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老地方 > 百科 > 心得体会 > 正文

中学语文教师心得体会

2024/07/02心得体会

老地方整理的中学语文教师心得体会(精选16篇),经小编精挑细选,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中学语文教师心得体会 篇1

想想自己毕业快三年了,作为一名师范类的中文系毕业生,自然而然的走上了中学语文教师的岗位。很庆幸自己还生活在校园中,这样感觉自己还能经常和书本打交道。因为,读书是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爱书,也爱读书!

书,都弥漫着香气。读书不仅仅仅是一种需要,更是一种性情的愉悦。它如同春日扁舟里的放歌,夏日荷塘中的嬉戏,秋日田野里的散步,隆冬炉火旁的倾谈,它是心绪的慰藉,是灵魂的依傍。读书,能够慰藉心灵,让寂寞封存在书香中;读书,能够洗涤心灵,让高尚的人格在书中升华;读书,能够播撒期望的种子。让生命结出丰硕的果实;读书,能够插上腾飞的翅膀,让生命自由飞翔!

读小说,在经典里感受豪气与浪漫;读散文,在优美里感受与真情;读杂文,在议论中感悟哲理与生活;读杂志,在故事里愉悦身心,陶冶性情。喜欢在清晨读诗歌,在脍炙人口中感受音乐美与结构美。孟郊的“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让我感受到亲情的真挚;刘兰芝的“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让我感动于感情的坚强与力量。徐志摩的“在康桥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让我想到以前离开的母校。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让我们感悟到生命与理想的碰撞、在诗歌中沉醉。

风清云淡的日子,独自倚在窗前,看花开花落,赏云卷云舒。低头一回眸,桌上的书,窗前的树,树叶上跃动的阳光,一齐憩息在心灵中。蓦然回首,生活中也有很多无形的书,伴我们成长。母爱是一部书,是世间最美丽的一部书,我们的一生都沉浸在她的润泽呵护中,父亲是一部书,一本厚重的书,我们要用一生去读懂它,读懂那如山的父爱。朋友是一部书,一部精致的书,共同记录下了友谊点滴。家乡是一本纯朴的书,却又是根入心底的书,“落叶归根”是对家乡的眷恋,“家乡魂”又是对家乡的热爱,读懂这部书时,我们也明白了“一方水土一方情,月是故乡明”的真谛。

夜半,回味形形色色有形的书和无形的书,让梦境也丰富多彩,真是“夜半有梦书当枕”啊。有书香的地方就有美丽,心灵也会在书中憩息。很多时候我们不明白怎样来诠释生活,但在书里却能够发现生活的真谛。

我认为,作为教书育人的教师,读书,还有更深层的好处。读书就是一种学习。学校是学习知识的地方,学习氛围必定是十分浓厚的,教师必须是带头读书学习的,这本身就是对学生的一种言传身教。爱读书、有学养的教师,往往都是学生心目中的偶像,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让学生刻意揣摩效仿,有很多学生就是在老师的熏染下爱上读书的。很难想象,一个不喜欢读书学习的教师,能培养出爱读书学习的学生。

读书能提升教师心灵修养。读书不仅仅能增长知识,开阔视野,还能滋养我们的人生底气。教师是社会上最大的一个知识分子群体,虽然待遇较差,地位一般,但是社会看教师的眼光却很高。人们往往把教师看作是有学识、有文化、有修养的人,无论说话做事,都得高标准,严要求,不能跟社会上的人一样。一个有读书习惯的教师,经过书籍日积月累的浸润,气质就会逐渐变得高贵而不媚俗,性情逐渐变得细腻而平静,内心逐渐变得博爱而不自私,一句话,读书能够使教师的灵魂变得高尚而伟大起来,这样的教师,自然就会赢得别人的尊重。

读书能让教师博学多才,悟性提高。新课程改革,对教师驾驭课堂的潜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教学不能再跟以前那样照本宣科,一味地讲解教材,而是要师生互动,要联系实际生发,扩展。这就要求教师不仅仅要有丰富的知识贮备,更要有很好的悟性,这天的读书体验就是明天的课堂实践。只有教师书读多了,知识面广了,领悟潜力强了,在课堂上才会如鱼得水,游刃有余,课堂才能高潮迭起,精彩纷呈。这样,学生就会在享受中快乐学习,教师就会在享受中简单施教。

读书能让人持续平淡的心境。有人把读书比做精神的呼吸,此话的确有道理。工作累了,读上一段,在浮躁的现实中寻得一份宁静平淡,这种感觉是做其它任何事情都难比拟的。当你对一本书、一篇文章,甚至一句话产生深深共鸣的时候,你会觉得读书竟有如此的魅力,竟是如此地陶冶人的'性情,净化人的心灵。心浮气躁、鸡肠狗肚、名利熏心的人是干不好教育工作的,但是,如果读书不断,不良的思想气质是能够改变的。

读书的好处当然很多,我个人认为,对教师而言,还是就应有所选取的。除了就应读一些文学方面的名著外,更就应多读一些专业方面的书籍。文学书籍要读名家名著,经典名著经历了岁月的淘洗而流传至今,凝聚了人类思想文化的精华,读来能够陶冶思想情操,给人以更深的启迪。专业方面要有所提升,首先要走近大师,读陶行知、叶圣陶、苏霍姆林斯基、杜威等中外教育名家的教育理论著作;其次要熟悉当下一些实力派教育专家,如张文质、魏书生、于漪、朱永新、肖川等人的著述;再次要学习教学名师的课堂教学艺术,如李镇西、窦桂梅等人的教学随想。当然,读书是教师的个人行为,应根据个人的爱好和个性有选取地阅读。相信,读名家的书,肯定会受益匪浅。

古代的那些文人墨客,都有一个相同的爱好读书。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是每个人都做过的事情,有许多人爱书如宝,手不释卷,因为一本好书能够影响一个人的一生。

真的期望我们的老师都能喜欢读书,让读书来提升我们的品质,促进我们成长。

中学语文教师心得体会 篇2

1月17、18两天,我们参加了海口市教育研究培训院在义龙中学举办的中学语文培训学习活动,经过两天紧张的培训,我感到收获不少。以下是我参加学习所获得的几点感想与心得体会:

一、海口一中李怡老师讲解的苏教版语文第四学段教材研习,我清楚地了解到初中语文教材研习的基本原则、基本目标和教材的基本理念等内容以及新的课程标准所提出的要求。

怎样把握知识的深度与广度,我们不仅要从思想上认识到初中语文教材研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而且也要从自身的知识储备上为初中语文教材研习作好充分的准备。对于单元研习,我们要了解课标的要求、通读本单元课文、了解每篇课文的基本内容及写作特点,分析学情,根据课程标准和三维目标建立教学目标和重点和难点。

二、通过这次培训学习,我清楚地认识到初中语文教材研习的重要性。

我深刻体会到教师要有丰富的知识,认真备课,了解课文有关的知识,才能更好地为教学服务,达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例如李老师讲到文言文研习时,以《出师表》为例,教师要充分了解“表”这种文体,《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歌”又怎么理解?都要做到心中有数。李老师还讲到了一些有关中考的问题,哪些是中考必考内容,哪些是选讲内容,对于不同的内容应该分别讲解到什么程度。

三、曾桃老师所讲的“如何开展有序的作文训练”我清楚地认识到作文教学的重要性。

她对当前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无序现象进行了分析,指出教材无系统,有“本”难循,教学无计划、训练无序列等现状。通过学习,我清楚地认识到初中语文作文序列化的重要意义,作文序列化是初中语文作文的调整与补充,是提高作文教学效率的要求,是实现新课程标准作文教学目标的有效途径之一,同时也是体现以人为本、回归生活的教育理念的要求。如何开展有序的作文训练,这是摆在我们语文教师面前的问题,通过这两天的学习,我对开展有序的`作文训练的重要意义和如何开展有序的作文训练都有了更深的认识。

四、身为教师,我深感责任重大,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只有让学生具备良好的语文素养才能使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因此,这两天的初中语文教师培训学习,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非常有意义的。通过学习交流能促进我们产生更多更好的授课方式、方法,产生更多更新的科学思维模式,恰当的情景导学可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我认为这次培训学习对于我们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这次次学习,不仅使我的眼界得以开阔,而且使我对初中语文教学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和理解。这无疑将对我们今后的教学工作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中学语文教师心得体会 篇3

今天我听了全国优秀语文教师、全国优秀班主任x老师的报告,我觉得有一种震撼心灵的力量,我的心被久久地震撼着、感动着。

一、爱是需要能力的

x老师是用心做教育的,虽然年轻,但提出的观点却是超前的。在班级管理中的观点和方法源自自己深入独特的思考,不是前人成果的复制。x老师提出:爱是需要能力的。想想我自己,有多少次是打着“爱”的招牌做出“不爱”的事情呢?当学生不愿意学习时,我也无数次逼着学生学;当学生学不会时,我也曾因为恼火而口不择言;当学生犯了错误,我也曾多次进行批评,很多的批评都没有艺术性,有时甚至由此引起了师生的对立。想想这些,真的感到惭愧!爱学生是需要能力的,盲目的爱还不如不爱。

二、在人的心灵上种满庄稼

有个成语叫“无事生非”,一个人如果无事可做,他必然会生出许多的事非来。一个不爱学习,不愿学习的孩子,必然就会扰乱班级纪律,给班级惹来事非。所以梅老师提出:在人的心灵上种满庄稼,也不长杂草了。一个优秀的'班主任,会为学生的成长搭建多种动起来的平台,让每个学生时时有事做,事非自然就没有了。

想想我们班那几个“惹事精”,就是因为“闲的”。他们闲着,并不是真的无事可做,是因为学习、劳动这类的事,他们都不愿去做,强制也不行,老师没那么多的时间看着他们吧,老师一离开就开始惹事了。梅老师告诉了我们方法,找到孩子的兴趣点,布置给学生的事情尽量贴近孩子的兴趣点。

三、利用人性的“虚伪”管理学生

虚伪就是不真实的表达自己内心态度的行为。人性的虚伪也堪称是一种品质,虚伪是因自身的需要后天慢慢形成的一种品质,人的身上具备着多重品质,只是虚伪这一品质运用起来比较容易些。学生也有“虚伪”的品质:明明不爱学习,却愿意参加学习兴趣小组;明明不爱劳动,却愿意承包班级事务;明明自己犯了错,却去指责没有犯错的同学……“虚伪”,也不是一种完全不好的品质,人,有时也需要“虚伪”。重要的是一名班主任能看透学生的“虚伪”并巧妙地运用它,使它为教育服务。

四、激发学生向上的动力

人,只要时时刻刻有了一种向上的动力,他必然会约束自己的行为,使自己的行为努力向上。梅老师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运用了很多激发学生努力向上的方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如每天早上让学生背励志格言,班会课上“煽情”,借助班报影响学生,为学生过生日,周末的展示活动等,都运用得恰到好处,激励着学生每天满怀激情,奋勇向前、向上。

五、施政讲策略

在班级施政的过程中,x老师是智慧的。他对学生提出的每要求时不贪多,让学生感受老师对他们的理解和宽容。如x老师周四提出“别给我惹麻烦”,周一提出“做全新的自己”,其它三天没再提什么要求;当班级的各项检查不如人意时,x老师只要求学生选择先把一项工作做到最好等。其实,只要周四、周一,学生能做到最好,周二、三、五还能差吗?工作看上去很多很重很多,x老师只要求学生把先把一件事情做好,是多么的“善解人意”呀!就这样,看似x老师是很容易知足的,其实x老师是运用了“人心知足象吞蛇”的策略。

x老师管理班级的策略,我只不过学了点皮毛,对于x老师报告的精华,我也没有真正领会。但仅仅以上所学,就足以让我震憾和感动,在以后我还会用心研究,努力做一名优秀的班主任。

中学语文教师心得体会 篇4

学校组织语文教师到庄口初中听课学习。我听了三堂语文课,每一堂课都是具有学习意义,但都各有特色。对于正在语文教学的路途上摸索前进的我来说,这次学习使我产生很大的思想震动,当然收获也很多。我谨将自己的所得所获所悟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谈:

一、注重指导学生朗读,恰当点评学生的发言。

在语文课堂中应让学生多读,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进入境界,并且还要生发联想,才能更有感情的朗读,也才能更深入地理解文意。在这次语文课堂上,许老师在执教《羚羊木雕》一课中将阅读贯穿始终,对学生的读书通常做了如下安排:

1、观其大意,谓之粗读,只要求将课文读通,了解其大意,2、在已然把握文章情感的基础上,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读。3、点评朗读。通过这三步既发挥了学生的客观主动性,又在学生自己阅读的过程中培养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给学生好的学习方法,注重学习习惯培养。

很多老师会在课件上给学生出示“学习方法”,名字多样“温馨提示”,如汪萍老师在执教《夏感》品读课文环节是这样设计的.:结合课文内容说说这是一个怎样的夏天?括号中是这样提示的:(提示:如找关键词,相对应的句子等)。让学生收获一种学习的方法,当他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时才能够用自己的力量解决。个别老师很注重对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一直强调“不动笔墨不读书”,有利于培养学生集中精力的好习惯。

三、设置简单有效的课堂情境,创设自然和谐的课堂氛围。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学习

的推动力,是帮助学生获取知识的捷径。因此,很多老师在新课的导入中会有意地设疑,激疑或精心设计,或课前播放歌曲,或课前进行语言互动,去激发学生的兴趣,紧紧地吸引住学生,使学生很快地进入新课意境。

我对王小兵老师印象深刻,在他的作文课堂上,我发现他非常擅长并注重语言的运用,极其幽默。学生非常喜欢这种活泼的授课方式,整个课堂欢乐愉悦,让我们听课老师也深深陶醉其中、乐在其中,很轻松。

中学语文教师心得体会 篇5

10月27——29日三天时间,我在禹城观摩了市教研室组织的“初中语文教学能手评驯。

活动。每一堂课都是具有学习意义,但都各有特色。对于正在语文教学的路途上摸索前进的我来说,这次观摩学习使我产生很大的思想震动,当然收获也很多。我谨将自己的所得所获所悟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谈:

一、注重指导学生朗读,恰当点评学生的发言。

还给学生大量的读书时间,在语文课堂中应让学生多读,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进入境界,并且还要生发联想,才能更有感情的朗读,也才能更深入地理解文意。要达到这一步,学生应建立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而不是建立在老师讲解分析的`基础上,学生靠阅读读懂、品析文章,可以形成自己的能力,如果靠老师讲解分析那永远是接受现成的分析成品,不能形成自己的能力,所以在课堂上,要让学生自己阅读。在这次语文课堂上,都将阅读贯穿始终,对学生的读书通常做了如下安排:1、观其大意,谓之粗读,只要求将课文读通,了解其大意,2、参照有关注释和有关资料,细嚼慢咽,谓之细读,可提出疑难,请求解决。3、在已然把握文章情感的基础上,有感情的朗读,品析美句美词,4、细赏其文理构思,享受美文,谓之美读(或范读),通过这四步既发挥了学生的客观主动性,又在学生自己阅读的过程中培养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给学生好的学习方法,注重学习习惯培养。

很多老师会在课件上给学生出示“学习方法”,名字多样“温馨提示”,如王晓林老师在执教《五柳先生》品读课文环节是这样设计的: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五柳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括号中是这样提示的:(提示:如性格、爱好、生活状况、人生追求??)。让学生收获一种学习的方法,当他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时才能够用自己的力量解决。个别老师很注重对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一直强调“不动笔墨不读书”,有利于培养学生集中精力的好习惯。

三、设置简单有效的课堂情境,创设自然和谐的课堂氛围。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学习的推动力,是帮助学生获取知识的捷径。因此,很多老师在新课的导入中会有意地设疑,激疑或精心设计,或课前播放歌曲,或课前进行语言互动,去激发学生的兴趣,紧紧地吸引住学生,使学生很快地进入新课意境。

我对张士诚老师印象深刻,在他的课堂上,我发现他非常擅长并注重语言的运用,极其幽默。学生非常喜欢这种活泼的授课方式,整个课堂欢乐愉悦,让我们听课老师也深深陶醉其中、乐在其中,很轻松。

中学语文教师心得体会 篇6

20xx年4 月13日,一个好日子。 我们鞍山市铁东区小学语文中心教研组一行30人,在教研员赫冬梅和陈佳的带领下,早上五点半就集合,六点出发,八点钟就赶到了沈阳空军招待所礼堂。观摩了全国著名小学语文教育专家新课标解析与教学指导专题研究会。 此次活动有于永正、支玉恒两位资深名师的课堂教学、讲座,现任教研员评课等。每一堂课都值得学习,每一位教师的精心展示不仅令学生陶醉痴迷,而且对于正在语文教学路途上摸索前进的我来说,无疑是醍醐灌顶,收获颇多。

下面就谈谈我对此次活动的心得体会:

第一、吃透教材是最根本的。

听完几位老师的汇报课后,我认为他们对教材的把握都有其独到之处,都能抓住题眼,一步步的深入文本。于永正老师执教《爱如茉莉》,70多岁了,依旧给学生范读,而且读得生动形象,别有韵味,受到了大家的赞赏。不只是他自己给学生范读,还抓住一切机会,指导学生声情并茂的朗读,为学生的读打好了扎实的基础。课中,他抓住文本中形象的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引导学生对爸爸妈妈之间的爱进行细致的分析。最后,从不同角度引导学生,对人物进行拓展品读,激发了学生的无限乐趣。整节课在于老师优美生动的语言中层层展开,使听者回味无穷。

第二、注重启发式教学,让学生主动学。

新课程标准要求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是这个主体的引导者。这几位老师都充分的做到了这点。例如支玉恒老师《草原上的花》时,通过课件的设计,精彩的品读,引发学生边读边想象,体会了祖国的大好河山的美。

第三、注重引导学生朗读。

大部分老师都非常注重指导学生朗读,但决不是为了读而读,而是在体会情感的基础上去读,并且对读的要求也不尽相同,例如:王文丽老师在上《鱼游到了纸上》这课时,首先让学生大声自由的读并找出描写青年“忘我”的语句,体会情感;再读课文,让学生找出“忘我”原因;让学生声情并茂中体会我对青年的感情升华。学习中还穿插着齐读、分组读、示范读,进而激发同学阅读兴趣,让学生在阅读中更好的领会文章所表达的爱的精神,层次非常清晰。

第四、注重学习习惯的养成。

很多老师在课堂上穿插着一些学习方法,让学生收获这些方法,在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时能够用自己的力量解决。例如张龙老师就要求在正文学习前为每段标上序号,便于在学习课文时迅速找到所讲的内容。他还要求在读文章时对有生字或读不通的句子多读几遍,这样就能“读书百遍,其意自见”。于永正老师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及时的纠正文字的发音,潜移默化的教导学生字音要读准的习惯。还有的老师一直强调“不动笔墨不读书”,做好批注,有利于培养学生集中精力的好习惯。

中学语文教师心得体会 篇7

教育工作:

是一项常做常新、永无止境的工作。一份春华,一份秋实,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我付出的是辛勤的汗水和真挚的泪水,然而我收获的却是那一份份充实,那沉甸甸的情感。我用我的心去教诲我的学生,我用我的情去培育我的学生,我无愧于我心,我无悔于我的事业。让我把一生矢志教育的心愿化

为热爱学生的一团火,将自己最珍贵的爱奉献给孩子们,相信今日含苞欲放的花蕾,明日一定能盛开绚丽的花朵。

努力方向:

1、加强自身基本功的`训练,课堂上做到精讲精练,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多加一些开放的试题的练习。结合《语文的新课程标准》安排自己的语文教学。多向老教师学习经验。

2、对差生多些关心,多点爱心,再多一些耐心,使他们在各方面有更大进步。

3、对学生多加强教育,教会学生如何的做人,如何的尊敬同学、老师和家长。

4、教育学生要注意保持环境卫生,增强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

5、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提高学生的学习的兴趣。

6、在教学上下功夫,努力使班级学生的成绩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更大的进步。

中学语文教师心得体会 篇8

学校组织语文教师到庄口初中听课学习。我听了三堂语文课,每一堂课都是具有学习意义,但都各有特色。对于正在语文教学的路途上摸索前进的我来说,这次学习使我产生很大的思想震动,当然收获也很多。我谨将自己的所得所获所悟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谈:

一、注重指导学生朗读,恰当点评学生的发言。

在语文课堂中应让学生多读,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进入境界,并且还要生发联想,才能更有感情的朗读,也才能更深入地理解文意。在这次语文课堂上,许老师在执教《羚羊木雕》一课中将阅读贯穿始终,对学生的读书通常做了如下安排:

1、观其大意,谓之粗读,只要求将课文读通,了解其大意,2、在已然把握文章情感的基础上,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读。3、点评朗读。通过这三步既发挥了学生的客观主动性,又在学生自己阅读的.过程中培养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给学生好的学习方法,注重学习习惯培养。

很多老师会在课件上给学生出示“学习方法”,名字多样“温馨提示”,如汪萍老师在执教《夏感》品读课文环节是这样设计的:结合课文内容说说这是一个怎样的夏天?括号中是这样提示的:(提示:如找关键词,相对应的句子等)。让学生收获一种学习的方法,当他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时才能够用自己的力量解决。个别老师很注重对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一直强调“不动笔墨不读书”,有利于培养学生集中精力的好习惯。

三、设置简单有效的课堂情境,创设自然和谐的课堂氛围。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学习

的推动力,是帮助学生获取知识的捷径。因此,很多老师在新课的导入中会有意地设疑,激疑或精心设计,或课前播放歌曲,或课前进行语言互动,去激发学生的兴趣,紧紧地吸引住学生,使学生很快地进入新课意境。

我对王小兵老师印象深刻,在他的作文课堂上,我发现他非常擅长并注重语言的运用,极其幽默。学生非常喜欢这种活泼的授课方式,整个课堂欢乐愉悦,让我们听课老师也深深陶醉其中、乐在其中,很轻松。

中学语文教师心得体会 篇9

学校组织语文教师到庄口初中听课学习。我听了三堂语文课,每一堂课都是具有学习意义,但都各有特色。对于正在语文教学的路途上摸索前进的我来说,这次学习使我产生很大的思想震动,当然收获也很多。我谨将自己的所得所获所悟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谈:

一、注重指导学生朗读,恰当点评学生的发言。

在语文课堂中应让学生多读,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进入境界,并且还要生发联想,才能更有感情的朗读,也才能更深入地理解文意。在这次语文课堂上,许老师在执教《羚羊木雕》一课中将阅读贯穿始终,对学生的读书通常做了如下安排:

1、观其大意,谓之粗读,只要求将课文读通,了解其大意,2、在已然把握文章情感的基础上,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读。3、点评朗读。通过这三步既发挥了学生的客观主动性,又在学生自己阅读的过程中培养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给学生好的学习方法,注重学习习惯培养。

很多老师会在课件上给学生出示“学习方法”,名字多样“温馨提示”,如汪萍老师在执教《夏感》品读课文环节是这样设计的:结合课文内容说说这是一个怎样的夏天?括号中是这样提示的:(提示:如找关键词,相对应的.句子等)。让学生收获一种学习的方法,当他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时才能够用自己的力量解决。个别老师很注重对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一直强调“不动笔墨不读书”,有利于培养学生集中精力的好习惯。

三、设置简单有效的课堂情境,创设自然和谐的课堂氛围。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学习

的推动力,是帮助学生获取知识的捷径。因此,很多老师在新课的导入中会有意地设疑,激疑或精心设计,或课前播放歌曲,或课前进行语言互动,去激发学生的兴趣,紧紧地吸引住学生,使学生很快地进入新课意境。

我对王小兵老师印象深刻,在他的作文课堂上,我发现他非常擅长并注重语言的运用,极其幽默。学生非常喜欢这种活泼的授课方式,整个课堂欢乐愉悦,让我们听课老师也深深陶醉其中、乐在其中,很轻松。

中学语文教师心得体会 篇10

俗话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知识就是力量,其实在我的内心深处我一直认为趁着青春年少多看些书,多学些知识是永远不会错的。在走上了三尺讲台之后,由于这职业的原因,我更加喜欢看书、看报,并逐渐对教育书刊有所涉猎,其中我最喜欢《中学语文教师》。

一本书刊或杂志能够成为读者的朋友,其实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而在我的心目中,《中学语文教师》就是我的挚友。我和它的相识其实很平淡无奇,当我还是学生时,为了走好以后事业的第一步,常常要做些准备,其中有一项就是到校图书室借阅书刊,摘抄一些新的.教育信息、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育教学方法,而这些,我都通过《中学语文教师》获得了,因此我一次次走近它。

有人说:一本教育杂志,也应当是一所学校,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有切实、具体的可以给读者以启迪的教育案例,有高水平的服务而《中学语文教师》恰恰如此,它的文章精短实用,可读性强,内容实在,在推动教学改革、传递教学信息方面都有独到之处。

如今,做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我更加希望能在教学方面得到一些切实具体的帮助,《中学语文教师》将怎样处理教材难点,怎样设计创造性教学方案等都为我们想到了。同时《中学语文教师》推出的大语文教育文摘,从大语文的角度,精选报刊精华,为我们及时地提供了各方面的教育信息,也打开了我们的教育视野。此外,园丁故事、封面人物,不仅有吸引人的故事,闪光的教育思想,精妙的育人艺术,还让我们认识和了解到像于永正、李吉林、支玉恒、徐根容等教育界的精英人物及他们先进的教育理念。

据了解,《中学语文教师》已走过20多个风风雨雨,滋润了无数语文教师的茁壮成长,也为许许多多的青年语文教师架起了走向成功的桥梁,是培育教师成长的摇篮。她的风格十分朴素、务实、朴实、实是其魅力的源泉。朴素、精致、人文是其独具的特点。她的园丁故事动人,教学点评中肯,教案设计新颖,教学随笔精致。她贴近教改前沿,是小学语文教改的冲锋号。

在轰轰烈烈的教改之风中,《中学语文教师》宣扬对学生做为人的尊重;宣扬对学生生命的唤醒与赏识;宣扬人格平等基础上的情感交流;教育我们用心灵感受心灵,用生命点燃生命,用智慧开启智慧。因此,每当我竭尽所能地传授知识给学生却看到学生似懂非懂的目光时,我都能从《中学语文教师》中再次找寻到信心的起点;每当遇到教学中我自己也弄不太清、搞不太懂的知识时,《中学语文教师》为我解决了燃眉之急;每当我想在教学上有所突破、有所创新时,都是《中学语文教师》为我导航,让我有所创想,寻到教学的亮点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一直坚信多读一些好书,一定会有许多意外收获,在这人生的黄金时间,我想我会一如继往地多读好书,在书的海洋中扬帆远航。同时我想《中学语文教师》也一定将与我携手同行,共同成长,共创未来!

中学语文教师心得体会 篇11

每次走上讲台,看着台下那一双双求知若渴的眼睛,我总是问自己,这节课我要教给孩子们什么?问着自己,就觉得身上的担子千钧重。

其实,现在的语文课堂教学走进了一个尴尬的境地:沉闷的灌输型的课堂学生不喜欢,老师也是声嘶力竭而不得一丝乐趣;热闹的课堂学生喜欢,一张张小嘴说得天花乱坠,可一到真刀真枪动笔写作,就笔如千斤,江朗才尽了。该怎样解决这一个矛盾?难道这真是不可调和的问题。

几年下来,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很多学生语文成绩很好,也写得一手好文章,可是他们中大多数不太喜欢语文课,因此上课也是漫不经心的;另外一些学生很认真,语文课上老师说的每句话,板书的每个字,他们都会记录下来,可是语文成绩却不尽如人意。为什么会出现如此结局?一经调查才发现,奥妙原来很简单,前者爱看书,而后者却把看书当成了任务,努力完成,体味不到其中的任何乐趣。

针对这种现状,我认为语文教师给自己的定位就十分重要了。首先我们要充当引路人,引领我们的每个学生走进文学的殿堂。其实,想想我们自己,当你把阅读变成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时,还用担心读书认真不认真的问题么?所以,面对初一的学生,我并不急着分析课本,而是向他们介绍中外名著,把其中的经典情节用幽默的语言简单的'讲给学生听,语言不一定很优美,但是一定要现代,这里的现代是说将过去的观念用现在学生感兴趣的语言,甚至是网络语言说出来。这样做最直接的好处就是吊起学生的胃口,让他们自发的去找名著阅读,这样比你苦口婆心的向他推荐,声色俱厉的强令的效果要好得多。

其二,分析课文时,我要求自己在备课时一定要找这篇课文中的"发笑点"。因为没有一个人喜欢板着脸的严肃说教,孔子说的好:"己所不欲,勿施与人"。找到可以引起学生兴趣的相关话题后,我尽量让学生笑着听课,随意发言,只要是跟这个话题相关的,你想说就说。慢慢的,学生有了更高一层的要求,他们有了写的欲望,很想把心里话写下来,因为是自发的写作,他们也会自觉的锤炼字词,不厌其烦的改。我想,到了这个程度,我们还担心学生不愿意学习语文么?

其三,注意语文课的深度。我绝对认同语文学习决不能停留在表面这个观点。所以,我经常给学生读美文,引导学生讨论其中蕴涵的哲理,提醒他们其中优美字词句的意境,并要他们写下听后感。这样训练的结果,学生从文章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提高了,而且因为听的多,视野也开阔了,写起作文来也是素材多多,观点新颖,经常会有让人耳目一新的佳作出现呢!

一些浅见,写出来只是想告诉大家,语文教学效果的呈现必须以老师与学生的完美配合为前提。若忽视这一点,教语文真成了费力不讨好的事了。

中学语文教师心得体会 篇12

这炎热的暑假里,我参加了xx区教师专业发展90学时的培训。在这几天的学习中,听了好多专家的讲座,受益匪浅。使我庆幸自己没有失去这样的学习机会。

在这几天里,我觉得自己仿佛回到了学生时代,端坐在教室里,聆听着专家的讲座,我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学方式得到一次重大的洗礼,让我明白,今后的教学要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来组织教学”,教师必须学会文本的细读。

听了x校长的讲座,明白“后茶馆式”教学主张“学生先学”,还强调了学生先学的方式、方法是多样的,而且还阐释了教师在“学生先学”之后应该怎么教。“后茶馆式”教学了课堂教学设计的逻辑结构。我反思以前的教学,我经常担心学生不能很好的把握重点,不能明白其中的道理,于是,在传授的过程中,我不知不觉地替代了他们的发言,我把属于他们的课堂抢了过来,使他们成为了旁观者。我现在明白了,教师只需要通过“引导暴露”“共同解疑”要讲学生自己不能学会的。

听了xx教研员的对20xx版新课标的解读,知道教师必须带着真正的平等意识进行文本教学。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要善于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但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来代替个人阅读。

听了x教授关于语文教学目标的确定,真正感受到自己平日的不足,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太大太不具体,知道以后在制定目标是要具体再具体点,集中再集中些。

xx教研员从汉语音韵与意蕴的.关系入手教导我们该如何解读文本。他声情并茂的讲座让我明白了诵读的重要性。文本的解读原来还可以从汉语的音韵入门。

xx市语文教研员x老师解读了中考命题的技术,并结合考试说明对xx市20xx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卷作了全面分析。让我对中考命题要面对的基本问题,命题的基本要求,考查学生的哪些能力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使我在以后的教学中能更有的放矢,更注重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三维目标的达成。

听了x老师的讲座明白了一位名教师的成长需要磨砺,需要努力进取。x老师对名师课例的分析让我知道了我们要学名师的理由,更知道要学习更要形成自己的风格。

总之每位专家的讲座都是如此精彩,让我忘了烈日酷暑,忘了疲惫,只沉浸于学习中。在今后的教学道路上,我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我要往自己的脑袋里装进更多的知识,要能够让我的学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要让自己的这桶水溢出来,渗到学生的杯子里。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中学语文教师心得体会 篇13

xxxx年8月,我通过招教考试,成为了金水一中的一名语文老师。7年过去了,我参加了许许多多的培训,从中也获得了很多对教师生涯大有益处的收获。这次的北京之行,更让我的学习经验有了新的收获和感受。

八月的北京烈日炎炎,正如我们对于知识的渴望那样,充满了无限的热情。适逢大雨过后,天空竟出现了少有的彩虹,或许这是北京给予我们这些求知者的厚礼,更是新理论即将扑面而来的预示。

教师的幸福人生

丁榕,一个教育界响当当的名字,不是因为她教出过多少个北大清华的学生,也不是因为她创造了多么高深的教育理论,而是她为教育事业真正奉献一生的情感。

步入老年的丁老师,完全没有这个年龄段的老态,取而代之的是清晰的思路,睿智的头脑,灵活的步伐。整场报告,全程都是站着的丁老师,把一位充满爱心、乐于奉献、善于创造、激情洋溢的教师形象展现的完美无暇。一个个生动的案例,把50年的人生体验串成了一条精美无比的珍珠项链,生动真切的语言,仿佛让我看到了往事的一幕幕。

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播本领,而在于激励、在于唤醒、在于鼓舞。丁老师的一颦一笑,一言一语,无不把这句话诠释的淋漓尽致。从职业型教师,发展到事业型教师,拥有教师的魂,最后成为发展型教师,这才是教师最应该走的路。

爱,就意味着用心去体验别人最细微的精神需要。她是睿智的引领者,深知“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每一个她教过的学生,未来的路各不相同,可是都深深记得这位对自己人生影响极大的老师。经验交流类似于亲切长者的谆谆长谈,让人感动不已。大家都是教育工作者,对待教育有一种特殊的热情。正是这种热情与真诚,深切的打动着我们在座的每个人。教育以人为本,百年树人,谈何容易。

要了解学生的需要,就是要用学生的大脑去思考问题;用学生的'情感区体验情感;用学生的兴趣填补自己兴趣的空白;把学生的困难当成自己的困难。

101中学,传奇色彩的学校

与丁榕老师的优雅不同,北京101中学的校长程翔老师,则从宏观发展的角度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学校个性化发展进程。从1946年建校以来,“立德树人,培养未来担当人才”就成为了北京101中学的发展目标。具有红色名校的特质,101中学的很多校园文化都渗透着历史的痕迹,很多名人也是从这所学校毕业的,这无疑也给几十年的名校增添了几分政治荣誉感。

程翔老师说:所有的教学都是从生活而起,生活才是最好的教材。对于一线教师的我们而言,这确实是最真实的学校体验。在学校发展的大框架下,支撑它飞速发展的,就是我们这些基层的老师们。生活是最好的课堂,它传授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生活经验,也有心灵提升。睿智的教师就会抓住这一点,对学生进行点拨,适时的将校园文化、生活体验与课堂获得完美结合。这种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潜移默化的,对于学生的影响也是“润物细无声”的。

同时,程翔老师还教授给了我们如何撰写教学论文。对于信息快速发展的今天,“互联网+”的时代早已扑面而来,教师独立完成论文撰写已经是一项技能,如同教师讲课一般。无论从宏观还是微观的角度,无论从课程还是教材的选择,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的模式,都是一个教师综合素质的考量。

勤于思考,善于思考

幽默,是最初对易仁荣老师的定义,但是一场报告下来,易老师丰富的内心世界,执着的人格魅力,都让我感触颇深。

最初,一个吃萝卜的道理,简简单单告诉我们先苦后甜的人生体验,上进、刻苦、具体、坚持,这些看似平常的词语,却涵盖了易老师一生的教育哲学。

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而我希望,遇到我的孩子们都是幸运的。教师专业化发展已经不是简单的三言两语可以概括的,它所涉及的方方面面,都和孩子们息息相关。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其中的“思”对于教育者而言,有进行教授前对于教材和学生的思考,也有在教授之后的反思。这样的“思”应该是高质量的,因为我们的任务就是要培养高质量的人才,同时提升自己的教育发展能力。

从跌跌撞撞的尝试,周遭人的质疑,到逐渐成熟的模式方法,对于易老师来说,这是一项智慧的工作,需要的是技术和艺术的高度融合,特色教学便成为了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抹彩虹。

易老师做了很多我们想做却不敢做,或是“没时间”做的事情,因为我们总在为自己做不好,做不完美找理由。反思自己的教师道路,真的需要做的还有很多很多。

人人都是课程的创生者

刘燕君,北京市东城区回民实验小学的校长,把戏剧特色推广到全市,让教育界对一所普通的小学刮目相看。

在讲座最初,刘校长就给我们提出了7个问题:为什么建设课程?为谁建设?为了谁的什么建设?谁来建设?建设什么?怎么建设?建设的效果如何?当课程建设如火如荼的开展的今天,我们却又似乎对这些问题模棱两可,不知所云。而现在学校课程建设的现状为:非科学化趋向严重,大多数没有顶层设计和课程体系。而学校进行课程顶层建设,就要为学生谋发展,为教师搭平台,为学校闯出路。

如何让课程创生,刘校长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她将戏剧文化推广到整个学校,让学生写剧本、排话剧,甚至去草原上和话剧故事的原型人物对话,让学生真正感受美好的精神其实就在身旁。做这些事情,必定不是一帆风顺的,周围的人也会投来质疑的目光,但是因为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孩子们的承诺,默默的坚持,便是刘校长不放弃的动力。学生的发展是一点点的累积,而这累积背后是所有教育者们为之辛勤付出的汗水。

每一次学习,都是心灵受到洗礼的过程,接受了全新的教育理念,收获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快乐教学原来并不是一件难事,需要的只是我们携手坚持的信念,这次的北京之行,让我觉得真的不虚此行。四位专家,都向我们展示了走在教育前沿的他们是如何说,如何做的,毫不避讳的给我们传授了他们的经验和成果。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也会发掘自己的特长,把它坚持下去,真正做一名有心的教育者。

中学语文教师心得体会 篇14

今天我听了全国优秀语文教师、全国优秀班主任x老师的报告,我觉得有一种震撼心灵的力量,我的心被久久地震撼着、感动着。

一、爱是需要能力的

x老师是用心做教育的,虽然年轻,但提出的观点却是超前的。在班级管理中的观点和方法源自自己深入独特的思考,不是前人成果的复制。x老师提出:爱是需要能力的。想想我自己,有多少次是打着“爱”的招牌做出“不爱”的事情呢?当学生不愿意学习时,我也无数次逼着学生学;当学生学不会时,我也曾因为恼火而口不择言;当学生犯了错误,我也曾多次进行批评,很多的批评都没有艺术性,有时甚至由此引起了师生的对立。想想这些,真的感到惭愧!爱学生是需要能力的,盲目的爱还不如不爱。

二、在人的心灵上种满庄稼

有个成语叫“无事生非”,一个人如果无事可做,他必然会生出许多的事非来。一个不爱学习,不愿学习的孩子,必然就会扰乱班级纪律,给班级惹来事非。所以梅老师提出:在人的心灵上种满庄稼,也不长杂草了。一个优秀的班主任,会为学生的成长搭建多种动起来的平台,让每个学生时时有事做,事非自然就没有了。

想想我们班那几个“惹事精”,就是因为“闲的”。他们闲着,并不是真的无事可做,是因为学习、劳动这类的事,他们都不愿去做,强制也不行,老师没那么多的时间看着他们吧,老师一离开就开始惹事了。梅老师告诉了我们方法,找到孩子的兴趣点,布置给学生的事情尽量贴近孩子的兴趣点。

三、利用人性的“虚伪”管理学生

虚伪就是不真实的表达自己内心态度的行为。人性的虚伪也堪称是一种品质,虚伪是因自身的需要后天慢慢形成的一种品质,人的`身上具备着多重品质,只是虚伪这一品质运用起来比较容易些。学生也有“虚伪”的品质:明明不爱学习,却愿意参加学习兴趣小组;明明不爱劳动,却愿意承包班级事务;明明自己犯了错,却去指责没有犯错的同学……“虚伪”,也不是一种完全不好的品质,人,有时也需要“虚伪”。重要的是一名班主任能看透学生的“虚伪”并巧妙地运用它,使它为教育服务。

四、激发学生向上的动力

人,只要时时刻刻有了一种向上的动力,他必然会约束自己的行为,使自己的行为努力向上。梅老师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运用了很多激发学生努力向上的方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如每天早上让学生背励志格言,班会课上“煽情”,借助班报影响学生,为学生过生日,周末的展示活动等,都运用得恰到好处,激励着学生每天满怀激情,奋勇向前、向上。

五、施政讲策略

在班级施政的过程中,x老师是智慧的。他对学生提出的每要求时不贪多,让学生感受老师对他们的理解和宽容。如x老师周四提出“别给我惹麻烦”,周一提出“做全新的自己”,其它三天没再提什么要求;当班级的各项检查不如人意时,x老师只要求学生选择先把一项工作做到最好等。其实,只要周四、周一,学生能做到最好,周二、三、五还能差吗?工作看上去很多很重很多,x老师只要求学生把先把一件事情做好,是多么的“善解人意”呀!就这样,看似x老师是很容易知足的,其实x老师是运用了“人心知足象吞蛇”的策略。

x老师管理班级的策略,我只不过学了点皮毛,对于x老师报告的精华,我也没有真正领会。但仅仅以上所学,就足以让我震憾和感动,在以后我还会用心研究,努力做一名优秀的班主任。

中学语文教师心得体会 篇15

今天我听了全国优秀语文教师、全国优秀班主任x老师的报告,我觉得有一种震撼心灵的力量,我的心被久久地震撼着、感动着。

一、爱是需要能力的

x老师是用心做教育的,虽然年轻,但提出的观点却是超前的。在班级管理中的观点和方法源自自己深入独特的思考,不是前人成果的复制。x老师提出:爱是需要能力的。想想我自己,有多少次是打着“爱”的招牌做出“不爱”的事情呢?当学生不愿意学习时,我也无数次逼着学生学;当学生学不会时,我也曾因为恼火而口不择言;当学生犯了错误,我也曾多次进行批评,很多的批评都没有艺术性,有时甚至由此引起了师生的对立。想想这些,真的感到惭愧!爱学生是需要能力的,盲目的爱还不如不爱。

二、在人的心灵上种满庄稼

有个成语叫“无事生非”,一个人如果无事可做,他必然会生出许多的事非来。一个不爱学习,不愿学习的孩子,必然就会扰乱班级纪律,给班级惹来事非。所以梅老师提出:在人的心灵上种满庄稼,也不长杂草了。一个优秀的班主任,会为学生的成长搭建多种动起来的平台,让每个学生时时有事做,事非自然就没有了。

想想我们班那几个“惹事精”,就是因为“闲的”。他们闲着,并不是真的.无事可做,是因为学习、劳动这类的事,他们都不愿去做,强制也不行,老师没那么多的时间看着他们吧,老师一离开就开始惹事了。梅老师告诉了我们方法,找到孩子的兴趣点,布置给学生的事情尽量贴近孩子的兴趣点。

三、利用人性的“虚伪”管理学生

虚伪就是不真实的表达自己内心态度的行为。人性的虚伪也堪称是一种品质,虚伪是因自身的需要后天慢慢形成的一种品质,人的身上具备着多重品质,只是虚伪这一品质运用起来比较容易些。学生也有“虚伪”的品质:明明不爱学习,却愿意参加学习兴趣小组;明明不爱劳动,却愿意承包班级事务;明明自己犯了错,却去指责没有犯错的同学……“虚伪”,也不是一种完全不好的品质,人,有时也需要“虚伪”。重要的是一名班主任能看透学生的“虚伪”并巧妙地运用它,使它为教育服务。

四、激发学生向上的动力

人,只要时时刻刻有了一种向上的动力,他必然会约束自己的行为,使自己的行为努力向上。梅老师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运用了很多激发学生努力向上的方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如每天早上让学生背励志格言,班会课上“煽情”,借助班报影响学生,为学生过生日,周末的展示活动等,都运用得恰到好处,激励着学生每天满怀激情,奋勇向前、向上。

五、施政讲策略

在班级施政的过程中,x老师是智慧的。他对学生提出的每要求时不贪多,让学生感受老师对他们的理解和宽容。如x老师周四提出“别给我惹麻烦”,周一提出“做全新的自己”,其它三天没再提什么要求;当班级的各项检查不如人意时,x老师只要求学生选择先把一项工作做到最好等。其实,只要周四、周一,学生能做到最好,周二、三、五还能差吗?工作看上去很多很重很多,x老师只要求学生把先把一件事情做好,是多么的“善解人意”呀!就这样,看似x老师是很容易知足的,其实x老师是运用了“人心知足象吞蛇”的策略。

x老师管理班级的策略,我只不过学了点皮毛,对于x老师报告的精华,我也没有真正领会。但仅仅以上所学,就足以让我震憾和感动,在以后我还会用心研究,努力做一名优秀的班主任。

中学语文教师心得体会 篇16

在完成紧张、忙碌的高三教学后,我就参加了温州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组织的“高中语文教材解读与有效教学”的教师培训班,在这6月11日——6月24日总共14天的培训学习中,我受益匪浅。

在这将近半个月的培训中,最让我感动的就是班主任陈庆芳老师,她不顾天气的炎热,天天到学校与我们一同学习,真是一位值得我们大家学习的.尽职尽责的老师。在培训期间出现的一些问题,班主任陈老师总是在第一时间与我们交流,与领导沟通,努力使我们的学习环境更加舒适,尽量满足我们的要求。

那些为我们授课、与我们一起探讨文本的专家和一线优秀教师,他们同样不顾天气炎热为我们上课,他们遵守授课时间,用出色的授课方式为我们讲解、示范、指导,表现出了极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这些无不让我感到钦佩,并将时刻鞭策着我不断学习,不断进步。

在6月14日到6月15日这两天里,我们来到温州二十一中、温州中学这两所学校实践。我们观摩了刘伟等5位老师出色的教学,在与同伴的研讨交流中我提高了备课、教学的水平。

这14天,既忙碌又充实,既疲惫又紧张。但值得欣慰的是,我们的收获是丰富的。我们进一步把握了新课标的精神,领会了教材特色,增强了解决题目的能力,强化了我们的专业意识。在这里,我聆听了各类专题讲座,这让我们开辟了新视野,使我们改正了一些曾经出现的错误观念,使我们在教学理论和教育观念上得到了大量的补充。

这次培训即将结束,我看一看自己记录的听课笔记,翻一翻自己随手记下的的批注,心中感到十分兴奋和充实。本次培训老师们的“点化”和“引领”,就像我们教师成长道路上的那一盏盏明灯,引领着我们向更明亮的方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