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老地方 > 短文 > 日记大全 > 正文

灵魂的重量日记

2024/06/16日记大全

老地方整理的灵魂的重量日记(精选4篇),经小编精挑细选,希望大家喜欢。

灵魂的重量日记 篇1

我知道自己很喜欢《海的女儿》,甚至喜欢那个显得悲壮哀婉的结局。美人鱼最终的命运或许只有走向消隐于海的泡沫,才能在未来之中获得恒久的灵魂。

我曾在无数的日子里,反反复复地读着《海的女儿》,倾听那些哀伤的絮语,仿佛就在潮涨潮落的海边走,被海风的潮气吹出了眼底的泪。她以自己的声音换得的是疼痛,每走一步疼在脚底的忧伤。然而我却仿若看得见,她眸子里始终如一的执著。我想她是从未后悔过的吧,哪怕是在最后一刻,她在太阳的光辉中消融,她的脸上也是怀着最明澈的笑意。

也许她的亲人无法理解,无法理解她最后扔下刀子的举动,无法理解她的疼痛,亦无法理解何谓永恒。永恒的界定应该无关时间的长短,如此无谓漫漫的三百年,或许根本抵不过付出所有的几日。她追寻的是灵魂,是灵魂最深处的呼唤。人生的追求,最本质的只是灵魂的倾注,获求一个不灭的灵魂。生命是无法恒久的,但是一个灵魂却可以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存在着。当美人鱼所有的疼痛统统褪去,她也终于有了不灭的灵魂

我相信,美人鱼一直都在。

灵魂的重量日记 篇2

汉语是中华民族特有的语言,一提到汉语,自然而然会想到中国,这个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文化大国,和传承了五千年的悠久文化——汉语。

还依稀记得小时候,牵着妈妈的手走在大街上,看见一个个圆圆方方的东西,便问妈妈是什么,妈妈语重心长的说:“那是我们中华儿女的语言——汉语,你看那一个个方块字,那是汉字”从那以后,我对汉字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可记录了五千年来中国文明的发展啊!

从商朝的甲骨文到现在的常用字,汉字经历了六千多年的的演变。中国文字——汉字的产生,有据可查的,是在约公元前十四世纪的殷商后期,这时形成了初步的定型文字——甲骨文。甲骨文既是象形字又是表音字,至今汉字中仍有一些和图画一样的象形文字,十分生动。自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中国文字才逐渐走上了发展的道路,各个时代的中国文字都有着与众不同独特的民族、民风的内涵,中国的文字史里处处深深地刻印着中华儿女的智慧与勤劳。文字是祖国的灵魂,记录了祖国的历史,祖国的发展。

所以传承中华文化需要我们首先学好汉字,写好汉字,用好汉字。我们更应该学好汉字,能够写出一手漂亮的汉字,不单单能够为自己的脸上增光,是在传承和发扬着我们的文化,更是我们中华民族生命根基的延续。

现在为了加强国人对汉字的感知度和使用率,创办了《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和《汉字英雄》等一系列关于汉字的节目,收视率也很高,这也可以看出国人开始重视汉字了,意识到汉字的重要性了。学好汉字我一定会做好的!

是啊,汉字是中国发展的见证者,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是和中华儿女一起长大的亲人啊!

猜你喜欢1:初一的老师日记

亲爱的老师:

您好!

现在时间过得飞快,眨眼就到了六年级了.我们又喜又忧.喜的是即将升入初中,忧的是以后就要跟老师离别,心里多多少少有些不舍得啊!借此机会,我代同学跟您说说心里话.

记得刚踏进学校的大门,我们被分到一(3)班,我胆子小,于是,你就站在门口把我迎了进门.开始上课了.您又耐心地教我们拼音,教了一遍又一遍.教完拼音,您开始为我们讲生字,您教我们的方法很特别,总是想办法让我们容易记.我还记得“碧”字是怎么记的:大石头上坐着白雪公主和白马王子……你呕心沥血地培育我们,想让我们成为人才,可还是有同学“辜负”了您,使您伤心.流泪.您默默地培养我们,使我们从一群不懂事的小孩变成了一个聪明.活泼的“小大人”.有一次,谢斐同学因为贪玩,捉来一只老鼠,结果手被咬到,老师您心疼地眼泪都出来了.您一边扶谢斐去办公室,一边流露出关心而急切,急切中又带着责备的眼神,使谢斐有点不好意思了.

还有一次,我的手指被门夹成乌紫色,而且越来越肿.结果我在午间管理露出了手指,恰巧您看见了,马上赶来,问我有没有事……我的心里顿时充满了温暖.

老师啊,您是园丁,培育出我们这些幸福的花朵;您是春蚕,为了给人类做贡献而奉献自己;您是红烛,为了给我们照明,不顾一切

燃烧自己!我代全体同学对您说一声:谢谢!祝您永远快乐!

您的学生:xxx

x年x月x日

猜你喜欢2:深入灵魂的热爱

草木鱼虫,人人各有所爱。梅傲骨,莲清雅,竹子刚直有节,兰花空谷幽香。可我所爱的似难以启齿,它既无梅兰菊竹的高雅,更无牡丹曼陀罗的雍容华贵。它是乡土的,顶花带刺,散发着泥土的清香,以质朴新颖的清醇融入我幼小的灵魂,多年来一直是我不变的热爱——奶奶家里的黄瓜。

小时候看到奶奶家院墙下戳着七八根木棍,就会好奇的问是什么,原来是搭黄瓜架用的。从那时起,我对黄瓜的关注,便从饭桌上清脆的拌黄瓜转向了地里的黄瓜秧。

仲春时节,早黄瓜就要下土,用的是往年老黄瓜留的种,就像人的血脉,一代一代传承。阳光催它上路,水滋养它生长,他一点也不挑剔,过个十天半个月就已经探出头看你了,活泼泼的,可爱极了。一个月后,黄瓜秧就成型了,向上的,带有细小的绒毛。奶奶把木棍扎入瓜苗附近的土中,又轻轻的把秧苗搭在棍上,我就蹲在田边,静静地等着他一点点照光吸水,一天天变的繁茂。不记得过了多久的某个清晨,露水滴落,黄瓜秧吐出金黄的花,田间一下子变热闹了。层层叠叠的绿叶间,配上星星点点的亮黄,招蜂引蝶,吸风饮露,格外喜人。

想起龙应台的《慢看》中说:看他沿杆而爬,迎光开花,结果累累,坐在黄泥土地上看他身上凸起的青色疙瘩。不大的田间就是黄瓜生命的整个舞台,在这里它平凡的孕育着自己的过失。最难忘的是瓜秧枯萎,时令和生命的韵律相互照应,为保证长成的黄瓜有充分的水分和营养,顶上瓜秧会自行干枯萎焉,营养源源供给了果实,一株瓜秧也因此闪耀着爱心与奉献的光芒。

等到拉架的月份,接地处的老黄瓜拖着他肥大的身躯,包含着全部瓜秧的希望与寄托,静静地留存这一季的血脉之种,等到来年又一次入土下种,开始新的生命轮回。瓜秧亦非无情物,血脉相传心如初。

难忘一季的成长,再尝到餐桌上清香生脆的拌黄瓜时,唇齿间留下的是这一季的阳光风雨。黄瓜在短暂的生命舞台上,奉献着简单的快乐,直达我心。也许有一天,我也会艳羡梅的孤傲,莲的清高,菊的隐逸,但口中清新恒在,正如梭罗所言:“我愿深深扎根于生活,吮吸泥土中的精髓,活得质朴、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