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老地方 > 百科 > 心得体会 > 正文

美育教学心得体会

2024/06/26心得体会

老地方整理的美育教学心得体会(精选17篇),经小编精挑细选,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美育教学心得体会 篇1

此次中央音乐学院·延安5.23艺术节,携手近三百余家艺术院校,十几家著名央地艺术院团,近万名海内外艺术家,八大艺术门类,在六天里通过网络云传播推出四十余场、上百小时的精彩节目,彰显艺术为人民,用艺术致敬延安精神,用美育传承红色经典的主题。

“美育云端课堂”开幕式主要通过对交响合唱《我们》《黄河大合唱》、歌剧《白毛女》三部音乐精品的讲解、欣赏,拉开5.23艺术节美育盛宴的帷幕。

《我们》

首先俞峰院长介绍了合唱艺术的特点,请出了《我们》的词曲作者、中央音乐学院李小兵教授介绍《我们》的创作情况,随后播放了这部当前抗疫音乐力作——云合唱、云合奏《我们》,俞峰院长执棒,集合全国100多所音乐院校共万人师生组成的云合唱团演唱,朗朗、秦立巍、吕思清等著名音乐家,中央音乐学院教师、国内著名演奏家和乐团首席及国外著名校友等二百人组成的云乐团演奏。深情的旋律、激情的演奏、宏大的音响,极具感染力,收获满屏点赞。

《黄河大合唱》

开幕式主体部分是俞峰教授讲解诞生在延安鲁艺的、我国近现代音乐史上非常重要的红色音乐经典《黄河大合唱》的创作、演出情况,著名歌唱家雷佳讲解同样诞生在延安鲁艺的红色经典、我国第一部民族歌剧《白毛女》的创作、表演、复排等情况。

俞峰教授在讲解《黄河大合唱》时播放了新华社制作的国家相册《黄河大合唱》,通过珍贵图片再现《黄河大合唱》创作、演出情况,播放欣赏了著名指挥家严良堃指挥中央乐团的《黄河大合唱》经典版本视频片段——《黄河船夫曲》。

《白毛女》

开幕式下半场俞峰教授请出解放军文工团副团长、著名歌唱家雷佳,由她讲解歌剧《白毛女》的创作、排演、传承。

雷佳通过连线场外专家、访谈场内嘉宾的方式,介绍歌剧《白毛女》与延安鲁艺的深厚渊源,它对中国民族歌剧产生的重要影响。这部作品是在毛泽东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直接指导下创作的,它继承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的基础上,适度借鉴西方戏剧特别是歌剧艺术的成功经验,融会贯通的艺术创造,为日后中国民族歌剧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开辟了道路。

美育教学心得体会 篇2

非常荣幸参加了这次区教育局主办的由铜仁民族学院承办的“美育培训”活动,通过这次的聆听和学习,让我感触颇深,受益匪浅。

美育是培养人的审美意识,提高人的审美能力,树立人正确的审美价值观的一种教育,它和德育智育一样,是学校贯穿到每一学科,每一节课,每一项教育活动中的一项长期的教育和任务。它能改善环境,净化人的心灵。最重要的是,美育启发了我们,有美育的课堂是个有魅力的地方。同样,在此次的培训课堂中,培训老师言传身教的体现出来的,以及运用于课堂中的美,我们领略到了美育的风采,感受了美育对学生、对教育、对生活那深深的影响。

自然界是按美来设计的,美国物理学家阿?热在其《可怕的对称》中写道。其实,审美事实上已经成了当代物理学的驱动力。物理学家们已经发现了某些奇妙的东西:大自然在最基础的水平上,是按美来设计的。自然中的许多形态都是圆形的。圆既是美的,又是善的,故有完美、圆满、完善之类的说法。大自然本身似乎就是按照某种美的法则来生成和营构的。我们地球的球体现这种自然本身的完美。说一个东西美,对称与不对称是其中一条法则,一片树叶。你会惊叹按照数学上对数形状排列,也就是最美的形式排列着。人以鼻梁的中线垂直延伸,可以相当精准地分成左右两半均等的对称体。这种生理的决定,人视觉上有基本的审美要求,不合对称原理的东西就会引起人的脑垂体的不良反映,而出现不舒服、反感。但自然界,绝对对称基本上是没有的,只有对称中的不对称才有艺术效果。绘画如果完全对称,就成了图案,桂林山水倒影绝对对称是不美的。科学行为,在某种意义上讲,就是科学的艺术化过程。换言之,人类行为的高级状态,都是艺术的状态。符合真善美的理想的境界,都会殊途同归,通往艺术的`境界。

我认为,只有对周围世界充满美好向往的老师,才会乐于献身教育事业,精心哺育一代新人。一个心灵美的老师,才能更深刻地感受与理解教材,体会到其中的美,从而将其中的美传递给学生,才会对学生诲人不倦,润物无声,如甘霖洒向大地般让教育充满美。同时,浑身洋溢着精、气、神美的教师,会给人以精力充沛、心胸豁达、充满活力的感觉,美的享受,又将会感染到我们的学生。

美育是培养学生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实践证明,音乐、美术等课作为人文学科的重要领域,是实现美育的重要途径。我们都知道,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所关注的对象不同,如果说自然科学更关心的是物的话,人文科学更注重人的发展。德育工作对学生全面发展起着主导作用,德育寓于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美育以直观形象感人,寓理于情,以情动人,陶冶人的高尚情操,能提高人的审美能力以至完善人格。“动之于情,晓之以理”则说明美育是德育的先导,德育又是美育的中心内容。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多种多样,列如,优秀的艺术作品、文艺节目、体育比赛和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都能成为重要的教学内容。兴趣是的老师,是求知的前提。这就要求教育者要把怎样发现、拓展学生的兴趣、好奇心和探索精神放在特别重要的地位。学生对事物感到有兴趣,进而转化为乐趣和志趣往往是从直观开始的,它是一种无条件反应活动,是感性认识。而这种感性认识经过师生互动、互相启发、定向发展等过程,逐步升华为理性认识。智育为美育提供了必要的审美知识,知识面越广,就越能辨别真伪和美丑,越有利于美育的实施与创新。

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在教育中形成互补的关系,谁也不能代替谁。智育解决的是如何提高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能力,体育解决的是如何提高人们的体能体质,德育解决的是一个人健康心理所要求具备的心理素质。而美育是从审美角度,通过人们对现实的审美视察,在审美实践中陶冶人的情操,美化人的心灵,丰富其精神生活,启发其自觉性,提高人们对于美的感受、鉴赏能力,从而使人们自觉地遵循美的原则,发挥其创造能力。因此,美育在素质教育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素质教育就是根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遵循教育规律,着眼于全体学生的全面、持续发展,培养学生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有较强的实践和动手能力、很强的审美能力以及健康个性,使之成为能适应新世纪需要的各种类型、各个层次人才的一种整体性教育活动。

总之,美育能扩大学生的视野,加深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促进其智力的发展。美育就是通过美的情感、美的言辞、美的理性、美的气度、美的结构,揭示新思想、新学科的科学性、真理性来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之受到美的熏陶、美的启迪,培养学生对科学与真理的美好追求,从而开发学生智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以此次学习为契机,积极探索高效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不断提高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陶冶情操、美化心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美育教学心得体会 篇3

非常荣幸参加了这次区教育局主办的由铜仁民族学院承办的“美育培训”活动,通过这次的聆听和学习,让我感触颇深,受益匪浅。

美育是培养人的审美意识,提高人的审美能力,树立人正确的审美价值观的一种教育,它和德育智育一样,是学校贯穿到每一学科,每一节课,每一项教育活动中的一项长期的教育和任务。它能改善环境,净化人的心灵。最重要的是,美育启发了我们,有美育的课堂是个有魅力的地方。同样,在此次的培训课堂中,培训老师言传身教的体现出来的,以及运用于课堂中的美,我们领略到了美育的风采,感受了美育对学生、对教育、对生活那深深的影响。

自然界是按美来设计的,美国物理学家阿?热在其《可怕的对称》中写道。其实,审美事实上已经成了当代物理学的驱动力。物理学家们已经发现了某些奇妙的东西:大自然在最基础的水平上,是按美来设计的。自然中的许多形态都是圆形的。圆既是美的,又是善的,故有完美、圆满、完善之类的说法。大自然本身似乎就是按照某种美的法则来生成和营构的。我们地球的球体现这种自然本身的完美。说一个东西美,对称与不对称是其中一条法则,一片树叶。你会惊叹按照数学上对数形状排列,也就是最美的形式排列着。人以鼻梁的中线垂直延伸,可以相当精准地分成左右两半均等的对称体。这种生理的决定,人视觉上有基本的审美要求,不合对称原理的东西就会引起人的脑垂体的不良反映,而出现不舒服、反感。但自然界,绝对对称基本上是没有的,只有对称中的不对称才有艺术效果。绘画如果完全对称,就成了图案,桂林山水倒影绝对对称是不美的。科学行为,在某种意义上讲,就是科学的艺术化过程。换言之,人类行为的高级状态,都是艺术的状态。符合真善美的理想的境界,都会殊途同归,通往艺术的境界。

我认为,只有对周围世界充满美好向往的老师,才会乐于献身教育事业,精心哺育一代新人。一个心灵美的老师,才能更深刻地感受与理解教材,体会到其中的美,从而将其中的美传递给学生,才会对学生诲人不倦,润物无声,如甘霖洒向大地般让教育充满美。同时,浑身洋溢着精、气、神美的教师,会给人以精力充沛、心胸豁达、充满活力的感觉,美的享受,又将会感染到我们的学生。

美育是培养学生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实践证明,音乐、美术等课作为人文学科的重要领域,是实现美育的重要途径。我们都知道,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所关注的对象不同,如果说自然科学更关心的是物的话,人文科学更注重人的发展。德育工作对学生全面发展起着主导作用,德育寓于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美育以直观形象感人,寓理于情,以情动人,陶冶人的高尚情操,能提高人的审美能力以至完善人格。“动之于情,晓之以理”则说明美育是德育的先导,德育又是美育的中心内容。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多种多样,列如,优秀的艺术作品、文艺节目、体育比赛和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都能成为重要的教学内容。兴趣是的老师,是求知的前提。这就要求教育者要把怎样发现、拓展学生的兴趣、好奇心和探索精神放在特别重要的地位。学生对事物感到有兴趣,进而转化为乐趣和志趣往往是从直观开始的,它是一种无条件反应活动,是感性认识。而这种感性认识经过师生互动、互相启发、定向发展等过程,逐步升华为理性认识。智育为美育提供了必要的审美知识,知识面越广,就越能辨别真伪和美丑,越有利于美育的实施与创新。

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在教育中形成互补的关系,谁也不能代替谁。智育解决的是如何提高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能力,体育解决的是如何提高人们的体能体质,德育解决的是一个人健康心理所要求具备的心理素质。而美育是从审美角度,通过人们对现实的审美视察,在审美实践中陶冶人的情操,美化人的心灵,丰富其精神生活,启发其自觉性,提高人们对于美的感受、鉴赏能力,从而使人们自觉地遵循美的原则,发挥其创造能力。因此,美育在素质教育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素质教育就是根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遵循教育规律,着眼于全体学生的全面、持续发展,培养学生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有较强的实践和动手能力、很强的审美能力以及健康个性,使之成为能适应新世纪需要的各种类型、各个层次人才的一种整体性教育活动。

总之,美育能扩大学生的视野,加深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促进其智力的发展。美育就是通过美的情感、美的言辞、美的理性、美的气度、美的结构,揭示新思想、新学科的科学性、真理性来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之受到美的熏陶、美的启迪,培养学生对科学与真理的美好追求,从而开发学生智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以此次学习为契机,积极探索高效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不断提高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陶冶情操、美化心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美育教学心得体会 篇4

此次中央音乐学院·延安5。23艺术节,携手近三百余家艺术院校,十几家著名央地艺术院团,近万名海内外艺术家,八大艺术门类,在六天里通过网络云传播推出四十余场、上百小时的精彩节目,彰显艺术为人民,用艺术致敬延安精神,用美育传承红色经典的主题。

“美育云端课堂”开幕式主要通过对交响合唱《我们》《黄河大合唱》、歌剧《白毛女》三部音乐精品的讲解、欣赏,拉开5。23艺术节美育盛宴的帷幕。

《我们》

首先俞峰院长介绍了合唱艺术的特点,请出了《我们》的词曲作者、中央音乐学院李小兵教授介绍《我们》的'创作情况,随后播放了这部当前抗疫音乐力作——云合唱、云合奏《我们》,俞峰院长执棒,集合全国100多所音乐院校共万人师生组成的云合唱团演唱,朗朗、秦立巍、吕思清等著名音乐家,中央音乐学院教师、国内著名演奏家和乐团首席及国外著名校友等二百人组成的云乐团演奏。深情的旋律、激情的演奏、宏大的音响,极具感染力,收获满屏点赞。

《黄河大合唱》

开幕式主体部分是俞峰教授讲解诞生在延安鲁艺的、我国近现代音乐史上非常重要的红色音乐经典《黄河大合唱》的创作、演出情况,著名歌唱家雷佳讲解同样诞生在延安鲁艺的红色经典、我国第一部民族歌剧《白毛女》的创作、表演、复排等情况。

俞峰教授在讲解《黄河大合唱》时播放了新华社制作的国家相册《黄河大合唱》,通过珍贵图片再现《黄河大合唱》创作、演出情况,播放欣赏了著名指挥家严良堃指挥中央乐团的《黄河大合唱》经典版本视频片段——《黄河船夫曲》。

《白毛女》

开幕式下半场俞峰教授请出解放军文工团副团长、著名歌唱家雷佳,由她讲解歌剧《白毛女》的创作、排演、传承。

雷佳通过连线场外专家、访谈场内嘉宾的方式,介绍歌剧《白毛女》与延安鲁艺的深厚渊源,它对中国民族歌剧产生的重要影响。这部作品是在毛泽东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直接指导下创作的,它继承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的基础上,适度借鉴西方戏剧特别是歌剧艺术的成功经验,融会贯通的艺术创造,为日后中国民族歌剧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开辟了道路。

美育教学心得体会 篇5

美育是培养学生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美育以直观形象感人,寓情于理,以情动人,陶冶人的高尚情操,能提高人的审美能力以至完美人格。自从上了美育,我觉得这世界满满的都是艺术,这也更加肯定了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这个观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求知的前提。学生的兴趣。好奇心和探索精神是欣赏。感知美育的必要前提,智育为美育提供了必要的审美知识,知识面越广,越能辨别真伪和美丑,越有利于美育的实施和创新。老师通过美图和播放视频锻炼我们的观察与认知,她要求我们要通过自己的眼睛看。脑子想。用手画来感知艺术美,当我们对艺术美有了一定的认知之后,便开始要学会去评价一些优秀的作品,这就需要发挥自己的想象空间和不错的审美能力。

美育是诉诸于人的情感活动的,以感情的激发和陶冶的方式进行,这也是美育的根本特点。对此蔡元培先生说到:〝哲学之理想,概念也,理想也,皆毗于抽象者也。

而美学观念,以具体者济之,使吾人意识中,有宁静之人生观。而不至于疲于奔命,是为美学观念惟一之价值。〞在这里,蔡先生为审美教育寻找了一个情感上的`落脚点和依据。审美教育不能用抽象的枯槁简单的说教,必须通过感情活动的陶冶作用才能达到。只有真正关于心灵的学问。诉诸情感的学问,才会完善人格。美化人生。审美活动有其自身的特殊性,通过在在审美过程中情感的激发和自由活动来适情悦性,产生高尚的精神,从而进一步培养审美主体的健全人格,所以进行高尚的审美活动,有助于减少。冲淡私有欲和狭隘的自私观念,受到真善美的熏陶,提高人的情趣和精神境界,达到〝陶冶活泼敏锐之性灵,养成高尚绝洁之人格〞,实现美育之目的

美育教学心得体会 篇6

非常荣幸参加了这次区教育局主办的由铜仁民族学院承办的“美育培训”活动,通过这次的聆听和学习,让我感触颇深,受益匪浅。

美育是培养人的审美意识,提高人的审美能力,树立人正确的审美价值观的一种教育,它和德育智育一样,是学校贯穿到每一学科,每一节课,每一项教育活动中的一项长期的教育和任务。它能改善环境,净化人的心灵。最重要的是,美育启发了我们,有美育的课堂是个有魅力的地方。同样,在此次的培训课堂中,培训老师言传身教的体现出来的,以及运用于课堂中的美,我们领略到了美育的风采,感受了美育对学生、对教育、对生活那深深的影响。

自然界是按美来设计的,美国物理学家阿热在其《可怕的对称》中写道。其实,审美事实上已经成了当代物理学的驱动力。物理学家们已经发现了某些奇妙的东西:大自然在最基础的水平上,是按美来设计的。自然中的许多形态都是圆形的。圆既是美的,又是善的,故有完美、圆满、完善之类的说法。大自然本身似乎就是按照某种美的法则来生成和营构的。我们地球的球体现这种自然本身的完美。说一个东西美,对称与不对称是其中一条法则,一片树叶。你会惊叹按照数学上对数形状排列,也就是最美的形式排列着。人以鼻梁的中线垂直延伸,可以相当精准地分成左右两半均等的对称体。这种生理的决定,人视觉上有基本的审美要求,不合对称原理的东西就会引起人的脑垂体的不良反映,而出现不舒服、反感。但自然界,绝对对称基本上是没有的,只有对称中的不对称才有艺术效果。绘画如果完全对称,就成了图案,桂林山水倒影绝对对称是不美的。科学行为,在某种意义上讲,就是科学的艺术化过程。换言之,人类行为的高级状态,都是艺术的状态。符合真善美的理想的境界,都会殊途同归,通往艺术的境界。

我认为,只有对周围世界充满美好向往的老师,才会乐于献身教育事业,精心哺育一代新人。一个心灵美的老师,才能更深刻地感受与理解教材,体会到其中的美,从而将其中的美传递给学生,才会对学生诲人不倦,润物无声,如甘霖洒向大地般让教育充满美。同时,浑身洋溢着精、气、神美的教师,会给人以精力充沛、心胸豁达、充满活力的感觉,美的享受,又将会感染到我们的学生。

美育是培养学生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实践证明,音乐、美术等课作为人文学科的重要领域,是实现美育的重要途径。我们都知道,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所关注的对象不同,如果说自然科学更关心的是物的话,人文科学更注重人的发展。德育工作对学生全面发展起着主导作用,德育寓于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美育以直观形象感人,寓理于情,以情动人,陶冶人的高尚情操,能提高人的审美能力以至完善人格。“动之于情,晓之以理”则说明美育是德育的先导,德育又是美育的中心内容。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多种多样,列如,优秀的艺术作品、文艺节目、体育比赛和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都能成为重要的教学内容。兴趣是的老师,是求知的前提。这就要求教育者要把怎样发现、拓展学生的兴趣、好奇心和探索精神放在特别重要的地位。学生对事物感到有兴趣,进而转化为乐趣和志趣往往是从直观开始的,它是一种无条件反应活动,是感性认识。而这种感性认识经过师生互动、互相启发、定向发展等过程,逐步升华为理性认识。智育为美育提供了必要的审美知识,知识面越广,就越能辨别真伪和美丑,越有利于美育的实施与创新。

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在教育中形成互补的关系,谁也不能代替谁。智育解决的是如何提高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能力,体育解决的是如何提高人们的体能体质,德育解决的是一个人健康心理所要求具备的心理素质。而美育是从审美角度,通过人们对现实的.审美视察,在审美实践中陶冶人的情操,美化人的心灵,丰富其精神生活,启发其自觉性,提高人们对于美的感受、鉴赏能力,从而使人们自觉地遵循美的原则,发挥其创造能力。因此,美育在素质教育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素质教育就是根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遵循教育规律,着眼于全体学生的全面、持续发展,培养学生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有较强的实践和动手能力、很强的审美能力以及健康个性,使之成为能适应新世纪需要的各种类型、各个层次人才的一种整体性教育活动。

总之,美育能扩大学生的视野,加深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促进其智力的发展。美育就是通过美的情感、美的言辞、美的理性、美的气度、美的结构,揭示新思想、新学科的科学性、真理性来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之受到美的熏陶、美的启迪,培养学生对科学与真理的美好追求,从而开发学生智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以此次学习为契机,积极探索高效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不断提高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陶冶情操、美化心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美育教学心得体会 篇7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熟悉的旋律荡漾在耳边,我不经跟着轻轻合唱。

为提高青少年审美素养,以美育人、以文化人,5月23—24日,职教中心全体学生线上参加了由中央文明办三局、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中央音乐学院等单位共同举办的“美育云端课堂”活动。

在“美育云端课堂”中,我欣赏到了多所音乐院校师生及陕西延安、山西吕梁青海化隆等地中小学生在上共同合唱的抗疫作品《我们》;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等10所音乐学院以“音有爱、乐先行”为主题的线上展播。作品歌唱祖国山河、传递团结友爱、增强战疫信心,同时,又以《黄河大合唱》和《白毛女》为主题,连线音乐名家,讲解“黄河”故事,传红色文化,弘扬延安精神。

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就是《黄河大合唱》,《黄河大合唱》堪称我们伟大中华民族的千古绝唱。她的深沉、悲壮、激昂、宏伟、雄浑,达到了思想性、艺术性、民族性的完美结合,是中华民族的最强音,是从我们民族的灵魂中迸发出的心声,是一座难以逾越的音乐高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我们永远感谢冼星海,他是我们民族的'骄傲。黄河大合唱是我们民族的音乐丰碑,听黄河大合唱,我的心灵受到洗礼,心灵感受到强烈的震撼。 艺术点亮生命,美育丰盈人生。一段段感人至深的故事,一幅幅历史铭刻的画面,真切感受到了老一辈艺术家心中那份为艺术献身,为祖国高唱的伟大情怀。延安精神、红色文化、爱国情怀必将厚植于我们的心间。用艺术致敬延安精神,用美育传承红色文化!

美育教学心得体会 篇8

美的教育对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来说有特殊的作用,感受美、认识美、创造美的能力素质已成为对人才素质的根本要求,一个人如果没有这方面的素质,会影响一个人的审美观念、审美心理以及情操、思想作风和价值取向等素质的健康发展。

音乐美育的基本性质音乐美育,就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音乐艺术内容,按照音乐美的规律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音乐审美教育,以推动人的素质全面、自由、和谐发展。音乐美育坚持德智体美等诸育的统一,坚持理论与实践、情感与认识、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统一,它不是狭义的技艺性教育,不局限于培养训练学生的音乐才能和技巧,而是培养学生成为有健全和和谐个性的人。

智者普罗塔哥拉认为:“音乐教师不只是教会学生识谱、唱歌,重要的是使学生从音乐学习中养成自制以摒弃一切陋习。通过和谐的旋律来陶冶性情。)音乐美育应该在开发学生智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健全其个性,培养健康、高尚的音乐审美情趣,通过对音乐作品的感受、体验、玩味和领悟,树立正确的音乐审美观念、高尚的音乐审美情趣和审美理想。音乐美育如何推动人向善呢?我们知道,德育教育主要是通过政治理论、社会舆论和行为规范来约束人的行为,它往往只诉诸于人的理智,总是以说教形式要求人的言行符合社会道德行为和客观社会的价值标准,其教育手段和形式显得呆板、严肃和单调。而要使道德教育真正在每个人的心灵深处扎根,仅仅依靠传统的思想灌输和道德训诫的方法,已很难完全适应新的社会发展需要。要使人们的言行、情感、思想意识等自觉地遵循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要求,音乐审美教育将可以发挥它独特的作用。这是因为音乐审美教育既不带任何强制性,又不带个人功利性,它是在诉诸人的情感和唤起人的情感的过程中,以审美的方式来培养和健全人的道德人格的,因此,它对人的感染力强烈、深刻、持久音乐美育作为一种由外至内都体现着自由的感性形式,不但在其中积淀着美和智,而且也潜藏着善。音乐美育最重要的作用之一就是在潜移默化中使人的良知和德性得到积累,并进而凝聚和积淀为一种自由的道德心理结构和行为模式,使人逐渐变得更为纯真和善良。人们希望通过音乐审美教育构筑起一个健全的心理审美心理结构,使其具备强烈的音乐审美感受力和敏锐的音乐审美判断力。这样,人们在接受大量的优秀音乐作品的同时,就可以把音乐的美感和他们体验到的快乐吸收到心灵中,并且逐渐使自身的心灵、德性和行为变得更为健全、更为高尚。

美育教学心得体会 篇9

常言道“玉不琢,不成器”,一块精妙绝伦的翡翠,除了拥有卓越的“先天条件”外,当然也需要后天的精心设计和细心雕琢。好的雕刻工艺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也能让翡翠的价值更上一层楼。比如《青云得路》翡翠,作品俏色运用巧妙,黄,紫,绿三色合一。雕琢人物精细、传神,动作造型也是自然舒畅。图案选自传统题材,寓意吉祥。

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只要我们仔细用眼睛去看,用心去体会,认真用耳朵去聆听,总会发现些什么。我们用心去观察我们自己,会发现每天都不一样,总是会有细微的变化。当我们真的用心去领悟其中的意境是,真的会触动我们的心灵。《父亲》这首歌,我平常是有在听的,但是只是为了其中的旋律优美,而去听。但是记得有一次,我一个人看着湖南卫视的“我是歌手”这个节目,当时是古巨基在唱着这首歌,我用心去聆听,听到最后我眼泪刷刷的往下流,真的控制不住,最触动我的泪点的是这么一句:时光时光慢些吧,不要再让他变老了。这句真的很触动,想着自己的父亲正在慢慢的变老,而自己缺没有任何办法去改变这个事实。

当我们用心去领悟了,真的会有所收获,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美育教学心得体会 篇10

在没有上美学这门课时就感觉到这门课程不是那的容易去懂,虽然说现实生活中到处都是和美有关的事物,但当自身真正来体会是却很难。就像有一句话是:“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几乎所有的人都说过,我也常说,但也就是一说,从来没有深究过为什么人皆有爱美之心。生活中也很少有人来想这些,而美学这门课就带我们深入的了解为什么是美。

上之前自身在网上搜索一些关于美学这方面的内容,做了初步的入门。老师的讲解中给我们介绍了几本关于美学这方面的书籍,就拿《美学原理》来讲,虽然不是太深入的去读这本书。但通过阅读自身也学习到了不少东西。这本书主要介绍的是:

一,美的本质及特征。

人们在自由创造活动中和看到体现人的自由创造特性的事物时就会产生引起喜悦的美感。因此,美的最终根源、美的本质是自由创造。自由创造是人类珍贵的特性自由创造是指人们在认识客观必然性、规律性的基础上,能动地去改造世界,以实现人类的目的和要求的活动。自由创造能成为美的根源,是因为人能在他所创造的对象和产品中直观自身,看到自身力量、智慧和才能以及目的和理想的实现,可以感到自由创造的巨大喜悦,产生美感。因此我们可以说,美是主体与客体的统一,是在人类的劳动实践中产生的。

二,美的产生。

美有实用价值与审美价值实用价值是指事物能满足人们物质生活需要的价值。审美价值是指事物能通过使人产生美感而带来精神喜悦的价值。人们对实用价值的认识先于对审美价值的认识,审美价值是在实用价值的基础上产生的。人们早期的审美价值观和产品的.实用价值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随着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水平的不断提升,审美价值与实用价值直接联系才逐渐发展和健全起来。美是怎样产生的呢?

1.美产生于劳动

2.在美的产生过程中实用价值先于审美价值

3.从实用价值到审美价值的过渡中,人类的观念形态起了中间环节的作用

4.在创造美的实践过程中,主体与客体是一种辩证关系。

三,社会美,自然美和艺术美。

社会美是指社会生活中的美,它经常表现为积极肯定的生活形象。社会美是美的形态中有重要意义的一种,也是美的最早存在的形态之一。社会美的形态包含:

1)人的美。

2)劳动产品的美。

3)劳动环境和生活环境的美。社会美与自然美的最大区别在于:自然美以形式取胜,在社会美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内容,而不是形式。社会美的具体特点表现为:

1)有直接的实践性。

2)有鲜明的社会功利性。

自然美是自然事物的美,它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它的社会性指自然美的根源在于实践,它的自然性指自然事物的某些属性和特征(如色彩、线条、形状、声音等),是形成自然美的必要条件。自然美的主要特点是侧重于形式,自然美主要是以自然原有的感受性形式特征直接唤起人的美感。它同社会功利性的联系较为曲折。因此,自然的某些属性,如色彩、形状、质感等有不可忽视的审美意义,它是自然美形成的必要条件。

美育教学心得体会 篇11

非常荣幸参加了这次区教育局主办的由铜仁民族学院承办的“美育培训”活动,通过这次的聆听和学习,让我感触颇深,受益匪浅。

美育是培养人的审美意识,提高人的审美能力,树立人正确的审美价值观的一种教育,它和德育智育一样,是学校贯穿到每一学科,每一节课,每一项教育活动中的一项长期的教育和任务。它能改善环境,净化人的心灵。最重要的是,美育启发了我们,有美育的课堂是个有魅力的地方。同样,在此次的培训课堂中,培训老师言传身教的体现出来的,以及运用于课堂中的美,我们领略到了美育的风采,感受了美育对学生、对教育、对生活那深深的影响。

自然界是按美来设计的,美国物理学家阿热在其《可怕的对称》中写道。其实,审美事实上已经成了当代物理学的驱动力。物理学家们已经发现了某些奇妙的东西:大自然在最基础的水平上,是按美来设计的。自然中的许多形态都是圆形的。圆既是美的,又是善的,故有完美、圆满、完善之类的说法。大自然本身似乎就是按照某种美的法则来生成和营构的。我们地球的球体现这种自然本身的完美。说一个东西美,对称与不对称是其中一条法则,一片树叶。你会惊叹按照数学上对数形状排列,也就是最美的形式排列着。人以鼻梁的中线垂直延伸,可以相当精准地分成左右两半均等的对称体。这种生理的决定,人视觉上有基本的审美要求,不合对称原理的东西就会引起人的脑垂体的不良反映,而出现不舒服、反感。但自然界,绝对对称基本上是没有的,只有对称中的不对称才有艺术效果。绘画如果完全对称,就成了图案,桂林山水倒影绝对对称是不美的。科学行为,在某种意义上讲,就是科学的艺术化过程。换言之,人类行为的高级状态,都是艺术的状态。符合真善美的理想的境界,都会殊途同归,通往艺术的境界。

我认为,只有对周围世界充满美好向往的老师,才会乐于献身教育事业,精心哺育一代新人。一个心灵美的老师,才能更深刻地感受与理解教材,体会到其中的美,从而将其中的美传递给学生,才会对学生诲人不倦,润物无声,如甘霖洒向大地般让教育充满美。同时,浑身洋溢着精、气、神美的教师,会给人以精力充沛、心胸豁达、充满活力的感觉,美的享受,又将会感染到我们的学生。

美育是培养学生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实践证明,音乐、美术等课作为人文学科的重要领域,是实现美育的重要途径。我们都知道,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所关注的对象不同,如果说自然科学更关心的是物的.话,人文科学更注重人的发展。德育工作对学生全面发展起着主导作用,德育寓于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美育以直观形象感人,寓理于情,以情动人,陶冶人的高尚情操,能提高人的审美能力以至完善人格。“动之于情,晓之以理”则说明美育是德育的先导,德育又是美育的中心内容。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多种多样,列如,优秀的艺术作品、文艺节目、体育比赛和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都能成为重要的教学内容。兴趣是的老师,是求知的前提。这就要求教育者要把怎样发现、拓展学生的兴趣、好奇心和探索精神放在特别重要的地位。学生对事物感到有兴趣,进而转化为乐趣和志趣往往是从直观开始的,它是一种无条件反应活动,是感性认识。而这种感性认识经过师生互动、互相启发、定向发展等过程,逐步升华为理性认识。智育为美育提供了必要的审美知识,知识面越广,就越能辨别真伪和美丑,越有利于美育的实施与创新。

高人的审美能力以至完善人格。“动之于情,晓之以理”则说明美育是德育的先导,德育又是美育的中心内容。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多种多样,列如,优秀的艺术作品、文艺节目、体育比赛和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都能成为重要的教学内容。兴趣是的老师,是求知的前提。这就要求教育者要把怎样发现、拓展学生的兴趣、好奇心和探索精神放在特别重要的地位。学生对事物感到有兴趣,进而转化为乐趣和志趣往往是从直观开始的,它是一种无条件反应活动,是感性认识。而这种感性认识经过师生互动、互相启发、定向发展等过程,逐步升华为理性认识。智育为美育提供了必要的审美知识,知识面越广,就越能辨别真伪和美丑,越有利于美育的实施与创新。

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在教育中形成互补的关系,谁也不能代替谁。智育解决的是如何提高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能力,体育解决的是如何提高人们的体能体质,德育解决的是一个人健康心理所要求具备的心理素质。而美育是从审美角度,通过人们对现实的审美视察,在审美实践中陶冶人的情操,美化人的心灵,丰富其精神生活,启发其自觉性,提高人们对于美的感受、鉴赏能力,从而使人们自觉地遵循美的原则,发挥其创造能力。因此,美育在素质教育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素质教育就是根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遵循教育规律,着眼于全体学生的全面、持续发展,培养学生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有较强的实践和动手能力、很强的审美能力以及健康个性,使之成为能适应新世纪需要的各种类型、各个层次人才的一种整体性教育活动。

总之,美育能扩大学生的视野,加深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促进其智力的发展。美育就是通过美的情感、美的言辞、美的理性、美的气度、美的结构,揭示新思想、新学科的科学性、真理性来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之受到美的熏陶、美的启迪,培养学生对科学与真理的美好追求,从而开发学生智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以此次学习为契机,积极探索高效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不断提高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陶冶情操、美化心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美育教学心得体会 篇12

新时期的美术教育不再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训练,而是一种文化学习,更注重培养人文素养与美术素养,因为在整个人类社会历史中,美术教育家尹少淳说过;美术是有人性意味和综合性质的人类活动之一。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美育在培养全方面发展的素质人才的作用越发显得重要。它可以教育学生树立审美观念,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培养学生认识美,创造美的能力,美育的基本特征是具有示之以形的形象性,动之以情的情感性和寓教于乐的愉悦性,它的这一特性是其它教育所不能取代的。尽管从教也有五六年光景,却发现要上好一堂高质量的美术课真的很难,下面是我在美术教育教学中的几点反思。

一、课前的准备要充分

美术课的准备绝不仅仅是教具的准备,它要有更广泛的内容。比如在《元肖节里挂彩灯》这一课里,教具是制作好的各种各样的手工装饰品,为了让课堂更有氛围,我试着准备了一些《快乐的节日》、《过大年》等一些有节日气氛的歌曲,这些歌曲在课堂气氛的烘托上起了很大的作用。除了有形的课堂资源的准备之外,更要准备的是老师多方面的知识、深厚的文化底蕴。这得靠老师长期的知识积累,所以要求我们教师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充电,才能游刃有余的给学生展现我们的魅力,是他们觉得美术课不光是“好玩”。

二、学生的想法要尊重

在教学中,有的学生因轻松的教学气氛而感到兴奋,有的学生因教学内容的生动和教学方式的形象直观而感到愉快,还有学生因课堂给了自己一块充分表现的天地,为自己完成了美妙的创作而感到陶醉,所以,也经常会有学生冒出与众不同的、别出心裁的想法,针对这样的学生,首先要尊重他们这种不寻常的想法,其次要注意引导,来培养他们的求异思维。比如我在上《闪光的名字》时,刚表扬完一位经常不做作业学生的奇思妙想,就有同学举起了手,大概是得到了老师的赏识,我想这位调皮大王又有什么新花样,但是没想到他提出可不可以用刀、枪等图形来装饰自己的名字,我当然认可了他的想法。没想到,这位同学在进行名字设计时还特别认真。正如伟大的法国哲学家蒙田曾说:“孩子需要的不是灌输,而是激情的激发”。

三、学习的兴趣要保持

在美术教学中,作为教师常常感到,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太难,但要使学生的学习兴趣长久保持下去却很困难。有一句名言这样说:“蹲下来看孩子”,教师要蹲下来和学生保持一样的高度,才能真正尊重、理解学生,恰如其分地为每个学生的发展提供帮助,才能真正发自内心地为他们的每一个进步发出由衷的赞叹,学生的学习才可能是自主而快乐的。一件好的美术作品,一次成功的作品展览,一次精到的示范,一个精心设计的课堂教学导入,一句鼓励的话,都可以引起学生对美术教学的短暂关注和学习激情,想要这种学习兴趣长久保持,需要我们从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习惯对教学内容重新组织,加强学生对课程的认同感,通过长久而不间断的鼓励、诱导,才有可能使学生产生对美术学习的浓厚兴趣,并能长久的保持下去。

四、课堂的组织要别致

课堂教学的有组织性是上好课的保证,这是大多数教师认可的原则。但相对于美术课而言,有些类型的美术课往往不需要孩子规规矩矩端端正正地作业,比如一些手工课,需要几个孩子合作完成,小朋友凑在一起难免会各抒己见,不会像成人那样有克制力,这样势必造成纪律不好。还有一些绘画课为了更好地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加入了游戏、舞蹈等活泼的形式,课堂也会显得杂乱,问题是这样形式上的“乱”并非无效。国外的老师在上美术课时不需要孩子坐得端端正正,他们给孩子足够的空间创作,可以画在桌子上,可以“乱涂乱画”。德国纽伦堡丢勒中学的谢尔先生曾说,在丢勒中学,学生作画时可以戴耳机听音乐,边听自己喜欢的音乐边作画。我想这在国内肯定是禁止的。学校要求课堂必须有秩序,但一味的整齐往往会抹杀孩子的个性,限制孩子的创造性。怎样兼顾呢?那要求教师在组织教学上的收放自如,既不放纵,也不压制。例如:可以采用开放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走向自然、走向社会,投身于五彩缤纷、五光十色的校外生活,把公园、田野、村庄等作为学习美术的大课堂,在大自然中学美术,感受生活中的红、黄、蓝。如手工制作课不妨带领学生去放飞风筝,去迎风玩一玩小风车,用制作的彩链、挂饰、窗花美化周围的环境;结合绘画课,可自办一个课堂小画展,组织学生参观发言,潜移默化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学生生活相结合的能力。

有时候,大人在看孩子的画时,往往摇头责备:“画的是什么呀,乱七八糟!”殊不知,儿童绘画贵在无序、天然童真,去雕饰的浪漫稚拙,而且个性鲜明,想象力丰富。有的孩子喜欢色彩,有的孩子画画喜欢用线条。还有的孩子只喜欢画抽象的形状。所以对于儿童画的批改、评价应该有多重的标准,要善于发现儿童画中闪光的东西,不要局限在形打得准不准,画得像不像,色彩原理对不对。

美术作业如果在课堂进行的,教师在巡视时要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指点。对学生的好的作业,要及时的给予表扬,对绘画构图有创意的学生给予肯定,或者直接展示好的作业,这对提高学生的兴趣起到一定的帮助,因为对于一般的同学来说能起到引导的作业,那么对于还在犹豫或者束手无策的学生来说能够起到参考的依据,有时同学的创意可能老师也是无法想到的。

五、教师的素质要提升

作为一名美术教师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才能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新课标指出:美术课是对人的发展起促进作用的,对人的全面发展有帮助的,它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美术是一门包容性非常广泛的学科。它要求教师的知识面要广,要涉及多方面的领域。同时要富于创设情境,培养审美意识。教师是创设情境的主导者和调节控者,通过设置一定的情境,让学生感知对美术内容尽快了解,产生探究欲。明确学习的目标,培养审美意识要从学生的心理特征、知识、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等方面出发引导他们张开想象的翅膀,理解自己所学习的内容。以此形成自己的审美个性。

综上所述,美术课要想上好,还真不是那么容易,课前的精心准备,课堂的情景创设、环节安排、个性辅导、多样评价以及课后的反思等等一样都不可少,都需要美术老师下工夫来思考、推敲。但不管多难,我想我能克服,我要不断地通过美术教学活动去唤醒他们对生活的感受,引导他们用基础的艺术形式去表现他们内心的情感,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到达认识、操作、情感、创造的整合的道路中。

当然,在美术教育教学中我还有很多的不足,所以下定决心要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除了会不断提高自己的美术素质以外,还要不断的改进教学方法,上好每一堂美术课。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绘画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法,培养学生具有一定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构图能力和辨别、调色能力的同时,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有趣味的学习环境和气氛,消除学生心中的心理障碍,使学生感到学习没有负担,上美术课更是一种享受,一种娱乐。

美育教学心得体会 篇13

美学与文学概论一样,理论性很强,全是概念,一开始的几节课就像正儿八经的哲学讲座一样,有些深奥,老师列出的书单我一本也没看,所以前几周听课是比较吃力的,但是自己渐渐接受理论分析后,课程也就容易些了。课程内容也比较多,稍一分神就跟不上讲课的进度,因而课堂也不敢开小差。不过我觉得老师不使用课件是对的,有些课程因为有课件,我总是认为不听课没关系课后看课件就可以,然而美学内容就是大段大段的说理性分析,理解比死记硬背更为重要,上课时老师会举例,再用课本理论分析,这样总比课后冥思苦想好些。这学期学习美学课所持的心态不是考试而学习,而是一种模仿。平时看一些文学作品鉴赏,总觉得作者的分析处处都是美学或文概理论依据,而有些依据也能用以分析与其想通的作品,胜于自己浅薄的分析鉴赏,课本正文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审美活动、审美形态、审美经验、艺术审美和审美教育。老师花了比较多的时间讲解导论部分,主要介绍美学的历史、性质、规律及其基本问题,这些都是为整个学期的课程打基础,认识到美学“是什么”的话,再学习就容易多了。

以前自己一直把美学的指示对象是雕塑、绘画这些艺术品,视野很狭窄,也很零碎,自己没有了解过中国美学的起源,但是潜意识里一直把美学的起源定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只因这时的艺术发生了从自发性到自觉性的转变,学习美学之后才意识到这是把美学从哲学中孤立了。美学最初是依附于哲学的,随着对象拓展和研究方法的多样化,它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课本把《易经》里人对自然、世界以及自然、世界形成之道的理解作为中国美学思想的基本精神,还把入到俩昂家思想的相互关系作为中国古代美学的基本格局,这就把美学与哲学思想紧密联系起来。美学不仅仅是文学艺术的辅助性工具,也是心理、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直认为美学就是“关于美的学问”,自然而然地把美学的对象当作是关于文化艺术中的美的部分,那些较容易为人民所接受的东西。丑和荒诞都是现代美学里重要的审美形态,但是又与自然形态、道德形态里的丑、荒诞有着区别。我也是趋“美”避“丑”的人,喜欢那些在颜色、线条上令人赏心悦目的事物。但丑不能简单地被定义为那些外形不讨喜的事物,应当把它当作对美好事物的否定,一种表里不一的矛盾状态。美丑不是绝对的,两者就像一对矛盾共同处于事物之中,每一件事物在包含着美的同时也包含着丑。小时候我总看金庸,也认为堂吉诃德是个大英雄,单枪匹马闯天下,符合自己对侠客生活的向往;长大后渐渐嘲笑起他的滑稽来,但却不知道是为什么。假如用美学分析,许是因为他的理想是无法实现的,中世纪的生活已经成为过去;而堂吉诃德无法在现实生活找到自己的存在意义,产生虚无感、无助感,于是把希望寄托在骑士生活中,但是这个又是不合时宜的,于是总是那么荒诞不经。

慢慢地,我发现似乎美学与文学有很多共通之处,亦或者说,美学就是这些文学的理论性概括、反映。美学课本第三章《中国古代的基本审美形态》的后三节都列举了大量唐诗的例子;此时文学史老师的讲课内容也恰好是唐诗;两者相互联系;似乎唐诗的美妙不是那么懵懵懂懂无处可言了,不仅是可以感悟,还可以通过这些审美形态分析唐诗的形式美、意境美、节奏美。在文学史课程的期中小论文里,我也引用美学课本“气韵”、“意境”、“神妙”这些内容作为理论依据分析唐诗“妙处玲珑透彻、言有尽意无穷”的原因;同时美学课也不是那么干涩难懂了,每次老师为某个理论举例时,自己也会在思索可证明理论或可用理论分析的例子。

就性质而言,美学是一门关于审美活动的综合性的人文学科,应当解释、阐明审美现象、美的规律,帮助人们了解美的特征。学习美学是为了提升自己的审美修养和艺术鉴赏能力,就汉语言文学专业而言,创作、鉴赏、分析能力应是十分重要的,学习这门课程正是为了提升艺术鉴赏能力,自己懂得鉴赏美,懂得用理论分析艺术的美,才能有传授给学生审美意识的条件。学习美学不仅仅是为了明白某个事物为什么是美的,更应该是对生活中的一些事物有更深刻的理解,明白什么是美。当大家认识到什么才是美,美的条件什么,就不会轻易地把浅层的、感官上的满足作为美,就会去寻找美的事物;每天按照自己所追求的尺度规划生活,让每一天都有乐趣,这也挺好的。

美育教学心得体会 篇14

看完20xx美育云端课堂之后心中有对当时社会的感慨,印象最深的就是《白毛女》,观看时有对喜儿的同情,也有对黄世仁的愤慨!

我很庆幸我没有生活在哪个地主和雇农矛盾尖锐的时代,我也无法对喜儿这样的命运俞峰教授在讲解《黄河大合唱》时播放了新华社制作的国家相册《黄河大合唱》,通过珍贵图片再现《黄河大合唱》创作、演出情况,播放欣赏了著名指挥家严良堃指挥中央乐团的《黄河大合唱》经典版本视频片段——《黄河船夫曲》。

《白毛女》开幕式下半场俞峰教授请出解放军文工团副团长、著名歌唱家雷佳,由她讲解歌剧《白毛女》的创作、排演、传承。雷佳通过连线场外专家、访谈场内嘉宾的方式,介绍歌剧《白毛女》与延安鲁艺的深厚渊源,它对中国民族歌剧产生的重要影响。这部作品是在毛泽东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直接指导下创作的,它继承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的'基础上,适度借鉴西方戏剧特别是歌剧艺术的成功经验,融会贯通的艺术创造,为日后中国民族歌剧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开辟了道路。

美育教学心得体会 篇15

“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这是法国雕塑家罗丹最的一句名言,他认为生活中到处都充满了美,只是我们缺少了发现美的眼睛。

通过学习一学期的《美学概论》使我对“美”这种现象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与认识。在以前我只是通过感性来理解什么是美、什么是丑。这种认识也是非常肤浅的。以前我对美的认识仅仅“停留”在好看,美丽、漂亮,以为这就是“所谓的美”与美相对应的就是丑。

学习了《美学概论》我知道了美学是一门研究自然界、社会和艺术领域中美的一般规律与原则的科学。美学主要探讨美的本质,艺术、现实关系以及艺术创作的一般规律等。在《美学概论》里我们可以学习和探讨审美活动的起源、美感心理、审美活动的构造与形态等。

学习美学不仅可以学会审美、认识美,更能够帮助我们更深的理解或认识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在生活中用美学的思维来引领我们的生活方式。

自己作为一名教师更应该学会怎样正确的去认识美,发现美和审美。有了正确的审美方式我们才能够更好的引导学生用眼睛去发现生活中的美。

当今社会都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目的是希望我们的学生能够全面的发展和成长。在学习美学后我把美学与自己的工作相结合起来,通过总结我领悟到了素质教育应该包含:“德、智、体、美”。早在2350多年前古希腊的哲学家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就强调了教育的作用。柏拉图尤其指出了美育的重要影响。他主张美育与德育应该统一。即: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的思想的萌芽。

学习美学不但可以提高我们的审美修养和对艺术的鉴赏能力,更能够提高我们的品味。罗丹一直坚信:“艺术即感情”。他的全部作品都证明了这一观念,都深刻揭示了人类的丰富情感。他认为只要人们自己对某件事情倾注了自己的感情与心血,就一定能够发现美,即使是别人都认为司空见惯的事情也能够发现美的所在。

在这个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没有绝对的对与错,同样在世界上也没有绝对的美和绝对的丑。美与丑就像矛与盾一样共同存在于事物之中,每一种事物在包含美的同时也包含着丑,美与丑都是相对的。在生活中的“美”,并非“美”而是“美感”。这种“美感”是源于人们自己内心的真实感情。所以在人们的眼中美是永恒的。

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是为了快乐和幸福的生活。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美好的事物,它们一直都伴随在我身边。比如:明媚的阳光、绿色的草坪、清澈的流水等。同样也有很多美好的情感围绕在我们身旁:真挚的友情、浓浓的亲情、甜蜜的爱情。也许是我们大部分时间都在繁忙和奔波中度过。以至于对自己身边美好的事物都无暇顾及。在休息的时候我们应当解放自己的眼镜,放飞自己的心灵。也许我们会突然发现在我们身边原来有这么多美好的事物。其实“它们”时时刻刻都在我们身边,只是我们缺少了发现美的眼睛和心灵。

美育教学心得体会 篇16

一学期的时间很短暂,很快地这一学期的美育课结束了。大学的两年里,我选修了两门美育课,都受益匪浅。上一学期,我选修了国标,感受到了力与美的结合,而这一学期,我选修了杨越老师的礼仪与形体课,之所以选修礼仪与形体,是因为我认为礼仪是人一生的必修课,虽不能短时间内形成,但是却可以慢慢培养,这对于我们以后步入社会也是大有裨益的。

我认为美育课是着眼于提高大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审美发展的一门课程。美育不仅是一种审美能力的培养,而且是人们思想情感、个体意识的再造。美育对提高人的文化素质品格,作为一个极好的切入口,重视审美教育的独特功能,以及由于它自身的特点,在培养人的优良素质方面有着特殊的重要作用。

这门课程对于我们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首先杨老师的这门课程教会我们培养自身良好的气质修养,其次是能够使我们明确大学四年的甚至是人生的规划,这些对于我们现在的大学生都是有很大帮助的,对于一些有长远目标理想的同学,也许还会是影响一生的一门课程。

通过这大半学期对礼仪与形体的学习,我对于美育课程又有了新的认识,对于杨老师的`这一门课程,我认为,美育是重在育人,教会了我们很多做人的道理。同时,杨老师的这一门课程,在礼仪方面的学习,让我更是深深感受到礼仪方面的知识在未来求职中的重要性。而其中的接待礼仪,餐饮礼仪,职场礼仪,还有一些应试技巧,如何正确合适的处理人际关系,及一些职场中可能会面临的一些问题等,都将让我在未来几年甚至几十年里受益,这些对于我们在大四时面临的求职都将帮助我们披荆斩棘,虽然这不是必然因素,但是礼仪必将是我们工作的一块敲门砖。

除了这些,对于我们学校的美育课程,我觉得也还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是课程很少,虽然多数情况下都是由于老师有事而不能上课,但是我觉得这一方面,老师可以通过延后结束课程时间来平衡这个问题。还有就是,虽然这门课程学到的东西很多,但是我觉得知识面可以再扩展一些,增加一些趣味性的知识,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扩展了我们的知识面。但是另外一方面,我觉得杨老师在与学生互动这点上做的很好,让部分学生有了展示自我的机会,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了学生。

总之这一学期的美育课程的学习,我学到的很多,也反思了自己的不足,有两次缺课记录,一学期的美育课程本就不多,这样一来我学的也相对少了很多,这是一点遗憾。但是在去过的时间里我都是认真的听了,并且做了一些课堂笔记,这学期的学习将会成为我未来的一大笔财富。如果我的意见有什么不当之处,请老师原谅。

美育教学心得体会 篇17

一学期的时间很短暂,很快地这一学期的美育课结束了。大学的两年里,我选修了两门美育课,都受益匪浅。上一学期,我选修了国标,感受到了力与美的结合,而这一学期,我选修了杨越老师的礼仪与形体课,之所以选修礼仪与形体,是因为我认为礼仪是人一生的必修课,虽不能短时间内形成,但是却可以慢慢培养,这对于我们以后步入社会也是大有裨益的。

我认为美育课是着眼于提高大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审美发展的一门课程。美育不仅是一种审美能力的培养,而且是人们思想情感、个体意识的再造。美育对提高人的文化素质品格,作为一个极好的切入口,重视审美教育的独特功能,以及由于它自身的特点,在培养人的优良素质方面有着特殊的重要作用。

这门课程对于我们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首先杨老师的这门课程教会我们培养自身良好的气质修养,其次是能够使我们明确大学四年的甚至是人生的规划,这些对于我们现在的大学生都是有很大帮助的,对于一些有长远目标理想的同学,也许还会是影响一生的一门课程。

通过这大半学期对礼仪与形体的学习,我对于美育课程又有了新的认识,对于杨老师的这一门课程,我认为,美育是重在育人,教会了我们很多做人的道理。同时,杨老师的这一门课程,在礼仪方面的学习,让我更是深深感受到礼仪方面的知识在未来求职中的重要性。而其中的接待礼仪,餐饮礼仪,职场礼仪,还有一些应试技巧,如何正确合适的处理人际关系,及一些职场中可能会面临的一些问题等,都将让我在未来几年甚至几十年里受益,这些对于我们在大四时面临的求职都将帮助我们披荆斩棘,虽然这不是必然因素,但是礼仪必将是我们工作的一块敲门砖。

除了这些,对于我们学校的美育课程,我觉得也还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是课程很少,虽然多数情况下都是由于老师有事而不能上课,但是我觉得这一方面,老师可以通过延后结束课程时间来平衡这个问题。还有就是,虽然这门课程学到的东西很多,但是我觉得知识面可以再扩展一些,增加一些趣味性的知识,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扩展了我们的知识面。但是另外一方面,我觉得杨老师在与学生互动这点上做的很好,让部分学生有了展示自我的机会,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了学生。

总之这一学期的美育课程的学习,我学到的很多,也反思了自己的不足,有两次缺课记录,一学期的美育课程本就不多,这样一来我学的也相对少了很多,这是一点遗憾。但是在去过的时间里我都是认真的听了,并且做了一些课堂笔记,这学期的学习将会成为我未来的一大笔财富。如果我的意见有什么不当之处,请老师原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