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班级管理培训心得体会
老地方整理的幼儿园班级管理培训心得体会(精选18篇),经小编精挑细选,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班级管理培训心得体会 篇1
利用寒假,我阅读了《幼儿园班级管理》这本书。感觉到此书真得是一本难得的好书!该书从九大章详细的介绍了幼儿园班级管理的一些策略及方法。第一章是:幼儿园班级概述。第二章是:幼儿园班级管理环节。第三章是:幼儿园班级管理体系。第四章是:幼儿园小班的管理。第五章是:幼儿园中班的管理。第六章是:幼儿园大班的管理。第七章是:混合班的班级管理,第八章是:学前班的班级管理。第九章是:残障儿童回归主流的班级管理。这书细细的介绍了一些好的方法,让我看了以后感到受益匪浅!
幼儿园的工作是复杂而具体的。光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就包括:专门的教育教学活动、游戏活动还有生活常规活动等多种多样的活动。其中的生活常规活动又包括:用餐、就寝、入厕等很多小的细节和工作。这些活动虽然微不足道,也不被大家所重视,但却是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幼儿园一日活动得以顺利开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因此,认真做好班级的管理工作,让班级工作井然有序就显得尤为重要了。那么,我们教师在面对繁琐而紧张的教育学活动时,要怎样做才能二者兼顾呢?看了这本书后就自己的观点谈几点思考:
一、班级管理的含义
班级管理是班级教师通过组织、计划、实施、调整等环节,把幼儿园的人、财、物、时间、空间、信息等资源充分运用起来,以便达到预定的目的。
二、幼儿园常规建立的必要性
1、幼儿教育的需要
在幼儿教育中,“常规教育”是为了实现幼儿园的保育和教育目标,让幼儿活泼又有序是常规教育的目的之一,幼儿常规的稳定才能保证幼儿在园健康、活泼的成长。
2、幼儿发展的需要
俗话说:“三岁看到老。”正说明幼儿期是形成和培养良好素质的最佳时期。幼儿园不仅对幼儿进行教育,也在为幼儿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使之为今后的一生打好基础。
三、班级管理中教师的职责和地位
虽然我是一名新教师,也没有当过班主任,但每天都和那些天真、可爱的孩子们在一起。只要和幼儿打交道,最能打开局面的就是“情”,而班级的管理中,情更应是始终贯穿其中的主线。对幼儿要做到:关爱、友爱、慈爱。
1、给幼儿多一点关爱、理解和体贴,做好班级管理工作需要正确地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如:教师与幼儿的关系、教师与家长的关系、幼儿与幼儿的关系、家长与家长的`关系等。只有相互彼此的了解、尊重和信任,才能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幼儿只有在情感上接纳教师,班级的各项工作才能顺利开展。因此,教师要经常和幼儿进行思想交流,多创设一些轻松愉悦的氛围让幼儿倾吐心声,及时地了解幼儿的内心世界,对于不同个性的孩子给予不同的帮助,让幼儿时刻感觉到教师的关怀和爱。
2、做幼儿的好朋友
教育家赞可夫说过:就教育工作效果来说,很重要的一点要看师生之间的关系如何。我认为在当今教育中,这种重要的师生关系应是一种平等、和谐的朋友关系。在新《纲要》中明确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在班级管理中,老师要以身作则,成为幼儿的表率,在幼儿和班级组织的集体活动中,老师也是其中的一员,是他们的朋友之一,最重要的是老师作为幼儿的朋友,要尊重他们,爱护他们,这样良好的班级氛围就会慢慢地形成了。
其次,教师要和幼儿平等待人,与幼儿谈心聊天,成为幼儿最忠实的听众。
3、给幼儿慈母般的爱
在学习和生活中,时刻把幼儿的利益放到第一位,注意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把温暖送到每个幼儿心头,从点滴的小事中逐渐让幼儿接受集体生活,让幼儿感到老师也有一颗慈母心,时刻在关心、帮助着他们,让爱充满整个班级,充满幼儿的心房,使幼儿感受到学习和成长的快乐。
四、教师自身素质在管理中的作用
1、品德素质。
在品德素质上,教师应具有优良的思想品德,做到热爱祖国,献身教育,遵循规律,教书育人,勤奋学习,不断提高,热爱幼儿,诲人不倦,关心集体,团结协作,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2、智能素质。
教师要形成知识、智力、能力的有机结合体,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包括系统而完整的专业知识,懂得教育科学知识,掌握教育教学规律,并通过学习知识和工作实践来发展智力,培养能力。
五、班级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方面:
1、对班级幼儿能有全面的了解
我觉得作为一名工作在第一线的教师,将班级常规带好的一个前提条件是对本班幼儿能有全面的了解。因为幼儿之间本身就存在着年龄和生理上的差异性,教师如果能对每个幼儿都能熟悉,了解幼儿的个性和习惯,并结合幼儿的这些特点才能制定出符合本班幼儿发展的常规管理方法。
2、常规教育要日常抓,抓日常俗话说得好“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幼儿良好的常规也是要从幼儿身边的每件小事做起,即从细小处开始,从日常生活中的基本要求做起。这里提到的常规其实是很广泛的,它包括了生活常规、学习常规,而生活常规隐含了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在园的生活习惯、集体规则意识的培养等等,教师都要根据幼儿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的内容,有内容、有计划的开展教育教学的工作。
3、常规教育要抓重点、反复地抓
幼儿的年龄比较的小,自控能力比较的弱,要让幼儿养成良好的常规意识,教师首先要幼儿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应该怎样做,近而提高幼儿分辨是非的能力,但是由于幼儿的可塑性比较的强,他们良好的常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就能达到的,还需要我们在教育中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要将常规教育晓之以理,要讲究培养的形式,要不怕反复的练习,并不断的改变形式,以此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常规意识。
六、班级常规建立的方法
1、让幼儿在音乐中建立常规
大家都知道在区角活动或者是自由操作的活动中让教师最烦恼的是整理物品,如何让幼儿快速整理又能快速地安静集中讲评呢?我们可以使用音乐的方法,并且还收到了不错的效果,具体是这样实施的。我们在活动接近尾声的时候,都会播放幼儿熟悉的音乐,幼儿听到这段音乐后就要马上开始整理和集中(注:音乐的节奏感最好强劲一些),而且幼儿听到音乐后,就不用再像以前那样教师“喊”了,同时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又提高幼儿自我服务的意识。
当幼儿在体育活动或者是餐后活动、午睡后,我们都会使用比较柔和的音乐(如:摇篮曲),幼儿听到后也会很自觉的休息了。
2、利用餐前小故事促进幼儿进餐常规
如何让幼儿能安静、快速、干净地用餐也是教师常会碰到的问题,我们班的孩子在以前进餐前这几个方面都做地不是很好。现在通过餐前小故事的方法幼儿的进步也很大,每次餐前我们都会讲一讲有关珍惜粮食的故事。当然还少不了必要的要求。通过这样的方法也能促进幼儿的进餐质量。
3、利用榜样促进常规
每个班的孩子都有不同的特点,只要教师能善于捕捉孩子的这些闪光点也就能进行现场的常规教育了。例如:每次在擦嘴巴或者是擦小手时,总会有一部分的幼儿不能按要求将毛巾自觉地整理好,用完之后总会随手一丢。但是有一次我们发现班级中总有一位小女孩自觉地将别的幼儿用乱的毛巾整齐的叠好,利用这位幼儿闪光点,我们马上表扬了这位幼儿,并请她来督促其他幼儿自觉的折叠毛巾,鼓励其他幼儿也向她学习。幼儿是都很喜欢模仿的,也特别的会受到鼓舞,所以慢慢地都想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了。
4、做个“勤”老师也能促常规
小班(我班是从小小班升上来的)的幼儿虽然已有了初步的规则意识了但是毕竟自控能力比较的差,不能较好地遵守规则,会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一些安全的隐患。为此,教师就要勤字当头了,善于观察幼儿的举动,当发现幼儿不能按要求来完成时,可以反复地练习、讲解,直至幼儿能遵守相应的规则为止。
总之,管理班级常规的方法还有很多,只要能始终贯穿在我们的一日活动中,能善于观察,教师与教师能密切地配合,一定能促进班级幼儿的常规管理。
幼儿园班级管理培训心得体会 篇2
经过学习,进一步明确了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活动的重要性。作为一名幼儿教师,要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要有广博的知识、更要有高尚师德、优良的师风。陶行知先生说过:"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说的都是为师者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更要有高尚的师德。优良的师德、高尚的师风是搞好教育的灵魂。教师是幼儿的一面镜子,言谈举止,为人处世,衣着穿戴都是幼儿私下议论的话题。为人师表不能说一套做一套,应严以律己,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成为幼儿的表率。我面关于的是一群五六岁的小孩子,我就是他们的榜样。孔子说得好:"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一切师德要求都是鉴于教师人格,因为师德的魅力主要从人格特征中表现出来。我乐观向上,每天都带着一份好心情投入到工作中,带着微笑迎接孩子。看到家长放心的把孩子交给我,孩子在我的带领下玩的很开心,我觉的这就是我工作的价值和意义。可以说每天我都是以平和的心态、饱满的`情结,真诚的关于待每一位孩子。排除追逐名利拈轻怕重心理,用平平往往的心态、高高兴兴的心情来干实实在在的事情。
有一种爱,叫无私,有一种爱,叫关怀,有一种爱,刻画着伟大的魂,有一种爱,歌咏着崇高的品质。那就是教师关于学生的爱,简称为师爱,是师德的核心。
幼儿园的孩子像刚出土的嫩苗,需要"园丁的呵护和培养。我有一个1岁的女儿,作为母亲,我倾注了全部的爱心,关怀着她的成长,这种情怀是无私的、投入的。每个孩子都是母亲的宝贝,工作中我也如同关于自己女儿那样关于班里一切的孩子。幼儿园的孩子像刚出土的嫩苗,需要"园丁的呵护和培养。幼儿身体健康、快乐、学习进步,我就会喜悦,就能感觉到工作的快乐。
幼儿园班级管理培训心得体会 篇3
班级管理对于我来说是一个挑战,由于小朋友从小班升入中班是一个跨度,老师也有变动,使老师与孩子、老师与家长之间都产生了陌生感,相互之间不熟悉、不了解,面对这样的情况,我总结了以下几点和各位老师一起来交流一下。
一、教师之间的和谐
一个班就是一个集体,作为班主任,就要跟配班老师做到真诚和谐,班内教师之间配合的是否和谐直接关系到班级管理的好坏。教师要相互信任、相互帮助、相互补位,努力为幼儿营造一个和谐温馨、充满爱的学习生活环境。老师之间刚一配班时,有些不适应那是很正常的。
1、班主任要处处以身作则,起模范带头作用。事事走在前,做在前,不怕累,不怕脏,尽力把孩子教好、照顾好。
2、多沟通、交流。对于班级孩子的表现,如是进步了?还是落后了?孩子最近有什么反常表现?对某某我们应该用什么方法激烈他、鼓励他?某某的性格如何?等等一系列的事情应及时与班内老师沟通,交流意见和看法,这样既加强了老师之间融洽的关系,又有利于幼儿的教育。对于幼儿园要组织什么活动或临时布置的工作,班主任提出一个具体措施,然后再和配班老师商量,针得一致意见后分工又合作尽力完成好。
3、教师之间要以诚相待,工作中经常换位思考,相互理解、体谅,时时处处事事为他人着想,一切以工作为重,这样就会营造一个宽松、愉悦的工作环境。最后一方面就是在对班级幼儿的教育上要保持一致性,当然教育方法每个老师都自有一套,但在要求上必须是一致的,特别是幼儿的常规,不能甲老师A要求,乙老师B要求,也不能一个紧一个松,以免使孩子形成两面性,从而不能将常规形成一种习惯。
二、做好家园联系,打好班级管理之基础
翻阅很多班级管理的论文和资料,很多老师把家园联系都放在了最后。但是我觉得家园合作应该放在工作之首,放在班主任工作重点来抓。幼儿大多数的时间还是在家中,只有家长在家中配合老师继续进行教育、引导,才能达到真正的目的。我就通过家长园地将一定的教育方法、经验介绍给家长,以便让他们在家中能正确的引导、教育幼儿。要管理好一个班级,牢牢抓住家长是至关重要的,要让家长认同你、接受你这一点是相当重要的。所以我根据不同类型的家长,找准沟通的切入口。
现在很多孩子都是跟着爷爷奶奶生活的,老人更多关心孩子们有没有吃好、睡好、是否听话、是否调皮捣蛋,这些方面确实很重要,既然老人关心,那我的沟通就从这里切入。我会象“唠家常”一样先和他们谈谈用什么办法来增加孩子们的食欲,改变他们的偏食习惯,用什么办法使孩子们睡的好,要从孩子们的优点谈起,有了一定的基础再谈孩子们的不足,这样循序渐进,使老人接受我们的教育方法,非常满意我们的.工作态度,争取老人配合使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生活习惯。
而对待年轻的父母时,我会虚心听取他们对我们工作的建议,并针对他们的教育方法进行一些指导,这样他们会觉得老师很有办法,就会信服你。有时,我还会随机地写一些小便条或发短信给家长,他们往往会觉得很贴心。本学期我园又开通了“校园网”,这样对于工作比较繁忙的家长来说是一种最好的联系方式。他们能及时了解班级最近的活动,并做好配合,又能了解到自己孩子最近的表现情况;有的家长非常留心孩子的一言一行,但由于工作忙,与老师见面少,他们就在“家园论坛”上留言,并向我提出一些问题?作为老师我有责任给他们正确解决问题的方法,于是我就认真翻阅有关资料,有时还向其他老师讨教,争取给家长最满意的回答。
三、重视良好行为习惯培养,建立良好的常规,形成良好的班风。
其实衡量你的班主任工作成功与否,班级幼儿的表现十分重要。知识、经验的获得可以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日积月累,对他们的行为培养必须从进幼儿园的第一天抓起,在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时时都要对幼儿进行好习惯的培养。第一、要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老师以身作则非常重要。老师的言行举止对幼儿来说处处起到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例如,要求幼儿做端正,老师自己就不能翘腿;要求幼儿专心听讲,老师在上课时就必须全力以赴,充分做好准备,决不能漫不经心,找东找西的。总之,要求幼儿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第二、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选择好的时机与方法。例如,从小班起我们就要求对玩具进行分类,收拾玩具,在幼儿玩玩具之前,首先引导幼儿按类别、颜色分好类,认识每一种玩具,了解每一种玩具的玩法,这样即便于幼儿操作,又培养了幼儿的分类能力,一举两得;又比如,物归原处,我们教会了他们如何分类、收拾、整理后就要求他们必须做到,否则就一遍二遍的反复练习,当他们发现反复练习的结果是角色游戏的时间缩短了,立刻就觉得“不核算”了,从此每次活动后玩具就能整齐“回家”了。第三、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最重要的是班级老师对孩子要求的一致性、持久性。如果这个老师这个要求,那个老师那个要求,或者今天这样说,明天那样说,孩子不知所措,久而久之,孩子就会疲沓沓了,在花九牛二虎之力,也会无济于事。例如,我让孩子在起床后折叠被子并放在枕头上面,然后和搭班老师、保育员通一下气,不论是谁带班都这样老要求孩子;对吃饭慢的孩子班内教师要意见统一,避免孩子在幼儿园中乱串找老师;类似的例子在我们班有许许多多,长久下来,孩子良好的习惯就养成了!幼儿有了良好的常规,也就形成了良好的班风,这是一种精神风貌,一种共同的目标,它是无形的,却又无处不在,它可以让老师们都积极主动、充满干劲且工作起来如鱼得水,轻松自如。
四、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作为班主任,要能敏锐地发现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能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找出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要增强学习管理理论的意识,提高管理理论水平。利用空余时间多看专业方面的书籍,在互联网上获取幼儿教育方面的知识,争取更多的机会和同行一起探讨幼儿教育,以此来了解当前幼儿教育的新动向、新理念和新观点。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只有不断加强学习,才能拓宽视野,丰富内涵,开阔思路,从而在实际班级管理过程中游刃有余。在班主任工作这个领域中,我还有许多地方需要学习,需要改进,我还要继续努力,争取做得更好!
幼儿园班级管理培训心得体会 篇4
在幼儿教育中,“常规教育”是为了实现幼儿园的保育和教育目标,让幼儿活泼又有序是常规教育的目的之一,幼儿常规的稳定才能保证幼儿在园健康、活泼、快乐的成长。
幼儿园的工作是复杂而具体的。光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就包括:专门的教育教学活动、游戏活动还有生活常规活动等多种多样的活动。其中的生活常规活动又包括:用餐、就寝、入厕等很多小的细节和工作。这些活动虽然微不足道,也不被大家所重视,但却是幼儿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和幼儿园一日活动得以顺利开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因此,认真做好班级的管理工作,让班级工作井然有序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我有几点体会与大家共享:
一、教师与教师要密切地配合。
幼儿的一日生活常规规范着幼儿的言行,它体现在幼儿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上。因此在班级常规管理过程中,我们班两位老师总是目标一致,相互配合,统一要求;对孩子的要求坚持一贯,不朝令夕改。
1、对幼儿做到要求统一。
在一个班集体中,两位教师由于性格、生活环境等不同,工作作风、工作方法也不尽相同,但不管怎样在引导孩子明辨是非,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等方面,达成共识,做到要求统一。就这样在统一要求,严格管理中,孩子们逐渐明白了该怎样做,不该怎样做。“常规”不仅被幼儿接受而且渐渐成为他们自觉的行动。如上幼儿园自己进入活动室;自觉向老师问好,和家长再见;喝奶、吃饭、入厕时都能有序进行;玩完玩具自觉收好放回原处;脱下的衣服自己动手叠好放到指定的位置等等。
2、让幼儿明确活动要求。
不管是开展什么活动,在活动之前,我们两位老师总是会把活动要求提在前,让幼儿在明确活动方法和活动要求的前提下再去开展活动,这样,不仅幼儿能掌握正确的活动方法,而且能够稳定幼儿的常规,比如:在情景数学教学活动时,教师在讲解之后,就请幼儿在座位上做好,等教师提清楚以后再动手操作;在户外游戏时,教师在出去以前向幼儿说好走路的方法和要求,在活动前,再将活动方法和活动要求向幼儿提清楚。
二.班级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方面。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如果一个老师仅仅只是热爱他的孩子,没有常规,没有教育,没有引导,任其发展,那么这个班给人的'感觉就是一盘散沙,一个班级混乱的原因,是因为没有制定有序的班级常规,幼儿往往不知道该做什么,应该怎样做更好。在制定班级常规时,教师应和幼儿共同讨论:哪些行为是班级所接受和赞赏的,哪些行为是班级所不允许的、应该被禁止的,教师要尽量让每一个幼儿都有参与讨论、表达意见的机会,另外,老师对孩子的要求要说到做到,这是管好常规的最重要的一点。只有你说到做到了,才能树立自己的威信,让调皮的孩子不敢随便钻老师的空子。比如:上课前我们就要求幼儿听课时不讲话,不做小动作眼睛要看老师,当我听到说话声或看到做小动作时我就立刻停止上课,等没有任何声音或没有幼儿在做小动作了,再继续上课,这样几次孩子们就会感觉你在注意他,没办法了只好认真听课了。
1、对班级幼儿能有全面的了解。
我觉得作为一名工作在第一线的教师,将班级常规带好的一个前提条件是对本班幼儿能有全面的了解。因为幼儿之间本身就存在着年龄和生理上的差异性,教师如果能对每个幼儿都能熟悉,了解幼儿的个性和习惯,并结合幼儿的这些特点才能制定出符合本班幼儿发展的常规管理方法。
2、常规教育要日常抓,抓日常。
俗话说得好“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幼儿良好的常规也是要从幼儿身边的每件小事做起,即从细小处开始,从日常生活中的基本要求做起。这里提到的常规其实是很广泛的,它包括了生活常规、学习常规,而生活常规隐含了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在园的生活习惯、集体规则意识的培养等等。教师都要根据幼儿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的内容,有内容、有的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3、常规教育要抓重点、反复地抓。
幼儿的年龄比较的小,自控能力比较的弱。要让幼儿养成良好的常规意识,教师首先要幼儿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应该怎样做,进而提高幼儿分辨是非的能力。但是由于幼儿的可塑性比较的强,他们良好的常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就能达到的。还需要我们在教育中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要将常规教育晓之以理,要讲究培养的形式,要不怕反复的练习,并不断的改变形式,以此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常规意识。
4、利用榜样促进常规。
每个班的孩子都有不同的特点,只要教师能善于捕捉孩子的这些闪光点也就能进行现场的常规教育了。例如:每次在擦嘴巴或者是擦小手时,总会有一部分的幼儿不能按要求将毛巾自觉地整理好,用完之后总会随手一丢。但是有一次我们发现班级中总有一位小女孩自觉地将别的幼儿用乱的毛巾整齐的叠好,利用这位幼儿闪光点,我们马上表扬了这位幼儿,并请她来督促其他幼儿自觉的折叠毛巾,鼓励其他幼儿也向她学习。幼儿是都很喜欢模仿的,也特别的会受到鼓舞,所以慢慢地都想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了。
5、做个“勤”老师也能促常规。
大班的幼儿虽然已有了初步的规则意识了但是毕竟自控能力比较的差,不能较好地遵守规则,会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一些安全的隐患。为此,教师就要勤字当头了,善于观察幼儿的举动,当发现幼儿不能按要求来完成时,可以反复地练习、讲解,直至幼儿能遵守相应的规则为止。
三、家园同步教育的关键。
家长是幼儿园教师重要的合作伙伴,因此我们把家长工作也同样放在工作重点中来抓。幼儿大多数的时间还是在家中,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单靠教师在幼儿园的引导,取得的效果一定不会很明显,只有家长在家中配合老师继续进行教育、引导,才能达到真正的目的。我们就通过家园联系栏将一些教育方法、经验介绍给家长,以便让他们在家中能正确的引导、教育幼儿。通过短信平台、通过家长来园接送孩子时简短的谈话,能让家长们及时了解幼儿在园情况。让家长了解到,只有家长切实的参与,才能使我们的班级管理的更好。
总之,常规教育是幼儿园工作的重要一部分,它是利用规则促进幼儿良好发展的一种教育,规则只是一种手段,并不是最终目的。常规不是不变的,常规教育应该是不断发展的。我们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只有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才能提高教育效益,才能把幼儿园的常规和常规教育做得更好。
幼儿园班级管理培训心得体会 篇5
幼儿园班级管理工作有其特殊性,既有对不同个性、的幼儿的管理,又有对教育教学的管理;既有对人的管理,又有对物的管理等等。这就需要教师要有多种能力:要有凝聚力,要有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使班级工作不断完善改进;要有处理各种关系及矛盾的能力,如与其他班级之间的关系、班级人员之间的关系、教师与幼儿之间的关系、幼儿园与家长之间的关系、家长与家长之间的关系等等,创设一种相互尊重、和谐、民主、团结的育人环境;要有顾全大局、公正无私的精神,避免各种不良风气的形成;还要有工作扎实、无私奉献的品质,要有一定的教育教学能力,带动班级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等等。
通过十多年的教育生涯,我有几点体会与大家共享:
每个孩子有每个孩子的个性,每位老师有每位老师的特点,每个班级有每个班级的实际情况。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扎实有效地开展工作。在此基础上,要根据时代的发展要求和班级的发展状况,不断开拓创新,推动班级工作不断进步。教师要克己奉公、无私奉献;要服务于幼儿和家长,要让幼儿进步、家长满意。只有树立了这种意识,才能真正发扬民主,让每一位幼儿都当家作主,管理班级;才能建立平等的、融洽的、亲切的、互相尊重的家园关系、师师关系、师生关系;才能不断提高工作质量。
首先,教师要带领大家一起作好本班的各项工作,对出现的问题及时协调解决,使大家一直保持积极的工作热情、团结一致的方向。一方面,“该出手时就出手”。如家长来了,教师首先要与家长作好交流工作,增进家园之间互相了解;对发现的问题,要首当其冲、身体力行地解决,而非将责任一推了之。另一方面,“该放手时就放手”,要充分信任班里的教师,让大家积极主动地解决问题、促进工作;让班里老师敢于说出自己的意见看法,谁的意见合理采用谁的;鼓励每位教师积极主动地与家长交流,与家长建立了朋友的关系、合作的关系。
其二,作好幼儿
的德育工作、习惯培养工作和所承担的学科教学工作,尽到对幼儿的教育管理职责,促进幼儿的全面和谐的发展。
其三、还有在班里既要互相合作,又要明确职责。真正的合作不是工作不分彼此,或界限太清,而是在明确各自职责的前提下,在分工的基础上,每个人都优质高效地完成自己的工作,并在班级总体工作目标下,互助互补,才谈得上是成功的合作。这样,工作才不会因职责不明而遗漏,也不会因界限太清而延误。
不论采取什么形式,什么方法,有一点是不变的,那就是不论什么工作都深入实际、讲求实效,不停留于形式和表面,真正把工作做到位,做到家。
幼儿园班级管理培训心得体会 篇6
利用寒假,我阅读了《幼儿园班级管理》这本书。感觉到此书真得是一本难得的好书!该书从九大章详细的介绍了幼儿园班级管理的一些策略及方法。第一章是:幼儿园班级概述。第二章是:幼儿园班级管理环节。第三章是:幼儿园班级管理体系。第四章是:幼儿园小班的管理。第五章是:幼儿园中班的管理。第六章是:幼儿园大班的管理。第七章是:混合班的班级管理,第八章是:学前班的班级管理。第九章是:残障儿童回归主流的班级管理。这书细细的介绍了一些好的方法,让我看了以后感到受益匪浅!
幼儿园的工作是复杂而具体的。光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就包括:专门的教育教学活动、游戏活动还有生活常规活动等多种多样的活动。其中的生活常规活动又包括:用餐、就寝、入厕等很多小的细节和工作。这些活动虽然微不足道,也不被大家所重视,但却是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幼儿园一日活动得以顺利开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因此,认真做好班级的管理工作,让班级工作井然有序就显得尤为重要了。那么,我们教师在面对繁琐而紧张的教育学活动时,要怎样做才能二者兼顾呢?看了这本书后就自己的观点谈几点思考:
一、班级管理的含义
班级管理是班级教师通过组织、计划、实施、调整等环节,把幼儿园的人、财、物、时间、空间、信息等资源充分运用起来,以便达到预定的目的。
二、幼儿园常规建立的必要性
1、幼儿教育的需要
在幼儿教育中,“常规教育”是为了实现幼儿园的保育和教育目标,让幼儿活泼又有序是常规教育的目的之一,幼儿常规的稳定才能保证幼儿在园健康、活泼的成长。
2、幼儿发展的需要
俗话说:“三岁看到老。”正说明幼儿期是形成和培养良好素质的最佳时期。幼儿园不仅对幼儿进行教育,也在为幼儿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使之为今后的一生打好基础。
三、班级管理中教师的职责和地位
虽然我是一名新教师,也没有当过班主任,但每天都和那些天真、可爱的孩子们在一起。只要和幼儿打交道,最能打开局面的就是“情”,而班级的管理中,情更应是始终贯穿其中的主线。对幼儿要做到:关爱、友爱、慈爱。
1、给幼儿多一点关爱、理解和体贴,做好班级管理工作需要正确地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如:教师与幼儿的关系、教师与家长的关系、幼儿与幼儿的关系、家长与家长的关系等。只有相互彼此的了解、尊重和信任,才能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幼儿只有在情感上接纳教师,班级的各项工作才能顺利开展。因此,教师要经常和幼儿进行思想交流,多创设一些轻松愉悦的氛围让幼儿倾吐心声,及时地了解幼儿的内心世界,对于不同个性的孩子给予不同的帮助,让幼儿时刻感觉到教师的关怀和爱。
2、做幼儿的好朋友
教育家赞可夫说过:就教育工作效果来说,很重要的一点要看师生之间的关系如何。我认为在当今教育中,这种重要的师生关系应是一种平等、和谐的朋友关系。在新《纲要》中明确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在班级管理中,老师要以身作则,成为幼儿的表率,在幼儿和班级组织的集体活动中,老师也是其中的一员,是他们的朋友之一,最重要的是老师作为幼儿的朋友,要尊重他们,爱护他们,这样良好的班级氛围就会慢慢地形成了。
其次,教师要和幼儿平等待人,与幼儿谈心聊天,成为幼儿最忠实的听众。
3、给幼儿慈母般的爱
在学习和生活中,时刻把幼儿的利益放到第一位,注意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把温暖送到每个幼儿心头,从点滴的小事中逐渐让幼儿接受集体生活,让幼儿感到老师也有一颗慈母心,时刻在关心、帮助着他们,让爱充满整个班级,充满幼儿的心房,使幼儿感受到学习和成长的`快乐。
四、教师自身素质在管理中的作用
1、品德素质。
在品德素质上,教师应具有优良的思想品德,做到热爱祖国,献身教育,遵循规律,教书育人,勤奋学习,不断提高,热爱幼儿,诲人不倦,关心集体,团结协作,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2、智能素质。
教师要形成知识、智力、能力的有机结合体,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包括系统而完整的专业知识,懂得教育科学知识,掌握教育教学规律,并通过学习知识和工作实践来发展智力,培养能力。
五、班级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方面:
1、对班级幼儿能有全面的了解
我觉得作为一名工作在第一线的教师,将班级常规带好的一个前提条件是对本班幼儿能有全面的了解。因为幼儿之间本身就存在着年龄和生理上的差异性,教师如果能对每个幼儿都能熟悉,了解幼儿的个性和习惯,并结合幼儿的这些特点才能制定出符合本班幼儿发展的常规管理方法。
2、常规教育要日常抓,抓日常俗话说得好“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幼儿良好的常规也是要从幼儿身边的每件小事做起,即从细小处开始,从日常生活中的基本要求做起。这里提到的常规其实是很广泛的,它包括了生活常规、学习常规,而生活常规隐含了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在园的生活习惯、集体规则意识的培养等等,教师都要根据幼儿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的内容,有内容、有计划的开展教育教学的工作。
3、常规教育要抓重点、反复地抓
幼儿的年龄比较的小,自控能力比较的弱,要让幼儿养成良好的常规意识,教师首先要幼儿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应该怎样做,近而提高幼儿分辨是非的能力,但是由于幼儿的可塑性比较的强,他们良好的常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就能达到的,还需要我们在教育中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要将常规教育晓之以理,要讲究培养的形式,要不怕反复的练习,并不断的改变形式,以此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常规意识。
六、班级常规建立的方法
1、让幼儿在音乐中建立常规
大家都知道在区角活动或者是自由操作的活动中让教师最烦恼的是整理物品,如何让幼儿快速整理又能快速地安静集中讲评呢?我们可以使用音乐的方法,并且还收到了不错的效果,具体是这样实施的。我们在活动接近尾声的时候,都会播放幼儿熟悉的音乐,幼儿听到这段音乐后就要马上开始整理和集中(注:音乐的节奏感最好强劲一些),而且幼儿听到音乐后,就不用再像以前那样教师“喊”了,同时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又提高幼儿自我服务的意识。
当幼儿在体育活动或者是餐后活动、午睡后,我们都会使用比较柔和的音乐(如:摇篮曲),幼儿听到后也会很自觉的休息了。
2、利用餐前小故事促进幼儿进餐常规
如何让幼儿能安静、快速、干净地用餐也是教师常会碰到的问题,我们班的孩子在以前进餐前这几个方面都做地不是很好。现在通过餐前小故事的方法幼儿的进步也很大,每次餐前我们都会讲一讲有关珍惜粮食的故事。当然还少不了必要的要求。通过这样的方法也能促进幼儿的进餐质量。
3、利用榜样促进常规
每个班的孩子都有不同的特点,只要教师能善于捕捉孩子的这些闪光点也就能进行现场的常规教育了。例如:每次在擦嘴巴或者是擦小手时,总会有一部分的幼儿不能按要求将毛巾自觉地整理好,用完之后总会随手一丢。但是有一次我们发现班级中总有一位小女孩自觉地将别的幼儿用乱的毛巾整齐的叠好,利用这位幼儿闪光点,我们马上表扬了这位幼儿,并请她来督促其他幼儿自觉的折叠毛巾,鼓励其他幼儿也向她学习。幼儿是都很喜欢模仿的,也特别的会受到鼓舞,所以慢慢地都想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了。
4、做个“勤”老师也能促常规
小班(我班是从小小班升上来的)的幼儿虽然已有了初步的规则意识了但是毕竟自控能力比较的差,不能较好地遵守规则,会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一些安全的隐患。为此,教师就要勤字当头了,善于观察幼儿的举动,当发现幼儿不能按要求来完成时,可以反复地练习、讲解,直至幼儿能遵守相应的规则为止。
总之,管理班级常规的方法还有很多,只要能始终贯穿在我们的一日活动中,能善于观察,教师与教师能密切地配合,一定能促进班级幼儿的常规管理。
幼儿园班级管理培训心得体会 篇7
在这次培训活动中邀请了4名骨干教师讲解,她们分别从防水、防火、防电、防溺水、防踩踏、防暴力、交通安全、防食物中毒等方面逐一举例进行了讲解。通过这次培训,我受益颇多。
张园长讲“强化安全意识,预防为主,防患未然。”她还讲了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的安全细则,其中有进出活动室教师要随手关门;不要将桌子、椅子、床放在靠窗口的地方;注意保护幼儿,随时清点人数;要防止陌生人接走幼儿等等。
在幼儿园工作中,吕园长总是跟我们强调,要把幼儿的安全放在首位。我们都知道幼儿的安全是最重要的,可是怎样保护幼儿的安全呢?通过今天的学习,我知道要想保护幼儿的安全,首先要教给幼儿有关安全的知识,为幼儿形成安全意识,其次需要老师和家长的大力配合, 保障幼儿的安全。
结合我们幼儿园的工作经验我把本次培训中学到的知识用于下列几个方面:
一、每天都有固定的时间学习《不懂安全的大灰狼》这本故事书,通过故事让幼儿学习安全知识,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
二、 教师和家长每天都要对幼儿的书包进行检查,杜绝幼儿将危险物品带入幼儿园。
三、 在幼儿一日活动中,仔细关注每一名幼儿,注意观察幼儿的表情,及时发现问题进行解决,保障每一名幼儿的人身安全。
四、组织幼儿活动时,要教育幼儿有序排队,做到不推、不抢、不跑、不挤,懂得谦让,防止幼儿的人身受到伤害。
五、 幼儿离园时,要保证幼儿的安全,亲手将幼儿交到家长的手中,对于不认识的人来接幼儿,一定要征得幼儿家长的.同意才能放幼儿离园。
总之,幼儿园的工作是琐碎的,需要每一名幼儿教师有一双善于发现问题的眼睛,及时的解决问题,保证幼儿的安全。一定牢记这一句话“把安全工作,放在心坎上!捏在手心里!记在脑子里!落在行动上!
幼儿园班级管理培训心得体会 篇8
怀着对孩子的十分热爱来到天鹭幼师培训学校,经过一段时间的专业培训,马上就要进园实习了,天天可以和孩子们在一起了,想到孩子就心情澎湃,我喜欢他们。我爱他们,他们在教室里吵闹听起来都感觉好舒服,我多么想一辈子都在他们的吵闹声中度过。
今天3月15号我去幼儿园见习的一天,让我感觉好快乐好充实。刚走进教室(小班)就感觉以前给他们接触过,像分别了长时间的亲人一样那么亲近,因为刚刚进园吗,面对这么多孩子,听到孩子们叫我老师…心里一份欢喜一份激动同时…插一个话题,有一个孩子也是刚刚进园他要找妈妈,哭的特厉害,我和我一个同事当时怎么哄也哄不好,算是到了吃饭的时间他才好了,我想:‘我回到学校要好好学习,争取把学习的理论掌握住并在以后能用上,其实理论和实习就像是简谱和伴奏的关系。’
有个孩子特调皮,他总是惹别的小朋友。我想试试和他玩游戏怎么样,然后我和三个小朋友(包括这个小调皮)玩剪子包袱锤,是一个很简单的游戏,规则是谁输了就要被刮鼻,从这个游戏中我可以感觉到老师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虽然游戏的时候我的角色是孩子的朋友,但是可以感受到他们对老师的一种尊敬和崇拜…。画画的时候小朋友都自豪的向老师展示自己的作品。
时间过的好快,马上就要下课了,真的有点舍不得离开他们,不过通过今天的见习我意识自己的知识是不够的,我要充实自己,为下一步工作做好准备!尽自己的努力还孩子一片蓝天……
幼儿园班级管理培训心得体会 篇9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要做到既务实又务虚;既能管得住,又能放得开;做到严中有宽,宽中有爱;做到多民主少强制,多激励少批评,多引导少说教,多用情少用气。下面,我就班级管理工作谈以下几点看法:
一、以“严”为出发点
班级管理工作的重点在纪律。马卡连柯认为:“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集体的动作、集体的表情、集体的信念。”所以,在建设班集体之初,班主任应与全班学生共同讨论、制定出符合学生实际的班规。班规一经制定就要付诸实施,说到做到。执行班规要以“严”为出发点,重抓典型,例:针对学生痴迷于电脑游戏,在课堂上偷看游戏软件书,课下谈论游戏闯关,甚至逃课去网吧玩游戏等荒废学业的问题,要严格管理狠抓不放。在处理问题时要坚持原则,公平、公正、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不偏袒任何一个学生,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使学生心服口服,自觉接受教育。
二、以“勤”做保障
“勤”就是要“腿勤、嘴勤、手勤”。“腿勤”即班主任要坚持到岗。班主任要深入到学生中间,了解学生思想状况的变化,了解他们行为的目的,知道他们在想什么,想做什么,这是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前提,“嘴勤”即教育在前。班主任要勤于思考,善于发现和解决问题。对班里可能发生的问题,要抓住要害事先分析,讲清,适时引导,力争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手勤”即班主任应言传身教,示范在先,做出表率,今天该做的事绝不拖到明天。久而久之,学生就能养成良好习惯。
三、以“细”为基础
班主任在任何时候都要及时全面地了解自己班级中小团体的情况,如组成人员的变化、核心人物的心理等,同时还要了解班级大部分成员对这些小团体的评价。班主任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细心地做好小团体核心人物的教育和转化工作,创造良好的情感气氛。同时班主任要冷静地分析大家的舆论,如果某小团体的活动影响了其成员的学习、健康,班主任就必须及时地提出明确的要求与必要的限制,向他们说明道理,对少数不良现象要采取果断措施。
四、以“放”为动力。
“放”是根据主体教育的思想,逐步建构学生自我教育、自主管理、和谐发展的班级管理模式。在日常管理中,班主任要敢于放手,敢于给班干部更多的`自主权,让他们独立开展工作。同时,要协助班干部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踊跃参与班级的管理工作。诸如校纪班规的落实、文体活动的开展、班级财产的保护与维修、座位的排定等,均可放手让班干部组织全班同学自己开展。班主任应多引导、少限制,让自己从居高临下的指挥者变成班集体中的普通一员。
五、以“抓”为突破口
“抓”就是要抓方向、抓原则。如道德情感、行为规范、学习目标和班风班纪等必须要抓,而且要常抓不懈。“抓”重在“严”和“勤”。“抓”不是要教师面面俱到,也不是要教师搞一言堂和包办代替。“抓”而不放,会扼杀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和个性,会引起他们的逆反心理。“放”不是不管,不是放任自流。如果“放”而不抓,将导致班级的无序和混乱。
因此,要做好班级工作,班主任必须抓放结合。同时还要注意“度”的问题。在日常管理中,表扬和批评都要“抓”,但表扬不能滥用,不然学生会不以为然,应恰如其分地表扬,对学生个人来说,使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对其他学生来说,可以之为榜样,向他看齐。同时,批评和惩罚也要有个“度”,尽可能不要在众人面前严厉批评某个学生,要维护学生的自尊心,尊重学生的人格。如果把握不好批评的尺度,学生会认为老师讨厌他们,从而与老师越发疏远。所以,班主任只有在抓的同时注重“严、勤、细、放、抓”的结合,把话说到点上,把检查落到实处,持之以恒,才能真正做好班级日常管理工作。
幼儿园班级管理培训心得体会 篇10
班级管理对于我来说是一个挑战,由于小朋友从小班升入中班是一个跨度,老师也有变动,使老师与孩子、老师与家长之间都产生了陌生感,相互之间不熟悉、不了解,面对这样的情况,我总结了以下几点和各位老师一起来交流一下。
一、教师之间的和谐
一个班就是一个集体,作为班主任,就要跟配班老师做到真诚和谐,班内教师之间配合的是否和谐直接关系到班级管理的好坏。教师要相互信任、相互帮助、相互补位,努力为幼儿营造一个和谐温馨、充满爱的学习生活环境。老师之间刚一配班时,有些不适应那是很正常的。
1、班主任要处处以身作则,起模范带头作用。事事走在前,做在前,不怕累,不怕脏,尽力把孩子教好、照顾好。
2、多沟通、交流。对于班级孩子的表现,如是进步了?还是落后了?孩子最近有什么反常表现?对某某我们应该用什么方法激烈他、鼓励他?某某的性格如何?等等一系列的事情应及时与班内老师沟通,交流意见和看法,这样既加强了老师之间融洽的关系,又有利于幼儿的教育。对于幼儿园要组织什么活动或临时布置的工作,班主任提出一个具体措施,然后再和配班老师商量,针得一致意见后分工又合作尽力完成好。
3、教师之间要以诚相待,工作中经常换位思考,相互理解、体谅,时时处处事事为他人着想,一切以工作为重,这样就会营造一个宽松、愉悦的工作环境。最后一方面就是在对班级幼儿的教育上要保持一致性,当然教育方法每个老师都自有一套,但在要求上必须是一致的,特别是幼儿的常规,不能甲老师A要求,乙老师B要求,也不能一个紧一个松,以免使孩子形成两面性,从而不能将常规形成一种习惯。
二、做好家园联系,打好班级管理之基础
翻阅很多班级管理的论文和资料,很多老师把家园联系都放在了最后。但是我觉得家园合作应该放在工作之首,放在班主任工作重点来抓。幼儿大多数的时间还是在家中,只有家长在家中配合老师继续进行教育、引导,才能达到真正的目的。我就通过家长园地将一定的教育方法、经验介绍给家长,以便让他们在家中能正确的引导、教育幼儿。要管理好一个班级,牢牢抓住家长是至关重要的,要让家长认同你、接受你这一点是相当重要的。所以我根据不同类型的家长,找准沟通的切入口。
现在很多孩子都是跟着爷爷奶奶生活的,老人更多关心孩子们有没有吃好、睡好、是否听话、是否调皮捣蛋,这些方面确实很重要,既然老人关心,那我的沟通就从这里切入。我会象“唠家常”一样先和他们谈谈用什么办法来增加孩子们的食欲,改变他们的偏食习惯,用什么办法使孩子们睡的好,要从孩子们的优点谈起,有了一定的基础再谈孩子们的不足,这样循序渐进,使老人接受我们的教育方法,非常满意我们的工作态度,争取老人配合使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生活习惯。
而对待年轻的父母时,我会虚心听取他们对我们工作的建议,并针对他们的教育方法进行一些指导,这样他们会觉得老师很有办法,就会信服你。有时,我还会随机地写一些小便条或发短信给家长,他们往往会觉得很贴心。本学期我园又开通了“校园网”,这样对于工作比较繁忙的家长来说是一种最好的联系方式。他们能及时了解班级最近的活动,并做好配合,又能了解到自己孩子最近的表现情况;有的家长非常留心孩子的一言一行,但由于工作忙,与老师见面少,他们就在“家园论坛”上留言,并向我提出一些问题?作为老师我有责任给他们正确解决问题的'方法,于是我就认真翻阅有关资料,有时还向其他老师讨教,争取给家长最满意的回答。
三、重视良好行为习惯培养,建立良好的常规,形成良好的班风。
其实衡量你的班主任工作成功与否,班级幼儿的表现十分重要。知识、经验的获得可以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日积月累,对他们的行为培养必须从进幼儿园的第一天抓起,在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时时都要对幼儿进行好习惯的培养。第一、要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老师以身作则非常重要。老师的言行举止对幼儿来说处处起到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例如,要求幼儿做端正,老师自己就不能翘腿;要求幼儿专心听讲,老师在上课时就必须全力以赴,充分做好准备,决不能漫不经心,找东找西的。总之,要求幼儿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第二、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选择好的时机与方法。例如,从小班起我们就要求对玩具进行分类,收拾玩具,在幼儿玩玩具之前,首先引导幼儿按类别、颜色分好类,认识每一种玩具,了解每一种玩具的玩法,这样即便于幼儿操作,又培养了幼儿的分类能力,一举两得;又比如,物归原处,我们教会了他们如何分类、收拾、整理后就要求他们必须做到,否则就一遍二遍的反复练习,当他们发现反复练习的结果是角色游戏的时间缩短了,立刻就觉得“不核算”了,从此每次活动后玩具就能整齐“回家”了。第三、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最重要的是班级老师对孩子要求的一致性、持久性。如果这个老师这个要求,那个老师那个要求,或者今天这样说,明天那样说,孩子不知所措,久而久之,孩子就会疲沓沓了,在花九牛二虎之力,也会无济于事。例如,我让孩子在起床后折叠被子并放在枕头上面,然后和搭班老师、保育员通一下气,不论是谁带班都这样老要求孩子;对吃饭慢的孩子班内教师要意见统一,避免孩子在幼儿园中乱串找老师;类似的例子在我们班有许许多多,长久下来,孩子良好的习惯就养成了!幼儿有了良好的常规,也就形成了良好的班风,这是一种精神风貌,一种共同的目标,它是无形的,却又无处不在,它可以让老师们都积极主动、充满干劲且工作起来如鱼得水,轻松自如。
四、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作为班主任,要能敏锐地发现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能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找出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要增强学习管理理论的意识,提高管理理论水平。利用空余时间多看专业方面的书籍,在互联网上获取幼儿教育方面的知识,争取更多的机会和同行一起探讨幼儿教育,以此来了解当前幼儿教育的新动向、新理念和新观点。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只有不断加强学习,才能拓宽视野,丰富内涵,开阔思路,从而在实际班级管理过程中游刃有余。在班主任工作这个领域中,我还有许多地方需要学习,需要改进,我还要继续努力,争取做得更好!
幼儿园班级管理培训心得体会 篇11
在幼儿教育中,“常规教育”是为了实现幼儿园的保育和教育目标,让幼儿活泼又有序是常规教育的目的之一,幼儿常规的稳定才能保证幼儿在园健康、活泼、快乐的成长。
幼儿园的工作是复杂而具体的。光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就包括:专门的教育教学活动、游戏活动还有生活常规活动等多种多样的活动。其中的生活常规活动又包括:用餐、就寝、入厕等很多小的细节和工作。这些活动虽然微不足道,也不被大家所重视,但却是幼儿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和幼儿园一日活动得以顺利开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因此,认真做好班级的管理工作,让班级工作井然有序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我有几点体会与大家共享:
一、教师与教师要密切地配合。
幼儿的一日生活常规规范着幼儿的言行,它体现在幼儿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上。因此在班级常规管理过程中,我们班两位老师总是目标一致,相互配合,统一要求;对孩子的要求坚持一贯,不朝令夕改。
1、对幼儿做到要求统一。
在一个班集体中,两位教师由于性格、生活环境等不同,工作作风、工作方法也不尽相同,但不管怎样在引导孩子明辨是非,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等方面,达成共识,做到要求统一。就这样在统一要求,严格管理中,孩子们逐渐明白了该怎样做,不该怎样做。“常规”不仅被幼儿接受而且渐渐成为他们自觉的行动。如上幼儿园自己进入活动室;自觉向老师问好,和家长再见;喝奶、吃饭、入厕时都能有序进行;玩完玩具自觉收好放回原处;脱下的衣服自己动手叠好放到指定的位置等等。
2、让幼儿明确活动要求。
不管是开展什么活动,在活动之前,我们两位老师总是会把活动要求提在前,让幼儿在明确活动方法和活动要求的前提下再去开展活动,这样,不仅幼儿能掌握正确的活动方法,而且能够稳定幼儿的常规,比如:在情景数学教学活动时,教师在讲解之后,就请幼儿在座位上做好,等教师提清楚以后再动手操作;在户外游戏时,教师在出去以前向幼儿说好走路的方法和要求,在活动前,再将活动方法和活动要求向幼儿提清楚。
二.班级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方面。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如果一个老师仅仅只是热爱他的孩子,没有常规,没有教育,没有引导,任其发展,那么这个班给人的感觉就是一盘散沙,一个班级混乱的原因,是因为没有制定有序的班级常规,幼儿往往不知道该做什么,应该怎样做更好。在制定班级常规时,教师应和幼儿共同讨论:哪些行为是班级所接受和赞赏的,哪些行为是班级所不允许的、应该被禁止的,教师要尽量让每一个幼儿都有参与讨论、表达意见的机会,另外,老师对孩子的要求要说到做到,这是管好常规的最重要的一点。只有你说到做到了,才能树立自己的威信,让调皮的孩子不敢随便钻老师的空子。比如:上课前我们就要求幼儿听课时不讲话,不做小动作眼睛要看老师,当我听到说话声或看到做小动作时我就立刻停止上课,等没有任何声音或没有幼儿在做小动作了,再继续上课,这样几次孩子们就会感觉你在注意他,没办法了只好认真听课了。
1、对班级幼儿能有全面的了解。
我觉得作为一名工作在第一线的教师,将班级常规带好的一个前提条件是对本班幼儿能有全面的了解。因为幼儿之间本身就存在着年龄和生理上的差异性,教师如果能对每个幼儿都能熟悉,了解幼儿的个性和习惯,并结合幼儿的这些特点才能制定出符合本班幼儿发展的常规管理方法。
2、常规教育要日常抓,抓日常。
俗话说得好“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幼儿良好的常规也是要从幼儿身边的每件小事做起,即从细小处开始,从日常生活中的基本要求做起。这里提到的常规其实是很广泛的,它包括了生活常规、学习常规,而生活常规隐含了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在园的生活习惯、集体规则意识的培养等等。教师都要根据幼儿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的内容,有内容、有的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3、常规教育要抓重点、反复地抓。
幼儿的年龄比较的小,自控能力比较的弱。要让幼儿养成良好的常规意识,教师首先要幼儿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应该怎样做,进而提高幼儿分辨是非的能力。但是由于幼儿的可塑性比较的强,他们良好的常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就能达到的。还需要我们在教育中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要将常规教育晓之以理,要讲究培养的形式,要不怕反复的练习,并不断的改变形式,以此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常规意识。
4、利用榜样促进常规。
每个班的孩子都有不同的特点,只要教师能善于捕捉孩子的.这些闪光点也就能进行现场的常规教育了。例如:每次在擦嘴巴或者是擦小手时,总会有一部分的幼儿不能按要求将毛巾自觉地整理好,用完之后总会随手一丢。但是有一次我们发现班级中总有一位小女孩自觉地将别的幼儿用乱的毛巾整齐的叠好,利用这位幼儿闪光点,我们马上表扬了这位幼儿,并请她来督促其他幼儿自觉的折叠毛巾,鼓励其他幼儿也向她学习。幼儿是都很喜欢模仿的,也特别的会受到鼓舞,所以慢慢地都想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了。
5、做个“勤”老师也能促常规。
大班的幼儿虽然已有了初步的规则意识了但是毕竟自控能力比较的差,不能较好地遵守规则,会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一些安全的隐患。为此,教师就要勤字当头了,善于观察幼儿的举动,当发现幼儿不能按要求来完成时,可以反复地练习、讲解,直至幼儿能遵守相应的规则为止。
三、家园同步教育的关键。
家长是幼儿园教师重要的合作伙伴,因此我们把家长工作也同样放在工作重点中来抓。幼儿大多数的时间还是在家中,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单靠教师在幼儿园的引导,取得的效果一定不会很明显,只有家长在家中配合老师继续进行教育、引导,才能达到真正的目的。我们就通过家园联系栏将一些教育方法、经验介绍给家长,以便让他们在家中能正确的引导、教育幼儿。通过短信平台、通过家长来园接送孩子时简短的谈话,能让家长们及时了解幼儿在园情况。让家长了解到,只有家长切实的参与,才能使我们的班级管理的更好。
总之,常规教育是幼儿园工作的重要一部分,它是利用规则促进幼儿良好发展的一种教育,规则只是一种手段,并不是最终目的。常规不是不变的,常规教育应该是不断发展的。我们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只有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才能提高教育效益,才能把幼儿园的常规和常规教育做得更好。
幼儿园班级管理培训心得体会 篇12
班级是幼儿园的核心单位,是幼儿学习、游戏的主要场所。幼儿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一日活动的组织都是依托班级这块基地进行的。班级的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着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的进行。《幼儿园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应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充分关注幼儿的经验,引导幼儿在生活和活动中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在工作实践中,出了有效管理班级常规的六个字——热爱、严格、周到。
一、热爱: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我们必须做到“热爱”二字。一是创建宽松、愉悦的家庭式氛围。新教育理念倡导的是一种民主、和谐的环境,因此,幼儿园的班级管理应该注意这种氛围的创设。年龄越小的'孩子其情感依恋越强烈,这就要求我们营造与家庭相似的宽松、安全、温馨的物质环境,以便让他们在这种环境中自由、快乐的发展。与此同时,我着重创设心理环境,和孩子们近距离的接触,用自己的爱心去换取他们的童心,以此拉近和孩子的距离。孩子们很快会从对家人的依恋转移到对老师的亲近上,如摸摸你的衣服、牵牵你的手、坐坐你的大腿,这些动作都是他们表达对你的接受。除了动作,他们还从语言上来表达对你的认同与爱,当大家说到新衣服时,孩子们会说“老师,我给你买一件漂亮的衣服”;当爬上窗户擦玻璃时,总会听到“老师,小心点”;当不小心撞了椅角,孩子们会投来关心的眼光“老师,你没事吧?”。虽然只是短短得一句话,但在我看来却无比激动,这是我们共同创建宽松、愉悦的氛围的作用。二是事事关注、事事细心。如教学活动时,从教态到语气都应真挚、亲切,使幼儿感到舒服、温暖;教学活动后,主动亲近、爱抚幼儿,跟他们交流感兴趣的事,和他们做朋友。既关心幼儿的教育问题,又注重幼儿的养护问题,从睡眠、起床到用餐、喝水等一日各个环节。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幼儿园教师母爱般的师爱。
二、严格:一是教师做到为人师表,严格遵守幼教法规和幼儿园的一切规章制度;二是对幼儿严格要求。幼儿的一日生活常规规范着幼儿的言行,它体现在幼儿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上。因此,在常规管理上做到严要求,包含两个方面:两位老师统一认识,统一要求;对孩子的要求坚持一贯,不朝令夕改。在一个班集体中,两位教师由于性格、生活环境等不同,工作作风、工作方法也不尽相同,但不管怎样,在引导孩子明辨是非,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等方面,达成共识,做到要求统一。就这样,在统一要求,严格管理中,孩子们逐渐明白了该怎样做,不该怎样做。“常规”不仅被幼儿接受而且渐渐成为他们自觉的行动。如上幼儿园不再哭闹,自己进入活动室;自觉向老师问好,和家长再见;喝奶、吃饭、入厕时都能有序进行;玩完玩具自觉收好,放回原处;脱下的衣服自己动手叠好放到指定的位置等等。
三、周到:新《纲要》中提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因此,一个班级管理工作成功与否,还要看家长工作做得是否到位。我们做到了热情周到、真诚接待每一位家长,选择家长容易接受的方式与家长沟通。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了解到:许多家长都认为幼儿的身心和谐发展是幼儿园的事、是教师的事;另外,现在都是独生子女,孩子在家都是娇生惯养,因此有些工作开展的不是很好。为了保证班级管理的顺利进行,取得最佳的效果,每学期初召开家长会,在家长会上向家长介绍我们将要开展的一些工作、幼儿开学来的一些情况、家长将要配合的一些事情等,让家长了解到,只有家长切实地参与,才能促使幼儿身心和谐地发展,才能使我们的班级管理得更好。
为了使家长进一步明确配合的内容,保证工作的顺利开展,我们还设计了家长园地、推选了家长委员、确定了家长开放日和家长助教活动等。在“家长园地”中我们根据班级情况和所要开展的活动情况,在栏内提出家园配合的目的、要求、以及幼儿的表现,许多家长对此很关注,使得这个栏目充分发挥了其作用。
总之,一个好的班级,离不开教师的精心管理。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要想有一个积极向上的良好班级氛围,使每一个孩子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作为管理者的教师就必须掌握孩子发展的脚步,做到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孩子,处处有教育,营造健康向上、个性张扬的班集体。
幼儿园班级管理培训心得体会 篇13
通过这短时间的学习,在知识水平方面收获颇多,现在谈谈自己的几点:
一、教育教学理念新,注重实效性
本次培训安排了多位教授给我们做精彩的讲座,
幼师教学培训。各位教授的讲座,阐述了他们对幼儿园教育的独特见解,对新课程的各种看法,并向我们介绍了比较前沿的教育理论知识。作为一名幼儿教师,要学习新《纲要》,新课程标准,学习新理念,树立新观念,尊重幼儿的个性与尊严,建立平等的师幼关系,注重幼儿健康、认知、情感、态度、科学、艺术、创造性等方面和谐发展。与之相适应的课程,教育活动过程、模式、内容、形式、结果、评价等方面别具一格,新颖有趣,实现共同发展。新时代的幼儿教育呼唤与时俱进的新教师,要体现在观念要新,要常新,更新,坚持发展性,树立新的幼儿观、教育观、质量观、目标观、课程观、师生观、资源观,做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领潮人。
二、远程教育平台的搭建,成为教师成长的载体
这次培训活动,通过网络论坛实现了教师与课程专家的面对面交流,解决了教师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增强了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培训中,讲座、课例、网络交流、师生互动等新颖、丰富的形式,为参训教师打开了一扇学科理念、理论、实践活动的窗口,增强了培训的实效性。学习中,我坚持与其他学员保持密切联系,按时交流各自的感受与作业,使自己能博采众长、开阔视野,在不断的交流学习中成熟起来。
三、学以致用、明确目标、着眼未来
听了讲座,我觉得在今后的教学生涯中,我应该把眼光放长远一些;课堂教学中应营造主动探索、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鼓励创新性学习,发挥幼儿的主体能动性;要敢于打破常规,激发幼儿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渴望;尊重幼儿个性,善于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创新意识,使每个幼儿都能发挥自身潜能。今后我会学以致用,我会将在这个平台学到的新知识尽快地内化为自己的东西,结合我园实际情况,针对幼儿的特点,运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学中去,努力学习同行们的,求知精神,协作能力,积极参加各种与教育教学相关的培训,不断的为自己“充电”,真正实现“在行动研究中成长”。
幼儿园班级管理培训心得体会 篇14
秩序又称有序,与混乱、无序相对应。从静态上来看,秩序是指人或物处于一定的位置,有条理、有规则、不紊乱,从而表现出结构的恒定性和一致性,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就动态而言,秩序是指事物在发展变化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连续性、反复性和可预测性。秩序总是与一致性、连续性和确定性等特征相联系,表现为有序的状态『注1』。蒙特梭利研究发现,1—3岁是人一生中秩序感发展的关键期,我们抓住幼儿的这一发展特点来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班级管理,是指班级教师通过组织、计划、实施、调整等环节,把幼儿园的人、财、物、时间、空间、信息等资源充分运用起来,以便达到预定的目的『注2』。管理要素是班级里的人、物、时间、空间等。我们从理顺班级管理几个要素之间的关系入手,在它们之间建立起秩序,支持和促进幼儿从被动学习走向主动学习、从被管理的角色转变为班级管理者的角色,为此我们建立以下秩序来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一、保教人员工作秩序——分工明确配合默契
现在的幼儿园一般配备二教一保,即二名教师一名保育员,三个人负责班级里的一切事务,他们是班级管理工作的主要承担者,是一个集体,每个人都应承担起自己在班级中的一份责任,既要分工明确,又要配合默契,形成一定的秩序,避免不必要的紊乱而导致工作的无序。这个秩序关系着幼儿在园的安全、关系着幼儿受教育的质量。如在晨锻时间,保教人员如果各自为阵,或者忙着交谈,那么就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幼儿放任自流的现象。所以,幼儿在班的每一个时间段,班级里的三位保教人员都要有明确的分工,有一定的秩序,才能默契地配合,每位保教人员在每个时间段自己该做些什么都能做到心中有数,也确保了每个方位、每个时间段都有保教人员在引领着幼儿自由自主地活动。
二、幼儿活动秩序——自由自主活泼有序
幼儿园班级管理的主体是人,它包括老师、保育员和幼儿。班级管理时,要将幼儿放在“主人”的位置上,放在管理者的位置上,而不是被管理者的角色。当幼儿开始走进并熟悉班集体的过程中,我们努力帮助他们感受到秩序的存在,通过让幼儿理解基本规则来主动形成班级良好的秩序。
1。借助图标帮助幼儿建立生活常规
幼儿一进入班级,我们就有意识地手把手教给幼儿一些规则,如开学第一天,我们在毛巾、杯子、床上都事先贴好各种小动物图标,让家长引领孩子选择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图标,然后去寻找属于自己的贴有这个图标的个人物品:床、杯、毛巾等物,包括站立、坐的位置上也有这个图标,一天下来,幼儿很快就在新环境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物品和位置,为正常开展各项活动奠定了基础。
有些秩序我们以上课的形式来练习,有的则渗透在日常生活中。如进出活动室时,幼儿常会被主题墙上的图画吸引,并伸出小手去摸一摸,而这些美丽的画面也常常在小手温柔的抚摸下逐渐变得残缺不全,如何让幼儿养成只看不动的习惯呢?我们在口头上要求幼儿“只看不动”的同时在走廊地面中间贴了一条线,教育幼儿走路要走在线上,这样手离墙就有一段距离了,客观上控制了幼儿去摸的冲动。我们还通过故事、谈话等方式让幼儿理解“为什么不能摸”,注重孩子对为什么要这样做的理解,从而使他们自觉自愿地遵守常规。
2。明确规则帮助幼儿建立学习秩序
在集体活动中幼儿会有一些如随便离座、随便讲话等不良习惯,如何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幼儿学习秩序是我们的任务,我们就用讨论等方法帮助幼儿明确学习规则,并反复强调,从而帮助幼儿理解学习秩序的重要性,幼儿在整齐有序的活动中感受到了秩序带来的好处后,并在老师的强调中自然而然地就建立了学习秩序。如我们的幼儿会在发言时举手、离座时不发出声音、有废纸等物品时会把它们放在指定的地方等,良好的学习秩序帮助我们顺利地开展着各种活动。
3。自主制定常规帮助幼儿建立游戏秩序
游戏是幼儿喜爱的活动之一,但如何帮助幼儿建立游戏秩序却是一个难题,如整理材料、合作等都有一定的秩序,我们就通过和孩子们一起制定常规,并由老师和同伴一起来做常规的监督人,幼儿才能自觉地遵守常规。只有被幼儿认定为合理的规则,并感受到规则带给自己学习与生活的便利,才能帮助幼儿建立起秩序,幼儿才能主动遵守并维护秩序,如:不干扰别人;一个接着一个走;玩具大家玩、轮流玩等等,当幼儿对外部环境建立了秩序感的时候,心灵内部的秩序感也会相应地建立起来,幼儿就从“他律”走向了“自律”,才能在班级里享受到自由自主,才能活泼地生活、学习。
三、时间秩序——环节明确持续有效
时间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它要求秩序具有一定的持续性、稳定性。幼儿园的一日活动安排往往是由园长室根据上级有关部门的要求和幼儿园所处地域的实际情况制定的,班级管理时要求我们严格执行此安排。
1。明确活动顺序,帮助幼儿建立时间秩序
幼儿园一日活动时间安排落实到班级管理中,要让幼儿明确早上来开展什么活动,接下来是什么活动等,只有让他们知道了,他们才会主动去感知它的存在,才能熟悉此活动安排顺序,并进而内化为时间秩序。我们常安排幼儿来园时做桌面游戏,然后是晨锻、牛奶点心、蒙氏工作、集体活动等,往往用“下面我们要做××”来告诉幼儿下一环节的活动,并和幼儿一起期待着下一活动的开展。时间一长,幼儿会主动从物质、精神方面做好下一活动的准备。如喝完牛奶后,幼儿自觉把椅子分散到蒙氏工作的各个小桌子边,然后一边走线一边等待其余小朋友喝牛奶,等大家都来到线上后就安心等待老师。
2。持之以恒地要求,帮助幼儿巩固时间秩序
秩序的建立对幼儿来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幼儿园一日活动安排需要我们老师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执行,长时间的坚持,让幼儿始终感觉到这个秩序的存在,才能内化为幼儿的内在秩序,一旦建立了这个时间秩序后他们就会自主加入到班级管理中来,过渡环节中无须教师多做作解释、多提醒,他们就会自觉知道、自觉去做。如第二学期开学的第一天我们以常规练习为主,因此,园部没播放晨锻音乐,但在8:20时,蒙就来提醒我了,“王老师,晨锻时间到了,我们去楼上玩吧!”于是,幼儿都来围着我了,很快我们就开着“小火车”到了楼顶上。这一切是那么自然,时间秩序一经形成就成了幼儿的内在秩序,轻易不能改变,活动安排如果朝令夕改,会让幼儿无所适从的。
四、空间秩序——因地制宜利于活动
所谓空间,在班级里很大程度上指的是活动室里物品摆放所形成的空间,相对时间而言,空间秩序就属于静态的范畴了,它要求我们把物品放在一定的位置,有条理、有规则、不紊乱,从而表现出活动室空间结构的恒定性和一致性。班级物品摆放得当,能给幼儿一个整齐有序的环境,有利于幼儿的生活和活动,有利于幼儿的成长,同时也方便教师的使用。
1。物品摆放高度与幼儿身高匹配
我们在摆放物品时注意位置和高度恰当好处,需要幼儿自己取放的玩具、游戏材料和其他学习用品与幼儿的身高相匹配,并且放在幼儿的视线范围内、安全的地方。我们班所有幼儿需要用到的材料都有专门的材料柜,材料柜的高度是经过设计人员根据幼儿的身高特意订做的,确保幼儿取放方便。
2。根据各区域的特点因地制宜摆放材料柜
我们在充分考虑各区域特点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来摆放各个材料,利于幼儿的自主活动,以减少混乱。例如生活区选在靠近水源的入门处,以方便幼儿取水;科学区放在通走廊的另一个门口,既充分利用了自然角资源,又延伸出足够的空间;感官区是小班幼儿最感兴趣的活动区角,需要的空间最大,我们就把它设置在活动室的中间,幼儿可以围绕着材料柜活动,有足够大的场地;数学区按照蒙氏教育精神选择在离感官区最近的地方,这样许多工作由感官区延伸到了数学区;靠窗的角落我们设置的是语文区,这里有阳光,有角落,又比较安静,并用一些遮挡物为幼儿留出个人空间,温馨、舒适,适合幼儿来阅读与交流。
3。活动材料的放置注重整齐有序
我们的材料非常干净,晶莹剔透,精致美观,幼儿于无形中萌发了爱护玩具的情感。我们在每份材料放置的地方贴上材料的照片,这样利于幼儿按照片找到材料放置的地方,并用柜上的“小红旗”和材料盆上的“小红旗”对齐来帮助幼儿轻而易举地把材料放整齐。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科学、合理地安排和组织一日生活”中明确指出:“建立良好的常规,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为,逐步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我们通过一系列秩序的建立,让幼儿学习做班级的主人、学习自我管理,让幼儿在班级中自由自主、快乐活泼地学习、生活。
幼儿园班级管理培训心得体会 篇15
10月28日,我参加了班主任培训会,有幸亲耳聆听了著名教育家魏书生先生、陈宇先生以及董莹莹女士的讲座,其中魏书生先生以及陈宇先生的讲座让我印象深刻,使我受益匪浅,感慨良多。
一、魏老师告诉我们要学会发现学生的优点,让生命开花结果。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这句话的意思是大学的宗旨(可以理解为学习的目的)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那么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怎么做能达到这样的目标呢?
1、“在明明德”,即要弘扬人内心光明品性,使“人之初,性本善”的明善部分发扬光大。“内心光明的本性”不是去外部寻找,而是学生目前自身有的、父母给的、基因中带的。每个人心中都有善的种子,也有恶的种子,后天的教育就是要依靠道德的引导把人性之善开发出来、鼓励出来、彰显出来,让德、善的力量在每一次观念抉择时都占上风。“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就是告诉我们教育工作者要学会用温暖的力量和正面教育启迪学生的内心,帮助学生找优点,把学生内心中光明的、人性的、积极、勤奋、乐观、追求真、美、善的品德找出来使其发扬光大。那么这就达到了“帮助学生把优点做到更优,长处做到更长”的目的第一步。为什么这样做?因为你要告诉他优点不是骄傲的资本,而是改革的资源,创新的起点,是每个人幸福快乐的源泉,这是教育第一步。
2、“在亲民”,亲即为新,就是图新、向新、革新的意思。“亲民”就是使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的意思,“在亲民”就是告诉我们教师让学生把优点长处守住,使优点发展、发展再发展,达到“新我”覆盖“旧我”的目的。不和别人比,只和昨天的自己比,不断地更新自我,刷新自我,那就不愁成不了更好的自己。比如,当你觉得读书很舒服的时候,每天读三分钟。当你坚持在坚持的时候,它就先入心细,再生新根,扎深根。下面的根越扎越深,上面就不断发新芽,散新叶、长心花、结新果,那就可以天天享受不断更新的感觉。这样还会使学生把自己的注意力由懒散、消极、颓废、自卑、傲慢转移到积极、乐观、实干、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上来,努力的目标也不是追求第一名或名次的前进,而是不断超越自己,是“更高更快更强”。大家都不攀比,脚踏实地的做自己能做的事,写自己能写的作业,算自己能算的题,都在踏实的超越自我。不和别人比,只和昨天的自己比,不断地更新自我、刷新自我就是自强不息,就幸福,就快乐,就问心无愧。
不管是优秀的学生还是倒数第一的学生,都在忙着找优点,发展优点,在忙着不断超越自己了。就达到另一个目的——学生拥有了自我管理的能力,那班级不就好管了吗?这也就是为什么魏书生先生敢用二十节课教完二百节课的内容,而且从不留作业,不批改作文,学生成绩照样名列前茅、比其他班高出很多的的原因吧。
3、“在止于至善”,就是达到最好完美的境界。当然任何完美的境界不存在,“在止于至善”美好的理想设定、人格的完美追求,是让人不断完善自我,不断提升境界的正面价值引导,是更高、更好、更强、不断向完善的境界靠近。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如果我们教育工作者能发现每个学生的光明向善的'品行,并使之不断向新向好,以善美为追求目标,那么我们教育出来的学生将会是品格上的君子,学业上的才俊,是国家真正的栋梁!
其实这个方法我们平时也在用,但是却很少能坚持下来,如果能在每个孩子身上坚持三年的话作用肯定是巨大的。
二、陈宇老师教会我要善于利用规则解决问题。
“规则”一词并不新鲜,这的“规则”一词并非教师强加于学生,而是经过师生讨论制定的,要倡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意见,将达成共识的部分形成规则,这样的规则是群体价值观的集体认同,而不再是教师一人理念的体现。施行起来学生才会有认同感。陈宇做班主任,凡事和同学商量,他们班上的班规班纪没有一条是他定的,都是全班开会,然后同学讨论最后全体通过,就定下了。联想到自己的班主任工作,事前无规则,出现任何情况之后也都是自己处理,自己决定怎么办。班中也有班干部,可他们凡事还是来问我,殊不知是自己并没有真正的给学生权利,在班级管理中没有体现民主。万事都是自己定,还不时抱怨班主任真累啊,真操心啊,那为什么不把权利还给学生?通过科学的管理,达到“事事有规则,人人守规则”的效果呢?所以从学习会回来之后,对于一些事情我让学生自己做主、自己商量,比如对于违反在校时间穿校服、按时进出宿舍等纪律方面,同学们一起商量后制定了相应的制度,而且同学们遵守的都比较好,因为这是学生自己制定的、他们也愿意遵守,并且会把它当回事、记心上。
通过这次培训收获较多,学到了很多实用的班级管理方法和培养学生的理念,但要想把这些理解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并发挥到真正的作用,还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愿我能把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在我和学生的共同管理下,我们的206班会越来越好!
幼儿园班级管理培训心得体会 篇16
这学期我担任高二(3)班的班主任,在担任班主任期间我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许多工作在年级组的领导下走在前列。先将这学期我的班主任工作总结如下:
一、坦诚相对、用心观察
开学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尽快地熟悉了解班里的学生的思想动态,在尽量短的时间里能让学生死心塌地呆在学校,稳定生源。走近学生,让学生觉得班主任平易近人,可以成为他们的好朋友。以坦诚的态度提出自己的期望和要求这样使我在以后开展工作、了解学生有个良好的开端。
其次,再以通过班级活动、劳动、课堂表现等观察了解学生,“听其言,观其行”是了解学生的最基本方法,特别要注意学生在自然状态下流露出来的言行举止。绝不凭一句话一件事去给学生做出评价。
二、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客观地讲,每个学生都有他的“闪光点”,也有缺点,不少的班主任(包括我有时候也是这样,这是人之常情。)存在偏爱优等生、班干部,不信任后进生等错误观念,在没有详细了解事情的情况下,听信一面之词做出判断,使一些学生与班主任产生对立情绪。通过调查发现,对立情绪产生的主要原因有:一、教师处事不公平;二、教师不尊重学生的人格,特别是后进生;三、教师批评学生与事实有出入。反之敢于承认错误的老师是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可见,班主任遇事要冷静,批评学生要掌握好分寸,即要严肃地指出学生的错误做法,也要一分为二地肯定学生的优点和进步。这样学生容易接受,老师的教育目的也容易达到,千万不能因为他是后进生而随意批评,在学生眼里,不论是优等生还是后进生,他们都是同学,在人格上是平等的。
在工作中,我通常会在一些平时表现不够理想,甚至纪律有些差,但在部分学生中有一定威信的学生以特殊的关爱。其实这些人往往在某一方面有专长,我们只要给这样的学生多些表现自我的机会,理解他尊重他,他们一定会将班主任安排的工作做好。比如接班后,我首先在那些难缠的学生入手,谈话过程中发现他们的不足和优势,引导他们如何做才是正确的人生路径,如何利用自己的优势,如何维护班集体的荣誉等等,并期望他们以自身的改变带动好自己的`朋友。谁知这一招“以毒攻毒”收到奇效,不但个人纪律好了,就连平时的跟随者纪律也明显好转。其实对这一类学生很多教师认定是“烧好的砖瓦”没法变了,这种评价会使这一类的学生产生“破罐子破摔”的消极情绪,极不利于学生的成长。
通过与学生家长建立联系,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可以帮助班主任全面了解学生,对学生做出全面正确的评价。同时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与学生家长面谈,如:家长送生活用品给学生时要通过我找学生的机会;也有许多是家长主动找我的,因为听学生回家说班级有了新班主任,并且觉得我这位班主任很好的情况下来找我谈其孩子,让老师来了解其子女特点。)。家长对班主任产生信任感,这对了解学生和教育好学生很重要。做过班主任的都有这种感觉,家访——可以使很多家长、学生跟班主任的感情往往有进一步加强,对班主任的工作,他们也会积极配合与支持。由于全面了解学生,班主任给学生的评价也比较准确,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就会形成。
三、用规范化管理促进学生自我评价
前面提到的一些评价学生的方法,主要是站在老师的角度的经验式管理评价。其实要真正的、从根本上去完善、正确评价学生,就一定要有规范化管理,更能促进学生的自我评价。它与经验式管理相比,具有更突出的优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管理目标清晰明确化。
管理目标清晰明确化是保证管理行为自觉性的前提,将管理行为目标化、具体化,可最大限度地避免了管理行为的盲目性。比如我在对班干部工作的分工上,具有明确的指向性,可使班干在工作上,避免重复、错漏等现象出现,工作的成绩和失误一目了然,可以为班主任评价班干部提供最好的依据,减少主观因素在其中的作用。
2、管理行为可操作化
规范化管理的优势在于给班级提供了一套具体的行为标准,使学生知道应当怎样做。从思想上转变学生以促进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评价。
3、民主管理、评价客观化
班级工作管理中令人心烦的问题很多,集中到一点就是公正与否的问题,规范化管理的优越性就在于,它为评价者提供了严格的评价程序和数量化的显示结果的方法,从而保证了评价的客观性,正如上面的例子,学生最终的行为在转变,这些都是学生有目共睹的,可以作为学生评三好、评先进及德育考核的重要依据,从而避免了班主任工作中的主观,随意和武断等不公正问题的发生,可提高班主任的威信。(在量化管理方面本学期由于时间的关系做的不是很好。)
总之,对学生的了解、研究和评价是班主任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只有做到正确评价学生,班主任工作才能得以顺利开展,这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
世界上的爱各种各样,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理智型的爱,要让这种爱深入学生的心里。班主任与学生朝夕相处,深入细致地了解学生,真心实意地关心学生,充分尊重、信任学生,严格地要求学生等都是对学生的爱。对学生的评价是其中的一种爱。教育心理学家认为,班主任的爱不同于父母对子女的天然之爱,不仅是个人之间的一种态度,它蕴含更多的社会内容,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班主任对学生的态度常常反映学生所在集体,甚至是社会对他的某种评价。因此,学生往往把班主任对自己的关怀、爱护、信任、评价同自己在集体中的地位和人格价值联系在一起。班主任的这种情感实际上就转化为一种社会环境因素在每个学生心目中不同寻常的心理份量。由此可见,班主任的爱对教育好学生是多么重要!教育不能没有爱,就像池塘不能没有水一样。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则把教师热爱学生作为“教育的奥秘”,他的座右铭是“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们。”有经验的班主任都会有这样的体会,当学生意识到班主任是真心爱护他、关心他,为他操心时,无论你是耐心的帮助,还是严肃的批语甚至是必要的斥责,学生都会乐意接受。这就是所谓“亲其师,信其道”,
没有爱便没有教育,班主任唯有心里时刻装着学生,尤其是后进生心里才能有你这个老师,爱之深切,才能唤起他们奋发向上的勇气、信心和激情。老师即使学生的朋友,又是学生的师长。
班主任对学生任何时候都要严格要求。常言道:“严师出高徒”、“教不严,师之惰”、“严是爱,松是害”。缺乏严格要求,放任自流,是对学生不负责任。班主任对学生的要求应该严而有度,严而不厉。“度”就是范围、分寸。严但不能超过一定的范围,严要有分寸。
班主任一句话有时能改变一个学生的一生。引用一位学生的话就是:“您的‘有三分钟热血,就有可能有五分、七分……。’使我有了学习的信心,我要赶上去!”
幼儿园班级管理培训心得体会 篇17
在幼儿教育中,“常规教育”是为了实现幼儿园的保育和教育目标,让幼儿活泼又有序是常规教育的目的之一,幼儿常规的稳定才能保证幼儿在园健康、活泼、快乐的成长。
幼儿园的工作是复杂而具体的。光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就包括:专门的教育教学活动、游戏活动还有生活常规活动等多种多样的活动。其中的生活常规活动又包括:用餐、就寝、入厕等很多小的细节和工作。这些活动虽然微不足道,也不被大家所重视,但却是幼儿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和幼儿园一日活动得以顺利开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因此,认真做好班级的管理工作,让班级工作井然有序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我有几点体会与大家共享:
一、教师与教师要密切地配合。
幼儿的一日生活常规规范着幼儿的言行,它体现在幼儿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上。因此在班级常规管理过程中,我们班两位老师总是目标一致,相互配合,统一要求;对孩子的要求坚持一贯,不朝令夕改。
1、对幼儿做到要求统一。
在一个班集体中,两位教师由于性格、生活环境等不同,工作作风、工作方法也不尽相同,但不管怎样在引导孩子明辨是非,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等方面,达成共识,做到要求统一。就这样在统一要求,严格管理中,孩子们逐渐明白了该怎样做,不该怎样做。“常规”不仅被幼儿接受而且渐渐成为他们自觉的行动。如上幼儿园自己进入活动室;自觉向老师问好,和家长再见;喝奶、吃饭、入厕时都能有序进行;玩完玩具自觉收好放回原处;脱下的衣服自己动手叠好放到指定的位置等等。
2、让幼儿明确活动要求。
不管是开展什么活动,在活动之前,我们两位老师总是会把活动要求提在前,让幼儿在明确活动方法和活动要求的前提下再去开展活动,这样,不仅幼儿能掌握正确的活动方法,而且能够稳定幼儿的常规,比如:在情景数学教学活动时,教师在讲解之后,就请幼儿在座位上做好,等教师提清楚以后再动手操作;在户外游戏时,教师在出去以前向幼儿说好走路的方法和要求,在活动前,再将活动方法和活动要求向幼儿提清楚。
二、班级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方面。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如果一个老师仅仅只是热爱他的孩子,没有常规,没有教育,没有引导,任其发展,那么这个班给人的感觉就是一盘散沙,一个班级混乱的原因,是因为没有制定有序的班级常规,幼儿往往不知道该做什么,应该怎样做更好。在制定班级常规时,教师应和幼儿共同讨论:哪些行为是班级所接受和赞赏的,哪些行为是班级所不允许的、应该被禁止的,教师要尽量让每一个幼儿都有参与讨论、表达意见的机会,另外,老师对孩子的要求要说到做到,这是管好常规的最重要的一点。只有你说到做到了,才能树立自己的威信,让调皮的孩子不敢随便钻老师的空子。比如:上课前我们就要求幼儿听课时不讲话,不做小动作眼睛要看老师,当我听到说话声或看到做小动作时我就立刻停止上课,等没有任何声音或没有幼儿在做小动作了,再继续上课,这样几次孩子们就会感觉你在注意他,没办法了只好认真听课了。
1、对班级幼儿能有全面的了解。
我觉得作为一名工作在第一线的教师,将班级常规带好的一个前提条件是对本班幼儿能有全面的了解。因为幼儿之间本身就存在着年龄和生理上的差异性,教师如果能对每个幼儿都能熟悉,了解幼儿的个性和习惯,并结合幼儿的这些特点才能制定出符合本班幼儿发展的常规管理方法。
2、常规教育要日常抓,抓日常。
俗话说得好“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幼儿良好的常规也是要从幼儿身边的每件小事做起,即从细小处开始,从日常生活中的基本要求做起。这里提到的常规其实是很广泛的,它包括了生活常规、学习常规,而生活常规隐含了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在园的生活习惯、集体规则意识的培养等等。教师都要根据幼儿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的内容,有内容、有的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3、常规教育要抓重点、反复地抓。
幼儿的年龄比较的小,自控能力比较的弱。要让幼儿养成良好的常规意识,教师首先要幼儿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应该怎样做,进而提高幼儿分辨是非的能力。但是由于幼儿的可塑性比较的强,他们良好的常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就能达到的。还需要我们在教育中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要将常规教育晓之以理,要讲究培养的形式,要不怕反复的练习,并不断的改变形式,以此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常规意识。
4、利用榜样促进常规。
每个班的孩子都有不同的特点,只要教师能善于捕捉孩子的这些闪光点也就能进行现场的常规教育了。例如:每次在擦嘴巴或者是擦小手时,总会有一部分的幼儿不能按要求将毛巾自觉地整理好,用完之后总会随手一丢。但是有一次我们发现班级中总有一位小女孩自觉地将别的幼儿用乱的毛巾整齐的叠好,利用这位幼儿闪光点,我们马上表扬了这位幼儿,并请她来督促其他幼儿自觉的折叠毛巾,鼓励其他幼儿也向她学习。幼儿是都很喜欢模仿的,也特别的会受到鼓舞,所以慢慢地都想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了。
5、做个“勤”老师也能促常规。
大班的幼儿虽然已有了初步的规则意识了但是毕竟自控能力比较的差,不能较好地遵守规则,会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一些安全的隐患。为此,教师就要勤字当头了,善于观察幼儿的举动,当发现幼儿不能按要求来完成时,可以反复地练习、讲解,直至幼儿能遵守相应的规则为止。
三、家园同步教育的关键。
家长是幼儿园教师重要的合作伙伴,因此我们把家长工作也同样放在工作重点中来抓。幼儿大多数的时间还是在家中,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单靠教师在幼儿园的引导,取得的效果一定不会很明显,只有家长在家中配合老师继续进行教育、引导,才能达到真正的目的。我们就通过家园联系栏将一些教育方法、经验介绍给家长,以便让他们在家中能正确的引导、教育幼儿。通过短信平台、通过家长来园接送孩子时简短的谈话,能让家长们及时了解幼儿在园情况。让家长了解到,只有家长切实的参与,才能使我们的班级管理的更好。
总之,常规教育是幼儿园工作的重要一部分,它是利用规则促进幼儿良好发展的一种教育,规则只是一种手段,并不是最终目的。常规不是不变的,常规教育应该是不断发展的。我们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只有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才能提高教育效益,才能把幼儿园的常规和常规教育做得更好。
幼儿园班级管理培训心得体会 篇18
一、幼儿教师要培养终身学习的理念
我们的生活日新月异,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理念也在不断更新。为了适应孩子的求知需求,我们要不断学习,随时补充自己的能量,给自己充电。如果只靠原来在学校学的那点东西,远远不能满足孩子的需求,日积月累就会被社会所淘汰。对孩子也是一件痛苦的事,更是一件不负责任的事。
过去,我们是领着孩子在学习,现在我们是和孩子一起学习,如果我们不把自己的知识的海洋装满,怎么才能满足孩子那一条条求知欲旺盛的小河?教师的业务素质很重要,现在的教育对幼儿教师的要求很高,琴棋书画,歌舞情乐,只有高素质的人才能更适用这个岗位。所以,我们每天至少学习一篇教学方面的文章,每天练练基本功,让自己在幼教领域不至于落后。
二、广泛学习幼儿教育教学理论,提升教学技能
县幼儿园的吴院长详细深入的为我们解读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为我们的教学实践起了提纲挈领的作用,为我们的教育科学理论注入了源头活水,其他几位教学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又结合幼儿教育的五大领域特点,为我们详细、生动的讲解了课程特点及教学活动设计、组织与指导,让我们了解如何在幼儿园进行教学工作。
三、教师应具备良好的师德和职业道德
德高为师,身正是范,师德是一个教师的灵魂。能否成为一个好教师,要有“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走”的精神。热爱、尊重、理解幼儿是幼儿教师必须具备的职业道德核心。爱是儿童正常成长的必要条件,我们要学会理解、关爱幼儿。
四、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业务素质。
要实施创新教育理念,创新型教师必须具备以下几种业务素质:
(1)有丰富的知识结构,这是教师发挥创造性的基本保证。
(2)有较高的管理艺术。管理包括两方面,一是班级的整体管理,二是针对每个学生的个别指导。
(3)有丰富的情感。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诵,热情洋溢的赞赏以及在与学生接触时的仪态、表情和举止所表现出的积极情感能随时地激发、调动学生的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生因“亲其师而信其教”,变苦学为乐学,单纯的知识传授变成了双向的情感交流,使教者亦乐、学者亦乐。
总之,经过此次培训,我懂得了很多的道理,学到很多知识,认识了很多朋友。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我要不断努力,学以致用为孩子上好课,成为孩子的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