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老地方 > 百科 > 心得体会 > 正文

最新音乐教师心得体会

2024/09/24心得体会

老地方整理的最新音乐教师心得体会(精选14篇),经小编精挑细选,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最新音乐教师心得体会 篇1

刚从校门出来从事小学音乐教学的我,开始感到有些茫然不知所措,凭着自己在大学所学的乐理知识和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后来又细心研读教材,尽一切可能查找资料,课堂上及时了解学生心理与知识储备,调节课堂教学。在这期间,有下列一些心得体会。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音乐的兴趣。

对于低年级同学来说,他们好动、注意力极易分散,但我抓住小同学爱听故事,善表现的特点,我采取讲故事引入课文内容,学会歌唱后,再指导他们根据词中内容来表演。课堂上,让学生上台演唱,培养他们的参与、实践能力,学生情绪高涨,使音乐课上得更加生动活跃。这时同学们的热情高涨,慢慢喜欢上音乐课。这样,每次上音乐课他们都会有一种期待,当然我也会不失时机地将教学音乐基本知识、节奏、歌曲处理等讲授给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和学生取得配合,收到了一些效果,教了不少儿童歌曲,为丰富儿童的音乐世界起到了一定的作用。通过丰富多彩的音乐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活跃空气,在紧张的文化课学习之余可调节情绪,有利于其他课的学习。

二、结合教材,培养他们良好的品德教育。

通过学习和研究教材,我觉得音乐教材更具备培养孩子们良好品德教育的形象性、优越性。我在教学一年级音乐时紧扣教材中的《国歌》等歌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由于我和学生的`音乐知识储备的欠缺,做得不是很好。但是由于主旨明确,也同时取得了一定效果,向他们分别传授了《天路》、《同一首歌》、《小草》等优秀歌曲。

三、调动学生情感。

小学生善于模仿,喜好游戏,我们应该放开学生的手脚,引导他们把音乐转化成自己情感化的想像世界,用肢体语言去体会音乐的蕴涵。有了参与听辨音乐的过程,鉴赏音乐就有了一定的基础,音乐作品的产生,有赖于作曲家创作的情感、情绪体验与灵感、风格、取材、体裁形式以及时代背景。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则可以用肢体语言带动学生的情绪变化让其更深刻地体会音乐中所表达的情感与情绪。

四、培养学生的丰富的想像力。

用肢体语言的方式参与到欣赏音乐的活动中,我们要尽量创造条件,激发学生动手参与。课堂教学中我们应以学生为主,教师起引导作用,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利用小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让其主动参与到音乐活动中,从多侧面感受音乐,通过自己对音乐的理解进行创作性的表演,不拘形式,不求统一,只要能启迪学生们的想像力,都可以进行创作性的表演,这样不仅给学生提供了表现自己特长的机会,而且锻炼了大胆、勇敢、活泼的性格,一改原来的音乐课堂呆板拘谨的气氛,使学生受到美的感染,得到美的享受。

每一门学科都有它自身的奥秘等待我们去探索去发现,在音乐课堂中还需要不断的学习。

最新音乐教师心得体会 篇2

这学期我担任了1、3、6三个年级的音乐教学任务,经过快一期的教学,我深深的感觉到:孩子对音乐的情感体会,对音乐的乐感,对音乐的节奏感,特别是对谱的认识及视唱能力的培养是越早越好。

在一年级的教学过程中,我不光让孩子用歌声来表达对歌曲理解和感受,还用自己的动作、表情、语言来表达对音乐的感受。这样更能体会音乐新课标的'要求,体现了孩子的能动性,支持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比如说,我在教学《小动物说话》一课中,有的孩子能唱的很好,表演的淋漓尽致。而有得孩子不能准确的唱出歌曲但能很好的表演歌曲,难道你能说这孩子不好吗?在这一系列的音乐活动中,我穿插了谱的教学,虽然小学一年级不要求孩子能识、唱谱,但我个人认为:在小学孩子刚接触音乐时就能进行谱的教学,并且能视唱简单的曲谱大有利于以后的音乐教学。不光能加强识谱的能力,还能更好的帮助孩子对音乐的理解。比如,教学《闪烁的小星》一课中,我就要求孩子能视唱曲谱,在整个过程中采用了听唱、接唱、视唱三个环节,孩子乐在其中学在其中,无形中教给了孩子识谱的能力,并不觉得乏味。

在三年级的教学中,我加强了培养孩子识谱的能力。根据本册的要求,孩子能基本能完成八个基本音的识、唱。在琴的反复视奏过程中能比较好的掌握节奏,视唱节奏比较简单的旋律。

谱的识、唱对1、3年级的孩子来说不是什么大的问题了,但是我的六年级的孩子问题就比较大了,他们不喜欢唱谱觉得很是乏味。我想他们的反应是正常的,因为他们以前没有谱的认识,没有谱的正音工具,没有真正的调动他们学谱的积极性。现在,我在音乐教学中不光要对孩子理解音乐的能力进行培养还要给孩子们补充基本的音乐知识,还要尽可能的提高孩子们的音准,这样才能比较全面的提高孩子们的音乐素养。

所以说,越小培养越能比较好的掌握。

最新音乐教师心得体会 篇3

师生交流的途径有很多:动作、语言、眼神、乃至心灵。从教多年,第一次让我感受到心与心的呼应,是在三(2)班那节课上——《噢!苏珊娜》。

《噢!苏珊娜》这首歌曲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弱起小节。为了解决节奏问题,我设计了两个小活动。第一个活动是用有趣的语言掌握歌曲的基本节奏,我用歌曲的基本节奏说了一句话:“当我看见你们的时候我心里真高兴!”同学们感到非常有趣,纷纷模仿,我趁机让学生模仿这个节奏创编自己的话。孩子都很踊跃的发言,这时候,我看见赵俊也受到感染,认真的听着同学的发言,小手好几次想要举起,却还是放下了。这时,我和他的目光又一次对视了,我没有“目光提醒”,而是投给他一个鼓励的眼神。

下一个环节是用动作表现节奏,我没有先做示范,而是让孩子们自己去设计,谁设计好了就上中间来带领大家做。教室里又一次热闹起来,大家一边说节奏,一边设计动作,都想上来表演。

几个孩子表演完了以后,我再一次发现了赵俊矛盾的眼神,我知道他在想什么,这一次,我微笑着点了点头。他站到了中间,用稍显笨拙的动作进行了表演。看见他的变化,我心里特别高兴,为了保护好他脆弱的自信,我马上对同学们说:“赵俊很少到前面来表演,我都没有想到他做的这么好,我们大家给他一点掌声!”他的眼睛感激的望着我,小脸红扑扑的,满是兴奋的表情。这种眼神,一直穿进我的.心灵,让我感到,当一名教师是多么美好啊,你的一个眼神、一个关注,在孩子眼中,是多么重要!第一次发现,我和学生的心,挨的这么近。

这一节课我和孩子们“玩”的特别痛快,我一直关注着赵俊,看见他沉浸在音乐中,沉浸在课堂中,眼睛里散发着自信的光芒。

下课了,我反思自己,为什么以前跟学生交流的那么少!每一节课虽然都认真准备,但是,对学生的了解却未见加深。这令我想起来一次聆听林格教授的讲座,他说到:“一个老师用心灵来感应学生,比用其他方法来管理,更有效”。老师的一个眼神,也许能改变孩子一生!如果我没有关注到每个孩子的眼神,没有在他们迷茫、胆怯的时候给予一个肯定的目光,我永远也不能和孩子们走的更近!教育,是心灵的感应;音乐,更需要心灵的共鸣。我将继续关注每一个孩子的眼神,与他们进行眼神到心灵的碰撞!

最新音乐教师心得体会 篇4

1、一堂音乐课,音乐怎么能够形象化?应该做到基本美与辅助美的相结合。要使课堂活跃,首先情境创设要有新意,这样一开始就可以使学生融入到课堂中来。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要环环相扣,且过渡自然。回忆所听的几堂课,使我印象较深的是曲老师的那堂铃声叮叮当。她着重突出了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学实施过程中,通过肢体语言、节奏的对比、以及小钟和钟爸爸两个角色的巧妙结合,充分激发了学生浓郁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音乐实践中来。

2、作为一名专职音乐教师,自身要具备较好的音乐素质。俗话说得好,“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自身必须要有源源不断地活水。”所以只有自身有了更多的这方面的知识,才能更好地将知识灌输给每一个学生。音乐教师掌握的不仅仅是歌唱上的一些技能,还应具备各种乐器的演奏:于老师悦耳动听地嗓音,生动的模仿大自然中各种各样的声音,刘老师的古筝演示,李老师的小提琴伴奏使爱尔兰的踢踏舞更具节奏感,更有感染力,以及叶老师对于简单乐器制作的简介……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树立了美好的榜样,因此教师自身的素质也要不断地提高。

3、音乐课堂又不同于其它课堂。一堂音乐课既要体现出同学们的活跃,又要做到动而不乱,这切切实实就要抓好常规。这六堂课下来,每一位老师都能做到这点,使我很佩服,这也是我所要学习的一个方面。学生的一举一动,一堂课下来老师应该时时刻刻关注,不能让学生空下来。老师的一个眼神,一个举动就能告诉学生该干什么?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学习的。

4、要上好一堂音乐课,并不是只要照本宣科,歌会唱就可以了,而是要教会学生更多的方法。除此之外,教师要准备一些课外资料。利用多媒体,优美的动画再加上动听的音乐,使学生更加有兴趣,使课堂充满更多的活力。

经过这次的学习,我受益匪浅。有些方法是我们应该借鉴与学习的,但更多的还是要靠自己去摸索,去实践。以上只是我个人一点浅薄的体会,有不当之处请各位领导老师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最新音乐教师心得体会 篇5

这个为期七天天的培训的内容安排得非常紧凑,首先是三个讲座:合唱指挥、舞蹈编排、钢琴即兴伴奏,紧接着就是这三方面的具体指导课。通过认真地学习,我对音乐教育教学工作有了全新认识,教学业务能力和水平一定会有有不同层次的提高。下面是我几天学习的体会:

一、合唱指挥

张会艳老师主讲合唱指挥,讲课过程中结合一些经典合唱曲进行现场排练,给老师们介绍了很多的合唱指挥方法,收获颇多:

1、立体教学走进课堂。立体教学即合唱要注重和声、和鸣、合作、和谐。张老师用立体的合唱声音培养学生的立体听觉,营造良好的科学的音乐环境。

2、合唱教学模式多元化、多样化,适应时代的潮流。合唱教学中加强五项训练,即:声、曲、伴、演、合。合唱的表演也要紧跟时代的步伐有创新、有特色。

二、钢琴即兴伴奏

钢琴即兴伴奏房思园老师讲解,房老师从即兴伴奏的基础理论和实践进行讲解和演示。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还应加强这几方面的练习:

a、键盘练习,大小调的主和弦、属七和弦。

b、善于学习、勇于探索,反复比较各类和声连接做到弹、听、想同步进行,不断丰富我们的和声语汇。

c、不断丰富和声视野,要多听、多分析经典作品的和声语汇,提升自身钢琴即兴伴奏的能力。

三、舞蹈

通过四节舞蹈技能的训练学习,不仅陶冶了情操,让我们以舞激情,乐在其中。在这次的培训中,通过四位老师"以声带情"、"以情带舞"、"舞以尽情"的教学,使我的舞蹈在原有的基础中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其实在学习舞蹈时多琢磨、多练习、多体会是找到感觉的关键,我在学习中看到老师们优美的动作,听着入耳的乐声,我的心为之陶醉。应该说,舞蹈作为一种艺术,它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此次培训我感触最多的就是在以后的教学中要以这次培训为契机,吸收先进的教学理念,结合我校学生实际,形成我校自己的教学方式和理念,提升我校的音乐教学水平,更好的为音乐教学服务。

最新音乐教师心得体会 篇6

一、激发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学习音乐的兴趣,便会对学习音乐产生强烈的需要,积极地投入学习,不再感到学习音乐是一种负担或者无聊的事。在音乐教学中应努力创设使学生轻松愉快、情趣高昂的愉悦氛围,使学生对新知识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通过琅琅上口的歌谣创设情境,可以通过千奇百怪的谜语导出情境,也可以通过歌唱语言和师生之间的对话创设情境。教师用抑扬顿挫、声情并茂、婉转动听的声音语言,形象生动、得体协调的`肢体语言描绘出情境,为学生提供了想象的空间。语言描绘情境是音乐情境教学中最便捷的一种。比如:在学习《青春舞曲》的时候。朗诵一段描写新疆风土人情的文字。就会在意境上将学生们带入到美丽的新疆。

二、开发音乐的感知力,让学生体验音乐的美感

重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对音乐的兴趣以及积极探索和创造的自主发展,有助于积极的社会情感和审美情感的养成。中学音乐教育的教学方法不能像一般知识课的教学方法一样,非常严肃地或者单纯使用灌输性方法来讲解注入,也不能像民间艺人一样,只采用口传心授;也不能像专业音乐学校中强调某些技能的训练;更不能像几十年来一直采用的单纯教几首歌就算上音乐课了。它应该开发音乐的感知力,让学生体验音乐的美感。

三、培养学生乐于表现音乐的能力

在新型的课堂模式下,小组合作学习、探究被引入课堂教学,教师在教学中多给学生创设多种机会,培养学生的自信、演唱及表演能力,发展学生表演潜能及创造性潜能,使学生能用音乐的形式表达个人的情感与他人沟通配合。在音乐的实践活动中,使学生享受到美的愉悦,受到情感的陶冶。

四、丰富和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生活中充满着创造的机会,要在课堂中设法激发学生去寻找、去发现、去创造的热情,千方百计地去挖掘孩子们自由创造的空间,让学生学会幻想,学会好奇。学生有创造的天性,利用学生发展的规律,启发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展示自己的创作及作品,在交流中共同分享创造的愉快,使学生成为音乐学习的主人。

教师的主要工作是课堂教学,音乐教师首先要了解自己所教学科的基本特性和基本要求,明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才能做好教学工作。不断加强我们音乐教师自身素养的修炼,这,也许是成为一名优秀的音乐教师所应努力的目标。

最新音乐教师心得体会 篇7

面对应试教育带来的负面影响,我们国家及时提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大措施。素质教育是一种和谐的教育,它的最大特点则是着眼长远,从学生终身发展出发考虑,它强调诸方面和谐、协调地全面发展,它关注个性的发展。素质教育对教师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对于习惯了应试教育的教师们来说,新的课题带来了新的压力。那么,音乐教师在这种形势面前应具备什么样的专业素质呢?

一、音乐教师需要什么样的专业素养?

要跟上时代的步伐,甚至要舟立潮头,我认为做为一名优秀的音乐教师应该具备以下的专业素质:

(一)复合的专业技能。

我们说目前存在的“重技能提高,轻理论学习”的倾向,并非要降低目前音乐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相反,音乐作为一门技能性较强的学科,音乐教师必须要有更加过硬的音乐专业技能,但是必须指出,《新课标》已经改变了原先以“唱歌、音乐知识和音乐欣赏”为主的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内容,提出了以“感受与鉴赏、表现、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为主的内容标准。所以,原先认为“弹好琴、唱好歌”就能做好音乐教师的观点是极其片面的。就专业技能而言,除了重视原有的声乐、键盘以外,教师的其它乐器演奏、舞蹈、合唱指挥、音乐创作以及其它表演性艺术都必须予以必要的重视。所以在具备某项过硬的音乐技能的前提下,教师应该通过自学、培训,逐步探索自己陌生的技能领域,逐步形成教师自身的复合性专业技能。因为单一的专业技能不能满足学生多方面的音乐需求,也不能适应《新课标》综合性原则。

(二)前瞻的教学理念

教育理念是人们对教育实践及其教育观念的理性构建。教育理念来源于教育实践,又指导教育实践。应该说,《新课标》的实施首先是一场教学观念的变革。怎样面对新形势,迎接新挑战?是墨守陈规,还是穿新鞋、走老路,还是积极实践、勇于探索?作为一线的广大音乐教师,应该成为《新课标》的实践者。我们认为教师首先要全面了解课程改革的时代背景与现实意义;其次要对课程改革产生认同感,并主动思考与课程改革相关的问题;第三要挖掘以往教育教学中新课程目标一致的经验与做法,予以借鉴;第四要增强投身课程改革的热情与信心,积极投身课改实践。

(三)博专的知识体系

在知识结构合理的前提下,知识越丰富,有效知识量就越大,教师的创造能力就越强,如果把知识比作一个圆,知识越多,圆的范围越大,圆圈外的未知领域越多,这样发现知识的裂缝,捕捉问题的机会也就越多。当今知识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是知识的一体化,作为音乐教师光有专业知识显然是不够的。《新课标》提出,“音乐与相关文化是音乐课人文学科属性的集中体现,是直接增进学生文化素养的学习领域。”所以,要在教学中实现音乐课堂人文化,教师就必须成为博专型、复合型、开放型的教师。一名优秀的音乐教师必须知识广博、视野开阔、博学多才,又要学有专长、学有专攻,同时打破自身封闭的知识结构,不断补充更新新知识,使自己的知识系统具有开放型、主动性。

(四)综合的能力结构

音乐教师能力作为教师从事音乐教育教学活动所需要的能动力量和实际本领,它是由多种单项能力组成的和谐统一体。在这里笔者着重谈一谈教学创新能力、教育科研能力和教育应变能力。一位特级教师这样说:“教师工作最大的特点是什么?是创造!只有打破常规,敢于尝试,勇于尝试的人才能谈得上创造。”创造来自于对工作极大的去投入,孤芳自赏、固步自封不会闪现创新火花。作为一名优秀的音乐教师必须具备教学创新能力,因为人们常说,教育家与教书匠最大的区别就是教育家有一种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出众的教育科研能力是优秀教师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教师创新能力的具体体现。音乐教师应该由工匠型、经验型教师向科研型、专家型教师转变,这就需要我们潜心研究,着力提高自学能力、教改实验能力和撰写教育教学科研论文的能力。

概括的来说一位好的音乐教师,必须具备三个方面的音乐素质:第一,必须掌握足够的音乐知识和准确的音乐概念,包括基本乐理、和声、曲式、歌曲作法、配器等有关知识和概念,并能融会贯通地理解和运用这些知识来分析、处理、表现,甚至创作音乐作品,能够深入浅出地将概念转化为学生能够理解和接受的生动有趣的形象化的东西。第二,必须具备演唱、演奏、舞蹈、指挥、配器等音乐实践活动的能力,能够准确、生动、富有艺术感染力地再现和创造音乐作品的艺术魅力。这不仅要求具有一定的演唱演奏技巧,同时还要求具备第三个方面的音乐素质,也就是音乐素质中最妙不可言的一个方面——良好的音乐感觉。究竟什么是良好的音乐感觉?虽然对于这一问题至今还没有统一的答案,但是人们丝毫也不怀疑它的存在和它那独特的魅力。我们认为,良好的音乐的感受和把握能力,这一独特性体现在他的音乐表达上便会形成恰到好处、恰如其分的演唱演奏处理,所谓“增之一分太长,减之一分太短”,就是这个意思。作为一个音乐教师,只有真正具备了这三个方面的素质,才能真正享有音乐,并且能够把美好的音乐传达给众多的学生。

华东师范大学的叶澜教授讲过这样一句话:“一位教师写一辈子的教案他可能永远成不了名师,如果一位教师坚持写三年的教学反思,他将有可能能成为名师。”所以在教学上除了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还要加强自身的教学素养,做到学与教的有机结合。

二、音乐教师如何提高自身素养和专业能力

“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素质教育的概念很宽泛,任何一门学科都可以做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21世纪的到来,学校和家长开始重视素质教育,与传统的应试教育相比,他确实有很多优点,对于一个人的全面发展,他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教师,既要以知识教人,还要以道德育人。教师个人的道德行为对学生有着强烈的示范性,其道德影响广泛而深远,教师的思想品德、人格修养甚至可以影响一个学生的一生。教师对学生心灵的影响是任何教科书、道德箴言、奖励制度都不能代替的。教师只有不断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才能塑造出使学生难以忘怀的可亲可敬的师长形象。那么,如何提高自身素养和专业技能呢?

(一)、关于自身素养

1、认真教学,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加强师德师风的修养,形成高尚的人格,有一颗进取的心。要提高自身的师德修养,首先要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这是师德的首要基础,如果一个教师不能很好的为学生“解惑”,也就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师。

2、要热爱学生,对学生有博爱之心,要以诚相待,要宽容和有强烈的责任感。这是师德的核心!教师应该爱每一位学生,不管学习如何,甚至不管学生的品行优劣,教师都应该付出爱心,一视同仁。教育,如果充满着爱,即使是冰冻的感情也能融化,教师对学生的爱的情感,能转化为学生接受教育的内部力量,能赢得学生的爱戴和尊重,激发他们对教师的亲近感、信赖感,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信其道”,这对学生学业的提高、知识的增长,将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

3、更新教育观念,互相学习、研究、交流

(1)互相学习。不光认真钻研本学科知识,同时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这是教师紧密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横向交流、互相研讨、取长补短的自我提高方式,例如:以教师任职的校为基地,在同行教师中开展集体备课、相互听课、评课活动,每节课后教师都认真地反思教学过程,及时把教学中点点滴滴的感受写下来,从深层次上去考虑自己的教学工作,写出有质量的教学反思,同时利用学校的资源开展向名家学习的活动,安排观看名师的教学录像。

(2)开展小课题研究。

通过小课题研究,使教师可以不断提高自己对本学科的认识。可以更好的有效地进行教学!发现教学中存在的具体的实际问题;初步思考,获得基本数据;确定行动研究的方法、策略;实施步骤,并清楚记录每项结果,写出最后成果,制定下一轮的计划。这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必须持之以恒。教师只有坚持不懈地增长自己的才学,不断探索教育技巧的奥秘,才能使学生产生一种依赖感,才能赢得学生的敬佩,从而转化为一种很强的人格力量去鞭策和激励学生。

(二)、关于专业技能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首先要热爱音乐,对音乐有一种特殊的感知,唱歌要有饱满的`情绪,欣赏要有浓厚的兴趣,只有教师本身受感动,才能引导学生受到感染,进而达到教学目的;其次,要热爱音乐教育事业,著名音乐教育家缪裴言,虽然未接受过系统的音乐教育,但却非常热爱和喜欢音乐教育事业。他在音乐教育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多成果,对我国基础音乐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这些都缘于他对音乐教育研究的不懈努力,缘于他对教育事业的毕生追求。实践表明,许多教师之所以能够成功,首先是因为他们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愿意为下一代的成长奉献自己的毕生精力,不畏艰辛,不计得失,勤于耕耘,因此成绩卓著,受到人们的尊敬;相反,如果不热爱他所从事的事业,缺乏对事业的责任感,那么他就失去了动力,也不可能胜任培育下一代的责任。

1、根据自身特点,加强专业能力的学习,提高自身演唱能力、能准确范唱。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处在知识经济大发展时代,应时时刻刻保持强烈的求知欲,多聆听国内外优秀作品,不断探索音乐教育领域未知世界,提高文化修养。并不断提高自身演唱能力、准确范唱,可想而知一位不会弹琴、不会唱歌的老师怎能吸引学生,只有苦练内功,才能把知识传递给学生。

2、提高自身音乐理论知识、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音乐知识教学是课堂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无论是唱歌教学还是欣赏教学都必须通过一定音乐知识的学习才能进行。音乐教师的音乐理论水平影响着其它能力的发展。如在伴奏能力方面,音乐教师必须掌握一定的和声理论才能伴奏出动听、丰富的和声变化音型;在演唱和演奏方面,音乐教师必须掌握五线谱、简谱的识谱知识,掌握一些常用记号、了解作者的生平及创作背景等,只有这样才能使唱奏出的歌乐曲有起伏、有感情、有内容,达到很好的效果。因此,提高自身的音乐理论知识,对于提高课堂教学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3、让学生“动起来”

师生之间的和谐情感交流时音乐教学优化审美功效的重要标志。艺术不能靠枯燥的说教,审美不能依靠单向灌输,教学双方则是一种平等互动的关系。作为音乐教师,应把情感的纽带首先抛向学生,改变传统严肃的师生关系,到学生中去,缩短师生心灵之间的距离,创设一种民主平等、相互交流的教学氛围。在课堂上,我始终微笑着走在学生中间,通过和学生合作表演,让他们感到师生之间没有距离。对于学生的每一次回答我都给予肯定和鼓励,给他们勇气和信心,消除他们怕失败、难为情的心理。从最大程度上考虑他们的心理要素,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关注他们,喜欢他们,同时也使他们充分感受到音乐的魅力,从而激发他们主动参与,自主合作的学习欲望,让课堂充满生命力。

教学时通过语言进行的,有时一个贴切的比喻,一个眼神,一个无声的手势,都会像童话中的魔棒一样,使学生全神贯注,饶有兴趣。教师语言除了规范、鲜明外,要有色彩、有文化内涵、有较强的感染力,还可以带点幽默,能“粘”住学生的注意力,开启心窍。

总之,面对二十一世纪教育事业的新局面,教师要有紧迫感,要加强学习,不断探索,不断积累经验,要用正确的世界观,审美观帮助学生不断提高学习质量,逐步增加广博的知识,全面提升艺术修养,全面完善个人能力。教师更要勇于创新,积极进行教学内容、形式、方法等手段的改革,真正为音乐教育做贡献。

最新音乐教师心得体会 篇8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我在钢琴教学方面还是有着很大的特长的,钢琴教学是我最擅长的,在不断的教学中,我对钢琴教学有了自己比较客观的认识,我在总结自己的钢琴教学后,有如下心得体会:

一、讲解作品背景及作者的生平使学生对乐曲的把握更具表现力

在教学的过程中,尽可能多的介绍一些作者的生平,比如作者出生的年代,在什么情况下创作了该作品,其音乐表现的动机是什么,抒发一种什么样的感情,通过这样生动的描述使学生对该曲目产生一定的兴趣,另外,对把握乐曲的性质有很重要的作用。

二、乐感培养是基础和关键

钢琴的演奏是听觉的专注、敏感,十个手指各自独立前提下的积极活动;这种双手不同动作及全身多种器官的配合运用,必须遵循有规律的、科学的、恒久性的训练,努力地去理解音乐、表现音乐,才能掌握钢琴的演奏技艺。

首先,乐感对于学习钢琴的学生来说是很重要的。那么,怎样培养和发展孩子的乐感?

在练习乐曲、音阶和练习曲的时候可以加入适当的.表情。如音阶,用有力的断奏来表达一种威严、愤怒;用较慢的连奏来表示一种忧伤;用快速轻巧的指头弹奏来表示欢快随心所欲的情绪等等。这些都是训练孩子带着表情进行弹奏,展示自己表现才能的好办法;对练习曲和乐曲中的表情记号或力度记号做夸张性的弹奏和练习。正如李昕老师所讲的,比如说教授汤谱森《火车》一课,可以很形象的先告知孩子火车跑的声音,引起他的兴趣后,告诉他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的长短,然后火车是怎样由慢到快跑起来的,加入形象的说明孩子会对这一课很感兴趣,接下来就是如何弹奏了。

一般来说,再简单的乐曲或者练习曲,都有可能进行对比,至于对比是力度上,还是在音色或者情绪上,可以请教老师来进行要求;多听、多看、不放过任何表演的机会。要鼓励孩子在适当的场合进行表演,这样可以使孩子得到更好的锻炼,自信心会得到一定的提高。如教师示范、观摩音乐会、听音响资料等方式。通过音乐拨动学生的心弦,丰富学生的审美感知,得到美的享受,丰富自身情感。通过各种音响和“通感”作用引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全身心地融于音乐作品中,直接强化学生的钢琴学习行为,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科学的方法提高学习的效率

1、正误比较法。教师在正确示范的同时,还可以适时地选择典型的错误弹奏进行演示,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眼看、耳听、心想、脑记,对正确的弹奏与错误的弹奏进行比较,以提高学生的鉴别力和感知力。

2、衔接法。是遵循节奏的韵律,将几个局部的弹奏技巧连接起来,形成一条整体的、有机的、连贯的最佳弹奏状态。衔接法主要解决音与音、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相互连接。把前一小节最后一个音与后一小节第一个音按拍子连续弹奏、反复练习,是提高整条曲子弹奏质量的有效方法。不少学生弹奏由各自反复的两段组成的乐曲时,都处理的太随意,不是衔接过紧,显得仓促,就是停顿过大,失去整体感。所以衔接法的正确运用可以避免弹奏中一些不该出现的错误发生。

3、音乐练习法。在第二阶段,切不可忽视音乐练习的方法。通过听所学曲子的旋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音乐感,还能激发学生内在情感的。发现。教学过程首先要求学生听几编所学乐曲,使学生心中有歌,然后采用相应的触键方法,结合弹奏练习,也就是把如歌的旋律从心中转移到手指上。

4、兴趣法。钢琴弹奏即是以钢琴的音乐美为核心,以全身多种器官和肢体的协调配合、手指的独立运用为基础。由于钢琴音域宽广,和声效果丰富,共鸣体大,所以又是最理想的多声乐器;因此在学生弹奏钢琴之前,应向学生讲述钢琴弹奏的价值、作用极其特殊魅力。

最新音乐教师心得体会 篇9

师生交流的途径有很多:动作、语言、眼神、乃至心灵。从教多年,第一次让我感受到心与心的呼应,是在三(2)班那节课上——《噢!苏珊娜》。

《噢!苏珊娜》这首歌曲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弱起小节。为了解决节奏问题,我设计了两个小活动。第一个活动是用有趣的语言掌握歌曲的基本节奏,我用歌曲的基本节奏说了一句话:“当我看见你们的时候我心里真高兴!”同学们感到非常有趣,纷纷模仿,我趁机让学生模仿这个节奏创编自己的话。孩子都很踊跃的发言,这时候,我看见赵俊也受到感染,认真的听着同学的`发言,小手好几次想要举起,却还是放下了。这时,我和他的目光又一次对视了,我没有“目光提醒”,而是投给他一个鼓励的眼神。

下一个环节是用动作表现节奏,我没有先做示范,而是让孩子们自己去设计,谁设计好了就上中间来带领大家做。教室里又一次热闹起来,大家一边说节奏,一边设计动作,都想上来表演。

几个孩子表演完了以后,我再一次发现了赵俊矛盾的眼神,我知道他在想什么,这一次,我微笑着点了点头。他站到了中间,用稍显笨拙的动作进行了表演。看见他的变化,我心里特别高兴,为了保护好他脆弱的自信,我马上对同学们说:“赵俊很少到前面来表演,我都没有想到他做的这么好,我们大家给他一点掌声!”他的眼睛感激的望着我,小脸红扑扑的,满是兴奋的表情。这种眼神,一直穿进我的心灵,让我感到,当一名教师是多么美好啊,你的一个眼神、一个关注,在孩子眼中,是多么重要!第一次发现,我和学生的心,挨的这么近。

这一节课我和孩子们“玩”的特别痛快,我一直关注着赵俊,看见他沉浸在音乐中,沉浸在课堂中,眼睛里散发着自信的光芒。

下课了,我反思自己,为什么以前跟学生交流的那么少!每一节课虽然都认真准备,但是,对学生的了解却未见加深。这令我想起来一次聆听林格教授的讲座,他说到:“一个老师用心灵来感应学生,比用其他方法来管理,更有效”。老师的一个眼神,也许能改变孩子一生!如果我没有关注到每个孩子的眼神,没有在他们迷茫、胆怯的时候给予一个肯定的目光,我永远也不能和孩子们走的更近!教育,是心灵的感应;音乐,更需要心灵的共鸣。我将继续关注每一个孩子的眼神,与他们进行眼神到心灵的碰撞!

最新音乐教师心得体会 篇10

前不久学习了陶行之先生的教学佳作《教学合一》一文,我觉得作为一名音乐教师,为了能使低年级小朋友越学越有趣,越学越聪明,越学越爱学,然而去把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的思想,渗透到音乐教学中去。

一、“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

教师教学不应该是教给小朋友死记硬背现成的知识,而是要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培养小朋友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小朋友学会学习。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确立好小朋友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和把握小朋友的兴趣,创造小朋友积极参与学习的机会,让小朋友在说一说,做一做,演一演,创一创中去感受、理解和表现音乐,并给小朋友一些自由空间,让他们自由发展自己的个性。

二、“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来决定”,要把教法和学法紧密相连。

陶行知先生认为人的智力有差异,因此,他积极提倡根据人的不同智力特点施以不同的教育。他还认为教师教的快、慢、多少,都要根据小朋友的'实际情况,各方面的能力、兴趣而定,要使不同的小朋友用不同的方法在“做中学,学中做”,才能有兴趣,才能学得好。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才会积极主动地学习。陶先生的理论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寓教于乐”的思想。人的智力有差异,小朋友音乐基础也有差异,所以我们教师要根据小朋友的差异性,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备课时,对每位小朋友的音乐基础有所了解,以便能在课中能有的放矢地进行音乐的差异教育。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能随机应变,让不同层次的小朋友都能有“成功”的机会。例如:在复习《保护小羊》这首歌曲用双响筒和碰铃来为歌曲伴奏时,我先叫那些音乐节奏不太好的小朋友,用xx|xx||节奏伴奏,待他们表演完后,我与学生一齐击掌,表扬他们,然后我再叫那些节奏感好的小朋友,鼓励他们用不同的节奏来伴奏,因为他们节奏感非常丰富,用了xxx|xxx||、xxx|xxx||等等不同的节奏来伴奏,获得了大家一阵又一阵的掌声。这样,不仅让层次差的小朋友有了参与的机会,而且增加了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一旦兴趣被调动起来,就能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顺利掌握了学习的基本要求,同时,基础好的小朋友又得到了较高要求的锻炼。

我感觉到音乐教学中渗透“教学做合一”的思想有着重要的意义,不仅受到了小朋友们的欢迎,还能使我在教学中化时少,工效高,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最新音乐教师心得体会 篇11

反思对于一个教师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能使教师对自己一学期的表现有个整体的回顾,现将我在这一学期教学中的几点体会和认识谈谈:

一、教学实践中的自我反思。

我在上每节课之前,都会在心中把要上的环节演一遍,考虑课堂上可能出现的状况。每一堂课结束后,都会进行反思,考虑哪些教学设计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哪些精彩片断值得仔细咀嚼,哪些突发问题让自己措手不及,哪些环节有待今后改进等等。同时反思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的闪光点是否被我抹杀。学生在课堂上有发表自己见解的权利,这些也有可能是拓宽我们教师教学思路最有价值的东西。把这些都记录下来,可以实现教学相长。

音乐课上让学生动起来,从生理到心理,从内容到形式,从教师的教到学生的学,从教学要求到教学组织,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身体动起来,情感动起来。这种“动”,非“放羊式”的乱成一团,是在教师的科学方法推动下、促引下,逐渐诱发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的心扉自由地接受音乐美的沐浴,提高音乐修养,培养起音乐情趣的“动”。在课堂中要给学生“动”的空间、时间,让学生在“动”中加深对歌曲形象的联想,从而增强对音乐的表现力。作为教师要努力营造一个动态的课堂,让学生在视觉、听觉、触觉等方面都得到动态享受,从而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创造欲望。

二、理论学习中的自我反思。

理论是让一个人在思想上得到升华的最有价值的东西,作为教师要如饥似渴地学习和研究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并自觉地运用理论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指导自己的教学活动,在学习中深刻反思,认真消化,并付诸于实践。先进的理论使我们的教学进入新的境界。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这样要求他的教师:“读书,每天不间断的读书”,“不断补充其知识的大海”。他认为,这样“衬托学校教科书的背景就宽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就更明显。由此可见,理论学习的重要性。今后我要加强理论学习,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促进自己教学水平的提高。

近几年,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我对教师这个职业有了一个更深的认识:孩子不是认知学习的工具,他们是具有鲜活生命,有独特个性的完整的人;孩子是以一个完整的生命体的方式参与到课堂生活中,课堂教学道德应该成为完整的“人”的教育。

完整的人的教育,就要尊重孩子的智慧。至于学生的学习程度,学生个体间的差异,却成了次要的问题。当我们把认知任务作为课堂教学的唯一目标时,课堂上便看不到“人”,只看到“教案”;看不到智慧,只看到答案。完整的人的教育,要时时关注孩子的学习情绪,学习状态。没有兴趣,是学生厌学的主要原因。

在我的。音乐课堂上,我时刻注重学生情感的培养,人都是感情动物,只有感情到位,兴趣自然有了。例如我在执教《小乌鸦爱妈妈》一课时,我没有按教材上要求的用稍快的速度演唱,而是用慢速柔情的声音教唱,这样一来,很多学生就能把小乌鸦对妈妈的感情体会到,在这节课中,最大的成功在于学生懂得了要爱妈妈的思想,也有许多学生在这节课想到自己的妈妈,唱的泪流满面,谈体会也很深刻,这节课上的非常成功。

关注学生的学习情绪,学习状态,就要在思想上真诚顾及学生多方面的成长,要能从学生的眼里读出愿望,当学生没有信心时,要能唤起他的力量,要运用自己的教育机智,让孩子感受到我们的精神脉搏始终与他们一起欢跳!这才是充满人性魅力的教育。

最新音乐教师心得体会 篇12

刚从校门出来从事小学音乐教学的我,开始感到有些茫然不知所措,凭着自己在大学所学的乐理知识和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后来又细心研读教材,尽一切可能查找资料,课堂上及时了解学生心理与知识储备,调节课堂教学。在这期间,有下列一些心得体会。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音乐的兴趣。

对于低年级同学来说,他们好动、注意力极易分散,但我抓住小同学爱听故事,善表现的特点,我采取讲故事引入课文内容,学会歌唱后,再指导他们根据词中内容来表演。课堂上,让学生上台演唱,培养他们的参与、实践能力,学生情绪高涨,使音乐课上得更加生动活跃。这时同学们的热情高涨,慢慢喜欢上音乐课。这样,每次上音乐课他们都会有一种期待,当然我也会不失时机地将教学音乐基本知识、节奏、歌曲处理等讲授给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和学生取得配合,收到了一些效果,教了不少儿童歌曲,为丰富儿童的音乐世界起到了一定的作用。通过丰富多彩的音乐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活跃空气,在紧张的文化课学习之余可调节情绪,有利于其他课的学习。

二、结合教材,培养他们良好的品德教育。

通过学习和研究教材,我觉得音乐教材更具备培养孩子们良好品德教育的形象性、优越性。我在教学一年级音乐时紧扣教材中的《国歌》等歌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由于我和学生的音乐知识储备的欠缺,做得不是很好。但是由于主旨明确,也同时取得了一定效果,向他们分别传授了《天路》、《同一首歌》、《小草》等优秀歌曲。

三、调动学生情感。

小学生善于模仿,喜好游戏,我们应该放开学生的手脚,引导他们把音乐转化成自己情感化的想像世界,用肢体语言去体会音乐的蕴涵。有了参与听辨音乐的过程,鉴赏音乐就有了一定的'基础,音乐作品的产生,有赖于作曲家创作的情感、情绪体验与灵感、风格、取材、体裁形式以及时代背景。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则可以用肢体语言带动学生的情绪变化让其更深刻地体会音乐中所表达的情感与情绪。

四、培养学生的丰富的想像力。

用肢体语言的方式参与到欣赏音乐的活动中,我们要尽量创造条件,激发学生动手参与。课堂教学中我们应以学生为主,教师起引导作用,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利用小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让其主动参与到音乐活动中,从多侧面感受音乐,通过自己对音乐的理解进行创作性的表演,不拘形式,不求统一,只要能启迪学生们的想像力,都可以进行创作性的表演,这样不仅给学生提供了表现自己特长的机会,而且锻炼了大胆、勇敢、活泼的性格,一改原来的音乐课堂呆板拘谨的气氛,使学生受到美的感染,得到美的享受。

每一门学科都有它自身的奥秘等待我们去探索去发现,在音乐课堂中还需要不断的学习。

最新音乐教师心得体会 篇13

面对应试教育带来的负面影响,我们国家及时提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大措施。素质教育是一种和谐的教育,它的最大特点则是着眼长远,从学生终身发展出发考虑,它强调诸方面和谐、协调地全面发展,它关注个性的发展。素质教育对教师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对于习惯了应试教育的教师们来说,新的课题带来了新的压力。那么,音乐教师在这种形势面前应具备什么样的专业素质呢?

一、音乐教师需要什么样的专业素养?

要跟上时代的步伐,甚至要舟立潮头,我认为做为一名优秀的音乐教师应该具备以下的专业素质:

(一)复合的专业技能。

我们说目前存在的“重技能提高,轻理论学习”的倾向,并非要降低目前音乐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相反,音乐作为一门技能性较强的学科,音乐教师必须要有更加过硬的音乐专业技能,但是必须指出,《新课标》已经改变了原先以“唱歌、音乐知识和音乐欣赏”为主的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内容,提出了以“感受与鉴赏、表现、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为主的内容标准。所以,原先认为“弹好琴、唱好歌”就能做好音乐教师的观点是极其片面的。就专业技能而言,除了重视原有的声乐、键盘以外,教师的其它乐器演奏、舞蹈、合唱指挥、音乐创作以及其它表演性艺术都必须予以必要的重视。所以在具备某项过硬的音乐技能的前提下,教师应该通过自学、培训,逐步探索自己陌生的技能领域,逐步形成教师自身的复合性专业技能。因为单一的专业技能不能满足学生多方面的音乐需求,也不能适应《新课标》综合性原则。

(二)前瞻的教学理念

教育理念是人们对教育实践及其教育观念的理性构建。教育理念来源于教育实践,又指导教育实践。应该说,《新课标》的实施首先是一场教学观念的变革。怎样面对新形势,迎接新挑战?是墨守陈规,还是穿新鞋、走老路,还是积极实践、勇于探索?作为一线的广大音乐教师,应该成为《新课标》的实践者。我们认为教师首先要全面了解课程改革的时代背景与现实意义;其次要对课程改革产生认同感,并主动思考与课程改革相关的问题;第三要挖掘以往教育教学中新课程目标一致的经验与做法,予以借鉴;第四要增强投身课程改革的热情与信心,积极投身课改实践。

(三)博专的知识体系

在知识结构合理的前提下,知识越丰富,有效知识量就越大,教师的创造能力就越强,如果把知识比作一个圆,知识越多,圆的范围越大,圆圈外的未知领域越多,这样发现知识的裂缝,捕捉问题的机会也就越多。当今知识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是知识的一体化,作为音乐教师光有专业知识显然是不够的。《新课标》提出,“音乐与相关文化是音乐课人文学科属性的集中体现,是直接增进学生文化素养的学习领域。”所以,要在教学中实现音乐课堂人文化,教师就必须成为博专型、复合型、开放型的教师。一名优秀的音乐教师必须知识广博、视野开阔、博学多才,又要学有专长、学有专攻,同时打破自身封闭的知识结构,不断补充更新新知识,使自己的知识系统具有开放型、主动性。

(四)综合的能力结构

音乐教师能力作为教师从事音乐教育教学活动所需要的能动力量和实际本领,它是由多种单项能力组成的和谐统一体。在这里笔者着重谈一谈教学创新能力、教育科研能力和教育应变能力。一位特级教师这样说:“教师工作最大的特点是什么?是创造!只有打破常规,敢于尝试,勇于尝试的人才能谈得上创造。”创造来自于对工作极大的去投入,孤芳自赏、固步自封不会闪现创新火花。作为一名优秀的音乐教师必须具备教学创新能力,因为人们常说,教育家与教书匠最大的区别就是教育家有一种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出众的教育科研能力是优秀教师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教师创新能力的具体体现。音乐教师应该由工匠型、经验型教师向科研型、专家型教师转变,这就需要我们潜心研究,着力提高自学能力、教改实验能力和撰写教育教学科研论文的能力。

概括的来说一位好的音乐教师,必须具备三个方面的音乐素质:第一,必须掌握足够的音乐知识和准确的音乐概念,包括基本乐理、和声、曲式、歌曲作法、配器等有关知识和概念,并能融会贯通地理解和运用这些知识来分析、处理、表现,甚至创作音乐作品,能够深入浅出地将概念转化为学生能够理解和接受的生动有趣的.形象化的东西。第二,必须具备演唱、演奏、舞蹈、指挥、配器等音乐实践活动的能力,能够准确、生动、富有艺术感染力地再现和创造音乐作品的艺术魅力。这不仅要求具有一定的演唱演奏技巧,同时还要求具备第三个方面的音乐素质,也就是音乐素质中最妙不可言的一个方面——良好的音乐感觉。究竟什么是良好的音乐感觉?虽然对于这一问题至今还没有统一的答案,但是人们丝毫也不怀疑它的存在和它那独特的魅力。我们认为,良好的音乐的感受和把握能力,这一独特性体现在他的音乐表达上便会形成恰到好处、恰如其分的演唱演奏处理,所谓“增之一分太长,减之一分太短”,就是这个意思。作为一个音乐教师,只有真正具备了这三个方面的素质,才能真正享有音乐,并且能够把美好的音乐传达给众多的学生。

华东师范大学的叶澜教授讲过这样一句话:“一位教师写一辈子的教案他可能永远成不了名师,如果一位教师坚持写三年的教学反思,他将有可能能成为名师。”所以在教学上除了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还要加强自身的教学素养,做到学与教的有机结合。

二、音乐教师如何提高自身素养和专业能力

“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素质教育的概念很宽泛,任何一门学科都可以做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21世纪的到来,学校和家长开始重视素质教育,与传统的应试教育相比,他确实有很多优点,对于一个人的全面发展,他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教师,既要以知识教人,还要以道德育人。教师个人的道德行为对学生有着强烈的示范性,其道德影响广泛而深远,教师的思想品德、人格修养甚至可以影响一个学生的一生。教师对学生心灵的影响是任何教科书、道德箴言、奖励制度都不能代替的。教师只有不断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才能塑造出使学生难以忘怀的可亲可敬的师长形象。那么,如何提高自身素养和专业技能呢?

(一)、关于自身素养

1、认真教学,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加强师德师风的修养,形成高尚的人格,有一颗进取的心。要提高自身的师德修养,首先要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这是师德的首要基础,如果一个教师不能很好的为学生“解惑”,也就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师。

2、要热爱学生,对学生有博爱之心,要以诚相待,要宽容和有强烈的责任感。这是师德的核心!教师应该爱每一位学生,不管学习如何,甚至不管学生的品行优劣,教师都应该付出爱心,一视同仁。教育,如果充满着爱,即使是冰冻的感情也能融化,教师对学生的爱的情感,能转化为学生接受教育的内部力量,能赢得学生的爱戴和尊重,激发他们对教师的亲近感、信赖感,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信其道”,这对学生学业的提高、知识的增长,将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

3、更新教育观念,互相学习、研究、交流

(1)互相学习。不光认真钻研本学科知识,同时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这是教师紧密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横向交流、互相研讨、取长补短的自我提高方式,例如:以教师任职的校为基地,在同行教师中开展集体备课、相互听课、评课活动,每节课后教师都认真地反思教学过程,及时把教学中点点滴滴的感受写下来,从深层次上去考虑自己的教学工作,写出有质量的教学反思,同时利用学校的资源开展向名家学习的活动,安排观看名师的教学录像。

(2)开展小课题研究。

通过小课题研究,使教师可以不断提高自己对本学科的认识。可以更好的有效地进行教学!发现教学中存在的具体的实际问题;初步思考,获得基本数据;确定行动研究的方法、策略;实施步骤,并清楚记录每项结果,写出最后成果,制定下一轮的计划。这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必须持之以恒。教师只有坚持不懈地增长自己的才学,不断探索教育技巧的奥秘,才能使学生产生一种依赖感,才能赢得学生的敬佩,从而转化为一种很强的人格力量去鞭策和激励学生。

(二)、关于专业技能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首先要热爱音乐,对音乐有一种特殊的感知,唱歌要有饱满的情绪,欣赏要有浓厚的兴趣,只有教师本身受感动,才能引导学生受到感染,进而达到教学目的;其次,要热爱音乐教育事业,著名音乐教育家缪裴言,虽然未接受过系统的音乐教育,但却非常热爱和喜欢音乐教育事业。他在音乐教育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多成果,对我国基础音乐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这些都缘于他对音乐教育研究的不懈努力,缘于他对教育事业的毕生追求。实践表明,许多教师之所以能够成功,首先是因为他们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愿意为下一代的成长奉献自己的毕生精力,不畏艰辛,不计得失,勤于耕耘,因此成绩卓著,受到人们的尊敬;相反,如果不热爱他所从事的事业,缺乏对事业的责任感,那么他就失去了动力,也不可能胜任培育下一代的责任。

1、根据自身特点,加强专业能力的学习,提高自身演唱能力、能准确范唱。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处在知识经济大发展时代,应时时刻刻保持强烈的求知欲,多聆听国内外优秀作品,不断探索音乐教育领域未知世界,提高文化修养。并不断提高自身演唱能力、准确范唱,可想而知一位不会弹琴、不会唱歌的老师怎能吸引学生,只有苦练内功,才能把知识传递给学生。

2、提高自身音乐理论知识、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音乐知识教学是课堂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无论是唱歌教学还是欣赏教学都必须通过一定音乐知识的学习才能进行。音乐教师的音乐理论水平影响着其它能力的发展。如在伴奏能力方面,音乐教师必须掌握一定的和声理论才能伴奏出动听、丰富的和声变化音型;在演唱和演奏方面,音乐教师必须掌握五线谱、简谱的识谱知识,掌握一些常用记号、了解作者的生平及创作背景等,只有这样才能使唱奏出的歌乐曲有起伏、有感情、有内容,达到很好的效果。因此,提高自身的音乐理论知识,对于提高课堂教学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3、让学生“动起来”

师生之间的和谐情感交流时音乐教学优化审美功效的重要标志。艺术不能靠枯燥的说教,审美不能依靠单向灌输,教学双方则是一种平等互动的关系。作为音乐教师,应把情感的纽带首先抛向学生,改变传统严肃的师生关系,到学生中去,缩短师生心灵之间的距离,创设一种民主平等、相互交流的教学氛围。在课堂上,我始终微笑着走在学生中间,通过和学生合作表演,让他们感到师生之间没有距离。对于学生的每一次回答我都给予肯定和鼓励,给他们勇气和信心,消除他们怕失败、难为情的心理。从最大程度上考虑他们的心理要素,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关注他们,喜欢他们,同时也使他们充分感受到音乐的魅力,从而激发他们主动参与,自主合作的学习欲望,让课堂充满生命力。

教学时通过语言进行的,有时一个贴切的比喻,一个眼神,一个无声的手势,都会像童话中的魔棒一样,使学生全神贯注,饶有兴趣。教师语言除了规范、鲜明外,要有色彩、有文化内涵、有较强的感染力,还可以带点幽默,能“粘”住学生的注意力,开启心窍。

总之,面对二十一世纪教育事业的新局面,教师要有紧迫感,要加强学习,不断探索,不断积累经验,要用正确的世界观,审美观帮助学生不断提高学习质量,逐步增加广博的知识,全面提升艺术修养,全面完善个人能力。教师更要勇于创新,积极进行教学内容、形式、方法等手段的改革,真正为音乐教育做贡献。

最新音乐教师心得体会 篇14

1、一堂音乐课,音乐怎么能够形象化?应该做到基本美与辅助美的相结合。要使课堂活跃,首先情境创设要有新意,这样一开始就可以使学生融入到课堂中来。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要环环相扣,且过渡自然。回忆所听的几堂课,使我印象较深的是曲老师的那堂铃声叮叮当。她着重突出了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学实施过程中,通过肢体语言、节奏的对比、以及小钟和钟爸爸两个角色的巧妙结合,充分激发了学生浓郁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音乐实践中来。

2、作为一名专职音乐教师,自身要具备较好的音乐素质。俗话说得好,“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自身必须要有源源不断地活水。”所以只有自身有了更多的这方面的知识,才能更好地将知识灌输给每一个学生。音乐教师掌握的不仅仅是歌唱上的一些技能,还应具备各种乐器的演奏:于老师悦耳动听地嗓音,生动的模仿大自然中各种各样的声音,刘老师的古筝演示,李老师的.小提琴伴奏使爱尔兰的踢踏舞更具节奏感,更有感染力,以及叶老师对于简单乐器制作的简介……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树立了美好的榜样,因此教师自身的素质也要不断地提高。

3、音乐课堂又不同于其它课堂。一堂音乐课既要体现出同学们的活跃,又要做到动而不乱,这切切实实就要抓好常规。这六堂课下来,每一位老师都能做到这点,使我很佩服,这也是我所要学习的一个方面。学生的一举一动,一堂课下来老师应该时时刻刻关注,不能让学生空下来。老师的一个眼神,一个举动就能告诉学生该干什么?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学习的。

4、要上好一堂音乐课,并不是只要照本宣科,歌会唱就可以了,而是要教会学生更多的方法。除此之外,教师要准备一些课外资料。利用多媒体,优美的动画再加上动听的音乐,使学生更加有兴趣,使课堂充满更多的活力。

经过这次的学习,我受益匪浅。有些方法是我们应该借鉴与学习的,但更多的还是要靠自己去摸索,去实践。以上只是我个人一点浅薄的体会,有不当之处请各位领导老师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