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老地方 > 百科 > 心得体会 > 正文

文明礼仪的心得体会

2024/09/18心得体会

老地方整理的文明礼仪的心得体会(精选18篇),经小编精挑细选,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文明礼仪的心得体会 篇1

文明、讲理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一个小学生从小就应该做到的。上课时要专心听讲,看见垃圾要随手捡起来扔进垃圾箱。看到老师要主动打招呼,要新尊重老师的工作和劳动……这些都是小学生最基本的礼仪习惯。然而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些学生的表现却不怎么样。看见老师就像没有看见一样,上课不专心听讲,不能及时地完成自己的作业。课间活动追逐打闹,同学之间发生矛盾的时候喜欢计较别人的不足,有时说话不文明,口出脏话……

“人”的第一笔是别人对他的信任,第二笔是一个人的礼貌文明。若是失去了文明礼貌的支撑,“人”就不成为“人”了。因为,一个人若是没有必要的文明礼仪,他就会不会拥有别人对他的信任。要想做一个有用的人,就必须要具有文明的礼仪。

小学生是文明礼仪形成的最关键的时期,若是现在不能改变自己。让自己具有良好的素质,那么,你学习再好,不文明,不礼貌,也不是好学生,一个人的素质问题,不仅关系到人的一生,也关系到整个民族的素质。

文明礼仪的心得体会 篇2

星期天的下午,我哼着歌、悠闲地在路上散步。

不大一会儿,天空黑沉沉的,很快黄豆般的雨点落了下来“哗啦啦,哗啦啦”地响着。“呼,还好带了桑”我边打开伞边自言自语地说,“不然等下淋湿了怎么办?”我只好往回走。快到一棵松树边上时,只见树下有个小女孩,双手遮着头,直跺脚。

我连忙跑过去,对小女孩说:“小妹妹,你在这儿干什么?下雨了,怎么不回家?”她见我跑过来, 不时往后退了几步。但可能看到我戴着眼镜,岁数比她大一点,对我有点放心:“我在老年协会那玩,准备回家,下雨了我没带伞回不了家,而且又冷。”说完,小女孩缩着身子,又往后退了几步。我走过去摸了摸她的手,她的手有点冰凉。、

于是我有点担心,着急地问:“你家在哪?我送你回家吧。”小妹妹擦掉眼泪说:“我说不清楚,但我知道我的.邻居是周可怡,大姐姐你认识她吗?”我听了,非常高兴:“我认识她,她是我亲戚,我这就把你送回家。”

她住的地方离老人堂并不远,所以我很快就把她送回家了。小妹妹笑眯眯地说:“姐姐,谢谢你把我送回了家。”我非常开心,说:“这个是我应该做的,小妹妹。”

我也兴高采烈地回家去了,心里像喝了蜜一样甜!

事虽小,但反映了一个人的品质。

文明礼仪的心得体会 篇3

过去人们之间相互信任,而如今,再亲近的人之间也相互提防,光怕上当,殊不知那些传销人员不就都是从自己身边的好友骗起的吗?因此,我认为在小学阶段开始就对学生进行诚信美德教育十分重要。由于小学生的感性特点,我们在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时,能够用讲故事的手法,比如,讲诚信是我国的传统美德时就能够应用曾子杀猪的故事。故事说的是,曾子的媳妇要去赶集,儿子也要跟着,为了不让儿子跟着,就跟儿子说回来给儿子炖肉吃。结果赶集回来的她,发现曾子正要把家里唯一的一头猪宰杀,并想阻止曾子。曾子对她说,你不是答应了回来要给儿子炖肉吃吗?媳妇说,那不是说着玩的吗,你还当真了。曾子说,那当然,应对孩子,我们大人必须要说到做到,否则,以后孩子又怎能相信我们呢?听了这则故事后,学生都十分震撼,认为曾子做得十分对。

我又问学生,在我们的生活中,父母是不是也以前这样跟我们轻易许诺过呢?很多孩子回答:是。但父母事后遵守承诺的没有几个,可见诚信品质的养成需要校园和家长共同努力,家长要做好榜样,因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身边人的榜样力量更是无穷的。透过我们的研究发现,为什么我们有的孩子爱撒谎,问题不在孩子身上,而是出在家长身上,家长诺尔不践的言行给孩子树立坏的榜样,这不得不令我们深思。在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时,家庭务必和校园构成合力,才能收到好的效果,试想,校园的教育再成功,到了家里,学生感受到完全相反的氛围,我们的教育也会失败。

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尊重教育

人人都有获得他人尊重的愿望,在与人交往中,我们既期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又要体谅到他人也有获得尊重的需要,从而做到自觉尊重他人,从而获得他人对自己的尊重,一个事事、处处以自己为中心的人,是不会受到他人欢迎的。对学生进行尊重教育,从平等教育开始。我们要告诉学生,人从一出生开始就是平等的,不存在任何高低贵贱之分,不论你的身份如何、财富如何、地位如何,我们都要平等地对待周围的每一个人。不可否认,在我们的社会上,在我们的周围,还有一些人戴着有色眼镜看人的人,不能平等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对待身份比自己特殊,地位比自己高,财富比自己多的人奴颜婢膝,对不如自己的人,则高高在上,实际上这对子女教育十分不利。只要我们每个人都是透过自己的诚实劳动挣钱养活自己,就没有什么能够自卑的。所有的`不同的工作只是社会的分工不同而已,并无高低贵贱之别。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我们才能做到对他人的尊重。对学生进行尊重教育,需要引导学生尊重身边的每一个人,包括老师、同学、家长和社会上的每一个人,有的学生见到环卫工人,捂着鼻子走,这就是对环卫工人的不尊重,试想,没有环卫工人的辛勤劳动,我们的城市怎样能有如此洁净,我们的生活怎样能如此完美?另外,尊重他人需要尊重他人的劳动。在校园里,认真听老师讲课,就是尊重老师的劳动,相反,老师上课讲课,自己在下边搞些小动作,就是对老师的不尊重。课堂上,其他同学认真回答老师的问题,我们认真听,就是给予同学们的尊重,相反,我们不认真听,就是对同学的不尊重。在家里,对父母的辛勤付出,我们也要表示感谢,否则,就是对父母劳动的不尊重。同样在社会上,我们乱扔垃圾,不把垃圾扔进垃圾桶,就是对整个环卫工人群体劳动的不尊重。尊重他人就要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

人人都享有受到他人尊重的最起码的权利,对于他人人格的尊重是最基本的。因此,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我们不能侮辱他人,不能谩骂他人,不能无中生有中伤他人,这都是对他人人格尊严的尊重。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除了以上两点外,我们还要教育学生学会用文明文明用语,比如,得到别人的帮忙,要记得说声“谢谢”,给别人造成不便,要记得说声“抱歉”,跟人分手,要记得说声“再见”,等等。这些文明用语的使用,将会使人际关系更和谐。牢记以上这些,我们才能成为文明的人,才能成为广受欢迎的人。

文明礼仪的心得体会 篇4

我读完了《文明礼仪教育读本》这本书。这本书并不是直接枯燥地告诉我们一些文明礼仪方面的内容,而是通过一个个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小故事来生动形象地告诉我们一些生活中的文明礼仪常识。

中国历来是个礼仪之邦,非常重视公民道德素质的培养。有些外国人为什么瞧不起我们中国人,就是因为有些人的素质差。随地吐痰,践踏草坪,乘车时不守秩序,随意插队,粗话脏话连篇。

你知道“人”的“一撇”代表什么吗?就是文明。如果一个人不讲文明,没有文明的道德修养,那么这个“人”就只剩下一捺了。只有“一捺”,这“人”还怎么能站得起来呢?既然站不起来,又怎么能叫做“人”呢?

小学时期是文明礼仪养成的`关键时期,让我们努力改正自己的一些不良习惯,成为一个文明的人。

文明礼仪的心得体会 篇5

礼仪是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文化修养和道德修养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做人的基本要求。从个人角度来看,一是有助于提高个人的自身修养二是有助于人美化自身、美化生活,三是有助于人们的社会交往,改善人们的人际关系;从企业的角度来说,可以美化企业形象,提高顾客满意度和美誉度,最终达到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目的。比如说自己对于各种礼仪的掌握还不够,或多或少还有“按着制度做,服务态度准没错”的思想。勤奋学习、学以致用;真抓实干、务求实效;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发扬、团结共事;生活正派、情趣健康。要团结同学一起工作,要尽可能过朴素的生活,要结交良师益友,养成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华民族素来是一个温文尔雅,落落大方,见义勇为,谦恭礼让的文明礼仪之邦。华夏儿女的举手投足、音容笑貌,无不体现一个人的气质与素养。荀子云:“不学礼无以立,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文明礼仪是我们学习、生活的根基,是我们健康成长的臂膀。

作为中国人,我们在对外宾捡垃圾的行为表达敬意的`同时,也更应该为自己的行为感到惭愧。中国有让我们引以为骄傲的秀丽风光,更有“礼仪之邦”的美称。然而秀丽风光今天仍在,美好礼仪却被一些国人丢得差不多了。

再看看我们的孩子们。在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下生长起来的独生子女,在文明礼仪方面也存在着诸多的不文明的言行:在家庭中,长辈们重智力学习轻德育教育,认为孩子只要学习好就行了,忽略了对孩子文明礼仪的教育,导致了他们对家人冷漠自私,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不与父母沟通,不理解家长的辛苦,不珍惜家长的钱财,不分担家庭的劳动,一味索取不知奉献;在学校里,不听从老师的教诲,说一些时髦的脏话,穿一些奇特的衣服,留着时尚的发型;不知道认真学习,在校园内大声喧哗,乱扔垃圾。这些行为直接影响同学们的健康成长,也影响了学校的形象。孔子云“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文明礼仪时刻提醒我们周围还有别人的存在,我们的行为会相互影响,人与人之间应该建立一种现代化的文明和谐的人际关系!

其实,要想成为一名“讲文明,树新风”的时代青年并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只要我们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就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从身边做起。讲文明语言,平时不讲粗话、脏话;遵守校规校纪,不旷课、不迟到早退、不打架斗殴、不随地吐痰、不随地吐口香糖、不乱扔垃圾;仪表整洁大方,在校期间不化浓妆、不配戴首饰、不穿奇装异服;尊敬师长,见了老师主动问好;团结同学,提倡文明上网,科学上网;不看不健康的书籍和录像;生活俭朴,不比吃穿,不浪费粮食。在家尊敬长辈,孝敬父母,体谅父母工作辛苦,生活节俭。

社会的全面进步不仅体现在物质的充足、技术的先进上,更需要陶冶完美的精神、高尚的人格。促进全社会成员健康人格的构建,需要重建礼仪,让人们心灵相通,友好相处,在和谐的社会生活中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心灵上的满足。这就需要我们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礼仪基础上,重建新的、体现时代要求的文明礼仪,让中国在成为经济强国的同时,也成为新世纪的“礼仪之邦”!让我们全校上下,携起手来,让文明礼仪之花开满校园的每个角落,为把我校建设成为一流的现代化名校而不懈努力吧!

文明礼仪的心得体会 篇6

为了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弘扬中华美德,创建文明校园,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三年三班召开了 “文明礼仪伴我行”主题家长会,家校联合,共创文明。

家长会上,班主任首先做了热情而生动的讲话。 首先代表学校感谢家长们长期以来对学校工作的大力支持,然后向全体家长介绍了学生在校情况和期中考试成绩,强调了营造安全、文明、健康的育人环境,逐步养成个人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明确学校和家庭都应该重视孩子们的思想道德建设,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成才观,确立自己努力的方向,并与家长交流了辅导孩子学的方法,建议家长们平时对孩子多一份关心,注意引导和帮助他们克服学习生活中的困难。老师们的心声引起了无数家长的共鸣,很多家长频频点头以示赞同。

开启学生的道德心灵,通过有益地教导、有序地训练,是能够达到目的的。无论在学校还是在家庭,无论是教师、学生还是家长,都要用文明礼仪约束我们的行为。对于个人来说,是他(她)的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往能力、人格魅力的表现;对于社会、学校、家庭来说,进行文明礼仪教育,是传播快乐、创造幸福的桥梁,是建设和谐社会、和谐家庭、和谐校园重要的组成部分。孩子对于家庭意味着百分之百的希望和梦想,因此,家长要与学校、社会携手努力,以身教示范,以行动支持,家校双向互动,形成合力,共筑孩子健康成长的文明家园。

随后,学生家长纷纷交流发言,畅谈自己教育孩子的心得体会,气氛融洽而热烈。 本次家长会拉近了学校与家长之间的距离,让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为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共同构建文明和谐的校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文明礼仪的心得体会 篇7

讲文明,树新风。为了发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争做一个有道德、讲文明的中学生,学校举办了一场文明礼仪专题讲座。

这真是不期而遇,恰好为我们这些初来乍到的高一新生奠定了一些讲文明的基础。这次讲座由学校的冼书记亲临指导,一开场书记就为我们送上了一个完美的鞠躬,这引人注目的动作可以说是直奔主题,开门见山了。

有句话说得好,人无礼,则不立。深入落实好文明礼仪的学习是我们建立人格的基础,是个人修养的价值体现。众所周知,文明礼仪是人与人在相互交往中的一种行为规范,它广泛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正是因为如此,我们做人的方方面面无论如何也离不开它。

当我们有事需要有求于别人时,就常常要用到“请”,“拜托”“打扰了”“谢谢”这一类的词语了。不难发现,这些不足为奇的词语都是我们与人打交道时必不可少的,所以也就越来越凸显出了文明礼仪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与人交往时在客观上需要注意一些细节,处处做到仪表端庄、举止文明、谈吐文明就能给别人一种深刻的印象,给别人一种好感,这就能让别人更乐意地去帮助你。

因此,在平常与别人交往时多用“请”、“拜托”、“谢谢”之类的词有益于更进一步人与人之间的友谊。有这两全其美的好事,又何乐而不为呢?

在这个前提下,我们必须确确实实落实好文明礼仪的学习,这也是人生的一堂必修课,因为文明礼仪正是为前面的能做到的一切而提供的保障。如果说一个人举止不得体,行为不端正,这就会引起别人的反感,别人不愿出手相助,那弄得最后只能是不欢而散了。讲文明与不讲文明之间一对比,我们就能看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效果。所以,这就是为什么说一定要学好文明礼仪了。

文明就在我们身边,与别人交往时,注重好自己的形象,讲文明话,做文明事…都是一种道德修养的体现。讲文明,树新风,争做文明人,我们必须行动起来!

文明礼仪的心得体会 篇8

中国有五千年的历史,有“礼仪之邦”之称。说道礼仪,我们都知道应该遵守文明礼仪,可有些人,明知道但偏偏不遵守。但有些人是守规矩的。

星期天,我和小曼一起去买东西,半路上,看见一个小孩随地扔垃圾,垃圾桶就在离他不远处,可他还是不扔;还有一个小孩,把垃圾捡起来,扔到垃圾桶里。我看见了,对第一个小孩十分愤怒地说:“你怎么可以把垃圾扔在地上呢?会破坏、污染环境的,知道吗?”小孩说:“知道啊,我太矮了,所以扔不到垃圾桶里。”“哼!你明明可以跳起来就扔进去。你看那个小孩,他也跟你一样,人家就把垃圾人进垃圾桶里,你为什么做不到呢?”小曼生气地说。小男孩说:“我会把垃圾扔进垃圾桶里啦!”

下课了,同学们十分吵闹,很多人都在奔跑。值日生不知道提醒过多少次,可还是有人不听。但有些同学不会跑步,他们很安静,有的在踢毽子;有的在跳绳;有的在教室里看书……

文明礼仪不仅仅只有以上这些,还有很多很多,比如:不随地吐痰,见到老师要问好,衣冠整齐,佩戴好红领巾或队徽,尊老爱幼,孝敬父母,要使用文明语言,如:别人帮助你,你要说:“谢谢。”你撞了别人,要说:“对不起。”向别人借书时,要说:“借我看一下,好吗?”等。

如果每个人都遵守文明礼仪的话,这个世界将变得更加美好!

一、文明礼仪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首先是传承文明的需要。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古老的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享有“礼仪之邦”的美称。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在五千年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不但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而且形成了古老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博大精深的伦理文化遗产中,很多优良的、传统的礼仪规范,直至今天仍然有很强大的生命力,它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知道:童稚时的孔融让梨,尊敬长辈传为美谈;岳飞问路,颇知礼节,才得以校场比武,骑马跨天下;“程门立雪”更是为尊敬师长的典范。老子在《道德经》中告诉我们“做一天人就要讲一天道德”。这些,淋漓尽致地体现了中国人的礼仪道德所在。作为中华民族的传承人——青少年儿童,他们有责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精髓,使中国“礼仪之邦”的美称名副其实,“礼仪之邦”的美名响誉中外。

其次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如今,世界发生了巨大变化,人类社会是以文明、和平、发展为主流的信息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与合作日渐频繁、密切。在交往与合作过程中,人们的礼仪是否周全,不仅显示其修养、素质的形象,而且直接影响到事业、业务的成功。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精神要求日益发展,人人都在寻求一种充满友爱、真诚、理解、互助的温馨和谐的生存环境,寻求充满文明与友善,真诚与安宁的空间。前进的社会呼唤文明,科学的未来呼唤文明。当前,我国正在进行两个文明建设,正努力跻身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文明礼仪是精神文明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一个人道德品质的外在表现,是衡量一个人教育程度的标尺,文明礼仪养成教育不仅是个体道德、品质和个性形成的基础教育,也是提高全民族道德素质、振兴民族精神及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基础教育。因此,学校必须抓好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这是时代的需要,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需要,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再次是孩子成长的需要。一个注重自身修养,重礼仪的人才可能成为优秀的人、有用的人、品行兼优的人。孔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孟子也说过:“ 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古希腊哲人赫拉克利特也说:“礼貌是有教养的人的第二个太阳”。这些都充分说明“礼”是何等重要。青少年儿童一代是祖国的未来,祖国的希望,加强小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至关重要。今天的孩子从小就不是“一张白纸”,五颜六色印入脑中,环境影响或多或少对孩子的心灵造成了污染。虽然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依然传承,就整体情况看,确实存在弱化的趋势,特别是对青少年儿童的约束力越来越少。有些人在学校里,不会尊重他人,不礼让,不礼貌;在社会上不懂得称呼他人,甚至满口粗言,这些现象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同时,与人为善,礼尚往来等等美德在相当数量的孩子们身上正在淡化。为了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我们必须加强他们的文明礼仪教育。虽然我们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将孩子培养成一个十全十美的人,但是我们完全可以将有可能影响孩子未来的各种致命的弱点事先予以纠正。

二、切实开展文明礼仪教育

学校是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基地之一,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学校必须切实加强小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引导学生从小掌握校园、家庭和公共场所的礼仪基本知识,逐步养成个人良好的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引导学生学会做人,使学生成为在校是个好学生,在家是个好孩子,在社会上是个好公民。

1、规范校园教育阵地

(1)加大宣传力度。发挥红领巾广播站、校园电视直播、黑板报、宣传橱窗等文化宣传阵地,大力宣传现代公民教育内容。坚持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国旗下的讲话内容以“爱国、守法、诚信、知礼”教育为主线,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每周讲话内容有明确的主题,内容充实,能真正起到引起师生的共识,不断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2)狠抓养成教育。坚持举行校周会,总结各班开展活动情况,表彰在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人物,用榜样的力量鼓舞和激励孩子们。利用周会课、整谈课及品德与生活课对学生进行日常行为教育,结合《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有层次有针对性对学生实施思想道德指导和文明养成教育,以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入手,使学生从“要我这样做”转变为“我应该这样做”,让良好的行为习惯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逐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情操、行为习惯。

(3)抓好校园建设。学校围绕文明礼仪教育主题,实行全员育人,做到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文化育人,风气育人。通过名人名言,激励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立志成才;通过学习校风和校训,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审美,教育学生应团结友爱、互帮互助;通过美化、净化、绿化校园,让学生置身于整洁、清新、优美又有文化氛围的环境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从而达到净化心灵的目的。

2、普及文明礼仪知识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必备的文明礼仪知识是人们形成良好文明礼仪行为习惯的基础。人的知书达礼并不是先天而生的,而是通过后天的教育和实践获得的。目前,小学生对该知识的认识较薄弱,要改变这种现象,要从普及文明礼仪知识入手。时过境迁,物换星移,礼仪规范也随着不断发生变化。归纳起来,无外乎有这样几个方面:在家庭生活中,表现为尊老爱幼、夫妻和睦、邻里团结;在人际交往中,表现为谦恭礼让、谅解宽容、与人为善,特别是在对外交往中,重形象、讲礼仪;在社会生活中,表现为遵守规则、维护公德,同情弱者、扶贫济困,爱护环境、善待自然。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他们的认知能力、理解能力较差,抽象思维还未充分发展。因此,对他们提出的要求应明确、具体、详细,提高可执行性。如:在与人交往中所表现的礼仪。和别人见面时要说声“你好”、“您好”;跟别人道别时说声“再见”;请求别人帮助时,要说“请”;得到别人关心、帮助、支持时要说“谢谢 ”;打扰了别人或有愧于人时说声“对不起”、“请原谅”。别人向自己道歉时应该回话“没关系”、“别客气”等。这些要求非常明确、具体,有助于学生的遵循。

此外,还要让学生“知其然,更要知所以然”。说声“对不起”也是最常用的礼仪用语之一,它似乎有一种神奇的力量,能使人与人之间紧张的矛盾关系松弛下来,有助于我们与他人相处融洽,能让他人相信你,接受你,更能让自己亲近别人。

文明礼仪的心得体会 篇9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礼仪的重视程度逐渐降低。然而,历史上的一段时期——民国时期,在中国礼仪文化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经历了内忧外患、科技进步与文化融合的动荡时期,民国时期形成了独特的文明礼仪风尚。通过学习了解民国文明礼仪,我深感受益匪浅。本文将从纪律有序、尊重他人、重视仪式感、注重细节和追求卓越等五个方面,展开对民国文明礼仪的体会和感悟。

首先,民国时期的文明礼仪体现在纪律有序上。民国时期,社会秩序混乱,国运动荡,然而民国政府及时出台了一系列的法令法规,加强社会,维护社会秩序。在个人生活中,人们对时间的准守、对社会公共秩序的遵守都体现出了纪律有序的精神。我曾经观看过民国时期的纪录片,当时的人们排队有序、过马路有礼,整齐有序的画面令人难忘。纪律有序的精神鞭策我,使我回忆自己的生活中的行为是否有序,是否适应社会公共秩序,有了明确的方向和目标。

其次,民国时期的文明礼仪体现在尊重他人上。在那个时期,对长辈的尊重、对师长的尊敬、对客人的礼遇等传统的礼仪观念非常根深蒂固。人们对他人的尊重不仅仅体现在言语上,更体现在行动上。每当看到民国时期的片段,有一种尊重他人的氛围油然而生。我的父母曾告诉我,“见到长辈要鞠躬,见到客人要热情,做事要站在对方的角度去考虑”。这种观念一直在我心中深植,使我不断提醒自己要尊重他人,注重他人的感受。学会尊重他人,不仅能够提高自己的素质,还能够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第三,民国时期的文明礼仪体现在重视仪式感上。仪器是人们表现文明礼仪的重要场合。民国时期,各类仪式隆重而庄重,不仅有、仪式的繁盛,还有一系列的礼仪规定,从出场礼仪到宴会礼仪等,无不流露出对仪式感的尊重和珍视。我曾参加一个学术交流,会议通过精心的准备、具体的安排,使会议达到了高度仪式感。在仪式感的氛围下,与会的人们有序安排座位、言谈举止得体,令现场显得肃穆而庄重。这次经历使我深刻认识到,仪式感不仅仅是一种形式,更是一种尊重和体谅的表现。

第四,民国时期的文明礼仪体现在注重细节上。在这个时期,人们对生活的方方面面都非常注重细节,无论穿着、行为还是待人接物。民国时期的服饰文化非常独特,讲究个人形象,总是让人印象深刻。同时,在社交场合中,招待客人的得体礼仪也同样重视细节。人们看似简单的`一个动作或者一个眼神,都能表现出他们对社交礼仪的重视和尊重。这种注重细节的精神使我明白:礼仪文化是由一个个细小的动作和举止构成的,通过这些细节体现的道德和美德是普遍被认同和所接受的。

最后,民国时期的文明礼仪体现在追求卓越上。在这个时期,人们追求的不仅仅是外表的光鲜亮丽,更注重的是内在的修养和素质。民国时期培养了很多卓越人才,昂扬的精神状态和追求卓越的价值观影响了当时的整个社会。我在学习历史人物时,发现很多著名的文化名人在民国时期深受人们崇拜和追捧,他们不仅在学术研究上取得了辉煌成就,更是品德高尚,为人楷模。他们恪守自己的人生信条,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奉献,为中国文明礼仪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总之,民国时期的文明礼仪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启示。学习民国时期的文明礼仪,不仅关乎个人的修养和交往,更关乎整个社会的和谐与进步。通过学习与感悟,我深切意识到,文明礼仪的培养不仅仅是一种外在的礼貌表现,更是一种内在的修养和心灵的升华。只有将文明礼仪融入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才能形成和谐的社会氛围,共建美好时代。

文明礼仪的心得体会 篇10

观看了文明礼仪的视频后,对于“做人”和“礼仪”我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我深刻地体会到,作为社会的一份子,仅仅自尊自信是远远不够的,对此,我也做了许多深入的思考。

中国乃礼仪之邦,衣食足而知礼仪。那么,什么是礼仪呢?金正昆教授以为,“礼仪者,履也”,照《说文解字》的说法,礼就是车轮压的印,即前人定的规矩、家法和行规、做人的准则。比如说公共场所不宜高声喧哗,会场、影院不宜接听手机。一个具有良好文明意识的现代人,礼就是必备的基本修养,必须表里如一。

礼仪,就在我们身边。对每个人来讲都是很重要的。“有道德才能高尚,有修养才能文明。”讲礼仪要有阳光的心态,学会理解,欣赏别人,包容别人,而非挑剔别人,有容乃大;因为世界不完美,世界觉有多样性,“尺有所长,寸与所短”,“礼者,敬也”。懂得尊重别人,尊重自己,每个人都是天使,这样生活,工作,就会变得美丽可爱。

我觉得一个人以其高雅的仪表风度、完善的语言艺术、良好的个人形象,展现自己的气质修养,赢得尊重,便是自己生活和事业成功的基础了。

所以,学会尊重别人,包容别人,同时必须时时注意自己的说话 方式,仪容仪表,以一个乐观积极的形象去迎接生活的每一天。这样才能使自己在一个和谐的社会气氛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吧!

文明礼仪的心得体会 篇11

在校园中,随时可以遇见学生过来问好,一声声“老师好”,化解了师生间的对立,消除了学生对于老师的恐惧,清除了了因为教育学生问题而萦绕在老师心头的雾霾。

在没有参加工作的时候,有一天,我在电视上看到陕北黄河边某所学校的采访片,其中的孩子们对着镜头大喊:你好!还有一段特写就是学生向老师问好。另外见到这个场景就是影视作品中了,现实当中基本没有。

在工作了十几年头以后,我决定让我的学生具有这种修养,因为经过十多年的观察、感受我发现这不是我个人的追求,而是学生本人必须面对的社会问题。

一个人没有德行,什么也干不成,即使他的技术水平很高,但依旧是社会的累赘。而一个修养跟高的人,即使技术水平不高,他也会在短时间之内学会技术,可是德行差的人需要几年、十几年的磨练才会转变观念。

经过几年的努力,学生不但能在校园中向老师问好,还会在街道上大老远跑过来,先鞠个躬,然后喊:老师好!很多时候,老师走在街道上都有点不好意思。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当老师的在街道上、在众人羡慕、惊讶的目光中,内心特别的骄傲和满足!

在黄土高原的腹地,在信息相对闭塞的山沟,农家子弟能够对老师以礼相待,除了养家糊口的物质财富,我很满足,很知足,很充实。

文明礼仪的心得体会 篇12

文明和不文明的现象每时每刻都会出现在我们的身边,它体现着人的素质。

我们要做文明的人,就要多做一些文明的事情。如关爱他人,不欺负小动物,尊敬老人,做好我们可以做到的事情,让文明伴我行。

在我身上也发生过许许多多的'文明的事情,虽然他们都是普通的事情但都令我难以忘记。

在前年六月份的时候,我和妈妈一起回老家。买了车票后就上车了。车子开出去十几分钟后,在一个站牌前停了下来。上来几个人其中有一位老爷爷。他穿着朴素,面带笑容。这个时候车上已经没有位置了,我就对妈妈说;妈,老师平时说要尊敬老人,我们把位子让给这位老爷爷吧!妈妈赞许的点点头。我把老爷爷扶到位子上,对老爷爷说;您坐吧!我和老爷爷推三阻四,最后老爷爷就说;行我坐。

没过多长时间我的小毛病又犯了晕车了,我控制不住就吐了出来,老爷爷看见了就急忙把袋子递给妈妈,妈妈一边接赃物一边对老爷爷说谢谢。

我还知道一个非常文明的人,就是雷锋,他一生都在做文明的事。我们也要做一些文明的事,不要做不文明的事,做一个文明小学生,也让文明伴我行。

要文明伴我行!

文明礼仪的心得体会 篇13

教师礼仪指教师在教书育人的岗位上如何表现教师应有的气质与风度。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承担着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光荣职责。教师仪表是教师整体风范之一,他们的音容笑貌、举止文明、作风正派、知识渊博、风度儒雅,衣着发式无形中都成为学生和社会学习的楷模。在个人形象越来越重要的今天,教师应具备怎样的基本礼仪和素养?教师形象在教育中又具有怎样的意义?如何以高素质的内在素养(修养、素质)和外在素养(仪表、仪容)影响、教育学生?经过这一段时间的学习,我有了深刻的认识。教师礼仪将是教师在工作、待人接物、为人处事等方面的规范化的做法。

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育人使者,承载着推动全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责任,承担着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光荣职责,教师的仪容、表情、举止、服饰、谈吐、待人接物等都成为学生和社会的楷模。语言是教师用来传授知识和与学生交流沟通的工具,是教师对学生“言传身教”的一种手段。金教授的讲座让我意识到,作为一名教师,应当用一颗平等的心,去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孩子,放下教师的架子,对学生真诚相待,去做学生的朋友,去尊重学生、关心、爱护学生。欣赏孩子们身上的闪光点,从而推动孩子的发展。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类有许多方面的品格是人生的顶峰,这就是一个人的自尊心。”要想赢得学生的喜爱和尊敬,首先要尊重和信任学生,并且要让学生从心底里接受你的这份情感,只在口头上说说肯定是不行的,更重要的是

在行动上要做到润物细无声。俗话说:精诚所致,金石为开。只要我们付出真爱,就一定会获得丰厚的回报。如果我们动不动就对他们讽刺、挖苦,使他们丧失上进心,破罐子破碎,这样反而起了相反的作用。我们应该采取表扬这个,张扬个性,功效力大的尚方宝剑。这样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又使学生看到了前途和希望。

“感人者,莫过于情”,感情是人格力量的基础。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情感在学习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信念的催化剂,我国教育家曾说过:“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因此,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严格要求学生是教师道德威信形成的根本保证,学校教师只有以良好的感情,崇高的道德去关爱学生,才会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力量,受到学生的尊敬与爱戴。如果教学中忽略了这种情感的关爱,就等于抽掉了教学的灵魂。教师在授课中的情感以及伴随而发的语言,不仅能激活学生听课的情绪,而且能增强说理性,可以收到感人至深的效果。只有用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去打动学生,感染学生,我们的学生才会爱我们,才会有进步。

总之,教师要通过文明的礼仪表现出应有的风度,反映出对他人应有的尊重,从而不但给学生以良好影响,同时也促进全社会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新型人际关系的形成。

文明礼仪的心得体会 篇14

孔子曰:“不学礼,无以立。”文明是一颗万紫千红的月季花,让我们心花怒放。自古以来长辈们都注重讲文明,懂礼仪。所以我们国家是一个文明大国。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每一粒米饭里都包含着农民伯伯的汗水,他们辛辛苦苦,早出晚归,宁可付出艰辛,甚至生命来满足我们下一代,让我们吃饱喝足。可是,在我们生活中我们有去想过吗?

据统计,一天全国被浪费的粮食食品可以满足几万个人的需求。我们为什么不能把这些献给那些吃不饱需要帮助的人呢?

一天,我正津津有味地吃着美味的大餐。忽然,看见一个同学把一盘满满的饭菜倒到了桶里。我急忙走上去劝阻说:“同学,你在倒饭的同时可曾去想过他人的感受?我们国家还有多少人还吃不饱呢!”那位同学的脸刷得红了,惭愧地说:“谢谢你的提醒,下次我不会这样了。”

文明礼仪好似绵绵细雨,滋润了你我的心田;文明礼仪又如一阵春风,吹拂了你我的心;文明礼仪又像一抹春朝,让我们一颗颗心灵沐浴在春光之下。

文明礼仪的心得体会 篇15

我们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她有五千年悠久的历史,不但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而且也形成了古老民族的传统美德。

在学习“文明礼仪”活动中,自己通过学习,感觉收获的很多。一些平时不被注意的事情竟然会成为个人成败的关键因素。所以我认为“文明礼仪”是我们必须作的一件事,对我们有百利而无一害。我觉得我们在平时的工作中应真正地做到“注重细节、追求完美”,力求做好每一件事。

礼仪是人类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它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并且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人无礼而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礼仪,对一个社会来说,是一种文化,是一个国家社会程度、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集中反映;对一个人来说,是一个人的个性气质、道德水平、文化修养、审美情趣和交际能力等的外在表现,是人际交往的通行证,也可以说礼仪是一个人的最基本素质之一。在大力提倡社会主义精神、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重视、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已成为道德实践的一个重要内容。

可以说,加强礼仪教育,一是社会现实的需要:目前孩子中多为独生子女,不少家长只顾望子成龙,淡化以至放弃了对孩子的礼仪教育。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经济的确立,社会对人交往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内在素质、外在素养的好坏,将成为一个人在社会中能否立足的重要条件。二是弘扬中华传统的需要:我国是礼仪之邦,“人无礼而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古人在讲礼仪方面为我们树立了良好的榜样,所以吸收民族精华,继承和发扬传统美德是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文明礼仪的心得体会 篇16

通过了文明礼仪活动的开展和平日里的培训学习,我从中领悟到了文明礼仪的真谛,现在我来谈谈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

在生活中我会这样做:上车时,我们都谦让一点,看见老弱病残主动让座;在公共场所,不乱扔瓜皮果壳,不随地吐痰,不破坏花草树木,爱护公物;在学校里,遵守规章制度,不为鸡毛蒜皮的小事而争吵,互相帮助,让同学间相处得更团结更和睦;在家里,我更要孝敬老人,尊敬父母,主动帮助爸爸妈妈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

总而言之,我要对照《文明礼仪教育读本》,严格要求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我愿“文明礼仪”这棵种子,在我们的心里生根发芽,结出丰硕的果实。我们的'环境就会变得焕然一新,我们的城市就会变得美丽多姿,我们的家园就会变得和谐温馨,希望礼仪之花开满人们的心间。

文明礼仪的心得体会 篇17

本学年我们还继续在幼儿的礼仪教育方面做探究,通过这次的研修课程我们学习了很多,学习开展了各类礼仪教育活动和教师礼仪方面的培训活动,我们在研讨中、在不断地学习中,对于礼仪教学有了更深的认识,也从中受益匪浅。

一、礼仪教育渗透日常生活。

伟大教育家陶行知说的好:“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做人是立身之本,而尊敬师长和友爱同伴是做人的基本内容之一,也是我们对幼儿从小应进行培养的内容之一。

为此,我们制定了一些有关的幼儿易于实践的礼仪内容和要求,如:来园、离园能主动向老师、阿姨鞠躬打招呼;在路上碰到老师或熟悉的人能主动打招呼;能主动热情向客人老师打招呼并交谈;和客人老师交朋友、活动时认真听讲;知道要尊重别人,不随便叫喊、打扰等;在行走时能主动礼让师长;同伴之间相互打招呼、问候;游戏中友好合作一起玩;活动中会礼让、照顾小年龄的朋友、生病的朋友及遇到困难的朋友;能友好和同伴相处,如:得到小朋友的帮助会道谢、不小心碰撞了朋友会道歉等。

二、礼仪教育融入教研活动。

1、一课多研互助共享

我们教研组还开展了一课多研的活动,以礼仪教学为切口,由老师向我们展示礼仪教育的有效教学。活动后我们教研组的成员主要从教师支持性策略为切入口,对活动进行评析与讨论、修改与改进。从而让幼儿得到发展,让教师能力得到提升。

提问是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重要手段。我觉得,礼仪教学中的问题设计是活动顺利开展的关键,在礼仪教学活动中,提问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教学活动质量的高低。所以在以后的礼仪教学中,我们要不断反思教学实践,研究提问策略,增强提问的艺术性,使我们的`礼仪教学活动过程更有效、更高效。

2、课堂展示提升自我

我在平时的教学中认认真真备课、准备教具,在课堂上更是注重以幼儿为主体,关注幼儿,关注细节。礼仪教学活动《我“讨厌”爸爸》是我在本学期的公开展示活动。过去,我们总是不断从正面强化,教育幼儿如何爱父母,父母的爱有多么伟大。

事实上,爱不仅仅是个温馨的话题,更是一个沉重的话题,它需要我们的沉思!什么才是真正的爱?因此我选择了这个话题进行展开。在第一个环节里,我敞开心扉,用我的经历引发孩子表达自己真实的心声,激发孩子对原有生活经验的回忆,孩子们尽情地讲述、宣泄。消极的情绪是需要疏导的。消极情绪的堵塞淤积只能形成心理性问题,所以在第二个环节里,营造了一个情绪场,孩子们通过语言、动作自由地宣泄。第三个环节,在孩子们消极情绪激昂的时候,我话锋一转:“这么讨厌的爸爸我真想把他换掉!”

大大的“换”字,触发孩子冷静下来,好好地审视自己的内心,挖掘内心对爸爸更真实的感受!孩子的情感越来越真切,在“换”与“不换”之间激发与爸爸真情的沟通,体验与爸爸割舍不断的亲情。第四环节,运用爸爸的来信,进一步确认爸爸的爱,理解、体验父爱的深沉,自然而然地引发出对爸爸爱的表达。孩子们发自内心地说出了“我爱爸爸”!

这时的父爱是在充分感受爸爸、认识爸爸、理解爸爸的基础上的爱,这是真实的爱!我们的爸爸虽然不完美,但我们还是爱他,喜欢他,这就是爱的真谛!活动中我的角色更像一位派往孩子身边的天使,带领孩子完成一次心灵洗礼之旅,没有僵硬的说教,也没有高科技的教具,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活动、“反意”的形式彰显父爱,感受到与爸爸割舍不断的情愫,让父爱的种子深深地根植在孩子心中。本次公开展示活动受到了园领导和各位教师的一致好评。

通过一课多研、平时的礼仪教学活动及理论的学习,我更加明白了,礼仪教学重在体验,礼仪教学的有效开展重在教师的合理设计有效引导等。我觉得礼仪教学活动内容的选择应先关注幼儿的已有经验。而最佳途径是:

1、聆听幼儿对话,发现兴趣点。

2、关注幼儿生活,寻找需要解决的问题。

3、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切入点。

活动中更是要调动、提升幼儿的经验。教师精心的预设,使活动更具价值。而有效的师幼互动更反映了教师的专业素养,使礼仪教学更富有意义。

三、礼仪培训提升个人能力。

多种形式的教师培训活动,也让我感受到了自己在理论方面的缺乏,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有时自己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会在培训中得到解决,也能激发我在工作中的灵感,比如环境区域中如何渗透礼仪教育,我能结合实际去实践、去探索,从而有自己的见地、想法,还会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整理出笔记。

在平时,我还认真撰写礼仪教育论文,论文《区域活动中促进中班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有效措施》在余杭区获得二等奖。平时撰写随笔、案例,《区域活动中师幼互动案例——多米诺骨牌》、《礼仪教育融入区域活动——美食店学礼仪》等等。工作之余还学习礼仪教学探究方面优秀文章,写读书心得,并结合实际进行了探讨、学习,提升了有效礼仪教学方面的能力。

四、我的思考。

在实际礼仪教学中所呈现的幼儿兴趣盎然、思维活跃的场景,经常是教师有效提问所引发的。如何运用有效地提问来达到教师预期的目的,在什么情景下教师该提什么问题、该说什么话?活动中教师该如何引导、如何介入、如何解决一些突发性的问题?

这是我们平时在做的,但扪心自问,并没有做到很好,有时候教师的语言是生硬的、带有指令性的,而教师的提问不当往往会导致教学活动低效的现象发生。我觉得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还应该有意识地学习一下关于礼仪教学中有效提问策略方面的理论,并运用于实践,相信会有不错的成效。

文明礼仪的心得体会 篇18

前一段,刘书记带着我们一起学习了《文明礼仪教育读本》,这本书,结合实际以单位礼仪,家庭礼仪、社会礼仪为主要内容,系统的介绍礼仪知识。例如,学会感谢、与人交谈眼神的作用、要诚恳、

自然的说“谢谢”、作一个守时的人、尊敬老人、在公共场合的礼仪等。虽然这都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事,可就是在一些生活上的小事上我们更应该知道必要的礼仪。礼仪是无处不在的,它可以表现出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它可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友谊,它的作用太多太多了。着装得体,符合身份,因为仪表、仪容、仪态可以让人一看便知道你的修养。

作为一名有一定礼仪素养的人需要注意的是:律己:礼仪标准由对待个人的'要求和对待他人的做法两大局部构成。学习、应用礼仪,最重要的就是要自我要求、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自我对照、自我反省、自我检点。敬人:对待他人的诸多做法中最要紧的一条,就是要敬人之心常存,处处不可失敬于人,不可伤害他人的尊严,更不能侮辱对方的人格。掌握了这一点,就等于掌握了礼仪的灵魂。宽容:要求自己在交际活动中运用礼仪时,既要严于律己,更要宽以待人。要多容忍他人,多体谅他人,多理解他人,千万不要求全责备,斤斤计较,过分苛求,咄咄逼人。

作为一名工作人员,在每时每刻,每事每处,都应该讲礼仪、用礼仪,把所学礼仪用得恰到好处,“注重细节,追求完美”,力求做好每件事。坚持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注重言行举止细节,加强文明礼仪实践,摒弃一切不符合林场文明礼仪要求的行为,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带动林场文明程度提高。说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用文明的态度对待问题,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

相信,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树好自身形象,树好单位形象,那么,我们的生活将更加丰富多彩,我们的社会将更加温馨和谐。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讲究品德教育、个人修养的民族。一个甜蜜的微笑、一句真心的“谢谢”、一次慰藉人心的宽容,融会成文明美德赞颂曲上一个个拨动人心的音符。千百年的文明之风传承至今,让中国以“礼仪大国,礼仪之邦”的美誉而著称于世,会成文明美德赞颂曲上一个个拨动人心的音符。千百年的文明之风传承至今,让中国以“礼仪大国,礼仪之邦”的美誉而著称于世,而讲“礼”重“仪”是我们民族世代传承的优良传统。古人言“礼者,人道之极也。”一个人的气质,自信,修养往往从他的言行举止以及姿态中就能表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