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教学十讲心得体会
老地方整理的有效教学十讲心得体会(精选12篇),经小编精挑细选,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有效教学十讲心得体会 篇1
学习《有效教学十讲》,不由得使我想到了我们教学中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那就是:教师很辛苦,学生很痛苦,然而我们的学生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学习了《有效教学》,才明白了其中的原因。原来是自己的教学不是高效的。要想使孩子愿学,就必须让孩子专注于课堂、专注于学习、专注于思考、专注于创新。
书中关于课堂有效教学,余教授从理论和实践层面上为老师们进行剖析和策略指导,感受颇多。可以说,当下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和根本要求。如何构建有效课堂?如何打造“有效课堂”?有效课堂教师应该关注什么?结合余文森教授的《有效教学十讲》,下面就谈谈我的一点感悟:
一、课堂关注要全面化
每一堂教学效果良好的课都来源教师的认真备课。在实施新课程的实践中,我们较多的关注了教学方式方法等课堂形式上的改进,而相应的忽视了对教材和学生的研究。从《有效教学十讲》中我明白了学生获得知识,主要在课堂教学,而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关键在于备课。要提高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质量,必须改进现行备课形式,着力提高备课的实效性。教师在进行备课时,不仅要备教材,而且要备学生;除了考虑采用哪些形式完成教学任务,还要考虑学生学习时的情感、态度和原有的知识水平,从学生的角度设计教法,在课堂上渗透学法的指导;在注意教材中关键的字、词、句的同时,更要全面合理将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并注意开发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程资源,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实践中学好,并进行迁移运用,使课堂成为师生情感获得共鸣的乐园,洋溢着欢笑和幸福。另外教师在课堂上要尽量关注到所有的学生,不能因为自己注意力或掌控力所能到达的固定范围的影响,而使哪些在课堂有限时间内教师无暇顾及到的学生被逐渐边缘化。所以,教师应该注意不同学情层次的学生,让更多的学生站起来回答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合理的评价,要顺学而导,重过程,重学生的发展,给予足够的鼓励,坚持鼓励与纠正相结合的原则,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的广度和深度。换言之,教师决不能因为无法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而就此放弃或把注意力转向更多地关注自己的设计和教学环节,应该对学生参与教学的总体情况进行关注和掌控,还要及时加以调整,切不能置之不管,放任自由。
二、要以学生为本,用真爱构筑课堂
新一轮课程改革最主要的原则就是要在教学全过程中真正贯彻“民主和谐”、“师生平等”的教育思想。成功的课堂教学应该是学生能够不断的获得美好的心灵体验。引用余教授的话:“成功的体验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学生好好学习的愿望。”课堂中教师应努力创设一种“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环境,营造一种尊重学生的观点、问题,鼓励学生提问、概括、假设和陈述的课堂氛围,高度鼓励和评价学生的积极参与。从《有效教学十讲》中明白了我今后更要努力实现课堂教学从观念到行为的转变,改变以往以单纯传授知识为手段的做法,对学生的感情、态度、价值观给予更大的关注,创造一种别具一格的教学模式,才能使自己的课堂更富人性化,才能从真正意义上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还学生自由创造的空间
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真正落实,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被压抑,这是当前师生业务关系上最突出的问题。为此,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展开,应努力体现开放性。应在教学活动中提倡探索,鼓励创新,保护学生的求知欲望。课堂教学中可采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等等。应改变传统的听话就是好学生、教师的话就是真理的观念和做法,提倡真理面前师生平等,使学生敢于各抒己见,逐渐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没有教师的教育创新,没有教师创造力量的充分释放,也很难谈得上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过程,从本质上说是教师创造带动学生创造的过程,因此,充分发挥教师的创造性,并通过教师的创造带动和提升学生的主体性,才是正确的道路。
四、课堂有效教学需要反思和探究。
有效课堂教学需要教师将教学实践和反思紧密结合。课堂教学是一门缺憾的艺术,无论是行家里手,还是年轻教师,在各自的认识层面上都会发现不足,都会留有遗憾因此我们就要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看完《有效教学十讲》后我明白了应该留有足够的空间与时间,让自己像过电影似的再现课堂教学的情景,及时捕捉问题,记下得失。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我的教学有效吗,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有没有比我更好的教学?如果不及时反思,很多感觉稍纵即逝,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还会出现类似的问题,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认为我们要像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素养一样不断地提高我们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我国传统文化中注重道德的君子,一日三省其身。教师也要像儒家文化中的君子一样,为了自己的事业和信仰,一日三省其身。
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教学的有效性问题是教学研究的一个永恒课题。看完了《有效教学十讲》我受益匪浅。在教学的过程,我一定要好好总结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用更好的教学方式、方法来完善自己的不足,同时我还要加强教育教学理论的系统学习,把我们的教学过程用科学的理论作为指导。要不断加强学习,特别教育教学理论上的学习,争取在学科教研方面有所发展,在备课、上课、作业等各个环节上下功夫,在专业发展上下功夫,真正提高教育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质。
有效教学十讲心得体会 篇2
“有效教学”是课程改革深入推进过程中,伴随着课堂低效、无效问题而被提出的重要命题。空闲时间我认真学习了余文森教授的《有效教学十讲》。书中关于课堂有效教学,余教授从理论和实践层面上为老师们进行剖析和策略指导,感受颇多。可以说,当下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和根本要求。如何构建有效课堂?如何打造“有效课堂”?有效课堂教师应该关注什么?结合余文森教授的《有效教学十讲》,下面就谈谈我的一点感悟:
一、要认真备课,精心设计课堂教学。
每一堂教学效果良好的课都来缘教师的认真备课。在实施新课程的实践中,我们较多的关注了教学方式方法等课堂形式上的改进,而相应的忽视了对教材和学生的研究。从《有效教学十讲》中我明白了学生获得知识,主要在课堂教学,而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关键在于备课。要提高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质量,必须改进现行备课形式,着力提高备课的实效性。
首先是紧抓落实课前预习。我在学生预习的时候,有严格的规定,设计了预习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①字(包括生字和多音字的读音,组词,辨析形近字等),
②词语(抄写,理解,成语的收集等)
③自己感悟最深的重点句子或者段落(包括修辞句,含义深刻的句子,精彩的描写等),
④初读感悟,
⑤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即提出几个问题)。
这些内容看似繁杂,可是,它可以迫使学生去静心读书,达到真正意义上的预习。这些就是我每天晚上的家庭作业,每天一课。这样学生学校的效率就提高了。
制定有效的教学目标,是实施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就必须具备有效的教学目标,而有效的教学目标的设计首先就是准确和明确。目标的制定既要重视学生对语文知识的适度掌握,更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其次,目标的制定要有一定的层次。可以根据学生认知结构、学习动机等差异,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如:在为《大自然的文字》第二课时设计教学目标时,可以这样定位:
①通过各种方式的朗读训练,使学生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体会大自然的奥秘和情趣。
②把自己已掌握的课文中读懂大自然文字的方法教给大家,学习课文还未掌握的大自然文字,培养学生留心观察事物的意识。
③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通过拓展了解更多大自然的文字。目标的表达准确、清晰,对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层次的要求,更重要的是尊重学生的主体,从学生已有的基础出发。这样的教学目标设计得就比较人性化。
要想使课堂真正有效,设计精益求精的课堂练习是教师课前必备的环节。因此,对于教师来说,就必须要精心设计预习作业,而且要紧紧围绕课堂教学目标来设计。通常第一课时,老师在课堂上都要检查生字词的预习情况,然后再进行整体感知。那么,我们在布置预习作业的时候就可以将以上两项内容布置下去。到了课堂上,我们就可以利用课件来进行独立作业。以这样的方式来落实生字词,不仅节省时间,而且效率很高。另外,由于我们已经将课堂上要讲的内容作为预习作业布置下去了,那么我们在课堂上讲课的速度必然加快,效率就自然提高了。另外,就课堂上的重点和难点,我们还可以把它们设计成课堂练习,让学生在课上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和巩固。对此,我觉得在第二课时前,还是要采取独立作业的方式去进行必要的检查。这样,我们可以让学生预习有目标,复习有目标。而不至于让作业仅仅成为一种习惯,流于形式。这样,我们课堂教学的目标明确,学生的课后学习有目标,检查又环环相扣,教学的效率自然就得到提高了。
二、要以学生为本,用真爱构筑课堂
新一轮课程改革最主要的原则就是要在教学全过程中真正贯彻“民主和谐”、“师生平等”的教育思想。成功的课堂教学应该是学生能够不断的获得美好的心灵体验。引用余教授的话:“成功的体验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学生好好学习的愿望。”课堂中教师应努力创设一种“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环境,营造一种尊重学生的观点、问题,鼓励学生提问、概括、假设和陈述的课堂氛围,高度鼓励和评价学生的积极参与。从《有效教学十讲》中明白了我今后更要努力实现课堂教学从观念到行为的转变,改变以往以单纯传授知识为手段的做法,对学生的感情、态度、价值观给予更大的关注,创造一种别具一格的教学模式,才能使自己的课堂更富人性化,才能从真正意义上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课堂有效教学应深入优化教学环节,加强有序课堂的有效教学管理。
在有限的40分钟内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把教学设计付诸实施,从而获得最大的教学成效。有的教师对一堂课的环节安排缺乏缺乏合理的安排,有的课堂环节的密度过大,有的前松后紧,没有较好地把握学生注意力、接受度,使课堂教学效率下降。因此在时间管理上,我们应坚持时间效益观,最大限度地减少时间的损耗。优化教学过程,保持适度信息,讲在该讲时,放在该放时,综合考虑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各种因素,尤其是提高学生的专注率。
优化教学情境,激发兴趣是实施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先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就必须建立在学生的兴趣之上。有兴趣的学习不仅能使学生全神贯注,积极思考,甚至达到废寝忘食的境地。在“智力发展最佳状态”中学习,才能使学生获取更多的有效知识。所以教学中我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热情,带着兴趣学习是教学的一个最简单的有效法则。在教学实际中,可根据教材内容选择性地组织一些活动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学《负荆请罪》这一课时,可在班上组织分角色表演课文,先在每个小组练习,然后全班学生参加,你喜欢哪个角色,你就演哪个角色,一次一次进行交换,使每个孩子对课文内容都有了了解,并通过自己的朗读表演理解了课文内容,无需教师在课堂上进行逐句逐段地分析课文内容了。
关注课堂生成,及时调整预设。
(1)将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删减,增加,改换。即根据学生实际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处理。
(2)将教学环节提前或者移后。
(3)给学生搭桥引路,让学生顺利的说下去。在学生发言遇到困难时,教师要想办法给予帮助,引导,让其顺利的达成目标,生成精彩。另外,对学生的课堂评价要有针对性,讲求实效。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及时调整了预设,学生的学习情况就协调了,就促进学生的学习进程,这样学生的主动参与性明显,课堂教学就变得有效。
四、课堂有效教学需要反思和探究。
有效课堂教学需要教师将教学实践和反思紧密结合。课堂教学是一门缺憾的艺术,无论是行家里手,还是年轻教师,在各自的认识层面上都会发现不足,都会留有遗憾因此我们就要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看完《有效教学十讲》后我明白了应该留有足够的空间与时间,让自己像过电影似的再现课堂教学的情景,及时捕捉问题,记下得失。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我的教学有效吗,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有没有比我更好的教学?如果不及时反思,很多感觉稍纵即逝,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还会出现类似的问题,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认为我们要像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素养一样不断地提高我们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我国传统文化中注重道德的君子,一日三省其身。教师也要像儒家文化中的君子一样,为了自己的事业和信仰,一日三省其身。
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教学的有效性问题是教学研究的一个永恒课题。看完了《有效教学十讲》我受益匪浅。在教学的过程,我一定要好好总结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用更好的教学方式、方法来完善自己的不足,同时我还要加强教育教学理论的系统学习,把我们的教学过程用科学的理论作为指导。要不断加强学习,特别教育教学理论上的学习,争取在学科教研方面有所发展,在备课、上课、作业等各个环节上下功夫,在专业发展上下功夫,真正提高教育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质。
有效教学十讲心得体会 篇3
暑假伊始,带领全校教职工一起研读《有效教学十讲》。余森教授以“对人的成全”为内在尺度,通过对堂教学耐心、细致的省察,见微知著,道出许多启人心智的关于有效教学的独特见解。这是余教授二十几年对堂教学观察、思考所积淀下的智慧结晶,让人眺望到了教育中迷人的内景。
虽然只学习了前五讲,但是发现,平时教学实践中的许多想法在这里得到了验证,许多困惑在这里得到了解答。怎样的教学才是有效教学?在书中余教授把新程的改革说得很透彻,新程教学就是要把以前的教学模式个大改变,教师的教学就要花最少的时间获得最好的效果,给学生更大的空间去发展个性,拓宽知识面。这就是有效教学的全部内涵。
读着前五讲,有很多体会和感触,其中最深刻的有三点:
一、要从实际出发,注重拓展的有效性
《初中历史程标准20xx版》提出了鼓励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倡导教师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方式的创新,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为了贯彻这一新程的理念,在教学中曾出现了“拓展探究热”,只要能与堂教学内容扯上点关系的就要拓展,老师在堂上花很多的时间让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资料,却不加引导。过分拓展的结果是造成了宝贵的堂教学时间的无谓浪费,忽视了本内容的教学。
二、要重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在堂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自认为设计得非常巧妙的一个问题提出后,学生并没有积极回应?创设一个感觉良好的教学情境学生并没有积极参与?这时我们常常会责怪学生基础差,复习不及时,学习不主动。很少反思自己提出的问题、创设的情境是否与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生活经验相匹配。
读了余教授这本书,我了解到了关于学生的“现有发展区”和“最近发展区”的理论,余教授指出:学生不能独立解决,须在老师教导下,通过同学间的合作、帮助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就处在最近发展区,教学正是要立足现有发展区,针对最近发展区的问题展开。还指出:有效堂应该运用灵活的方法,适应学生的实际和内容的要求。学生的参与程度与教师传授知识的难易程度关系很大,如果知识难度超出了学生的理解能力,脱离原有的知识基础,学生会心有余而力不足,如果知识过于简单,学起毫不费力,学生就会感到厌烦。只有难度适中,才能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产生积极的内心体验,以高涨的情绪从事学习,充分激发思维能力,形成良好的堂气氛。
这个理论让我受到许多启发,这不就是要求我们在备时充分地“备学生”吗?要从学生实际出发,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善于开发和利用初中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坚持正面引导,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拓展性的历史阅读。反思我们平时的教学,往往只关注教材,关注教学环节,却很少去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设计的教案因为不符合学生实际而让堂教学变成了教师的“独角戏”,难以生成有效的学习成果,堂教学的有效性也就可想而知了。
三、要处理好预设和生成的关系
预设是堂有效学习的基础,没有预设即前的精心准备——备,堂上就毫无法;没有生成,再好的预设也无用武之地,这就不能活学活用,也就失去了教学的最终意义。于是,如何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辩证关系,如何精心预设,如何促进生成,就成为新程背景下的历史堂教学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
新程强调重视生成,这是众所周知的,但余教授在书中也为我们列举了一些生成的误区,特别是指出了重视生成并不表示可以忽视预设,并强调有了精心的预设才会有精彩的生成。
如何预设?还是应“备学生”,“了解学生学习的客观规律,把握本班学生的`知识经验背景和思维特点、兴趣点、兴奋点,把握思维活动的走向。”的确,“备学生”是一节成功的重要条。
预设应是一种基于“生成”的预设,这样才有利于教育创新,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使堂更得心应手。完整的教学目标应是预期性目标和生成性目标的和谐统一。在教学目标的设计时思路可以是:师生互动——产生与预期目标不同的问题——提出新目标——产生新问题——寻找新方案——提出更高的追求目标。这样将更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究学习能力和以人为本的价值观的形成,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而教师也在“动态生成”的教学中获得生命的活力与价值。以生为本,在预设中充分地尊重学生,提供学生探索“未知”的空间,这种全方位的预设就能使教师适时关注堂生成的新情景、新内容、新方法、新过程,关注学生在堂中个性化的生命活动,从而体现真正意义上的“以学定教”。
提高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每一位教师追求的永恒主题。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当教师的知识视野比教学大纲宽广得无可比拟的时候,教师才能成为教育过程的真正的能手、艺术家、诗人。”同样,只有当教师站的足够高时,才能驾驭堂,才能让堂教学的有效性落到实处。而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只有时常总结、不断反思,终身学习。
有效教学十讲心得体会 篇4
《有效教学十讲》是余文森教授的新作。因为小学语文学科工作室正在进行福州市基础教育课题新课程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为了让课题组成员能拥有相应的理论知识,能更好地实施课题研究,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我决定带领大家开始有关有效教学的理论学习。《有效教学十讲》是推荐大家读的第一本专著。
初读《有效教学十讲》,对文中所提到的新课程有效教学的成绩与问题深有同感,对新课程改革带来的变化的认识感同身受,于是,有了第二遍细读的愿望。品味之后发现,自己对有效教学的认识有了更多的理解,以下是众多感受中的一部分:
过玉米地的启示
什么是有效教学?这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但新课程赋予有效教学新的含义。余教授讲的过玉米地的故事,形象生动地阐释了这个问题。
在过玉米地的.比赛中,有的的人跑得最快,先到目的地,但两手空空,一个玉米棒都没有掰到;有的人掰了很多玉米,但走得太慢,花费了大量的时间;有的人跑得快,也掰得多,但浑身是伤;还有的人,既跑得快,又掰得多,还没受伤,所以感觉很快乐。在这些穿越玉米地掰玉米的人中,谁是最有收获的?第一个人跑得快却一无所获;第二个人得到的多,却很费时;第三个人跑得快,获得多,可伤了身体,代价也很重;第四个人跑得快,得到的多,还很快乐。答案很明显,最后一个是也。
过玉米地掰玉米的结果是以是否跑得快、掰得多、不受伤且快乐几项指标综合衡量的,最后一个过玉米地的人才是最有效的。那么教学呢?教学是否也要考虑学习的速度、获得的结果和学习的过程各项指标呢?很明显,无所获的学习,无论多么快乐,是不能称为有效的,因为获得知识是学习的第一要务;花费大量时间获得的知识是低效的,因为它往往以牺牲学生大量的休息时间为代价,以牺牲学生的身心健康为代价获取知识的做法是得不偿失的;被看做是一种沉重负担的学习不但无趣,还随时会终止的,现在的很多孩子一旦考上大学,便再也没有学习的热望,为完成学业而欢呼雀跃的人不是少数的,因为,他们认为学习的痛苦是难以言喻的,解脱的办法就是不再痛苦地学习。这样的学习因为没有乐趣,也就没有了生命力,是过早夭折的。因此,有效教学不得不考虑获得知识的时间、结果和过程三个要素,速度、结果和体验是有效教学的三个关键指标。
有一定的速度,获得必须的结果,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充分的体验,是考量新课程有效教学的综合指标。
有效教学十讲心得体会 篇5
书中,余文森教授围绕着有效教学阐述了两个大问题;一是我们该如何在教学中重视学生的发展,二是我们该如何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我看到了教授精辟的观点,看到了他关注教育现实状况的求真精神,教授在书中通过生动的比喻,经典的案例,来剖析有效教学规律,语言通俗易懂、深入浅出,让我们一点一点地思考,一点一点地感悟,对有效教学的实施起到了引导作用。
一、有效备课。
有效备课是有效教学的首要条件。备课是否有效,不是看教学流程、教学设计写得如何,关键是教学设计是否与课堂表现相一致,与学生需求相吻合,与教学实际相结合。有效备课更关注教学对象,更关心教学效益,更注重教学实践,更注意教学反思。教学中要做到因材施教,区别对待,“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也就是在教学中,从学习目标的确定到教学内容的选择,从教学手段的安排到教学语言的运用,都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做到有的放矢。
二、有效选用教法。
学生的参与程度与教师传授知识的难易程度关系很大,如果知识难度超出了学生的能力,脱离原有的知识基础,学生就会心有余而力不足,如果知识过与简单,学起来毫不费力,学生就会感到厌烦。只有难度适中,才能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产生积极的内心体验,以高涨的情绪从事学习,充分激发思维能力,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新课程中,教材与教参只是作为教学活动参考资料,而并非唯一依据,老师必须根据教学环境、学生实际,吃透教材,对教材进行增、散、调、补的深度加工,灵活的处理学习材料,设计出独具匠心的教案,保证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和生动性。
三、有效指导学习。
一堂课的效果如何,应当首先关注学生学的如何。学生学习的有效性体现在学习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体验学习过程,学生是否在原有基础上取得进步和发展;教师教学的有效性体现在能否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注重过程教学,改变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我们教师应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量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教师必须具有一切为学生发展的思想,运用科学的教学策略,尽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选择合适教法、努力地追求有效的课堂教学,使他们乐学、学会、会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有效统一预设和生成。
预设和生成是当前困扰教师的一大问题。如果说生成性既是新课程课堂教学的亮点,我认为它同时也是新课程课堂教学的难点,毕竟课堂开放,就会出现意想不到的状况,对教师教学智慧提出了严峻的考验。假如在课堂上教师的智慧和学生的智慧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能碰撞出火花,从而达到知识的增值,换句话来说,在课堂教学中若能实现预设和生成的完美统一,那将是教师教学技艺的最高境界。我们要做的就是要无限可能地接近理想目标。
五 、有效进行教学反思。
教学实践中的自我反思是教师在一堂课结束后,思考哪些教学设计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哪些精彩片段值得仔细咀嚼,哪些突发问题让自己措手不及,哪些环节的掌握有待今后改进等。同时,认真作好记录,促进教师及时总结教学中的经验教训,逐步掌握教学规律,提高教学水平。
我觉得应该写自己实际教学中碰到的问题,有亲身感受,内容新鲜、具体,见微知著。也就是说从实际出发,在教学实例中探寻教育规律。事例可小,但要善于上升到理论高度,有深度的分析,用以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
作为一名教师,要不断完善自我。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不断改进教学方法。积极学习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永保与时俱进的思想,主动优化知识结构,不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有效教学十讲心得体会 篇6
暑假伊始,带领全校教职工一起研读《有效教学十讲》。余森教授以“对人的成全”为内在尺度,通过对堂教学耐心、细致的省察,见微知著,道出许多启人心智的关于有效教学的独特见解。这是余教授二十几年对堂教学观察、思考所积淀下的智慧结晶,让人眺望到了教育中迷人的内景。
虽然只学习了前五讲,但是发现,平时教学实践中的许多想法在这里得到了验证,许多困惑在这里得到了解答。怎样的教学才是有效教学?在书中余教授把新程的改革说得很透彻,新程教学就是要把以前的教学模式个大改变,教师的教学就要花最少的时间获得最好的效果,给学生更大的空间去发展个性,拓宽知识面。这就是有效教学的全部内涵。
读着前五讲,有很多体会和感触,其中最深刻的有三点:
一、要从实际出发,注重拓展的有效性
《初中历史程标准20xx版》提出了鼓励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倡导教师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方式的创新,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为了贯彻这一新程的理念,在教学中曾出现了“拓展探究热”,只要能与堂教学内容扯上点关系的就要拓展,老师在堂上花很多的时间让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资料,却不加引导。过分拓展的结果是造成了宝贵的堂教学时间的无谓浪费,忽视了本内容的教学。
二、要重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在堂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自认为设计得非常巧妙的一个问题提出后,学生并没有积极回应?创设一个感觉良好的教学情境学生并没有积极参与?这时我们常常会责怪学生基础差,复习不及时,学习不主动。很少反思自己提出的问题、创设的情境是否与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生活经验相匹配。
读了余教授这本书,我了解到了关于学生的“现有发展区”和“最近发展区”的理论,余教授指出:学生不能独立解决,须在老师教导下,通过同学间的合作、帮助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就处在最近发展区,教学正是要立足现有发展区,针对最近发展区的问题展开。还指出:有效堂应该运用灵活的方法,适应学生的实际和内容的要求。学生的参与程度与教师传授知识的难易程度关系很大,如果知识难度超出了学生的理解能力,脱离原有的知识基础,学生会心有余而力不足,如果知识过于简单,学起毫不费力,学生就会感到厌烦。只有难度适中,才能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产生积极的内心体验,以高涨的情绪从事学习,充分激发思维能力,形成良好的堂气氛。
这个理论让我受到许多启发,这不就是要求我们在备时充分地“备学生”吗?要从学生实际出发,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善于开发和利用初中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坚持正面引导,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拓展性的历史阅读。反思我们平时的教学,往往只关注教材,关注教学环节,却很少去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设计的教案因为不符合学生实际而让堂教学变成了教师的“独角戏”,难以生成有效的学习成果,堂教学的有效性也就可想而知了。
三、要处理好预设和生成的关系
预设是堂有效学习的基础,没有预设即前的精心准备——备,堂上就毫无法;没有生成,再好的预设也无用武之地,这就不能活学活用,也就失去了教学的最终意义。于是,如何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辩证关系,如何精心预设,如何促进生成,就成为新程背景下的历史堂教学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
新程强调重视生成,这是众所周知的,但余教授在书中也为我们列举了一些生成的误区,特别是指出了重视生成并不表示可以忽视预设,并强调有了精心的预设才会有精彩的生成。
如何预设?还是应“备学生”,“了解学生学习的客观规律,把握本班学生的知识经验背景和思维特点、兴趣点、兴奋点,把握思维活动的走向。”的确,“备学生”是一节成功的重要条。
预设应是一种基于“生成”的预设,这样才有利于教育创新,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使堂更得心应手。完整的教学目标应是预期性目标和生成性目标的和谐统一。在教学目标的设计时思路可以是:师生互动——产生与预期目标不同的问题——提出新目标——产生新问题——寻找新方案——提出更高的追求目标。这样将更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究学习能力和以人为本的价值观的形成,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而教师也在“动态生成”的教学中获得生命的活力与价值。以生为本,在预设中充分地尊重学生,提供学生探索“未知”的空间,这种全方位的预设就能使教师适时关注堂生成的新情景、新内容、新方法、新过程,关注学生在堂中个性化的生命活动,从而体现真正意义上的“以学定教”。
提高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每一位教师追求的永恒主题。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当教师的知识视野比教学大纲宽广得无可比拟的时候,教师才能成为教育过程的真正的能手、艺术家、诗人。”同样,只有当教师站的足够高时,才能驾驭堂,才能让堂教学的有效性落到实处。而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只有时常总结、不断反思,终身学习。
有效教学十讲心得体会 篇7
今年暑假我认真学习了余文森教授的《有效教学十讲》,书中关于课堂有效教学,余教授从理论和实践层面上为老师们进行剖析和策略指导,我们看到了余教授敏锐精辟的观点,看到了他关注教育现实状况的求真精神。在书中用一些生动的比喻、经典的案例,来分析有效教学的概念、规律和改进的方法,让我们一点一点展开思考。其中的第一讲《教学的有效性》让我对有效教学感受颇多。结合余文森教授的《有效教学十讲》,下面就谈谈我的一点感悟:
教学的有效性是本书的主题,把教学的有效性摆在第一讲,勿庸置疑,教学有效性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共同追求。教师追求教学的有效性就应该像我们每个人追求幸福一样。余教授把有效性看作是课程改革成败存亡的命脉。通过过玉米地掰玉米这个隐喻形象地指出学习的有效性三个方面指标:
一、学习速度;
二、学习结果;
三、学习体验。
首先,学习速度实际指的就是学习效率,即学习特定内容所花费的时间。要有“学习时间是有限的”意识,还要有非学习时间,在任何时候都不能以牺牲儿童的健康,更不能以牺牲儿童的天性和品性来获得所谓的有效性、获得学业成绩。
其次,学习结果就是经过学习学生所发生的变化、进步和取得的成绩,是有效性的一个核心指标。两个指标更重要:A、智慧含金量,到底是靠时间、死记硬背、机械操练得来的,还是靠自己的思考、兴趣、创造性的思维获得的;
B、学业成绩本身内含的智慧价值,考的是知识性题目,还是必须经过创造性的思考才能解决的问题。
第三,学习体验,这是一个内隐性指标,即让学生的学习过程变成是一种享受,才能够养成学习习惯,才能够确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一直以来我们对这方面关注太少了。
以上是关于有效的学,学生学的是否有效,关键在老师。学生花了很多的时间、很大的精力而取得的成绩却不大或者说取得的成绩都在表面,学生没有从根本上获得提高。为了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状况,对于我们老师来说就存在一个有效的教的问题。
有效的教指的是教促进学,一种是直接促进,另一种是间接促进。直接促讲是指教师讲完后,学生学得更快、更容易、更深层次。间接促进指通过教师教,学生从中慢慢悟出了学习的.道理,掌握了方法,提高了能力,即教是为了不教,有效的教意味着通过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发展首先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综合性得以发展;其次发展应该着力于“最近发展水平”;第三发展的机制有两种,预设性的发展和生成性的发展,两者都要关注;第四发展的时间,要树立一种为学生终身发展负责的教育理念;第五在教的过程中,教师本人也应该得到发展。
对于有效的教,我的看法是:
一、要认真备课,精心设计课堂教学。
学生获得知识,主要在课堂教学,而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关键在于备课。
1、制定有效的教学目标,是实施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有效的课堂教学就必须具备有效的教学目标,而有效的教学目标的设计首先就是准确和明确。目标的制定既要重视学生对知识的适度掌握,更要重视培养学生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
2、要想使课堂真正有效,精益求精的教学设计是必备的环节。因此,对于教师来说,就必须要精心设计课堂每一个环节,而且要紧紧围绕课堂教学目标来设计。我们课堂教学的目标明确,学生的课后学习有目标,检查又环环相扣,教学的效率自然就得到提高了。
二、要以学生为本,用真爱构筑课堂
成功的课堂教学应该是学生能够不断的获得美好的心灵体验。引用余教授的话:“成功的体验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学生好好学习的愿望。”实现课堂教学从观念到行为的转变,改变以往以单纯传授知识为手段的做法,对学生的感情、态度、价值观给予更大的关注,创造一种别具一格的教学模式,才能使自己的课堂更富人性化,才能从真正意义上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优化教学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就必须建立在学生的兴趣之上。有兴趣的学习不仅能使学生全神贯注,积极思考,甚至达到废寝忘食的境地。教学中我们要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热情,带着兴趣学习是教学的一个最简单的有效法则。
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教学的有效性问题是教学研究的一个永恒课题。《有效教学十讲》这本书通过简明易懂的语言和深入浅出的案例向我们逐渐推开了如何使我们的教育更有效这扇大门,对于我们的日常教育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我将继续深入研究,争取更大的进步。
有效教学十讲心得体会 篇8
“有效教学”是课程改革深入推进过程中,伴随着课堂低效、无效问题而被提出的重要命题。空闲时间我认真学习了余文森教授的《有效教学十讲》。书中关于课堂有效教学,余教授从理论和实践层面上为老师们进行剖析和策略指导,感受颇多。可以说,当下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和根本要求。如何构建有效课堂?如何打造“有效课堂”?有效课堂教师应该关注什么?结合余文森教授的《有效教学十讲》,下面就谈谈我的一点感悟:
一、要认真备课,精心设计课堂教学。
每一堂教学效果良好的课都来缘教师的认真备课。在实施新课程的实践中,我们较多的关注了教学方式方法等课堂形式上的改进,而相应的忽视了对教材和学生的研究。从《有效教学十讲》中我明白了学生获得知识,主要在课堂教学,而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关键在于备课。要提高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质量,必须改进现行备课形式,着力提高备课的实效性。
首先是紧抓落实课前预习。我在学生预习的时候,有严格的规定,设计了预习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①字(包括生字和多音字的读音,组词,辨析形近字等),②词语(抄写,理解,成语的收集等),③自己感悟最深的重点句子或者段落(包括修辞句,含义深刻的句子,精彩的描写等),④初读感悟,⑤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即提出几个问题)。这些内容看似繁杂,可是,它可以迫使学生去静心读书,达到真正意义上的预习。这些就是我每天晚上的家庭作业,每天一课。这样学生学校的效率就提高了。
制定有效的教学目标,是实施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就必须具备有效的教学目标,而有效的教学目标的设计首先就是准确和明确。目标的制定既要重视学生对语文知识的适度掌握,更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其次,目标的制定要有一定的层次。可以根据学生认知结构、学习动机等差异,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如:在为《大自然的文字》第二课时设计教学目标时,可以这样定位:①通过各种方式的朗读训练,使学生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体会大自然的奥秘和情趣。②把自己已掌握的课文中读懂大自然文字的方法教给大家,学习课文还未掌握的大自然文字,培养学生留心观察事物的意识。③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通过拓展了解更多大自然的文字。目标的表达准确、清晰,对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层次的要求,更重要的是尊重学生的主体,从学生已有的基础出发。这样的教学目标设计得就比较人性化。
要想使课堂真正有效,设计精益求精的课堂练习是教师课前必备的环节。因此,对于教师来说,就必须要精心设计预习作业,而且要紧紧围绕课堂教学目标来设计。通常第一课时,老师在课堂上都要检查生字词的预习情况,然后再进行整体感知。那么,我们在布置预习作业的时候就可以将以上两项内容布置下去。到了课堂上,我们就可以利用课件来进行独立作业。以这样的方式来落实生字词,不仅节省时间,而且效率很高。另外,由于我们已经将课堂上要讲的内容作为预习作业布置下去了,那么我们在课堂上讲课的速度必然加快,效率就自然提高了。另外,就课堂上的重点和难
点,我们还可以把它们设计成课堂练习,让学生在课上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和巩固。对此,我觉得在第二课时前,还是要采取独立作业的方式去进行必要的检查。这样,我们可以让学生预习有目标,复习有目标。而不至于让作业仅仅成为一种习惯,流于形式。这样,我们课堂教学的目标明确,学生的课后学习有目标,检查又环环相扣,教学的效率自然就得到提高了。
二、要以学生为本,用真爱构筑课堂
新一轮课程改革最主要的原则就是要在教学全过程中真正贯彻“民主和谐”、“师生平等”的教育思想。成功的课堂教学应该是学生能够不断的获得美好的心灵体验。引用余教授的话:“成功的体验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学生好好学习的'愿望。”课堂中教师应努力创设一种“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环境,营造一种尊重学生的观点、问题,鼓励学生提问、概括、假设和陈述的课堂氛围,高度鼓励和评价学生的积极参与。从《有效教学十讲》中明白了我今后更要努力实现课堂教学从观念到行为的转变,改变以往以单纯传授知识为手段的做法,对学生的感情、态度、价值观给予更大的关注,创造一种别具一格的教学模式,才能使自己的课堂更富人性化,才能从真正意义上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课堂有效教学应深入优化教学环节,加强有序课堂的有效教学管理。
在有限的40分钟内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把教学设计付诸实施,从而获得最大的教学成效。有的教师对一堂课的环节安排缺乏缺乏合理的安排,有的课堂环节的密度过大,有的前松后紧,没有较好地把握学生注意力、接受度,使课堂教学效率下降。因此在时间管理上,我们应坚持时间效益观,最大限度地减少时间的损耗。优化教学过程,保持适度信息,讲在该讲时,放在该放时,综合考虑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各种因素,尤其是提高学生的专注率。
优化教学情境,激发兴趣是实施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先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就必须建立在学生的兴趣之上。有兴趣的学习不仅能使学生全神贯注,积极思考,甚至达到废寝忘食的境地。在“智力发展最佳状态”中学习,才能使学生获取更多的有效知识。所以教学中我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热情,带着兴趣学习是教学的一个最简单的有效法则。在教学实际中,可根据教材内容选择性地组织一些活动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学《负荆请罪》这一课时,可在班上组织分角色表演课文,先在每个小组练习,然后全班学生参加,你喜欢哪个角色,你就演哪个角色,一次一次进行交换,使每个孩子对课文内容都有了了解,并通过自己的朗读表演理解了课文内容,无需教师在课堂上进行逐句逐段地分析课文内容了。
关注课堂生成,及时调整预设。(1)将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删减,增加,改换。即根据学生实际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处理。(2)将教学环节提前或者移后。(3)给学生搭桥引路,让学生顺利的说下去。在学生发言遇到困难时,教师要想办法给予帮助,引导,让其顺利的达成目标,生成精彩。另外,对学生的课堂评价要有针对性,讲求实效。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及时调整了预设,学生的学习情况就协调了,就促进学生的学习进程,这样学生的主动参与性明显,课堂教学就变得有效。
四、课堂有效教学需要反思和探究。
有效课堂教学需要教师将教学实践和反思紧密结合。课堂教学是一门缺憾的艺术,无论是行家里手,还是年轻教师,在各自的认识层面上都会发现不足,都会留有遗憾因此我们就要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看完《有效教学十讲》后我明白了应该留有足够的空间与时间,让自己像过电影似的再现课堂教学的情景,及时捕捉问题,记下得失。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我的教学有效吗,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有没有比我更好的教学?如果不及时反思,很多感觉稍纵即逝,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还会出现类似的问题,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认为 我们要像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素养一样不断地提高我们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我国传统文化中注重道德的君子,一日三省其身。教师也要像儒家文化中的君子一样,为了自己的事业和信仰,一日三省其身。
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教学的有效性问题是教学研究的一个永恒课题。看完了《有效教学十讲》我受益匪浅。在教学的过程,我一定要好好总结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用更好的教学方式、方法来完善自己的不足,同时我还要加强教育教学理论的系统学习,把我们的教学过程用科学的理论作为指导。要不断加强学习,特别教育教学理论上的学习,争取在学科教研方面有所发展,在备课、上课、作业等各个环节上下功夫,在专业发展上下功夫,真正提高教育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质。
有效教学十讲心得体会 篇9
“有效教学”是课程改革深入推进过程中,伴随着课堂低效、无效问题而被提出的重要命题。空闲时间我认真学习了余文森教授的《有效教学十讲》。书中关于课堂有效教学,余教授从理论和实践层面上为老师们进行剖析和策略指导,感受颇多。可以说,当下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和根本要求。如何构建有效课堂?如何打造“有效课堂”?有效课堂教师应该关注什么?结合余文森教授的《有效教学十讲》,下面就谈谈我的一点感悟:
一、要认真备课,精心设计课堂教学。
每一堂教学效果良好的课都来缘教师的认真备课。在实施新课程的实践中,我们较多的关注了教学方式方法等课堂形式上的改进,而相应的忽视了对教材和学生的研究。从《有效教学十讲》中我明白了学生获得知识,主要在课堂教学,而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关键在于备课。要提高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质量,必须改进现行备课形式,着力提高备课的实效性。
首先是紧抓落实课前预习。我在学生预习的时候,有严格的规定,设计了预习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①字(包括生字和多音字的读音,组词,辨析形近字等),
②词语(抄写,理解,成语的收集等)
③自己感悟最深的重点句子或者段落(包括修辞句,含义深刻的句子,精彩的描写等),
④初读感悟,
⑤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即提出几个问题)。
这些内容看似繁杂,可是,它可以迫使学生去静心读书,达到真正意义上的预习。这些就是我每天晚上的家庭作业,每天一课。这样学生学校的效率就提高了。
制定有效的教学目标,是实施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就必须具备有效的教学目标,而有效的教学目标的设计首先就是准确和明确。目标的制定既要重视学生对语文知识的适度掌握,更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其次,目标的制定要有一定的层次。可以根据学生认知结构、学习动机等差异,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如:在为《大自然的文字》第二课时设计教学目标时,可以这样定位:
①通过各种方式的`朗读训练,使学生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体会大自然的奥秘和情趣。
②把自己已掌握的课文中读懂大自然文字的方法教给大家,学习课文还未掌握的大自然文字,培养学生留心观察事物的意识。
③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通过拓展了解更多大自然的文字。目标的表达准确、清晰,对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层次的要求,更重要的是尊重学生的主体,从学生已有的基础出发。这样的教学目标设计得就比较人性化。
要想使课堂真正有效,设计精益求精的课堂练习是教师课前必备的环节。因此,对于教师来说,就必须要精心设计预习作业,而且要紧紧围绕课堂教学目标来设计。通常第一课时,老师在课堂上都要检查生字词的预习情况,然后再进行整体感知。那么,我们在布置预习作业的时候就可以将以上两项内容布置下去。到了课堂上,我们就可以利用课件来进行独立作业。以这样的方式来落实生字词,不仅节省时间,而且效率很高。另外,由于我们已经将课堂上要讲的内容作为预习作业布置下去了,那么我们在课堂上讲课的速度必然加快,效率就自然提高了。另外,就课堂上的重点和难点,我们还可以把它们设计成课堂练习,让学生在课上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和巩固。对此,我觉得在第二课时前,还是要采取独立作业的方式去进行必要的检查。这样,我们可以让学生预习有目标,复习有目标。而不至于让作业仅仅成为一种习惯,流于形式。这样,我们课堂教学的目标明确,学生的课后学习有目标,检查又环环相扣,教学的效率自然就得到提高了。
二、要以学生为本,用真爱构筑课堂
新一轮课程改革最主要的原则就是要在教学全过程中真正贯彻“民主和谐”、“师生平等”的教育思想。成功的课堂教学应该是学生能够不断的获得美好的心灵体验。引用余教授的话:“成功的体验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学生好好学习的愿望。”课堂中教师应努力创设一种“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环境,营造一种尊重学生的观点、问题,鼓励学生提问、概括、假设和陈述的课堂氛围,高度鼓励和评价学生的积极参与。从《有效教学十讲》中明白了我今后更要努力实现课堂教学从观念到行为的转变,改变以往以单纯传授知识为手段的做法,对学生的感情、态度、价值观给予更大的关注,创造一种别具一格的教学模式,才能使自己的课堂更富人性化,才能从真正意义上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课堂有效教学应深入优化教学环节,加强有序课堂的有效教学管理。
在有限的40分钟内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把教学设计付诸实施,从而获得最大的教学成效。有的教师对一堂课的环节安排缺乏缺乏合理的安排,有的课堂环节的密度过大,有的前松后紧,没有较好地把握学生注意力、接受度,使课堂教学效率下降。因此在时间管理上,我们应坚持时间效益观,最大限度地减少时间的损耗。优化教学过程,保持适度信息,讲在该讲时,放在该放时,综合考虑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各种因素,尤其是提高学生的专注率。
优化教学情境,激发兴趣是实施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先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就必须建立在学生的兴趣之上。有兴趣的学习不仅能使学生全神贯注,积极思考,甚至达到废寝忘食的境地。在“智力发展最佳状态”中学习,才能使学生获取更多的有效知识。所以教学中我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热情,带着兴趣学习是教学的一个最简单的有效法则。在教学实际中,可根据教材内容选择性地组织一些活动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学《负荆请罪》这一课时,可在班上组织分角色表演课文,先在每个小组练习,然后全班学生参加,你喜欢哪个角色,你就演哪个角色,一次一次进行交换,使每个孩子对课文内容都有了了解,并通过自己的朗读表演理解了课文内容,无需教师在课堂上进行逐句逐段地分析课文内容了。
关注课堂生成,及时调整预设。
(1)将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删减,增加,改换。即根据学生实际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处理。
(2)将教学环节提前或者移后。
(3)给学生搭桥引路,让学生顺利的说下去。在学生发言遇到困难时,教师要想办法给予帮助,引导,让其顺利的达成目标,生成精彩。另外,对学生的课堂评价要有针对性,讲求实效。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及时调整了预设,学生的学习情况就协调了,就促进学生的学习进程,这样学生的主动参与性明显,课堂教学就变得有效。
四、课堂有效教学需要反思和探究。
有效课堂教学需要教师将教学实践和反思紧密结合。课堂教学是一门缺憾的艺术,无论是行家里手,还是年轻教师,在各自的认识层面上都会发现不足,都会留有遗憾因此我们就要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看完《有效教学十讲》后我明白了应该留有足够的空间与时间,让自己像过电影似的再现课堂教学的情景,及时捕捉问题,记下得失。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我的教学有效吗,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有没有比我更好的教学?如果不及时反思,很多感觉稍纵即逝,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还会出现类似的问题,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认为我们要像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素养一样不断地提高我们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我国传统文化中注重道德的君子,一日三省其身。教师也要像儒家文化中的君子一样,为了自己的事业和信仰,一日三省其身。
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教学的有效性问题是教学研究的一个永恒课题。看完了《有效教学十讲》我受益匪浅。在教学的过程,我一定要好好总结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用更好的教学方式、方法来完善自己的不足,同时我还要加强教育教学理论的系统学习,把我们的教学过程用科学的理论作为指导。要不断加强学习,特别教育教学理论上的学习,争取在学科教研方面有所发展,在备课、上课、作业等各个环节上下功夫,在专业发展上下功夫,真正提高教育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质。
有效教学十讲心得体会 篇10
《有效教学十讲》是余文森教授的新作。因为小学语文学科工作室正在进行福州市基础教育课题新课程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为了让课题组成员能拥有相应的理论知识,能更好地实施课题研究,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我决定带领大家开始有关有效教学的理论学习。《有效教学十讲》是推荐大家读的第一本专著。
初读《有效教学十讲》,对文中所提到的新课程有效教学的成绩与问题深有同感,对新课程改革带来的变化的认识感同身受,于是,有了第二遍细读的愿望。品味之后发现,自己对有效教学的认识有了更多的理解,以下是众多感受中的一部分:
过玉米地的启示
什么是有效教学?这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但新课程赋予有效教学新的含义。余教授讲的过玉米地的故事,形象生动地阐释了这个问题。
在过玉米地的比赛中,有的的人跑得最快,先到目的地,但两手空空,一个玉米棒都没有掰到;有的人掰了很多玉米,但走得太慢,花费了大量的时间;有的人跑得快,也掰得多,但浑身是伤;还有的人,既跑得快,又掰得多,还没受伤,所以感觉很快乐。在这些穿越玉米地掰玉米的人中,谁是最有收获的?第一个人跑得快却一无所获;第二个人得到的多,却很费时;第三个人跑得快,获得多,可伤了身体,代价也很重;第四个人跑得快,得到的多,还很快乐。答案很明显,最后一个是也。
过玉米地掰玉米的结果是以是否跑得快、掰得多、不受伤且快乐几项指标综合衡量的,最后一个过玉米地的人才是最有效的。那么教学呢?教学是否也要考虑学习的速度、获得的结果和学习的过程各项指标呢?很明显,无所获的学习,无论多么快乐,是不能称为有效的,因为获得知识是学习的第一要务;花费大量时间获得的知识是低效的,因为它往往以牺牲学生大量的休息时间为代价,以牺牲学生的身心健康为代价获取知识的做法是得不偿失的;被看做是一种沉重负担的学习不但无趣,还随时会终止的,现在的很多孩子一旦考上大学,便再也没有学习的热望,为完成学业而欢呼雀跃的人不是少数的,因为,他们认为学习的痛苦是难以言喻的,解脱的办法就是不再痛苦地学习。这样的学习因为没有乐趣,也就没有了生命力,是过早夭折的。因此,有效教学不得不考虑获得知识的时间、结果和过程三个要素,速度、结果和体验是有效教学的三个关键指标。
有一定的速度,获得必须的结果,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充分的体验,是考量新课程有效教学的综合指标。
有效教学十讲心得体会 篇11
师生关系对教学的影响到底有多大?在师生这一教学关系师、生各起什么作用?如何建立有效的师生共同发展的教学关系?带着这些问题翻开余文森教授著的《有效教学十讲》书本,觉得收获不少。
文中用了著名教学论专家江山野先生观点,概括了学生具备的两个非常重要的心理特性:第一个是“向师性”,第二个是独特性,其中“向师性”是学生的本质属性。学生的“向师性”心理为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提供了有利条件,只要教师不是有意无意的在学生中降低在学生中的威信,教师在学生中的地位永远是高大的。因此,作为教师,必须做到以身作则,教师对学生要尊重、关心,努力帮助他们,不辜负学生对自己的依赖和期望,使师生间建立起深厚的情谊。这样,才能树立在学生中的威信,充分发挥学生向师性的作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更好的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当然过分强调向师性,有时会僵化学生的思维。作为教师,不能惧怕学生的独立性,不能代替学生感知和分析。教师必须非常珍视学生的"独立性“并给以合适的引导。塑造出一个个有独立性个体的学生。为此,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既要以学生的向师性为基础,又要以学生的独立性为导向。正确地认识和对待学生的向师性和独立性及其两者的关系是取得良好教育教学效果的基本保证。
文中引用了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古诺特博士一段话,来阐述教师态度对学生影响的重要性。学校是学生生活的第二家庭,在学生眼里,教师具有无可怀疑的威信,教师是一切美好事物的化身和可供效仿的榜样,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师的言行、对每一个现象的态度,都通过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对学生的各个方面产生影响。因此,作为教师不仅要在自己讲授的课程中学识渊博、循循善诱,更要通过言传身教,通过榜样、无言的力量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教师要以自己健康的价值观、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走在时代前列的学识来感化学生。让我们更好地审视自己的态度行为,从平时的细节做起,做一个对学生成长有帮助的教师。
文中再次引用著名教学论专家江山野先生用动态的观点来阐述教学关系,这是论述教学关系的精髓。根据这一观点,学生在校学习的过程也是渐进的,学习某一章节往往也要经历几个阶段。每个教学阶段对教学方式方法也要遵循一定规律:如开始阶段教学方式可教一点,学一点,练一点;最后阶段的教学方式可完全由学生自学。教师运用的教学方式和方法符合或超前于教学过程的发展阶段和学生的学习能力,否则就会严重阻碍教学阶段的发展和学习能力的发展。
文中提出一种能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有效手段“对话”。“对话”能使学生的全部潜能在对话关系中得以释放和发展,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健全成长;“对话”可以恢复教育的人本主义性质,有利于人性的升华,有助于防止教育的异化现象;“对话”有利于人们在交往中形成一种不同于传统的二元对立思维方式和对话意识。对话教学的前提是师生平等和教学民主,离开了生命体的平等,离开了民主的教学氛围,就不能实现真正的对话教学。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对话,教师必须学会倾听、欣赏、评价——架起师生平等对话的桥梁。
总之,教师要根据学生基本心理特性来建立师生共同发展的教学关系。要以良好的师德师风和崇高的敬业精神来教育和影响学生,要根据不同的学习阶段来选择适应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教学方式方法来组织教学,要利用“对话”等有效教学手段促进学生个性的成长和良好思维品质的形成。只有这样才能在实际教学中建立师生共同发展的教学关系,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有效教学十讲心得体会 篇12
“有效教学”是课程改革深入推进过程中,提出的一个重要命题,我认真学习了余文森教授的《有效教学十讲》,书中关于课堂有效教学,余教授从理论和实践层面上为老师们进行剖析和策略指导,我们看到了余教授敏锐精辟的观点,看到了他关注教育现实状况的求真精神。书中所写并没有停留在运用深奥理论进行繁琐分析的层面上,而是更多的配合一些生动的比喻,经典的案例,来分析有效教学的概念、规律和改进的方法,让我们一点一点展开思考。其中的第一讲《教学的有效性》让我对有效教学感受颇多。结合余文森教授的《有效教学十讲》,下面就谈谈我的一点感悟:
一、“过玉米地”的启示
什么是有效教学?这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但新课程赋予有效教学新的含义。余教授讲的“过玉米地”的故事,形象生动地阐释了这个问题。
在过玉米地的比赛中,有的的人跑得最快,先到目的地,但两手空空,一个玉米棒都没有掰到;有的人掰了很多玉米,但走得太慢,花费了大量的时间;有的人跑得快,也掰得多,但浑身是伤;还有的人,既跑得快,又掰得多,还没受伤,所以感觉很快乐。在这些穿越玉米地掰玉米的人中,谁是最有收获的?第一个人跑得快却一无所获;第二个人得到的多,却很费时;第三个人跑得快,获得多,可伤了身体,代价也很重;第四个人跑得快,得到的多,还很快乐。答案很明显,最后一个是也。
过玉米地掰玉米的结果是以是否跑得快、掰得多、不受伤且快乐几项指标综合衡量的,最后一个过玉米地的人才是最有效的。那么教学呢?教学是否也要考虑学习的速度、获得的结果和学习的过程各项指标呢?很明显,无所获的学习,无论多么快乐,是不能称为有效的,因为获得知识是学习的第一要务;花费大量时间获得的知识是低效的,因为它往往以牺牲学生大量的休息时间为代价,以牺牲学生的身心健康为代价获取知识的做法是得不偿失的;被看1做是一种沉重负担的学习不但无趣,还随时会终止的,现在的很多孩子一旦考上大学,便再也没有学习的热望,为完成学业而欢呼雀跃的人不是少数的,因为,他们认为学习的痛苦是难以言喻的,解脱的办法就是不再痛苦地学习。这样的学习因为没有乐趣,也就没有了生命力,是过早夭折的。因此,有效教学不得不考虑获得知识的时间、结果和过程三个要素,速度、结果和体验是有效教学的三个关键指标。
有一定的速度,获得必须的结果,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充分的体验,是考量新课程有效教学的综合指标。
学习的有效性三个方面指标:
一、学习速度;
二、学习结果;
三、学习体验。
首先,学习速度实际指的就是学习效率,即学习特定内容所花费的时间。要有“学习时间是有限的”意识,还要有非学习时间,在任何时候都不能以牺牲儿童的健康,更不能以牺牲儿童的天性和品性来获得所谓的有效性、获得学业成绩。
中国内地排第一名,第二名是韩国,但我们就比韩国多一分左右,而我国学生课后花在数学学习上的时间是韩国学生的三倍,这一分成本就太高。
第三,学习体验,这是一个内隐性指标,即让学生的学习过程变成是一种享受,才能够养成学习习惯,才能够确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一直以来我们对这方面关注太少了。
以上是关于有效的学,学生学的是否有效,关键在老师。长久以来我们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导向将我们带向了一个尴尬的境地。学生花了很多的时间、很大的精力而取得的成绩却不大或者说取得的成绩都在表面,学生没有从根本上获得提高。为了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状况,对于我们老师来说就存在一个有效的教的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综合性得以发展;其次发展应该着力于“最近发展水平”;第三发展的机制有两种,预设性的发展和生成性的发展,两者都要关注;第四发展的时间,要树立一种为学生终身发展负责的教育理念;第五在教的过程中,教师本人也应该得到发展。
二、“陈松泉老师”的启示
陈松泉,一个年轻且富有创意的老师,改变教师教学生学的传统教学模式,把课堂还给学生,由学生自己选择学习内容并自主拟定学习目标,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安排学习。想想,他的学生会是多么的幸福,而他的教学,又要接受怎样的挑战?
学生能够自己选择学习内容,自主拟定学习目标,根据自己的需要安排学习,这是一个多么理想的自主学习的境界。这样的教学境界不要说对小学生很难,就是对中学生来说,也是不容易实现的。所以,对于小学生来说,这样的目标还比较遥远,尤其是对于那些实效还没有真正落实的课堂来说,还是海市蜃楼。小学阶段的孩子,最关键的是学会,学会必要的知识技能,学会必要的学习方法,只有先学会,才有可能会学,学会是小学阶段有效教学的第一指标。小学生年龄太小,知识和生活经验比较缺乏,难以一下子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尤其离不开教师的指导,但教师的指导不是包办。教师应合理引导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获得获取知识的方法。学生只有具备一定的知识,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才有可能实现真正意义的自主学习,否则,自主就有可能导致自流,加剧无效学习。目前的课堂,教授知识的多,教给方法的少,学生无法摆脱对教师的依赖,难以实现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的能力不能一蹴而就。就小学语文教学而言,教师应在教学的各个阶段适时、适当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第一学段,关键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浓厚的学习兴趣。第二学段,要重点引导学生积累语言,发展语感。这一时段是学生从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转化的关键时期,对于学生学会语文学习尤为重要。第三学段,应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让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学习,适当弱化教师的指导作用,为学生进一步的学会学习创造条件。
三、要认真备课,精心设计课堂教学。
学生获得知识,主要在课堂教学,而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关键在于备课。
1、制定有效的教学目标,是实施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有效的课堂教学就必须具备有效的教学目标,而有效的教学目标的设计首先就是准确和明确。目标的制定既要重视学生对知识的适度掌握,更要重视培养学生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
2、要想使课堂真正有效,精益求精的教学设计是必备的环节。因此,对于教师来说,就必须要精心设计课堂每一个环节,而且要紧紧围绕课堂教学目标来设计。我们课堂教学的目标明确,学生的课后学习有目标,检查又环环相扣,教学的效率自然就得到提高了。
四、要以学生为本,用真爱构筑课堂
成功的课堂教学应该是学生能够不断的获得美好的心灵体验。引用余教授的话:“成功的体验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学生好好学习的愿望。”实现课堂教学从观念到行为的转变,改变以往以单纯传授知识为手段的做法,对学生的感情、态度、价值观给予更大的关注,创造一种别具一格的教学模式,才能使自己的课堂更富人性化,才能从真正意义上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五、优化教学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就必须建立在学生的兴趣之上。有兴趣的'学习不仅能使学生全神贯注,积极思考,甚至达到废寝忘食的境地。教学中我们要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热情,带着兴趣学习是教学的一个最简单的有效法则。
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教学的有效性问题是教学研究的一个永恒课题。《有效教学十讲》这本书通过简明易懂的语言和深入浅出的案例向我们逐渐推开了如何使我们的教育更有效这扇大门,对于我们的日常教育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我将继续深入研究,争取更大的进步。
六、“学习的快乐”与“快乐学习”
有人提倡要快乐学习。因而,就有许多人不断追求快乐学习的方式。快乐学习改变学习方式4的同时,也有许多不良元素一并产生,比如:降低了学习的速度,弱化学习的标准,以追求快乐。这样的学习尽管有快乐,往往无实效。学习与玩耍不一样,因为有特定的目标,是有压力感的。有压力必然有痛苦,绝对快乐的学习是难以真正存在的。“学习的快乐”与“快乐学习”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学习的快乐”不但追求学习过程的快乐体验,更追求获得结果实现目标的快乐体验。“快乐学习”注重的是学习的过程,“学习的快乐”既要关注学习过程的快乐体验,更要注重学习成果带来的快乐体验。所以,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个人努力,获得必要的知识,获得获取知识的必要方法,强化学生实现目标时带来的成就感,以成就感增加快乐体验,再以学习的快乐体验激发学生新的学习动力,学生才有可能把学习看做是一件快乐的事。“学习的快乐”不等于“快乐学习”。
总之,有效教学,教师的课堂实施是关键。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教学的有效性问题是教学研究的一个永恒课题。《有效教学十讲》这本书通过简明易懂的语言和深入浅出的案例向我们逐渐推开了如何使我们的教育更有效这扇大门,对于我们的日常教育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我将继续深入研究,争取更大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