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学习弟子规心得体会
老地方整理的教师学习弟子规心得体会(精选17篇),经小编精挑细选,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教师学习弟子规心得体会 篇1
做一名幸福的教师,是我们每位教师追逐的梦想。教师的幸福是什么?教师的幸福是一种精神享受。得天下英才而育之,是一种幸福;受学生爱戴,是一种幸福;得家长信任,是一种幸福;被同行敬重,是一种幸福;教师的幸福从哪里来?从理解与尊重中来,从沟通与合作中来,从博爱与智慧中来。读了《弟子规》之后,我对幸福有了更深刻的感悟,我也从书中学到了很多为人处世之道。
一、做一名幸福的教师,要有孝敬之道。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百善孝为先",孝是做人的根本之道,周朝以孝治天下,国运昌盛八百年。"孝,德之根本也,教之所由生也。"我们都知道教育学生成为一个德才兼备的人,可是却忽略了德为先,甚至我们自己都说不清楚品德好的具体表现是什么。我们看到"孝"字,是"老"和"子"为一体的,孝顺的孩子不用父母操心,自然老师也少操很多心,孩子也必定是学业成功的。再看"教"字,由"孝"和"文"组成,即文载孝道,所以作为教师的我们教书育人也必须孝敬父母做好学生的`榜样,而教育最好的办法也是自身作则的身教而不是言教。那么如何尽孝,《弟子规》给了我们很好的行为准则: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另外还包括诸如:出有告,返有面。亲好力为,亲恶谨为等,教师可对照自身是否有做到。人生最重要的事情是孝顺父母,孝顺的心才能传递给学生爱和幸福。
二、做一名幸福的教师,要有教育之道。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弟子规》云"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意思是老师不深入研究学问,不在人品上扎扎实实的落实,不在道德上提升自己,又如何教育别人呢?所以我们要懂得修身养性,认识到以身作则的重要性,这样才能教育好学生。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而且努力做好;凡是不允许学生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在平时的工作中,除了教给学生知识,拓宽学生视野外,更重要是深入挖掘教材,对学生应更多一些情感抚育、人文教育,继而教会他们如何做人,让他们从我们身上感受到知识的魅力和人格的魅力。因此,我们既要教会学生懂得"长者立,幼勿坐。长着坐。命乃坐""过犹待,百步余"的礼节,又要让学生拥有"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的良好心态。学生是有思想的人,他们对教师不但听其言,而且要观其行,教师只有以身作则,才能赢得学生的信任和爱戴。
三、做一名幸福的教师,要有勤奋之道。
要做一个成功的教师,就要勤奋、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对此,我对书中提到的"宽为限,紧用功。工夫到,滞塞通。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意。"这几句话,感触最深,亦是受益匪浅的。在平时的学习和工作中,。如有时对于手头的工作,总是拖拖拉拉,不到最后一刻都不想去做,就算做,也是马马虎虎的。有时遇到不懂的问题,不但没有记录下来,深入研究或查阅资料,而且也没有虚心向别人请教,含糊了事。这两种错误都是我经常犯的,这样的工作效率肯定不高。在读过了《弟子规》后,我终于明白了我的缺点所在,若今后能按照它上面所说的去做,相信我的工作效率会更上一层楼。
四、做一名幸福的教师,要有处事之道。
作为生活中的一份子,单位中、家庭中做人处事的方法关系到我们与同事与家人是否融洽。"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让我进一步明白了一个道理,便是对待工作和生活应该在把握节奏的同时要保持正确的态度;"话多说,不如少,唯其是,勿佞巧。"是在告诫我们言多必失,做人应该谨慎守信;"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是在提醒我们要想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必须做到德才兼备,而绝非什么御人之术。谨、信、仁三点告诉我们不管在生活中、工作中做什么事情都要时刻谨慎,而且要遵守承诺并且要对待家人、同事要仁慈,以诚相待。立身处世谨言慎行,做人处事实事求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业务水平的提高,从容面对各种工作和压力,从而感受到快乐。
总之,学习《弟子规》不仅是提高个人修养的过程,更是一个思想升华的过程。我们对于《弟子规》的学习,绝不能停留在学习的层面,而重在落实饯行,我们要在平时的不断的学习中形成良好的习惯,不断地丰富提高自己的水平,做好属于自己的每一件事:认真备好每一节课,激情满怀地上好每一堂课,循循善诱地讲透每一道题,精心批改好每一次作业,全面地分析好每一张试卷,安抚每一颗受伤的心,帮助每一个困境中的人,做好每一次规划,反思每一次得失。现在的学生最大的特点是思维活跃、自我意识强、行为习惯差、抗逆能力弱,一个孩子就是一个家庭的全部希望和未来,作为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社会要求其具有更高的人格素养和知识素养,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要先做到,而且还要做的更好。
教师学习弟子规心得体会 篇2
为了响应教育新改革,我校开展了晨诵活动。一至六年级学习《弟子规》。作为老师的我在寒假期间阅读了《弟子规》的全部内容。接受了传统文化的教育和熏陶,有了深刻的人生感悟。
首先,对长辈有礼有敬、对兄弟恭敬友爱。对个人而言,父母的养育之恩是我们应该报答的最大恩情。其次,在待人接物方面要怀着恭敬之心,为人要谦虚。恭敬与谦虚是分不开的,没有内在的谦虚很难做到对人恭敬。“满招损,谦受益。”“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虽然从小就念过许多这样的名言警句,但有时在具体工作中还是免不了有争强好胜、骄傲自满的情绪在里面,想一想骄傲自满的确给自己带来了很多损伤,也让自己落后于别人一大截。读完《弟子规》后,我认识到恭敬和谦虚的重要性,因此,我在以后的工作中,要保持谦虚的态度,遇事要三思而后行,多向身边的领导和同事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再次,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弟子规》规范人的行为,一句话一个道理,它给了我们很多工作中的启示。
作为教师,我们要正视自己,实事求是地发现问题和不足,认真改正和弥补,在工作中积极进取。最后,找准自己的人生目标。《弟子规》教人向善,长养人的德行,目的是让人活得有意义。而我也是通过阅读《弟子规》明白和学到了做人的道理,人生是一个过程,过程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选择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生目标。
细节决定成败。《弟子规》就是教导我们要重视生活行为的各个细节,用简明通俗的语言,教导大家如何提高修养、孝亲友爱以及生活起居中待人接物所应有的礼节。我们都是普通人,大多时候,都是在做一些普通的小事,如果每个人都认真对待自己所在岗位的每一件小事,都注重细节,把小事做细、做透、做好,那就会出现“细中见精”、“小中见大”的不平凡。
阅读《弟子规》,我想不仅是一个提高个人修养的过程,更是一个思想升华的过程,对一个人的成长来说,是十分必要的。
爱周围的人,爱这个世界。只有这样,这个社会才能变成和谐的社会,这个世界才能变成和谐的世界。通过中国古典文化的熏陶,对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增强自己的审美底蕴和人文情怀都是非常有益的。能认真读过,用心去做,并且养成良好的个人习惯,便可终身受益。
教师学习弟子规心得体会 篇3
从本学期伊始在学生和教师中,掀起学习《弟子规》的热潮。下面我谈谈自己的粗浅认识、做法和体会。
一、对《弟子规》的认识。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是清代李毓秀根据宋朝朱熹的《童蒙须知》改编,后经清代儒生贾存仁修订,改名为《弟子规》,是一本教导儿童怎样待人接物的书籍。《弟子规》一书内容简明通俗,不谈空洞理论和教条,而是教导基本的品德修养、孝亲友爱以及生活起居中应有的礼节。在现实生活中有一些人还存在着素质低下、道德滑坡、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不知书不达礼、没有责任感和事业心,生活如同行尸走肉等现象。这些人缺的是什么?我觉得缺的就是民族优秀文化的熏陶。
《弟子规》一书深刻地训导我们如何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形成良好的品德和生活习惯;如何具备博爱的精神及正确的读书方法等。诸如书中所写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应勿懒;出必告,返必面;居有常,业毋变;”这是孝道的基本要求。“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显能”。乃为如何友爱兄弟,尊长爱幼最基本的语言及行为规范。另外,书中通过列举生活中最易被视作琐碎的习惯及现象,进而训导我们如何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具备博爱的精神和正确的读书学习方法等。本书中的每一章、每一句、列举的都是生活当中最为普遍、最基本性的习惯和现象,而这些习惯和现象可以说是人人皆知,但有好多人做起来却不是那么容易,不是不知道,而是不去做。书中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不要因小而不为,良好的习惯都是从一点一滴做起的。
二、自己的几点做法。
①以自己先学,带学生跟着学,不懂的字句问语文老师或上网查资料,课间或班会课与学生交流讨论,各抒己见,说说自己对哪些句子、段子印象深刻,哪些平常没做到或没意识到,现在怎样做等,对照《弟子规》一书,哪些没做到位,或还需改进的学生的不良言行,要求及时发现,及时纠正。
②学懂了要求会背诵,可以在跑操时一边跑一背,既培养、锻炼学生的注意力,又能使学生跑出节奏,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团队意识和主人翁精神。
三、自己的几点感受。
通过学习《弟子规》一书,使我受益匪浅。
①认识提高了。每天应该做哪些事,不应该做哪些事,什么时候应该做哪些事,不应该做哪些事,怎么做好,人人都清楚。也许有人认为这是一本儿童读物,是教育小孩子的和成年人没有多大关系,其实做为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我们每个人都没有理由去抛弃的。虽然时代在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更新,但中国国学博大精深,虽然历时久远,可仍具有极强的阅读价值和深刻的教育意义。我们通过中国古典文化的熏陶,对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增强自已的审美底蕴和人文意识都是非常有益的。
②心灵净化了。通过此次学习,我感到对自已是一场深刻的思想革命、一次心灵的洗涤,克服平时自己的一些惰性,要求学生做到的,必须自己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处处走在学生的前面,为学生做好表率。
③觉悟增强了。学校发起《弟子规》教学活动就是让我们接受民族优秀文化的熏陶,通过学习来提高每同学的思想修养和道德素质以及如何做到学以致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在学习中增强自身的责任心,严格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充分保证执行能力,为创建和谐家庭、和谐班级、和谐校园乃至和谐社会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一次偶然的.机会,我通读了《弟子规》,接受了传统文化的教育和熏陶,有了深刻的人生感悟。
首先,对长辈有礼有敬、对兄弟恭敬友爱。对个人而言,父母的养育之恩是我们应该报答的最大恩情。其次,在待人接物方面要怀着恭敬之心,为人要谦虚。恭敬与谦虚是分不开的,没有内在的谦虚很难做到对人恭敬。“满招损,谦受益。”“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虽然从小就念过许多这样的名言警句,但有时在具体工作中还是免不了有争强好胜、骄傲自满的情绪在里面,想一想骄傲自满的确给自己带来了很多损伤,也让自己落后于别人一大截。读完《弟子规》后,我认识到恭敬和谦虚的重要性,因此,我在以后的工作中,要保持谦虚的态度,遇事要三思而后行,多向身边的领导和同事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再次,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弟子规》规范人的行为,一句话一个道理,它给了
我们很多工作中的启示。作为党员,我们要正视自己,实事求是地发现问题和不足,认真改正和弥补,在工作中积极进取。最后,找准自己的人生目标。《弟子规》教人向善,长养人的德行,目的是让人活得有意义。而我也是通过阅读《弟子规》明白和学到了做人的道理,人生是一个过程,过程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选择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生目标。党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作为一名党员,要多倾听群众呼声、接受群众监督、尊重群众意见,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
细节决定成败。《弟子规》就是教导我们要重视生活行为的各个细节,用简明通俗的语言,教导大家如何提高修养、孝亲友爱以及生活起居中待人接物所应有的礼节。我们都是普通人,大
多时候,都是在做一些普通的小事,如果每个人都认真对待自己所在岗位的每一件小事,都注重细节,把小事做细、做透、做好,那就会出现“细中见精”、“小中见大”的不平凡。
阅读《弟子规》,我想不仅是一个提高个人修养的过程,更是一个思想升华的过程,对一个人的成长来说,是十分必要的。
爱周围的人,爱这个世界。只有这样,这个社会才能变成和谐的社会,这个世界才能变成和谐的世界。通过中国古典文化的熏陶,对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增强自己的审美底蕴和人文情怀都是非常有益的。能认真读过,用心去做,并且养成良好的个人习惯,便可终身受益。
教师学习弟子规心得体会 篇4
《弟子规》也许在我们大家还牙牙学语的时候就接触过了吧,《弟子规》中的每一个字都蕴藏着极其深刻的道理,是我们如今不得不去把它理解的更透彻。孔子用简简单单的1080个字描绘出了人生中的131件事,每件事都意味着一个人生哲理。"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是啊,父母生我们养我们,整天为我们早出晚归,不分日夜的奔波着,父母到了家里一定是累了,我们为父母干一些不值得一提的家务活,是应该的。
我们应该尽心尽力的去为父母"服务",因为爸爸妈妈给予我们不求回报的爱,我们这辈子必定还不完!提起生活中,我想我做的还不够,每天放学回到家,爸爸劳累了一天,也回到了家,浑身酸痛,疲倦的不得了,而我却因为作业儿发着牢骚。"来,好儿子,给爸爸按按摩吧!"爸爸疲惫的声音又在我的耳边萦绕,"没时间,没看见我这正写作业呢吗?"我不耐烦的应对着。
我错了,爸爸累还不是为了我,为了这个家?我就算是毫不犹豫的去给爸爸按摩,也不足以爸爸对我的付出啊!"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敬承。"在人的一生中难免会有犯错误的时候,而我也不例外,每次做错事的时候,总是要被妈妈说一通。当然,我那不争气的泪珠,也随之在眼角流落下来,看在我表面上不敢反抗,可心里早已生出了许多不满于埋怨。
可是在读完《弟子规》后,我知道了妈妈都是为我好,为了我能有一个美好的未来。正如大人们整天总唠叨的,我们就像一个小树,不为它修枝剪叶,总也长不成一棵正直的参天大树。今后,我一定要管好自己,自己心里所想,就要用心去做,弟子规所讲述的每一个道理,都给我带来了启示。
"孝、悌、谨、信、爱、仁"就是一个人最应该拥有的,我一定要努力去爱做学习孔圣人对我们的教育与引导!
教师学习弟子规心得体会 篇5
学校开展了诵读《弟子规》活动,《弟子规》记载着许多传统美德和生活中的良好习惯、学习态度等,通过学习《弟子规》让我受益匪浅,改变了我许多坏惯。
说到收获,我深有体会。《弟子规》有段话是这样的,“老易至,惜此时”,意思是:我们要珍惜时间,自觉地做作业、复习功课。但是,每到写作业的时候我总是故意慢吞吞的,直至妈妈催我才肯动笔写,边玩边写,一点也不认真。学习也不是很自觉,一点都不好好珍惜时间和学习的机会。可是自从学习了《弟子规》以后,我都把那个坏习惯渐渐地改了。我明白了学习是自己的事,我们应自觉地写作业,好好把握时间学习,主动学习,并给自己定学习计划,自然学习成绩也提高了。还有一次我早早地完成了家庭作业,便捧着一本童话故事书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正在我看得入迷的时候,听见妈妈在厨房里叫我,我想:一定是又叫我洗菜,还是看完这篇再说吧!正想假装没听见,“父母呼,应勿缓”这六个字一下子蹦出我的脑海,我马上清脆地“哎”了一声,跑到厨房帮妈妈洗起菜来。我偷偷地观察到,妈妈的`脸上洋溢着欣慰的笑容。像这样的改变还有很多,现在我常常听见爸爸妈妈夸我比以前懂事多了。
在《弟子规》里,我还学到了许多道理,对我的一生都会有帮助,以后我一定更加认真地学习《弟子规》。
教师学习弟子规心得体会 篇6
弟子规是一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以学规、学则的形式、三言成语的体例,浓缩了八德(孝、悌、信、礼、义、廉、让)知识的教育读本。其通俗易懂,便于读、讲解而结合实际,不论从生活到工作,还是从做事到做人,就把人类提倡的、反对的、遵道的、违德的讲得明明白白、清清处处,内函丰富。并用它来要求自己,检查自己,反省自己。
做到敦伦尽分,大量的事实证明,能按第子规的要求规范自己言行的人,绝对在家庭中是一个好父母,好兄弟姐妹,在单位是一个好员工,好同事、好领导。在社会上是一个德高望重的圣闲之人。古人云:“百善孝为先”。一个人能孝顺也就有一颗善良仁慈的心,有了这份心,就可以利益许许多多的人。知道了怎样与兄弟姐妹相处,懂得尊重别人,知道了人生岁月很有限。光阴容易消逝。知道了人应该有关怀爱护的心,如同苍天和大地绝对没有私心。
通过了学习,在工作中传授给学生,让小学生从小做人、尊敬、孝顺等礼节。通过领导带好头,师生照着学的方法。在学校、在班级上都大有改观。人人都争达到圣人的最高境界,传统和美德的发扬五千年的文化是我们的责任,更是我们的义务,在教育教学中,认真教好每一学生,让他们做好弟子规的每一条,我们尽到自己的责任,教育好学生,运用好弟子规每一条,使我们的世界会将永远文明、灿烂、和平。《弟子规》是先人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的财富,所以我们要好好的珍惜,继承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并将它发扬光大,永传下去。
教师学习弟子规心得体会 篇7
做一名幸福的教师,是我们每位教师追逐的梦想。教师的幸福是什么?教师的幸福是一种精神享受。得天下英才而育之,是一种幸福;受学生爱戴,是一种幸福;得家长信任,是一种幸福;被同行敬重,是一种幸福;教师的幸福从哪里来?从理解与尊重中来,从沟通与合作中来,从博爱与智慧中来。读了《弟子规》之后,我对幸福有了更深刻的感悟,我也从书中学到了很多为人处世之道。
一、做一名幸福的教师,要有孝敬之道。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百善孝为先”,孝是做人的根本之道,周朝以孝治天下,国运昌盛八百年。“孝,德之根本也,教之所由生也。”我们都知道教育学生成为一个德才兼备的人,可是却忽略了德为先,甚至我们自己都说不清楚品德好的具体表现是什么。我们看到“孝”字,是“老”和“子”为一体的,孝顺的孩子不用父母操心,自然老师也少操很多心,孩子也必定是学业成功的。再看“教”字,由“孝”和“文”组成,即文载孝道,所以作为教师的我们教书育人也必须孝敬父母做好学生的榜样,而教育最好的办法也是自身作则的身教而不是言教。那么如何尽孝,《弟子规》给了我们很好的行为准则: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另外还包括诸如:出有告,返有面。亲好力为,亲恶谨为等,教师可对照自身是否有做到。人生最重要的事情是孝顺父母,孝顺的心才能传递给学生爱和幸福。
二、做一名幸福的教师,要有教育之道。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弟子规》云“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意思是老师不深入研究学问,不在人品上扎扎实实的落实,不在道德上提升自己,又如何教育别人呢?所以我们要懂得修身养性,认识到以身作则的重要性,这样才能教育好学生。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而且努力做好;凡是不允许学生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在平时的工作中,除了教给学生知识,拓宽学生视野外,更重要是深入挖掘教材,对学生应更多一些情感抚育、人文教育,继而教会他们如何做人,让他们从我们身上感受到知识的魅力和人格的魅力。因此,我们既要教会学生懂得“长者立,幼勿坐。长着坐。命乃坐”“过犹待,百步余”的礼节,又要让学生拥有“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的良好心态。学生是有思想的`人,他们对教师不但听其言,而且要观其行,教师只有以身作则,才能赢得学生的信任和爱戴。
三、做一名幸福的教师,要有勤奋之道。
要做一个成功的教师,就要勤奋、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对此,我对书中提到的“宽为限,紧用功。工夫到,滞塞通。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意。”这几句话,感触最深,亦是受益非浅的。在平时的学习和工作中,。如有时对于手头的工作,总是拖拖拉拉,不到最后一刻都不想去做,就算做,也是马马虎虎的。有时遇到不懂的问题,不但没有记录下来,深入研究或查阅资料,而且也没有虚心向别人请教,含糊了事。这两种错误都是我经常犯的,这样的工作效率肯定不高。在读过了《弟子规》后,我终于明白了我的缺点所在,若今后能按照它上面所说的去做,相信我的工作效率会更上一层楼。
四、做一名幸福的教师,要有处事之道。
作为生活中的一份子,单位中、家庭中做人处事的方法关系到我们与同事与家人是否融洽。“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让我进一步明白了一个道理,便是对待工作和生活应该在把握节奏的同时要保持正确的态度;“话多说,不如少,唯其是,勿佞巧。”是在告诫我们言多必失,做人应该谨慎守信;“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是在提醒我们要想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必须做到德才兼备,而绝非什么御人之术。谨、信、仁三点告诉我们不管在生活中、工作中做什么事情都要时刻谨慎,而且要遵守承诺并且要对待家人、同事要仁慈,以诚相待。立身处世谨言慎行,做人处事实事求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业务水平的提高,从容面对各种工作和压力,从而感受到快乐。
总之,学习《弟子规》不仅是提高个人修养的过程,更是一个思想升华的过程。我们对于《弟子规》的学习。绝不能停留在学习的层面,而重在落实饯行,我们要在平时的不断的学习中形成良好的习惯,不断地丰富提高自己的水平,做好属于自己的每一件事:认真备好每一节课,激情满怀地上好每一堂课,循循善诱地讲透每一道题,精心批改好每一次作业,全面地分析好每一张试卷,安抚每一颗受伤的心,帮助每一个困境中的人,做好每一次规划,反思每一次得失。现在的学生最大的特点是思维活跃、自我意识强、行为习惯差、抗逆能力弱,一个孩子就是一个家庭的全部希望和未来,作为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社会要求其具有更高的人格素养和知识素养,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要先做到,而且还要做的更好。
教师学习弟子规心得体会 篇8
本月青年教师读书的范围是经典名篇,因此我学习了弟子规。
在道德精神缺失的现代社会,人们要向经典学习。《弟子规》在当今真是一本既古老、又时尚的读物。它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好老师,告诉我们许多道理,带领我们领略人生的真谛,规范我们做人的准则,指明我们做人的方向。
《弟子规》这本书,从孝顺父母、尊重长辈、兄弟和睦、做事谨慎、诚信做人、德爱相待等方面都做了深入细致的说明,使我明白了许多道理。《弟子规》教诲人们首先要有孝顺长辈的心,要有一颗友爱的心;只有一个人的品德上进了,才能做好人,而我们学习的根本就是:人的品德修养。
《弟子规》实实在在地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做人,应该如何仁爱待人,如何正确地处事,如何分寸有度地接物,它会时刻照耀着我们前进的步伐,丰富我们的思想。让我们沉浸在传统文化知识的海洋,学会做人的道理。
《弟子规》的总纲领是“入则孝 出则悌 谨而信 泛爱众 行有余力 则以学文”。只要我们认真学习、认真感悟,就会明白许多道理,为人处世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有了做人的准则,在生活工作中就会有正确的判断,及时纠正自己错误的言行。在教书育人这个光荣的事业中,我们要严格要求自己,怀着感恩与恭敬之心来待人接物,谦卑待人,身体力行,勤奋学习,不断提高个人修养和素质。
教师学习弟子规心得体会 篇9
迎来暑假以后,我就开始国学经典诵读,经过多天的诵读,我学完了《弟子规》。本书是依据圣人孔子的教训而编,用精炼的语言向我们讲述了许多生活的规范。首先要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其次要做事小心谨慎,讲信用,和大众相处时,对大家有爱心,并且亲近品德高尚的人,还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就应该多读书,多学习。
"入则孝"篇中我感到了古人无怨无悔、不离不弃、尽心尽责替父母着想的精神。其中,"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这句话的意思是:父母要我们学好而教导我们时,必须恭敬而不可随便,要将话听到心里。我们犯错了,父母责备我们,应当顺从并且承担过失,不可忤逆他们,让他们伤心。也就是说,父母教导我们的时候,注意力要集中,认真的'去听,不要分心。父母批评我们的时候,不要顶嘴或插话,要顺从地接受并制定改正的方案。
昨天,本来应该写《弟子规》学习心得,可是我认为这有别于读后感,所以毫无头绪,急得满头大汗。爸爸见我这副狼狈的样子,让我今天先背诵《弟子规》一章,从前到后温习一遍。到我背完,已经晚上9点了,我喜欢的电视节目开始了。这时,爸爸回来了,就跟我讲明天如何去做这件事,我假装听爸爸讲,实际上在看电视节目。爸爸对我说了方法,我随便说一句听懂了,就去看电视了。到了第二天,我仍是手忙脚乱,关键时刻掉链子,遭到了爸爸的批评。经过了这件事,我懂得了,古人的教诲,我们要认真的学习和践行,父母说话时,要用心去听,这样才能使我们变得更好。
"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解释:对于食物不要挑剔偏食,而且要吃适当的份量,不要吃过量。也就是说,不能对饮食不满意,不要专挑好吃的吃。食物再怎么好吃,也不要过量的吃,要控制自己适量的吃。
昨天晚上,妈妈带我去吃排骨面,香喷喷的面激起了我的食欲,我吃得很起劲。不一会儿,碗里就只剩下排骨和青菜了。我回避青菜,夹起排骨大口大口往嘴里塞。正在这时,妈妈夹起碗里的青菜就要往我嘴里塞,我避开妈妈,满脸的不情愿,谁都知道青菜不好吃。在那一刻,我忽然想起了《弟子规》中"对饮食,勿拣择",对饮食不要挑挑拣拣,只有不挑食才不会生病。细想想这句话,里面似乎包含着意味深长的道理。我把青菜吃了下去,感到更健康了。通过这件事,我明白了,饮食不能只拣好吃的吃,一定要合理搭配食物,不挑食,才能使我们的身体更加健壮。
"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释义:读书的方法要注重三到,就是心到、眼到、口到。这三到都要实实在在的做到。也就是说,要想有效的阅读,有三个要点,用心地想、仔细地看、专心地读,这三个要点缺一不可。
昨天下午,爸爸让我背《弟子规》,我看了看译文,了解了意思,又读了好多遍。到了背诵的时候,却结结巴巴,一句一卡壳,勉强背过。我很奇怪为什么我读了那么多遍还是背不熟?爸爸说我没有用心的去读这本书,没有用心地想,仔细地看,专心地读。《弟子规》就讲了读书的方法,就是心到、眼到、口到,这几点都很重要,一样也不能少。我试着用这些方法去背书,果然灵验了——我才读了一遍,就轻松的背下来了。看来孔老夫子说的没错,这也使我懂得了一个道理:读书应心到、眼到、口到。
古人在生活的各个方面上都给我们现代人做了很好的榜样。诵读《弟子规》的谆谆教诲,我知道了做人的道理和规矩:人最基本的就是孝心,其次就要培养自己的爱心,让自己的心像草原一样广阔。相比之下,自己和古人有天地之分,我还有极大的提升空间,我要"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我们不应该让时间白白流走,要读书,通过大量的阅读提升我们的精神境界,让我们的生命更有意义,生活更幸福,更美好!
教师学习弟子规心得体会 篇10
开学第一周学校组织教师学习《弟子规》,从《弟子规》总则里,所教导我们的五项要领,都是很值得我们重新来反思。过去我们没有读到《弟子规》,我们不明白;现在我们有机会读到,我们应该重新认识审视自己,学会如何做人,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是作为一个人的首要。越读越感到它的确是人生智慧处世宝典。蔡老师的“道”是超越时空的大自然运行法则。“德”是教导人类如何顺从大自然的法则,不违背做人的原则。其精髓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这五伦关系。它教我们如何修身,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次第,不修身就不可能齐家、治国、平天下。
首先要学做人,你要孝顺你的父母,如果你连自己的父母都不孝顺,对别人更不会好。常言说:“万善孝为先!”你对父母都不孝顺,那么你就不会是一个善良的人。其次,你要做事谨慎小心,考虑周全;与人相处、交往要有诚信。你要对你周围的人多关心,友好相处。学习关键要落实行动上,所以教师更要以身作则,学生背诵的弟子规都很熟悉,在平时有个别学生有不好的行为,就按弟子规的内容教育他们,向那些表现好的学生学习,以他们为榜样,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学生真正有好的品质,也就是说学会了做人,你才有资格去读书、学习。否则你有了学问也不会对社会做出什么有益的事。
教师学习弟子规心得体会 篇11
《弟子规》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童蒙养正的最佳教材,教育学生的一剂良方。这次有机会去南京学习传统文化,我受益匪浅。我的体会是:《弟子规》能治社会百病,能给千家万户带来幸福,真学真干真受益,谁学谁受益,早学早受益。
9月,我校正式推行学习《弟子规》,学习《弟子规》的活动虽然开展起来了,但是,如何学?真学真干,还是学不干;教师先学,从我做起,还是只叫学生学,自己不沾边等等却是是我校学习传统文化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弟子规》能治社会百病,能给千家万户来幸福,这是真的吗?是真的,千真万确。这关键是看你想不想治,想不想幸福;真想还是假想,想的厉害不厉害。如果真想而且又想得厉害,那就必须真学真干。所谓真学,就是放下自己原有的陋知陋习,恭恭敬敬地学习圣贤人地教诲;所谓真干,就是真力行,真实践。只有这样学,这样干,才能真受益。
在学习期间,来自北京的一位年轻小伙,由于父母不和,导致家庭关系十分紧张,使他和父亲之间产生了许多激烈的矛盾,以致使他做了一些严重伤害父母的事。通过学习传统文化,他明白了做人子女应有孝顺父母之心,要养父母之心,养父母之身,养父母之智,对他触动很大,在大会分享上,他痛哭流涕,三跪三扣头表达他对父母的.忏悔,场面十分感人。这就是传统文化的魅力,他拯救了一个家庭,这也是学传统文化的好处。
人们认为现在的孩子难管难教,真让人发愁。尤其是学校老师面对开学的压力,往往只注重对学生智育的培养,而忽视对学生品行道德的教育。《礼记、学记》指出:“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是治国的根本。中国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他教育思想的核心正是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这完全体现在《弟子规》一书之中。我校自从推行学习《弟子规》老师和学生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但在真学真干上还力行不够。比方学校安排每周六全校教职工必须参加《弟子规》学习,我们摸着良心说说我们抱怨过没有!我们是被“必须”限制而被动在学习,我想抱着这种心态学习,肯定收获不大,甚至没有收获。
学习《弟子规》重在践行,要求学生做到的,我们老师必须先做到,用我们的实际行动为学生做榜样,因为身教胜于言教。所以,我们在今后的学习中一定要以身作则,真抓实干,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真学真干。愿我们共同努力把海天学校学习《弟子规》的活动推向高潮。
教师学习弟子规心得体会 篇12
做一名幸福的教师,是我们每位教师追逐的梦想。教师的幸福是什么?教师的幸福是一种精神享受。得天下英才而育之,是一种幸福;受学生爱戴,是一种幸福;得家长信任,是一种幸福;被同行敬重,是一种幸福;教师的幸福从哪里来?从理解与尊重中来,从沟通与合作中来,从博爱与智慧中来。读了《弟子规》之后,我对幸福有了更深刻的感悟,我也从书中学到了很多为人处世之道。
一、做一名幸福的教师,要有孝敬之道。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百善孝为先”,孝是做人的根本之道,周朝以孝治天下,国运昌盛八百年。“孝,德之根本也,教之所由生也。”我们都知道教育学生成为一个德才兼备的人,可是却忽略了德为先,甚至我们自己都说不清楚品德好的具体表现是什么。我们看到“孝”字,是“老”和“子”为一体的,孝顺的孩子不用父母操心,自然老师也少操很多心,孩子也必定是学业成功的。再看“教”字,由“孝”和“文”组成,即文载孝道,所以作为教师的我们教书育人也必须孝敬父母做好学生的榜样,而教育最好的办法也是自身作则的身教而不是言教。那么如何尽孝,《弟子规》给了我们很好的行为准则: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另外还包括诸如:出有告,返有面。亲好力为,亲恶谨为等,教师可对照自身是否有做到。人生最重要的事情是孝顺父母,孝顺的心才能传递给学生爱和幸福。
二、做一名幸福的教师,要有教育之道。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弟子规》云“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意思是老师不深入研究学问,不在人品上扎扎实实的落实,不在道德上提升自己,又如何教育别人呢?所以我们要懂得修身养性,认识到以身作则的重要性,这样才能教育好学生。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而且努力做好;凡是不允许学生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在平时的工作中,除了教给学生知识,拓宽学生视野外,更重要是深入挖掘教材,对学生应更多一些情感抚育、人文教育,继而教会他们如何做人,让他们从我们身上感受到知识的'魅力和人格的魅力。因此,我们既要教会学生懂得“长者立,幼勿坐。长着坐。命乃坐”“过犹待,百步余”的礼节,又要让学生拥有“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的良好心态。学生是有思想的人,他们对教师不但听其言,而且要观其行,教师只有以身作则,才能赢得学生的信任和爱戴。
三、做一名幸福的教师,要有勤奋之道。
要做一个成功的教师,就要勤奋、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对此,我对书中提到的“宽为限,紧用功。工夫到,滞塞通。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意。”这几句话,感触最深,亦是受益非浅的。在平时的学习和工作中,。如有时对于手头的工作,总是拖拖拉拉,不到最后一刻都不想去做,就算做,也是马马虎虎的。有时遇到不懂的问题,不但没有记录下来,深入研究或查阅资料,而且也没有虚心向别人请教,含糊了事。这两种错误都是我经常犯的,这样的工作效率肯定不高。在读过了《弟子规》后,我终于明白了我的缺点所在,若今后能按照它上面所说的去做,相信我的工作效率会更上一层楼。
四、做一名幸福的教师,要有处事之道。
作为生活中的一份子,单位中、家庭中做人处事的方法关系到我们与同事与家人是否融洽。“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让我进一步明白了一个道理,便是对待工作和生活应该在把握节奏的同时要保持正确的态度;“话多说,不如少,唯其是,勿佞巧。”是在告诫我们言多必失,做人应该谨慎守信;“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是在提醒我们要想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必须做到德才兼备,而绝非什么御人之术。谨、信、仁三点告诉我们不管在生活中、工作中做什么事情都要时刻谨慎,而且要遵守承诺并且要对待家人、同事要仁慈,以诚相待。立身处世谨言慎行,做人处事实事求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业务水平的提高,从容面对各种工作和压力,从而感受到快乐。
总之,学习《弟子规》不仅是提高个人修养的过程,更是一个思想升华的过程。我们对于《弟子规》的学习,绝不能停留在学习的层面,而重在落实饯行,我们要在平时的不断的学习中形成良好的习惯,不断地丰富提高自己的水平,做好属于自己的每一件事:认真备好每一节课,激情满怀地上好每一堂课,循循善诱地讲透每一道题,精心批改好每一次作业,全面地分析好每一张试卷,安抚每一颗受伤的心,帮助每一个困境中的人,做好每一次规划,反思每一次得失。现在的学生最大的特点是思维活跃、自我意识强、行为习惯差、抗逆能力弱,一个孩子就是一个家庭的全部希望和未来,作为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社会要求其具有更高的人格素养和知识素养,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要先做到,而且还要做的更好。
教师学习弟子规心得体会 篇13
20x年4月11日我们集通项目在项目书记的带领下已经第二次学习《弟子规》了,对于学习《弟子规》现在不仅仅限于学龄儿童了,引荐延深到企业里,教育员工的言行举止,让员工潜意识中受到这些原则的制约,争取做企业的精品。
通过学习《弟子规》,使我认识提高了。每天应该做哪些事,不应该做哪些事,什么时候应该做哪些事,不应该做哪些事,怎么做好,人人都清楚。也许有人认为这是一本儿童读物,是教育小孩子的和成年人没有多大关系,其实做为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我们每个人都没有理由去抛弃的。虽然时代在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更新,但中国国学博大精深,虽然历时久远,可仍具有极强的阅读价值和深刻的教育意义。我们通过中国古典文化的熏陶,对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增强自已的审美底蕴和人文意识都是非常有益的。通过此次学习,我感到对自已是一场深刻的思想革命、一次心灵的洗涤,克服平时自己的一些惰性,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认同的过程,而对自身产生影响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
在学习《弟子规》的过程中,使我受益非浅。有些道理通过学习《弟子规》之后才真正的懂得。《弟子规》增长了我的智慧,震撼了我的心灵。通过对《弟子规》的学习我有三点体会:
第一做人要懂得感恩。对一个人而言,应该报答的最大恩情是父母的养育之恩,所以《弟子规》第一章就是《入则孝》感恩之心体现在一个“孝”字上,“父母呼 应勿缓父母命 行勿懒”“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须顺承”,想一想这些都是我们做儿女的孝顺父母的基本要求,但我却有很多没有做到。通过这次学习,希望自己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加倍努力,希望能给操劳的父母幸福的生活。
第二待人接物要怀着恭敬之心,为人要谦虚。恭敬与谦虚是分不开的,没有内在的谦虚很难做到对人恭敬。“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虽然从小就念过许多这样的名言警句,但我却没有意识到谦虚是一种品质,反而常常争强好胜,骄傲自满。想一想骄傲自满的确给自己造成了很多损失,也让自己落后于别人一大截。人不可有傲慢之心,工作成绩再突出,不尊重别人,我行我素还是得不到大家的认可,相信自己能够很好的协调好与人相处的关系。
第三要找准自己的人生目标。《弟子规》教人向善,长养人的德行,目的是让人活得有意义。而我也是通过学习《弟子规》明白和学到了做人的道理,人生是一个过程,你选择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生目标,就有一个什么样的人生。同样,我们在教育孩子时也应该通过各种途径来传达《弟子规》中的精髓,从而取得更大的进步。
相信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懂得反省自己,时刻反省自己,做一个真正无愧于心的人!
教师学习弟子规心得体会 篇14
我校近期开展了学习了《弟子规》的系列活动,初次接触《弟子规》,我认为和女儿幼儿园背的《三字经》一样,不过是儿童的启蒙教育而已,因此很是不以为然。认真学习研读后,。使我对所学习的《弟子规》有了新的认识。才知道这是一本做人之道的好书,浅显易懂的文字蕴却含着做人的真理,对于指导教育少年儿童生活和学习,培养学生孝亲尊师、温和谦逊的品德,养成良好的习惯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我们成年人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弟子规》主要是讲孝顺父母、友爱兄弟、良好的品德和生活习惯、博爱的精神、正确的读书方法。时过境迁,岁月流逝,书中所讲的内容也许同我们现在的时代形势不太一样,但书中提倡的家庭和睦、做一位品德高尚的人、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何使自己的学业有所成的精神却是永远值得我们学习的。
《弟子规》的总纲领是"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弟子规》其核心思想是孝弟仁爱。它是一本教我们如何做人的基础规范。人的一生最重要的是要懂得如何为人处事。不会做人,这一生也休想有很好的成就;而一个人如能懂得做人之道,不但个人的修身会得到进步,在家庭方面也能得到幸福美满,子孙也都可以兴旺。只要我们认真地去学习、去感悟,就会明白许多的道理,为人处世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有了做人的准绳,在生活工作中就会有正确的判断,及时纠正自己错误的言行。
我们中国是个礼仪之邦,很重视礼仪的教育,可现在的社会,礼仪已经被人们所遗忘,特别是现在的孩子根本不知道怎样孝顺父母,体谅父母。怎样尊重长辈,怎样尊师重道。有的只是维护自己的利益,只知道自己的利益神圣不可侵犯。有的学生,在班级里以自我为中心,不能容忍别的同学,行为极端,极富攻击性。作为一名小学老师,我们除了教学生学习知识之外,还应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孝敬父母。如:"父母敬,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告诉我们,父母教导我们做人处事的道理,是为了我们好,应该恭敬地聆听,做错了事,父母责备教诫时,应当虚心接受,不可强词夺理,使父母让气、伤心等等。
让我们认真学习好《弟子规》,深刻领会《弟子规》精髓,做一位品德高尚、学业有成的人。并学以致用,用《弟子规》来规范自身的言行,指导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培养学生孝亲尊师、温和谦逊的品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不断提升自己的品行修养。
教师学习弟子规心得体会 篇15
本月青年教师读书的范围是经典名篇,因此我学习了弟子规。
在道德精神缺失的现代社会,人们要向经典学习。《弟子规》在当今真是一本既古老、又时尚的读物。它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好老师,告诉我们许多道理,带领我们领略人生的真谛,规范我们做人的准则,指明我们做人的方向。
《弟子规》这本书,从孝顺父母、尊重长辈、兄弟和睦、做事谨慎、诚信做人、德爱相待等方面都做了深入细致的说明,使我明白了许多道理。《弟子规》教诲人们首先要有孝顺长辈的心,要有一颗友爱的心;只有一个人的品德上进了,才能做好人,而我们学习的根本就是:人的品德修养。
《弟子规》实实在在地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做人,应该如何仁爱待人,如何正确地处事,如何分寸有度地接物,它会时刻照耀着我们前进的步伐,丰富我们的思想。让我们沉浸在传统文化知识的海洋,学会做人的`道理。
《弟子规》的总纲领是“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只要我们认真学习、认真感悟,就会明白许多道理,为人处世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有了做人的准则,在生活工作中就会有正确的判断,及时纠正自己错误的言行。在教书育人这个光荣的事业中,我们要严格要求自己,怀着感恩与恭敬之心来待人接物,谦卑待人,身体力行,勤奋学习,不断提高个人修养和素质。
教师学习弟子规心得体会 篇16
从本学期伊始在学生和教师中,掀起学习《弟子规》的热潮。下面我谈谈自己的粗浅认识、做法和体会。
一、对《弟子规》的认识。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是清代李毓秀根据宋朝朱熹的《童蒙须知》改编,后经清代儒生贾存仁修订,改名为《弟子规》,是一本教导儿童怎样待人接物的书籍。《弟子规》一书内容简明通俗,不谈空洞理论和教条,而是教导基本的品德修养、孝亲友爱以及生活起居中应有的礼节。在现实生活中有一些人还存在着素质低下、道德滑坡、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不知书不达礼、没有责任感和事业心,生活如同行尸走肉等现象。这些人缺的是什么?我觉得缺的就是民族优秀文化的熏陶。《弟子规》一书深刻地训导我们如何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形成良好的品德和生活习惯;如何具备博爱的精神及正确的读书方法等。诸如书中所写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应勿懒;出必告,返必面;居有常,业毋变;”这是孝道的基本要求。“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显能”。乃为如何友爱兄弟,尊长爱幼最基本的语言及行为规范。另外,书中通过列举生活中最易被视作琐碎的习惯及现象,进而训导我们如何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具备博爱的精神和正确的读书学习方法等。本书中的每一章、每一句、列举的都是生活当中最为普遍、最基本性的习惯和现象,而这些习惯和现象可以说是人人皆知,但有好多人做起来却不是那么容易,不是不知道,而是不去做。书中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不要因小而不为,良好的习惯都是从一点一滴做起的。
二、自己的几点做法。
①以自己先学,带学生跟着学,不懂的字句问语文老师或上网查资料,课间或班会课与学生交流讨论,各抒己见,说说自己对哪些句子、段子印象深刻,哪些平常没做到或没意识到,现在怎样做等,对照《弟子规》一书,哪些没做到位,或还需改进的学生的不良言行,要求及时发现,及时纠正。
②学懂了要求会背诵,可以在跑操时一边跑一背,既培养、锻炼学生的注意力,又能使学生跑出节奏,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团队意识和主人翁精神。
三、自己的几点感受。
通过学习《弟子规》一书,使我受益匪浅。
①认识提高了。每天应该做哪些事,不应该做哪些事,什么时候应该做哪些事,不应该做哪些事,怎么做好,人人都清楚。也许有人认为这是一本儿童读物,是教育小孩子的和成年人没有多大关系,其实做为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我们每个人都没有理由去抛弃的。虽然时代在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更新,但中国国学博大精深,虽然历时久远,可仍具有极强的阅读价值和深刻的教育意义。我们通过中国古典文化的熏陶,对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增强自已的审美底蕴和人文意识都是非常有益的。
②心灵净化了。通过此次学习,我感到对自已是一场深刻的思想革命、一次心灵的洗涤,克服平时自己的一些惰性,要求学生做到的,必须自己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处处走在学生的前面,为学生做好表率。
③觉悟增强了。学校发起《弟子规》教学活动就是让我们接受民族优秀文化的熏陶,通过学习来提高每同学的.思想修养和道德素质以及如何做到学以致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在学习中增强自身的责任心,严格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充分保证执行能力,为创建和谐家庭、和谐班级、和谐校园乃至和谐社会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一次偶然的机会,我通读了《弟子规》,接受了传统文化的教育和熏陶,有了深刻的人生感悟。
首先,对长辈有礼有敬、对兄弟恭敬友爱。对个人而言,父母的养育之恩是我们应该报答的最大恩情。其次,在待人接物方面要怀着恭敬之心,为人要谦虚。恭敬与谦虚是分不开的,没有内在的谦虚很难做到对人恭敬。“满招损,谦受益。”“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虽然从小就念过许多这样的名言警句,但有时在具体工作中还是免不了有争强好胜、骄傲自满的情绪在里面,想一想骄傲自满的确给自己带来了很多损伤,也让自己落后于别人一大截。读完《弟子规》后,我认识到恭敬和谦虚的重要性,因此,我在以后的工作中,要保持谦虚的态度,遇事要三思而后行,多向身边的领导和同事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再次,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弟子规》规范人的行为,一句话一个道理,它给了我们很多工作中的启示。作为党员,我们要正视自己,实事求是地发现问题和不足,认真改正和弥补,在工作中积极进取。最后,找准自己的人生目标。《弟子规》教人向善,长养人的德行,目的是让人活得有意义。而我也是通过阅读《弟子规》明白和学到了做人的道理,人生是一个过程,过程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选择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生目标。党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作为一名党员,要多倾听群众呼声、接受群众监督、尊重群众意见,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
细节决定成败。《弟子规》就是教导我们要重视生活行为的各个细节,用简明通俗的语言,教导大家如何提高修养、孝亲友爱以及生活起居中待人接物所应有的礼节。我们都是普通人,大多时候,都是在做一些普通的小事,如果每个人都认真对待自己所在岗位的每一件小事,都注重细节,把小事做细、做透、做好,那就会出现“细中见精”、“小中见大”的不平凡。
阅读《弟子规》,我想不仅是一个提高个人修养的过程,更是一个思想升华的过程,对一个人的成长来说,是十分必要的。
爱周围的人,爱这个世界。只有这样,这个社会才能变成和谐的社会,这个世界才能变成和谐的世界。通过中国古典文化的熏陶,对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增强自己的审美底蕴和人文情怀都是非常有益的。能认真读过,用心去做,并且养成良好的个人习惯,便可终身受益。
教师学习弟子规心得体会 篇17
《弟子规》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童蒙养正的最佳教材,教育学生的一剂良方。这次有机会去南京学习传统文化,我受益匪浅。我的体会是:《弟子规》能治社会百病,能给千家万户带来幸福,真学真干真受益,谁学谁受益,早学早受益。
20xx年9月,我校正式推行学习《弟子规》,学习《弟子规》的活动虽然开展起来了,但是,如何学?真学真干,还是学不干;教师先学,从我做起,还是只叫学生学,自己不沾边等等却是是我校学习传统文化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弟子规》能治社会百病,能给千家万户来幸福,这是真的吗?是真的,千真万确。这关键是看你想不想治,想不想幸福;真想还是假想,想的厉害不厉害。如果真想而且又想得厉害,那就必须真学真干。所谓真学,就是放下自己原有的陋知陋习,恭恭敬敬地学习圣贤人地教诲;所谓真干,就是真力行,真实践。只有这样学,这样干,才能真受益。
在学习期间,来自北京的一位年轻小伙,由于父母不和,导致家庭关系十分紧张,使他和父亲之间产生了许多激烈的.矛盾,以致使他做了一些严重伤害父母的事。通过学习传统文化,他明白了做人子女应有孝顺父母之心,要养父母之心,养父母之身,养父母之智,对他触动很大,在大会分享上,他痛哭流涕,三跪三扣头表达他对父母的忏悔,场面十分感人。这就是传统文化的魅力,他拯救了一个家庭,这也是学传统文化的好处。
人们认为现在的孩子难管难教,真让人发愁。尤其是学校老师面对开学的压力,往往只注重对学生智育的培养,而忽视对学生品行道德的教育。《礼记、学记》指出:“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是治国的根本。中国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他教育思想的核心正是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这完全体现在《弟子规》一书之中。我校自从推行学习《弟子规》老师和学生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但在真学真干上还力行不够。比方学校安排每周六全校教职工必须参加《弟子规》学习,我们摸着良心说说我们抱怨过没有!我们是被“必须”限制而被动在学习,我想抱着这种心态学习,肯定收获不大,甚至没有收获。
学习《弟子规》重在践行,要求学生做到的,我们老师必须先做到,用我们的实际行动为学生做榜样,因为身教胜于言教。所以,我们在今后的学习中一定要以身作则,真抓实干,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真学真干。愿我们共同努力把海天学校学习《弟子规》的活动推向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