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
老地方整理的高中英语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精选14篇),经小编精挑细选,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高中英语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 篇1
暑期赴兰州参加了为期五天的甘肃省高中英语新课改培训,受益匪浅。结合平时的教学情况,谈谈自己的学习体会和反思。
新课程改革,倡导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强调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倡导建设性学习,注重科学探究的学习,关注体验性学习,提倡交流与合作、自主创新学习。课程改革的成败关键在于教师,教师是课程改革的实施者,作为教师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学习新课程改革理论,更新教学观念,迎接新课改的挑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不断学习,不断地更新个人的知识体系,要时刻做好学习和接受新知识的心理准备。
一、“自主学习”方式的实践途径与策略
1.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
教师要确立为“学”而“教”的指导思想。要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教师要把以“教”为重心逐渐转移到以“学”为重心,并做好教与学的最佳结合。以“学”为重心,并不是排斥“教”,也不是不要教师的系统讲授。以“学”为重心,其基本精神就是使学生爱学习,学会学习,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充分体现他们是学习的主体,而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培养。学生的认知过程,是在教师指导下,由不知到知的矛盾转化过程,教师要根据教学任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运用各种教学手段,促成矛盾转化,从而使学生较快地实现学习上的飞跃。所以我们应该做到“学”是在“教”之下的学,“教”是为“学”而教。
2.教学要归还学生的主动权,拓展学生发展的空间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因此学习的主动权应掌握在学生手中。然而,教师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主宰,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真正落实,这是当前英语教学中师生关系最突出的问题。要优化英语教学中的师生关系,必须坚持活化教师主导作用和强化学生主体地位的辩证统一,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做到以下几点:①把问的权利还给学生。要彻底改变单纯教师“问”、学生“答”的现状,把课堂变成学生“问”的天堂。②把读的时间还给学生。课堂45分钟,教师讲得多,无疑就挤占了学生的时间,把时间还给学生就是让学生多读,在读中发现问题,学到知识。③把讲的机会让给学生。教师的精讲是必要的,但学生表达自己的认识、情感的交流更重要。要更多地为学生提供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机会。④把练的安排纳入课堂。培养学生动脑、动口、动手,自觉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探
究创新的能力。
3.精心设计主体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英语教学的实质是交际,是通过活动表现的。活动是更新教学观念,开创英语教学新局面的一个重要支撑点。活动是转变学习方式的关键。课堂教学中主体作用的发挥更是通过学生参与主体活动实现的,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主体活动。
4.重视体验活动,促进内化形成
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向学生提供体验活动。向学生提供体验活动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一是对参与活动的体验,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主体参与活动能力。二是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每个学生都具有一定的创造潜能,思维活跃,常会产生知识迁移和突发奇想。不论是发散思维,还是直觉思维,或是灵感,教师都要注意引导和保护,努力发掘学生的闪光点,进行激励性评价,让学生在主动参与过程中体验成功。成功的体验会给学生带来愉悦,带来自信,带来进一步学习的愿望。
二、真正实现“学生为主体”
教学过程应变为师生互相交流、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变“以教为主”为“以学为主”,学生是主体,教师应由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帮助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教学单靠教师的传授是远远不够的。只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来掌握英语知识技能的比重,必须随着学段的提高而增加。这对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也是必要的。
要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 我们应该做到:
1.自主性。学生能够按自己的方式学习英语知识,体会运用英语知识与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意义,成为自主学习的探索者。
2.民主性。在“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关系是民主的、和谐的,教师主要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学生能发表自己的见解,同学之间、师生之间互相讨论,学生的个性可得到充分的发展。
3.差异性。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开展“自主学习”教学的重要体现。这就要求教师要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特长,培养每一个学生的成就感,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
4.过程性。“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特别重视学生学习和探索的过程,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
5.创新性。“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中,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自我,具鲜明的个性特征。
教师注重向学生传授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创新学习的精神,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善于发现,勤于探究;既能求同,更能求异,成为适应社会需要的创造性人才。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是实施新课程最为核心和最为关键的环节。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目前学生总是被动、单一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师的自身素质
新课标要求,高中英语教师一定要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要具有过硬的业务知识,只有这样,才能硬碰硬,才能胜任新课标的课程改革,才能满足其需求。教师务必要更新观念,不断创新,不断尝试,时刻以全新的面貌面对学生,进而时刻引导学生不断求知、求新,不断进步,更好地完成学业,同时不断丰富各方面的知识,储备各种能量,真正适应新时代要求。
英语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创设各种情景,鼓励学生大胆地使用英语,对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失误和错误采取宽容的态度;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直接交流的机会,以及充分表现自我发展的一个空间;鼓励学生通过体验、实践、合作、探索等方式,发展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创造条件让学生能够探究他们自己的一些问题,并自主解决问题。
四、平时要时时关注学生情感,创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
学生只有对英语及其文化有积极的情态,才能保持英语学习的动力并取得成绩,刻板的情态,不仅会影响英语学习的效果,还会影响其它发展,情态是学好英语的重要因素,因此,努力创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空间,做到:尊重每个学生,积极鼓励他们在学习中的尝试,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积极性;把英语教学与情态有机地结合起来,创造各种合作学习的活动,促进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关注学习有困难或性格内向的学生,尽可能为他们创造语言的机会;建立融洽、民主的师生交流渠道,经常和学生一起反思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互相鼓励和帮助,做到教学相长。
新课改要求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让他们在学习和适应的过程中逐步学习老师应做到:最大限度地理解、宽容学生,善待学生。
在新《英语课程标准》实施的形势下,把学生当作平等的人,自由的人,相信每个学生都有潜力把学习搞好,与学生能够民主平等的进行沟通,善用“表扬”激励鼓舞学生。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把学生当作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以心灵感受心灵。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向学生学习,与学生一起成长,才能真正做到教学相长;教师
对学生的爱是以对学生充分尊重和信任为前提,对学生的严应当是严中有爱,严中有章,严而有信,严而有度。
五、实施新课改存在的几个问题
1.课堂调控不当。良好的课堂氛围,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并畅所欲言,这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前提条件。但许多教师却忽略了这一前提,只顾自己滔滔不绝地讲,结果使学生沉默寡言,就算有一两个“尖子”学生跃跃欲试,也是教师和一两个学生在演戏,而大多数学生则成了台下的观众。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决不仅仅指一两个学生,而应尽量使每个学生都“动”起来。在大多数学生无动于衷、思维处于抑制状态的情况下,怎么能谈得上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呢?
2.目标导向不强。有的课堂,气氛非常热烈,大家都抢着发言。但学生所讨论的问题,大多数是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无关的,甚至全是些无关紧要的问题。这样的课堂教学热闹非凡,但漫无边际,费时低效。原因是教师忽视了教学的目标导向,忽视了自身的主导作用,片面地认为只要学生发言积极,就是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3.面向全体不够。现在有不少课堂教学出现这样的现象:教师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而主体作用发挥得好的学生恰恰是接受能力较快,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他们往往能提出一些比较新的见解和主张,教师却误以为自己引导得法,就跟着这些“主体作用”发挥得好的学生“走”,而中等生和相对比较差的学生则丧失了“发挥”的机会。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就是教师没有遵循大多数学生的认知规律,违背了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限制了大多数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4.教法优化不足。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同时,有的教师严重忽视了自身的主导作用,使处于重要地位的教师主导作用发挥不当。在一堂课的教学中,从大的环节看,是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情来设计和安排的,但每个环节的具体教学过程,教师仍采用灌输、填鸭式的一问一答的机械模式,牵着学生跟着自己的学案走,不容有半点变化。这显然不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这是因为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落后而造成的。
5.学法指导不力。“教是为了不教”,“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教会学生学会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但有的教师只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却忽视了学习方法的指导。学生的学习实际上仍然处于被动状态,依赖性强,离开了教师,还是不会学习,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制约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总之,学生的发展是英语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以人为本”是“课标”的核心理念。英语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要掌握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教师不只是知识的载体、知识的来源,也不
只是知识的传授者、讲解者,教学不能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要相信学生自己能构建知识,成为学生构建知识的引路者、指导者和帮助者。应利用英语自身的魅力着力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宽敞的学习空间,尽可能多地给学生提供参与活动的机会,帮助学生在自主学习活动中真正的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导。” (
师生教与学策略的改变。1.知识上的要求:07年我从高三下到高一,没有能够很快进入高一教师角色的转变,加上对牛津教材的生疏,因而在教学方法上太多的关注知识的传授,系统的整理;09年我对牛津教材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结合高一学生特点,在教学方法上做了一些改变:注重基础知识,简单知识的传授,所学内容与初中内容相结合;清楚了解学生所学知识多为第一次接触,因此要反复记忆,放慢速度;新单词学习方面,每次给学生布置少量单词,降低背诵难度,让大部分学生能够获得成功;练习,考试限难限量,保证同学们在过程中有成就感,并能落到实处;2.课堂模式的改变:“课堂上要关注学生的学,而不应只注重教师的教”,“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这些说法已经喊了多年,但并未完全落到实处,很多教师仍然延续着传统的教师认真讲,学生认真听的旧模式。这种旧有模式很大程度限制了学生的学习效率,降低了课堂效率。比较可行的一种就是采取小组合作。原因有二:1.小组合作学习是有理论依据并经过实践论证的。有时,吵吵闹闹的课堂恰恰不会使那些容易睡觉的学生课堂上精神振作;如果只发现一位同学睡觉,那有可能最少还有十名同学昏昏欲睡。例如此次国庆长假归来,学生普遍假期综合症。不少老师反映学生课堂上精神萎靡,难以调动起来,在我的课堂上,我依然给他们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一些学习内容,从我观察的情况以及课后学生反馈的情况,课堂上精神状态良好。2.江宁区这几年来在推广高效课堂上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我们这些高一新生已接受过这些教育的洗礼,他们能够较快地进入角色,利于教师在课堂上活动的开展。例如我校隔壁的竹山中学,杜郎口旋风早已吹进他们的课堂,竹中有不少学生进入我校,他们对小组学习快速的适应能力我都感到惊讶。
三、学生对英语学科兴趣的不同。
布鲁纳曾经说过,使学生对一门学科产生兴趣的最好方法,就是让学生知道这门学科是值得学的。如果学生对一门学科经过初期的激情,奋进而后却无任何结果,久而久之,他会对这门学科产生厌倦,最终放弃。所以,维护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兴趣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如何做到这点我有以下三点想法:1.维持学生对高中三年的希望。既然学生选择上高中,他肯定已做好吃苦的准备,并有从高中三年取得一定成绩的理想。作为教师,在高中刚开始阶段就要多费苦心,维护好学生对高中生活的希望。从本学科来讲,教师一定要专心备课,让自己的课上得精彩,学生爱听而且能听得懂;给学生布置的作业适度适量,大部分学生能够顺利完成;经常能站在学生角度看待问题,和他们多交流,他们缓慢的进步中有没有教师,教学资料,学校安排上一些失误所致,我们不能一股脑将责任推在学生一个人身上。2.维护学生对学习成功的信心。就从高中英语的自身特点考虑,要找到一份完全适合高一学生的网上资料并不容易,很多题目的要求都是站在高三学生复习高一内容角度考虑的,找到一些题目既能检测高一单元刚学内容,又能不牵扯高二,高三所学语言点并非易事,除此之外,有的命题本身题意不清,不知所云,或者喧宾夺主,前后矛盾,这种低质量的题目反而会引起学生思维上的混乱,得不偿失。这就要求教师花较大力气去自己编写题目,然而我们现在很多教师并没有在这方面投入精力,学生经常会在一次次小白鼠式的体验中丧失他们本就脆弱的信心,最终变得对这门学科排斥,厌学。我校对布置给学生的作业限时限量限难度,阶段检测试卷难度系数也有明确要求,否则算教学事故论处,也是出于维护学生的自信心。
又是一年丹桂飘香的时节,我由衷地希望这一届学生与我能够共同成长,收获多多。
打造高效课堂方面。临江走在各高中前列,天印高中也在积极学习他校经验,不断摸索,争取“人有我优,人优我特”。
第三篇文章我还未完成,这个话题层面较小,主要谈高三回头教师对高一教学工作的适应问题。今天开课的梁德珍老师前面几年都任教高三,今年回到高一,对牛津教材高一内容她也没教过,我也希望从她这节课及她的构想得到一些启迪。下面是我的第三篇文章构想:(标题取自傅任敢译自夸美纽斯《大教学论》中一句话。)
高中英语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 篇2
暑期赴兰州参加了为期五天的甘肃省高中英语新课改培训,受益匪浅。结合平时的教学情况,谈谈自己的学习体会和反思。
新课程改革,倡导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强调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倡导建设性学习,注重科学探究的学习,关注体验性学习,提倡交流与合作、自主创新学习。课程改革的成败关键在于教师,教师是课程改革的实施者,作为教师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学习新课程改革理论,更新教学观念,迎接新课改的挑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不断学习,不断地更新个人的知识体系,要时刻做好学习和接受新知识的心理准备。
一、“自主学习”方式的实践途径与策略
1、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
教师要确立为“学”而“教”的指导思想。要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教师要把以“教”为重心逐渐转移到以“学”为重心,并做好教与学的最佳结合。以“学”为重心,并不是排斥“教”,也不是不要教师的系统讲授。以“学”为重心,其基本精神就是使学生爱学习,学会学习,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充分体现他们是学习的主体,而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培养。学生的认知过程,是在教师指导下,由不知到知的矛盾转化过程,教师要根据教学任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运用各种教学手段,促成矛盾转化,从而使学生较快地实现学习上的飞跃。所以我们应该做到“学”是在“教”之下的学,“教”是为“学”而教。
2、教学要归还学生的主动权,拓展学生发展的空间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因此学习的主动权应掌握在学生手中。然而,教师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主宰,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真正落实,这是当前英语教学中师生关系最突出的问题。要优化英语教学中的师生关系,必须坚持活化教师主导作用和强化学生主体地位的辩证统一,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做到以下几点:
①把问的权利还给学生。要彻底改变单纯教师“问”、学生“答”的现状,把课堂变成学生“问”的天堂。
②把读的时间还给学生。课堂45分钟,教师讲得多,无疑就挤占了学生的时间,把时间还给学生就是让学生多读,在读中发现问题,学到知识。
③把讲的机会让给学生。教师的精讲是必要的,但学生表达自己的认识、情感的交流更重要。要更多地为学生提供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机会。
④把练的安排纳入课堂。培养学生动脑、动口、动手,自觉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探
究创新的能力。
3、精心设计主体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英语教学的实质是交际,是通过活动表现的。活动是更新教学观念,开创英语教学新局面的一个重要支撑点。活动是转变学习方式的关键。课堂教学中主体作用的发挥更是通过学生参与主体活动实现的,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主体活动。
4、重视体验活动,促进内化形成
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向学生提供体验活动。向学生提供体验活动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一是对参与活动的体验,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主体参与活动能力。二是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每个学生都具有一定的创造潜能,思维活跃,常会产生知识迁移和突发奇想。不论是发散思维,还是直觉思维,或是灵感,教师都要注意引导和保护,努力发掘学生的闪光点,进行激励性评价,让学生在主动参与过程中体验成功。成功的体验会给学生带来愉悦,带来自信,带来进一步学习的愿望。
二、真正实现“学生为主体”
教学过程应变为师生互相交流、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变“以教为主”为“以学为主”,学生是主体,教师应由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帮助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教学单靠教师的传授是远远不够的。只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来掌握英语知识技能的比重,必须随着学段的提高而增加。这对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也是必要的。
要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我们应该做到:
1、自主性。
学生能够按自己的方式学习英语知识,体会运用英语知识与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意义,成为自主学习的探索者。
2、民主性。
在“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关系是民主的、和谐的,教师主要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学生能发表自己的见解,同学之间、师生之间互相讨论,学生的个性可得到充分的发展。
3、差异性。
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开展“自主学习”教学的重要体现。这就要求教师要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特长,培养每一个学生的成就感,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
4、过程性。
“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特别重视学生学习和探索的过程,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
5、创新性。
“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中,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自我,具鲜明的个性特征。
教师注重向学生传授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创新学习的精神,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善于发现,勤于探究;既能求同,更能求异,成为适应社会需要的创造性人才。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是实施新课程最为核心和最为关键的环节。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目前学生总是被动、单一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师的自身素质
新课标要求,高中英语教师一定要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要具有过硬的业务知识,只有这样,才能硬碰硬,才能胜任新课标的课程改革,才能满足其需求。教师务必要更新观念,不断创新,不断尝试,时刻以全新的面貌面对学生,进而时刻引导学生不断求知、求新,不断进步,更好地完成学业,同时不断丰富各方面的知识,储备各种能量,真正适应新时代要求。
英语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创设各种情景,鼓励学生大胆地使用英语,对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失误和错误采取宽容的态度;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直接交流的机会,以及充分表现自我发展的一个空间;鼓励学生通过体验、实践、合作、探索等方式,发展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创造条件让学生能够探究他们自己的一些问题,并自主解决问题。
四、平时要时时关注学生情感,创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
学生只有对英语及其文化有积极的情态,才能保持英语学习的动力并取得成绩,刻板的情态,不仅会影响英语学习的效果,还会影响其它发展,情态是学好英语的重要因素,因此,努力创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空间,做到:尊重每个学生,积极鼓励他们在学习中的尝试,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积极性;把英语教学与情态有机地结合起来,创造各种合作学习的活动,促进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关注学习有困难或性格内向的学生,尽可能为他们创造语言的机会;建立融洽、民主的师生交流渠道,经常和学生一起反思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互相鼓励和帮助,做到教学相长。
新课改要求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让他们在学习和适应的过程中逐步学习老师应做到:最大限度地理解、宽容学生,善待学生。
在新《英语课程标准》实施的形势下,把学生当作平等的人,自由的人,相信每个学生都有潜力把学习搞好,与学生能够民主平等的进行沟通,善用“表扬”激励鼓舞学生。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把学生当作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以心灵感受心灵。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向学生学习,与学生一起成长,才能真正做到教学相长;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以对学生充分尊重和信任为前提,对学生的严应当是严中有爱,严中有章,严而有信,严而有度。
五、实施新课改存在的几个问题
1、课堂调控不当。
良好的课堂氛围,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并畅所欲言,这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前提条件。但许多教师却忽略了这一前提,只顾自己滔滔不绝地讲,结果使学生沉默寡言,就算有一两个“尖子”学生跃跃欲试,也是教师和一两个学生在演戏,而大多数学生则成了台下的观众。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决不仅仅指一两个学生,而应尽量使每个学生都“动”起来。在大多数学生无动于衷、思维处于抑制状态的情况下,怎么能谈得上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呢?
2、目标导向不强。
有的课堂,气氛非常热烈,大家都抢着发言。但学生所讨论的问题,大多数是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无关的,甚至全是些无关紧要的问题。这样的课堂教学热闹非凡,但漫无边际,费时低效。原因是教师忽视了教学的目标导向,忽视了自身的主导作用,片面地认为只要学生发言积极,就是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3、面向全体不够。
现在有不少课堂教学出现这样的现象:教师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而主体作用发挥得好的学生恰恰是接受能力较快,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他们往往能提出一些比较新的见解和主张,教师却误以为自己引导得法,就跟着这些“主体作用”发挥得好的学生“走”,而中等生和相对比较差的学生则丧失了“发挥”的机会。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就是教师没有遵循大多数学生的认知规律,违背了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限制了大多数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4、教法优化不足。
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同时,有的教师严重忽视了自身的主导作用,使处于重要地位的教师主导作用发挥不当。在一堂课的教学中,从大的环节看,是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情来设计和安排的,但每个环节的具体教学过程,教师仍采用灌输、填鸭式的一问一答的机械模式,牵着学生跟着自己的学案走,不容有半点变化。这显然不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这是因为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落后而造成的。
5、学法指导不力。
“教是为了不教”,“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教会学生学会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但有的教师只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却忽视了学习方法的指导。学生的学习实际上仍然处于被动状态,依赖性强,离开了教师,还是不会学习,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制约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总之,学生的发展是英语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以人为本”是“课标”的核心理念。英语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要掌握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教师不只是知识的载体、知识的来源,也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讲解者,教学不能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要相信学生自己能构建知识,成为学生构建知识的引路者、指导者和帮助者。应利用英语自身的魅力着力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宽敞的学习空间,尽可能多地给学生提供参与活动的机会,帮助学生在自主学习活动中真正的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导。”
师生教与学策略的改变。
1、知识上的要求:20xx年我从高三下到高一,没有能够很快进入高一教师角色的转变,加上对牛津教材的生疏,因而在教学方法上太多的关注知识的传授,系统的整理;20xx年我对牛津教材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结合高一学生特点,在教学方法上做了一些改变:注重基础知识,简单知识的传授,所学内容与初中内容相结合;清楚了解学生所学知识多为第一次接触,因此要反复记忆,放慢速度;新单词学习方面,每次给学生布置少量单词,降低背诵难度,让大部分学生能够获得成功;练习,考试限难限量,保证同学们在过程中有成就感,并能落到实处;
2、课堂模式的改变:“课堂上要关注学生的学,而不应只注重教师的教”,“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这些说法已经喊了多年,但并未完全落到实处,很多教师仍然延续着传统的教师认真讲,学生认真听的旧模式。这种旧有模式很大程度限制了学生的学习效率,降低了课堂效率。比较可行的一种就是采取小组合作。
原因有二:
1、小组合作学习是有理论依据并经过实践论证的。有时,吵吵闹闹的课堂恰恰不会使那些容易睡觉的学生课堂上精神振作;如果只发现一位同学睡觉,那有可能最少还有十名同学昏昏欲睡。例如此次国庆长假归来,学生普遍假期综合症。不少老师反映学生课堂上精神萎靡,难以调动起来,在我的课堂上,我依然给他们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一些学习内容,从我观察的情况以及课后学生反馈的情况,课堂上精神状态良好。
2、江宁区这几年来在推广高效课堂上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我们这些高一新生已接受过这些教育的洗礼,他们能够较快地进入角色,利于教师在课堂上活动的开展。例如我校隔壁的竹山中学,杜郎口旋风早已吹进他们的课堂,竹中有不少学生进入我校,他们对小组学习快速的适应能力我都感到惊讶。
三、学生对英语学科兴趣的不同。
布鲁纳曾经说过,使学生对一门学科产生兴趣的最好方法,就是让学生知道这门学科是值得学的。如果学生对一门学科经过初期的激情,奋进而后却无任何结果,久而久之,他会对这门学科产生厌倦,最终放弃。所以,维护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兴趣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如何做到这点我有以下两点想法:
1、维持学生对高中三年的希望。既然学生选择上高中,他肯定已做好吃苦的准备,并有从高中三年取得一定成绩的理想。作为教师,在高中刚开始阶段就要多费苦心,维护好学生对高中生活的希望。从本学科来讲,教师一定要专心备课,让自己的课上得精彩,学生爱听而且能听得懂;给学生布置的作业适度适量,大部分学生能够顺利完成;经常能站在学生角度看待问题,和他们多交流,他们缓慢的进步中有没有教师,教学资料,学校安排上一些失误所致,我们不能一股脑将责任推在学生一个人身上。
2、维护学生对学习成功的信心。就从高中英语的自身特点考虑,要找到一份完全适合高一学生的网上资料并不容易,很多题目的要求都是站在高三学生复习高一内容角度考虑的,找到一些题目既能检测高一单元刚学内容,又能不牵扯高二,高三所学语言点并非易事,除此之外,有的命题本身题意不清,不知所云,或者喧宾夺主,前后矛盾,这种低质量的题目反而会引起学生思维上的混乱,得不偿失。这就要求教师花较大力气去自己编写题目,然而我们现在很多教师并没有在这方面投入精力,学生经常会在一次次小白鼠式的体验中丧失他们本就脆弱的信心,最终变得对这门学科排斥,厌学。我校对布置给学生的作业限时限量限难度,阶段检测试卷难度系数也有明确要求,否则算教学事故论处,也是出于维护学生的自信心。
又是一年丹桂飘香的时节,我由衷地希望这一届学生与我能够共同成长,收获多多。
打造高效课堂方面。临江走在各高中前列,天印高中也在积极学习他校经验,不断摸索,争取“人有我优,人优我特”。
高中英语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 篇3
通过对《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以及邓志伟教授所作《新课程方案解读》讲座内容的学习,笔者对新课程的理念有了更新更深的认识和思考。
随着《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和各科新的《课程标准》的出台,全国高中课程改革又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基础英语教育的改革也随之有了新的发展和重大的突破,教师和学生主体以及课堂内外的教与学活动都发生了显著变化,学生的自主意识、自主行动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学习的积极性、实效性均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然而,伴随着欣欣向荣的教改形势,在课堂教学中,也出现了不少不容忽视的问题。在不少课堂,甚至于示范性的教改课堂中,出现了诸多尴尬的局面,如教师面对过于活跃的学生束手无策,在学习方式的改变、在课堂三维教学目标的处理上都显得比较困惑。面对这些现象,就新课程推进过程中课堂教学中到底存在着一些什么样的普遍问题,如何才能避免这些问题,给教师、学校管理人员乃至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领导和专家们都带来了困惑。
存在的问题:
一是误把“师生对话”等同于“师生问答”。“知不知”(Do you know?)、“对不对”(Is it right?)、“是不是”(Is that so?)、“好不好”(Is that OK?)、“怎么样”(What about it?)、“行不行”(Is that all right? / Will that do?)等这一类毫无启发性的问题充斥课堂,把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平等对话理解成了庸俗化的问答,这种课堂上的一问一答,表面上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实际上却是用提问的方式在“灌输”。
二是误把“有效评价”等同于“鼓励夸奖”。新课程强调对学生的尊重、赏识,重视成功体验对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作用,但并不意味着对学生要一味表扬。在一些课堂上,甚至不少的公开课、示范课或教改课上,经常有一些教师不假思索、脱口而出地随意性表扬。似乎对学生的评价只能是表扬、鼓励和夸奖,不少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已无动于衷,习以为常。教师的评价已失去其应有的意义和价值,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和效果。正如一味惩罚不可取一样,一味表扬也是不可取的。对学生而言,过多的夸奖会导致上瘾,同时,过多的夸奖也会让学生习以为常,也可能导致学生浅尝辄止和随意应付。
三是误把“自主”等同于“自流”。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把时间还给学生,于是在上课时,有的教师便叫学生自己看书,没有阅读指导、没有明确提示和具体要求,没有检查和反馈过程,由学生一看到底;有的教师还提出学习内容由学生自己决定,如喜欢哪一段就读哪一段;学习方式由学生自己选择,如喜欢怎么读就怎么读;学习伙伴由自己挑,想与谁交流就与谁交流等等。这是一种典型的自流式的学习方式,学生表面上获得了自主的权利,可实际上并没有做到真正的自主。
四是误以为有了“活动”便有了“体验”。诚然活动是学生体验的载体,新课程强调丰富多样的学生主体活动,但这种活动必须是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有方法的,同时是符合学生心理和生理特点、适应学生认知水平并与课堂教学目标相一致的。可是课堂上经常有一些为活动而活动的现象,学生在课堂上一会儿忙这,一会儿忙那,教室里乱哄哄,这种活动动手与动脑相脱节,目的性差,没有体验与反思,应该说是一种无效和无价值的'活动。
五是误以为有了“配对或小组活动”便有了“合作”,不少合作有形式而无实质。一些课堂上教师片面追求小组合作这一学习形式,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时机及过程没有进行认真设计。只要有疑问,无论难易,甚至一些毫无讨论价值的问题都要在小组里讨论。讨论的时间有时也没有保证,有时学生还没进入讨论状态,小组合作学习在教师的要求下就结束了。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不是一个组织者、引导者、帮助者,学生处在一个被动式的讨论中。对学生而言,如果小组合作学习没有组织引导好,往往就会缺乏平等的交流与沟通,结果往往是优秀者的意见和想法代替了小组其他成员的意见与想法,学习差一些的学生就会变成陪衬,更多的时候他们是听众,在小组汇报时他们的意见也往往被忽视。
六是探究性学习的泛化。新课程改革大力倡导在学科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多样化的探究性学习。一些课堂上,探究性学习被泛化或形式化了。比如有英语教师在启发学生猜测生词detector(探测器)的意思时,先引导学生通过已有构词法知识,把detector与其根词detect及其派生词detective联系在一起思考,虽然这种方法不失为一种简洁明了的科学方法,但课堂的实际情况是学生联想到了多种多样的答案,无论怎样,都无法准确地猜测出其准确意思。
对于这种纯知识性的生词教学,死搬硬套运用探究教学模式,只会把问题复杂化,是根本没有意义的。实际上,并不是所有的学科知识都适用于探究性的学习方式,那种体现事物名称、概念、事实等方面的陈述性知识就不需要学生花时间去探究,靠听讲、阅读、理解等方式就能掌握,无需探究的问题却要去探究导致了探究的浅层化和庸俗化,既浪费时间,又缺乏实效。
七是贴标签式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凸显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是新课程的一个基本理念和基本特征,然而一些教师对到底如何处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显得有些困惑,不知道该如何有机地体现三者,所以出现了在一些课堂上教师脱离具体内容和特定情境,孤立地、人为地、机械地、生硬地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实际上,情感、态度、价值观不是可以直接或独立教授的,而是只有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融为一体才是有生命力的。
高中英语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 篇4
从事高中英语教学已有10来年,不同版本的教材用了很多,通过新课标准的培训与学习,让我对高中英语教学有了新的认识。
一、新课标准体现了语言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高度统一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但是,英语学习和我们的语文学习是有相通点的。新课标在界定高中英语课程的性质时指出“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思维和交流工具,也是人们参与社会活动的重要条件,语言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就是说语言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重特征。
(一)语言的工具性即就是:语言是人们进行交流、学习的一种工具。
1、英语是思维的工具。英语课实际上就是通过言语来学习语言,也就是通过课文,一些具有英语典范性的对话或文章来学习语言的,而不是孤立地去学字、词、句、章、等知识的。老师指导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训练,就是指导学生把朦胧的思想变为清澈的思想,把不清不楚的语言变为有条有理的语言。
2、英语是交际的工具。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生活在社会上的每一个人都不可能独立存在。英语是人与人交流和交际的必不可缺的工具。
3、对于其他学科来说,英语具有基础性及工具性。在所有的学科中,英语是一门基础学科,一个人只有具备了一定的英语知识,有了一定的语言积累,掌握了必备的语法知识,才能有条件去学习其他学科。因为所有学科的教材都离不开语言文字,要靠语言文字来传达和表达信息,建立和学生的联系,学生也只有在通过理解了教材内容后,才有可能将信息进行内化,借助语言在大脑中形成相关的知识体系。
(二)语言的人文性。
“人文性”着眼于英语课程对于学生思想感情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和课程所具有的人文学科的特点。人文性,强调英语学习的过程,既是学生实现自我成长的过程,也是激发学生创造力和生命力的过程。具体到英语课程方面,人文性就意味着:应该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作为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并以此来制定英语课程目标和选择整合和利用英语课程资源;英语课程应凸显教师的人文关怀,使学生受到真善美的熏陶,自身的独特体验受到保护和尊重。教师将在关注学生英语知识、能力发展的同时更加关心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注重人文关怀和英语教育的感染熏陶作用,实现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我认为语言的人文性主要表现在:
1、新课标的理念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以往的教材设计主要重视语法知识的教学,侧重死记硬背,是一种填塞式的教学。在这样的状况下,许多学生都是“高分低能”,在英语学习上,困难重重,最常见的莫过于哑巴英语,这样的英语学习,思维较为僵化,导致很多学生在实际运用中无法应用所学的知识。而新课标下的英语学习贴近母语学习,思维较为灵活开放,摆脱了单一的语法的死记硬背,更注重自主学习、创造性学习,注重听、说、读、写的实际语言运用能力。
有利于学生心智的发展,特别是思维能力和认知能力的发展。也体现了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宣讲《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时提出的坚持能力为重。他提出:考试分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学生书本知识掌握的情况,但往往不能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能力。我们要求的.人才最终不是会考试的人才,而是会解决实际问题、会做事的人才,是在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工作中做出业绩和贡献的人才。这就要求学生必须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克服所谓“高分低能”的缺陷。
2、新课标教材的内容丰富新颖,贴近生活。新课标的教材内容综合性强,含盖面广,拓展了学生的知识储备,与时代的发展紧密联系。其词汇,语言表达方式较地道,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以及日常交际能力。
二、新课程教材的语法教学与传统的语法教学不同
新课程的语法教学与传统的语法教学最根本的不同是教学目标不同:新课程语法教学的侧重点是应用,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实际表达能力进而提高外语交际能力。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传统的语法教学往往只是使学生掌握语法形式,重点是讲解和辨析形式的构造,关注的是学生能否掌握结构和形式的变化。学生的学习情况仅仅体现在试卷上,从而导致了“高分低能”的现象。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语法教学的内容不同。新课程的语法教学内容包括语法的形式、意义和用法,重视培养学生应用语法形式的能力;传统语法教学的内容主要包括语法的形式和意义,教学重点放在形式上,而忽视用法教学。
(二)语法结构的呈现方式不同。新课程倡导改革教学和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探究能力,反对单纯知识传授式的教学方式和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在语法教学中,新课程尽量使用归纳法,即在语境中呈现语法结构,通过对多个例子的观察,在理解的基础上由学生分析归纳出语法规则,然后由教师进行补充和总结。而传统的语法教学一般采用演绎法呈现语法结构,即教师先讲解语法规则,告诉学生语法形式,并解释语法形式所表达的意义,然后根据规则造出句子。
(三)练习形式不同。新课程语法教学的形式丰富多样,涉及听、说、读、写多种语言技能。既有口头练习,又有笔头练习;不仅注重操练,更注重有意义的练习和交际性的应用。这种把语法知识的教学和语言技能的教学融合在一起的方法,有利于语言知识向语言能力的转化。而传统的语法教学练习形式单一,多为缺乏语境的机械练习,使得学生虽然能够语法考题,但在交际中却不能够正确使用语法形式进行得体的表达。
总之,新的课程标准给我们带来了诸多全新的理念和教学思路。以上是我对新课标感触颇深的一些看法。通过新课程标准的培训学习,给我们老师竖立了新的教学航标。我深深的感受到此次新课标培训的意义以及给我们老师带来的显著成效。我们会在新课标的精神指引下,努力搞好教学工作,不断充实完善自己,为提高教学质量再立新功。
高中英语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 篇5
通过20xx年暑期教师学习会的学习和反思以及进一步研读《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xx年版)(简称“新课标”),提高了我对《新课标》的认识,更新了自己的教学理念,受益匪浅。现结合我们通常的英语教学情况,谈谈这些天自己学习的收获和心得体会。
高中英语《新课标》体现了全新的教学观,体现了全新的学习策略。《新课标》强调自主创新,注重科学探究,倡导体验性学习,提倡交流与合作,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促进身心健康发展。而推进高中英语《新课标》实施的关键在于教师,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不断地学习,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思路,改革教学方法,优化英语教学中的师生关系,坚持活化教师主导作用和强化学生主体地位的辩证统一,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逐渐把以“教”为中心的教学转移到以“学”为教学上去,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并做好教与学的最佳结合。学生的认知过程,是在教师指导下,由不知到知的矛盾转化过程,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任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鼓励学生通过体验、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结合各种教学手段的运用,拓展学生发展的空间。课堂真正做到:把讲的机会让给学生,把问的权利还给学生,把练的安排纳入课堂。通过学生自己动脑、动口、动手,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语言技能,培养学生用英语获取、处理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探究创新的能力。促使学生在不断的体验中领略知识,在不断的探究中得到发展,促成学习矛盾转化,养成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习惯,从而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高中英语《新课标》体现了全新的教材观,体现了全新的课程目标,体现了教师、学生、教材环境的整合。即建立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意识等方面的整合发展。知识技能是综合运用能力的基础,情感态度是关键因素,学习策略是先决条件,文化意识是重要保障。《新课标》规定教师不是知识的唯一权威,课堂不是学习的唯一场所,学生英语学习的活动由课上延伸到课下,校内延伸到校外。同样,教材也不是知识的唯一载体,广播、电视、音像制品、报刊、网络资源等都将会成为教材资源的一种。《新课标》要求英语教学应关注学生的认知及兴趣,关注国内、国际形势,关注民生热点,关注科技发展的前沿,关注学科间综合延伸,既要有基础性,构建学生终身发展的平台,又要有开放性、探究性内容,要具有多样性、选择性的特点。《新课标》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编排上分模块,能力上分层级,英语教学不仅满足于培养学生交际能力,而旨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进而提升民族的整体素质。要求师生不拘泥于教材。对教材可添可减,可调整顺序,创造性地、最大化地使用教材,灵活化、最优化地整合教材,有的不一定全教,教的不一定全会,会的不一定全考,科学的驾驭教材,真正地做教材的主人。
高中英语《新课标》体现了全新的教师观,体现了全新学生观,明确了教师和学生在英语教学中的地位。《新课标》明确指出英语教学应体现以人文本即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学生不再只是课堂的配角、任人摆布的对象、接受知识的容器和应付考试的机器,而应成为英语学习的主人。每个学生都具有一定的创造潜能,思维活跃,常会产生知识迁移和突发奇想。不论是发散思维,还是直觉思维,或是灵感,教师都要注意引导和保护,努力发掘学生的闪光点,鼓励学生积极尝试自主探究,自我发现,主动实践。教育学生做人,做事,做学问,学会与人相处。同时,要求教师转变地位和角色,做学生的引领者、促进者和学习活动的参与者。从教学策略上,由单一的讲解到综合性策略运用,不搞满堂灌,不唱独角戏。采用探究,任务型教法,创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直接交流的机会,提供充分表现自我发展的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主动作用,引领、带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主动实践,提升学生听、说、读、写和看的综合能力,充分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主体参与活动能力,让学生在主动参与过程中体验成功,促使学生由“我要学”--“我想学”--“我乐学”--“我能学”到
“我会学”的转变,
帮助学生在积极探索中不断提升自己,学会自主学习,完善综合素养,最终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同时,高中英语《新课标》不但强调教师的传道,也强调教师的成长与发展,要求教师务必要更新观念,不断创新,不断尝试,不做吃老本、走老路的教书匠,而应做探究型、专家型教师。要求高中英语教师一定要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要具有过硬的业务知识。改变过去单兵作战模式,学会集体备课和资源共享,不断丰富各方面的知识,储备各种能量,在相互学习和探讨中发展自己;在反思教学实践,总结经验中提升自己。只有这样,才能跟上新课标的课程改革进程,真正适应新时代要求。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写而求索”,《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给我们高中英语教师赋予了神圣的使命,今后我会沿着《新课标》指明的方向,不断努力学习,不懈尝试实践,逐步提高自己教育、教学能力,为新课程的改革尽力,为党的教育事业力争做出更大的贡献。
高中英语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 篇6
从事高中英语教学已有10来年,不同版本的教材用了很多,通过新课标准的培训与学习,让我对高中英语教学有了新的认识。
一、新课标准体现了语言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高度统一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但是,英语学习和我们的语文学习是有相通点的。新课标在界定高中英语课程的性质时指出“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思维和交流工具,也是人们参与社会活动的重要条件,语言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就是说语言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重特征。
(一)语言的工具性即就是:语言是人们进行交流、学习的一种工具。
1、英语是思维的工具。英语课实际上就是通过言语来学习语言,也就是通过课文,一些具有英语典范性的对话或文章来学习语言的,而不是孤立地去学字、词、句、章、等知识的。老师指导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训练,就是指导学生把朦胧的思想变为清澈的思想,把不清不楚的语言变为有条有理的语言。
2、英语是交际的工具。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生活在社会上的每一个人都不可能独立存在。英语是人与人交流和交际的必不可缺的工具。
3、对于其他学科来说,英语具有基础性及工具性。在所有的学科中,英语是一门基础学科,一个人只有具备了一定的英语知识,有了一定的语言积累,掌握了必备的语法知识,才能有条件去学习其他学科。因为所有学科的教材都离不开语言文字,要靠语言文字来传达和表达信息,建立和学生的联系,学生也只有在通过理解了教材内容后,才有可能将信息进行内化,借助语言在大脑中形成相关的知识体系。
(二)语言的人文性。
“人文性”着眼于英语课程对于学生思想感情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和课程所具有的人文学科的特点。人文性,强调英语学习的过程,既是学生实现自我成长的过程,也是激发学生创造力和生命力的过程。具体到英语课程方面,人文性就意味着:应该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作为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并以此来制定英语课程目标和选择整合和利用英语课程资源;英语课程应凸显教师的人文关怀,使学生受到真善美的熏陶,自身的独特体验受到保护和尊重。教师将在关注学生英语知识、能力发展的同时更加关心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注重人文关怀和英语教育的感染熏陶作用,实现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我认为语言的人文性主要表现在:
1、新课标的理念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以往的教材设计主要重视语法知识的教学,侧重死记硬背,是一种填塞式的教学。在这样的状况下,许多学生都是“高分低能”,在英语学习上,困难重重,最常见的莫过于哑巴英语,这样的英语学习,思维较为僵化,导致很多学生在实际运用中无法应用所学的知识。而新课标下的英语学习贴近母语学习,思维较为灵活开放,摆脱了单一的语法的死记硬背,更注重自主学习、创造性学习,注重听、说、读、写的实际语言运用能力。
有利于学生心智的发展,特别是思维能力和认知能力的发展。也体现了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宣讲《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时提出的坚持能力为重。他提出:考试分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学生书本知识掌握的情况,但往往不能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能力。我们要求的人才最终不是会考试的人才,而是会解决实际问题、会做事的人才,是在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工作中做出业绩和贡献的人才。这就要求学生必须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克服所谓“高分低能”的缺陷。
2、新课标教材的内容丰富新颖,贴近生活。新课标的教材内容综合性强,含盖面广,拓展了学生的知识储备,与时代的发展紧密联系。其词汇,语言表达方式较地道,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以及日常交际能力。
二、新课程教材的语法教学与传统的语法教学不同
新课程的语法教学与传统的语法教学最根本的不同是教学目标不同:新课程语法教学的侧重点是应用,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实际表达能力进而提高外语交际能力。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传统的语法教学往往只是使学生掌握语法形式,重点是讲解和辨析形式的构造,关注的是学生能否掌握结构和形式的变化。学生的学习情况仅仅体现在试卷上,从而导致了“高分低能”的现象。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语法教学的内容不同。
新课程的语法教学内容包括语法的形式、意义和用法,重视培养学生应用语法形式的能力;传统语法教学的内容主要包括语法的形式和意义,教学重点放在形式上,而忽视用法教学。
(二)语法结构的呈现方式不同。
新课程倡导改革教学和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探究能力,反对单纯知识传授式的教学方式和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在语法教学中,新课程尽量使用归纳法,即在语境中呈现语法结构,通过对多个例子的观察,在理解的基础上由学生分析归纳出语法规则,然后由教师进行补充和总结。而传统的语法教学一般采用演绎法呈现语法结构,即教师先讲解语法规则,告诉学生语法形式,并解释语法形式所表达的意义,然后根据规则造出句子。
(三)练习形式不同。
新课程语法教学的形式丰富多样,涉及听、说、读、写多种语言技能。既有口头练习,又有笔头练习;不仅注重操练,更注重有意义的练习和交际性的应用。这种把语法知识的教学和语言技能的教学融合在一起的方法,有利于语言知识向语言能力的转化。而传统的语法教学练习形式单一,多为缺乏语境的机械练习,使得学生虽然能够语法考题,但在交际中却不能够正确使用语法形式进行得体的表达。
总之,新的课程标准给我们带来了诸多全新的理念和教学思路。以上是我对新课标感触颇深的一些看法。通过新课程标准的培训学习,给我们老师竖立了新的教学航标。我深深的感受到此次新课标培训的意义以及给我们老师带来的显著成效。我们会在新课标的精神指引下,努力搞好教学工作,不断充实完善自己,为提高教学质量再立新功。
高中英语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 篇7
高中英语,我主要是对学习文章中的深奥语法和记英语单词这两个部分的学习心得:
第一个,英语深奥的语法,像这种,除了老师会在上课的时候专门讲解,其他的都是在你做练习以及考试中会遇到的,那么首先就得有一个好习惯——弄一个专门的语法笔记本,把老师上课讲的、练习、考试遇到的,随时记录在本子上,不要随便就写在书上或考试卷子上,是英语书上还好,书不轻易丢,但是试卷却是极其容易丢的,一个不小心可能就不知道放在哪了,如果遇到以前教过的语法,但是不记得了,去哪找,所以,语法笔记本的用处就来了,记在上面,既是把语法都整理在一起了,也是方便你在下次翻看复习,整个高中英语的语法那么多,都记在一起,也会让你在之后的英语学习中带来很大的好处。
第二个,对于高中英语单词的学习,其实很多同学都是对于英语的音标不会或者不熟悉,因为会英语音标,自己就可以学习单词,就算老师只带读几遍,可能也不会,但是会音标,就简单多了,不用老师带读,自己就可以掌握单词的读法,即使不小心忘记了,但是看到音标也就会了,英语字母也音标组成,只要记住了英语字母所代表的音标,这个单词就很好记了,完全不用***记硬背,再说了,这种死记硬背的方式去记单词,也记不好单词,通常第一天记了,第二天就会忘了。还有就是多写单词,写的多了,对它的印象就深了,不是有那句话“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高中英语学习就是这样,不能只靠老师教就够了,最重要的是自己对于英语学习的一个积累,在这个过程中自然而言就会有自己的一个学习心得了。
高中英语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 篇8
暑期赴兰州参加了为期五天的甘肃省高中英语新课改培训,受益匪浅。结合平时的教学情况,谈谈自己的学习体会和反思。
新课程改革,倡导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强调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倡导建设性学习,注重科学探究的学习,关注体验性学习,提倡交流与合作、自主创新学习。课程改革的成败关键在于教师,教师是课程改革的实施者,作为教师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学习新课程改革理论,更新教学观念,迎接新课改的挑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不断学习,不断地更新个人的知识体系,要时刻做好学习和接受新知识的心理准备。
一、“自主学习”方式的实践途径与策略
1.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
教师要确立为“学”而“教”的指导思想。要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教师要把以“教”为重心逐渐转移到以“学”为重心,并做好教与学的最佳结合。以“学”为重心,并不是排斥“教”,也不是不要教师的系统讲授。以“学”为重心,其基本精神就是使学生爱学习,学会学习,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充分体现他们是学习的主体,而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培养。学生的认知过程,是在教师指导下,由不知到知的矛盾转化过程,教师要根据教学任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运用各种教学手段,促成矛盾转化,从而使学生较快地实现学习上的飞跃。所以我们应该做到“学”是在“教”之下的学,“教”是为“学”而教。
2.教学要归还学生的主动权,拓展学生发展的空间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因此学习的主动权应掌握在学生手中。然而,教师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主宰,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真正落实,这是当前英语教学中师生关系最突出的问题。要优化英语教学中的师生关系,必须坚持活化教师主导作用和强化学生主体地位的辩证统一,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做到以下几点:
①把问的权利还给学生。要彻底改变单纯教师“问”、学生“答”的现状,把课堂变成学生“问”的天堂。
②把读的时间还给学生。课堂45分钟,教师讲得多,无疑就挤占了学生的时间,把时间还给学生就是让学生多读,在读中发现问题,学到知识。
③把讲的机会让给学生。教师的精讲是必要的,但学生表达自己的认识、情感的交流更重要。要更多地为学生提供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机会。
④把练的安排纳入课堂。培养学生动脑、动口、动手,自觉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探究创新的能力。
3.精心设计主体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英语教学的实质是交际,是通过活动表现的。活动是更新教学观念,开创英语教学新局面的一个重要支撑点。活动是转变学习方式的关键。课堂教学中主体作用的发挥更是通过学生参与主体活动实现的,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主体活动。
4.重视体验活动,促进内化形成
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向学生提供体验活动。向学生提供体验活动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一是对参与活动的体验,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主体参与活动能力。二是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每个学生都具有一定的创造潜能,思维活跃,常会产生知识迁移和突发奇想。不论是发散思维,还是直觉思维,或是灵感,教师都要注意引导和保护,努力发掘学生的闪光点,进行激励性评价,让学生在主动参与过程中体验成功。成功的体验会给学生带来愉悦,带来自信,带来进一步学习的愿望。
二、真正实现“学生为主体”
教学过程应变为师生互相交流、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变“以教为主”为“以学为主”,学生是主体,教师应由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帮助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教学单靠教师的传授是远远不够的。只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来掌握英语知识技能的比重,必须随着学段的提高而增加。这对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也是必要的。
要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 我们应该做到:
1.自主性。学生能够按自己的方式学习英语知识,体会运用英语知识与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意义,成为自主学习的探索者。
2.民主性。在“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关系是民主的、和谐的,教师主要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学生能发表自己的见解,同学之间、师生之间互相讨论,学生的个性可得到充分的发展。
3.差异性。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开展“自主学习”教学的重要体现。这就要求教师要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特长,培养每一个学生的成就感,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
4.过程性。“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特别重视学生学习和探索的过程,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
5.创新性。“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中,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自我,具鲜明的个性特征。
教师注重向学生传授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创新学习的精神,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善于发现,勤于探究;既能求同,更能求异,成为适应社会需要的创造性人才。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是实施新课程最为核心和最为关键的环节。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目前学生总是被动、单一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师的自身素质
新课标要求,高中英语教师一定要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要具有过硬的业务知识,只有这样,才能硬碰硬,才能胜任新课标的课程改革,才能满足其需求。教师务必要更新观念,不断创新,不断尝试,时刻以全新的面貌面对学生,进而时刻引导学生不断求知、求新,不断进步,更好地完成学业,同时不断丰富各方面的知识,储备各种能量,真正适应新时代要求。
英语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创设各种情景,鼓励学生大胆地使用英语,对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失误和错误采取宽容的态度;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直接交流的机会,以及充分表现自我发展的一个空间;鼓励学生通过体验、实践、合作、探索等方式,发展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创造条件让学生能够探究他们自己的一些问题,并自主解决问题。
四、平时要时时关注学生情感,创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
学生只有对英语及其文化有积极的情态,才能保持英语学习的动力并取得成绩,刻板的情态,不仅会影响英语学习的效果,还会影响其它发展,情态是学好英语的重要因素,因此,努力创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空间,做到:尊重每个学生,积极鼓励他们在学习中的尝试,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积极性;把英语教学与情态有机地结合起来,创造各种合作学习的活动,促进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关注学习有困难或性格内向的学生,尽可能为他们创造语言的机会;建立融洽、民主的师生交流渠道,经常和学生一起反思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互相鼓励和帮助,做到教学相长。
新课改要求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让他们在学习和适应的过程中逐步学习老师应做到:最大限度地理解、宽容学生,善待学生。
在新《英语课程标准》实施的形势下,把学生当作平等的人,自由的人,相信每个学生都有潜力把学习搞好,与学生能够民主平等的进行沟通,善用“表扬”激励鼓舞学生。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把学生当作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以心灵感受心灵。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向学生学习,与学生一起成长,才能真正做到教学相长;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以对学生充分尊重和信任为前提,对学生的严应当是严中有爱,严中有章,严而有信,严而有度。
五、实施新课改存在的几个问题
1.课堂调控不当。良好的课堂氛围,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并畅所欲言,这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前提条件。但许多教师却忽略了这一前提,只顾自己滔滔不绝地讲,结果使学生沉默寡言,就算有一两个“尖子”学生跃跃欲试,也是教师和一两个学生在演戏,而大多数学生则成了台下的观众。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决不仅仅指一两个学生,而应尽量使每个学生都“动”起来。在大多数学生无动于衷、思维处于抑制状态的情况下,怎么能谈得上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呢?
2.目标导向不强。有的课堂,气氛非常热烈,大家都抢着发言。但学生所讨论的问题,大多数是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无关的,甚至全是些无关紧要的问题。这样的课堂教学热闹非凡,但漫无边际,费时低效。原因是教师忽视了教学的目标导向,忽视了自身的主导作用,片面地认为只要学生发言积极,就是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3.面向全体不够。现在有不少课堂教学出现这样的现象:教师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而主体作用发挥得好的学生恰恰是接受能力较快,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他们往往能提出一些比较新的见解和主张,教师却误以为自己引导得法,就跟着这些“主体作用”发挥得好的学生“走”,而中等生和相对比较差的学生则丧失了“发挥”的机会。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就是教师没有遵循大多数学生的认知规律,违背了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限制了大多数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4.教法优化不足。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同时,有的教师严重忽视了自身的主导作用,使处于重要地位的教师主导作用发挥不当。在一堂课的教学中,从大的环节看,是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情来设计和安排的,但每个环节的具体教学过程,教师仍采用灌输、填鸭式的一问一答的机械模式,牵着学生跟着自己的学案走,不容有半点变化。这显然不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这是因为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落后而造成的。
5.学法指导不力。“教是为了不教”,“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教会学生学会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但有的教师只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却忽视了学习方法的指导。学生的学习实际上仍然处于被动状态,依赖性强,离开了教师,还是不会学习,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制约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总之,学生的发展是英语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以人为本”是“课标”的核心理念。英语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要掌握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教师不只是知识的载体、知识的来源,也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讲解者,教学不能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要相信学生自己能构建知识,成为学生构建知识的引路者、指导者和帮助者。应利用英语自身的魅力着力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宽敞的学习空间,尽可能多地给学生提供参与活动的机会,帮助学生在自主学习活动中真正的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导。”
师生教与学策略的改变。
1、知识上的要求:07年我从高三下到高一,没有能够很快进入高一教师角色的转变,加上对牛津教材的生疏,因而在教学方法上太多的关注知识的传授,系统的整理;09年我对牛津教材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结合高一学生特点,在教学方法上做了一些改变:注重基础知识,简单知识的传授,所学内容与初中内容相结合;清楚了解学生所学知识多为第一次接触,因此要反复记忆,放慢速度;新单词学习方面,每次给学生布置少量单词,降低背诵难度,让大部分学生能够获得成功;练习,考试限难限量,保证同学们在过程中有成就感,并能落到实处;
2、课堂模式的改变:“课堂上要关注学生的学,而不应只注重教师的教”,“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这些说法已经喊了多年,但并未完全落到实处,很多教师仍然延续着传统的教师认真讲,学生认真听的旧模式。这种旧有模式很大程度限制了学生的学习效率,降低了课堂效率。比较可行的一种就是采取小组合作。
原因有二:
1、小组合作学习是有理论依据并经过实践论证的。有时,吵吵闹闹的课堂恰恰不会使那些容易睡觉的学生课堂上精神振作;如果只发现一位同学睡觉,那有可能最少还有十名同学昏昏欲睡。例如此次国庆长假归来,学生普遍假期综合症。不少老师反映学生课堂上精神萎靡,难以调动起来,在我的课堂上,我依然给他们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一些学习内容,从我观察的情况以及课后学生反馈的情况,课堂上精神状态良好。
2、江宁区这几年来在推广高效课堂上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我们这些高一新生已接受过这些教育的洗礼,他们能够较快地进入角色,利于教师在课堂上活动的开展。例如我校隔壁的竹山中学,杜郎口旋风早已吹进他们的课堂,竹中有不少学生进入我校,他们对小组学习快速的适应能力我都感到惊讶。
三、学生对英语学科兴趣的不同。
布鲁纳曾经说过,使学生对一门学科产生兴趣的最好方法,就是让学生知道这门学科是值得学的。如果学生对一门学科经过初期的激情,奋进而后却无任何结果,久而久之,他会对这门学科产生厌倦,最终放弃。所以,维护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兴趣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如何做到这点我有以下三点想法:
1、维持学生对高中三年的希望。既然学生选择上高中,他肯定已做好吃苦的准备,并有从高中三年取得一定成绩的理想。作为教师,在高中刚开始阶段就要多费苦心,维护好学生对高中生活的希望。从本学科来讲,教师一定要专心备课,让自己的课上得精彩,学生爱听而且能听得懂;给学生布置的作业适度适量,大部分学生能够顺利完成;经常能站在学生角度看待问题,和他们多交流,他们缓慢的进步中有没有教师,教学资料,学校安排上一些失误所致,我们不能一股脑将责任推在学生一个人身上。
2、维护学生对学习成功的信心。就从高中英语的自身特点考虑,要找到一份完全适合高一学生的网上资料并不容易,很多题目的要求都是站在高三学生复习高一内容角度考虑的,找到一些题目既能检测高一单元刚学内容,又能不牵扯高二,高三所学语言点并非易事,除此之外,有的命题本身题意不清,不知所云,或者喧宾夺主,前后矛盾,这种低质量的题目反而会引起学生思维上的混乱,得不偿失。这就要求教师花较大力气去自己编写题目,然而我们现在很多教师并没有在这方面投入精力,学生经常会在一次次小白鼠式的体验中丧失他们本就脆弱的信心,最终变得对这门学科排斥,厌学。我校对布置给学生的作业限时限量限难度,阶段检测试卷难度系数也有明确要求,否则算教学事故论处,也是出于维护学生的自信心。
又是一年丹桂飘香的时节,我由衷地希望这一届学生与我能够共同成长,收获多多。
打造高效课堂方面。临江走在各高中前列,天印高中也在积极学习他校经验,不断摸索,争取“人有我优,人优我特”。
第三篇文章我还未完成,这个话题层面较小,主要谈高三回头教师对高一教学工作的适应问题。今天开课的梁德珍老师前面几年都任教高三,今年回到高一,对牛津教材高一内容她也没教过,我也希望从她这节课及她的构想得到一些启迪。下面是我的第三篇文章构想:(标题取自傅任敢译自夸美纽斯《大教学论》中一句话。)
高中英语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 篇9
从事高中英语教学已有10来年,不同版本的教材用了很多,通过新课标准的培训与学习,让我对高中英语教学有了新的认识。
一、新课标准体现了语言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高度统一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但是,英语学习和我们的语文学习是有相通点的。新课标在界定高中英语课程的性质时指出“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思维和交流工具,也是人们参与社会活动的重要条件,语言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就是说语言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重特征。
(一)语言的工具性即就是:语言是人们进行交流、学习的一种工具。
1、英语是思维的工具。英语课实际上就是通过言语来学习语言,也就是通过课文,一些具有英语典范性的对话或文章来学习语言的,而不是孤立地去学字、词、句、章、等知识的。老师指导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训练,就是指导学生把朦胧的思想变为清澈的思想,把不清不楚的语言变为有条有理的语言。
2、英语是交际的工具。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生活在社会上的每一个人都不可能独立存在。英语是人与人交流和交际的必不可缺的工具。
3、对于其他学科来说,英语具有基础性及工具性。在所有的学科中,英语是一门基础学科,一个人只有具备了一定的英语知识,有了一定的语言积累,掌握了必备的语法知识,才能有条件去学习其他学科。因为所有学科的教材都离不开语言文字,要靠语言文字来传达和表达信息,建立和学生的联系,学生也只有在通过理解了教材内容后,才有可能将信息进行内化,借助语言在大脑中形成相关的知识体系。
(二)语言的人文性。
“人文性”着眼于英语课程对于学生思想感情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和课程所具有的人文学科的特点。人文性,强调英语学习的过程,既是学生实现自我成长的过程,也是激发学生创造力和生命力的过程。具体到英语课程方面,人文性就意味着:应该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作为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并以此来制定英语课程目标和选择整合和利用英语课程资源;英语课程应凸显教师的人文关怀,使学生受到真善美的熏陶,自身的独特体验受到保护和尊重。教师将在关注学生英语知识、能力发展的同时更加关心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注重人文关怀和英语教育的感染熏陶作用,实现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我认为语言的人文性主要表现在:
1、新课标的理念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以往的教材设计主要重视语法知识的教学,侧重死记硬背,是一种填塞式的教学。在这样的状况下,许多学生都是“高分低能”,在英语学习上,困难重重,最常见的.莫过于哑巴英语,这样的英语学习,思维较为僵化,导致很多学生在实际运用中无法应用所学的知识。而新课标下的英语学习贴近母语学习,思维较为灵活开放,摆脱了单一的语法的死记硬背,更注重自主学习、创造性学习,注重听、说、读、写的实际语言运用能力。
有利于学生心智的发展,特别是思维能力和认知能力的发展。也体现了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宣讲《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xx——20xx年)》时提出的坚持能力为重。他提出:考试分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学生书本知识掌握的情况,但往往不能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能力。我们要求的人才最终不是会考试的人才,而是会解决实际问题、会做事的人才,是在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工作中做出业绩和贡献的人才。这就要求学生必须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克服所谓“高分低能”的缺陷。
2、新课标教材的内容丰富新颖,贴近生活。新课标的教材内容综合性强,含盖面广,拓展了学生的知识储备,与时代的发展紧密联系。其词汇,语言表达方式较地道,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以及日常交际能力。
二、新课程教材的语法教学与传统的语法教学不同
新课程的语法教学与传统的语法教学最根本的不同是教学目标不同:新课程语法教学的侧重点是应用,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实际表达能力进而提高外语交际能力。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传统的语法教学往往只是使学生掌握语法形式,重点是讲解和辨析形式的构造,关注的是学生能否掌握结构和形式的变化。学生的学习情况仅仅体现在试卷上,从而导致了“高分低能”的现象。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语法教学的内容不同。新课程的语法教学内容包括语法的形式、意义和用法,重视培养学生应用语法形式的能力;传统语法教学的内容主要包括语法的形式和意义,教学重点放在形式上,而忽视用法教学。
(二)语法结构的呈现方式不同。新课程倡导改革教学和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探究能力,反对单纯知识传授式的教学方式和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在语法教学中,新课程尽量使用归纳法,即在语境中呈现语法结构,通过对多个例子的观察,在理解的基础上由学生分析归纳出语法规则,然后由教师进行补充和总结。而传统的语法教学一般采用演绎法呈现语法结构,即教师先讲解语法规则,告诉学生语法形式,并解释语法形式所表达的意义,然后根据规则造出句子。
(三)练习形式不同。新课程语法教学的形式丰富多样,涉及听、说、读、写多种语言技能。既有口头练习,又有笔头练习;不仅注重操练,更注重有意义的练习和交际性的应用。这种把语法知识的教学和语言技能的教学融合在一起的方法,有利于语言知识向语言能力的转化。而传统的语法教学练习形式单一,多为缺乏语境的机械练习,使得学生虽然能够语法考题,但在交际中却不能够正确使用语法形式进行得体的表达。
总之,新的课程标准给我们带来了诸多全新的理念和教学思路。以上是我对新课标感触颇深的一些看法。通过新课程标准的培训学习,给我们老师竖立了新的教学航标。我深深的感受到此次新课标培训的意义以及给我们老师带来的显著成效。我们会在新课标的精神指引下,努力搞好教学工作,不断充实完善自己,为提高教学质量再立新功。
高中英语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 篇10
论文构想:重点剖析高三回头教师在高一期初教育中出现误招的现象、起因及对策。有这样一种现象,连续多年任教高三的老师回到高一,原以为能够轻而易举地将工作出色完成,却发现和同组一些新教师相比,不一定有较大的优势。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种现象:
1、上课激情澎湃,感觉有一肚子的学问要倒给学生,但课堂上学生无精打采,反应迟钝,甚至漠然。问题所在:忽视学生用已有的有限知识,难以链接,重构,对学生基础估计过高,教学节奏过快;
2、教师布置的作业完成不积极,拖拖拉拉,最终很多学生以抄袭的手段完成,根本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问题所在:大容量、高难度,综合性强的练习多,尤其会将一些高三总复习单元里的高一复习单元的题目给高一新生做,虽然考查的语言现象语言的在本单元,但句中大量的生词,偏词学生还是看不懂;
3、对教材中要求的课外活动不屑于开展,总是将所有的教学时间用于题海战术。牛津教材最精彩的部分就是TASK&PROJECT(何锋)。在一线的老师,出于各种原因,这两项并没有给多少时间,高中阶段初期维持学生学习兴趣比什么都重要,课程进度可以慢一点,要求低一点,鼓励多一点,TASK&PROJECT这样小组活动的课也有一些,如果这一阶段走得顺利,后面的教学将会相对轻松一些。如果不顺,会有学生开始排斥英语课堂,排斥老师,放弃努力,老师到时候花再大的力气也没有多大效果了……
通过对《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以及邓志伟教授所作《新课程方案解读》讲座内容的学习,笔者对新课程的理念有了更新更深的认识和思考。
随着《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和各科新的《课程标准》的出台,全国高中课程改革又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基础英语教育的改革也随之有了新的发展和重大的突破,教师和学生主体以及课堂内外的教与学活动都发生了显著变化,学生的自主意识、自主行动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学习的积极性、实效性均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然而,伴随着欣欣向荣的教改形势,在课堂教学中,也出现了不少不容忽视的问题。在不少课堂,甚至于示范性的教改课堂中,出现了诸多尴尬的局面,如教师面对过于活跃的学生束手无策,在学习方式的改变、在课堂三维教学目标的处理上都显得比较困惑。面对这些现象,就新课程推进过程中课堂教学中到底存在着一些什么样的普遍问题,如何才能避免这些问题,给教师、学校管理人员乃至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领导和专家们都带来了困惑。
一、存在问题
一是误把“师生对话”等同于“师生问答”。“知不知”(Do you know?)、“对不对”(Is it right?)、“是不是”(Is that so?)、“好不好”(Is that OK?)、“怎么样”(What about it?)、“行不行”(Is that all right? / Will that do?)等这一类毫无启发性的问题充斥课堂,把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平等对话理解成了庸俗化的问答,这种课堂上的一问一答,表面上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实际上却是用提问的方式在“灌输”。
二是误把“有效评价”等同于“鼓励夸奖”。新课程强调对学生的尊重、赏识,重视成功体验对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作用,但并不意味着对学生要一味表扬。在一些课堂上,甚至不少的公开课、示范课或教改课上,经常有一些教师不假思索、脱口而出地随意性表扬。似乎对学生的评价只能是表扬、鼓励和夸奖,不少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已无动于衷,习以为常。教师的评价已失去其应有的意义和价值,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和效果。正如一味惩罚不可取一样,一味表扬也是不可取的。对学生而言,过多的夸奖会导致上瘾,同时,过多的夸奖也会让学生习以为常,也可能导致学生浅尝辄止和随意应付。
三是误把“自主”等同于“自流”。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把时间还给学生,于是在上课时,有的教师便叫学生自己看书,没有阅读指导、没有明确提示和具体要求,没有检查和反馈过程,由学生一看到底;有的教师还提出学习内容由学生自己决定,如喜欢哪一段就读哪一段;学习方式由学生自己选择,如喜欢怎么读就怎么读;学习伙伴由自己挑,想与谁交流就与谁交流等等。这是一种典型的自流式的学习方式,学生表面上获得了自主的权利,可实际上并没有做到真正的自主。
四是误以为有了“活动”便有了“体验”。诚然活动是学生体验的载体,新课程强调丰富多样的学生主体活动,但这种活动必须是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有方法的,同时是符合学生心理和生理特点、适应学生认知水平并与课堂教学目标相一致的。可是课堂上经常有一些为活动而活动的现象,学生在课堂上一会儿忙这,一会儿忙那,教室里乱哄哄,这种活动动手与动脑相脱节,目的性差,没有体验与反思,应该说是一种无效和无价值的活动。
五是误以为有了“配对或小组活动”便有了“合作”,不少合作有形式而无实质。一些课堂上教师片面追求小组合作这一学习形式,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时机及过程没有进行认真设计。只要有疑问,无论难易,甚至一些毫无讨论价值的问题都要在小组里讨论。讨论的时间有时也没有保证,有时学生还没进入讨论状态,小组合作学习在教师的要求下就结束了。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不是一个组织者、引导者、帮助者,学生处在一个被动式的讨论中。对学生而言,如果小组合作学习没有组织引导好,往往就会缺乏平等的交流与沟通,结果往往是优秀者的意见和想法代替了小组其他成员的意见与想法,学习差一些的学生就会变成陪衬,更多的时候他们是听众,在小组汇报时他们的意见也往往被忽视。
六是探究性学习的泛化。新课程改革大力倡导在学科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多样化的探究性学习。一些课堂上,探究性学习被泛化或形式化了。比如有英语教师在启发学生猜测生词detector(探测器)的意思时,先引导学生通过已有构词法知识,把detector与其根词detect及其派生词detective联系在一起思考,虽然这种方法不失为一种简洁明了的科学方法,但课堂的实际情况是学生联想到了多种多样的答案,无论怎样,都无法准确地猜测出其准确意思。
对于这种纯知识性的生词教学,死搬硬套运用探究教学模式,只会把问题复杂化,是根本没有意义的。实际上,并不是所有的学科知识都适用于探究性的学习方式,那种体现事物名称、概念、事实等方面的陈述性知识就不需要学生花时间去探究,靠听讲、阅读、理解等方式就能掌握,无需探究的问题却要去探究导致了探究的浅层化和庸俗化,既浪费时间,又缺乏实效。
七是贴标签式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凸显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是新课程的一个基本理念和基本特征,然而一些教师对到底如何处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显得有些困惑,不知道该如何有机地体现三者,所以出现了在一些课堂上教师脱离具体内容和特定情境,孤立地、人为地、机械地、生硬地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实际上,情感、态度、价值观不是可以直接或独立教授的,而是只有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融为一体才是有生命力的。
高中英语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 篇11
暑期参加了市统一组织的为期近两天的高中英语新课标的培训,深感获益匪浅,眼界也开阔了不少,现将个人的感想与心得从以下几个方面简单的述说如下:
一、 模块学习法
高中英语新课标将教材按知识划块的方法编写,高中阶段共十一个模块,组成英语的各项能力要求。这种编排体系体现了划整为零的思想,同时也更便于操作,有利于分步学习,同时还提供了一种选择,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步步为营,稳打稳扎地逐步学好英语。无形中,也可以降低学习的难度,增加他们学习的兴趣。
二、 词汇量大
新课标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词汇量大,生词特别多。这当然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更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的人才。然而同时也给学生带来了很大的心理负担,压力很大。众所周知,农村中学的孩子在幼儿园、小学时几乎没有英语基础可言,这么大的词汇量对他们来说,绝对是很头疼的事。但压力终归是压力,英语还是必须要学好的:高考需要它,未来的交际与发展也需要它。这就要求师生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词汇的积累,要分散、要重复,经过多次、重复性地学习,可适当地减少学生的心理负担和压力,而且还可以强化学习的效果。
三、 取舍适当
高中英语新课标要求,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因时因地制宜,根据学生和教学的具体的现状和情况,进行合理的、适当地对教材进行取舍,有针对性地选择材料,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和达到教学目标,从而更加深刻地领悟新课标的精神。
四、 灵活多变的教法
新课标要求,高中英语课程的教授,在方法上要灵活多变,不落俗套,不封建保守。同时要相时而动,以动制变,以动为活,以活变通,以通变达,最终完成英语课程的教与学,从而实现预期的目标。这就要求,英语教师必须不断学习,不断地更新个人的知识体系,要时刻做好学习和接受新知识的心理准备。这所有的一切,都应当以清醒和善思的头脑为前提。
五、 教师的自身素质
新课标要求,高中英语教师一定要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要具有过硬的业务知识,要精通业务知识,只有这样,才能硬碰硬,才能胜任新课标的课程改革,才能满足其需求。教师在自身素质提高的同时,也更能领悟新课标的精髓之所在。从而更愿意从事新课改的工作。
六、 不断拓展视野
新课标要求,高中英语教师,务必要更新观念,不断创新,不断尝试,时刻以全新的面貌棉对学生,进而时刻引导学生不断求知、求新,不断进步,更好地完成学业,同时不断丰富各方面的知识,储备各种能量,成为真正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新人才。
当然,新课标的精神远非以上本人所能言尽,相信有更多的精神和要求等待进一步的学习与领悟,本人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将会不断的努力、不断地尝试,争取以更加认真的态度、全新的面貌、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去面对学生。
高中英语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 篇12
论文构想:重点剖析高三回头教师在高一期初教育中出现误招的现象、起因及对策。有这样一种现象,连续多年任教高三的老师回到高一,原以为能够轻而易举地将工作出色完成,却发现和同组一些新教师相比,不一定有较大的优势。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种现象:1.上课激情澎湃,感觉有一肚子的学问要倒给学生,但课堂上学生无精打采,反应迟钝,甚至漠然。问题所在:忽视学生用已有的有限知识,难以链接,重构,对学生基础估计过高,教学节奏过快;2.教师布置的作业完成不积极,拖拖拉拉,最终很多学生以抄袭的手段完成,根本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问题所在:大容量、高难度,综合性强的练习多,尤其会将一些高三总复习单元里的高一复习单元的题目给高一新生做,虽然考查的语言现象语言的在本单元,但句中大量的生词,偏词学生还是看不懂;3.对教材中要求的课外活动不屑于开展,总是将所有的教学时间用于题海战术。牛津教材最精彩的部分就是TASK&PROJECT(何锋)。在一线的老师,出于各种原因,这两项并没有给多少时间,高中阶段初期维持学生学习兴趣比什么都重要,课程进度可以慢一点,要求低一点,鼓励多一点,TASK&PROJECT这样小组活动的课也有一些,如果这一阶段走得顺利,后面的教学将会相对轻松一些。如果不顺,会有学生开始排斥英语课堂,排斥老师,放弃努力,老师到时候花再大的力气也没有多大效果了。。。。。。
通过对《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以及邓志伟教授所作《新课程方案解读》讲座内容的学习,笔者对新课程的理念有了更新更深的认识和思考。
随着《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和各科新的《课程标准》的出台,全国高中课程改革又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基础英语教育的改革也随之有了新的发展和重大的突破,教师和学生主体以及课堂内外的教与学活动都发生了显著变化,学生的自主意识、自主行动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学习的积极性、实效性均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然而,伴随着欣欣向荣的教改形势,在课堂教学中,也出现了不少不容忽视的问题。在不少课堂,甚至于示范性的教改课堂中,出现了诸多尴尬的局面,如教师面对过于活跃的学生束手无策,在学习方式的改变、在课堂三维教学目标的处理上都显得比较困惑。面对这些现象,就新课程推进过程中课堂教学中到底存在着一些什么样的普遍问题,如何才能避免这些问题,给教师、学校管理人员乃至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领导和专家们都带来了困惑。
一、存在问题
一是误把“师生对话”等同于“师生问答”。“知不知”(Do you know?)、“对不对”(Is it right?)、“是不是”(Is that so?)、“好不好”(Is that OK?)、“怎么样”(What about it?)、“行不行”(Is that all right? / Will that do?)等这一类毫无启发性的问题充斥课堂,把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平等对话理解成了庸俗化的问答,这种课堂上的一问一答,表面上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实际上却是用提问的方式在“灌输”。
二是误把“有效评价”等同于“鼓励夸奖”。新课程强调对学生的尊重、赏识,重视成功体验对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作用,但并不意味着对学生要一味表扬。在一些课堂上,甚至不少的公开课、示范课或教改课上,经常有一些教师不假思索、脱口而出地随意性表扬。似乎对学生的评价只能是表扬、鼓励和夸奖,不少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已无动于衷,习以为常。教师的评价已失去其应有的意义和价值,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和效果。正如一味惩罚不可取一样,一味表扬也是不可取的。对学生而言,过多的夸奖会导致上瘾,同时,过多的夸奖也会让学生习以为常,也可能导致学生浅尝辄止和随意应付。
三是误把“自主”等同于“自流”。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把时间还给学生,于是在上课时,有的教师便叫学生自己看书,没有阅读指导、没有明确提示和具体要求,没有检查和反馈过程,由学生一看到底;有的教师还提出学习内容由学生自己决定,如喜欢哪一段就读哪一段;学习方式由学生自己选择,如喜欢怎么读就怎么读;学习伙伴由自己挑,想与谁交流就与谁交流等等。这是一种典型的自流式的学习方式,学生表面上获得了自主的权利,可实际上并没有做到真正的自主。
四是误以为有了“活动”便有了“体验”。诚然活动是学生体验的载体,新课程强调丰富多样的学生主体活动,但这种活动必须是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有方法的,同时是符合学生心理和生理特点、适应学生认知水平并与课堂教学目标相一致的。可是课堂上经常有一些为活动而活动的现象,学生在课堂上一会儿忙这,一会儿忙那,教室里乱哄哄,这种活动动手与动脑相脱节,目的性差,没有体验与反思,应该说是一种无效和无价值的活动。
五是误以为有了“配对或小组活动”便有了“合作”,不少合作有形式而无实质。一些课堂上教师片面追求小组合作这一学习形式,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时机及过程没有进行认真设计。只要有疑问,无论难易,甚至一些毫无讨论价值的问题都要在小组里讨论。讨论的时间有时也没有保证,有时学生还没进入讨论状态,小组合作学习在教师的'要求下就结束了。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不是一个组织者、引导者、帮助者,学生处在一个被动式的讨论中。对学生而言,如果小组合作学习没有组织引导好,往往就会缺乏平等的交流与沟通,结果往往是优秀者的意见和想法代替了小组其他成员的意见与想法,学习差一些的学生就会变成陪衬,更多的时候他们是听众,在小组汇报时他们的意见也往往被忽视。
六是探究性学习的泛化。新课程改革大力倡导在学科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多样化的探究性学习。一些课堂上,探究性学习被泛化或形式化了。比如有英语教师在启发学生猜测生词detector(探测器)的意思时,先引导学生通过已有构词法知识,把detector与其根词detect及其派生词detective联系在一起思考,虽然这种方法不失为一种简洁明了的科学方法,但课堂的实际情况是学生联想到了多种多样的答案,无论怎样,都无法准确地猜测出其准确意思。
对于这种纯知识性的生词教学,死搬硬套运用探究教学模式,只会把问题复杂化,是根本没有意义的。实际上,并不是所有的学科知识都适用于探究性的学习方式,那种体现事物名称、概念、事实等方面的陈述性知识就不需要学生花时间去探究,靠听讲、阅读、理解等方式就能掌握,无需探究的问题却要去探究导致了探究的浅层化和庸俗化,既浪费时间,又缺乏实效。
七是贴标签式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凸显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是新课程的一个基本理念和基本特征,然而一些教师对到底如何处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显得有些困惑,不知道该如何有机地体现三者,所以出现了在一些课堂上教师脱离具体内容和特定情境,孤立地、人为地、机械地、生硬地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实际上,情感、态度、价值观不是可以直接或独立教授的,而是只有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融为一体才是有生命力的。
高中英语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 篇13
新课改倡导全人教育,强调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的终身学习的能力,新课改倡导建设性学习,注重科学探究的学习,关注体验性学习,提倡交流与合作、自主创新学习,课程改革的成败关键在于教师,教师是课程改革的实施者,作为教师的我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学习新课程改革理论,更新教学观念,迎接新课改的挑战。下面简单地谈一下英语新课标学习的几点体会。
一、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1、要鼓励学生大胆地使用英语,对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失误和错误采取宽容的态度。
2、要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直接交流的机会,以及充分表现和自我发展的一个空间。
3、鼓励学生通过体验、实践、合作、探索等方式,发展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
4、在创造条件让学生能够探究他们自己的一些问题,并自主解决问题。
二、关注学生情感,创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
情态就是学好英语的重要因素,因此我努力创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空间,做到:
1、要尊重每个学生,积极鼓励他们在学习中的尝试,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积极性。
2、把英语教学与情态有机地结合起来,创造各种合作学习的活动,促进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
3、关注学习有困难的或性格内向的学习,尽可能地为他们创造语言的机会。
4、建立融洽、民主的师生交流渠道,经常和学生一起反思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互相鼓励和帮助,做到教学相关。
三、加强学习策略的指导,让他们在学习和适用的过程中逐步学会如何学习做到:
1、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到阶段性学习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法。
2、引导学生结合语境,采用推测、查阅和协调的方法进行学习。
3、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自我评价,并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学习策略。
四、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评价。
评价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让学生认识自我,树立自信,有助于反思及调整自己的学习过程,评价或采用测验及非测验形式,平时重视形成性评价,对学生回答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改进的诚绩,及反映的情感、态度、策略某方面进行及时的评价,如有口头评价、等级评价、学生之间互相评价等方法,充分发觉学生的进步,鼓励学生自我反思,自我提高,测验以学生综合运用能力为目标,侧重于学生理解和获取信息,能力减少客观题,增加主观题,通过评价学生学会分析自己的成绩和不足,明确努力方向。
新课程改革不能只停留在理论上,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在新课标的理论指导下解决问题,在课改中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反思,愿与新课程共同成长。
高中英语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 篇14
新课程的改革、新课标的学习已经实施了几个年头了。最近按学校的要求大家都在学习新课标,这些天通过对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的再学习,我进一步明确了《初中英语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教学与评价的要求,进一步理解了初中英语教材的特点和使用方法。通过我们教研组的学习,看到了新课改的所面临的形势,机遇和挑战后,我真是受益匪浅,从中得到了很多的启示和深深的思考。要求我们跳出传统英语学习的旧框框,接受新课改的教学理念,重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他们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新形势下教学时间的减少,我想这是在课改过程中每一位教师都会遇到的问题。在知识讲解过程中,如果知识点讲解过多,害怕时间不够充分,学生不能够很好的理解所讲知识,相应的听说能力也不会得到很好的锻炼;如果讲解过少,又怕学生不会运用,一到考试,分数变低,所以很难处理这种矛盾。面对这种形势,我们一定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我们不能“穿新鞋走老路”。一定要改变这种状况!改,不一定在短时间内有效果,但不改一定是没有效果的。所以,我体会到新课标下我们教师团队应该做到:
(1)要转变教育理念,迎接新的挑战
首先,新课标要求我们从以知识为本的教育理念转变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重新认识高中英语课程的目标与定位。长期以来,我国基础教育的评价长期存在的一大问题是过分强调薽别与选拔的功能,忽视改进与激励的功能。“一考定终身”是许多学生丧失了学习与发展的机会。过分关注对结果的评价,忽视对过程的评价;过于注重学业成绩。忽视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过于强调量化和书面测试。忽视学生对自身的评价。忽略了高中英语教学的人文性目的,忽略了语言对青少年进行素质教育方面的重要作用。《初中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初中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进一步明确英语学习的目的,发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培养学习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其次,作为教师的我们要树立新的学生观。我们教师首先要转变角色,重新认识师生关系。素质教育的精神要求我们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情感,个性,需要与发展的愿望。因此我们在新课标实施过程中,要鼓励他们的创新精神,采用有利于他们发挥主体作用的教学思路与方法,在每个教学环节上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同时,要尊重学生中的个体差异,尽可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
(2)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提高专业素质
要迎接好新课程的挑战,我们还要建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发展专业能力与知识能力,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对英语课程的要求。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实际上就是强化教师自我发展的终身化意识。
当今社会对教师的要求较高,作为教师的我们应不断提高自己,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应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来帮助我们的英语思维教学,用浅易的英语来表达,提高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发展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允许学生有错误,鼓励学生开口。创造真实、有趣的环境让学生乐于英语思维。老师应保持心境心态的年轻,活到老,学到老。要放得下架子,转变思想,更新观念。当今英语教学主要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培养其交际和运用英语的能力。要达到这些任务,首先,教师应尽快从旧教材旧教法的框框中解放出来,转变思想,更新观念。若继续沿用传统的重语言知识讲授、重译写和语法教学、轻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不仅调动不起大多数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而且也不能充分达到教学任务。
其次,应重视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新时期英语教学要提倡“乐”的观念,情绪越好,越乐观,对所学内容便会发生浓厚的兴趣,学习效果也将越好。在新形势下,转变教学思想是搞好新教材教法的前提,更新观念是用好新教材的保证。英语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自觉转变过去以应试为目的的教育思想,充分发挥新教材的优势特点,以突出教材的交际功能为主线来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英语交际的能力;尽快解决教材新与方法旧的矛盾,变“不适应”为“适应”,掌握教学的主动权。为学生们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学习气氛。
“解决情感问题有助于提高语言学习效果。消极情感如焦虑、害怕、羞涩、紧张、愤怒、沮丧、怀疑、厌恶等,都会影响学习潜力的正常发挥。如果学习者受消极情感影响太大,再好的教师,教材,教学方法也无济于事。与此相反,积极情感如自尊、自信、动机、愉快、惊喜等能创造有利于学习的心理状态。
为了了解学生的情感态度,帮助他们培养积极的感情,克服消极情感,教师首先必须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同时教师要帮助学生及时克服情感态度方面的困难,使语言学习上的成功体验与情感态度的发展相互促进。学生的情感态度往往与他们学习上的成功与失败有密切关系。学习上的成功能够促进情感态度的积极发展,而积极的情感态度又利于促进学习上取得更大的成功。因为学生能获得知识的渠道是多方面的,他们的发展前途比我们老师大得多,我们关键要做的是如何调动学生,教学生怎么做,指导他们,服务他们并管理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