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心得体会
老地方整理的孙子兵法心得体会(精选16篇),经小编精挑细选,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孙子兵法心得体会 篇1
其实暑假的时候一直没有想到要看这本书,直到……
那天电视上碰巧在播黄晓明版的电视剧《风流才子唐伯虎》,那一集的情节大致是这样的:秋香被任命为华府总管,负责处理华府各项事务,却遭家丁丫鬟的百般刁难。唐伯虎深知其中难处,想要帮助秋香,于是暗中送与秋香一本《孙子兵法》,并附言:“虽知总管之职首重管理,然《孙子兵法》乃调兵遣将管理军队之不二法门,正好一用。”看完这句话,我脑子里灵光一闪:秋香是华府总管,平时既要管理华府家丁丫鬟,又要处理各项事务;而我目前也担任学校团委组织部的部长,以后可能也会遇到与秋香相似的经历,我为什么不也学一学呢?于是,我便开始准备读一读这本书。
《孙子兵法》第一篇是《始计篇》,其中有一句话是这样写的:“将者,智、信、仁、勇、严也”。就是说将领们要具备“智”、“信”、“仁”、“勇”、“严”这五方面的素质。将领带兵打仗不仅要有智慧,足智多谋;更重要的是要对手下的士兵讲信用,诚信是根本;另外要有广阔的胸襟,对人仁爱;要有追求,不惧怕困难,勇于探索;还要有原则,该严的时候就得严格。若是缺了其中任何一个,将领想要打胜仗应该是很困难的。我想,我们作为学校的学生干部,作为一个团队的管理者,想要带领好自己的团队,这五个字是同样适用的。其实,除了带兵的将领、学校的学生干部这狭小的范围,做人何尝不也是同样的道理呢?
第二篇《作战篇》谈论的是作战的策略,这里孙子强调了战争要注重效率。其实,在我们的学习、生活、工作过程中,也经常会提到“效率”二字,这两个字很重要。
第三篇《谋攻篇》,孙子写道:“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孙子将攻心放在首位,充分说明了使人心服的重要性。战争中如此,作为学生干部带领手下的干事亦是如此。干事们在各学生组织工作的一年时间里,遇到棘手的问题难免走弯路走错路,这个时候,我们不仅要告诉他,他错了,更重要的是要告诉他,他为什么错,错在哪儿。让干事们心服,这才有利于学生组织的长远发展。
此外,《谋攻篇》中还提到:“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这是对自知之明的概括。知彼,要求我们客观地分析别人;知己,更要求我们客观地评价自己。社会是一个群体,不是某一个人的私有物品。对于“知彼”,我们和别人生活在一个社会中就必须客观地分析别人;不能因为别人和自己的某个意见不合就轻易否定别人,更不能因为别人某个方面的欠缺而瞧不起别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我们要做的就是学习别人的长处。相比“知彼”,“知己”则更重要,如果一个人连自己都不了解自己又怎能奢望别人来了解自己呢!更可怕的是,当自己取得一点点成就时便忘记了深入分析一下自己,认为自己什么都会,什么话都对,自我膨胀严重。其实究其原因,就是没有好好地了解自己。只有一个有自知之明的人才会做到“知己”,才能“百战不殆”。
第四篇,论述了攻守之势,孙子认为,能够取胜的信号发自于敌,而不能被战胜的信号来自于己,为将者要让自己保持不可被战胜的'防守之势,不被对方钻空子,又要善于发现敌人的“可胜之势”,及时地夺取胜利。其方法论意义就是,要使自己时刻保持充分准备,又要善于观察对方的每个细节。反映在自己的部门工作上,就是要使自己做好充分的准备,根据自己以前的工作经历和工作经验,对自己部门的干事们在以后工作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不让干事因为他所提出的问题无法得到解决而使他的工作积极性受到打击。
《孙子兵法》第五篇讲兵势,第六篇讲虚实,突出一个“变”字,随机应变,适时而动,以无尽的变化来扰乱敌人,使其摸不着头脑,从而克敌制胜。
第七篇论述的是“军争之法”。
第八篇讲的是九变。“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便出自此篇。这一篇中,孙子列举了“五地”和五个“有所不”,指出了在各种地形和情况下应该采取的应变措施。用现代话来说,就是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想说,在平时的学习、工作过程中也要如此。任何问题都具有其特殊性,我们只有找到正确、合适的方法,才能解决问题,而不是生搬硬套。
第九,第十,第十一篇,分别论述了行军过程中的注意点和地形的利用,这些经验在古代战争中是非常重要的。第十二篇中孙子介绍了火攻,第十三篇中则介绍了离间计的使用。
《孙子兵法》原本只是一部兵书,但是到了现代,它的意义已经远远超出了一部兵书,里面包含的战略战术思想已经被广泛地运用于各个领域,而它富含的哲理也是非常深远的。它是一部千古奇书,不是三言两语可以感受得了的,就如同品茶,得慢慢品味,才能品出其中味道。
孙子兵法心得体会 篇2
今天上午,恰好将一个雕刻有《孙子兵法》内容的竹质笔筒赠送给一名卢旺达文职同事作为礼物——联合国同事之间有交换小礼物的传统。
将笔筒递给她的同时,我正在向她解释笔筒上的内容。一名不认识的卢旺达上尉也在旁边,没想到上尉接过话头,讲得头头是道。
同事听后大喜,自己则又一次颇为感慨,感慨于《孙子兵法》在外军中的影响如此巨大。
我曾连问过5名尼泊尔军官,是否知道孙子和《孙子兵法》。5名军官都回答知道。其中一名尼泊尔少校告诉我:他电脑里还保存有孙武练女兵的英文视频。
坦桑尼亚少校对我讲:他曾在美国培训6个月,结业时美国教官送了他一本英文版《孙子兵法》作为礼物。
还有一次,我与葡萄牙中校争论,葡萄牙中校居然引用《孙子兵法》中的话来支持他的观点。
我也记不清多少次外国军官主动提起《孙子兵法》。《孙子兵法》俨然成为中国军队的.一个标志性符号,在外军中的影响力非同小可。老外提到孙子兵法时,一般也会提到克劳塞维茨及其《战争论》,将二者相提并论。《战争论》被奉为西方军事理论的经典之作,克劳塞维茨则被尊为西方军事理论的鼻祖。
孙子兵法心得体会 篇3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道者,令民于上同意,可与之死,可与之生,而不畏危也;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
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之者不胜。
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
译:孙子说,与兵事有关的事都是国家的重大之事,关系着国家的兴亡和人民的生死,必须认真研究,谨慎对待。
可从五个方面进行考察,探明对方情形,比较双方优劣。第一是王道,第二是天时,第三是地理,第四是将人,第五是法度。
何为王道?人民能与君王同心协力、同生共死,而不惧怕任何危险等人心变化;
何为天时?白昼黑夜,寒冷炎热,风雪雨火等时间天气自然变化;
何为地理?距离远近,地形险易,道路广狭,进退有路等空间变化;
何为将人?智谋、信义、仁心、勇气、威严等为将素质变化;
何为法度?军纪,军制,赏罚,官吏,后勤管理等法制变化。
上述五个方面,将帅当通晓,通晓者将获胜,不通晓者必难获胜。所以要探明情形,比较优劣。看:君王是否施行王道?将领是否具有为将素质?天时地理是否有利?军纪法令是否有效执行?兵士民众是否强悍、是否训练有素?赏罚是否分明?我通过这些比较就能判断孰优孰劣、孰胜孰负。将帅如果听从我的计谋,必能取胜,我则留下辅佐;反之必败,我自离去。
感悟:兵道亦商道亦人道。
对企业而言,与经营有关的事都是重大之事,关系企业存亡和员工去留,必须仔细运作,严格把控。
亦可从五个方面考察,第一是人心,第二是趋势,第三是环境,第四是人才,第五是制度。
何为人心?员工和管理层以及管理层之间能够对内求同存异,对外上下同心,为共同目标而用心做事。
何为趋势?消费走向,经营模式,公司架构,要与时俱进。
何为环境?世界经济,国家政策,地区差异,要明察秋毫。
何为人才?智慧,诚信,善良,魄力,担当。留住人才的不是金钱,而是尊重。
何为制度?晋升有望,努力有奖,分工明晰,权责相当。制度不是用来约束人,而是给人希望。
公司领袖当通晓此五方,公司方可持续发展,稳步前进。
对个人而言,与德才有关的事都是重要之事,关系家庭兴衰和个人荣辱,必须要懂得看清自己,认清他人。
亦可从五个方面考察,第一是仁义,第二是背景,第三是身体,第四是才学,第五是自律。
何为仁义?对父母孝,对子女爱,对配偶忠,对朋友义,对生人善,此乃一等人品。
何为背景?有无违法犯罪,有无良好家教,有无学校教育。人最大的背景不是钱和权,而是教养。
何为身体?是否热爱运动,是否饮食规律,是否睡眠正常,身体是进步的保障,爱惜身体的人才能事业长久。
何为才学?是否爱看书,是否有技能,是否够专注,爱看书的人一定不差。
何为自律?时间管理精准,不迟到,不拖延,不浪费,自律之人必是负责之人。
孙子兵法心得体会 篇4
《孙子兵法》之所以几千年来魅力经久不衰,是因为它是一部智慧之书,如果要是融会贯通了孙子兵法,可以将它的内涵运用于许多领域,甚至你的生活中的某个细节。所谓“兵者,诡道也”,而非穷兵黩武之作。单纯的排兵布阵,在军事科技从长矛弓弩进化到立体化、信息战争时,必定会沦为古董藏品。但是《孙子兵法》中关于人心、关于战略的论述,对我们直到今天始终有着其深刻的指导意义。
当时儒家很多弟子大力攻击孙子兵书,其言:舍正而凿奇,背义而依诈”等等传言和攻击随之迩来。但现在的我们已经深知孙子兵法的重要意义。
这次的选修课,可以说是我第一次比较系统的学习孙子兵法,虽属初涉,但书中要文经反复揣摸领悟,越觉其深奥而又贴切于现代社会的商业竞争。
现代商业机会不可谓不多,但并非每个机会都能创造财富而利于企业。如何去捕捉住有利的机会呢?孙子兵法中“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提出了一个关键的问题;未战之前,一定要做周密的分析、比较和谋划,做到心中有数,操之有度,才能使这些机会真正成为企业经营的利益。
“知兵之将,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这对现代企业的领导人同样也是根本素质上的要求。试想一个企业的负责人,如果不懂经营,不知趋利避害,那么这个企业绝对难以生存与发展。同时,企业的领导人必需在人才的搜罗选择与使用上有深刻的认识。“夫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我们选择与使用人才,现在都讲究以个人综合素质的要求,作为用人之道,必需因人而异,因才而用,以适当的人选去承担适当的责任,做到人尽其才,而企业才能因这些人才充分发挥出聪明才智而得益。
学习“孙子兵法”,真的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深厚与精髓,我们今天所做的一切,我们的老祖宗原来在数千年前就已认知和分析得如此确切与深透,使我们不得不深深感叹前人的伟大和华夏文明的精深,相信一部孙子兵法,只要认真领会其神髓并不断实践,必将对我们的企业和领导人素质的提高助益良多。
孙子兵法心得体会 篇5
孙子在他的兵法思想中,论述了对待不一样的敌人要采取不一样的战略战术。而在商场中面队不一样的竞争对手,同样也要采取不一样的应对策略。在激烈的商业竞争中,企业要立于不败之地,最重要、也是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要分析自我在市场中所处的地位,对于强弱不一样的竞争对手,要采取不一样的商业策略,以求在市场中赢得一席之地。比如商战中经常采用的“避实就虚”等策略就是孙子兵法思想的运用。
“攻其不备,出其不意”的战术在商战中同样被广泛应用。这种思想的核心是“奇”,也就是要在突破人们常规思维的状况下出奇制胜。当然这种“奇”既指出奇的经营思想、出奇的产品,也包括出奇的销售方式等等。总之,在商战中要根据不一样的形势采取不一样的应对策略,以求到达最佳的商业效果。 对于企业来讲,竞争的核心问题就是时间的竞争。时间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也是一种稀缺的资源。所以在商业活动中必须要争分夺秒,充分利用有限的时间,把握稍纵即逝的商机;否则错过了商机,不仅仅会造成人力、物力的巨大浪费,而且还有可能使企业陷入危险的境地。
“因粮于敌”在商战中也是一种重要的战略思想。精明的企业家最善于借助他人的力量“以战养战”、“借钱生财”,从而来实现自我的目标。个性对于实力较弱的小企业、小公司来说。若能灵活掌握“因粮于敌”的技巧,借助外界之力,实现自我的经营计划,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商业竞争,从某种好处上说,是智力的竞争、经济实力的竞争,而不是靠拼价格、拼成本取胜的恶性竞争。因此,要想取的竞争的胜利,就要提高企业的管理智慧,增强企业的经济实力,这才是企业最高的战略目标。许多企业还常常会利用广告效应,为产品制造一种声势,赋予商品一种商业以外的好处,从而使商品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消费者认同,顺利的打入市场。
对于企业来讲,拥有了优秀的管理人才,还要为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从而让他们充分地发挥作用。他们管理的好坏与否直接关系着企业的兴衰成败,如果管理得好,企业自然兴旺;如果管理不善,企业就会衰败。
俗话说:“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在企业管理中,企业的所有者一旦把企业交给了下属的管理者之后,就不能再干涉企业的具体运营,要让管理者有充分的权利指挥企业的运作,发挥自我的才能。
企业界常说:“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有我转”的经营秘诀,其核心思想就是要出奇制胜。无论是新产品开发、广告宣传,或者营销手段等等,都要力求新奇,而不要步人后尘。如果只是一味地仿效别人,而不知创新求变,那么企业最终将会失去市场。 任何事物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商场也是一样,没有永远的胜利者,也没有永远的失败者;没有永远的强大,也没有永远的弱小。在现代社会,企业务必不断创新,在产品、服务、管理等各个方面都跟上时代发展的需要,否则,任何一个实力强大的企业,都会因停滞不前而被市场淘汰。因时而变,因势而变,“饱能饥之,安能动之”。总之只要有利于到达自我的目的,一切手段都要加以利用,这就是商鞅的成功之道。
企业的经营者是企业的组织者和管理者,也是企业决策的核心力量,如果企业的领导感情用事,将会导致决策的失误,从而给企业造成重大损失。
“兵不厌诈”在商战中,设下圈套,从而到达自我的商业目的,正是孙子所言的“登高而去其梯”。对于企业的经营者来讲,必须要弄清对手的真实意图,避免上当。 读孙子兵法的心得体会
“兵者无畏也,胜其常也,兵家道理,智在用兵。”这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军事家孙子所说的一句话。他著作了中国军事书籍中最伟大的一部-----《孙子兵法》。这本书是围绕着在战场上怎样用兵,在军队中怎样陪练,最重要的是知己知彼,而百战不殆。
疾如风,徐如林,侵蚀如火,不动如山。此刻《孙子兵法》在美国军方已经成为了必修课。每一天美国军方的军官都要让军员们自学并在演习上灵活运用!这本书的魅力无尽呀!但是在和平社会中,这本书可不是就成为费书了吗?不是的。因为这本书告诉了我一个道理:要冷静的思考,要去多练习,要对自我有信心。所以我去实践了一下。
有一次,我在上奥数课。何老师进了我家,说:“帅浩均,我们先做一套卷子吧!”我说:“老师,我们是在学奥数,为什么要做一套课本卷呢?”他说:“你不要小看课本,奥数其实是从课本里研究出来的!”我不服气,就生着气做了一套卷子,结果何老师一改我才得了79分,我惊讶地叫着,我回家把卷子给何老师看了一下,他说:“第一你心态不静,没有练习也没有冷静思考才没考好!”我一下子找到了方法,就开始用这三种办法,我二单元考试考了100分。太好了!因此,我想起何老师对我说过的一句话:“思考+认真+好心态,自信油然而生。
我记住了这句话,生活中也能够用到《孙子兵法》,这真是一本好书呀!
孙子兵法心得体会 篇6
地是上《地形》的姊妹,孙武根据用兵作战的原则,将战地根据地形分成九种,每种采取相应的作战策略。此外,还提出了“兵贵神速”、“攻其不备”、“刚柔益彰”等经典战术。
章中,描写了孙武心目中理想的将领。将领除了要雄才大略、沉着冷静、端庄稳重、有条不絮之外,用兵之道更是知人善任、灵活变通、高深莫测、瞒天过海,同时还要熟悉士卒的心理状态。
经典佳句:“所谓古之善用兵者,能使敌人前后不相及,众寡不相恃,贵贱不相救,上下不相收,卒离而不集,兵合而不齐。”
“聚三军之众,投之于险,此谓将军之事也。九地之变,屈伸之利,人情之理,不可不察。”
“是故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拒。”
孙子兵法心得体会 篇7
《孙子兵法》在《火攻》中道出了火攻与水攻的方法,介绍了各种要素。返回去看当年曹操火烧乌巢,陆逊火烧七百里连营,薛仁贵火烧兖州,朱元璋火烧陈友谅等无数经典火攻取胜战役中,各指挥官们利用的要素,无不印证了孙子兵法火攻里的方法。
实施火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发火有时,起火有日”,指挥官想要发动火攻,也不是随便就能发动的。首先要有胆识,其次要会观察敌军,观察天气的变化,比如:指挥官是否具有“智,信,仁,勇,严”五种素质;是否充分了解敌人内部情况;火攻前天气是否合适,月是否在“箕,壁,翼,轸”,这些要素全部齐备,火攻才能成功。火攻一旦失败,势必导致我方损兵折将,战争失败,乃至亡国,当年后梁大将王琳火攻反烧到自己战船,导致战败,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打仗是决定国家命运,人民生死存亡的大事,不可以不小心谨慎。不论是战略部署,亦或是战役的作战方法,都必须抱着“慎战”的思想,作战不可以对敌人有丝毫的轻视,为什么史上那么多的“骄兵必败”的例子?因为“骄”即认为自己完美无暇,没有任何漏洞,无懈可击,而忽视了自己的弱点与缺陷。殊不知要想做到真正的无懈可击,就必须认真分析自我弱点,不足,并做出各种应对突发情况的方案。不只战争,生活中也一样,如果我们轻视竞争对手,或者轻视面临的问题,想要“战胜”基本不可能。
作战不但要“慎战”,亦要随机应变,不能死搬兵书,就像生活中做事不可能有任何人或书籍告诉你可能发生的事情和对策,所以在做事前,一定先分析好自己所能想到的各种因素,并在接下来做事的过程中,遇到意想不到因素时,不慌乱,沉着冷静,将问题清晰地分析清楚,才有可能解决各种难题。
最后,孙子强调:“主不可以怒而兴兵,将不可以愠而致战。合乎于利而动,不合乎于利而止。”像当年楚怀王忍不住自己一时欲望与愤怒而招致国家受损就是一个典型例子。战争不是目的,而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手段,战前定要慎之又慎,不能轻启战端,开战前必要做好万全的准备,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能因一时冲动造成难以挽救的后果才是最重要的。一味比长短,争高低,在情急之下,往往会丧失理智。善于把自我优势最大化的发挥,利用,保存自我实力,不做无谓牺牲才是明智之举。只有平心静气的看待问题,才能从长远角度考虑问题。虽然控制自己的情绪并不容易,但是遇事冷静分析问题,一定能逐渐控制自己的情绪,才会有更多精力处理更重要的事情。
虽然做到沉稳冷静,机制灵活,情绪控制是极其困难的事情,但如果总能事前勤加思考,事后多加反思,不论是否修炼到这种地步,总归还是会“八九不离十”吧。
孙子兵法心得体会 篇8
即使是两千五百年前的书,然后,时间的悠久,历史的变革,并没有让这本两千五百岁的书籍与我们产生隔阂。然后,《孙子兵法》对笔者而言是亲切的。
印象中,与权谋有关、与兵法联系的文字,必定带有不可一世的冷漠,甚至有让人难以启齿的阴险。然而作为“世界三大兵书”之一、“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鼻祖”的《孙子兵法》是热情的,是光明的,是激励人心的。
作为兵法,《孙子兵法》倡导“慎战”,第一篇《始计篇》便提出了“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的慎战思想。第二篇《作战篇》便讲述了“久暴师则国用不足”的战争与经济与人民生活的关系。第三篇《谋攻篇》道明了“不战而屈人之兵”“必以全争于天下”的至上兵法。
诸如此类的兵家思想,表面上在指导战争的进行,实则处处彰显和平的思想。在军事领域,世界处于和平状态,莫不因为《孙子兵法》提出的“不战而屈人之兵”这一伟大兵家理论,才有不单纯以武力解决纷争的国际局面。而对笔者个人而言,《孙子兵法》是良师是益友,其书五千言,包罗万象,深入浅出。将许多对个人发展有利的道理揭露出来。生活就是战争——同人争,同天争,同万物争,同疾病争,还有同自我内心不合真理的意念争。台湾学者林英华在《孙子兵法》中提取出六十七条原理,作为人生的座右铭。
而在阅读《孙子兵法》的过程中,笔者有了阿特伍德一般的感悟,“每读一次便会肃然起敬”,“而益发觉察自我的藐小”,于是愈发激励着自我前行。
孙子兵法心得体会 篇9
孙子兵法,我国历史上现存的第一本兵书,相传是孙武所著,后由其子孙孙膑整理。该书对我国古代军事学术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被誉为“百世谈兵之祖”,同时对世界各国的军事思想产生重大影响,它是美国西点军校参训军官必读的书。
孙武生活于春秋末期,正是中国古代社会更替——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之际,阶级斗争激烈,诸侯国之间爆发战争。一方面,孙武借鉴以前人留存的`思想资料作为这部兵书的起点;另一方面,孙武充分地吸收所处时代的理论上的和实践上的成果,如参考春秋五霸(齐桓、晋文,秦穆、楚庄、宋襄)的战事。虽然书中很多作战方式对于科技发达的现今来说早已过时,但真正的瑰宝是在于其永不落后的战略、战术思想,一些基本的原则甚至渗透在社会各行各业当中,在商业竞争、体育比赛等领域广泛应用。
孙子兵法心得体会 篇10
孙子兵法,我国历史上现存的第一本兵书,相传是孙武所著,后由其子孙孙膑整理。该书对我国古代军事学术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被誉为“百世谈兵之祖”,同时对世界各国的军事思想产生重大影响,它是美国西点军校参训军官必读的书。
孙武生活于春秋末期,正是中国古代社会更替——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之际,阶级斗争激烈,诸侯国之间爆发战争。一方面,孙武借鉴以前人留存的思想资料作为这部兵书的起点;另一方面,孙武充分地吸收所处时代的理论上的和实践上的成果,如参考春秋五霸(齐桓、晋文,秦穆、楚庄、宋襄)的战事。虽然书中很多作战方式对于科技发达的现今来说早已过时,但真正的瑰宝是在于其永不落后的战略、战术思想,一些基本的原则甚至渗透在社会各行各业当中,在商业竞争、体育比赛等领域广泛应用。
计第一
孙武认为在考虑战事的过程,要着重以下五个方面来研究。一是道义,二是天时,三是地理,四是将帅,五是法规。“道义”可以理解成统治者与人民能否达成一致,心意相通。“天时”则是指时令变化、春夏秋冬。“地形”也就是路程的远近、地势的变化。“将帅”是指将军是否兼具智谋才能、军纪严明、关心部属等。“法规”是指军队组织的编制,军需物资的掌管和供给等。在充分比较对战双方上述五个方面,基本可以判定一场战争的胜负了。
孙武认为用兵作战,本事就是一种诡诈的行为,并没有固定的规则模式去套用,因此战争中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用。所以书中举出大量的例子如对方休整充分,那你就要使其劳累;对方自卑谨慎,那你就要使他骄傲自大;对方内部团结,那你就要设法离间他。
经典佳句:“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
“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势者,因利也制权也。”
作战第二
孙武从战争对人力、物力、财力的依赖关系出发,提出了“兵贵胜,不贵久”速战速决的军事思想。作者顺理成章地指出庞大的军队执行长期歼敌任务会耗费庞大的军费、军需物资以及兵力,所以进行大规模作战的同时达到兵贵神速的效果。同时,战事过程应该以节约作战开支,减少远程运输,减少军队消耗为目标。其中,以夺取地方粮草为例,得出夺敌一钟粮食相当于本国运来二十钟的结论。
最后,孙武提出了对本方士兵与敌人俘虏的策略。对于前者士兵,需要最大程度的激起士兵们对敌人的愤怒。要使士兵勇于掠夺敌方的军需物资,需要把缴获得来的财物分给士兵;而对于后者俘虏,需要优待他们、供养他们,使得更多敌军投诚我方,通过战胜敌人使得自己日益强大。
经典佳句:“故兵贵胜,不贵久。”
“故知兵之将,生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
谋攻第三
孙武认为通过“不战而屈人之兵”超过凭借武力而屈服对方。百战百胜并不是好中最好;不战而胜才是好中最好。而要使自己百战百胜,需要很好的了解对方。因此,作者总结得出军事行动中最上的策略是用谋略击败敌人,其次就是用外交手段战胜敌人,再次就是用武力击败敌军,最下的策略就是攻打敌人的城池。
孙武提出用兵的原则是:十倍于敌就要围歼敌人,五倍于敌就进攻敌人,一倍于敌就要设法分散敌人,势均力敌就要设法战胜敌人,兵力少于敌人就设法摆脱敌人,如果各种条件不如敌人就要避免与其正面作战。
最后,孙武提出五条预见胜利的方法:能够准确判断仗能打还是不能打的会取得胜利;能够根据敌我双方而配备兵力取得胜利;全军上下同心协力的会取得胜利;有充分准备对付毫无准备的会胜利;将领精通军事,而己国君主不横加干涉的会胜利。
经典佳句:“故曰: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形第四
孙武认为善战者首先是创造出不被敌人打败的条件,然后再伺机打败敌人。尽管有些时候,胜利已经可以预见,但在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不能强为。所以,打胜仗的军队,总是在先造成取胜条件之后才去交战;而打败仗的军队,却总是先去交战而在取胜条件之后才去交战。
当敌人过于强大时应采取防守的战术,采取防守是因为我方的兵力不足。而力量超过敌人时应采取进攻的战术,采取进攻是因为我方兵力有余。善于防守的,需要把兵力隐藏在深不可测的地方;善于进攻的,需要把兵力用在出奇制胜的地方。会用兵的人,既懂得创造制胜的条件,同时明白用兵制胜的方法,因而成为整场战局胜败的主宰者。
经典佳句:“胜可知而不可为。”
“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
势第五
孙武认为用兵之“势”要理解“奇正”之术的变化运用。何谓“奇正”之术,奇是指变化多端、出敌不意的作战方法;正是指传统正规的布阵作战的方法。“奇正”之术需要视实际战况而灵活搭配运用,而“奇”更重要一些。孙子将进攻的节奏比喻为弓弩拉满时的形势,态势非常短促而险峻。所以将帅除了要懂得布奇阵、出奇兵,还应随着情况的变化而改变“奇正”的战法。
正如奇正”关系,诸如“勇怯”、“乱治”、“强弱”,它们在一定条件下都能相互转化。所以善于调动敌军的人,给敌军一点好处,敌军很可能会上当所骗。当敌军发现恐怕是为时已晚,因为我方早已部署重兵来严阵以待。
所以善于指挥的人追求的是有利的“势”,而不是去苛求士兵,因此能选择合适的人才去早就相应的“势”。而他们所制造的“势”,就像圆石从很高的山上滚下来一样,来势凶猛,无法阻挡。
经典佳句:“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
虚实第六
孙武把将“虚实”定义为通过分散、集中兵力的战术变化影响战争形势从而打败敌人。它是上“势”的展开,讲述“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的方法。
两方对垒,己方需要利用各种方法,迷惑、分散、甚至调动敌人的军队。书中列举了如诱敌深入、攻其不备、以逸待劳等作战方法,其核心主要是准确判断战争的实时态势,集中己方优势力量,进而分化对方从而赢得胜利。
因为每一次作战所采用的具体方法不尽相同,所以陈思布阵的方法应该要运用得更加巧妙隐蔽。用兵的最高境界是人们都知道我之所以克敌制胜的方法,却不知道我是如何应用这些方法获胜的。
经典佳句:“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
“故形人而我无形,则我专而敌分。我专为一,地分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则我众敌寡。”
军争第七
“军争”是指作战双方之间争夺取胜的有利条件,也就是获取战场的主动权。孙武认为要想取得致胜的先机,就要懂得把不利条件化作有利条件,好比如将迂回曲折变成直面平坦,也就是“迂回之计”。所以,谁懂得以迂为直的`方法,谁就能获得生理。所以用兵作战便需要使用“诈”,判断是否有利于未来而采取行动。
三军士气是非常重要的作战因素,甚至可以影响到带领士兵的将领。军队初战,士气高涨;但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士气就会回落;到了后期,士气就会衰竭甚至消失。善于用兵的人总是避开敌人气焰嚣张的时候,而选择在对方士气低落衰竭时发起猛攻。
在这部军争中,孙武还阐述许多闻名于世的不朽战术:如“以患为利”,“后人发,先人至”,“高 崚 勿向,背丘无逆”,“围师以 闕,穷寇勿迫”等等。
经典佳句:“故迂其途而诱之以利,后人发,先人至,此知迂直之计者也。”
“故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震。”
“故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以治待乱,以静待哗,此治心者也。”
变第八
“变”体现孙武高度的辩证法思想,与老子所提出“福祸双倚”有异曲同工之妙,孙武认为用兵布阵需要达到见利思害、见害思利的境界、并根据不同的地形、敌情综合考虑问题,采取灵活激动的战术。
本孙武指出九变之地利以及将帅之五危,用意是在强调洞察“利害”的重要性。即便身陷死地,只要用兵得当也有逆转乾坤的可能,这也是我们常道的置之死地而后生;即便是廉洁好名、溺爱子民的将领,也可能会被羞辱而丧失理智、会因民众的烦扰无法抽身迎战,从而陷入战争的被动。所以“变”中一直贯穿着孙武临危不乱、居安思危的军事原则,它进一步完善和丰富将领备战策略。
经典佳句:“ 围地则谋,死地则战。”
“是故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杂于利而务可信也,杂于害而患可解也。”
“故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
行军第九
行军论述行军作战处置军队、判断敌情等军事问题,对今天而言借鉴意义并不大。另外,文章提及了作者“令至以文,齐之以武”文武兼用的治军原则、以及其提倡用以犒赏三军、严明正法的奖惩军制。
孙武分析,在士卒还没有真心依附就惩罚他们,那么他们就不会服从。而士卒已经真心依附而惩罚不能执行,也不能用来作战。因此可以得出军纪、军法必须得以严格执行。而现今的公司企业管理制度也或多或少参考了老祖宗们曾经制定的规章。
经典佳句:“ 兵怒而相迎,久而不合,又不相去,必谨察之。”
“兵非益多也,惟无武进,足以并力、料敌、取人而已;夫惟无虑而易敌者,必擒于人。”
地形第十
顾名思义,本是以“地形”为角度论述不同地形环境对战争的影响,以及相应采取的作战方法。
地形,是用兵打战必不可少的辅助条件。在古代,战争活动领域在陆地或者江河、湖泊,所以说地形在作战前制定战略要纳入考虑的必要因素。
孙武在本最后对地形的重要性做出如下表述。只知道自己的部队可以进攻,而不知道敌人不可以进攻,取胜的可能只有一半;知道敌人可以进攻,也知道自己的部队可以进攻,然而不了解地形不利于作战,取胜的可能性仍然只有一半。所以,了解对方,了解自己,争取胜利就不会有危险;懂得天时,懂得地利,胜利就不可穷尽了。
经典佳句:“知吾卒之可以击,而不知敌之不可击,胜之半也。”
“故曰:知彼知己,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不穷。”
地第十一
地是上《地形》的姊妹,孙武根据用兵作战的原则,将战地根据地形分成九种,每种采取相应的作战策略。此外,还提出了“兵贵神速”、“攻其不备”、“刚柔益彰”等经典战术。
章中,描写了孙武心目中理想的将领。将领除了要雄才大略、沉着冷静、端庄稳重、有条不絮之外,用兵之道更是知人善任、灵活变通、高深莫测、瞒天过海,同时还要熟悉士卒的心理状态。
经典佳句: “ 所谓古之善用兵者,能使敌人前后不相及,众寡不相恃,贵贱不相救,上下不相收,卒离而不集,兵合而不齐。”
“聚三军之众,投之于险,此谓将军之事也。九地之变,屈伸之利,人情之理,不可不察。”
“是故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拒。”
火攻第十二
顾名思义,本所讲述的是火攻的种类、条件以及实施方法等问题。 孙子把火攻简要分为“火人”、 “火积” 、“火辎”、“火库”和“火队”五种。火攻的条件就是天气干燥,风向适宜。一是做好发火器具的准备,“行火必有因,烟火必素具”。二是掌握发火的时机,“发火有时,起火有日”。孙子认为当月亮运行在箕、壁、翼、轸四个星宿时便会起风。而火攻是通过里应外合联合实施,“里应”是指在敌人内部放火煽动,“外合”是指外围部队及时、乘机发动攻势配合。
此外,孙武在本末端指出君主和将帅对待战争要慎重从事,提出“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战争主导者不可感情用事,应该遵照如“非利不动,非得不用”“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等以整体利益为重的原则。
经典佳句:“ 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
“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温而致战;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
用间第十三
本主要论述使用间谍的重要性及其方法,将用“间”术升华到很高的层次。孙武在内提出五种间谍,分别是因间、内间、反间、死间、生间。“因间”,就是利用同乡关系去从事间谍活动,现代社会“因间”的范围更广,包括亲人、同学、同事、朋友等。“内间”,解释为利用敌人内部派别之间的矛盾进行间谍活动。“反间”,就是收买或利用敌方派来的间谍,使其为我所用,同时也是最活跃、最生动的一种方法。“死间”,针对敌人内部那些了解我方弱点的人,及时改变或制造假象掩盖我弱点,使敌方主将怀疑提供情报的人,乃至将其杀掉的方法。“生间”,生间者是指那些派往敌方侦察后亲自返回报告情况的人。
《孙子兵法》以《用间》收束全书,不仅与战略决策的《计》相互辉映,同时也使我们看到,孙武的“知彼知己”,“先胜而后求战”的“全胜”思想是始终如一,一贯到底的。《孙子兵法》问世XX 多年后的今天,我们案卷重温。为它博大精深的内容,庄重严谨的结构,浑然如一的体系而惊叹不已,同时为我国古代文化遗产宝库中有这样一颗瑰丽的玛瑙感到自豪和骄傲!
经典佳句: “非圣智不能用间,非仁义不能使间,非微妙不能得间之实。”
“先知者,不可取于鬼神,不可象干事,不可验于度,必取于人,知敌之情者也。”
“故惟明君贤将,能以上智为间者,必成大功。”
孙子兵法心得体会 篇11
其实暑假的时候一直没有想到要看这本书,直到……
那天电视上碰巧在播黄晓明版的电视剧《风流才子唐伯虎》,那一集的情节大致是这样的:秋香被任命为华府总管,负责处理华府各项事务,却遭家丁丫鬟的百般刁难。唐伯虎深知其中难处,想要帮助秋香,于是暗中送与秋香一本《孙子兵法》,并附言:“虽知总管之职首重管理,然《孙子兵法》乃调兵遣将管理军队之不二法门,正好一用。”看完这句话,我脑子里灵光一闪:秋香是华府总管,平时既要管理华府家丁丫鬟,又要处理各项事务;而我目前也担任学校团委组织部的部长,以后可能也会遇到与秋香相似的经历,我为什么不也学一学呢?于是,我便开始准备读一读这本书。
《孙子兵法》第一篇是《始计篇》,其中有一句话是这样写的:“将者,智、信、仁、勇、严也”。就是说将领们要具备“智”、“信”、“仁”、“勇”、“严”这五方面的素质。将领带兵打仗不仅要有智慧,足智多谋;更重要的是要对手下的士兵讲信用,诚信是根本;另外要有广阔的胸襟,对人仁爱;要有追求,不惧怕困难,勇于探索;还要有原则,该严的时候就得严格。若是缺了其中任何一个,将领想要打胜仗应该是很困难的。我想,我们作为学校的学生干部,作为一个团队的管理者,想要带领好自己的团队,这五个字是同样适用的。其实,除了带兵的将领、学校的学生干部这狭小的范围,做人何尝不也是同样的道理呢?
第二篇《作战篇》谈论的是作战的策略,这里孙子强调了战争要注重效率。其实,在我们的学习、生活、工作过程中,也经常会提到“效率”二字,这两个字很重要。
第三篇《谋攻篇》,孙子写道:“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孙子将攻心放在首位,充分说明了使人心服的重要性。战争中如此,作为学生干部带领手下的干事亦是如此。干事们在各学生组织工作的一年时间里,遇到棘手的问题难免走弯路走错路,这个时候,我们不仅要告诉他,他错了,更重要的是要告诉他,他为什么错,错在哪儿。让干事们心服,这才有利于学生组织的长远发展。
此外,《谋攻篇》中还提到:“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这是对自知之明的概括。知彼,要求我们客观地分析别人;知己,更要求我们客观地评价自己。社会是一个群体,不是某一个人的私有物品。对于“知彼”,我们和别人生活在一个社会中就必须客观地分析别人;不能因为别人和自己的某个意见不合就轻易否定别人,更不能因为别人某个方面的欠缺而瞧不起别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我们要做的就是学习别人的长处。相比“知彼”,“知己”则更重要,如果一个人连自己都不了解自己又怎能奢望别人来了解自己呢!更可怕的是,当自己取得一点点成就时便忘记了深入分析一下自己,认为自己什么都会,什么话都对,自我膨胀严重。其实究其原因,就是没有好好地了解自己。只有一个有自知之明的人才会做到“知己”,才能“百战不殆”。
第四篇,论述了攻守之势,孙子认为,能够取胜的信号发自于敌,而不能被战胜的信号来自于己,为将者要让自己保持不可被战胜的防守之势,不被对方钻空子,又要善于发现敌人的“可胜之势”,及时地夺取胜利。其方法论意义就是,要使自己时刻保持充分准备,又要善于观察对方的每个细节。反映在自己的部门工作上,就是要使自己做好充分的准备,根据自己以前的工作经历和工作经验,对自己部门的干事们在以后工作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不让干事因为他所提出的问题无法得到解决而使他的工作积极性受到打击。
《孙子兵法》第五篇讲兵势,第六篇讲虚实,突出一个“变”字,随机应变,适时而动,以无尽的.变化来扰乱敌人,使其摸不着头脑,从而克敌制胜。
第七篇论述的是“军争之法”。
第八篇讲的是九变。“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便出自此篇。这一篇中,孙子列举了“五地”和五个“有所不”,指出了在各种地形和情况下应该采取的应变措施。用现代话来说,就是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想说,在平时的学习、工作过程中也要如此。任何问题都具有其特殊性,我们只有找到正确、合适的方法,才能解决问题,而不是生搬硬套。
第九,第十,第十一篇,分别论述了行军过程中的注意点和地形的利用,这些经验在古代战争中是非常重要的。第十二篇中孙子介绍了火攻,第十三篇中则介绍了离间计的使用。
《孙子兵法》原本只是一部兵书,但是到了现代,它的意义已经远远超出了一部兵书,里面包含的战略战术思想已经被广泛地运用于各个领域,而它富含的哲理也是非常深远的。它是一部千古奇书,不是三言两语可以感受得了的,就如同品茶,得慢慢品味,才能品出其中味道。
孙子兵法心得体会 篇12
《孙子兵法》是一部经典的兵法著作,书中道“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他在后世被应用被实践,并且让实践者获得成功。在《孙子兵法》出现过后的几千年中,历史历经了多少场战争,又有多少猛将锐兵借用《孙子兵法》中的战略战术大获全胜。《孙子兵法》古人用之于战,现代人亦可用之,用之于生活。
何为道?道乃明政。古时的战争需要人力,更需要人心。君主应当同民众一样有必胜的目标,有保家卫国的理想,意志统一,共同生死。古之用兵需要有严明的政治,今之社会又何尝不是如此。我们身处和平年代,没有战争,却又灾难。在大灾大难面前,我们需要“道”的存在。这不禁又将我的记忆带回那段痛苦的时光,那段自豪的时光。我们,经历了雪灾地震。但是种。种不幸并没有打到我们,我们的领导人和祖国人民团结一心,共同抗灾的场景令人感动。这样的上下一心不就是兵法中“道”的体现吗?或许那段往事不堪回首,但是那段往事让人难忘。
何为天,何为地?天乃天时,地乃地利。古时用兵作战不仅要靠军队实力,除了之前所说“道”之所用带来的人和之外,还需依靠天时地利。如若不是江面大雾弥漫,或许诸葛亮便会因为自己定下的三天之内造十万支军箭的军令状而丧命了吧;如若不是东南风的吹拂,或许火烧赤壁中周瑜只会烧伤自己了吧;如若荆州不是军事要地,又怎会成就其兵家必争的美名呢。天时地利在战时很重要,在现在的生活当中同样很重要。为什么商人会在情人节将玫瑰花精美包装然后卖出,为什么大雨天总会有人撑着一把伞外出卖伞,为什么经营者会挑选店面位置?这些不都是人们在生存和竞争中对天时地利理解过后的运用和实践吗?
何为将?将乃明将。战时拥有一个贤明的大将是福,现在拥有一个贤明的`领导人同样是福。我们同样期盼自己的领导富有才华,赏罚有信,对下属关爱有加;我们也同样期待着自己可以成为一个勇敢果断受人尊重的领导。《孙子兵法》中的“将”告诉了我们领导之方,告诉了我们成功管理的方法。
何为法?法乃军法。古时战争中军法严明是众所周知的,只有拥有严明的纪律才会有严明的军队,只有严明的军队才会取得战争的胜利。古之军法,现之律法。在现代这样一个法治社会,我们需要懂法更需要守法。只有在有规有矩的社会中,我们才能够自由发展,良好发展。试想一个没有法律的国家将会是怎样,那将会是没有管制,没有保护,没有人权的混乱世界。
《孙子兵法》是兵书,指导军队在战争中获得胜利;《孙子兵法》也是生存指南之书,指引我们在生活中走向成功。
孙子兵法心得体会 篇13
孙子兵法,我国历史上现存的第一本兵书,相传是孙武所著,后由其子孙孙膑整理。该书对我国古代军事学术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被誉为“百世谈兵之祖”,同时对世界各国的军事思想产生重大影响,它是美国西点军校参训军官必读的书。
孙武生活于春秋末期,正是中国古代社会更替——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之际,阶级斗争激烈,诸侯国之间爆发战争。一方面,孙武借鉴以前人留存的思想资料作为这部兵书的起点;另一方面,孙武充分地吸收所处时代的理论上的和实践上的成果,如参考春秋五霸(齐桓、晋文,秦穆、楚庄、宋襄)的战事。虽然书中很多作战方式对于科技发达的现今来说早已过时,但真正的瑰宝是在于其永不落后的战略、战术思想,一些基本的原则甚至渗透在社会各行各业当中,在商业竞争、体育比赛等领域广泛应用。
计第一
孙武认为在考虑战事的过程,要着重以下五个方面来研究。一是道义,二是天时,三是地理,四是将帅,五是法规。“道义”可以理解成统治者与人民能否达成一致,心意相通。“天时”则是指时令变化、春夏秋冬。“地形”也就是路程的远近、地势的变化。“将帅”是指将军是否兼具智谋才能、军纪严明、关心部属等。“法规”是指军队组织的编制,军需物资的掌管和供给等。在充分比较对战双方上述五个方面,基本可以判定一场战争的胜负了。
孙武认为用兵作战,本事就是一种诡诈的行为,并没有固定的规则模式去套用,因此战争中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用。所以书中举出大量的例子如对方休整充分,那你就要使其劳累;对方自卑谨慎,那你就要使他骄傲自大;对方内部团结,那你就要设法离间他。
经典佳句:“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
“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势者,因利也制权也。”
作战第二
孙武从战争对人力、物力、财力的依赖关系出发,提出了“兵贵胜,不贵久”速战速决的军事思想。作者顺理成章地指出庞大的军队执行长期歼敌任务会耗费庞大的军费、军需物资以及兵力,所以进行大规模作战的同时达到兵贵神速的效果。同时,战事过程应该以节约作战开支,减少远程运输,减少军队消耗为目标。其中,以夺取地方粮草为例,得出夺敌一钟粮食相当于本国运来二十钟的结论。
最后,孙武提出了对本方士兵与敌人俘虏的策略。对于前者士兵,需要最大程度的激起士兵们对敌人的愤怒。要使士兵勇于掠夺敌方的军需物资,需要把缴获得来的财物分给士兵;而对于后者俘虏,需要优待他们、供养他们,使得更多敌军投诚我方,通过战胜敌人使得自己日益强大。
经典佳句:“故兵贵胜,不贵久。”
“故知兵之将,生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
谋攻第三
孙武认为通过“不战而屈人之兵”超过凭借武力而屈服对方。百战百胜并不是好中最好;不战而胜才是好中最好。而要使自己百战百胜,需要很好的了解对方。因此,作者总结得出军事行动中最上的策略是用谋略击败敌人,其次就是用外交手段战胜敌人,再次就是用武力击败敌军,最下的策略就是攻打敌人的城池。
孙武提出用兵的原则是:十倍于敌就要围歼敌人,五倍于敌就进攻敌人,一倍于敌就要设法分散敌人,势均力敌就要设法战胜敌人,兵力少于敌人就设法摆脱敌人,如果各种条件不如敌人就要避免与其正面作战。
最后,孙武提出五条预见胜利的方法:能够准确判断仗能打还是不能打的会取得胜利;能够根据敌我双方而配备兵力取得胜利;全军上下同心协力的会取得胜利;有充分准备对付毫无准备的会胜利;将领精通军事,而己国君主不横加干涉的会胜利。
经典佳句:“故曰: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形第四
孙武认为善战者首先是创造出不被敌人打败的条件,然后再伺机打败敌人。尽管有些时候,胜利已经可以预见,但在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不能强为。所以,打胜仗的军队,总是在先造成取胜条件之后才去交战;而打败仗的军队,却总是先去交战而在取胜条件之后才去交战。
当敌人过于强大时应采取防守的战术,采取防守是因为我方的兵力不足。而力量超过敌人时应采取进攻的战术,采取进攻是因为我方兵力有余。善于防守的,需要把兵力隐藏在深不可测的地方;善于进攻的,需要把兵力用在出奇制胜的地方。会用兵的人,既懂得创造制胜的条件,同时明白用兵制胜的方法,因而成为整场战局胜败的主宰者。
经典佳句:“胜可知而不可为。”
“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
势第五
孙武认为用兵之“势”要理解“奇正”之术的变化运用。何谓“奇正”之术,奇是指变化多端、出敌不意的作战方法;正是指传统正规的布阵作战的方法。“奇正”之术需要视实际战况而灵活搭配运用,而“奇”更重要一些。孙子将进攻的节奏比喻为弓弩拉满时的形势,态势非常短促而险峻。所以将帅除了要懂得布奇阵、出奇兵,还应随着情况的变化而改变“奇正”的战法。
正如奇正”关系,诸如“勇怯”、“乱治”、“强弱”,它们在一定条件下都能相互转化。所以善于调动敌军的人,给敌军一点好处,敌军很可能会上当所骗。当敌军发现恐怕是为时已晚,因为我方早已部署重兵来严阵以待。
所以善于指挥的人追求的是有利的“势”,而不是去苛求士兵,因此能选择合适的人才去早就相应的“势”。而他们所制造的“势”,就像圆石从很高的山上滚下来一样,来势凶猛,无法阻挡。
经典佳句:“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
虚实第六
孙武把将“虚实”定义为通过分散、集中兵力的战术变化影响战争形势从而打败敌人。它是上“势”的展开,讲述“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的方法。
两方对垒,己方需要利用各种方法,迷惑、分散、甚至调动敌人的军队。书中列举了如诱敌深入、攻其不备、以逸待劳等作战方法,其核心主要是准确判断战争的实时态势,集中己方优势力量,进而分化对方从而赢得胜利。
因为每一次作战所采用的具体方法不尽相同,所以陈思布阵的方法应该要运用得更加巧妙隐蔽。用兵的最高境界是人们都知道我之所以克敌制胜的方法,却不知道我是如何应用这些方法获胜的。
经典佳句:“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
“故形人而我无形,则我专而敌分。我专为一,地分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则我众敌寡。”
军争第七
“军争”是指作战双方之间争夺取胜的.有利条件,也就是获取战场的主动权。孙武认为要想取得致胜的先机,就要懂得把不利条件化作有利条件,好比如将迂回曲折变成直面平坦,也就是“迂回之计”。所以,谁懂得以迂为直的方法,谁就能获得生理。所以用兵作战便需要使用“诈”,判断是否有利于未来而采取行动。
三军士气是非常重要的作战因素,甚至可以影响到带领士兵的将领。军队初战,士气高涨;但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士气就会回落;到了后期,士气就会衰竭甚至消失。善于用兵的人总是避开敌人气焰嚣张的时候,而选择在对方士气低落衰竭时发起猛攻。
在这部军争中,孙武还阐述许多闻名于世的不朽战术:如“以患为利”,“后人发,先人至”,“高 崚 勿向,背丘无逆”,“围师以 闕,穷寇勿迫”等等。
经典佳句:“故迂其途而诱之以利,后人发,先人至,此知迂直之计者也。”
“故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震。”
“故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以治待乱,以静待哗,此治心者也。”
变第八
“变”体现孙武高度的辩证法思想,与老子所提出“福祸双倚”有异曲同工之妙,孙武认为用兵布阵需要达到见利思害、见害思利的境界、并根据不同的地形、敌情综合考虑问题,采取灵活激动的战术。
本孙武指出九变之地利以及将帅之五危,用意是在强调洞察“利害”的重要性。即便身陷死地,只要用兵得当也有逆转乾坤的可能,这也是我们常道的置之死地而后生;即便是廉洁好名、溺爱子民的将领,也可能会被羞辱而丧失理智、会因民众的烦扰无法抽身迎战,从而陷入战争的被动。所以“变”中一直贯穿着孙武临危不乱、居安思危的军事原则,它进一步完善和丰富将领备战策略。
经典佳句:“ 围地则谋,死地则战。”
“是故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杂于利而务可信也,杂于害而患可解也。”
“故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
行军第九
行军论述行军作战处置军队、判断敌情等军事问题,对今天而言借鉴意义并不大。另外,文章提及了作者“令至以文,齐之以武”文武兼用的治军原则、以及其提倡用以犒赏三军、严明正法的奖惩军制。
孙武分析,在士卒还没有真心依附就惩罚他们,那么他们就不会服从。而士卒已经真心依附而惩罚不能执行,也不能用来作战。因此可以得出军纪、军法必须得以严格执行。而现今的公司企业管理制度也或多或少参考了老祖宗们曾经制定的规章。
经典佳句:“ 兵怒而相迎,久而不合,又不相去,必谨察之。”
“兵非益多也,惟无武进,足以并力、料敌、取人而已;夫惟无虑而易敌者,必擒于人。”
地形第十
顾名思义,本是以“地形”为角度论述不同地形环境对战争的影响,以及相应采取的作战方法。
地形,是用兵打战必不可少的辅助条件。在古代,战争活动领域在陆地或者江河、湖泊,所以说地形在作战前制定战略要纳入考虑的必要因素。
孙武在本最后对地形的重要性做出如下表述。只知道自己的部队可以进攻,而不知道敌人不可以进攻,取胜的可能只有一半;知道敌人可以进攻,也知道自己的部队可以进攻,然而不了解地形不利于作战,取胜的可能性仍然只有一半。所以,了解对方,了解自己,争取胜利就不会有危险;懂得天时,懂得地利,胜利就不可穷尽了。
经典佳句:“知吾卒之可以击,而不知敌之不可击,胜之半也。”
“故曰:知彼知己,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不穷。”
地第十一
地是上《地形》的姊妹,孙武根据用兵作战的原则,将战地根据地形分成九种,每种采取相应的作战策略。此外,还提出了“兵贵神速”、“攻其不备”、“刚柔益彰”等经典战术。
章中,描写了孙武心目中理想的将领。将领除了要雄才大略、沉着冷静、端庄稳重、有条不絮之外,用兵之道更是知人善任、灵活变通、高深莫测、瞒天过海,同时还要熟悉士卒的心理状态。
经典佳句: “ 所谓古之善用兵者,能使敌人前后不相及,众寡不相恃,贵贱不相救,上下不相收,卒离而不集,兵合而不齐。”
“聚三军之众,投之于险,此谓将军之事也。九地之变,屈伸之利,人情之理,不可不察。”
“是故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拒。”
火攻第十二
顾名思义,本所讲述的是火攻的种类、条件以及实施方法等问题。 孙子把火攻简要分为“火人”、 “火积” 、“火辎”、“火库”和“火队”五种。火攻的条件就是天气干燥,风向适宜。一是做好发火器具的准备,“行火必有因,烟火必素具”。二是掌握发火的时机,“发火有时,起火有日”。孙子认为当月亮运行在箕、壁、翼、轸四个星宿时便会起风。而火攻是通过里应外合联合实施,“里应”是指在敌人内部放火煽动,“外合”是指外围部队及时、乘机发动攻势配合。
此外,孙武在本末端指出君主和将帅对待战争要慎重从事,提出“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战争主导者不可感情用事,应该遵照如“非利不动,非得不用”“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等以整体利益为重的原则。
经典佳句:“ 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
“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温而致战;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
用间第十三
本主要论述使用间谍的重要性及其方法,将用“间”术升华到很高的层次。孙武在内提出五种间谍,分别是因间、内间、反间、死间、生间。“因间”,就是利用同乡关系去从事间谍活动,现代社会“因间”的范围更广,包括亲人、同学、同事、朋友等。“内间”,解释为利用敌人内部派别之间的矛盾进行间谍活动。“反间”,就是收买或利用敌方派来的间谍,使其为我所用,同时也是最活跃、最生动的一种方法。“死间”,针对敌人内部那些了解我方弱点的人,及时改变或制造假象掩盖我弱点,使敌方主将怀疑提供情报的人,乃至将其杀掉的方法。“生间”,生间者是指那些派往敌方侦察后亲自返回报告情况的人。
《孙子兵法》以《用间》收束全书,不仅与战略决策的《计》相互辉映,同时也使我们看到,孙武的“知彼知己”,“先胜而后求战”的“全胜”思想是始终如一,一贯到底的。《孙子兵法》问世XX 多年后的今天,我们案卷重温。为它博大精深的内容,庄重严谨的结构,浑然如一的体系而惊叹不已,同时为我国古代文化遗产宝库中有这样一颗瑰丽的玛瑙感到自豪和骄傲!
经典佳句: “非圣智不能用间,非仁义不能使间,非微妙不能得间之实。”
“先知者,不可取于鬼神,不可象干事,不可验于度,必取于人,知敌之情者也。”
“故惟明君贤将,能以上智为间者,必成大功。”
孙子兵法心得体会 篇14
其实暑假的时候一直没有想到要看这本书,直到……
那天电视上碰巧在播黄晓明版的电视剧《风流才子唐伯虎》,那一集的情节大致是这样的:秋香被任命为华府总管,负责处理华府各项事务,却遭家丁丫鬟的百般刁难。唐伯虎深知其中难处,想要帮助秋香,于是暗中送与秋香一本《孙子兵法》,并附言:“虽知总管之职首重管理,然《孙子兵法》乃调兵遣将管理军队之不二法门,正好一用。”看完这句话,我脑子里灵光一闪:秋香是华府总管,平时既要管理华府家丁丫鬟,又要处理各项事务;而我目前也担任学校团委组织部的部长,以后可能也会遇到与秋香相似的经历,我为什么不也学一学呢?于是,我便开始准备读一读这本书。
《孙子兵法》第一篇是《始计篇》,其中有一句话是这样写的:“将者,智、信、仁、勇、严也”。就是说将领们要具备“智”、“信”、“仁”、“勇”、“严”这五方面的素质。将领带兵打仗不仅要有智慧,足智多谋;更重要的是要对手下的士兵讲信用,诚信是根本;另外要有广阔的胸襟,对人仁爱;要有追求,不惧怕困难,勇于探索;还要有原则,该严的时候就得严格。若是缺了其中任何一个,将领想要打胜仗应该是很困难的。我想,我们作为学校的学生干部,作为一个团队的管理者,想要带领好自己的团队,这五个字是同样适用的。其实,除了带兵的将领、学校的学生干部这狭小的范围,做人何尝不也是同样的道理呢?
第二篇《作战篇》谈论的是作战的策略,这里孙子强调了战争要注重效率。其实,在我们的学习、生活、工作过程中,也经常会提到“效率”二字,这两个字很重要。
第三篇《谋攻篇》,孙子写道:“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孙子将攻心放在首位,充分说明了使人心服的重要性。战争中如此,作为学生干部带领手下的干事亦是如此。干事们在各学生组织工作的一年时间里,遇到棘手的问题难免走弯路走错路,这个时候,我们不仅要告诉他,他错了,更重要的是要告诉他,他为什么错,错在哪儿。让干事们心服,这才有利于学生组织的长远发展。
此外,《谋攻篇》中还提到:“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这是对自知之明的概括。知彼,要求我们客观地分析别人;知己,更要求我们客观地评价自己。社会是一个群体,不是某一个人的私有物品。对于“知彼”,我们和别人生活在一个社会中就必须客观地分析别人;不能因为别人和自己的某个意见不合就轻易否定别人,更不能因为别人某个方面的欠缺而瞧不起别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我们要做的就是学习别人的长处。相比“知彼”,“知己”则更重要,如果一个人连自己都不了解自己又怎能奢望别人来了解自己呢!更可怕的是,当自己取得一点点成就时便忘记了深入分析一下自己,认为自己什么都会,什么话都对,自我膨胀严重。其实究其原因,就是没有好好地了解自己。只有一个有自知之明的人才会做到“知己”,才能“百战不殆”。
第四篇,论述了攻守之势,孙子认为,能够取胜的信号发自于敌,而不能被战胜的信号来自于己,为将者要让自己保持不可被战胜的防守之势,不被对方钻空子,又要善于发现敌人的“可胜之势”,及时地夺取胜利。其方法论意义就是,要使自己时刻保持充分准备,又要善于观察对方的每个细节。反映在自己的部门工作上,就是要使自己做好充分的`准备,根据自己以前的工作经历和工作经验,对自己部门的干事们在以后工作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不让干事因为他所提出的问题无法得到解决而使他的工作积极性受到打击。
《孙子兵法》第五篇讲兵势,第六篇讲虚实,突出一个“变”字,随机应变,适时而动,以无尽的变化来扰乱敌人,使其摸不着头脑,从而克敌制胜。
第七篇论述的是“军争之法”。
第八篇讲的是九变。“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便出自此篇。这一篇中,孙子列举了“五地”和五个“有所不”,指出了在各种地形和情况下应该采取的应变措施。用现代话来说,就是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想说,在平时的学习、工作过程中也要如此。任何问题都具有其特殊性,我们只有找到正确、合适的方法,才能解决问题,而不是生搬硬套。
第九,第十,第十一篇,分别论述了行军过程中的注意点和地形的利用,这些经验在古代战争中是非常重要的。第十二篇中孙子介绍了火攻,第十三篇中则介绍了离间计的使用。
《孙子兵法》原本只是一部兵书,但是到了现代,它的意义已经远远超出了一部兵书,里面包含的战略战术思想已经被广泛地运用于各个领域,而它富含的哲理也是非常深远的。它是一部千古奇书,不是三言两语可以感受得了的,就如同品茶,得慢慢品味,才能品出其中味道。
孙子兵法心得体会 篇15
一、兵道对商道的启发
在进入21世纪的今天研读《孙子兵法》,我感觉到非常有必要,因受到全球经济一体化大环境的影响下,商道规则正在急剧变化,学习“兵道”的观点也会因现代环境下的天时、地利、历史背景变化而在变。那么究竟研读《孙子兵法》的作用又会如何?我认为我应该采用“以时俱进”的研读方式进行学习,因为在兵道最为关心的是谁胜谁负问题上,我感觉倒在商道上已明显受到挑战,有些显得已经不那么重要了。因为目睹许多战胜者们“做大做强”后,结果变得不一定是好事,例如:综观国内许多企业为例,先做强做大的那部份赢者,则先亡也,逃脱不了还欠一身债,从而彻底退出商道舞台的命运;而早早败下阵者,也不一定是坏事,许多因战败而早早收兵,“夹起尾巴”,吸取教训,保存实力者,反而躲避了全军覆没身败名裂的下场。重要的是一切都在变,上世纪讲究单打独斗、品牌垄断市场;21世纪“商道”游戏规则强调全球经济一体化,区域经济效应,重视资源整合;通过敌对斗争占领市场摸式存在,那么《孙子兵法》兵道作用凸显;但通过资源整合进入市场的模式也明显突出,较强者用橄榄枝不“斗”地收编弱者,而弱者又不“斗”而心甘情愿降级主动接受强者收编,变成强者不战而赢又允许弱者共存,结果是提倡共存共赢,弱者不战而求得生存,那么《孙子兵法》兵道作用则减弱,因为斗者则两败俱伤;和者则共存共赢。
但是,无论如何,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学习《孙子兵法》,从基本原理、基础、规则、规律、道德、战略和战术方面都会收获无穷。
二、捕捉战机对捕捉商机的启发
我们可以通过学习《孙子兵法》中的“系统思维,悟道知胜的其中之一----十四术,即1、能而视之不能2、用而视之不用3、近而视之远4、远而视之近5、利而诱之6、乱而取之7、实而备之8、强而避之9、怒而挠之10、卑而骄之11、佚而劳之12、亲而远之13、攻其不备14、出其不义。”理解,把《孙子兵法》的战略战术,运用到现代商战活动中去,很快地教会我们如何去捕捉商机,在学习这《孙子兵法》的时候,我总觉得就好像过去在学习毛主席当年的军事思想,特别是“能而视之不能”这一战术在捕捉商机方面很有作用,企业在当前选择投资项目时,摆到你面前的所谓“肥肉”商机,表面上可“能”,但在今天信息时代的商道上,视之“不能”是对的,因为这些商机人人偕知,绝对是不能投入的项目。
三、“将”的素质对现代企业领导的启发
《孙子兵法》关于“闻道、悟道、行道、明道为师之才和全身之道的根基:不闻道不足以明理;不悟道不足以成器;不行道不足以立业;不明道不足以善终生”的论述,对古代带兵打仗的将领的基本要求;对现代带领团队在商战中“冲杀”的企业管理者来讲,也是“师之才和全身之道的根基”,深刻学习和理解《孙子兵法》“道”的内涵,结合到现今社会的实践中去,企业管理者才具备“将”的基本素质,才能“明白事理”,可以“成器、立业”,有机会“以善终生”。
企业管理者具备“师之才和全身之道的根基”后,必须重点学习《孙子兵法》的:“将之智、将之信、将之仁、将之勇、将之严”这“将”才必备的五德。将之智---将之智要超常。“见胜不过众人之所知,非善之善也。”企业管理者在经营管理中必须有高瞻远足的目光和智慧,准确预测市场未来走向,撑控整盘棋的主动权。在整个经营管理学习、撑握、运用《孙子兵法》的“知粮草资材馈给、知天时地利人事知已知彼,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可全,知度、量、数、称、胜;知火攻用间之道等本领。将之信—赏罚孰明,“令素行以教其民,民则服。令不素行以教为民,则民不服。令素行者,与众相得也”。企业经理人在经营管理中能否做到奖罚分明,会直接影响到员工的士气和企业的成败。将之仁---“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也,视卒如婴儿,故可与之赴深蹊;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爱而不能令,厚而不能使,乱而不能治,臂如骄子,不可用也”。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虽然稳操胜券,但企业经理人跟竞争对手尽量不采用明斗方式获得市场和顾客,而是用自己的实力和智谋取胜,避免明斗出现的两败俱伤发生;对待本企业员工,则必须做到“视卒如婴儿、视卒如爱子”才能够充份发挥企业文化和体现企业团队精神的威力。将之勇---“戒匹夫之勇,齐勇若一,政之道也。勇怯,势也”。企业经理人在经营管理中所体现“将之勇”,并非“单打独斗,蛮打蛮干,意气用事”等来体现,企业需要的是“智勇双全”的将才。将之严---“法令孰行,合之以文,齐之以武。”对一个企业来讲,必须有严格的、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并得以实施,才能做到“一切行动听指挥和步调一致”。
四、商场与战场有何异同
我认为《孙子兵法》兵战与商战的普遍认同之处是:都是对抗性竞争;都是争夺某种利益;都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都要运用战略与策略;都是双方经济、科技、管理、后勤等整体实力的较量;抗争过程都要耗费大量资源,成本很高;双方指挥官或总经理的智谋精神,士兵或员工的素质、士气具有决定性的作用;都要讲究天时、地利、人和;都要坚持以道贯术。
但是我认为,《孙子兵法》兵战与现代商战普遍认为有区别方面都有相同之处的。
普遍认为:
兵战活动目的是:为了获取政治经济利益;打垮或征服敌人。
商战活动目的是:为了获取商业利益;赢得或创造顾客。
我认为:
现代商战活动目的同样是:“是为了获取政治经济利益;打垮或征服敌人。”不是吗?只要你的企业“做强做大”获取经济利益,出得起“钱”,老板们不也是加入了“政协、人大”的行列中,从而获取政治利益吗;
在行业竞争中不择手段、采用《孙子兵法》的战略战术,“打垮或征服敌人---竞争对手的产品”,而令对手企业倒闭不也多的是吗?
普遍认为:
兵战双方关系是:敌人(直接性);
商战双方关系是:非敌人(间接性)。
我认为:
现代商战双方关系同样是:敌人(直接性),属于不是你死就是我活,不是鱼死就是网破,败者将会出现企业破产,产生银行坏帐,因债务纠纷而“刀枪剑影”,大量员工下岗给社会带来不稳定因素,隐性“妻离子散”,自杀案件增加……
普遍认为:
兵战行为方式是:不遵守游戏规则(兵不厌诈)
商战行为方式是:遵守游戏规则(诚信为本)
我认为:
现代商战行为方式应该是:采用在“以时俱进,应对恢色地带给企业造成的负面影响”的前提下,遵守游戏规则(战略上以诚信为本,战术以时俱进为本),因目前国家一些法律法规远远跟不上经济高速增长的发展,一方面长期的政府行为,因受WTO约束而不得不快速退出;另一方面所谓的行业协会,也正处于萌芽之中,会长多为退下原政府元老、秘书长仍是由政府主管出任;行业规则许多都是从原来的计划经济慢慢地向现代市场经济过渡中的产物….等等.,这些“游戏规则”正在令真正遵守游戏规则(诚信为本)的企业“慢性中毒”。事实上,目前(起码3-5年内)能够生存发展的部份企业表面上是“遵守游戏规则(诚信为本),实际上是遵守游戏规则(战略上以诚信为本,战术上以时俱进为本)”;部份企业是“采用《孙子兵法》的不遵守游戏规则(兵不厌诈)”;纯“种”的遵守游戏规则(诚信为本)企业(包括许多上市公司)也在这现今的“商道中苦苦挣扎”……
普遍认为:
兵战的抗争结果是:破坏性
商战的抗争结果是:正当竞争是建设性的,不正当竞争是破坏性的
我认为:
现代商战的抗争结果同样是:无论是“正当竞争”还是“不正当竞争”都同样具有破坏性结果,只不过兵战破坏性结果是明的;而商战破坏性结果是“看不见的战线”而已。
五、兵法的系统观对完善企业管理有何借鉴意义
学习兵法的系统观对完善本企业管理必须借鉴的体会是:
一、在关于《孙子兵法》“五事”方面的应用:1、道2、天3、地4、将5、法:
1、公司在学习“道”方面是:确立以人为本,诚信为首,为顾客创造价值,公司正建立的“9+2”泛珠三角汽车服务网络项目宗旨,正是在这一方面体现出来,建立了以汽车服务为切入点,资源整合的商贸网络平台,一方面为商家开辟新的网络营销渠道,另一方面为会员、客户创造价值;最后所产生的利润,才属企业自己;
2、公司在学习“天”方面是:“泛珠车网”定位为“9+2”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组织提出的“一天交通圈”战略提供配套服务项目,符合了“天”所要求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技术、自然等环境的各种要素;
3、公司在学习“地”方面是:企业“泛珠车网”项目建立处于我国进入WTO时期汽车“井喷”阶段,产生于因汽车后市场在市场调整中的服务远远未能跟上汽车的发展速度环境下的汽车服务平台,在泛珠三角区域内竞争对手不多,由于网络平台属于资源整合性质,对会员、商家、合作者不存在竞争与矛盾,所以对于公司的空间发展和前进速度非常有利;
4、公司在学习“将”方面是:“泛珠车网”的竞争力在于,无论在企业核心竞争力方面;在汽车后市场服务方面的高科技应用;网络化、信息化等综合方面都处于主动领先位置;
5、公司在学习“法”方面是:由于“泛珠车网”的经营理念是先投资建设网络平台,然后整合社会资源,再为顾客创造增值服务后的前提下追求利润,这均符合《孙子兵法》的原理。
二、在关于《孙子兵法》“七计”方面的应用:“主孰有道?将孰有能?法令孰行?
兵众孰强?士卒熟练?赏罚孰明?”等,《孙子兵法》已经非常简单,明了地告诉了我们如何去完善企业管理,指出了前进的坐标。只要我们不断地将《孙子兵法》的精髓部份,通过我们努力学习和实践、应用、适应和以时俱进地发挥,我们的企业一定会得到健康地发展!
孙子兵法心得体会 篇16
行军论述行军作战处置军队、判断敌情等军事问题,对今天而言借鉴意义并不大。另外,文章提及了作者“令至以文,齐之以武”文武兼用的治军原则、以及其提倡用以犒赏三军、严明正法的'奖惩军制。
孙武分析,在士卒还没有真心依附就惩罚他们,那么他们就不会服从。而士卒已经真心依附而惩罚不能执行,也不能用来作战。因此可以得出军纪、军法必须得以严格执行。而现今的公司企业管理制度也或多或少参考了老祖宗们曾经制定的规章。
经典佳句:“兵怒而相迎,久而不合,又不相去,必谨察之。”
“兵非益多也,惟无武进,足以并力、料敌、取人而已;夫惟无虑而易敌者,必擒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