挥出来,老师只是问题的设置者和课堂的组织者。教师紧扣文本,对文本进行认真细致的解读,没有过多的旁逸斜出。学生也能真正的进入文本,问题的解决和能力的提升真正得到落实。在参赛的老师当中都能真正做到这一点。例如李惠珍老师在讲《蜀道难》的时候,一来文本是一首古风,很多生僻字,二来可能学生预习不到位。在具体的课程推进的'过程中,遇到很多困难,李惠珍老师调整方略,从字音开始,认真纠正。这种依照学生实际情况的课堂,才是真正的课堂,没有声光电影,没有热烈的讨论,但却是扎扎实实地语文课堂。上面是根据学生实际,备学生,备教材的例子。学生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的课堂也是精彩纷呈。例如开封高中的郑彦凯老师讲的《就任北京大学校长的演讲》一课时,学生程度明显就比较好,郑老师启发引导学生,创设情境,鼓励学生自由发言。学生们侃侃而谈,精彩的回答不时得到在座老师们的阵阵掌声。文本是学生语文学习的载体,而语文学习最终也是语言和文化的学习。在文本阅读过程中,学生的信息筛选能力、分析理解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和提升。这样的课堂无疑是成功的课堂,精彩的课堂。

(二)正确处理常态课堂和观摩课堂的关系。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教育相关部门给青年教师提供了越来越多的成长平台。比如各个地市的优质课和微课赛课等等,一些青年教师在一系列的比赛中快速的得到了成长,基本功和心理素质在反复的锤炼中越来越强。这其中不乏涌现出一些佼佼者。随着成功的到来,各种鲜花、掌声和荣誉也会接踵而来。

巨大的利益回报也让其中一些教师不免艳羡,渴望自己在短时间内得到认可。这就出现了观摩课和常态课的差别,许多教师观摩课悉心准备,请专家、特教专门指导,认真反复打磨一节精品课程,希望通过一节课让自己一鸣惊人。这体现在课堂上就出现一些问题。比如课程推进过于流畅,情境设置过于精巧,能力生成过于顺利。整个课程雕琢的过于精巧完美,给人一种虚假的感觉,课堂成了秀场,学习成了表演。在这次观摩课大赛中,有个别老师出现了这种情况。教研员一阵见血的指出来虚假课堂的危害。但是这也给初上讲台我很大的感触。学生是真实的人,我们要上真正的课,教给学生做真事,做真人。常态课堂就是真正的课堂,它能让我们根据学生实际,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方法。怀着上观摩课堂认真的态度上好每一节常态课堂,每一节常态课堂都按照观摩课堂的高标准要求自己。这样常态课堂出现的问题可以激发我们用更好的教育机智去化解。不知不觉中我们的每一节常态课都可以是观摩课。“欲作诗,功夫在诗外”真正的功夫应该下在平时,平时的每一堂课,每一个问题,每一次总结中。

教育是个耐心活,也是个细致活,必须在长期的实践中慢慢积累、慢慢总结、慢慢摸索,不可急功近利,不可好高骛远。“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多学多思多实践,在实践中总结自己,成长自己。总之,这次学习我还是收获颇丰的,谨以上两条心得,笔而记之。

20xx年11月

语文优质课心得体会 篇8

12月16日,一个好日子。我们花厅小学语文课改组一行六人,在杨思锋校长和徐伟前主任的带领下,五点多就起床,六点钟出发,七点十分就赶到了上饶县一小。观摩了在一小举行的小语课堂改革研讨会。此次活动的内容有名师课堂教学、校长评课、网络作文教学等。课型有“主题阅读”下的以文带文、展示分享、整体识字、读写联动。还有一场别开生面,大气宏伟的“百人诗会”深深吸引了我……每一堂课都具有学习意义,每一个教师的精心展示不仅令学生陶醉痴迷,而且对于正在语文教学路途上摸索前进的我来说,无疑也是醍醐灌顶,收获颇多。

下面我就谈谈我对此次活动的心得体会:

第一、吃透教材是最根本的。

听完几位老师的汇报课后,我认为他们对教材的把握都有其独到之处,都能抓住题眼,一步步的深入文本。 朱丽华校长亲自上阵,在教学《人物描写一组》时,她先以评书的味道朗诵了《红楼梦》中描写王熙凤外貌的语段,生动形象,别有韵味,受到了大家的赞赏,指导学生声情并茂的朗读,为学生的读打好了扎实的基础。课中,她抓住经典著作中,形象的人物描写,引导学生对王熙凤的“辣”进行细致的分析。最后,她从不同角度引导学生,以文带文的形式,对人物的拓展品读,即对严监生和胖墩小嘎子的品读,激发了学生的无限乐趣。整节课在朱校长优美生动的语言中层层展开,使听者回味无穷。

第二、注重启发式教学,让学生主动学。

新课程标准要求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是这个主体的引导者。这几位老师都充分的做到了这点。例如汪老师《望天门山》时,通过课件的设计,精彩的品读,引发学生边读边想象,体会了祖国的大好河山的美。

第三、注重引导学生朗读。

大部分老师都非常注重指导学生朗读,但决不是为了读而读,而是在体会情感的基础上去读,并且对读的要求也不尽相同,例如:范老师和王老师的同课异构,老师在上《掌声》这课时,首先让学生大声自由的读并找出描写掌声的语句,体会那掌声热烈而持久的情感;再读课文,让学生找出掌声响起的原因;配乐读,让学生深情并茂的体会英子的感情升华。学习中还穿插着齐读、分组读、示范读,进而激发同学阅读兴趣,让学生在阅读中更好的领会文章所表达的爱的精神,层次非常清晰。

第四、注重学习习惯的养成。

很多老师会在课堂上穿插着一些学习方法,让学生收获这些学习的方法,当他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时才能够用自己的力量解决。例如叶老师就要求在正文学习前为每段标上序号,便于在学习课文时迅速找到所讲的内容。她还要求在读文章时对有生字或读不通的句子多读几遍,这样就能“读书百遍,其意自见”。老师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及时的纠正文字的发音,潜移默化的教导学生字音要读准的习惯。还有的老师一直强调“不动笔墨不读书”,做好批注,有利于培养学生集中精力的好习惯。

第五、亲切的评价语言。

几位老师评价学生的语言是那么贴切,到位,如有的老师运用“你最聪明、你会更加努力的、我的孩子,你真棒、你的眼睛已经告诉我答案了”等来鼓励学生。这些朴实,自然的语言,对我感触很深。在以后的课堂上,我也试着让我的学生感受这些美丽的评价语言。

通过此次活动,我对语文教学应是动情去读去感受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但是还有一丝遗憾:由于时间关系和活动的大型性,有些好课,特别是网络作文的读写联动课没听到。

培养学生去有意识的修辞炼句,善于发现、善于反省和领悟情感。这些能力的习得需要语文老师去教,去想方设法的教,多种形式,但要求实效。我想我是应该阅读更多的书,更努力地钻研教学这门学问了,还要从心底爱上这门课。

第六、今后努力方向。

1、必须不断地学习。我们常说,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首先自己要有一桶水,而现在仅有一桶水已经不够了,教师要有不断流淌的源头活水,这源头活水来自哪里,这就需要我们老师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充电。新课程实施后,对老师的要求越来越高看,要求教师要专业化发展,要学习新课程理论,转变教学观念,改革课堂结构,加强自己的教学基本功训练,特别是语文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而所有这些,都离不开学习,我们要学习新课程理论,要走理论加实践的道路,要让新课程理论来指导我们的教学实践,要把新的理念渗透到所有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去,做一名新课程理念的忠实践行者。要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开阔自己的视野,就要不断地阅读,要博览全书,要坚持阅读名著、阅读经典,让这些名著、经典来启迪我们的思想,陶冶我们的情操,提升我们的语文素养。

2、要转变教学观念,做新课程忠实的实践者。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一直是知识的权威,学生是被动地学习,学生是知识的容器,课堂是教师表演的舞台,教师在讲台上讲的滔滔不绝,而全然不顾学生的感受,现在,需要我们要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要转变自己的角色,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我们要蹲下身子看学生,要平等地跟学生交流,要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所以,我们不能急功近利,要为学生的终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我们要树立新的`评价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总之,这次听课学习,使我更深刻地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与紧迫感。在以后的教学中,本着吃透教材,吃透学生,提升自身素质方面去努力,不断学习,博采众长,充分利用学习机会积淀教学素养,亮丽自己的教学生涯。

语文优质课听课心得3

最近几周,各个组都在进行听评课活动,我们语文组也不列外。这次听评课活动,我受益匪浅。

几个新老师,讲课各有体色。首先,在选择课文时,新老师都选择难度适中,并倾向于自己擅长的文体,展示自己。更重要的一点是她们在备课的过程中认真仔细地准备。理清了文章的思路,突出了教学重、难点。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其次,作为新老师,她们具备了一名老师基本的素质,自然地教态,流利精炼的语言,并能恰到好处地调控课堂。同时,又展示了各自的特色。

其中我感受最深的几点:新老师的那份从容,那份自信。我总觉得这一点对于刚站上讲台的老师来说,是非常关键的。我们没有丰富的经验,也谈不上有博学的知识,我们有的是青春的朝气,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锐气,我们就应该用我们的那份激情感染学生,活跃课堂气氛。这一点几位新老师都做得非常好。另外一点是新老师在课下备课非常认真。对我印象最深的是小胡老师的课,她对课文内容做了精准的理解,语言非常简练,准确,最好的一点是对文本的挖掘非常深刻,到位。作为一名新老师,对文本有这样的理解,足见她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这中间,我们也听了几位老教师的课,各有千秋。她们能精准地把握课堂进程,教学能突出重难点,授课的语调抑扬顿挫,很有吸引力,用词准确、形象。

经过这次听课活动,我同时也产生了很多疑惑,第一,我们上课,尤其是语文课,是不是就课文上课文。在教每篇课文之前,我们是否想过,通过这节课想让学生学到那些知识。我们是否仔细斟酌过每篇课文实际的教学目标。那么,怎样才能把教和学结合起来?第二,要想让学生变成课堂的主体,应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一提到互动,我们想到的只是分组讨论,除了这个之外,难道没有别的办法可采用?难道每节课的互动只能用这单一的方法?时间长了,学生会产生审美疲劳,失去兴趣。我们在教学中,应丰富教学方式,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第三,我总感觉,我们的语文课堂的容量太单一,就只是讲课本上的东西,很多知识不能扩张开来,让语文和生活脱离了关系。其实文学创作来源于生活,而我们却把它变成了固定的文字标本,不能活化。这一点对老师的要求非常高。但我们首先应该有这样的意识,然后不断地学习,充实自己。

语文优质课心得体会 篇9

10月16日,我有幸参加了盐城市的高中音乐、美术优质课“送教下乡”活动,学到了很多东西,也深感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确实是不虚此行。现将听课活动及心得体会,汇报如下:

1、基本功不可废

吴老师的写意山水画和小明老师的写意花鸟画教学,在课堂中让我们感受到了他们中国画的优秀功底,他们不仅讲得好更是画得好。学生们在他们的示范下领略到了国画特有的艺术魅力,也因为老师游刃有余的展示而对国画创作充满了兴趣和信心,更能在老师的引导下,充分动脑、动口、动手,更加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

作为一名刚刚参与工作的新教师,我一度认为工作了,太忙了,以前的学过的专业美术就可以不再画了,反正用到的时候也不多。但现在我明白了优秀的专业素养是上好课的关键,只有具备了良好的专业素养学生们才能对教师充分信服,也便于课堂教学的展开。

2、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两位老师的课堂上,除了简要介绍相关知识外,两位老师都注重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吴老师在示范的同时将国画知识融入其中,还要指导学生进行临摹,而小明老师更是让学生掌握了主动,将学生随意画出的线条、倒出的墨迹,整理成一幅幅优秀的的`花鸟画作品。他们在展示了自己优秀的基本功的同时,也让学生们参与到了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不少,更让我们看到了师生间的合作。这样的方式能够让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真正地爱上课堂。

3、让学生在课堂上“玩”起来

当然这里所说的“玩”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玩”,就像小明老师做的那样,指导学生运用不同的笔法、墨法,画出不同的线条或墨迹,在这些线条和墨迹的基础上将它们整理成完整的花鸟画作品。这样的做法在学生看来是神奇而好玩的,会让他们抛开顾忌,大胆地进行国画的创作,也能使他们充分发挥想象力大胆地探索,将自己的作品变得更完美。

4、教师要形成自己的教学魅力

可能是由于学生对教师的不熟悉,或者是因为听课人数较多的原因,学生在课堂刚开始时是有点拘谨的,但在这种不利情况下,两位老师都能运用一些幽默的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让学生们迅速投入到课堂中来。并通过自己对于国画的演绎,以及引导学生与自己的合作让学生真正地爱上课堂。

总之,这次的听课学习,让我对自己平时的教学有了更深刻的反省和更高的要求。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地提升自身的素质,不断地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博采众长,充分利用一切学习机会,多对比,多反思,提高自己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并真正地达到教育的理想境界——“寓教于乐”。

语文优质课心得体会 篇10

20xx年12月17日至18日,团风县组织了一次湖北省特级教师巡回讲学的活动,因此,我也有幸在团风县实验中学听了两位专家和我县的俩位骨干教师讲的四节课,听后感受颇深,受益匪浅,各位语文老师的课,以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精湛的教学艺术向我展示了课堂教学的崇高境界,在此,我针对此次听课,谈一些心得体会。

上课教师一些值得我去学习借鉴的地方有以下几点:

一、课前准备形式多样。

几位教师都非常注意课前导入,与学生的沟通,创设各种活动的情景,或是播放音乐,或是师生互动。消除了学生的紧张情绪。从中我发现,有效的课前准备是调动孩子积极性的必备条件,这样可以使学生的感知处在兴奋状态,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出学习问题,也能较好的导入新课。

二,课件的设计使用恰到好处。

这些教师都设计了自己的课件。课件的'一些亮点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整堂课活泼可爱,让学生充满激情的上完这堂课。这使我认识到辅助工具的使用能极大的丰富课堂,使课堂变得更加形象、好玩、有趣,学生就更愿意学习。

三、课堂语言流利,能较好的提出创设性问题。

课堂创设性问题过渡自然巧妙,能很好的过渡到各个段落,使学生对课文的了解能由浅到深,深刻体会到文章主旨,体会到所表达的情感,课堂流利的语言烘托出题中的问题情景,并对学生的言行给予肯定,让学生在课堂上充满信心,较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四、教师基本功扎实,具有良好素质。

教师的基本功和自身的良好素质是讲好课的重要前提。在听课中我发现这些老师的基本功都很扎实。尤其是谭绍荣老师,她的教态亲切自然,端庄大方,她的语言很有特色,使这堂课安排的很紧促,使教学设计能一环扣一环,这就需要扎实的基本功。

五、教学过程要条理清晰。

这些老师的教学内容安排有条理性,层次性,体现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新知识的呈现巧妙自然,有逻辑性,一环紧扣一环。体现出第一环节是第二环节的支柱,第二环节是第一环节的逐步发展。卢林老师的课堂在这方面体现得相当明显。能找准并抓住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在教学中,一切活动都围绕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而展开使学生能较好的把握课文的情感。

六、教学设计适合学生。

在教学设计上体现了继承与发扬、改革与创新的特点。主要表现:

(一)是不以讲为主,以师生互动、合作为主要学习方式;

(二)是注重学生活动的设计,让学生尽可能参与到学习过程的活动之中。

听了这四位教师的课之后,我想: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应当在课堂上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让他们从小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在课堂上慢慢地培养学生合作讨论的方式,使自己的体育教学不断地充实。同时,我也深刻地体会到了学习的重要性与紧迫感,在以后的教学中,本着吃透教材,吃透学生,提升自身素质去努力,不断学习,博采众长,充分提升学习机会,学习百家而顿悟,积淀教学素养,使自己不断成长。 总之,这一次的听课学习,让我对自己平时的教学有了更深刻的反省和更高的要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地提升自身的素质,不断地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博采众长,充分利用一切学习机会,多对比,多反思,提高自己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并真正地达到教育的理想境界——“寓教于乐。

语文优质课心得体会 篇11

11月5日至9日,山东省高中语文优质课评选(青岛片)在青岛市城阳区城阳一中举行,参加评选的老师是来自山东省东半部分地市的19名选手,上课内容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所列的古诗文。烟台市有三名老师参加评选,其中有我市九中的姚红梅老师,姚老师所上的课是《诗经·卫风·氓》。整个活动过程中,城阳一中的礼堂始终座无虚席,参加观摩的老师最多的是当地老师,而莱阳一中、莱阳九中抓住这样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分批派老师参加观摩,先后共派出48人听课观摩,是除青岛市以外参加观摩教师人数最多的一个市。

参加本次优质课评选观摩,本人时时被优秀教师精彩的课堂表现所感动,也常常联系教学实际而反思。每天课后回到住处,总要与听课的老师交流心得,共同评点优劣,商讨合理的处理方式,所得颇丰。以下是本人对这次优质课评选观摩的几点体会。

一、省优质课评选活动中上课老师的表现给我们的启示

1、古诗文的教学着重落实了“诵读”。

本次优质课评选,教学内容全是古代诗文,从总的情况来看,选手们一个最突出的共同特点就是重视落实了“诵读”。尤其是古诗,在落实诵读的基础上还强化了背诵,如:《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登高》《锦瑟》《蜀道难》等。老师们在指导学生的“诵读”上下足了功夫。需要强调的是,这里的读并非只为朗读而读,而是在体会诗人情感的基础上的读,每一句,甚至每一字都要揣摩诗人的情思,读出诗人的心思来。这些诗歌比较难以读准的是典故运用较多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和《锦瑟》,优秀的老师是在指导学生理解明确每一个典故的含义和所表达的情感的基础上反复试读,直到读准含义、读出情味。这样的指导不仅解决了这一首诗的理解和诵读问题,更重要的是教给了学生理解、读诵古诗的方法,让学生尝到了欣赏诵读古诗的乐趣,也从中不知不觉地悟到了鉴赏的技法。

同样,古文的诵读则强调了语感,在断句、抑扬、强弱的处理上与文意结合,反复体会揣摩诵读,以至背诵。

2、古诗文的教学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突出了鉴赏。

在教学过程中,大部分老师是在课前要求学生预习,解决阅读障碍,熟读文本,而课上则采取“预习检测”的形式强调重点实虚词的理解记忆及重要句子的的理解翻译,这一环节用时较少而效率较高。课上主要的时间是对文本的鉴赏。往往是将文本设计成许多个问题,由学生自学解答,然后小组讨论交流,最后在全班交流,老师予以评价、点拨、指导。重视学生的个性理解与体验,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这方面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人生如梦,一樽还酎江月”句表现感情的理解,《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和《锦瑟》典故的理解以及《诗经·卫风·氓》的人物形象理解几个问题上表现最为突出。鉴赏的切入点恰当与否,鉴赏全面深入与否,都尽显教师教学设计的匠心。九中姚红梅老师在讲授《诗经·卫风·氓》时,通过借助主人公对“氓”前后称呼的变化的分析来剖析人物心理,从而理解人物形象的做法新颖精巧,独树一帜,引来听课老师的交口称赞。开发区中学王小丽老师上《锦瑟》时,针对本诗情感难以理解的`状况,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只留首联和尾联,把诗简化为“绝句”以确定本诗是表达某种情怀的,然后再专门研讨颔联与颈联,揣摩诗歌所表现的是怎样的情感。教法巧妙,令人印象深刻。

3、上课教师丰厚的知识底蕴,突显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和文化特点。

教材所选的古诗文是中国几千年流传下来的精品,本身就带给学生一股浓郁的中华文化气息,老师们在教学过程中又时时围绕传统文化特色组织教学,教师本身丰厚的文化底蕴大大增强了课堂的文化气氛。课堂上,教师适时地引用与文本有关的古诗文名句,既启发学生深入地理解课文,又丰富了学生的知识,还教给了学生“比较阅读”的方法。“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锦瑟》)一句意思的理解,教师引用苏轼的“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一句含义相近的话来解释,真正的化难为易。引王蒙的“情种从《锦瑟》中痛感情爱,诗家从《锦瑟》中深得诗心,不平者从《锦瑟》中共鸣牢骚,久旅不归者吟《锦瑟》而思乡垂泪”一节,则更加深了学生对读诗应与作者合作而读出个性的感悟。

4、“探究”已成为教师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环节的重点。

几乎听每一位老师的课都能看到探究活动,这种“探究”有的是作为一个环节出现的,有的则是在问题研讨过程中体现的。既然是探究,老师就把思维的主动权放给学生,只是要求学生根据文本而探究思考。对探究问题或探究环节,学生们的兴趣是高昂的,思维火花的绽放与碰撞往往掀起一个个课堂活动小高潮。如对《氓》中“我”的悲剧产生原因分析探究,学生思维开放,从时代、制度、家庭、性别、性格、成长等各个方面来分析,都言之有理,很有说服力。如《锦瑟》所表达的情感的揣摩,学生众说纷纭,但都是依据诗歌与作者分析,还有的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体验与阅读体验,运用比较阅读方法,说出的观点令人叹服的同时,也深感“探究教学”对于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是其他教学环节所难以替代的。

二、优质课评选带给我们的反思

本次优质课评选,尽管老师们采取的教学方法不一,教学风格多样,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立足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从指导学生研究文本出发,指导学生自主主动学习。也时时体现合作、探究精神。方向是明确的,理念是领先的,教法是新颖的,成效也是有目共睹的。当然,教学方面还存在一些小失误,有些课堂教学活动有争议,在这里反思一下,算是对以后的教学提个醒。

1、避免“诱供”式的提问,真正落实以学生为本。

课堂上有的老师提出问题只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身,而并非为了帮助学生摸索阅读的基本规律,学习鉴赏的基本方法,因而也就以教师为中心,让学生跟着自己的指挥棒转,从而压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无助于语文能力的提高。如一位老师执教《蜀道难》,在要求学生通读全诗后,回答“蜀道有怎样的特点”这一问题,一学生思索后主动站起来回答说,“蜀道有三难,一是开路难,二是行路难,三是居住难”,学生的“三难”还未说完,老师便予以制止,学生有点懵,不知为什么。老师又面对其他学生提出“说说蜀道(本身)的特点”,在其他同学谈了一点后,才允许该生继续说,该生又补充了“危险”这一特点。然后是老师的解说与板书,最后老师说“你现在可以坐下了”。从后边的教学环节我们才知道,这位老师在最后才想讲作者所写的蜀道总的特点,而该生一开始就回答了这个问题,是打乱了老师的教学设计!从这一问题的处理来看,是比较典型的以教师为中心,千方百计让学生答出自己想要的答案,以“诱供”式的提问限制学生的思维。也可以看出老师要求布置得不明确,问题指向不明。回答“蜀道有怎样的特点”这个问题,刚读了全诗,学生自然是对全诗的整体感知,从全篇出发回答这一问题,如果老师是要求学生从蜀道本身回答,那就应该改变要求,转变提问方向。也可以看出老师应变能力的欠缺,即使学生从全篇回答,假若老师教学目标明确,指导点拨的意识强,也完全可以将学生引导到所设的问题上来。这样的问题在实际教学中是经常出现,看起来是细节的问题,而实际上是观念的问题。

2、课堂上的拓展与训练应以研究文本为中心。

关于课堂上的拓展,有的老师认为就是先用一部分时间解决文本本身(比方30分钟),其余时间学习与该文有关的作者的其他的诗文或其他作者类似的诗文;关于“讲练结合”,就是先解决文本的阅读,然后抛开文本当堂做题。其实拓展与训练都不应该脱离文本的阅读,至少不能影响文本的阅读。这种拓展与训练恰恰是为了更深入更全面地研读文本,应渗透在文本阅读过程中,课堂上师生共同研读文本所采取的教学活动本身就是语文训练,而且是最有针对性最有效的训练。本次评选有一位老师在基本解决了《阿房宫赋》的主题研讨之后,布置了一个语言训练题,要求学生填空,再没有别的要求。面对题目,学生无所适从,不知道该填写什么内容,老师又自己示范填写了一个,这个时候学生才明白:原来是要求根据课文内容填写,针对主题和情感填写,要用比喻手法。这一教学环节完成得不好,究其原因,大概是训练目的不明确、要求不清楚、题目设计不当。也就是说设计这一题目要干什么,恐怕老师本身也不清楚,可能只是为了体现“讲练结合”吧。这个题目不是不可以有,但需要改一改,一方面为了深入研讨本文主题,另一方面进行语言仿写训练,两者结合起来就合理了。

本次优质课评选大部分选手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主要是使用“PPT”设计,整体上有助于学生课堂的学习,但也还存在过多的现象,匆匆展示,走马观花,反而影响了学生的思维;本次比赛的“诵读”也还存在只是凑时间的现象;也存在面对学生的回答老师不予以评价、点拨的现象,让学生回答完问题就完事大吉了,殊不知适时的评价与点拨最能体现教师课堂教学水平,是优秀教师所必须具备的素质。有的问题是细节问题,只要稍稍注意就会有所改进,但也有些小问题(如适时的点拨评价)的解决需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长期苦练基本功,不断提高教学素养才行。

语文优质课心得体会 篇12

20xx年10月19日于z小学观摩市语文优质课,来自夏津县的靳立静老师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执教的是《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是一篇通俗易懂但包含深刻含义的课文。亮点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更多,这里我写一写对我触动最大的几个地方吧。

第一点是靳老师的课前交流,与同学们交流短语,然后一起首先短语,引导孩子们带入感情读短语,最后给短语加上引号,提出问题“为什么要加入引号?”孩子们通过预习回答“因为是评价”,“是谁的评价?”“是父亲和母亲的评价!”从而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导入课题。

第二点是靳老师的评价语言,不能用丰富来形容了,简直“精彩极了”!

镜头一:靳老师让孩子们读母亲的评价,然后互相交流,有的同学可能回答的时候有重复的地方,或是没有回答到点上,这个时候就有同学在下面小声笑,台上交流的同学有些尴尬,靳老师就说“交流没有唯一的答案,只有缺席的.遗憾,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一句简单的评价化解了答案不准确的尴尬,也鼓励没有勇气举手的同学回答问题,又活跃了课堂气氛,“精彩极了”!

镜头二:靳老师指导孩子们读母亲对巴蒂诗的评价,孩子们在老师的引导下都能够将母亲的激动兴奋读出来,指名读的时候有个孩子不但声音很有感情,表情也很丰富,引得台下又是一阵窃窃私语,这时靳老师说“感情朗读不光体现在语调上,还体现在表情上。”又是一句简单的评价使得那位同学重获自信,我想她的心里更是暖洋洋的。近下来的展示中,孩子们在老师的引导下不仅读得好而且表情生动活泼,“精彩极了”!

镜头三:这堂课的最后环节是孩子们分角色朗读体会父母的良苦用心,然后靳老师用一句“巴迪有这么好的父母,他会对父母说什么?”将孩子们的话匣子打开,孩子们纷纷举手将巴迪的心里话,将自己的心里话说了出来,“精彩极了”! 第三点是靳老师上课前与上课时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引导语很精彩。课前为了能让孩子们迅速跟着老师的指挥棒走,靳老师说“两脚放平,身体坐正,眼睛向老师报道”!孩子们马上整理好自己眼睛齐刷刷的看向老师,效果非常好!

这几点是我对靳老师印象最深刻的地方,有机会一定当面向她请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