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阅读培训心得体会
老地方整理的语文阅读培训心得体会(精选14篇),经小编精挑细选,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语文阅读培训心得体会 篇1
近期,参加了学区组织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研讨会,通过这次的培训学习,我对高效课堂教学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受益匪浅,但收获的同时,仍有着不解之处或者说是困惑。下面针对这次学习谈谈自己的肤浅体会。
从整个课堂教学结构来说,教师真正做到了把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充分体现了自主、合作性的学习,在学生自学过程之前,教师提出明确性的学习目标,然后围绕一个中心问题放手让学生自学,给予学生充足的学习时间,大约15分钟,保证了能让学生充分地阅读课文有所悟,有所思,学生将自己的学习心得批注的书旁,培养了他们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反思,我自己的教学,在给予学生自学的时间还不够充足,甚至有时目的性不是很强,学生不知怎样进行学习。
在班内大展示环节中,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充分让学生谈理解、谈感受,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自读自悟、对比感悟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充分体会人间的和谐的美,
从而激发学生心中的美好的情感。培养了学生的感悟能力,在朗读中欣赏到了风情。反思自己的教学,放手还远远不够,生怕学生说不到,牵引太强,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相信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相信他们一定会学习的,学习得也会更深,更透,在关键之处,教师进行必要的指导。
收获的同时,我也存在着困惑,针对这节课来说,整堂课教学顺顺畅畅,没有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交流与思维碰撞之处,教师讲得的确是少多了,但这样是不是少得可怜。语文教学,我认为教师与学生,师生之间与文本之间的交流是必不可少的,在理解重点之处时,学生有时谈得比较肤浅,这里教师并没有做过多的引导,而是一带而过。我个人认为,这一点做得不是很好。比如说有的孩子汇报船给我们组留下的印象是柔和的,教师有必要再次追问学生,哪些词语更能体现了作者的真情,你能再次把这种感受融入你的朗读之中吗?
总之,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多多学习别人高效课堂的精华,更要深入钻研教材,准确把握其重难点,采
用灵活多变的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真正做到让学生学有所得,教师也教有所获。
语文阅读培训心得体会 篇2
新课程走近我们已有多年的时间了,多年的教学经历使我受益匪浅,收获丰厚,感触很多,使我加深了对新课程改革的理解与体会,我进一步认识到了新课改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在教学实践中,我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点作法:
一、加强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纵观语文教学的历史,在古代,说某某能写一手好字,能写书信,这人的语文素养就好;相反,说某某的语文水平差,往往就说这人斗大的字也识不了一筐。可见古代私塾的语文教学目的是何其简单。但尽管简单。却包含了教会做“人”的基本能力这一亘古不变的道理。因此,语文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的将来学习和今后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这种基础,就是读读背背、说说写写。“能说会道”“出口成章”“下笔成文”不就是对一个人语文水平高的最好评价吗当前在语文教学中许多老师受教育部门的统考和评价体制的束缚,还没有完全摆脱应试教育的模式。小学语文教学较大程度上仍在“讲”、“练”、“考”中兜圈子。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应该回归到培养学生的基本素养上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才是语文教学返璞归真的要义所在。
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呢?结合我校许多语文老师的教学实践提出以下几种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做法:
1、走进教材,让学生直接体验作品的人文精神。
语文课程含有丰富的情感和人文内涵。对人的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对学生心灵的震撼是极其深远的。所以要把学生带进教材,让学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直接体验作品的人文性、工具性。
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用欣赏的目光看待每篇课文。教师应重视用文学性的语言把学生带进教材,让学生在听、说、读中体会语言文字的美。如:教学老舍的《养花》一文时,可以抓住老舍先生养花所付出的劳动这一段落,着力渗透“不劳动连棵花儿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这一富有人文内涵的思想内容。课上引导学生夸夸班上热爱劳动的同学,并倡导组织学生进行公益劳动,家务劳动,自己也学养花等实践活动。这样也就使学生懂得了劳动光荣、懒惰可耻的道理,学生的人文精神得到了很好的培养。又如:教学古诗《石灰吟》,课前准备好几块生石灰和盛有清水的脸盆,让学生在课堂上把生石灰放进脸盆,亲眼目睹生石灰的变化过程。学生对坚硬的生石灰在水中沸腾,翻滚,最终踪影皆无,只留下清白一片的变化过程惊叹不已。可想而知,此时教师不用讲解,学生也已深入感悟到石灰不怕牺牲的品格,清清白白的形象,从而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生命价值观的教育,并在教学中通过多种形式的表情朗读,展现课文描写的形象,抓住课文中有一定内涵的词句进行体会,落实语言文字的综合训练。
2、走出教材,让学生扩展阅读,多实践,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
从课内来说,每一节语文课留出3至5分钟给学生扩展阅读和本次课文相关的材料,让学生有新的感受和新的体验,语文素养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一定的提升。
从课外来说,必须加强课外阅读和实践。语文教育是母语教育,有取之不尽的教育资源,有得天独厚的语文环境。班委选举;课前一分钟演讲;评论班级生活;开主题队会;读书、看报、听广播;参加文艺、体育、科技竞赛……都会使学生在“语文化”的生活中,体验到语文学习的乐趣,这都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好方法。
二、注重学生的阅读背诵
我国有句“熟读唐诗三百首,不能作诗也能吟”的俗语,古圣先贤也早就指出了读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我们都知道,古代私塾的教学方式再简单不过了,熟读成诵,积少成多,然后融会贯通,化为已有。一味的读,一味的背,在硬性读背的戒尺下不也培养出了大量儒生?由此可见“读”在学习语文中还是具有相当的作用的。我们看到有些语文教师却对“读”束之高阁,在阅读教学中去搞新花样。教师纯粹“为讲而讲”,学生纯粹“为学而学”,“方法”看似灵活多样,课堂也颇显热闹,可学生学完一段时间后实质却知之甚少,遗忘很快。正如走马观花式的旅游仅是“到此一游”而已。有位教师在执教一篇游记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采用小导游的方式让学生先小组合作学习,然后集体交流,抽学生轮流上台用自己的语言向同学们介绍景点的特点。利用先进的教学媒体,在教学时向学生展示了一幅幅形象直观的画面图,犹如身临其境,美不胜收,接着又让学生介绍课前收集的相关信息。整堂课内容充实,模式新颖,学生饶有兴趣,也学了很多。表面上学生收获不少,但是由于缺少了对文本的朗读,实质的理解还是缺少相当的内涵,尚有部分学生甚至一节课中没开过口,这显然无助于课文的内容的解读。
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读背无疑是积累语文素养的好方法。现代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记忆力是一切智力的基础。朱熹曾经说过: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这“三到”是多种分析器官同时参加活动的协同作用。心理学家早有实验结论:多种分析器官协同作用的效果最好。因此读背是自悟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反复诵读才能真正体会课文的意味、情趣和文气。
三、注重学生自悟探究
当前的语文教学,不管是老牌的“教师讲,学生听”,还是翻新的“教师问,学生答”,或是改革的“教师拨,学生转”,其总体还是以教师为中心,“喧宾夺主”的情况还是显而易见。
其实,语文教学是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去感受体验,强调的是学生的自悟探究。苏霍姆林斯基说:“我深信,只有能够去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自悟”便是学生形成自我教育的途径。在“读”的基础上,“悟”出精髓。因“文”悟“道”,因“道”学“文”。当然,学生的自悟探究,绝不能采取放羊式的自我领悟,必须在老师的引导、师生的讨论下进行。自悟探究中要有思维培养,自悟探究中要有语言训练,自悟探究中要有创新的火花。我们许多老师在新老教材的语文教学中,曾经尝试运用过“小组互动探究四步法”,也就是:1、读――读喜爱的语段;2、说――说探究的内容;3、问――问不懂的问题;4、帮――帮助解决疑难。例如:学习《桂林山水》时,就是主要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通过读一读、说一说、问一问、帮一帮的过程,以多元的对话为模式,师生之间的平等交流,同学之间的合作探究,这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形式,使整个课堂弥漫着一股亲切、活泼的气氛。课堂上或争先发言、或点评、或小组讨论。教师在课堂上架设起一座文本与学生对话的桥梁,使学生学会了真正地学。
四、语文生活化,将语文教学由课内拓展到课外。
首先,要更新理念,树立正确的语文教育观。要把学生从沉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让学生“少做题,多读书”,让学生成为支配课余时间的主人。教学中要强调“精讲”,使学生能在课内完成大部分作业。为此,要关注儿童的经验和体验,并以儿童的经验、体验为中介,解决语文课程的抽象性、概括性、典型性与儿童生活的具体性、多样性、独特性的矛盾。从儿童的经验世界出发引导儿童进入课文的想象世界、情感世界,以儿童的自我体验为契机、引发儿童和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的共鸣。既使是学生发表了一些“异想天开”,有悖于常理的意见,也不要轻易否定。我们常常见到的是,恰恰是学生天真、幼稚毫无忌讳的“童言稚语”,表露了儿童纯真的天性,闪烁着智慧的火花。生活即课堂。培养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能力,也只有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实践,反复历练,把生活所得的一点一点累积起来,才会形成一个人的口语交际能力。所以,教师要打破课内课外的界线,树立大语文观,生活处处有语文,把口语交际的课堂延伸到学生五彩斑斓的生活之中,关注自然,关注生活,关注社会。
总之,在新的课程、新的学习方式、新的教学氛围下,需要老师引领学生开辟出一片语文学习生活的新天地,在这片天地里,教师和学生将共同成长,不断进步!
语文阅读培训心得体会 篇3
xxxx年5月9日在县委礼堂举办了xxxx年澄迈县幼儿园教师运用《指南》支持幼儿游戏和幼儿阅读教育技能专题培训,本次培训分别由吴海虹老师和丁丽园长为我们做讲座。
吴海虹老师老师开篇便直指了“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所以“游戏”是幼师的重要基本功。
接着吴老师还指出区域目前的状况:
1、入区时间短,不够一小时;
2、材料单一,玩法单一;
3、不能自由自在玩,受人数,不串区等规则限制。
吴海虹老师说了这样一句话:只有让幼儿玩起来才会有学习故事。
重点还向我们传达了以下观点:
1、儿童从一出生就是主动的有能力的和自信的学习者。尊重儿童的学习方式,他们最喜欢玩,最喜欢自由自在的玩(把孩子当成孩子,相对应的就出现担忧、责备、控制、溺爱、阻挡。把孩子当成学习者,去支持,回应推动,寻找幼儿的“哇”时刻);
2、链接教师自己的童年(想象替代);
3、孩子比我们想象的要聪明(等一等,看一看,听一听可能你的教学就不一样了),本环节再次观看了催人泪下的视频《老师,我可以不爱吗》,再次告诉我们教学就是倾听,等待,观察,回应,追随儿童的学习方向兴趣和优势。活动最后吴老师指出了老师在游戏、区域时困惑,并帮助我们解惑。
下午是丁丽园长的《幼儿园不同活动形式阅读教育方式方法的研究》。
丁园长分别从:
1、做什么。
2、为什么这么做?
3、我们怎么做?
4、我们的收获。
几个方面向我们进行了讲析。培训最后是唐海妹老师进行的《让墙饰成为幼儿快乐阅读的桥梁》讲座。唐老师首先指出了现状并分析了存在问题,接着就规则墙、互动墙、新书推荐三大板块进行了讲析,使我直观了解如何创设图书角的墙饰。
一天的学习,又为自己增添了新的收获。
语文阅读培训心得体会 篇4
通过教体局组织的这次培训以及对李文文老师对阅读教学策略的解读,让我对低年级阅读教学又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低年级的重要任务,特别是在母语教育的起步阶段发挥着奠基作用,直接关系到识字写字、写作、口语交际教学等各个方面。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书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足以说明多读的好处。但是一味地强调多读,不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不注意读书的多样化的形式,不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也是不行的。阅读的过程应该是感受快乐的过程,特别是对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刚刚还处于自由自在的玩耍、游戏状态,突然进入严肃、规矩的学校学习生活,孩子的乐趣需要延伸、继续,同时也要上升到新的层次,开拓新的方法和途径。通过学习以及本人低年级教学实践,将几点体会小结如下:
一、在情境中进行阅读的指导。
小学低年级的阅读教学应以读为主。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书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指导学生读出感情,这种感情不是教师强加给学生的,而是在教师指导学生读书的过程中学生自悟。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入境,入情,
二、读演结合,提高说、写能力。
“读”是对信息的输入,而“说”应该是对信息的输出了,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是一个长期训练的过程。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在阅读教学中必须把读与说结合起来。并加强训练。《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良好说的态度和语言习惯。”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非常重视学生读与说的有机结合。
三、继续引入多种评价方式
在朗读的过程和方法方面,要做到重方法引导又不扼杀学生的自主性,应适当加点激励。
四、课堂内与课堂外相结合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社会、家庭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在实践中运用,在运用中提高。教师应将语文课程根植于现实生活,鼓励学生走进生活,去观察、发现,去创新,以此来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真正把语文课堂与生活“链接”。一篇课文提供给学生的只是一个范例,一堂课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又一个起点。教师要让学生带着喜悦与满足离开课堂,怀着激情与好奇投入更为广阔的空间。这样,教师才是真正实现了从一个“灌输者”到一个“点火者”的角色蜕变:学生,才有可能从一个“接受者”转变为一个“发现者”。总之,在低年级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只有注意激发和保护学生的阅读兴趣,在情境中阅读,把听、说、读、演等相机结合,相互渗透,就会相得益彰,再给以多种评价方式,一定会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提高,为他们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使他们受益一生。
通过学习我懂得了在对话式的阅读教学中,只有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才能在师生互动中形成体验、探究的生态氛围,这是实施有效对话的前提条件。因此,在对话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享有平等参与对话的机会,不能使一小部分学习好的学生成为对话的“主角”,绝大部分学生沦落为对话的“听众”。另一方面,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当发现学生在对话过程中有了独特的见解时,教师要及时进行表扬和鼓励,以激发他们对话的热情,让他们从对话中体验到成功的欢乐,从而促进他们认知与情感的协调发展。
语文阅读培训心得体会 篇5
通过教体局组织的这次培训以及对李文文老师对阅读教学策略的解读,让我对低年级阅读教学又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低年级的重要任务,特别是在母语教育的起步阶段发挥着奠基作用,直接关系到识字写字、写作、口语交际教学等各个方面。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书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足以说明多读的好处。但是一味地强调多读,不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不注意读书的多样化的形式,不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也是不行的。阅读的过程应该是感受快乐的过程,特别是对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刚刚还处于自由自在的玩耍、游戏状态,突然进入严肃、规矩的学校学习生活,孩子的乐趣需要延伸、继续,同时也要上升到新的层次,开拓新的方法和途径。通过学习以及本人低年级教学实践,将几点体会小结如下:
一、在情境中进行阅读的指导。
小学低年级的阅读教学应以读为主。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书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指导学生读出感情,这种感情不是教师强加给学生的,而是在教师指导学生读书的过程中学生自悟。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入境,入情,
二、读演结合,提高说、写能力。
“读”是对信息的输入,而“说”应该是对信息的输出了,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是一个长期训练的过程。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在阅读教学中必须把读与说结合起来。并加强训练。《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良好说的态度和语言习惯。”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非常重视学生读与说的有机结合。
三、继续引入多种评价方式
在朗读的过程和方法方面,要做到重方法引导又不扼杀学生的自主性,应适当加点激励。
四、课堂内与课堂外相结合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社会、家庭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在实践中运用,在运用中提高。教师应将语文课程根植于现实生活,鼓励学生走进生活,去观察、发现,去创新,以此来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真正把语文课堂与生活“链接”。一篇课文提供给学生的只是一个范例,一堂课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又一个起点。教师要让学生带着喜悦与满足离开课堂,怀着激情与好奇投入更为广阔的空间。这样,教师才是真正实现了从一个“灌输者”到一个“点火者”的角色蜕变:学生,才有可能从一个“接受者”转变为一个“发现者”。总之,在低年级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只有注意激发和保护学生的阅读兴趣,在情境中阅读,把听、说、读、演等相机结合,相互渗透,就会相得益彰,再给以多种评价方式,一定会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提高,为他们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使他们受益一生。
通过学习我懂得了在对话式的阅读教学中,只有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才能在师生互动中形成体验、探究的生态氛围,这是实施有效对话的前提条件。因此,在对话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享有平等参与对话的机会,不能使一小部分学习好的学生成为对话的“主角”,绝大部分学生沦落为对话的“听众”。另一方面,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当发现学生在对话过程中有了独特的见解时,教师要及时进行表扬和鼓励,以激发他们对话的热情,让他们从对话中体验到成功的欢乐,从而促进他们认知与情感的协调发展。
语文阅读培训心得体会 篇6
10月20号上午,唐老师给我们讲了一堂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三把钥匙的一堂课。引言里关于三个关键词:飞翔、爱与成长,让我记忆犹新,接下来关于读书的整个话题,都是围绕这三个关键词展开。
如果说人生是一场旅程,那么人生也是一场追寻的旅程,这个追寻的过程,首先在读书中找到方向。从入职阶段到重庆阶段到阅读阶段,唐老师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验证了一个成功的事实,那就是阅读真的可以成就一个老师的梦。阅读是什么?就是拿别人的经验重复自己的故事,成长可以从模仿开始,写作是课题也是也可以从学习别人开始。在这个过程中,唐老师告诉我们态度比能力更重要,一个人只要不断的努力,一定会走向一个幸运的人生。经过唐老师四年的努力,拿下了省优质课,这是他成功经验的一个验证。那么模仿从哪里来呢?那就必须从读书开始,首先我们要明确教师为什么要读书?读书可以读到智慧独到之时,甚至能读到人品,在“读书成就名师”这本书里12位杰出教师的故事,让她在读书中丰富了自己。研学老师在书中阅读生命中最重要的预见中提到一个教师在教育这条路上究竟能走多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对读书的态度。教育阅读更多的是基于对教育观现实的观察与思考弥补短板。
然而这个世界上有太多太多的书那么教师要阅读什么样的书呢?张老师指出,要读奠定生命基础的根本书籍,要读学科知识,专业知识方面的重点书籍,要读人类基本知识方面的书籍。这让我意识到,一个不愿意读书的老师是永远不会成长的,起码说成长的不会很快。只有我们不断的去读这些正确的时候,我们才能够更快的丰富起来。
当我们知道了读书可以让我们追梦读哪些方面的书,可以让我们更快的实现梦想,那么怎样阅读便显得更为重要?首先要分时期阅读,作为一个阅读的新手,我们必须从新手期到适应期,然后再到成长期,直至达到成熟。其次要做阶段性阅读,做有难度有坡度的阅读,而不是永远待在阅读的舒适区。再次就是要做知识性的阅读,就是说带有专业性质的理解性的阅读,如果一本书能够让我们很轻松的读下来,那么对于我们来说这本书就没有太多的挑战性,我们要读那些让我们跳一跳可以够得着的书,但是读书也要具有挑战性。
班级管理同样需要阅读,他老师给我们推荐了一些班级管理的很优秀的书,比如说做一个会偷懒的班主任班主任工作漫谈,做的班主任,问题学生与治疗与学生家长过招,做一个专业的班主任,把班级还给学生等这些书籍,为什么唐老师能够成为学校家长以及学生非常敬佩和敬仰的一个老师呢?很显然他把这些班级管理的书籍读了很多遍,并把它用到实际的教学与管理当中,于是便收获了这样美满而完整的结局。唐老师一直在讲班规不是为了惩罚,而是为了规范学生的行为,但是很多时候,我们往往把惩罚作为一个班级管理的手段,错误的理解了班级管理的意义。在唐老师的观念要放下老师的心态,哪怕这个学生学习成绩倒数,但是这次考试比上次考试多考了两分,我们就要鼓励他,你真棒。我突然明白了,什么叫人性化的管理。
阅读不仅让我们在事业上有所突破,更重要的是让我们自己得到提升,很多时候自信来自于阅读,从紧张变得从容,便是因为阅读的结果。通过阅读让我们知道,不是因为自己不优秀,而是因为自己不是足够优秀,所以才让自己有产生很多很多的问题,当你的才华提不起你梦想的时候,你要静下心来去学习。当你不断的阅读,你就会知道自己的渺小不足,你才能永远以谦卑的心态去阅读。你想感受孤独,走进孤独时就去读孤独六讲,当你有新模式你就读西游记,他会告诉你,心生则魔生。唐老师从瓦尔登湖这本书中寻找到了自己心中的瓦登塔湖,同时获得了一种简单且自由的生活。每个人当你按照自己的节拍来走路的时候,你一定会寻找内心的华尔登湖恬美而宁静,让你不断的阅读,你就会发现生命越读越没精神发生改变人生的境界是内心丰富的安静。
读书是我们丰富,同样使我们成功,但是读书更重要的是让我们心中有他人。唐老师通过不断的去做公益,对偏远之兆的情怀越来越浓厚,它让我一次次体会到教育是一种选择,热爱胜过一切做公益你可以见到很多有梦想的人,可以跟着一起往前走。所以我突然发现为什么越来越优秀的人会越来越优秀,因为越是优秀的人就会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更多优秀的人碰撞就会产生更大的能量。
当我们不断的去读书,同时有更多的经历,我们获得了成功就要把它写下来。那么到底我们写什么内容呢?首先写教育现象,教育故事,唐老师说,当你给教育机会的时候,学生会给你惊喜,当你发自内心的去疼每一个学生,了解学生背后的生活,老师心中有爱,处处都会有故事发生。其次要写书评,写阅读总结,历一个人的成长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同时在用你的生命影响更多的生命。再次要写颗粒颗粒包括课堂实录文本,文学价值,教学价值的解读,教学中的问题和分析,教材的内容的挖掘整合与开发,甚至写自己磨课的种.种选择,疑惑等过程。我想任何一位老师如果能够用心的把这些内容解读出来的时候,他一定会成为一个非常优秀的老师,最后带着丰富的自己走进课堂,一定会丰富每一个学生。
一切的努力源自于我们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唐老师告诉我们答案在风中。
语文阅读培训心得体会 篇7
近期,我们学校组织了全体语文教师进行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的研讨学习。通过学习,大家都对高效课堂教学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都有一定的收获。
但是,收获的同时,我们将如何积极地开展呢?又从哪些方面着手呢?针对目前语文课堂上学生的学习状况,我们确实是差远了。课堂上老师向学生一问三不知,学生只是被动地学习。几乎所有的学生不想动口,也不想动手,更不想动脑。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自学能力差,头脑里积累的词汇少得可怜。造成这些问题,是否与我们执教者陈旧的教学方法有关呢?
如今,我们正置身于一个教育改革的时代,正置身于一个使学生成为学习主人的时代。我们教育不是“自古华山一条路”的只有一种教学模式,而是“条条大路通罗马”的多种形式。我们的教学也到了必须改革的时候了。
虽然是“教无定法”,但在语文教学中,不管哪个环节,都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而这一原则就是能够提高我们的课堂效率,更好地完成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从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来说,课堂教学的基本理念、核心是什么?教学应该是把整节教学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在学生自学之前,教师应明确学生的学习目的,然后围绕一个中心问题放手让学生自学,还要给予他们充足的学习时间,能保证他们能有所思,有所悟,培养他们动笔动脑的学习习惯。同时还要培养他们合作、探究的精神,使他们学得更深、更透。当然,关键之处,教师还是要进行必要的指导。
大家都知道,一切习惯都是养成的。倘若每节课,每一段,每位老师都能同步,都能真正做到高效课堂教学。我想,学生课堂上的表现就绝对不是今天这一现象了。愿大家行动起来吧,向高效课堂推进,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真正让学生学有所得,教师也教有所获。
语文阅读培训心得体会 篇8
非常感谢幼儿园给我们提供了一次绘本学习的机会,在周末的时间里,认真地聆听,观摩应彩云名师团队的绘本讲座,对于我们已经开展的绘本教学真的有了许多的教学思路和心得体会。
我们都在羡慕着应老师他们能“玩转绘本”细细想来确实我们许多工作的不到位。
我们在选择绘本的时候有认真的去筛选绘本嘛吗?在认真研究幼儿的年龄特点了吗?互动,游戏的角色都有适时的加入吗?原来我总是以自己的教育经验不足为借口,其实不然,很大时候,可能真的是自己的拖延而致。在面对文库中诸多的领域,不同作者的绘本,常常不知该作何选择。在这次的绘本交流会中,我也见识到了许多优秀的绘本,算是一种收获了,但最值得的还是为我们提供一个选择思路:
1、适应幼儿的年龄特点
2、依据幼儿的原有生活经验
3、适合幼儿的学习方式
4、能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
当然,光是有选择也还是不够的。一本很好的绘本要是没有很好的教学方式也说一种失败。看应老师的课,觉得很轻松,所以的衔接都是特别适宜的。在听了4场后,我们在羡慕的同时也在总结着:
1、导入(出售绘本封面,请幼儿描述,引入主题)约3min
2、开始故事(声请并茂,节奏,语调很重要。大概3、4副画面)3min左右
3、互动,引入游戏或练习(与主题有关)10min左右
4、继续故事3min左右
5、互动,讨论,教师小结并将兴趣继续延伸,激发幼儿阅读兴趣。2min左右
除去这些,也还是要根据幼儿的学习兴趣来进行一定的调整。所以,我所看到的几堂课都是不一样的感觉,及时流程相类似。但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特色。林老师和何老师的亲和力和应变能力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像投影仪出现问题了,孩子们开始躁动,但老师还是以幽默的方式“原来风太大了”逗得孩子们大笑,课堂继续。
由此可见,绘本的选择,教学方式和教师的状态都是重要的。
我也在反思,我们班级在周五开展的绘本集教到底欠缺了什么?好像都欠缺了许多,更觉得自己失败极了,不过也幸好在这次的学习中,让我发现了所欠缺的东西。因此必须要加强要求自己,了解绘本,了解孩子,同事也了解自己。希望我们的班级绘本课会越上越好。
语文阅读培训心得体会 篇9
新课程走近我们已有多年的时间了,多年的教学经历使我受益匪浅,收获丰厚,感触很多,使我加深了对新课程改革的理解与体会,我进一步认识到了新课改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在教学实践中,我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点作法:
一、加强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纵观语文教学的历史,在古代,说某某能写一手好字,能写书信,这人的语文素养就好;相反,说某某的语文水平差,往往就说这人斗大的字也识不了一筐。可见古代私塾的语文教学目的是何其简单。但尽管简单。却包含了教会做“人”的基本能力这一亘古不变的道理。因此,语文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的将来学习和今后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这种基础,就是读读背背、说说写写。“能说会道”“出口成章”“下笔成文”不就是对一个人语文水平高的最好评价吗当前在语文教学中许多老师受教育部门的统考和评价体制的束缚,还没有完全摆脱应试教育的模式。小学语文教学较大程度上仍在“讲”、“练”、“考”中兜圈子。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应该回归到培养学生的基本素养上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才是语文教学返璞归真的要义所在。
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呢?结合我校许多语文老师的教学实践提出以下几种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做法:
1、走进教材,让学生直接体验作品的人文精神。
语文课程含有丰富的情感和人文内涵。对人的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对学生心灵的震撼是极其深远的。所以要把学生带进教材,让学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直接体验作品的人文性、工具性。
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用欣赏的目光看待每篇课文。教师应重视用文学性的语言把学生带进教材,让学生在听、说、读中体会语言文字的美。如:教学老舍的《养花》一文时,可以抓住老舍先生养花所付出的劳动这一段落,着力渗透“不劳动连棵花儿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这一富有人文内涵的思想内容。课上引导学生夸夸班上热爱劳动的同学,并倡导组织学生进行公益劳动,家务劳动,自己也学养花等实践活动。这样也就使学生懂得了劳动光荣、懒惰可耻的道理,学生的人文精神得到了很好的培养。又如:教学古诗《石灰吟》,课前准备好几块生石灰和盛有清水的脸盆,让学生在课堂上把生石灰放进脸盆,亲眼目睹生石灰的变化过程。学生对坚硬的生石灰在水中沸腾,翻滚,最终踪影皆无,只留下清白一片的变化过程惊叹不已。可想而知,此时教师不用讲解,学生也已深入感悟到石灰不怕牺牲的品格,清清白白的形象,从而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生命价值观的教育,并在教学中通过多种形式的表情朗读,展现课文描写的形象,抓住课文中有一定内涵的词句进行体会,落实语言文字的综合训练。
2、走出教材,让学生扩展阅读,多实践,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
从课内来说,每一节语文课留出3至5分钟给学生扩展阅读和本次课文相关的材料,让学生有新的感受和新的体验,语文素养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一定的提升。
从课外来说,必须加强课外阅读和实践。语文教育是母语教育,有取之不尽的教育资源,有得天独厚的语文环境。班委选举;课前一分钟演讲;评论班级生活;开主题队会;读书、看报、听广播;参加文艺、体育、科技竞赛……都会使学生在“语文化”的生活中,体验到语文学习的乐趣,这都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好方法。
二、注重学生的阅读背诵
我国有句“熟读唐诗三百首,不能作诗也能吟”的俗语,古圣先贤也早就指出了读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我们都知道,古代私塾的教学方式再简单不过了,熟读成诵,积少成多,然后融会贯通,化为已有。一味的读,一味的背,在硬性读背的戒尺下不也培养出了大量儒生?由此可见“读”在学习语文中还是具有相当的作用的。我们看到有些语文教师却对“读”束之高阁,在阅读教学中去搞新花样。教师纯粹“为讲而讲”,学生纯粹“为学而学”,“方法”看似灵活多样,课堂也颇显热闹,可学生学完一段时间后实质却知之甚少,遗忘很快。正如走马观花式的旅游仅是“到此一游”而已。有位教师在执教一篇游记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采用小导游的方式让学生先小组合作学习,然后集体交流,抽学生轮流上台用自己的语言向同学们介绍景点的特点。利用先进的教学媒体,在教学时向学生展示了一幅幅形象直观的画面图,犹如身临其境,美不胜收,接着又让学生介绍课前收集的相关信息。整堂课内容充实,模式新颖,学生饶有兴趣,也学了很多。表面上学生收获不少,但是由于缺少了对文本的朗读,实质的理解还是缺少相当的内涵,尚有部分学生甚至一节课中没开过口,这显然无助于课文的内容的解读。
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读背无疑是积累语文素养的好方法。现代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记忆力是一切智力的基础。朱熹曾经说过: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这“三到”是多种分析器官同时参加活动的协同作用。心理学家早有实验结论:多种分析器官协同作用的效果最好。因此读背是自悟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反复诵读才能真正体会课文的意味、情趣和文气。
三、注重学生自悟探究
当前的语文教学,不管是老牌的“教师讲,学生听”,还是翻新的“教师问,学生答”,或是改革的“教师拨,学生转”,其总体还是以教师为中心,“喧宾夺主”的情况还是显而易见。
其实,语文教学是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去感受体验,强调的是学生的自悟探究。苏霍姆林斯基说:“我深信,只有能够去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自悟”便是学生形成自我教育的途径。在“读”的基础上,“悟”出精髓。因“文”悟“道”,因“道”学“文”。当然,学生的自悟探究,绝不能采取放羊式的自我领悟,必须在老师的引导、师生的讨论下进行。自悟探究中要有思维培养,自悟探究中要有语言训练,自悟探究中要有创新的火花。我们许多老师在新老教材的语文教学中,曾经尝试运用过“小组互动探究四步法”,也就是:1、读――读喜爱的语段;2、说――说探究的内容;3、问――问不懂的问题;4、帮――帮助解决疑难。例如:学习《桂林山水》时,就是主要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通过读一读、说一说、问一问、帮一帮的过程,以多元的对话为模式,师生之间的平等交流,同学之间的合作探究,这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形式,使整个课堂弥漫着一股亲切、活泼的气氛。课堂上或争先发言、或点评、或小组讨论。教师在课堂上架设起一座文本与学生对话的桥梁,使学生学会了真正地学。
四、语文生活化,将语文教学由课内拓展到课外。
首先,要更新理念,树立正确的语文教育观。要把学生从沉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让学生“少做题,多读书”,让学生成为支配课余时间的主人。教学中要强调“精讲”,使学生能在课内完成大部分作业。为此,要关注儿童的经验和体验,并以儿童的经验、体验为中介,解决语文课程的抽象性、概括性、典型性与儿童生活的具体性、多样性、独特性的矛盾。从儿童的经验世界出发引导儿童进入课文的想象世界、情感世界,以儿童的自我体验为契机、引发儿童和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的共鸣。既使是学生发表了一些“异想天开”,有悖于常理的意见,也不要轻易否定。我们常常见到的是,恰恰是学生天真、幼稚毫无忌讳的“童言稚语”,表露了儿童纯真的天性,闪烁着智慧的火花。生活即课堂。培养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能力,也只有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实践,反复历练,把生活所得的一点一点累积起来,才会形成一个人的口语交际能力。所以,教师要打破课内课外的界线,树立大语文观,生活处处有语文,把口语交际的课堂延伸到学生五彩斑斓的生活之中,关注自然,关注生活,关注社会。
总之,在新的课程、新的学习方式、新的教学氛围下,需要老师引领学生开辟出一片语文学习生活的新天地,在这片天地里,教师和学生将共同成长,不断进步!
语文阅读培训心得体会 篇10
XX月XX日至XX日我很荣幸地参加了“国培计划”四川省农村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一个人能够静下心参加学习培训是非常有必要的。学习要树立为完善自我,超越自我而学习的理念;要把学习作为一种必要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思想境界来认识和对待。我非常珍惜能有这样一次学习的机会,因为它不仅是我职业生涯的新的奠基点、人生的又一起跑线,更是我服务学生、服务学校、服务农村教育事业,实现自我价值的前提和条件。对于作为一名农村小学语文教师的我来说,既要有为学生、学校服务的意识,更要有服务的本领,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使自己具备广博的知识、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个人素质,才能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
在整个培训过程中各位专家、学者和我们进行了交流,对我们进行了引领,老师们的讲解内容丰富、旁征博引、深入浅出、生动形象,且观点鲜明、见解独到,使我深刻地感到自己的认识明显存在局限与不足,老师或幽默或儒雅的风采让我为之倾倒,严谨的治学态度让我为之震憾,他们精彩纷呈的XX演绎和彰显个性的理念宣扬让人折服。本次培训,好比面对一桌丰盛的大餐,一盘盘“山珍海味”让我们目不暇接。
一、品——课程之丰盛(培训的基本情况)
这次培训课程涵盖面广,内容非常广泛,新课改、教学预设、课题、儿童教育等无不涵盖,既突出了时效性、针对性,又是完美的整体,既体现了党和国家的良苦用心,又说明了教育部对这次“国培计划”的高度重视,独具匠心。教学内容上的精心编排,课外活动上的周密部署,名师的言传身教,无一不体现出组织上的高度重视和良苦用心。令人耳目一新,在学习期间使我们深深体会到“学无止境”,让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流连忘返。
二、感——XX之精华(名师授课的特点)
不同专家,不同理念,不同视角,不同收获。由于专家教授们从事不同的实践活动,研究领域不同,XX背景不同,正是这样精彩各异的身份才使我们吸纳不同的信息,启发我们多样的思考角度。专家教授能将丰富的实践经验、渊博的知识和深厚的XX积累融会贯通,思维活跃,视角新颖,于此总结出的观点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课堂上厚积薄发的从容这给了我们诸多思考。
刘永康教授的《走进新课程改革——十年课程改革的问题与反思》讲座,对当前我国十年来新课程改革方面的弊端侃侃而谈的独到见解,语言犀利而准确,风趣幽默,让我们惊叹与佩服。他是我认识到,原来我们一直在课改的误区中:在教学中忽略了对学生做人的教育,在教学关系上我始终凌驾于学生之上……而这一切都是我对课改认识不深造成的。同时在他的讲座中我也找打了解决问题的答案:一是我们语文教师必须储备渊博的语文知识,锤炼良好的思想品质。二是避免把尊敬学生搞成无原则的吹捧,杜绝把欣赏和赞美学生演变成上课时奉行的“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的原则。三是不能将愉快的教学庸俗化。
李云龙老师虽说讲的是《教学适切与教研支持》这个话题,但他授课的角度新颖,把具体案例与XX知识结合起来,让我重新认识了“教学预设”,使我明白了教学预设是非常重要的,没有充分预设就不会有课堂教学的有效进行。但是教师的预设再充分,课堂中还是有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存在,教学中生成的问题本身也是一种教学资源,这就要求教师能够抓住这种资源,随机应变,适时引导学生,做到掌握分寸,方法得当,而要想提高教学机智,平时就应加强学习,多阅读教学杂志和XX书籍,不断提高自身的XX水平和业务修养!
XX老师关于“课题”的讲座能将复杂的枯燥的问题通过身边的案例化简为浅显易懂的道理,为我们揭开了课题的神秘面纱,对我起到了触类旁通的指导用,让我恍然大悟:原来课题实际就是解决教师自己的问题,促进教师自身专业的发展。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可能不产生各种问题,只要我们用心去解决这些问题,就是在做微型科研。所以教师要想提高自己的素养,必须要在研究的状态下工作,在工作的背景下研究,做一名真正的学者型,探究型教师。
XX老师从小学、语文、教学三个方面诠释了儿童视野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的真正含义,幽默诙谐的小故事配合摘录的教学片断让我们明白了如何在课堂上体现童趣,回归学生的自由天性;有层次、有梯度的引领着我们打造有效教学,让自己的课堂更适合儿童的心理发展。
XX老师带领我们竖起心灵的镜子,追寻教师职业幸福的根源。成老师告诉我们:经验是可贵的同时也是可怕的,可怕的是经验没有与时俱进,没有发展,固守原有,没有创造。经验能熟能生巧,也能熟能生笨,养成惰性、倦态,而惰性、倦态是阻碍自己发展的绊脚石。所以我们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超越自我,可我们不能把自己禁锢在语文专业中,我们要超越学科,学习儿童研究。现在的老师的毛病就是忘掉自己的童年时代,把学生培养成一个个小大人,让学生脱离了童真和乐趣。所以现在我们教师的任务就是让儿童回到自由天性上去,回到儿童的伟大之处(儿童的生成性、创造性),回到儿童的生活状态、生活方式上。保护好学生的学习天性,才是老师的职责所在。永远不要忘记语文教学就是教会学生学习语文。把儿童学习的权利还给儿童,这才是真正的语文教学。(这段您写的很深刻,就没改动)
总之,各位专家、学者的讲座在激情的背后确是一种独立思考光芒的闪射。他们在各自的XX视阈中加以探究、拓展,平面的语言文字变成跳跃的音符。
三、悟——行动之坚定(关于学习的启示)
“国培计划”虽然短暂,但是却建立起了我们农村教师自我提升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我们农村教师的职业能力得到了锻炼、个人素质得到了提升,留给我们的必然是终身收益的收获和永恒充实的思考。这次培训,能融入到浓厚的学习氛围中,汲取最先进的人文社会知识。感受到知识的更新、科学技术的进步、时代前进的步伐是如此的紧迫。使我深深地感到自己的不足与肤浅,自身在很多方面都还存在很多差距,必须树立勤学习、终身学习的思想,不断充实自己,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
水本无华,相荡乃生涟漪;石本无火,相击乃生灵光。一次又一次与老师们的思想、观点发生着碰撞,他们中有的让人迷惑,但驱使我加快思考和探索的脚步;有的让人思路清晰,坚定了自己继续前行的信心和勇气;更多的是为我找到了工作的钥匙、教育的真谛。今后,我会一如既往,将自己的全部心血倾注于农村语文教育事业上,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
一言以蔽之,教育之路漫漫,我坚定行走着……
语文阅读培训心得体会 篇11
20xx年xx月xx日我参加了教研室组织的小学语文教学培训活动。在培训过程中,听取了李爱玲老师的《一枝一叶总关情》,而且还有幸听取了其他优秀老师的报告,感觉收获很多。通过培训让我明白了,朗读训练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关键,朗读训练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基本口头表达技能,也可以培养学生掌握主动理解课文的学习方法,从而更深入地去理解文本。因而抓好朗读训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教师要做好示范朗读
根据课文的不同情况,我把范读分为以下几种:
1。范读全文。叙事性课文有时放在解题后范读,以引起学生阅读的兴趣;有时讲完课文后进行总结性范读,给学生完整的印象,使其融会贯通。
2。范读重点段落。有些课文重点段的语调较难处理,有的是衬托人物内心活动的地方,学生对语速不好掌握,教师应对就选择这样的段落进行范读。
3。范读重点语句和模棱两可、含糊不清的难句。对于关键性的语句,声音重轻强弱难以处理的语句要范读。
4。有些课文可让朗读技巧好的同学范读,但次数不易过多,读前给予提示,读后加以指导,以老师带学生,以学生促学生。
二、朗读的目的
1、朗读能使学生吸取和丰富知识,发展智力。语文课应着重教给学生吸取知识的方法,吸取精华部分,扩大自已的知识视野,起到触类旁通的作用。现在的小学语文教材的内容,既有社会科学知识,也有自然科学知识,有助于学生认识生活、社会和历史,学生通过阅读吸取和掌握知识的同时还可以开发学生的智力。
2、朗读能使学生更深刻感受文章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小学生年龄虽小,但也已有了一定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对课文的感情朗读,可使自身思想与教材内容产生共鸣,使学生能“走”进教材,设身处地的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3、朗读能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从而受到美的教育。小学语文教材大多是经典之作,这些作品从各方面表现了人类的创造精神和审美过程。因而,教师要根据文学的审美特性,通过语言文字反复朗读,将文学作品中具体生动的形象渗入学生的心灵,使学生在一种沁人肺腑的情感陶冶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审美教育。
三、朗读的形式要灵活多变
朗读训练中,朗读的形式应该灵活多变。如果只是一味地齐读,个别读,则会显得十分单一,乏味,势必影响学生的朗读兴趣和热情。采取多种形式的朗读可以引起学生朗读的兴趣与热情。如领读、个别读、分角色读、轻声读、评读、快速读、竞赛读、配乐朗读等。下面简单介绍一下评读、竞赛读和配乐读。
1、评读:是对学生或老师的朗读质量作评价,指出优点或不足之处。评读可以是自评或他人评,可以是老师评学生,也可以是学生评老师。既评朗读的感情,又评朗读技巧,长期坚持这样训练,就会找到朗读的感觉,逐步形成良好的朗读意识,对于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有很大的作用。
2、竞赛读:为了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活跃课堂的气氛,有时适当运用竞赛朗读,比一比哪一组读得好,哪一个同学读出了感情。学生的好胜心较强,采用竞赛朗读,不但可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和热情,还可以激发他们精益求精、不断进取的精神。
3、配乐朗读:音乐以特有的旋律和节奏塑造艺术形象,把人们带入特有的意境中,唤起人们的感情。例如教《草原》一课,为了使学生深入体会中心,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老师让学生听配乐朗读,在优美的音乐中,在脑海重现课文中叙述的优美意境,使学生沉醉于祖国江山分外妖娆的美感之中。
四、要加强朗读的训练
1、端正教学思想。在教学中,教师由于受统考升学率的影响,往往会重写轻读,狠抓字、词、句、篇的落实,把朗读基本功的训练挤掉了,结果造成学生朗读能力低的现象。我在教学中,坚持把“朗读”放在教学的一定高度,并加强朗读训练,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加强朗读教学和朗读训练决不是绊脚石,而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金钥匙。
2、组织学生认真听朗读。学生听朗读包括教师的范读、放录音带、组织学生认真听读,要有明确的要求,听什么内容,教师要告诉学生集中注意力,提高听读的效率。
3、重视朗读指导。教师可以从吐字发音、理解内容和技巧等方面给予指导。朗读时吐字发音,要尽量做到正确、清楚、规范。理解内容的指导,教师首先要了解课文的写作背景、作者意图、人物性格等,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朗读。技巧的指导也很重要,主要是对声音、停顿、快慢、语气、语调等的指导。
4、制定朗读计划。教师制定学期的语文教学计划时,要辅之朗读计划。全书中那些是重点指导朗读训练的文章?这些文章各具有什么特色?哪些是全文指导?哪些是片段指导?都要事先安排好。在朗读基本功的训练方面,本期要达到什么要求等,都要明确提出来。只有朗读计划周密,教学时,才能做到心中有数。
5、课外阅读博采众长。课内阅读要与课外阅读相结合,加强阅读指导,让学生博采众家之长。首先要激发兴趣,使学生有阅读的欲望,想阅读。二要创造条件,让学生有书可读,有好书可读,随时能读到好书。三要教给方法,如浏览法、摘抄法、剪报法、批注法等等,促使学生养成动笔墨、动工具书、动脑子的良好习惯。同时,再定期举行一些诗歌、散文朗读比赛或朗诵会,丰富学生的课外阅读形式。五、结论
总之,语文学科要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坚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长此下去,学生的读书能力以至说话能力、写作能力都会有很大提高,必能实现“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的这一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
语文阅读培训心得体会 篇12
XX月XX日至XX日我很荣幸地参加了“国培计划”四川省农村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一个人能够静下心参加学习培训是非常有必要的。学习要树立为完善自我,超越自我而学习的理念;要把学习作为一种必要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思想境界来认识和对待。我非常珍惜能有这样一次学习的机会,因为它不仅是我职业生涯的新的奠基点、人生的又一起跑线,更是我服务学生、服务学校、服务农村教育事业,实现自我价值的前提和条件。对于作为一名农村小学语文教师的我来说,既要有为学生、学校服务的意识,更要有服务的本领,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使自己具备广博的知识、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个人素质,才能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
在整个培训过程中各位专家、学者和我们进行了交流,对我们进行了引领,老师们的讲解内容丰富、旁征博引、深入浅出、生动形象,且观点鲜明、见解独到,使我深刻地感到自己的认识明显存在局限与不足,老师或幽默或儒雅的风采让我为之倾倒,严谨的治学态度让我为之震憾,他们精彩纷呈的XX演绎和彰显个性的理念宣扬让人折服。本次培训,好比面对一桌丰盛的大餐,一盘盘“山珍海味”让我们目不暇接。
一、品——课程之丰盛(培训的基本情况)
这次培训课程涵盖面广,内容非常广泛,新课改、教学预设、课题、儿童教育等无不涵盖,既突出了时效性、针对性,又是完美的整体,既体现了党和国家的良苦用心,又说明了教育部对这次“国培计划”的高度重视,独具匠心。教学内容上的精心编排,课外活动上的周密部署,名师的言传身教,无一不体现出组织上的高度重视和良苦用心。令人耳目一新,在学习期间使我们深深体会到“学无止境”,让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流连忘返。
二、感——XX之精华(名师授课的特点)
不同专家,不同理念,不同视角,不同收获。由于专家教授们从事不同的实践活动,研究领域不同,XX背景不同,正是这样精彩各异的身份才使我们吸纳不同的信息,启发我们多样的思考角度。专家教授能将丰富的实践经验、渊博的知识和深厚的XX积累融会贯通,思维活跃,视角新颖,于此总结出的观点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课堂上厚积薄发的从容这给了我们诸多思考。
刘永康教授的《走进新课程改革——十年课程改革的问题与反思》讲座,对当前我国十年来新课程改革方面的弊端侃侃而谈的独到见解,语言犀利而准确,风趣幽默,让我们惊叹与佩服。他是我认识到,原来我们一直在课改的误区中:在教学中忽略了对学生做人的教育,在教学关系上我始终凌驾于学生之上……而这一切都是我对课改认识不深造成的。同时在他的讲座中我也找打了解决问题的答案:一是我们语文教师必须储备渊博的语文知识,锤炼良好的思想品质。二是避免把尊敬学生搞成无原则的吹捧,杜绝把欣赏和赞美学生演变成上课时奉行的“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的原则。三是不能将愉快的教学庸俗化。
李云龙老师虽说讲的是《教学适切与教研支持》这个话题,但他授课的角度新颖,把具体案例与XX知识结合起来,让我重新认识了“教学预设”,使我明白了教学预设是非常重要的,没有充分预设就不会有课堂教学的有效进行。但是教师的预设再充分,课堂中还是有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存在,教学中生成的问题本身也是一种教学资源,这就要求教师能够抓住这种资源,随机应变,适时引导学生,做到掌握分寸,方法得当,而要想提高教学机智,平时就应加强学习,多阅读教学杂志和XX书籍,不断提高自身的XX水平和业务修养!
XX老师关于“课题”的讲座能将复杂的枯燥的问题通过身边的案例化简为浅显易懂的道理,为我们揭开了课题的神秘面纱,对我起到了触类旁通的指导用,让我恍然大悟:原来课题实际就是解决教师自己的问题,促进教师自身专业的发展。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可能不产生各种问题,只要我们用心去解决这些问题,就是在做微型科研。所以教师要想提高自己的素养,必须要在研究的状态下工作,在工作的背景下研究,做一名真正的学者型,探究型教师。
XX老师从小学、语文、教学三个方面诠释了儿童视野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的真正含义,幽默诙谐的小故事配合摘录的教学片断让我们明白了如何在课堂上体现童趣,回归学生的自由天性;有层次、有梯度的引领着我们打造有效教学,让自己的课堂更适合儿童的心理发展。
XX老师带领我们竖起心灵的镜子,追寻教师职业幸福的根源。成老师告诉我们:经验是可贵的同时也是可怕的,可怕的是经验没有与时俱进,没有发展,固守原有,没有创造。经验能熟能生巧,也能熟能生笨,养成惰性、倦态,而惰性、倦态是阻碍自己发展的绊脚石。所以我们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超越自我,可我们不能把自己禁锢在语文专业中,我们要超越学科,学习儿童研究。现在的老师的毛病就是忘掉自己的童年时代,把学生培养成一个个小大人,让学生脱离了童真和乐趣。所以现在我们教师的任务就是让儿童回到自由天性上去,回到儿童的伟大之处(儿童的生成性、创造性),回到儿童的生活状态、生活方式上。保护好学生的学习天性,才是老师的职责所在。永远不要忘记语文教学就是教会学生学习语文。把儿童学习的权利还给儿童,这才是真正的语文教学。(这段您写的很深刻,就没改动)
总之,各位专家、学者的讲座在激情的背后确是一种独立思考光芒的闪射。他们在各自的XX视阈中加以探究、拓展,平面的语言文字变成跳跃的音符。
三、悟——行动之坚定(关于学习的启示)
“国培计划”虽然短暂,但是却建立起了我们农村教师自我提升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我们农村教师的职业能力得到了锻炼、个人素质得到了提升,留给我们的必然是终身收益的收获和永恒充实的思考。这次培训,能融入到浓厚的学习氛围中,汲取最先进的人文社会知识。感受到知识的更新、科学技术的进步、时代前进的步伐是如此的紧迫。使我深深地感到自己的不足与肤浅,自身在很多方面都还存在很多差距,必须树立勤学习、终身学习的思想,不断充实自己,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
水本无华,相荡乃生涟漪;石本无火,相击乃生灵光。一次又一次与老师们的思想、观点发生着碰撞,他们中有的让人迷惑,但驱使我加快思考和探索的脚步;有的让人思路清晰,坚定了自己继续前行的信心和勇气;更多的是为我找到了工作的钥匙、教育的真谛。今后,我会一如既往,将自己的全部心血倾注于农村语文教育事业上,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
一言以蔽之,教育之路漫漫,我坚定行走着……
语文阅读培训心得体会 篇13
为期两天的培训落下帷幕,冒着酷暑来回奔波实属不易。先梳理一下培训活动过程:王继聚校长和陈学壮主任分别就状物类散文和抒情性散文阅读教学设计与实施做了专题报告,李大森校长针对教师专业发展做了报告,朱红甫主任做了讲座《基于学业水平质量检测的阅读教学追寻》。活动内容丰富,形式活泼,专家们走下来和教师互动,话题来自教学实际,以生动的语言、大量的实例和多年的教研经验向我们诠释了各个时间阶段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阅读教学的方向,更让我们感受到了一位教师的敬业、乐业、创新、奉献的情怀。专家们的报告使我对语文阅读教学所走过的路程有清晰的了解,更明白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任务的艰巨。场场精彩,让我受益匪浅。
一、阅读教学要以语言学习为中心。
“语文”就是指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语文教学就是语言运用的教学。语文课程的“工具性”,要求语文教学要着眼于培养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实用功能。语言学习得好,运用语言的能力就强。可是目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许多教师由于认识的偏差,出现了人文性过度,工具性不足的倾向。表现为:重感悟,轻训练;重内容,轻语言;重阅读,轻作文等。小学语言训练要根据学生年龄的特点,有目的有顺序地进行语言学习,帮助学生积累词汇,正确、熟练地运用语言。
二、语文教师是阅读教学的关键,语文课要表现语文老师的高度与深度。
各位专家都有个共同特点,那就是爱读书,他们联系自己的实际,谈了语文教师该如何提高的文化底蕴,提高素质修养。我们不仅仅深入课堂多听课例,还要经常实践研究,上课、研讨、读书、提高。我心中的语文教师应该是拥有一股自由的情感,一片思想的天空,进行专业的探索,不断提升专业水平,具有大将风范,要有一股真正的人文气质的形象。要达到这个高度,我们首先要做到:永葆激情,忠诚教育。语文教师要有“天高云淡,笑看云卷云舒,潮起潮落,立于潮头写春秋”的胸怀与气度。不要因为坏境的改变,经济的冲击,地位的升降而改变,永远保持一颗敬岗爱业的热情的心。然后还要做到:张扬个性,锐意改革,创意教学,形成风格;业精于勤,潜心静虑,默默努力,静静成长。最后还要做到:博览群书,好高致远。教师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开阔的人文视野,深厚的教育理论功底,博览群书,将我们的言行内化为学术的性格,在反思中成长。
三、阅读教学中,应该从教学生学会知识转向教会学习。
我对这个观点的理解是:阅读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学法。指导学生学法要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材为情感载体的原则。一方面教师要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课本让学生读,思路让学生讲,规律让学生找,学法让学生悟,使阅读方法真正成为学生可贵的精神财富,另一方面要因势利导。但是,指导学生学法时仅教给学生掌握一套科学的学习方法还不够,还应注意以下三点:一是指导学生学法要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这是指导学生学法取得成效的必要条件。二十学法最好是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出来的,而不是老师生硬传授的。三是要重视学习品格的培养,即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创造精神,努力上进精神,这是指导学生学法取得成效的保证。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我们作为语文教师要是都能在实践中总结、反思、提高,那么,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将会走上一个更高的台阶。努力,期待!
语文阅读培训心得体会 篇14
毋庸置疑,谁也知道阅读的重要性,它是一个人认识世界的手段之一,是告诉你眼睛里看不到的故事,凭借阅读感知心中的感悟,开拓视野、增长见识,总之,有百利而无一害,可是都说好,但是不仅是学生,为什么就连我们成人也不能像吃饭一样让它变得如此重要呢?学习中,借着专家的讲座还有自己的感悟,整理了几方面的内容,以供借鉴。
一、为什么阅读
明白阅读的重要性,说教是手段,但不是,得不到利益,吃不到甜头,或者说不读书肚子不饿,那么读书就变得可有可无。四川大学教授刘莘说,追踪学生阅读情况,现阶段出现问题有:
1、资源问题
2、阅读场欠缺
3、阅读激发不足
4、阅读教学问题
针对问题,对我们的教学就提出了挑战,怎样实现阅读意义的内化与提升,是我们下一步要重点思考的。
二、阅读方法指向
核心素养、传统文化、统编教材都以阅读为支撑,语文学习规律是“质从量出”,质量从哪来,读得数量上去了,自然直观的理解能力提升了,内涵的素养也在发生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是非曲直有了方向。叶圣陶先生说,单凭教材是不够的,多读才好,一二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不少于40万,五六年级不少于100万,这是基数。
如何应用现有的时间完成于几倍于教材的阅读任务呢?北京的张艳清为我们提出了六个字:简约、主动、发展,就她的讲解及我的理解给大家说一下。
“简约”指教,一是要以体裁为主题的阅读,用专题总结课的形式上不同作者同一体裁的横向阅读,如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小说、诗歌等各种文体的整合教学,应用模仿与迁移的办法使自己的能力提高。二是以明显的单元特征,以诚待人、田园生活、热爱生命、自然启示等等,选择以点盖面的教学方式,也就是咱们现在倡导的单元整体教学,教学中找异同点,总结方法,找同类型文章阅读,举一反三。三是以表达方法为专题的阅读,选点(细节描写、外貌描写、修辞手法应用、文章结构的编排、故事情节的把控等等),注重表达方法,也是语文学习的基础,以法促读、以读促写的阅读实践活动。四是以作家作品为专题的阅读,只读一个作家的作品,揣摩他的写作特点,学习长处。
“主动”指读法迁移课,就是A课文(教读课,也是我们的教材)迁移到B(自读课文,找到的相关课文)再迁移到C(可能是整合的资料、文献),再迁移到D(由此对地方、人物、传承、崇拜、敬仰……的拜访,提升理解,像孩子学了,假期就要求父母亲一定要带自己看看,像我们读了萧红,就想去她的故乡呼兰河看看,读了孔子,就想去山东曲阜,读了《红楼梦》,就对曹雪芹由衷的崇拜,有人去不遗余力查找有关他迷一样的身世,这样又为阅读发生了质的飞跃。)
“发展”指拓展延伸课,这就范围广了,可以是内容、作者、语言风格、人格化写法、拟人与人性化区别、结构、写作特点、喜欢的内容……
三、阅读考级
阅读必须是每天的,他们分为四种形式:课堂阅读(课本及延伸阅读、资料)、班级共读(共读一本书,像我们的必读书目)课外阅读(自己喜欢的个性阅读)亲子共读(营造一种氛围,为创设一个磁场,每个人都是力量)基于这些形式,我们要做一个读书的评价,就是考级:量积累,质转变(内在的)阅读输入,活动输出(提升的)用记录、观察、发现、活动、改变等多种形式设计级别卡,让学生用不同的方式爱上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