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老地方 > 百科 > 心得体会 > 正文

读孟子的心得体会

2024/07/04心得体会

老地方整理的读孟子的心得体会(精选12篇),经小编精挑细选,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读孟子的心得体会 篇1

施行了仁政之后,可以获取天下的民心,而接下来要做的,是救他国之民于水火,也就是征伐问题,征伐,是仁政的向外推行过程。孟子说春秋无义战,实际上战国时期也是如此,诸侯国之间的战争都是为了土地、人口的争夺,说统一天下在当时并不实际,只有到战国后期,在秦国强的国势下,其它诸侯国摧枯拉朽,统一天下才成为一个目标。孟子说的王天下,其实并不是指的是土地意义上的天下,而是民心上的天下。能获取天下民心,也就得到了天下。至于征伐他国,必出于义,义,在孟子看来也就是民意,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也就是看重了民心的作用。说孟子言必称尧舜,其实并不完全,其更多说到的是商汤和周文王,其中说到商汤更详细。如对于王天下,商汤实际上就是孟子经常提到的君王榜样,商汤的征伐就是为了救民于水火,所以东征西怨、南征北怨,此一“怨”就是埋怨没有先来解救自己,可见这种征伐由于出于民心,所以百姓都希望仁德的君主先来帮助自己解脱困厄。因此,当“义师”到来的时候“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征战必势如破竹,王天下自然易如反掌。

孟子非常重视民心民意,甚至不惜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以彰显民心的重要,甚至不惜说“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来警戒君王。虽然孟子终其一生没有实现理想,但其对于民心的重视及其对于仁政的阐释对后世无论从正反两个方面来看,都有着较大的影响。

(一)持志养气

孟子十分重视立志,认为道德教育的首要问题便是"尚志"、"持志",即坚持崇高的志向。他提出"舍生取义"的理想境界:"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与孔子一样,孟子也要求学生追求高尚的精神生活,不要贪图物质生活的享受。认为志士仁人应该把道德理想放在首位,就这点说,有合理的因素,但他把求生存的欲望与道德意识对立起来,这也是片面的。

(二)深造自得

孟子强调学习、修身的关键在于自得。他说"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左右逢其源。"他认为君子深造要有正确的方法,这就是要求他自觉的追求而得到。自觉追求而得到的,掌握得会比较牢固,牢固的掌握了,就会积蓄得很深,积蓄的深了,就能取之不尽,左右逢源。据此,孟子主张,学习的深化,必须要有自己的收获和见解。尤其是学习中要有独立思考精神,读书是必要的,但应求理解,而不能书云亦云,对前代的文献典籍,不要轻信,不能盲从。

(三)专心有恒

孟子认为,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孟子举例说:"今夫奕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奕秋,通国之善奕者也。使奕秋诲二人奕: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奕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两个人同时跟一个围棋国手学习下棋,但结果大不相同,这决非由于其智力差异,而是由于专心与不专心的缘故。因此,孟子认为,学习必须专心致志,集中注意力,这是孟子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条科学原则。

孟子主张专心致志的同时,还提出了持之以恒的思想。他告诫学生说:"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山间小道经常去走就变成了一条路,如果有一段时间不走,便会被茅草所堵塞。学习亦然。如果停下一个时期不用心学习,学到的知识也会遗忘。因此,学习要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他说"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有所作为的人做一件事如同掘井,掘到六七丈深还不见水,就停止挖掘,结果等于没挖,这说明有为者必须有恒心,不能半途而废。学习也是如此,必须坚持到底,不能功亏一篑。孟子反对"一曝十寒"的学习态度,他说:"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曝)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即使是最容易生长的植物,如果晒它一天,冻它十天,也不可能得到生长。都是反复强调学习要持之以恒。

(四)教亦多术

学习主要靠学生深造自得、专心有恒,但教师也不是无所作为的,教师的作用在于积极引导,启发学生思维,因此,教学方法不能千篇一律,而应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他说:"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材)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又说:"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对学生,有的应及时指点,有的应成就其德行,有的要发展其才能,有的可答其所问,不能及门者可以间接地进行教育,甚至拒绝教诲,足以成为人的警策,本身也是一种教导之法。总之,教法很多,要因人而异。

读孟子的心得体会 篇2

孟子是亚圣,集儒家大成,孔子是首创私学,尽管“儒”思想并非孔子首创,却是在孔子那里发挥到极至。生于孔子一百多年后的孟子,以孔子为“大圣”,遵循孔子的一套礼仪廉耻,然而孟子并非凡夫俗子,只懂得硬抄照搬,从某种程度上来看,孟子是摆脱了孔子的羁绊,形成了独立的人格,比如在一些人事看法上等。

孟子讲人性,讲仁义,讲建功立业,讲“人性之善,犹水之就下也”,讲“仁者无敌”,讲“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的浩然正气。然而,孟子终归是太完美无瑕主义了,他相信孔子的“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但是他是否明白人在其位必有无可奈何的事?就像一个狱官,也许他并不想杀人,但这“杀人”就是他的工作,他能为不杀人而饿死自己——“杀”自己吗?就像一个士兵,也许他每天都在祈祷和平,是个和平主义者,但双方一旦开战,他便不可做个后退的懦夫!这就是身不由己。

在王道上,他也说:“为政难,不得罪于室”(离娄上),但是矛盾无处不在,当为政与室出现了问题怎么办?孟子是甘心做个委屈求全的客卿吗?我想不是的,一个堪称“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的人怎么会甘受眼辱,他比孔子勇敢,有魄力,所以他不甘,反抗,游说。但以上矛盾是不在孟子的能力范围内的,孟子会讲一系列的治国口号,治国方略,会在被蒙蔽的黑暗中找出些解决方案来,知道民心向利,于是观君王饱民腹,顺民志,但纵观所有,那一套套看似完美的宝鉴却在战国风云的时代黯然失色,不是别的,只因为他境界太高,是那些注重眼前利益的人所无法理解的。要不怎么说,一个人愈是人类,那么他就愈不被他同一时代的人所理解,接受,他不容于那个时代。因为他的言行并不是准备给这一时代的人看的',而只是把这些广告当作整个人类的一部分右言的,所以他所做所为所言也许不是那时代人所熟悉的色彩、气味,所以他是这样的格格不入。

于是孟子孤独了,他失望于君王的顽固不化,疾恨社会上淬的“异学怪论”,他痛惜,他辩论,他惆怅,他不平,但是一个没有实权只体力行的传教士如何能改变这混乱的世界呢?思前想后,唯有一招——反求诸己。

努力修养好自己的品性,以便成家、立业救国,一步步,脚踏实地,禁欲好“人之不为”,从而实现“人有所为”,这睚是我们现代所说的“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孟子是伟大的,他已认识到世间最虚伪最脆弱的傲慢莫过于国家的傲慢,民族的傲慢,不立足于根本,空想连篇是毫无用处的,因为如若一个人为他的国家,民族而傲慢,正说明他于本身是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资本,他用普照的阳光来遮盖自己的影子,反而使他自己更加渺小,不然的话,他就不必求助于和他的千万同胞所分享的那份资本了!

孟子的最终思想还是回到“人”上来了。人这个自我独立的思想主体是被几千年来所严重忽略的,焚书坑儒,文字狱,这些努力遏制人类思想,禁欲人类欲望的工具,钝化,麻木了人之所为人最根本又最崇高的权力。将“大欲”、“大功”、”大利”这些全民性的东西强加于个人身上,让人做“不能”又想为的事,最终的结果是:全面提升导致了全面挫败。人们在“无能”面前注定了他必然失败,无数失败中失去了信心,失去了人格,只是萎萎地道出了“不如守中”的中庸之道。

人何其可怜,当地面向下塌陷的时候,地面上的人感觉不到自己在下降,只看着天空在越升越高,这就是没有把人当作“人”的结果,人们在信仰伟大文化的时候,应该如孟子一般涉及到人这一本质上来,想想自己应当如何,应当怎么做。

读孟子的心得体会 篇3

上个学期读了《大学》和《中庸》,与这两者相比,《孟子》不似《大学》,全篇一贯而下,行文流畅严谨,不似《中庸》,晦涩难懂,它是先从众人熟知的一般事物说起,慢慢引入大道理,令人没有辩驳的余地,不知不觉中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读《孟子》,自己的思维也仿佛进入其中,坐在孟子的对面,接受那一句句深入灵魂的诘问,灵魂在这过程中不断地梳洗、剔除、凝练、升华......

作为一名教师,我在反省自身行为的同时,总不自觉得联想到我和班里孩子的相处,在心底对自己进行审判。比如《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三节》:“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就是说“仗恃实力来使人服从的,不能让人心悦诚服,只是因为他本身实力不够的缘故,依靠道德使人家服从的,人家才会心悦诚服。”试想,当孩子们犯错误的时候,以暴力的沟通方式迫使学生纠正错误,合适吗?“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力服人,似乎取得了快速的显而易见的效果,于是自己满意了,觉已经纠正了他们的错误,达到了育人的效果,是这样吗?我们不妨来换位思考一下,如果被教训的人是自己,何如?“非心服也”,不过是因为他们惧怕你的威势,不得不暂时改变而已,于长久何益?

师者,人之模范也。要想真正让孩子对你“中心悦而诚服”,自身必得是那个典范,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自带芬芳,人必心悦之。孟子说:“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凡是行为得不到预期的效果,都应该反过来检查自己,只要自身端正了,连天下的人都会归服。只有自己做到了才有资格指摘孩子的错误,时常反省,方能不断进步,更重要的是站在孩子的视角上,真考虑孩子的需求和感受!

蹲下身子听听孩子的心声。“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禹闻善言则拜”,子路和禹,都是先贤圣人,他们的贤德在于别人指出他的过错,他就高兴,听到善言,就拜谢。在与孩子的相处中,多沟通,多调研,对自己的错误不回避,对善处,不骄傲,还愁走不进孩子心中吗?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教育”一词,多么深重,乍担此重任,必得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不辜负孩子,不辜负家长才好。

读孟子的心得体会 篇4

上个学期读了《大学》和《中庸》,与这两者相比,《孟子》不似《大学》,全篇一贯而下,行文流畅严谨,不似《中庸》,晦涩难懂,它是先从众人熟知的一般事物说起,慢慢引入大道理,令人没有辩驳的余地,不知不觉中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读《孟子》,自己的思维也仿佛进入其中,坐在孟子的对面,接受那一句句深入灵魂的诘问,灵魂在这过程中不断地梳洗、剔除、凝练、升华......作为一名教师,我在反省自身行为的同时,总不自觉得联想到我和班里孩子的相处,在心底对自己进行审判。比如《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三节》:“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就是说“仗恃实力来使人服从的,不能让人心悦诚服,只是因为他本身实力不够的缘故,依靠道德使人家服从的,人家才会心悦诚服。”试想,当孩子们犯错误的时候,以暴力的沟通方式迫使学生纠正错误,合适吗?“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力服人,似乎取得了快速的显而易见的效果,于是自己满意了,觉已经纠正了他们的.错误,达到了育人的效果,是这样吗?我们不妨来换位思考一下,如果被教训的人是自己,何如?“非心服也”,不过是因为他们惧怕你的威势,不得不暂时改变而已,于长久何益?

师者,人之模范也。要想真正让孩子对你“中心悦而诚服”,自身必得是那个典范,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自带芬芳,人必心悦之。孟子说:“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凡是行为得不到预期的效果,都应该反过来检查自己,只要自身端正了,连天下的人都会归服。只有自己做到了才有资格指摘孩子的错误,时常反省,方能不断进步,更重要的是站在孩子的视角上,真考虑孩子的需求和感受!蹲下身子听听孩子的心声。“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禹闻善言则拜”,子路和禹,都是先贤圣人,他们的贤德在于别人指出他的过错,他就高兴,听到善言,就拜谢。在与孩子的相处中,多沟通,多调研,对自己的错误不回避,对善处,不骄傲,还愁走不进孩子心中吗?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教育”一词,多么深重,乍担此重任,必得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不辜负孩子,不辜负家长才好。

读孟子的心得体会 篇5

《孟子》的__在中学课本上屡见不鲜,他那流传至今的名言警句妇孺皆知。那时读起就被他的浅显易懂的文字所吸引,并折服于他那极富雄辩的口才。于是,找来全著来看,顷刻间,一个伟大先贤矗立在我眼前。

司马迁曾给孟子很高的评价,称其“道既通”,并将他与孔子并称为“孔孟”以流传后世。东汉的赵歧注解《孟子》时说:孟子一书无所不包,天地万物、仁义道德、人命祸福,承传并弘扬了儒家思想,所以他称孟子为亚圣。 “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他生于战国,看到天下这么乱,百姓们受苦受难,时代问题太严重,就决定要尽力传播自己的思想,哪怕不能成功,于是他退而著述,和他的学生完成了充满光彩的《孟子》一书。

《孟子》一书共有七篇:《梁惠王上下》、《公孙丑上下》、《滕文公上下》、《离娄上下》、《万章上下》、《告子上下》、《尽心上下》。他的语言风格干净有力、滔滔不绝、极富雄辩。他所讲的内容多为严肃的内容,不过他生动的行文,让人读起忍俊不禁。想起个例子:孟子在《梁惠王下》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他从庄暴哪里知道齐宣王喜欢音乐,他见到齐宣王后就问:“我听庄暴说大王爱好音乐,有没有呢?”齐宣王知道孟子又要讲大道理,便“变乎色,曰: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又有一次孟子对他讲了一通仁义的话,齐宣王不耐烦的.说:“大哉盐矣,寡人有疾,寡人好勇。”孟子只是用了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就清晰的勾勒出了齐宣王这一栩栩如生的形象。

孟子有渊博的知识和很高的道德修养,他的精神境界的崇高之处在我国学术史上影响至深,并亲他的思想对我国的哲学思想的发展、民族道德观的形成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而孟子也继承了孔子的这个思想,他劝告那些统治阶级要对老百姓们实行“仁政”,而这一学说成为了他政治思想的核心。

他在政治上提倡“以民为本”的思想,他认为,一个国家应“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他还说过:国君与错,臣民可以规劝,规劝多次不听,就可以推翻他。“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孟子·梁惠王下》)。他希望“仁政”统一天下,反对兼并战争。在经济上,发展“仁政”就必须“制

读孟子的心得体会 篇6

施行了仁政之后,可以获取天下的民心,而接下来要做的,是救他国之民于水火,也就是征伐问题,征伐,是仁政的向外推行过程。孟子说春秋无义战,实际上战国时期也是如此,诸侯国之间的战争都是为了土地、人口的争夺,说统一天下在当时并不实际,只有到战国后期,在秦国强的国势下,其它诸侯国摧枯拉朽,统一天下才成为一个目标。孟子说的王天下,其实并不是指的是土地意义上的天下,而是民心上的天下。能获取天下民心,也就得到了天下。至于征伐他国,必出于义,义,在孟子看来也就是民意,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也就是看重了民心的作用。说孟子言必称尧舜,其实并不完全,其更多说到的是商汤和周文王,其中说到商汤更详细。如对于王天下,商汤实际上就是孟子经常提到的君王榜样,商汤的征伐就是为了救民于水火,所以东征西怨、南征北怨,此一“怨”就是埋怨没有先来解救自己,可见这种征伐由于出于民心,所以百姓都希望仁德的君主先来帮助自己解脱困厄。因此,当“义师”到来的时候“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征战必势如破竹,王天下自然易如反掌。

孟子非常重视民心民意,甚至不惜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以彰显民心的重要,甚至不惜说“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来警戒君王。虽然孟子终其一生没有实现理想,但其对于民心的重视及其对于仁政的阐释对后世无论从正反两个方面来看,都有着较大的影响。

(一)持志养气

孟子十分重视立志,认为道德教育的首要问题便是"尚志"、"持志",即坚持崇高的志向。他提出"舍生取义"的理想境界:"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与孔子一样,孟子也要求学生追求高尚的精神生活,不要贪图物质生活的享受。认为志士仁人应该把道德理想放在首位,就这点说,有合理的因素,但他把求生存的欲望与道德意识对立起来,这也是片面的。

(二)深造自得

孟子强调学习、修身的关键在于自得。他说"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左右逢其源。"他认为君子深造要有正确的方法,这就是要求他自觉的追求而得到。自觉追求而得到的,掌握得会比较牢固,牢固的掌握了,就会积蓄得很深,积蓄的深了,就能取之不尽,左右逢源。据此,孟子主张,学习的深化,必须要有自己的'收获和见解。尤其是学习中要有独立思考精神,读书是必要的,但应求理解,而不能书云亦云,对前代的文献典籍,不要轻信,不能盲从。

(三)专心有恒

孟子认为,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孟子举例说:"今夫奕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奕秋,通国之善奕者也。使奕秋诲二人奕: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奕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两个人同时跟一个围棋国手学习下棋,但结果大不相同,这决非由于其智力差异,而是由于专心与不专心的缘故。因此,孟子认为,学习必须专心致志,集中注意力,这是孟子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条科学原则。

孟子主张专心致志的同时,还提出了持之以恒的思想。他告诫学生说:"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山间小道经常去走就变成了一条路,如果有一段时间不走,便会被茅草所堵塞。学习亦然。如果停下一个时期不用心学习,学到的知识也会遗忘。因此,学习要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他说"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有所作为的人做一件事如同掘井,掘到六七丈深还不见水,就停止挖掘,结果等于没挖,这说明有为者必须有恒心,不能半途而废。学习也是如此,必须坚持到底,不能功亏一篑。孟子反对"一曝十寒"的学习态度,他说:"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曝)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即使是最容易生长的植物,如果晒它一天,冻它十天,也不可能得到生长。都是反复强调学习要持之以恒。

(四)教亦多术

学习主要靠学生深造自得、专心有恒,但教师也不是无所作为的,教师的作用在于积极引导,启发学生思维,因此,教学方法不能千篇一律,而应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他说:"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材)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又说:"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对学生,有的应及时指点,有的应成就其德行,有的要发展其才能,有的可答其所问,不能及门者可以间接地进行教育,甚至拒绝教诲,足以成为人的警策,本身也是一种教导之法。总之,教法很多,要因人而异。

读孟子的心得体会 篇7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出自《孟子·离娄上》。是孟子在评价舜结婚的事情时说的,完整的原话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原文的意思是:“不孝顺的事情有三件,其中又以没有子孙后代最为重要。娶妻本应先告诉父母,舜帝没告诉父母而娶尧帝的二女为妻,就是因为担心绝了后代,所以明理的君子看来,虽然没有禀告父母,就和禀告了父母是一样的。“孟子继孔子之后对儒学的发展有巨大贡献,他极力推崇舜的孝行,而且倡导人们努力向舜看齐,做舜那样的孝子。说:“舜,人也;我,亦人也。舜为法于天下,可传于后世,我由(犹)未免为乡人也,是则可忧也。忧之如何?如舜而已矣。”他甚至设想,舜为天子,而瞽叟杀人被捕,舜虽不会利用权力破坏刑律而将其赦免,但一定到监狱里偷偷地把父亲背出来,一起逃到海滨,过无忧无虑的日子,为了共享天伦之乐而忘掉天子的地位。由于儒家的宣传,有关舜的传说事迹在中国文化传统中留下极深刻的影响。

后来汉代人赵歧所做的《十三经注》。他在注释孟子上面的话时,说:“于礼有不孝者三者,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这里他把无后解释为了“不娶无子”,从此开始了两千多年的误解 。但有意思的是,他认为第一不孝,是“阿意曲从,陷亲不义”,意思是第一不孝,是对父母无条件地屈从,容忍他们做不义之事。 这就很值得我们回味了。很多同志说,为了父母去结婚。如果为了父母去欺骗一位异性而结婚,当然也就是“陷亲不义”了,无后问题没解决,反而犯了第一不孝。

读孟子的心得体会 篇8

《孟子》的__在中学课本上屡见不鲜,他那流传至今的名言警句妇孺皆知。那时读起就被他的浅显易懂的文字所吸引,并折服于他那极富雄辩的口才。于是,找来全著来看,顷刻间,一个伟大先贤矗立在我眼前。

司马迁曾给孟子很高的评价,称其“道既通”,并将他与孔子并称为“孔孟”以流传后世。东汉的赵歧注解《孟子》时说:孟子一书无所不包,天地万物、仁义道德、人命祸福,承传并弘扬了儒家思想,所以他称孟子为亚圣。 “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他生于战国,看到天下这么乱,百姓们受苦受难,时代问题太严重,就决定要尽力传播自己的思想,哪怕不能成功,于是他退而著述,和他的学生完成了充满光彩的《孟子》一书。

《孟子》一书共有七篇:《梁惠王上下》、《公孙丑上下》、《滕文公上下》、《离娄上下》、《万章上下》、《告子上下》、《尽心上下》。他的`语言风格干净有力、滔滔不绝、极富雄辩。他所讲的内容多为严肃的内容,不过他生动的行文,让人读起忍俊不禁。想起个例子:孟子在《梁惠王下》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他从庄暴哪里知道齐宣王喜欢音乐,他见到齐宣王后就问:“我听庄暴说大王爱好音乐,有没有呢?”齐宣王知道孟子又要讲大道理,便“变乎色,曰: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又有一次孟子对他讲了一通仁义的话,齐宣王不耐烦的说:“大哉盐矣,寡人有疾,寡人好勇。”孟子只是用了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就清晰的勾勒出了齐宣王这一栩栩如生的形象。

孟子有渊博的知识和很高的道德修养,他的精神境界的崇高之处在我国学术史上影响至深,并亲他的思想对我国的哲学思想的发展、民族道德观的形成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而孟子也继承了孔子的这个思想,他劝告那些统治阶级要对老百姓们实行“仁政”,而这一学说成为了他政治思想的核心。

他在政治上提倡“以民为本”的思想,他认为,一个国家应“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他还说过:国君与错,臣民可以规劝,规劝多次不听,就可以推翻他。“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孟子·梁惠王下》)。他希望“仁政”统一天下,反对兼并战争。在经济上,发展“仁政”就必须“制

读孟子的心得体会 篇9

作为传统文化的先祖,孟子于中国的影响是达数千年之长远,现在的我囿于自身的阅历和知识自然难以三言两语简单概括。短短的选修课堂中掌握的知识,很难让我说完全理解一代圣贤的思想内涵,但毕竟给了我管中窥豹的启发,通过课程的.学习孟子本人的思想、精神和气魄,使我即使局限于视野和眼识,亦已感到了耀眼的光芒。他的文字已经是论点论据俱全,不像《论语》般读整书方知逻辑,也不像《道德经》玄妙牵强,《孟子》最吸引我的地方就是先从一般事物说起,再慢慢引出道理,循循善诱,循序渐进。

孟子周游列国,倡仁义之说,道性善之论,正人心,息邪说,以“舍我其谁”的胸襟和气概怒斥以权利为核心的现实功利主义,力主改变诸侯割据的局面。孟子的哲学思想实际上遭遇了“生不逢时”的悲剧,他始终盼望在统一的僵土之上,安民抚民,建庠教民,然而这种伟大的理想在当时不合实际也没有办法实现。

孟子讲“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大概是比较早也比较成熟的对“君臣”关系,和对统治哲学的表达了。《荀子﹒王制》:“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这在当下也具有非常的借鉴意义。而在孟子眼中“圣人”只不过是“人伦之至也”,这也是对孔子思想的继承和概括。《孟子》一书不同于《论语》语录体的体裁,而是通过一些系统的__和行动全方位的向我们展示了孟子的思想,而其思想整体上概括起来就是“仁政”。

《孟子》中名篇倍出。比如在《梁惠王上下》中,孟子表达:王道和仁政是立国的根本。为政者应该施行王道,反对霸道,实行仁政,反对暴政。仁义的准则应该是为政者处理国家政事的根本立脚点。仁义的思想应该贯彻在国家政治生活的各个方面。“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蓄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这句话说的是,如果在经济上能使大家安居乐业,社会自然就安定,政权自然就巩固了。而在思想上,要树立起“不忍人之心”,要树立起仁爱的观念。在关心民众疾苦,要为解除民众的疾苦而尽心竭力,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有无幼以及人之幼”。我在这篇《梁惠王上下》中,体会到一个国家的安定繁荣和发展,需要做到优则与民同忧,乐则与民同乐。

读孟子的心得体会 篇10

在我不大的情况下,就据说过《孟子》这本书,它是一本能文化教育大家怎样做人的书,另外也是一位亦师亦友。所..

在我不大的情况下,就据说过《孟子》这本书,它是一本能文化教育大家怎样做人的书,另外也是一位亦师亦友。说白了闻名不如见面,今日,我也荣幸读来到这本能反应使我们终生获益的书。

有关教大家怎样做人的书读了的很少,但也涉足过一些,例如《三字经》、《弟子规》等。但这本书一件事危害较为大。这本书关键写了春秋战国时代一位杰出的`教育家、教育学家孔子身旁产生的一些小故事,我读后获益匪浅。

在这本书里几个小故事深深记在我的脑海中里,在其中有一个故事称为《师友之道》。这个故事关键讲的是交朋友要保证“人以群分,物以类聚”。孟子说过“父子俩有亲,臣子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盆友有愿”,这“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则是解决人际交往的基础规律,为政冶应以身作则,以身作则,才可以保持社会发展的平稳和人际交往的和睦。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我根据读《孟子》这本书,使我真实的明白了人生道理。我喜欢这本书,我不想忘掉它的。

读孟子的心得体会 篇11

孟子是亚圣,集儒家大成,孔子是首创私学,尽管“儒”思想并非孔子首创,却是在孔子那里发挥到极至。生于孔子一百多年后的孟子,以孔子为“大圣”,遵循孔子的一套礼仪廉耻,然而孟子并非凡夫俗子,只懂得硬抄照搬,从某种程度上来看,孟子是摆脱了孔子的羁绊,形成了独立的人格,比如在一些人事看法上等。

孟子讲人性,讲仁义,讲建功立业,讲“人性之善,犹水之就下也”,讲“仁者无敌”,讲“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的浩然正气。然而,孟子终归是太完美无瑕主义了,他相信孔子的“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但是他是否明白人在其位必有无可奈何的事?就像一个狱官,也许他并不想杀人,但这“杀人”就是他的工作,他能为不杀人而饿死自己——“杀”自己吗?就像一个士兵,也许他每天都在祈祷和平,是个和平主义者,但双方一旦开战,他便不可做个后退的懦夫!这就是身不由己。

在王道上,他也说:“为政难,不得罪于室”(离娄上),但是矛盾无处不在,当为政与室出现了问题怎么办?孟子是甘心做个委屈求全的客卿吗?我想不是的,一个堪称“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的人怎么会甘受眼辱,他比孔子勇敢,有魄力,所以他不甘,反抗,游说。但以上矛盾是不在孟子的能力范围内的,孟子会讲一系列的治国口号,治国方略,会在被蒙蔽的黑暗中找出些解决方案来,知道民心向利,于是观君王饱民腹,顺民志,但纵观所有,那一套套看似完美的宝鉴却在战国风云的时代黯然失色,不是别的,只因为他境界太高,是那些注重眼前利益的人所无法理解的。要不怎么说,一个人愈是人类,那么他就愈不被他同一时代的人所理解,接受,他不容于那个时代。因为他的言行并不是准备给这一时代的人看的,而只是把这些广告当作整个人类的一部分右言的,所以他所做所为所言也许不是那时代人所熟悉的色彩、气味,所以他是这样的格格不入。

于是孟子孤独了,他失望于君王的顽固不化,疾恨社会上淬的“异学怪论”,他痛惜,他辩论,他惆怅,他不平,但是一个没有实权只体力行的传教士如何能改变这混乱的世界呢?思前想后,唯有一招——反求诸己。

努力修养好自己的品性,以便成家、立业救国,一步步,脚踏实地,禁欲好“人之不为”,从而实现“人有所为”,这睚是我们现代所说的“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孟子是伟大的,他已认识到世间最虚伪最脆弱的傲慢莫过于国家的傲慢,民族的傲慢,不立足于根本,空想连篇是毫无用处的,因为如若一个人为他的国家,民族而傲慢,正说明他于本身是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资本,他用普照的阳光来遮盖自己的影子,反而使他自己更加渺小,不然的话,他就不必求助于和他的千万同胞所分享的那份资本了!

孟子的最终思想还是回到“人”上来了。人这个自我独立的思想主体是被几千年来所严重忽略的,焚书坑儒,文字狱,这些努力遏制人类思想,禁欲人类欲望的工具,钝化,麻木了人之所为人最根本又最崇高的权力。将“大欲”、“大功”、”大利”这些全民性的东西强加于个人身上,让人做“不能”又想为的事,最终的结果是:全面提升导致了全面挫败。人们在“无能”面前注定了他必然失败,无数失败中失去了信心,失去了人格,只是萎萎地道出了“不如守中”的中庸之道。

人何其可怜,当地面向下塌陷的时候,地面上的人感觉不到自己在下降,只看着天空在越升越高,这就是没有把人当作“人”的结果,人们在信仰伟大文化的时候,应该如孟子一般涉及到人这一本质上来,想想自己应当如何,应当怎么做。

后注:不要急功近利,不要好高鹜远。生活也许是苦闷的,生命也许是枯燥的,人在世上也许永远也达不到自己的理想境界,但不要灰心。在这世上,人有太多的限制,太多的无奈,太多的无能为力,可是,我们应当庆幸的是,我们还是人,或者说是被看作是“人”,却体会“人”作为“人”的崎岖,也是一种无限的幸福,在自我满足和幸福中,奢望更多的东西。

读孟子的心得体会 篇12

作为传统文化的先祖,孟子于中国的影响是达数千年之长远,现在的我囿于自身的阅历和知识自然难以三言两语简单概括。短短的选修课堂中掌握的知识,很难让我说完全理解一代圣贤的思想内涵,但毕竟给了我管中窥豹的启发,通过课程的学习孟子本人的思想。精神和气魄,使我即使局限于视野和眼识,亦已感到了耀眼的光芒。他的文字已经是论点论据俱全,不像《论语》般读整书方知逻辑,也不像《道德经》玄妙牵强,《孟子》最吸引我的地方就是先从一般事物说起,再慢慢引出道理,循循善诱,循序渐进。

孟子周游列国,倡仁义之说,道性善之论,正人心,息邪说,以〝舍我其谁〞的胸襟和气概怒斥以权利为核心的现实功利主义,力主改变诸侯割据的局面。孟子的哲学思想实际上遭遇了〝生不逢时〞的悲剧,他始终盼望在统一的僵土之上,安民抚民,建庠教民,然而这种伟大的'理想在当时不合实际也没有办法实现。孟子讲〝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大概是比较早也比较成熟的对〝君臣〞关系,和对统治哲学的表达了。《荀子﹒王制》:〝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这在当下也具有非常的借鉴意义。而在孟子眼中〝圣人〞只不过是〝人伦之至也〞,这也是对孔子思想的继承和概括。《孟子》一书不同于《论语》语录体的体裁,而是通过一些系统的文章和行动全方位的向我们展示了孟子的思想,而其思想整体上概括起来就是〝仁政〞。

《孟子》中名篇倍出。比如在《梁惠王上下》中,孟子表达:王道和仁政是立国的根本。为政者应该施行王道,反对霸道,实行仁政,反对暴政。仁义的准则应该是为政者处理国家政事的根本立脚点。仁义的思想应该贯彻在国家政治生活的各个方面。〝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蓄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这句话说的是,如果在经济上能使大家安居乐业,社会自然就安定,政权自然就巩固了。而在思想上,要树立起〝不忍人之心〞,要树立起仁爱的观念。在关心民众疾苦,要为解除民众的疾苦而尽心竭力,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有无幼以及人之幼〞。我在这篇《梁惠王上下》中,体会到一个国家的安定繁荣和发展,需要做到优则与民同忧,乐则与民同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