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老地方 > 百科 > 心得体会 > 正文

语文教师岗位培训心得体会

2024/09/14心得体会

老地方整理的语文教师岗位培训心得体会(精选12篇),经小编精挑细选,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语文教师岗位培训心得体会 篇1

三日的时光若白驹过隙,培训其实是一种福利,这是作为年轻教师的我在自己工作的学校所感受到的一种精神。所以,从参加培训伊始,便不曾以学分为原始目的,当看到课程安排更生出几分期许之心。不难发现,课程的设置和主讲人的安排都经过主办方的精心规划。xxx、xxx老师均是久仰大名却一直无缘受教,而xx教授则是我大学颇为喜爱的老师,能在工作后再次聆听教诲已算是意外之喜。

整个培训从中国文化与教育开谈,文化传承上的危机着实令人担忧,语文教师当是最应该担当起这份责任的,但在现实环境下又着实存在诸多困难与迷惘。不禁想起参访台湾学校时,看到当地中学分设了国文和国学两门课程,有专门的老师分别教授两门课程,这无疑能让教学目标更明确,在教学设计上更有的放矢。而放眼当下,想扩展一番国学类或者其他方面的文化知识,着实捉襟见肘,语文课的空间被压缩得太小……深谙中国文化的语文教师想来不少,但如何传递这份真知,我们都在路上。

无独有偶,阅读教学尤其是经典文学作品的教授同样面对着“明知是误区却偏向误区行”的状况。从旁的听讲教师半认真半玩笑地回应着唯分数论时,想来更多的是辛酸和无奈。或许是阅历尚浅,力有不逮,xx老师所提及的xxx、xxx、xxx等语文名家的著作亦算涉猎不少,均算得是大开眼界、醍醐灌顶之论,但很多时候如何将之落实于实际教学,或从自我的理解具化为可操作的教学方法,我着实不乏拔剑四顾心茫然的窘状。而xx老师从误区到文本特质(诵读型、主题型、思辨型、拓展型)的纵谈,亦不免有些纸上谈兵的影子,文本特质的定位本就是一个见仁见智的话题,好的文本更可能高度复合了各型,至于何型为西瓜,何型为芝麻,则又当别论了。但必须承认,xx老师的列举,对于听讲的每一位老师而言都是再一次警醒,面对这个知易行难的问题,同志仍需努力……

诚如xx老师所言,开课再开讲,当真需要一定的底气,而第三日xxx老师则说过“底蕴决定底气。”xxx老师愿为当下语文教学中老大难的写作教学作此有益尝试,着实是令人感佩的。而当其将己对写作教学的思考娓娓道来时,我们无疑感受到了其深刻的底蕴,亦让我对人教版的教材和阅读教学目标有了新的积极的认识。“写作是可以教的!”一语既振奋人心,又令人倍感压力,沈老师极具可借鉴性及操作性的介绍,在很大程度上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愿我躬行此事时能不负x老师之教诲。

最后一日xx老师的讲座过后,竟让我生出对培训的流连之情。若能多听几日,稚嫩的自己不知又能长进多少啊!宛若武侠世界中,大师将其内力灌入,将任督二脉打通……不由开始期待下一期的培训学习,享受这无形更无价的福利!诚如讲座题《在本色中求厚实》,xx老师的讲座很本色,且很厚实,用自己实际教学过的课例说话,其匠心别具的设计和反复强调的育人“敲打”,还有让学生下课“愣”在那里潇洒离去的英姿,着实令人惊叹甚至艳羡,想来“本色”、“厚实”二词,或许能在很大程度上为我们解决中国文化的传承和文本特质的挖掘提供积极的帮助。由此不禁感叹,语文老师当真是一坛需久酿的好酒,愈久愈醇香四溢,令人心醉。衷心期待已然告老的xx老师,能偶从属于她的田园世界归来,多来敲打敲打吾等晚生。

最后一场讲座落实于鲁迅作品的阅读教学,可谓用心良苦。民间流传的“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恐所言非虚,如何把握鲁迅作品丰富的思想内涵,同时落实于中学语文教学,这当真是一个大问题。让鲁迅连线当下诸多限制的中学语文教学,该话题本身的讲演难度亦可想而知。x老师是宁大中文系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任课教授,是我上大学时喜爱的老师,能够重品其本色且动人的讲课风采,于我而言,是本次培训一个美丽的终结。

语文教师岗位培训心得体会 篇2

这炎热的暑假里,我参加了南浔区教师专业发展90学时的培训。在这几天的学习中,听了好多专家的讲座,受益匪浅。使我庆幸自己没有失去这样的学习机会。

在这几天里,我觉得自己仿佛回到了学生时代,端坐在教室里,聆听着专家的讲座,我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学方式得到一次重大的洗礼,让我明白,今后的教学要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来组织教学”,教师必须学会文本的细读。

听了张校长的讲座,明白“后茶馆式”教学主张“学生先学”,还强调了学生先学的方式、方法是多样的,而且还阐释了教师在“学生先学”之后应该怎么教。“后茶馆式”教学颠覆了课堂教学设计的逻辑结构。我反思以前的教学,我经常担心学生不能很好的把握重点,不能明白其中的道理,于是,在传授的过程中,我不知不觉地替代了他们的发言,我把属于他们的课堂抢了过来,使他们成为了旁观者。我现在明白了,教师只需要通过“引导暴露”“共同解疑”要讲学生自己不能学会的。

听了蔡教研员的对2011版新课标的解读,知道教师必须带着真正的平等意识进行文本教学。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要善于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但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来代替个人阅读。

听了郑教授关于语文教学目标的确定,真正感受到自己平日的不足,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太大太不具体,知道以后在制定目标是要具体再具体点,集中再集中些。

刘教研员从汉语音韵与意蕴的关系入手教导我们该如何解读文本。他声情并茂的讲座让我明白了诵读的重要性。文本的解读原来还可以从汉语的音韵入手。

湖州市语文教研员邢夏老师解读了中考命题的技术,并结合考试说明对湖州市2012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卷作了全面分析。让我对中考命题要面对的基本问题,命题的基本要求,考查学生的哪些能力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使我在以后的教学中能更有的放矢,更注重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三维目标的达成。

听了王老师的讲座明白了一位名教师的成长需要磨砺,需要努力进取。陈瑜华老师对名师课例的分析让我知道了我们要学名师的理由,更知道要学习更要形成自己的风格。

总之每位专家的讲座都是如此精彩,让我忘了烈日酷暑,忘了疲惫,只沉浸于学习中。在今后的教学道路上,我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我要往自己的脑袋里装进更多的知识,要能够让我的学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要让自己的这桶水溢出来,渗到学生的杯子里。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语文教师岗位培训心得体会 篇3

我参加了这次小学语文远程培训。这次培训所给予我的启发与经验却是一笔永久的财富。几位对教育教学工作很有见解的专家给了我们具体的指导,使我的教育观念进一步得到更新,真是受益非浅。下面是我通过培训获得的几点体会:

一、教师要不断进行知识更新

这次培训中专家们的讲座,我明白了阅读的真正意义,从大处说是为了国家的发展,而从小处说则是为了每一个学生、每一位教师的成长与生活。所以,阅读不应是一句虚无缥缈的口号,而更应该具体地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我们常说:要想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应该有一桶水。那么这桶水从哪里来,从书中来,历史、哲学的、自然的、科学的……我们都应有所涉猎。这样我们的知识才能时时处于更新的状态,才能更好地去教育学生,去引导学生,并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让学生真正体会到阅读的快乐,而不是为应付读书而读书。

二、教师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新课程改革的终极目标是什么?一句话: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因此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丰富语言积累,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基本技能,接受熏陶感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鼓励学生采用各种手段扩大阅读面,增强学生在一切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积极参加各种课改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新课程中也说到: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应该让学生更多地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直接培养能力。可事实上,有多少人真正领悟到新课改的真谛呢?此外,老师也告诉我们:我们教师必须发现学生的优势智能,发展他的优势智能,为他们的“成才”提供方向,让每一个人都能为社会发展尽己所能。

三、把主动权还给学生

只有把学习的选择权真正归还给学生,学生才有了获得主动发展的前提。作为教师,我们肩上的担子是沉重的,面对如此重大的革新,我们要做什么?首要的是我们要更新观念,要敢于打破传统教学中的条条框框,在教改的路上敢于创新。继而走上务实之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讲求实效。这也是我在阅读教学方面最大的感悟。语文是一门独立的课程形态,有特定的目标与任务,有独特的个性,这就是语文的本。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牢牢把握住这个本,从关注内容到关注语言,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汲取传统教学中可取的东西。

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将不断地学习理论知识,不断拓展自己的阅读面,用理论指导教学实践,把研究与探索教育、教学规律结合起来,使自己无愧于“人类的灵魂工程师”这一称号。

语文教师岗位培训心得体会 篇4

三天的时光若白驹过隙,培训其实是一种福利,这是作为年轻教师的我在自己工作的学校所感受到的一种精神。所以,从参加培训伊始,便不曾以学分为原始目的,当看到课程安排更生出几分期许之心。不难发现,课程的设置和主讲人的安排都经过主办方的精心规划。沈建军、沈丽萍老师均是久仰大名却一直无缘受教,而任茹文教授则是我大学颇为喜爱的老师,能在工作后再次聆听教诲已算是意外之喜。

整个培训从中国文化与教育开谈,文化传承上的危机着实令人担忧,语文教师当是最应该担当起这份责任的,但在现实环境下又着实存在诸多困难与迷惘。不禁想起参访台湾学校时,看到当地中学分设了国文和国学两门课程,有专门的老师分别教授两门课程,这无疑能让教学目标更明确,在教学设计上更有的放矢。而放眼当下,想扩展一番国学类或者其他方面的文化知识,着实捉襟见肘,语文课的空间被压缩得太小……深谙中国文化的语文教师想来不少,但如何传递这份真知,我们都在路上。

无独有偶,阅读教学尤其是经典文学作品的教授同样面对着“明知是误区却偏向误区行”的状况。从旁的听讲教师半认真半玩笑地回应着唯分数论时,想来更多的是辛酸和无奈。或许是阅历尚浅,力有不逮,干老师所提及的孙绍振、余映潮、王尚文等语文名家的著作亦算涉猎不少,均算得是大开眼界、醍醐灌顶之论,但很多时候如何将之落实于实际教学,或从自我的理解具化为可操作的教学方法,我着实不乏拔剑四顾心茫然的窘状。而干老师从误区到文本特质(诵读型、主题型、思辨型、拓展型)的纵谈,亦不免有些纸上谈兵的影子,文本特质的`定位本就是一个见仁见智的话题,好的文本更可能高度复合了各型,至于何型为西瓜,何型为芝麻,则又当别论了。但必须承认,干老师的列举,对于听讲的每一位老师而言都是再一次警醒,面对这个知易行难的问题,同志仍需努力……

诚如干老师所言,开课再开讲,当真需要一定的底气,而第三日沈老师则说过“底蕴决定底气。”沈建军老师愿为当下语文教学中老大难的写作教学作此有益尝试,着实是令人感佩的。而当其将己对写作教学的思考娓娓道来时,我们无疑感受到了其深刻的底蕴,亦让我对人教版的教材和阅读教学目标有了新的积极的认识。“写作是可以教的!”一语既振奋人心,又令人倍感压力,沈老师极具可借鉴性及操作性的介绍,在很大程度上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愿我躬行此事时能不负沈老师之教诲。

最后一日沈老师的讲座过后,竟让我生出对培训的流连之情。若能多听几日,稚嫩的自己不知又能长进多少啊!宛若武侠世界中,大师将其内力灌入,将任督二脉打通……不由开始期待下一期的培训学习,享受这无形更无价的福利!诚如讲座题《在本色中求厚实》,沈丽萍老师的讲座很本色,且很厚实,用自己实际教学过的课例说话,其匠心别具的设计和反复强调的育人“敲打”,还有让学生下课“愣”在那里潇洒离去的英姿,着实令人惊叹甚至艳羡,想来“本色”、“厚实”二词,或许能在很大程度上为我们解决中国文化的传承和文本特质的挖掘提供积极的帮助。由此不禁感叹,语文老师当真是一坛需久酿的好酒,愈久愈醇香四溢,令人心醉。衷心期待已然告老的沈老师,能偶从属于她的田园世界归来,多来敲打敲打吾等晚生。

最后一场讲座落实于鲁迅作品的阅读教学,可谓用心良苦。民间流传的“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恐所言非虚,如何把握鲁迅作品丰富的思想内涵,同时落实于中学语文教学,这当真是一个大问题。让鲁迅连线当下诸多限制的中学语文教学,该话题本身的讲演难度亦可想而知。任老师是宁大中文系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任课教授,是我上大学时喜爱的老师,能够重品其本色且动人的讲课风采,于我而言,是本次培训一个美丽的终结。

语文教师岗位培训心得体会 篇5

培训的帷幕渐渐落下,但是我的心中却依旧带着震撼。在这次的培训过后,我的脑海中出现了各种可能。作为一名老师,我真的很惭愧。尽管过去想过很多的可能,但是在经过了不断的学习,不断的严格要求自己后,再来到正式的岗位上时,自己已经变得死板。

回忆自己过去的教学,不仅死板,且非常的顽固,不愿意踏出规范一步。尽管这样教学很稳定,但是注定多数的学生无法达到最好的状态,这与我们老师的想法是绝对不符合的。在接受了推荐,我来到了这场教师培训。尽管现在自己还没能完全笑话吸收这次培训的内容,但是心中却多了很多的想法!我希望自己能记住这样的感觉,在之后的`教学中提升自己。我的培训心得体会如下:

一、学习心得

在培训课上,我们参观了专家们的优秀教学课,在我观察后,发现每位专家其实都各有特点,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教学手段,但是大体却又相同。而且做为语文课,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非常的有趣!他们用不同的方式引出课文,分析课文中的小故事,将本身单调的课程发展出了不少的“枝叶”。顺着这些“枝干”,我们这些“学生”们又能发展出自己的想象。

这次的培训体验,给我最大的感觉就是震撼,自己过去实在是太过死板,只想着能完成自己的教学,让同学们学好知识。却犯下了一个十分严重的错误!我作为一名小学的语文老师,却没有将同学们的兴趣放在第一位!这不仅大大的拉后了我们的教学速度,更可能让同学们对语文的学习失去兴趣,这是非常得不偿失的做法。

但是“老师”的课不同,他们的核心都是带出学生的兴趣,甚至是激发学生主动去学习,去解读课文。这和我的做法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值得我好好的反思。

二、讨论上的心得

在培训中,我们有不少的讨论阶段。经过几次的适应,我也认识了周围的老师们,并和他们积极的讨论在教学中的问题。

通过讨论,我见到了徐许多自己都没有思考到的见解,大家都有自己的想法和收获,但是我们通过互相的交流,进一步提高了我们的进步。这实在是非常的让人兴奋。

三、总结

通过我们的努力,我在这次的培训中受益匪浅。现在,我的心中也有了不少的好主意,有了不少的新想法。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我要重新对自己的教案好好的编排,让学生们重新对语文感兴趣!

语文教师岗位培训心得体会 篇6

1.本源的教育力量

此次培训学习,是由太和县教育局组织的,来自全县各乡镇的小学语文数学骨干教师参加的国培计划。我有幸参加了此次培训。在这短短几天里,我与来自不同中心学校、不同年龄段的同行们一起坐在安徽师范大学那宽敞明亮的教室里讨论、交流,我仿佛又回到了十几年前的学生时期。

短短五天的学习,收获很多。授课专家们以一个个生动的课堂教学案例、渊博的学识以及精湛的理论阐述,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我进一步明确了课堂教学的方向和目的,深深感悟到做一名教师是幸福的。并反思以往工作中的不足,拓宽了视野,更新了教育观念。可以说是一次思想的升华,让我发现、认识和体悟到了更多的教学真谛。

特别是陆常波老师的《语文核心素养与小学语文教学》、洪胜老师的《行走在教育的途中——谈教师的专业发展规划与实现路径》等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认识到只有自己努力学习,才能做好一名老师。作为语文老师,不是只懂一些语文基本知识就行的,要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一名教师,更要有较高的品行。这样才能更好地引领孩子们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让其发现教材、生活中的美。

2.专业素养的重要性

从专家的讲解分析中,我体会到要想上好一节课,首先要有明确的目标,语文课的教学目标,特别是小学语文课的教学目标,要体现年段教学目标,不能仅仅把课文当成了教学内容,要凭借课文来培养孩子的听说读写能力。教学目标阶段性要明确,不能都在分析内容上用力,现阶段语文教学目标越位和不到位现象严重。存在低年级向中年级靠、中年级向高年级靠、高年级向初中靠的现象,部分教师把语文课上成文学赏析课。对教学内容进行繁琐分析,没有深刻把握年段目标。比如字词教学,应做到该识的识、该写的写、该积累的积累、该解释的解释。阅读教学找不准起点,抓不住重点,浪费在过于细抠深挖课文内容上,往往低估学生的学习能力。结合自己平时的语文教学,我发现这些问题确实存在于我们的教学工作中,应真正的引起我们语文教师的思考。

其次,要在备课上下功夫,部分老师备课没有自己的设计,不顾学生的差异直接移植别人的设计,简单准备,急于完成设计。我们备课时应该做到对教材作深入细致的研读,要读出教材的本意和新意,把握教材的精髓和难点,把教材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同时还要分析学情,掌握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心理和认知特点,多角度地分析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力争做到“因材施教”。

作为一名教师,要使自己的的专业素养得到提升,反思是非常重要的。反思是指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行为进行审视与思考,是一个人成长与发展的核心能力之一,新课改要求教师不断培养和发展自己的反思能力,成为反思型教师。孔夫子曾说:“学而不思则罔”。如果一个人只是一味地学习而不思考,那他就会陷入迷惘困惑。新课改要求教师经常思考和反思。面对自己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结合平时的思考产生的疑惑,提出问题,并能做出科学分析,在课堂中验证自己的思考,促进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短短几天,我有了很大的收获,思想有了很大的转变,作为教师,要终身学习,平时要勤读书、勤思考、勤动笔。只有及时地充实自己,提高自己。才能够更好地立足课堂教学,服务学生;才能从容面对竞争的压力,不会被社会所淘汰。

语文教师岗位培训心得体会 篇7

三天的时光若白驹过隙,培训其实是一种福利,这是作为年轻教师的我在自己工作的学校所感受到的一种精神。所以,从参加培训伊始,便不曾以学分为原始目的,当看到课程安排更生出几分期许之心。不难发现,课程的设置和主讲人的安排都经过主办方的精心规划。沈建军、沈丽萍老师均是久仰大名却一直无缘受教,而任茹文教授则是我大学颇为喜爱的老师,能在工作后再次聆听教诲已算是意外之喜。

整个培训从中国文化与教育开谈,文化传承上的危机着实令人担忧,语文教师当是最应该担当起这份责任的,但在现实环境下又着实存在诸多困难与迷惘。不禁想起参访台湾学校时,看到当地中学分设了国文和国学两门课程,有专门的老师分别教授两门课程,这无疑能让教学目标更明确,在教学设计上更有的放矢。而放眼当下,想扩展一番国学类或者其他方面的文化知识,着实捉襟见肘,语文课的空间被压缩得太小……深谙中国文化的语文教师想来不少,但如何传递这份真知,我们都在路上。

无独有偶,阅读教学尤其是经典文学作品的教授同样面对着“明知是误区却偏向误区行”的状况。从旁的听讲教师半认真半玩笑地回应着唯分数论时,想来更多的是辛酸和无奈。或许是阅历尚浅,力有不逮,干老师所提及的孙绍振、余映潮、王尚文等语文名家的著作亦算涉猎不少,均算得是大开眼界、醍醐灌顶之论,但很多时候如何将之落实于实际教学,或从自我的理解具化为可操作的教学方法,我着实不乏拔剑四顾心茫然的窘状。而干老师从误区到文本特质(诵读型、主题型、思辨型、拓展型)的纵谈,亦不免有些纸上谈兵的影子,文本特质的定位本就是一个见仁见智的话题,好的文本更可能高度复合了各型,至于何型为西瓜,何型为芝麻,则又当别论了。但必须承认,干老师的列举,对于听讲的每一位老师而言都是再一次警醒,面对这个知易行难的问题,同志仍需努力……

诚如干老师所言,开课再开讲,当真需要一定的底气,而第三日沈老师则说过“底蕴决定底气。”沈建军老师愿为当下语文教学中老大难的写作教学作此有益尝试,着实是令人感佩的。而当其将己对写作教学的思考娓娓道来时,我们无疑感受到了其深刻的底蕴,亦让我对人教版的教材和阅读教学目标有了新的积极的认识。“写作是可以教的!”一语既振奋人心,又令人倍感压力,沈老师极具可借鉴性及操作性的介绍,在很大程度上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愿我躬行此事时能不负沈老师之教诲。

最后一日沈老师的讲座过后,竟让我生出对培训的流连之情。若能多听几日,稚嫩的自己不知又能长进多少啊!宛若武侠世界中,大师将其内力灌入,将任督二脉打通……不由开始期待下一期的培训学习,享受这无形更无价的福利!诚如讲座题《在本色中求厚实》,沈丽萍老师的讲座很本色,且很厚实,用自己实际教学过的课例说话,其匠心别具的设计和反复强调的育人“敲打”,还有让学生下课“愣”在那里潇洒离去的英姿,着实令人惊叹甚至艳羡,想来“本色”、“厚实”二词,或许能在很大程度上为我们解决中国文化的传承和文本特质的挖掘提供积极的帮助。由此不禁感叹,语文老师当真是一坛需久酿的好酒,愈久愈醇香四溢,令人心醉。衷心期待已然告老的沈老师,能偶从属于她的田园世界归来,多来敲打敲打吾等晚生。

最后一场讲座落实于鲁迅作品的阅读教学,可谓用心良苦。民间流传的“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恐所言非虚,如何把握鲁迅作品丰富的思想内涵,同时落实于中学语文教学,这当真是一个大问题。让鲁迅连线当下诸多限制的中学语文教学,该话题本身的讲演难度亦可想而知。任老师是宁大中文系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任课教授,是我上大学时喜爱的老师,能够重品其本色且动人的讲课风采,于我而言,是本次培训一个美丽的终结。

语文教师岗位培训心得体会 篇8

作为一个甫参加工作的新教师,能够参加这次的网络学习培训,我觉得十分幸运。在初参加工作时就能对自己今后的教师生涯进行提前省视,可以少走一些弯路。在这次的培训学习中我学到很多,此次网络培训课程内容分五大模块:语文教学的本质的探讨和阅读教学问题的解决策略、教材特点的分析、名师成长引导、课堂教学观摩、专家引领下的评课。从五个方面针对语文教学中出现的一些疑难问题作了详细的解答。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学校对语文教师专业素养、教学技能、教学创新能力、教学态度、教学方法等诸多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我深深的感到作为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不容易,作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就更难。只有我们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创新才不会被这改革的浪潮所淹没。教师的自身能力是影响教育教学效果的决定因素。要当好一名语文教师,必须长远规划,着眼于自身的能力建设。尤其是我们青年语文老师,更应如此。那么怎样加强自身能力建设呢?从此次的培训中我有几点感想,同时这也是我自身应该注意改进的几点地方。

第一、要加强语文阅读积累能力。一位语文教师如果要为自己的未来作好准备,必须多读书,多积累。古语云:“木无本则枯,水无源则竭。”多读书、多积累是解决源头活水的问题。现在语文教师大多被日常教学事务所困扰,对于读书不够重视,挤时间读书的老师很少。在“文本解读”一颗是,讲授老师也说到:语文老师应大量阅读,回家只改卷子的老师是可悲的。这也让我想到叶圣陶先生的话:“老师都很忙,这个我知道,但还得挤出时间来多读些书。”从工作的角度讲,越忙,越要读书。因为只有加强学习,才能避免工作中的盲目性,才能提高工作效率。”

语文教师如果没有时间读书,就意味着知识将会逐渐贫乏,教师知识贫乏了就容易落后,在课堂上就不可能有高效率。因此,语文老师再忙,也要抽时间读书学习。读书应该成为语文教师的生活常态。这是语文学科的特殊性所决定的。只要有教育的地方,就有责任与书同行。语文尤其如此。教学的问题主要是教师的素养问题,而教师的素养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教师的阅读与积累。因此,提高阅读积累能力是提高教师自身素养的根本途径。怎样提高阅读积累能力呢?作为语文教师要注意有计划、有选择地读书。最基本的要读好三类书,一是读学科教育理论书,二是读学科教学研究书,三是读与提高自身综合素养有关的书,如哲学、美学、文学、思维科学、艺术等。在读书中积累,在读书中感悟,在读书中深思,持之以恒,就会大有收获。只有多读书,多积累,才能推动教师的不断进步。

第二、语文老师要加强自身的口语表达能力。教师是“以舌耕为业”的。语文教师的口语表达能力对学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与学的信息传递、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都是通过语言表达来进行的。一位优秀的老师通过情趣盎然的描述,鞭辟入里的分析,恰到好处的点拨,就能把学生带进瑰丽的知识殿堂,让学生如坐春风,心旷神怡。这就说明,教师口语表达能力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听课情绪和教学效果。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说要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但如果我们教师自己都无法准确生动的表达自己的观点,那么如何指导学生?

而语文教师提高口语表达能力,我认为要注意以下的几点:首先,要讲求规范。教学语言应该是规范的语言,教师应以身示范。所谓规范语言,一是读音,要求发音准确,口齿清楚,能讲一口清晰流利的普通话;二是表达不能出现病句,注意语气的轻重缓急和节奏的抑扬顿挫;三是要尽量做到“书面语言口头化”,即“口说的书面语”,这就要求教师的课堂语言既要具有口头语的通俗简明、生动形象,又要具有书面语的精练、严密、条理。这个要求比较高。古人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教学并不是毫无表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的接触。这就要求教师的课堂语言富有感情色彩,老师的语言有了情感,就容易激发学生的情绪,使学生产生心灵的共鸣,这样也有利于创造一种生动活泼、和谐愉快的课堂氛围。同时我们还要追求语言艺术。我们必须对语言千锤百炼,具有沙里淘金的功夫。教师的教学语言要努力做到具有诗歌语言精练、小说语言的形象、戏剧语言的传神、相声语言的幽默等特点,这样才能对学生产生强烈的吸引力。

最后是钻研教材的能力。这也是最重要的一种能力。

钻研教材是语文教师最重要的一项基本功,它是教师能力中的一项核心任务。如果我们在课前对教材钻研花的功夫较大,对教材理解得透彻,课就能讲得从容自如,浅显易懂。因为只有钻得深透,才能讲得浅显。教学时就会胸有成竹,左右逢源;如果对教材钻研未能达到一定程度,或者教师对教材只是一知半解,那么教学时必然会力不从心,捉襟见肘,甚至出现尴尬局面。而我觉得理解教材比较重要的是整体把握教材。先通览教材,整体把握教材的编写思路;然后细读教材,把握教材每一单元的教学要点;再精读教材,分析每篇课文或每节内容的重点、难点、关键点。从整体上把握了教材,就会“胸中有丘壑”。教起来就会游刃有余,难点重点分明,才能组织出高效的课堂。

这就是我从此次网络培训课程中得出的几点感想,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我还要注意反思,多多向前辈老师学习,不断的提高自己,希望能成为一名合格乃至优秀的初中语文教师。

语文教师岗位培训心得体会 篇9

我参加了这次小学语文远程培训。这次培训所给予我的启发与经验却是一笔永久的财富。几位对教育教学工作很有见解的专家给了我们具体的指导,使我的教育观念进一步得到更新,真是受益匪浅。下面是我通过培训获得的几点体会:

一、教师要不断进行知识更新

这次培训中专家们的讲座,我明白了阅读的真正意义,从大处说是为了国家的发展,而从小处说则是为了每一个学生、每一位教师的成长与生活。所以,阅读不应是一句虚无缥缈的口号,而更应该具体地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我们常说:要想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应该有一桶水。那么这桶水从哪里来,从书中来,历史、哲学的、自然的、科学的……我们都应有所涉猎。这样我们的知识才能时时处于更新的状态,才能更好地去教育学生,去引导学生,并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让学生真正体会到阅读的快乐,而不是为应付读书而读书。

二、教师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新课程改革的终极目标是什么?一句话: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因此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丰富语言积累,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基本技能,接受熏陶感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鼓励学生采用各种手段扩大阅读面,增强学生在一切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积极参加各种课改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新课程中也说到: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应该让学生更多地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直接培养能力。可事实上,有多少人真正领悟到新课改的真谛呢?此外,老师也告诉我们:我们教师必须发现学生的优势智能,发展他的优势智能,为他们的“成才”提供方向,让每一个人都能为社会发展尽己所能。

三、把主动权还给学生

只有把学习的选择权真正归还给学生,学生才有了获得主动发展的前提。作为教师,我们肩上的担子是沉重的,面对如此重大的革新,我们要做什么?首要的`是我们要更新观念,要敢于打破传统教学中的条条框框,在教改的路上敢于创新。继而走上务实之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讲求实效。这也是我在阅读教学方面最大的感悟。语文是一门独立的课程形态,有特定的目标与任务,有独特的个性,这就是语文的本。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牢牢把握住这个本,从关注内容到关注语言,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汲取传统教学中可取的东西。

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将不断地学习理论知识,不断拓展自己的阅读面,用理论指导教学实践,把研究与探索教育、教学规律结合起来,使自己无愧于“人类的灵魂工程师”这一称号。

语文教师岗位培训心得体会 篇10

学习,是一条永无止尽的道路。哪怕是身居所谓的骨干教师,也不过是在现在的地方,现在的时间,比现在的同事们走的多了一点点而已。现在的我们,只不过是稍稍大了一点的水滴罢了,但是我们这些水滴却可以聚集在一起,汇聚成一片汪洋。当我们再从汪洋中出来的时候,每个水滴都能得到或多或少的收获,1+1的出的结果在这里永远大于2,至于能得到多少,就看我们自己的体会了。

在20xx年的_月_日,我们参加了为期xx天的语文教师培训。就像上面说的,这正是我们“汇聚”的大好时刻。在培训结束以后我对这次培训的体会做了一个总结,以此来记录这次优秀的培训体会。我的语文教师培训心得体会如下:

这次教师的培训,邀请了许多的语文名师,在他们的教导下,就算是我们这些被称为骨干教师的老师们,也是受益良多。以前只是知道、懂得,但是现在是真真切切的体会到了所谓的“山外有山,人外有人”!

一、在师德上的传递

同样做为老师,也许我们的教学水平和知识储备有所差异,但是又一条是绝对不能有差的,必须一起朝着更高的水平努力!这,就是我们的师德。这第一堂课,讲的'就是师德,但不仅限于培训的教师,所有的“学员”们都可以上台来讲讲自己对师德的体会,说说自己对师德是怎样做的。

在这堂课上,虽然没能学习教育方面的知识。但是,我相信很多的老师都如同我一样有了许多在为师上的感悟,对自己的过去,有了一定的反省,也提高了在场所有人对师德的概念和想法。现在,我们已近完全走上了相同的步调,准备好迎接之后的学习了!

二、在课本上学习,却不局限与课本

在之后的讲课上,我们听着培训老师们的授课,也从中体会到了很多自己缺乏的技巧。就比如老师的课,她边讲述着课本上的知识,但是在描述难点的时候,却总能找到一些有趣的课外的延伸,以有趣的形式将课本中的难点做出了解释,有些地方精彩的让我们都不自觉的感到赞叹。

虽然不局限于课本的教学是我们早就学会的技巧,但是现在看看真正的名师来讲一课,我才感到自己在之前所用的技巧放在这里不过是班门弄斧而已。这说明了我在许多地方都没有努力到位!我会在学习了这些培训知识后更加努力的去钻研,让自己能够在教学上更进一步!

三、总结

本次教学的体会实在是太多太多,从教师们的一举一动都能看出许多优秀的技巧,这让我们受益了太多。我会在之后好好的吸收巩固这些知识,再不断的将之改变成适合我的技巧!

语文教师岗位培训心得体会 篇11

这炎热的暑假里,我参加了南浔区教师专业发展90学时的培训。在这几天的学习中,听了好多专家的讲座,受益匪浅。使我庆幸自己没有失去这样的学习机会。

在这几天里,我觉得自己仿佛回到了学生时代,端坐在教室里,聆听着专家的讲座,我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学方式得到一次重大的洗礼,让我明白,今后的教学要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来组织教学”,教师必须学会文本的细读。

听了张校长的讲座,明白“后茶馆式”教学主张“学生先学”,还强调了学生先学的方式、方法是多样的,而且还阐释了教师在“学生先学”之后应该怎么教。“后茶馆式”教学X了课堂教学设计的逻辑结构。我反思以前的教学,我经常担心学生不能很好的把握重点,不能明白其中的道理,于是,在传授的过程中,我不知不觉地替代了他们的发言,我把属于他们的课堂抢了过来,使他们成为了旁观者。我现在明白了,教师只需要通过“引导暴露”“共同解疑”要讲学生自己不能学会的。

听了蔡教研员的对2011版新课标的解读,知道教师必须带着真正的平等意识进行文本教学。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要善于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但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来代替个人阅读。

听了郑教授关于语文教学目标的确定,真正感受到自己平日的不足,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太大太不具体,知道以后在制定目标是要具体再具体点,集中再集中些。

刘教研员从汉语音韵与意蕴的关系入手教导我们该如何解读文本。他声情并茂的讲座让我明白了诵读的重要性。文本的解读原来还可以从汉语的'音韵入手。

湖州市语文教研员邢夏老师解读了中考命题的技术,并结合考试说明对湖州市2012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卷作了全面分析。让我对中考命题要面对的基本问题,命题的基本要求,考查学生的哪些能力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使我在以后的教学中能更有的放矢,更注重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三维目标的达成。

听了王老师的讲座明白了一位名教师的成长需要磨砺,需要努力进取。陈瑜华老师对名师课例的分析让我知道了我们要学名师的理由,更知道要学习更要形成自己的风格。

总之每位专家的讲座都是如此精彩,让我忘了烈日酷暑,忘了疲惫,只沉浸于学习中。在今后的教学道路上,我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我要往自己的脑袋里装进更多的知识,要能够让我的学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要让自己的这桶水溢出来,渗到学生的杯子里。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语文教师岗位培训心得体会 篇12

这炎热的暑假里,我参加了南浔区教师专业发展90学时的培训。在这几天的学习中,听了好多专家的讲座,受益匪浅。使我庆幸自己没有失去这样的学习机会。

在这几天里,我觉得自己仿佛回到了学生时代,端坐在教室里,聆听着专家的讲座,我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学方式得到一次重大的洗礼,让我明白,今后的教学要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来组织教学”,教师必须学会文本的细读。

听了张校长的讲座,明白“后茶馆式”教学主张“学生先学”,还强调了学生先学的方式、方法是多样的,而且还阐释了教师在“学生先学”之后应该怎么教。“后茶馆式”教学X了课堂教学设计的逻辑结构。我反思以前的教学,我经常担心学生不能很好的把握重点,不能明白其中的道理,于是,在传授的过程中,我不知不觉地替代了他们的发言,我把属于他们的课堂抢了过来,使他们成为了旁观者。我现在明白了,教师只需要通过“引导暴露”“共同解疑”要讲学生自己不能学会的。

听了蔡教研员的对20xx版新课标的解读,知道教师必须带着真正的平等意识进行文本教学。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要善于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但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来代替个人阅读。

听了郑教授关于语文教学目标的确定,真正感受到自己平日的不足,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太大太不具体,知道以后在制定目标是要具体再具体点,集中再集中些。

刘教研员从汉语音韵与意蕴的关系入手教导我们该如何解读文本。他声情并茂的讲座让我明白了诵读的重要性。文本的解读原来还可以从汉语的音韵入手。

湖州市语文教研员邢夏老师解读了中考命题的技术,并结合考试说明对湖州市20xx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卷作了全面分析。让我对中考命题要面对的基本问题,命题的基本要求,考查学生的哪些能力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使我在以后的教学中能更有的放矢,更注重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三维目标的达成。

听了王老师的讲座明白了一位名教师的成长需要磨砺,需要努力进取。陈瑜华老师对名师课例的分析让我知道了我们要学名师的理由,更知道要学习更要形成自己的风格。

总之每位专家的讲座都是如此精彩,让我忘了烈日酷暑,忘了疲惫,只沉浸于学习中。在今后的教学道路上,我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我要往自己的脑袋里装进更多的知识,要能够让我的学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要让自己的这桶水溢出来,渗到学生的杯子里。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