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老地方 > 百科 > 心得体会 > 正文

幼儿园数学心得体会

2024/08/12心得体会

老地方整理的幼儿园数学心得体会(精选15篇),经小编精挑细选,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数学心得体会 篇1

暑期,认真聆听了胡贵平园长的讲座《如何进行幼儿园的数学活动》,胡老师围绕“如何进行幼儿园的数学活动”、“如何投放数学材料”两大块面,采用通通俗易懂的理论结合生动形象的范例展开讲述,让我从中学到了很多,尤其是数学操作材料的投放方面指明了方向、习得了有效的方法。

数学操作材料是数学活动中用来帮助幼儿理解数学知识的一个媒介,数学的抽象性与幼儿思维的具体形象性是一对突出的矛盾,需要依靠这一媒介,结合有效的教学手段帮助孩子理解习得数学知识和经验因此,直观的数学操作材料在幼儿数学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把抽象的数学知识以具体、形象的方式呈现在幼儿面前,使幼儿通过不断的操作、探索过程获得对数学知识的感悟。现就胡老师的讲座中说到数学操作材料投放中应该注意七个问题举例说明。

一、材料能够体现近期目标,并有明确的目标指向

在材料投放时,教师应了解并围绕各年龄段幼儿认知发展特点及本班幼儿近期的培养目标,投放一些有目标指向性且对幼儿的发展有促进作用的操作材料。如,在学习使用序数“第一、第二……第八”或方位词表示物体的位置时。我设计了横8格、竖6格的格子图,提供:小老虎、小鸭、小鸡、小猪、熊猫、小兔、小狗、小青蛙等动物头像图片及1~8的数字卡片。引导幼儿说说,自己想让小动物住在什么地方,然后用“第×排第×个”的说法,表示动物在格子图中的位置。用现场操作的方法,使幼儿意识到还需要规定数数的方向,否则会有两种及以上答案。

二、依据幼儿的不同认知水平和心理发展水平,材料能够体现出不同的层次

数学操作活动要考虑幼儿的不同发展水平,同一班级内的幼儿他们的发展水平也是不同的。因此,在投放数学操作材料时也应体现出不同的层次。如在中班进行关于分类的教学时,我给能力强的.幼儿提供形状、颜色、花瓣大小各异的花朵,要求按不同的特征分类;给能力弱的幼儿则提供只有一个变量的图形片,如颜色不同,而大小、形状相同的花朵,这样分类时没有干扰,就显得简单了;能力更弱一些的,则提供颜色不同、花朵大小、花瓣形状相同(或是颜色相同,花朵大小、花瓣形状不同)进行分类。只有让每个幼儿进行适合自己层次的操作,数学活动才不会流于形式,真正做到既面向全体,又注意个别。

三、材料安全、卫生

选取的物品要安全、无毒,大小适宜,选取的物品尽量以塑料、木材、塑料泡沫、布等轻便、耐用、不易碎的东西为原料。对于收集来的一些材料需要进一步筛选,特别是一些容器需要清洗、清毒。对于在使用的材料也要定期进行清洁、修补,以确保安全与卫生。如:小班区域活动中利用废旧易拉罐制作的“摇一摇、听一听、猜一猜”必须把罐子清洗干净并将开口处封好,幼儿操作前强调注意事项确保安全。

四、材料能够根据目标和教育内容的变化,不断增加、更换

如原定一周的阶段目标,幼儿可能在前三天内就已经完成得很好了,或者幼儿对此材料已经不感兴趣了,那么教师要灵活调整,提供新的'材料。假如原定一周内没能达到预期的目标,或者幼儿的兴趣正浓,教师可以适当延长活动的时间,以满足幼儿的需要。我们要根据孩子认知的变化进行调整。

五、突出趣味性和操作性,具有探究的空间,能够引发幼儿的探究兴趣

幼儿的兴趣越高,活动的有效时间就维持得越长。因此,提供的活动材料一定要富有趣味性和娱乐性,这样更容易激发和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在培养幼儿的数数能力时,我提供了许多趣味性强的材料:串烧烤串(提供海绵纸制作的各种替代食材)串树叶项链等,又可以在玩角色游戏时巩固;给宝宝喂饭、扣花瓣等,让幼儿边操作边数数……这些材料适合幼儿的心理特点,使活动更生动有趣。再如小班的幼儿都很喜欢玩钓鱼的游戏,在学习“1”和“许多”时,我提供许多和幼儿一起制作的小鱼(鱼纹硬纸板材料),让幼儿边钓边说:“一条大鱼是鱼妈妈,她带着许多小鱼做游戏。”……这些富有娱乐性的材料不但能激发幼儿的兴趣,满足好奇心,还能使他们与材料的互动保持持久性。

六、材料的种类丰富多彩,幼儿可选择的空间大

指使用材料的丰富多样,同等层次的材料种类不同。例如:在开展排序活动中,我们还在区域游戏中提供多种色彩珠子、排序卡,让幼儿按不同颜色间隔规律进行窜珠子活动,还提供彩色纸、小剪刀,让幼儿自己制作彩色纸条进行排序活动等。根据孩子能力的不同,分别提供难易度不同的材料让幼儿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

七、材料体现生活化,能够引发幼儿自觉地把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建立联系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当中有许多事情离不开数学,因此我们要挖掘让孩子感到亲切的生活中的数学材料,如石子、树叶、种子;废旧材料如纸盒、易拉罐、果壳、冰糕棒、瓶子、盒子、纽扣、纸杯;成品材料如积木、积塑玩具等可以说幼儿生活中的任何物品都可以成为数学活动中的材料。幼儿操作的材料要贴近幼儿的生活,在操作的过程中,使幼儿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关系,懂得数学在社会生活中的价值。在中班数学“认识数字10,感知数字10的实际意义”的活动中,我们结合主题设计了“点心屋”的活动情境,设计了四种点心的卡片,请幼儿点数,操作活动又以“面包屋”的形式呈现,这种生活化的游戏情境帮助幼儿在点数不同点心的过程中过程中,生动形象地理解了10的实际意义。变被动教学为主动探索,使孩子学得开心、学的快乐。使幼儿在轻松的情境之下,思维更加的活跃,充分的挖掘幼儿的潜能。所以我们在设计数学教学活动时应该尽量将活动游戏化,让幼儿对活动产生兴趣,乐于进行数学活动。从而在轻松的氛围内接受知识,并消化知识。

幼儿园数学心得体会 篇2

在培训期间,我们上午听课、评课,下午听专家讲座,老师们以鲜活的课堂和智慧的评价及活跃的氛围给了我强烈的感染、专家们以鲜活的案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及精湛的理论阐述,给了我深深的理论引领。 整个学习过程紧张而充实,我感受颇深、受益匪浅。

一、幼儿数学教学活动是有目的的对幼儿的发展施加影响的

1、有助于幼儿对事物数量的感受和体验,促进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幼儿在日常活动中,虽能获得很多的数学经验,如对物体数量、形状特征的认识,但幼儿获得的这些经验往往是零星的、片断的,有时甚至是表面的,不能使幼儿感受到数概念的本质属性。而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创设的情境,提供的'具有典型意义的材料,将物体的数量、形状特征,事物之间的数量关系,鲜明的凸现出来,使幼儿能注意到物体的这些特征,感受到蕴含于物体中的数量关系,或者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到物体的数、形特征和数量关系,从而有助于幼儿数概念的建构。

2、通过幼儿与材料之间、师幼之间,幼儿与幼儿之间的交互、交流、对话,有助于帮助幼儿整理、归纳所获得的学习经验。首先,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幼儿与教师提供的材料,进行对话。在反复操作、探索中,幼儿感受和发现材料数量、形状特征,感受和体验蕴含其中的数量关系,同时幼儿还会根据新的发现不断调整自己的认识,寻求解决问题的法。

二、幼儿通过亲身的经历、感受、体验来建构初步的数学概念,使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成为数学课程的核心。新《纲要》的这种表述使我们对幼儿园数学教育的作用和地位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首先,幼儿园的数学教育不仅是幼儿园教育的一项基本内容,同时也是幼儿认识周围环境、表现生活、反映生活的一种科学方法。

其次,对幼儿进行数学教育的宗旨是引导幼儿学习生活中的、能在生活中应用的数学。(强调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回归生活)

第三,“生活中的数学”可以理解为“在幼儿的实际生活中,通过幼儿的现实生活,引导幼儿对生活和游戏中的现象用数学知识去认识和理解”。

幼儿园数学心得体会 篇3

在这几年的教学过程中通过自己的经验 以及园领导与其他老师的交流结合,我总结出幼儿数学教学的一些心得与体验。那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为幼儿创设引发他们兴趣的学习情境。

首先,必须明确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的情境必须目的明确,要为教学服务。提出的问题要仅仅围绕教学目标,而且要非常具体,要有新意和启发性,这样幼儿能理解问题的含义,才有可能来探索思考这些问题。

其次,我们应该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合适的内容和形式。作为数学老师,在课程设计之前,必须充分的了解幼儿,幼而对于颜色、声音、肢体动作有着极大的吸引力,要多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如:运用讲故事、做游戏、模拟表演、直观演示、合作交流的情境。用数学本生的魅力去吸引幼儿,让幼儿多感受、多运用,尽量让他们由内心的成功体验产生情感上的满足,进而成为推动下一步学习的动力。

下面就是我在大班级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一点总结:

一、创设情境,激发主动。

兴趣是学习之最重要的动力,没有兴趣是不可能学好数学的,所以我们要根据幼儿的特点,为他们创设充满气味的学习情境,以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我还利用幼儿好奇、好动、好问的心里特点,紧密结合数学科学的自身特点。创设使幼儿感到真新奇、有趣的学习情境。促使幼儿认知情感由潜伏状态转入积极状态。由自发的好奇心变为强烈的求知欲,并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同步发展。

大家都知道幼儿对故事,小动物都非常感兴趣。因此,把教材中的问题编成小故事,用小动物来做主人公,使幼儿身处拟人化的世界。:“投其好而行之”。这样不但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而且还能够有效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使幼儿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学习中。

二、在游戏中学数学,为幼儿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在组织大班教学活动时,我就着手进行教学知识与游戏相结合的实验,结果表明,让幼儿在游戏中数学比单纯的数学集体活动与操作活动效果还好。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把抽象的数学与生活的游戏结合起来,能够使幼儿获得有益的经验,并且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对此进行理解与应用,如:在复习整点钟、半点钟,我就用游戏来报数。让一名幼儿扮演公鸡,我就扮太阳公公…..当公鸡叫:“喔、喔、喔…..天亮了,太阳公公敲了六下锣鼓,全体幼儿将时针、分针分别指着12和6,表示6点钟。通过游戏,幼儿扮演的各种角色参与活动,通过模仿与想象,体验活动的乐趣。如:商品游戏中,幼儿可以将商品分类摆放,在买卖的过程中,让幼儿学会主动去购物、结账,充分对人民币单位有更高的认识。并且在买卖的过程中学习数的加减法。其他如:抢椅子、扑克牌游戏等,可使幼儿比较10以内的多少、大小、学习数的组成分解、序数等知识,为幼儿提供与实际生活相关的情境与材料。

三、在教学中必须要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别异。

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努力使幼儿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幼儿的能力差异是客观的,是不以老师意志为转移的。有的孩子思维敏捷、感悟快、一点就通,而有的孩子思维迟缓、感悟慢、总不开窍。在数学中,让孩子进行有层次的练习、也可以让幼儿按不同要求练习。如:在认识1 ----10的.排序,能力强的幼儿可以提供6种以上的图片进行排序,能力差的幼儿可提供3个明显大小的实物供其摆弄。实践证明,只有承认幼儿的差异,让幼儿在进行有层次的操作练习,才能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才能支持他们对数学活动的兴趣。“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耐心倾听,努力理解幼儿的想法与感受,支持、鼓励他们大胆去探索与表达。”俗话说:“千人千面”。说明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都有自己个性化的表达方式,老师只有尊重孩子的前提下,他们才能自由、大胆地表现自己。

总之,我认为在幼儿数学教学中创造各种适合教学需要的方法。通过动手实践、自由探索与合作交流,从而获得真正理解与掌握基本数学知识技能,使幼儿得到全面发展,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幼儿园数学心得体会 篇4

今天主要是谈谈我对数学认知部分的解读,数学认知分三个小的目标:

1、初步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

2、感知理解数、量及数量关系。

3、感知形状与空间。在三个目标中强调到两个内容:

(一)幼儿生活要“数学化”。

(二)幼儿数学教学要“生活化”。

(一)幼儿生活要“数学化”。就是说在日常生活进行数学教育的渗透,鼓励和支持幼儿发现、尝试解决日常生活中需要用到数学的问题,体会数学的用处。教育建议中指出(15页):在日常生活中和幼儿谈论所看到的事物的形状,鼓励幼儿联想,并用一些相关形状的词汇来描述事物,关注周围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数的信息,体会数可以代表不同的意义。如:发现生活中用数字作标识的事物,如电话号码、时钟、日历、商品的架签等;拍球、跳绳、跳远可通过数数和测量的方法确定名次;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我们要注意引导孩子去发现数学、学习数学、运用数学。孩子进餐时,我们可引导他们去发现众多的一一对应关系;孩子散步时,我们可引导他们数数楼梯的台阶,说说花草的数目、形状、颜色;孩子玩沙玩水时,我们提供各种形状的容器,引导他们感知容量守恒;孩子玩扑克游戏时,我们指导他们学习数的组成、加减和序数;孩子整理玩具时,他们会按形状、颜色、类别分类,在义卖活动中认识货币等等。孩子在轻松自然的一日生活中获得了数、形、量的知识和经验,既增强了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又形成了初步的数概念。让幼儿感知到数学在生活中无所不有,感知到数学的有用和有趣。

(二)强调幼儿数学教学“生活化”。就是在数学教学中,要让数学教学的内容向社会延伸,让社会生活进入数学教学,让数学教学充满时代的气息和活力。在第二个目标第16页教学建议中,句子开头出现字眼的是“结合具体事物”、“结合日常生活”“利用生活和游戏中的实际情境”、“通过实物操作”等,这就是说要使教学活动源于孩子生活,源于孩子好奇之事,引导孩子积极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去探索、去发现、去体验,让他们亲身感悟数学知识。教育建议中指出一些例子,如:结合日常生活,让幼儿给桌子上的每个碗配上勺子时,在一对一配对的过程中发现两组物体的多少;数苹果、数梨,判断苹果和梨哪个多哪个少;在操作练习时,要注重选取生活中的实物让孩子摆弄,如在学习数的组成时,可以给孩子提供钮扣、蚕豆、花生、开心果壳等操作材料,让孩子百玩不厌。在学习了“人民币”,让孩子练习使用人民币时,可在角色游戏中让孩子学习换算等等。

下面再谈谈蒙台梭利数学和指南中数学的关系:

梭利数学的教学理念和“指南”的教育目标是一致的。蒙台梭利数学教育,是在日常生活教育和感觉教育的基础之上进行的,它通过日常生活练习,激发和培养幼儿的秩序感、专注力、判断力、手眼协调能力以及独立思考能力,从而使幼儿的一些内在特质得以发展。事实证明,这些内在特质正是幼儿在初学数学时的必备条件。幼儿对“数”是否敏感与感官智能的高低是密切相关的,蒙台梭利感觉教育正是根据这一点,设计了大量与数学教育相关的教具,以此来促使幼儿在较早的年龄阶段就能够熟悉数字,并对数字非常敏感。

蒙台梭利的教具也是来自生活,更有利于孩子的理解,如:粉红塔、棕色梯、纺锤棒、数字与筹码、金色串珠的换算、邮票游戏等等。

《指南》指出(13页):“幼儿的思维特点是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应注重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科学学习,不因为追求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对幼儿进行灌输和强化训练。”这不正是蒙台梭利的教育理念吗?蒙台梭利教具它是遵循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发展需要的科学“儿童玩具”,这也是蒙台梭利教育法从二十世纪以至今,能风靡了整个西方世界,深刻地影响着世界各国的原因。

所以,我们要在《指南》指导下,在数学教学中注意引导孩子运用已有生活经验与周围生活中感兴趣的事情来学习数学,使数学教学不再抽象、枯燥、乏味?而是充满了生活的气息、时代的气息、生命的活力

幼儿园数学心得体会 篇5

今天主要是谈谈我对数学认知部分的解读,数学认知分三个小的目标:1、初步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2、感知理解数、量及数量关系。3、感知形状与空间。在三个目标中强调到两个内容:(一)幼儿生活要“数学化”。(二)幼儿数学教学要“生活化”。

(一)幼儿生活要“数学化”。就是说在日常生活进行数学教育的渗透,鼓励和支持幼儿发现、尝试解决日常生活中需要用到数学的问题,体会数学的用处。教育建议中指出(15页):在日常生活中和幼儿谈论所看到的事物的形状,鼓励幼儿联想,并用一些相关形状的词汇来描述事物,关注周围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数的信息,体会数可以代表不同的意义。如:发现生活中用数字作标识的事物,如电话号码、时钟、日历、商品的架签等;拍球、跳绳、跳远可通过数数和测量的方法确定名次;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我们要注意引导孩子去发现数学、学习数学、运用数学。孩子进餐时,我们可引导他们去发现众多的.一一对应关系;孩子散步时,我们可引导他们数数楼梯的台阶,说说花草的数目、形状、颜色;孩子玩沙玩水时,我们提供各种形状的容器,引导他们感知容量守恒;孩子玩扑克游戏时,我们指导他们学习数的组成、加减和序数;孩子整理玩具时,他们会按形状、颜色、类别分类,在义卖活动中认识货币等等。孩子在轻松自然的一日生活中获得了数、形、量的知识和经验,既增强了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又形成了初步的数概念。让幼儿感知到数学在生活中无所不有,感知到数学的有用和有趣。

(二)强调幼儿数学教学“生活化”。就是在数学教学中,要让数学教学的内容向社会延伸,让社会生活进入数学教学,让数学教学充满时代的气息和活力。在第二个目标第16页教学建议中,句子开头出现字眼的是“结合具体事物”、“结合日常生活”“利用生活和游戏中的实际情境”、“通过实物操作”等,这就是说要使教学活动源于孩子生活,源于孩子好奇之事,引导孩子积极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去探索、去发现、去体验,让他们亲身感悟数学知识。教育建议中指出一些例子,如:结合日常生活,让幼儿给桌子上的每个碗配上勺子时,在一对一配对的过程中发现两组物体的多少;数苹果、数梨,判断苹果和梨哪个多哪个少;在操作练习时,要注重选取生活中的实物让孩子摆弄,如在学习数的组成时,可以给孩子提供钮扣、蚕豆、花生、开心果壳等操作材料,让孩子百玩不厌。在学习了“人民币”,让孩子练习使用人民币时,可在角色游戏中让孩子学习换算等等。

下面再谈谈蒙台梭利数学和指南中数学的关系:

梭利数学的教学理念和“指南”的教育目标是一致的。蒙台梭利数学教育,是在日常生活教育和感觉教育的基础之上进行的,它通过日常生活练习,激发和培养幼儿的秩序感、专注力、判断力、手眼协调能力以及独立思考能力,从而使幼儿的一些内在特质得以发展。事实证明,这些内在特质正是幼儿在初学数学时的必备条件。幼儿对“数”是否敏感与感官智能的高低是密切相关的,蒙台梭利感觉教育正是根据这一点,设计了大量与数学教育相关的教具,以此来促使幼儿在较早的年龄阶段就能够熟悉数字,并对数字非常敏感。

蒙台梭利的教具也是来自生活,更有利于孩子的理解,如:粉红塔、棕色梯、纺锤棒、数字与筹码、金色串珠的换算、邮票游戏等等。

《指南》指出(13页):“幼儿的思维特点是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应注重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科学学习,不因为追求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对幼儿进行灌输和强化训练。”这不正是蒙台梭利的教育理念吗?蒙台梭利教具它是遵循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发展需要的科学“儿童玩具”,这也是蒙台梭利教育法从二十世纪以至今,能风靡了整个西方世界,深刻地影响着世界各国的原因。

所以,我们要在《指南》指导下,在数学教学中注意引导孩子运用已有生活经验与周围生活中感兴趣的事情来学习数学,使数学教学不再抽象、枯燥、乏味?而是充满了生活的气息、时代的气息、生命的活力

幼儿园数学心得体会 篇6

今天主要是谈谈我对数学认知部分的解读,数学认知分三个小的目标:1、初步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2、感知理解数、量及数量关系。3、感知形状与空间。在三个目标中强调到两个内容:(一)幼儿生活要“数学化”。(二)幼儿数学教学要“生活化”。

(一)幼儿生活要“数学化”。就是说在日常生活进行数学教育的渗透,鼓励和支持幼儿发现、尝试解决日常生活中需要用到数学的问题,体会数学的用处。教育建议中指出(15页):在日常生活中和幼儿谈论所看到的事物的形状,鼓励幼儿联想,并用一些相关形状的词汇来描述事物,关注周围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数的信息,体会数可以代表不同的意义。如:发现生活中用数字作标识的事物,如电话号码、时钟、日历、商品的架签等;拍球、跳绳、跳远可通过数数和测量的方法确定名次;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我们要注意引导孩子去发现数学、学习数学、运用数学。孩子进餐时,我们可引导他们去发现众多的一一对应关系;孩子散步时,我们可引导他们数数楼梯的台阶,说说花草的数目、形状、颜色;孩子玩沙玩水时,我们提供各种形状的容器,引导他们感知容量守恒;孩子玩扑克游戏时,我们指导他们学习数的组成、加减和序数;孩子整理玩具时,他们会按形状、颜色、类别分类,在义卖活动中认识货币等等。孩子在轻松自然的一日生活中获得了数、形、量的知识和经验,既增强了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又形成了初步的数概念。让幼儿感知到数学在生活中无所不有,感知到数学的有用和有趣。

(二)强调幼儿数学教学“生活化”。就是在数学教学中,要让数学教学的内容向社会延伸,让社会生活进入数学教学,让数学教学充满时代的气息和活力。在第二个目标第16页教学建议中,句子开头出现字眼的是“结合具体事物”、“结合日常生活”“利用生活和游戏中的实际情境”、“通过实物操作”等,这就是说要使教学活动源于孩子生活,源于孩子好奇之事,引导孩子积极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去探索、去发现、去体验,让他们亲身感悟数学知识。教育建议中指出一些例子,如:结合日常生活,让幼儿给桌子上的每个碗配上勺子时,在一对一配对的过程中发现两组物体的多少;数苹果、数梨,判断苹果和梨哪个多哪个少;在操作练习时,要注重选取生活中的实物让孩子摆弄,如在学习数的组成时,可以给孩子提供钮扣、蚕豆、花生、开心果壳等操作材料,让孩子百玩不厌。在学习了“人民币”,让孩子练习使用人民币时,可在角色游戏中让孩子学习换算等等。

下面再谈谈蒙台梭利数学和指南中数学的关系:

梭利数学的教学理念和“指南”的教育目标是一致的。蒙台梭利数学教育,是在日常生活教育和感觉教育的基础之上进行的,它通过日常生活练习,激发和培养幼儿的秩序感、专注力、判断力、手眼协调能力以及独立思考能力,从而使幼儿的一些内在特质得以发展。事实证明,这些内在特质正是幼儿在初学数学时的必备条件。幼儿对“数”是否敏感与感官智能的高低是密切相关的,蒙台梭利感觉教育正是根据这一点,设计了大量与数学教育相关的教具,以此来促使幼儿在较早的年龄阶段就能够熟悉数字,并对数字非常敏感。

蒙台梭利的教具也是来自生活,更有利于孩子的理解,如:粉红塔、棕色梯、纺锤棒、数字与筹码、金色串珠的换算、邮票游戏等等。

《指南》指出(13页):“幼儿的思维特点是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应注重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科学学习,不因为追求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对幼儿进行灌输和强化训练。”这不正是蒙台梭利的教育理念吗?蒙台梭利教具它是遵循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发展需要的科学“儿童玩具”,这也是蒙台梭利教育法从二十世纪以至今,能风靡了整个西方世界,深刻地影响着世界各国的原因。

所以,我们要在《指南》指导下,在数学教学中注意引导孩子运用已有生活经验与周围生活中感兴趣的事情来学习数学,使数学教学不再抽象、枯燥、乏味?而是充满了生活的气息、时代的气息、生命的活力

幼儿园数学心得体会 篇7

为期3天的肇庆名思教研学习已经落下帷幕,在这紧张、充实而又快乐的3天里,我感受了很多,也学到了很多。这次培训使我受益匪浅,虽然时间很短,但是培训的内容给了我教学上很大的帮助。听了各位名师专家的理论指导,也观看了一些教学实例,亲身体验了一些活动,让理论联系了实际,使得我更深刻、更透彻的领会了老师所讲的内容。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重新认识了自我

通过学习使我的思想有了一个新的转变,作为一位数学教师,必须具有渊博的数学知识,熟练的'操作技能,良好的思维品质,在数学的探究过程中,教师不再把数学知识的传授作为自己的主要教学任务和目的,也不再把主要精力花费在检查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上,而是成为学习共同体中的成员,在问题面前教师和孩子们一起思索、寻找答案,在探究数学的道路上教师成为学生的伙伴和知心朋友。

二、对数学课堂教学有了新的认识

大道致简——通过听华应龙老师讲的一些教学技能及他课堂教学的一些经验和感悟,我对数学课堂教学也有了一个新的认识,数学课以思维探索为对象,强调以思考入手,放眼看周围世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这个就是知识点。我们要让学生用眼睛去观察,动脑筋去思考,帮助他们拓宽思维的宽度和深度,挖掘他们潜在的创新思维。

三、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了一次质的飞跃

通过观看专家教师精心打造出的课例,让我了解了如何较好的进行数学思维的教学,我们的数学教学法让学生有较沉重的压力,而不会感到学习的快乐,事实上每一项探究能力的教学都可以教得非常有趣。优秀教师的做法让我很受启发。很多时候我们的学生不愿多动脑思考是因为没有合适的情景作为学习环境,要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首先要给学生创造一个适合思考的环境,多鼓励,多赞美。在合适的思维环境,教师注重交流的内容而不只是结果的正确性。只有在不断的练习中,学生的思维能力才会不断的提高。

四、对教材的把握有了一个整体的认识

通过培训,使我明白了,我要用教材教学生,而不是教教材,可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围绕课标可删可增,另外要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就是动手、动脑的能力,也就是说在课堂中,不但动脑想部分要练,还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动手做,使课堂气氛活跃而有秩序,让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定位,真正喜欢上数学课堂。

作为一线数学教师,通过这次培训感到肩上的担子更重了,非常感谢学校给我这样一次学习的机会,我会加倍努力,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勤于思考,善于分析,提高自己的数学教学水平!

幼儿园数学心得体会 篇8

在假期学习中,我发现《指南》讲到的每一点内容都是我们现在日常工作中所做、所学、所研究的事情,只有将每件事情真正的落实到位、认真负责完成,才能使得我们的自身素质、工作经验有所提高,教学效果更好。

《指南》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和艺术这几个方面详细地指出了幼儿在每个年龄阶段所该达到的发展目标,以及我们成人在帮助孩子们达成目标时的教育建议。明确了孩子们在每一个年龄阶段末期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也让我们教师教育不同年龄段幼儿的不同方式方法有据可循。

看了语言领域的第一点听与说的教育建议,我自认为能较好地做到这些。如多给幼儿提供倾听和交谈的机会。我经常和孩子们一起谈论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坚持给他们讲故事,一起看图书。并且我也注意培养他们的倾听习惯。以前发现有孩子不够认真,我总是即时提醒,现在我说话相应放轻,语速放慢,让孩子们不由静下心来细细地听,这样也较好地养成了他们的倾听习惯。同时,在和孩子们进行交流时,我总是注意说话的语气,总是能结合情景使用丰富的语言,以便于幼儿理解。特别是讲故事时,注意语音、语调,配上表情,尽量把人物的心情表现得清晰,让孩子一下就能理解。这样操作,我希望能给孩子们做个榜样,让他们也能爱说、会说。

但是,我却发现,孩子们不怎么说话,或者说,说得没有我预期的那么多。每天上课的时候,发言的总是那几个,难得有匹黑马冒出来,让我欣喜一下。这让我很是郁闷。但仔细想来,问题总还是出在我的身上,于是,慢慢寻找,慢慢发现,再慢慢改变。能力强的孩子总是很能说,也表现很积极。那些知道却不愿意说的,我采取激励措施,让他们从懒洋洋的状态中清醒过来,把自己的想法与同伴共享。能力较差的孩子尽量提问些简单的问题,或把提问放在能力强的孩子的后面,让他们如小鹦鹉般跟着其他孩子学说。

在语言活动时,有时候让孩子们看着图说一句话,请一个孩子说了后,我不断要求其他的孩子,能不能说得更完整?能不能说得更好听?这样也刺激大家一起动脑筋,说得更好。这一点我发现很有用,在今后我也会一直用到。

当然,在孩子们大胆说话以后,不管说得如何,我总是给予肯定。希望孩子们越来越能说,越来越会说。

作为幼儿教师,我想,我们可以做的是将《指南》的精神内化于心,对每个年龄段每个领域的目标了然于心,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授之以渔”,让好奇心、求知欲陪伴孩子的成长,在他们的心中点亮一盏爱学习、会学习的明灯,让他们能在浩瀚的知识天地中自由翱翔。千万不能以“拔苗助长”的方式,或是园林工人的“修剪”技能,让所有的孩子“超前生长”或是“千篇一律”。

《指南》中所提到的那样在教育教学实际中我们遇到的孩子不可能是一模一样的,尊重孩子们原有的水平,引导其不断地向更高一层的水平发展才是只能所呈现出的阶梯性的意义。所以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揣摩《指南》和《纲要》不断充实自己的理论,让孩子们能够得到真正合理、全面的发展。

幼儿园数学心得体会 篇9

为期3天的肇庆名思教研学习已经落下帷幕,在这紧张、充实而又快乐的3天里,我感受了很多,也学到了很多。这次培训使我受益匪浅,虽然时间很短,但是培训的内容给了我教学上很大的帮助。听了各位名师专家的理论指导,也观看了一些教学实例,亲身体验了一些活动,让理论联系了实际,使得我更深刻、更透彻的领会了老师所讲的内容。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重新认识了自我

通过学习使我的思想有了一个新的转变,作为一位数学教师,必须具有渊博的数学知识,熟练的操作技能,良好的思维品质,在数学的探究过程中,教师不再把数学知识的传授作为自己的主要教学任务和目的,也不再把主要精力花费在检查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上,而是成为学习共同体中的成员,在问题面前教师和孩子们一起思索、寻找答案,在探究数学的道路上教师成为学生的伙伴和知心朋友。

二、对数学课堂教学有了新的认识

大道致简——通过听华应龙老师讲的一些教学技能及他课堂教学的一些经验和感悟,我对数学课堂教学也有了一个新的认识,数学课以思维探索为对象,强调以思考入手,放眼看周围世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这个就是知识点。我们要让学生用眼睛去观察,动脑筋去思考,帮助他们拓宽思维的宽度和深度,挖掘他们潜在的创新思维。

三、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了一次质的飞跃

通过观看专家教师精心打造出的课例,让我了解了如何较好的进行数学思维的教学,我们的数学教学法让学生有较沉重的压力,而不会感到学习的快乐,事实上每一项探究能力的教学都可以教得非常有趣。优秀教师的做法让我很受启发。很多时候我们的学生不愿多动脑思考是因为没有合适的情景作为学习环境,要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首先要给学生创造一个适合思考的环境,多鼓励,多赞美。在合适的思维环境,教师注重交流的内容而不只是结果的正确性。只有在不断的练习中,学生的思维能力才会不断的提高。

四、对教材的把握有了一个整体的认识

通过培训,使我明白了,我要用教材教学生,而不是教教材,可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围绕课标可删可增,另外要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就是动手、动脑的能力,也就是说在课堂中,不但动脑想部分要练,还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动手做,使课堂气氛活跃而有秩序,让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定位,真正喜欢上数学课堂。

作为一线数学教师,通过这次培训感到肩上的担子更重了,非常感谢学校给我这样一次学习的机会,我会加倍努力,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勤于思考,善于分析,提高自己的数学教学水平!

幼儿园数学心得体会 篇10

现当代,培养学生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显得十分重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确立“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主动发展”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在遵循基本教育教学规律的前提下,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重视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潜心做好备、教、改、导、辅教学五环节,密切关注新课改形势下教学发展的新动向,工作中始终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学有所乐,学有所得,力求在教学互动中真正做到教学所长。

作为一名年轻教师,初涉教坛,我有年轻气盛的躁动、有浅尝甘霖的欣喜、也有不眠不休的焦虑。从把教师作为一种职业,到把教师当做一种理想与事业的追求,一种挑战自己、完善自己的方式、其间的过程,苦乐自知。是学生们清纯的眼眸给了我力量,是领导的关切话语给了我能量,是同事们的微笑给了我鼓励,是家长的信任给了我信心,让我勇敢地去战胜一切困难,去体验教育生命的真谛,在日常生活中,深刻的感受到:只有不断的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自身素质,才能做一名让学生喜欢和尊敬的老师!为此,在教学工作中,我时常告诫自己,时刻不能放松自己,不断深入钻研教材教法,坚持认真地备课,精心设计教案,悉心批改作业。经常采用游戏启发、情景创设、联系引用等方法寓教于乐,尤其是分切块、自主探究的教学方法使我受益匪浅,它帮助我增强教学的感染力,激活每一节课,有效地调节学生情绪,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而不是去睡觉。我还经常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聆听他们的教学见解,学习他们的优秀教法并运用到自己的课堂上来,不断改进课堂教学,使自己的业务水平再上新台阶。我无时无刻不在努力着,脚踏实地、谦虚好学、安心工作,潜心钻研,“两袖清风心自富,满园桃李不忧贫”。只有做到脚踏实地,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努力提高业务水平,才能够真正实现自己的价值;只要勇于创新,团结协作、乐于奉献,就能够取得成就。

一、要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搞好课堂教学

为了上好课,我做了以下工作:在教学工作方面,优化教学方法,按常规做好课前、课中、课后的各项工作,认真钻研教材,课堂教学真正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并结合学生实际,合理创设情境,诱发学生的认知需求和创新欲望,使学生从情感、思维和行为上主动参与学习;针对新生在学业水平、认知能力上参差不齐的现状,我摸索采取分层教学、课堂互动、设置不同评价体系第形式鼓励每个学生积极参入,让他们逐步认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从而激发学习的内动力。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学习习惯对学生的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良好的学习习惯能保证学生知识水平的充分提高和学习能力的充分发展。学习困难的学生最主要的成因是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的教学,不仅仅是帮助学生获得知识,更重要是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因此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教学任务之一。在课堂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学生“会思考、会发现、会提问”的习惯,而课外又通过认真地检查、批改作业,及时向学生反馈学习成果等形式潜移默化培养学生“会预习、会复习、会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三、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和课堂管理

备课既注重知识的落实,也努力培养学生的兴趣。上课前尽可能地做好充分的准备,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去”,这样在时间的支配和知识上的引导,我们都能尽在掌握。上课过程中重视启发学生思维,让学生做到“三动”既多动脑、动口,动笔,拿着笔上课,改掉部分学生把手放在口袋里上课的不良习惯,学生在课堂上出现了违纪,应亲自参与管理,不能一味地推给班主任,否则威信只会建立在班主任那里,次数多了,学生只会厌烦你。

四、激发兴趣,培养能力

学生独立思考、老师分析、指点为主。这不仅给学生带来新鲜感,甚至以自己能独立解决问题还获得了一份自豪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要注意以下几点:

1.贴近学生生活,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给每个学生提供数学思维的时间和机会。

2.设置思维环境,进行思维式教学。教师应创设情景,让学生犹如亲临其境,进行独立思考,总之,数学教学的目的是要学生在实际使用中掌握知识能力,在思考行为中发展思维,在做题实践中提高解题能力。

3.进行成功教学。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能否持久,与他们能否取得成功有很大的关系。

4.进行情感交流,增强学习兴趣。“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5.及时反馈,不断激发学习动机。

数学教学的效果与别的学科不同,更带有“立竿见影”的性质,成功与失败的机会更多。教学不得法,一月半月下来,学生的成绩马上会拉开距离,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所以,高中阶段数学的起始教学,更显得重要。

幼儿园数学心得体会 篇11

我国近代幼教专家陈鹤琴,说过,“人类的动作十之_是习惯,而这种习惯又大部分是在幼年养成的。所以,幼年时代,应当特别注重习惯。”19世纪心理学家李德认为:“播下你的良好行为,你就能取得良好的习惯;播下你的良好习惯,你就能拥有良好的性格;播下你的良好性格,你就能拥有良好的命运。”足见良好习惯的养成,对人的一生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于对王钰洁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我现在就自己的体会总结为以下几点:

一、在生活卫生习惯的养成方面:

主要包括饭前便后洗手、每天刷牙一到两次、进门换鞋、睡前洗脚、每次吃东西前洗手等等。王钰洁做得较好,同时我认为:一般的现代城市家庭在这一方面应该问题都不大。我在网上查了一下相关的数据,能做到的家庭占63%——67%的比例,其中家长能起到模范带头作用的占98.5%。所以此项教育应该不是一个难题。

二、在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方面:

主要包括穿脱衣服、吃饭、大小便、收拾自己的玩具、睡觉等内容。说实在的,在这一点上我们孩子表现不是很好,究其原因,责任主要在我。调查分析显示:幼儿生活自理能力与幼儿家庭结构有很大的关系。其中有85%是生活在三代同堂的家庭里。三代同堂家庭中,爷爷、奶奶等祖辈家长视幼儿为掌上明珠,事事不舍得放手让幼儿做,幼儿既得不到学习和锻炼,又养成了懒惰的坏习惯,所以生活自理能力极差。

我们家因我们夫妻工作都比较忙,所以一直雇着保姆,她在我们家一呆就是五年。当孩子在父母这里受了气时,便会求助于“姐姐”,吃饭、睡觉、穿脱衣服更是这样。一开始时,我还能硬下心来,后来,一想到自己一天疏于孩子,在家呆的有限的时间内,还一直训斥孩子,这种内疚的心理一旦占了上风,就使我有点听之任之,把它作为疼爱孩子的弥补。当孩子的同类表现在同龄人中位列下等时,我才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但“亡羊补牢,为时未晚”。我深切的体会便是:

“家长教育态度保持一致”,这句话大家都可以听懂与理解,但要落实,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需要坚持,关键的时候,必须能硬下心来;工作比较繁忙的家长,为了让孩子多睡一会,时间来不及就会代劳,其实不是家长忙,也是一种变相的溺爱;还有,过分的苛求也会使孩子畏手畏脚。我们做家长的,一定要放开手脚、硬下心来,为了孩子的将来,把小爱化为大爱吧。

通过一周的实践,王钰洁在这些方面已有一定的进步。这些充分说明:不是孩子不听话、也不是我们的孩子哪方面表现天生就差,责任在我们自己。孩子现在还想橡皮泥,完全在于我们的塑造。家长们,有问题先从我们成年人身上找原因吧。

三、学习习惯的养成方面:

包括上课的“坐功”养成教育、定时学习教育、孩子对学习的热爱程度教育等等。王钰洁在小班时,上课很难集中注意力,一开始我并没有把它列为一个坏习惯的范畴,因为这说明孩子对外界事物的好奇,我还为此高兴。但是在后来再给孩子讲故事时,我总是冷不丁的停下来,问孩子一些故事中的问题,如果她连着两次回答不上来,我就停止讲故事作为对她的惩罚。后来听老师反映:孩子在这方面表现有所进步了,我很高兴,当面表扬了孩子。还有,在电视上“故事大王”的比赛,我也下了一些其他的功夫,但是没让孩子知道。事实上,获奖的事对孩子的影响是我始料未及的,使孩子从此爱上了演讲。科学调查显示:幼儿学习习惯的好坏与家长的学历有很大的关系,但也不是绝对的。但我要说的是:如果这个家庭本身的学习气氛比较浓,孩子一般也会热爱学习,并能体味到学习带给她的乐趣,我坚信这一点。

四、在安全行为习惯养成方面:

主要包括日常行为安全习惯,比如上下楼梯、不和陌生人说话、不吃陌生人食物等等;遵守大型玩具游戏规则,比如滑梯、秋千、跷跷板等;交通行为习惯,比如靠右行、走斑马线、不在马路上玩耍等;食品安全卫生习惯,比如少吃油炸食品、不吃过期食品、不吃垃圾食品等;突发事件安全习惯,比如如何应对陌生人来访、如何应对突然失火、如何应对找不见大人的情况等。这些方面的教育幼儿园灌输得比较多,家庭的教育是贯穿于日常生活中的、是潜移默化的。王钰洁性格开朗,能和初次见面我们的朋友打得火热。这使我们在高兴的`同时也有隐忧。我的做法是:让她首先拒绝诱惑——不经我们同意,不准接受叔叔阿姨的礼物、食品,不准随他们脱离开我们的视线,不准随便告诉别人自己家的电话及家人的名字等。至于其他方面,我认为小孩接受还是挺快的,甚至还要比大人自觉。

五、在礼貌待人的习惯养成方面:

这体现一个人的素质,一个家庭的教育环境。在我们生活的大院里,王钰洁的人缘是非常好的,这主要源于她的“口甜”、“大方”,事实上,这些都是礼貌待人的方面。对于这个方面,我有几点体会与大家分享:

首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家人,包括我们与公婆、岳父母之间的关系,不起摩擦是不可能的,但即使是善意的争吵,也要尽量回避孩子;即使夫妻之间的争辩,也不要当着孩子的面。我和老公之间每每有不统一的意见欲争辩时,意看到孩子纯真的眼睛,马上就会像泄了气的皮球。事实上:给孩子种下善良的种子,我们就会收获善良;给孩子创造和谐的环境,我们就会培养出与环境和谐的孩子。其次,要让孩子体味“礼貌”带给她的快乐。当有人善意的摸摸孩子的脑袋、有人夸孩子很乖时、当孩子能与别人分享自己的食物或心爱的玩具时,我总是在第一时间告诉她:“因为你对别人好,别人才会对你好。”每每这时,孩子都非常快乐。说实话,我们现在都是独生子女,物质条件我们并不匮乏,所以,稍稍付出一些,培养一个不太自私的孩子,我认为还是非常值得的。

然而,如果我们对待老人的态度本身值得商榷,却硬要要求孩子礼貌待人,孩子的心里会非常矛盾。所以,为了我们的孩子,首先从我们自己做起吧。

五、我们每个家庭、每个家长,由于自己的职业差异、爱好偏差,对孩子的教育都会有所侧重,但正如文章一开始所强调的:幼儿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要尽我们所能,把家庭变为养成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温床。

幼儿园数学心得体会 篇12

科学家认为,教学是人类思维发展的体操,幼儿期数的概念和数学计算能力的发展,直接反映着幼儿发展的趋势。

幼儿教育有其独特的独点,幼儿由于其年龄的生理、心理特点,尤其喜欢游戏和运动。而数学由于其学科特点,相对而言比较抽象和枯燥。如果将数学知识融入游戏和运动中,让幼儿在玩中学,在运动中学,就既可满足幼儿的游戏和运动需要,又可很好地完成数学教学目标。根据这一理论,在组织大班教学活动时,我就着手进行教学知识与游戏运动相结合的实验。结果表明,让幼儿在游戏、运动中学数学比单纯的数学集体活动和操作活动效果要好。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点经验和体会:

一、在游戏中学数学

游戏是个体主动的、自发的、愉快的自由活动。教育学家说:“玩是幼儿的天性,游戏是幼儿的伴侣”。年幼儿童必然会从事游戏,除非在儿童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某种不正常状况因而遭受痛苦,或者是被置于受到限制的环境。否则,他们是不可能不游戏的,游戏与儿童的关系更为密切,它是“儿童的工作”,但又不同于“成人工作”。将游戏融入数学知识或者说将数学活动设计成游戏则更受幼儿的欢迎。否则枯燥乏味的数学只能使幼儿敬而远之。我总是采用游戏的形式,千方百计地把幼儿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让他们全身心投入到活动中去,这样枯燥的数学知识就会变得有趣,教师教的轻松,幼儿学的愉快,数学效果也会事半功倍。

1、结合角色游戏学数学

角色游戏,是让幼儿通过扮演各种角色,参与到活动中,通过模仿和想象,体验活劝的乐趣,创造性地反映其周围的现实生活。可通过角色游戏帮幼儿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如:在复习整点、半点时,可做游戏“报时”,一名幼儿戴上公鸡鸡头饰,学公鸡叫“喔、喔、喔……天亮了”。教师扮演“太阳公公,敲六下三角铁,其余幼儿扮演“时钟”将钟面的分针和时针分别拨到12和6,表示6点钟。

在数学活动中,还要接触到事物的数量关系和空间概念,可在“娃娃家”或“小商店里”,让幼儿扮演“小店员”或“娃娃阿姨”表演卖商品的游戏。还可以在“小诊所中”,让幼儿扮演“白衣小天使”的角色,给幼儿看病。还可以在“娃娃家”活动中提示幼儿清点娃娃的“数量”、玩具的“多少”,设计物品摆放的位置等。

在角色游戏中渗透数学知识,既调动了全体幼儿的积极性,又注重了对个别幼儿的教育,发挥了幼儿的创造力、想像力,达到了寓教于乐的目的。

2、结合结构游戏学数学

结构游戏中,幼儿在利用不同的结构材料时,要接触到大、小、长短、粗细、宽窄、厚薄以及空间方位等数学概念,为了让幼儿更好地了解、掌握、熟练这些概念,在游戏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加以引导。如:让幼儿明确用了哪类积木或插塑,应该放在哪个方位,哪块应该放在上面,哪块应该放在下面,哪块放在中间,积木的.形状是梯形、三角形、圆形还是正方形、菱形,让幼儿搭座“小木屋”等。借助这些直观形象的教玩具,能帮助幼儿掌握抽象的数学概念。

3、结合音乐游戏学数学

音乐游戏多种多样,我们应该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不同的内容,渗透数学知识。让幼儿在音乐中接受数学教育。如:在复习“8的分成”时,我们可以做“拍拍奏奏”的音乐游戏。儿歌内容是:一二三四五六七,七六五四三二一,七个阿姨来摘果,七个花篮手中提,七个果子摆七样,每个摘了8个果,又有苹果又有梨。七个阿姨七个样,请你猜猜每个阿姨摘了几个苹果几个梨?请七个小朋友代表七位阿姨,分别用红、黄圆点卡片,摆出所摘苹果和梨的数目,并说出相应的组成形式,如:第三个阿姨摘了3个苹果5个梨,以此类推。

4、结合智力游戏学数学

在智力游戏中,可培养幼儿的观察、比较、判断、推理能力及快速敏捷的反应能力。如:复习大于号、小于号时,把1—10的数字卡片,按单数在上,双数在下摆成两排,教师说“5和2比”,全体幼儿边举“>”的卡片,边说5大于2。老师再说“4和7比”,幼儿边举起“<”,边说“4小于7”。在复习对单、双数的认识时,可做游戏《神奇的花》。请一名幼儿做种花人,其余幼儿集体朗诵儿歌:“神奇花,神奇花,风吹雨打都不怕,你猜猜,开的是什么花?”种花人可以回答“单瓣花”或“双瓣花”,其余幼儿分组手拉手相应的各种单数(1、3、5、7、9)或双数(2、4、6、8、10)。

二、在运动中学数学

有人说,幼儿是在摸、爬、滚、打中认识周围的世界的,由于年龄特点,孩子们更喜欢运动,顺应这一年龄特点,我注意将数学练习和运动即体育游戏结合起来,让幼儿在运动中学数学,收效也很明显。

1、结合户外游戏学数学

我园幼儿大多数家庭来自农村。结合本园实际情况,在学习了数的组成后,让幼儿到户外活动时,让幼儿捡些小石子,小树叶或从家自带玉米、小麦、大豆粒等进行数的分合练习,让幼儿自己动手分一分,练习数的组成。在复习相邻数时,可以做游戏《找朋友》,让幼儿在户外站成一排,每位幼儿胸前挂张数字卡片(1—10),老师边拍铃鼓边说:“嗨、嗨快上来找好朋友”。老师用点兵点将的形式点到一名幼儿,幼儿大声报数,“我是×”。然后与这个数的相邻数一齐说:“嗨嗨,我是你的好朋友”。

2、结合体育游戏学数学

体育游戏是幼儿非常乐于参与的活动。幼儿可以通过蹦蹦跳跳锻炼体质、提高技能、学得知识。在体育活动中渗透数学知识也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如:进行“投球”比赛,比较远近。在复习1—7的序数时,在硬纸板上画一幢楼房,一共七层,每层有两个房间。56张小兔卡片,小鸡、小鸭、鹅、狐狸、小熊、小乌龟、小花猫、小狗、小猪、小羊等14种动物的卡片。幼儿送小动物(小兔子除外)住新房,每种小动物住一间房,说说玩玩,每个小动物住在第几层楼,谁和谁是邻居。在复习10以内数的相邻数、序数、双数、单数时,可为每一位幼儿编上号,从小到大排成一横队。教师说:“请单数幼儿出列,然后再请双数幼儿出列。请比某数大1或小1的数(幼儿)出列”。另外,通过训练幼儿各种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还可以促进幼儿对空间方位和时间概念的认识。

3、根据需要创编体育游戏

根据数学学科的教育计划,许多游戏是让小朋友在室内进行桌面操作的,能不能创编一些包含数学练习的室外体育游戏呢?因为那样既可以满足幼儿户外活动的需要,同时也能进行数学练习。实践证明,根据数学教学的需要,创编一些易组织的体育游戏是可行的。如:结合“按大小排序”的教学,可创编《我给球儿来排队》的室外游戏;结合图形的数学,可创编体育游戏《跳房子》等。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理论,有学者提出了让幼儿从“操作中学数学”向“社会情景中学数学”的理论。总之,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在各类活动中,进行数学知识的散点渗透,能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数学知识,发挥创造力、思维能力、想象力,使抽象的数学知识简单化、具体化、形象化,让幼儿掌握得更牢固、扎实,从而达到幼儿园数学教育的目标。

幼儿园数学心得体会 篇13

一、创设情境,给学生充分的观察和交流的时间

生动、具体的教学情境,学生易于理解容易于接受,就易于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所以,这一节课,我运用创设情境,给学生充分的观察和交流的时间。展示“美丽的校园”图之后,先让学生随意看、随意说,自由发言,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再指定内容,让学生“看看,说说”,全面了解画面的内容,并把尊敬老师、爱护同学等思想品德内容渗透在其中。然后让学生由数画上的物体的数量到数身边的实物的数量,体验生活中处处要用到数学,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在“数一数”的学习动中,注意关爱每个学生,及时给予鼓励,尤其特别关注学困生的培养,细心观察,及时发现,发现他们的进步和他们的优点,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让学生感到“我能行”,不断获得成功和体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个好的习惯可以让人受益终身。所以我在教学过程中比较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数一数”这节课,也是入学教育课。在上这节课时,我充分利用“美丽的校园”的画面资源,指导学生看图数数。由学生自由观察数数到有序地进行观察数数,让学生领悟观察的方法。由老师反复提问“还有什么?”使学生明白要认真、仔细、用心地观察。引导学生观察、说说“画面中的学生在校园里看见老师时是怎么做的?”猜一猜“他们这时会说些什么?碰见同学时他们又是怎么做、怎么说的?”来培养学生讲文明、懂礼貌的习惯。把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融入到数数的活动之中,使学生在掌握数数方法的同时,受到良好的行为习惯的教育。

幼儿园数学心得体会 篇14

今天上的《分一分》,从内容上看,没有太大的难处,学生都知道是怎样分的,但最难得就是让他们说出是按什么分的。例题中出示的商店物体的摆放图,学生都清楚每一个架子上摆的是什么,但当问他们这些物品是按什么分类的,学生们就不知道了,我只好告诉他们是按用途进行分类的。

“想想做做”第3题是要求连一连的,首先要让学生明白你是按什么进行分类的,之后再连一连。由于叶子的个数比较多,连线比较多,为了美观还得要求学生不能将线连到一起去。在课上检查他们连线的情况发现每个学生的差异还是挺大的,有的学生能够画的又直又美观,而有的`学生画的很乱。这道题目在进行分类后,将属于同一类的先放在一个盘子里,一个盘子一个盘子地画,这样就不会太乱。

“想想做做”第4题,有多种分法,但在他们想不出分法时,要引导他们仔细观察图,这样学生就会很快地知道另一种分法了。

在分类教中,我让孩子们用自己的生活经验试着分一分,并和自己的小伙伴说一说,结果很多孩子的分法让我意想不到。他们除了按性别,按年龄,有的还按发型,按衣着,还有的按面部表情来分。这说明了这样的教材设计,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儿童的生活实际出发,让他们感受到数学的亲密性,易于学生接受。

幼儿园数学心得体会 篇15

在这几年的教学过程中通过自己的经验以及园领导与其他老师的交流结合,我总结出幼儿数学教学的一些心得与体验。那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为幼儿创设引发他们兴趣的学习情境。

首先,必须明确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的情境必须目的明确,要为教学服务。提出的问题要仅仅围绕教学目标,而且要非常具体,要有新意和启发性,这样幼儿能理解问题的含义,才有可能来探索思考这些问题。

其次,我们应该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合适的内容和形式。作为数学老师,在课程设计之前,必须充分的了解幼儿,幼而对于颜色、声音、肢体动作有着极大的吸引力,要多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如:运用讲故事、做游戏、模拟表演、直观演示、合作交流的情境。用数学本生的魅力去吸引幼儿,让幼儿多感受、多运用,尽量让他们由内心的成功体验产生情感上的满足,进而成为推动下一步学习的动力。

下面就是我在大班级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一点总结:

一、创设情境,激发主动。

兴趣是学习之最重要的动力,没有兴趣是不可能学好数学的,所以我们要根据幼儿的特点,为他们创设充满气味的学习情境,以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我还利用幼儿好奇、好动、好问的心里特点,紧密结合数学科学的自身特点。创设使幼儿感到真新奇、有趣的学习情境。促使幼儿认知情感由潜伏状态转入积极状态。由自发的好奇心变为强烈的求知欲,并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同步发展。

大家都知道幼儿对故事,小动物都非常感兴趣。因此,把教材中的问题编成小故事,用小动物来做主人公,使幼儿身处拟人化的世界。:“投其好而行之”。这样不但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而且还能够有效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使幼儿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学习中。

二、在游戏中学数学,为幼儿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在组织大班教学活动时,我就着手进行教学知识与游戏相结合的实验,结果表明,让幼儿在游戏中数学比单纯的数学集体活动与操作活动效果还好。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把抽象的数学与生活的游戏结合起来,能够使幼儿获得有益的经验,并且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对此进行理解与应用,如:在复习整点钟、半点钟,我就用游戏来报数。让一名幼儿扮演公鸡,我就扮太阳公公…..当公鸡叫:“喔、喔、喔…..天亮了,太阳公公敲了六下锣鼓,全体幼儿将时针、分针分别指着12和6,表示6点钟。通过游戏,幼儿扮演的各种角色参与活动,通过模仿与想象,体验活动的乐趣。如:商品游戏中,幼儿可以将商品分类摆放,在买卖的过程中,让幼儿学会主动去购物、结账,充分对人民币单位有更高的认识。并且在买卖的过程中学习数的加减法。其他如:抢椅子、扑克牌游戏等,可使幼儿比较10以内的多少、大小、学习数的组成分解、序数等知识,为幼儿提供与实际生活相关的情境与材料。

三、在教学中必须要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别异。

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努力使幼儿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幼儿的能力差异是客观的,是不以老师意志为转移的'。有的孩子思维敏捷、感悟快、一点就通,而有的孩子思维迟缓、感悟慢、总不开窍。在数学中,让孩子进行有层次的练习、也可以让幼儿按不同要求练习。如:在认识1 ----10的排序,能力强的幼儿可以提供6种以上的图片进行排序,能力差的幼儿可提供3个明显大小的实物供其摆弄。实践证明,只有承认幼儿的差异,让幼儿在进行有层次的操作练习,才能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才能支持他们对数学活动的兴趣。“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耐心倾听,努力理解幼儿的想法与感受,支持、鼓励他们大胆去探索与表达。”俗话说:“千人千面”。说明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都有自己个性化的表达方式,老师只有尊重孩子的前提下,他们才能自由、大胆地表现自己。

总之,我认为在幼儿数学教学中创造各种适合教学需要的方法。通过动手实践、自由探索与合作交流,从而获得真正理解与掌握基本数学知识技能,使幼儿得到全面发展,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