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忠告日记
老地方整理的接受忠告日记(精选4篇),经小编精挑细选,希望大家喜欢。
接受忠告日记 篇1
忠告就像一味中药,味苦但有效;忠告就像一杯无糖黑咖啡,味苦但提神;忠告就像一枝玫瑰,有刺但芳香。
朋友给忠告就是一个先苦后甜的过程,但前提是这位朋友是真心朋友。
真心的忠告就像一把宝剑,为你划开所有的阻碍。曾经有人说:“人的一生只有一次,能经历的事情也就是有限的,但书籍和忠告可以让你经历他人的人生,这样就可以丰富你的经历。”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每当犯错误的时候就在经历这个过程,也就在为你积累经验,而这个过程必定是有痛苦的。那么怎样才能没有负面效果地积累经验呢?那便是接受忠告。
所以如何辨别并接受正确的忠告便成了问题。
日本有一位作者同时也是一名企业家,他写了一本书名为《活法》,讲的是在当代职场中如何更好地生存。其中有一节讲的就是如何辨别忠言,其中有一条标准是——如果听了别人对你的忠告时,你的内心也认同这个忠告,那么他对你的忠告便是正确的。虽然你的脑海认同它但你却不愿意去接受它,这就和良药苦口是一个道理。
接下来是如何接受它,关于这一点在书中也有说明。当你听到一个忠告时,用情景再现的方式从正面去实验,从反面去实验,这时候你便会真正接受它了。
如果你拒绝接受一个忠告,在以后的生活中因为这而犯错时,便也是一种忠告,这种忠告与其他的不同的是它是你自己给自己的忠告,所以它比其它忠告更加的深刻也更加的持久。
而给予忠告也是一门艺术,如何在不影响彼此关系的前提下给予忠告呢?首先要了解他人的原则和底线,在不触碰他人底线的前提下提出忠告,其次不能过于频繁地提忠告,如果过于频繁的话就会让人觉得啰嗦,从而听不进去你说的话。最后学会沟通了解他人的特殊情况并对症下药才是根本。
有了以上三点关于如何提忠告的原则加上沟通和疏导,他一定会接受你的忠告并顺利地解决问题。
忠告就像船帆,它是你远航的无穷动力;忠告就像立柱,为你顶起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忠告就像后盾,为你抵挡后方的刀枪。
接受忠告日记 篇2
在漫漫人生路上,我们每个人都在为了进步和发展而不断实践,用实践来指导我们下一次对世界的认识。在这个过程中,没有人可以一蹴而就,失败是难免的,但有些失败却是我们可以不必经历的,而这就需要忠告来提醒我们。当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这一物理学上的伟大定律时,他说他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而我认为,我们每一个人,也都是站在‘忠告’这个巨人的肩上,认识这个未知的世界的。
在接受忠告这方面,中?牒臀鞣缴缁岫汲衷蕹商?度,我国有古语道‘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西方社会有文学家歌德说:“接受忠告就是增进一个人自己的能力。”忠告来自于兄长,父母,老师等人,其共同的目的都在于让我们更好的生活。
接受了忠告,自身的能力便也有了进步。唐太宗虚心接受忠臣魏征的谏言,最终将国家打理得井井有条,成为名垂青史的一代明君,可见接受忠告会收获意想不到的益处,而反观历史上不能听取忠言的君王,最终都没有什么作为。
那么我们万事都要听取忠告吗?也不是。不论是学习还是生活,有些事情并不是听了忠告就可以成功的,人生路上一些失败必须我们亲自体验,亲自品尝那些苦涩的结果,所谓吃一堑长一智,在下一次遇到问题时才会有所进步。没有人的一生可以一帆风顺,没有经历失败,可能在以后遇到一点小挫折便一蹶不振。就像我们遇到一道复杂的数学题,忠告就是同学的提醒,那么你要接受忠告吗?我的答案是否定的。没有自己动脑思考的过程,下次再遇到仍然会脑中一片空白,只有自己思考了,犯错了,再去改进才会有成效。所以我们应该用辩证的眼光看待忠言,让它成为我们生活的积极指导,而非偷懒的借口。
现在我们尝试换一个角度,站在提忠告的人一边来看待问题。批评家罗伯特·林德说:“友谊决不会忍受长期和频繁的忠告”。这便告诫我们,尽管是为他人着想而提出忠告,也需要适可而止,毕竟每个人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你认为的忠告也许在朋友那里并不适用,若再‘忠言逆耳’可能还会引起他人不满,如果长期的忠言并不起作用,我们也应该学会沉默,若你仍喋喋不休,结果必定是自取其辱。如果确实是为对方着想而对方却不领情,只能说道不同不相为谋了。
总之,我们要正确对待忠告,利用忠言好的'方面,对我们进行正确的指引,让其成为一盏明灯,那么生活将会在忠言中焕发更绚烂的光彩。
猜你喜欢1:接受不同日记
调和、和谐是帆,不同的独立见解是船。正如帆与船互相配合遨游海洋,和谐与自我见解也合于乾坤,立于天地。和而不同练达真君子、真人生。和谐是一种美。红绿配出绚丽,黑白衬出经典和凝重,高矮造就天地的和谐,绿肥红瘦描出人间的美景。万事万物和谐相处,成就绝配,展现和谐的美。不同是一种个性。同是荷叶,“尖尖角”描绘出秀丽,“接天莲叶无穷碧”书写的是绚丽,不同的形态有着独特的美、特别的见解。万事万物各有不同,张扬个性,展现独特不同的风采。美与个性并重,和而不同泼墨均匀,勾勒出绝美的画,和而不同是美与个性的结合。
和谐是一种沟通。白居易洞悉世事,才思捷达,写诗顺手成章。可他深入民间,了解疾苦,为了能表达出生活在草根阶层的人们的心声,他与百姓沟通,使诗文平实质朴。诗人的心与百姓的苦和谐统一,诗人的诗与百姓的话如出一辙,诗人的才情与百姓的苦况融炼一炉,造就了感人至深的千古绝唱!不同是一种独特的表达。白居易的诗能和谐于百姓疾苦,同样也超脱腐`败的社会。他刚正不阿,只叙百姓的疾苦,不唱官场的欢乐,不同于俗世的黑暗,犹如莲花般濯清,用他独特的表达,无畏的勇气,与黑暗抗衡!和而不同在沟通中表达,道出勇气!
和谐与不同犹如两个齿轮,凸出的齿印有着自己独特的痕迹。可齿轮在相互磨擦中逐一吻合,体现和谐美。和而不同是一种处世哲学,只有真君子才能与大众和谐相处而又拥有不同的见解、不同的人生。阿基米德终日沉浸于思考,超脱俗世,可他又深入群众,获取真知;尼采独立思考,成于己见,可他不忙四周游历,把所想散播人间;道家推崇真善美,将其融入大众的道德规范,却不忘独立于模仿与盲目的随大流之外。只有真君子才能和而不同。和而不同是一种遒劲,在一天天的练达与独立中爆发。
和谐是一幅画,不同是美中添雅;和谐是一首诗,不同是诗中的锦绣、芬芳;和谐是一首歌,不同是歌中的高低迭宕。和而不同犹如《诗经》中的绝美,只有真君子才能吟诵出锦绣,口吐出芬芳。也只有真人生才能完全展现和而不同的绝美。和而不同是真君子、真人生。
猜你喜欢2:高一日记
十一月十六日上午,教室门外,雨一直在下着,天空很阴沉…
教室里人群“熙熙攘攘”的,伴随着些琐碎声,时感一丝烦躁。黑板上方的时钟,长针在悄无声息地跳动…天花板上白帜的电管发着淡淡的光,与白色的墙壁相衬,看起来并不刺眼,几只电风扇停留在半空,扇叶有时微微颤动旋转…
每一个人都一样,一身白兼深蓝色的校服,似乎,看起来有点枯燥,有些呆板,早已不感一丝新意。教室上排窗帘紧闭,下排却开着,能看见雨扑打着窗,虽不听任何声音…窗玻璃面,布满了水汽,显得模糊不清,水滴从上而下在不断流落,似乎没有人感知它的清冷…(被教室里的“热闹”气氛给掩盖住了)。
坐在后排,其实,是很安静的,但也很孤独,很寂寥,没有人和你说话,有,也是寥寥几句,全是无聊了罢。但有时也稍有轻松感受,上课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偶尔一些小动作,“远远在上”的他也难以发现,或调侃一下同桌,或笑一笑,虽然这种做法不被接受,也不被允许,但是,有什么能挡住一颗年青的心的冲动呢…
在最后排,正右边是一道后门,幸运的是从后门径直进来的第一个座位是属于我的…通过后门,看见了雨,听见了来自它的声音,它的呼唤…心被揪紧…门是开着的,常有一丝冷风扑面而来…安静…冷静…平静…
门外这时,雨还在下,试问那是天空在哭泣么?还是乌云在落泪?怎么感觉它洒下的“冰冷”有种让人苦涩的味道…看见天空,密密麻麻的雨滴从上千米的高空上直倾而下,一滴接着一滴,一片接着一片…一阵接着一阵,冲向地面,撞击着走廊道,溅起一朵朵水花,从后排座位上,依稀能感觉到它那股强劲的力量…那一条条水柱,在与墙面接触的时候,水花迸绽,向四处飞溅,发出清脆的响声…深深地被那种力量给震住了……然后,下课了,拖着沉重的步子,怀着一丝忧郁,走出后门…站在走廊里,伸出双手―接雨。望着前边,一片迷茫,透过雨丝只能模模糊糊地感知前方…雨水是很凉的,打在你的手里,能感觉到它的“韧劲”…接着,无意间溅起的水花沾湿了衣角,便更加使劲向外伸手…渴望…向往…缓缓合上双眼,微微扬起嘴角,在感受它沁凉的同时,从心底里看见了雨的清澈。听着雨清澈的击打声,深深感受到它的安静,那天然不含任何杂质的声音…
那一刻,心里比任何一刻都来得平静,安宁…站在那里,将心灵置身于雨中,一丝杂念也没有…不一会,雨停了,周围渐渐静了下来,渐渐恢复了以往的状态,这时才发现心情好沉重…深深地叹嘘一声…转身…又是一张忧郁的脸,眼神,没有光泽〔不显得暗淡吧…雨后的天空,原来不曾迷蒙过,相反的,却很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