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老地方 > 短文 > 日记大全 > 正文

全国Ⅰ卷高考满分日记

2024/08/18日记大全

老地方整理的全国Ⅰ卷高考满分日记(精选4篇),经小编精挑细选,希望大家喜欢。

全国Ⅰ卷高考满分日记 篇1

天色尚早,一大群人已经挤在榜前,一个个像鸭子被掐着脖子似的张望着,只见那榜上蒲松龄县、府、道三试第一赫赫显眼。

孰不知这蒲松龄何许人也,竟然被施闰章主考评价为观书如月,运笔如风,将一时富贵丑态全都写活了一个人指着榜说道。

施闰章可是一名大文学家,居然对此人评价如此之高,想必蒲松龄日后前途似锦呀!旁边的人应和着。

可是我也听说这个蒲松龄并未按八股文之格式来写,不知日后又有一个人似乎还想说些什么,却又咽了回去。

而在旁边观榜的蒲松龄听到他们的谈话,心中自然是欢喜三分。蒲松龄今年尚不足十九岁,第一次来参加秀才考试就得了县、府、道三试第一,正如那人所说的前程似锦,也难怪蒲松龄一路哼着小曲如醉如痴地荡回家去。

眼看乡试日期迫近,蒲松龄便急急准备好行囊去参加考试。一路上游山玩水长了不少见识。大家都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这句古话,蒲松龄此去必是金榜题名了。

说来也巧,蒲松龄接过文章题目,顿时文思泉涌,行云如流水,下笔走飞龙。他时而揣摩文句词藻,时而引经据典,不消多大功夫,一篇佳作便跃然纸上。细细品味文章,蒲松龄自己也禁不住赞叹起他的文采,心想这次中举必是板上钉钉的事了。料想呆在考场也没有益处,便早早交了卷子自信十足地走出了考场。

考得如何?在外等着的人们争着问道。

笔随心走,一气呵成。蒲松龄笑着回答。而众人已明白了八九分。

日岁如梭,转眼间到了发榜的`日子。又是大群的人围着。蒲松龄前前后后看了好几遍却连有关自己的半个字都没找到。蒲松龄心中诧异,只好垂头丧气地准备回家。

为何院试第一的蒲松龄榜上无名?有人不解。

只见一个和蒲松龄一起参加过院试和乡试的人站出来,说:上次院试是因施大文学家主考,他爱才惜才,虽然蒲松龄没按八股文来写,但仍得了头名。可毕竟这样的好事很难再遇到。纵然蒲松龄文采非凡终究离开了八股文的格式,怎能不落榜?

众人点点头,唯独蒲松龄摇着头黯然离开

全国Ⅰ卷高考满分日记 篇2

亲爱的朋友:

交际之美,美在分享;社会之美,美在大同。

近日,中国的“共享单车”火了,作为单车的交通工具,因为“共享”二字,有了全然不同的意义。

有的人会说,“共享”真的会实现吗?以目前的道德修养水平来看,“共享”似是存在问题的。

然而,更重要的是,“共享单车”代表的多是一种思想,是一种美好的社会愿景,也是一个能够实施的切实的便民基础公共设施。

林达曾言:“每一个看似简单的社会现象其实都只露出了冰山一角。”的确如此,“共享单车”的背后,是我们每个人愿意分享乐于服务他人的美好情愫。

也正如近来的中国高铁技术输出与美国的春田车厂的产业技术研讨和共同提高,无私的中华民族正以合作共享的姿态大踏步地走在发展的道路上。

中国高铁技术之伊始便走在了世界的前沿,现如今则对附近的东亚国家进行技术上和硬件上的输出和指导。这一幕似曾相识,百年前一个叫詹天佑的小伙子赴美学习,后来他成为了中国铁路之父。如今中国交通便利,运输发达,与百年前中美的合作与共同发展密不可分。

球场上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伟大的对手通过相互学习使自己更伟大,也使对手更伟大。”

我想,中国这样一条腾飞的东方巨龙,在自己充实自己不断更高、更快、更强之余,也密切地关注着每一位朋友的`进步和发展。

当今世界的主题仍是和平与发展,闭门造车并不能赢得成功。相反,成功需要我们每一个人打开紧密的封锁的心门,需要每一个民族诚心诚意地合作交流。

这是属于“共享的时代”,这是**的时代。在这共享的时代序章里,你我可为同伴,可为竞争对手,但我们都明白,竞争不是你死我活,你我将携手共赴美好前程。

这是贴上“共享”烙印的中国,友善而慷慨的东方龙正盘旋在世界的每一处,尽**的能量为世界的稳定和发展做着贡献,在时代的推进中,与各个民族相互扶持,砥砺前进。

这是最美的中华民族;

这是最美的我们。

祝,“共享”之风轻拂你的面庞!

您的中国朋友

猜你喜欢1:面对高考日记

笔者近几日常常收到学弟学妹的类似“老师说我写作没文采,怎么办”或是“给我些高考作文的技巧”之类的询问。都说,作文靠的是积累,但对于从小不写日记或是一见到写作就头痛的高三学子来说,高考作文难道真的束手无策了吗?

非也非也。现在离高考还有大半年光景,还可以做的还很多。

有效积累

看到这两个字想必众多学生都眼前浮现出一幅“汗牛充栋”的图卷,笔者认为,在有限的时间里,要积累的不是再去背什么好词好句,而是积累“开头”、“过渡”、“结尾”和“例子”。

倘若开头可以吸引老师的目光,其裨益可想而知。笔者以为,积累也不必另外多花时间,而是做语文阅读练习或者试卷分析时就可以思忖试题上的文章可不可以为你所用。试一下这样的方法:

把你自己假想成批卷官,看看你所阅读的好文章为什么会摄住你的魂魄?再做个归纳。比如,这个开头精彩在于它用的是生动的细节描写,描写了贯穿全文的一个关键线索,既打动了读者又不会显得多余。那么,你可不可以试着以描写开头呢?例如,写母爱就从描写母亲的手的局部起笔。

结尾、过渡也是如此。总结一下如何才可以做到结尾“余音绕梁”,如何才能做到衔接自然,未给读者半点艰涩的感觉。如此以后,你的作文头、中、尾三部分定会生色不少。

积累例子,即使高考不考议论文,写散文或其他文体中可以旁征博引也会使阅卷老师感受到你有些“读书破万卷”的意思。例子最好要新,来源于最近的新闻会很出彩,切忌老生常谈别人嚼了千百遍的“爱迪生做灯泡”等等的论据,那将徒增老师的疲倦!

提纲挈领

一篇能够得高分的高考作文一定是为阅卷老师着想的作文,不仅是字写得清秀,而且可以让老师清楚地了解你写的是什么,所以,每一个段落你都应当让老师找到你提纲挈领的topic sentence!

你可以用小标题,但其技巧性很高。笔者的同学曾用了三句诗句作为小标题,不仅切题而且很显她的功夫。笔者曾用比喻性的意象来作为小标题,当然是从《菊与刀》得出的灵感。所以,小标题要稍微动动脑筋,以求不仅切题,而且吸引眼球。

如果不用小标题,在每个段落或每个大段的开头或结尾强调你的观点,切莫让老师到你的千字里寻觅你到底想说什么,很痛苦。你可以先列一个提纲,写出总观点,分观点,每个分观点要使用的论据,分观点之间最好要用递进或并列的逻辑联系起来,丝丝入扣,定会是好文章。

适当润色

华而不实的文章固然不是好文章,但极具魅惑力。但高考作文求稳,所以笔者强调“稍作润色”。

润色你所用的例子,比如,想写“苦读”,可以用到“李氏山房”的例证,这个例子可能很多人没听过,你得润色一下。不要单纯写下人物李常,观书三千余卷,太空了。而要强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的庐山瀑布无法打动李公择的心,他的心已然被书攫住了……”等等,你甚至可以适时地想象古人读书的情景,写下来,当然,不能夸张,而是让文字从你对例证中所用的“标榜”的钦佩中流泻出来,感动别人。这样的例证才是成功的。

注重细节描写,不要笼统。细节描写很能打动别人的心,看到以下的一段描写你会有怎样的心理波动:“满头银丝乱乱地散着,松弛搭拉的皮肤梯田似的堆着,那张打着褶皱的嘴总是紧闭着,干干得像条水平放置的掉了扣的拉链……她吃力地把原本驼着的背再下弯一些,伸出右手毫不忌讳地塞入垃圾箱,掏啊,掏啊,许久,这只点缀着深浅大小不一的雀斑的老手微颤地拽出个可乐瓶……”细节是可以打动人的,而感动阅卷老师是取得高分的关键所在。

最后笔者想说的是,别让文章显得轻浮了,要“沉”,不仅包括立论的“沉”,还包括文字的“沉”,这个“沉”字,既是正式也是老练。

猜你喜欢2:高考押题日记

虽败犹荣。我是在读完余秋雨的《废墟》后,想到这个词的。盛景固然美丽,但那毕竟转瞬即逝,只有那一份悲壮,才可以刻骨铭心。于是,在完美与残缺面前,我毅然选择了残缺。就如同我深深地眷恋着圆明园的断壁残垣与莫高窟的沉寂优雅,因为它们昭示着那些朝代的兴盛与衰落。

1860年,英法联军悍然闯进闭关自封的大清帝国,圆明园惨遭蹂躏,几代的辉煌,付之一炬……得胜的侵略者满载而归,他们的欢呼声背后,却隐藏着一个古老民族沉重的叹息――清帝和他的子民们,早已无力负担巨大的费用重建这座举世闻名的万园之园,只好任由这艺术瑰宝的残骸暴露荒野,遗留到了今日――等待着后世,为它再造一世威名……

不久前,听说国内一位很在大多数人心里,废墟总代表着衰亡,“废墟表现出固执,活像一个残疾了的悲剧英雄。”“废墟昭示着沧桑,让人偷窥到民族步履的蹒跚。”然而,大地却不能缺少废墟,就像老者不能没有白发,那就失去了岁月的留痕……

王圆录,他是敦煌石窟的罪人。为了一己私利,这个无知的出家人把成千上万的宝藏以低价卖给了洋人;为了建造一个三清观,他用刷子和铁锤毁掉了前人心血凝铸的瑰宝!他没有受到制裁。也许,愚昧腐朽的清王朝永远也领悟不了敦煌国宝的真正价值,于是只好任由历史的年轮把这废墟碾碎,碾碎,留与后人评说……

圆明园的雕栏砌柱虽被“两个强盗”付之一炬,但他们烧不去康乾盛世书写的壮丽篇章;莫高窟的精美壁画虽被王圆录毁于一旦,但他抹不去敦煌佛都传承千百年的文化底蕴。废墟是伟大的。于后世来说,废墟是的老师,它讲述着历史,影射曾经的成就与残败;它讲述着历史,让人们学会忘记与铭记。

一片废墟,一个民族的浮沉,一种文化的沉积――废墟不应遭到唾弃与掩盖,它是历史的见证,是文明的象征。“还历史以真实,还生命以过程。”尊重历史,尊重废墟,因为废墟也是一种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