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老地方 > 百科 > 心得体会 > 正文

实践教育的心得体会

2024/08/15心得体会

老地方整理的实践教育的心得体会(精选12篇),经小编精挑细选,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实践教育的心得体会 篇1

学校为我们创设了实践和体验的平台。让我们有机会与兄弟学校同吃、同住、同学习的体验活动。让我们学会爱生命、学会生存、学会生活。

20xx年4月24日,我们澧江一小的‘三生教育’实践小分队,从澧江来到了羊街乡的垤霞小学。还是第一次离开家,一路上觉得很好玩,可当天下午去到垤霞小学食堂打饭,吃的是洋芋酸汤、酸菜炒肉,米饭很粗糙很难吃,比不上家里的饭好吃。

吃完晚饭,还要上晚自习,这里的学习时间可真长,到睡觉时已经是21点刚躺下,嗡嗡的轰炸机就在我脸上、手上狂轰乱炸,分明是来吃苦受罪。第一天的日子非常难熬,到了第二天、第三天我慢慢地适应了,我学会了洗碗,学会了叠被子,想好了收拾自己的行李,学会了独立生活。

他们这里的路比城里的路难走得多。没有水泥路,只有土路,一到下雨天,这里的路更加难走,对于这里的孩子是那么的不足为虑,那么的平常,但对于我们是那么的艰难,我们每走一步路都要小心翼翼的,生怕一不小心就会摔倒。当时,我想:“这里的孩子一年四季,不知摔了多少回,如果这里能铺上水泥路,不知道他们会有多高兴呀!”

在这里,我看到了,羊街的小朋友非常的爱学习,每次上课他们都是专心致志的听老师讲课,积极发言,认真做好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不但是学生专心听讲,老师讲课也是有声有色、给学生一种回味无穷的感觉,虽然他们没有多媒体教室,但是一样生动、有趣。这里的孩子晚上还要上一个多小时的自习,可以想象他们读书比我们辛苦多了,但他们是那样的爱读书。因为他们只有读好书,才能走出这大山,实现自己的.理想。其实我们的生活环境比他们好多了,我们的课程比他们丰富多了,他们只上语文、数学、体育,其它课程都不上,而我们还上音乐、美术、信息、英语。我们一小的每一个学生应该是个多才多艺的。我们应该珍惜现在的生活,好好读书,不辜负老师、父母的期望。

在这里,学习之余,我们还跟羊街小学的小朋友打篮球,打乒乓球。

4月26日,带队的老师安排,我们去附近的水库,这里的风景如画,景色迷人,在这么好的环境里,我们跟垤霞小学的小朋友,进行跑步比赛。比赛开始了我们一小的每个人都拼命的跑呀跑,结果还是我们澧江一小的输了。

我总结了输的原因是:文明城里长大的孩子,平时上下学都是父母开车接送,平时又缺乏锻炼,没有毅力。而垤霞小学的小朋友平时都是自己走路回家,注意锻炼身体,友有毅力,所以我们才会输的。经过这场比赛,我懂得了:我们应该多锻炼身体,这样我们的身体才会更健康。

在羊街小学时,我们去爬观音山,一路上,我们谈笑风生,羊街的小朋友摘黄泡、多耶花给我们吃。我们不知不觉就到了山顶,不一会,乌云密布,接着几声响雷,就下起了倾盆大雨。幸好有几个小朋友随身带着伞,我们才没有被雨淋,下山的时候,路更难走,况且那时还下着大雨,我们‘三生教育’的同学不知道,摔了几会。我们花了九牛一毛之力,才下了山。

从24日至29日,我们分别到垤霞小学、羊街小学、坝木小学、戈垤小学进行为期五天的参与式学习锻炼,我们和他们一起上课,一起到食堂就餐,一起参加文体活动【如;开展中队会,组织篮球、乒乓球比赛活动】,一起就寝,互相学习,增进友谊。最遗憾的是:我们去的这几天,经常下雨,要去浪支小学的那天下午刚好下着大雨,所以没有去。但在这几所学校,我学到了很多东西。

真真切切地感悟到了:农村校园与城市校园生活的差距,更让我感动地是他们那一双双充满期望的目光。我学会了做人,学会了做事,学会了生活。从今以后,我一定要勤奋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将来为祖国和人民做出更多的贡献。感谢学校,感谢老师,感谢同学给我这个学习锻炼的机会。谢谢大家!

实践教育的心得体会 篇2

一、教师是一个人文的实践者

教师作为一个职业需要进行入职以前的教育培训,接受教育的过程是在进行知识学习的过程,需要学习具体的学科知识,也需要掌握教育教学的知识,这些学习对于教师专业发展来说都是必须的,也作为不证自明的前提而存在,但是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对于教师来说不是全部,更不是最具有决定意义的东西。知识和技能的训练对于教师的成长来说最多只能算作底线,教师作为一个有效的实践者必定会具有自身无法摆脱的风格,而不是技能的存在或类似于工具的存在,一个良好的教师是应该具有丰富的感受力和文化底蕴的存在者。

教师在走向讲台以前就不断地把自己的童年经历、个人生活史和专业训练无意识地整合到一起了,这种联合不可抵抗而且会强烈地影响教师的个人教学风格,这就是为何有的老师风趣幽默,有的老师的课堂会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而有的课堂会枯燥无聊让人不堪忍受的原因。因为教师本人是个内心丰富细腻的人,所以他的课堂才会丰富多彩,我们很难想象一个令人乏味的庸俗的个体能够组织起有意义的课堂生活。教师的工作应该是最有文气的生活,他们不断亲近文字,感受童心,有充足的时间和方式表达自己的精神向度,他们的生活,他们的一举一动都是一种文化的表达。

同时,教师又是一个实践者,文化的深邃和悠远能够也更多地在他的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展现为一种精神气质,形成能够吸引和感染、感动学生的气场。教师的工作是一种文化的实践,一种文化背景下的教师是这个背景文化的表达,他的教学活动是他自己的,也是他所在的文化的。在我看来看来,不经常阅读的教师是无法承担这种文化实践的,不幸的是,很多教师真的不读书,在课堂中显示不出书卷气。一个好的教师一定是一个具有人文精神的实践者,举手投足间都散发出让人感动的人文气息,让人在充满俗气的世俗生活中闻到一股沁人心脾的形上芬芳,一种人文精神浸润在课堂各个环节之中使课堂进行的流畅而不生硬。

人文精神对于教师工作来说是一种积淀,课堂教学对于教师来说是一种行为的外在的表达,两者相互渗透互为表里。

二、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始终在路上

在观摩中我感受最深的就是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学习,相互切磋的过程,评课专家的共识也是年轻的教师有改进的空间,讲课的高手经过了实践的摸索和时间的打磨。好的教学是教师不断摸索,善于反思的'结果,教师不断地在日常生活中琢磨教学的每个环节,不断总结自己工作的失误,不断改进才有了精彩流畅的课堂。

教师任何一节课都不是以后可以照搬照抄不断复制的经典,别人无法复制,自己由于自身各种因素的变动也不会重复。任何一节课的结束都是一段教学的终结,另外,这种结束也是新的教学旅程的开端,教师会重启另一段行程。人是宇宙的匆匆过客,我们不断地在时空的界域中进行一去不复返的穿梭,进行着生命的流动。走完一段路,我们能够做的也只是回望而已。除了向后回望以外,我们还经常地向前展望,确定我们未来的走向。我们在回望与展望的过程中逐渐确立了自己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可以前行和已经到达的地方。我们也是在不断地回望中确定自己的宇宙人生的文化坐标,清醒地自己来自何方,身在何处,即将走向哪里。也是在这种不断反思之中,决定着“我是谁”的构想,使得存在的可能性从多个方面向我们清楚地展开。

实际上,我们进行学习和思考也构成了自我前行的过程,我们也是在路上的过程,人的生命是一段路,一座桥,我们不断地行走,拥有广阔的胸怀的人才能够行者无疆。教师在课堂以外和对于课堂外的关注东能够以一种微妙的方式展现在课堂中,都形成了路得风景。

实践教育的心得体会 篇3

通过师德师风的学习,让我深深的知道:“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到底什么是师德师风?所谓师德,就是教师具备的最基本的道德素养;师风,是教师这个行业的风尚风气。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诲人不倦,有教无类…,这都是师德。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踏上三尺讲台,也就意味着踏上了艰巨而漫长的育人之旅。怎样才能做一名好教师呢?我认为,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是教师最基本的道德素养。一个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会依法执教,无微不至地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才会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竭尽全力地去教育学生;才会自觉自愿地约束自己,规范自己的言行,更好地做到为人师表、;廉洁从教。

新课程改革已全面铺开,其主要理念就是“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关爱学生是师生和谐相处的重要前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自尊,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这是一种心理上的需求,但尊重是相互的。学生是有自己思想和行动自由的独立个体,被平等对待是一大愿望,能得到老师的尊重对学生是极大的精神激励。我从教育中体会到:尊重学生的实质就是把学生当作和自己一样有尊严、有追求、有独特个性特长、有自我情感的生命个体,从尊重学生出发,建立新型的现代师生关系,教师要进行必要的角色转换,要从传统的师道尊严中摆脱出来,要从家长的威严中解放出来,要从唯一正确的师长的假想中醒悟过来,学会倾听,学会理解,学会宽容,学会欣赏,懂得赞美,善于交流,成为学生成长的伙伴,成为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和鼓励者,成为“孩子们的同志和朋友。在学生心灵中栽下一棵尊重的幼苗,用爱心去浇灌,必将伴随其生命的成长竖起人格的`参天大树。“万紫千红随风去,冰心一片载玉壶”,这就是我这样一位普通教师的高风亮节!雨果曾说过:“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平凡而谦逊的。”我想,教师所从事的就是这种叶的事业——平凡而伟大。

“言必行,行必果”,行动实践远胜于说教。师德,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一种精神体现,一种深厚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品位的体现!其实,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教师都在用行动诠释着师德师风的真正内涵。师德需要培养,需要教育,更需要的是——每位教师的自我修养!让我们以良好的师德,共同撑起教育的蓝天。

实践教育的心得体会 篇4

一、教师是一个人文的实践者

教师作为一个职业需要进行入职以前的教育培训,接受教育的过程是在进行知识学习的过程,需要学习具体的学科知识,也需要掌握教育教学的知识,这些学习对于教师专业发展来说都是必须的,也作为不证自明的前提而存在,但是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对于教师来说不是全部,更不是最具有决定意义的东西。知识和技能的训练对于教师的成长来说最多只能算作底线,教师作为一个有效的实践者必定会具有自身无法摆脱的风格,而不是技能的存在或类似于工具的存在,一个良好的教师是应该具有丰富的感受力和文化底蕴的存在者。

教师在走向讲台以前就不断地把自己的童年经历、个人生活史和专业训练无意识地整合到一起了,这种联合不可抵抗而且会强烈地影响教师的个人教学风格,这就是为何有的老师风趣幽默,有的老师的课堂会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而有的课堂会枯燥无聊让人不堪忍受的原因。因为教师本人是个内心丰富细腻的人,所以他的课堂才会丰富多彩,我们很难想象一个令人乏味的庸俗的个体能够组织起有意义的课堂生活。教师的工作应该是最有文气的生活,他们不断亲近文字,感受童心,有充足的时间和方式表达自己的精神向度,他们的生活,他们的一举一动都是一种文化的表达。

同时,教师又是一个实践者,文化的深邃和悠远能够也更多地在他的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展现为一种精神气质,形成能够吸引和感染、感动学生的气场。教师的工作是一种文化的实践,一种文化背景下的教师是这个背景文化的表达,他的教学活动是他自己的,也是他所在的文化的。在我看来看来,不经常阅读的教师是无法承担这种文化实践的,不幸的是,很多教师真的不读书,在课堂中显示不出书卷气。一个好的`教师一定是一个具有人文精神的实践者,举手投足间都散发出让人感动的人文气息,让人在充满俗气的世俗生活中闻到一股沁人心脾的形上芬芳,一种人文精神浸润在课堂各个环节之中使课堂进行的流畅而不生硬。

人文精神对于教师工作来说是一种积淀,课堂教学对于教师来说是一种行为的外在的表达,两者相互渗透互为表里。

二、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始终在路上

在观摩中我感受最深的就是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学习,相互切磋的过程,评课专家的共识也是年轻的教师有改进的空间,讲课的高手经过了实践的摸索和时间的打磨。好的教学是教师不断摸索,善于反思的结果,教师不断地在日常生活中琢磨教学的每个环节,不断总结自己工作的失误,不断改进才有了精彩流畅的课堂。

教师任何一节课都不是以后可以照搬照抄不断复制的经典,别人无法复制,自己由于自身各种因素的变动也不会重复。任何一节课的结束都是一段教学的终结,另外,这种结束也是新的教学旅程的开端,教师会重启另一段行程。人是宇宙的匆匆过客,我们不断地在时空的界域中进行一去不复返的穿梭,进行着生命的流动。走完一段路,我们能够做的也只是回望而已。除了向后回望以外,我们还经常地向前展望,确定我们未来的走向。我们在回望与展望的过程中逐渐确立了自己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可以前行和已经到达的地方。我们也是在不断地回望中确定自己的宇宙人生的文化坐标,清醒地自己来自何方,身在何处,即将走向哪里。也是在这种不断反思之中,决定着“我是谁”的构想,使得存在的可能性从多个方面向我们清楚地展开。

实际上,我们进行学习和思考也构成了自我前行的过程,我们也是在路上的过程,人的生命是一段路,一座桥,我们不断地行走,拥有广阔的胸怀的人才能够行者无疆。教师在课堂以外和对于课堂外的关注东能够以一种微妙的方式展现在课堂中,都形成了路得风景。

实践教育的心得体会 篇5

我们知道,综合实践活动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它是基于学生经验,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综合应用的学习活动。这几所学校经过探索性的教学实践,学校教师积极创新,深入研究教学内容;学生乐于参与,形成个性化的学习方式,促进了学生各种能力的提高,推进了素质教育的发展。出于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种种有益尝试,奠定了广大教师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参加这次研讨会,我受益颇多,感慨不少。下面结合平时的工作体验和研讨会的内容,说一说自己的几点想法:

一、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级课程

对于综合实践活动课到底是哪一级课程,原先我一直存在着模糊认识。通过参加这次综合实践的教学观摩活动,我现在明白了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课程、地方管理、学校开发的课程,它不是学科课程的附属品。综合实践活动课是活动课的规范、发展的提高,强调了课程的必修性质;增加了信息技术与劳动技术教育。

二、内容的选择

在综合实践的学习过程中,我发现主题内容大多与现代社会生活有密切联系,具有人文性、社会性。这些大的主题就在学生的生活中,能够使

学生走进生活,使学生更注重、强调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能有效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学会健康愉悦地、自由而负责任地、智慧而富有创意地生活。

三、课时的使用

国家课程计划将综合实践活动固定于周课时计划之中,但是在实施过程感到:综合实践活动没有固定教材,更没有固定内容,而且综合实践活动具有相当大的开放性,它必须离开平常的课堂,离开学校,所用时间具有不固定性。无论是社会考察、调查,还是查阅资料、收集信息都具有时间的连续性,无法局限于固定的课时中完成。同时,综合实践活动一般都是采用小组合作形式,组内成员分工进行,不同的分工所需时间不同,限制在同一时间内去完成是不切实际的。

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四大指定领域以融合的方式设计与实施是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要求。各学校要根据地方和学校的课程资源,以综合主题或综合项目的形式将四者融合在一起实施,使四大领域的内容彼此渗透,达到理想的整合状态。”如何达到理想的整合状态,探索开展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的结合方式,研究实现三者的共赢模式。将地方课程、学校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整合起来,努力寻找相互的“交叉点”,一方面丰富课程资源,提升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要素,确保课程设计的整体性、阶段性以及连续性,另一方面合理配置学校的课程资源,使学校有限的人力、物力资源发挥最佳的配置。

引导学生研究,引导学生拓展。通过学习,我看到了孩子的创意,孩子的精美,孩子的举手投足,感受到了综合实践活动带给他们的快乐,带给了他们丰硕的收获。几所学校的报告和观摩课,也使我感到了很多优秀的教师已在这条道路上拼搏着,不断收获着,同时也了解了一些教学模式、课程建设与管理方面的先进经验,扩充了自己这方面的理论知识。我澄清了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许多模糊认识,明了了以后自己综合实践活动课努力的方向。这次的学习,使我忘记了来回奔波的劳累,自我感觉受益匪浅,特把自己的本次学习心得总结于此,做为自勉。

实践教育的心得体会 篇6

一、针对于我校教师在教改中遇到的困难设置培训内容,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提升培训效果

孙宝志教授对医学教育有着丰富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根据我校教师的具体情况,精心准备了几个针对性很强的教学课程,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理论指导实践的方法,以问题为导向引发教师们思考教学中的问题。此次培训力求科学合理地设计培训课程、精选培训内容、开发培训资源,重在培养教师进行教学改革的能力。

首先,站得高,看得远。每一次讲座内容涉及专业领域内的新方法、新技术,虽然培训是以医学教育为主线,但也为其他专业打开了专业发展的观察窗,使我们这些已经习惯了“只顾埋头拉车,不管抬头看路”的基层管理人员能够站在专业发展的高层台阶上来了解我们曾经走过的路和将要走的路,帮助我们总结经验,看清目标,认清自身能力与专业发展的差距,以便为自己、为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制定出个人能力目标和实现目标的计划,脚踏实地的、一步一个脚印的去实现。

其次,讲的精,学的清。孙宝志教授从事医学教育研究40余年,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不但完成了学校提出的培训目标,而且力争最大限度地满足受训教师的实际需要,使受训教师都能在培训过程中学有所获,学有所用。在对教学改革的探索中,孙宝志教授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把枯燥、抽象的基本理论讲解的生动、形象,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使复杂问题简单化,使我们很容易理解。

二、培训过程中注重互动,使各专业教师参与其中,积极思考理论对于本专业的指导意义

培训中孙宝志教授分别为教师培训了加强医学教育研究能力建设、医学教育研究定量设计及误区、医学教育研究性质研究方法及示例等等。每次培训都通过问题与教师学员进行互动,探讨问题的解决办法。

对于我来说,最让我受益的就是“加强医学教育研究能力建设”,通过课程学到了高等教育研究中所涉及到的各种理论,尤其在第二部分中孙教授总结了加强医学教育研究能力的步骤:第一步,要广泛的查阅文献综述;第二步,提出新的研究视角;第三步,研究问题的学术概念化表达;第四步,跟进国际热点,拓展研究选题。我认为这样的方法同样适用于工科的教学方法研究。首先,对于任何专业复杂而透彻的文献综述都是有价值研究的基础和灵感的来源,因为我们都是站在现有的理论和方法中提出创新的,如果不去了解前人的成果和经验,势必无法提出有价值的方法和论点;其次,当进行大量的文献查阅后,提出自己要解决的问题,对研究问题的学术概念化表达显得十分重要,包括问题的可行性、新颖性、伦理性等;最后,经常了解相关的国际热点问题,可以避免“闭门造车”,也能够拓展视野,从而提出更新颖、更具有可行性的课题。

三、通过培训,树立了教学改革的信心,也明确了今后的工作目标和自身的职责

培训是手段,是开端,通过培训使我明确如何把目前教学中的问题转化为课题进行研究。我明白,基层管理干部这一称谓带给人的不会有太多的荣誉,相反我们将面对的是责任。培训也给我补充了元气、增添了灵气、剔除了骄气,焕发出无限生机。通过这次培训我真正感受到教育是充满智慧的光辉事业,并深刻意识到作为一名高职教师所肩负的责任和历史使命。

在今后的.工作学习中,我会将在这里学到的新知识尽快地内化为自己的东西,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切实把所学的理论运用于教学改革的各个环节中,并结合我校实际,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尽一份绵薄之力。同时,我会更加努力学习同行们的学习态度,求知精神,协作能力,进行自我充电。

通过本次学习,相信每一个参训学员都受益良多,所授课程具有先进性和代表性,能够实实在在的让我们在教育课题研究方面有提升;孙宝志教师通过自身的很多实践经历,给我们指明了努力的方向;半年的学习,我们不但学习到了很多相关理论,而且提升了看待问题的高度,还可以与其他学科的老师进行经验交流,可谓收获颇丰。通过学习和实践,也使我深刻的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适应教育的发展,今后我会继续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并把这些知识更好的应用于教学工作中,培养出专业技能过硬,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

实践教育的心得体会 篇7

教师继续教育是教师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全体在职中小学教师整体素质和促进教师专业化的有效途径,也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学习期间,在与实际相结合不断的实践,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现将一些学习体会做个小结。

一、通过学习,我首先是更新了观念

对教师来说,研究是学习、反思、成长、发展的同义词,与专业人员的研究具有质的区别。它是"以解决问题为目标的诊断性研究及实践者对自身实践情境和经验所做的多视角、多层次的分析和反省。通过学习,从"过去的我"与"现在的我"的对话交流,是努力摆脱"已成的我",为不断获得新生的过程。努力研究自己,其目的就是为了提高自己、发展自己、更新自己。

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守护人。他将教师角色定位于学习者、研究者、实践者。教师首先是学习者,不仅要善于向实践学习,向理论学习,而且要向学生学习。教师是研究者,带领学生主动积极参与科研课题的研究。教师是实践者,实践的内涵是"变革"。

二、教育无小事。

一个细节可能会影响一个孩子的一生。一个教师最可贵的品质在于他能从日复一日的教学生涯中领悟和体会到教育的真谛,开掘出散发着新鲜芳香、体现着高尚情操的教育细节。学生是具有极大可塑性的个体,是具有自立发展能力充满创造力的生命体。概括地说,教育的真谛在于启发自觉,在于给心灵以向真、善、美方向发展的引力和空间。

三、就人格而言,无论在任何时代、任何地域、任何学段,师生之间都应该是天然平等的。

教师和学生不但在人格上、感情上是平等的朋友,而且也是在求知识的道路上共同探索前进的平等的志同道合者。

在教育中,教师要用自己的行动去感染学生,要用自己的言语去打动学生,把自己对人或事的真情实感流露出来,以此使师生间产生心灵的共鸣。学生只有感受到教师的善良和真诚爱心,才乐于听从老师的教诲。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要抓住机会,适时地把自己的喜、怒、哀、乐表现给学生,与学生通过交流达到心与心的沟通。教师的语言要有魅力,要富有人情味、趣味,同时又要富有理性。这样的语言才能让学生愿意接受,达到教育的目的。暖人话语,滋润心田。温暖的的话语,可以使学生深深感到教师真诚的关爱,从而拉近师生的距离。教师对学生还要有一种充满责任感和理智感的爱,这种爱就是严格要求,严而有度,更要严而有理。

除了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之外,我们还需要结合个人情况及教学环境和特色来很好的贯彻和应用它们。这个过程也是一个自我发现和自我完善的过程,除了需要不断客观的看待"过去的我",我们更需要一份持久的热情,一份对教育、对学生、对社会的神圣信仰与追求!

有人说,教师是春蚕,是蜡烛,是航标灯,是导航员。而我要说,教师就象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需要吸收多方面的营养:有科学的教育思想,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有符合时代特点的教育言论,有广博的学识,有令人佩服的教学艺术,有较强的人格魅力,有不断开拓进取的精神。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我始终在做着一个"好学生"。然而,憧憬未来,我知道前方的道路依然是曲折的,毕竟这些思考和理论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的去尝试和运用,并最终将其转化为自身的东西,我想只有这样才算是真正达到培训的目的。最后用一句话和大家共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实践教育的心得体会 篇8

我们知道,综合实践活动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它是基于学生经验,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综合应用的学习活动。这几所学校经过探索性的教学实践,学校教师积极创新,深入研究教学内容;学生乐于参与,形成个性化的学习方式,促进了学生各种能力的提高,推进了素质教育的发展。出于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种种有益尝试,奠定了广大教师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参加这次研讨会,我受益颇多,感慨不少。下面结合平时的工作体验和研讨会的内容,说一说自己的几点想法:

一、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级课程

对于综合实践活动课到底是哪一级课程,原先我一直存在着模糊认识。通过参加这次综合实践的教学观摩活动,我现在明白了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课程、地方管理、学校开发的课程,它不是学科课程的附属品。综合实践活动课是活动课的规范、发展的提高,强调了课程的必修性质;增加了信息技术与劳动技术教育。

二、内容的选择

在综合实践的学习过程中,我发现主题内容大多与现代社会生活有密切联系,具有人文性、社会性。这些大的主题就在学生的生活中,能够使学生走进生活,使学生更注重、强调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能有效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学会健康愉悦地、自由而负责任地、智慧而富有创意地生活。

三、课时的使用

国家课程计划将综合实践活动固定于周课时计划之中,但是在实施过程感到:综合实践活动没有固定教材,更没有固定内容,而且综合实践活动具有相当大的开放性,它必须离开平常的课堂,离开学校,所用时间具有不固定性。无论是社会考察、调查,还是查阅资料、收集信息都具有时间的连续性,无法局限于固定的课时中完成。同时,综合实践活动一般都是采用小组合作形式,组内成员分工进行,不同的分工所需时间不同,限制在同一时间内去完成是不切实际的。

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四大指定领域以融合的方式设计与实施是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要求。各学校要根据地方和学校的课程资源,以综合主题或综合项目的形式将四者融合在一起实施,使四大领域的内容彼此渗透,达到理想的整合状态。”如何达到理想的整合状态,探索开展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的结合方式,研究实现三者的共赢模式。将地方课程、学校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整合起来,努力寻找相互的“交叉点”,一方面丰富课程资源,提升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要素,确保课程设计的整体性、阶段性以及连续性,另一方面合理配置学校的课程资源,使学校有限的人力、物力资源发挥最佳的配置。

引导学生研究,引导学生拓展。通过学习,我看到了孩子的创意,孩子的精美,孩子的举手投足,感受到了综合实践活动带给他们的快乐,带给了他们丰硕的收获。几所学校的报告和观摩课,也使我感到了很多优秀的教师已在这条道路上拼搏着,不断收获着,同时也了解了一些教学模式、课程建设与管理方面的先进经验,扩充了自己这方面的理论知识。我澄清了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许多模糊认识,明了了以后自己综合实践活动课努力的方向。这次的学习,使我忘记了来回奔波的劳累,自我感觉受益匪浅,特把自己的本次学习心得总结于此,做为自勉。

实践教育的心得体会 篇9

通过师德师风的学习,让我深深的知道:“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到底什么是师德师风?所谓师德,就是教师具备的最基本的道德素养;师风,是教师这个行业的风尚风气。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诲人不倦,有教无类…,这都是师德。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踏上三尺讲台,也就意味着踏上了艰巨而漫长的育人之旅。怎样才能做一名好教师呢?我认为,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是教师最基本的道德素养。一个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会依法执教,无微不至地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才会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竭尽全力地去教育学生;才会自觉自愿地约束自己,规范自己的言行,更好地做到为人师表、;廉洁从教。

新课程改革已全面铺开,其主要理念就是“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关爱学生是师生和谐相处的重要前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自尊,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这是一种心理上的需求,但尊重是相互的。学生是有自己思想和行动自由的独立个体,被平等对待是一大愿望,能得到老师的尊重对学生是极大的精神激励。我从教育中体会到:尊重学生的实质就是把学生当作和自己一样有尊严、有追求、有独特个性特长、有自我情感的生命个体,从尊重学生出发,建立新型的现代师生关系,教师要进行必要的角色转换,要从传统的师道尊严中摆脱出来,要从家长的威严中解放出来,要从唯一正确的'师长的假想中醒悟过来,学会倾听,学会理解,学会宽容,学会欣赏,懂得赞美,善于交流,成为学生成长的伙伴,成为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和鼓励者,成为“孩子们的同志和朋友。在学生心灵中栽下一棵尊重的幼苗,用爱心去浇灌,必将伴随其生命的成长竖起人格的参天大树。“万紫千红随风去,冰心一片载玉壶”,这就是我这样一位普通教师的高风亮节!雨果曾说过:“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平凡而谦逊的。”我想,教师所从事的就是这种叶的事业——平凡而伟大。

“言必行,行必果”,行动实践远胜于说教。师德,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一种精神体现,一种深厚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品位的体现!其实,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教师都在用行动诠释着师德师风的真正内涵。师德需要培养,需要教育,更需要的是——每位教师的自我修养!让我们以良好的师德,共同撑起教育的蓝天。

实践教育的心得体会 篇10

光阴似箭,转眼间我们的实习生活结束了,回顾这段时间的经历,真是感想颇多。短暂的工作时日不仅磨练了我的意志,也使我对今后的人生道路有了真确的方向。

教育实习对一个师范生来说是相当重要的',在校师范生平时所学的无非是一些理论性知识,大部分知识都无法直接与教育实际相关联,久而久之,我们就养成了一种眼高手低的坏习惯,看待事情往往过于简单,缺乏深刻见解,思考大于行动。因此,要想把所学的东西切实的、合理的运用起来,就必须付诸于实践,因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习就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它使理论体系已基本完备的我们得到了真实的尝试,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能够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努力完善自己。

经过这段时间的实习,我觉得我更加成熟了,认识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教师是一个很特别的职业,肩负着传承人类文明的重任,是人类的文化桥梁。对于即将走出大学校门,成为这支光荣队伍一员的我来说,责任更是重大,只有拥有过硬的本领,才能更好地接过这副重担,否则只会误人子弟。随着思想境界的提升,我也切实体会到了实习的重大意义。作为语文老师,我更要加倍努力,不断扩充自己的专业知识,广泛阅读,多思考,多钻研,革新观念,使自己成为一名经得起大风大浪考验的饱学之士,实实在在地为传播人类文明贡献出一份绵薄之力。

实践教育的心得体会 篇11

教学是一门需要时间需要静下心来认真学习的艺术,通过两个月的教学实践,相比较只是坐在大学的课堂学习理论的自己而言,的确成长了许多,优点和缺点都是有的,只是还是需要历练去把缺点变成优点,不断补足自己。从开始时的声音小,紧张语速快,到现在的泰然自若,从容大方,从开始时的教学方法脱离学生实际而一味追求理论运用,到现在的从学生本身素质水平出发理论联系实际,从开始时的课本内容不熟悉到现在的查阅资料认真研究再呈现课堂,从开始时的单方面侧重学生成绩到现在更加注重学生心理有层次要求,实践出真知的道理在自己的实习生活中得到了印证,但是在某些教学方面,自己还是存在着不少缺点。 在备课过程中,对教材的整体把握程度还不是很好,在处理重难点过程中还是存在不足,有时候重难点并没有很注意在教学过程中区分,人们常说,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就要自己准备一眼泉,用来比喻知识与传授知识的关系。这“一眼泉”不能只来自备教材,还需要备与教材内容有关的教学参考资料,只有教学参考书是不够的,还应该学习一些与教材有关的资料,如报刊上的文章,新闻资料、经典著作、历史书籍等。要想把课讲好,把活、讲深刻,必须掌握丰富的资料和信息,那样才能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我们只是要求学生要注意积累,却忽视了自己也应该积累,形成习惯,才能备不时之需。而在这点上,自己做的着实不够好。

在讲课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虽然石塔中学还不是新模式的实行者,但是在教学实践中,自己在慢慢的转变,但是距离新课标和新模式的要求还是相差很远,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方面,还是有很大的不足,高中生不像初中生那样爱举手了,他们更加重视别人的眼光和评价,害怕课堂上会出错,害怕自己答错了会被老师或者学生取笑,他们的身体在站与不站的纠结中坐立不安,相比较自己站起来回答问题他们更喜欢集体回答,有人渴望被老师点起来回答问题,就会给你眼神上的交流,有的眼神飘忽是在拿不准自己分析的对还是不对,有的深深地扎下脑袋是因为没有思考单方面害怕自己被老师点名,课堂上的状况百出,但是积极举手主动回答问题的却少之又少,我认为主要原因还是在老师,因为你没有真正的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课堂气氛不够宽松有序,教学方法不够深入学生实际。自己还是需要根据当地学生的实际慢慢摸索的。其次,也是我认为自己存在的最大的问题,就是在把课本知识联系实际时,自己的知识面不够宽,再解释某些现象时做补充时,自己的词汇量匮乏,在引导和启发方面做得还是不够理想。还是积累问题,需要不断关注时事材料,扩充自己的知识面,平时注意积累。

总之,不断学习,不断进步!

实践教育的心得体会 篇12

在即将过去的一年中,我能结合《纲要》,不断探索、研究、领会其中的精神,树立了新的教育观念,尊重每一个孩子,能根据幼儿发展的需要,努力为幼儿提供一个可发展、可探索的环境,并不断将新的理念与教育形式融入到我的实际行为中。

随着二期课改的不断深入,使我重新认识了新的课程观,让我明白:幼儿的一日活动均为实现教育目标而组织安排,它具有整合性、开放性、生活性、活动性、审美性和趣味性一体化的特点。因此在活动中我努力将一些知识以直接经验呈现给幼儿,通过游戏、日常活动及相关事物的辅助作用,使幼儿所学习的知识更实际化、感性化。我努力使自己从一个“实践型”教师转变为一名“思型”教师,重视观察孩子、学会解读孩子的一言一行。每次的教育活动,我都会考虑到幼儿的生活经验、知识背景,让幼儿真正的成为活动的主体。

能坚持把幼儿的发展放在首位,树立“幼儿是活动的主体”的观念;能留心观察每一个孩子的行为表现,善于捕捉孩子的寻常时刻,并加以正确的分析、判断,不断提高自身观察记录的能力;能认真做好家长工作,及时将幼儿的在园情况馈给家长,使每个家长安心工作。能积极开发利用海岛资源,开展教育教学的实践研究;能据据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认真制定好各类计划,及时的记录好馈信息;能深刻领会二期课改精神,并以新的课程观指导实践;能经常思自己的教育行为,经常思自己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有利于幼儿的发展。

当然,在这过程中我不断寻找自己的不足,不断充电,提高自身素质,努力完善自己,争取使自己的教学水平更上一层楼!

回顾过去的一年,虽不曾有什么辉煌的成绩,但总是尽着自己的职责,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努力地工作着。

工作中,我认真学习《规程》、《上海市学前教育纲要》、二期课改的精神,树立以“儿童发展为本”的思想,把握好幼儿的年龄特点,遵循《规程》和《纲要》精神,理论联系实际,充分尊重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因地制宜地创设儿童发展的、积极的、支持的环境,注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促使每个孩子获得发展。

本学期我加入了托班教育的行列,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全新的领域。我复学习上海市03岁婴幼儿教养方案,并向其他几位有经验的老师请教,我又参加了赵赫老师的托班教育的研讨班的学习,努力走进23岁孩子的生活、学习中。我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孩子特别喜欢开汽车,我就利用孩子的兴趣,结合孩子已有的秋游经验,为孩子设计了开汽车的教学游戏活动。在活动中,让孩子自由选择“加好”喜欢的“汽油”,引导孩子观察不同的“汽油”在马路上留下的不同痕迹,还提醒孩子要注意安全。孩子的注意被吸引,能主动地积极投入,得到了组内老师的肯定。

作为家教指导员,我和其他老师一起仔细作好家摸底工作,而后一起筹划、组织、实施每一次的`家教指导活动。在03岁社区婴幼儿家教活动县级展示中,我和施佩琳老师一起设计组织了1318月孩子的竹竿操活动,还和其他老师进行了有关家长对孩子的指导行为的现场教研,得到了与会老师的好评。

今年,我和徐金叶、施云豪两位老师结成师徒带教关系。为了使两位老师更快地成长,使我貌同进步,在平时我们密切配合,相互观摩,切磋教育教学的方法,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徐

老师的课件制作能力较强,我们就一起探讨课件制作等多媒体技术在课程中的运用,充分调动幼儿的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促进幼儿获得最程度的发展。施老师对托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行为特征能较好地把握,能根据孩子的特点开展适宜的活动。我就向她请教有关托班教育上的困惑。一起寻找孩子的最近发展区,关注孩子的兴趣需要,创设相应的环境,切实落实到实际工作中。我们还一起进行课题研究,助他们的课题顺利开展。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在今年,我也取得了一些成绩:论文《影响幼儿好问好表现的家庭因素及其对策研究》在县德育论文评选中获二等奖,市德育论文评选一等奖;《培养中班幼儿学会关心的实践研究》获科研成果二等奖;我设计的礁《家乡的风景》获全国EPD礁评比三等奖。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是我的座右铭,也是我不懈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