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读后感
老地方整理的聊斋志异读后感(精选12篇),经小编精挑细选,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聊斋志异读后感 篇1
在漫漫历史长河中,有一本经典名著在滔滔不绝的激流中闪耀着光华,它就是《聊斋志异》。“聊斋”是作者蒲松龄书房的名字,“志异”那么是记录离奇古怪的事。这本文言小说的内容涉及狐仙、鬼妖、人兽等广泛内容,是中国文言志怪小说的鼻祖。它是一本关于神怪的小说集,一本借神怪故事抨击清代封建统治的书。这本书主要写了狐妖鬼魅和凡人、道士之间的爱情、友情、亲情的故事,每个故事都包含道理,折射了当时的社会风情与生活图景。
每当我看这本书时,就像穿越到作者笔下那鬼妖穿梭的可怕时代,重演一遍主人公恐怖而坎坷的'故事,每每总被吓得汗毛直竖。可是,就算这么可怕,那环环相扣的情节像是一种魔力,总是吸引着我继续心惊肉跳地看下去。
这本书不仅情节精彩,文笔也很好。作者语言简洁、准确,文章也是妙笔生花。在我看来,这本书就像一锅菜,虽看着不香,闻着不甜,细细品时,便能领会它的妙处,心中像打翻了调料瓶,立即五味杂陈。书中每一个故事的情谊和道理都值得我们深思,每一件灵异事件都值得我们细想,那旧时期的封建迷信和人们的迂腐,以及贴近生活的风土人情,完美的在书中呈现,引起人们无限的遐想。
总之,这是一本值得我们花时间品味的好书。它虽只是将民间神话改编,却洋溢着各种独特的色彩,它虽是虚幻的,却阐述着深刻的道理,是中华神话经典著作!我相信,这本绝世经典你一定会喜欢!
聊斋志异读后感 篇2
《聊斋志异》是蒲松龄的短篇小说作品,书中讲了一个个鬼狐神怪的故事,里面的许多鬼怪,虽然长相恐怖,但是他们却心地善良、知恩图报,比人间的正人君子还要美丽、可爱。
尤其是《种梨》那一篇,印象最深。这篇文章讲的是一位卖梨人碰到一位穿破烂衣服的道士,道士想讨个梨解解渴。但卖梨人就是不给。一个伙计于心不忍,用自己的微薄的一点收入,给道士买了一个,道士非常感激,吃完梨用梨核作种子,种了一棵梨树,一会儿就结满了梨,并把梨摘下来分给大家吃,人们吃完了这些香甜可口的梨,道士就把这棵树砍椡了。卖梨人说道士真傻,白白砍掉了这么好的`一棵梨树。道士和人们都走了,卖梨人一看自己的车,傻眼了,一车梨全没了,车把也断了。哈哈!真是活该,谁叫他那么自私。
读了这本书我感受到,我们用眼睛所看到的美丽景象,其实并不一定是美好的。往往那令人看不起的外表下,却有着一颗纯洁、美好的心。我们应该时时怀着一颗助人为乐的心对待身边的所有人,而不应该像种梨人那样,不得善终。
聊斋志异读后感 篇3
《聊斋志异》这本书的作者是清代的蒲松龄,这本书共有64个小故事组成,如《画皮》、种梨》、《乔女》等耳熟能详故事。书中人物大多数是妖怪、道士。
这本书的人物我最喜欢的是第60章节的席方平,他敢于伸张正义,为了给父亲伸冤,不怕受皮肉之苦,甚至就是要肢解他的身体也不屈服,最终他胜利了。感受到她对父亲的爱如大山一样重呀!
我最喜欢的章节是第31章“赵城虎”。这一章节主要讲了一个老太太的儿子被老虎吃了,老太太报了官,县官派李能抓老虎归案,老虎捉来了,县官让老虎施恩给老太太,让老太太安度晚年。老太太死后,老虎还为她奔丧,村里的老百姓感念老虎的'忠义,便修了一座“义虎寺”,该寺现在还保存完好。
我感受到了那只老虎知错能改,并且真心的帮助老太太来弥补自己所犯下的过错。
聊斋志异读后感 篇4
本学期,学校也给我们购买了适宜我们看的一些连环画读本,让我们利用每周三的午读时间和下午第三节课的时间阅读,我特别高兴。有了读书的.时间,我高兴极了,除了读学校购买的连环车,我还让爸爸给我买了《水浒传》连环画,以前我看过《水浒传》的电视连续剧。再拿起这本书,感觉书比电视剧精彩多了,作者描写的每一个场景都是淋漓尽致的。书中最令我佩服的就是作者在描写两方交战时的高超技巧。杨志和索超在大名府在那场比武中,作者没有写他们两个人的盔甲武器,也没有写他们双方打斗的场面,就只是他们两人的马,作者就写得活灵活现,这一节我津津有味地读了好几遍。《水浒传》这本书真的让我爱不释手。也感谢学校给我们提供了这样好的读书时间。
聊斋志异读后感 篇5
《聊斋志异》是清代蒲松龄的代表作,里面的文言短篇写了许多小故事,有的写人,有的写鬼,都反映着那时社会的种种问题。
《崂山道士》是其中的一篇。一个叫王生的富二代,想要学道,却三番五次受不了苦,但始终也抵抗不住修仙问道的诱惑。终于,崂山道士交给他一个“穿墙术”的口诀,并告诫他,不要四处炫耀。可他回去还是没有忍住,给他老婆说了,再表演时,自然无法成功。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凡事都要有忍耐的.心性,学习任何知识都要过两关:一是要能够吃苦,没有捷径可以走,二是必须耐得住心性,战胜自己。否则,就会像王生一样,一事无成。
在这一故事里,还说明了一个道理,就是为人要善,心术要正。王生屡次出逃,几次被师祖房中的美人吸引,可见此人内心的丑恶,自然也是无法修得正果。
聊斋志异读后感 篇6
中國清代小說家蒲松齡的著作《聊齋志異》共包括491篇短篇靈異小說。聊齋志異,顧名思義,聊齋是蒲松齡書屋的名字,志是記述的意思,異則指奇異的故事。小說中的題材十分廣泛,內容極其豐富。
《聊齋志異》中,看起來偏重講鬼、狐、仙、怪等奇異故事,其實都是人情世態,字裡行間無不飽含著作者對人生的豐富體驗和深刻智慧。郭沫若評價說:寫鬼寫妖高人一等,刺貪刺虐入骨三分。的確,《聊齋》中有很多作品,都是通過談狐說鬼的手法,巧妙地諷刺了社會的腐敗和黑暗,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社會矛盾與當時的時代特徵,表達了人渴求自由、不願被世俗看法以及制度所束縛的願望。
在名篇《席方平》一文中,席方平的父親遭奸人陷害,席方平的魂魄在入城隍廟為父申冤無果後,憤恨不平,無奈之下,認為冥王能為自己申冤的他只好進入冥府。不料,整個地府全被羊懼收買了,他們相互勾結,上下串通,對席方平威逼利誘,想使他屈服。然而席方平錚錚鐵骨,硬是不從,面對淫威毫不屈服,連對他用刑的鬼吏也肅然起敬。席方平面對的陰司地府,就是黑暗的封建社會的`曲折寫照,而鬼吏、獄吏、城隍、閻羅王正是在現實社會中的剝削者、壓迫者的形象,他們在社會中充當的是殘酷壓榨下層勞動人民的角色,而席方平正式通過伸冤的方式對其抗爭。《席方平》是對現實社會的反映,方平的申冤不僅僅是一般意義的申冤,而是一種正義與邪惡的較量,而這種反抗精神,恰恰是生活在封建社會裡的勞苦人民大眾所需要的,鼓勵著人們起來反抗剝削和壓迫,而故事的最後,席方平遇到了二郎神並向其伸冤並得以昭明,也體現了下層人民受壓迫無法反抗,只能期待更高層的解救,算得上是一種苦澀而又美好的期望。
同時在《聊齋志異》中,我們不難發現,作者塑造了很多女鬼的形象。這些女鬼大都在豆蔻之年死於非命,她們在蒲松齡筆下栩栩如生、富有才學、重情重義、多愁善感、天真善良、不願為世俗所羈,而這些,恰恰是那個時候的婦女在現實社會中所罕見的可貴的品質,當時風氣要求女子三從四德,而清朝對女性的壓迫也是達到了頂峰,更出現了為了迎合男子審美而自殘己身的纏足行為。作品中女鬼的形象,或者說這只是作者的一種幻想,因為這種人在現實生活中幾乎是不存在的,這也更能說明了她們是作者心目中理想女性的寄託體。讓我情有獨鐘的是《聶小倩》,它寫出了聶小倩與寧采臣之間的真摯愛情。聶小倩在十八歲病死,被葬在破廟旁,被惡鬼逼迫去做害人的勾當。而寧采臣為人正直,不受金錢和美色的誘惑,最終他的品行感動了小倩。可以看到,寧采臣的這種品行,也是世間難能可貴的,作者最終給了他們一個幸福美滿的結局,我想大概也是他對社會的一種希望和寄託吧。
聊斋志异读后感 篇7
清末,有一“鬼狐居士”,其《聊斋志异》流传于后世,谓之蒲松龄。松龄怪异,喜以鬼狐为记,故得名。鬼、狐、精、怪,在人看来是不及人的,那么松龄为什么要用它们做为素材呢?人往往看不到自我,然而只要是别的“东西”,便一目了然。待他们将这些“东西”嘲笑一番,却恍然大悟:哦,原先这就是我们自我。
以比较幼稚的分法,鬼狐精怪也就分那么两类:要么是好的,要么是不好的;要么是奸诈的,要么是真诚的;要么是深邃的,要么是无知的。它们的分类的确比较明显,人可就不一样了。
人有时看狐,觉得狐比人好;而狐看人,又觉得狐不如人。在人看来,鬼狐自由;在鬼狐看来,人活得踏实。在人看来,鬼狐法力无边;在鬼狐看来,平凡是福。于是,人认为鬼狐没有要“成人”的理由,然而,鬼狐们却为此而绞尽脑汁。
鬼狐之中,道行高的,此志不渝;道行不足的,前仆后继。不少的鬼狐有着悲惨的下场,或是魂飞魄散,或是含恨而终。对于它们来讲,成人的道路是那样的崎岖,那样的艰险。多少得道高僧,多少降妖术士,他们本着“狐是狐,人是人”的“公理天命”,狠狠地挡在了鬼狐们成人成仙的路上。可是鬼狐们屡败屡战,就算尸骨无存,也在所不惜。人们看来,鬼狐们是那样值得同情的主角,那些所谓降魔服妖的道士和尚又是那样的多管闲事、冷血无情。尽管如此,人们却仍是对鬼狐们敬而远之,他们怕它们那种追求时的顽固,追求时的阴险,追求时的不惜一切。鬼狐们的追逐已经不是能够轻易放下的欲望,而仿佛有这一种不知名的力量在支配着它们。那种不知名的成人或是成仙的欲望,逐渐集结成了一种盲目而可怕的追求。在它们的心中,就有这么的一个信念:要成为一个真正的人。“人”字,是一种奢侈。于是,或是诱惑,或是惊吓;或是勾魂,或是索命;或是投之以情,或是杀之以暴。然后,鬼狐们得以换上了人的衣裳,尝着人间的疾苦,经历着人世的生老病死,而无怨无悔。
而活在尘世中的人,却为了得到鬼狐所抛弃的长生不老,千辛万苦。为了得到鬼狐所不屑一顾的高超法力,不惜上刀山、下油锅。
有时候觉得,要是两者能够一开始便将主角对换,那也许就没有了不必要的杯具。其实,即便将他们的主角对调,结果还会是一样的,因为两者都会追逐对方的主角。
在没有鬼狐的现实社会中,人却有着同样的追逐。只要人与人之间没有绝对的平等,那么这种追逐便无休无止。过着幸福小日子的老百姓们,都期望有朝一日能够升官加禄。而那些位高权重的人,在心底却向往着平凡的日子。于是,在这两者之间,便是一种思想追求上的循环。穷人一旦变成了富人,便会怀念穷人的生活;富人若不幸变成了穷人,也自然会回想那富人的生活。当然,在这之前,有一段艰苦的追逐,甚至有痛苦的'杯具。
其实这种无谓的追逐也不只是存在于像穷人和富人这样有着明显差距的两者之中。人,总是这样的观念:别人的东西总是比自我的好。就是两样完全相同的东西,在一个人看来,也会觉得对方的比较好。于是便有了这样的一种人,他们总是期望得到别人的东西,甚至是性格。在寻觅之中,他们看不见原先的自我。他们将别人的优点看成是不可多得的优点,却将自我的亮点一味地抹杀。有朝一日,当他们真正地变成了另外的一个人,也许就只会对着往昔的日记问到:陌生人,你到底是谁?
就像《聊斋志异》中的鬼狐精怪,追逐的低手,却是遗忘的高手。
倘若鬼狐安心做它们活得如浮萍一样的鬼狐,人安心做他们平凡甚至于庸俗的人,世上当然是能太平些许。但那停歇了的追求,那所谓的安宁,却会使尘世不但少了些引人的故事,更是没有了提高的光彩。现实之中,亦当如此。
再读《聊斋》,再得后感。不去感慨鬼狐精怪的报恩复仇,不去叹息人世间的世道炎凉,不去讨论人怪之间的孰对孰错。偶得谬感,不知所言。
聊斋志异读后感 篇8
《聊斋志异》,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志怪小说,家喻户晓,一直流传至今。
去年,我在爸爸的推荐下,看完了这本书。它是小说集,里面有很多个小故事,短的只有几十字,长的.上千字,大多数都是有关神灵鬼怪的,让人看了心惊肉跳。
可是,这本书的作者蒲松龄为什么要写这样一本奇特的书呢?我查了一下,原来,蒲松龄怀才不遇,每次考试都因为官府腐败而落榜。最后,他放弃了考试,选择写一本书来挖苦清廷的腐败,可是,这被发现了是要杀头的啊!所以,他巧妙地利用了鬼神的名义把对清廷的挖苦和不满深深地藏进了书中,使这本书从外表上看,只是单一地讲鬼怪;但如果看懂了,才发现这是一本挖苦小说。于是,我翻开书,又细细地看了一遍,果然,里面很多故事都具有浓厚的挖苦意味,还有的借助鬼怪讲了做人的道理。比方:《促织》一篇讲蒲松龄所处的时代当大官不一定要考验才能,更重要的是要孝敬权贵;《画皮》一篇讲不要被外表美丽的东西所迷惑,因为它的内心通常是险恶的;《狼梦》一篇讲官吏如虎狼般险恶;《聂小倩》一篇讲人要不贪不义之财……
总之,《聊斋志异》是一本“奇书”,蒲松龄也是一位“奇人”,怎样形容他呢?用郭沫假设先生写的那副对联再好不过了:“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聊斋志异读后感 篇9
上次写了一篇读后感,即兴发挥,没有事先做笔记,而我的记性并不怎么好,到底还是漏掉了自认为很重要的一条感想,不得不再写一篇,将这一条补充上。
关于真善美,《聊斋志异》里面写了很多很多,我只想说,很多传统确实继承了下来,例如现在有这样一种说法:颜值即正义。此外还有很多很多简单化的因为所以,也可以说是因果报应之类的思想,也仅代表着以蒲松龄为代表的一类淳朴善良的人的美好愿望。如果现代人还按照那样的方式行事,运气不佳的话,迟早会被PUA。或者,往好的方向想,古代民风的确如此简单质朴,嗯,也不能说没这种可能。但是,最大的可能性是,没那么简单,否则美好和恶劣这两个词都不会产生,人们也就不用那样歌颂和向往真善美了。
喜欢阅读可能会让人变得顽固不化,成为众人眼里的书呆子,但是,如果已然如此了,就更要多读书,读多种类型的书,因为解铃还须系铃人,阅读应该也是一种让人从书呆子的状态走出来的方法吧。例如我,现在也慢慢学会一分为二的看问题了。
聊斋志异读后感 篇10
蒲松龄早年锐意进取,十九岁补博士弟子员,可谓春风得意。之后却屡试不第,每每铩羽而归。他充当过幕僚,对时政失望后就设帐教书。在人生的起落盛衰中,他敏锐的观察到了人情冷暖,世态炎凉;在这种怀才不遇,愁困聊倒的境遇中,他深刻感受到了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的疾苦。他历经20年呕心沥血写下了《聊斋志异》,通过对神鬼狐妖的刻画,反映现实社会。
蒲松龄反对封建婚姻,歌颂以坚贞爱情为基础的自由而幸福的结合,他笔下描绘出许多通情达理,才德兼备,容华绝代的青年女子。阅读《婴宁》、《青凤》、《莲香》等故事,就象观看一幅幅流动的画面,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愉悦的遐想。在诸多姝丽之中,我最难忘的是孜孜憨笑的婴宁。她如同寒冬的一束阳光,照亮沉寂的空气。我脑海中时常浮现这样的场景:从深邃庭院中飘入一串串银铃般的笑声,由远及近,不久一个妙龄女子搴窗而入,掩面而帕,旁若无人般笑得花枝乱颤,清朗的笑声使一室为之璨然……
我不禁为婴宁嬉不知愁,天真烂漫,憨狂狡黠的独特气质而倾倒。
这些故事蕴含的深情足以与《罗密欧与朱丽叶》媲美,其中狐花化人人鬼相爱的因素给故事增添了几分神奇绚丽。青凤与耿去病一见钟情,过后恋恋不忘,相思欲狂,直到清明节青凤蒙耿生相救,两人才得坚永约,表现了作者对“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憧憬。狐妖莲香对桑生爱恋至深,却因不忍蛊害桑生而有意疏离,而女鬼李氏缱绻相缠,导致桑生一病不起,同样是爱,两种截然不同的做法告诉我们,有时爱是放手,而非占有。香玉、绛雪二妖一个是白牡丹,一个是耐冬,都才华横溢,秀外慧中,与黄生诗词唱和,朝夕相伴。黄生死后,两人相继而亡。花木尚能意笃情深,人何以堪?人生所贵在知音,“士为知己者死”牡丹憔悴,耐冬枯死,也有伯牙绝弦的意味吧,至于贺生与瑞云的企慕深情,盛时相念,衰时不忘,这种荣辱与共的知己之情同样令人感动。
“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蒲松龄冷眼看丑恶世态,在文章中倾诉哀怨愤懑,但文中并没有气急败坏的詈骂,而是诙谐轻快的嘲讽,他以此作为自解自适的良药,消磨无人赏识的才智,但读完一笑之后,随之而来的是面对暗无天日的社会现实而产生的沉重心情。如同品味一杯咖啡,短暂的香醇之后可以品出浓浓的苦涩,比如《夏雪》中,神也喜欢听人谄媚迎逢,听到百姓齐呼“大老爷”夏雪立止。如此夸张荒谬的情节令人忍俊不禁,传达出作者对拍马屁,吹法螺者的鄙夷,对骄横的高官显贵的无可奈何,对人心不古,世风日下的悲哀叹息。再如《司文郎》和《贾奉雉》,展现了科举考试考官颠倒黑白,有眼无珠,“眼鼻并盲”中了魁首的文章居然“由不可告人之句连辍成”,令人“一读一汗”,无颜立身于世,宁可抛弃功名遁世隐匿。读后真是让人哭笑不得。《潞令》写宋国英“贪暴不仁,催科无酷”,上任才五天,就打死了58人,可以算是白居易诗的最佳代言人了——“虐人害物即豺狼,何必钩爪锯牙食人肉?”!无怪作者自序说:“集腋为裘,妄续幽冥之录;浮自载笔,仅成孤愤之书;寄托如此,亦足悲唉”!
《聊斋志异》中也夹杂了一些落后成分,比如鬼神迷信和因果报应思想。这其实寄托了作者对公平正义的追求和对真善美的向往,作者对现世已经绝望,只能把希望寄托于冥世,并借此来表达主题思想,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读《聊斋志异》,如同把玩一只万花筒,看到的是五色光艳,斑驳陆离,无穷的画面,其中的酸甜苦辣、世态炎凉要用一生的时间去体味。这是蒲松龄留个后人的一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财富。
聊斋志异读后感 篇11
画皮是最精彩的,也是最恐怖的。里面将了以为穷书生在路上遇到了一位眼睛大大犹如葡萄,两条又细又长的柳叶眉,依仗樱桃小嘴镶嵌在俊俏的脸蛋上,一头乌黑发亮的秀发。魔鬼般的身材,可她路边哭。
穷书生十分好奇,便问了姑娘的来历。原来,姑娘是被人贩子卖到着而来的。有兴在半路逃脱却不知回家的路,书生出于好心把姑娘带回了家。晚上,书生在窗旁走过,发现那位貌美如花的姑娘,脱下了人皮,露出了张牙舞爪的样子。书生再定睛一看,立刻跌倒在地。
因为他看见了姑娘的真面目,所以女鬼把他的心给 掏了出来。家人四处寻医,终于一个乞丐能医治他的儿子。但乞丐有一个要求,要大妈吃他吐他的痰,大妈硬吃了下去。回到家中见儿子没好转,又扑在儿子胸口大哭。忽然,大妈恶心想吐,一口吐在了儿子胸口;那竟是一颗心,儿子立即醒了过来。大妈请来了大仙把那妖怪收服了......
从中我感受到,眼睛所看到那美丽的景象深处并不一定是美好的。正如俗话所说“人不可貌相,还水不可斗量。”往往那另人看不起的外表下,有着一颗纯洁、美好加钻石般透明闪亮的心灵,比海还深比宇宙还深的心灵。
聊斋志异读后感 篇12
蒲松龄历尽沧桑,阅遍人间百态;他虽身处蜗居却心系天下、愤世嫉俗,挥其生花之笔,终成一部沉甸甸的《聊斋志异》。
郭沫若先生一幅“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的名联,评价蒲松龄和《聊斋志异》,可谓恰到好处。但是,蒲松龄决不是一位板着脸、瞪着眼的老夫子;相反,他是一位在觥筹交错时出口成文、颇善雅谑的才子,也是一个在柳荫下为远道而来的你端上一壶好茶的老头儿,更是一位饱读诗书下笔如有神的智者。所谓文如其人,也正因为如此,《聊斋志异》没有成为千篇一律、浅薄无比的讽刺小说,也没有成为“为志而志”的志怪小说。《聊斋志异》自有其独到之处:思想性有之,艺术性自不必待言。
蒲先生生活在康熙年间的山东淄川蒲家庄;那时侯,“西学东渐”刚刚开始,或是还未开始。相信,达尔文的遗传进化话思想不会“渐”到蒲先生的`耳朵里。但是,“龙生龙,凤生凤”这种朴素的遗传观念,蒲先生应该是知道的。在他的作品中,他多处用“遗传学”的规律来借写子女而实写其父母,写得却也精致可人,令人不免会意一笑。今撷其几篇,妄加评说,以博众一乐。
《婴宁》的主人公最大的特点恐怕就是她的爱笑了:“年已十六,呆痴裁如婴儿。”蒲先生在这一点的刻画上可没少花气力。本来吧,写到婴宁夫妇安居乐业也就足矣,最后又神来一笔:“女逾年生一子,见人辄笑,亦大有母风云。”——儿子将母亲的特点继承下来,言子犹在言母,实在妙甚!
《娇娜》一篇中,孔雪笠之狐妻松娘“举一男,名小宦”,娇娜“掇提而弄,曰:‘姊姊乱吾种矣’”。读至此,大笑——亏作者想得出来!到篇尾,“小宦长成,貌韶秀,有狐意;出游都市,共知为狐儿也。”乍一看,似无多大深意;细一想,俨然是聊斋先生在“都市”中亲眼见过一般!弄得读者半信半疑,又一大妙!
此二篇中皆为母子相似,而《鸦头》篇中的鸦头与其子王孜却迥然不同:鸦头“仪度娴婉,实神仙也”,她受尽了其母的凌楚;而王孜却“孔武有力,喜田猎,不务生产,乐斗好杀”。虽为母子,为何如此之异?想来定是发生了基因变异吧!而且这“变异”程度还非常之大:王孜杀老狐之后,鸦头“命持葬郊野”。而王孜却“剥其皮而藏之”——岂非暴戾之甚?虽则如此,王孜为母报仇,大快人心,使人长舒一口闷气,亦是快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