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老地方 > 百科 > 心得体会 > 正文

思想品德心得体会

2024/08/06心得体会

老地方整理的思想品德心得体会(精选14篇),经小编精挑细选,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思想品德心得体会 篇1

新课改以来,我们出众的思想政治改为了思想品德,一词之差,改变了原来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之前这样的教学方式方法学生缺乏动脑的机会,他们的能力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和发挥。这样的课学生听多了,时间长了,就感到厌烦,要么上课睡觉,要么做一些与课堂教学无关的事情,甚至讨厌上课。作为思想品德教师,就要改变观念,不断思索和探究如何让学生喜欢上思想品德课。在这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 用心爱学生

作为老师,心中有学生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不仅仅把学生单纯的看作一个受教育者,被管理者,而是一群有思想、有感情、有性格、有欲望,我们成年人有的他们都有,与我们平等的人。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心灵差距越大,老师想达到的效果就越差。所以老师要想真正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沟通与交流,就必须要做到用心去倾听孩子们的心声,用心去观察孩子们的言行举止,用心去理解孩子们的喜怒哀乐。在教学中,老师要带着鼓励,带着微笑走向学生;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要善于运用鼓励性评价,要善于以商量的口气和学生说话,激励学生,鼓励学生,宽容学生,等待学生,赋予他们思想的自由,感情的自由,给他们一片自由翱翔的蓝天。

二、 贴近学生

思想品德教学设计的道理、案例、必须在保持原汁原味的情况下进行丰富、取舍、转换、替代,把知识原理用最新流行歌词、最古老动人传说典故、发人深思的名言警句、带有新鲜和乡土气息的新闻资讯和时事、在身边而常见却视而不见的生活事例、让人在笑声中感悟的诙谐、幽默、恰当的比喻??作为载体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如同一个新鲜的美味摆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感得亲切、真实并且具有丰富的内涵让人欲罢不能。这种教学资源能够在一瞬间打动学生的心灵,对学生的思想产生震撼的效果,能够一下子让学生进入我愿学习的状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使学生参与课堂,融入课堂,达到教育优化的效果。例如我在讲为什么要讲礼仪时,我事先让学生准备了一个小品,小品讲的就是学生中发生的一件小事,A同学进班时碰掉了B同学的书,该同学没事似的回到自己的座位上,B同学生气,A就和他吵了起来。而后来,不巧这

个同学的书又被碰掉,但立即被捡起来放回去并得到了道歉。我让学生分析这两个人的表现,说明了什么。学生从事例中结合生活实际肯定会得出要讲礼仪,然后去分析不可取的理由,从而得出正确结论。这一过程充分调动学生会诊生活中的片断,在课上充分让学生参与,并且让学生对情绪控制有自己的感悟,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只有充分地挖掘就在学生身边的素材,让学生说,让学生评,让学生想,这节课的价值才真正的体现出来,学生调动起来了,没有哪节课是不吸引人的。

三、 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课堂上所学的知识点,老师要引导学生学习。提出问题,先让学生思考,谈谈自己是怎样理解的,然后用例子来说明。对于有些学生也许不能很快的想出答案,老师可以慢慢的引导,启发学生。学生所讲的是他的亲身体验,此时就体现出教材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同时也是教材内容在现实生活中的体验。凡是想讲的同学都让他们讲,学生讲完了教师补充、总结。这样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印象深,记得牢。

为了鼓励他们多动脑筋想问题,多收集例子,要求学生“你们在书上看到的、电视里看到的、日常生活中看到的都可以拿来讲。要善于动脑筋想问题,要善于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如美国哈弗大学为什么出了那么多的科学家、专家、高级人才,就是因为那所大学的老师善于培养学得的想象力,那所大学的学生也善于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这样学生更有兴趣。更爱动脑筋,更爱回答问题了。由于整节课学生都要动脑思考问题,都有事情做,他们体会到了自己所学得的知识得到应用,自己的口才、胆量等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充分的体现和锻炼,他们就会感到这样上课很有意思,很有意义,就会喜欢上思想品德课。

四、经常变换教法,采用不同的形式上课

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学生最讨厌、最反感,觉得没意思。只有经常变换教法,采用不同的形式上课,让学生觉得有新鲜感觉得每堂课都有它的味道,这样才能吸引学生,学生才对思想品德课感兴趣。

为此,要经常采用演讲、讲故事、辩论、情景剧表演、趣味小测试、学生提出问题等形式进行教学。比如,学习“宝贵的生命”这一框内容之前,先布置学生以框为题目写一片讲稿。上课时由学生来演讲,比一比,看谁讲得最好。最后

由教师和同学们共同点评,表扬讲得好的同学,鼓励讲得差一点的同学下次努力。

五、精言趣语

在课堂,精彩的语言也是吸引学生的一大法宝。马卡连柯说过:“同样的教学方法,因为语言不同,就可能相差二十倍。”这充分说明了课堂语言的魅力。政治课教师若不形成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就不可能建立自己风格的教学之路。要使教学具有美的魅力,把课堂形成对学生具有强大引力的磁场,就必须精心追求别具一格的教学语言。

1、语言要“精”、“准”

语言 “精”指语言要少而精。表达基本原理、主要观点、重点、难点时对学生已知的或不重要的要少说或不说,点到为止;学生不了解的或重要的,要恰到好处地说,一语中的,详略得体。多一句则嫌多,少一句则嫌弱,方能腾出一定的课时让学生充分地思考和练习,从而有利于学生发展智力,减轻作业负担,提高学习效率。语言要“准”是指具有科学性和逻辑性。思想品德课堂语言必须准确无误,绝不能含糊不清,模棱两可,使课堂语言苍白无力;语言逻辑准确,能够准确地体现教学内容的来龙去脉,在本章本节的位置,只是之间的层次之分,让学生能够建立自己的知识结构,吸引学生层层深入理解。

2、语言幽默

现在的中学生可谓见多识广,对精神生活要求较高,他们讨厌呆板枯燥的理论灌输,渴望倾听联系实际、生动活泼的思想品德课。从平淡中揭示崇高,从荒诞中揭示理智,从随意的描述中揭示事物的实质,从可笑的事物中揭示悲哀的幽默寓言能引起注意,激发兴趣,调节情绪,愉悦精神,开启心智,活跃思维

“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如果没有爱憎分明,哪有义正辞严;没有渊博见闻,哪能谈古论今;没有真才实学,哪会出口成章;没有对社会实际的深刻洞察,哪来的风趣幽默。蕴含深厚文化,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引人入胜,引发学生的心灵共鸣。

为了让学生喜欢思想品德课,我们还要不断的探索,研究。

思想品德心得体会 篇2

20xx年11月9日我参加了呼伦贝尔市《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教学培训。自3月份调入本校我就开始从事品德学科的教学,对 品德课的教学很 茫然,因为它的知识面很广,内容很丰富,因此对这次学习我是加倍珍惜,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天时间,然而带给我的不仅仅是知识的补充,更是心灵的震撼与教育观念的 转变。

这几天来听了几堂讲座。整个讲座结构紧凑,主题鲜明,十分精彩。让我在愉快的心情中得到了很多有价值的理论知识。感触很多,最让我记忆深刻的就是以下几位的讲座。

首先是呼伦贝尔市教培中心,“贾恩亮”的专题讲座《思想品德教学漫谈》,在他的讲座里主要是让教师们要懂得爱。说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用爱的艺术去理解学生,感染学生,才能得到学生的尊重和敬畏。使我深受感动,她的每一句话都值得我们去深思和品味。

呼伦贝尔市教培 中心,“梁光荣”的专题讲座是《课程标准解读》她结合一些典型事例,多方面对新教材进行分析解读,剖析教学案例,并无私地给我们留下很多值得借鉴的材料,提出教学建议及操作策略。对我们今后的教学都是非常有帮助的,使纯理论的 课标学习变得富有生活的情趣。让人感觉到课标不是自上而下的纲纲条条,而是自下而上的教学经验的`总结提升。

莫旗教研培训中心,李艳华的《关注课前准备,实施有效教学》——新课程课堂教学能力训练。她就针对怎样的课堂教学才是有效的,高效的?结合我旗团队活动的开展成效进行了精彩的讲演。她动听的 声音,精炼的语汇,感染了在座的每一位学习者及领导,成为了这次学习中的亮点。课下各地区的教研员与教师纷纷向李老师讨教经验,从而也使我们树立了自信心,一定要努力向前上好思品课。

思想品德心得体会 篇3

依据新课程的标准,思想品德课教学如何与时俱进,如何通过我们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阅读能力、创新能力、社会实践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呢?下面,我就结合个人的教学,谈谈个人的体会。

一、自学能力的培养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能提高道德认识,激发、诱导道德情感和学习积极性,指导自己的道德行为和学习行为,挖掘出潜在的各种能力,从而逐步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一是做好预习。学生学习兴趣的产生与课前预习紧密相连,课前预习的效果怎样又与教师的严格要求、具体指导分不开。这就需要教师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指导学生做课前准备时,教师提供预习提纲,弄清课本陈述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基本事实,掌握其基本内容、观点、立场和方法,有的放矢。三是联系实际。生活是最好的老师,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鲜活的教学案例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载体。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教师应该提炼生活中的案例,让学生回归生活现实。尤其是读一些时政资料时要注意针对性和实效性,最好能理论联系实际,借以加深对理论观点的理解。

二、阅读能力的培养

新课程实施前,思想品德课学生感到枯燥无味,教者基本上是照本宣科,学生兴趣索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思想品德课内容是些条条框框,显得枯燥,实用性不强,再加上课堂上传统“满堂灌”式的老师讲、学生听,激发不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新课改要求课堂上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欲望和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课堂主体的作用。我们教师要着重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讲解一些阅读方法和技巧,然后放手让学生去阅读。在阅读中让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为学生创造一种积极参与的氛围,让学生在自主阅读中尝试成功的喜悦,满足求知的欲望,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学案方式对本课知识目标进行展现,向学生表明学习任务,学生有针对性地带着问题去阅读教材,而且容易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成就感。学生通过自己阅读去提取信息、发现问题,从而不断的清除学生的惰性意识,然后根据教材设计有层次的问题,加强实践磨炼,并对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引导分析,摸索技巧,训练方法,使学生阅读能力不断提高。同时也可以依据材料内容,由学生自己设计问题,在表扬与鼓励的基础上帮助学生进行相应方法的总结与反思,从而提高阅读的兴趣,让学生在阅读中提升能力。

三、创新能力的培养

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望、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帮助学生形成与发展创造性思想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条件。但由于以往的知识经验、习惯以及观念与见解影响人们的知识与活动,人们获取知识往往局限在已有的知识范围内,忽视了对创造性问题的探索。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要任务是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使学生形成探索创新的愿望。

教师的创新意识是学生创新能力的起点和源泉。教师善于设疑,才能引起学生的积极思维;一个学生能否提出创新问题,关键是教师是否有了创新的意识。因此,要使新课标真正成为当代思想品德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的标准,教师首先要努力培养自身的创新意识。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进行教学设计,选择运用相应的教学方法,从而达到预期的目的。教师在备课时,要充分利用教材,教材中普遍存在着创新教育的素材,教师在明确知识目标的同时,应注重运用这些方面的创新素材,确定好能力目标,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设计好相应的课堂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在活动中大胆地、独立地、创造性地讲出自己的见解和想法。其次,教师必须立足于全体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培养,尊重并发展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个别差异,允许学生表达不同的意见,宽容学生的错误与失败。鼓励学生同中求异,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对学生中存在的不同看法和见解应积极从正面加以鼓励,不应轻易地加以否定,让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敢于向老师质疑。再次,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不仅要使学生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启迪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智力,逐步形成创新的技能。

四、实践能力的培养

学生广泛的深入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学生加强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应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认识、解决具体的社会问题的能力,如社会交往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社会调查能力等,使学生的思维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并最终在实践活动中有所突破。实践证明,学生的主体意识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得到进一步的培养、巩固和发展,离开社会实践,学生的主体意识难以得到应有的发展。简言之,我们思想品德课教师应给学生多创造一些社会实践的机会,让学生接近并认识社会,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總之,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途径和方法多种多样,只有我们每位教师引起重视,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搞好思想品德课教学工作,在乐教乐学的氛围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逐步走向成功。

思想品德心得体会 篇4

20xx年10月15号—18号,我参加了临沂市思品优质课评比及青年教师培训活动,我能够参加这次活动,我感到十分荣幸,这次活动为我们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学习提高的平台。从课堂教学的精彩展示到优秀教师的经验介绍,让我受益匪浅。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深知自己在教学上是不成熟的,在许多方面还存在着问题,但是通过这次学习使我的教育观念进一步得到了更新。

针对本次学习和我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我总结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的语言要具有艺术魅力

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语言更是一门艺术。动听悦耳的教学语言能引领学生联系身边生活案例,走出狭小的课堂,深入人的心灵深处谁能将它演绎得好,就能抓住学生的心。

二、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

新课改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同时也给教师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发挥空间,因此在课堂实施过程中根据自己学习的新理念、教学经验、教学方式对教学内容重组与加工的能力,使教学材料转化为适合学生学习,也适合自己教学的个性化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主体作用,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和思考来掌握知识提升素质,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以往我们的教学总是以老师为中心,课上老师在滔滔不绝的讲课,学生没有自己的思维,总是被牵着走,完全没有主动权。从而使学生思维的时间就大大减少了,这不仅影响了学生思维的进一步的开拓,也影响了学生动脑筋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听了专家们的精彩点评后,让我茅塞顿开。给与学生思维的空间,这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活跃了课堂气氛。并且也锻炼了学生们自主学习,探究的能力。

三、对学生要有针对性的评价。

以往的课堂老师们的评价很少,而且语言单一,往往吸引不住学生,特别是学习比较困难的学生得到老师的评价就更少了。时间长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消弱,从而不利于教学的实施。如果在教学中多给予学生恰当的评价,从而会使整个教学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些教学语言的使用都有助于教学的实施,不仅使课堂气氛活跃了,也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老师上课也会很轻松。

四、要进一步用丰富的理论知识去武装自己。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可是,怎样才能传道、授业、解惑?我觉得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素养,学习新的教育理念来武装自己的头脑。倘若学生提出的问题我们总是不能很快准确地回答,那么,我们在学生心中的威信也就下降了。因此,平时要多“充电”,不光只读本专业的书,应使自己各方面的知识渐渐丰厚起来,这样,面对学生时,我们就能旁征博引,触类旁通,学生见你知识渊博,自然就会佩服你,他一佩服你,自然就会花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本学科的学习上。

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与时俱进,孜孜不倦的学习,开辟新教法,多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反思是每一个教师终身的事,政治教师更不例外,我们要经常反思,形成“反思—–教学—–再反思—–再教学”这样一个教育链条,唯有如此,才能提升我们的教学品位。我认为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是自己当前急需努力的方向。

五、要让学生“动”起来

动心---学生的心灵触动,情感教育不是最后设计一个环节去进行专门的情感教育,应贯穿于整个课堂始终,或者体现在教师的语言设计中,给学生恰当的评价,恰当的鼓励,避免评价太单一,可以抓住回答问题的关键词进行评价。

思维灵动--材料的选取新颖,要与时俱进,形式多样,有情景剧,小品,问题设置要有梯度,真正让学生有话可说,要有水到渠成的过程,不要过于迂回

有效的活动--能有效拉近学生跟教师的距离,学生跟教材的距离,有一位老师设置了一个活动:假如你是联合国的代表......在经历了本节课的学习之后,学生能够很轻松的参与到活动中来,有话可说。 以上就是我的一些体会,以后我会不断的学习,脚踏实地,明确目标,,取长补短,认真分析,不断总结,增强自己的教学技能,使我的课堂教学氛围轻松而又愉快。

思想品德心得体会 篇5

20xx年12月11日至14日,省思想品德、思想政治教学研讨会活动在临沂九中举行。参加本次活动的有来自全省各初中、高中的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老师。

此次研讨活动举办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搞好初中思想品德、思想政治教学,探讨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思品、高中思想政治有效课堂的教学模式。研讨会以专家讲话、观摩课、评课与交流的形式举行。

学习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课的意义不仅仅是考试有用,它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它有利于提高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有利于个人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而这些都是现代社会中一个优秀的人才所必备的条件。学习这门课的方法并非是同学们所认为的死记硬背,而是要联系自己的实际,灵活掌握知识,并要求学生把自己所学的知识用来指导自己的行为,通过不断反省来完善自己。

众所周知政治课是枯燥无味的,这由学科特点所决定的。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应以新教学理念为指导,探索性的尝试设计种种教学方式,把课堂还给学生,整个教学以学生为主,教师只是引导。

(1)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理论是空洞的,不容易理解的,但是如果在一个具体的情境中就比较好理解了,同时也培养了分析的能力。

(2)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运用能力。往往学生认为所学的东西都是假的`,没有用的,所以也就不愿意学,为此应尽量把课本知识和学生的实际联系在一起,让学生们说现象,然后共同找结论上升为理论,最后再用理论来解决同学们存在的问题。这样学生觉得学有所用,于是学得比较有劲。同时也培养了运用知识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给学生一个轻松的学生环境,提高学习兴趣。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发言,自由讨论。这样可以知道学生的愿望,有针对性的改变教学方法。同时也让学生喜欢上政治课。

要有好的成绩还需要抓好复习工作。应尝试运用新的复习方式,给予学生更多的主动权,将时间交给学生自己支配,任其自由分配,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个人爱好进行复习,可以默读、朗读、相互提问等,将更多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思想品德心得体会 篇6

xx年11月9日我参加了XX市《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教学培训。自3月份调入本校我就开始从事品德学科的教学,对 品德课的教学很 茫然,因为它的知识面很广,内容很丰富,因此对这次学习我是加倍珍惜,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天时间,然而带给我的不仅仅是知识的补充,更是心灵的震撼与教育观念的 转变。

这几天来听了几堂讲座。整个讲座结构紧凑,主题鲜明,十分精彩。让我在愉快的心情中得到了很多有价值的理论知识。感触很多,最让我记忆深刻的就是以下几位的讲座。

首先是XX市教培中心,“贾恩亮”的专题讲座《思想品德教学漫谈》,在他的讲座里主要是让教师们要懂得爱。说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用爱的艺术去理解学生,感染学生,才能得到学生的尊重和敬畏。使我深受感动,她的每一句话都值得我们去深思和品味。

XX市教培 中心,“梁光荣”的专题讲座是《课程标准解读》她结合一些典型事例,多方面对新教材进行分析解读,剖析教学案例,并无私地给我们留下很多值得借鉴的材料,提出教学建议及操作策略。对我们今后的教学都是非常有帮助的,使纯理论的 课标学习变得富有生活的情趣。让人感觉到课标不是自上而下的纲纲条条,而是自下而上的教学经验的总结提升。

莫旗教研培训中心,李艳华的《关注课前准备,实施有效教学》——新课程课堂教学能力训练。她就针对怎样的课堂教学才是有效的,高效的?结合我旗团队活动的开展成效进行了精彩的讲演。她动听的 声音,精炼的语汇,感染了在座的每一位学习者及领导,成为了这次学习中的亮点。课下各地区的教研员与教师纷纷向李老师讨教经验,从而也使我们树立了自信心,一定要努力向前上好思品课。

这次学习共听了两节课。一位是海拉尔市南开路小学的王灵云老师的《我学会了》,另一位是海拉尔 区正阳小学王静飞老师的《做聪明的消费者》。两位教师的课很成功都能做到情感的培养与能力知识的培养,起到了资源开发的 引领作用。教态自然,经验丰富,体现了新课标新理念。使我受益匪浅,从中明白了自己教学中的 缺陷。

总之,通过这次培训我有很多的收获,非常感谢领导给我提供学习的机会,新课改的道路是漫长的,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会不断向老师们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努力促进自己 的专业成长,让自己的课堂教学越来越成熟。

思想品德心得体会 篇7

摘要:思想品德教学要把握课堂节奏,不要一成不变地开展课堂教学,要结合社会现状和小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地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进行改变,真正地把思想道德教学和现实生活案例结合在一起,让学生能够寓教于乐,在熟悉的环境里面不断进行学习。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改变教学方法;体会

思想品德是人类对于自身品质的提炼和发展,小学阶段开展思想品德课教学,让思想成为学生在今后发展的一种美德。教师开展思想品德教学要把握课堂节奏,不要一成不变地开展课堂教学,要结合社会的现状和小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地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进行改变,真正地把思想道德教学和现实生活案例结合在一起,让学生能够寓教于乐,在熟悉的环境里面不断进行学习。下面谈一下我的体会:

一、通过学习优秀人物树立榜样作用

学习优秀人物的故事进行教学是当前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这就要求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选取优秀人物进行教学,他们的先进事迹,使枯燥的道德知识变得可感、可信,让学生受到感染。如在“伸出爱的手”这一课的教学中,课本列举了海伦·凯勒、霍金、张海迪、桑兰、阿炳等,他们虽是残疾人,但也很伟大。通过他们的先进事迹,学生懂得了如何帮助他人。使用这样的方法教学,一定要注意人物的选择,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目标进行选择,要注意人物选择的典型性。要让学生真正能够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学习优秀人物的思想,规范自身的道德行为。

二、通过讲故事提高道德认识

小学生天生好动,对于枯燥的课本知识没有太大的兴趣,但是对听故事却情有独钟。他们喜欢听生动、有趣的故事。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讲故事,通过故事讲解,阐释课本中深刻的道理,使学生能够更轻松地明白,对课本知识有更加全面、系统的了解。使用讲故事的教学方法时,教师所讲解的故事要围绕教学课程的主旨展开,要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进行讲解。如在教学“站立起来的中国人”时,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笔者借助多媒体,给学生讲了从中国人被讥笑为“东亚病夫”到申奥成功,以及中国在国际事务中日益发挥的重要作用,通过这些生动具体的故事让学生反复对比,激发爱国情感,提高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运用讲故事的教学方法,教师应该注意故事的深刻性,所讲故事不可以只有趣味性,而没有更深的思想道德含义。除了教师单方面地讲解,还可以与学生进行互动讲解发生在周围的故事,这样更加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使得学生更易理解课程内容,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此外,还可列举一些反面教材,让学生明辨是非,进一步规范自身的道德意识及行为。

三、让学生通过分角色表演学会换位思考

分角色表演,能够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更具有趣味性,学生可以通过角色扮演,亲身体验,达成教学目标。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教师要常常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角色表演,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活跃性,实现角色转换,让学生学会换位思考。如在“我们共快乐”的教学中,为了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将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通过不同的角色表演,体验不同角色的`思想和感情,初步学会换位思考。

四、巧用无声的语言进行品德教育

小学生对于枯燥的课本知识没有太大的兴趣,而且注意力相对来说不够集中,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注意根据特定的教学内容,巧用无声的语言,创设特定的教学场景,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对课本知识进行理解。如在“生活不能没有他们”这一单元“叔叔阿姨辛苦了”这一课的教学中,这种方法更易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将课本知识和所要传达的思想感情蕴藏于情境之中,达到一种情理交融的状态,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道德意识。

五、设计问题运用多种思路解决

设计问题,然后展开讨论,运用多种思路得出结论,这是当前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这样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进行问题设计的时候,要注意问题深浅的把握,要注意问题难度的循序渐进,注意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引导,以提高学生的内在水平。如在“安全的生活”这一单元“今天,你安全吗”这一课的教学中,问题提出后,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组内进行讨论,然后派一个代表阐述本组观点。这一过程是学生相互沟通交流的过程,学生通过彼此之间的沟通、交流,思想碰撞,得出相对完整的观点,无形中也提高了思考问题、表达思想的水平和能力。

在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重要阶段,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十分重要,特别是随着新课程标准理念的不断深入与执行,应该更加重视小学生的德育教育,适当地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进行改变,不仅可以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还能够提升小学生的思想品德素养。

思想品德心得体会 篇8

一上午我听了5节风格迥异、各有特色的思品课,可谓受益匪浅。

特别是《对立还是沟通》一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一课表面上讲的是一个具选择性的问题,其实是希望通过学习,让学生学会理解父母,学会从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正确对待父母的教育。这节课我认为有两个最大的亮点,值得我们学习。

一、成功的谈话引导方式。

在充斥着活动教学的今天,这一节以谈话为主要方式的课的确让人耳目一新。多媒体的介入,引起的学生高度的`关注;精彩的电影对白震撼着学生的心灵;一个没有结局的故事,诱发了学生对爱的困惑——这正是教学设计的目的所在。教师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把思想与课文内容融汇在一起,激发了学生表达的欲望。

要继续深入学生的心扉,还必须从不同的角度切入话题。因此,教师设计了“对父母知多少”的测查问卷。并选中“当我 的时候,父母会称赞我”及“当我 的时候父母会批评我”这两道题让学生交流。“可怜天下父母心”,当学生一个又一个相继说出了各自的情况后,都不约而同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用心良苦。

二、到位的情感渲染。

情感体验是品德课程不可缺少的一环。能否激发学生的情感、在多大程度上引起他们的共鸣,更是这类以情感态度为核心的课文是否成功的标志。本课以一部讲述与父母沟通的电影为主线穿插在每个环节之中。随着剧情的发展,也牵动着学生的心。很容易就让学生联想到生活中的自己,随着他们与父母冲突的白热化,学生在不自觉的角色带入中流露出真情实感,这是运用多媒体很好地发掘教学资源十分成功的一步。

虽然现在我没有教思品课,但是这5节课中也使我深受启发。教育是想通的,作为班主任我会把这些好的方法运用到学生的品德教育中,为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学生而不懈努力。

思想品德心得体会 篇9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巧妙融入情感教育,对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具有积极作用,是加强学生道德与法治知识学习的基本条件,也是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效率的关键点。而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情感教育依然存在些许问题,这便要求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给予其足够重视,制订相对应的措施将其优化,保证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质量。因此,本文主要针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巧妙融入进行分析,具体如下。

一、在教学设计环节明确情感教学目标

开展道德与法治课能够切实影响学生情感与心理,使学生的价值理念、兴趣爱好以及思想观念发生一定转变,这便是情感教育的主要目标。教师每节课的教学都要有一定的计划与目的,在目标的有效引导下,以教材为中心,辅以高效的教学手段开展教学活动,能够有效加强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基于此,能够看出,在实际教学中确立目标十分重要,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明确情感教学目标要与学生具体状况相结合,可以以下述两点为切入点:其一,情感目标的层次。一般情况下,情感目标分为三层,主要包含反应、接受以及态度。其中接受指的是学生通过沟通与观察,在情感上发生积极变化;反应为应用特定情境,在道德与知识的方面让学生产生共鸣,从而对学生心理起到正面影响。其二,道德与法治课的情感目标。其具体包含人生价值感、道德感、美感以及理智感等[1]。其中,美感指的是人对事物所产生的实际情感体验,如满足、开心等;道德感指的是个体对周边人群或是社会持有的感情;人生价值感指的是想拥有良好品质与持有积极心态的想法;理智感指的是人在评价过程中创设的情感体验,如成就感、自豪感等。

二、在课程导入中巧妙渗透情感教育

課堂导入环节为建构高效课堂的核心部分,所以若想实现巧妙地将情感教育渗透到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在课堂导入环节中融入情感教育就至关重要。比如,在教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责任与角色同在》这一课时,教师可以组织小组合作活动,如你画我猜、成语接龙、两人三足等,让学生充分体会团队意识以及共同努力的重要性,如此不但能够有效活跃道德与法治课堂氛围,还能提高学生注意力,促使学生对该节课的知识点进行全面了解,进而加强学生责任意识与团体精神,从而实现道德与法治课程开设的教学目标。在课程导入中巧妙渗透情感教育,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是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不可缺少的教学手段之一[2]。

三、在实际教学中展现情感教育

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教师需切实把情感教育全面融入课堂之中,让学生感受到情感教育的效用与价值。比如,在教授人教版《合理利用网络》这一课时,教师可以与网络案例相结合讲解这节课的知识,教师可以课前上网搜集一些素材,并将其制作成课件,在课上为学生展示,使学生对这节课的知识有观感受,从而使学生受到深刻影响,为学生合理利用网络提供有利条件。再比如,在教授《诚实守信》这一节课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讲一段故事,故事的内容是这样的:从前有一个老丁头,他管老王头借了200元钱,借期为一周,当一周过后,老丁头并未将200元钱还给老王头。这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老丁头是否守信用?”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探究,当探究结束以后,每组指派一位同学到讲台上综述小组观点,当所有小组阐述结束之后,再由教师统一总结归纳[3]。此种教学方式不但能够吸引学生注意,还能加强学生学习积极性,进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另外还能加深学生对这节课知识的记忆,为学生成长为一个诚实守信的人做铺垫。

四、在课外活动中渗透情感教育

对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来讲,课外实践活动为核心组成部分,是达到道德与法治教学目标的主要展现流程,在该期间可以全面地把情感教育渗入其中,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让学生的才艺得到有效展现,使其情感充分地释放出来。比如,在教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人人遵守规则》这一课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一段视频,让学生在观看视频中提升自身道德素养,成为一个遵守规则的好公民。

综上所述,对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来讲,巧妙融入情感教育十分重要,是丰富学生情感意识的基础,也是加强学生道德素养的关键,基于此,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师需对巧妙融入情感教育给予高度重视,促使其存在的效用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充分地发挥出来,为推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质量提升提供有力依据。

思想品德心得体会 篇10

公民道德建设的内容可以高度凝练为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这20个字,既弘扬了传统美德、继承了革命道德,又了改革开放以来思想道德建设的新经验,具有鲜明的中国风格和时代特色。这20个字,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适用于不同的社会群体,是每一个个农民都应该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

公民道德是一个大的范畴,包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等许多分支,对于我们教师而言,职业道德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如何判断一个教师的行为是否符合职业道德呢 ? 我认为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看他有没有责任心。一个职业道德高尚的教师,首先必须是一个责任心强的人。

首先,教师必须心中有学生。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只有心中想着学生,才能知道学生需要什么,才能根据学生的需要进行教学。而且不能在上课时才想到学生,而是要在备课的时侯就考虑到学生的需求,有针对性地把他最需要的知识传授给他。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教师在讲台只顾想当然地讲,学生在下面却听得一头雾水”的问题,形成教与学的互动,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其次,教师必须关心学生的思想,掌握学生的心理,抓好学生的纪律。教师不能任由学生在课堂上开小差,甚至旷课,逃学。如果有学生出现违纪行为,必须及时找他谈心,了解情况,把问题解决在萌芽阶段,避免问题恶化,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许多学生由开小差、旷课发展到厌学、逃学,最后流失,非常可惜。如果教师能及时解决这些学生的思想问题,很多损失其实是可以避免的。所以这一点也很重要,是衡量教师责任心的重要标准。

教师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小学生的年龄小,是非观念模糊,要让他们懂得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什么是必须提倡的,什么是坚决反对的。就是我们教师的责任。

思想品德心得体会 篇11

3月25日,我们四位思想品德教师有幸到张家口市第十六中学听课。两堂教学观摩课和一堂说课结束后,感触颇多。下面,我就谈谈自己听课后的体会。

首先,我发现每位老师都很有亲和力,上课感情都比较投入,我最喜欢史秀琴老师的课,她的姿态亲切而温柔,语言优美动听,上课情感投入,很放的开但也很严谨,和学生有语言的交流,还有眼神和一些肢体语言的互动,给人心情舒畅的感觉。她就像一面镜子,从她身上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虽然自己上课也很有亲和力,但激情似乎不够。本来以为声音响就是激情,但是我听了史老师和自己学校几位名教师的课,我觉得自己其实是不激情的,因为在和学生语言交流的时候,除了声音响(说话也很快),我所投入的情感是很少的。在这方面,我觉得自己经验比较少,拘泥于备课教案,想到的是我接下去该讲什么,我应该让学生讲什么才能一步步完成我的教学,而不是引导学生讲他的内心感受和想法,所以情感上的互动很少,也就没有激情可言。

其次,我觉得各位老师的导入都很精彩。凡是导入比较顺利的,我这堂课也就完成的比较好,如果导入环节就引起了争议,那么学生的兴趣就不高了。比如以问题情境导入,学生的回答是希奇古怪的,他们有时候觉得自己的回答如果能博得同学一笑那就是成功的,是经典的。所以我往往是在很尴尬的情况下很勉强的导入课题,这时学生会质疑,然后是我们两三分钟的争辩,好在我已对每个班的课堂风格有所了解,所以对于他们的质疑我早有准备。但是我发现这些聪明的孩子还是坚持自己的观点,是口服心不服的。这堂课他们是不愿意认真听了。导入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在备课时也可以做到精心的准备,但是如何导入到位,对整堂课起到真正的引导效果,这是我日后要多加揣摩的。

第三,各位老师的教学目标切合学生的实际,以学生为主体,教学中有探究有讨论,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如郑老师她的课形式很简单,没有活动,表面看上去平淡不精彩,但细细体味,发现这堂课在知识点的落实上做的很到位。学生在探究在讨论中,掌握了知识,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和学习方法也得到指导和锻炼。整堂课既体现了新课程的要求,也落实了三维一体的教学目标。

第四,各位老师的教与学、形式与内容的统一有出彩的地方也有不足。发言少,很明显互动不够,那么发言多,是不是就代表着互动很好呢?我发现,课堂上,学生的发言比较多,但是对发言的点评似乎很少。自己上课有时也忽略对学生发言的.点评,有时是反应不过来,特别是对于学生的异想天开。我觉得主要问题还是对教材吃的不够透,自身知识的匮乏,加上拘泥于详尽的备课教案,就等着学生一个个发言,把教材中的知识点说出来,或者说完整了。如果学生能够按着你的思路来完成教学,从表面上看,这堂课很顺利,但是学生的情感提升,学生深层次的想法是捕捉不到的,或者是根本没有激发出来,作为教师很轻松,但事实隐患也很多。如果学生没有按着你的思路来上课,从表面上看,这堂课乱乱的,重点难点不突出,知识点也落实的不理想,作为教师也很吃力,一直在“拨乱反正”,虽捕捉到学生的想法,但是不能让学生有深刻的体验。

第五,课外拓展方面,缺少关注。一堂思品课也许你可以很好完成情感目标,

知识目标,但是能力目标也许很难完成。所以我觉得课外拓展很重要,但是学生的课外拓展缺少引导者,他们知道该做什么怎么做,但是就是做不到。有学生说,思品就是让我说虚伪的话,做做不到的事情,也有学生说思品学的是死道理,更多学生说思品太难了,对他们的要求太多太高了。我觉得这就是课外拓展没有完成好,一堂课,从表面上看到的,并不是它真正的结果。如果学生不知道怎么运用到自己的实际生活中,那么课堂上学习的价值是不大的。

上述,是我在外听课以及在校学习请教的一点体会。其实感触很多,只是有些是心领神会了,但很难用言语表达出来。总之,我非常感谢教研组给我们这种听课学习的机会。通过互相听课,不仅增加了我们教师之间的互相了解和交流,也让我们从不同风格的优秀教师中取到了“圣经”,帮助我们在以后的日常教学中能够精益求精,朝着新的高度不断前进。同时也让我感受到构建有效的思品课堂教学很难,路漫漫,其修远,希望每次的相聚能让我们有更多的收获,对思品有更多的信心。

思想品德心得体会 篇12

今年暑假,我参加了区教育局组织的新课标培训,虽然只有短短的两天时间,但是我获益匪浅。课堂上每一位学员听得都很认真,杨老师及授课老师的讲解更是声情并茂,细雨如丝,我们如小草般贪婪吮吸着春天的甘露,仿佛又回到了学生时代。我从两个方面阐述我这次培训的心得体会。

首先是思想上的转变。

我所任科目是七年级语文、思品。说实在的,在没有参加培训以前,学校虽然让我教思品,但是我始终都没有好好的上过,没有认真的去对待它,思想中一直把它当副科。听了杨老师的讲课以后,我现在非常自责,我觉得我真不是一个合格的老师,上好思品课是多么多么关键的事情啊!我们的教育恰恰缺乏的就是对孩子的思想上、心理上、行为上的教育啊!育人先育心,一味的.抓高分,升学率,使我们的孩子失去了快乐,失去了个性的发展,也更失去了我们中国几千年来的传统美德。现在的孩子不知道感恩的很多,不讲诚信的很多,不文明的很多,不勤俭的很多……所有这些难道不值得我们反思吗?我想通过这次学习首先值得反思的就是我们的教育,我们的思品教师,我们肩上的胆子太沉重了,正向课上老师所说的我们得自己把思品当回事,我们必须把它上好。

其次是理念的转变。

1.教材的变化

这次新课标培训,我们的教材又有了新的变化,它更加人性化,贴近学生的实际,更加贴近社会,贴近生活。它充分挖掘教材资源、充分挖掘学生资源以及充分挖掘社会资源。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得到发展。

2.课堂的变化

以往的一言堂、填鸭式的教育太陈旧了,新课程要求教师要善于学习、广泛汲取,合理利用教材现有教育资源与合理扩充。讲究的是师生的互动,生生的互动。我们应充分利用各种资源,结合新课程的特点,加强学生活动设计与研究,教学中努力创设宽松、愉悦、和谐、平等的课堂氛围,吸引学生参与。

3.树立不断学习的观念。

在这次培训中,几位老师的讲解让我折服,我与他们的差距真是太大了,我想只有不断学习才能适应这个飞速发展的社会的需要,才能在自己的工作中游刃有余,真正地作到以“学生为本”,为学生服务。

一点肤浅的体会,希望杨老师多提宝贵意见,再次感谢杨老师!

思想品德心得体会 篇13

三个月既漫长而又短暂的郭培结束了。回过头来看看走过的足迹。不禁感慨万分。在这里我要感谢国家给我们一线的农村教师提供了这个学习平台,更要感谢政法学院的领导和教授们为承办这次国培活动所提供的方便和照顾。在生活上,你们经常为学员们调整饮食;住宿上经常嘘寒问暖。尤其是我们主管王平教授更是无微不至的关心我们。时常问我们:吃得好不好?住的暖不暖?你和蔼可亲的面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要诚挚的说声:谢谢!政法学院的领导和老师们,你们辛苦了!

下面我就本次学习作如下总结:

一、理论学习部分----专家点拨引领,学员内涵提升。

杨秀莲教授主讲的教师角色定位,告诉我们新形势下的教师,尤其是进入课改以后教学改革的时代作为教师应如何做博爱者与协调者。如何成为学生亲人型、亲近型、柔和型、明星型教师。需要教师首先要树立威信:行、情、度、法,更重要的是要做研究型教师;纪良教授目标观的新思考,告诉我们人是真正的生命思想。人是有追求的动物,教育应当培养有追求的人。对教师观做了深刻的解释;刘强教授新课程下思想品德教学评价从社会主义道德的生成环境中诠释了传统道德对今天的影响,从国家的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过程中带来的正负面影响告诉我们知识是道德的载体,人和其他事务的规则等,引出思想品德教改需要有计划的去做不能盲目效仿他人的东西;庄永敏教授从生活到学习,从理论到实践,从自身到他人,无不告诉我们思想品德课程是德育课程,让我们要打通情感即:任知部分、情感部分、价值观部分。再次强调了生活德育的重要性;郝淑霞老师思想品德课自创课的实践与思考给我们所有的学员留下了宝贵的经验材料,她详细的介绍了什么是自创课?怎样理解自创课?自创课的依据原则是什么等等。让我们知道作为教师要善于专研和思考不断学习新的教学理念不断自己创新,自己要不断的思考,不断的提升自己的素质才能在教学领域有自己的思想和发现。还有好多教授讲授我就不一一列举了,一个个讲座,引人深思。参与培训班授课的专家,他们先进的理念、精辟的论述、缜密的思维、幽默诙谐的语言,无不透露出大家风范。精心准备的每一堂课程,精彩纷呈。授课专家的讲授犹如春风拂面,给全体学员带来了神清气爽的感觉。他们结合自身的心得体会,以丰富的知识内涵对现代教育科学理论进行精辟的阐述,拨开了地震灾区农村小学教师在教育教学及工作生活中遇到的重重迷雾。

二、名师导航----互动交流体验,现场收获经验。

这次培训,学习形式丰富多彩,除了专家教授的精彩讲座,还有名师们很多互动交流、经验介绍、现场观摩、相互学习的实践活动。

我印象最深的是高雪老师和我们学员的互动交流,高雪老师把自己出去学习讲课的过程原原本本的讲给我们听,其中的困难和艰辛令我们钦佩。她让我们学员自己讲诉自己的教学经历,问我们有什么需要马上结局的疑难,问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资源等等,我感到学员之间有着说不尽的话题

在68中于小平老师一堂生动有趣的课非常成功,其中凝聚着教研室老师们的心血,他们不仅深入文本,解读,研讨,还团结协作,构建课堂,集思广益,深层咀嚼,最后在试讲中锤炼,在研讨中升华。学员们感受颇深,大家深深地感受到思想品德教育不是对孩子一两天的热忱,而是长期地并一如既往地关注他们的学习,走进他们的心灵,成为他们真正的良师益友。

11月18日上午,学员们来到了东北师大附中明珠学校,在那里我们看到了学校的欢迎国培计划品德骨干教师光临我校”的专刊字样,大家都非常的激动和感动。接着,我们听了孙艳妮老师的着装礼仪的一节课,让学员们在今后的品德课教学中掌握到了一些礼仪教育应用的知识。19日,在明珠学校的礼堂里我们听到了陈曦老师精心准备的一堂“笑的礼仪”,这节课不仅让我们知道笑的礼仪更让我们知道礼仪是我们生活中的礼仪不仅仅代表你自己,更重要的是代表我们的国家。陈老师通过自己的肢体语言动作真真切切的展示给我们礼仪的重要性,礼仪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三、培训管理严格,服务热情周到。

为了让参加本次“国培计划”的骨干教师在已有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教育理论素养、教育教学能力,在培训过程中,学院严格坚持培训管理制度办法和学习守则,对学员提出了以下要求:每人每天写培训反思,在集中培训过程中,我们要求学员严格按培训时间安排参加培训活动,原则上不得请假。若因公因病缺席,必须履行严格的请假手续从而保证了培训质量。在严格管理的同时,给培训学员创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条件,给学员准备大量的学习资料和信息。比如:24小时管理人员在岗服务,随时保证开水的供应,协调食宿,发放学员手册、学习提纲,制作毕业留影、通讯录、培训光盘(包括课件、一堂优质课视屏、远程研修作业及部分留影等)等。当培训学员遇到工作与学习时间冲突时,主动和基层学校领导沟通,使问题能够得到解决。

四、培训的主要收获

这次培训我们从培训的理念、教学方式以及授课老师的选择,都经过了精心安排和准备,培训过程中学员们专心致志地听课、记录、积极思考并参与讨论交流。他们刻苦学习和勤于探索的精神给我们下了深刻的印象。

1、接受了许多新信息和新观念,学会了如何思考和解决教育教学中的诸多问题的方法。

2、更好地认识了自己所属学科在素质教育核心课程实施中的重要作用,坚定了教学改革的信心和决心。

3、接受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理念,增强了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自我探究性学习的能力。许多学员都提出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要不断学习,不断探索、更新自我。

4、加强了学员之间的交流,很多学员在培训中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有一些学员还产生了相互协作进行课题研究的愿望。总之,加快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顺应时代潮流,迎接新的挑战的需要,也是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通过这次培训更新了教育教学理念,改变了以分数为唯一评价标准的应试教育评价机制,把尊重学生人格,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落脚点,致力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对课堂教学有了更深的理解。素质教育提倡“教为主导,学为主体”,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要精心研究教材内容,精心进行课堂设计,精心研究教学方法,在学习方式上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充分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乐学”,在此过程中教师才能真正收获职业幸福感,学生才能真正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对自我发展有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拥有广博的知识是对教师最起码的要求。要给学生一杯水,不仅自己要有一桶水,还要有源源不断的活水。要有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断更新和拓宽自己的知识范围,使自己适应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要提升自身素质,增强驾驭课堂的能力,要想在改革的浪潮中站稳脚跟,必须积极学习新思想、新理论并付诸实施。一个好教师,不仅要有学术上的影响力,更重要的是人格的感召力,高尚的师德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也是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才必不可少的;对课程资源的开发有了新理解。传统的教学方式下教学资源非常有限,教学条件极其简陋,限制了教师能力的发挥,也限制了学生的视野,通过这次培训,要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实施教学,比如多媒体、计算机网络,网上研修,加强交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提升专业水平。加大对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从多个角度丰富教学手段和内容,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本次研修得到了全体参训老师的认可,学习时间虽然结束了,但广大教师仍沉浸在学习的快乐和喜悦之中,衷心希望老师们以后认真学习,潜心研究,积极投身到实施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之中去,为办好人民放心满意的教育做出新的贡献。

思想品德心得体会 篇14

一、把握新教材的特点与脉络

20xx年暑假期间,笔者通过参加上级教育部门组织的新教材培训和个人研读教材的方式,逐步把握初中《道德与法治》新教材精神特点与脉络,为有效开展教学工作奠定基础。通过培训与研读,笔者认识到,新教材体现了新课程理念,更好落实了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推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了思想性和人文性,新教材图文并茂、生动活泼,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

教材内容注重学生学习生活中问题的解决,注重传统文化在教材中的渗透,关注现实生活中的道德议题,与学生开展平等对话。每一课以“运用你的经验”开始,希望将学生的个体生活经验作为学习的起点;随后的“探究与分享”“相关链接”“阅读感悟”“方法与技能”等活动设计,在不同层面促使学生个体生活经验得以表达、分享、交流,进而引导个体对自身经验的反思,通过师生经验、生生经验的冲突、碰撞、共认等促进学生个体经验的调整、扩展;最后均以“拓展空间”结束,希望使教学能够从课堂延伸到学生更广阔的生活领域。

二、认真备课,为有效课堂教学做好准备

备课是教师教学中的基本环节和保证教学质量的先决条件,作为新教材,初中《道德与法治》备课环节更为重要,备课要做到“四备”即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

备课标就是要把握每一课时教学的三维目标。备教材主要吃透教材,掌握教材的重难点,理解教材活动设计意图,理清教材的知识结构,科学设计教学过程,合理取舍课本中的.小栏目,利用有代表性的栏目辅助教学,同时要关注热点问题,将课本与时事热点紧密结合,充分挖掘教育资源,选取一些具有鲜活价值的生活资源为教学服务。备学生就是在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基础上,了解学生的知识体系,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了解学生的学习方法、爱好和对教学的期望,选择符合学情的教学内容与教法。备教法既要熟练掌握讲授法、提问法、案例法等单一的传统教学方法,更要根据《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特点,实施自主参与、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活动体验的学习策略,并且在备课中挖掘和发挥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辅助作用,以期优化课堂教学。

三、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打造生本课堂

(一)采取先学后教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强调学生自主学习,教材中“运用你的经验”栏目,要求学生课前做好个人情况的搜集,为新课的学习打好基础。在先学后教的教学方式上,教师和学生角色的互换,即学生在课前通过教师上传的教学视频或布置的思考题,完成知识的学习,而课堂成了教师与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包括答案解惑、知识运用等,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以“做情绪情感的主人——情绪的管理”为例,学生通过教师上传的视频了解到本节的基础知识,如积极乐观的情绪会对我们的日常学习和生活有哪些影响,消极悲观的情绪又对我们有哪些不利影响,然后针对我们应该怎样避免不良情绪对我们学习生活的影响,怎样化消极悲观的情绪为积极乐观的情绪等问题展开讨论,通过师生之间的讨论,使学生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等。

(二)创设情境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喜欢照本宣科或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来授课,所讲的内容没有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联系在一起,导致整节课下来学生觉得比较枯燥,学习兴趣不高。我们都知道,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是学好《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的关键,新课改下的创设情境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材内容,灵活创设教学情境,改变教学形式,从而达到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如:创设生活情境、故事情境等教学法都是理想的选择。

以“走进法治天地———生活需要法律”为例,在讲述这节内容时,教师可以结合日常学生生活中的案例,通过具体生活中的案例告诉学生要懂法、守法,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等。

(三)开展合作探究教学,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标强调学生合作探究学习。合作探究学习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关键环节,合作探究有助于激荡思想的共鸣,提高学习效率。《探究与分享》是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中出现频率最多的栏目。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活动,学生在讨论探究中展示自己的观点,有话想说、有话能说、有话可说。教师应根据《探究与分享》栏目的主题,有针对性地设计活动问题或要求,明确探究方向,避免偏题,使教学更有针对性、实效性。教师亦可在此基础上,细化或延伸问题,让探究话题更深入、更贴近学情。更好地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

以“憧憬美好集体”为例,学生在探究为班集体建设提合理化建议时,有个班的学生不爱学习,不遵守班级纪律,不服从班干部的管理,甚至还跟班干部对着干,经常给班级带来麻烦。这样笔者就让他来当纪律委员,目的是让他来换位思考,体验一下身为纪律委员管理班级的艰辛,体会纪律委员的职责。当时请班主任老师配合让他来管理班级,一周之后,笔者再来让他说说当纪律委员的体会时,他终于理解了当纪律委员的不容易。经过反省后,他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前检讨自己的行为,表态以后愿意服从班干部的监管。这样从教材走向学生真实生活,从完成教学任务走向学生问题解决。

(四)开展互动教学,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 往往是教师在课堂上讲得激情彭拜、满腔热血,而学生则在台下死气沉沉,甚至出现打瞌睡的现象,究其原因在于教师仅仅重视自己讲的内容,而忽略了学生这个学习主体的专注和接受程度。有效的教学是一个师生、生生良好互动的过程,新课改下的互动教学是师生之间以及生生之间就某一个问题展开讨论、沟通,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可以让教师明白学生哪个知识点已经学会,还有哪些知识没有学会需要加强巩固,从而达到教与学的高度统一。

以“在集体中成长——集体生活成就我”为例,教师可以针对“集体生活”这个话题和学生展开互动,通过互动,发现学生对集体生活的重要性理解得不是很透彻,然后通过“篮球比赛”、评选“学习小组”以及“流动红旗”等活动使学生意识到自己的成长离不开集体生活,从而使学生懂得集体生活的重要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集体意识、合作意识以及团结精神等等。

当然,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方法还有很多,需要我们在教学中不断去完善和摸索,无论采用哪种教学方法都必须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前提,这样才有可能有效达成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