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老地方 > 百科 > 心得体会 > 正文

骨干教师个人培训心得体会

2024/09/26心得体会

老地方整理的骨干教师个人培训心得体会(精选17篇),经小编精挑细选,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骨干教师个人培训心得体会 篇1

8月5日至8月7日县教研室对全县小学数学骨干教师进行了集中培训学习。对于刚接任教研员不久的我来说,简直就是一场及时雨。对待这次培训学习的机会,我倍感珍惜。本次培训的内容---网络大集体备课深深吸引着我。面对集体备课,用张主任的话说是:古老的新话题、最难啃的硬骨头,很多时候让我们觉得有些雾里看花,水中望月,无所适从。此次小学数学教师培训学习,犹如为我打开了一扇窗,拨云见日,使我在一次次的感悟中豁然开朗。三天的学习让我受益匪浅。

一、培训内容注重实效性。

首先,县教研室张老师向我们详细的介绍了“网络大集体备课的流程”,理论联系实际,面对面交流。一遍又一遍地演示着操作程序,让在座的老师们感受到了县教研室领导对进行网络集体备课的态度和决心。全体入会老师在微机室现场操作了在网络平台上建立自己的工作室,然后加入沂南县小学数学协作组,并结合网络集体备课学习了如何上传自己的备课,撰写共案,如何根据共案编写个案。接着里庄等四个单位就集体备课作了典型发言,所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很值得学习、借鉴。教研室就集体备课的意义、形式、要求等进一步做了详细的说明。明确了今后集体备课发展的方向。之后,观摩了徐长青的《退中的数学》和济南市经五路小学都雯的《分数除法》,紧接着展开了评课议课活动。

二、网络大集体备课,为你欢呼。

张老师的精彩报告不但让我明确了集体备课的意义,更重要的是让我明确了网络集体备课的操作方法。她的报告既有理论的阐述,又有具体操作的演示,是一顿丰盛的精神大餐。说句实在话,集体备课以前我们学校也搞过,只不过是有形式,但实效性不大。正如张老师所说:

①只见表格不见人;

②课时备课变了味;

③备课意义知多少。

总之,备课成了形式:书头真“头”;简案真“简”;祥案真“新”。里庄、双堠、大庄和界湖老师的集体备课的经验介绍可以说是张老师报告的延伸。他们毫无保留的.把他们多年的宝贵经验传授给了我们,这不正体现了大集体备课的团队精神吗?我们十分感激,要好好的向他们学习。使我对大集体备课的内容、形式、要求(三定五统一),以及三种意识、三个关系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网络教研,资源共享,真正把老师们从写教案(甚至是抄教案)中解放出来,让老师们有更多的时间去研读课标,钻研教材,了解学生,编写自己的个案,有更多的时间来反思我们的教学。我想,老师们会为之欢呼,为之雀跃!

三、观摩名师课堂,领略名师风范。

在这次集中培训中,我有幸观摩了两位名师的课堂教学,深深为两位老师扎实的教学功底,幽默的教学语言,精湛的教学技艺,灵活的教学方法和丰富的教学智慧而折服。徐老师在课堂上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句风趣幽默的话语,都充满着启发与挑战,抽象的数学思想不经意地融于课堂之中。在整个的课堂教学中,精彩不断,高潮迭起,师生互动,共同参与。“退退退,大踏步的退,退到不失事物的本质。进进进,小步子的进,回头看,找规律。”的思维方法。课上老师用生动形象的肢体语言反复强调了三次,告诉学生的不仅是一种数学的思维方法,也是一种人生态度。

徐大师魔术般的情境,将学生引入实践探索的殿堂;蜻蜓式的点拨,让学生经历了猜想——验证——结论的过程,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这样有趣的活动使学生初步感受到“退、退、退;进、进、进;回头看,找规律。”这一探索思想的魅力所在。自主性的操作,让学生体验到数学思想的价值。

计算课上起来比较枯燥,沉闷,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都老师的这节课却上的如此的生动,活泼,有序,让人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重视了学生学习方式的培养,重视算理的理解和计算方法的探究,注意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如数形结合和转化的思想。

牛顿曾经说过:“我之所以成功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兄弟单位的成功经验为我今后的教研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缩短了探索真理的过程。三天的培训,使我提高了认识,厘清了集体备课的思路,找出了与一名智慧型教师的差距所在,对于今后如何更好的提高自己起到推动作用,我将以此为起点,让“差距”成为自身发展的原动力,不断梳理与反思自我,促使自己不断成长。

骨干教师个人培训心得体会 篇2

在长春参加国培计划农村骨干教师短期培训。时间长约半个月,共计80学时。在这次培训中有十余位专家和优秀教师为我们进行了精彩的讲座,我们还到东北师大附中明珠学校现场观摩。我们还进行了几次经验交流,完成经回到了了六份学习作业。整个行程安排的非常紧凑,令人感到极为充实。现在培训已经结束,我已自己的城市接着进行我自己的教学任务,但本次国培带给我的那份震撼与沉重却会长时间地回荡在我的心间。

本次培训中最接地气的专家就是李元昌教授,他在榆树市秀水中学从教,多年来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他说:那些学习不好的学生尤其要关注,要关注他们走出学校后的发展。他说:我们的教育要为农村的建设和发展服务。他是陶行知先生的门徒,在自己的土地上践行陶行知的思想与理论。初次见到李元昌教授,他给我的印象就是一个穿的比较整齐的老农民形象,很朴实。一时间不会把他和教育专家这个名词联系到一起。他的话语就像其人一样极为朴实。但那话语就像绵绵细雨,悄无声息地滋润我的心田。

本次培训中最具亲和力的专家应是苏立康教授。73岁了仍然精神矍铄,活跃在讲台上。从外表来看,她老人家就像个邻家老奶奶。她微笑着告诉我们教师要关注自身的发展,要刻苦的钻研学科知识和学科教学。“多看点哲学书籍,学习一下结构论、方法论。这样在教学中遇到一些难题就会迎刃而解。”我想着人家多年来的经验之谈。

最激进的当属张玉新教授。他给人的第一印象当然是心直口快,他坦然:“我这人实在比较顺利,三十三岁进了高级,现在是特级教师,评了教授。这全是托了教语文的福。”他对先进语文教育很是不满。“教了两轮高中,我快吐了。我和领导说,去教初中吧。”“在高中,我觉得学生语文学不好,全市初中老师的错;在初中,我又觉得是小学的错。”“我算品出来了,为啥初中学生不爱写作文啊?全是小学闹的。你说小学一二年级写啥作文啊?写出来也是大人语言的复述。”

最儒雅的当属宋胜杰教授。他身材高大,但讲话却是特别的温柔。他是心特别细的人。他不喜欢坐在讲台上照稿念,而是捧着麦克风站在学员面前。他的'讲座看似信马由缰,但细品起来却是脉络分明。他先讲了中考作文出题的情况。又讲了语文综合性学习应注意的地方。语言幽默通俗。他的导入方式是从几串葡萄开始:“这葡萄不错,挺甜的。我昨天买的时候想:这几串葡萄,加起来有一百多粒,应该是每人都能分到一粒。而事实上却不是这样。有的人吃得多,那有的人就吃不着。那我们就应该想,我们的学生是不是每堂课都学到知识了呢?”

……

“一个人能走多远,看他与谁同行,一个人有多优秀,看他有什么人指点,一个人有多成功,看他与什么人相伴,有几位好同伴,将会成就你的一生。”当我听了几位专家的讲座,真是受益匪浅,激起我心中的许多感想。我觉得我应该在一下几方面做好:

首先是要从新审视自己的教育观。这十分重要。几位专家都说,我们要关注学生今后的发展。而不是仅仅关心学生的分数。李元昌教授就说:“带上考试嚼子的千里马,也是只能当驴用。”任玲老师也说:“当我们的课堂被分数绑架,一切快乐都被剥夺了。”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在“分数”与“快乐”之间徘徊,犹豫不决,分数没见提高,快乐也丝毫没体会到。我想我应该努力追寻教育真正的真谛,我应该尊重教育,尊重教育规律,尊重学生的发展。寻找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而这一切都要建立在正确的教育观的指引下方可实现。

其次是建立正确的学习观。活到老,学到老。“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几位专家都提到了教师的专业发展。他们在不同侧面告诉我们如何进行。但最重要一条是坚持读书。李元昌教授就向我们推荐读点哲学类的书籍,推荐我们读陶行知的著作。省教育学院的王鹏伟教授更是专门为我们推荐了不同类型的书籍,并且一一向我们讲授那些书有哪些可读之处。非常细心。我自觉我读的书并不少,现在来看,还是不够,而且太偏了,不够全面。

我想,我应该不断地反思自己。 作为一名教师,不能只是课堂技术的机械执行者,而必须是课堂实践的自觉反思者。在学习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能力不仅是在学习中来,更应该在反思中提高,我们应该有灵活的头脑,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形成自己的教学套路,形成自己的风格。我们必须要有开发课程和整合课程内容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用好教材、活用教材。还应该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增加、更新自己的知识,在教学中预设与生成的矛盾,这样才能将教材中有限的知识拓展到无限的生活当中去,就像李元昌老师那样。

我应该不断调整自己,去适应不断变化的角色。与时俱进是当前形式所要求。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能力。它还注重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习和做人的品性。要使学生的学习从以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这种巨大变化,在孩子们身上凸显出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老师的引导和鼓励让他们在学习中获得快乐。把价值引导和孩子的自由发展结合起来,体现了价值引导,同时又注重学生快乐的学习,不强迫学生去被动的接受,而是满足学生的需求。学生不但主动快乐的学习了知识,努力创造一个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的应答的环境,学生在交往中,在生活中交流和表达,不仅语言得到发展,其他各方面的能力也得到发展。为此,教师必须转变自己的角色地位,顺应课改的需求,把放飞心灵的空间和时间留给学生,营造宽松自由的可让氛围。在这种轻松的氛围里真正地引导学生们积极、主动地学习,鼓励学生大胆去学,真正让学生成为主宰学习的主人,学习活动参与者、探索者与研究者。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新时期“发现型、发明型、创造型、创新型”的学生。

我理想中的教育应该是轻松愉快的。东北师大成教院院长于伟教授现在就成为我的偶像。他在讲《什么是教育》中,真是举重若轻,谈笑间就把教育的真谛阐释的淋漓极致。我忽然想起《论语》中的《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所说:“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 ,咏而归。”哈,如果我教的学生也能这样,那该多好。

骨干教师个人培训心得体会 篇3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古人寥寥数语就将学习的重要性高度地概括出来了。学习的过程好比那未经加工的瑕玉,经过一番精雕细刻之后,呈现出一具“婀娜”的工艺品应具有的高贵与典雅。同样的,面对这场深刻而全方位的新课程改革、日益复杂的学生思想道德,很多时候仍让我们有些雾里看花,无所适从,我们很需要学习,而此次学区骨干教师培训班的学习,犹如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拨云见日,使我们在一次次的感悟中豁然开朗。

培训中,专家教授的讲座,特级教师的观摩课,在言谈之中透露着充满哲理的思考也无不告诉我们:“成人”才是学校教育的最终目标。为了适应明天的社会,今天的教育必须改,而改革的成败首先在于更新教育理念,划时代的改革不能指望一步到位。通过短暂的学习生活,我的收获就是真正地认识了新课程改革,认识到这场课改所具有的深远意义。社会在发展,科技在进步,劳动力的素质就必须提高到一个新水平,这样教育才能可持续性地发展。北京教育学院数学系刘加霞教授给我们讲的《教学反思》——教师发展的内在机制,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她为我们讲解了教学反思的内涵,进行教学反思的好处,反思内容的设计,以及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反思些什么……通过聆听专家的讲座,使我对教学反思有了一个更深刻的认识。

新课程改革的终极目标是什么?一句话: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这也正是多元智能理论的写照。那我们学校教育究竟要做什么?是不是仅仅为甄别出一部分高智商者送他们进入高等学府即是终极目标?不,那是残酷的,今天的求学者明天都将步入社会参与社会经济建设,我们教师必须发现学生的优势智能,发展他的优势智能,为他们的“成才”提供方向,让每一个人都能为社会发展尽己所能。也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全民素质,才可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能使我们在知识经济到来之际赢得入场券。而在这其中,我们教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综观两位知名教师的讲课,他们在这方面的培养上尤为突出。我想,面对新课程改革,以下几点值得广大教师注意:

1、教学过程的生成性

试想,教师同样的讲课为什么孩子的掌握程度出现差异?因为知识是学生自己主动生成的,任何人是不能代替他体验、领悟、理解,然而,教师不是万能的,但也决不是无能的,教师的作用就是设计好能引起学生积极活动的情境。

2、教育目标的全面性

从听说读写入手,培养学生的多元智能是中间目标,教育的终极目标是成人,知识和技能只是培养成人的工具。

3、学生角色的主动性

只有把学习的选择权真正归还给学生,学生才有了获得主动发展的前提。

作为教师,我们肩上的担子是沉重的,面对如此重大的革新,我们要做什么?关注未来,放飞希望。首要的是我们要更新观念,要敢于打破传统教学中的条条框框,在教改的路上敢于创新。继而走上务实之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讲求实效。弃繁就简,走简单之路,返朴归真。直至把每一个孩子培养“成人”。

“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作为学区骨干教师培训对象,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将不断地学习理论知识,用理论指导教学实践,研究和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把科研和教学结合起来,做一个专家型、学者型的教师,使自己具有所教学知识方面的前瞻性。这样,才能培养出新时期“发现型、发明型、创造型、创新型”的学生。

骨干教师个人培训心得体会 篇4

我荣幸地参加了今年暑假为期十天的培训,聆听了专家教授的讲座,每天的感觉是幸福而又充实的,因为每一天都要面对不同风格的讲师,每一天都能听到不同类型的讲座,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冲击。在这里,我更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新课改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作为一名中年教师,我深知自己在教学上是幼稚而不成熟的,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太多的问题,但是经过这一段时间的学习,我相信自己是有所收获的。我的教育观念进一步得到更新,真是受学益非浅。

作为一名教师,要坚持不断地学习,积极进行知识的更新。教授讲解的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对我的触动颇深。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教育现代化工程的不断推进,当前以多媒体与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的迅速兴起,正猛烈地冲击着各学科的教学。在网络理论下知识突破了原有书本的限制,不再以点的形式出现,而是以流的形式传递,使教学观念,教学主体,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教学形式都发生根本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靠二支粉笔一张嘴”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新课程“主动、探究、合作”学习方式,传统观念下的“师者传道、授业、解惑”“闻道有先后”的观点,也将被基于新课程教学提出来的“教育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合作,学会实践,学会创新”的理念所取代。教师应与时俱进,适应时代的发展,正确认识网络环境的特点,做好自己的角色定位,充分利用网络环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促进教与学的改革深化。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在网络环境下,谁拥有网络,谁就拥有知识,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容器和载体,学生的思维敏捷、兴趣广泛,电脑操作技能强,获取知识快,他们完全有可能在某方面拥有比教师更多、更深刻的知识。因此,在网络环境下,教师应放下架子,转变观念,从知识的传导者的角色转变为信息海洋的导航者、个体学习的指导者、学习生活的组织者、合作探究的辅导者。

总之,通过这十天的培训,我开阔了视野,学习了很多的教育教学的新理念,新思想,从思想上受到了极大地鼓舞,这必将为我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作为骨干教师培训对象,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将不断地学习理论知识,用理论指导教学实践,研究和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把科研和教学结合起来,做一个专家型、学者型的教师,使自己具有所教学知识方面的前瞻性。这样,才能培养出新时期“发现型、发明型、创造型、创新型”的学生。作为一名教师要适应新时期的教学观念,要用现代的教学理念上好每节课。更应掌握一定的教学手段教好自己的学生,从而让他们乐学。

骨干教师个人培训心得体会 篇5

本次骨干教师学习以视屏学习为主,通过网络自主学习的一门新兴教育体系。在这里有我们渴求的专家指点,无论是“教”还是“学”,从内容到形式都新颖独特,激发了我的学习兴趣,对我不断地获取知识和提高教育层次是非常有益的,对日常工作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丰富的创造力,更能使我们领悟到教育教学的真谛,跟上时代发展的进步。人人享有终身学习的权利。教到老学到老。使我对远程教育有了实实在在的认识,今天我想借此机会来谈一点心得与体会。

远程教育学习充分发挥了它的优势。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新的教育方式,获得当前教育机制改革下的一些新观念,借助专家的讲解结合自身教育进行学习;然后运用所学知识去完成网上布置的作业,若此时碰到了疑难,也完全不必担心,可以和学习中心的在线老师或其他学员交流,讨论答疑,也可以在网上发贴回帖,与大家一同探讨,还有许多学员在分组交流,大家彼此学习,既撞击出智慧的火花,又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此时你一定会为远程教育的魅力所折服。

在本次学习过程中应做到了以下几点:

一、树立学习信心,按要求学习。

操之过急、急于求成,只能是打击自己的学习信心,只有循序渐进、实事求是、正确地评价和认识自己、客观地设定自己的期望值,才能帮助自己树立较强的学习信心。

二、培养积极的学习情绪,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头脑最清醒、注意力最集中的时间段学习,才能取得更佳的、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学习中还必须克服自己的分心现象,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多记笔记,写反思,写心得。

多做笔记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有时候,在观看视频前时,还要把辅导材料和课程简介下载下来,并综合其他相关资料,整理出一份内容较丰富的笔记。这份笔记应反映出自己对学习资料的理解程度,运用自己的判断能力,把重点、难点、特殊内容记下来。在做笔记的过程中,还必须灵活思考材料的内容,这样才会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更能掌握新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

四、注重视频交流与沟通,主动学习、主动探索。

在学习过程中多方交流,互通有无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一些困难和挫折是在所难免的,当遇到自己难以解决的困难和问题时,应正确分析它们产生的原因,尽可能获得家人、朋友和教师的关心、支持和鼓励,多与同学交流学习心得和体会,互相鼓舞学习信心,学习他人的成功经验,消除不良心理影响,有助于激发学习动机,增强学习信心。

在新的教育形式下,作为一名新世纪的教育工作者,教育正在经历深刻的变革。由于新的教育手段和教育机制,为远程教育开辟了新的天地,这种开放式教育培训模式是现代远程教学技术与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有机结合,是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大大提高了教育工作者的新观念接受速度,顺应了教育的发展和改革。为教师建立终身学习创造了条件。

骨干教师个人培训心得体会 篇6

一、机会难得,学习气氛浓厚。

参加这次培训的同志们都很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在最短的时刻内完成了由教育工作者到学生的主角转换,认真、虚心、诚恳地理解培训,态度端正、学习专注,从教育局领导到学校校长都能专心致志,全神贯注,认真的聆听和记录,及时完成作业,如饥似渴地理解着新鲜的理念。大家都觉得机会是如此的难得,学习气氛十分浓厚,仿佛回到了学生时代。

二、异彩纷呈,讲座全面系统。

专家、教授的讲座就象是一顿丰盛的大餐,精美地呈此刻我们的面前,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各位专家、教授毫无保留的把自己在学习和工作中的经验拿出来与大家分享,深入浅出,可谓是异彩纷呈。刘华蓉教授报告:教育管理中的危机和舆论应对和李雯教授的学校安全工作理论、政策与实践;,对指导实际工作有较大帮忙,使我们不仅仅了解了全国学校安全的现状,也对如何做好学校的安全管理有了新的思路。更重要的是懂得如何处理校园突发事件和应对各种媒体,明白什么叫媒治;。做好学校安全工作,需要脚踏实地,持之以恒,不能心存侥幸。余祖光副所长的讲座,使我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影响因素及改革走向有了新的认识,明白了什么叫工业文化缺失;。聆听了孙霄兵副部长对《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纲要》的解读,明白了基础教育改革的重点,知道了做为一个人才,不只要懂外语,更要懂国际规则、懂中国国情。

三、学无止境,更新学习观念。

听专家、教授们滔滔不绝、挥洒自如的讲座,心中十分佩服他们的口才,佩服他们的自信,佩服他们的敏锐,佩服他们知识的渊博。想想如此才气从何而来?所有人都是走着同一条道,那就是不断的读书学习,关注专业知识,关注国家大事,日复一日,永无止境。就像听课时孙部长说过的一句话:人生是一个长跑,要一向坚持下去。;学习也是如此,要让读书学习已像吃饭睡觉一样,成为我们必不可少的生活方式。我虽然不能教育教学的专家,但我能够从此刻起就行动起来,像专家一样投入到读书学习的活动中去,让读书学习也成为我生命活动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照自己的工作实际,将所学知识为我所用。

培训学习虽然已经结束了,但我知道有更重的学习和工作任务在后面。思想在我们的头脑中,工作在我们的手中,坐而言,不如起而行!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让我们借市教育局开展学习工程;的东风,重新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为做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发奋学习,为培养出更多创新人才发奋工作。

骨干教师个人培训心得体会 篇7

本次骨干教师学习以视屏学习为主,通过网络自主学习的一门新兴教育体系。在这里有我们渴求的专家指点,无论是“教”还是“学”,从内容到形式都新颖独特,激发了我的学习兴趣,对我不断地获取知识和提高教育层次是非常有益的,对日常工作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丰富的创造力,更能使我们领悟到教育教学的真谛,跟上时代发展的进步。人人享有终身学习的权利。教到老学到老。使我对远程教育有了实实在在的认识,今天我想借此机会来谈一点心得与体会。

远程教育学习充分发挥了它的'优势。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新的教育方式,获得当前教育机制改革下的一些新观念,借助专家的讲解结合自身教育进行学习;然后运用所学知识去完成网上布置的作业,若此时碰到了疑难,也完全不必担心,可以和学习中心的在线老师或其他学员交流,讨论答疑,也可以在网上发贴回帖,与大家一同探讨,还有许多学员在分组交流,大家彼此学习,既撞击出智慧的火花,又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此时你一定会为远程教育的魅力所折服。

在本次学习过程中应做到了以下几点:

一、树立学习信心,按要求学习。

操之过急、急于求成,只能是打击自己的学习信心,只有循序渐进、实事求是、正确地评价和认识自己、客观地设定自己的期望值,才能帮助自己树立较强的学习信心。

二、培养积极的学习情绪,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头脑最清醒、注意力最集中的时间段学习,才能取得更佳的、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学习中还必须克服自己的分心现象,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多记笔记,写反思,写心得。

多做笔记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有时候,在观看视频前时,还要把辅导材料和课程简介下载下来,并综合其他相关资料,整理出一份内容较丰富的笔记。这份笔记应反映出自己对学习资料的理解程度,运用自己的判断能力,把重点、难点、特殊内容记下来。在做笔记的过程中,还必须灵活思考材料的内容,这样才会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更能掌握新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

四、注重视频交流与沟通,主动学习、主动探索。

在学习过程中多方交流,互通有无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一些困难和挫折是在所难免的,当遇到自己难以解决的困难和问题时,应正确分析它们产生的原因,尽可能获得家人、朋友和教师的关心、支持和鼓励,多与同学交流学习心得和体会,互相鼓舞学习信心,学习他人的成功经验,消除不良心理影响,有助于激发学习动机,增强学习信心。

在新的教育形式下,作为一名新世纪的教育工作者,教育正在经历深刻的变革。由于新的教育手段和教育机制,为远程教育开辟了新的天地,这种开放式教育培训模式是现代远程教学技术与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有机结合,是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大大提高了教育工作者的新观念接受速度,顺应了教育的发展和改革。为教师建立终身学习创造了条件。

骨干教师个人培训心得体会 篇8

非常感谢学校给我这次难得的机会,参加了保定市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在培训中,我有幸聆听了各位专家的精彩讲座。专家们就英语口语教学,观课评课的有效性,教师的职业幸福,打造高效课堂,科研课题研究,教师专业成长等方面,结合自己的宝贵经验,进行了全方位细致地讲解,使我收获颇多。

1、终身学习促提升

学习期间,我认真倾听专家的授课,仔细思考,积极互动,不断和听课教师交流学习体会。马可连柯说过:“学生可原谅老师的严厉、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不能原谅他的不学无术。”作为一名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因为只有当教师拥有渊博的知识时,才有可能深入浅出地将死板的教科书变成激发学生兴趣与主观能动性的有效途径。所以我们要多听,多学,多记,从专业知识的积累到教育教学理念的更新,理论联系实际,将自己的所学应用到教学工作中去。

2、灵动课堂求高效

作为一名教师,不能只是课堂技术的机械执行者,而必须是课堂实践的自觉反思者。课堂教学中保证“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地位,教学方法要结合实际,灵活机动,因人而异、因生而异。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因此教师要有自己的教法,形成自己的特色,形成自己的风格,教出自己的风采。教师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素养,还要有开发课程和整合课程的能力,基于教材,活用教材。教师要不断的学习,创新教学方法,利用有限的教学时间提升学生各方面能力,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收获。

3、校本研修谋发展

教师经验的积累来源于自己和他人。好的经验可以帮助我们顺利完成课堂教学。校本研修是教师专业提升的有效途径。教师以课堂为研究基地,以学生为研究主体,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在教学研究中分析反思,进一步完善自己的观点,做到理论指导实践,实践联系理论,最后达到提升自身素质,完善课堂教学的目的。

学习,领悟,践行。从学习中积淀底蕴,从实践中总结得失。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将静下心来采他山之玉,纳百家之长,慢慢地悟,慢慢地教,在教中学,在教中研,在教和研中走出自己的一路风采!

骨干教师个人培训心得体会 篇9

今年的冬天格外的冷,走在街上,寒风瑟瑟扑人面。来自全省的近四百位省级骨干教师于xx年1月18日齐聚在景色怡人的渤海大学,参加了由省教育厅、省基础教育教研中心和渤海大学组织的为期九天的省级骨干教师培训学习活动。而此次培训,对于我们这些参训教师而言,却是春意融融暖人心。九天的时间里,十六位专家标新立异,各显其能,从理论到实践,让我们对小学语文教学又有了全新的认识。

一、理解课标之新

1月19日,省基础教育教研中心的崔风琦老师和常涓老师对《语文课程标准》(xx版)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解读。崔风琦老师认为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仍要重视“双基”。在教学中,我们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保持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良好的学习习惯中学语文。现在的课堂指向内容分析的过多,我们应该像崔峦老师提出的那样实现从“理解阅读”到“表达阅读”的华丽转身。对于词语教学,要让学生在感悟中理解,在理解中体验,在体验后运用。学生学完一些词语,完全就可以将其分类,然后创设情境,在习作或片段描写中加以运用。阅读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高年级要注重引导学生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就朗读而言,要有目的,有层次,有指导。崔老师还特别指出一节好的语文课应该是“书声琅琅、默读精思、笔下有花。”常涓老师将新课标读薄后,得出新课标的精髓就是“培养出什么样的人?”她强调,语文教师要有课程观,课程与教学的统一,决定教育的高品质。语文教学归其宗旨就是要帮助学生学会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语文教师的工作就是要给学生创造一个又一个的实践机会。语文教师在平时的备课、上课时,就应该不断反思,我的语文课是什么?整堂课都应该目标简明,内容集中。老子曾说:“少则得,多则惑。”说的便是这样的道理。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是一个不可随意分割的统一体,目标的设计应着眼于全体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语文教学要重视学生语感的培养,而语感则需要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不断地去积淀。一堂课,教给学生一两个知识点就行,方法要简单,效果要明显。教学媒体要适用,要保证学生对文本的感受先来自于语言文字的形象才行。常涓老师还将语文教学归结为“四个一”,即种下一颗种子,学到一些知识,经历一个过程,埋下一个动因。

二、感受专业之美

九天的时间里,聆听了十六位专家的讲座,感觉自己又做了一回学生。十六位专家讲课的.风格迥异,有的语言幽默风趣,出口成章;有的声音动听,富有高低起伏变化之美;有的注重态势语的运用,让课堂充满乐趣;有的不拿讲课稿,足足讲了四个小时,说话却依然那么有逻辑性;有的则不然,满腹经纶,不重视理论联系实际,不关注学员感受,陶醉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由于每天我都坐在教室的第一排,所以有机会近距离的感受这些专家的风采。我是边听着讲座,边在心里给这些专家打着分,边思考着我的学生会喜欢我变成哪种老师的问题。十六位专家里,最让我敬佩的有两位,一位是沈阳师范大学教授张兆龙老师,一位是大连教育学院的李凤荣老师。从这两位老师的身上,我感受到了专业的魅力。

张兆龙老师很有教学个性,它自带了一个摄像机,在讲座之前十多分钟时间里没跟我们说一句话,都忙碌于给摄像机安支架,做调试,修改课件。看着这位五十多岁、两鬓斑白的老教授对当前多媒体技术的熟练操作,我们这些学员无不叹服。讲座开始了,一开口就语惊四座,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声音浑厚而富有磁性。他讲得是“小学教师朗读及其训练”。从朗读概念讲到朗读要求,从朗读形式讲到朗读方法,张老师似乎特别了解学生,他把他自己这一生对朗读的研究、与朗读有关的故事融于每一个他要讲的知识点当中,讲开去,收回来,带领着我们走进了朗读的世界。用不同的情感,不同的方式去读杏林子的《生命、生命》,用正确的发音方法去读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老师的示范与引领加上上百位学员的入情入境的朗读,把整个教室都变得神圣起来,仿佛我们真的置身于朗读的王国。那一刻,我的心在颤抖,就跟几年前现场听支玉恒老师讲课时的情景一样,莫名的产生了一种感动,我感受到了专业的魅力。

谈起大连教育学院的李凤荣老师,我是心存愧疚的。她的讲座被安排在第六个培训日的上午。因为前五天的上午四小时,下午四小时连续高强度的培训已经让许多学员有点心力憔悴了,所以,当李凤荣老师站在我们面前时,我的心中并未生出多少敬意,我想在场的大多数学员都会有我这样的想法。但是,恰恰就是这位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五十多岁的老人,却让我感受到了语文教学的智慧。她讲的是“口语交际”,上课伊始,她就抛出一个问题“你们平时的口语交际课是

怎么上的?”一位丹东某小学的年轻男主任简单而富有条理的讲述了他们学校口语交际课的上课流程,另一位葫芦岛的男老师也述说了他们学校口语交际教学开展的现状。结果,整个一堂课,李老师就仅仅围绕这两位男老师的发言,在与学员的“针锋相对”中(他鼓励学员站起来对她发问、质疑,然后她解惑),为我们深入浅出的解读了当前的口语交际教学。她认为,口语交际教学重在交际与实践。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在教学中要注意及时的反馈和矫正。口语交际主要包括交际主体、交际对象、交际媒介和交际环境。她以大连名师送教下乡的两节光盘课做媒介,在比较中,为我们解读了口语交际教学的备课与上课的几个标准。首先是情境真实化。就是说,口语交际课离不开创设情境,而我们创设的情境是要离学生生活最近人人有体验的情境,是由低到高在贴近学生思想水平的前提下,情感慢慢升华,思想逐渐提升,表达渐趋完美的具体的话题情境。其次是互动看得见。就是在口语交际课中,得有师生、生生之间的真实互动,得有回合,得有交锋。最后就是交际要去复现。口语交际课绝不是生活的翻版,它必须高于生活。李老师还就“先学后教,以学定教,顺学而导,少教多学”这一教学策略作了具体阐释。她创设情境,设置两个教学片段,她当学生,我们学员当老师,让我们顺学而导。学员在体验中切实感受到了什么叫顺学而导,并产生了共鸣,顺学而导是一门极见功夫的艺术,想要学好实非易事。回顾整堂课,我们不得不承认,这位年过五十的李凤荣老师头脑中充满了智慧,尤擅于表达。她语言诙谐幽默,常常博得在场学员开心一笑。她思维缜密,时常与学员当嘲对峙”,且屡占上风。她逻辑思维能力极强,整个讲座四个多小时,竟不用说课稿,游走于学员之间,教学资源信手拈来,课堂教学井井有条,课堂生成熠熠生辉。她敬业乐业,四个小时后,讲课的激情犹在。在我们的强烈要求下,中午吃完饭,下午又提前二十分钟为我们放了她指导的国家级课《杨氏之子》的录像,边放她边做点拨和引导。这样一位充满智慧而又可亲可敬的老师,试问哪个学生不喜欢呢?!李凤荣老师是本次骨干教师培训学习中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一个人,我想,除了她自身的教学风格以外,更为重要的就是她让专业散发出了别样的美。

三、学习他人之长

十六位专家中,辽宁省实验学校邢志敏老师对小学语文教学的个性理解;辽宁省硬笔书法家协会曹军老师对中国汉字艺术的追本求源;渤海大学教授周速老师生动的肢体语言和精彩的版画,也都给我留下了太多学习的空间。除了讲课的专家以外,我也很注重观察身边的人。班主任董仰宁(渤海大学教师)老师就很特殊,他语言极其幽默,每到我们学习间歇,他总会第一时间出现在大家面前,就人、就事幽默一把。他把幽默发挥到了极致,三两句话就会让你笑得前仰后合。最后一天的总结会上,他只讲了二十分钟话,我默数了一下,学员大笑了十多次。这说明董老师在平时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有着对事物进行准确、快速分析、总结、提炼的极强的应变能力。这也恰恰是解决我们当前语文课堂教学中“顺学而导”这个难题的关键所在。九天的学习生活里,我也结识了许多外地的骨干教师。北票的刘永生老师是教数学的,可每每在写材料的时候,他的思路要比我快,文笔要比我好,特别是那一手潇洒的钢笔字,更是让我这个教语文的好生羡慕。看来,人间处处皆学问,勤学善思子自知埃

九天的培训生活就这样结束了。离开渤大的那一天下午,阳光明媚,我走在秀湖边的林间小路上,回想着这九天里紧张而又充实的学习生活,好似突然间找寻到了前进的方向:要做一名专业的小学语文教师;要具有出口成章,下笔为文的能力;教学语言要有逻辑性、要幽默......

骨干教师个人培训心得体会 篇10

今年的冬天格外的冷,走在街上,寒风瑟瑟扑人面。来自全省的近四百位省级骨干教师于__年1月18日齐聚在景色怡人的渤海大学,参加了由省教育厅、省基础教育教研中心和渤海大学组织的为期九天的省级骨干教师培训学习活动。而此次培训,对于我们这些参训教师而言,却是春意融融暖人心。九天的时间里,十六位专家标新立异,各显其能,从理论到实践,让我们对小学语文教学又有了全新的认识。

一、理解课标之新

1月19日,省基础教育教研中心的崔风琦老师和常涓老师对《语文课程标准》(__版)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解读。崔风琦老师认为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仍要重视“双基”。在教学中,我们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保持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良好的学习习惯中学语文。现在的课堂指向内容分析的过多,我们应该像崔峦老师提出的那样实现从“理解阅读”到“表达阅读”的华丽转身。对于词语教学,要让学生在感悟中理解,在理解中体验,在体验后运用。学生学完一些词语,完全就可以将其分类,然后创设情境,在习作或片段描写中加以运用。阅读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高年级要注重引导学生领悟__的表达方法,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就朗读而言,要有目的,有层次,有指导。崔老师还特别指出一节好的语文课应该是“书声琅琅、默读精思、笔下有花。”常涓老师将新课标读薄后,得出新课标的精髓就是“培养出什么样的人?”她强调,语文教师要有课程观,课程与教学的统一,决定教育的高品质。语文教学归其宗旨就是要帮助学生学会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语文教师的工作就是要给学生创造一个又一个的实践机会。语文教师在平时的备课、上课时,就应该不断反思,我的语文课是什么?整堂课都应该目标简明,内容集中。老子曾说:“少则得,多则惑。”说的便是这样的道理。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是一个不可随意分割的统一体,目标的设计应着眼于全体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语文教学要重视学生语感的培养,而语感则需要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不断地去积淀。一堂课,教给学生一两个知识点就行,方法要简单,效果要明显。教学媒体要适用,要保证学生对文本的感受先来自于语言文字的形象才行。常涓老师还将语文教学归结为“四个一”,即种下一颗种子,学到一些知识,经历一个过程,埋下一个动因。

二、感受专业之美

九天的时间里,聆听了十六位专家的讲座,感觉自己又做了一回学生。十六位专家讲课的风格迥异,有的语言幽默风趣,出口成章;有的声音动听,富有高低起伏变化之美;有的注重态势语的运用,让课堂充满乐趣;有的不拿讲课稿,足足讲了四个小时,说话却依然那么有逻辑性;有的则不然,满腹经纶,不重视理论联系实际,不关注学员感受,陶醉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由于每天我都坐在教室的第一排,所以有机会近距离的感受这些专家的风采。我是边听着讲座,边在心里给这些专家打着分,边思考着我的学生会喜欢我变成哪种老师的问题。十六位专家里,最让我敬佩的有两位,一位是沈阳师范大学教授张兆龙老师,一位是大连教育学院的李凤荣老师。从这两位老师的身上,我感受到了专业的魅力。

张兆龙老师很有教学个性,它自带了一个摄像机,在讲座之前十多分钟时间里没跟我们说一句话,都忙碌于给摄像机安支架,做调试,修改课件。看着这位五十多岁、两鬓斑白的老教授对当前多媒体技术的熟练操作,我们这些学员无不叹服。讲座开始了,一开口就语惊四座,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声音浑厚而富有磁性。他讲得是“小学教师朗读及其训练”。从朗读概念讲到朗读要求,从朗读形式讲到朗读方法,张老师似乎特别了解学生,他把他自己这一生对朗读的研究、与朗读有关的故事融于每一个他要讲的知识点当中,讲开去,收回来,带领着我们走进了朗读的世界。用不同的情感,不同的方式去读杏林子的《生命、生命》,用正确的发音方法去读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老师的示范与引领加上上百位学员的入情入境的朗读,把整个教室都变得神圣起来,仿佛我们真的'置身于朗读的王国。那一刻,我的心在颤抖,就跟几年前现场听支玉恒老师讲课时的情景一样,莫名的产生了一种感动,我感受到了专业的魅力。

谈起大连教育学院的李凤荣老师,我是心存愧疚的。她的讲座被安排在第六个培训日的上午。因为前五天的上午四小时,下午四小时连续高强度的培训已经让许多学员有点心力憔悴了,所以,当李凤荣老师站在我们面前时,我的心中并未生出多少敬意,我想在场的大多数学员都会有我这样的想法。但是,恰恰就是这位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五十多岁的老人,却让我感受到了语文教学的智慧。她讲的是“口语交际”,上课伊始,她就抛出一个问题“你们平时的口语交际课是

怎么上的?”一位丹东某小学的年轻男主任简单而富有条理的讲述了他们学校口语交际课的上课流程,另一位葫芦岛的男老师也述说了他们学校口语交际教学开展的现状。结果,整个一堂课,李老师就仅仅围绕这两位男老师的发言,在与学员的“针锋相对”中(他鼓励学员站起来对她发问、质疑,然后她解惑),为我们深入浅出的解读了当前的口语交际教学。她认为,口语交际教学重在交际与实践。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在教学中要注意及时的反馈和矫正。口语交际主要包括交际主体、交际对象、交际媒介和交际环境。她以大连名师送教下乡的两节光盘课做媒介,在比较中,为我们解读了口语交际教学的备课与上课的几个标准。首先是情境真实化。就是说,口语交际课离不开创设情境,而我们创设的情境是要离学生生活最近人人有体验的情境,是由低到高在贴近学生思想水平的前提下,情感慢慢升华,思想逐渐提升,表达渐趋完美的具体的话题情境。其次是互动看得见。就是在口语交际课中,得有师生、生生之间的真实互动,得有回合,得有交锋。最后就是交际要去复现。口语交际课绝不是生活的翻版,它必须高于生活。李老师还就“先学后教,以学定教,顺学而导,少教多学”这一教学策略作了具体阐释。她创设情境,设置两个教学片段,她当学生,我们学员当老师,让我们顺学而导。学员在体验中切实感受到了什么叫顺学而导,并产生了共鸣,顺学而导是一门极见功夫的艺术,想要学好实非易事。回顾整堂课,我们不得不承认,这位年过五十的李凤荣老师头脑中充满了智慧,尤擅于表达。她语言诙谐幽默,常常博得在场学员开心一笑。她思维缜密,时常与学员当嘲对峙”,且屡占上风。她逻辑思维能力极强,整个讲座四个多小时,竟不用说课稿,游走于学员之间,教学资源信手拈来,课堂教学井井有条,课堂生成熠熠生辉。她敬业乐业,四个小时后,讲课的激情犹在。在我们的强烈要求下,中午吃完饭,下午又提前二十分钟为我们放了她指导的国家级课《杨氏之子》的录像,边放她边做点拨和引导。这样一位充满智慧而又可亲可敬的老师,试问哪个学生不喜欢呢?!李凤荣老师是本次骨干教师培训学习中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一个人,我想,除了她自身的教学风格以外,更为重要的就是她让专业散发出了别样的美。

三、学习他人之长

十六位专家中,辽宁省实验学校邢志敏老师对小学语文教学的个性理解;辽宁省硬笔书法家协会曹军老师对中国汉字艺术的追本求源;渤海大学教授周速老师生动的肢体语言和精彩的版画,也都给我留下了太多学习的空间。除了讲课的专家以外,我也很注重观察身边的人。班主任董仰宁(渤海大学教师)老师就很特殊,他语言极其幽默,每到我们学习间歇,他总会第一时间出现在大家面前,就人、就事幽默一把。他把幽默发挥到了极致,三两句话就会让你笑得前仰后合。最后一天的总结会上,他只讲了二十分钟话,我默数了一下,学员大笑了十多次。这说明董老师在平时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有着对事物进行准确、快速分析、总结、提炼的极强的应变能力。这也恰恰是解决我们当前语文课堂教学中“顺学而导”这个难题的关键所在。九天的学习生活里,我也结识了许多外地的骨干教师。北票的刘永生老师是教数学的,可每每在写材料的时候,他的思路要比我快,文笔要比我好,特别是那一手潇洒的钢笔字,更是让我这个教语文的好生羡慕。看来,人间处处皆学问,勤学善思子自知埃

九天的培训生活就这样结束了。离开渤大的那一天下午,阳光明媚,我走在秀湖边的林间小路上,回想着这九天里紧张而又充实的学习生活,好似突然间找寻到了前进的方向:要做一名专业的小学语文教师;要具有出口成章,下笔为文的能力;教学语言要有逻辑性、要幽默......

骨干教师个人培训心得体会 篇11

本次骨干教师学习以视屏学习为主,通过网络自主学习的一门新兴教育体系。在这里有我们渴求的专家指点,无论是“教”还是“学”,从内容到形式都新颖独特,激发了我的学习兴趣,对我不断地获取知识和提高教育层次是非常有益的,对日常工作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丰富的创造力,更能使我们领悟到教育教学的真谛,跟上时代发展的进步。人人享有终身学习的权利。教到老学到老。使我对远程教育有了实实在在的认识,今天我想借此机会来谈一点心得与体会。

远程教育学习充分发挥了它的优势。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新的教育方式,获得当前教育机制改革下的一些新观念,借助专家的讲解结合自身教育进行学习;然后运用所学知识去完成网上布置的作业,若此时碰到了疑难,也完全不必担心,可以和学习中心的.在线老师或其他学员交流,讨论答疑,也可以在网上发贴回帖,与大家一同探讨,还有许多学员在分组交流,大家彼此学习,既撞击出智慧的火花,又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此时你一定会为远程教育的魅力所折服。

在本次学习过程中应做到了以下几点:

一、树立学习信心,按要求学习。

操之过急、急于求成,只能是打击自己的学习信心,只有循序渐进、实事求是、正确地评价和认识自己、客观地设定自己的期望值,才能帮助自己树立较强的学习信心。

二、培养积极的学习情绪,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头脑最清醒、注意力最集中的时间段学习,才能取得更佳的、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学习中还必须克服自己的分心现象,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多记笔记,写反思,写心得。

多做笔记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有时候,在观看视频前时,还要把辅导材料和课程简介下载下来,并综合其他相关资料,整理出一份内容较丰富的笔记。这份笔记应反映出自己对学习资料的理解程度,运用自己的判断能力,把重点、难点、特殊内容记下来。在做笔记的过程中,还必须灵活思考材料的内容,这样才会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更能掌握新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

四、注重视频交流与沟通,主动学习、主动探索。

在学习过程中多方交流,互通有无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一些困难和挫折是在所难免的,当遇到自己难以解决的困难和问题时,应正确分析它们产生的原因,尽可能获得家人、朋友和教师的关心、支持和鼓励,多与同学交流学习心得和体会,互相鼓舞学习信心,学习他人的成功经验,消除不良心理影响,有助于激发学习动机,增强学习信心。

在新的教育形式下,作为一名新世纪的教育工作者,教育正在经历深刻的变革。由于新的教育手段和教育机制,为远程教育开辟了新的天地,这种开放式教育培训模式是现代远程教学技术与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有机结合,是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大大提高了教育工作者的新观念接受速度,顺应了教育的发展和改革。为教师建立终身学习创造了条件。

骨干教师个人培训心得体会 篇12

8月2日至4日,我有幸参加了县小学语文教研室在双语实验学校举办的“沂南县小学语文骨干教师暑期培训”。对我来说,来得及时,来得实在,我觉得受益匪浅,深受启迪。这次培训的内容十分丰富,有教研室朱老师关于网络大集体备课的详细讲解与演示,里庄小学林老师集体备课先进经验的介绍,沂南一小夏萍老师对小学语文新课标的独到见解,里庄小学王慧老师精彩的外出学习汇报,教师间的互动交流,名家的课堂实录……一次次精彩讲演,使原本枯燥乏味的学习变的丰富多彩,让我流连忘返,回味无穷。

通过三天的培训,使我对网络集体备课有了新的认识。我认为集体备课正是为大家搭建了一个学习、交流、和资源共享的平台,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措施,它可以发挥集体的智慧,帮助教师加深对教材的理解,拓展教学思路,使教师们达成教学的共识,有了教学的共同目标。使教师及时学习其他人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经验。有利于发挥集体的智慧,弥补各位教师备课过程的不足,取长补短,提高教学的整体水平;可以将集体的智慧与个人的特长有机地结合起来,共同提高。我将利用好集体备课和网络备课,使自己的业务水平不断提高,迅速成长。

沂南一小夏老师的精彩讲解和里庄小学王老师的幽默朴实的汇报,会议室的'掌声不断响起,喝彩声连连不断。让我在愉快的气氛下,对新课标有了全新的认识,也对于老提倡的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了深入的了解。使我对于以后的课堂教学有了新的理念和实践的信心。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聆听的名师课堂,可以称为是一次精神的洗礼。徐慧颖老师执教的三年级的《给予树》,一节五年级的《凤辣子初见林黛玉》,另一节是二年级《寓言二则》。使我发现了自己课堂上存在的不足,发现了自己和名师之间的差距,也给我敲响了警钟。提醒自己要不断的积极进取,开拓创新,努力钻研教材;认真落实于老的语文课堂有效性;提高课堂效率。使自己努力的向名师迈进。

只有与时俱进,努力做一名终身学习型教师,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所谓终身学习型教师,就是要坚持思考和学习,要不断转变教育观念,更新储备知识,摸索教学方法,尤其要加强学习并熟练运用现代化教学技术和手段。要做终身学习的教师,只有具备栉风沐雨,探幽发微的求索精神,才会厚积薄发,得心应手,才会不负历史的重任。至此之后,我将努力地追寻前辈们的步伐,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一件事情,一步一个脚印的走好以后的路,尽快地成长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相信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用自己的真诚和爱心去对待每一个学生,在教育事业中做出成绩。

骨干教师个人培训心得体会 篇13

7月27日--8月2日本人参加了在师专举行的为期一周的“班班通骨干教师培训”,终于全方位的明白了交互式电子白板的使用方法。几个月前我参加了市举行了“班班通录像课”比赛,结果只获得三等奖(只有语文和数学两个学科是一二等奖,其它学科若获奖的话都是三等奖)。当时我心中很有疑问,觉得课录的不错,同学们表现积极,课设计的也很有创意,将白板工具贯穿整个课堂教学中,而且白板工具使用流畅,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参加完班班通培训后,我才真正明白名次不好的原因,对自己以前的想法感到幼稚、可笑。好像是参加游泳比赛一样,我根本就没有跳到水中,只是绕着河边优雅的走了几圈,偶尔湿湿鞋子。参赛时我使用的是ppt课件,根本就不是白板hht课件,使用的白板工具也仅限是对文字进行笔的批注和擦除两种。

真正的白板软件授课是指在备课阶段就使用交互式电子白板软件来进行课程的设计、备课和制作,然后再授课时在交互式电子白板上进行交互式授课。基本设计流程如下:1、课程设计: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结合学生实际,精心备课。重点需要注意要使用的工具,要达到的效果,包括图、音、视频和模型等。2、收集素材:通过课件资源平台的资源库、互联网和其他方式,把要用到的文字、图片、声音、视频和动画等放在同一文件夹里,并根据课程命名文件夹名称,方便备课和授课时使用。3、对与素材中需要编辑的资料,利用专用软件,进行编辑。(注:ppt中文本框的'对象可以事先在ppt中编辑好。)4、利用工具:充分考虑学科工具以及通用工具的使用,增加教学的生动性和互动性。5、试教整合:让学生事先熟悉白板,有利于上课时的互动。教师反复试教,不断融合适应。

跟班班通配套使用的有白板笔、遥控器和板擦等。可将电子白板软件安装在自己的电脑上,鼠标相当于电子笔,在家模拟操作。电子白板模式分为三种,分别是窗口模式、边框模式和全屏模式。一般使用边框模式,屏幕上方显示主工具栏,右侧是笔工具栏,左侧是页面工具栏,下方是菜单栏。笔工具栏包括:选择(相当于鼠标箭头)、硬笔(写钢笔、圆珠笔、粉笔字)、软笔(毛笔、轻重不同)、竹笔(可写藏文)、荧光笔(凃字用)、激光笔(闪烁、不留笔迹)、纹理、智能笔(自动调整所画的图形)、手势笔、笔色、宽度、返回(取消上次操作)几项。页面工具栏包括:索引栏(隐藏)、屏幕批注(可将ppt课件或word文档以图片的形式镶嵌到白板文件中。)、新建页面、删除页面、清页(页面依然存在、内容消失了)、漫游(屏幕相当于无限大,可上下左右拖动展示)、回放(将制作的图示、文字等重新播放一遍)、放大缩小、背景色、背景图等。菜单栏有包括:文件的新建、打开、保存等,导出不同类型文件,工具栏、资源(插入图片、媒体等)、学科、切换、隐藏工具栏等。电子白板工具中常用的是学科工具和通用工具。通用工具包括计算器、屏幕计时器、幕布、抓屏工具、聚光灯、窗口播放器、遮屏、书写窗口、放大镜等。比如化学学科中有化学符号、元素周期表、原子结构示意图、化学仪器等。

经过培训中分组练习设计课件和演示,我熟悉了每项工具栏的作用和区别,并在培训中获得了“优秀学员”的称号。希望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多加使用,我相信白板课件的优越性会逐渐超过ppt课件。

骨干教师个人培训心得体会 篇14

6月,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的我,有幸参加市教育局主办、高坪教师进修校承办的为期四天的骨干教师培训。培训的时间虽然很短暂,但是每天的感觉是幸福而又充实的,因为每一天都是面对不同风格的名师,每一天都能听到不同类型的讲座,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冲击。耳濡目染的东西很多。但要采他山之玉为我所用,纳百家之长解我所困却需要一个消化吸收的过程,这个过程也许很漫长,也许会走得很累,但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会走下去,也能走下去。前边的路很长,前面的人也很多,我不能走到最前沿,但我会朝这个目标去努力。所谓“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这是我一生的追求。

在本次培训中我听到了专家对教育方面前沿的思考、精辟的理论、独到的见解,对生活、对工作、对事业、对学生独特的感悟.最具特色的便是本次培训的讨论互动,各位教师提出自己的问题或困惑,和大家共同探讨,共同解决;在共同探讨中,每位在做的骨干教师,都积极发言,参加讨论,这也是我求之不得的课堂氛围。从他们身上,我学到的远不只是专业的知识和做学问的方法,更多的是他们执著于教育事业、孜孜不倦、严谨勤奋、潜心钻研、尽心尽责的那种热爱工作,热爱生活的高品位的生命形式。这些,让我开阔了眼界,拓宽了思路,转变了观念,促使我站在更高的层次上反思以前的工作,更严肃地思考现在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更认真地思考未来的路如何去走。在这里就浅谈几点自己本次培训学习的感悟。

一、教师如何进行知识更新

“知识也有保质期。”作为教师,实践经验是财富,同时也可能是羁伴。因为过多的实践经验有时会阻碍教师对新知识的接受,也能一时地掩盖教师新知识的不足,久而久之,势必造成教师知识的缺乏。缺乏知识的教师,仅靠点旧有的教学经验,自然会导致各种能力的下降甚至是缺失,这时旧有的教学经验就成了阻碍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和提高的障碍。所以,对于这种学习、培训,对于一个教师来说,是很有必要的,是很有价值的。

二、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当好组织者

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信任学生完全有学习的能力。应把探究机会交给学生,俯下身子看学生的生活,平等参与学生的研究。把探究的机会交给学生,学生就能充分展示自己学习的方法和过程,教师也就可以自如地开展教学活动。新课程实施的灵活性大,让教师觉得难以驾驭教学的行为,课堂教学中表现为过多的焦虑和不安。那么,怎样调动学生的“思维参与”呢?应当创设情景,巧妙地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心理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状态。为此,教师要多给学生做、说的机会,让他们讨论、质疑、交流,围绕某一个问题展开辩论。这样,学生自然就会兴奋,参与的积极性也就会高起来,他们的才智就会得到大大的提高和发展。

三、思想认识得到了提高,灵魂得到了净化。

这几年的教学生涯,让我已经慢慢倦怠,我早已像一台机器,不再有灵感。把教师当成了一种职业,一种谋生的职业。对工作有的是厌倦之意,不平之心,黯淡之境。可通过这几天的培训,让我能以更宽阔的视野去看待我们的教育工作,让我学到了更多提高自身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的方法和捷径。“爱”是教育永恒的主题,我们知道了怎样更好地去爱我们的学生,怎样让我们的学生在更好的环境下健康的成长。

四、加强专业文化学习,做一专多能的教师。

想给学生一滴水,教师就必须具备一桶水。这是不准确的,我们教师要具备一桶清澈新鲜源源不断的水,这才是我们教师应该具备的。这几天几位辅导教师讲的课就充分印证了这句话。他们用渊博的科学文化知识旁征博引给学员们讲述深奥的理论知识,讲得通俗易懂,让我们深受启发。我们面对的是一群对知识充满渴求的孩子,将他们教育好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只有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提升。不断加强修养才能胜任教育这项工作。

五、积极加强课程改革,做课程改革的实践者。

课程改革现在虽然还处于探索阶段,许多未知的领域需广大教师去进行认真摸索和总结。经过这几天的培训,认识到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积极参与到课程改革中去,不做旁观者,而应去推动它朝正确方向发展,做一个课改的积极实施者。我想只有经过全体老师的共同努力,新课程改革就会遍地生根、遍地开花、遍地结果。这样中华民族将会是一个富有创新能力的民族,并会永葆青春、永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总之这次培训内容丰富,学术水平高,充溢着对新课程理念的深刻阐释,充满了教育智慧,使我们开阔了眼界。虽不能说通过短短几天的培训就会立竿见影,但却也有许多顿悟。身为老师,要把握新课改的动态、要了解新理念的内涵、要掌握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反思,不断地研究,厚实自己的底蕴,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教育改革的步伐。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将静下心来采他山之玉,纳百家之长,慢慢地走,慢慢地教,在教中学,在教中研,在教和研中走出自己的一路风彩,求得师生的共同发展,求得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在这里,我突然感到自己身上的压力变大了。要想不被淘汰出局,要想最终成为一名合格的骨干教师,就要不断更新自己,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理论水平、教育科研能力、课堂教学能力等。这就需要今后自己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努力学习各种教育理论,勇于到课堂中去实践,相信只要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一定会有所收获,有所感悟。

骨干教师个人培训心得体会 篇15

在长春参加国培计划农村骨干教师短期培训。时间长约半个月,共计80学时。在这次培训中有十余位专家和优秀教师为我们进行了精彩的讲座,我们还到东北师大附中明珠学校现场观摩。我们还进行了几次经验交流,完成经回到了了六份学习作业。整个行程安排的非常紧凑,令人感到极为充实。现在培训已经结束,我已自己的城市接着进行我自己的教学任务,但本次国培带给我的那份震撼与沉重却会长时间地回荡在我的心间。

本次培训中最接地气的专家就是李元昌教授,他在榆树市秀水中学从教,多年来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他说:那些学习不好的学生尤其要关注,要关注他们走出学校后的发展。他说:我们的教育要为农村的建设和发展服务。他是陶行知先生的门徒,在自己的土地上践行陶行知的思想与理论。初次见到李元昌教授,他给我的印象就是一个穿的比较整齐的老农民形象,很朴实。一时间不会把他和教育专家这个名词联系到一起。他的话语就像其人一样极为朴实。但那话语就像绵绵细雨,悄无声息地滋润我的心田。

本次培训中最具亲和力的专家应是苏立康教授。73岁了仍然精神矍铄,活跃在讲台上。从外表来看,她老人家就像个邻家老奶奶。她微笑着告诉我们教师要关注自身的发展,要刻苦的钻研学科知识和学科教学。“多看点哲学书籍,学习一下结构论、方法论。这样在教学中遇到一些难题就会迎刃而解。”我想着人家多年来的经验之谈。

最激进的当属张玉新教授。他给人的第一印象当然是心直口快,他坦然:“我这人实在比较顺利,三十三岁进了高级,现在是特级教师,评了教授。这全是托了教语文的福。”他对先进语文教育很是不满。“教了两轮高中,我快吐了。我和领导说,去教初中吧。”“在高中,我觉得学生语文学不好,全市初中老师的错;在初中,我又觉得是小学的错。”“我算品出来了,为啥初中学生不爱写作文啊?全是小学闹的。你说小学一二年级写啥作文啊?写出来也是大人语言的复述。”

最儒雅的当属宋胜杰教授。他身材高大,但讲话却是特别的温柔。他是心特别细的人。他不喜欢坐在讲台上照稿念,而是捧着麦克风站在学员面前。他的讲座看似信马由缰,但细品起来却是脉络分明。他先讲了中考作文出题的情况。又讲了语文综合性学习应注意的地方。语言幽默通俗。他的导入方式是从几串葡萄开始:“这葡萄不错,挺甜的。我昨天买的时候想:这几串葡萄,加起来有一百多粒,应该是每人都能分到一粒。而事实上却不是这样。有的人吃得多,那有的人就吃不着。那我们就应该想,我们的学生是不是每堂课都学到知识了呢?”

……

“一个人能走多远,看他与谁同行,一个人有多优秀,看他有什么人指点,一个人有多成功,看他与什么人相伴,有几位好同伴,将会成就你的一生。”当我听了几位专家的讲座,真是受益匪浅,激起我心中的许多感想。我觉得我应该在一下几方面做好:

首先是要从新审视自己的教育观。这十分重要。几位专家都说,我们要关注学生今后的发展。而不是仅仅关心学生的分数。李元昌教授就说:“带上考试嚼子的千里马,也是只能当驴用。”任玲老师也说:“当我们的课堂被分数绑架,一切快乐都被剥夺了。”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在“分数”与“快乐”之间徘徊,犹豫不决,分数没见提高,快乐也丝毫没体会到。我想我应该努力追寻教育真正的真谛,我应该尊重教育,尊重教育规律,尊重学生的'发展。寻找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而这一切都要建立在正确的教育观的指引下方可实现。

其次是建立正确的学习观。活到老,学到老。“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几位专家都提到了教师的专业发展。他们在不同侧面告诉我们如何进行。但最重要一条是坚持读书。李元昌教授就向我们推荐读点哲学类的书籍,推荐我们读陶行知的著作。省教育学院的王鹏伟教授更是专门为我们推荐了不同类型的书籍,并且一一向我们讲授那些书有哪些可读之处。非常细心。我自觉我读的书并不少,现在来看,还是不够,而且太偏了,不够全面。

我想,我应该不断地反思自己。 作为一名教师,不能只是课堂技术的机械执行者,而必须是课堂实践的自觉反思者。在学习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能力不仅是在学习中来,更应该在反思中提高,我们应该有灵活的头脑,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形成自己的教学套路,形成自己的风格。我们必须要有开发课程和整合课程内容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用好教材、活用教材。还应该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增加、更新自己的知识,在教学中预设与生成的矛盾,这样才能将教材中有限的知识拓展到无限的生活当中去,就像李元昌老师那样。

我应该不断调整自己,去适应不断变化的角色。与时俱进是当前形式所要求。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能力。它还注重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习和做人的品性。要使学生的学习从以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这种巨大变化,在孩子们身上凸显出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老师的引导和鼓励让他们在学习中获得快乐。把价值引导和孩子的自由发展结合起来,体现了价值引导,同时又注重学生快乐的学习,不强迫学生去被动的接受,而是满足学生的需求。学生不但主动快乐的学习了知识,努力创造一个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的应答的环境,学生在交往中,在生活中交流和表达,不仅语言得到发展,其他各方面的能力也得到发展。为此,教师必须转变自己的角色地位,顺应课改的需求,把放飞心灵的空间和时间留给学生,营造宽松自由的可让氛围。在这种轻松的氛围里真正地引导学生们积极、主动地学习,鼓励学生大胆去学,真正让学生成为主宰学习的主人,学习活动参与者、探索者与研究者。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新时期“发现型、发明型、创造型、创新型”的学生。

我理想中的教育应该是轻松愉快的。东北师大成教院院长于伟教授现在就成为我的偶像。他在讲《什么是教育》中,真是举重若轻,谈笑间就把教育的真谛阐释的淋漓极致。我忽然想起《论语》中的《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所说:“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 ,咏而归。”哈,如果我教的学生也能这样,那该多好。

骨干教师个人培训心得体会 篇16

8月2日至4日,我有幸参加了县小学语文教研室在双语实验学校举办的“沂南县小学语文骨干教师暑期培训”。对我来说,来得及时,来得实在,我觉得受益匪浅,深受启迪。这次培训的内容十分丰富,有教研室朱老师关于网络大集体备课的详细讲解与演示,里庄小学林老师集体备课先进经验的介绍,沂南一小夏萍老师对小学语文新课标的独到见解,里庄小学王慧老师精彩的外出学习汇报,教师间的互动交流,名家的课堂实录……一次次精彩讲演,使原本枯燥乏味的学习变的丰富多彩,让我流连忘返,回味无穷。

通过三天的培训,使我对网络集体备课有了新的认识。我认为集体备课正是为大家搭建了一个学习、交流、和资源共享的平台,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措施,它可以发挥集体的智慧,帮助教师加深对教材的理解,拓展教学思路,使教师们达成教学的共识,有了教学的共同目标。使教师及时学习其他人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经验。有利于发挥集体的智慧,弥补各位教师备课过程的不足,取长补短,提高教学的整体水平;可以将集体的智慧与个人的特长有机地结合起来,共同提高。我将利用好集体备课和网络备课,使自己的业务水平不断提高,迅速成长。

沂南一小夏老师的精彩讲解和里庄小学王老师的幽默朴实的汇报,会议室的掌声不断响起,喝彩声连连不断。让我在愉快的气氛下,对新课标有了全新的认识,也对于老提倡的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了深入的了解。使我对于以后的课堂教学有了新的理念和实践的信心。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聆听的名师课堂,可以称为是一次精神的洗礼。徐慧颖老师执教的三年级的《给予树》,一节五年级的《凤辣子初见林黛玉》,另一节是二年级《寓言二则》。使我发现了自己课堂上存在的不足,发现了自己和名师之间的差距,也给我敲响了警钟。提醒自己要不断的积极进取,开拓创新,努力钻研教材;认真落实于老的语文课堂有效性;提高课堂效率。使自己努力的向名师迈进。

只有与时俱进,努力做一名终身学习型教师,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所谓终身学习型教师,就是要坚持思考和学习,要不断转变教育观念,更新储备知识,摸索教学方法,尤其要加强学习并熟练运用现代化教学技术和手段。要做终身学习的教师,只有具备栉风沐雨,探幽发微的求索精神,才会厚积薄发,得心应手,才会不负历史的重任。至此之后,我将努力地追寻前辈们的步伐,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一件事情,一步一个脚印的走好以后的路,尽快地成长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相信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用自己的真诚和爱心去对待每一个学生,在教育事业中做出成绩。

骨干教师个人培训心得体会 篇17

虽然学习时间不长,但通过这次培训我感悟很多,收获很多,我从以下几方面来说明:

一、是理论学习的获得及学习后对幼师一职的认识。

在短短几天时间里,我们从各领域活动、师幼互动、体操、园本教育、环境创设、音乐、观察工具、美术、教玩具制作等几方面聆听了专家实践研究的理论,进行了较深层次的学习,进一步把握了纲要的精神,领会了各个领域活动的指导内容,提高了各种技能技巧的理论水平,增强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后,我认为身为一名优秀的幼师应该做到:

1.广泛学习幼儿教育教学理论,提升教学技能;

2.具备良好的师德和职业道德

3.具备较高的业务素质。

二、学会反思,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指导教学实践

通过聆听这几位学科带头人培养导师的讲课,我发现他们所得的理论都是通过在一线教学实践,经过本身的反思、总结内化为自己的`教学经验,形成理论基础,反过来以理论基础指导实践,在实践中反复的验证、批判,最终形成正确的理论。

所以我努力的做到每节课后,我都做了系统而详细的教学反思,并把自己的成功经验、学习所获及不足之处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这些都是我教学获得的直接经验,都将为我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宝贵的参考依据。

三、终身学习,提高素质

我们的生活日新月异,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理念也在不断更新。为了适应孩子的求知需求,我们要不断学习,随时补充自己的能量,给自己充电。如果只靠原来在学校学的那点东西,远远不能满足孩子的需求,日积月累就会被社会所淘汰。对孩子也是一件痛苦的事,更是一件不负责任的事。如果我们不把自己的知识的海洋装满,怎么才能满足孩子那一条条求知欲旺盛的小河?新时代、新知识、新课程都要求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目标,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以适应教育改革的浪潮。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将不断地学习理论知识,用理论指导教学实践,研究和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把科研和教学结合起来,做一个专家型、学者型的教师,使自己具有所教学知识方面的前瞻性

这一周感觉幸福而又充实。现在看着自己记录的厚厚一本听课笔记,翻一翻自己随手记下的的批注,心中感到十分的高兴和充实。耳濡目染的东西很多,但要采他山之玉为我所用,纳百家之长解我所困却需要一个消化吸收的过程,这个过程也许会很漫长,也许会走得很累,但我相信只要我坚持不懈的努力,一定会有所感悟,有所收获。 虽然我不能走到最前沿,但我会朝这个目标去努力。所谓“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这是我一生的追求。