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老地方 > 百科 > 心得体会 > 正文

教育课培训心得体会

2024/06/19心得体会

老地方整理的教育课培训心得体会(精选16篇),经小编精挑细选,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教育课培训心得体会 篇1

通过网上学习《新课程培训—教师成长》,我感到长了许多见识,对我教学工作地有效开展有着极大的帮助。特别是在教师的教学智慧和管理智慧中我们学到了很多新的招数,也因此认识了许多在这方面做得比较突出的老师。他们的教学、管理智让我校钦佩不已。如何吃透教材,超越教材,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引发了我深刻地思考。我们都曾听过一些教育教学的权威人士的讲座,回过头来,又因缺乏指导、和有效的解决教育教学过程当中生成的问题,一些好的做法无法实施。以前总是强调教师成长的三个因素:专家引领、同伴互助、校本教研。但是对于三者的作用在日常的教学中体现得不很明显,对成长的促进作用,体会不是很深。通过学习印证了三者的作用。通过这次学习鼓舞了大家,要在教育教学的舞台上演绎自己精彩的生活。

通过学习,我深深地体会到教师不仅要有高素质,而且要有较强地课程驾驭能力,要尽量做到“吃透”教材,超越教材,灵活地用教材教;还要有较强的资源意识,正如《教师成长》中提到的“如果教师在上课之前,已经积累了丰富的课程资源,并围绕某个教学主题给学生提供相关的材料,那么这样的教学在上课之前,就已经成功一半”。从中看到了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通过学习,我无论是教育教学的思想理念,还是具体的课堂操作能力,个人基本素养等等都有了明显的进步。教学思路灵活了,对自己的教学也有了新的目标和方向:首先在课堂的设计上一定要力求新颖,讲求实效性,不能活动多多而没有实质内容;教师的语言要有亲和力,要和学生站在同一高度,甚至蹲下身来看学生,充分的尊重学生;教师的个人修养和素质也需要不断提高,要靠不断的汲取知识,学习先进经验来作保证。另外,我也深刻地体会到反思的重要性。所以我认为要提高自身的业务素养,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就要不断反思。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并认真地做好记录,便于今后教学时借鉴使用,也可以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如:在课堂教学中,没有照顾到学困生、合作学习没有达到实效、对学生的评价语不够恰当、没有及时解决学生的提问等,我会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请教其他老师,为今后进一步的改进作充分的准备。

总之,要想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有一番出色的表现,没有捷径,只有靠自己,一步一个脚印,实实在在地去学习,去探索,去实践,去思考。

教育课培训心得体会 篇2

课程改革给美术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不仅仅停留在过去的以老师教,学生学为主的教学模式,而是加入了更多小组合作,让学生自己在合作中学到新知识要达到这样的目标,需要美术教师有很高的综合素养、人文素养。我一直在思考:什么样的美术课称得上好?如何更好把小组合作的融入课堂中?在思考的同时,我重新学习课表,又把一次次的实践进行总结。为此,通过平时教学工作以及课外的学习探索、实践与反思,我认为想上好美术课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营造开放自由的课堂氛围

美术教学是一个预设和开放并存的系统,很多时候我们的教学都属于“封闭教学”,按部就班,缺少开拓精神,随着新课标的落实,由“封闭教学”走向“开放教学”已是一种必然,在一个轻松、活泼的情境中,让学生乐于尝试,不知不觉中学习到了美术的知识和技能,并获得了丰富多彩的体验,品尝到了美术活动的乐趣,身心得到舒展,情感得到释放,同时,他们的个性化创意得到了体现和展示,尽管他们的作品还不够成熟,但是每件作品都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情感、理想和创造性。

二、“合作互动”的学习方式

课堂教学是重点,“合作互动”的学习,是一种同伴之间为达到一定的教育目标而展开的学习方式,可以增进同学之间的信息交流,培养学生之间的团结合作,互相帮助的精神,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第一、根据课型“合作互动”,通过互助互动有利于解决问题。第二、根据重难点,“合作互动”,抓住课中的难点展开并提出问题: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应用集体的智慧,较轻松地解决了难点。第三、结合作业,“合作互动”,美术作业与其他作业不同,每个学生的想象力和表现能力不同,对同一题材的表现也不同,因此,作业的完成应从封闭走向开放,由个体走向合作,共同完成作品可以促进同学之间的交流,提高作品的质量。

“合作互动”的评价,同伴之间进行借鉴学习,有利于培养他们宽容的合作精神和敏锐的审美鉴赏力。

通过美术教学活动去唤醒他们对生活的感受,引导他们用基础的艺术形式去表现他们内心的情感,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达到认识、操作、情感、创造的整合的道路中,我还有很多的不足,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不断提高美术素质以外,不断的改进教学方法,上好美术课。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绘画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法,培养学生具有一定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构图能力和辨别、调色能力的同时,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有趣味的`学习环境和气氛,消除学生心中的心理障碍,使学生感到学习没有负担,是一种享受,一种娱乐。

教育课培训心得体会 篇3

通过网上学习《新课程培训—教师成长》,我感到长了许多见识,对我教学工作地有效开展有着极大的帮助。特别是在教师的'教学智慧和管理智慧中我们学到了很多新的招数,也因此认识了许多在这方面做得比较突出的老师。他们的教学、管理智让我校钦佩不已。如何吃透教材,超越教材,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引发了我深刻地思考。我们都曾听过一些教育教学的权威人士的讲座,回过头来,又因缺乏指导、和有效的解决教育教学过程当中生成的问题,一些好的做法无法实施。以前总是强调教师成长的三个因素:专家引领、同伴互助、校本教研。但是对于三者的作用在日常的教学中体现得不很明显,对成长的促进作用,体会不是很深。通过学习印证了三者的作用。通过这次学习鼓舞了大家,要在教育教学的舞台上演绎自己精彩的生活。

通过学习,我深深地体会到教师不仅要有高素质,而且要有较强地课程驾驭能力,要尽量做到“吃透”教材,超越教材,灵活地用教材教;还要有较强的资源意识,正如《教师成长》中提到的“如果教师在上课之前,已经积累了丰富的课程资源,并围绕某个教学主题给学生提供相关的材料,那么这样的教学在上课之前,就已经成功一半”。从中看到了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通过学习,我无论是教育教学的思想理念,还是具体的课堂操作能力,个人基本素养等等都有了明显的进步。教学思路灵活了,对自己的教学也有了新的目标和方向:首先在课堂的设计上一定要力求新颖,讲求实效性,不能活动多多而没有实质内容;教师的语言要有亲和力,要和学生站在同一高度,甚至蹲下身来看学生,充分的尊重学生;教师的个人修养和素质也需要不断提高,要靠不断的汲取知识,学习先进经验来作保证。另外,我也深刻地体会到反思的重要性。所以我认为要提高自身的业务素养,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就要不断反思。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并认真地做好记录,便于今后教学时借鉴使用,也可以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如:在课堂教学中,没有照顾到学困生、合作学习没有达到实效、对学生的评价语不够恰当、没有及时解决学生的提问等,我会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请教其他老师,为今后进一步的改进作充分的准备。

总之,要想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有一番出色的表现,没有捷径,只有靠自己,一步一个脚印,实实在在地去学习,去探索,去实践,去思考。

教育课培训心得体会 篇4

先说一个真实的实例,我曾经上过一堂公开课,课上自认为发挥的很好,课后教研员与其他骨干教师一起评课,也都认为环节齐全,教学步骤设计合理,由浅入深,教师思路清晰,专业水平高云云。我也沾沾自喜,认为上了一堂好课,我随便找了班里一个孩子,问他:这节课你学的怎么样啊?孩子的回答出人意料:老师,我没听懂。当时我内心一颤,万没想到是这种答案。我的课设计的这么好,每个环节紧紧相扣,重难点讲解清晰,你怎么能不会?我开始反思,开始深度的剖析自己的课,我得出结论——没有分层教学。孩子的理解能力有差别,有的孩子听一遍就会,有的孩子看一遍书就会,有的孩子自己探索就能会。那么完整的课堂流程下来,还学不会的同学怎么办?这就需要老师在课堂上的调控,实现的方法便是分层教学——应对不同理解能力的孩子,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而课堂时间有限,学生这么多,如何实现面面俱到,达到分层教学呢?通过这次培训,我得到了答案,那就是微课!

微课如何做?如何运用到教学当中,发挥最大的作用?刚一接触,的确头大。但是钟绍春教授的报告,逐渐让我理出了头绪。从国际大环境看,信息化的普及已经掀起人类历史上第四次工业革命,任何事物脱离信息,都变得滞后。在教育领域,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已迫在眉睫。教育信息化如何做,如何去迎接信息化时代的各种挑战,如何改造我们的教育、改造我们的课堂?"智慧教育"应运而生了,他为我们在一线上懵懂、困惑、不知所措的教师们,提供一个可以参考的标准。在"智慧课堂"的教育模型下,学生将认同学习内容,主动、个性化、尽可能以探究方式学习,最终培养智慧的人。

为期四天的培训,无论是从理念上还是技术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有专家现场讲解,边学边做边指导,少走了弯路,直奔主题。在这点上,真心感谢东北师范大学"智慧教育"团队给我们提供的帮助!

通过这几天的学习,个人认为微课制作的思路大抵如下:

一、 课堂知识还原生活

课本上的知识本就来源于生活,我们学习的目的也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什么会出现学生不愿意学,不想学的状况呢?归根结底,孩子们没有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把知识还原到生活中,激发孩子们的兴趣,使孩子们产生共鸣,让孩子们发自内心愿意学,真心想要学会。以这种饱满的热情去接受新知,必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 任务驱使,引领学生,发挥孩子的主动性

让课堂上的每个孩子都要有相应程度的提升,但是学生兴趣、认知水平、知识水平分类都不尽相同,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的每个环节,都布置相应的任务。任务驱动,目标明确,让孩子们自主学习。

三、 知识的获取的多样性

知识的获取,无非三种方式:一是教师讲授,二是学生看书学会,三是小组合作探究。有的孩子听一遍就会,有的孩子看一遍书就会,有的孩子自己探索就能会。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学习方式。但是无论哪种情况的孩子,都尽可能通过探究方式获得新知,做不了的尝试读懂,实在不行就听讲。并让其在各个环节都能够得到有效的指导和帮助。微课完美解决了这个问题,每个环节布置完任务,给孩子们提供三种可供选择的微视频,一个是引导孩子看书自学的,一个是讲授式的,一个是提示孩子小组探究的。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不同的微视频,而且可以随意的暂停或是重复看。教师真正实现主导作用,完全发挥孩子们自主探究的主体作用。孩子们自主探索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才是困扰自己的最关键的问题,教师再进行个性化、针对性的辅导,孩子们带着问题去听课,效果会特别棒!先学后教,翻转课堂;以学定教,事半功倍,效率格外高。

四、 知识的评测、提升与拓展

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各不相同,但是目的是一样的:不单单是知识的获取,而是解决问题或完成任务的学科能力,以及自主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所以要设置进行有针对性的测试,根据测试结果,依据学生的学习规律,选择合适的学习方式和相应的学习内容进行个性化提升。

一堂真正的好课,不是教师发挥得多好,课堂氛围有多精彩,而是所有的孩子都有收获,实现不同认知能力的孩子都有相应的提高。个性化学习程度逐步深入,创新性思维能力也得到培养。

微课的使用,真正实现了不同认知能力的孩子都有相应的提高,它不拘泥与某种形式,不受任何束缚,旨在引领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培养其自主探究能力以及创新能力;而它必须依存与理念的正确引导,在智慧教育的引领下,微课正发挥着它无尽的能力,在信息化与学科深度融合的道路上,策马扬鞭!

注:东师理想主要系统研究信息技术条件下教育变革与创新的思路和方法;研发变革和创新教育的支撑软件,帮助建立教育云平台、网络学习空间及数字校园等支撑系统,构建学生主动、轻松愉快、高质高效的智慧课堂;培育智慧教育示范学校,培养智慧教育示范教师。东师理想与教育部数字化学习支撑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中心、东北师范大学软件学院、东北师范大学理想信息技术研究院联合建立了产、学、研、培、用一体化的研究与应用服务平台。东师理想现有专职研发人员400余人,兼职学科专家230余人,具有教授职称的22人(博士生导师9人),从英国、加拿大、美国聘请专家27人。

教育课培训心得体会 篇5

通过网上学习《新课程培训—教师成长》,我感到长了许多见识,对我教学工作地有效开展有着极大的帮助。特别是在教师的教学智慧和管理智慧中我们学到了很多新的招数,也因此认识了许多在这方面做得比较突出的老师。他们的教学、管理智让我校钦佩不已。如何吃透教材,超越教材,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引发了我深刻地思考。我们都曾听过一些教育教学的权威人士的讲座,回过头来,又因缺乏指导、和有效的解决教育教学过程当中生成的问题,一些好的做法无法实施。以前总是强调教师成长的三个因素:专家引领、同伴互助、校本教研。但是对于三者的作用在日常的教学中体现得不很明显,对成长的促进作用,体会不是很深。通过学习印证了三者的作用。通过这次学习鼓舞了大家,要在教育教学的舞台上演绎自己精彩的生活。

通过学习,我深深地体会到教师不仅要有高素质,而且要有较强地课程驾驭能力,要尽量做到“吃透”教材,超越教材,灵活地用教材教;还要有较强的资源意识,正如《教师成长》中提到的“如果教师在上课之前,已经积累了丰富的课程资源,并围绕某个教学主题给学生提供相关的材料,那么这样的教学在上课之前,就已经成功一半”。从中看到了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通过学习,我无论是教育教学的思想理念,还是具体的课堂操作能力,个人基本素养等等都有了明显的进步。教学思路灵活了,对自己的教学也有了新的目标和方向:首先在课堂的设计上一定要力求新颖,讲求实效性,不能活动多多而没有实质内容;教师的语言要有亲和力,要和学生站在同一高度,甚至蹲下身来看学生,充分的尊重学生;教师的个人修养和素质也需要不断提高,要靠不断的汲取知识,学习先进经验来作保证。另外,我也深刻地体会到反思的重要性。所以我认为要提高自身的业务素养,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就要不断反思。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并认真地做好记录,便于今后教学时借鉴使用,也可以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如:在课堂教学中,没有照顾到学困生、合作学习没有达到实效、对学生的评价语不够恰当、没有及时解决学生的提问等,我会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请教其他老师,为今后进一步的改进作充分的准备。

总之,要想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有一番出色的表现,没有捷径,只有靠自己,一步一个脚印,实实在在地去学习,去探索,去实践,去思考。

教育课培训心得体会 篇6

曾经以为我的课堂上还有笑声,尽管不都是欢声笑语;曾经以为我的课堂上还有一丝的生机,尽管不是兴趣盎然。可是,桂林、三堡之行,我才彻底的醒悟:原来我就是一个井中之蛙,只不过是一个陈颖主任口中所讲的考师而已,也才明白课改势在必行,必须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人,下面我从两个方面来谈谈自己肤浅的见解:

1 。 课改对老师来说是一种巨大的挑战,需要的是精诚合作的精神。

首先是导学案的编写,对每一个老师来说,是一种挑战,它不仅要求你是一个考师,还要求你得是一个明师。一个明明白白的老师,你得明白考什么, 怎么考,你得明白学生的学情水平,怎么样才能挖掘出每一个学生的最大的潜能,这样编写出来的导学案才更科学,才更有效与高效!三堡中学对导学案的编写叫做“磨”导学案,一个“磨”字,道出了多少的艰辛与精力?同一年级同一科目的导学案是一样的,怎么样才能体现一个老师的个性,展现一个老师的风采,爆发出一节课学生智慧的制高点,这与一个老师的综合素质的能力与教学机智必不可分!这就要求你不断的反思。三堡中学也有一句口头禅:反思三年成名师!我想:在课改的过程中,每一个老师不断的摸索,不断的反思,不断的进步!最终成为一个名师!

第二,对班主任来说,更需要一种调控能力,一种把所有老师,所有学生捆绑在一起的能力。如果一个班主任只是按照你所担任的科目学生的情况来进行小组建设,这样肯定是不行的,因为,不是每一个学生的素质水平都是那么高的,他们只是在某一个方面擅长,这个时候,班主任必须依靠所有的科任老师的力量来进行小组建设,而班主任怎样才能调动起所有科任老师的积极性,来助你一臂之力,这是一门艺术管理!你必须要学会聆听,包括善意的指出,如果听不得别人的意见,想要搞好小组建设,结果是可想而知的!所以说:课改不仅是一种挑战,更需要的是一种合作!

2 课改,让学生真正的成为课堂的主人,挖掘学生更大的潜能。过去,我在课堂上经常强调:大家动起来,不要让自己无事可干,觉得无聊。可是从来没有想过什么才是真正的动起来?通过学习,我才明白过去我所谓的“动”,只不过是让学生机械的划,机械的记,甚至是机械的说,是一种“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而这种模式只换来了老师的苦与累,换来了老师的倦怠;换来了学生的煎熬与厌学,甚至是对立!课改,摒弃了这种陈旧的教学模式,老师只是教学的组织者与参与者,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在学习中,他们找到了自己的定位,找回了自信,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当中,就像许世国专家所说的一样:课改让学生觉得学习是一种狂欢,是一种高峰的体验,然后高水平的发挥,体现出一个学生的灵性,最后达到无师自通的境界!

时代在进步,素质教育在呼唤,而课改是一种不可逆袭的社会进步,它不仅成就了老师,也成就了学生!课改,我不会袖手旁观!我会不断的改变心态,更新教学理念,准备投身到课堂教学改革当中去,迎接新一轮的挑战!

教育课培训心得体会 篇7

不同的教育思想产生不同的教育。传统的数学教学的特点是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目的、单向平面地讲授教科书的活动.“以纲为纲,以本为本”,是这种传授活动的金科玉律。在这种理念下,教师崇尚钻研教材,视处理好教材、教好教材为教学艺术,这种预先设计好的教学目标往往超越教学过程本身,脱离学生的现实。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的特点具有整体性,开放性、创造性、不确定性。新课程更加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应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解放自己的思想,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改革教学方法,由数学课程的忠实执行者向课程决策者转变,创造性地开发数学教学资源,大胆地改变现有的教学模式,彻底改变教学方法,多给学生发挥的机会,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己探索数学规律、自己去推论数学结论,要善于创设数学问题情景,引导学生体验数学结论的探究过程,让学生成为“跳起了摘桃子的人”,而不是“盛桃子的筐”,给他们讲得应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去发现的应尽量多些,学生自己能够自主解决的,教师决不和盘托出。这样才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1)教师不仅是数学知识的传授者、解惑者,更是知识的促进者、引导者;学生不仅是知识的接受者、复制者,更是知识的发现者、创造者。教师的作用主要在于“导”,就是通过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善于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点燃其思维的火花,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数学结论的形成过程,体会科学家走的路,充分体现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

(2)教师和学生之间不是传统课堂教学中的对象性的主客体关系,而是一种主体间性的意义关系。师生之间的交往是作为主体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具有民主、平等的特性,通过相互作用、相互协商,建构学生多样化的主体活动,完成认知和发展的任务,从而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充分发展。

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丰富的学习资源,有利于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和有效性,促进认知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的统一,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和谐的发展。当然我转变这些还不够,更准确的应该是我们在对新课改的理解基础之上所做的所有转变.显然这对我们教师自身提高了要求,可能增加了教师的压力;但我相信主要的压力来源于我们传统的教育与新课改后教育之间的跨越!还来源于各个地方文化背景、经济、家长观念等。面对压力,我们一定要充分理解新课程精神,才能因地制宜的搞好新课改。

教育课培训心得体会 篇8

师德是教师人生的根本,是引领教师职业行为的内在灵魂,是教师职业人生幸福的心灵根基,优良的教师职业道德将教育引向和谐、美好。这次参加20xx年东莞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课培训,通过喻忠恩博士等几位专家的指导,以及自我师德剖析,相互发帖交流,使我进一步了解到教师职业的神圣,同时也感责任重大。下面我谈谈我的学习心得:

教师职业是以育人为核心的职业,教师职业的根本指向是启迪人的精神,培育人的灵魂。这意味着教师职业不是简单的技术,不是按部就班,照章行事,而是一种艺术,是一种生命的实践,是教师全身心的投入。离开了教师自身人格的基础,教师的教育行为就成了没有真实生命内涵的空洞形式。教师职业的尊严不仅来自神圣的责任感与对教书育人天职,更在于把这种使命融入自己的生命之中,成为教师个体的内在德行,正是教师德行的引导,直接成为教育实践的基础,成为引领学生精神起点的内在依据。

师德的表现又是多方面的,教师经常与学生在一起,教师对工作的态度,对学生的态度、对社会的看法,甚至行为举止等等,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所以,我们要时刻规范自己的行为举止,做好表率。如上课精神饱满,不可将个人丝毫的不良情绪表现在课堂上,更不可在课堂上发牢骚,抱怨学校或贬损其他老师。否则,不仅会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同时也会影响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正人先正己,育人比教书更重要,知识的缺乏可以后天弥补,但一个人的道德观、世界观一旦形成,就很难再改变。所以,教师的责任绝不是仅仅是讲几节课,我认为教师应该具备:

1、教师要具有无限的爱生之心

记得有位教育家说过:“教育的技能全部奥秘就在于热爱每个学生。”教师要时刻想着学生,一切为了学生,对待学生要温和,要以情动心,要学会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

情感在学习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因此,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严格要求学生是教师威信形成的根本保证,教师只有以良好的感情,崇高的道德去关爱学生,才会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力量,受到学生的尊敬与爱戴。如果教学中忽略了这种情感的关爱,就等于抽掉了教学的灵魂。教师在授课中的关爱学生的情感以及语言,不仅能激活学生听课的情绪,而且能增强说理性,往往可以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只有用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去打动学生,感染学生。学生才会在情感上与教师产生共鸣,才会“亲其师,信其道”。

2、教师要具有爱岗敬业的决心

我们要热爱教育事业,献身教育事业。教师从自己执教之日起,就应该对教师这一职业有充分的认识,才能彻底清除“拜金主义”观念,把自己的全部心血奉献给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正如陶行知所说的那样:“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无论何时,都能够理直气壮地说,投身教育事业,我终生无悔。

3、教师要有人格魅力的教育

历代教育家提出的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循循善诱、诲人不倦、躬行实践等,既是师德的规范,又是教师良好人格的特征体现。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社会的规范、道德的化身、人类的楷模、父母的替身。教师的人格魅力来源于对事业的忠诚,他们不是仅仅把教书看成谋生的手段,而是毫无私心杂念地投身其中,以教书育人为崇高的职责,并能从中享受到人生的乐趣。他们以自己的真诚去换取学生的真诚,以自己的正直去构筑学生的正直,以自己的纯洁去塑造学生的纯洁,以自己人性的美好去描绘学生人性的美好,以自己高尚的品德去培养学生高尚的品德。他们应是最能以身作则的人。教师时时处处要以大局为重,克服个人主义,自觉遵守宪法和社会公德守则,遵守校纪校规,以模范行为为学生做出表率。为人师表,身教重于言教。一定要用自己端庄的仪表,得体的举止感化学生的行为。

4、教师要有传道、授业、解惑的本领

教师要把自己的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就必须把书教好。这就要求教师要具渊博知识。自己要大量的充电,不论是对理论方面的知识还是实践方面的知识,都要向老教师虚心请教,向新教师学习新知识,使自己永远有一桶满满的水,把自己的水传授给学生,让学生真正做到德智体全面发展,成为对社会有用的栋梁之才,在知识的海洋里,教师如同一叶扁舟,常年累月航行于其中,将一批又一批渴望成才的求知者送达理想的彼岸。

5、教师还要不断提高自身幸福感

教师的幸福是什么?这次师德培训聆听了韦筱青教授《教师的幸福感》的讲座,如沐春雨,细润心田,心中豁然开朗。韦筱青教授针对教师的幸福展开了深入的阐述,而让我受益最深的是对心态的论述。心态能决定人生,因为一个人的心态便是他对生活的态度,态度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成败。一个人的内心世界越丰富,他看到的世界就越丰富;内心世界越光明,看到的世界就越光明;内心世界越深刻,看到的世界就越深刻;内心世界越美好,看到的世界就越美好。我们的美好人生是从心开始的,有心的地方就有发现,有发现的地方就有欣赏,有欣赏的地方就有爱,有爱的地方就有美,有美的地方就有自由,有自由的地方就有快乐,而幸福快乐就是我们心驰神往的地方。我想教师不仅是太阳底下最光荣最高尚的职业,也不仅仅是教师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羡慕与尊敬,它更应该是教师在实际工作生活中的那份真实的体验与感觉。这种幸福的体验与感觉可以来自学生的成长与信任。在这一切中,你真实而深刻地体验与感受着来自另一个生命所带给你的幸福。

通过这次培训,使我更有信心怀着“爱与责任”,严格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去从事教育这项神圣的职业,同时更加认真学习,努力实践,不断反思。师德需要培训,需要教育,更需要自我修养!让我们以良好的师德,共同撑起教育的蓝天!

教育课培训心得体会 篇9

课程改革给美术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不仅仅停留在过去的以老师教,学生学为主的教学模式,而是加入了更多小组合作,让学生自己在合作中学到新知识要达到这样的目标,需要美术教师有很高的综合素养、人文素养。我一直在思考:什么样的美术课称得上好?如何更好把小组合作的融入课堂中?在思考的同时,我重新学习课表,又把一次次的实践进行总结。为此,通过平时教学工作以及课外的学习探索、实践与反思,我认为想上好美术课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营造开放自由的课堂氛围

美术教学是一个预设和开放并存的系统,很多时候我们的教学都属于“封闭教学”,按部就班,缺少开拓精神,随着新课标的落实,由“封闭教学”走向“开放教学”已是一种必然,在一个轻松、活泼的情境中,让学生乐于尝试,不知不觉中学习到了美术的知识和技能,并获得了丰富多彩的体验,品尝到了美术活动的乐趣,身心得到舒展,情感得到释放,同时,他们的个性化创意得到了体现和展示,尽管他们的作品还不够成熟,但是每件作品都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情感、理想和创造性。

二、“合作互动”的学习方式

课堂教学是重点,“合作互动”的学习,是一种同伴之间为达到一定的教育目标而展开的学习方式,可以增进同学之间的信息交流,培养学生之间的团结合作,互相帮助的精神,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第一、根据课型“合作互动”,通过互助互动有利于解决问题。第二、根据重难点,“合作互动”,抓住课中的难点展开并提出问题: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应用集体的智慧,较轻松地解决了难点。第三、结合作业,“合作互动”,美术作业与其他作业不同,每个学生的想象力和表现能力不同,对同一题材的表现也不同,因此,作业的完成应从封闭走向开放,由个体走向合作,共同完成作品可以促进同学之间的交流,提高作品的质量。

“合作互动”的评价,同伴之间进行借鉴学习,有利于培养他们宽容的合作精神和敏锐的审美鉴赏力。

通过美术教学活动去唤醒他们对生活的感受,引导他们用基础的艺术形式去表现他们内心的情感,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达到认识、操作、情感、创造的整合的道路中,我还有很多的不足,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不断提高美术素质以外,不断的改进教学方法,上好美术课。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绘画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法,培养学生具有一定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构图能力和辨别、调色能力的同时,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有趣味的学习环境和气氛,消除学生心中的心理障碍,使学生感到学习没有负担,是一种享受,一种娱乐。

教育课培训心得体会 篇10

短短三天的20xx年山东省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学科骨干教师培训班已圆满结束。在这三天里,我有幸聆听了教育部音乐课程标准研制组、中国音乐教育杂志社金亚文教授对20xx版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的详细解读;山师大音乐教授、音乐硕士生导师冯巍巍老师组织的对新课标的分组研讨及互学反思;山东省中小学师资培训中心王凯科长和赵健老师对指导教师的工作指导及研修平台的操作技术培训;教育部资深教育专家吴斌老师对这次音乐新课标培训进行的专题交流及质疑解答。

回想三天来的点点滴滴,相信每一个参训老师都感触很深。作为一个来自县级单位的课标实践者,悄然间已与课标改革携手走过了整整十年。在这期间,自己作为一线教师参与了很多的研究与实践,也有过很多的困惑与疑问,曾经不止一次的与当地的老师探讨怎样上音乐课才能真正体现以学生为本、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教育理念;也曾困惑过音乐欣赏课到底应该如何来上才能激发学生对听赏音乐的兴趣直至养成良好的聆听习惯……通过这次培训,以及这些资深的音乐教育专家对新课标的解读,心里有了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现把自己的一点体会与大家分享一下:

一、了解了音乐课改十年来取得的丰硕成果

1、把原来音乐课中过分强调的专业化转变到了现在的以人为本,实现了音乐教育观念的根本转变。

2、互动、感受、体验、综合的教学方式代替了原有的教师满堂灌,音乐教学方式发生了质的变化。

3、教学内容实现了更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教学内容的选择更加贴近了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单元的设计更加灵活,让上课的教师有了更多的自主权。

4、十年的音乐改革,促使音乐教学质量也不断提升。

5、音乐教师的专业能力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6、教育专家不再高高在上,深入到一线来体验,这让政策的制定、教材的编写更加的有的放矢。

二、注重双基教学和学习兴趣是可以有机融合的。

原来的教学中,总有一个误区,那就是觉得只要在课堂上注重了双基教学,学生们就会失去学习音乐的兴趣,通过聆听金教授对课标的解读,才知道这是非常片面的,在课堂中,双基知识的掌握可以通过很多的方式方法来达成,比如体验与模仿、探究与合作等等,孩子们可以在轻松愉悦中既掌握了基础的音乐知识又可以对音乐产生持久的兴趣。

三、课标中新增、删减、调整的内容,体现了专家们更严谨的治学态度。

20xx版的新课标,相比起实验版的版本,在很多的地方进行了改动,比如在课程基本理念上,在实验版10跳的基础上整合调整为5条,坚持“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教育理念;把“强调音乐实践”理念提升到了第二;把“提倡”学科综合修改为“关注”学科综合;把“理解多元文化”修改为“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并且金教授还着重解释了多元与多样性的区别;知识技能的音乐基础知识方面新增了“节拍”“调式”两项音乐基本要素,更加注重了对音乐的表现与感悟;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上,“感受与鉴赏”修改为“感受与欣赏”,“创造”改为“编创”,更加适合了小学孩子们的身心特点,降低了本领域的标准要求;更加注重了中国民族音乐的教学,在每学年应背唱的歌曲中要求必须有中国民歌1-2首……这些变动,经过了专家们近三年的调研才完成,实在是不容易,这值得我们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好好去体会、把握。

三天的培训学习,我对新课标的感触还有很多很多,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不断地去领会新课标的精神,并充实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让新课标成为自己教学的风向标,让自己的音乐教学迈上一个新台阶。

教育课培训心得体会 篇11

一年一度的培训学习,都是为了搞好教学工作,适应新一轮,新形势下的课程改革工作,为社会,为国家培养出更多,更好,更富有创造力的开拓型人才。为期一周的新课程培训让我学到了新的东西

通过一周的远程培训,引发了老师们对于教育、教学诸多方面的思考。每位老师都对新课程有了不同程度的认识。在各个方面都有很大的收获,对于这次远程培训我个人感到:

1。 这个培训平台不仅提供了老师们一个学习的空间,同时也给老师们一个发表自己的观点,交换意见的一个很好的平台。这种形式的培训很好(在网络顺畅的情况下),希望以后各级教育部门尽可能多的采用这样的形式进行培训,提高培训效率。

2。 加强了对高中新课改的整体了解,对教材的结构,教材的内容,实施与评价有了一个宏观的认识。新课程更注重教学内容的多样性和选择性,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新课改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注重保护学生的探索兴趣,学习欲望。

3。关于教学方式改革的几个具体专题,包括探究教学,实验教学及概念规律教学这几个问题的讨论,老师们一致认为对他们以后的教学实践参考帮助很大;对一些具体问题提出的研修内容,包括新课程中的疑难问题案例,课程资源开发等几个方面,使老师们对新课标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通过这次培训,老师们也产生了一些疑问,现归纳如下:

1、尽管培训中在线研讨了今后高考怎么考得问题,但是并没有一个结果,那么学生解题能力的提高就不能减少,为了高考题海战术又不可避免了。

2、对学校教育教学成果的评价制度、评价标准

3、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成绩的评价制度、评价标准

4、对学生的评价制度、评价标准

许许多多的心得与感触却不是这么一两句话可以说完的,这次培训的确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期待能有机会再学习。远程培训让老师开阔了视野,打开了教学的新思路,真是学有所得,培训结束后每位老师的培训心得,发自内心,感人肺腑,每位老师以新课标写的一堂课教案,虽说不一定完全适应新课程教学,但也是一种大胆尝试,理念已先行,但实践才刚刚开始!相信我们一定会在新理念的引导下,在新一轮的教学改革中克服困难,开拓进取,探索规律,开拓出我校教改的硕果。

教育课培训心得体会 篇12

曾经以为我的课堂上还有笑声,尽管不都是欢声笑语;曾经以为我的课堂上还有一丝的生机,尽管不是兴趣盎然。可是,桂林、三堡之行,我才彻底的醒悟:原来我就是一个井中之蛙,只不过是一个陈颖主任口中所讲的考师而已,也才明白课改势在必行,必须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人,下面我从两个方面来谈谈自己肤浅的见解:

1 。 课改对老师来说是一种巨大的挑战,需要的是精诚合作的精神。

首先是导学案的编写,对每一个老师来说,是一种挑战,它不仅要求你是一个考师,还要求你得是一个明师。一个明明白白的老师,你得明白考什么, 怎么考,你得明白学生的学情水平,怎么样才能挖掘出每一个学生的最大的潜能,这样编写出来的导学案才更科学,才更有效与高效!三堡中学对导学案的编写叫做“磨”导学案,一个“磨”字,道出了多少的艰辛与精力?同一年级同一科目的导学案是一样的,怎么样才能体现一个老师的个性,展现一个老师的风采,爆发出一节课学生智慧的制高点,这与一个老师的综合素质的能力与教学机智必不可分!这就要求你不断的反思。三堡中学也有一句口头禅:反思三年成名师!我想:在课改的过程中,每一个老师不断的摸索,不断的反思,不断的进步!最终成为一个名师!

第二,对班主任来说,更需要一种调控能力,一种把所有老师,所有学生捆绑在一起的能力。如果一个班主任只是按照你所担任的科目学生的情况来进行小组建设,这样肯定是不行的,因为,不是每一个学生的素质水平都是那么高的,他们只是在某一个方面擅长,这个时候,班主任必须依靠所有的科任老师的力量来进行小组建设,而班主任怎样才能调动起所有科任老师的积极性,来助你一臂之力,这是一门艺术管理!你必须要学会聆听,包括善意的指出,如果听不得别人的意见,想要搞好小组建设,结果是可想而知的!所以说:课改不仅是一种挑战,更需要的是一种合作!

2 课改,让学生真正的成为课堂的主人,挖掘学生更大的潜能。过去,我在课堂上经常强调:大家动起来,不要让自己无事可干,觉得无聊。可是从来没有想过什么才是真正的动起来?通过学习,我才明白过去我所谓的“动”,只不过是让学生机械的划,机械的记,甚至是机械的说,是一种“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而这种模式只换来了老师的苦与累,换来了老师的倦怠;换来了学生的煎熬与厌学,甚至是对立!课改,摒弃了这种陈旧的教学模式,老师只是教学的组织者与参与者,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在学习中,他们找到了自己的定位,找回了自信,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当中,就像许世国专家所说的一样:课改让学生觉得学习是一种狂欢,是一种高峰的体验,然后高水平的发挥,体现出一个学生的灵性,最后达到无师自通的境界!

时代在进步,素质教育在呼唤,而课改是一种不可逆袭的社会进步,它不仅成就了老师,也成就了学生!课改,我不会袖手旁观!我会不断的改变心态,更新教学理念,准备投身到课堂教学改革当中去,迎接新一轮的挑战!

教育课培训心得体会 篇13

一年一度的培训学习,都是为了搞好教学工作,适应新一轮,新形势下的课程改革工作,为社会,为国家培养出更多,更好,更富有创造力的开拓型人才。为期一周的新课程培训让我学到了新的东西

通过一周的远程培训,引发了老师们对于教育、教学诸多方面的思考。每位老师都对新课程有了不同程度的认识。在各个方面都有很大的收获,对于这次远程培训我个人感到:

1。 这个培训平台不仅提供了老师们一个学习的空间,同时也给老师们一个发表自己的观点,交换意见的一个很好的平台。这种形式的培训很好(在网络顺畅的情况下),希望以后各级教育部门尽可能多的采用这样的形式进行培训,提高培训效率。

2。 加强了对高中新课改的整体了解,对教材的结构,教材的内容,实施与评价有了一个宏观的认识。新课程更注重教学内容的多样性和选择性,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新课改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注重保护学生的探索兴趣,学习欲望。

3。关于教学方式改革的几个具体专题,包括探究教学,实验教学及概念规律教学这几个问题的讨论,老师们一致认为对他们以后的教学实践参考帮助很大;对一些具体问题提出的研修内容,包括新课程中的疑难问题案例,课程资源开发等几个方面,使老师们对新课标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通过这次培训,老师们也产生了一些疑问,现归纳如下:

1、尽管培训中在线研讨了今后高考怎么考得问题,但是并没有一个结果,那么学生解题能力的提高就不能减少,为了高考题海战术又不可避免了。

2、对学校教育教学成果的评价制度、评价标准

3、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成绩的评价制度、评价标准

4、对学生的评价制度、评价标准

许许多多的心得与感触却不是这么一两句话可以说完的,这次培训的确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期待能有机会再学习。远程培训让老师开阔了视野,打开了教学的新思路,真是学有所得,培训结束后每位老师的培训心得,发自内心,感人肺腑,每位老师以新课标写的一堂课教案,虽说不一定完全适应新课程教学,但也是一种大胆尝试,理念已先行,但实践才刚刚开始!相信我们一定会在新理念的引导下,在新一轮的教学改革中克服困难,开拓进取,探索规律,开拓出我校教改的硕果。

教育课培训心得体会 篇14

不同的教育思想产生不同的教育。传统的数学教学的特点是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目的、单向平面地讲授教科书的活动 。"以纲为纲,以本为本",是这种传授活动的金科玉律。在这种理念下,教师崇尚钻研教材,视处理好教材、教好教材为教学艺术,这种预先设计好的教学目标往往超越教学过程本身,脱离学生的现实。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的特点具有整体性,开放性、创造性、不确定性。新课程更加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应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解放自己的思想,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改革教学方法,由数学课程的忠实执行者向课程决策者转变,创造性地开发数学教学资源,大胆地改变现有的教学模式,彻底改变教学方法,多给学生发挥的机会,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己探索数学规律、自己去推论数学结论,要善于创设数学问题情景,引导学生体验数学结论的探究过程,让学生成为 "跳起了摘桃子的人",而不是"盛桃子的.筐",给他们讲得应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去发现的应尽量多些,学生自己能够自主解决的,教师决不和盘托出。 这样才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 1)教师不仅是数学知识的传授者、解惑者,更是知识的促进者、引导者;学生不仅是知识的接受者、复制者,更是知识的发现者、创造者。教师的作用主要在于"导",就是通过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善于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点燃其思维的火花,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数学结论的形成过程,体会科学家走的路,充分体现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

(2)教师和学生之间不是传统课堂教学中的对象性的主客体关系,而是一种主体间性的意义关系。师生之间的交往是作为主体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具有民主、平等的特性,通过相互作用、相互协商,建构学生多样化的主体活动,完成认知和发展的任务,从而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充分发展。

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丰富的学习资源,有利于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和有效性,促进认知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的统一,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和谐的发展。当然我转变这些还不够,更准确的应该是我们在对新课改的理解基础之上所做的所有转变。显然这对我们教师自身提高了要求,可能增加了教师的压力;但我相信主要的压力来源于我们传统的教育与新课改后教育之间的跨越!还来源于各个地方文化背景、经济、家长观念等。面对压力,我们一定要充分理解新课程精神,才能因地制宜的搞好新课改。

教育课培训心得体会 篇15

师德是教师人生的根本,是引领教师职业行为的内在灵魂,是教师职业人生幸福的心灵根基,优良的教师职业道德将教育引向和谐、美好。这次参加20xx年东莞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课培训,通过喻忠恩博士等几位专家的指导,以及自我师德剖析,相互发帖交流,使我进一步了解到教师职业的神圣,同时也感责任重大。下面我谈谈我的学习心得:

教师职业是以育人为核心的职业,教师职业的根本指向是启迪人的精神,培育人的灵魂。这意味着教师职业不是简单的技术,不是按部就班,照章行事,而是一种艺术,是一种生命的实践,是教师全身心的投入。离开了教师自身人格的基础,教师的教育行为就成了没有真实生命内涵的空洞形式。教师职业的尊严不仅来自神圣的责任感与对教书育人天职,更在于把这种使命融入自己的生命之中,成为教师个体的内在德行,正是教师德行的引导,直接成为教育实践的基础,成为引领学生精神起点的内在依据。

师德的表现又是多方面的,教师经常与学生在一起,教师对工作的态度,对学生的态度、对社会的看法,甚至行为举止等等,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所以,我们要时刻规范自己的行为举止,做好表率。如上课精神饱满,不可将个人丝毫的不良情绪表现在课堂上,更不可在课堂上发牢骚,抱怨学校或贬损其他老师。否则,不仅会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同时也会影响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正人先正己,育人比教书更重要,知识的缺乏可以后天弥补,但一个人的道德观、世界观一旦形成,就很难再改变。所以,教师的责任绝不是仅仅是讲几节课,我认为教师应该具备:

1、教师要具有无限的爱生之心

记得有位教育家说过:“教育的技能全部奥秘就在于热爱每个学生。”教师要时刻想着学生,一切为了学生,对待学生要温和,要以情动心,要学会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

情感在学习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因此,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严格要求学生是教师威信形成的根本保证,教师只有以良好的感情,崇高的道德去关爱学生,才会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力量,受到学生的尊敬与爱戴。如果教学中忽略了这种情感的关爱,就等于抽掉了教学的灵魂。教师在授课中的关爱学生的情感以及语言,不仅能激活学生听课的情绪,而且能增强说理性,往往可以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只有用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去打动学生,感染学生。学生才会在情感上与教师产生共鸣,才会“亲其师,信其道”。

2、教师要具有爱岗敬业的决心

我们要热爱教育事业,献身教育事业。教师从自己执教之日起,就应该对教师这一职业有充分的认识,才能彻底清除“拜金主义”观念,把自己的全部心血奉献给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正如陶行知所说的那样:“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无论何时,都能够理直气壮地说,投身教育事业,我终生无悔。

3、教师要有人格魅力的教育

历代教育家提出的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循循善诱、诲人不倦、躬行实践等,既是师德的规范,又是教师良好人格的特征体现。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社会的规范、道德的化身、人类的楷模、父母的替身。教师的人格魅力来源于对事业的忠诚,他们不是仅仅把教书看成谋生的手段,而是毫无私心杂念地投身其中,以教书育人为崇高的职责,并能从中享受到人生的乐趣。他们以自己的真诚去换取学生的真诚,以自己的正直去构筑学生的正直,以自己的纯洁去塑造学生的纯洁,以自己人性的美好去描绘学生人性的美好,以自己高尚的品德去培养学生高尚的品德。他们应是最能以身作则的人。教师时时处处要以大局为重,克服个人主义,自觉遵守宪法和社会公德守则,遵守校纪校规,以模范行为为学生做出表率。为人师表,身教重于言教。一定要用自己端庄的仪表,得体的举止感化学生的行为。

4、教师要有传道、授业、解惑的本领

教师要把自己的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就必须把书教好。这就要求教师要具渊博知识。自己要大量的充电,不论是对理论方面的知识还是实践方面的知识,都要向老教师虚心请教,向新教师学习新知识,使自己永远有一桶满满的水,把自己的水传授给学生,让学生真正做到德智体全面发展,成为对社会有用的栋梁之才,在知识的海洋里,教师如同一叶扁舟,常年累月航行于其中,将一批又一批渴望成才的求知者送达理想的彼岸。

5、教师还要不断提高自身幸福感

教师的幸福是什么?这次师德培训聆听了韦筱青教授《教师的幸福感》的讲座,如沐春雨,细润心田,心中豁然开朗。韦筱青教授针对教师的幸福展开了深入的阐述,而让我受益最深的是对心态的论述。心态能决定人生,因为一个人的心态便是他对生活的态度,态度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成败。一个人的内心世界越丰富,他看到的世界就越丰富;内心世界越光明,看到的世界就越光明;内心世界越深刻,看到的世界就越深刻;内心世界越美好,看到的世界就越美好。我们的美好人生是从心开始的,有心的地方就有发现,有发现的地方就有欣赏,有欣赏的地方就有爱,有爱的地方就有美,有美的地方就有自由,有自由的地方就有快乐,而幸福快乐就是我们心驰神往的地方。我想教师不仅是太阳底下最光荣最高尚的职业,也不仅仅是教师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羡慕与尊敬,它更应该是教师在实际工作生活中的那份真实的体验与感觉。这种幸福的体验与感觉可以来自学生的成长与信任。在这一切中,你真实而深刻地体验与感受着来自另一个生命所带给你的幸福。

通过这次培训,使我更有信心怀着“爱与责任”,严格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去从事教育这项神圣的职业,同时更加认真学习,努力实践,不断反思。师德需要培训,需要教育,更需要自我修养!让我们以良好的师德,共同撑起教育的蓝天!

教育课培训心得体会 篇16

学习了培训教育课程《中职参与式教学的理念与技术》、《主要发达国家职教发展模式、特色、启示》、《加强职教教学研究推动教学质量提升》我受益颇深,我国的职教发展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职教事业发展,作为一名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教师我深感责任重大

如何加强职教教学研究如何推动教学质量,本专业还有很大的研究和提升空间。

目前我国人们对职业教育的重要性还缺乏足够认识,社会上仍然存在着忽视职业教育的倾向,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方针在实际工作中没有得到切实的落实;职业教育在相当一部分人眼里还是末流教育,再加上职业教育教学质量不高,管理不到位,就业工作中尚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等,致使职业教育自身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就我教的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为例,很多学生家长认为进酒店去做名服务员还需要学习什么?在这种思想的的指导下,家长根本不会重视中职旅游学习的。

我认为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教学方式应当注意一下三点:

一、在强化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基础上,增加实践性课程,旅游专业的特殊性注定了应当以实际操作为主,比如简单的客房服务,如果不实际操作,教学会产生很大的困难。

二、广泛开设各种选修课程,已成为世界发达国家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选修课的设置使学校的教学工作灵活多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和学习兴趣选修适合自己需要的课程。它不仅能增强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发挥个人的特长和才能,扩充学生的知识面,而且也能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三、组织开展校内外技能大赛或成果展示。特别是旅游专业学生,有对外展示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即使是在校内展示过程中也能极大增强学生的信心。我个人认为培养学生的“独立与自信”才是中职教育的核心目的。才能使得学生有更好的职业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