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老地方 > 百科 > 心得体会 > 正文

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心得体会

2024/06/20心得体会

老地方整理的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心得体会(精选16篇),经小编精挑细选,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心得体会 篇1

一、要用新理念指导教育教学工作

新课程标准把全面发展放在首位,强调小学生学习要从以获取知识为首要目标转到首先关注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培养,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持续发展的教育环境。在教学中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

二、转变教学方法

1、创设情境要为教学服务

恰当的教学情景创设,不仅为学习数学拉开成功的序幕,而且会成为他们主动探索数学领域奥妙的动力,因此,教学情景的创设,不仅要有激趣的'作用,还要求情境与教学的实际和学生的知识背景,学生生活经验紧密联系起来。如果仅仅为了追求时尚而缴尽脑汁,捏造教学情景那就不可能很好的为教学服务。

2、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进行交流。教师应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指导、善于选择学生中有价值的问题或意见,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以寻找问题的答案。

在"空间与图形"部分的教学中,教师应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通过观察、测量、折叠、讨论,进一步了解自己所生活的空间,认识一些常见的几何体与平面图形。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想象,体会到在不同的方向看到的是不一样的,逐步发展空间观念。

3、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

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在本学段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初步的估算技能。

4、生活气息不要喧宾夺主

"数学教学生活化"是时下颇为流行的提法与做法,但在实践中教师常常不能处理好数学与生活的关系,有的为联系而联系,或牵强附会,有的不加选择,追求原汁原味的生活味,生活的气息浓郁了,但数学思维的培养缺失了。

我认为,数学生活虽然与生活关系密切,但毕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是两个不同的范畴,适度而恰当的联系生活,对于数学是大有裨益的,但正如生活难以数学化一样,如果数学教学一味的追求生活化而迷失了自我,是得不偿失的,数学课的"主角"永远只能是数学本身,数学学习可以吸收生活中有趣有益的例子来为生活服务,也可以用生活中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数学能力,但不能走失数学本身。

5、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进行主动探索与合作交流的重要途径。教师应组织学生开展生动有趣的活动,使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推理、交流等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每天接受大量的信息,电视、报刊、网络等都是学习数学的场所。这要求我们打破课堂局限,把周围的社会生活作为学生学习的大课堂。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并引导学生运用各类信息,使每个学生的潜能都得到充分挖掘,素质得到全面提高,让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正如新课标指出的: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教师就应利用数学美激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积极地去感受教学美、去追求数学美。

就"数学教学应关注学生的情感"提出,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研究认识过程和情感过程的知情统一规律,是具有现实意义的。他们从创设情境,驱动探究数学现象的好奇心;调动情绪,产生探究数学规律的乐趣;交流情意,形成乐学数学知识的态势几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率,力图真正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

"指引"和"抱着"想到,"引"与"抱"采取的方式不同,效果也完全不一样。叶圣陶说过:"习惯的养成在于教师的训练和指导。""指引"能使学生养成善思考的好习惯,随时关注周围事态的变化,明白事物之间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已定的事随时会在形态上或本质上产生新的状况,事物的形式或内容随时会换成另外的一种。好习惯应该在自然而然中得到训练和培养。与之相对应的,不管是人还是动物,如果"抱着"就会养成一种依赖情绪,什么事都不去考虑,也不想考虑。因为他知道会有人来指导他怎么做,至于做的方式,做的效果,那不是它所想的事,惰性就此产生,要想别具一格更是无从谈起。因此,我们要"指引"学生学习,而不是"抱着"学生学习。

总之,面对新课程改革的挑战,我们必须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密切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用数学、理解数学和发展数学,让学生享受"数学学科的快乐"且快乐地学数学。

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心得体会 篇2

一、要用新理念指导教育教学工作

新课程标准把全面发展放在首位,强调小学生学习要从以获取知识为首要目标转到首先关注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培养,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持续发展的教育环境。在教学中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

二、转变教学方法

1、创设情境要为教学服务

恰当的教学情景创设,不仅为学习数学拉开成功的序幕,而且会成为他们主动探索数学领域奥妙的动力,因此,教学情景的创设,不仅要有激趣的作用,还要求情境与教学的实际和学生的知识背景,学生生活经验紧密联系起来。如果仅仅为了追求时尚而缴尽脑汁,捏造教学情景那就不可能很好的为教学服务。

2、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进行交流。教师应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指导、善于选择学生中有价值的问题或意见,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以寻找问题的答案。

在"空间与图形"部分的教学中,教师应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通过观察、测量、折叠、讨论,进一步了解自己所生活的空间,认识一些常见的几何体与平面图形。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想象,体会到在不同的方向看到的是不一样的,逐步发展空间观念。

3、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

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在本学段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初步的估算技能。

4、生活气息不要喧宾夺主

"数学教学生活化"是时下颇为流行的提法与做法,但在实践中教师常常不能处理好数学与生活的关系,有的为联系而联系,或牵强附会,有的不加选择,追求原汁原味的生活味,生活的气息浓郁了,但数学思维的培养缺失了。

我认为,数学生活虽然与生活关系密切,但毕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是两个不同的范畴,适度而恰当的联系生活,对于数学是大有裨益的,但正如生活难以数学化一样,如果数学教学一味的追求生活化而迷失了自我,是得不偿失的,数学课的"主角"永远只能是数学本身,数学学习可以吸收生活中有趣有益的例子来为生活服务,也可以用生活中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数学能力,但不能走失数学本身。

5、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进行主动探索与合作交流的重要途径。教师应组织学生开展生动有趣的活动,使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推理、交流等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每天接受大量的信息,电视、报刊、网络等都是学习数学的场所。这要求我们打破课堂局限,把周围的社会生活作为学生学习的大课堂。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并引导学生运用各类信息,使每个学生的潜能都得到充分挖掘,素质得到全面提高,让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正如新课标指出的: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教师就应利用数学美激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积极地去感受教学美、去追求数学美。

就"数学教学应关注学生的情感"提出,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研究认识过程和情感过程的.知情统一规律,是具有现实意义的。他们从创设情境,驱动探究数学现象的好奇心;调动情绪,产生探究数学规律的乐趣;交流情意,形成乐学数学知识的态势几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率,力图真正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

"指引"和"抱着"想到,"引"与"抱"采取的方式不同,效果也完全不一样。叶圣陶说过:"习惯的养成在于教师的训练和指导。""指引"能使学生养成善思考的好习惯,随时关注周围事态的变化,明白事物之间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已定的事随时会在形态上或本质上产生新的状况,事物的形式或内容随时会换成另外的一种。好习惯应该在自然而然中得到训练和培养。与之相对应的,不管是人还是动物,如果"抱着"就会养成一种依赖情绪,什么事都不去考虑,也不想考虑。因为他知道会有人来指导他怎么做,至于做的方式,做的效果,那不是它所想的事,惰性就此产生,要想别具一格更是无从谈起。因此,我们要"指引"学生学习,而不是"抱着"学生学习。

总之,面对新课程改革的挑战,我们必须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密切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用数学、理解数学和发展数学,让学生享受"数学学科的快乐"且快乐地学数学。

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心得体会 篇3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因此教师的专业发展显得尤为重要。"素质教育不是一种固定的教育模式,而是一种不变的教育精神。"

我校的教师在学校"一年形成良好校风,全面夯实基础;二年形成吸引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三年形成强大凝聚力,夺取全面丰收;五年形成影响力,争做迁安高中教育的示范。"的五年教师专业发展目标指导下,制定了符合学校实际和自身实际的3年以上教师专业发展规划。立足学校,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水平。

一、立足实际、进行校本研究。

我们一直坚信一种观念"用三年的教育,影响孩子一生",在教学及教师的专业发展上也坚信"教育的连续性、发展性"观念,使学校的教育教学成体系向前发展。

1、以公开课、教研活动带动教师的专业发展。

我们每位教师都能够以学校的大公开课、大教研活动和每月各年级部的学科公开课为载体,进行了大胆的课改尝试,并以科研促课改。在公开课活动中,教师积极进行课改尝试,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经过不断地进行课改尝试,学校为学生创设了活力满溢的`课堂。我们的课改不摆花架子,从学校实际出发,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教育的基本规律,以课堂改革为核心,向课堂教学要质量。

2、通过编写校本资料,激发教师的专业发展。

学校要真正办出自己的特色,就不得不在课程研究与开发上下功夫,教学资料编写和校本课程开发实际上就是在构建学校自身的特色。坚持不以某一套教辅资料为唯一标准,坚持教学资料自选自编自用,学案和校本课程并行。这些学案的编写立足于学生的现实状况,发挥了教师的集体智慧,避免了知识的简单罗列,能满足不同学生需求,实用性强,便于操作,便于统一,能真实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加强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走出去,请进来,加强学习,不断吸取先进地区、先进学校的教育教学经验成为学校一项重要的制度。不走出去永远也不知道自己的差距,闭门造车只会让自己越来越脱离时代的节拍,越来越不能适应新时期的教育模式。向和我们办学层次差不多的先进学校学习,请先进学校的教师,业务精湛的教师到我校做报告,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水平。学校多次组织教师外出学习,多次组织教师到衡水一中、衡水二中、正定中学、石家庄、北京等名校考察学习,及周边重点中学进行听课观摩,进一步拓宽教师视野,为教师搭建了业务水平提高的舞台。

每次的培训学习, 都让老师们收获颇丰,受益匪浅。我们感受了衡水中学、衡水二中、正定中学浓厚的文化氛围,领略了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聆听了资深专家对新课程成改革的分析与指导、对高考动向的把握与引领;专家们凭借着自己渊博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一线教学经验,为我们做了高质量的报告,使学习的老师无论是心灵上还是理念上、行动上都受到极大的震动,将自己的深刻感悟整理成材料传达到每一位教师,掀起以学习度发展的高潮。

1、更新理念、以课改带教学。

通过各种方式的学习、领悟,我们将不断完善课堂教学做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首要任务。确定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主线,以激发学生兴趣为主旨"的课改理念,制定了"突出一个实字,落实一个改字,体现一个新字,鼓励一个活字"的课改方针。课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能让学生说的教师绝不代替,能让学生思考的一定给予展示思维的空间,能让学生思悟整理的一定时间,例如每节课要设计5个有价值的问题,教师连续讲课不超过5分钟,最后5分钟必须留给学生思悟整理。总之就是要给学生"上实在的课"。真正做到了课改与新课标的同步。

2、落实行动、以创新促教学。

我们在积极施行"创设情境、自主学习、分组讨论、合作学习"互动式教学模式,尽可能多的给学生提供实践和参与的机会,激发学生努力获取新知的自信和不断创新的欲望。"创设情境、自主探究"即学生的自由探索、独立思考及创造性地分析和解决问题;"分组讨论、合作探究"即学生的个体探索与师生共同研究相结合。在课堂上,为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老师们采用组内交流、组际交流等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尽可能地让所有学生参与到"自主探索"的过程中,让学生的思维在不断碰撞中迸发出智慧的火花,从而实现各层次的教学目标。要做到教学合一,师生合一,完善自主学习,让课堂充满活力。要让学生积极参与。我们应该上扎实的课、充实的课、丰实的课和真实的课,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各得其所,各有收获,主动发展。

每次的学习活动不仅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更感觉到了一种精神力量的激发,这种力量是无可限量的,这种精神具有强大的动力,它将鼓舞着我们竭尽全力为学校教育教学谋发展做贡献。

在三中上至领导下至普通老师,大家都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有所收获,从一点一滴做起,把每一项工作都细化到极致。三中的每一位教师都把教师的专业发展视为一个庞大的工程、一项生命工程,每个人都通过各种方式进行专业学习、每个人都会抓住一切促进自我发展的机会。在三中,我们有着强烈的团队意识,有着强烈的责任感与事业心,会为学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每一份力量!

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心得体会 篇4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因此教师的专业发展显得尤为重要。"素质教育不是一种固定的教育模式,而是一种不变的教育精神。"

我校的教师在学校"一年形成良好校风,全面夯实基础;二年形成吸引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三年形成强大凝聚力,夺取全面丰收;五年形成影响力,争做迁安高中教育的示范。"的五年教师专业发展目标指导下,制定了符合学校实际和自身实际的3年以上教师专业发展规划。立足学校,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水平。

一、立足实际、进行校本研究。

我们一直坚信一种观念"用三年的教育,影响孩子一生",在教学及教师的专业发展上也坚信"教育的连续性、发展性"观念,使学校的教育教学成体系向前发展。

1、以公开课、教研活动带动教师的专业发展。

我们每位教师都能够以学校的大公开课、大教研活动和每月各年级部的学科公开课为载体,进行了大胆的课改尝试,并以科研促课改。在公开课活动中,教师积极进行课改尝试,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经过不断地进行课改尝试,学校为学生创设了活力满溢的课堂。我们的课改不摆花架子,从学校实际出发,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教育的基本规律,以课堂改革为核心,向课堂教学要质量。

2、通过编写校本资料,激发教师的专业发展。

学校要真正办出自己的特色,就不得不在课程研究与开发上下功夫,教学资料编写和校本课程开发实际上就是在构建学校自身的特色。坚持不以某一套教辅资料为唯一标准,坚持教学资料自选自编自用,学案和校本课程并行。这些学案的编写立足于学生的现实状况,发挥了教师的集体智慧,避免了知识的简单罗列,能满足不同学生需求,实用性强,便于操作,便于统一,能真实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加强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走出去,请进来,加强学习,不断吸取先进地区、先进学校的教育教学经验成为学校一项重要的制度。不走出去永远也不知道自己的差距,闭门造车只会让自己越来越脱离时代的节拍,越来越不能适应新时期的教育模式。向和我们办学层次差不多的先进学校学习,请先进学校的教师,业务精湛的教师到我校做报告,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水平。学校多次组织教师外出学习,多次组织教师到衡水一中、衡水二中、正定中学、石家庄、北京等名校考察学习,及周边重点中学进行听课观摩,进一步拓宽教师视野,为教师搭建了业务水平提高的舞台。

每次的培训学习,都让老师们收获颇丰,受益匪浅。我们感受了衡水中学、衡水二中、正定中学浓厚的文化氛围,领略了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聆听了资深专家对新课程成改革的分析与指导、对高考动向的把握与引领;专家们凭借着自己渊博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一线教学经验,为我们做了高质量的报告,使学习的老师无论是心灵上还是理念上、行动上都受到极大的震动,将自己的深刻感悟整理成材料传达到每一位教师,掀起以学习度发展的高潮。

1、更新理念、以课改带教学。

通过各种方式的学习、领悟,我们将不断完善课堂教学做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首要任务。确定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主线,以激发学生兴趣为主旨"的课改理念,制定了"突出一个实字,落实一个改字,体现一个新字,鼓励一个活字"的课改方针。课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能让学生说的教师绝不代替,能让学生思考的一定给予展示思维的空间,能让学生思悟整理的一定时间,例如每节课要设计5个有价值的问题,教师连续讲课不超过5分钟,最后5分钟必须留给学生思悟整理。总之就是要给学生"上实在的课"。真正做到了课改与新课标的同步。

2、落实行动、以创新促教学。

我们在积极施行"创设情境、自主学习、分组讨论、合作学习"互动式教学模式,尽可能多的给学生提供实践和参与的机会,激发学生努力获取新知的自信和不断创新的欲望。"创设情境、自主探究"即学生的自由探索、独立思考及创造性地分析和解决问题;"分组讨论、合作探究"即学生的个体探索与师生共同研究相结合。在课堂上,为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老师们采用组内交流、组际交流等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尽可能地让所有学生参与到"自主探索"的过程中,让学生的思维在不断碰撞中迸发出智慧的火花,从而实现各层次的'教学目标。要做到教学合一,师生合一,完善自主学习,让课堂充满活力。要让学生积极参与。我们应该上扎实的课、充实的课、丰实的课和真实的课,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各得其所,各有收获,主动发展。

每次的学习活动不仅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更感觉到了一种精神力量的激发,这种力量是无可限量的,这种精神具有强大的动力,它将鼓舞着我们竭尽全力为学校教育教学谋发展做贡献。

在三中上至领导下至普通老师,大家都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有所收获,从一点一滴做起,把每一项工作都细化到极致。三中的每一位教师都把教师的专业发展视为一个庞大的工程、一项生命工程,每个人都通过各种方式进行专业学习、每个人都会抓住一切促进自我发展的机会。在三中,我们有着强烈的团队意识,有着强烈的责任感与事业心,会为学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每一份力量!

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心得体会 篇5

十一月份第一场的讲座使我印象深刻,让我有了方向感。在这学期我的工作和学习方向如下:

一、接手新的一个年级,看着学生期盼的眼神,我要努力地上好每一节课,关注每个学生,真诚地与学生交朋友,及时记录课堂得失,写下随笔,不仅要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也要提高自己与学生沟通、交流的能力,真正地做到走进学生的心灵。

二、利用课余时间,多看专业书,重点要重温语法,避免课堂口语的随意性,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也利用业余时间多欣赏美文,开阔自己的心胸,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并及时在博客上撰写心得和随想感悟。

三、对学生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路是靠你自己走出来的”,希望收获季节来临时能够硕果累累,就需要平时的积累,希望自己能够坚持,坚持,坚持,在学习、工作、反思中过充实的每一天。

教无定法,在教学过程中勤思考、勤总结,灵活运用各种方法,最主要的是抓住学生的兴趣,以兴趣为师,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学习。

(一)精选教法,快乐学习,提高音乐教学实效。

1、创设舞台,展示自我

“爱动”是儿童的天性。在教学教育活动中,应灵活地运用多种多样的手段,为学生提供“动起来”的机会,从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获得知识、掌握新技能。

2、趣味游戏,快乐学习

无论是什么样的游戏对学生都具有极强的吸引力。学生爱玩的天性决定了他们愿意参与教师为他们精心设计的游戏。

3、以“赛”激趣促学

(二)教学渗透,展开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让音乐与生活营造广阔的音乐教学空间。音乐本来就是从生活搜集整理中创造出来的。

让音乐与活动沟通起来,给予自由的音乐想象空间。音乐最具不确定性,解释的自由度是最大的'。让音乐成为师生沟通的情感桥梁。在开放的音乐教学中,教师应营造一种民主、自由、轻松、愉快的氛围,创设良好的师生关系。

(三)在语文教学中我本着生本教育理念,一切为了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本着教是为了不教的思想,放手让学生自学,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收效很好。另外,我还研究了小课题学低年级自主、合作学习方式。

总之,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做一个合格的,优秀的教师,我将继续努力,以适应飞速发展的社会。

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心得体会 篇6

一、要用新理念指导教育教学工作

新课程标准把全面发展放在首位,强调小学生学习要从以获取知识为首要目标转到首先关注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培养,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持续发展的教育环境,在教学中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

二、转变教学方法

1、创设情境要为教学服务

恰当的教学情景创设,不仅为学习数学拉开成功的序幕,而且会成为他们主动探索数学领域奥妙的动力,因此,教学情景的创设,不仅要有激趣的作用,还要求情境与教学的实际和学生的知识背景,学生生活经验紧密联系起来。如果仅仅为了追求时尚而缴尽脑汁,捏造教学情景那就不可能很好的为教学服务。

2、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进行交流。教师应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指导、善于选择学生中有价值的问题或意见,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以寻找问题的答案。

在"空间与图形"部分的教学中,教师应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通过观察、测量、折叠、讨论,进一步了解自己所生活的空间,认识一些常见的几何体与平面图形。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想象,体会到在不同的方向看到的是不一样的,逐步发展空间观念。

3、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

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在本学段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初步的估算技能。

4、生活气息不要喧宾夺主

"数学教学生活化"是时下颇为流行的提法与做法,但在实践中教师常常不能处理好数学与生活的关系,有的为联系而联系,或牵强附会,有的不加选择,追求原汁原味的生活味,生活的气息浓郁了,但数学思维的培养缺失了。

我认为,数学生活虽然与生活关系密切,但毕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是两个不同的范畴,适度而恰当的联系生活,对于数学是大有裨益的,但正如生活难以数学化一样,如果数学教学一味的追求生活化而迷失了自我,是得不偿失的,数学课的"主角"永远只能是数学本身,数学学习可以吸收生活中有趣有益的例子来为生活服务,也可以用生活中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数学能力,但不能走失数学本身。

5、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进行主动探索与合作交流的重要途径。教师应组织学生开展生动有趣的活动,使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推理、交流等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每天接受大量的信息,电视、报刊、网络等都是学习数学的场所。这要求我们打破课堂局限,把周围的社会生活作为学生学习的大课堂。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并引导学生运用各类信息,使每个学生的潜能都得到充分挖掘,素质得到全面提高,让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正如新课标指出的: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教师就应利用数学美激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积极地去感受教学美、去追求数学美。

就"数学教学应关注学生的情感"提出,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研究认识过程和情感过程的知情统一规律,是具有现实意义的。他们从创设情境,驱动探究数学现象的好奇心;调动情绪,产生探究数学规律的乐趣;交流情意,形成乐学数学知识的态势几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率,力图真正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

"指引"和"抱着"想到,"引"与"抱"采取的方式不同,效果也完全不一样。叶圣陶说过:"习惯的养成在于教师的训练和指导。""指引"能使学生养成善思考的好习惯,随时关注周围事态的变化,明白事物之间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已定的事随时会在形态上或本质上产生新的状况,事物的形式或内容随时会换成另外的一种。好习惯应该在自然而然中得到训练和培养。与之相对应的,不管是人还是动物,如果"抱着"就会养成一种依赖情绪,什么事都不去考虑,也不想考虑。因为他知道会有人来指导他怎么做,至于做的方式,做的效果,那不是它所想的事,惰性就此产生,要想别具一格更是无从谈起。因此,我们要"指引"学生学习,而不是"抱着"学生学习。

总之,面对新课程改革的挑战,我们必须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密切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用数学、理解数学和发展数学,让学生享受"数学学科的快乐"且快乐地学数学。

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心得体会 篇7

改革给教育带来的最大挑战莫过于对教师专业化的挑战。这是因为教师是课改中最关键、最活跃的因素,也是最重要的决定因素:教师的教育思想观念决定课程改革的方向和性质,教师的专业才能和教育智慧决定课程改革的质量和深度,教师的专业精神是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内在动力,教师的专业人格是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心灵支撑,教师的先进经验和实践反思是课程改革与发展的现实起点。可以说,在课程改革中,成功关键在教师,没有教师的专业发展,就没有课程改革的发展。教师的在课改中的作用如此之大,因此,关注教师在课改中的成长,探索教师在课改实验中的成长成为我们的当务之急。本文试图从影响当前农村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对策方面谈谈自己的一些思考。

一、影响当前农村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由于学校对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规律还缺乏系统的研究总结,实际工作中盲目性、随意性较大,缺乏一系列科学、规范的操作规程,影响了教师专业水平的发展。其主要因素有:

1、学校领导重视不够。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片面只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而忽视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学校领导平时琐事较多,参与率不高。

2、考核机制不健全。最明显的是对教师专业化认识不全面,考核内容不具体,机制不健全,不能有效调动起教师学习的积极性。

3、教师自身缺乏需求。除少部分青年教师、骨干教师外,其他教师自认为凭自身的水平、经验,完全可以应付当前的教学。满足于既有的经验与成绩,排斥教学理论的学习与指导,片面强调教学经验对教学实践的作用和意义,以教学经验取代教学理论,以实用主义、功利主义的对待教学理论应用,急功近利地追求教学的短视效应。

4、校本培训重形式,轻效果。校本培训、集体备课、课改沙龙徒有形式走过场,教师感到没多少收获,又浪费了时间,认为此类活动可有可无,活动质量大受影响。

5、缺乏专业引领。由于农村学校相对比较封闭,加上师资相对薄弱,平时接受专家指导的机会又很少,工作中有时感到很迷茫。

6、教研、科研“两层皮”现象。很多教师对教科研不重视,片面认为教科研就是定定计划、写写文章,教学和科研严重脱节。

二、促进农村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策略。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认为可以把教师的自主学习与校本培训结合起来,把反思性教学与教学科研结合起来,把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结合起来。具体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思考改进。

(一)个人方面

1、树立远大的志向,具有奉献精神。人的一生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应有高远的志向。我们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一伟大而又平凡的职业,就应有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情操与品德。爱教育就是要做到忠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立志献身教育,为人民服务,让人民满意;爱学生,就是要做到牢固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先进的学生观和正确的教育观,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努力为学生发展服务。爱自己就是要做到以“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为准则,增强教师职业的使命感、责任感、光荣感和成就感,言传身教,为人师表,做学生的楷模、社会的表率。

2、勤于学习,善于反思。教师是新课程改革的实践者,课改的成败直接取决于教师!勤于学习,充实自我,这是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基础。青年教师要读好三类书:读夯实精神底蕴的书,读拓宽教育视野的.书,读学生喜欢的书。对其中的教育类书,需要撰写一定数量的读书笔记。教师只有不断地自我学习,主动参与实践,并且在不断的实践中自我反思、分析、总结,才有可能使自身专业素质不断地得到成长、发展。尤其是自我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

3、增强科研意识。要搞好“课改”,教师的科研意识、科研能力和教学行为必须先行。教师要根据学校“课改”计划,针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在现实问题中选取课题,扎实有效地开展研究,切实解决自己在“课改”中遇到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并养成及时总结的好习惯。

4、向网络学习。新课程理念下的课程资源异常丰富,而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大大提高,网络将成为教师不可忽视的重要资源。要想做一个不断提升自己教学素养的现代教师,应该时时刻刻在网络世界里搞好“课改”实验。

5、建立个人成长规划。合理规划自己近几年的专业发展规划,及时对照,建立个人成长档案。

同伴互助

首先,要做好拜师结队工作。为了迅速提高新教师的教学业务水平,使其尽快适应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成为学校教师队伍中的新生力量,学校可以组织新教师在校内找一名骨干教师与其结对,并举行青年教师拜师仪式,签订师徒结对协议书,实行共同奖惩制度,师徒帮带可以促进双方的共同成长。有条件的学校可以为青年教师创造条件,到校外聘请优秀教师与其结对,合理利用外部资源。其次,开展互相学习共同成长的教研活动,盘活本校优秀资源,充分利用好校内骨干教师资源。

专业引领

在新的课改形势下,如何设计一堂课?如何评价一节课?如何当一名成功的教师?这些问题既需经过课堂的实践,在实践中反复思考和讨论,也需要专家适时引领,尤其是一些农村学校,专家的引领对教师的发展显得十分重要。因此,作为农村小学,可经常邀请专家、名师到校指导,也可组织教师外出参观学习,还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寻求引领。在取得校外专家引领的同时,还可以注重让本校内有特长的教师作某方面引领,实现专家引领本土化。

课堂教学研究

课堂是实施教育改革与研究的主阵地,因此要十分重视教师课堂教学岗位演炼。主要形式有:炼课、自荐课、教研课、评优课、推门听课等。炼课活动,就是指让不同教师或同一教师在同伴帮助下对同一课题反复进行备课上课,如此反复“磨炼”,进而提高教学水平。即要求教师每学期在教研组里上好一节研究课。集体备课时要求教师先进行课前说课,同教研组的教师提出建议。上课教师听取同行们的意见后修改教案,然后上课,课后评课。然后再次修改教案,本人或其他教师可以换班再上,直到满意为止。这样,互听、互评、互改、反复上课,不仅保证每一位教师都能认真地上一节研究课,而且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们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规范自己的教学行为、甚至创造性地进行教学,从而保证课堂教学的优质高效,保证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 评优课,是指各级课堂教学竞赛,每个学校每年都有几次这样展示机会,学校可以借助这些舞台,提升有潜质的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展示学校课堂教学改革的成果。每逢这样的活动,学校都要先定好上课人、选好教材,组建好研究小组,共同备课,反复试教,反复修改,直至上出满意的课为止。此外,在评比活动中虚心向其他学校教师学习,并及时消化吸收。 教研课活动是指校内各类汇报活动、校际间课堂教学交流等,在这类活动中,除教研组成员积极参与外,要特别重视研讨的效果,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评课观,不说客套话,从自己研究的课题入手,就教学理念、教材处理、课时目标、教学思路、教学环节、师生行为等方面情况提出意见、建议,真正提高教研质量。可以这样说,此类活动对农村小学教师课堂教学整体水平的提高尤为明显。

或许,在这一过程中,老师们是辛苦的,然而,当他们体会到自己的思维越来越活跃,视野越来越开阔,驾驭课堂的能力越来越强,教出来的学生越来越棒时,所有的辛苦也就随之而去了。新课程向我们提出了新挑战,也给我们带来了新机遇,作为教师需要和学生一起,共同学习,共同合作,共同成长。

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心得体会 篇8

教师专业化的动力主要来自于教师自身的内在需要,变成教师自觉行为,同时又能保证教师专业化的合理性。

一、师德为宗,努力提高自己的师德水平。

教师的师德是教师从业的灵魂,有什么样的教师就可能教出什么样的学生。为此,必须坚持按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法》及有关政策法规,积开展师德承诺、师德师风建设等活动,尽量要求教师努力做到“思想道德规范、专业道德规范、教学道德规范、生活道德规范、行为道德规范、语言道德规范、交往道德规范”,自觉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和为人师表,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

二、关爱相信每个孩子。

以“相信每一个孩子都能成才”为出发点,开展“微笑教育”是提高教育质量的保证。以“提高质量和效益,走内涵发展之路”为落脚点。

三、师能为上,全面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

教师队伍建设是学校的核心,教师的能力水平是提升学校品位的关键。要突出学习。教师是学习者,教师培训并不只是培训者讲和受训者听的活动。突出“自训”。做到“自主、合作、探究”。从“教材钻所能力、课堂教学能力、教学基本能力”等方面找出自己的亮点和不足,开展扬长补短式的自训自练,学习和吸纳教育理论和新的教有理念,强化推门听课,互帮互学,在实践中学习高。

四、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

教师要以使学生学有所得为目标,从而不断提高自已的教学水平和思想觉悟,并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话、每个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尽量补充资料。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向老教师请教,结合自身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勤思考,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教学就是教与学,两者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有教者就必然有学者。学生是被教的主体,为此,了解和分析学生情况,有针对地教对教学成功与否至关重要。由于学生接受能力的不同,因此了解及分析学生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因材施教,对课堂效果有直接影响。这就是教育学中提到的“备教法的同时要备学生”,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环节,备学生,又要备教法。备课不充分或者备得不好,会严重影响课堂气氖和积极性。

未来的社会是一个不断更新的社会,要立足于社会中,就必须不断地学习,获得新知识,充实自己,换句话说,在学校学的那些具体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所以要教给学生的是一种能延续的东西,这就是能力。教育是一项高难度的工作,要做好它,十分不易。但我们相信,只要乐岗敬业,定会有所收获。

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心得体会 篇9

一、要用新理念指导教育教学工作

新课程标准把全面发展放在首位,强调小学生学习要从以获取知识为首要目标转到首先关注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培养,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持续发展的教育环境。在教学中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

二、转变教学方法

1、创设情境要为教学服务

恰当的教学情景创设,不仅为学习数学拉开成功的序幕,而且会成为他们主动探索数学领域奥妙的动力,因此,教学情景的创设,不仅要有激趣的作用,还要求情境与教学的实际和学生的知识背景,学生生活经验紧密联系起来。如果仅仅为了追求时尚而缴尽脑汁,捏造教学情景那就不可能很好的为教学服务。

2、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进行交流。教师应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指导、善于选择学生中有价值的问题或意见,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以寻找问题的答案。

在"空间与图形"部分的教学中,教师应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通过观察、测量、折叠、讨论,进一步了解自己所生活的空间,认识一些常见的几何体与平面图形。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想象,体会到在不同的方向看到的是不一样的,逐步发展空间观念。

3、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

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在本学段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初步的估算技能。

4、生活气息不要喧宾夺主

"数学教学生活化"是时下颇为流行的提法与做法,但在实践中教师常常不能处理好数学与生活的关系,有的为联系而联系,或牵强附会,有的不加选择,追求原汁原味的生活味,生活的气息浓郁了,但数学思维的培养缺失了。

我认为,数学生活虽然与生活关系密切,但毕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是两个不同的范畴,适度而恰当的联系生活,对于数学是大有裨益的,但正如生活难以数学化一样,如果数学教学一味的追求生活化而迷失了自我,是得不偿失的,数学课的"主角"永远只能是数学本身,数学学习可以吸收生活中有趣有益的例子来为生活服务,也可以用生活中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数学能力,但不能走失数学本身。

5、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进行主动探索与合作交流的重要途径。教师应组织学生开展生动有趣的活动,使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推理、交流等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每天接受大量的信息,电视、报刊、网络等都是学习数学的场所。这要求我们打破课堂局限,把周围的社会生活作为学生学习的大课堂。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并引导学生运用各类信息,使每个学生的潜能都得到充分挖掘,素质得到全面提高,让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正如新课标指出的: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教师就应利用数学美激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积极地去感受教学美、去追求数学美。

就"数学教学应关注学生的情感"提出,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研究认识过程和情感过程的知情统一规律,是具有现实意义的。他们从创设情境,驱动探究数学现象的好奇心;调动情绪,产生探究数学规律的乐趣;交流情意,形成乐学数学知识的态势几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率,力图真正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

"指引"和"抱着"想到,"引"与"抱"采取的方式不同,效果也完全不一样。叶圣陶说过:"习惯的养成在于教师的训练和指导。""指引"能使学生养成善思考的好习惯,随时关注周围事态的变化,明白事物之间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已定的事随时会在形态上或本质上产生新的状况,事物的形式或内容随时会换成另外的一种。好习惯应该在自然而然中得到训练和培养。与之相对应的,不管是人还是动物,如果"抱着"就会养成一种依赖情绪,什么事都不去考虑,也不想考虑。因为他知道会有人来指导他怎么做,至于做的方式,做的效果,那不是它所想的事,惰性就此产生,要想别具一格更是无从谈起。因此,我们要"指引"学生学习,而不是"抱着"学生学习。

总之,面对新课程改革的挑战,我们必须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密切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用数学、理解数学和发展数学,让学生享受"数学学科的快乐"且快乐地学数学。

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心得体会 篇10

改革给教育带来的最大挑战莫过于对教师专业化的挑战。这是因为教师是课改中最关键、最活跃的因素,也是最重要的决定因素:教师的教育思想观念决定课程改革的方向和性质,教师的专业才能和教育智慧决定课程改革的质量和深度,教师的专业精神是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内在动力,教师的专业人格是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心灵支撑,教师的先进经验和实践反思是课程改革与发展的现实起点。可以说,在课程改革中,成功关键在教师,没有教师的专业发展,就没有课程改革的发展。教师的在课改中的作用如此之大,因此,关注教师在课改中的成长,探索教师在课改实验中的成长成为我们的当务之急。本文试图从影响当前农村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对策方面谈谈自己的一些思考。

一、影响当前农村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由于学校对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规律还缺乏系统的研究总结,实际工作中盲目性、随意性较大,缺乏一系列科学、规范的操作规程,影响了教师专业水平的发展。其主要因素有:

1、学校领导重视不够。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片面只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而忽视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学校领导平时琐事较多,参与率不高。

2、考核机制不健全。最明显的是对教师专业化认识不全面,考核内容不具体,机制不健全,不能有效调动起教师学习的积极性。

3、教师自身缺乏需求。除少部分青年教师、骨干教师外,其他教师自认为凭自身的水平、经验,完全可以应付当前的教学。满足于既有的经验与成绩,排斥教学理论的学习与指导,片面强调教学经验对教学实践的作用和意义,以教学经验取代教学理论,以实用主义、功利主义的对待教学理论应用,急功近利地追求教学的短视效应。

4、校本培训重形式,轻效果。校本培训、集体备课、课改沙龙徒有形式走过场,教师感到没多少收获,又浪费了时间,认为此类活动可有可无,活动质量大受影响。

5、缺乏专业引领。由于农村学校相对比较封闭,加上师资相对薄弱,平时接受专家指导的机会又很少,工作中有时感到很迷茫。

6、教研、科研“两层皮”现象。很多教师对教科研不重视,片面认为教科研就是定定计划、写写文章,教学和科研严重脱节。

二、促进农村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策略。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认为可以把教师的自主学习与校本培训结合起来,把反思性教学与教学科研结合起来,把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结合起来。具体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思考改进。

(一)个人方面

1、树立远大的志向,具有奉献精神。人的一生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应有高远的志向。我们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一伟大而又平凡的职业,就应有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情操与品德。爱教育就是要做到忠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立志献身教育,为人民服务,让人民满意;爱学生,就是要做到牢固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先进的学生观和正确的教育观,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努力为学生发展服务。爱自己就是要做到以“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为准则,增强教师职业的使命感、责任感、光荣感和成就感,言传身教,为人师表,做学生的楷模、社会的表率。

2、勤于学习,善于反思。教师是新课程改革的实践者,课改的成败直接取决于教师!勤于学习,充实自我,这是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基础。青年教师要读好三类书:读夯实精神底蕴的书,读拓宽教育视野的书,读学生喜欢的书。对其中的教育类书,需要撰写一定数量的读书笔记。教师只有不断地自我学习,主动参与实践,并且在不断的实践中自我反思、分析、总结,才有可能使自身专业素质不断地得到成长、发展。尤其是自我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

3、增强科研意识。要搞好“课改”,教师的`科研意识、科研能力和教学行为必须先行。教师要根据学校“课改”计划,针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在现实问题中选取课题,扎实有效地开展研究,切实解决自己在“课改”中遇到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并养成及时总结的好习惯。

4、向网络学习。新课程理念下的课程资源异常丰富,而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大大提高,网络将成为教师不可忽视的重要资源。要想做一个不断提升自己教学素养的现代教师,应该时时刻刻在网络世界里搞好“课改”实验。

5、建立个人成长规划。合理规划自己近几年的专业发展规划,及时对照,建立个人成长档案。

同伴互助

首先,要做好拜师结队工作。为了迅速提高新教师的教学业务水平,使其尽快适应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成为学校教师队伍中的新生力量,学校可以组织新教师在校内找一名骨干教师与其结对,并举行青年教师拜师仪式,签订师徒结对协议书,实行共同奖惩制度,师徒帮带可以促进双方的共同成长。有条件的学校可以为青年教师创造条件,到校外聘请优秀教师与其结对,合理利用外部资源。其次,开展互相学习共同成长的教研活动,盘活本校优秀资源,充分利用好校内骨干教师资源。

专业引领

在新的课改形势下,如何设计一堂课?如何评价一节课?如何当一名成功的教师?这些问题既需经过课堂的实践,在实践中反复思考和讨论,也需要专家适时引领,尤其是一些农村学校,专家的引领对教师的发展显得十分重要。因此,作为农村小学,可经常邀请专家、名师到校指导,也可组织教师外出参观学习,还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寻求引领。在取得校外专家引领的同时,还可以注重让本校内有特长的教师作某方面引领,实现专家引领本土化。

课堂教学研究

课堂是实施教育改革与研究的主阵地,因此要十分重视教师课堂教学岗位演炼。主要形式有:炼课、自荐课、教研课、评优课、推门听课等。炼课活动,就是指让不同教师或同一教师在同伴帮助下对同一课题反复进行备课上课,如此反复“磨炼”,进而提高教学水平。即要求教师每学期在教研组里上好一节研究课。集体备课时要求教师先进行课前说课,同教研组的教师提出建议。上课教师听取同行们的意见后修改教案,然后上课,课后评课。然后再次修改教案,本人或其他教师可以换班再上,直到满意为止。这样,互听、互评、互改、反复上课,不仅保证每一位教师都能认真地上一节研究课,而且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们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规范自己的教学行为、甚至创造性地进行教学,从而保证课堂教学的优质高效,保证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 评优课,是指各级课堂教学竞赛,每个学校每年都有几次这样展示机会,学校可以借助这些舞台,提升有潜质的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展示学校课堂教学改革的成果。每逢这样的活动,学校都要先定好上课人、选好教材,组建好研究小组,共同备课,反复试教,反复修改,直至上出满意的课为止。此外,在评比活动中虚心向其他学校教师学习,并及时消化吸收。 教研课活动是指校内各类汇报活动、校际间课堂教学交流等,在这类活动中,除教研组成员积极参与外,要特别重视研讨的效果,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评课观,不说客套话,从自己研究的课题入手,就教学理念、教材处理、课时目标、教学思路、教学环节、师生行为等方面情况提出意见、建议,真正提高教研质量。可以这样说,此类活动对农村小学教师课堂教学整体水平的提高尤为明显。

或许,在这一过程中,老师们是辛苦的,然而,当他们体会到自己的思维越来越活跃,视野越来越开阔,驾驭课堂的能力越来越强,教出来的学生越来越棒时,所有的辛苦也就随之而去了。新课程向我们提出了新挑战,也给我们带来了新机遇,作为教师需要和学生一起,共同学习,共同合作,共同成长。

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心得体会 篇11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因此教师的专业发展显得尤为重要。"素质教育不是一种固定的教育模式,而是一种不变的教育精神。"

我校的教师在学校"一年形成良好校风,全面夯实基础;二年形成吸引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三年形成强大凝聚力,夺取全面丰收;五年形成影响力,争做迁安高中教育的示范。"的五年教师专业发展目标指导下,制定了符合学校实际和自身实际的3年以上教师专业发展规划。立足学校,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水平。

一、立足实际、进行校本研究。

我们一直坚信一种观念"用三年的教育,影响孩子一生",在教学及教师的专业发展上也坚信"教育的连续性、发展性"观念,使学校的教育教学成体系向前发展。

1、以公开课、教研活动带动教师的专业发展。

我们每位教师都能够以学校的大公开课、大教研活动和每月各年级部的学科公开课为载体,进行了大胆的课改尝试,并以科研促课改。在公开课活动中,教师积极进行课改尝试,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经过不断地进行课改尝试,学校为学生创设了活力满溢的课堂。我们的课改不摆花架子,从学校实际出发,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教育的基本规律,以课堂改革为核心,向课堂教学要质量。

2、通过编写校本资料,激发教师的专业发展。

学校要真正办出自己的特色,就不得不在课程研究与开发上下功夫,教学资料编写和校本课程开发实际上就是在构建学校自身的特色。坚持不以某一套教辅资料为唯一标准,坚持教学资料自选自编自用,学案和校本课程并行。这些学案的编写立足于学生的现实状况,发挥了教师的集体智慧,避免了知识的简单罗列,能满足不同学生需求,实用性强,便于操作,便于统一,能真实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加强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走出去,请进来,加强学习,不断吸取先进地区、先进学校的教育教学经验成为学校一项重要的制度。不走出去永远也不知道自己的差距,闭门造车只会让自己越来越脱离时代的节拍,越来越不能适应新时期的教育模式。向和我们办学层次差不多的先进学校学习,请先进学校的教师,业务精湛的教师到我校做报告,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水平。学校多次组织教师外出学习,多次组织教师到衡水一中、衡水二中、正定中学、石家庄、北京等名校考察学习,及周边重点中学进行听课观摩,进一步拓宽教师视野,为教师搭建了业务水平提高的舞台。

每次的培训学习,都让老师们收获颇丰,受益匪浅。我们感受了衡水中学、衡水二中、正定中学浓厚的文化氛围,领略了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聆听了资深专家对新课程成改革的分析与指导、对高考动向的把握与引领;专家们凭借着自己渊博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一线教学经验,为我们做了高质量的报告,使学习的老师无论是心灵上还是理念上、行动上都受到极大的震动,将自己的深刻感悟整理成材料传达到每一位教师,掀起以学习度发展的高潮。

1、更新理念、以课改带教学。

通过各种方式的学习、领悟,我们将不断完善课堂教学做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首要任务。确定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主线,以激发学生兴趣为主旨"的课改理念,制定了"突出一个实字,落实一个改字,体现一个新字,鼓励一个活字"的课改方针。课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能让学生说的教师绝不代替,能让学生思考的一定给予展示思维的空间,能让学生思悟整理的一定时间,例如每节课要设计5个有价值的问题,教师连续讲课不超过5分钟,最后5分钟必须留给学生思悟整理。总之就是要给学生"上实在的课"。真正做到了课改与新课标的同步。

2、落实行动、以创新促教学。

我们在积极施行"创设情境、自主学习、分组讨论、合作学习"互动式教学模式,尽可能多的给学生提供实践和参与的机会,激发学生努力获取新知的自信和不断创新的欲望。"创设情境、自主探究"即学生的自由探索、独立思考及创造性地分析和解决问题;"分组讨论、合作探究"即学生的个体探索与师生共同研究相结合。在课堂上,为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老师们采用组内交流、组际交流等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尽可能地让所有学生参与到"自主探索"的过程中,让学生的思维在不断碰撞中迸发出智慧的火花,从而实现各层次的教学目标。要做到教学合一,师生合一,完善自主学习,让课堂充满活力。要让学生积极参与。我们应该上扎实的课、充实的课、丰实的课和真实的课,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各得其所,各有收获,主动发展。

每次的学习活动不仅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更感觉到了一种精神力量的激发,这种力量是无可限量的,这种精神具有强大的动力,它将鼓舞着我们竭尽全力为学校教育教学谋发展做贡献。

在三中上至领导下至普通老师,大家都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有所收获,从一点一滴做起,把每一项工作都细化到极致。三中的每一位教师都把教师的专业发展视为一个庞大的工程、一项生命工程,每个人都通过各种方式进行专业学习、每个人都会抓住一切促进自我发展的机会。在三中,我们有着强烈的团队意识,有着强烈的责任感与事业心,会为学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每一份力量!

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心得体会 篇12

教师专业化的动力主要来自于教师自身的内在需要,变成教师自觉行为,同时又能保证教师专业化的合理性。

一、师德为宗,努力提高自己的师德水平。

教师的师德是教师从业的灵魂,有什么样的教师就可能教出什么样的学生。为此,必须坚持按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法》及有关政策法规,积开展师德承诺、师德师风建设等活动,尽量要求教师努力做到“思想道德规范、专业道德规范、教学道德规范、生活道德规范、行为道德规范、语言道德规范、交往道德规范”,自觉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和为人师表,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

二、关爱相信每个孩子。

以“相信每一个孩子都能成才”为出发点,开展“微笑教育”是提高教育质量的保证。以“提高质量和效益,走内涵发展之路”为落脚点。

三、师能为上,全面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

教师队伍建设是学校的核心,教师的能力水平是提升学校品位的关键。要突出学习。教师是学习者,教师培训并不只是培训者讲和受训者听的活动。突出“自训”。做到“自主、合作、探究”。从“教材钻所能力、课堂教学能力、教学基本能力”等方面找出自己的亮点和不足,开展扬长补短式的自训自练,学习和吸纳教育理论和新的教有理念,强化推门听课,互帮互学,在实践中学习高。

四、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

教师要以使学生学有所得为目标,从而不断提高自已的教学水平和思想觉悟,并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话、每个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尽量补充资料。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向老教师请教,结合自身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勤思考,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教学就是教与学,两者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有教者就必然有学者。学生是被教的主体,为此,了解和分析学生情况,有针对地教对教学成功与否至关重要。由于学生接受能力的不同,因此了解及分析学生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因材施教,对课堂效果有直接影响。这就是教育学中提到的“备教法的同时要备学生”,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环节,备学生,又要备教法。备课不充分或者备得不好,会严重影响课堂气氖和积极性。

未来的社会是一个不断更新的社会,要立足于社会中,就必须不断地学习,获得新知识,充实自己,换句话说,在学校学的那些具体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所以要教给学生的是一种能延续的东西,这就是能力。教育是一项高难度的工作,要做好它,十分不易。但我们相信,只要乐岗敬业,定会有所收获。

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心得体会 篇13

教师专业化的动力主要来自于教师自身的内在需要,变成教师自觉行为,同时又能保证教师专业化的合理性。

一、师德为宗,努力提高自己的师德水平。

教师的师德是教师从业的灵魂,有什么样的教师就可能教出什么样的学生。为此,必须坚持按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法》及有关政策法规,积开展师德承诺、师德师风建设等活动,尽量要求教师努力做到“思想道德规范、专业道德规范、教学道德规范、生活道德规范、行为道德规范、语言道德规范、交往道德规范”,自觉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和为人师表,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

二、关爱相信每个孩子。

以“相信每一个孩子都能成才”为出发点,开展“微笑教育”是提高教育质量的保证。以“提高质量和效益,走内涵发展之路”为落脚点。

三、师能为上,全面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

教师队伍建设是学校的核心,教师的能力水平是提升学校品位的关键。要突出学习。教师是学习者,教师培训并不只是培训者讲和受训者听的活动。突出“自训”。做到“自主、合作、探究”。从“教材钻所能力、课堂教学能力、教学基本能力”等方面找出自己的亮点和不足,开展扬长补短式的自训自练,学习和吸纳教育理论和新的教有理念,强化推门听课,互帮互学,在实践中学习高。

四、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

教师要以使学生学有所得为目标,从而不断提高自已的教学水平和思想觉悟,并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话、每个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尽量补充资料。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向老教师请教,结合自身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勤思考,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教学就是教与学,两者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有教者就必然有学者。学生是被教的主体,为此,了解和分析学生情况,有针对地教对教学成功与否至关重要。由于学生接受能力的不同,因此了解及分析学生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因材施教,对课堂效果有直接影响。这就是教育学中提到的“备教法的同时要备学生”,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环节,备学生,又要备教法。备课不充分或者备得不好,会严重影响课堂气氖和积极性。

未来的社会是一个不断更新的社会,要立足于社会中,就必须不断地学习,获得新知识,充实自己,换句话说,在学校学的那些具体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所以要教给学生的是一种能延续的东西,这就是能力。教育是一项高难度的工作,要做好它,十分不易。但我们相信,只要乐岗敬业,定会有所收获。

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心得体会 篇14

通过这段时间的专业发展学习,我们不仅学到了丰富的知识,还进一步提高了业务素质,下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对本阶段学习的心得:

一、专业化发展全面为我们讲述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相关知识,共分几个章节。包含了《教师的职业道德与人格魅力》、《教师的职业意识与人文素养》、《教师的成长策略与教师生涯规划》、《教师怎样做教育研究》等章节。通过任课老师的精彩教导,我们不断认识了相关的理论知识:

一是重新认识教师的角色;

二是初步理解了教师专业化理念与实践的相互联系;

三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关规律;

四是如何规划教师自身的成长生涯;

五是反思—从自己的教学的得与之中找原因,总结经验与教训;

六是合作-----向同事学习;

七是教学相长---与学生共同发展;

八是如何做好教师的教育教学研究;

九是新课程与教师专业发展;

十是教师评价。从这些资料中让我对教师专业化有了全面的了解。

二、通过学习使我了解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理念与内容。教师专业发展的理念主要包含如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专业发展首先强调教师是潜力无穷、持续发展的个体;

(二)、教师的专业发展要求把教师视为“专业人员”;

(三)、教师的专业发展要求教师成为学习者、研究者和合作者;

(四)教师的专业发展要求教师发展的自主性。

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包括:

(一)专业理念;

(二)专业知识;

(三)专业能力;

(四)专业态度与动机。

三、通过学习让我更进一步地了解了教师的职业倦怠现象、形成根源及缓解对策。通过这次的学习我知道了什么叫教师的职业倦怠,也知道了教师的职业倦怠的表现有:

(一)长期的情绪上的倦怠感。

(二)人格的解体。

(三)较低的成就感。

同时知道了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有:

(一)个体方面;

(二)教学方面;

(三)社会方面。

了解了教师职业倦怠的根源包括:

(一)社会方面的根源;

(二)组织方面的根源;

(三)个人背景方面的根源;

(四)学生与教学情境。

了解了一些缓解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

(一)以教师发展阶段论透视教师职业倦怠,给处于倦怠期的教师以支援与协助。

(二)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建立良性支援机制。

(三)建立社会支持网络,对教师职业持合理期望。

(四)引导教师正确认识职业倦怠,并通过心理疗法缓解压力。尤其我想要讲的是学校的领导层应该正确认识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来对待本校的教师职业倦怠现象,使学校的各项工作得以正常有序地开展。

四、通过学习,我明白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的几个有效途径,并结合自己在乡镇中学所任教的实际情况,不断从自己的反思中去进行提高;多与同事合作,从合作中得到自身素质的提高;在与学生的交流与学习中去得到提高。

总之,通过这次专业化发展的学习,让我提高了自己不少的理论知识,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一定要用这些理论知识来指导自己的教书育人工作,使自己的工作更上一个新台阶。

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心得体会 篇15

改革给教育带来的最大挑战莫过于对教师专业化的挑战。这是因为教师是课改中最关键、最活跃的因素,也是最重要的决定因素:教师的教育思想观念决定课程改革的方向和性质,教师的专业才能和教育智慧决定课程改革的质量和深度,教师的专业精神是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内在动力,教师的专业人格是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心灵支撑,教师的先进经验和实践反思是课程改革与发展的现实起点。可以说,在课程改革中,成功关键在教师,没有教师的专业发展,就没有课程改革的发展。教师的在课改中的作用如此之大,因此,关注教师在课改中的成长,探索教师在课改实验中的成长成为我们的当务之急。本文试图从影响当前农村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对策方面谈谈自己的一些思考。

一、影响当前农村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由于学校对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规律还缺乏系统的研究总结,实际工作中盲目性、随意性较大,缺乏一系列科学、规范的操作规程,影响了教师专业水平的发展。其主要因素有:

1、学校领导重视不够。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片面只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而忽视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学校领导平时琐事较多,参与率不高。

2、考核机制不健全。最明显的是对教师专业化认识不全面,考核内容不具体,机制不健全,不能有效调动起教师学习的积极性。

3、教师自身缺乏需求。除少部分青年教师、骨干教师外,其他教师自认为凭自身的水平、经验,完全可以应付当前的教学。满足于既有的经验与成绩,排斥教学理论的学习与指导,片面强调教学经验对教学实践的作用和意义,以教学经验取代教学理论,以实用主义、功利主义的对待教学理论应用,急功近利地追求教学的短视效应。

4、校本培训重形式,轻效果。校本培训、集体备课、课改沙龙徒有形式走过场,教师感到没多少收获,又浪费了时间,认为此类活动可有可无,活动质量大受影响。

5、缺乏专业引领。由于农村学校相对比较封闭,加上师资相对薄弱,平时接受专家指导的机会又很少,工作中有时感到很迷茫。

6、教研、科研“两层皮”现象。很多教师对教科研不重视,片面认为教科研就是定定计划、写写文章,教学和科研严重脱节。

二、促进农村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策略。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认为可以把教师的自主学习与校本培训结合起来,把反思性教学与教学科研结合起来,把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结合起来。具体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思考改进。

(一)个人方面

1、树立远大的志向,具有奉献精神。人的一生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应有高远的志向。我们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一伟大而又平凡的职业,就应有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情操与品德。爱教育就是要做到忠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立志献身教育,为人民服务,让人民满意;爱学生,就是要做到牢固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先进的学生观和正确的教育观,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努力为学生发展服务。爱自己就是要做到以“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为准则,增强教师职业的使命感、责任感、光荣感和成就感,言传身教,为人师表,做学生的楷模、社会的表率。

2、勤于学习,善于反思。教师是新课程改革的实践者,课改的成败直接取决于教师!勤于学习,充实自我,这是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基础。青年教师要读好三类书:读夯实精神底蕴的书,读拓宽教育视野的书,读学生喜欢的书。对其中的教育类书,需要撰写一定数量的读书笔记。教师只有不断地自我学习,主动参与实践,并且在不断的实践中自我反思、分析、总结,才有可能使自身专业素质不断地得到成长、发展。尤其是自我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

3、增强科研意识。要搞好“课改”,教师的科研意识、科研能力和教学行为必须先行。教师要根据学校“课改”计划,针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在现实问题中选取课题,扎实有效地开展研究,切实解决自己在“课改”中遇到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并养成及时总结的好习惯。

4、向网络学习。新课程理念下的课程资源异常丰富,而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大大提高,网络将成为教师不可忽视的重要资源。要想做一个不断提升自己教学素养的现代教师,应该时时刻刻在网络世界里搞好“课改”实验。

5、建立个人成长规划。合理规划自己近几年的专业发展规划,及时对照,建立个人成长档案。

同伴互助

首先,要做好拜师结队工作。为了迅速提高新教师的教学业务水平,使其尽快适应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成为学校教师队伍中的新生力量,学校可以组织新教师在校内找一名骨干教师与其结对,并举行青年教师拜师仪式,签订师徒结对协议书,实行共同奖惩制度,师徒帮带可以促进双方的共同成长。有条件的学校可以为青年教师创造条件,到校外聘请优秀教师与其结对,合理利用外部资源。其次,开展互相学习共同成长的教研活动,盘活本校优秀资源,充分利用好校内骨干教师资源。

专业引领

在新的课改形势下,如何设计一堂课?如何评价一节课?如何当一名成功的教师?这些问题既需经过课堂的实践,在实践中反复思考和讨论,也需要专家适时引领,尤其是一些农村学校,专家的引领对教师的发展显得十分重要。因此,作为农村小学,可经常邀请专家、名师到校指导,也可组织教师外出参观学习,还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寻求引领。在取得校外专家引领的同时,还可以注重让本校内有特长的教师作某方面引领,实现专家引领本土化。

课堂教学研究

课堂是实施教育改革与研究的主阵地,因此要十分重视教师课堂教学岗位演炼。主要形式有:炼课、自荐课、教研课、评优课、推门听课等。炼课活动,就是指让不同教师或同一教师在同伴帮助下对同一课题反复进行备课上课,如此反复“磨炼”,进而提高教学水平。即要求教师每学期在教研组里上好一节研究课。集体备课时要求教师先进行课前说课,同教研组的教师提出建议。上课教师听取同行们的意见后修改教案,然后上课,课后评课。然后再次修改教案,本人或其他教师可以换班再上,直到满意为止。这样,互听、互评、互改、反复上课,不仅保证每一位教师都能认真地上一节研究课,而且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们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规范自己的教学行为、甚至创造性地进行教学,从而保证课堂教学的优质高效,保证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 评优课,是指各级课堂教学竞赛,每个学校每年都有几次这样展示机会,学校可以借助这些舞台,提升有潜质的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展示学校课堂教学改革的成果。每逢这样的活动,学校都要先定好上课人、选好教材,组建好研究小组,共同备课,反复试教,反复修改,直至上出满意的课为止。此外,在评比活动中虚心向其他学校教师学习,并及时消化吸收。 教研课活动是指校内各类汇报活动、校际间课堂教学交流等,在这类活动中,除教研组成员积极参与外,要特别重视研讨的效果,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评课观,不说客套话,从自己研究的课题入手,就教学理念、教材处理、课时目标、教学思路、教学环节、师生行为等方面情况提出意见、建议,真正提高教研质量。可以这样说,此类活动对农村小学教师课堂教学整体水平的提高尤为明显。

或许,在这一过程中,老师们是辛苦的,然而,当他们体会到自己的思维越来越活跃,视野越来越开阔,驾驭课堂的能力越来越强,教出来的学生越来越棒时,所有的辛苦也就随之而去了。新课程向我们提出了新挑战,也给我们带来了新机遇,作为教师需要和学生一起,共同学习,共同合作,共同成长。

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心得体会 篇16

通过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培训,给我最大的感受是理论得到提升,观念得到转变,我深感肩上压力的沉重,更感责任的重大。我要不断地思索,不停的探讨,永不停止的实践,把自己的工作落到实处。

一、教师应具备学习精神、敬业精神、奉献精神和创新精神。

1、学习精神。知识经济的到来,学习型社会的形成,新课程改革的上场,不得不促使教师们参加到学习中来,继续教育,终身学习。教师要不断地学习,勤奋地钻研,要使自己的观念能够与世界教育发展同步,用心来对待工作、对待学生、对待教育事业。

2、敬业精神。教师要把办好教育作为自己的一项事业来做,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笃学,团结协作,为人师表,以高度的责任感做好本职工作,对教学工作精益求精,并能够与时俱进,根据学科的发展,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提高专业发展水平。

3、奉献精神。奉献精神是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们传授科学文化知识,更要向学生们传承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不仅要教会学生们怎样学习,更要教会孩子们怎样做人。教师承担着培养各种能力、塑造完美人格等许多重任。因此,教师的工作是没有止境,也无法用尺寸计量的。他们必须具备一种特殊的精神,默默无闻的劳动来自于对教育事业的执着和对教学的热爱,源于看到学生成长的喜悦,并由此感到个人生活的充实和价值。

4、创新精神。教育改革是学校的生命之所在,是学校发展的必由之路。教师要开展创新教育,首先必须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这种创新包括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内容等诸多方面协调一致、相辅相成的创新,也包括教师自身的创新素质。

二、转变教育观念,营造良好氛围。

观念转变是课程改革重中之重的问题,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和内容,是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条件,新课程倡导“确立学生主体地位,尊重学生、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让学生体验获得知识的过程”的理念。站在学生学习的角度进行教学设计,把教学过程变成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过程。教师要精心设计学生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多种多样的学习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

在钻研教材中,尽量发掘教材中的情感和情趣因素,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和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根据不同的教学方法设计不同的教学活动,根据不同的教学活动制作不同的教具和道具、图像和幻灯片,以最佳的情景、画面、音乐、色彩和语言效果刺激学生的感官,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改变评价观念,注重课后反思。

在指导学生学习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及时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给予及时评价,使评价成为教学过程的一部分,以评促学,以评促发展。

课后教师要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要善于发现问题、总结经验,不断改进和提高。积极撰写反思型教学案例,不断地记录和积累教学工作中的体会、经验和资料,有利于教学工作的深入进行,有利于不断提升自身的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每教完一节课后,教师记下本课的创新“亮点”;找不足之处,写出改进之法;想应做之法,留下瞬间感悟,不断积累成功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